You are on page 1of 231

学 校 代 码 10459

学号或申请号 201311090020
密 级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研究

作 者 姓 名:汤洁娟
导 师 姓 名:张国硕 教授
学 科 门 类:历史学
专 业 名 称:考古学
培 养 院 系:历史学院
完 成 时 间:2017 年 5 月

万方数据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A Study on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Remains


of Zhou Period of the Central Plains

By Jiejuan TANG
Supervisor: Prof. Guo-shuo ZHANG
Archaeology
History School
May 2017

万方数据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2017 年 6 月5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
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
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2017 年 6 月 5 日

万方数据
摘要

摘要

中原地区手工业发展源远流长,技术先进,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史上居
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中原地区西周、东周时期的手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
研究的空间范围集中在西周都邑、东周王城及主要封国列国控制区,视野涵盖
今河南省全境、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地。文章依据考古
发现的文化遗存,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学研究方法,采用统计比较分析
法、二重证据法等方法,并注重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两周时期手工
业的门类、操作链、区域特征、发展演变及特点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与界定本文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回顾与梳理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介绍本文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第二章
依据手工业生产遗存的判别标准,确认各个手工业作坊的属性,并对其内涵进
行分析。第三章探讨了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主要对铸铜、冶
铸铁、制陶、制骨、玉石器加工这五类有明确生产遗存的手工业门类的操作流
程进行研究,以期复原真实状态的生产面貌。第四章和第五章基于前文手工业
作坊内涵和操作链的分析,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和分期研究。第六
章进一步探讨了两周手工业的相关问题,如手工业的分工、形态、组织管理及
手工业者身份地位。第七章是结语,总结全文主要观点。
本文认为,所谓手工业遗存,是指手工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能反映当
时手工业生产各方面状况的生产设施、生产场地、生产制品等。手工业遗存往
往以作坊的形式存在,而各个门类的手工业作坊不是不证自明的。故通过作坊
标准的设定来判别出两周手工业作坊的数量和门类,明确有考古遗存证明的中
原地区两周手工业作坊有:铸铜作坊 13 个,铸铁作坊 12 个,制陶作坊 24 个,
制骨作坊 10 个,玉石器作坊 6 个。
对有明确生产遗存的手工业门类,提取作坊所反映的动态信息,探讨不同
门类手工业的操作链,能够复原孤立的生产环节。分析发现,铸铜业的操作链
包括制范、浇铸和成品处理三个环节。冶铁业操作链流程包括构筑熔炉、制作
铸范、烘范、浇铸成型及成型后的加工处理(退火脱碳处理)。制陶操作链包括

万方数据
摘要
选料、淘洗(练泥)、存储坯泥、成型、阴干、修整装饰、入窑烧制。骨器生产
操作链一般流程包括选材、取料、坯料成形、坯料细加工和制成成品、装饰等
工序。玉石器操作链包括:采掘、运输石料—制坯—加工(分割、打孔、雕刻、
琢磨等)—修整成型。
以手工业作坊的门类分布及手工业操作链分析为基础,比较手工业发展的
区域差异及表现层面,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关
中区、郑洛区、晋南豫西区、冀南豫北区、豫南区等五个区域。关中区以西周
时期手工业遗存为主,从手工业种类、数量、比例、规模等方面明显体现出其
处于都邑中心的位置。郑洛区手工业门类齐全,年代覆盖整个两周时期,整个
区域又可以分为洛阳和新郑两个子中心,两地手工业的发展态势对比反映出王
权的衰落和列国势力的崛起。晋南豫西区主要作坊遗存为东周时期,主要反映
的是晋国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冀南豫北区冶铸铁业突出,说明该区域在战国中
后期冶铸铁业的发达与普及,其背后既有技术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动因。豫南
区手工业分布较散、规模不大。
基于对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生产遗存的分析,依据手工业种类、工艺水平、
产品、手工业者身份、组织管理、手工业形态等方面的差别判断,春秋中期和
战国中期是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分界点,因而可以将中原地区
两周手工业的发展分为三期。第一期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从门类、技术水
平乃至手工业者都与晚商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有细微的发展,但本质不变,可
以视作是晚商手工业的延续发展期。第二期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手工业门
类较第一期有明显增多,冶铸铁、琉璃等新门类开始出现,其他手工业技艺水
平发生较大转变,尤其体现在铸铜业方面,工艺技法因批量化生产出现较大变
革,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视为转型期。战国中期以后为第三
期,上一期末出现冶铸铁业到此期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门
类,其他传统手工业生产技术基本定型,但风格有所转变,尤其是多种装饰工
艺的运用,然而就技术本质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手工业与商品贸易关系
愈发密切,尤其体现在铸币行业。手工业形态基本定型,私营手工业蓬勃发展,
所以此期可谓是定型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遗存;操作链;分区;分期

II

万方数据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central plains, handicraft industr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ndicraft industry in ancient China. The remains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in central
plains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are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mong which research field covers Henan province, southern part
of Hebei Province, Guanzhong Plain of Shaanxi Province ,southern part of Shanxi .
As far as cultural pattern is concerned , the spatial scope of the study centre on
control areas of the capital city and main general cities of the Zhou period.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cultural relics, including the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in recent years, using complex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stratigraphy
and typology, statist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double evidence method, absorbing
achievements of many subjects, mak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categories, operation chain of individual category ,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then further discuss the related issu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expounds and defines the time and space scope of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introduces the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confirms the handicraft
workshops in each category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make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in operation of
categories which have clear production remains of handicraft industry including
bronze, iron, pottery, bone and jade processing,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production flow
and the true state of the production outlook. In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chap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operation chain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make research on the region division and development phase. The sixth chapt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handicraft industry, such as the division of
labor, the managing modality,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he status of the
handicraft labor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e main points are as
III

万方数据
Abstract

follows:
The study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ynamic grasp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Zhou
period. The so-called handicraft industry remains, refers to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
sites and products which can reflect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Handicraft industry
remains are not self-evident, often exist in the form of workshops. Therefore, by the
criterion setting, identify the number and category of handicraft workshop ,altogether
there are13 bronze casting workshops, 12 iron-casting workshops ,24 pottery-making
workshops, 10 bone making workshops,6 jade making workshops .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ategories of handicraft industry which have clear
production remains, may be analyzed by "chain" perspective, dynamic information
extraction workshop report,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kinds of handicraft industry chain
operation, to restore the isolated production link.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bronze
casting operation chain system, including mould manufacturing, bronze casting and
finished products processing, mould manufacturing link includes the mud selection,
mould making, composite mold,drying and abandonment of custody ; Basic
procedures of casting include construction of furnace and casting. Finished product
processing include grinding, repair, and material recycling process.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iron smelting industry chain includes building furnace, making pottery
mold, drying mold, casting mold and related processing after molding such as
decarburization annealing. Pottery operation chain includes selecting material,
washing (pug), storage, clay molding, drying, trimming and kiln firing. The bone
operation chain includes bone material selecting, material, cutting ,billet implement,
fine processing and finished products, decoration etc. The stone and jade operation
chain includes: excavating , transporting, the blank making, processing such as
cutting, carving, polishing, etc.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andicraft workshops and operation chain analysi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performance are proposed.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of Zhou
Dynasty in Central Plai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 they are Guanzhong
area, ZhengLuo area, southern Shanxi and western Henan district, southern Hebei and
northern Henan district , southern Henan district. The Guanzhong area is dominated
IV

万方数据
Abstract

by the relic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s the center proved by category, quantity,
proportion, scale of handicraft industry.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categories of
ZhengLuo region is complete, covering the entire Zhou period, the entire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 centers of Luoyang and Xinzhe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wo area industrial contrast reflects the ris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nations and the
decline of kingship. The main remains of southern Shanxi and western Henan district
belong to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mainly reflects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Jin country. Iron smelting industry is prominent in the southern Hebei
and nothern Henan district, indicating the advance and popularization of iron smelting
industry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hind the development there are both
technology reason and social reason. Handicraft industry of southern Henan district
distributes more scattered, small sca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production remains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judge of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categories,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products, handicraftsma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handicraft industry pattern,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mi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mi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re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of the whole Zhou period, so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period to the earl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category,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handicraftsman have obvious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of late Shang, on the whole there is subtle
development, but not the essenc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ontinue development
period.The second phase is from the mi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ntrast with the former phase,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categorie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new categories such as iron and glass begin to
emerge, other handicraft technology level has greatly changed, especially in the
bronze casting, techniques adapted for mass production, handicraft industry pattern
also changed, handicraft and commerce related more and more closel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third phase is after the mid Warring States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new appearance iron smelting industry of last phase industry
obtains rapid development,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ategories ,and other
V

万方数据
Abstract

traditional handicraf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shaped, only the style is subtle


changed, especially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decorative art, but as far as technical
essence is concerned, compared with last period ,there is no substantive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and trade is more close, especially showed in the
minting industry. Handicraft industry pattern formed, the private handicraft industry
vigorous development, so this is a stereotyped period .
Key words: central plains; Zhou Period; handicraft industry remains; operation
chain;regional study; phase development

VI

万方数据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


一、研究范围 ........................................................ 1

二、研究对象 ........................................................ 3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4


一、研究历史 ........................................................ 4

二、研究现状 ....................................................... 13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14


一、研究意义 ....................................................... 15

二、研究方法 ....................................................... 16

小结 ..........................................................17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 18

第一节 铸铜业 ..................................................18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铸铜业...................................... 18

二、铸铜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 19

三、遗存分析 ....................................................... 28

第二节 冶铸铁业 ................................................30


一、我国冶铁起源问题的文献记载与分析................................ 30

二、铸铁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 32

三、遗存分析 ....................................................... 36

第三节 制陶业 ..................................................42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陶业...................................... 42

二、制陶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 42

三、遗存分析 ....................................................... 51

万方数据
目录
第四节 骨器制造业 ..............................................57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骨业...................................... 57

二、制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 57

三、遗存分析 ....................................................... 63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制造业 ........................................64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玉石器加工业.................................... 64

二、玉石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64

三、遗存分析 ....................................................... 66

第六节 其他类手工业 ............................................67


一、漆器制造业 ..................................................... 68

二、纺织业 ......................................................... 75

三、琉璃加工业 ..................................................... 77

四、原始瓷制造业 ................................................... 80

小结 ..........................................................84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 88

第一节 铸铜业操作链 ............................................89


一、制范环节遗存构成及程序.......................................... 89

二、浇铸环节遗存的构成与程序........................................ 97

三、成品处理 ...................................................... 100

第二节 冶铸铁业操作链 .........................................101


一、构筑熔炉 ...................................................... 102

三、烘范浇铸成型 .................................................. 104

四、成型后的加工处理 .............................................. 105

第三节 制陶业操作链 ...........................................106


一、选料 .......................................................... 106

二、陶洗和练泥 .................................................... 107

三、器物成型 ...................................................... 109

四、修整装饰 ...................................................... 111

XI

万方数据
目录
五、入窑烧制 ...................................................... 112

第四节 制骨业操作链 ...........................................113


一、选材 .......................................................... 114

二、取料 .......................................................... 115

三、坯料成形 ...................................................... 115

四、坯料细加工 .................................................... 116

五、废片废料的填埋 ................................................ 116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业操作链 .....................................117


一、采掘、运输石料 ................................................ 118

二、制坯 .......................................................... 118

三、精加工(打孔、切割、雕琢)..................................... 118

四、修整成型 ...................................................... 119

小结 .........................................................120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 121

第一节 关中区 .................................................122


一、类别构成 ...................................................... 122

二、区域特征 ...................................................... 123

三、原因分析 ...................................................... 125

第二节 郑洛区 .................................................126


一、类别构成 ...................................................... 126

二、区域特征 ...................................................... 126

三、原因分析 ...................................................... 127

第三节 晋南豫西区 .............................................129


一、类别构成 ...................................................... 129

二、区域特征 ...................................................... 129

三、原因分析 ...................................................... 131

第四节 冀南豫北区 .............................................132


一、类别构成 ...................................................... 132

XII

万方数据
目录
二、区域特征 ...................................................... 133

三、原因分析 ...................................................... 134

第五节 豫南区 .................................................135


一、类别构成 ...................................................... 135

二、区域特征 ...................................................... 136

三、原因分析 ...................................................... 136

小结 .........................................................136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 138

第一节 分期 ...................................................138
一、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 ............................................ 138

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 ............................................ 145

三、战国中期以后 .................................................. 153

第二节 手工业发展特征 .........................................157


一、门类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交流性..................................... 157

二、专业化生产趋势明显 ............................................ 157

三、从非商品生产向商品化过渡....................................... 158

四、冶铸业的空前发展 .............................................. 159

五、手工业变革滞后于社会变革....................................... 159

小结 .........................................................160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 162

第一节 手工业分工 .............................................162


一、分工的意义与作用 .............................................. 162

二、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 ............................................ 163

第二节 手工业形态 .............................................168


一、形态类型 ...................................................... 169

二、手工业形态的阶段性发展......................................... 171

三、手工业形态转型背景 ............................................ 173

XIII

万方数据
目录
四、手工业形态转型的过程 .......................................... 175

第三节 手工业者的身份地位 .....................................176


一、官营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者构成及地位............................. 177

二、民间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位....................................... 181

第四节 手工业组织管理 .........................................183


一、组织管理模式 .................................................. 183

二、产品的管理 .................................................... 186

三、生产者的管理 .................................................. 188

小结 .........................................................190

第七章 结语 ............................................ 191

参考文献 ............................................... 198

个人简历 ............................................... 213

致谢 ................................................... 214

XIV

万方数据
插图目录

插图目录

图 1-1 中原地区位置示意图 ····················· 3


图 2-1 中原地区两周时期铸铜遗址分布图 ············· 20
图 2-2 2003 年度周原遗址发掘地点位置示意图 ··········· 21
图 2-3 周公庙及相关遗址分布图 ·················· 22
图 2-4 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位置图 ················ 23
图 2-5 侯马铸铜遗址分布图 ···················· 25
图 2-6 郑韩故城铸铜遗迹分布图 ·················· 26
图 2-7 中原地区两周时期铸铁遗址分布图 ·············· 33
图 2-8 中原地区两周时期制陶遗址分布图 ·············· 44
图 2-9 东周王城陶窑遗址位置示意图 ················ 45
图 2-10 郑韩故城制陶作坊位置图 ················· 47
图 2-11 芷阳制陶作坊平面图 ··················· 48
图 2-12 晋都新田制陶作坊位置图 ················· 50
图 2-13 雍城豆腐村 AY1 平剖面图 ················· 52
图 2-14 侯马陶窑与制陶场所平剖面图 ··············· 52
图 2-15 中原地区两周制骨作坊分布图 ··············· 58
图 2-16 丰镐遗址制骨组作坊分布图 ················ 59
图 2-17 2011SFCH1 出土骨器成品与半成品残件 ··········· 60
图 2-18 冯村北出土的铜锥(2011SFCH1:20) ············ 60
图 2-19 云塘制骨作坊位置图 ··················· 61
图 2-20 齐家制玦作坊位置示意图 ················· 65
图 2-21 齐家制玦作坊出土石玦残次品 ··············· 65
图 2-22 琉璃河漆觚 M1043:14 ··················· 73
图 2-23 琉璃河漆罍 M1043:68 ··················· 73
图 3-1 庄李 H17:43 戈范正面与背面对比图 ············· 92
图 3-2 侯马侯马ⅡT87H500:4 ··················· 92
图 3-3 郑韩故城 T622J449:152 ·················· 92
图 3-4 郑韩故城 T622J447:164 ·················· 92

XV

万方数据
插图目录
图 3-5 侯马纹模ⅡT241:1 ···················· 93
图 3-6 郑国编钟外范残块 T622J449:29 ·············· 93
图 3-7 庄李范和銮铃范 ······················ 95
图 3-8 洛阳 H84:1 带有三角形榫的圆鼎陶范 ············ 95
图 3-9 侯马 T25H27:1 带有合范记号的剑范 ············· 95
图 3-10 H5:46 带有包裹泥和绳索捆扎痕迹的环首刀范(背面) ···· 96
图 3-11 侯马铸铜遗址烘范窑 XXⅡT667Y6 ·············· 97
图 3-12 新郑中行铸铜遗址窑 T634Y3 ················ 97
图 3-13 铸铁作坊生产流程图 ··················· 101
图 3-14 西平酒店冶铁炉平剖面图 ················· 102
图 3-15 六号遗址二号铸铁炉(E6T32③L2)平剖面图 ········· 102
图 3-16 战国早期厚壁型草泥质熔炉炉口下部残块 YZHT2○
3 :66····· 103
图 3-17 阳城铸铁遗址战国晚期炉腹上部残块 YZHT4L2:6 ········ 103
图 3-18 阳城铸铁遗址战国晚期烘范窑 YZHT1Y1 平剖面图 ······· 105
图 3-19 阳城铸铁遗址战国晚期脱碳炉平剖面图 YZHT7L1 ······· 105
图 3-20 冯庄制陶作坊制陶工房 H325 平面图 ············· 111
图 3-21 扶风云塘骨器制作工艺示意图 ··············· 113
图 3-22 李家窑遗址骨器制作流程 ················· 114
图 3-23 冯村 2011SFCH4 骨料 ··················· 114
图 3-24 2011SFCH1 出土骨干废料 ················· 115
图 3-25 冯村骨坯料和废料上的锯锉和锯拉痕迹 ··········· 116
图 3-26 张家坡地点出土砺石上的凹沟痕迹 ············· 116
图 3-27 齐家制玦作坊生产流程 ·················· 117
图 4-1 中原地区两周时期手工业分区图 ··············· 122
图 5-1 侯马蟠螭纹模ⅡT81H126:32 、ⅡT213H241:1 ········ 148
图 5-2 侯马编钟合范复原示意图 ·················· 150

XVI

万方数据
插表目录

插表目录

表 2-1 主要铸铜遗址陶范统计表 ·················· 28


表 2-2 主要铸铜遗址生产工具统计表 ················ 29
表 2-3 商代至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考古出土的铁制品统计表 ······· 40
表 2-4 主要制陶作坊陶窑及出土工具统计表 ············· 55
表 2-5 主要制骨作坊遗存统计表 ·················· 63
表 2-6 齐家制玦作坊制玦废料与石玦残次品重量统计表 ········ 67
表 2-7 齐家制玦作坊工具数量与比例统计表 ············· 67
表 2-8 “成公”墓(M6)墓室西库出土大漆 胎层分析表 ······· 72
表 2-9 中原地区两周出土琉璃统计表 ················ 85
表 2-10 中原地区两周出土原始瓷统计表 ·············· 87
表 3-1 铸铜遗址浇铸环节相关遗存统计表 ·············· 97
表 4-1 侯马铸铜遗址Ⅱ号和 XXⅡ号陶范统计表 ··········· 130
表 4-2 燕下都郎井村 10 号铸铁遗址早中晚期铁器对比表 ······· 134
表 6-1 三级监造制度 ······················· 188

XVII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孕育和主要发源地,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造
就了辉煌的文化。中原地区的手工业创造出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手工业制品。
两周时期作为早期手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不仅继承了夏商传
统手工业门类,而且出现新兴手工业部门,经营形态和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奠定了后世手工业发展的基础。鉴于此,研究两周手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
价值。近年来,随着两周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手工业相关的遗存日益
丰富,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极大的丰富了对两周中原手工业整体面貌的认识,
但仍存在研究的薄弱环节,诸多课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由于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跨度大、时间长,手工业涵盖内容又非常庞杂,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研究课题,有必要对本研究的研究范围和研究
对象进行界定。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包括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一)时间范围

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包括西周(公元前 1046 年至公元前 771 年)与东周(公


元前 77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时期,合称两周时期。按照考古学和历史学的文
化分期,西周分为早、中、晚三期。西周早期是公元前 1046 年~前 977 年,即
周武王至昭王时期;西周中期是公元前 976 年~前 878 年,即周穆王至夷王时
期;西周晚期是公元前 877 年~前 771 年即厉王至幽王时期。春秋时代一般亦
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春秋之年始于公元前 770 年,即周平王元年,终于
公元前 476 年,即周元王元年。公元前 476 年(周元王元年)作为战国之始年,
终于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般把战国时期分为早、中、晚三期,前
两期各为一百年左右。由于本研究所要探讨的是两周考古学文化范畴之内手工
1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业的总体面貌,所以时间节点并不完全以公元前 1046 年和公元前 221 年限制,
而是以周原和丰镐遗址西周时期遗存为代表,同时涵盖西周洛邑和地方封国的
西周文化系统以及东周王城与列国遗存为代表的文化系统。

(二)空间范围

“中原”作为地域名称自古已有。
“中原”的地域范围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
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狭义与广义之分的不同地域范围界定。狭义的中
原特指今河南省行政区域,其范围北至安阳,与河北接壤;南至信阳、南阳,
与湖北相邻;东至商丘,与山东、安徽相连;西至三门峡,与陕西毗邻。广义
的中原一般是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其地域范围较大,
涉及今天的河南全省以及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等省的部分区
域。两周时间跨度大,考古学文化范畴中中原所涵盖的地域范围随时代的演变
也有所变化,本研究旨在以考古学材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讨论两周时期中原
地区手工业发展演变这一历史问题。所确定的地域空间范围是以广义的中原地
区为基础,以狭义的中原地区为重点,包括今河南全境、河北省南部、山西省
1
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地 (图 1-1)。由于周文化分布范围内已超出上述固有的
中原区域,但为了体现中原文化的整体性和区域特色,须把研究视野适当扩展
至北京以南、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地区。从文化格局上来看,研究的空间范
围涵盖了西周王朝、东周王室及主要诸侯国。春秋以降,周王室趋渐衰弱,对
诸侯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日渐衰微,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通过战争不断兼并小国,
势力逐步强大,影响力与日俱增,觊觎东周王权之心日趋膨胀。经过长期兼并
战争,中原地区最终形成以晋国为核心,涵盖东周王畿、卫国、郑国统辖范围
区域的晋文化圈。战国时期,政治格局动荡,魏、韩、赵三家共同瓜分了春秋
时期的中原霸主晋国,并分别建立起魏、韩、赵三国,雄霸中原的晋国从此消
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此时的东周王畿也被分割成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周王室
几乎名存实亡,郑国、宋国等小国相继被消灭。战国时期,虽然政治格局动荡、
战争频发,但是原有晋文化的根基并未动摇,魏、韩、赵三国成为晋文化的继
承者,以魏、韩、赵三国为代表的三晋文化成为中原文化的主流和代表。河北
地区偏北的的中山国在战国中晚期时也可纳入中原文化的范畴。

1 张国硕:《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 3 页。
2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图 1-1 中原地区位置示意图

二、研究对象

本文所要研究的“手工业”主要是指考古发现的手工业遗存,主要包括生
产场地、生产设施、生产工具以及与生产流程相关的遗物、能够反映当时手工
业生产过程各方面状况的实物资料。考古学中的手工业遗存往往以作坊的形式
存在。需要通过对考古遗存的分析,识别出各门类的手工业生产作坊,对其内
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两周手工业的基本面貌、发展演变及特点,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两周手工业的分工、形态及手工业者身份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
讨。
3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伴随我国考古发掘的日益科学化,现代科技手段在考古中广泛应用,中国
古代手工业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涉及两周中原地区手
工业的著述日益增多,为更好系统研究两周手工业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总体而
言,两周手工业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系统研究尚未完全展开,无论是
理论还是方法都迟滞于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

一、研究历史

纵观 20 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两周手工业考古的研究,大体分为起步、发展和
繁荣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40 年代末是我国两周手工业考古研究的起步阶段,其
突出表现是考古发现和发掘资料数量有限、研究进展缓慢,主要依据古史传说
和文献记载对两周手工业进行简单化、碎片化涉及与研究,缺乏对两周时期的
手工业的专门研究。《中国陶瓷史》根据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将先秦时期分为
原始、唐虞和夏商周三个时代,并在此分期的基础上分别阐述这三个时期制陶
1 2
业发展状况 。《中国工业史》和《中国工业史要》均对两周手工业有简要述及 。
《中国经济史》对两周的手工业重点关注了冶铁业,认为春秋是铁器的萌芽时
期,战国冶铁业已成为独立的行业,同时对手工业者的地位和分工也进行了初
步探讨3。邓拓先生对周代手工业生产的形态进行了论述4。

(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20 纪 50 年代初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 20 多年是中国考古学获得较快发展


的阶段,随着手工业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一些学者充分利用考古资料和文献
记载,尝试对手工业的发展进行研究,但毕竟考古资料有限,对相关问题的探
讨也仅仅抛砖引玉、浅尝辄止。其中,两周手工业专题类的论著明显增多,集

1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年。
2 陈家锟:《中国工业史》,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09 年。
许衍灼:《中国工业史要》,上海:上海新学会社,1923 年。
3 李剑农:《中国经济史》,上海:新中国书局,1943 年。
4 邓拓:《中国历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59 年。该文成文
于 1936 年。
4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中在青铜铸造、冶铁业和原始瓷方面。
青铜器方面,高明先生分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四个时期对建国以来至
1
1959 年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了论述 。李学勤先生对青铜器的分期及专
2
题研究进行了探讨 。随着建国以来青铜制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的较多发现,有
学者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进行探究3。还有学者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对青铜铸
造工艺进行研究4。
在陶器和原始瓷研究方面,商周原始瓷器发现地点的增多,出土数量的增
加,推动了原始瓷器研究逐步深入与发展,从而引发关于商周原始瓷烧造地点,
原始瓷与陶器关系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北瓷南源”5和“当地说”6两种针锋相
对的观点。周仁、李家治等先生是“北瓷南源”说的代表人物。安金槐先生是
“当地说”的代表人物。与此对应,在原始瓷器和陶器的源属关系问题上,学
7 8
者们也提出了“陶瓷异源” 和“陶瓷同源”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50 年代随着古史分期问题大论战高潮的出现,关于铁器起源和在历史发展
中的作用问题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杨宽先生认为西周时代已发明了冶铁术,
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9。黄展岳先生运用考古和文献资料,认为自春秋后半叶开
始冶铁,楚国可能是最早冶炼和使用铁器的地区10。李众先生根据考古发掘,认
为我国炼铁的历史至迟开始于春秋晚期,而且铁的冶炼和使用,对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1。还有鱼易12、李学勤13、傅振伦14等先生也都进行过
相关论述。
除了以上专题性的论著外,还有学者关注到两周手工业形态和手工业者身

1 高明:《建国以来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59 年第 10 期。
2 李学勤:《新中国的青铜器研究》,《文物》1979 年第 10 期。
3 唐兰:《从金属工具的发明过渡到手工业脱离农业而分离的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3 年第 7 期。
4 张万钟:《侯马东周陶范的造型工艺》,《文物》1962 年第 4、5 期。
张颔:《侯马东周遗址铸铜陶范花纹所见》,《文物》1961 年第 10 期。
5 周仁、李家治、郑永圃:《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的研究》,《考古》1960 年第 9 期。
周仁、李家治、郑永圃:《张家坡西周陶瓷烧造地区的研究》,《考古》1961 年第 8 期。
6 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 年第 3 期。
7 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 年第 3 期。
8 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考古》1978 年第 5 期。
9 杨宽:《试论中国冶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文史哲》1955 年第 2 期。
10 黄展岳:《关于中国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的问题》,《文物》1976 年第 8 期。
11 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 年第 2 期。
12 鱼易:《东周考古上的一个问题》,《文物》1959 年第 8 期。
13 李学勤:《关于东周铁器的问题》,《文物》1959 年第 12 期。
14 傅振伦:《中国铁器的发明》,《兰州大学学报》1979 年第 2 期。
5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1
份地位的问题。如刘尧庭先生对西周到西汉手工业的形态进行了探讨 ;童书业
先生对西周、春秋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概况、工商政策及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
2
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三)第三阶段:繁荣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是我国两周手工业考古研究的繁荣阶段。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获得长足发展,学术研究氛围空前活跃,考
古发掘日益丰富,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成果丰硕。与两周手工业相关的新研
究成果不断涌现,其研究成果可分为专著类和论文类分别加以论述。

1.专著类
(1)手工业史的通史类著作。这一阶段出现了关于古代手工业的通史性著
作。《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是童书业先生 50 年代的授课讲义,以后又续加
修订,是第一部中国工商史。该书初步探讨了我国先秦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水
平、工商业者的组织、管理、地位等问题3。
《中国古代工业史》4、
《中国工业史·古
5 6 7
《中国手工业简史》 、
代卷》 、 《中国企业史·古代卷》 等著作介绍了我国先秦
手工业的起源、发展状况和工艺技术水平。《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对周代产业进
化动态进行了考察8。
《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对夏商周手工业技术的形成
9
与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了概述 。
(2)先秦手工业断代史研究专著。关于先秦手工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陈
振中先生《先秦手工业史》。该书根据当时所能见及的考古资料,系统论述了各
个手工业门类的技术水平10。蔡锋先生的《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
11
体例详备,系统探讨了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生产的地位作用及生产的特征 。
(3)手工业行业的专题史著作。随着田野考古的大规模展开,对手工业门

1 刘尧庭:《试论西周到鸦片战争我国手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新史学通讯》1955 年第 3 期。
2 童书业:《西周春秋时代的手工业》,《文史哲》1958 年第 1 期。《战国秦汉时代的手工业与商业》,《文史
哲》1958 年第 2 期。
3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4 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年。
5 刘国良:《中国工业史》,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年。
6 季如训:《中国手工业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年。
7 郑学檬:《中国企业史·古代卷》,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年。
8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年。
9 何堂坤:《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年。
10 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1 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1 2
类研究的专题著作不断涌现。如《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 、《中国陶瓷史》 、
《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3、《中国青铜器发展史》4、《中国古代金
5 6
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 、《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虢国墓地
7 8
出土玉器的认识与研究》 、《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 、《战国秦汉漆
器研究》9、 10
《西周手工业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分析》 、 《中国科
学技术史·纺织卷》11、《纺织考古》12。这些著作对两周时期的手工业考古门类
都有论述,更多的是放在行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进行阶段性的探讨。
2. 论文类
手工业考古从古代各类手工业研究出发,基于原材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的
生产方式、流通和应用等方面的差异,研究门类众多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应
用,各门类之间从原材料、生产技术到生产方式,从产品、流通到应用等诸多
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1)综论性论文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商周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研究与探
讨。如日本学者佐藤武敏的《殷周时代的手工业》,论述了我国商周时期的手工
业发展状况13。刘方的《论西周手工业的发展》介绍了西周时代周人对手工业发
14
展的态度、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与发展状况等 。此外,《东周燕国地区的手工
业》15、《论西周、春秋时期卫国的手工业》16、《西周时期的陕西手工业文明》17
分别对燕国、卫国、陕西地区等具体区域的手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2)原材料研究

1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年。
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年。
3 陈维翟:《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
4 杜酒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年。
5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年。
6 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7 姜涛、李秀萍:《虢国墓地出土玉器的认识与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8 陈建立、刘煜:《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
9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
10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分析》,英国牛津考古出版公司,2008 年。
11 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年。
12 赵丰、金琳:《纺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年。
13 (日)佐藤武敏著,杨保尧译:《殷周时代的手工业》,《食货月刊》1982 年第 11、 12 期。
14 刘方:《论西周手工业的发展》,《宝鸡师院学报》,1988 年第 2 期。
15 章永俊:《东周燕国地区的手工业 》,《北京联和大学学报》2012 年第 4 期。
16 薛金玲:《西周时期的陕西手工业文明》,《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1 期。
17 郭霞:《论西周、春秋时期卫国的手工业》,《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7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手工业原料的来源问题也是手工业考古值得关注的内容之一。我国疆域辽
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环境各异,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我国古代手
工业的发展提供天然而丰富的原材料。因此,探究同一或不同区域不同门类手
工业的原材料来源、产地、分布及原材料类型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利于
更清晰的辨析不同手工业的起源、发展、地域分布等发展脉络,探析不同手工
业门类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青铜器作为两周手工业的主要门类,其矿料
来源受到关注。易德生依据近年来考古学与科技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运
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考察和分析了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矿料的开发、生产与
地域分布情况,据此阐述青铜矿料开发与商周文明的关系1。李晓岑从铅同位素
比值研究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探讨云南矿质与中原青铜器的关系,
指出中原青铜器中广泛存在云南的矿质,此种现象商代比较普遍而西周和东周
2
后逐渐减少 。魏国锋采用 ICP-AES 方法,通过测试考古挖掘出的青铜器残片的
微量元素追踪其矿料来源,研究发现侯马青铜器的铜料来自大井铜矿或其周边
铜矿3。
(3)手工业生产研究
手工业生产研究主要包括不同门类的手工业生产的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生
产设施和生产工具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内容。手工业生产的核心部分是工艺技术
与生产流程。工艺技术是指手工业生产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手段;生产流程是指
把手工业生产从其开始到结束的整个生产技术环节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因
此,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的研究备受重视,其成果丰硕。
1)陶器
国内学者对中原地区西周陶器分期、渊源、陶器作坊、陶窑及相关的砖瓦
窑进行了相关研究。叶万松等认为关中先周文化和中原地区的殷商文化是中原
地区西周陶器的两个主要渊源4。张永山对西周制陶业的成就、印纹硬陶制造业
和迅速发展的原始瓷制造业进行了探讨5。王迪通过对中国北方商周时期考古学
材料的研究、梳理,辨识出制陶作坊,并据此探讨了制陶工具、制陶工艺和制

1 易德生:《商周青铜矿料开发及其与商周文明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11
年。
2 李晓岑:《商周中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再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 年第 10 期。
李晓岑:《从铅同位素比值试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考古与文物》2002 年第 3 期。
3 魏国锋等:《若干地区出土部分商周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地质学报》2011 年第 3 期。
4 叶万松等:《中原地区西周陶器的初步研究》,《考古》1986 年第 12 期。
5 张永山:《西周时期陶瓷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7 年第 8 期。
8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1 2
陶禁忌与祭祀 。张明东研究了黄河流域先秦陶窑 。梁星彭通过分析陶窑结构的
发展演变来探讨制陶工艺的发展3。刘锐对周代陶窑进行了类型学划分,根据其
4
分布对其形态演变进行了研究 。闫飞通过对中原地区窑炉发展过程的梳理,阐
5
述与辨析了彼此间的技术交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李清临对考古发掘中发现的
周代砖瓦窑进行了考古类型学研究6。蔡彦通过战国到汉初的砖瓦制作工艺研究
来了解帝国对不同地区的工匠管理制度7。
2)原始瓷器
随着商周两代原始瓷器出土数量的增多,国内学者对原始瓷器进行了深入
细致研究。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原始瓷窑遗址考古发掘的开展和科技测定手
段的丰富,对原始瓷器的研究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目前,关于原始瓷器的起源
与产地问题仍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北方出土的原始瓷器产于
8 9
南方 ;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各地出土的原始瓷器多系本地烧制 。至于原始瓷
器和陶器之间的源属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以“同源”或“异源”来概括,是
两个序列10。除起源问题外,还有学者对商周时期北方和南方原始瓷器的区域特
征、文化面貌、发展演变进行研究11。
3)青铜冶铸业
这一时期,关于青铜冶铸技术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专业工序和合金
成分等方面,研究更深入、更细化。叶万松通过对洛阳青铜铸造遗址的观察和
12
研究,尝试探讨西周前期青铜铸造工艺 。王冰对东周时期秦国青铜器纹饰进行
了综合研究13。高西省认为秦人西周春秋时期可能出现鎏金工艺,可能随着秦人

1 王迪:《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制陶作坊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 年。
2 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古代文明》(第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
3 梁星彭:《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1 期。
4 刘锐:《黄河中下游地区陶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系,2013 年。
5 闫飞:《中原古代陶瓷窑炉实验考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2 年。
6 李清临:《周代砖瓦窑炉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15 年第 1 期。
7 蔡彦:《战国到汉初砖瓦制作工艺》(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13 年。
8 廖根深:《中原商代印纹陶、原始瓷烧造地区的探讨》,《考古》1993 年第 10 期。
罗宏杰、李家治、高力明:《北方出土原始瓷烧造地区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 年第 3 期。
9 卢建国:《商周瓷器烧造地区再探讨》,《文博》1993 年第 6 期。
安金槐:《试论洛阳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安金槐考古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年。
朱剑等:《商周原始瓷产地再分析》,《南方文物》2004 年第 1 期。
朱剑:《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年。
10 刘毅:《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研究》,《华夏考古》2003 年第 3 期。
11 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文物》2000 年第 3 期。
12 叶万松:《我国西周前期青铜铸造工艺之研究》,《考古》1984 年第 7 期。
13 王冰 :《东周时期秦国青铜器纹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2 年。
9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1
的东迁而传播到中原地区 。陈坤龙等对陕西宝鸡石鼓山新出西周铜甲的金属加
工技术进行了初步科学分析研究2。
4)冶铁业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早期铁器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中国冶铁起源研究
成为中国考古学的热点问题,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关中地区、晋南和豫西等多
地区发现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的铁器和铁器制品,其中有的铁器经鉴定属于人
工冶铁制品,这激发了学者们关于冶铁起源问题研究的浓厚兴趣,学术界进行
了激烈的辩论,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产生许多新观点。陈戈认为“我国在西
周时期,已经开始冶炼和使用铁器,从而进入铁器时代”3。唐际根认为中原地
区作为中国核心地域,大体在西周中晚期就开始冶铁,冶铁技术很可能由新疆
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4。白云翔认为“我国人工冶铁制品出现于公元前 10 世纪前
——新疆地区和公元前九世纪——中原地区,人工冶铁分别独立起源于新疆地
5
区和中原地区” 。此外,学者们对铁器的社会意义及其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也
进行了探讨6。日益丰富的科技手段,使除了传统的金相学观察之外,X 射线荧
光分析、电子探针等多样化的检测手段也为冶铁技术和工艺的研究提供了更准
确的依据。如苗长兴7、柯俊8、韩汝玢9等对铁器进行了金相学研究,从技术角度
探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
5)其它手工业制品的研究
学者们还对两周玉器、纺织品、漆器、琉璃制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比较
而言,大多侧重其工艺技术的探讨。如胡智生的《 国墓地玉雕艺术初探》10、
白文源的《浅谈商周玉器的雕琢技法》11等对商周时期制玉工艺进行研究。张永

1 高西省:《鎏金工艺研究——从洛阳发现的战国鎏金铜器谈起》,《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第 6 期。
2 陈坤龙等:《陕西宝鸡石鼓山新出西周铜甲的初步科学分析研究》,《文物》2015 年第 4 期。
3 陈戈:《新疆出土的早期铁器——兼谈我国开始使用铁器的时间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
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年。
4 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考古》1993 年第 6 期。
5 白云翔:《中国早期铁器与冶铁的起源》,《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香港中文大学中
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 年。
6 雷从云:《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考古》1980 年第 3 期。
赵化成:《论冶铁术的发生及铁器的使用对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
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7 苗长兴等:《从铁器鉴定论河南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中原文物》1993 年第 1 期。
8 柯俊等:《河南古代一批铁器的初步研究》,《中原文物》1993 年第 1 期。
9 韩汝玢:《中国早期铁器的金相学研究》,《文物》1998 年第 2 期。
10 胡智生:《 国墓地玉雕艺术初探》,《文博》1993 年第 6 期。
11 白文源:浅谈商周玉器的雕琢技法,《文物春秋》1999 年第 4 期。
10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山认为西周时的丝织物、麻织物和毛纺品,这三类纺织品的使用对象各异,生
产程序和技术的要求各有不同1。宋建中对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的纺织品进行科学
2
研究 。洪石对战国手工业制品中秦汉漆器的制作工艺、生产管理、使用流通等
3
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朱学文认为战国中期出现的釦器法是漆器制
造业技术的一次新突破4。
(4)产品流通和应用研究
产品流通和应用研究主要是指手工业产品进入社会应用的途径、应用领域
和应用人群等。它是手工业生产的一种有机延伸,是手工业产业链条上重要环
节。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产品流通和应用并不属于手工业生产范畴。显然,
这方面是手工业研究的薄弱环节,目前仅见以下寥寥不多的几篇论著。袁艳玲
认为青铜礼器由官府手工业作坊制作,各级贵族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向官府定
做而不是通过商品交易形式进行;赏赐、贡纳、朝聘等方式是当时青铜器制品
5
流动主要途径 。对此,孙明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礼
器的交换可能仅限于由王室控制的手工业作坊与诸侯卿大夫之间,不存在私人
手工业作坊的买卖现象6。
(5)生产者研究
生产者研究主要是对作为手工业生产主体的劳动者——工匠的相关问题研
究,除此之外,也包括手工业生产中辅助劳动者——管理者及相关人员的研究。
劳动者是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工匠、管理者及相关人员都是手工业生产完成的
主要参与者,他们共同分工协作完成手工业生产。关于商周手工业者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通过文献和考古两方面的依据研究商周时期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
位。孙周勇通过对陕西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资料的研究,以考古学来审
视西周手工业者“百工”的身份,认为手工业者身份存在等级差异7。雷兴山探
讨了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居与葬8。林森认为“百工”从晚商至东周含

1 张永山:《西周时期的纺织和毛皮手工业生产》,《中国史研究》1994 年第 4 期。
2 宋建中:《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纺织品的科学分析》,《文物》2012 年第 3 期。
3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
4 朱学文:《试论扣器法在战国秦汉漆器》,《文物》2014 年第 7 期。
5 袁艳玲:《周代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考古》2009 年第 10 期。
6 孙明:《也论周代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年第 1 期。
7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学观察——以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资料为核心》,《华
夏考古》2010 年第 3 期。
8 雷兴山:《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居与葬——兼谈特殊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中的作用》,《华夏
考古》2009 年第 12 期。
11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1
义不同,早期指手工业生产家族或百官,东周泛指手工业者 。杜勇依据文献材
料对先秦时期官工贾的社会身分进行了探讨2。蔡礼彬通过考古资料和出土陶文
研究战国时代的民间私营手工业,认为以小家族为生产单位的平民手工业者多
3
是几个家族混居在一地,其生产技术多在家族范围内或师徒间传继 。刘成纪认
为尧舜时代至夏商西周,不同于一般体力劳动者,工匠以其专业技能成为国家
权力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被赋予了制度形式。工匠身份游移于百工和工官之
间,是造成其工艺创造价值无法确切定位于国家与个体、神圣与卑下间的核心
原因4。
(6)生产经营方式研究
生产经营方式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本质上是手工业生产的性质或所有制问
题,这对了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探求发展动因、认识其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陆德富对西周春秋时期的工商食官制度及其演变、战国时代官
营手工业与民间私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国家对私营手工业的控制与管理等四
5
个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讨与研究 。祝慈寿的研究简单涉及周代
官府对手工业的经营管理,认为春秋战国设置的手工业部门中,手工业者被迫
集中到官府,进行手工业品制造。春秋末期时出现了一批民间手工业者,至战
国获得长足发展。但是官府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6。李建毛对商周时期制陶业的
经营状况进行了论述7。
(7)社会经济研究
手工业作为古代社会生产的两大领域和三大经济部门之一,在整个社会经
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手工业发展,对深刻
了解和认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有着重要意义。社会经济研究强
调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对农业与手工业、商业与手
工业之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手工业的发展与商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郭霞对两周时期卫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
行了综述,但没关注三者之间的关系8。还有文章仅从一方面论述某一经济部门,

1 林森:《商周时期“百工”研究》,《史学集刊》2014 年第 1 期。
2 杜勇:《论先秦时期官工贾的社会身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 年第 3 期。
3 蔡礼彬:《从出土材料看战国时期平民手工业者》,《求是学刊》2003 年第 5 期。
4 刘成纪:《百工、工官及中国社会早期的匠作制度》,《郑州大学学报》2015 年第 5 期。
5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 年。
6 祝慈寿:《中国古代官府手工业的经营管理》,《财经研究》1989 年第 9 期。
7 李建毛:《浅论商周私营制陶业——兼及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的起始时间》,《南方文物》2003 年第 1 期。
8 郭霞:《卫国经济研究综述》,《新乡学院学报》2015 年第 1 期。
12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1 2
如姚政对西周的货币的探讨 。袁林对农业和商业关系的分析 。
(8)手工业专业化与标准化问题研究
随着手工工艺的传承,到东周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化与分工合
作是否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一种模式,这成为近年来手工业生产研究的新视点。
一些学者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方法试图从这个角度对手工业发展进行研究。李新
伟以考古学视野简单回顾了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3。韩炳华主要以晋与三晋
铜器为例,探讨了东周青铜器的标准化现象4。

二、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考古学迎来了难得的发展
机遇,这极大推动了考古研究的发展,学术氛围活跃、方法多样,与手工业相
关的研究成果也随之增多,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新的研究成
果不断涌现。两周的手工业考古研究内容广泛,各种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硕果
累累。从通史到专题史,从著作到论文,既有综合研究,也有分门别类的专题
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视角各有不同,有历史学、生态环
境、科技史、社会生产、社会文明乃至自然科学等多视野的研究。总体而言,
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尚存在有待继续深入
研究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依托史学研究较多,考古学研究比较薄弱,有待深入系统的专门研
究。迄今为止,只有《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和《先秦手工业史》
两部著作对先秦时期的手工业进行了专门的探讨,缺少有关于两周手工业的专
门论著。虽然各种断代史、通史,尤其是经济史著作中关于先秦手工业均有所
论及,但有关古代手工业的史学著述主要侧重手工业经济的研究与阐述,往往
侧重技术发展史的研究,尚停留在考古发现的罗列陈述层面,而对手工业生产
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缺乏全面、深入、细致、系统的考古学研究与探讨,更
鲜有将其上升到一个产业和系统的综合性研究。
其二,研究领域不均衡,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迄今为止,考古学研究内容

1 姚政:《论西周的货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 年第 1 期。
2 袁林:《小农经济是战国秦汉商品经济繁盛的主要基础》,《兰州大学学报》1998 年第 4 期。
3 李新伟:《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学研究》,《华夏考古》2011 年第 1 期。
4 韩炳华:《东周青铜器标准化现象研究——以晋与三晋铜器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历史学院,
2009 年。
13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中,关于两周手工业的种类、制品工艺、生产流程研究较多,成果丰硕,研究
集中于对两周手工业发展水平、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研究方面,其它关于经营
形态、产品流通与应用、生产者研究、原材料来源、产业布局及结构等均有涉
猎,但总体论著不多,研究明显不足,有待深入。
第三,重制品研究,对于手工业作坊遗址等的关注度不够。如从田野考古
来说,一方面,手工业考古从聚落、城址、窖藏和墓葬等遗存中获得了大量手
工业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对手工业作坊遗址、城址和聚落中手工业遗迹的考
古发掘,发现和获取了大量相关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工具、设施和废弃
物等大量遗存信息,发现若干门类生产过程现象,动态的反映了手工业作坊从
建造、使用到废弃的变迁状况。然而目前学界更多关注制品的研究,而对于遗
址的研究相对薄弱,诸多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
第四,研究视野有限,缺乏社会生产和经济史的研究。手工业既是一项生
产活动,又是一项经济活动,它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共同构成古代社会经济
的三大经济部门,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因此,从整个社
会生产和社会经济出发,观察与研究手工业有助于深化对手工业以及手工业不
同门类的发生和发展的认识,有助于认清手工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和作用。
第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对于两周手工业者的
身份地位、陶器与原始瓷的问题、铁器起源及对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手工
业与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问题、青铜器铸造中失蜡法是否在两周时期已经
运用等诸多问题。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应该能够逐渐梳理清楚,
尽量接近历史客观事实,尽管可能会与以往的认识相左,但这也是科学研究的
过程。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手工业制品是人类社会某一阶段的生产与生活用品,直接反映与真实记忆
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是古代社会给后世留下的实物信息,
对考古学研究具有独特作用和特殊价值。手工业制品研究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发
展状况尤为重要和不可或缺。两周时期手工业不仅继承了夏商传统手工业门类,
而且出现新兴手工业部门,经营形态和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奠定了后世手

14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工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意义

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系统了解两周手工业的发
展面貌,推动相关学术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有
裨益。

(一)学术意义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对已公布的中原地区两周时期考古学材料的梳理,明
晰遗存所反映的手工业门类,弄清其技术发展水平及特点,进而对两周时期的
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手工业生产结构与特点、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手工业
生产管理机构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论讨论,从而有助于探寻和解析手
工业发展背后的社会分工状况,了解两周时期的生产专业化程度,进一步认清
周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所达到的阶段与程度。通过对手工业所展示的生
产力发展水平和程度的分析,力图探究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作用。
因为手工业考古所展现的事实不仅仅反映生产本身,它更是“社会存在”、“产
业系统”、“文化因子”的再现与表现,传达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因此,全面、
深入的研究手工业与科学技术、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社会形态演进、古代文
明的关系,明确手工业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演进中的地位、作用及其
规律,可以为两周之际社会制度的变革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二)现实意义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指出手工业遗存是非常重要的研究
1
方面,是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其研究 。两周时期手工业发展
成就显著,制陶、铸铜、冶铁、纺织、玉器、漆器、骨角蚌牙及琉璃等工业在
此期间获得长足发展,为后世手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两周时期作为早
期手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在
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鉴于此,研究两周时期的手工业历
史面貌,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基础

1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学科调研课题组:《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南方文物》2011 年
第 1 期。
15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教育及启发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宜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一)地层学、类型学方法
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地层学是通过对地层堆积和遗迹之
间存在的叠压打破关系确定地层和遗迹之间的相对年代的一种研究方法。类型
学主要通过对实物资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
展序列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为判断不同门类手工业遗址的年代信息提供了
依据,对于进一步了解整个手工业的发展阶段起着关键作用。
(二)二重证据法
1925 年,王国维先生首创“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的二重
证据法,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历史研究中。本研究将在最大限度地运用考古资料
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对相关考古材料进行分析,提取文献记载材料所反
映的信息,二者两相对照,尽可能准确全面的论证两周手工业的门类及发展水
平。
(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由于手工业门类众多,研究内容广泛,所以本研究是一个典型的运用多学
科交叉研究的综合研究,不仅涉及制陶、铸铜、冶铁、纺织、玉器、漆器、骨
角蚌牙及琉璃等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涉及生产、商品交换、产品分配、
组织结构与管理等社会经济领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掌握各相关领域
特定的研究方法,又要将多种研究方法融会贯通于本研究当中,充分借鉴考古、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冶金、机械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统计分析法
对不同门类的手工业作坊遗存内涵进行详细相关统计分析,以考察其分布、
类型变化及专业化程度,继而对两周手工业作纵向与横向的梳理。
(五)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两周手工业作坊遗存内涵的梳理,比较其内涵主要要素变化,进行
手工业纵向与横向研究。所谓纵向研究,即考察两周这个长时段中手工业的动
态变化,通过主要反映手工业发展的因素选择,以此为依据,建立起时代变化
序列。所谓横向研究,即运用文化分析法及一些统计学方法,从动态的角度考
16

万方数据
第一章 绪论
察各区域间手工业生产及流通的互动过程以及在这些互动过程中展现出的中心
统治区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以及不同区域文化间的碰撞,继而探讨这
种变动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内涵等历史问题。

小结
以上主要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与方法
进行了相关界定与梳理。本研究研究的时间范围为西周和东周,空间范围涵盖
今河南全境、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地,以两周考古学文
化范畴内以作坊为主体存在形式的手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及类别形
式梳理了对此课题的研究历史,肯定取得的成就,指出存在薄弱的环节,从而
证明了开展此项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本研究最大限度地运用考古资料,在考
古学新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力图全面探讨两周手工业所
达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程度,试图探究其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作
用。

17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两周时期的手工业门类的记载,零散可见于各种古籍文献中,其中《考工
记》是现存最早的有关先秦手工业的综合性典籍。中原地区多年的考古发现表
明,在两周都邑和封国列国范围内均发现多门类的手工业生产遗存,有大规模
铸铜遗址、制陶作坊、制骨作坊、铸铁作坊、玉石器作坊等,除了经过系统发
掘的能以生产遗存形式体现的多处作坊外,还有难以保留生产遗存但以制品形
式同样体现出来的手工业门类,如纺织、漆器、玻璃等。

第一节 铸铜业

铸铜业是一历史悠久的手工业门类,史前时期即已出现,夏商时期得到初
步发展。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两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特别是西周时期,铸铜业成为最为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分布范围广,产量大,
铸造技艺趋于规范与成熟。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铸铜业

《考工记》最后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世界公认为的最早记载合金比例及其
使用的文献资料,也是我国最早反映先秦手工业的专著。《考工记》记载与铸造
最为相关的“攻金之工”有六,内容包括器物铸造、冶铜工艺、度量制度等方
面。《考工记》记载的“上齐”、“下齐”以及“六齐”是指导人们如何控制铜、
锡剂量配比从而得到合适用途、性能的合金的方法。其云:“攻金之工,筑氏执
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下齐”与
“上齐”,郑玄注:“多锡为下齐,大刀、削、杀矢、鉴、燧也。少锡为上齐,
锤鼎、斧斤、戈戟也。”又云:“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
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这反映出先民对合金性能的认识水平和利用能力。
此外,《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别类》、《管子·小匡》、《荀子·强国》
等先秦文献和金文中也有零星的关于两周铸铜业的记载。
18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礼记·月令》:“季春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
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
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吕氏春秋·别类》:“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白所以为坚也,黄所
以为物也,黄白杂则坚且韧,良剑也。”
《管子·小匡》:“美金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锯欘,试
诸木土。”
《荀子》卷十六《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
邪已。”
西周晚期《公臣簋》铭文也反映青铜铸造的情况,其铭文曰:
“藐仲令公臣:
司联百工,易汝马乘、钟五、金,用事。”
以上反映两周铸铜手工业的文献,不仅确切的反映出当时存在有铸铜手工
业,而且对铸铜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反映出铸铜手工业已经
达到一定的水平。

二、铸铜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作坊是个灵活的概念,一般指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场所。考古学所说的作坊
遗址不是不辨自明的,需要识别。青铜器作坊是进行青铜器生产的场所,是将
青铜器冶铸所需要的生产材料和劳动力聚集在一起,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生产的
地方。从生产遗存的角度分析,本文认为青铜器冶铸作坊的判明标准至少应该
包括两项:一是具备与铸造流程相关的遗物,如陶模、陶范及制作模范的工具;
二是发现有关冶铸设施的遗物,如熔铜炉、烘范窑、鼓风管等,其他遗迹遗物
如同期的房屋、墓葬,能反映生产过程的泥料、炼渣、浇口、水井、排水管等
都可作为参考因素。陶范是青铜器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最容易以实物形
式保存下来的遗物,而且承载了青铜器器形、纹饰、工艺的诸多信息,所以可
以把大量陶范的发现作为判别和分析青铜作坊的主要依据。
依据上述铸铜作坊判断标准识别判断,考古发现的西周铸铜遗址主要有陕
西周原庄李遗址、周公庙遗址、丰镐马王村遗址、孔头沟遗址、河南洛阳北窑
遗址等。其中,洛阳北窑、周原李家和周公庙铸铜遗址是三处规模较大的西周
铸铜作坊。在区域上,铸铜遗址主要分布在西周的两大政治中心,即陕西的关
中地区和河南的洛阳地区。此外,调查材料显示,一些封国内也存在有铸铜作
19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坊,如黄国铸铜作坊。与西周相比,东周时期青铜冶铸业无论在铜矿开采、冶
铸技术还是装饰工艺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和创新,青铜器的使用更为广
泛,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地域特色逐渐形成。如山西侯马晋都新田
铸铜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铸铜作坊、河北中山灵寿城铸铜遗址、易县燕下
都铸铜遗址、赵都邯郸大北城铸铜遗址等(图 2-1)。两周考古发现的铸铜遗址
多分布于都城及封国列国城址内,这表明两周时期的青铜冶铸业的主要服务对
象应是贵族,反映出青铜冶铸业是国家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在当时社会的生产
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现将主要铸铜作坊遗址的文化面貌作如下具体
分析。

图 2-1 中原地区两周时期铸铜遗址分布图

周原庄李村铸铜遗址 2.周公庙铸铜遗址 3.孔头沟铸铜遗址 4.丰镐铸铜遗址 5.虢国铸铜遗址 6.洛阳北窑


1.
铸铜遗址 7.山西侯马铸铜遗址 8.新郑铸铜遗址 9.洛阳东周王城铸铜遗址 10.中山灵寿故城铸铜遗址 11.燕
下都铸铜遗址 12.赵都邯郸故城铸铜遗址 13.黄国铸铜遗址
20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一)周原庄李村铸铜遗址
2003-2004 年,位于周原遗址中心区域的庄李村发掘一处西周时期的铸铜作
坊遗址(图 2-2),出土了大量的铸铜遗物。其中陶范和模数量最多,种类以小
件器物如装饰品、车马器、小工具为主,礼乐器(如鼎、簋、鬲、钟等)和兵
器(如戈)较少;纹饰有夔龙纹、虎头纹、牛头纹、鸟纹、涡纹、云雷纹、重
环纹、鳞纹、贝纹等。此外,还发现一些可能用来制作模范的工具、熔铜的炉
壁、伞状陶管、范托等。由于大部分遗物出自灰坑中,目前尚未发现与铸铜生
产流程直接相关的遗迹。但从出土的大量陶模陶范及炉壁、陶管等相关遗物判
断这是一处铸铜作坊。从伴出器物类型及陶范纹饰判断,此铸铜作坊从西周早
期一直延续到晚期,以西周中晚期最为丰富1。

2
图 2-2 2003 年度周原遗址发掘地点位置示意图

(二)周公庙铸铜遗址
2004 年夏,在周公庙遗址东北部马尾沟东侧发现铸造铜器的陶范残块,发

1 周原考古队:《陕西周原遗址发现西周墓葬与铸铜遗址》,《考古》2004 年第 1 期,第 5-6 页。


周原考古队:《2003 年秋周原遗址(ⅣB2 区和ⅣB3 区的发掘》,《古代文明》(第三卷),北京:文物出版
社,2004 年,第 439-489 页。
周原考古队: 《周原庄李西周铸铜遗址2003 与2004 年春季发掘报》《,考古学报》2011 年第2期,第270-294
页。
2 插图底图未注明出处者,皆采自有关考古发掘报告或简报。
21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掘面积为 128 平方米(图 2-3),出土了数百块残碎的陶范,有容器、兵器、车
马器,可辨器形有鼎、簋、刀、镞、马衔、泡、銮铃等。清理陶窑 1 座,从窑
的形制结构判断,可能与烘范有关。工具有陶管、砺石等。从陶范、陶窑等遗
存判断应是一处铸铜作坊。从陶范的纹样、形制及共存陶器的年代特征分析,
可以辨明该处作坊的年代应为西周初期,其上限或可早至先周晚期1。

图 2-3 周公庙及相关遗址分布图
(三)孔头沟铸铜遗址
遗址西距周公庙遗址 8 公里,东距周原遗址 11 公里(图 2-3)。2006 年周
公庙考古队在此进行发掘,清理出陶窑、灰坑等遗迹,发现了大量陶范及与铸
铜有关的砾石、熔铜炉壁、伞状陶管等遗物。出土陶范有鼎、簋等礼器范,钟
等乐器范,马镰、车辖等车马器范。所见陶范以素面为主,有纹饰者极少,且
种类单调,与周原遗址李家铸铜作坊同期陶范相比差异很大,可能与铸铜作坊
所属族群不同有关。从陶范及铸铜遗物判断此处是一铸铜作坊。发掘单位的年
代从西周中期到西周晚期,表明作坊的主体年代应为西周中期和晚期,偶尔散

1 徐天进:《周公庙遗址考古所获及所思》,《文物》2006 年第 8 期,第 57 页。
22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1
见西周早期的陶片与陶范,说明作坊的年代有可能早至西周早期 。
(四)丰镐马王村铸铜遗址
丰镐遗址也有与铸铜有关的遗迹遗物如陶范、铜渣的发现,但材料比较零
星。1959 年在马王村居住遗址发现有房屋、窑、灰坑, 其中灰坑 10,口部长 8,
宽 3.6,深 1.7 米。特别重要的是在这坑内发现二十六块铸铜陶范,可以辨出器
形的有铸簋的合范一块,外范花纹以夔龙纹为主题,雷纹为地。陶范出现,可
以说明这地方是当时的作坊遗址。从陶范花纹上看,灰坑 10 可能是西周早期遗
迹2。

图 2-4 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位置图

(据叶万松等《西周洛邑城址考》图一改绘,《华夏考古》1991 第 2 期,第 73 页)
(五)洛阳北窑铸铜遗址
遗址位于洛邑成周范围内,东西长约 700、南北宽约 300 米,面积达 10 余
万平方米。该遗址东临瀍河,北依邙山,西北与北窑西周墓地相邻(图 2-4)。

1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形制初探》,《文博》2007 年第 5 期,第 39-42


页。
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鄠县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1962 年第 6 期,第 307 页。
23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1979 年洛阳市考古队对铸铜遗址进行重点发掘,发现烧灶、烧窑、灰坑、墓葬、
兽坑和建筑等遗迹,出土熔铜炉壁、骨制工具、铜制工具、陶器、陶范等遗物。
在可辨器形的陶范中,以礼器范(鼎、簋、卣、尊、爵、觚、觯、罍、钟)居
多,车马器和兵器范则比较少见。从诸多生产遗存判断无疑是一大规模的铸铜
作坊。从陶范花纹及青铜器器形分析,该铸铜遗址大概始于西周初年而毁于穆
王、恭王以后,是西周前期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存1。
(六)虢国铸铜遗址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考古发掘结合文献记载,确定了虢都上阳城就在三门
峡上岭村一带。在宫城和城垣间发掘出制陶、制骨、冶铜作坊与粮库遗址,出
土了大量制骨工具,炼渣陶范,骨器成品及半成品和陶器成品及半成品2。铸铜
遗物有模、鼓风管、未经浇铸的范、熔炉碎片和炼渣,由此判断此处有铸铜作
坊。根据考古发掘的层位关系及出土器物特征,可知这座城市的存在年代在西
周晚期至春秋中期之初。
(七)黄国铸铜遗址
黄国是西周的封国子爵,赢姓贵族,在江淮间,所处地理位置重要,所以
在西周末春秋初成为大国交锋的重要地域。公元前 648 年为楚国所灭。经考古
发掘,故城位于潢川县城西隆古乡一带,在古城内发现十二处青铜冶铸遗迹,
其中 9 处范围较大,3 处范围较小。9 处范围大冶铸处出土数量甚多的礼器、兵
器,有戈、剑、矛、镞等兵器残片,而生活用具数量较少,3 处遗迹范围小的则
出土较多生活用具残片,而礼器、兵器的残片数量较少3。根据以上遗迹遗物判
断应该是黄国的铸铜作坊。
(八)侯马铸铜遗址
侯马铸铜遗址位于牛村古城南(图 2-5),面积 4.7 万多平米,20 世纪发现
房址、水井、灰坑、窖穴、烘范窑以及熔炉、鼓风管、坩埚、陶范、铜锭、铅
锭等遗存,陶范数量 5 万多块,完整能配套的近千件。礼器范、乐器、兵器、
车马器范、工具、货币、生活用具范,以钟鼎礼乐器(鼎、鬲、簠、豆、壶、
舟、匜、鉴、编钟)和工具范(钁、铲、凿、环首宽刃刀等)为主,还有一部

1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 1974 年度发掘简报简报》,《文物》1981 年第 7 期,第 57-64 页。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 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 年第 5 期,第 435-441
页。
2 宁景通:《三门峡发现周代窖仓和铸铜作坊》,《中国文物报》1991 年 5 月 19 日第 01 版。
《南虢都城上阳重见天日》,《中原文物》2001 年第 1 期,第 50 页。
3 杨履选:《春秋黄国故城》,《中原文物》1986 年第 1 期,第 56 页。
24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分器物样模及少量练习范、装配模。根据出土遗物可判断,侯马铸铜遗址年代
为春期中期偏晚至战国早期1。而后 2003 年侯马白店村西南又发现铸铜遗址,发
掘面积 218.75 平米,共出土陶范 3069 块,器形有带钩、印章、匕、镜等用品,
戈、戈鐏、剑、镞、弩机等兵器,车軎、环等车马器,鼎、盖豆、壶、鉴等容
器,还发现数量不少以前未发现的的陶印章模,纹饰上对以前的发现也做了补
充,和侯马铸铜遗址是一体且连续发展的,对原有的侯马铸铜遗址是一个补充,
2
年代上相当于春秋晚期后段至战国早中期之际 。根据遗址丰富的出土物可以判
断侯马铸铜遗址规模大、遗存丰富,是东周时期诸侯国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铸
铜作坊。

图 2-5 侯马铸铜遗址分布图

(九)郑韩故城铸铜遗址
郑韩故城铸铜遗址,主要有郑国祭祀遗址、大吴楼铸铜遗址和梳妆台铸铜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30-307 页。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白店铸铜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年,第 288-304 页。
25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1
遗址三处 (图 2-6)。位于今中华路与新华路交叉口南部的郑国祭祀遗址,1996
年发现少量鼎、簋等礼器范;大吴楼铸铜遗址位于今大吴楼村北,面积 10 多万
平方米,遗址东南部发现 3 座烘范窑,出土工具范等遗物,同时,发现大量春
秋时期的青铜冶铸遗物;位于故城西城北部阁老坟村西部梳妆台的铸铜遗址是
韩国的宫廷铸铜作坊,出土了各式花纹的陶范,发现有炉壁残块。铸铜遗址分
为春秋时期的铸造遗址和战国时期的铸造遗址。有水井、烘范窑、灶等遗迹,
出土遗物有大量铜炼渣、熔炉、鼓风管、陶范、木炭屑等。陶范主要为钁、铲、
镰、锛和凿范,还发现战国布币陶范和印制铜兵器铭文的石模2。根据以上遗迹
遗物判断此地是一处以铸造生产工具为主、兼铸钱币和兵器的作坊。

图 2-6 郑韩故城遗迹分布图

(据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改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 年第 2 期,第 118 页)

1 王凯:《郑韩故城手工业遗存的考古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0 年,第 8 页。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 647-851 页。
26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十)中山灵寿城铸铜遗址
灵寿城铸铜遗址位于东城内南部,发现铜渣、陶范及密集的炼炉,遗址西
南部有大量瓦砾堆积和夯土建筑,可能是作坊的管理机构或是作坊的居住区;
六号遗址冶铜炉炉门前有作业坑,堆满戈范、箭范、带钩范及红烧土、坩埚碎
块及废铜渣,主要浇铸铜戈、铜剑、铜小带钩,属于浇筑这些的官营冶铜作坊;
九号遗址内发现冶铜炉群,共 5 座,根据灰坑内的坩埚残块和铸币范残块,确
定是冶铜铸币炉1。根据冶铜设施及诸多遗物判断此处为铸铜作坊。
(十一)燕下都铸铜遗址
燕下都城址位于河北省易水和北易水之间的易县城东南 2. 5 公里处。第 13
号、10 号、21 号遗址均与铸铜有关2。其中,13 号遗址面积钓 30600 平方米,
位于郎井村西南 200 米处。在遗址东部断崖上,暴露残窑址一座,出土有大量
残破的陶镞范和鋌范以及瓦片、炭渣、铜炉渣等3。
10 号作坊南北长 480 米,东西宽 430 米,位于郎井村西北,出土陶范 341
件,器形有凿、镢、带钩、刀、剑、戈、环首刀等4。
第 21 号遗址总面积约 90000 平方米,位于北东村西南 1000 米处。1966 年
出土大量铸范、铜渣和铁渣等5。其中,出土陶范呈砖红色,共 1681 块,有石范、
陶范和铁范三种,陶范均残碎,较完整的有 70 块,只有弩机的镞鋌范、距末范、
悬刀范、辖范、鐏范、盖弓帽范等能辨认出器形;陶范极少带花纹且均为极小
的碎块;有内范(芯)和外范两种范,外范均有卯榫结构。从以上遗址出土物
判断此三处燕下都的铸铜作坊。
(十二)赵都邯郸铸铜遗址
赵都邯郸故城大北城内铸铜遗址,位于邯郸市中华大街中段,出土有炼炉
残址、炼渣、铸范、红烧土等。出土坩埚三件,成捆带铁杆的三棱形铜质箭头;
发现圆块铜快一件,重 3.5 公斤,铜块周壁有罐的弦纹痕迹6。从铸范、炼炉等

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第 35-40 页。
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第 129-433 页。
3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 1 期,第 83-106
页。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易县燕下都第 13 号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1987 年第 5 期,第 414-428 页。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45 页。
5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燕下都第 21 号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2),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82-169 页。
6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4),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62-195 页。
27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判断此处为赵都邯郸故城内的铸铜作坊。
(十三)洛阳东周王城铸铜遗址
1950 年,在河南省洛河以北的涧河两岸发现了洛阳东周王城手工业工场遗
1
址。铸铜遗址位于王城西北,发现制铜器的陶范 。周围还发现陶窑、骨器、玉
器等作坊遗址,从发掘情况来看,这里应该是多种手工业作坊的聚集区,但是
未见铸铜作坊详细发掘报告。

三、遗存分析

从上判断分析可知,两周铸铜作坊共有 13 处,其中西周 7 处,东周 6 处。


铸铜遗址规模大小不一,周原、北窑、侯马、郑韩故城等遗址规模较大,代表
两周不同时期的铸铜业面貌。其中洛阳北窑铸铜遗址面积达 10 余万平米、侯马
铸铜遗址面积 4.7 万平米、郑韩故城 10 余万平米。从各个铸铜遗址生产遗存分
析,普遍包含的生产遗存主要有炉壁残块、烘范窑、熔炉残块、鼓风管、坩埚、
炼渣、陶范等。其中陶范占据很大比重,每一个遗址出土量大,数量多。西周
铸铜遗址陶范类别以礼乐器、兵器、车马器为主,东周铸铜遗址工具类、日用
品类陶范增多;代表不同时期的陶范纹饰形状也有明显变化(表 2-1)。此外在
各铸铜遗址中发现可能用于铸铜过程中的生产工具,铜、石、骨蚌类均有,尤
其砺石在各铸铜遗址中常常伴随出现,而且数量较多,反映出其突出作用,应
该与铸铜过程中打磨工序有关(表 2-2)。
表 2-2 主要铸铜遗址生产工具统计表

铜 铜 铜 铜 石 石 石 石 石 砺 凿 骨 骨 骨 骨 蚌
刀 镞 削 条 斧 圭 锛 铲 刀 石 镞 锥 铲 刀 刀
周原 1 2 2 15 69 1 24 11 2 3
庄李
占比 0.8 1.5 1.5 11.5 53 0.8 18.5 8.5 1.5 2.3

(%)
北窑 3 1 1 √ 多 9 √
侯马 96 14 3 1 67 3 3 8 143 3 2 29 129 56
占比 18.2 2.7 0.6 0.2 12.7 0.6 0.6 1.6 27.1 0.6 0.4 5.5 24.4 10.6

(%)
灵寿 6 98 23 21

1 贾连敏:《河南商周考古六十年概述》,《华夏考古》2012 年第 2 期,第 78 页。
28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表 2-1 主要铸铜遗址陶范统计表

数量 陶范种类 纹饰 主要器类
周 数 百 块 礼器、兵器、车马 不详 鼎、簋、刀、镞、马衔、泡、
公 残陶范 銮铃

587 以车马器范与模较 夔龙纹、虎头纹、牛头纹、鸟 方鼎模、鼎耳范、甬钟模、铃
周 多,其次为杂器、容器、 纹、涡纹、云雷纹、重环纹、 范、铃模、簋范、戈范、牌饰
原 工具等 鳞纹、贝纹 范、銮铃、车辖范、车軎模、
马镳模、带扣范、带扣模、泡
范、铜管范
数以万 以礼器范居多,车马器 云雷纹、饕餮纹为主,还有夔 鼎、簋、卣、尊、爵、觚、觯、
北 计、四 和兵器范则比较少见 纹、凤纹、圈带纹、竖条纹、 罍、钟;辖、軎、銮铃、泡饰;
窑 五百块 百乳纹、圆涡纹、四叶纹、锯 戈、镞
完整的 齿状纹、蝉纹、鸟纹
五 万 礼器范、乐器、兵器、 人形、蟠螭、兽面、龙、凤、 鼎、鬲、簠、豆、壶、舟、匜、
侯 块,配 车马器范、工具、货币、 虎、牛、花朵、垂叶、綯索、 鉴;车軎、当卢、马衔、盖弓
马 套近千 生活用具范 , 以钟鼎礼 云纹、三角菱形纹 帽、圆泡;箭、矛、戈、镞;
块 乐器和工具范为主,还 钁、铲、凿、环首宽刃刀、鱼
有一部分器物样模及少 钩、锥、刻刀较少;编钟;勾、
量练习范、装配模 镜、阳燧、匕、勺
郑 不详 工具为主,礼器、乐器、 单体兽面、复合兽面、蟠螭纹、 鼎、簋、方壶、圆壶、圆形器、
韩 钱币、兵器 虺龙纹、乳钉、夔龙、饕餮、 圆环、、簠;编钟、空首布、锄、
故 云纹、长角纹、单瓦棱纹、夔 钁、镰、铃、铲、刀、矛、箭、
城 纹、变形蝉纹、蟠螭与蝉组合 削、凿、条材、管形、箭杆、
纹、波带纹、重环纹、单排鳞 锥、潢、钱
状纹、宽带纹、S 形纹、
丰 礼器 以夔龙纹为主题,雷纹为地 簋

孔 礼器、乐器、车马 陶范有纹饰者极少,所见纹饰 鼎、簋、钟、马镰、车辖
头 多为瓦纹和重环纹

燕 工具、兵器 带花纹的陶范极少 环首刀、凿、镢、带钩、刀、
下 剑、戈、弩机的悬刀范、镞鋌
都 范、鐏范、距末范、辖范、盖
弓帽范等。
灵寿 兵器、车马、工具
中山 兵器、钱币 戈、箭、带钩、铸币
邯郸 兵器 箭头
29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第二节 冶铸铁业
两周时期,冶铁和铸铁手工业成为当时手工业生产及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
对于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冶铸铁业的
出现较传统的手工业如青铜、制陶、玉器要晚,但一经产生,便迅速成为手工
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门类,其发展之快也是其他门类无可比拟的。冶铁业起源
问题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自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冶铁
技术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主要有“夏代及夏代以前起源说”、“商代起
源说”、“西周起源说”、“春秋起源说”等多种不同观点。近年来,随着大规模
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和考古发现铁器及冶铸铁遗址的不断增多,为深入研究这
个问题奠定了基础。

一、我国冶铁起源问题的文献记载与分析

有关冶铁的起源,我国古代典籍中有所记载,虽说法不一,有争议的地方
颇多,但毕竟提供了线索。
与中原冶铁起源相关文献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有“铁”字。
《尚书·禹贡》:“(梁洲)厥贡璆、铁、银、镂、砮、磐。”
《山海经·中山经》:“禹曰:“天下名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
《古今刀剑录》:“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
剑,铭曰爽。”
《礼记·月令》:“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
虽然这几类书的记载均涉及到了铁,但都因成书的时间存有争议,或后世
成书,对其内容的可信度受到质疑。如《尚书·禹贡》是有关夏代已能冶铁的
文献,但是今人研究普遍认为《禹贡》篇是战国时人利用一些古代旧材料编撰
而成的,其可信度受到质疑。《山海经》自古以来号称奇书,被认为是怪诞不经
之作学,学术界论定《山海经》的成书年代约在周秦之间,其记载内容多不可
信。南朝梁人陶弘景所撰的《古今刀剑录》记载孔甲铸剑是附会之辞。
《 礼记·月
令》是反映西周冶铁的文献,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此书与《吕氏春秋》或同出一
源,约为秦汉间人所作。这类文献可以反映出先秦有铁利用的事实,但由于成
书年代所限,具体时期尚不能从中推出。
第二类:有与“铁”相关的字。
30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司马法》曰:“夏执玄钺”宋均曰:“玄钺用
铁,不磨砺。”
《逸周书·克殷》:“……乃右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悬诸少白。”
《尚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
《诗·大雅·公刘》:“取厉取锻。”
《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
班簋铭:“王令毛公以邦冢君、徒御、 人伐东国。”
《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
这一类文献均涉及与“铁”字可能有关联的字,但由于不同学者对文献的
理解不同而产生争议。主要集中在对“玄钺”、 “锻”、 “驷驖”、“ ”、“恶
金”的理解有所差异。比如在《史记》集解和《逸周书》中均出现了反映夏代
及西周用铁的记载“玄钺”,但对于“玄钺”的理解,前人注解为“黑斧”,根
1
据考古发现和前人注解,认为玄钺当即铁刃铜钺,应是一种陨铁制品 。
还有反映西周冶铁的文献《尚书·费誓》和《诗·大雅·公刘》中“锻”
的释义,杨宽先生承孔颖达之说,以为这里的锻当指锻铁2,对此,黄展岳先生
研究认为锻是指对青铜器的捶锻3。在此,本文赞同黄展岳先生的意见,认为“锻”
既可锻石,又可锻铜,单凭一个字的确说明不了是锻铁。
另外,对《诗经》“驷驖”的理解,一般认为是指马色如铁,但在“驖”和
4
“鐵”的出现先后关系上有争议。祝中熹认为此条资料能反映出西周有铁 。本
文认为不管哪个字先出现,但至少说明西周时人已经熟悉铁才能形容颜色似铁,
因此赞同祝先生看法。
班簋铭中“ ”字与春秋时齐叔夷钟上的“ ”字相同,这曾被认为与“铁”
字有关。如郭沫若先生认为“ ”即“铁”字的初文或省文,“ 人”是冶铁
工人。而古文字家高明先生则认为二字形符从戈,当与戮、伐同属一类之字,
故“ 徒”、
“ 人”皆指从事攻战的士卒。因而二字不足以作为西周冶铁的充
分证据。
关于《国语·齐语》中 “恶金”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是“铁”,另一种
观点认为与“美金”是优质青铜相对,“恶金”就是不好粗劣的青铜。根据《国

1 化觉明:《陨铁、陨铁器和冶铁术的发生》,《中国冶铸史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第 284 页。


2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 10 页。
3 黄展岳:《中国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的时间》,《文物》1976 年第 8 期,第 63 页。
4 祝中熹:《中国古代始炼铁及秦人用铁考述》,《陇右文博》2001 年第 1 期,第 50 页。
31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语》成书时代,一般认为为战国初年,已确然有铁,如果要指铁,完全不必用
“恶金”来表达,加之白云翔先生在《“美金”与“恶金”的考古学阐释》中详
尽的分析,本文认为此处“恶金”指粗劣铜更为合理。
第三类:有“铸铁”的史料记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赵鞅、荀寅
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杨宽、童书业先生认为《左传》关于晋国以铁“铸刑鼎”的记载也是可信
的1。当然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以当时的技术还铸不了铁铸的鼎,应为铜鼎2。
从反映不同时期冶铁的文献记载来看,可以肯定的是先秦史料中的确已经
出现“铁”字,并且这种物质为人们所熟悉并得到应用。即使成书时间有争议,
采取下限,晚不过战国时期,至于上限能上溯至哪个具体时期还未可知。从目
前资料看,反映中原冶铁较为信服的资料有五:《史记·周本纪》《逸周书·克
殷》《礼记·月令》《诗·秦风·驷驖》《左传》,《左传》所反映出冶铁术的实实
在在存在,并且能铸刑鼎,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即春秋时期确凿已经有冶铁
术并且达到一定水平。《史记·周本纪》《逸周书·克殷》中“玄钺”,应是一种
陨铁制品。陨铁制品区别于人工冶铁制品,不考虑在冶铁起源范畴。学术界一
般认为《 礼记·月令》本于《吕氏春秋》,或同出一源,约为秦汉间人所作。
所以对于冶铁起源于先秦哪个时期不能给出信服的线索。最后《诗·秦风·驷
驖》“驷驖”倒提供了一丝西周有铁的证据。
总之,从文献资料分析,一方面确切表明先秦已经有铁的种种记载,另一
方面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能确切表明中原冶铁起源的具体时间段,但综合以上分
析,《诗·秦风·驷驖》提供了薄弱的依据,冶铁技术源头追溯的上限有可能至
西周时期。

二、铸铁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与西周春秋铁器的零星发现相比,考古发现的战国铁器,种类之多,数量
之大,达到了空前程度,尤其是以铁金属冶炼厂、铁器加工和制造为内涵的铁
器作坊的发现是铁器生产最直接的物质遗存。考古学所说的铸铁作坊是进行铁
器生产的场所,从生产遗存的角度分析,本文认为铸铁作坊的判明标准应该包
括炼炉、铸范、铁炼渣、鼓风管、陶管道,陶铸模、浇口杯、烘范窑、退火脱

1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 22 页。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济南:齐鲁书社,1981 年,第 13 页。
2 李学勤:《关于东周铁器的问题》,《文物》1959 年第 12 期,第 69 页。
32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碳炉、盆池及铁器制品等。由于保存情况不同,铸铁作坊不可能具备所有反映
铸铁生产过程的全部要素,但与铁相关的铁炼渣、铁制品、铁制铸范的发现应
该是突出的标志。战国时期的冶铸铁作坊大多发现于城址内和城址附近(图
2-7)。

图 2-7 中原地区两周时期冶铸铁遗址分布图

1.郑韩故城铸铁遗址 2.登封阳城铸铁遗址 3.西平酒店冶铁遗址 4.辉县古共城铸铁遗址 5.燕下都冶铁遗址


6.鹤壁鹿楼冶铁遗址 7.中山灵寿冶铁作坊遗址 8.商水扶苏故城冶铁遗址 9.山西夏县禹王城庙后辛庄手工
业作坊遗址 10.河北邯郸故城大北城战国冶铁遗址 11. 河南泌阳下河湾冶铁遗址 12.东周王城冶铁遗址
(一)郑韩故城铸铁遗址
郑韩故城的大吴楼和中行铸铜遗址在韩国存续期间除铸铜生产遗存外,还
发现铁生产工具范、熔铁炉块、大量铁炼渣等,说明在战国时期铸铜遗址还曾
33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伴随着一定规模的冶铁活动。除此之外,仓城冶铁遗址是郑韩故城规模较大的
一处专门冶铁遗址,位于郑韩故城外郭城仓城村南,经过 60 年代的钻探和发掘,
遗址中发现炼炉 1 座、烘范窑 2 座、炼渣、鼓风管残片、铁器及大量瓦片,陶
范有镢、锄、镰刀、铲、凿、削刀、箭、箭杆、带钩,铁器有锛、镢、锄、镰
刀、铲、凿、削刀、锥等1。年代为战国晚期。从出土炼炉、炼渣、铸范及铁制
品判断此为一冶铁作坊。
(二)登封阳城铸铁遗址
位于河南登封东周阳城南城墙外,包括战国早期、晚期和汉代三个时期遗
存,战国早期遗存包括水井、熔炉残块、陶质和草泥质鼓风管残块、模、范及
支垫、浇口杯、浇口杯盖等冶铸遗物,以及铁、铜、陶、石工具。战国晚期发
现有烘范窑、退火脱碳炉、盆池、水井、灰坑、路沟等遗迹,出土大量熔铁炉
残块、泥质和陶质鼓风管残块、陶管道、陶铸模、范、浇口杯、浇口杯盖和石
2
范等冶铸遗物 。从丰富的遗存综合判断这是一处大规模的战国冶铁作坊,遗物
丰富,对战国冶铁业研究有重大价值。
(三)西平酒店铸铁遗址
位于河南西平县西部的酒店乡酒店村南,西平战国时为韩地,是韩国的铁
器生产基地。清理炼铁炉 1 座,出土有炉口、炉腹、炉基耐火壁的残块,木炭
以及陶器、板瓦残片3。年代为战国晚期。从发掘地点及炼铁炉判断此处为战国
时期韩国的冶铁作坊。
(四)辉县古共城铸铁遗址
位于辉县古共城西北,清理烘范窑 1 座,各种遗物 113 件,包括陶鼓风管、
铁镢陶芯模、锸范、锛范、削刀范、镢范、锄范、支垫等冶铸遗物,是古共城
的铸铁工厂址4。主要制造土作工具和农具。年代为战国中晚期。根据大量与冶
铸相关遗物可以判断此处为冶铁作坊。
(五)易县燕下都铸铁遗址
燕下都手工业作坊中涉及冶铁业的有燕下都 21 号作坊址、郎井村 10 号遗

1 刘东亚:《河南新郑仓城发现战国铸铁器泥范》,《考古》1962 年第 3 期,第 165 页。


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3),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第 62 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 726-852 页。
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第 256-336 页。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省西平县酒店铸铁遗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 年第 4 期,第 27
页。
4 新乡市文管会等:《河南辉县市古共城战国铸铁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6 年第 1 期,第 1 页。
34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1
址、高陌村 5 号作坊遗址 。
燕下都 21 号作坊址位于河北易县燕下都东城西北部,是战国中晚期的铸铜
和制铁作坊,21 号作坊出土铁器多达 1678 件,包括钁、铲、镰刀等农耕器具 8
件,空首斧、锛、凿、锤、刀等加工器具 80 件,矛、剑、镦、鐏、镞、鋌等兵
器 1003 件,铠甲片和胄甲片 491 件,颈钳、脚镣刑具 6 件,车马机具 5 件,其
他 85 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为战国遗址所仅见。发掘出土的遗迹和遗物表
明,遗址南北两个区有着明显的区别,南区出土大量铜渣和铸造铜器的铜范而
少有铁渣,说明南区是以铜器铸造为主兼及铸铁;北区出土大量碎铁块、铁质
镞鋌、铁兵器和铁制农耕器具,说明北区是铁器加工制品区,这种集铸铜和制
铁于一体的工厂址的发现,从侧面揭示了当时铁器铸造和加工的组织形式及其
工厂的结构。
郎井村 10 号位于燕下都东城中部,是战国早期至晚期以铸铜为主兼及铁器
铸造的作坊址,出土铁器 282 件和大量陶制及少量铁制铸范,战国早期 3 件铁
带钩和钩,战国中期 58 件,包括生产工具、车马机具和铁剑、带钩、刑具,晚
期 216 件以上,与中期铁制品种类基本相同,补充了新的类型。该遗址不同时
期铁器的出土,展示了同一遗址中不同阶段铁器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对把握战
国时期铁器的逐步发展过程及铁工具的应用状况有重要意义。
高陌村 5 号铸铁作坊址位于高陌村西北 650 米,有大量铁渣和烧土堆积,
采集到斧、锛、镰、铲、钁等铁制生产工具,是一处铸造铁工具的作坊遗址。
(六)河南鹤壁鹿楼铸铁遗址
位于鹤壁市鹿楼乡故县村西,清理出战国陶窑 2 座,火烧坑 8 个,灰坑 6
个,水井 1 座等遗迹,出土有炉壁残块、残鼓风管、陶范、石范、铸模以及铁
2
器、建筑材料、生活器具等。年代为战国中期至汉代,主体为汉代 。残炉、范
及铁器等遗物说明此处是冶铁作坊。
(七)中山灵寿铸铜、铸铁作坊遗址(5 号)
中山国铁器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也不逊于当时的中原诸国。灵寿城址内
出土的铁器 291 件,其中五号、六号遗址内铸铁炉和冶铁炉遗迹较多。在五号
铸铜冶铁作坊内采集到陶通风管,炉附近坑内出土大量的铁渣、铁矿石、坩埚

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第 85-163 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燕下都城址调查报告》,《考古》1962 年第 1 期,第 10-14 页。
2 鹤壁市文物工作队:《鹤壁鹿楼冶铁遗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年,第 14-42 页。。
35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残块,是一座较大的冶铁炉。六号遗址的两座铸铁炉,炉壁和炉膛底部用残陶
范铸砌,外抹黄泥,炉门用石块垒砌,两侧炉体延伸到作业坑。炉膛底部堆积
大量坩埚残块、废铁渣、红烧土、炭灰,炉门外堆放着箭杆范、双钁范、剑范、
1
戈范和镰范碎块 。从出土的大量铁器及与铸铁相关设施判断此为中山国的冶铁
作坊。
以上为已经发掘的冶铸铁遗址,而经过考古调查和勘探的冶铸铁遗址有:
燕下都高陌村 5 号铸铁作坊遗址、河南商水扶苏故城冶铁遗址2、山西夏县禹王
城庙后辛庄铸铁作坊遗址3、河北邯郸赵国故城大北城战国铸铁遗址4、河南泌阳
下河湾冶铁遗址5、洛阳东周王城冶铁遗址6。另未见详细公开资料,见陈建立研
究论文中提及的晋南地区战国至汉代 3 个冶铁遗址(包括侯马的乔村和虒祈、
长治的屯留和分水岭等、榆次的猫儿岭等),及南阳盆地众多战国秦汉冶铁遗址
7
群 ,但具体年代不可知,难以区分战国与秦汉,但无疑这两处是值得重视的。

三、遗存分析
两周铸铁遗址共 12 处,都为战国时期,主体为战国中晚期之后,只有阳城
铸铁遗址和燕下都铸铁遗址年代可上溯至战国早期。从与生产相关的铸铁设施、
工具的发现来看,冶铁与铸铜遗存有颇多相似之处,而铁制品的发现是其中最
为明显的区别,所以遗存分析侧重制品的分析,通过两周时期铁制品的考古发
现对铁器起源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前文文献分析可知,关于中原地区冶铁的文
献分析表明先秦时期已经有了对铁的使用,但由于对于资料的理解不同,综合
看来还是难以确定确切年代。随着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考古工作的巨大发展,
越来越多的与冶铸铁业有关的考古遗存的发现(表 2-3),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
有裨益。

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第 35-40 页。
2 商水县文管会:《河南商水县战国城址调查》,《考古》1983 年第 9 期,第 846 页。
3 张童心等:《夏县禹王城庙后辛庄手工业作坊遗址调查简报》,《文物季刊》1993 年第 2 期,第 11-16 页。
4 邯郸市文管所:《河北邯郸市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0 年第 2 期,第 146 页。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4),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87 页。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泌阳县下河湾冶铁遗址调查报告》,《华夏考古》2009 年第 4 期,第 18-28
页。
6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发现烧造坩埚古窑址》,《文物》1995 年第 8 期,第 24 页。
7 陈建立:《先秦两汉钢铁技术发展与传播研究新进展》,《南方民族考古》第十辑,2014 年,第 254-255
页。
36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通过对表 2-3 的分析统计,中原地区考古出土的铁制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陨铁制品。目前中原地区出土的陨铁制品。共有六件,分别是河
北藁城出土的商代中期铁刃铜钺,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铜銎
铁锛、铜内铁援戈、铜柄铁削刀,河南浚县辛村商末周初的铁刃铜钺和铁刃铜
戈。
第二类:冶铁人工制品。经过金相学分析及鉴定的西周春秋时期的冶铁人
工制品,共有 10 件,分别是河南三门峡虢国墓(虢季墓)出土的西周晚期玉柄
铁剑、铜骹铁叶矛和铜内铁援戈,铜内铁援戈材质属于块炼铁,同时出土是块
炼渗碳钢两件;陕西韩城梁带村出土的春秋早期的铁刃铜削、铁刃铜戈,都属
块炼渗碳钢;陕西宝鸡益门村二号墓出土的春秋晚期金柄铁剑,属块炼铁;山
西天马—曲村出土的春秋早期(偏晚)的铁器残片,属白口铁,春秋中期(偏
早)的铁条,属块炼铁,春秋中期(偏晚)的铁片残片,属白口铁;新郑唐户
村出土的春秋晚期板状铁残器,属白口铁并经脱碳退火处理。
第三类,未经鉴定的冶铁人工制品。出土春秋时期未经鉴定的冶铁人工制
品共有 47 件,其中属于春秋早期的有陕西陇县边家庄出土的铜柄铁剑、陕西长
武出土的铁短剑;属于春秋中晚期的有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铁铲、铁
臿等、新郑郑韩故城郑国公墓区出土的铁铲等;属于春秋晚期出土的有山西长
子县牛家坡 7 号墓铁鋌铜镞、铜环铁首削刀、河南淅川下寺的玉柄铁剑,登封
王城岗铁器残片、铁鋌铜镞,凤翔马家庄铁直口臿,宝鸡益门村二号墓的铁鋌
铜镞、金环首铁刀、金方首铁刀、金环首料背铁刃刀。
从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晚期确实已经有了人工冶铁制品,但数量少、器形
简单,通过对相关考古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铁器
呈现的几个特点:
1.商代与西周早期的铁制品应是陨铁,而非人工冶炼的块炼铁。没有任何
文献和考古材料证明这个时期乃至更早的夏代及以前中原地区发明人工冶铁技
术。
2.西周晚期至春秋出土的铁器多为块炼铁,反映了当时人工冶铁技术得到
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发现的铁器普遍器形薄小、简单,多用金、玉、青铜
做柄。多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中,如虢国墓葬中六件兵器出自两座国君级墓葬
中,其中玉柄铁剑剑身长 22 厘米,叶宽 3.8 厘米,戈、矛铜质柄部镶嵌绿松
石,纹样华丽,和大量珍贵的金器、玉器铜作为珍贵物品埋葬,说明当时人们
37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对铁很珍视,认为是贵重之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是人工冶铁出现不久的现
象。
3.中原地区出土的西周至春秋铁器,西周时期的种类少,只有剑、戈、矛
这几类兵器,而未见这一时期的工具出土,春秋时期出土铁器能判明的种类增
多,兵器有剑、刀、戈、矛、镞等,工具有锛、削刀、铲、臿等,到战国时铁
器考古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大增。而且迄今为止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尚未发
现,但青铜冶铸遗址却发现不少,而且规模很大。到战国时期冶铁的手工业作
坊普遍发展起来,这一现象能反映从西周到春秋至战国冶铁业发展的基本轨
迹,数量和种类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
4.目前西周到春秋出土的剑、矛、削刀、锛等铁器形制、结构乃至花纹装
饰风格都与同时期青铜制品类似,看不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5.从已经经过金相学分析鉴定的铁器材质上分析,块炼铁和生铁冶炼所用
原料、燃料相同,主要差别是冶炼温度,生铁冶炼初期,受条件所限,液态生
铁冷凝时会以白口铁形式存在,而天马—曲村、新郑唐户的铁片残片金相组织
显示为白口铁的事实,可以认为是最早的生铁制品,从技术上看又进了一步,
这也显示出冶铁技术的发展。
6.关于陨铁使用与人工冶铁的关系。陨铁的使用至少能说明,人们已经认
识到铁这种物质的特性,并有意识开始利用,至于是否由此激发了人们对人工
冶铁技术的探索尚未可知。《史记·周本纪》和《逸周书》中所提到的“玄钺”
当指陨铁制品,在三门峡上岭村虢国墓地出土的六件铁制品中,经鉴定有三件
是陨铁制品,另三件属人工制品,而且 M2009 和 M2001 的两件铜内铁援戈纹样
风格类同、形制相似,从技术角度看,这一定程度上验证出了从陨铁制品到人
工制品发展过程中二者并存的事实,二者的确有某种联系,甚至可以认为陨铁
的使用是人工冶铁的动因,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基于从技术角度对冶铁业的分析,可以排除陨铁加工作为冶铁技术起源的
可能,虽然认定以人工冶炼作为冶铁技术起源的标准,但不否认陨铁加工对人
工冶铁技术的启发作用,应承认二者之间可能有某种相承关系。
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分析,可以认为:中原地区冶铁技术发展的初
期阶段为春秋早期,经过中期晚期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已经成熟,不仅有相当
数量的人工冶铁制品,而且冶铁遗址丰富。从中原地区早期铁制品的发现呈现
出的特点也可以佐证作为一项技术起源发展的基本轨迹,从春秋早期至中晚期
38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至战国时期,考古出土的铁制品数量上越来越多,种类逐渐丰富,技术越来越
成熟,直至成为生产遗存丰富的成熟行业,一脉相承、自成发展体系。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已经确切证明了春秋时期了有大量人工冶铁制品,
只不过还没有发现生产遗存,至于其起源的上限是否能至西周晚期,虽然诸多
先秦文献材料均反映当时已经用铁,但由于其成书年代及相关学者对文献的解
读不同,只有反映西周的文献资料《诗经·秦风》中对于“驷驖”的记载能提
供一丝支持,而考古发现之中,之前学者们普遍所认为的中原地区发现的年代
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出土于虢国墓地 M2001、M2009 的玉柄铁剑、铜内铁援戈、
铜骹铁叶矛,但对于这两座墓地的年代,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研究者认为其年
代上限可至西周晚期,而现在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相当多学者认为上限为春
秋早期之初,上溯不到西周晚期1。所以结合文献与考古研究,目前还没有确凿
证据表明西周晚期已经有了人工冶铁制品,但从前文所梳理的两周时期中原冶
铁发展的路径及呈现的特点可以看出,至迟至春秋早期之初,已经明确有了人
工冶铁制品,而且有了一定的数量、种类,分布地域较广,加之制作精美程度
及表现的技术特征,有理由相信其起源可能会上溯至西周中晚期,期待以后的
考古发现。

1 贾洪波:《关于虢国墓地的年代和 M2001、M2009 的墓主问题》,《中原文物》2014 年第 6 期,第 17 页。


39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表 2-3 商代至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考古出土的铁制品统计表

器名 材质 年代 出土地点 用途 数量 资料来源
铁刃铜钺 陨铁制品 商代中期 河北藁城 兵器 1 《考古》1973 年 5 期
铁刃铜钺 陨铁制品 商末周初 河南浚县 兵器 1 《Freer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1971
铁刃铜戈 陨铁制品 商末周初 河南浚县 兵器 1 《Freer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1971
铜 内 铁 援 陨铁制品 西周晚期 河南三门峡 兵器 1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
戈 上岭村(虢
仲墓)
铜銎铁锛 陨铁制品 西周晚期 河南三门峡 工具 1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
上岭村(虢
仲墓)
铜 柄 铁 削 陨铁制品 西周晚期 河南三门峡 工具 1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
刀 上岭村(虢
仲墓)
铁鋌铜镞 未鉴定 春秋晚期 山西长子县 兵器 7 《考古学报》1984 年 4 期
牛家坡 7 号

铜 环 铁 首 未鉴定 春秋晚期 山西长子县 工具 4 《考古学报》1984 年 4 期
削刀(环首 牛家坡 7 号
刀) 墓
玉柄铁剑 未鉴定 春 秋 晚 期 淅川下寺 兵器 1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
(后段) 物出版社,1991 年
铁器残片 已氧化无 春秋晚期 登封王城岗 不详 1 《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
法检测 物出版社,1992 年
铁鋌铜镞 未鉴定 春秋晚期 登封王城岗 兵器 1 《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
物出版社,1992 年
铁铲 未鉴定 春 秋 中 晚 新郑郑韩故 工具 2 《2001 中国重要考古发
期 城 现》,文物出版社,2002

铁铲、铁臿 未鉴定 春秋中晚 陕西凤翔秦 工具 10 《考古与文物》1988 年 5、
等 期 公一号大墓 6 期合刊
铜柄铁剑 未鉴定 春秋早期 陇县边家庄 兵器 1 《文物》1993 年 10 期
铁匕首 未鉴定 春秋早期 长武 兵器 1 《文博》1990 年 5 期
铁直口臿 未鉴定 春秋晚期 凤翔马家庄 工具 1 《文物》1985 年 2 期
金柄铁剑 未鉴定 春秋晚期 宝鸡益门村 兵器 2 《文物》1993 年 10 期、
(偏早) 二号墓 《文物》1994 年 9 期
金柄铁剑 块炼铁 春秋晚期 宝鸡益门村 兵器 1 《文物》1993 年 10 期、
40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偏早) 二号墓 《文物》1994 年 9 期
金 环 首 铁 未鉴定 春 秋 晚 期 宝鸡益门村 工具 13 《文物》1993 年 10 期、
刀 (偏早) 二号墓 《文物》1994 年 9 期
金 方 首 铁 未鉴定 春 秋 晚 期 宝鸡益门村 工具 2 《文物》1993 年 10 期、
刀 (偏早) 二号墓 《文物》1994 年 9 期
金 环 首 料 未鉴定 春 秋 晚 期 宝鸡益门村 工具 2 《文物》1993 年 10 期、
背铁刃刀 (偏早) 二号墓 《文物》1994 年 9 期
玉柄铁剑 块炼渗碳 西周晚期 河南三门峡 兵器 1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
钢 上岭村(虢 文物出版社,1999 年
季墓)
铜 内 铁 援 块炼铁 西周晚期 河南三门峡 兵器 1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
戈 上岭村(虢 文物出版社,1999 年
季墓)
铜 骹 铁 叶 块炼渗碳 西周晚期 河南三门峡 兵器 1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
矛 钢 上岭村(虢 文物出版社,1999 年
仲墓)
铁刃铜削 块炼渗碳 春秋早期 陕西韩城梁 工具 1 《考古与物》2007 年 6 期、
钢 带村 《中国科学 E 辑:技术科
学》,2009 年 9 期
铁刃铜戈 块炼渗碳 春秋早期 陕西韩城梁 兵器 1 《考古与物》2007 年 6 期、
钢 带村 《中国科学 E 辑:技术科
学》,2009 年 9 期
铁器残片 白口铁 春 秋 早 期 山西天马— 不详 1 《天马—曲村
(偏晚) 曲村 (1980-1989)》,科学出版
社,2000 年
铁条 块炼铁 春 秋 中 期 山西天马— 不详 1 《天马—曲村
(偏早) 曲村 (1980-1989)》,科学出版
社,2000 年
铁片残片 白口铁 春 秋 中 期 山西天马— 不详 1 《天马—曲村
(偏晚) 曲村 (1980-1989)》,科学出版
社,2000 年
板 状 铁 残 白口铁(脱 春秋晚期 新郑唐户村 不详 1 《文物资料丛刊》1978 年
器 碳退火处 2期
理)

41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第三节 制陶业
从两周时期陶器出土数量与种类来看,陶器生产仍是当时手工业中一个重
要部门。在日常生活中,陶器仍是重要的日常器皿,同时生产建筑用陶逐渐增
多。从西周开始,陶器生产逐渐开辟自己的新领域:一是建筑用陶在继承商代
陶质水管的基础上,开始生产板瓦、筒瓦和瓦当以及建筑用砖和陶水井;二是
陶明器的大量生产,并代替铜器而用来陪葬。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陶业

先秦文献中可见关于陶器的记载:《世本》谓“昆吾作陶,埏埴为器。”昆
吾是夏代的方国,以制陶为主。《左传·定公四年》所谓“分鲁公殷民六族、分
康叔殷民七族”,据学者们考证,这些殷氏族多为手工业氏族,殷氏七族中的 “陶
氏”可能即为制陶的氏族。两周时期延续夏商的制陶手工业,并成为社会诸多
手工业门类中的一类。
《墨子·节用》“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
工交易?”
《墨子·节用》:“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鞅、匏、陶、冶、梓、匠,使
各从事其所能,日凡用足以奉给用则止。”可见战国时期社会分工已经形成了不
同的行业,而且互相贸易交换。
另外两周的陶文也反映出陶器生产的新特点,在两周陶器上往往可见钤印
或刻写的文字,这些器物上的文字经研究有以下几重含义:数字;陶工名;监
造者职官;监造机构;陶工身份;生产地;其中陶工私名最多1。从侧面反映出
陶器生产逐渐规范化、市场化。

二、制陶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制陶作坊是进行陶器生产的场所,从生产遗存来看,能证明陶器作坊存在
的直接证据基本可归为四类2:一是制陶原料和工具,如陶泥、土坯、陶垫、陶
纺轮等;二是陶窑等生产设施遗存;三是烧陶的废弃物和残次品,如烧坏的陶

1 乔志敏、赵丙唤:《新郑馆藏东周陶文简释》,《中原文物》1988 年第 4 期,第 11-14 页。


牛济普:《新郑馆藏东周陶文试析》,《中原文物》1989 年第 2 期,第 34-36 页。
蔡全法:《近年来新郑“郑韩故城”出土陶文简释》,《中原文物》1986 年第 1 期,第 11-13 页。
2 戴向明:《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0 年,第 73 页。
42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器、碎陶片、烧土块等;四是与生产流程相关的房屋建筑、场地等;在考古发
掘过程中,限于发掘范围、规模等,可能未必每一个作坊都能有这四方面完整
“陶器生产”至少应包括制坯和烧陶这两道工序。
的证据链,但从生产过程考察,
制坯工序的典型生产遗存代表包括确定用于制坯的工具和制坯相关的遗存(坯
泥、陶模等)。烧陶工序的典型遗存就是陶窑,即存在陶窑和烧后的废品或陶片。
同时,考古学上要辨识制陶作坊,还应该注意陶窑和其他遗迹遗物之间的共时、
共存关系1。所以以共时共存的陶窑、制陶工具、制坯遗存为制陶作坊的主要判
别因素,适当结合其他遗迹现象。
按以上标准识别出中原地区两周制陶作坊遗址如下(图 2-8):
陕西长安沣东洛水村2、长安客省庄3、长安西仁村4、马王村陶窑5、咸阳故
城6、河南荥阳娘娘寨7、三门峡李家窑8、登封王城岗9、郑州商城战国时期遗址10、
11 12 13 14
安阳阜城村 、山西垣曲古城东关 、襄汾大张村 、河北平山灵寿城 、易县燕
15 16 17 18
下都故城 、邯郸故城 、武安午汲古城 、邢台南小汪 ,此外,还有陕西岐山

1 王迪:《中国北方地区商周制陶作坊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学院,2014 年,第 22-24 页。


2 胡谦盈:《1961-1962 年陕西长安沣东试掘简报》,《考古》1963 年第 8 期,第 403-407 页。
戴应新:《1979-1981 年长安沣西、沣东发掘简报》,《考古》1986 年第 3 期,第 206 页。
3 卢连成:《陕西长安沣西客省庄西周夯土基址发掘报告》,《考古》1987 年第 8 期,第 692-700 页。
4 曹玮:《陶拍上的数字卦研究》,《文物》2002 年第 11 期,第 65 页。
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鄠县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1962 年第 6 期,第 307
页。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西安市长安区冯村北西周时期制骨作坊》,《考古》2014 年第 11 期,
第 42-43 页。
6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1-357 页。
7 张家强:《河南荥阳娘娘寨两周时期城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9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
版社,2010 年,第 58-62 页。
8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南虢都城上阳重见天日》,《中原文物》2001 年第 1 期,第 50 页。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李家窑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3 年第 4 期,第 1-5 页。
9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郑州:
大象出版社,2007 年,第 372-473 页。
1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 年-1985 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册),北京:文物出版
社,2001 年,第 956 页。
11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县阜城村战国窑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7 年第 2 期,第 64-69 页。
12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编著:《垣曲古城东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433-469 页。
1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襄汾县大张村东周遗址发掘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三
晋考古》(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 274-306 页。
1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第 22 页。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山国灵寿城第四、五号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89 年创刊号,第 61-62
页。
15 李晓东:《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 1 期,第 83-102 页。
16 段宏振:《赵都邯郸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年,第 86-120 页。
17 孟浩:《河北武安县午汲古城中的窑址》,《考古》1959 年第 7 期,第 338-341 页。
1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邢台商周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第 175 页。
43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赵家台、岐山流龙咀、陕西临潼油王村西、凤翔秦雍城豆腐村、河南洛阳东周
王城、新郑郑韩故城、山西侯马晋都新城,这些遗址发掘资料详细,具有典型
代表性,将在下面详细分析。

图 2-8 中原地区两周制陶遗址分布图

1. 河南荥阳娘娘寨 2.陕西岐山赵家台 3.陕西岐山流龙咀 4.陕西长安沣东洛水村 5.陕西长安客省庄 6.陕


西长安西仁村 7.陕西马王村陶窑 8.河南三门峡李家窑9.河南登封王城岗 10.河南洛阳东周王城 11.河南新
郑郑韩故城 12.河南郑州商城战国时期遗址 13.河南安阳阜城 14.山西垣曲古城东关 15.山西襄汾大张村 16.
陕西秦都咸阳故城 17.陕西临潼油王村西 18.陕西凤翔秦雍城豆腐村 19.山西侯马晋都新城 20.河北平山灵
寿城 21.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 22.河北邯郸故城 23.河北武安午汲古城 24.河北邢台南小汪
(一)陕西岐山赵家台
赵家台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东北 9 公里赵家台村村东,属于孔头沟商周中心
聚落的构成部分,周围遗存丰富。1989 年,发现灰坑、窑遗迹,出土大量陶片、
大量砖和工具。此处陶窑(Y1)由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与烧制日常
陶器的陶窑结构明显不同,窑室和火膛内出土大量陶片和砖块,包括空心砖和
条形砖1。陶窑结构及大量砖等遗迹表明该遗址是一个专门烧制砖的制陶作坊。

1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陕西岐山赵家台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4 年第 2 期,第 29-38


页。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初探》,《文博》2007 年第 5 期,第 38-41
44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从伴生器物类型及地层叠压关系判断,该作坊属于西周早期文化遗存。
(二)陕西岐山流龙咀
流龙咀村位于周原遗址重点保护区域之内,1972 年在此处发现陶窑两座(Y1,
Y2)、残陶片、瓦片、碳渣、窑壁残块、陶罐等器物及泥坯,还征集到陶拍、印
模等制陶工具1。两陶窑火门下堆积物不同,Y1 火门下的堆积中有大量瓦片和瓦
的泥坯,Y2 火门下的堆积物中含残罐片和因烧变形的罐、盆片及陶罐泥坯。可
见,Y1 是用来烧瓦的,Y2 是用来烧器物的。在两座陶窑北部 3 米处发现一座夯
土房基,房基上堆积有 20 厘米厚的器物泥坯,推测应该是当时存放泥坯的房址。
根据陶窑地层关系和出土的器物分析可以判断这里是西周时期周原区域性中心
聚落的制陶作坊区,陶窑作坊的使用时代应当为西周早期。


图 2-9 东周 城陶窑遗址位置示意图

(三)河南洛阳东周王城
数年的考古发掘表明东周王城遗址位于洛阳市涧河两岸,在城址的西北部,
数次发掘都发现规模较大、数量众多的东周时期的陶窑。主要分布在小屯村北、

页。
1 巨万仓:《岐山流龙咀村发现西周陶窑遗址》,《文博》1989 年第 2 期,第 85-87 页。
45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金谷园路西、沙场西路、九都路南和瞿家屯(图 2-9)。
1.小屯村北
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发掘中,在东周王城西北隅的小屯村北发现一片规模
很大的战国陶窑遗址,发掘陶窑 15 座、工匠居址 1 座、灰坑若干、还有诸多制
陶工具,如陶垫、陶纺轮、拍打、刮磨、印模类的工具1。从大量制陶工具、集
中分布的陶窑、同期房屋建筑等可以判明这是一处制陶作坊区。从文化堆积上
看,制陶作坊区的年代当为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年。
2.1974 年金谷园路西
1974 年,在东周王城东北部(今金谷园路中段两侧)共清理古窑 22 座。其
中,东周时代的陶窑有 2 座,瓦窑、砖窑各 1 座,分散分布在发掘区内,窑室
内出土遗物有罐、盆、釜、筒瓦、板瓦、豆、陶拍等,从陶窑、陶器及工具等
遗物可以认为这是一处制陶作坊。从遗物及地层关系判断,时代应在战国中、
晚期2。
3.1998 年沙厂西路
1998 年,在洛阳沙厂西路南,东干沟以北发现战国时期的陶窑遗址,清理
战国陶窑 18 座,遗物以罐、盆、豆、瓮等日用陶器为主,还有陶拍、陶垫、纺
轮等工具。从出土遗物的特征变化及陶窑灰坑的地层叠压打破关系判断,窑址
3
年代从战国早期延续到战国晚期 。依据同期陶窑密集分布,大量出土的陶器及
陶窑附近的制坯工具等可判断出这里是一处制陶作坊区。
4.2002 年九都路南
2002 年在王城东南部清理陶窑 8 座,属于战国晚期的 1 座,其遗物有瓮、
碗、豆等生活用品4,根据窑内出土物及窑的发展变化,可以推断战国晚期此处
有一制陶作坊。
5.瞿家屯
2004 年以来对瞿家屯一带的考古发掘发现,在东周王城郭城以南,有窑的
遗迹,出土罐、盆等日用陶器及筒瓦等建筑材料,周围有同期小规模建筑基址。
从地层关系及出土物判断,此处战国晚期存在制陶作坊5。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年,第 124-143 页。


2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内的古窑址》,《考古与文物》1983 年第 3 期,第 12-14 页。
3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战国陶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545-576
页。
4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东周王城战国至汉代陶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4 年第 7 期,第 41-53 页。
5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瞿家屯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年,第 25 页。
46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四)河南新郑郑韩故城
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揭示了郑韩故城遗址位于今河南新郑市双洎河和黄水
河交汇的三角地带。郑韩故城内外发现制陶相关遗址有三处,分别位于大吴楼、
能人路和冯庄(图 2-10)。

图 2-10 郑韩故城制陶作坊位置图

1.大吴楼
该遗址位于新郑市城关乡大吴楼村东北,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掘清理房 F1、
陶窑、陶豆、陶壶、砖、筒瓦及大量制陶工具(陶拍、陶刮板、陶圆盘、陶支
架、玉石刮刀)等遗物1。Fl 呈平面长方形,房基东半部集中了主要的制陶遗迹
和遗物,有工作面、澄滤泥池等遗迹和陶桶、陶拍、铁削等制陶工具,陶水管、
陶瓮等舀水容器及制陶原料粘土。根据以上相关遗迹遗物可以明确判断大吴楼
所在地是一处郑韩故城的制陶作坊区。分析 F1 的层位和所出土的遗物大致可以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 年第 3 期,第 33-44


页。
47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1
确定其年代应为战国早期 。
2.能人路
能人路遗址位于郑韩故城东城东北角, 2002 年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窑址群、
2
作坊建筑、淘洗池、囤泥池、锤泥池、陶排水管道等 。陶窑发现 5 座,其中三
座与郑韩故城同时期,房屋建筑至少 6 处,明显的淘洗池有两处,均为长方形
池,四壁和底由砖砌成。锤泥池 1 座,由花纹砖立砌而成,无底砖。囤泥池 6
处,形状不一,坑壁由多层板瓦粘贴。此外还有多条形式多样的排水管道遍布
生产区域。根据以上陶窑群及诸多制陶遗迹共同判断此处为郑韩故城的一大型
制陶作坊区。年代大约相当于战国晚期。
3.冯庄
遗址位于郑韩故城城西的冯庄村东地。2002-2003 年发掘,共清理陶窑 22
个,形制多样的陶器数量约在万件以上,还有许多如大漏斗、小陶桶、陶模具
和支具等制陶生产用器。在 H325 中发现大量陶豆泥坯及多件制坯用的模具。根
据陶窑及相关遗物可以确定该处属于制陶作坊区。这些遗迹的时代从春秋早期
到战国晚期,中间没有缺环,以战国中晚期遗迹最多,春秋早期遗迹最少3。

图 2-11 芷阳制陶作坊平面图

1 王凯:《郑韩故城手工业遗存的考古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0 年,第 44 页。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 年
第 1 期,第 4-6 页。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作坊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 中国重要考古发
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第 75-77 页。
48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五)陕西临潼油王村西
遗址位于临潼县韩峪乡油王村西,芷阳遗址在此制陶作坊遗址的西面,1992
年发掘主要遗迹有陶窑、贮泥坑、砂坑、房址(图 2-11)。房子为半地下式的窖
穴构筑,有三级台阶由平面通往地下,推测为制坯房,贮藏坑内堆积细泥,砂
坑内堆积物下层有灰黄色细砂,这些砂当是陶泥所需的潺合料或作晾坯时与地
面的隔离衬垫物。此外,还发现制坯的蘑菇形陶垫、瓦当模范和圆形如意范模。
根据以上遗迹判断此处为一制陶作坊。陶窑的形制和出土遗物特点表明遗址的
年代应为战国中晚期 1。
(六)陕西凤翔秦雍城豆腐村
豆腐村遗址位于陕西凤翔县城以南雍城遗址西北方向,2005-2006 年,经发
掘主要遗迹有灰坑、灰沟、陶窑、水井。陶窑东西一线排列共 4 座,2 条灰沟底
部有包状土堆,土质细腻,可能为筛选过的陶土。沟内堆积大量废弃物,如陶
拍、瓦当、贴面砖、瓦当范、草木灰等。另外还有大量瓦当、陶砖、陶水管、
制陶与烧陶工具出土。其中瓦当的数量最多,达 2000 多件,也暗示此处生产陶
器种类以建材为主,根据陶窑及其他遗物判明此处位一规模巨大的生产建筑材
料的陶作坊。根据出土器物类型学判断,豆腐村遗址年代为战国中期至晚期2。
(七)山西侯马晋都新田
晋国侯马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侯马市西北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三角地
带。经过历年发掘,此地东周时期的制陶遗存主要发现于西侯马村东南、农贸
市场和虒祁三地(图 2-12)。
1.西侯马村东南
1956 年,在侯马镇以西进行发掘,共发现六座窑址,彼此距离很近,结构
基本一致。各窑中有很厚的灰烬,窑的旁边有不少豆坯和作为制陶原料的泥团。
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陶残次品及残陶片3。根据窑址集中分布及制陶原料的发现,
判断此处为一制陶作坊。根据器物形态特征,其时代应在春秋战国间,应该是
牛村古城繁荣时期的一处制陶作坊区。
2.农贸市场

1 程学华、丁保乾:《秦芷阳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 年第 5 期,第 16-27 页。


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著:《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第 3-69
页。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著:《秦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 年第 4 期,第
3-29 页。
3 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侯马东周时代烧陶窑址发掘纪要》,《文物》1959 年第 6 期,第 44-45 页。
49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1985 年,对侯马市五一路南农贸市场发掘,发现陶窑共发现 5 座,窑内包
含物以罐、瓦、曲颈盆的碎片为主,其他还有窑壁残块、炭灰、红烧土、炉条
残段等。灰坑包含物中以陶器最多,且器类比较简单。两座房结构类似,内部
堆积物中含大量陶器坯胎及器物残片,残坯器形有瓦、鬲、豆、曲颈盆、瓦坯
等,应该为当时放置什物之用。从房址、陶窑及陶坯等可以判断此处为一制陶
作坊。根据地层关系及器物特征判断遗址年代为春秋末到战国初期1,正与晋都
新城的繁荣时期重迭。
3.虒祁
1996 年至 2000 年对位于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进行发掘,清理出陶窑 3
座。其中 2 号窑保存完整的,由火口、窑口、火膛、窑箅、火道、烟道六部分
组成。窑内堆积物含大量陶片,种类有鬲、壶、豆及陶支垫,陶窑东北部 10 米
有水井,应该是陶窑的组成部分。根据陶窑及堆积物判断此处为一制陶作坊,
2
年代应在春秋战国之际 。

图 2-12 晋都新田陶作坊位置图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晋国陶窑遗址勘探与发掘》,《考古与文物》1989 年第 3 期,第 13-18
页。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市虒祁墓地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 4 期,第 41 页。
范文谦、王金平:《泱泱晋国再探秘——来自侯马虒祁遗址的报告》,《文物世界》1999 年第 1 期,第 27
页。
50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三、遗存分析

目前制陶作坊遗址共 24 处,其中西周 8 个,东周 16 个,位于城址的制陶


作坊往往不止一处,根据考古发掘及辨别情况,河南洛阳东周王城 5 处,新郑
郑韩故城 3 处,山西襄汾大张村 2 处,陕西秦都咸阳故城 4 处,山西侯马晋都
新城 3 处,河北武安午汲古城 3 处。分布较为分散,总体上与城址的发现密切
相关。各个制陶作坊中普遍存在的生产遗存有陶窑、泥坯、制陶工具、烧陶的
废弃物和残次品、同期房址等。

(一)陶窑的分析

陶窑是把陶坯转化成陶器的场所,窑是制陶作坊的必备要素。随着人类陶
器生产技术的进步,陶窑的结构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从考古发现看,陶窑包括
窑室、烟道、火膛、火门、窑箅、烟囱及操作坑,其中,窑室和火膛是陶窑最
基本的组成部分。由于陶窑的结构特征、保存状况的不同,不同时期和不同文
化类型的陶窑形制不同,所以其他部分是否具备不一而论。从两周陶窑的发现
来看,陶窑形式多样,其分类方法一直以来多有争议。最早的分类方法是徐元
邦等根据火膛和窑室的相对位置,将窑分为横穴窑、竖穴窑、同穴窑1。刘振群
根据窑室内火焰的流动方向分为升焰窑、平焰、半倒焰和全倒焰窑2。王春斌根
3
据窑室平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马蹄形 。刘锐综合技术和
形态因素考虑,根据其窑床(或窑箅)和火膛的相对位置,分为甲类倾斜式和
乙类竖直式两类4。
本研究着眼于手工业发展的态势研究,考察制陶作坊窑的结构演进特征,
采取刘锐的分法。倾斜式窑特征:建于生土中,由窑室、烟道、火膛、火门及
操作坑五部分组成,窑床和火膛平行位于窑室内,二者呈阶梯状倾斜。以雍城
豆腐村 AY 1 为例(图 2-13)。窑室呈圆形,北壁由排烟孔,火膛残存部分为长
方形,位于窑床南部。其他诸多制陶作坊遗址中可见此类倾斜式窑,典型例子
如下:岐山赵家台 Y1、雍城豆腐村 AY1、秦都咸阳 Y11、午汲古城 Y1、郑州商
城 Y11、东周王城 83 年 Y14、98 年 Y10Y14Y8Y5 、沣西 Y1Y2Y3。

1 徐元邦、刘随盛、梁星彭:《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1 期,第 8
页。
2 刘振群:《窑炉的改进和我国古陶瓷发展的关系》,《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年,
第 74-78 页。
3 王春斌:《战国及秦汉之际陶窑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11 年第 4 期,第 50-58 页。
4 刘锐:《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陶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13 年,第 7 页。
51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图 2-13 雍城豆腐村 AY1 平剖面图 场 平剖面图


图 2-14 侯马陶窑与制陶 所
竖直式窑共同特征:窑体建于生土或地面上,由窑室、火膛、窑箅、火门、
烟囱、操作坑组成。火膛位于窑箅之下,呈竖直式,烟囱位于窑顶。以侯马农
贸市场 Y2 为例(图 2-14),在 Y2 中发现有安插炉条的龛状洞孔 4 个,残炉条南
北各竖放两根,上部横放两根为横眉,里面有少部分已进入火膛内。四个孔从
孔径看,炉条细的一端与其吻合,而粗的一端则难插入,推测粗的一端近火门。
由于窑体近椭圆状,东西四根炉条大概只有中间的两根可以架于火门内侧的横
眉上。炉条前粗后细的放置,也可使前后温度分布均匀。而陶窑与制陶场所联
在一起,这种生产场所的平面布局较为罕见。建 Y2 之前,挖了 H3,在 H3 的西
壁上建起 Y2,在 H3 之南下挖 1 米之后向东取土制陶成 F2,而后向西成 F1。且
Y2 的窑底与 H3 底部硬面在同一平面上,H3 无疑又是制陶时的窑外活动场所。
这样既避免了搬运陶器的麻烦,又减少了搬运过程中陶器的破损,极为方便。
其他制陶作坊中可见此类竖直式窑,如沣西 Y1Y4 沣东 Y5 侯马农贸市场 Y2Y3 东
周王城 83 年 Y5、安阳阜城村 Y1。
从其整体风格和结构演进特点经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倾斜式窑(甲
类窑)是“周式陶窑”,是周人发明创造的结果,而竖直式窑(乙类窑)是“商
式陶窑”,是晚商文化的结果1。总体发展趋势是:周初乙类窑占据主体,甲类窑

1 刘锐:《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陶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13 年,第 56 页。
52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仅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甲类窑继续发展至稳定成熟,乙类窑有所退化或革
新,走向衰落直至退出,呈点状分布,不具备阶段性和系统性。整体上来看,
建窑技术逐步提高和完善。如洛阳东周王城沙场路西发掘清理的 17 座陶窑,数
量较多、分布集中,时间跨度从战国早期延续至战国晚期,中间没有间断,陶
窑结构变化明显,整体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火膛由大变小、由浅变深、窑床
由小变大、由低变高,烟道由窑室顶部移至后部,有助于窑温的控制和烧制效
率的提高,反映出建窑技术逐步提高和完善。

(二)制陶工具分析

从表 2-4 中对各制陶作坊工具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工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是陶垫和纺轮,在选择的有制陶工具详细资料的共 21 处制陶作坊中,出现陶垫
的有 16 个,出现纺轮的有 14 处,二者同出的有 13 处。陶垫有蘑菇形的、靴形、
窝窝头型和长条方柱形,长条方柱形仅见于秦都咸阳、雍城豆腐村作坊中,其
他形式均见于其他作坊。纺轮在制陶作坊中主要用来制作绳索,可能用来压印
纹饰或者切割陶坯。其他的骨锥、骨镞、骨匕、蚌刀、蚌镰、蚌铲、铁锄、铁
锛、铜锛、铜钻、石刀、石铲等工具都和陶坯的成形、刮削、磨光有关。郑韩
故城大吴楼制陶作坊房(F1)内长方形池的西壁外,发掘出一件盆形澄滤器,
平底,底部有数十个直径 0.5-0.8 厘米的圆孔,而池底有红色粘土,推测类似
陶筛的作用,是筛陶土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到东周时期都城制陶作坊中,出现专门制造的制陶工具,如
东周王城小屯村北制陶作坊,出土的五百余件制陶工具中,多数都是专门的制
陶工具,器形不同,用途专用,如桃形拍打工具 49 件,器身整体似桃形,发掘
者推测是排压陶土或陶坯时使用的工具,还有磬形磨光工具。郑韩故城制陶作
坊出现玉石刮板、陶筛,各种器类都有专门用途,这是制陶专业化提高的结果
和表现。郑韩故城冯村制陶作坊出土的陶支具达到数千件之多,种类有三角形、
豆柄形、覆盆形、圆壶盖形、长方形、圆形等 6 大类十几个品种,支垫工具的
作用主要是在多层码放陶坯时,使陶坯多层受热、避免粘连,从而提高单窑产
量,如此大量且形式多样的支具也从侧面见证郑韩故城制陶技艺的精湛与高效。

(三)其他遗存分析

在制陶作坊的生产遗存中,除了窑及生产工具的普遍存在外,在一些遗存

53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中发现了与工艺流程相关的遗存,如淘洗池、储泥坑、存坯房、干坯房、排水
管系统等,这些遗存反映了制陶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代表着生产的专业
化水平。如郑韩故城能人路制陶作坊有多处淘洗池,专门的捶泥池、囤泥池。
陕西临潼油王村西芷阳制陶作坊中的储泥坑及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中的袋状储
泥坑,既能存储数量更多的泥条,又能使坯泥条存储的时间更长,还能使坑内
保湿以增加泥条筋度,从而能改进坯泥条质量,精细化生产过程,这也是制陶
生产专业化提高的结果和表现。另外,在一些制陶作坊中可见专门设置的存坯
和干坯房,如在侯马东周时期农贸市场制陶作坊中,F2 门口用残瓦封闭,室内
最高 148 厘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室内堆放大量陶器坯胎,冯庄制陶作坊
工房发现大量陶豆泥坯,泥坯整齐码放在作坊东部。存坯和干坯房往往发现于
都城性质的制陶作坊中,其他一般的制陶作坊不见此类遗存,也反映了当时都
城制陶作坊规模更大、分工更细、专业化水平更高。在冯庄制陶作坊 H325 中所
有陶豆坯的形制是完全相同的,这意味着有可能某些作坊专门生产特定尺寸和
形制的陶豆,类似现象在侯马农贸市场作坊中也可见,此作坊中发现的几个陶
窑、灰坑中包含的器物明显不同,反映出各有自己的重点器类,这也可以反映
了制陶手工业内部的进一步分工,说明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存在产品专业化、
标准化、专门化生产的倾向。

54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表 2-4 主要制陶作坊陶窑及出土工具统计表
遗址 陶窑 出土工具 时代
陕西岐山赵家台 数座 陶垫、陶纺轮、石锛、石铲、磨石、石刀、铜刀 西周早
陕西岐山流龙咀 2座 陶垫、陶印模 西周
陕西沣东洛水村 发掘 陶纺轮、骨笄、石斧、石刀、磨石、蚌泡等 西周晚
8座
陕西长安西仁村 多处 陶垫 西周
安阳阜城村 2座 圆柱形石块 战国
河南三门峡李家窑 6 石刀 东周
河南登封王城岗 1 蚌刀、蚌镰 春秋
河南洛阳东周王城小 发 掘 桃形或舌形陶拍打工具、陶垫、陶纺轮、条形磨 战国中
屯村北 15 座 光工具、磋磨工具、陶印模、圆柱或方柱垫置工 晚期至
具、楔状垫、口沿状垫、圆圈垫、半圆垫、平垫、 西汉中
陶器范、瓦钉范、管形器、六棱行筒、骨锥、蚌 期
镰、蚌刀、石斧、石锛、磨刀、砺石、鹅卵石、
铁锄、铁锛、铜锛、铜钻
河 南 洛 阳 东 周 王 城 4 陶垫、瓦垫、权形器、纺轮印模、淘锤、柄状器 东周
1974 年金谷园路西
河 南 洛 阳 东 周 王 城 18 陶垫、陶纺轮、陶半球形器、舌形陶拍、陶刮板、 战国早
1998 年沙厂西路 陶管、陶轮盘、陶小圆锥、瓦钉范、陶小圆锥、 至战国
陶支垫(柱状、方形、圈足、筒形)、蚌器 晚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大 多 陶垫、陶纺轮、陶刮板、陶管、陶轮盘、陶桶、 东周
吴楼 陶豆形漏斗器、陶盆形橙滤器、桃形陶器、陶支
架、玉石刮刀、铁销、铁刀、铁条、铁耙齿、铁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冯 22 各类支具(三角形、豆柄行、覆盆形支架、圆弧 春秋早
庄 盖形、长方形垫圈、圆形小垫饼)、小陶桶、大 到战国
漏斗、带孔豆、陶壶盖模、椭圆如意陶模 晚
山西垣曲 1 陶垫、陶纺轮、陶范、陶琮形器、陶圈、手捏陶 东周
饼、石刀、石镰、小陶圆锥形器、穿孔长石条、
石多棱棒、石刮削器、骨锥、骨凿、骨镞、骨针、
骨管、蚌刀、蚌镰、蚌铲
山西襄汾县大张 3 骨锥、陶垫、陶纺轮、小陶圆锥体、圆陶片、蚌 春 秋
镰 早、中
陕西秦都咸阳 数 十 陶器器托、陶方柱形垫、陶饼、带孔器、镂空器、 战国
座 陶垫、陶垫圈、陶支垫(方形或长方形、圆形、
椭圆、月牙形、马蹄形、三角形)、陶轮、陶纺
轮、陶饼、石刀、陶锤形器

55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 表)

遗址 陶窑 出土工具 时代
陕西临潼油王村西秦 8 陶垫、陶轮、瓦当范模、如意范(圆形、椭圆形)、 东周秦
芷阳制陶作坊 石夯、铁本、铁箍、铁臿、铜镞 昭襄王
至秦统
一前
陕西秦雍城豆腐村 4 陶垫、方柱形陶垫、陶纺轮、制陶圆转盘、陶瓦、 战国
瓦当范、陶贴面砖范、圆形如意范、陶塑范、筒
形带孔器、各种陶支垫、陶夯头、石夯头
山西侯马村东南 6 腰部镂空杯状筒形器、小陶圆锥、陶纺轮、骨匕 东周
刀、烫画骨钗、骨簪、蚌环、铁针、陶垫、陶球 春秋战
国间
山西侯马农贸市场 5 陶坯、红褐色土 春秋战
国间
山西侯马虒祁 3 陶垫 春秋战
国间
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 9 陶垫、陶纺轮、陶转盘、陶转钵(底穿孔筒形器)、 战国中
城 陶高颈转盘、陶圈座、骨锥、角类、支座、支钉 晚期
(陶小圆锥体)、陶管形器、鹿角(打磨工具)、
铜镞、铜锥、石条板形刮板(尖状、片状)、小
石环
河北武安汲古城 12 陶纺轮、铁口锄、铁削、陶垫、铁镰 春秋战
国至西

56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第四节 骨器制造业
商周时期骨器种类多样、用途广泛,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殷墟制骨遗迹及有关遗存表明制骨手工业是晚商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西周时期的骨器制造业继承晚商制骨业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在生产
中,由于动物骨角来源丰富,加之生产比较简单,所以生产的骨器数量庞大,
种类丰富,仍为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逐渐推广
普及,春秋中期以后骨器生产领域逐渐衰退,多为骨笄之类的生活用具,生产
规模不及西周。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两周制骨业

两周骨器加工的文献记载并不多见,这可能与骨器制品民用化有关。但也
能从零星记载中可见确有对骨器的加工工艺,并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如《周礼·考
工记》载,刮磨之下设五个工种,玉、栉、雕、矢、磐,作为其中之一工种的
“雕人”,当为专门负责骨角生产的官员。又《尸子》谓“屠者割肉则知牛长少,
弓人剺筋则知牛长少,雕人裁骨则知牛长少,各有辨焉。”可见牛应该是骨料的
来源之一,经常从事骨器加工的劳动者对牛结构已经非常熟悉。

二、制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制骨遗存往往以作坊的形式存在,制骨作坊是指生产骨器的场所。马萧林
先生认为在考古遗址中的制骨作坊一般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即比较固定的生
产空间,原生堆积或次生堆积出土的骨器加工工具,骨器成品、坯料和废料之
间能够清晰地看出骨器加工的整个流程(具有制作工序上的关联性)1。李志鹏
等在基本认同马萧林先生界定制骨作坊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骨器成品、
坯料和废料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不足以构成一个作坊,有可能只是家庭
副业的一部分2。根据以上标准对两周中原地区的制骨遗存进行辨识,符合作坊
条件的有:张家坡制骨作坊、新旺村南制骨作坊、冯村北制骨作坊、扶风云塘
制骨作坊、郑韩故城制骨作坊、三门峡李家窑制骨作坊、东周王城制骨作坊、
燕下都制骨作坊、晋都新田制骨作坊、赵都邯郸大北城制骨作坊(图 2-15)。

1马萧林:《关于中国骨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10 年第 2 期,第 140 页。


2李志鹏、何毓灵、江雨德:《殷墟晚商制骨作坊与制骨手工业的研究回顾与再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年,第 474 页。
57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图 2-15 中原地区两周制骨作坊分布图

1.张家坡制骨作坊 2.新旺村南制骨作坊 3.冯村北制骨作坊 4.扶风云塘制骨作坊 5.三门峡李家窑虢国制骨


作坊 6.东周王城制骨作坊 7.晋都新田制骨作坊 8.燕下都制骨作坊 9.赵都邯郸制骨作坊 10.郑韩故城制骨
作坊
(一)张家坡制骨遗存
丰镐遗址内的制骨遗存目前发现的主要有张家坡制骨遗存、新旺村南制骨遗
存和冯村北制骨遗存(图 2-16)。1956-1957 年在张家坡村东早期居址中发现制
作骨角器的遗存和大量砺石,主要遗物为骨角镞、骨笄、骨针和骨锥等物品及
其半成品、废品和大量鹿角、兽骨等原料1。制骨遗存主要集中在 H169 和 H160
及其附近。H169 中发现大量的兽骨和鹿角,尤以鹿角为多,出土了大量的骨角
镞成品和半成品,应是专门制造骨角镞的地方,第二处发现很多骨料和角料,
以骨料较多,出土有骨角镞、骨笄、骨锥和骨针等。H 148 中还发现一层堆置凌
乱且未经裁剖的兽骨,可能为储放的原材料。还发现了房屋遗存,可能是工匠
居所或生产场所,出土骨角、骨料器成品和半成品的地点比较集中。制骨工具

1 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55-57 年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59 年第 10 期,第 524 页。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 年,第 78-79 页。
58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主要有砺石、铜凿、铜锥等,很多砺石上有因磨制骨角器而形成的凹沟状痕迹。
根据制骨作坊的判定标准,此处有固定生产产所,具备一定规模,有大量骨器
废料、成品及工具,可以判定为一制骨作坊。制骨作坊发现于张家坡早期居址
中,其年代上限应不早于早期居址建立之时,张家坡一期墓葬和车马坑是在早
期居址废弃后才出现,所以下限不会晚于第一期墓葬与车马坑,应略早于成康
时期1。

图 2-16 丰镐遗址制骨作坊分布图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西安市长安区冯村北西周时期制骨作坊》图一改绘,《考古》2014
年第 11 期,第 29 页)
(二)新旺村西南制骨遗存
位于陕西长安县新旺村西南(图 2-16)。1982 年和 1990 年秋两次发掘,位
置相距 400 米,1990 年发掘清理灰坑 3 座,出土骨料 150 余斤,其中以牛骨为
主,还有猪骨、鹿角和马骨等骨料,还有坯料、下脚料、骨器半成品、成品残

1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考古》2015 年第 9 期,第 93 页。
59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件和成品等,同时发现铜凿、砺石、铜镞等制骨工具和骨笄、骨针、镞、铲和
锥等骨器产品。根据地层及所出器物类型学研究,此作坊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厉
王前后1。1982 年发掘出土骨笄、骨镞等较多骨器骨料,年代也为西周晚期2。二
者相距较近,年代相当,生产成品相仿,可视为同一制骨遗迹。根据出土的一
定规模的骨料、骨器成品半成品、坯料及工具可判定此处为一制骨作坊。
(三)冯村北制骨遗存
位于西安马王镇冯村北(图 2-16),分布范围约 9000 平方米。2011 年和 2013
年经两次发掘,共清理灰坑 15 座和墓葬 1 座。灰坑中出土骨料 266 公斤以上,
其中主要为黄牛骨,有少量水牛骨、马骨和鹿角。还有关节部位的废料、坯料、
边角料和残料。同时出土骨笄、锥、签、镞、耳勺等骨器等成品、半成品及残
件(图 2-17),其中以骨笄数量最多。制作骨器工具为砺石、铜锥(图 2-18)等,
另外,还发现大量板瓦等房屋遗存,已经被破坏,推测其周边应有与骨器生产
相关居址或生产场所存在。根据大量出土骨料、成品半成品、居址及工具判断
此处为一制骨作坊,主要生产骨笄,兼做骨锥、骨镞。根据地层堆积及遗物的
类型学分析,其年代为西周晚期偏早阶段3。

SFCH1 出土骨器成品与半成品残件图 2-18 冯村北出土的铜锥(2011SFCH1:20)


图 2-17 2011
图 2-17 1、3、4 骨笄半成品(H1:7、8、13)2.骨笄(H1:1)5.骨签(H1:19-1)6.骨耳勺(H1:14)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遗址》,《考古》1992 年
第 11 期,第 998-1001 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 《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遗址 1982 年发掘简报》,《考古》
2012 年第 5 期,第 25 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 《西安市长安区冯村北西周时期制骨作坊》,《考古》2014 年第 11 期,
第 29-42 页。
60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图 2-18 引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图五,《考古》2015 年第 9 期,第 95 页)
(四)周原扶风云塘西周制骨遗存
位于云塘村西南 300 米处(图 2-19)。1976 年陕西周原考古队试掘出土的大
量的骨制半成品,二万多斤废骨料和部分制骨工具。骨制半成品绝大部分带有
削、锯、锉、磨等加工痕迹,产品中骨笄约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次为骨锥、
骨针等。制骨工具包括铜锯、铜刀、铜钻和砺石等。根据遗址规模及出土数量
巨大的废骨料、骨器成品、半成品及制骨工具可以确认此处为一制骨作坊,遗
址内文化堆积表明作坊年代约为西周中期1。

图 2-19 云塘制骨作坊位置图
(五)郑韩故城制骨遗存
制骨遗址位于郑韩故城东城的中部偏北(图 2-6)。1965 年和 1989 年两次对
遗址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发掘,经调查钻探该遗址面积约七千余平方米。发现了
大量与制骨生产有关的遗物,主要包括骨簪、骨环、骨锥、骨针、骨抿、骨匕、
骨贝、骨镞、骨扣、骨管、骨帽、骨带钩、骨耳勺等制成品,骨棍、磨成圆柱
形的鹿角等半成品,形状各异的骨料,发现有刮刀、刻刀、削、锯等铜质或铁
质制骨工具和砺石等器物。从出土的骨制品、半成品和骨料来看,制骨原料主
要有猪、牛、羊、鹿的骨骼和鹿角,也有少部分鱼、鸡等骨骼,骨料主要选用

1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0 年第 4 期,第 27-35 页。


61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肩胛骨、肋骨、脚骨等骨质比较致密部分,骨料上有明显的锯、凿、刀、钻、
挫、磨等痕迹。通过以上遗存判断此处为一制骨作坊,通过对制骨作坊遗址出
土遗物的分期和整理,此作坊时间跨越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其中春秋地层发
现的骨器颇少,而战国的地层中发现大量骨料遗物,说明此处作坊的全盛时期
是战国时代1。
(六)三门峡虢都上阳城李家窑制骨遗存
2000 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西周虢都上阳城东北部内城和
外城之间的李家窑制骨作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H37 集中出土了一批与骨器制
作有关的遗物,主要包括少量骨器成品与坯料、砺石、一批废骨料、砺石和一
些动物骨骼2。出土骨器成品包括骨笄、骨锥两类,共 7 件。废骨料均为牛骨,
1771 件,重 66 斤多,相对于骨器成品和坯料而言数量较多、形态各异,在废骨
料上留有锯痕、锉痕、磨痕,尚未发现刀切削痕迹。根据相当数量的废骨料、
骨器成品及半成品与工具判断此处为一制骨作坊。
(七)晋都新田制骨遗存
经过数年考古发掘,在晋都新田发现制骨遗迹三处,发现了大量骨料、骨
器残品和半成品及废品。一处位于侯马镇西门内,发现时已破坏扰乱殆尽。一
处位于牛村古城铸铜遗址北端,另一处位于农贸市场陶窑作坊南。遗物丰富,
以兽骨、鹿角、羊骨为原料,有大量被截锯的废料,还有半成品、废品和少数
成品,有切、凿、琢、磨的痕迹,工具发现有磨石3。根据周围其他手工业遗迹
及出土的大量废骨料、成品、半成品及制骨工具判断此处为晋国的制骨作坊区。
此外,经过历年考古发掘,东周王城和其他一些列国城址中也可见制骨作
坊遗存,如东周王城4、燕下都5、赵都邯郸大北城6,根据骨制品、废料和工具
判断,应该也存在制骨作坊,但缺乏相关详细发掘资料。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制骨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0 年第 2 期,第 43-59 页。


2 马萧林、魏兴涛、侯彦锋:《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出土骨料研究》,《文物》2015 年第 6 期,第 39-48 页。
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晋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78-79 页。
4 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文物》1981 年第 11 期,第 59 页。
井中伟、王立新:《夏商周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年,第 304 页。
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第 191 页。
6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4),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62-195 页。
段宏振:《赵都邯郸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年,第 120 页。
62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三、遗存分析

两周制骨作坊共 10 处,多分布在都邑内或附近,西周丰镐地区的制骨作坊
有张家坡制骨作坊、新旺村南制骨作坊、冯村北制骨作坊,周原地区有扶风云
塘制骨作坊,封国有三门峡李家窑虢国制骨作坊,东周的制骨作坊均位于封国
列国城址内。以西周骨器作坊为主,数量多,规模大。根据统计分析(表 2-5),
西周制骨作坊生产骨器的种类以骨笄、骨锥、骨针、骨镞、骨铲为主,多为日
常生活用具和工具,其中骨笄在诸多制骨作坊中所占比例最高。东周制骨作坊
种类扩大,涵盖生活领域的的诸多方面。骨料来源以牛、马、鹿、猪等兽类骨
头为主,其中大部分为牛骨,多选取动物肢骨,还有肩胛骨和肋骨,往往根据
骨器种类形状的不同选取不同的部位加工。加工工具有砺石、铜刀、铜凿等。
表 2-5 主要制骨作坊遗存统计表

成品种类、数量 来源 部位 废骨料 加 工 工

新旺村南 骨笄(107)、骨锥(7)骨针(4)骨镞(11) 牛(67.8%)鹿 四肢骨 150 余 铜凿、铜

骨铲(6)骨笄帽饰(1) (10.27)、猪、 斤 镞

冯村北 骨笄(14)、骨锥(10)骨镞(3)笄帽饰 黄牛为主、水 肢骨,少 约 266 砺石、铜
(1)耳勺(1)、匕(1、刀(1)、签(3) 牛、马、鹿 量肋骨、 公斤 锥、铜镞
肩胛骨
扶风云塘 骨笄(56)骨锥(44)骨镞(14)骨铲(4) 牛(85%)、马、 四肢骨 2万斤 铜锯、铜
骨凿(2)骨锯(1)骨刀(3)骨针(5) 羊、猪、狗、骆 刀、铜
驼、鹿 钻、砺石
三门峡李 骨笄(6)、骨锥(1) 牛 四肢骨 条状废 砺石
家窑 料 66 斤
郑韩故城 骨簪(30)、骨环(3)、骨锥(5)、骨针 牛、羊、猪、鹿、 肩胛、肋 不详 磨石、铜
(4)、骨抿(16)、骨匕(3)、骨贝(1)、 鸡、鱼 骨、腿骨 镞、铁削
骨镞(2)、骨扣(1)、骨棍(4)、骨帽(2)、
骨带孔(1)、骨耳勺(1)

63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制造业
周代玉器制造业是在商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周文化的分布区中多有发
现,周王室和各国都有规模不等的玉石器遗存。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玉器多
出于高规格墓葬中。有礼器类、玉工具类、葬玉类、装饰工艺品等。而玉石器
遗址多发现于都邑和封国列国城址中,其中齐家北遗址是首个经过大规模考古
发掘的专门性制玦遗址,对于了解玉石器加工程序、工艺、组织管理都有重要
意义。

一、文献记载所反映的玉石器加工业

两周时期,玉器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实用性功能又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得
到了广泛使用。在诸多文献中均有对玉石器的记载,《礼记·玉藻》云“古之君
子必佩玉……君子于玉比德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反映出佩玉的普遍性。
《周礼·考工记》载,在“刮磨之工”下设“玉”这个工种,“玉人”是专门负
责玉器制造的工匠。《玉人》篇还专门对两周的礼玉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礼用
器有璧、琮、圭、璋等种类,并且对于其形制、尺寸、功用、等级都有说明。
《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经·卫风·淇奥》: 《诗经·大雅·抑》:
“白
圭之玷,尚可磨也。”
《诗经·大雅·域朴》: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荀子·法
“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以上反映出“切”
行》 “磋”
“琢”
“追”
(通
“雕”)“磨”都是玉石器加工的基本技艺。而《左传》《国语》等文献中多处记
载玉在政治、祭祀、丧葬、装饰等社会生活多领域中的作用。

二、玉石器作坊的发现与分布

考古发现的玉石器遗存中,往往可见数量众多的原生和次生堆积物,如果
堆积物相对集中,包含加工的残次品、废料、工具及成品和半成品,而且有清
晰加工的痕迹,那么即可视作为玉石器作坊。
(一)齐家制玦遗址
齐家制玦遗址位于周原遗址核心区域内的齐家村西北约 500 米处刘家沟东
沿,东以刘家沟为界,南以齐家干渠以北为界,西至齐镇到齐家村生产路,北
邻云塘制骨作坊及云塘齐镇大型建筑基址,总面积约 5000 平方米(图 2-20)。
周原考古队于 2002 -2003 年对齐家制玦作坊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包
括石玦残次品、废料及制玦工具等三大类石玦生产遗物。石玦残次品计 35993
64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枚,总重约 183 公斤,其中包括少量完整石玦,按其形制差异与生产阶段可将
其划分为圆饼、圆环、环玦及毛坯等四类(图 2-21)。制玦废料散布于 42 个灰
坑和 4 座疑似工棚的建筑遗迹内,总重共约 871 公斤。石玦生产工具包括石砧、
石钻、石凿、石锯、石锉、砺石、敲击石、石钻帽等,共计 1163 件。齐家制玦
作坊遗址传递的遗迹层位关系及陶器断代结果的信息显示其石玦生产活动肇始
于西周早期偏晚,延续至西周中期,到西周晚期时完全废弃1。从大量生产遗物
及相关建筑判断,此为西周时期一大型的专门制玦作坊。

图 2-20 齐家制玦作坊位置示意图 图 2-21 齐家制玦作坊出土石玦残次品


(二)王城玉石器作坊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洛阳工作队于 1954 年对洛阳市汉河南县城东区进行考古
发掘,发现战国时代制石遗址,出土石环、石片等装饰物半成品,铁斧 2 件、
骨簪 1 件、采集石片 8000 多块。石片完整成品占少数,大部分是半成品和废品,
石片颜色质地分绛紫色、乳黄色和苍绿色三种,绛紫色经过加工能看出器形的
450 片,大部分是石圭残段,乳黄色共 695 片,大多锯成不等边的方块或长方块,

1 周原考古队:《周原—2002 年度齐家制玦作坊和礼村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年,
第 550-592 页。
65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只有精致小圆珠,光滑长方形薄片等少量成品。长方形薄片可能是玉饰的代用
品,其中有一部分被制成面饰,多做五官的形状。苍绿色石片质地是大理石,
共 336 片,有敲击残存的“石核”,有经截据未加工完成的各式石片,如圆形、
不等边多角形、三角形等等,琢磨精致的面饰数量很少1。20 世纪 70 年代王城
内发现战国时期的粮仓,其中 62 号窖穴出土大量铜、铁、玉、石、角、象牙等
质料的成品和半成品2,从而印证洛阳王城有玉石器加工遗址。从发掘的玉石器
半成品、废片及加工痕迹可以判断这是东周王城的玉石器作坊。
(三)赵都邯郸大北城石器遗址
位于大北城内中东部,出土遗物有石料、石磙、石板、圆形柱础石等石器
半成品,清理出石磙十二个,带圆眼或方眼的石磙两头,方石板和圆形柱础石
等3。从石料、石器半成品判断此处应该是制石作坊。
(四)晋都新田石圭遗址
位于牛村古城南,1300 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各种遗迹 300 座,其中不少房
子和灰坑底层出土大量石料、有加工痕迹的残石、石圭成品与半成品,伴出磨
刀、石刀等工具。石圭生产遗物超过万件,青灰色石料占绝大多数,多有两面
对立的锯割痕迹4。从大量石料、残品、成品、半成品、工具及锯割痕迹判断此
处为晋都新田的石圭生产作坊。
周原遗址西周时期制石与制玉作坊除了齐家北外还有庄白和下康两处,其
中下康东南、庄白西南有玉器制造作坊遗址,有大量经过切锯的玉、石料及半
成品、成品等,未经系统发掘,材料不详5。

三、遗存分析

以上玉石器作坊都位于两周都邑内,充分说明了玉器作为身份地位等级的
象征意义。生产遗存普遍包括玉石器成品、半成品、废料及工具。齐家制玦作
坊遗存丰富,经过详细发掘,可作为玉石器作坊的典型代表。
根据统计(表 2-6),制玦作坊的石料来源中,数量最多的是页岩,占发掘
石料总数的一半以上,页岩结构呈层状,不同矿物不均匀分布沉积,这种结构

1 黄展岳:《一九五五年春洛阳汉河南县城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 年第 4 期,第 38 页。
2 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文物》1981 年第 11 期,第 58-61 页。
3 段宏振:《赵都邯郸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年,第 120 页。
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晋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79-82 页。
5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部:《陕西夏商周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与文物》2008 年第 12 期,第
89 页。
66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容易形成叶片和加工造型。
石玦的残次品上通常残留有敲击、打磨、钻孔、锯割或者锉磨等加工痕迹。
按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毛坯、圆饼、圆环及环玦等四类(表 2-21),从这些加工
痕迹可以看出从制坯到成型的不同阶段。
根据齐家制玦作坊工具的统计(表 2-7),发掘一千多件工具中,数量最多
的是砺石,可能用来磨平石玦毛坯表面不规则的凸起部分,所以会在表面形成
摩擦而成的凹槽;其次是敲击石和石砧,多为未进一步加工的石玦,常保留有
敲击疤痕、凹坑等磨损痕迹,二者应该是配合来剥离石片,制作毛坯或对毛坯
边缘进行修整。其他石钻、石锯、石凿、石锉及分割器应该是后续进行钻孔、
锯割、加工玦口的工具。
表 2-6 齐家制玦作坊制玦废料与石玦残次品重量统计表
页岩 泥灰岩-1 泥灰岩-2 大理岩 方解石 石英石 合计
制玦废料 504298 50955.5 181174 63363.5 69698.7 1867.6 871357
石玦残次 141313.2 15650.3 15472.7 6782.6 4030.1 446.4 183695.3

合计 645611.2 66605.8 196646.7 70146.1 73728.8 2314 1055052.3
百分比 61.2% 6.3% 18.6% 6.7% 7.0% 0.2% 100.0%

表 2-7 齐家制玦作坊工具数量与比例统计表
敲击石 石砧 砺石 石锉 石钻 分割器 石锯 石钻帽 石凿 合计
162 126 365 105 160 47 191 3 4 1163
13.93% 10.83% 31.38% 9.03% 13.76% 4.04% 16.42% 0.26% 0.34% 100%
表 2-6、2-7 引自(孙周勇:《西周制玦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37
页。)

第六节 其他类手工业

两周手工业中的漆器和纺织手工业由于民用化倾向,缺乏规模化的作业,
易腐朽,加之生产过程涉及的工具废料等多为木质、纤维等难以保存,所以难
以从生产遗存反映其发展水平,而琉璃、原始瓷等手工业门类也难以确认生产
67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遗存。对于这几类手工业则侧重从文献和出土实物方面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漆器制造业

中国漆器制造历史悠久,其历史可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根据文献《韩
非子·十过》记载:“尧禅天下,……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从
考古发掘来看,1977 年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单件木质漆碗是我国
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漆器, 漆器的考古发现证实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漆
器的制作和使用。但是我国漆器普遍出现与使用是在两周时期。
《周礼·春官·巾
车》中关于漆车的记载较多,如“漆车藩蔽”等。《尚书·禹贡》记载:“兖州,
厥贡漆丝”,“豫州……厥贡漆、枲、絺、纻”,这里的“漆”,就是指生漆。《庄
子·人世间》记载:“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这确切表明,春秋
时期,“割漆”已经是楚国的一项经常性生产活动。《史记·刺客列传·豫让》
载:“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如
上所述,诸多古代文献记载充分证实我国两周时期的确用漆。随着考古工作的
开展,在众多贵族墓葬中发掘出土了大量漆器,这充分说明漆器在我国两周时
期已成为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一)中原地区两周漆器的发现

与商代相比,西周漆器数量明显增加,出土漆器的地点较多,分布范围扩
大。20 世纪 50 年代,丰镐考古发掘出漆皮、蚌片和蚌泡1。1954 年,陕西长安
普渡村 M1 考古发掘出镶有蚌泡的漆器2。20 世纪 50 年代,河南陕县上村岭虢国
墓地考古发掘出 14 件漆器,器类有豆和盘,经鉴定其年代属于西周晚期至春秋
中期3。20 世纪 60 年代,张家坡西周墓葬中发掘出土漆豆、杯、俎等4。
20 世纪 80 年代,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发现有觚、豆、壶、杯、簋、罍、盘、
俎、彝等漆器,以豆形制较多;豆和罍上镶嵌蚌片与蚌泡的饕餮纹(饰有蚌片
和漆绘);觚器镶三道金箔和绿松石,下面两条金箔之间雕刻着三个绿松石为目
的变形夔龙纹5 。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年,第 28 页。
2 石兴邦:《长安普渡村西周墓葬发掘记》,《考古学报》第 8 册,1954 年,第 124 页。
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年,第 19 页。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 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 年第
4 期,第 474-475 页。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琉璃河考古队等: 《1981-1983 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
68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出土豆、漆盘等漆器四件,已无法辨认器形1。
凤翔西村 79M42 中,有 3 个壁盒,西面壁盒放置漆器和牛骨2。
陕西长安张家坡 M183 西周洞室墓,发现木胎已朽的漆豆二件,豆盘周壁镶
嵌蚌泡仅存;发现漆盾三件,木胎髹红漆,其上有象征眉、目、鼻、角、口等
铜饰兽面,铜饰边沿有用铜钉固定于胎的钉孔3。同时,张家坡 M152 出土三件
达盨,每器残存一长方形板状铜盖片和圆形圈足4。张家坡 M170 号井叔墓,发
现很多已无法辨别器形的漆器残痕,只有案面髹黑漆和铜蹄足漆案两件漆案比
较完整。案面髹黑漆,案沿器一周有宽 1 厘米红漆,案面中间有一圈宽 1 厘米
的长方形红漆,案侧面是红漆绘窃曲纹的黑漆地,案北端有 2 件蹄形铜案足,
分前、后蹄两蹄,有鳞状纹饰,前足高 10.7 厘米、后足高 11.6 厘米5。铜蹄足漆
案,漆案长 1.3、宽 0.4 米,案面厚 6.5 厘米。
周原庄李西周墓 M9,二层台上 14 件漆器由于墓内填土夯打紧密且较干燥,
大部分保存较差,器形难以辨明。南二层台中部有一漆俎,饰有蚌泡6。
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27 漆木器漆鼓、漆木箱7。M19 的随葬漆木器有 18
件,木胎已完全腐朽,仅存部分髹漆,色彩有朱、黑两色,器形有屏风、箱、
豆等8。
宝鸡石鼓山 M4 年代进入了西周初期,壁龛中发现彩绘漆器。在 K4 和 K6
中均发现有漆器痕迹,由于出土时均为糟朽状态,仅存漆皮。K6 出土的漆器中
存有蚌类组件,M3K5 龛内发现漆皮类物质9。
河南洛阳庞家沟墓地发现镶嵌两排蚌泡、保存比较完整的漆片10。三十年代
发掘的卫国公族墓内的“蚌组花纹”等,应是漆器上的装饰11。

年第 5 期,第 416 页。
1 宝鸡市博物馆: 《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3 年第 2 期,第 2 页。
2 雍城考古队: 《凤翔南指挥西村周墓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4 期,第 3 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 《长安张家坡 M183 西周洞室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 年第 6
期,第 528 页。
4 张长寿、张孝光: 《西周时期的铜漆木器具——1983-1986 年沣西发掘资料之六》,《考古》1992 年第 6
期,第 550-558 页。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张家坡 M170 号井叔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 年第
6 期,第 528 页。
6 周原考古队: 《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2008 年 12 期,第 7 页。
7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 M27 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 年第 6 期,第 5 页。
8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 M19 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 年第 2 期,第 13 页。
9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M4 发掘简报》,《文物》2016 年第 1 期,第 5 页。
梁嘉放等:《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M4 发掘现场信息提取及文物保护》,《文物》2016 年第 1 期,第 93 页。
10 洛阳市博物馆: 《洛阳庞家沟五座西周墓的清理》,《文物》1972 年第 10 期,第 22 页。
11 郭宝钧: 《浚县辛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年,图版伍贰,1。
69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西周早期、山两省洪洞地区永宁堡墓葬出土的漆壶,现仅剩一些残损的漆
皮1。壶的盖、口、下腹和圈足为青铜铸件,中腹为木胎漆器。木胎有向外的折
棱,正好与铜铸件的内折棱相吻合。
山西绛县横水倗国墓地漆木器豆、盒、壶、几案、俎等2。
山西翼城大河口霸国墓地 M1 漆器俎、罍、豆、壶、杯、牺尊、座屏、漆
盾等,东部二层台上发现 2 个漆木佣,立于漆木龟上,两佣前面及侧面均放有
漆木器3。
春秋时期中原漆器的发现如下:
河南光山黄君孟夫妇墓发现黑地漆豆、斗、器盖及朱漆棺各一件4。
山西长子县东周墓 M7 出土的漆舟、扁壶、漆盒5。
1972 年山西长治分水岭 M269 和 M270 的春秋晚期墓随葬漆器,多为朱底
黑彩残片,其中可辨器形有漆箱6。
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出土了一批漆盒、几案、漆猪、漆勺等漆器制
品7。从残片上看,有部分夹纻胎质,是在底色髹红、黑两色漆上绘出橙红、黄
和黑色几何图案。
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随葬漆木器,有漆木肩舆、豆、俎、豆盒、漆木鼓
等8。制作讲究,重视装饰,绘有花纹。
战国时期中原漆器发现如下:
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二号战国中期墓于 1957 年、1958 年发掘,出土漆器共
200 余件,器形主要为方壶、杯豆、杯、俎、勺、几、匜、案等9。
中山灵寿 M6 东库出土漆器有鼎、钟架、屏风、壶、豆、盘、箱、盒、壶、
匜盘等二十余件,虽已腐烂但仍保留明显的痕迹。西库残存一个漆盒、一个漆
箱和一个大漆 ,漆 为夹纻胎10。

1 山西省文物工作研究会:《山西洪洞永宁堡西周墓》,《文物》1987 年第 2 期,第 6 页。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 年第 8 期,第 10 页。
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2011 年第 7 期,第 10-15
页。
4 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等: 《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 年第 4 期,第 328 页。
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长子县东周墓》,《考古学报》1984 年第 4 期,第 514 页。
6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 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 《长治分水岭 269、270 号东周墓》,《考
古学报》1974 年第 2 期,第 73 页。
7 韩伟、焦南峰:《秦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 年 5、6 期合刊,第 131 页。
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年,第 73 页。
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第 33-43 页。
10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第 174 页。
70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咸阳市黄家沟战国秦墓发现有红、褐或外黑内红的漆盒,共 21 件,皆残存
痕迹1。
西周发现数量种类都较多,分布较广。春秋战国中原地区出土的漆器与南
方漆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量较少,保存状况不佳。从两周中原漆器的考古
发掘情况看,两周中原漆器多现于贵族墓葬,而遗址中发现极少且仅存朽胎或
漆皮,完整漆器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埋葬时技术手段有关,南方往往
采用棺椁外封白膏泥技术,使漆器易于保存,另一方面也客观反映出因大部分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造成漆器生产难度大,因而北方漆器制作主要是服务少数
贵族的奢侈品和礼器,生产和使用没有南方普及。就种类而言,两周中原漆器
种类多样,形制复杂,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功能使用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如
下四类:第一,日常生活用器类:主要包括饮食用器和居室用器两大类。其中,
饮食用器如豆、罍、觚、壶、簋、杯、俎、盘、彝、鼎、勺、匜、斗、牺尊、
器盖等,居室用器如漆盒、几、案、屏风、箱、盆等。第二,丧葬用器类:如
棺、漆木俑等。第三,兵器类:如盾等。第四,乐器类:如钟架等。以日常生
活用具的发现居多。

(二)漆器制作及相关问题探讨

从现有出土的漆器来看,漆器制作主要包括制作胎骨、器表涂刷和漆上装
饰三个步骤。
1.胎骨制作
从漆器的出土情况看,两周中原地区主要有木胎、竹胎、夹纻胎等漆器胎
骨,其中以厚木胎与薄木胎居多,个别漆器也可见夹纻胎。夹纻胎是在木胎基
础上对漆器胎骨制作的一种改进和发展,通常是在薄木胎上加裱麻布后上漆。
张飞龙认为:“楚墓中发现的夹纻胎是我国目前最早的漆器遗物,战国时期是这
种胎骨的初创阶段,到西汉中期才开始大量流行2。洪石认为长期以来,学术界
一直将夹纻胎和布胎(纻胎)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3。布胎的制作方
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器形为内胎,以麻布或缯帛若干层附于内胎之上,等麻布或
缯帛干实后再去掉内胎,这种制法俗称“脱胎”法。所以之前在关于漆器的发
掘简报和研究文章中所说的夹纻胎实际上是布胎。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出现了

1 秦都咸阳考古队:《咸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6 期,第 15 页。
2 张飞龙:《中国古代漆器制胎技术》,《中国生漆》,2008 年第 1 期,第 9 页。
3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第 114 页。
71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这种漆器胎骨工艺1,这可以从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夹纻胎漆器得以证实。到了
东汉时期,出土漆器铭文中始有“夹纻”出现。
2.髹漆
髹漆是漆器制作中的关键环节,即把漆涂于各种胎上的工艺,正是有了这
一步骤,器物才具备了漆器的特征。《考工记》“百工”中虽无明确关于“漆工”
的记载,但却多处提到漆器制作的工种,如“梓人”即当时从事漆器木胎制作
的劳动者,此外,属还有其他诸如“画工”、“上工”、“髹”等记载。通常,木
胎制成后先在木胎外施以“漆灰”,并不是直接裸漆。宝鸡竹园沟出土的漆皮内
侧都有极细小的沙粒粘料,应是髹漆前所上的“腻子”2。这种“腻子”就是“漆
灰”,用以填补裂隙和涂抹胎骨凹凸不平处,这是使木胎表面平滑的常见处理方
式。漆灰是生漆和某种细粉调制成的泥状物,用于平滑木胎表面而便于裸漆。
这一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西周时期我国漆木器制造业就已经开始使用漆灰。之
后,这种技术不断改进,至今仍被使用。
河北平山中山国墓地 M6 西库出土的大漆 ,对其胎层进行分析,可见髹漆
程序3。在底胎上往往经过数道上漆工序,漆灰层和麻布层反复交替进行才能最
终完成髹漆工序。
表 2-8 “成公”墓(M6)墓室西库出土大漆 胎层分析表
胎层 物料 胎层 物料
1 深褐色薄漆皮 12 漆灰层
2 丝绸漆灰层 13 麻布层
3 厚漆皮层 14 漆灰层
4 麻布层 15 麻布层
5 麻布层 16 漆灰层
6 薄漆灰层 17 麻布层
7 麻布层 18 厚漆灰层
8 漆灰层 19 麻布层
9 麻布层 20 厚漆灰层
10 漆灰层 21 灰腻子层
11 麻布层 22 漆皮
3.漆上装饰

1朱学文:《秦漆器研究综述》,《华夏考古》2013 年第 1 期,第 119 页。


2宝鸡市博物馆:《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5 年第 2 期,第 3 页。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第 178 页。
72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在目前发现的两周漆器中,主要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雕镂、镶嵌、釦器等
工艺。
彩绘是用生漆制成的半透明漆加入某种颜料,描绘于已涂漆的器物上,使
用彩绘技法的漆器色彩艳丽,图案仿青铜流行的纹饰样式。如韩城梁带村芮国
墓地椁室东部的屏风状漆器和漆箱均为彩绘,色彩鲜艳。宝鸡石鼓山 M4 壁龛中
也发现彩绘漆器。陕西长安张家坡 M170 号井叔墓铜蹄足漆案案面髹黑漆,案沿
器髹红漆一周,案面中间有一圈呈长方形红漆,案侧面是红漆绘窃曲纹的黑漆
地。在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发现的豆和罍均有漆绘构成的饕餮纹。
雕镂是先在胎体上雕刻花纹,然后再髹漆、彩绘。雕镂技法以琉璃河觚
M1043:14(图 2-22)最具代表性,敞口,细腰,圈足。器身镶三道金箔,在下
面两道金箔上,镶嵌有绿松石。两条金箔之间,雕刻出三个变形夔龙纹,以绿
松石为目。

河 觚 M1043:14
图 2-22 琉璃 漆 河 罍 M1043:68
图 2-23 琉璃 漆
镶嵌是手工业制作的常见工艺,根据所用物质的不同,镶嵌可分为绿松石
镶嵌、贴金箔、蚌片镶嵌和蚌泡镶嵌四种。贴金箔的工艺可追溯至琉璃河漆觚,
器身贴三道金箔,金箔牢固粘接在器身表面,结合处光滑平整,说明当时无论
是金箔的加工还是贴金箔技术都已具有一定的水平。镶嵌绿松石是夏商流行的
装饰技法,两周也有,但比较少,目前仅见琉璃河漆觚,镶嵌蚌片的比较常见。
对蚌片的镶嵌引发学者们对于螺钿工艺的探讨,争议集中在螺钿的内涵及出现

73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的年代。主要集中在蚌泡镶嵌是否属于螺钿工艺。有人认为镶嵌蚌泡的漆器也
属螺钿漆器的范畴1,有人则持反对意见2。王巍认为螺钿具有下述特征:
(1)应
系用蚌壳磨成的薄片状。(2)用蚌片组合成形状各异的图案。(3)有刻有纹饰
的蚌片。根据这一衡量标准,螺钿工艺西周已经出现并且比较成熟。在沣西、
琉璃河、辛村等地都有所发现。如琉璃河的罍(M1043:68),饕餮纹、凤鸟、
兽头等纹饰作为其主体纹饰(图 2-23),细部如口、耳、角、眼等用小蚌片鑲成,
蚌片光滑平整、接缝严密,应属于螺钿工艺。说明在商代晚期业已出现的螺钿
工艺,在西周时期有了很大发展。至于起始年代应该更早,很有可能是受绿松
石等同类镶嵌工艺的影响出现并发展起来的。
此外,金属装饰和釦器工艺的应用是北方漆器的重要特点。釦器法就是在
漆器的口沿、盖、腹、足等器胎较薄脆弱易损部位镶嵌镀银、鎏金的铜釦或金、
银釦以加固薄胎漆器兼顾装饰作用。学界关于漆器制造中最早使用釦器法的时
间,存在争议。张建世认为:西周时期就已经有釦器了3。逢振镐认为:釦器技
术的发明,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期4。王世襄认为:釦器始于战国。5聂菲认为,
战国中晚期釦器出现至秦汉开始流行6。
“西周说”的理由是:沣西张家坡西周墓
地出土的铜漆木壶、漆木罍,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出土的铜漆木壶等考古材
料是西周时期出现釦器的证据。朱学文认为山西洪洞永凝堡等西周墓葬虽然出
土了部分带有青铜附件的漆器,但是此时的漆器胎骨厚拙,主要是起加固作用
而装饰作用不大,而釦器主要用于薄胎漆器口沿、腹等部位的加固而装饰作用
弱化,故而,釦器法战国中期说较为可信7。而就釦器工艺而言,本文认为其作
用二者兼具,实质上是漆器工艺和金属工艺结合的产物。釦器法的产生、发展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技术发展的阶段性而言,可以认为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
墓出土的铜漆木壶、陕西沣西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铜漆木壶和漆木罍等是釦
器发展的初创阶段;战国时为釦器法的发展阶段,以鎏金铜釦和银釦为主;西
汉时期是成熟和广泛应用阶段。釦器工艺的发展过程和漆器的发展阶段也是相
一致的,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而言本文认为釦器技术的发明始于西周,发展于战

1 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文物》1979 年第 3 期,49 页。
2 周南泉等:《螺钿源流》,《故官博物院院刊》1981 年第 1 期,第 53 页。
王巍:《关于西周漆器的几个问题》,《考古》1987 年第 7 期,第 737-739 页。
3 张建世:《扣器源流》,《四川文物》1998 年第 2 期,第 12 页。
4 逢振镐:《汉代山东出土漆器之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88 年第 4 期,第 85 页。
5 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年,第 11 页。
6 聂菲:《巴蜀地域出土漆器及相关问题探讨》,《四川文物》2004 年第 4 期,第 42 页。
7 朱学文:《试论扣器法在战国秦汉漆器制作中的应用》,《文物》2014 年第 7 期,第 76 页。
74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国。

二、纺织业

纺织业遗存保存受条件所限,非常不易,除了纺轮、骨针等遗物外,包括
织机在内的织造作坊尚未发现,但与商代相比,考古所见的两周纺织品已不在
少数。西周金文所见赏赐衣物在册命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衣的分类也很
详细。东周时期列国鼓励种植桑麻,大力发展纺织业,纺织品丰富多样,考古
发现与鉴定的纺织品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纺织品的发现

考古所见的西周纺织品遗存有:青铜器上附着包裹纺织品的痕迹,衣物残
片、覆盖物痕迹等。如河南浚县辛村 M60 的一件铜尊口上有丝质细绢纹痕,M1
的椁顶上出土有麻布数片1。1959 河南信阳孙砦遗址出土两件西周时期的织物,
经鉴定是绢纺织物2。
1975-1981 陕西宝鸡 国墓地发现一些丝织品。宝鸡竹园沟、茹家庄西周墓
的纺织品为丝绢和刺绣制品3。
1991 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两件套穿在一起的合裆麻裤和麻上衣,
残留织物可辨出绮、绢、组、绣、罗、印绘等纺织种类4。
2005 年,山西长治黎城县西周墓重棺 M8 为三重棺,每层棺底板下都铺有
木质方格网架,方格网架即每个方格均为 10 厘米见方的正方形上铺有橘黄色编
织物,类似丝织品,每层棺外都有 2 道或 3 道麻绳捆扎。棺内墓主人身上有多
层衣物残留的痕迹5。
山西绛县西周倗国墓地附在青铜器上的 4 块纺织品残片鉴定为麻织品6。倗
国墓地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就有棺饰丝织品,同时,还出土了一套由两幅布横拼
而成得红色丝织品荒帷,布外面是精美的凤鸟刺绣图案,下有扉边,每幅布的
幅宽约 0. 8-1 米,总高约 1. 6-2 米7。

1 郭宝钧:《浚县辛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年,第 64 页。
2 赵丰:《信阳新砦西周遗址出土丝织物的鉴定》,《华夏考古》1989 年第 2 期,第 66 页。
3 赵承泽、区秋明:《宝鸡茹家庄和竹园沟出土的有关西周纺织品和刺绣品资料分析》,《宝鸡 国墓地》,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年,第 654 页。
4 赵丰、金琳:《纺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年,第 26 页。
5 张崇宁、杨林中:《山西发掘黎城西关西周墓地》,《中国文物报》2007 年 4 月 25 日第 02 版。
6 宋建忠、南普恒:《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纺织品的科学分析》,《文物》2012 年第 3 期,第 83 页。
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 年第 8 期,第 9 页。
75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三门峡虢国墓地 M2010 墓的外棺上面覆盖三层丝帛,上有零星朱砂,发掘
者认为这些丝帛就是文献中所说的荒帷1。
北京琉璃河西周大墓 M1193 椁顶板上普遍有一层 0. 2 厘米的黑色朽灰,中
间夹有红色斑痕,应是原先覆盖有帐幔一类物品的遗迹2。
目前所知春秋时的丝织品有河南光山宝相寺出土的 6 件丝织品残片,紫色
绣绢 2 件,另三件是缣织物3。战国时期丝织物多见于南方,如曾侯乙墓、荆门
包山 M2、江陵马山 M1,江陵望山 M1 都有很多发现。
可见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两周纺织品已不在少数,有麻织品和丝织品,丝
织品种类多样。除了青铜器上附着的纺织品痕迹,还有高等级墓葬中华丽的荒
帷,说明两周时期的纺织业也是相当发达的。

(二)纺织品的生产

从生产遗存来看,骨针与纺轮是与纺织业相关的工具实物。考古发现证实,
在两周诸多作坊遗址中出土大量骨针、骨锥、陶(石)纺轮、铜锥等工具,其
功用应该是多样的,除了作为特定手工业生产的工具外,也不排除用来制作纺
织品的用途。
关于专门的织造用具,由于木质易腐烂,难以保存,所以考古发掘中见之
甚少,这一方面学者们往往利用民族学的资料结合考古资料进行研究,也从蛛
丝马迹中获得了一定成果。宋兆麟、牟永抗、赵丰等曾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
始织具进行了结构复原研究4。两周纺织业手工业遗存考古也有类似的发现,如
郑韩纺织作坊遗址。1995 年,新郑发现一处与纺织手工业有关的遗存,南北宽
8.7 米,东西长 17.3 米,房基上现存石柱础 14 个,房基上四处散落着 12 个陶纺
轮,南部偏西侧有一堆半成品纺轮和一个磨制纺轮用的石头,在通往道路的路
边排水沟上,架有一大型橘红色石板桥,排水管道中沉淀有较厚的白色石灰状
物,基于上述遗迹可辨析,此处可能是与缫丝或纺织有关的手工业作坊遗存5。
从以上两周纺织品的出土和纺织遗存来看,两周时期已经有相当先进的织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地 M2010 的清理》,《文物》2000 年第 12 期,第 4 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北京琉璃河 1193 号大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 年第 1 期,第 21 页。
3 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 年第 4 期,第 328-330 页。
4 赵丰、金琳:《纺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年,第 34-36 页。
5 蔡全法、马俊才: 《新郑市郑韩路东周遗址》,徐光冀主编:《考古学年鉴(1996 年)》,北京:文物出版
社,1998 年,第 184 页。
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群雄逐鹿两周列国文物瑰宝》,郑州:大象
出版社,2003 年,第 121-122 页。
76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机和纺织技术,纺织品丰富多样,主要有葛、麻、丝类,其中丝织品在两周时
期发展迅速,丝织品种大致就有绢、纱、绮、罗、缣、绉、组、绦、锦、绣等
十几种。据研究,丝织品从采桑、养蚕、缫丝、染色到纺织等具备一列生产流
程,而且整个活动需要专人管理和专门的织造作坊才能完成1。而目前纺织品的
出品多见于墓葬,已经难以从生产遗存中去还原其生产过程。

三、琉璃加工业
所谓“琉璃”是一种人工生产的早期玻璃,先秦文献中没有“琉璃”或“玻
璃”之称,学者们认为可能文献中“陆离”“颇黎”即为琉璃。《尚书·禹贡》
载永州贡品中有“球琳”。孔安国传“球琳者皆玉名。”孔颖达疏:“西北之美者
有昆仑虚之璆琳。”《楚辞·离骚》“长余佩之陆离。”《九歌·涉江》“带长铗之
陆离兮。”球琳、璆琳、陆离大概是玻璃的早期名称2。根据张福康等学者对琉璃
与玻璃的界定,琉璃概念范畴包含了玻璃,而玻璃并不包含属于琉璃的多晶石
英范畴3。琉璃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战国时期,琉璃器无论在数量还
是种类上都有很大发展。

(一)两周琉璃的发现与分布

从中原地区琉璃出土实物考察,已见有西周玻璃珠管以及春秋战国的蜻蜓
眼玻璃珠(亦称“镶嵌玻璃珠”)和个别剑饰。其中以玻璃管珠最为常见,多见
于墓葬,是作为装饰品随葬的,也有的是兵器和漆器上的镶嵌饰物发掘者多称
其为“料器”。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统计(表 2-9),中原各地出土的两周琉璃器总
数已达千余件,多出于墓葬,主要分布在以下地点:河北易县,河南省郑州、
洛阳、三门峡、信阳、淮阳、辉县、固始,山西省长治、侯马,陕西省朝邑、
西安、咸阳。
考古工作者在西周遗址和墓葬中多处发现早期玻璃制品。如河南洛阳中州
路、陕县上村岭、洛阳庞家沟、陕西沣西张家坡、宝鸡茹家庄、扶风县北吕村、
扶风县云塘村、岐山贺家村、山西曲沃赵晋侯墓地,或出土琉璃管、琉璃片、
或珠、管兼出。其中宝鸡茹家庄 伯夫妇墓地所出玻璃管、珠及残渣,总数千件
以上。

1 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 年第 2 期,第 14-16 页。


2 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714 页。
3 张福康、程朱海等:《中国古琉璃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83 年第 1 期,第 76 页。
77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春秋战国玻璃器的发现大大增多,分布于河南固始侯古堆、淅川徐家岭、
郑州二里冈、辉县固围、辉县琉璃阁、洛阳烧沟墓地附近、洛阳金村、洛阳中
州中路、洛阳西工区、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洛阳唐宫路小学、洛阳针织厂、洛
阳西郊、信阳楚墓、淮阳平粮、山西长子牛家坡、长治分水岭、侯马乔村墓地、
临城中羊泉东周墓、河北中山王墓、柏乡小京村战国墓、陕西宝鸡市益门村二
号墓、陕西西安半坡、陕西朝邑墓、陕西咸阳市黄家沟。
到目前为止,考古发现的在中原各地所出土的玻璃器中,经过鉴定属于玻
璃的年代最早的是河南辉县出土的吴王夫差剑格上嵌的三块玻璃1和河南固始侯
古堆春秋末年墓中出土的蜻蜓眼式的玻璃珠2。

(二)关于玻璃起源的探讨

关于我国的玻璃器起源时间和与西方玻璃的关系,学术界存在分歧。西周
墓出土的管、珠、片近似玻璃的制品,报告中称之为“料器”。对其是否属于玻
璃存有争议,有学者先后对出土的部分标本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其化学组成和
显微结构进行测定,认为这些是属于“含有少量玻璃相的多晶石英珠”,而不是
玻璃3。而有学者认为属于玻璃系统,以宝鸡 伯墓的“玻璃珠管”化验为证4。
本文赞同第一种意见,因为根据张福康等学者对琉璃与玻璃的界定,琉璃概念
范畴包含了玻璃,而玻璃并不包含属于琉璃的多晶石英范畴,而经过对出土琉
璃制品的化学成分测定,西周时期出土的早期玻璃其实成分属于多晶石英,所
以被排除在玻璃范畴外。从成分鉴定来看,这是一种釉砂制品,从西周至东汉
有一段时间釉砂与玻璃制品是共存的。而西欧、埃及考古学家于距今五千年前
的古埃及墓中已发现了类似我国西周玻璃的器物,他们称之为“Faience”,中文
译名为“法昂斯”、“费昂斯”、“弗氧斯”,也可能釉砂制作是玻璃制作的探索阶
段5。最早被认定是玻璃的河南辉县出土的吴王夫差剑格上嵌的玻璃及河南固始
侯古堆春秋末年墓中出土的蜻蜓眼式的玻璃珠,也有学者分析认为可能是从国

1 崔墨林:《吴王夫差剑的考究》,《中原文物》1981 年特刊,第 101 页。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年,第 104 页。
3 张福康、程朱海等:《中国古琉璃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83 年第 1 期,第 67-72 页。
高至喜:《论我国春秋战国的玻璃器及有关问题》,《文物》1985 年第 12 期,第 59 页。
4 杨伯达:《关于我国古玻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79 年第 5 期,第 76 页。
程朱海:《试探我国古代玻璃的发展》,《硅酸盐学报》1981 年第 1 期,第 96 页。
干福熹、黄振发等:《我国古代玻璃的起源问题》,《硅酸盐学报》1978 年第 1、2 期,第 102 页。
5 李青会、干福禧 、頋冬红:《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几个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
第 235 页。
78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外输入的,从战国早期开始才有了大量自制的蜻蜓眼式玻璃珠1。所以基于玻璃
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琉璃与玻璃概念界定,加之玻璃在两周时期的发展过程,本
文认为,中原玻璃业起源于战国初期。
关于其来源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古玻璃从来都不是“自创的”,从来没有
独立生产过,都是中西交流中从西方传来的2。另外一种认识,认为古玻璃中一
部分为“自创”,综合器形特和化学成分结果分析,可认为这些战国时的古玻璃
样品中的铅钡玻璃都属于中国本土自制,也有少数属于钠钙玻璃系统的蜻蜓眼
式圆珠和其他少数玻璃饰品是从国外输入的3。本文认为中国出土的蜻蜓眼式玻
璃珠有的是模仿西方产品制造的,有的是外来传入的产品,有的是消化吸收西
方产品基础上新创造的,其中属于铅钡玻璃系统的那部分珠饰(包括一部分蜻
蜓眼式圆珠)等是我国自制的玻璃。
关于传入路线一直有南路和北路两种说法。赞同南路传入说的学者,认为
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源头是古代印度,或由印度中转进入中国,有海路经东
南亚进入两广和陆路进入云南两条途径4。持北路传入说的学者认为西亚的伊朗
高原是我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源头,其具体的传播路线有欧亚草原路和丝绸之
路两条5。关于具体的传入路线,依目前的考古资料,本文认为还难以下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春秋到战国时期,西方镶嵌玻璃珠传入中国,在借鉴、吸收西
方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独特的镶嵌玻璃珠,这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有力证
据。
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末 1 号墓蜻蜓眼珠和淅川徐家岭战国墓蜻蜓眼珠经分
析明确玻璃体系都属于钠钙系统,系西方舶来品。春秋末到战国早期应是我国
引进西方镶嵌玻璃珠的时期,也是引进、消化和吸收,采用本地的玻璃制造技
术进行仿制的重要时期。同时,我国自制的铅钡镶嵌玻璃珠和西方成分体系的
钠钙镶嵌玻璃珠共存融合发展,战国早中期,开始仿制蜻蜓眼珠。在这个过程
中,中国自制的玻璃制品应该是受到了外来玻璃制品的启发,并有本土其他相

1 高至喜:《论我国春秋战国的玻璃器及有关问题》,《文物》1985 年第 12 期,第 61 页。
2 毛晓沪:《中国玻璃起源新论》,《文物天地》2016 年第 4 期,第 92-95 页。
3 张福康、程朱海等:《中国古琉璃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83 年第 1 期,第 67-72 页。
高至喜:《论我国春秋战国的玻璃器及有关问题》,《文物》1985 年第 12 期,第 59 页。
4 张正明:《料器与先秦的楚滇关系》,《江汉论坛》1988 年 12 期,第 71 页。
后德俊:《楚国的矿冶权漆和玻璃制造》,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第 258-268 页。
5 安家瑶:《镶嵌玻璃珠的传入及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十世纪前的
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 年,第 360-362 页。
关善明:《中国古代玻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 年,第 17-23 页。
79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关手工业技术的支持。国内外学者纷纷注意到玻璃起源与金属冶炼的关系,周
双林等学者通过对河南登封发现的玻璃残块的研究分析,认为由于冶铁技术进
步,可能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玻璃制造的发展1。一般认为,玻璃制造地和技术
起源的最直接证据应是发现早期玻璃作坊遗址。两周时期未见玻璃作坊的原因
可能是受发掘限制,也可能以小规模作业为主或者是玻璃作坊并没有从陶瓷或
金属冶炼作坊中独立出来2。元末明初山东淄博的玻璃作坊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
的最有规模的玻璃作坊遗址。

四、原始瓷制造业

20 世纪 20 年代末学者们开始了商周原始瓷器的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商周原始瓷器的考古发掘地点和数量较以前有了较大增加,研究逐步深
入,取得了巨大成就。近一二十年间,随着南方原始瓷遗址考古工作的广泛开
展及现代科技测定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原始瓷器作
为一种重要的手工业产品,从其发现以来就存在诸多争议,至今许多问题还是
未能解决。如原始瓷器与陶器的关系,原始瓷器的烧造地点等问题一直是热议
的中心,以下就中原地区两周原始瓷的发现和相关争议问题进行探讨。

(一)原始瓷的发现与分布

夏代和商代前期的原始瓷多见于北方地区,从商代后期开始,南方逐渐增
多,明显多于北方,至战国时期,南方地区达到了鼎盛,而北方地区基本绝迹
3
。根据统计(表 2-10),两周中原地区的原始瓷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主
要分布在河南、陕西、晋南和北京琉璃河,以墓葬出土为主。河南出土的原始
瓷以西周为主,主要见于鹿邑县太清宫、洛阳市北窑、浚县辛村、襄城县霍村
西周墓和平顶山应国墓地,其中尤以洛阳西周北窑西周墓发现居多。春秋时
期,中原地区出土的原始瓷明显减少,仅见于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原始瓷器
器型有豆、尊、罐、瓮、瓿、器盖、罍、簋、碟、匜、觯、杯,可以复原的约
三百多件,以豆、罐居多。器表以素面较多,胎质多呈灰白色,并有一些方篮
纹、格纹、乳钉纹、云雷纹、锯齿纹、弦纹、划纹等装饰,釉为青绿、深绿和

1 赵匡华:《试探中国传统玻璃的源流及炼丹术在其间的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 年第 2 期,第
145-156 页。
2 李青会、干福禧 、頋冬红:《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几个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
第 242-244 页。
3 孙新民、孙锦:《河南地区出土原始瓷的初步研究》,《东方博物》2008 年第 4 期,第 97 页。
80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灰绿色。
山西地区原始瓷器出土主要集中在晋南地区的西周墓葬中。曲沃北赵晋侯
墓地、大河口西周墓地、柳泉墓地、天马—曲村,牛村古城遗址也发现釉陶
片,发掘报告认为这些釉陶片极似青瓷。山西地区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比较完
整的器形有豆、尊、罐、瓮、瓿等,约 30 件。这些原始瓷器釉层薄、胎色灰
白,呈青灰色,施釉不匀,有的器物通体内外均施釉。纹饰多弦纹,也有篦
纹、方格纹、米字纹等。
陕西地区原始瓷遗址和墓葬都有出土,以墓葬为主,可计数量多于 64 件,
以张家坡墓地数目最多。陕西地区的原始瓷器形有豆、尊、罐、罍、碗、簋、
器盖等,其中以豆居多,这些原始瓷器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但是就原始
瓷器的形状与风格而言,更接近河南地区发现的原始瓷器。陕西地区的原始瓷
器,胎多呈青灰或青白色,釉色有青灰色、青色、青白色、豆青色、黄灰色、
灰绿色、黄绿色等。器表纹饰有弦纹、篦纹、刻划纹、凸棱纹、方格纹、麦穗
纹、附加堆纹、小方格直棱纹等。
另北京琉璃河西周墓葬有原始瓷豆 2 件,敛口,口沿外有一道凹弦纹,盘
径较大,豆柄粗矮色青灰,制作精致。

(二)有关原始瓷问题的相关讨论

1929 年,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现了原始瓷器碎片(当时称“釉陶”)。从
1929 年至今,随着原始瓷考古发掘数量的不断增多,研究随之深入,学术界逐
渐接受“原始瓷器”这一概念,但在原始瓷器与陶器的关系和烧造地等问题上
一直争议不断。
关于原始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问题,学者们出现了“陶瓷同源”和“陶瓷异
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安金槐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陶器和瓷器原料
有质的不同,是两种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没有联接与过渡1。与之对应,李家治
等则认为,瓷器是陶器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始瓷器是从陶器发展为瓷器的过渡
阶段的产品2。同时,有些学者认为不能简单用同源或异源概括我国陶器与瓷器
的关系。自从商周时期开始,中国古陶瓷就形成了两个既彼此独立又互有影响
的不同发展序列,两者各自独立发展,相得益彰,随后其关系越日益疏远,指

1 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 年第 3 期,第 189 页。


2 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考古》1978 年第 3 期,第 183 页。
81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出印纹硬陶这一特殊的陶器是两者的联结点,它们从此处分道扬镳1。本文认为
这种看法应该更接近陶器与瓷器发展的实际情况,因为虽然陶器和瓷器的制作
有着本质的差别,瓷器并非直接从陶器脱胎,但是陶器和瓷器之间也并非毫无
关系,其制作工艺和程序也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陶器与瓷器在制作、烧造等
工艺方面相通,应该说瓷器的发明是对制陶工艺长期发展、总结之后的结晶。
长期以来,关于原始瓷器的烧造地点问题研究,形成了“北瓷南源”(南
方说)和“本地烧造说”(北方说)两派观点,两派学者展开了激烈讨论。南
方说的提出者是周仁等2。其后,程朱海、盛厚兴、廖根深、罗宏杰、陈铁梅等
从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北方原始瓷器产于南方3。北方说
代表人物安金槐4。卢建国、朱剑、王昌燧、孙新民、孙锦、缪韵等认为“各地
出土的原始瓷都是当地烧造的”5。
“北方说”即北方各地出土的原始瓷都是当地烧造的,其论据有二,其一
是北方出土原始瓷的器形、胎质、纹饰与南方出土原始瓷有明显差别。陕西、
河南地区具有长期烧制白陶器的技术基础,存在良好的制瓷原料。其二是在郑
州等遗址有“烧裂的原始瓷残品”遗存。“南方说”的主要依据一是是南方出
土的商周原始瓷器物与片数量远多于北方,原始瓷窑址众多;二是北方原始瓷
胎体的化学元素组成与南方吴越青瓷相近,而南方原始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体
系,北方没有。
本研究立足于手工业遗存为出发点来探讨两周的手工业,所以就尝试以此
为视角分析原始瓷烧造地问题。就原始瓷器生产而言,瓷器生产与陶器生产的
工艺流程是相同的,即都有选土(瓷土、陶土)、练泥(瓷泥、陶泥)
、制坯(瓷
坯、陶坯)、施釉(素陶、素瓷除外)、入窑烧制等过程6。从生产遗存看,与陶
器的遗存相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即窑,而这一点也是两方争论的焦点之一。本地

1 刘毅:《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研究》,《华夏考古》2003 年第 9 期,第 56 页。
2 周仁等:《西周张家坡西周陶瓷烧造地区的研究》,《考古》1961 年第 8 期,第 445 页。
3 程朱海、盛厚兴:《洛阳西周青釉器碎片的研究》,《硅酸盐通报》1983 年第 4 期,第 8 页。
廖根深:《中原商代印纹陶、原始瓷烧造地区的探讨》,《考古》1993 年第 10 期,第 940 页。
罗宏杰、李家治、高力明:《北方出土原始瓷烧造地区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 年第 3 期,第 301
页。
陈铁梅等:《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考古》1997 年第 7 期,第 39-52 页。
4 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 年第 3 期,第 193 页。
5 朱剑:《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年,第 66-76 页。
孙新民、孙锦:《河南地区出土的原始瓷的初步研究》,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 29 辑,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00 页。
缪韵:《洛阳西周原始青瓷概述》,《四川文物》2010 年第 3 期,第 43-45 页。
6 李宝宗、原瑕:《我国原始瓷起源问题再议》,《中原文物》2015 年第 4 期,第 71 页。
82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说的学者认为烧造原始青瓷的窑址和作坊至今未发现,一种可能是受考古发掘
偶然性的限制,加之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方特别是西
安、洛阳、郑州一带延绵上千年里,人口密度大,垦殖频繁密集,窑址早就被
破坏掉了1。另一种可能是与陶窑、陶作坊在一起制作烧造2。本文认为,既然从
生产遗存来看,陶器和瓷器烧制过程基本相同,涉及的原料、工具、废弃物都
基本相同,区别最大的就是窑址,北方中原地区未发现窑址,与之相对,同时
期南方陶窑商至春秋时期,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烧制原始瓷的窑址主要集
中在浙江西北部的东苕溪流域和杭州湾流域的萧山、绍兴等地,尤其以东苕溪
流域的德清分布居多。众多窑址集中于东苕溪沿途,时代跨越晚商至战国达一
千多年。东苔溪流域,商晚期生产原始瓷有黄梅山窑址、老鼠山窑址,西周晚
至春秋战国时期窑址有叉步岭、塔地山、南山、冯家山、亭子桥、火烧山、防
风山等窑址三十余处。这段时期,烧制原始瓷以龙窑为主,与商时期的江西吴
城和角山以圆形窑和龙窑并存的现象相异,说明南方各地区炉窑烧造技术日趋
成熟,已经由圆形窑过渡到龙窑的烧造3。既然烧制瓷窑技术如此成熟,但在中
原这么大地域范围内,没有明确的烧制瓷窑,但发现数量众多,范围广泛、技
术成熟的陶窑,并且如此多陶窑遗址均未发现瓷器或原始瓷,据此如果单纯说
由于考古工作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推理出土的瓷器都是本地烧制的,这的确难
以解释。目前对此重大证据链缺环的推测原因也都略显牵强,甚至有主张随着
科技考古学的发展,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无窑址发现已经不是判断原
始瓷产地的唯一重要依据了4。瓷窑作为一项手工业生产遗存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易于保存下来,同时期其他地域有大量瓷窑发现,没有理由要排除此项作为判
断原始瓷产地的依据。
结合其他证据进一步分析,遗址出土数量远少于墓葬出土数量。原始瓷器
多发现于城址或宫室建筑区遗址内,而发现的墓葬原始瓷器都是高级贵族墓,
且瓷器数量占比极低,说明原始瓷的珍贵程度。
“本地烧造说”的重要证据之一,
就是河南郑州、洛阳、安阳等地均出土了不少烧裂、烧胀了的原始瓷。根据考
古发掘的实物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器种比较单一,仅有豆、
尊、罐等品种,除了洛阳北窑西周墓原始瓷数量较多外,其他地区数量都比较

1 李宝宗、原瑕:《我国原始瓷起源问题再议》,《中原文物》2015 年第 4 期,第 69 页。
2 缪韵:《洛阳西周原始青瓷概述》,《四川文物》2010 年第 3 期,第 45 页。
3 王汇文:《南方原始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历史学系,2009 年,第 49 页。
4 李宝宗、原瑕:《我国原始瓷起源问题再议》,《中原文物》2015 年第 4 期,第 71 页。
83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少,本文也认可北方地区尤其是洛阳地区当时可能也烧造本地原始瓷,但比较
少,可能处于试验阶段,因技术等原因,造成烧裂胀破、釉层缺失、脱釉等现
象,最终没有推广开。而南方出土的原始瓷器的品种丰富得多,生产遗存反映
了完整的制瓷操作链,并出土了陶拍、陶刀等生产工具。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中原地区尤其是西安、洛阳、郑州等核心区域可能也
曾试烧制瓷器,最终没有取得成功,没能大范围发展与传承,所以北方现有发
现的本地所烧造的原始瓷成品极少,大部分应该是南方输入的成品。

小结
本章主要综合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共同证明两周手工业的门类主要有铸铜
业、冶铸铁业、制陶业、玉石器加工业、骨器制造业、纺织业、漆器制作业、
琉璃业。根据手工业生产遗留下来的能反映两周手工业生产状况的实物资料,
包括生产场地、生产设施、生产工具以及与生产流程相关的遗物等辨明不同种
类的生产作坊。对于有明确生产遗存的铸铜业、冶铸铁业、制陶业、玉石器加
工业、制骨业,重点对其发现与分布状况进行梳理,并对其遗存内涵进行分析,
为后面篇章相关分析提供依据。对难以保留生产遗存的漆器、纺织、琉璃、原
始瓷等门类则梳理其考古发现状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提出拙见。

84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表 2-9 中原地区两周出土琉璃统计表

地点 年代 数量 种类 资料来源
洛阳中州路 M816 西周穆王时 多件 琉璃珠,淡绿色,中穿孔 《洛阳中州路(西工段)》

洛阳庞家沟 M54 西周早期 1 白色琉璃珠 《文物》1972 年 10 期
河南陕县上村岭虢 西周晚春秋 50 菱形珠、小圆珠、管 《上村岭虢国墓地》
国墓地 1647、1659、 早
1708、1714、1745
长安县沣西张家坡 西周 4 琉璃珠 《沣西发掘报告》
183 号墓
陕西岐山县贺家村 西周早期 不详 玻璃管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 年 2
47 号墓 期
陕西扶风县云塘村 西周晚期 56 琉璃管、琉璃珠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 年 2
5 号墓 期
陕西扶风县吕村西 西周早期 26 琉璃珠、琉璃管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 年 2
周墓 期
陕西宝鸡茹家庄 西周早中期 千件以 琉璃管、珠、片、渣 《文物》1976 年 4 期
伯夫妇墓 上
山西曲沃天马-曲 西周 若干 绿色料珠 《文物》1994 年 8 期
村遗址北赵晋侯墓

固始侯古堆 M1 春秋末期 8 玻璃珠、绿色玻璃体配蓝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
白色的玻璃
淅川徐家岭 M10 战国早期 11 方形料珠、天蓝色蜻蜓眼 《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
郑州二里冈 战国 18 彩色料珠 《郑州二里冈》
郑州省邮电器材 战国 12 料珠,内胎为白色,外部 《中原文物》1997 年 3 期
公司战国墓 涂有彩料,有的刻有花纹
辉县固围 M1 战国晚期 56 琉璃珠、多绿胎,上有蓝、 《辉县发掘报告》
白等色的点或圆圈
辉县琉璃阁 春末战初 3 吴王夫差铜剑格上嵌玻 《中原文物》1981 年特刊
璃3块
辉县 战国 带钩上镶嵌的玻璃 《考古》1960 年 4 期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 战国晚期 5 料珠 《中原文物》1981 年特刊
洛阳烧沟墓地附近 战国晚期至 3 料珠 《考古学报》1954 年 8 期
M 641、M619 西汉初年
洛阳金村 战国 不详 玻璃珠及外层为玻璃,形 William Charles White, Tombs of old

制多样 Lo-yang, Shanghai, Kelly&Walsh,

1934

洛阳中州中路 战国中期 3 料珠,饰三色圆圈纹 《文物》1995 年 8 期


CIM3750
洛 阳 西 工 区 战国晚期 3 玻璃珠,饰蜻蜓眼纹 《文物》1999 年 8 期
CIM3943
85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 表)

地点 年代 数量 种类 资料来源
洛阳西工区 M7602 战国中期 1 蜻蜓眼式琉璃珠,青绿 《文物》2004 年 7 期
色、饰圆圈纹
洛阳唐宫路小学 战国中期之 2 料珠,饰蜻蜓眼纹 《文物》2004 年 7 期
CIM5560 前
洛阳中州路西工 战国初期 2 料珠,饰三色圆圈纹 2 《洛阳中州路西工段》
M 2717 件,饰乳突纹 1 件
洛阳针织厂 战国中期 2 料珠、琉璃、天蓝色底、 《文物》2001 年 12 期
CIM5269 偏晚 涡纹装饰
洛阳西郊 M4 战国中期 27 彩色玻璃珠、料珠,环形 《文物资料丛刊》第 9 辑
和方柱形
信阳楚墓 M1 战国早期 2 玻璃珠,椭圆形,绿色, 《信阳楚墓》
面涂六组深灰色图案
淮阳平粮台 M16 战国晚期 2 玻璃珠、天蓝色底、用白 《文物》1984 年 10 期
色绘出涡纹
长子牛家坡 M1 春秋晚期 不详 料珠 《考古学报》1984 年 4 期
长治分水岭 M270 春秋晚或战 7 琉璃管、料珠 《考古学报》1974 年 2 期
国早
长治分水岭 M25、 战国中晚期 16 料珠,面饰七个蓝点,外 《考古》1964 年 3 期
M27、M28、M48 绕黄白圈
侯马乔村墓地 M62、 战国早期 不详 料珠 《侯马乔村墓地》
M68、M612、M631 (1959-1996)
侯马乔村墓地 战国中期 不详 料珠 《侯马乔村墓地
M7141、M515 《1959-1996》
侯马乔村墓地 战国晚期 不详 料珠 《侯马乔村墓地
M418、M4183 至秦代 (1959-1996)))
临城中羊泉东周墓 战国中晚期 3 玻璃珠,饰蜻蜓眼式图案 《考古》1990 年 8 期
和白点
中山王墓 战国晚期 5 蓝色玻璃体饰蓝点纹珠,
套镶赭、黄、蓝、白色 《 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
墓》
柏乡小京村战国墓 战国中晚期 1 琉璃珠、圆角长方形、中 《文物》1990 年 6 期
间有一穿、饰多组圆形绿
地蓝花
河北易县燕下都 战国 不详 棒状琉璃器 《考古通讯》1955 年 4 期
陕西宝鸡市益门村 春秋 84 料管串饰 1 组 《文物》1993 年第 10 期
二号墓
陕西西安半坡 战国 2 绿色料珠 《考古学报》1957 年 3 期
陕西朝邑 M112 战国 1 料珠 《文物资料丛刊》2 辑
陕西咸阳市黄家沟 战国 9 料鼻塞、管、珠 《考古与文物》1982 年 6 期

86

万方数据
第二章 手工业门类分析
表 2-10 中原地区两周出土原始瓷统计表

地点 时代 数量 器类 资料来源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西周 12 尊 1、瓮 1、豆 10 《东方博物》2008 年 4 期
洛阳北窑西周墓 西周 224 豆、豆盖、罍、尊、瓿、 《洛阳北窑西周墓》
簋、瓮、罐、匜、碟等十
余种
浚县辛村西周墓 西周 不详 豆类为主,还有罍、瓮、 《浚县辛村》
尊和器盖
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 春秋 3 杯 《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
平顶山应国墓地 西周 40 尊、罍、瓿、簋、瓮、 《平顶山应国墓地》
豆、盂
河南信阳孙砦遗址 西周 2 豆 《华夏考古》1989 年 2 期
襄城县霍村西周墓 西周 1 罍 《文物》1977 年 8 期
潢川老李店西周遗址 西周 不详 豆、罐 《中原文物》1989 年 3 期
曲沃北赵晋侯墓地 西周早中之 16 罐 3、豆 11、尊 1、瓮 1 《文物世界》2002 年 2 期
际到春秋初
山西柳泉墓地 M302 战国早期 1 罐 《晋都新田》
山西曲村镇村北 西周早、 2 豆 《天马—曲村》
M6080 M6384 中期
大河口西周墓地 M1 西周 不详 尊、瓿、豆 《考古》2011 年 7 期
侯马牛村古城东周遗 东周晚期 不详 釉陶片 《考古》1962 年 2 期

长安张家坡遗址 西周 不详 豆和罐及釉陶片 《沣西发掘报告》
岐山凤雏村遗址 西周 不详 豆、罍 《文物》1979 年 10 期
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 西周 2 簋、罐 《文物》1981 年 3 期
基址
长安普渡村西周墓 西周 1 豆 《考古学报》1959 年 1 期
扶风黄堆老堡西周墓 西周 11 豆 8、罍 2 件,碗 1 《考古与文物》1994 年 3 期
岐山贺家村西周墓 西周 1 豆 《考古》1976 年 1 期
扶风杨家堡西周墓 西周 不详 大口尊和器盖等 《考古与文物》1980 年 2 期
岐山王家嘴西周墓 西周 不详 豆 《文博》1985 年 5 期
沣西大原村西周墓 西周 不详 豆 《考古》1986 年 11 期
宝鸡 国墓地 西周 3 罐 1、豆 2 《宝鸡 国墓地》
扶风北吕西周墓 西周 1 豆 《北吕周人墓地》
阳平高庙村西周墓 西周 2 豆 《考古与文物》1996 年 3 期
长安张家坡墓地 西周 36 尊 1、豆 31、盖 4 《张家坡西周墓地》
扶风庄李西周墓 西周 2 豆 《考古》2008 年 12 期
扶风姚家西周墓 西周 不详 簋、觯、尊 《考古与文物》2013 年 2 期
周公庙遗址墓地 西周 不详 豆、尊、罍等 10 余种 《文物》2006 年 8 期
北京琉璃河西周墓 西周 2 豆 《文物》1996 年 6 期
87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民族学家、史前考古学家 Andre Leroi-Gourhan 提出了


“操作链(chaine operatoire )”的研究思路1,以复原石器加工链条与环节,这
将技术史意义的生产流程链条分析研究延伸、拓展到社会史意义的动态研究领
域。随着操作链概念诞生与传播,国内外学者门逐渐发展、完善与深化了其内
涵,从深度和广度拓展了操作链概念,使操作链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
目前,法国考古学家 Sellet 对操作链概念的阐述是当今被广为接受和传播的定义。
Sellet 认为操作链是为了解和描述某种特定原料所经过的全部文化改造过程,
“是
对一个史前群体技术系统中器物制作与维修中所需动作和思维过程的有序排
列……揭示了一个特定技术系统的动态机制,以及这一体系在史前群体技术中
的作用”2。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将操作链概念应用于石器研究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操作链理论被引入国内,考古学家尝试对其理论内涵进行研究,并进一
步实践应用。如国内学者陈虹、沈辰认为“操作链”概念是一种综合的、动态
的理论视角与研究体系,强调了石器技术工艺系统的技术表现与思维运作两个
行为过程和操作序列的互动关系3。经过多年发展,考古学对石制品的研究包含
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面和多种分析方法的研究,任何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
都无法全面提取石制品所蕴含的人类信息,只有结合类型学、操作链、宏观、
微观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关联思维,整合不同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果,以人
类行为作为研究目标,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古人类行为的相关信息,这正是操
作链所秉持的整体与联系的理念4。这样的理念与思路启发着学者们对石器以外
的其他手工业如陶器和青铜器制造业采取相似的研究方法,便于全面复原古代
社会的实际情况,更好的研究古代社会。如郭梦用动态的眼光考察陶器的整个
生命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决定每个环节技术选择的因素复杂而多样,每一
项技术选择都与其他技术选择相互依存,它们共同形成和共有一条操作链,并
生产出带有具体特征和性能的陶器,因此,陶器是整个操作链所有技术选择的

, : Albin Michel,Coll. “Sciences


1 Leroi-Gourhan A. Le Geste et la Parole. I Technique et langage. Paris
, :
d'Aujourd'hui' 1964 158-159.
2 Sellet F, Chaine operatoire:the concept and its applications,Lithic Technology,1993,18:106-112.
3 陈虹、沈辰: 《石器研究中“操作链”的概念、内涵及应用》,《人类学学报》2009 年第 2 期,第 202-210
页。
4 易菲: 《再议操作链》,《人类学学报》2015 年第 1 期,第 56-65 页。
88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复合结果1。常怀颖通过“铸铜操作链”研究考察铸铜操作链的各个环节,了解
铜器铸造业的整体流变趋势2。
本文认为操作链是动态反映手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研究视角,通过对手工
业生产遗存的分析,更好的把剥离的生产环节重新复原,进一步探讨在真实状
态下的生产面貌。因此在对以下各个门类的手工业遗存研究中引入操作链概念,
试图还原其生产过程。

第一节 铸铜业操作链
从各个铸铜遗址生产遗存分析,普遍包含的生产遗存主要有炉壁残块、烘
范窑、熔炉残块、鼓风管、坩埚、炼渣、陶范、砺石等工具,其中陶范占据很
大比重,每一个遗址出土数量众多,说明制范环节是必备的。而大量熔炉残块、
烘范窑、红烧土、炼渣、鼓风管的存在证明了浇铸过程,另外出土的青铜、石
器、骨器工具尤其是砺石工具的大量存在证明了对成品有加工处理环节。所以
分析可知铸铜的主要的生产步骤包括制范、浇铸和成品处理。虽然原料的获取
也是手工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从生产遗存反映来看,缺乏矿资源的直接反映,
所以作坊的生产环节不涉及采矿。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典型铸铜作坊所反映的信
息,铸铜操作链环节众多、过程复杂,每一个步骤都包含若干流程,所以本研
究将立足作坊遗存分析,试图从碎片化的遗存信息中剥离出手工业的生产环节,
然后将彼此分离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复原再现铸铜活动。

一、制范环节遗存构成及程序
根据各个铸铜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普遍存在的遗存中属于制范环节的有:
大量的不同器类及纹饰的陶范、陶模、芯;多余的泥料、植物灰、泥坯下脚料;
烘范窑、燃料残渣;铜、石、骨质的刻刀、刮刀、砺石等工具。反映制范环节
相关程序有:泥料选择与取土处理、模范的制作、合范、烘范、废弃与保管。

(一)泥料选择与取土处理
制范泥料是经过处理的普通粘土,往往掺和植物质或植物灰。陶范分为模、

1郭梦:《操作链理论陶器制作技术研究》,《考古》2013 年第 4 期,第 96-102 页。


2常怀颖:《侯马铸铜遗址研究三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辑刊)》,北京:文
物出版社,2013 年,第 102 页。
89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范、芯三类,模又称母范,内范又称芯,外范是从母范上翻下来的。三者作用
不同,选料、配料也有区别,模要求有相当的强度和光洁度,土质比较细腻,
沙质细而均匀。范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铜液的冲击,又要有较好的排气
性,所以一般用两种原料制成,范腔内用细腻的原料,称为面料,质地近似模
料,范的背面用较粗的原料,称为背料。
谭德睿对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认为范料的处理工序如下1:
背料的处理工艺程序如下:

原生土+ 沤烂的短植物茎叶

浇 后的陶范 破碎 精选
配料

原生土+ 短植物茎叶+水 焙烧 破碎 精选


练泥 陈腐 制范

面料的处理工艺如下:
原生土 精选

植物体 焚烧 破碎 精选

浇注后的陶范 破碎 精选 配料

原生土+短植物茎叶+水 焙烧 破碎 精选


练泥 陈腐 制范

就地取材的泥土加草木灰经精选、配料、练泥、陈腐等工序方可用作制范

1 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 年第 2 期,第 227-228 页。


90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材料,而且这一工序在晚商已有。在对殷墟几处大的铸铜遗址的部分陶范进行
详细鉴定后表明确实经过淘洗、练泥、陈腐的工艺处理1,但主要采用单一面料,
出现面料与背料之分的时间大概在商代晚期或者西周初期。两周时期比较大的
铸铜遗址都普遍采用了面料背料分开技术,而且有的经过处理,成为“熟料”。
《中国冶金史》研究鉴定表明当时陶范的范土是由石英砂和粘土组成,并羼入
颗粒细小均匀的蚌壳和植物质,说明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对原料的粉碎、筛析、
混料、成型等工艺过程2。母范质地坚硬,内范则比较松软,外范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陶质细腻、外层则质地松软、含有较大颗粒的砂子。庄李陶范制作时一部
分也采用了面料和背料分开的技术(图 3-1)。侯马铸铜遗址中,一些井可能为
取制范用的土和砂的场所,遗址中的房子、灰坑中的堆积中含有成层粗细不等
的砂子,可能与筛选砂子有关。陶范的用料往往腔面精选面料,背面质地较粗,
侯马铸铜遗址中还加入熟料。据考证,侯马铸铜遗址Ⅱ号遗址出土了大量范和
模,出土了 500 多件呈红褐或黄褐色的“攥泥”,攥泥表面都留下了清晰的制作
手印痕。如标本ⅡT87H500:4 为长条形泥条,面上有 8 条并列指痕,为左右手
同时紧握所留指印(图 3-2)。攥泥应是专门烧制的熟料,由当地原生土加一些
砂、植物纤维,经焙烧而成。攥泥可添作范料也可作内范的填充料3。侯马 H103、
H422、H510 三个单位底部发现淘洗过的墐泥块,这就是可能沉泥,练泥的场所。
新郑也发现一把抓泥条,形状如两头稍尖的棒状,最大直径 5 厘米左右,便于
一手攥握,因烘烤火候不同,断面上呈现不同分层,功能可能为支垫范炉,或
铸大型器物时填充所用,如 T622J449:152(图 3-3)。郑韩故城的陶范也采取了
面料背料相结合的制法,如标本 T622J447:164(图 3-4)为一小型圆鼎的中腹
部残块。涂料层光滑,浅黄细密质地,与外圈分型面相接,面料层未经修整,
露出红色面料层,可以明显看出明显的刷涂料层再摁面料层的过程。右部分有
立面和背面组成,里面底部残留四个指窝痕,背面残有两道明显的摁抹痕,充
分反映了分块制范的特点4。

1 刘煜、岳占伟《复杂化生产:晚商青铜器的陶范铸造工艺流程》,陈建立、刘煜主编:《商周青铜器陶范
铸造技术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第 82 页。
2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1975-1979 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 年第 5 期,第 435-441
页。
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281-430 页。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 647-701 页。
91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H : 戈范正面与背面对比图
图 3-1 庄李 17 43

ⅡT87H500:4 图 3-3 郑韩故城 T622J449:152 图 3-4 郑韩故城 T622J447:164


图 3-2 侯马

(二)模范制作

一套铸型从设计到制作是复杂且相互关联的连续作业。仅就遗址中发现的
材料看,与制范相关遗物最多的就是模、范、芯的制作。遗址中相当数量的铜、
石、骨制的刻刀、刮刀、砺石显然和制范环节密切相关。
第一,模的制作。青铜器制造的第一步是要根据器物形状制造出泥模,制
作方法可分为 “整模”与“块模”两种。所谓的“整模”就是按铸件形状制成
的整体或局部雏形,有实体的、半实体的还有中空的,形制和将要制成的青铜
制品一样,目的是为之后通过这个泥模去翻制外面的泥范。这种方法多适用于
制造较小的青铜制品;所谓的“块模”是对于大型而又规整对称器物的范根据
器形和纹样分为数层,每层分为若干块形制相同的范,而每层只需制作一块模,
来翻制外面的泥范。尤其是纹饰部分的制作,较多的使用了这种方法。如侯马
铸铜遗址相当多纹饰部分的模范制作时采用分块制模的方法,有些纹饰的模块
92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小到仅有一个纹样单元,这种块模可称之为模板,一些纹样模由多块这样的模
板拼接以后再用背料连接成一块,如标本ⅡT241:1 是鼎鉴类颈部纹带模(为一
周的八分之一),由六块拼接,每块包括一个 C 形蟠螭(图 3-5)。有些则以模板
翻制出范块后按照器形大小再拼接组装成铸造用的范,钟、鼎、舟等范的纹饰
带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拼接组装成模或范的方法颇似后世的活版印刷技术。
郑国青铜纹饰开始使用纹饰活模组装技术,利用模印方法将纹饰按图案结构分
块做成,可组装的活体模,这样就不必在范体上刻划纹饰,只需要在纹饰位置
凿出嵌纹饰的凹槽即可,不仅省工省时,加快了纹饰的制作速度,而且也使相
同重复的纹饰更加规范统一,在组装过程中,如果某段纹饰被损坏,即可立刻
更换,不至于因修补、晾干后才能使用而影响工时。如在中行春秋铸铜遗址发
现的郑国编钟外范残块 T622J449:29(图 3-6)上部篆部纹饰都是活模组装而成,
这一技术的使用,可以在铜器铸造过程中,对未造成整体损坏的外范,重复使
用。

纹 ⅡT241:1
图 3-5 侯马 模 编钟外范残块 T622J449:29
图 3-6 郑国

第二,陶范的制作。陶范的制作是一件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序,也是陶范
铸造的关键,一般都采用翻制的方法。
根据蔡全法1先生和谭德睿等2先生对陶范制作进行的复原实践研究成果,结
合对遗址中出土陶范的观察,本人认为陶范制作可分三个步骤。首先将范料按
压在模型表面,可将草木灰类的脱模剂敷在模面上,再用手指按压小块面料泥
贴在模面上,此过程要反复按压锤实。其次,在范周边修整出分范面,用榫卯
定位,上分型剂。最后照此重复做多块范后,对范加压阴干定形后再脱模,然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 725 页。


2 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制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 年第 2 期,第 229-230 页。
93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后内外范依次组合捆扎,继续阴干至不变形为止。从某些纹饰的制作看,一套
外范往往可以反复利用。如郑国祭祀铸铜遗址标本 T622J446:38\39\256 是以一
排横鳞状纹为主体纹,以水点纹和兽面轮廓为附纹,组合而成的单块范,是某
种礼器上的部分花纹,共三块,从形制、质地、火候及花纹的形态分析,可能
是一套外范或同模制作的一批范。
第三,芯的制作。芯的设计要考虑逐渐壁厚的要求,尤其是要解决芯的固
定问题,这是保证铸件质量的关键,否则会出现厚薄不均。制作泥芯的方法可
以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手制,将翻制泥范用的整模直接平均刮削掉一定的厚
度(刮削掉的厚度即为青铜制品的厚度)来制作泥芯1;第二种是通过外范来翻
制里面的泥芯,芯身用刀削成,留出芯撑,芯撑的高度即为铸件的壁厚。在侯
马铸铜遗址中还见一种芯盒翻制芯的方法,多见于钁、铲、斧等工具及空首布
的芯,如ⅡT83F9 所出五种规格的自带芯撑鼎足芯,显然是用芯盒翻制的,同样
大小,芯撑也完全一样,并无刀削痕迹,两侧两侧有两条修平的披缝。

(三)合范

范制作好后下一步即为合范,合范就是按计划将制作的分块的范按一定顺
序合成铸型。从考古遗存看,在分型面和范块之间多使用榫卯结构来互相组合,
卯榫是范体扣合起定位作用的突起或凹坑。传统的样模,雕塑好铸型后,用范
泥逐段扣在样模上,进行翻制外范。外范一般是多块组合的,扣上一部分范泥
后,对范泥的边进行切割,并挖至形状各异的榫卯结构,再将另一块范泥紧贴
切割面,扣在样模上,再对这块范泥的外面进行切割,挖制榫卯,依次类推,
分块糊好外范泥,各种形式的卯榫自然形成,有三角形、长条形、宽带形、十
字形、椭圆形、圆形、不规则形,其中三角形和长条形最多。陶范的合范方式
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双合范,适用于较简单或小型的铸件,如工具、带钩、
武器、环等。另一种是复合范,由两块以上的范组成铸型,多的达十多块,适
用于形制特殊、结构复杂的青铜器类,如钟、鼎等。洛阳北窑的陶范,除泡、
戈、链范是双合范外,余者均属复合范,在分型面上多采用三角楔形榫卯和长
方形子母口使范扣合。而庄李村的陶范,双合范的比较多,有戈范、牌饰范、
刀首范、贝范、泡范等(图 3-7),使用复合范的有鼎范和銮铃范。为了加强陶

1 张璐璐:《两周陶范的相关问题讨论》(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15 年,第 31 页。
94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范合范后的稳定性,在范块之间大多通过榫卯结构互相组合,在洛阳北窑发现
的陶范中多合范大多使用三角形状的榫卯结构和子母口方法来使范块之间互相
结合(图 3-8)。侯马的双合范用于小型或简单的铸件,这部分范大部分是平行
分型面,面上有对应的榫卯,外侧壁上多划出合范号(图 3-9)。在将单个的陶
范合范之后,一般还需要对合范后的整体范进行加固处理,在很多铸铜遗址发
现的陶范有比较明显的加固痕迹,有用绳索捆扎再加固泥、草拌泥、竹木片等。
如在郑国祭祀遗址中出土的陶范中许多范的四周都有相连的凹槽,特别是许多
钱币范的四周均有用于捆扎绳索的凹槽,除了捆扎之外通常还会在合范后的范
体外面裹上一层草拌泥。如庄李铸铜遗址范体背面不仅留有包裹范体的泥,还
有明显的绳索捆扎后留下的痕迹(图 3-10)。

: 带有方形和“T”形榫的刀首范
(1)H4 50 (2)H17:30 带有卯的銮铃五菱形范
图 3-7 庄李刀首范和銮铃范

H : 带有三角形榫的圆鼎陶范 图 3-9 侯马 T25H27:1 带有合范记号的剑范


图 3-8 洛阳 84 1

95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H : 带有包裹泥和绳索捆扎痕迹的环首刀范(背面)
图 3-10 5 46

范块制作好之后应该半阴干后从模上取下,修整纹饰后再次合好范继续阴
干,以避免变形。制好的范往往集中存在在固定的地方,如侯马Ⅱ号遗址晚期 V、
Ⅵ段 T92F14 和 T31F13 出土一些完整陶范,集中放在龛内或窑洞内,大部分未
经浇铸,应该是专门存放制好的范的地方。为了搬运扣合范体,范背上往往设
有握手,如郑韩故城铸铜遗址握手用面料泥制成,形制有锥状和近圆柱状。

(四)烘范

铸铜遗址出土的陶范绝大多数经过烘烤,烘烤过的陶范多呈红褐色,少数
为青灰色,更少数为黄褐色,可见烧成氛围不同。陶范制作阴干之后装窑烘烤,
复杂的陶范为避免变形可能是合好范后阴干再烘烤,侯马铸铜遗址中发现的一
些未经铸造却已经糊泥,并经过烘烤的合范,反映了这一过程。侯马铸铜遗址
XXⅡT667 发现的窑 Y6(图 3-11),周围没有发现制作陶器的迹象,附近灰坑出
土未浇铸的陶范碎块,应该是烘范所用。新郑中行铸铜遗址春秋中期的烘范窑
T634Y3(图 3-12),由窑室、活动面、风灰洞、同期堆积四部分组成。窑室为南
北向不规则长方形竖穴,南部较宽,北部斜窄,窑底部残留五个风灰洞,窑最
宽处 2.36 米,最长处 3.7 米,窑深 0.22 米。

96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图 3-11 侯马铸铜遗址烘范窑 XXⅡT667Y6 图 3-12 新郑中行铸铜遗址窑 T634Y3


(五)分型面涂料

在一些铸铜遗址烘烤过的陶范范腔及分型面上多有灰黑色涂料,有的已成
片剥落。孙升对侯马铸铜遗址陶范表面的涂料进行模拟实验表明,陶范的灰黑
层可能是涂刷的有机物质碳化后的产物。作用是利于脱模、防止粘砂,保护了
铸型,减少了废品率,提高了铸件加工效率1。

(六)废弃与保管

浇铸过的陶范经过打范取器后废弃,多弃于废水井中,个别抛洒在灰层中,
外层的加固泥也毁弃,在不同铸铜作坊中均发现这一现象。

二、浇铸环节遗存的构成与程序
根据相关遗存判断,属于浇铸环节的遗存有:熔炉残块、破损的鼓风嘴、
浇铸铜渣、燃料残渣、浇口残留等(表 3-1)。据此浇铸环节的基本程序包括构
铸熔炉和浇铸。

1 孙升:《侯马出土陶范铸型表面处理技术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年,第 45 页。
97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表 3-1 铸铜遗址浇铸环节相关遗存统计表

窑 伞状 鼓 风 管 熔(炼)炉 炼渣 坩埚 炉料 烧土 残 铜 块 碎 木
陶管 (嘴) (粒、渣) 范 炭
周公 √ √

周原 √ √ √
北窑 √ √ √ √ √ √
侯马 √ √ √ √ √
3812
新郑 √ √ √ √ √
丰镐 √ √
孔头 √ √ √

齐镇 √ √ √ √

灵寿 √ √ √ √ √
邯郸 √ √

(一)构筑熔铜炉

各个铸铜遗址均发现大量残炉壁,包括各个部位,多用泥条盘筑。洛阳北
窑遗址出土的熔炉残块呈弧状长方形,从内壁残留的木炭、铜颗粒、铜渣看,
是以木炭为燃料,采用内加热法熔化铜液。洛阳北窑熔炉为适应大小不同的铸
件合理利用铜液而设计,可分三种:一是以圜底陶瓮为胎的坩埚式小型铜炉(炉
径 0.5-0.6 米),二是竖式中型铜炉(炉径 0.9-1.1 米),三是竖式大型铜炉(炉径
1.1-1.6 米左右)1。通过对炉壁内壁岩相的鉴定,表明耐火材料在当时的生产实
践中已被熟识并广泛使用。经过对炉壁耐火材料熔点的测定,当时的熔炉温度
通常是 1200-1250℃左右。炉外壁为草拌泥,内壁以细泥为炉衬。由岩相检验表
明炉衬是一种由粘土加石英砂组成的耐火材料。发现的粒均匀,是带有棱角的
石英砂颗,充分说明这些原料是经过人工粉碎、拌匀等加工过的。炉壁是采用
泥条盘筑法制作,据出土大量残块侧量可知当时的泥条一般为泥、砂加草拌和
而成,泥条通常宽 3-4 厘米,厚 3-4 厘米。通过观察大量熔炉残块可知,熔炉内

1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 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 年第 5 期,第 439 页。


98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壁均为“烧流”,有的还粘有木炭、铜粒,最厚可达 1.5 厘米,有的烧流面金光
闪闪,说明经过了长期使用。庄李铸铜遗址炉壁残块内壁局部有“烧鎏”痕迹。
侯马的熔炉为内加热式,炉体由下部的炉盆(或称炉缸)和上部的炉圈组成。
炉体上附少量炉渣,内壁曾经修整,小蜂窝状渣层上面留有清楚的凿类工具痕
迹,痕宽 0.9-1.5 厘米。熔炉用泥条盘筑,外面用草泥糊抹。个别部位如炉圈侧
边接缝处用泥条加固,防止炉圈使用时胀裂。新郑郑国铸铜遗址发现的都是泥
条盘筑的熔化铜炉,小竖炉,炉膛直径 20 厘米,顶吹内燃式铜炉。熔炉有泥条
盘筑贴泥及堆筑两种,泥条盘筑法主要用于炉缸以上的炉壁中层,以细泥加少
量草茎构成,外贴泥同陶范的背料泥,泥料中含的草茎较多,泥条内层受热后
即便产生熔流现象,由于泥条质密,而不会渗透铜液,贴泥层富含草茎,受热
后炉体不至于开裂。堆铸法也是三层结构,内层含沙量大,是炉衬层,中层是
泥条质炉体,外层含草茎量大,是加固层,炉体不是一次性堆筑而成,而是分
段堆筑,每段之间有明显交界面。因为所发现的都是炉体残块,且因炉内上下
过火温度不同,根据炉壁内面颜色和熔流状态的差别,可以看出包含有炉口、
炉腹、炉缸、炉基等炉体的不同部分。
鼓风设备是熔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于鼓风设备的相关记载,先秦文
献《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战国及汉代冶铸铁
遗址中关于鼓风的实物资料出土较多,之前所发现的鼓风管的实物资料比较少。
侯马出土的鼓风管分顶吹式鼓风管和侧吹风式泥质鼓风管,应该就是先秦文献
中说的“龠”,最初可能为竹筒类,后来改为陶制,风源可能为人力鼓风的皮囊,
即文献中的“橐”。文献记载“伎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具炉橐、囊以牛
皮”,洛阳北窑有若干个鼓风眼开于炉身下两炉圈衔接处,鼓风眼直径为 2-3.5
厘米。多眼鼓风使炉内燃烧更旺,熔铜速度更高。证明了“橐”作为鼓风设备
用于冶炼是完全可信的。新郑出土的鼓风管残片是夹石英砂的红陶,泥条盘筑
法制成,呈牛角状。标本 T622J449:134 角状残片表面有多个手指窝痕,内壁
上泥条盘筑痕迹明显,约有 8 条,凸凹不平。先行烧好,炉体筑到炉口时把鼓
风管半嵌在炉口上,对鼓风管进行加固,阴干。鼓风管靠皮囊等鼓风工具,泥
封金门,引火后鼓风熔化铜液。

(二)浇铸

浇铸法有浑铸和分铸两种方法。浑铸法是商周时期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
99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主要方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此法主要用于制作一些简单器物,如工具、兵器
等。浑铸法是将事先设计和制作好的各范块、范芯组装好,接着用草拌泥包裹
成一个整体的范包,然后就地烘烤、浇铸,一次铸成,整体成型。分铸法是将
器身及相关附件物,如器鼎耳、器盖握手及器物上突起的圆雕兽首等分别浇铸,
然后组合,等浇铸时再铸到一起。如在侯马铸铜遗址出土鼎范分析,除少量鼎
足和腹一次浇铸外,鼎耳及大多数足部有单独浇铸系统,为了使附件和主体衔
接牢固,鼎耳范的芯头侧面有透孔,铸件上有横柱,连接时可起加固作用。

三、成品处理

成品处理环节遗存有打磨铜器铸缝掉下的铜渣、用废的磨石及其他材质铜
器修整打磨工具等。遗存反映出有打磨、修补及旧物回收等处理环节。

(一)打磨

浇注后冷却到一定程度,即可打开范取出铸件,打掉浇口,剔除纹饰附着
的泥砂,用砺石砺平铸件的披缝、毛刺。在各个铸铜遗址中都有砺石出土,数
量众多,形状不一,一般为红砂岩制作,有的表面留有磨痕,应该是用来磨制
工具的磨石。侯马铸铜遗址出土近千块砺石,皆为砂岩质,形状各异,有使用
痕迹,应该是此用途。

(二)修补

青铜器使用损坏在所难免,在铸造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瑕疵或空洞也需要修
补还原。在铸铜遗址中发现铸件或青铜器有修补的痕迹。如侯马铸铜遗址有的
铸件在铜液流不足的地方还进行过修补。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青铜礼乐器,个
别鼎、部分簋和鬲及个别编钟上,都有修补的痕迹。在缺失部位用泥做成内外
范,堵于缺失部位的内外侧,刻出浇冒口,用熔化的铜液直接浇灌,使新旧器
面熔于一体。如果缺的是有花纹的部位,则在修补范上刻上或模印出缺失的花
纹,浇铸后使新补的花纹与旧有的花纹衔接起来,最后打磨范缝毛茬,使器面
整洁,恢复面貌。

(三)旧物回收

金属器皿废旧或废弃的回收利用就是将废旧物品重新回炉熔化、提纯制造成

100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新产品的过程。这些废旧物因为需要重新入炉熔化,故称之为炉料,郑韩故城
春秋中行铸铜遗址出土较为丰富的炉料遗物,铜熔化后能剩的是废旧铜器中包
夹的范芯,芯经炉中的高温,由红色范土烧成青灰色高硬变陶质。芯范是炉料
的残余物,仍称为炉料。虽经高温熔炼,但仍能看出大致形状,有锛芯、钁芯、
环芯、兽耳芯、圆壶芯、方形鼎耳芯、各种足芯等,发现填有炉料的遗迹单位
以 J447 最为丰富,有 3509 件,占总数的 87.9%。
两周铸铜遗址中规模最大,资料最为详实的当属侯马铸铜遗址,不仅反映
出操作链的技术流程,而且能反映出每个环节在遗址空间功能布局上的变化,
常怀颖已经就侯马铸铜遗址操作链环节中不同生产环节仓库与工棚的空间布局
位置、生产功能区的分布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结论:工厂布局经过合理规划,
有专门铸造区和制范区,各个环节的分工与阶段性明显,待铸模范的存放不仅
经过规划,而且存放的具体产品经过筛选,如小件放一起,大件放一起。打磨
活动在户外露天进行,没有专门场所,分工细致,高度复杂化和规模化生产1。
其他遗址由于发掘范围等限制,资料没有那么详实,但推测应该具有相同类似
的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节 冶铸铁业操作链
铸铁作坊从生产遗存来看,应该至少包括冶铸设施(炼炉、烘范窑、脱碳
炉、鼓风管、水井)和铸铁过程的残留物(炼渣、铁矿石碎块、木炭、红烧土、
模范)及工具。在铸铁遗址的资料中,目前发掘资料丰富、情况较清楚的当属
战国时期三晋系统的铸铁作坊,如中行、阳城和仓城都是重点参考对象。冶铸
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手工业活动,根据冶铸手工业的相关材料,结合考古发现
的各个铸铁作坊冶铸遗迹、遗物,将其工艺流程可大致分为如下几大部分,即
(图
构筑熔炉、制作铸范、烘范、浇铸成型及成型后的加工处理(退火脱碳处理)
3-13)。虽然原料的获取也是手工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从生产遗存反映来看,
缺乏铁矿资源的直接反映,所以作坊的生产环节不涉及采矿。
成品输出
淘洗和配比陶土 制范 烘范 成品 成品或半 加工再 重
废品 熔
浇铸 炼
熔 产生工业废品的 理与废清 弃
矿石或原料获取 熔炼或精炼 陶范的 再利 改 或 弃
用、 用 废

图 3-13 铸铁作坊生产流程图

1 常怀颖:《侯马铸铜遗址研究三题》,《古代文明》辑刊,2013 年,第 130 页。


101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引种建荣等:《试谈铁作坊中废弃冶铸遗物整理的理念与实践》图一,《南方文物》2013 年第 1 期,第
118 页)
一、构筑熔炉

从铸铁遗址熔炉遗存分析可知,战国早期的熔铁炉形制与熔铜炉非常类似,
应该是源于熔铜炉,但由于熔铁温度要求较高,因而对炉壁厚度、材料、结构
等提出新的要求,在熔铜炉形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至战国中期形成普遍
应用的复合材料、机构完善的竖式熔铁炉,到汉代仍一直沿用。1987 年,河南
西平县赵庄炼铁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座战国晚期炼铁竖炉,炉体保
持较好,形制完整,能够大体判断构筑方法。冶铁炉为竖式炉,它由炉基、风
沟、炉腹和炉缸组成(图 3-14)。冶铁炉的建造过程分为二次。先在小土丘顶端
挖一竖井状炉基坑,炉基沟槽呈长方形,接着在沟槽南端底部开一风口,然后
用耐火材料垒筑炉壁和风沟。不同部位的炉壁是用不同的内模分层夯筑成的1。
竖炉在炉型、筑炉、鼓风设置、燃料及耐火材料种类等方面,保持有炼铜竖炉
的不少特征。灵寿城五号遗址一号冶铁炉炉室复原后南北长 3 米,东西宽 2.5 米,
炉体高大,还有良好的鼓风设备,在五号铸铜冶铁作坊内采集到的陶通风管,
通高 25 厘米,壁厚 1.6 厘米,上口径 4 厘米,下端内径 8.4 厘米,可知鼓风量
相当客观。六号遗址发现两座铸铁炉,其中二号铸铁炉通长 2.45 米,宽 1.24 米,
炉壁和炉膛底部用残陶范铸砌,外抹黄泥,炉门用石块垒砌,两侧炉体延伸到
作业坑(图 3-15)。

平酒店冶铁炉平剖面图
图 3-14 西 图 3-15 六号遗址二号铸铁炉(E6T32③L2)平剖面图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省西平县酒店铸铁遗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 年第 4 期,第 28
页。
102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据战国时期各个铸铁遗址的熔炉残块分析,有一些是单一材料的炉壁,较
多的是复合材料熔炉残块。单一材料熔炉依据炉壁的厚薄程度可划分为薄壁熔
炉(3 厘米)和厚壁熔炉。总体趋势是由单一材料熔炉向复合材料转变。如阳城
铸铁遗址战国早期熔炉多为单一材料熔炉,既有薄壁熔炉又有厚壁熔炉。如标
3 :66 为战国早期厚壁型草泥质熔炉炉口下部残块,炉壁残存两层,内
本 YZHT2○
层厚 0.8-1.6 厘米,外层残厚 3.6 厘米,内层和外层均有熔融层,说明炉壁熔蚀
到很薄时,从内面加厚进行大修(图 3-16)。西周和春秋时,薄壁熔炉只用来熔
铜。为满足熔炼铁的需要,古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对熔炉进行技术与性
能改进,这些技术改进奠定了复合材料熔炼炉诞生的物质技术基础。晚期炉壁
层次多,结构好,如炉腹上部残块 YZHT4L2:6 由里到外共 5 层,炉衬层、砂
质圈层已残缺,残存的第三层是草泥加锄板层,第四层是薄长方形砖层,第五
层是草泥层1(图 3-17)。战国时期,郑韩故城仍继续使用薄壁熔炉,也使用复合
材料的熔炉。


图 3-16 YZHT2 3 :66 图 3-17 YZHT4L2 :6
鼓风设备是熔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多数冶铸遗址内均发现了鼓风管
的残片。根据考古发现残片上熔流程度的不同,可推测鼓风管是多节相互套接
一体的。鼓风管的各个部分均是单独烧制成型,熔炉筑成后将原先单独烧制成
型的鼓风管的各个部分相互套接架设在熔炉口部。由草拌泥制成的鼓风管的制
作方法有泥条盘筑和内芯模具两种。鼓风管分泥管和陶管两种,从阳城铸铁遗
址泥质鼓风管残片内壁观察,有木棒做内模的痕迹,有两层熔融层,说明风管
在熔到非常薄的时候,再糊上一层草泥继续鼓风,陶风管表面都有草泥痕迹2。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第 287 页。


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第 289 页。
103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阳城作坊中发现有顶端为圆弧形、用于架设鼓风管的炉口残块,这表明战国时
熔铁炉的鼓风方式还是以顶吹为主。

二、制作模范

模范制作工艺同铸铜大体相同,但也有改进的方面。首先,面料的改进,
中行仓城铸铁遗址出土的陶范,多数陶范质地细腻、含沙均匀,并夹有植物粉
末材料。范料的改进既提高了范的强度、耐火性和透气性,也提高了铸件的质
量和成品率。中行的陶范普遍采用细腻涂料,既是面料又是涂料,摈弃传统的
烟灰涂料,增加铸铁器表面的光洁度,是铸范工艺的重大改革。其次,范材质
的改进,如战国时的燕国、赵国采用先进的铁笵生产铁器。韩国也用经过改良
的先进陶范生产铁器,这使传统陶范生产技术达到了类似“翻砂”工艺的更高
水平。这种制范方法,材料随地可取,制作简便,可大规模生产,出土的陶范、
范芯上留下这种工艺的痕迹1。第三、大量使用板材范、条材范加工铁器。在阳
城铸铁遗址出土大量铸范中,以钁、锄和板材最多,这些规格不同的板材铁、
条材铁经退火脱碳处理后成为可锻铸铁和铸铁脱碳钢,再用经过处理的铁料加
工成种类繁多、样式多样的铁器。大量生产铸铁脱碳材料,拓宽了脱碳材料的
适用范围,使冶铁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具体制作工艺同前文铸铜工
艺的模范制作,在此不再赘述。

三、烘范浇铸成型

铸模铸范做好后入窑烘烤,冷范烘烤并趁热浇铸。铸件一般是合范铸出,
先在合范外封糊加固泥,再入窑烘烤。阳城铸铁遗址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烘范窑
(图 3-18)。窑由工作坑、窑门、火池、窑室、烟囱等组成,为保证合范在窑内
烘烤时温度均匀,采用特殊的糊泥方法,在范外的加固泥糊成为脊棱造成范间
空隙,加入木条增加范的强度,使合范在窑内烘烤时可以纵横流通和均匀受热。
从阳城铸铁遗址出土的带钩套范看,往往一盆有两套,一次可以叠铸出 40 套带
钩,说明叠铸工业达到较高水平。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第 325 页。


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第 326 页。
104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图 3-18 阳城铸铁遗址战国 期烘范窑 YZHT1Y1 平剖面图 图 3-19 阳城铸铁遗址战国
晚 脱碳 平剖面
期 炉 图
四、成型后的加工处理

铁器浇铸后要经过退火脱碳处理。脱碳炉的作用是将浇铸的白口铁铸件放
在炉内,用氧化焰退火脱碳,使铸件减少脆性,增加韧性。阳城共发现 3 座脱
碳炉,有炉、风道、抽风井。其中一座 YZHT7L1 仅存炉底部直径 2 米的圆形红
色烧痕,在残存炉基底表面中央,砌有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长方形风道口(图
3-19)。在风道和抽风井的填土中,出土大量残陶范和 90 多块耐火砖。经过不同
铸铁遗址的金相学鉴定,阳城铸铁遗址经鉴定的 34 件铁器中 33 件经过不同程
度的退火处理,占 97%1。郑韩故城在中行遗址检测了 22 件铁器,其中 19 件均
铸后经过不同程度的退火脱碳处理,3 件锈蚀严重的铁器无法鉴定2。
从冶铸铁操作链和铸铜操作链构成的内涵比较可知,两者在炉型、筑炉、
耐火材料、鼓风、燃料等构成方面,在炉温技术及工艺、熔剂等方面都体现出
较强的相似性,这说明炼铁技术是借鉴、承袭了炼铜技术,但在发展中根据实
践需要不断创新,尤其是竖炉炼铜技术为炼铁技术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3。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第 329 页。


2 李秀辉:《郑国祭祀遗址出土部分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 1050 页。
3 许书理:《炼铜技术对炼铁技术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0 年,第 47 页。
105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第三节 制陶业操作链
最早明确采用操作链理论指导陶器技术研究的文献是 1993 年冯·德·利物
( Sander van der Leeuw)发表的《给陶工一个选择:制陶技术的概念层面》。他试
图证明限制技术的主要因素是来源于文化方面1。其文章奠定了操作链理论在陶
器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后继的许多学者在研究陶器制作技术以及技术选择
中,都会以操作链思想来考察技术程序。操作链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技术过程,
也指从考古学研究和实验中概括出的一种技术行为模式。从方法论上来说,将
操作链概念深植于研究者的理念中,意味着要以动态的眼光来考察陶器整个生
命过程。各环节不是彼此孤立存在,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以陶器为例,这个
过程一般包括:生产(原料采办—原料加工—坯体成型—修整—装饰—烧制)
—分配—使用—维修—再利用—废弃。在实际研究中虽然可以着重于某一具体
的操作环节,例如陶器的成型技术,但还要综合考虑到其他环节2。
根据制陶作坊内能反映生产过程的遗存,结合考古发现的大量陶器,可以
概括出制陶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料、淘洗和练泥、制坯、阴
干、修整装饰、入窑烧制。

一、选料
陶器对泥料的要求较高,必须要满足制坯需要的可塑性,而粘土以其良好
的延展性符合作为原料的要求,就地选取的粘土,经过淘洗揉炼等才能成为制
作陶坯的坯泥。从中原地区两周作坊遗址判断,制作陶器泥土的来源一般都是
就近挖土而成,由地面向下挖到合适的土层,进行取土,形成坑或沟的遗迹现
象。有学者认为在东周时期郑韩故城冯庄制陶作坊中,一些不规则灰坑正是为
起取粘性陶土所形成,后来废弃后才成为倾倒陶器废品的坑穴3。秦都咸阳战国
时期的大型制陶作坊中也发现被用作陶器窖藏的制陶取土形成的不规则土坑4。
战国时期秦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中,有两条巨大的沟状遗迹5。长方形口,直壁,

, , : , :
1 Leeuw v. d. Giving the potter a choice Conceptual aspects of pottery techniques Technological Choices
, , : ,
Transformation in Material Cultures pp. 238-288 London Routledge 1993.
转引自郭梦:《操作链理论与陶器制作技术研究》,《考古》 年第 期,第 页。 2013 4 98
2 郭梦:《操作链理论与陶器制作技术研究》,《考古》2013 年第 4 期,第 99 页。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作坊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 中国重要考古发
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第 76 页。
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9 页。
5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著:《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第 50、
58 页。
106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底部不平整,略有起伏,沟内有大量烧窑废弃物堆积,上下层包含物基本相同,
G1 坑底有 5 堆土堆,土质细腻,明显经过筛选。沟位于制陶作坊东部,距离窑
不远,废弃物堆积层次明显且基本相同,说明是短期堆积形成,加之底部有筛
过的细土堆,从以上遗迹推测这两条沟应该是当初取土所挖而成,直接在沟底
部粘土层挖取粘土,堆成土堆,并初步筛选出干净粘土运出作为原料,之后利
用沟堆积废弃物。

二、陶洗和练泥

取出的陶土加水成为泥料,泥料的可塑性是坯体成型的基础,可塑性与粘
土的成分有关,所含颗粒越粗越不容易成型,所以粘土往往经过淘洗和揉炼以
去除杂质,增加韧性,便于成型。东周制陶作坊中发现有淘洗练泥遗迹,有专
门的淘洗池和借地势挖沟捶打揉炼两种形式。在郑韩故城制陶作坊、武安县午
汲古城战国末到西汉时期的制陶作坊中均见大小形态不一的淘洗池。雍城豆腐
村有取土沟底部练泥的遗迹。
东周时期郑韩故城能人路制陶作坊发现陶洗池多处,池大小不一,四壁和
底部都有花纹砖,有空心的也有实心的,池子之间有陶排水管道相连接。通过
对池底沉积泥土痕迹的分析,推测陶洗过程是先将底部管道口堵住,然后将粘
土倒入池中,加水搅拌,均匀后待静态沉淀时,粘土分层,水分蒸发,上部形
成一层细腻的可用陶泥,底层的杂质土泥挖掉。还有一些坑池,也有花纹砖立
砌而成,但底部无砖。其中一个池子边长 1. 2 米,残深 0. 25 米,外侧连接有陶
水管1,应该是练泥的池子,用木棍等捶打工具反复搅拌捶打泥以增加韧性。在
大吴楼制陶作坊中也发现类似遗迹。制陶工房 F1 房基东南部发现一长方形浅池,
池底和四壁均见空心砖和方砖铺砌,四壁高出池底约 21 厘米,池底残存一层厚
1 厘米经澄滤过的细红粘土泥。发掘者认为这是当时存放泥料的地方2。池西壁
外还发现了澄滤器,平底,底部有数十个直径 0. 5-0. 8 厘米的圆孔,推测是筛陶
土的工具3。结合周围遗迹判断,这应是淘洗、陈练陶泥的池子。类似的还有为
数不少由多层竖立板瓦贴壁的坑池,形状不一,独立分布,应该也是类似的功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 年
第 1 期,第 7 页。
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 年第 3 期,第 39 页。
3 王迪:《中国北方地区商周制陶作坊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 年,第 131
页。
107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能。
除了专门的淘洗池外,还可见在坑内对陶泥加工的遗迹,如在武安县午汲
古城战国末到西汉时期的制陶作坊中,在 6 号窑南端附近发现了 5 个平底坑,
直径在 1 米到 2 米之间,深 0.8-2.35 米,相距较近,分布集中,有圆形也有方形,
在其中 2 个坑中,发现有淘洗过的细泥,其中 5 号坑壁上有水道口,这些坑可
能与陶土的淘洗陈练有关1。而在战国时期秦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中也可见类似
现象,在取土的沟内留有打泥时的棒痕,还有 5 堆筛过的细土,发掘者推断是
取土至一定深度遇料姜石层而不宜再下挖,遂改用作拌泥场地,把沟里筛过的
土直接借地势浇水搅拌,或以脚踩方式进行揉炼2。
水是淘洗和练泥环节中必需的因素,制陶手工业中的许多环节都需要大量
用水,所以供水和排水设施是制陶手工业必不可少的资源。供排水设施是建造
制陶作坊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制陶作坊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现的每个制
陶遗址都有为数不少的水井,有的甚至有完善的供排水系统。郑韩故城的排水
系统是列国制陶作坊遗址中的典型代表,在能人路制陶作坊中,发现 18 条形式
多样、规模不同、明暗搭配、砖陶共存、方向各异的排水管道,由主管道和分
管道组成系统,连接成为作坊的排水系统。在秦都咸阳故城手工业作坊区可见
筒瓦扣合成筒状的暗管和用板瓦顺序排列的明渠。
由考古发现可知,更多制陶作坊内采用水井和储水容器供水。在作坊遗迹
范围内多见水井。如郑韩故城冯庄制陶作坊中水井达 63 眼,皆为小型,直径都
在 1 米以下3。如此众多的水井说明制陶作坊用水需求量大,印证其规模大。秦
都咸阳发现水井一百余口,密集分布于长陵周围的制陶作坊区,水井大都用陶
圈安装,圈径一般在 70 厘米左右,每节高约 35 厘米,也有上部用瓦片下装陶
圈和通体用瓦片、砖块箍成的水井,但为数甚少,井底大部有沙粒滤水层,个
别井底遗存陶罐或陶盆汲水器,大批水井分布于制陶作坊区,反映了当时的制
陶手工业已具有相当巨大的规模4,也佐证了挖井取水是当地制陶取水的主要方
式。其他制陶作坊中也都可见水井,如襄汾县大张村春秋中期末制陶作坊中有
圆角长方形水井 1 口,与陶窑相距不远5。晋都新城春秋晚期虒祁制陶作坊陶窑

1 孟浩:《河北武安县午汲古城中的窑址》,《考古》1959 年第 7 期,第 339 页。


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著:《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第 58 页。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作坊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 2003 中国重要考古发
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第 75-76 页。
4 陈国英:《秦都咸阳考古工作三十年》,《考古与文物》1988 年第 5、6 期合刊,第 132 页。
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襄汾县大张村东周遗址发掘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三
108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附近发现长方形直壁水井1。垣曲古城东关制陶作坊中发现水井 1 口,开口圆角
长方形2。郑韩故城能人路制陶作坊内环城主道路的南侧发现一眼水井3 洛阳东
周王城小屯村北制陶作坊中,陶窑附近发现 2 口水井4。芷阳油王村西制陶作坊
中发现圆形水井 1 口5。诸多制陶作坊的井的遗存观察表明,井形状各异,有长
方形、圆角长方形、圆形等,总体由长方形向圆角长方形再向圆角过渡的发展
趋势,口径在 0.8 至 3 米之间,往往离陶窑较近。
除了供水的井以外,在制陶作坊建筑内普遍发现有大型的陶瓮、盆、缸、
陶桶等大型容器,与制陶作坊的用水、储水有密切关联。如郑韩故城能人路作
坊内多处出现大型陶盆、瓮等盛水器,其中一个探方中的陶盆,口径达 1 米,
高 0. 67 米,口部高出地面 10 厘米,置于一圆坑中,是制陶作坊的大型存水器,
与制陶坯用水、洗测模具有关。北部发现一窖藏坑,内有陶瓮、盆、桶及阴井
式排水管,形制大,应与制陶用水有关,作为存储器备用。

三、器物成型

经过淘洗揉炼后的泥就可以用来制坯了,但一次淘洗揉炼的泥量大,往往要
先储藏起来备用,为了使用时方便,有的还揉成泥条储藏。然后用的时候取出
制坯,最后晾干成型。

(一)坯泥的存储

练好的坯泥有露天存放、室内存放和挖坑存储等不同方式。郑韩故城大吴
楼制陶作坊的制陶工房墙外堆积厚约 20 厘米的细腻红粘土6,反映出露天存放是
陶泥存储方式之一,应该还比较普遍,只不过遗存难以发现辨识。为了方便就
近取用,有的坯泥直接存放于制坯工房中。如岐山流龙咀制陶作坊两座陶窑北
部发现一座夯土房基,房基上堆积有 20 厘米厚的器物泥坯7。还有挖坑存储的,
在战国时期芷阳油王村西制陶作坊中发现两处坑(1 号和 2 号),1 号坑位于制

晋考古》(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 291-292 页。


1 范文谦、王金平:《泱泱晋国再探秘—来自侯马虒祁遗址的报告》,《文物世界》1999 年第 1 期,第 27 页。
2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编著:《垣曲古城东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437 页。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 年
第 1 期,第 5 页。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年,第 126 页图一 0 三。
5 程学华、丁保乾:《秦芷阳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 年第 5 期,第 20 页。
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 年第 3 期,第 39 页。
7 巨万仓:《岐山流龙咀村发现西周陶窑遗址》,《文博》1989 年第 2 期,第 87 页。
109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坯作坊西 15 米,两坑平面都为长方形,长 17-22 米,宽 11、深约 3 米。 2 号坑
南边有从地表通往坑内的三级台阶踏步,台阶以下室底西南角有一圆坑,坑内
有腐朽木痕,深 0.7 米,直径 0.6 米。坑底有陶泥,含较细掺合料,陶质细腻。
根据坑形制、陶泥堆积及坑底小圆堆和残留木痕判断应该是陶泥贮藏坑1。结合
前文练泥所反映的情况,有可能是直接在坑内练泥后直接就地存储。在东周时
期秦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中也可见灰坑中存储坯泥的情形,在作坊中一部分袋
装灰坑中常发现盘绕着的搓好的坯泥条2,表明东周时期秦雍城制陶作坊是把坯
泥制成条状放在袋状坑中存储,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坯泥的干净整洁,另一方
面坑内有利于泥条保湿,张力更大,更易制作成型。

(二)坯泥成型

接下类就可以用坯泥进行成型了,两周时期的陶器成型主要有轮制、手制、
手轮合制等方法,几乎所有的陶器上都有轮制修复的痕迹3。以郑韩故城为例,
能够体现器物成型的方法有模制、轮制、捏塑、手制等方法,其中往往是多种
方法综合使用使器物成型4。制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手工业门类,其成
型方法已经研究的足够透彻了,在此不再赘述。

(三)阴晾干坯

成形的陶坯水分较大,必须晾干之后才能入窑烧制,否则造成器坯扭曲变
形。但是也不能直接晒干、风干,否则水分流失过快,会造成干裂,所以陶坯
在入窑烧制之前要谨慎存放阴晾。从制陶作坊遗迹考察,有专门的存坯和干坯
房。目前可以确认的专门用于存坯的建筑或房间有三处,分别为郑韩故城冯庄
制陶作坊、侯马农贸市场东周时期制陶作坊和芷阳油王村西制陶作坊。郑韩故
城冯庄制陶作坊 H325 中发现大量整齐码放的陶豆泥坯5(图 3-20),半地穴式的
工房内专门设置了一个方形的陶豆坯存放间。

1 程学华、丁保乾:《秦芷阳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 年第 5 期,第 20 页。
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著:《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第 58 页。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 年
第 1 期,第 7 页。
4 王凯:《郑韩故城手工业遗存的考古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0 年,第 41-42
页。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作坊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 中国重要考古发
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第 76 页。
110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图 3-20 冯庄制陶作坊制陶工房 H325 平面图


在侯马农贸市场东周时期制陶作坊中, F2 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门口用残
瓦封闭,内堆放豆、鬲、曲颈盆、瓦等陶器坯胎,数量众多1。可见是专门的存
坯房。
油王村西芷阳东周时期制陶作坊中的 F1 应该也是干坯房。发掘者谓之“制
坯房”,为半地下式窖穴构筑,制坯房正室平面为长方形,长 3. 6、宽 2. 4,深
2. 5 米2。王迪对比了东周时期的其他制陶作坊中的房址,认为此房址与其他房
址形制颇不同,2.5 米的地下深度对于制坯来说太深,影响采光,由此推断此房
应该是干坯房而不是制坯房3,在此赞同。

四、修整装饰
陶坯阴干后,初步成型的毛坯经过修整才能达到所要求的成坯,有的还需
要拍印刻划纹饰。从生产工具遗存判断,修整主要有拍打、刮削、磨砺等方法。
根据表 2-4 的统计,骨镞、骨匕、骨锥、刀、砺石在制陶作坊中和陶垫、陶纺轮
同出的频率很高。在考古上的砺石在铸铜作坊中常被认为是打磨用具。西周时
期的陕西岐山赵家台、沣东洛水村,东周时期的河南洛阳东周王城等多个制陶
作坊中砺石所出不少,而且与其他制陶工具同出,说明也有磨砺的作用。结合
其自身特性,它在制陶中应主要用于挫磨掉晾坯之后的陶坯上的一些瑕疵,或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晋国陶窑遗址勘探与发掘》,《考古与文物》1989 年第 3 期,第 15
页。
2 程学华、丁保乾:《秦芷阳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 年第 5 期,第 19 页。
3 王迪:《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制陶作坊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 年,第
178 页。
111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者是挫磨掉烧成陶器边沿的一些缺陷,让器形更规整。刮削器骨刀、骨匕、骨
锥等是用来将器表刮平,甚至刻划图案。

五、入窑烧制

坯体阴干后装入陶窑,经过焙烧成为陶器。任何陶窑都是通过点燃燃料,
产生热量在窑体内的流动与陶坯进行热交换,从而烧成产品。所以燃料与窑的
结构直接影响温度。从生产遗存看,两周不同制陶作坊各种窑内的火膛或操作
坑底部皆为灰烬或草木灰,大多还夹有木炭,可见,软草和木柴是基本的燃料。
在制陶作坊制陶场所的炉灰堆积物中常可见分层现象明显,推测可能时段不同
使用的燃料也不同,如晋国陶窑遗址的制陶场所 F2 底部堆积由上至下分层明显,
层次由薄变厚,逐渐呈现红褐色、黑灰色、白灰色、深灰色,推测因烧制时段
的不同先后使用软质柴草、树枝、杠木等1。从前文分析可把两周时期窑分为倾
斜式和竖直式,二者结构不同,总体上窑结构越来越成熟,经过不断改进,提
高使用寿命和效率。如窑床面积不断增大,可容放置更多陶坯;火膛逐渐位于
窑室之内,燃烧充分,提高窑温;烟囱的位置和排烟孔的个数也有所调整,使
得能充分运用火力,并且窑内温度均衡。两周时期陶窑的烧制产品除了器物类
之外,建筑材料的烧制是一大特点,从制陶作坊的烧造遗存判别,有分为烧制
器物和建筑材料的,也有二者皆烧的,烧制二者的窑在结构上无明显区别,往
往通过作坊的出土物来区别。岐山赵家台制陶作坊出土了大量空心砖、条形砖
等,应为一处制砖作坊。岐山流龙嘴制陶作坊窑内底部出土大量瓦片和瓦坯,
而不见其他容器类遗物,应是专门烧瓦的2。芷阳制陶作坊出土物以瓦当、板瓦、
小件器物为主,砖块为窑室内铺地之用,可能为一处建材作坊。东周王城沙场
路西制陶作坊出土物以日用陶器最多,主要有豆、壶、罐、盆、瓮等,建筑材
料和烧陶工具较少,应该是以烧制日用陶器为主的陶窑。侯马晋都制陶作坊出
土物有板瓦、筒瓦、曲颈盆、罐等,应该是二者皆烧制。
在商代制陶遗存中存在大量祭祀行为,人、马、牛、羊、猪、狗等牺牲正
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祭祀仪式。商代后期的用牲之法以砍头的伐祭,割杀、肢
解牲体的岁祭、毛祭最多见,焚烧之祭也很常见3。周代某些制陶作坊中仍有祭

1 刘锐:《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陶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13 年,第 46 页。
2 巨万仓:《岐山流龙嘴村发现西周陶窑遗址》,《文博》1989 年第 2 期,第 87 页。
3 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第 534 页。
112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祀现象,例如郑韩故城能人路制陶作坊工房 F5 北侧马祭祀坑1。在南小汪遗址西
周时期的陶窑 Y3 的火膛填土中发现人骨一具,头西脚东,侧身曲肢2。相似的
现象同样出现在铸铜作坊中,中山六号遗址一号冶铜炉,作业坑边缘发现一组
埋入土内完整的“陶人俑拜山组合器”,按照器物出土时的位置分析,当时人俑
立于南,面北拱手向两组山形器作拜山状,这组“人俑拜山”现象应和冶铜炉
有关,可能首次升火开炉铸造器物前,向山的神灵祈祷保佑铸造成功3。说明无
论是铸铜还是制陶业,入窑烧制前可能存在某种仪式,祈祷神灵保佑顺利。

第四节 制骨业操作链
骨器制作是对动物骨骼进行锯割或切削与加工、对坯料锉磨成器的过程。
制骨作坊发掘出土的各类骨骼关联物,为骨器生产链的复原创造了条件。根据
各个作坊废骨料、骨器坯料、成品的锯割断面进行肉眼和显微观察,结合出土
的制骨工具,通过辨析断面所留痕迹,可以判断骨器的加工手段,认识骨器制
作技术。从而推断制骨作坊的原料来源、加工程序、制作技术、生产规模和性
质,复原制骨作坊的产品生产链。根据骨器作坊遗存综合判断,扶风云塘制骨
作坊骨器加工工艺包括选材、锯割、削锉、磨光、雕嵌工序(图 3-21),李家窑
制骨作坊生产流程包括选料、截料、制坯、修整等环节(图 3-22)。从而概括出
骨器生产操作链一般流程包括选材、取料、坯料成形、坯料细加工(如磨光)
和制成成品、装饰等制骨工序。

图 3-21 扶风云塘骨器制作工艺示意图
1.选材 2.锯割 3.削锉 4.磨光 5.镶嵌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2003 年
第 1 期,第 5 页。
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邢台商周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第 137 页。
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第 38 页。
113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选料 .雕
截料 制坯 修整 供给
牛骨 原料 材料 坯料 骨器 消费
屠宰场 市场?

图 3-22 李 窑遗址骨器制作流程

(引马萧林等《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出土骨料研究》图一五,《考古》2015 年第 6 期,第 47 页)
一、选材

根据各个制骨作坊废骨料的观察,选材最重要的是根据制作骨器种类的不
同来选择不同的骨料。骨笄、镞和锥往往采用大型动物肢骨制作,如冯村
2011SFCH4 出土的掌骨关节废料即是截取中间骨干后遗留的两端关节部位(图
3-23)1。骨锥、匕、针和镞等采用肋骨制作。骨铲和骨刀用肩胛骨制作。如张
家坡和新旺地点出土有肩胛骨、下颚骨制成的骨铲,冯村有肩胛骨制成的骨刀。
其次,兽类骨骼的关节部位(关节头和骨臼)是骨料选材的主要来源,兽类的
四肢骨是制造骨器的主要原材料。如肱骨头、股骨头、掌骨、桡骨、胫骨、尺
骨、蹠骨、腓骨、肩胛臼和肩胛骨的前缘、后缘等都是常用的原材料。第三,
取材部分的骨角料往往粗壮顺直,骨松质少,壁厚,利用率高及易加工。第四,
作坊中骨料往往选择新鲜骨骼,可能是直接从屠宰场屠杀后运到生产场所。如
云塘制骨作坊可见遗弃的前后肢关节部位套合在一起,附带软组织。三门峡李
家窑制骨作坊的骨料在屠宰场已经去掉髌骨,保留长骨,解剖学的连带关系表
明牛骨直接由屠宰场运到作坊进行选材取料。

图 3-23 冯村 2011SFCH4 骨料及废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西安市长安区冯村北西周时期制骨作坊》,《考古》2014 年第 11 期,
第 34 页,图一五。
114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二、取料

骨料选好后,在骨干上根据骨骼的形状进一步取料,弃其无用、取其有用
部分。用刀或锯先截去两端的关节头,再顺着骨体剖成粗细适用的长条。截取
较规则的部位骨条作为备用骨料。如新旺地点和冯村地点均出土有肢骨骨干裁
切后留下的骨条和废料(图 3-24)1。如果截取骨条留下的废料骨质较好,工匠
还会用其制作骨锥。在冯村地点就发现很多对裁切肢骨骨干后留下的骨料进一
步裁切和打磨加工制成的骨锥。除了骨干的截取外,还会针对骨器形状从其他
部位取料,比如骨匕和骨铲的制作,从肩胛骨上截掉肩臼和肩胛冈制作。
从整个制骨流程中的取材和加工过程及出土骨器成品来看,制骨工匠做到
了合理取材和充分利用。如张家坡地点出土的軎形器就是利用裁切后的肢骨关
节制成。肢骨和肋骨制的骨锥多是利用裁切后的边角料制成。另外,像骨笄首、
耳勺和骨签等小件骨器也是利用下脚料和边角料制成的。

SFCH1 出土骨干废料
图 3-24 2011

三、坯料成形

接下来根据骨条的尺寸、形状进一步锯切成更适用的坯料,或直接作为骨
器的坯料。如云塘制骨作坊的骨笄制作,把骨条劈裂后,用刀削去棱角,锉成
圆锥状,从锉痕看似乎是用能转动的工具锉成骨笄的雏型。冯村制骨作坊一些
器物的坯料上,留有连续细密痕线及斜向锯锉纹理,锉痕清晰整齐,可能使用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西安市长安区冯村北西周时期制骨作坊》,《考古》2014 年第 11 期,
第 32 页,图七。
115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了铜锯(图 3-25)。

图 3-25 冯村骨坯料和废料上的锯锉和锯拉痕迹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图二、三,《考古》2015 年第 9 期,第 94 页)
四、坯料细加工

坯料做好后,工匠还会对对坯料进行细加工,包括局部切割、锯锉修整、
打磨和抛光及装饰,最后成为一件骨器成品。在张家坡东、新旺村南和冯村北
及云塘制骨作坊中均出土砺石,带有深浅不同的沟槽和凹面,可能是打磨抛光
骨器留下的痕迹(图 3-26)。有些骨器磨光后,还需要加以装饰,如扶风云塘制
骨作坊的骨笄,在其顶端有雕镂纹饰,或者镶嵌绿松石。

图 3-26 张家坡地点出土砺石上的凹沟痕迹
五、废片废料的填埋

对废料与废片的处理多采用填埋方式。在不同制骨作坊遗址均发现用来填
埋制作骨器的废料、余料、边角碎料、残破坯料、残次半成品和成品残件等以
及与生产有关的垃圾的灰坑。在冯村地点还发现有被焚烧的炭化或半炭化的制
骨废料和烧土块,说明作坊规模较大,产生的制骨垃圾较多,需要焚烧处理。
116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第五节 玉石器加工业操作链
玉石器作坊是以制作玉器、石器为目的的生产活动的空间范围,一般包括
制作玉器场所与日常生活空间两部分。把玉石加工成玉器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
统,目前考古发现最为完整、资料最为翔实的即为齐家制玦作坊。孙周勇1和马
赛2对齐家制玦作坊的生产遗存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技术角度来探讨生产原料
的获取模式、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功能相关问题,以此建立石玦的生产操作链。
从生产的工艺流程看,共分四步(图 3-27)。以石玦操作链分析为基础,可复原
一般玉石器的操作流程。首先,寻找矿源、采掘玉石原料、运输到作业区;其
次,制作毛坯;再次,根据设计图案,玉工经钻孔、切割、琢磨、雕刻等制作
工艺进行加工制作;最后,打磨孔内壁与装饰、玉器成型。

图 3-27 齐家制玦作坊生产流程
1 孙周勇:《西周制玦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35-356 页。
孙周勇:《西周石玦的生产形态:关于原料、技术与生产组织的探讨—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
之二》,《考古与文物》2009 年第 3 期,第 49-62 页。
2 马赛:《齐家制玦作坊生产组织方式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
古》(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78 页。
117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引自孙周勇:《西周石玦的生产形态:关于原料、技术与生产组织的探讨—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
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2009 年第 3 期,第 50 页)
一、采掘、运输石料

玉石器作坊的原料采掘地和生产地往往是分离的,在合适的山脉及河流采
石,然后运输到固定作坊中进行加工生产,为运输方便及出于人力的考虑,一
般会就近采石。如齐家制玦作坊中石料来源有页岩、泥灰岩、大理岩、方解石
及石英石,页岩和泥灰岩是主要的原料,据调查齐家制玦作坊用于石玦生产的
原料主要采集自距离作坊不远的遗址北部即岐山山脉南麓1,应该是根据岩相在
多个采集点采掘不同种类的石料。

二、制坯

原料采集运输到生产作坊后,开始进行毛坯的制作。从前文对遗存的分析
可知,作为工具的敲击石和石砧上往往有明显的凹坑、疤痕等磨损痕迹,应该
是对原始石料进行敲击打造成合适的形状尺寸,然后用砺石打磨毛坯表面,修
整轮廓,使其表面和侧缘光滑,齐家制玦作坊中砺石表面可见摩擦痕迹,并且
有扁平的和带槽的,应该是针对毛坯不同部位进行打磨的工具。

三、精加工(打孔、切割、雕琢)

根据玉石器的不同类别对毛坯进一步加工,如壁、琮、玦、环等需要打孔,
圭、璋等需要切割打造几何角。在齐家制玦作坊中大量残次品上保留制孔痕迹,
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石钻,有圆锥体、圆柱体和多棱体,尖端有旋转摩擦的痕迹,
在石玦作坊生产区域发现石钻的毛坯,应该是就地制造的生产工具。分割器用
来进行切割,形状多样,主要为方形和多边形,经常摩擦形成倾斜刃部,比较
锋利。如果有更为复杂的造型或纹饰,应该是依据设计图案,采用石刀、石锉
等进行雕琢加工。出土的玉器往往可见各种精美的玉雕造型,纹饰和动物图案
居多,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1 孙周勇:《西周石玦的生产形态:关于原料、技术与生产组织的探讨—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
之二》,《考古与文物》2009 年第 3 期,第 52 页。
118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四、修整成型

加工基本成型后,进一步修整打磨,如齐家制玦作坊出土的石锉,砂岩质
地细腻,有韭叶形、梯形和长方形,韭叶形最具特色,背部为半弧形,剖面呈
半月形,可能用于玦口内缘的打磨,背部可能由于经常使用摩擦有金属光泽。
通过修整打磨后一件完整的玉石器就制成了。
一般认为古代制玉技术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雕琢的基本
工艺程序。至于具体制玉工艺技术,受发掘所限,难以从生产遗存方面对周代
玉器整体水平有所了解,但两周墓葬中出土大量玉器,可以通过这些成品了解
两周玉器加工业的整体水平。两周玉器以都邑、诸侯国等高级贵族墓葬出土的
玉器数量多,品质好,等级高。墓葬所出土的玉器从各个侧面反映和展示出战
国时期制玉工艺的高超技术与水平。
西周生产玉器的种类,有礼器玉、玉工具类、葬玉类、装饰工艺品类。种
类多、造型美观、用途广泛。早期的玉器在器类工艺、造型装饰风格上均与商
代玉基本相同,中期以后有所变化。如在雕琢技法上,到西周中期在商代浅浮
雕和勾撒法雕琢玉器的技艺基础上,独创一面坡粗线雕法和细阴线镂刻。其中
最能代表当时制玉水平的是制作精细的人像和动物形饰品,仅在上村岭虢国墓
地出土的玉雕可见有龙、牛、猪、虎、鹿、蝉、蜘蛛、兔、鹰、鹦鹉、龟、蛇、
小鸟、蚕、老鼠等 40 多种动物1,或为正面,或侧身,或为圆雕,或为片状线雕、
形象逼真自然,线条流畅,造型美观,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正是当时玉器加工过程和工艺的真实写照。
春秋时期的玉器在其早中期延续殷商和西周的遗风。常见的玉器种类有壁、
环、璜等传统礼器和动物佩饰,采用阴线一面坡的雕刻手法,有简单的玉器纹
饰。春秋晚期玉器,礼器比例明显减少,佩饰激增,出现玉剑珌、玛瑙杯等新
种类;玉器纹饰繁缛华丽,在继承饕餮纹、夔纹、凤纹、龙纹、云纹之外,还
创造出蟠螭纹、蟠虺纹等许多新的纹样。流行谷纹、蒲纹及富于变化的各种龙
纹、凤纹、几何纹等,装饰华丽,综合运用单阴线、双阴线、隐起等工艺精雕
洗琢,刻划手法向浅浮雕方向发展。
战国时期,随着琢玉技术和制玉工具的进步,玉器制作的透雕、镂空和连
锁工艺日趋成熟和流行,能够将玉器雕琢与镶嵌、鎏金错、金银等金属制作工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年,第
130-194 页。
119

万方数据
第三章 手工业各门类的操作链分析
艺完美结合与广泛应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中期魏王室墓出土的龙形大玉潢
呈弧形,由 2 个鎏金兽头和 7 块玉组成,龙两端各雕龙头,昂首前视,龙身皆
饰勾连文,铜条贯穿龙形璜,铜件露出龙口部分又制成鎏金小兽头,口衔椭圆
形透雕勾连纹玉片,构思奇巧,雕琢细腻1。
综上,从两周玉器的分布及工艺水平的发展可见当时制玉技艺高超,玉器
分布广范,数量多,种类丰富,对前代制玉技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发展。

小结
本章通过对铸铜作坊、冶铸铁作坊、制陶作坊、骨器作坊、玉石器作坊遗
存内涵的分析研究,引入“操作链”概念,从实际遗存出发,具体分析了不同
门类的操作流程。铸铜业操作链包括制范、浇铸和成品处理三个环节。制陶业
操作链包括:选料—淘洗(练泥)—存储—成型—阴干—修整—烧制。冶铸铁
业操作链工艺流程包括构筑熔炉、制作铸范、烘范、浇铸成型及成型后的加工
处理(退火脱碳)。骨器生产操作链一般流程包括选材、取料、坯料成形、坯料
细加工和制成成品、装饰等制骨工序。玉石器加工操作链以齐家制玦作坊的生
产遗存分析为基础,推而广之,大致推测一般玉石器生产的操作程序为:采掘、
运输石料—制坯—加工(分割、打孔、雕刻、琢磨等)—修整成型。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年,第 81 页。
120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手工业分区研究是手工业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比较研究判断手工
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探讨差异的表现层面,以此探讨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与标
准化程度,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分区的共性是以两周时期列国的地理疆域
为主,由于两周时间段较长,考古学文化在不同时期涵盖的地域范围也不同,
分区时同样要考虑这个因素。从技术角度看,中原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很大区别,
西周时期政治地理形势和文化区域关系上反映出周王朝势力影响深刻,洛邑、
周原、丰镐王畿的统治力强,手工业集中在王畿附近,文化上显示出强烈的统
一性,尤其是从青铜礼器上显示出一些重要诸侯国及邻近地区周人统治的牢固,
但并不意味着地方特征的抹杀。东周时代,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各个区域的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所侧重的手工业种类、发展水平均不同。即使是同一门类,
也有显著差异,如不同地区制造的青铜器,在技术水平、器物造型、花纹装饰
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所以有必要从总体上对其进行分区研究。以手工
业作坊的门类分布及手工业操作链反映的信息为基础,大致可将中原地区两周
时期手工业分为关中区、郑洛区、晋南豫西区、冀南豫北区、豫南区等五个区
域(图 4-1)。

121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图 4-1 中原地区两周时期手工业分区图

第一节 关中区
关中区是指以关中盆地为中心的区域,包括今陕西西安、咸阳、宝鸡、渭
南、铜川、杨凌等地。这个区域是两周手工业尤其是西周手工业的重要分布区,
集聚了西周所有的手工业门类,延续晚商手工业技艺,尤其铸铜、制骨、玉器
加工业规模大、延续时间长,手工业部门的专业化分工明显。

一、类别构成

这一区域分布的手工业作坊类别有铸铜业、制陶业、制骨业和玉石器加工
业,相关作坊共 23 个,其中铸铜作坊 4 个,即周公庙、孔头沟、庄李、丰镐铸
铜遗址。制陶作坊共 12 个,包括陕西岐山赵家台、陕西岐山流龙咀、陕西长安

122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沣东洛水村、陕西长安客省庄、陕西长安西仁村、陕西马王村陶窑、陕西秦都
咸阳故城、陕西临潼油王村西、陕西凤翔秦雍城豆腐村。制骨作坊 4 个,包括
丰镐地区张家坡、新旺南、冯村北制骨作坊和周原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
玉石器作坊 3 个,即周原齐家北制玦作坊、周原下康制石制玉作坊、周原庄白
制石制玉作坊。除了制陶作坊有 6 个属于战国时期,其他作坊全部都属于西周
时期。关中地区的铸铜作坊占了西周铸铜作坊总数的 2/3,西周制骨作坊、玉石
器作坊基本都分布在关中地区,东周时期分布于这一区域的作坊只有制陶作坊。

二、区域特征

以上数据表明这一区域西周时处于都邑中心的位置,表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手工业门类齐全,以西周时期遗存为主,铸铜、制骨、玉石器手工
业数量多、规模大、延续整个西周时期,说明这三个门类手工业的繁荣。这一
地区具备西周所有的手工业门类,集中在周原和丰镐都城附近,数量上铸铜业
占西周铸铜作坊的 2/3,制骨作坊占西周制骨作坊的 80%,规模上,经过系统发
掘的周原庄李铸铜作坊发现大量铸铜遗物,可辨花纹与器形的范 587 块,以车
马器居多,炉壁残块逾千,规模大。齐家北制玦作坊总面积 5000 平米,出土 35000
件石玦残次品和千余件生产工具,生产活动贯穿整个西周时期,经历早中晚阶
段,充分说明西周时期周原地区是手工业生产的中心。西周的制骨作坊从早期
一直延续到晚期,丰镐地区张家坡、新旺南、冯村北三个地点出土的骨器成品、
坯料和废料数量多,新旺骨料 150 多斤,冯村北灰坑出土骨料 300 多公斤,三
个作坊均具有一定的规模。周原扶风云塘骨器制造作坊已挖掘出土了废骨料和
大量骨制半成品重达二万多斤,可见该骨器制造作坊是一大型的骨器制造手工
业作坊。
其次,制骨、制陶作坊体现出专业化程度高。张家坡、新旺、冯村制骨作
坊都位于丰镐遗址内,张家坡制骨作坊遗址的年代为西周早期,产品以骨镞、
笄为主,同时还生产大量以角镞为主的角器。新旺和冯村制骨作坊的年代均为
西周晚期,产品均以骨笄为主,同时生产少量角器。扶风云塘制骨作坊年代为
西周中期,以生产骨笄为主,约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从以上的各个制骨遗存情
况可知,西周时期我国古代的制骨业内部已经出现了细致的专业分工。一方面
不同地点产品种类有明显的主类产品和副类产品的区别,说明骨笄在这几个制
骨作坊中占主要大类,在日常使用中较为普遍。另一方面从生产遗存看,几个
123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制骨作坊都体现出骨料取材率非常高,如张家坡地点出土的軎形器就是利用裁
切后的肢骨关节制成,像骨笄首、耳勺和骨签等小件骨器也是利用下脚料和边
角料制成的。倘若把同类骨料块排列在一起就能够清楚的看出骨料块的裁截面
和刀法非常相似。由此推测当时的云塘制骨作坊中的每个工序可能是由专门固
定的工奴来操作完成的。
东周时期制陶作坊生产遗存中发现的陶泥储存环节,如临潼油王村制陶作
坊、秦雍城豆腐村制陶都采用袋状坑存坯泥条,主要用于增加泥条的张合力和
筋度,在改进坯泥条的质量的同时,使制陶工序增加了一个环节,能够允许一
部分人专门搓制泥条,再由另一部分人专门盘筑成形,提高了效率,是生产专
业化提高的表现。
第三,西周铸铜业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从关中地区四个铸铜作坊遗迹来
看,器类涵盖了礼乐器、车马器、兵器,礼器中鼎簋的礼器范组合在西周的三
个铸铜遗址均可见,纹饰以流行的夔龙纹、虎头纹、牛头纹、鸟纹、涡纹、云
雷纹、重环纹、鳞纹、贝纹为主,出土的生产遗存遗物如模范、炉壁、工具等
反映的制作技法与洛阳北窑铸铜遗址相比并无二致。学者们对关中、洛阳王畿
及以外(含诸侯国及其他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在组合、形制、纹饰方面表现出
来的特征进行比较后认为所有的青铜容器,如食、酒、水器在形制、纹饰特别
是器形随时代演变规律上与王畿地区相同,组合形式也无大的区别,少量风格
与纹饰有差异的只是地方性特征的表现,多数在纹饰母题上仍近于王畿地区,
与中原地区的西周青铜文化可视作同一系统1。
第四,存在西周手工业生产者葬于生前从事生产区域的现象。考古发现,
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的手工业生产场所中存在此类现象。孙周勇在其关于齐家制
玦作坊的研究中,从生产区与墓葬区材料着手分析认为齐家制玦作坊既是石玦
生产场所,又是埋葬生产者的墓地,这种现象应该始于西周早期偏晚的时候。
此类现象在其他类手工业生产场所同样存在,比如云塘制骨作坊、庄李铸铜作
坊,甚至可以认为是一普遍现象。
第五,西周手工业生产中存在“两系”, 手工业大部分继承了晚商遗风。
张懋镕先生曾提出西周青铜器分为以殷遗民为代表的“商系统”和以姬周贵族
为代表的“周系统”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2。而有学者从而提出假说,在周原地

1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第 1529-1531 页。


2 张懋镕:《西周青铜器断代两系说刍议》,《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24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区存在“铸铜业两系说”,一系是以灭商前居于周原地区的西土族群的姬姓周人
为代表的铸铜业,另一系是以殷遗民为代表的、灭商后进入周原地区的铸铜业1。
根据对手工业作坊遗存特别是墓葬的分析,本人认为在西周手工业中确实存在
“两系”,即殷遗民和周人系统,而且就目前作坊遗存看,关中手工业作坊族属
以殷遗民为主。
齐家制玦作坊自西周早期石玦生产活动开始后,随葬制玦工具的手工业者
的墓葬从腰坑、头向、随葬品的商式风格判断族属应该以殷遗民为主2。类似现
象在云塘制骨作坊和庄李铸铜作坊中都可见,与作坊同期的西周墓墓底挖设腰
坑,腰坑内常见殉狗,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多带有日名,且这样的墓葬占有相当
比例,说明上述西周时期手工业作坊的工匠主体都是殷遗民3。周公庙铸铜遗址
制范技术分析与周原李家呈现较大差异,纹饰上差异也很大,周公庙所见陶范
几乎都是素面,有纹饰的陶范极少,而周原庄李纹饰复杂多样,两者有明显区
别,可以认为周原庄李铸铜作坊手工业者族属为殷遗民,而周公庙铸铜遗存手
工业者为姬姓周人4。

三、原因分析

周原和丰镐作为西周都邑,统治中心地,集聚了众多手工业类别,代表了
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所以关中地区在西周时期手工业门类齐全、规模大。作为
贵族等级制度象征的青铜礼器,在王畿地区与重要诸侯国地区表现出高度统一
性,说明王畿地区与周边诸侯国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是西周王朝政治势力与文
化影响广泛、深入的体现。当然由于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的关系,个别诸侯国
呈现的个性也是地方性的表现,但从总体上体现出王畿地区统治力的强大。东
周这一区域只有零星制陶作坊,而再无其他高规格大规模作坊的发现,和政治
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周初手工业者与晚商手工业有着密切继承关系,这一现
象与西周初年周王朝对殷遗民的政策有关,文献记载,周初对殷遗民采取“分
而治之”政策,瓦解殷遗民整体实力,把大量殷遗民分封给各诸侯国,还有大

年,第 177-192 页。
1 雷兴山、种建荣:《周原地区商周时期铸铜业刍论》,《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北京:文物出
版社,2011 年,第 180 页。
2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学观察—以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资料为核心》,《华
夏考古》2010 年第 3 期,第 30 页。
3 林森:《商周时期的百工研究》,《史学集刊》2014 年第 1 期,第 107 页。
4 雷兴山、种建荣:《周原地区商周时期铸铜业刍论》,《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北京:文物出
版社,2011 年,第 181 页。
125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批遗民被迫进行迁徙。《左传·定公四年》所谓“分鲁公殷民六族、分康叔殷民
七族”,当然,部分殷遗民也迁至王畿地区从事手工业生产,从而沿袭了晚商手
工业技艺。

第二节 郑洛区
郑洛区位于河南省中部,主要包括郑州地区和洛阳地区。洛阳西周时为东
都“洛邑”的所在地,东周为王城所在地,一直是都邑中心地。郑州新郑一带
先后作为郑韩两国都城,长达 530 多年。这两个地区是两周时期手工业的重要
区域,门类齐全,整个两周时代都有手工业分布,而两地手工业发展的历史态
势对比体现出王权的衰落和列国势力的崛起。

一、类别构成

这一区域手工业种类齐全,有铸铜、制陶、冶铸铁、玉石器制造、骨器制
造作坊,时代涵盖整个两周时期。共有作坊 22 个,其中铸铜作坊 3 个,制陶作
坊 13 个,铸铁作坊 2 个,制骨作坊 3 个,玉石器作坊 1 个。作坊集中分布于洛
阳和新郑两地,主要有洛阳北窑铸铜遗址、郑韩故城铸铜作坊、制陶作坊、制
骨作坊、冶铸铁作坊,东周王城制陶作坊、玉石器作坊和骨器、冶铸铁作坊。
只有制陶作坊分布较散,零星可见于其他遗址。

二、区域特征

这一区域手工业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手工业门类齐全,年代覆盖整个两周时期,数量多,有大规模的手
工业作坊。西周时洛邑作为西周王朝东都,突出代表是北窑铸铜遗址,大概始
于西周初年而毁于穆王、恭王以后,是西周最大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存,规模
大,面积 20 万平米,生产产品以礼器为主。东周王城有制陶作坊、制骨作坊、
玉石器作坊。郑韩故城手工业种类齐全,延续时间长。
其次,整个区域可以分为洛阳和新郑两个子中心,两地的发展态势对比反
映出王权的衰落和列国势力的崛起。洛阳地区在西周时期为手工业的中心,北
窑铸铜作坊代表其地位,而东周时期王城内的手工业作坊突出的就是制陶业,
历年来,在小屯村、东干沟、王城一带发现规模较大的战国陶窑遗址,窑址从
战国中期沿用至西汉初年,未见春秋早中期陶窑。另有制骨作坊、玉石器作坊,
126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都呈零星分布,规模小,从遗物看规格不高,没有高规格铸铜、制玉场所,对
比明显,反映王权的衰落。与之相对,郑韩故城的崛起反映列国地位的上升和
强大。郑韩故城手工业种类齐全,铸铜、制陶、制骨、冶铸铁均有发现。规模
大,延续时间长。最大的仓城铸铁遗址,面积 16 万平米,出土大量陶范和铁器。
大吴楼铸铜遗址沿用时间长,铸造各种青铜礼器、兵器、生产工具、钱币,战
国时还有一定规模的铸铁生产。制骨遗址面积 7 千余平米,出土废骨料和半成
品加工骨达 300 余袋,还有各种骨器成品 20 余种。制陶作坊分布广,延续时间
长,规模大,分工程度高,特别是韩国时期,冯庄制陶作坊陶窑组成群,面积
规模都很大。
第三,从生产遗存看,既有官营手工业也有私营作坊。除了分布于列国城址
内规模巨大的铸铜作坊外,还出现了相当规模的私营手工业作坊,尤其体现在
制陶业。如郑韩故城发现的韩国冯庄制陶遗址就是私营制陶作坊。冯庄制陶作
坊的陶器上和支具上刻有“沱”“彭”等字,应是陶工姓名,还有的印有戳记,
遗迹分布面积较小,发掘者推测至少有 3 家陶工生产陶器1。该作坊可能是以家
族为单位生产用于贸易的商品。
第四,从冶铸业生产遗存看,反映出当时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在郑韩故城城
内冶铸遗址中不仅发现有批量生产的农具、工具,还发现有批量带钩这样的生
活必需品。同时,还发现了大量铜质货币的铸范,这些货币既有韩国的圆孔圆
钱和异形布币,也包括楚、赵、魏等其他国家的铸币,这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当时列国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原因分析

《史记·周本纪》称武王克商后“至
西周王朝的东都洛邑,初营于武王时期。
于周”,又“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成王即位后,“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
意”。《尚书》中《康诰》、《召诰》、《洛诰》诸篇均有周公完成成周营建的相关
记载。西周时期“洛邑”和“成周”是一回事,经半个世纪的考古工作,确认
在今瀍河两岸。成周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西周王朝的军事、政治、经济
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周具有四方辐辏、天下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
西周王朝利用成周协调东土、南土、北土诸侯及四夷的关系。这里屯驻被称为

1 马俊才:《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作坊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第
78 页。
127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八师”的军队,对被征服者起到震慑作用。瀍河以西发现大型手工业作坊,
铸铜遗址面积达 10 万平米,出土数以千计的炉壁和熔炉残块,四五百块可辨器
形的陶范碎块,以礼器范居多,如鼎、簋、卣、尊、爵、觚、觯、罍、钟,少
量车马器范和兵器范。如此大规模,以生产礼器为主的的铸铜作坊充分说明西
周时期洛邑作为东都的重要性。而东周之时,礼崩乐坏,王权一落千丈,势力
大减,已无法号令崛起的列国。周平王时,周王畿和关中地区的戎狄势力强大,
公元前 770 年,周王室东迁洛邑,修建王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 770 年)至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 256 年)为秦所灭,以王城为都 500 余年。东周王城
遗址位于洛阳涧河两岸,有制陶作坊、玉石器作坊和骨器、冶铸铁作坊。但考
古发现表明,除有较大的窑厂,制陶作坊数量较多,制石作坊遗存较为清晰外,
其他骨器和冶铁仅仅是从少量遗存推测出当时应该有这些作坊门类,但具体内
涵并不清楚。郑韩故城是这一区域手工业遗存发现的一个中心区域。文献记载,
公元前 806 年,周宣王始封其弟友于郑,居“棫林”(今陕西凤翔一带)。大约
公元前 773 年-前 771 年,郑桓公东迁其民至成周附近。不久郑武公灭东虢、鄶,
并于公元前 767 年,迁至今河南新郑一带。公元前 375 年,韩哀侯灭郑,把国
都自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老城)迁于此。直至公元前 230 年,秦灭韩。郑韩故
城先后作为郑韩两国都城,历时达 530 多年。在其营建手工业作坊,如铸铜作
坊、制陶作坊、制骨作坊、冶铸铁作坊,种类齐全,规模较大。自公元前 767
年郑武公迁至河南新郑至公元前 375 年被韩所灭,这期间主要是郑国的手工业
遗存包括铸铜作坊、制陶作坊 、制骨作坊。目前发现的郑国铸铜遗址主要有大
吴楼铸铜遗址,中行铸铜遗址和城市信用社铸铜遗址三处。制陶作坊主要有大
吴楼(战国早期)制陶作坊、冯庄制陶作坊(春秋)。制骨作坊有春秋中期制骨
作坊。韩国存续期间(前 375 年-前 230 年)的手工业遗存主要有冶铸作坊、制
陶作坊、制骨作坊。韩国沿用了春秋时郑国的中行冶铸遗址和大吴楼铸铜遗址,
在此基础上又进而发展壮大了冶铸业。梳妆台铸铜遗址和仓城铸铁遗址始于战
国时期,应是韩国自身发展的冶铸手工业。制陶作坊有能人路制陶作坊(战国
晚)、冯庄制陶作坊(战国)。通过对制骨作坊遗址出土遗物的分期和整理,制
骨作坊从春秋中一直到战国晚都有,全盛期是战国中期。所以春秋战国时王权
的衰落与列国势力的庞大形成鲜明对比。

128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第三节 晋南豫西区
晋南豫西区指河南省三门峡一带北至山西南部长治、临汾、晋城、运城一
带。这一区域一直是中原文明起源探索中的重要区域,手工业的发展源远流长。
两周时期这一区域的手工业主体为东周时期的遗存,主要反映了晋国手工业的
发展。

一、类别构成
这一区域两周时期手工业作坊种类齐全,铸铜、制陶、冶铸铁、制陶、玉石
器作坊全都具备。共 12 个,其中铸铜作坊 2 个,制陶作坊 6 个,玉石器作坊 1
个,制骨作坊 2 个,铸铁作坊 1 个。手工业作坊最早可至西周末春秋早中之际,
主要是三门峡虢都上阳城内的铸铜、制骨、制陶作坊,另还有襄汾大张村春秋
早期后段和垣曲古城内的制陶作坊,所以实际上这一区域西周时期作坊数量少,
作坊遗址主体为东周时期的遗存,主体是晋都新田都城内发现的手工业作坊,
有铸铜、制骨、制陶、石圭四类。冶铸铁遗址有山西夏县禹王城庙后辛庄冶铁
作坊,属战国中晚期。

二、区域特征

这一区域手工业主体反映晋国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从这一区域的考古遗存看,主要作坊遗存年代属于东周时期,具备
各个门类,并且比较丰富。尤以侯马铸铜遗址最具代表性,主要反映的是晋国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其次,青铜器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大,出现了批量化、商品化的倾向。侯马
铸铜遗存是两周诸侯国铸造业的典型代表。发现房址、水井、灰坑、窖穴、烘
范窑以及熔炉、鼓风管、坩埚、陶范、铜锭、铅锭等大量遗存,出土陶范达 5
万多块,规模庞大,器类繁多,纹饰复杂(表 4-1)。从器类看,工具范中钁范
数量庞大,XXⅡ号遗址出土钁范共 21632 件。XXⅡ西北坑一万余件带钩范,其
中 A 型带钩腹面范近 8000 件,长款大小分为多种规格。Ⅱ号遗址列鼎、编钟以
及辅首、环、纽等附件,大小成列。而纹饰技术上普遍采用单元分块制作再拼
接组装,制作上节约工时,有利于批量生产。从技术和数量上均说明部分产品
达到规格化、批量化的生产,也说明青铜器深入到生活的更多领域,甚至可以

129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推断某些产品具有商品化的倾向1。
表 4-1 侯马铸铜遗址 XXⅡ号遗址陶范统计表
钁 铲 凿 环 剑 矛 戈 镞 空 空 带 阳 车 马 环 钟 其 合计
首 首 首 钩 燧 軎 衔 枚 他
刀 布 布

早 509 1 24 2 10 2 40 1 1 2 2 4 598

中 2851 2 7 12 3 1 14 36 17 161 4 1 81 4667
期 5 5
晚 16299 2 18 36 4 3 10 26 1 662 6 1 2 2 3 1 20 1729
期 2 0 6
未 1973 1 1 2 1 7 94 2079


小 21632 4 26 48 32 6 25 72 20 231 10 2 3 3 6 10 37 2464
计 7 9 9 0

表 4-1 侯马铸铜遗址 Ⅱ号遗址陶范统计表(一)


钁 铲 凿 环 锥 刻 箭 戈 镞 鼎 簋 鬲 豆 壶 舟 匜 空 钟 车
首 刀 鐏 首 軎
刀 布

早 3 6 5 15 1 2 10 1 36 2

中 14 5 3 1 15 23 11 3 1 5 11 1 1 39 18 14
期 4 2 0
晚 14 10 2 8 5 2 1 4 61 21 1 1 12 40 1 2 20 19 75
期 2 8
未 51 23 2 2 1 22 17 17


小 28 15 2 14 5 2 2 25 14 36 4 2 20 55 13 3 43 43 10
计 0 4 5 1 6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451 页。


130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表 4-1 侯马铸铜遗址 Ⅱ号遗址陶范统计表(二)
当 盖 辕 带 镜 阳 匕 勺 器 圈 铺 虎 环 合 其 碎范 合计
卢 弓 头 钩 燧 纽 足 首 衔 页 他
冒 饰 环
早 3 24 9 35 776 928

中 3 21 4 76 1 18 8 5 7 46 1 79 2744 3796

晚 5 3 509 4 11 35 1 17 9 22 155 4 142 4974 7521

未 1 134 7 1 13 5 23 1553 1872


小 9 24 4 719 5 11 63 2 25 14 29 24 223 10 279 10047 14117

(表 4-1 引自《侯马铸铜遗址》表九,第 80 页)
第三,青铜产品从纹饰到技法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与西周庄
李铸铜和洛阳北窑铸铜有明显的区别。西周典型的纹饰窃曲纹、波曲纹、重环
纹急剧衰落,以蟠螭纹、蟠虺纹为主,几何纹中綯纹和垂叶三角纹兴起,精细、
繁褥。侯马铸铜遗址可见纹饰有二三十种,以蟠螭纹最为常见,花纹在传统纹
饰的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变化发展。繁缛华丽的浮雕怪异蟠螭动物形象;构
图简洁,生动活泼的写实动物纹;以及各种几何纹纹样,为其后的三晋青铜器
所继承。纹饰按技法分为三类:平雕浮雕数量最多,内容为图案化的怪异动物
和几何形纹样,中晚期大部分立体感强,三层式高浮雕;圆雕数量很少,多为
人和动物形象,器物附件使用。从陶范器形纹饰的比较,发掘者认为,遗址年
代从春秋中期偏晚到战国早期,即公元前 6 世纪初到 4 世纪初,期间没有间断。

三、原因分析

文献记载,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 585 年)由故绛迁都于新田(《左传·成


公六年》)。公元前 403 年,周威烈王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晋公室名存
实亡。公元前 376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桓公迁出新田。新田作为晋都历时
200 余年。所以晋都新田发现的手工业作坊有铸铜、制骨、制陶、石圭四类,根
据铸铜遗址陶范器形纹饰比较,铸铜遗址年代从春秋中期偏晚至战国早中之际,

131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即公元前 6 世纪初到 4 世纪初,正反映晋国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自春秋时期
开始,晋国打破分封制,灭公族,建立军功任官、尊贤尚功德用人制度,国力
强盛,成为春秋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诸侯国,自春秋中期以后,一直是诸侯国
的领袖和霸主,担任军功的政策也为军功贵族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军功贵族势
力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世族,不仅有自己的家族私兵,而且专权公室军队,六
卿执政,春秋后期以后,大族纷争,发生内乱,严重削弱国力,经过斗争,韩
氏、赵氏、魏氏胜出,灭晋三分其地。从晋国由盛而衰的过程中,无论是强盛
时的晋公室还是六卿专权时壮大的族权势力,无疑都需要强有力的军事支持,
以“奢侈品”青铜器彰显其身份地位,所以晋国铸铜业的发达即是争霸与争权
的产物。

第四节 冀南豫北区
冀南豫北区包括河南北部安阳、新乡、焦作、濮阳、鹤壁、济源等地和河
北南部邢台、邯郸、石家庄、保定。这一区域两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丰富,先
后作为邢国、卫国、赵国、魏国、中山、燕国都邑所在地,手工业遗存丰富,
尤其是冶铸铁作坊数量多,出土大量铁器,种类丰富,是战国的冶铸铁中心。

一、类别构成

分布于这一区域的作坊有铸铜、制陶、制骨、冶铸铁作坊。共有作坊 17 个,
其中铸铜作坊 3 个,冶铸铁作坊有 5 个,制陶作坊 8 个,制骨作坊 1 个,主要
是燕、赵、中山国的手工业遗存。燕下都是燕国的一个重要都城,位于今河北
省易县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据《水经注·易水》记载,燕下都武阳是燕昭王
营建。燕下都内的手工业作坊有冶铁、铸铜、制骨、制陶等。中山国为北方白
狄所建,春秋时称鲜虞。战国初期中山国建都于顾(河北定县境内),
《史记·赵
世家》记载:“十年(公元前 414 年),中山武公初立。”公元前 406 年,魏灭中
山。桓公励精图治,终于复国,公元前 380 年左右,中山桓公复国后迁都灵寿。
经考古勘查获悉,中山国灵寿故城在河北平山县三汲乡境内,城西部分布大部
分手工业作坊,有制陶、铸铜、冶铁。经过数年考古发掘,邯郸城内有铸铜、
冶铁、制陶、制骨、石器作坊。文献记载,赵初都于晋阳,公元前 425 年赵襄
子死,立其孙浣为献侯,赵由晋阳徙至中牟,政治中心开始向豫北冀南转移。

132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公元前 386 年,赵敬侯由中牟迁都于邯郸。此时赵国经过前几代的多年经营,
到赵敬侯时已发展成为东方强国。这一区域的作坊主体反映的是燕、赵、中山
三国的手工业面貌。

二、区域特征

这一区域手工业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该区明显体现出冶铸铁业的突出地位,分布在这一区域的铸铁遗址
占了已发现铸铁遗址的一半,说明这一区域在战国中后期冶铸铁业的发达。以
邯郸、邢台为中心的豫北、冀南地区是冶铁术的起源地之一,是当时的著名的
冶铸铁中心,直到今天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赵国邯郸作为重要的冶铸铁
中心,与当时的宛(今河南南阳)、棠溪(今河南西平)、临淄(山东临淄)和
燕下都(今河北易县)等同享盛名。三个列国都有冶铸铁作坊。
其次,冶铸铁遗址反映出铁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初步普及。白云翔认为战国
晚期(公元前 3 世纪)时中原地区就实现了铁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初步普及1。从
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原地区的铁器考古资料来看,西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人工冶
铁制品的地点有 10 余处,出土铁器 60 余件,其中一半以上是铜铁复合制品,
种类有镞、刀、铲、匕、削、臿、戈、锛、剑等生产工具和兵器。从出土状况
来看,大多出土于墓葬中的贵族墓。而真正的春秋时期的冶铸铁遗址目前尚未
发现,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非常有限,铁器的种类和结构,应用的领域有所扩
展但谈不上普及,铁器的生产和普及依附于青铜冶铸业之中,铁器作为独立的
行业尚未形成,其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中推动作用的发挥有限。
到春秋战国之际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发现数处战国铁器冶铸遗址,规模
大,出土物丰富,有熔炉、鼓风管、炼铁渣、炼渣、木炭、陶范、铁笵、各种
铁器等。类型充实至生产工具、兵器、日用器皿三大类,日益丰富,而且新出
现的车马机具、杂器、刑具等新类型,同类中不同的型式不断增多,多样化趋
势加强,如登封阳城铸铁遗址,仅生产工具就有不同形式的竖銎镢、空首斧、
梯形锄、半圆锄、横銎镢等的陶铸范。燕下都铸铁遗址中除了生产工具、兵器、
日用器外,还有车棺、马镳等车马机具,钩环等杂用器具及颈钳、脚镣等刑具,
说明铁器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展。铁器大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
个领域。已发现的铁器种类多样,有兵器、刑具、农具、工具、车马器及生活

1 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第 352 页。


133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用具,尤其以农具和工具数量最多,极大促进农业和各种手工业的发展。特别
是战国中期之后,这一趋势表现的尤其明显,铁器工业逐步形成,铁器使用普
及,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才逐步显露出来。燕下都郎井村 10 号延续时间跨越战
国早中晚期,可以从下表(表 4-2)对比中看出,战国中期之后,无论是从数量
还是类型上都有了较大发展。
燕下都郎井村 10 号铸铁遗址早中晚期铁器对比表
表 4-2

数 生产工具 车马机具 兵器武装 刑具 日用杂用


量 器具
战国早期 3 带钩、钩
战国中期 58 铁竖銎钁、锄板、 车棺、马衔 铁剑 颈钳 、 脚 带钩
镰刀、叉、锤、凿、 镣
锛、削刀

战国 期 216 铁竖銎钁、锄板、 车棺、马衔 铁剑、截具、 颈钳 、 脚 带钩 、铁
镰刀、叉、锤、凿、 冲牙、钻头、 镣等 釜
锛、削刀、三齿钁、 镦、鐏、盔
六角锄、人字锄、 甲
三、原因分析

这一区域冶铸铁手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有技术的动因,也有政治社会经济
的动因。首先,从技术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青铜冶铸技术的外部动因的推动,
另一方面是钢铁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内部动因。冶铸铁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相当发
达的铸铜技术直接相关,铁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烘范工艺方法、炼炉的修建、
铁器中的叠铸技术等等都与青铜铸造技术一脉相承。所以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
技术为生铁冶铸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三个国家都有铸铜作坊,为铸铁打下基
础。而促使冶铸铁业快速发展的技术动因的另一方面来自冶铸铁技术本身的进
步和创新,块炼渗碳钢、脱碳铸铁、韧性铸铁等技术大大改善了冶铸生铁的质
量和性能,使其最终迅速超越青铜性能,普及开来。
其次,铁矿石资源的丰富也是这三个国家冶铸铁业发展的先天自然条件。
燕国冶铁业发达,出土铁器地点遍布燕国全境,在燕下都冶铁业非常普及,连
偏远的辽东地区也有很多铁器地点发现。中山国境内也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
又毗邻燕赵两国,这两国冶铁业相当发达,受其影响,便于交流学习。赵都邯
郸附近有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今武安境内依然有多处矿山,这些铁矿的附近
地区,发现大量战国时期的炼炉残迹和大面积堆积的炼渣、木炭、铁工具等遗
134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物。以邯郸为中心,形成放射状的冶铸铁格局。多个遗址中都出土战国时期的
铁器,磁县下潘汪战国遗址还出土合模的铁钁范等器物,鹤壁鹿楼冶铁遗址发
现大规模战国冶铸铁遗址,出土大量炉壁残块、残鼓风管、陶范、石范、铸模,
《史记·货
以钁、锛、斧、锸、锄等农具范为主,充分显示赵国冶铸铁业的发达。
殖列传》邯郸人郭纵以冶铁成业,财富和“王者”相等,可见经营规模之大,
从一个侧面反映赵国冶铁业的繁荣。
第三,各国迫切发展的意愿和外部战争的频繁,列国对城池和土地人口的
争夺也是冶铸铁业发展的社会动因。西周初年,燕国是周王朝分封而建立的诸
侯国之一,曾协助周公平定管、蔡和武庚之乱,对周王朝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燕王哙“禅让”子之事件,引发内乱,齐国和中山国趁机入侵。
《战国策·燕
策一》记载:“国构难数月”,百姓死伤众多,流离失所,国家面临分崩离析危
局。燕昭王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终使燕国复兴。《战国
策·秦策四》赵敬侯十年(公元前 377 年),赵攻中山,敬侯十一年(前 376 年),
赵与韩、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领土后再次出兵进攻中山。至赵武灵王胡服骑
射改革后建立强大的骑兵,出兵灭了中山国。公元前 380 年左右,中山桓公复
国后迁都灵寿。成王时代,发生“引水围鄗”事件,与赵国发生激烈战斗,这
对赵国给予了极大的震撼。中山王 时代,中山国进入鼎盛时期,与韩、赵、
魏、燕同时称王。所以中山、燕国、邯郸彼此之间互有战争,也都有迁都复兴
发展的阶段,为在列国激烈的争夺中生存发展,在争霸图强的过程中都重视对
本国自身实力的加强,而随着战国中期以后铁器应用的普及,在农业、手工业、
军事等方面都有大量需求,这也促使各国竞相发展冶铸铁业。频繁的战争带来
空前的人群流动和来往也加速冶铸铁技术在列国间的传播。

第五节 豫南区
豫南区指河南省南部的南阳、信阳、驻马店、漯河、平顶山等地。主要是
东周时期诸侯国城址内发现的遗存,零星分布,受考古发掘工作限制,未发现
大规模作坊遗存。

一、类别构成

这一区域手工业作坊门类有冶铸铁、铸铜、制陶,这一区域经发掘或调查

135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的冶铸铁遗址有:西平县战国韩国铸铁遗址,河南商水扶苏故城冶铁遗址、南
阳盆地众多战国秦汉冶铁遗址群;铸铜遗址有黄国铸铜遗址;蔡国故城规模大,
春秋时期遗物丰富,调查表明城内可能存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1。

二、区域特征

两周时期,这一区域手工业有所发展,根据考古调查及发掘,除了诸侯国
城址内发现的手工业遗存外,在一般城市及诸侯国所辖范围内也发现手工业遗
存。总体上看手工业的门类不多,数量较少,分布比较散,与其他区域相比,
缺乏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遗存。但豫西南的南阳盆地城市经济繁荣,为后期之
一区域冶铸铁业的发达奠定基础,产生深远影响。

三、原因分析

此区手工业的发展与两周中原城市的兴建及繁荣有密切关系。周王朝建立
后,为维护其统治,在各地大封诸侯,具有军事重镇性质的城市在中原各地兴
建。《吕氏春秋·观世》称“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至东周时,豫南
地区已经分布了诸如蔡、黄、陈、蓼、沈、息、蒋等诸多诸侯国,纷纷建城,
这些城市有的在西周时曾短期成为一些小诸侯国的都城。东周时期伴随周王室
衰微,为适应春秋频繁战争及贸易的需要,在军事要地或工商业发达地区出现
一般性城址,如商水扶苏城、叶邑故城、舞阳东不羹城、信阳楚王城等2。有的
诸侯国即在都城内建立手工业,如黄国故城内就建立了铸铜作坊;还有大的诸
侯国建立自己的手工业基地,如西平冶铁遗址即为战国时韩国的冶金基地;一
般性城市也都发展了各自的城市经济,
《盐铁论·通有》载中原境内“楚之宛丘”,
春秋战国时“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南阳盆地在战国秦汉时成为冶铁发
达的中心,与战国时期此区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很大关系。

小结

本章根据前文手工业作坊的门类分布及手工业操作链反映的信息,尝试对

1 尚景熙:《蔡国故城调查记》,《河南文博通讯》1980 年第 2 期,第 32 页。
2 张国硕:《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 57 页。
136

万方数据
第四章 手工业分区
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研究,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关中区、郑洛区、晋南
豫西区、冀南豫北区、豫南区。关中区的手工业门类齐全,作坊类别有铸铜业、
制陶业、制骨业和玉石器加工业。以西周时期遗存为主,铸铜、制骨、玉石器
加工业发达,数量多、规模大、延续整个西周时期,充分表明此区西周时处于
都邑中心的地位。铸铜作坊数量上占西周铸铜作坊的 2/3,文化风格上与洛邑区
铸铜业表现出强烈一致性。制骨作坊数量占西周制骨作坊的 80%,制骨、制陶
等手工业遗存体现出现专业化分工。此区手工业生产场所中普遍存在手工业生
产者葬于生前从事手工业生产区域的现象,西周手工业生产中存在“两系”, 即
殷遗民和周人系统,而且就目前作坊遗存看,关中区手工业作坊族属以殷遗民
为主。郑洛区手工业门类齐全,年代涵盖两周时期,有大规模的铸铜遗址,说
明一直是中原的中心,又可分为郑韩故城和东周王城两个子中心。从生产门类
数量、规模、内涵等方面对比明显反映王权的衰落和列国地位的上升和强大。
晋南豫西区手工业作坊种类齐全,铸铜、制陶、冶铸铁、制陶、玉石器作坊全
都具备。尤其是青铜器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大,出现了批量化、商品化的倾向。
青铜产品从纹饰到技法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与前两区铸铜业有明
显的区别。冀南豫北区作坊门类有铸铜、制陶、制骨、冶铸铁,该区明显体现
出冶铸铁业的突出地位,铸铁作坊占了已发现冶铸铁遗址的一半,说明这一区
域在战国中后期的冶铸铁业的发达与普及。这一区域冶铸铁手工业发展迅速的
原因有技术的动因,也有政治社会经济的动因。铁矿石资源丰富、以铸铜技术
为基础创新冶铸铁技术、各国发展的迫切和外部战争的频繁与人才的流动这些
因素共同作用造就此区冶铸铁业发达的特征。豫南区涵盖了周口、平顶山、驻
马店、信阳、南阳等地,手工业作坊在此区分布比较散,主要是东周时的诸多
诸侯国城址内发现的遗存。

137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两周时间跨度大,手工业种类繁多,各门类平行发展但不均衡,放在历史
的长时段研究中看,这一时期是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变革紧密联系,对其进行分期研究有利于深入探析手工业总体面貌的阶
段发展及其转变轨迹。

第一节 分期
手工业发展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其发展路径?前人曾对
某些手工业的具体方面进行过分期,如对青铜器纹饰及铸造技术进行过相关分
期。结合前文所探讨的手工业相关内容,本人认为作为历史变革中的一个重要
阶段,应着眼于手工业发展总体面貌,尤其关注其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起重要
作用的变革的节点,所以基于对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生产遗存的分析,依据手工
业种类的变化、工艺水平的发展、产品的特征、手工业者身份的转变、组织管
理的变化、手工业形态转变等方面从总体上尝试对其进行分期。经过分析,认
为两周手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节点性还是很明确的,其中春秋中期和战国中期
是两个重要的分界点,以此将其划分为三期,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为一期,春
秋中至战国早为一期,战国中期以后为一期。

一、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

属于这一期的作坊共 21 处。铸铜作坊 6 处,包括周原庄李村铸铜遗址、周


公庙铸铜遗址、孔头沟铸铜遗址、丰镐铸铜遗址、虢国铸铜遗址、洛阳北窑铸
铜遗址。制骨作坊 5 处,包括丰镐地区张家坡、新旺南、冯村北、周原扶风云
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三门峡李家窑制骨作坊。玉石器作坊 3 处,包括周原齐
家北制玦作坊、周原下康制石制玉作坊、周原庄白制石制玉作坊。制陶作坊 11
个(属于同一遗址不同分布的分开计算),包括:河南荥阳娘娘寨、陕西岐山赵
家台、陕西岐山流龙咀、陕西长安沣东洛水村、陕西长安客省庄、陕西长安西
仁村、陕西马王村陶窑、河南三门峡李家窑、河南登封王城岗、山西襄汾大张
村(春秋早)、河北武安午汲古城(春秋早中期)、新郑冯庄(春秋早)。
这一期的手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关中区,以关中区遗存为主。铸铜、制骨、

138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玉石器作坊均集中在这一区域。郑洛区在此期突出洛阳子中心的地位,以大规
模的北窑铸铜遗址为代表,而新郑作为子中心的地位在此期并未表现出来,直
至后两期手工业无论是从种类、数量还是规模方面均呈现繁荣态势,才凸显出
其中心地位。其他三区此期的手工业规模都不大,零星分布。
总体特征是延续殷代以来的手工业,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称之为“延
展期”。这种延续性体现在手工业门类、技艺、手工业形态及手工业者身份等方
面。
首先从门类上看,总体上延续殷代传统手工业门类,也零星出现一些新的
手工业制品如人工冶铁制品,但并未见生产遗存,还达不到能够成为一个单独
产业门类的程度。殷代以来的传统手工业门类,铸铜、制陶、制骨、玉石器加
工、漆器加工、纺织在周初都继续存在并发展,已经发现的各门类生产遗迹中,
铸铜作坊、制陶作坊、制骨作坊、玉石器作坊均可见明显生产遗存。漆器、纺
织品、原始瓷的发现比商代增多,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在遗址和墓葬中可见
琉璃器。手工业种类中铸铜业、制骨手工业发达,铸铜、制骨作坊不仅数量多
而且规模大、生产遗迹遗物丰富。从数量上看,铸铜作坊占据现有辨别出的全
部铸铜作坊总数的一半多,制骨作坊占据全部作坊数量的近半。从规模来看,
洛阳北窑铸铜作坊是现有发现西周规模最大的铸铜作坊,庄李铸铜作坊同样规
模大,遗迹遗物丰富。扶风云塘制骨作坊仅废骨料达两万多斤,而春秋早之后
列国城址内的铸铜作坊少有这么大规模的。这一期出现了新的手工业制品,即
人工冶铁制品。西周晚春秋早出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河南三门峡虢国墓(虢
季墓)出土的西周晚期玉柄铁剑、铜内铁援戈、铜骹铁叶矛,铜内铁援戈材质
属于块炼铁,另两件是块炼渗碳钢;陕西韩城梁带村出土的春秋早期的铁刃铜
削、铁刃铜戈,都属块炼渗碳钢。
其次从手工业发展技术水平来看,不同门类的手工业技艺均继承晚商手工
业技艺水平,从技术发展角度而言没有大的变革,只是细节方面有所发展。下
面以青铜铸造业为主综合其他手工业门类进行分析。
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分期问题,国内外学者早有关注和讨论。
有些学者通过对已出土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和青铜器特征的分析研究,把商周
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按产生、发展、成熟等阶段性特征进行划分,代表性的观
点主要有四期说、五期说和六期说。如倪玉湛将先秦时期的青铜范铸技术划分
为形成期(夏晚期之前)、发展期(夏晚期至商中期)、成熟期(商晚期至春秋
139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早期)和转变期(春秋中期至战国)四个阶段1。华觉明认为我国先秦时期的青
铜冶铸技术共经历了草创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早期)、形成期(二里头
后期和二里冈期)、鼎盛期(殷墟期到西周前期未)、延展期(西周中期到春秋
早期)和转变期(春秋中期到战国初、中期)等五个阶段2。谭德睿、陈美怡等
学者亦将先秦时期的艺术铸造分为初创期(公元前 16 世纪之前)、育成期(商
代早中期)、鼎盛期(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转变期(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和
更新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五个阶段3。郭宝钧认为商周时期的铜器铸造技术
按照时间序列可分为萌生阶段(早商时期)、进步阶段(中商时期)、发展阶段
(晚商至西周前期)、组合阶段(西周后期至春秋早期)、分铸阶段(春秋中期
至战国)和专精阶段(战国中晚期)六个阶段4。
铸铜作坊包括生产场地、生产设施、生产工具以及与铸造流程相关的遗物
等。其中每个作坊都出土有大量陶范,为判明生产青铜器的种类、纹饰乃至技
术方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基于此,选择陶范作为分析对象探讨铸铜业发展的
阶段。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前文关于生产遗存的操作链分析,本人认为两
周铸铜业可分为三期,西周早期至春秋早为一期,春秋中至战国早为一期,战
国中以后为一期。主要从陶范种类、纹饰、铸造工艺方面论述。
1.从陶范反映的器类来看,这一期早期阶段(西周早至西周中)器类延续晚
商,重酒组合为主,晚期阶段(西周中至春秋早),器类有了重大变化,酒类器
类减少,食器和水器大幅增加,重食器组合为主。洛阳北窑陶范种类有鼎、簋、
卣、尊、爵、觚、觯、罍、钟等;周原庄李陶范种类以小件器物如车马器、装
饰品、小工具为主,也有礼乐器(如鼎、簋、鬲、钟等)兵器(如戈)方鼎模、
鼎耳范、甬钟模、铃范、铃模、簋范、戈范、牌饰范、工具范、芯等;周公庙、
孔头沟、马王村铸铜作坊陶范种类有鼎、簋、钟等礼乐容器范,刀、镞等兵器
范,马衔、马镰、车辖、泡、銮铃等车马器范。综上所述,从西周早期的洛阳
北窑铸铜遗址陶范反映的种类来看,西周早期继承和延续了晚商时期的青铜器
种类,温酒器有爵,盛酒器有尊、卣、罍,饮酒器觯、觚,食器有鬲、鼎、豆、
簋,乐器有钟。酒器居绝对的优势地位,食器的地位次之。此时的青铜器仍为
重酒的组合。周原庄李铸铜遗址遗存最为丰富的是西周中晚期,结合遗址出土

1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1 年,第 183 页。


2 华觉明等:《中国冶铸史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第 135 页。
3 谭德睿、陈美怡等:《艺术铸造》,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1-41 页。
4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第 124 页。
140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陶范类型及青铜器出土情况看,无论从青铜器类别的损益增删还是从形制与纹
饰的总体风格看,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艺术呈现出一种有别于前一阶
段的姿态。夏商时期相继产生并风靡一时的爵、斝、尊、觥、方彝、卣、觚、
觯、盂等青铜酒器,自西周中期后逐步消失。与之相反,簠、匜、鉴、铺、钟
等新式器物开始流行。即便是旧有的器类也有大改变。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
食器中的鼎、鬲、甗、簋、盨、簠、铺,盛酒器中的壶、饮酒器中的杯、水器
中的盉、匜、盘,乐器甬钟是此时最为流行的器类。较之商中期至西周早期,
酒器的种类急剧减少,食器和水器的种类众多,表明此时已是重食器的组合。
鼎与簋在三个铸铜遗址中均出现,也说明了这一点。
2.纹饰方面,整体变化趋势是:西周早期基本继承晚商纹饰风格,动物纹极
为流行,中期之后,动物母题的装饰纹样大幅度下降,几何形纹饰广为流行。
洛阳北窑陶范上的纹饰雕镂精美、种类繁多,以云雷纹和餐餐纹为主体,此外
还有夔纹、蝉纹、四叶纹、鸟凤纹、百乳纹、圆涡纹、竖条纹、圈带纹、锯齿
状纹等等。周原庄李纹饰有夔龙纹、涡纹、云雷纹、虎头纹、小鸟纹、人形纹、
兽面纹、牛头纹、虎形纹、斜线纹、竖线纹、垂鳞纹、重环纹、双重心形纹、
双重三角纹、回首夔龙纹、螺旋纹等。从洛阳北窑和周公庙周原庄李陶范纹饰
可以看出,动物纹和几何纹为主体。动物纹有鸟纹、兽面纹、夔龙纹、蝉纹、
蛇纹、鱼纹;几何纹最为流行的是环带纹、瓦棱纹、窃曲纹、重环纹。
3.就铸造工艺而言,从前文对铸铜操作链反映的环节看,此期青铜工艺基本
承袭了晚商工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反映在泥料选择、合范方式、纹样制作
及铸造方法方面。
1)制范泥料为普通粘土和植物质或植物灰并经过处理,范料普遍采用了
面料与背料分开的技术。在殷墟时期,人们已经有了背范和面范区别的意识,
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工艺,但还没有严格区分背范和面范1。苗圃北地和孝民屯
铸铜遗址内均发现有细泥料沉淀坑,就地取材的泥土加草木灰经精选、配料、
练泥、陈腐等工序,少数背范还加入了掺和料,但并不普遍,还没有明确区分
面范背范。至西周初已经有了面料背料分开的技术,洛阳北窑出土的陶范同样
也采用了面料与背料分开的技术。陶范通常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用的泥质材料

1 岳占伟:《殷墟铸铜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6 年,第 370 页。
141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比较细腻,而外层材料则相对粗糙,掺杂有比较大颗粒的物质1。周原庄李与洛
阳北窑出土陶范一样,也有面料背料的区分,如从庄李村出土的陶范中戈范、
牌饰范、銮铃范正面与背面对比反映出,正面泥质细腻,而背面粗糙。
2)殷墟陶范之间已用榫卯相接,少数还涂有红色细泥浆弥合缝隙。西周继
承这一合范方式,洛阳北窑的陶范中,多合范主要以三角形状的榫卯结构和子
母口的方法使范块之间互相结合。庄李榫卯形状主要有圆形、菱形、方形、长
条形、三角锥形和异形榫等,其中三角锥形榫卯所占比例较大。此外庄李村发
现的陶范中有部分陶范有着比较明显的加固痕迹,如环首刀柄范 H5:55 和 H5:
56 陶范的背面就粘附包裹泥(以包裹范体),此外,H5:46 环首刀柄范体背面
除留包裹泥外,还有绳索捆扎后留下的明显痕迹。
3)从纹样制作方法来看,此期的纹饰制作延续晚商纹饰制作方法,纹模、
模范合作纹饰是主流的工艺技术。学术界对于殷墟青铜器纹饰的成形技术也早
有研究。陈梦家认为殷代铸铜工艺技术的外范由刻有花纹的模翻制而成,亦可
由素模制范再刻花纹,提出铜器表面花纹的繁简度与其制作工艺具有对应关系2。
李济依据工艺手段的不同,将纹饰制作工艺划分为刻划范纹、堆雕模纹、模范
合作纹、深刻模纹和浮雕模纹等五种,认为殷墟出的土觚形器花纹主要是从模
上翻印到范上的3。万家保指出在铸造技术进步的影响下,铜器纹饰艺术制作技
术的演化经过范纹、模纹、模范合作纹和雕塑模纹的发展历程4。董亚巍、周卫
荣等学者认为,范面压塑纹饰技术主要是在商代早中期使用;范面堆塑纹饰及
纹饰压塑、堆塑结合工艺主要是在商中期至西周使用;单元纹饰范拚兑技术主
要是在春秋以后普遍采用5。岳占伟认为殷墟陶模的施纹方法主要有两种:常用
的一种方法是先绘画好花纹再雕刻,也可在母模表面直接雕刻花纹;另一种方
法是在母模上先敷涂一层细泥后再雕塑花纹,此法仅有少数模使用。殷墟范上
的纹饰大都经过先翻后修两道工序,即先在母模上翻印出花纹,再对花纹线条
进行清晰化修整6。董亚巍、周卫荣等学者曾指殷墟铸铜遗址陶范主纹上凹槽式

1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 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 年第 5 期,第 441 页。


2 陈梦家:《殷代铜器》,《考古学报》1954 年第 7 期,第 15-59 页。
3 李济:《殷墟青铜器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 22-24 页。
4 万家保:《铸造技术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的若干影响》,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编辑委员会:
《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一一历史考古组(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年,第 105-118 页。
5 董亚巍、周卫荣等:《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物》2007 年第 1 期,第 83-88
页。
6 岳占伟:《殷墟铸铜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6 年,第 371 页。
142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的几何纹出是用“堆塑技术”制作而成。本人认为殷墟纹样制作以模纹为主,
即纹饰首先在模型上设计与制作,然后再翻制于外范上。对于纹饰较为复杂(如
“三层花”)的青铜器,可根据制作的难易程度采取模纹和范纹相结合的方法制
作纹饰,即先在模上制作部分纹饰,翻范后再在范面上制作其余纹饰。从周原
铸铜遗址、洛阳北窑铸铜遗存看纹样制作方法上此期纹饰制作同晚商殷墟铸铜
遗址相比本质上没有大的变化,采取了相同的工艺。纹模、模范合作纹仍是主
流的工艺技术。发掘者认为周原庄李纹样的制作则主要有直接脱范、刻划与后
附加泥条等方法1。洛阳北窑陶范纹饰主要为浅浮雕式,一般是用小刀在模上雕
刻,然后翻制于范上。
4)从铸造方法上看,此期继承晚商混铸分铸并行的技术特征,趋势是分铸
日益流行,逐渐普遍运用。在华觉明等学者对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
中,四十三件青铜容器中(随机),完全采用浑铸的有十九件,采用分铸法的则
有二十四件2。说明晚商的分铸法运用已较普遍,达到了和浑铸法不分伯仲的局
面。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虽然青铜器艺术的风格与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有所
不同,但在铸造工艺的若干细节上却是基本一致的。从对此期铸铜作坊陶范的
分析来看,浑铸法与分铸法的难分轩轾,此期的范铸技术,浑铸法仍是首选的
成形方法,一般限于形制不甚复杂的器物。如洛阳北窑簋范 T4:18,耳和腹相
连,可知耳和器身是浑铸而成。H84:1,圆鼎外范,六片范套合成一周完整的
铸型。卣范 H81:2,卣之外范,共计 4 片,此四片经复原可以互相套合成为一
周完整的铸范。尊范 T4⑥:36,由 8 片组成。爵范的鋬、口、腹、足等外范共
由 10 片构成3。周原庄李标本 H66:95 是鼎颈部外范 6 扇中完整的一段,与其
他 5 扇共同组成鼎颈部的纹饰带,恰为完整一周。虽然依据材料难以准确统计
浑铸与分铸的比例,但从陶范观察可知,此期继承晚商浑铸分铸并行,分铸流
行,逐渐普遍运用。
其他手工业门类的发展均明显体现出对晚商文化的继承关系。如制陶工艺,
从操作链角度反映的生产设施、制陶工具都体现出对晚商制陶业的继承关系。
就生产工具而言,该时期制陶作坊出土的镞、镰、锥、刀、纺轮等工具和日常

1 周原考古队:《2003 年秋周原遗址(ⅣB2 区和ⅣB3 区的发掘》,《古代文明》(第三卷),北京:文物出版


社,2004 年,第 488 页。
2 华觉明等:《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244-272 页。
3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 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 年第 5 期,第 437-438
页。
143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居址中发现的同类器物在形态上没有区别,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它们也不是专
门的制陶工具。作为生产设施遗存重要代表的陶窑是把陶坯转化成陶器的场所,
不仅是判断制陶作坊的重要标志,而且随着人类对陶器的需求以及生产技术的
进步,陶窑的结构也在逐步走向成熟,最能够代表技术进步。所以以陶窑为基
础,结合陶窑演进的技术和形态因素综合考虑,反映窑的进化发展以及制陶业
的发展水平。刘锐对黄河中下游周代的陶窑进行过系统研究1,对其进行过分期
分区研究,本人认为比较客观合理,在此参考刘锐对陶窑的分期分区研究成果。
根据刘锐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甲类窑和乙类窑。甲类窑是“周式陶窑”,是周
人发明创造的结果,乙类窑是“商式陶窑”,是对晚商文化继承发展的结果。此
期的玉器制造业也是在商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玉器在贵族礼制生活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动了玉石工业的发展。西周早期的玉器在器类工艺、造
型风格上均与商代玉器基本相同。西周中期以后造型、纹饰、雕琢技法明显有
所变化,在商代浅浮雕法和勾撒法雕琢玉器的技艺基础上线细、外线宽,外线
用大斜刀雕成一面坡阴线,春秋时琢玉工艺继续发展,早期玉器仍有浓厚的西
周遗风。骨器种类及其制作工艺与商代大体相当,但从生产操作链来看,生产
分工明确,趋于规范化、专业化。
第三,从手工业形态来看,铸铜业、制骨业、玉石器加工业普遍反映出这
一时期手工业主体实行官营,延续晚商“工商食官”的形态。如洛阳北窑铸铜、
庄李铸铜作坊规模大、范围广,遗物丰富,技术成熟,内部分工明确,铸造遗
址出土均有礼器范,可能是周王室和列国的铸造作坊。地处召陈、凤雏两大遗
址中间的云塘骨器制造作坊遗址,基本上属于同一时代。召陈遗址出土的镶嵌
松绿石的骨笄与云塘遗址生产的骨笄非常相像,可能来自云塘制骨作坊。从生
产规模看,出土两万多斤废骨料和大量骨制半成品,云塘遗址可能属于西周王
室所直接占有的一座大型骨器制造作坊。丰镐遗址三处制骨作坊从周围聚落布
局和遗存分布来看,也有可能是贵族负责生产或管理的作坊2。周原齐家制玦作
坊规模大,遗物丰富,延续时间长,应该也是王室控制下的作坊。
第四,此期手工业作坊中手工业者相当一部分是殷遗民。在铸铜、制骨、
玉石器作坊中都体现出此期早期阶段手工业者很可能属于殷遗民。北窑铸铜遗
址出土很多生活日用陶器,除有典型西周文化中常见的器物如联裆鬲、折肩罐

1 刘锐:《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陶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13 年,第 8-56 页。


2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考古》2015 年第 9 期,第 100 页。
144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外,最为突出的是带有浓厚商式风格的鬲、簋、尊等器物,这些很可能是当地
铸铜作坊的工匠日常所使用的器皿。其中,从铸铜技术和青铜器的种类、形制、
纹饰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北窑铸铜作坊的工匠有相当数量可能属于殷遗民。从
墓葬材料分析,齐家制玦作坊、云塘制骨作坊、庄李铸铜遗址都存在工匠为殷
遗民的现象1。而周公庙遗址和李家铸铜遗址在制范技术上呈现较大差异,周原
地区铸铜业可能存在两系,即以姬姓周人为代表的“周系”和以殷遗民为代表
的“商系”2。
综上所述,此期手工业从门类、技术水平、手工业形态及手工业者都与晚
商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总体上一脉相承,有细微的发展,但本质不变,可以视
作对晚商手工业的延续发展期。

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

属于此期的作坊共 15 处,涵盖铸铜、制陶、制骨、玉石器、冶铸铁作坊等
门类。铸铜作坊 2 处,即侯马铸铜遗址和新郑中行铸铜遗址。制陶作坊 8 处,
包括河南洛阳东周王城制陶作坊、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河北武安午汲
古城制陶作坊、河北邢台南小汪、山西襄汾大张村制陶作坊、山西侯马晋都新
田城内的 3 处作坊遗址。制骨作坊有晋都新田和郑韩故城内的制骨作坊。玉石
器作坊有晋都新田的制圭作坊。阳城铸铁作坊可以上溯到此期晚段。
此期手工业的中心移至晋南区和郑洛区,关中区手工业衰落。晋南区铸铜
业延续时间长、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制骨业、制陶业、玉石器加工业均有分
布。郑洛区新郑子中心手工业发展迅猛,铸铜、制陶业发达,洛阳子中心虽也
有铸铜、制陶等手工业,但规模已经大不如上一期,呈衰落之势。冀南豫北区
此期仅见零星分布的制陶业。
与上期相比,此期手工业从门类、技术水平、形态等方面均发生较大变化,
可以认为是两周手工业发展中的转变期。门类上出现新的门类,如冶铸铁、玻
璃制造。铸铜业技术水平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工商食官逐渐解体,形成官私
并行的手工业形态,商业发展迅猛。
首先,从门类上看,已经发现的各门类生产遗迹中,除继承原有的手工业

1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学观察—以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资料为核心》,《华
夏考古》2010 年第 3 期,第 30 页。
2 雷兴山、种建荣:《周原地区商周时期铸铜业刍论》,陈建立、刘煜主编:《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
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第 180-181 页。
145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门类如铸铜、制骨、制陶、玉石器、漆器外,新增加的手工业门类有冶铸铁、
玻璃制造。就出土物而言,漆制品、纺织品和原始瓷的发现与上期相比数量大
为减少。新增门类中玻璃制造业在春秋末到战国早期,中原地区在对引进的西
方的镶嵌玻璃珠借鉴吸收后采用本地的玻璃制造技术进行仿制,之后大量出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手工业领域中冶铸铁业的兴起。就考古发现的两周中原地区
的铁器资料来说,迄今为止发现的人工冶铁制品的地点从一期的 6 个增加到 26
个,铁器 80 余件,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西周晚期三门峡虢国墓玉柄铁剑和铜
内铁援戈,而真正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冶铸铁作坊大多
发现于城址内和城址附近,可上溯至这一时期的冶铸铁作坊有阳城铸铁作坊,
开始于战国早期。燕下都郎井村 10 号是从战国早期至晚期以铸铜为主兼及铁器
铸造的作坊。冶铸铁业成为当时手工业生产新的增长点,但还处于初始阶段,
冶铸铁业的生产品往往是与农业、手工业密切相关的工具类,农业生产工具有
钁、锄、镰、凿等,也用来制作兵器。尽管至战国早期铁器种类有限,但已经
能反映在日常生活和作战中开始使用铁器。铁器的生产和普及依附在青铜冶铸
业之中,作为独立的铁器行业还未形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
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还未体现出来,到战国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战
国中期之后,铁器工业逐步形成,铁器使用普及,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才逐步
显露出来。
与一期相比,此期门类仍以铸铜、制陶、玉石器、骨器等传统门类为主,
漆器和纺织品的发现与西周相比中原地区明显减少,与此相对,南方比较多。
玻璃器的发现大大增多。新兴门类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态势迅猛。
其次,从手工业发展的技术水平看,伴随周王朝的陨落,列国势力的崛起,
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大,出现了商品化和批量化的倾向。适应这种转变,
技术上进行了创新。此期传统手工业在春秋中期之后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
表现在铸铜业,以侯马铸铜遗址、中行春秋铸铜遗址为代表。其中“两周”时
期铸造遗址的重大发现是侯马铸铜遗址,这是东周时期诸侯国铸造手工业的典
型代表。下面以铸铜业为例,从器类、纹饰风格、工艺等方面探讨其转变。
1.器类的转变
侯马铸铜遗址器类有礼器范、乐器、兵器、车马器范、工具、货币、生活
用具范,以钟鼎礼乐器和工具范为主。礼器范主要有鼎、鬲、簠、豆、壶、舟、
匜、鉴等;大量的工具范,钁、铲、凿、环首宽刃刀等,其中钁数量达二万多
146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件;中行春秋铸铜遗址有礼乐器、钱币、工具范,礼乐器有鼎、簋、方壶、圆
壶、圆形器、圆环、簠等。与上期相比,簠、匜、鉴、钟等新式器物开始流行,
豆在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极少见,这一时期较多。鉴是春秋中期时出现的水器,
一直流行至战国。春秋中期至战国,壶是重要的盛酒器,数量众多,形式各异。
圆壶通行于春秋中期至战国。工具范大量出现,尤其是生产工具,如钁,数量
庞大。
综上,此期礼乐器出现较大变革,工具范大量出现,新出现并流行的器类
明显增多,春秋中期至战国,食器中的鼎、甗、簠、 敦、豆,盛酒器中的壶,
水器中的盘、匜、鉴,乐器中的钟、镈等是较为流行的器类。
2. 纹饰风格的转变
与上一期相较,春秋中期以后,陶范纹样种类也发生较大变化,而且生产
技术和工艺达到新的水平,总的特点是花纹精细、形式新颖。自春秋中期开始,
上一期流行的窃曲纹、波曲纹、重环纹急剧衰落,纹饰以蟠螭纹、蟠虺纹为主,
几何纹中綯纹和垂叶三角纹兴起,精细、繁褥。李学勤先生曾指出,东周早期
的青铜器风格和西周晚期青铜器风格基本一致,自春秋中期开始,逐渐确立了
以蟠螭纹与蟠虺纹为标志的新风格。侯马纹饰在传统纹饰的基础上,又有许多
新的变化发展,繁缛华丽的浮雕怪异蟠螭动物形象,构图简洁、生动活泼的写
实动物纹,以及各种几何纹纹样,皆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纹饰按技
法分为三类:平雕浮雕数量最多,内容为图案化的怪异动物和几何形纹样,中
晚期大部分立体感强,三层式高浮雕;圆雕数量很少,多为人和动物形象,器
物附件使用。此时期的蟠璃纹是两条以上的蟠龙相缠绕,重复出现,构成纹饰
单元,这是春秋早期晚段才出现的新的花纹主题1。侯马ⅡT213H241:1 多螭互
相勾连缠绕即是典型代表(图 5-1)。新郑铸铜遗址纹饰以单体兽面、复合兽面、
蟠螭纹、虺龙纹、乳钉、夔龙、饕餮、云纹、长角纹、单瓦棱纹、夔纹、变形
蝉纹、蟠螭与蝉组合纹、波带纹、重环纹、单排鳞状纹、宽带纹、S 形纹、蟠虺
与蝉组合纹为主。中行春秋铸铜遗址中多块方壶范均为长束颈,溜鼓腹形制,
主花纹多为高浮雕状的各种单首双身蟠龙纹,装饰花纹也为高浮雕状各种单个
虺龙纹,8 件方壶的形制与纹饰与新郑金城路 2 号礼器坎中的 2 件方壶一致,是
城内春秋中期的标形器,也说明生产的青铜器本地自用。

1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174 页。


147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图 5-1 侯马蟠螭纹模ⅡT81H126:32 蟠螭纹模ⅡT213H241:1


侯马

3.工艺的转变
从生产遗存来看,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在春秋中期之后出现了重大的转变。
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铸法上以分铸为主,流行单元纹饰范拼兑与纹饰活模组
装技术,焊接法普遍使用,其他方面如泥料选择、合范方式、模范设计等工艺
既继承了上一期的工艺水平,同时发展的更加精密化、科学化,达到更高水平。
1)选料进行创新
从泥料选择来说,一方面继承上一期陶范面料背料分开的技术,另一方面
又进行了创新。如侯马铸铜遗址陶范分为模、范、芯三类,三者作用不同,选
料、配料也有区别,模要求有相当的强度和光洁度,土质比较细腻,沙质细而
均匀。范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铜液的冲击,又要有较好的排气性,所以
一般用两种原料制成,范腔内用细腻的原料,称为面料,质地近似模料,范的
背面用较粗的原料,称为背料。新郑陶模多用质地紧密的面料泥制成,外范的
内层用细泥作面料翻印铸型,用含有少量草茎类植物的较粗粘泥敷到面料背面,
起到加固、散热通气的作用。
除此之外,侯马铸铜和新郑铸铜遗址范料中另外还加入熟料,并且进行了
进一步处理。在侯马铸铜遗址出土有 500 余件“攥泥”(俗称“一把抓’),攥泥
应是专门烧制的熟料,它破碎后既可作为范料中的熟料,亦可作为内范的填充
料。郑韩故城也发现大量“一把抓”泥条,应该是同样用途。
2)合范设计更精细合理
此时期的合范方式仍是以榫卯结构合范为主,但在某些范上也发现许多合
范的其他记号。为了陶范的稳定性,陶范合范之后常常还需要采取一些加固措
施,侯马和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陶范有很多都残留有榫卯结构。如侯马出土的
陶范中有些陶范四周有凹槽(合范后用绳索捆绑的地方),上面残留着绳索捆绑
的痕迹。例如钁范 T629H287:1 的四角均有凹槽,郑国祭祀遗址也出土了许多
四周相连凹槽。除了绳索捆绑加固陶范外,还有使用陶范外面糊草拌泥加固陶

148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范的现象。例如鼎耳范 T32 F3:1 外面就粘附有草拌泥,使用草拌泥既能够起到
加固陶范的作用,又便于浇筑时气体的排出。
3)器物成形以分铸法为主、浑铸法为次
在铸造工艺上沿袭了西周中至春秋早分铸法越来越流行的趋势,春秋中期
至战国的青铜器普遍采用了分铸法铸造。容器的主体与鋬、钮、耳、足等附件
分别铸造,再铸接或焊接在一起。这一工艺现象改变了殷商末期以来浑铸主导
的传统地位,浑铸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分铸为主的新潮流所取代。这时出现了大
分铸手法,即凡是能够分铸的部件皆分铸成形,批量生产,极大简化了铸型工
艺1。分铸法工艺的新发展体现在铸范艺术上,在此之前,虽然同一器的铸件是
单独铸造的,但制范时,多数情况仍是先做一个完整的(器体连带附件)模,
从这样的模上分别翻出各器身与铸件的范,到春秋中期以后,普遍采用了器身
与附件单独做模的方法。如在侯马铸铜遗址中发现不少鼎足、耳与钟甬等附件
单独的使用模子翻出来模型,均是按器形的弧度做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就使
成品的附件特征几乎完全相同,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产品趋于规格化。还有
一些范作为模、盒使用,可以范、模互相翻制,大幅度提高效率,节约工时。
侯马铸铜遗址出土有鼎足的模和范是鼎足分铸的实证。ⅡT24H24:4 为鼎体
和足部分,主要有腹三底一共四扇范合成一套铸型,三足底部可能另安三块活
动范块2。类似情况在侯马铸铜遗址中占了大部分。由于器体薄,为了结合时更
牢固,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措施。如在鼎耳间加横柱,在鼎耳下部增加小洞以便
与鼎体连接时增加接触面,起到榫卯作用。圆壶颈部与器身衔接部分做成锯齿
状,使连接时接触面增加起到咬合作用,这些方法都巧妙解决了附件脱落问题。
4)模范设计制作灵活多样,技艺娴熟
模范的设计制作不仅根据器物形状,将器体和附件分别制作模和范,而且
针对较大型而又规整对称的模范普遍根据器形和纹样分为数层,每层分成若干
块形制相同的范,每层只需制作一块模。大型钟鼎范分为几部分,每套铸型由
数十块范组成。整个铸型的分块,每块范的位置、形状、大小、分型面的斜度
以及浇口、榫卯的多少、位置、大小都有准确合理的设计,并在制作过程中保
持了一定的精确度。遗址出土的成套模、范,制作规整,纹样清晰,合范严密,
达到极高的水平。以侯马遗址出土的编钟为例,根据侯马遗址出土的钟体模和

1 苏荣誉、华觉明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第 159 页。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105 页。
149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钟体范、甬范、钮模和钮范、舞模和舞范、鼓模和鼓范、枚模和枚范等可知,
编钟的各个部位包括纹饰均单独制模,然后依次翻制出若干活块范。数十件或
上百件活块范均在组装模上拼组成几件大的范块,然后再合范浇注1(图 5-2)。
组装模均为素面,表面刻划有甬、枚、篆、钲、鼓等组装区的标准线。李京华
曾详细研究了东周编钟的造型工艺,指出其具有整体的设计观念、建立起了一
套工程设计的系统计算公式、以组装模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套范合铸、达到了工
业化的批量铸造的高水平2。

图 5-2 侯马编钟合范复原示意图(引自《侯马铸铜遗址》,第 304 页)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304 页。


2 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 年第 2 期,第 104-113 页。
150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5)单元纹饰范拼兑与纹饰活模组装技术的流行
在铸铜操作链中曾提到制造泥模可分为“整模”与“块模”两种类型。春
秋中期之前多数青铜容器的模仍为整模,并且模上均加工有纹饰,如周原庄李
铸铜遗址出土的小方鼎的模均为带有纹饰的整模残块。春秋中期之后块模工艺
逐渐流行,尤其体现在纹饰制作方面,如侯马铸铜遗址相当多纹饰部分的模范
制作时普遍采用分块制作的方法。分铸法和分型制模工艺的流行,致使此期的
纹饰技术亦发生了重大改变。此期青铜器上流行的蟠螭纹和蟠虺纹等,多以四
方连续式的构图布满全器,它们盘绕纠结、形式划一、结构严谨,均是由“单
元纹饰范拼兑技术”1铸造而成。所谓单元纹饰范拼兑技术,是指把小块的纹饰
模翻制的小块的纹饰范拼兑成整体纹饰的技术。其技术特征表现为纹饰在铜器
的表面被分隔成若干规整的单元,相邻单元的纹饰互相衔接,有些还完全相同。
制作方法上采用小块方模印文法,即只雕刻一次纹样印模,用在腹范上下左右,
连续压印制成,复杂而精细的纹饰,也有用纹饰模具翻制出花纹范,镶嵌在铸
范上,即镶嵌法,如钟体范、壶座范的纹饰部分采用局部镶嵌的方法,便于更
换易损部分,有利于提高范的成品率和重复使用。这两种制作花纹范的方法,
不仅工效提高,而且纹饰更加规整、清晰。
侯马铸铜遗址曾出土有众多的单元纹饰模,如兽面纹模、蟠螭纹模、凤纹
模等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制作单元纹饰范,“使匠师从雕镂纤如细发、鲜有舛误的
繁琐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以生产更多更精的铸件”2。郑国青铜纹饰开始使用纹
饰活模组装技术,不仅省工省时,加快了纹饰的制作速度,而且也使相同重复
的纹饰更加规范统一。
6)焊接法的普遍使用
焊接技术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春秋中期以后才逐步推广,所用焊料成分
以铅、锡为主,铜焊料较少3。郑韩故城簋双耳与簋体的连接是用焊接方法完成
的,在簋体两侧上下铸有与簋耳连接的凸榫。簋耳上下留有卯孔,焊接剂是熔
化的铅液灌注4。
其他手工业门类均出现创新化趋势。如制陶业与上一期相比,生产建筑用
陶明显增多,在大型遗址中都有出土。建筑陶器仍以板瓦和筒瓦为多,并有一

1 董亚巍、周卫荣等:《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物》2007 年第 1 期,第 87 页。
2 苏荣誉、华觉明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第 179 页。
3 何堂坤、靳枫毅:《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初步研究》,《华夏考古》2000 年第 1 期,第 61-65 页。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 927 页。
151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些瓦当、陶水管,同时新出现少量砖,又将建筑用陶生产向前推进了一步。从
出土情况看,瓦的生产技术有所发展,但是用的不普遍也反映瓦的生产水平还
有待提高。到战国早期制陶业逐步出现专业化的倾向,如郑韩故城大吴楼制陶
作坊陶窑集中分布,有淘洗池和专门的制坯相关工具,之后这种专业化的分工
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玉器制造业从出土物看,春秋中期以后,一改西周玉古朴
简练风貌,造型、图案、工艺都有较大创新,形成新的风格。工艺上仍大量使
用双钩阴线,出现了浅浮雕工艺,中期往后浮雕纹饰成熟,摆脱西周疏朗写实
之风,纹饰布局趋向于抽象繁复,图案化趋势增强,蟠虺纹、蟠螭纹兴起。
第三,手工业形态发生较大转变,由上期官营为主体的形态向官私并行形
态转变。手工业者的身份日益多元化。仅仅从此期生产作坊的遗存判断,难以
得出这个结论,毕竟形态的判断需要更加翔实的资料结合文献资料的分析。但
从目前历史学的研究成果看,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度遭到破坏,授田制取而代
之,随着生产力发展,商业经济逐渐繁荣,私人工商业者作为一个专门的社会
阶层开始活跃于社会经济舞台。春秋中期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
经济持续发展,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发,旧的社会秩序逐渐松动,“工商食官”
制度也渐趋瓦解1。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逐渐瓦解,官营手工业独霸的格局
被逐渐打破,家庭手工业和个体手工业普遍存在,并日益壮大,这极大促进了
商品手工业的发展,直至战国中期确立官私并行的手工业形态。随着手工业形
态的转变及战争等因素促使的人员流动加剧,手工业者的身份也多元化,除原
有手工业作坊中的奴隶和原有“工商食官“之下的手工业者外,刑徒、官奴婢、
被雇佣的流亡工匠等等都成为其中的从业者。
虽然这种转变无法从考古生产遗存直接看出来,但从手工业中铸币业的发
展可窥一二。西周时期,有承担货币职能的贝币,但流通功能并不发达,主要
用作贵族之间的转让、馈赠和支付,完全意义上的货币形态尚未形成,生产交
换主要是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渐行解
体,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日趋壮大,商业贸易也随之扩大,生产交换日益重
要,肩负货币职能的贝币的使用空前广泛,人工仿贝如蚌贝、石贝、玉贝、陶
贝、骨贝等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天然贝的使用量快速减少。随着金属铸币的兴
起和流通,作为人工制作仿贝的铜贝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布币也开始出现2。

1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系,2011 年,第 19 页。
2 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152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山西侯马、中行铸造作坊的空首布生产即为明证。当时的铸币工业已从铸铜手
工业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被官府控制的重要手工业生产部门,币制愈益多样
化,但此时期的货币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从文献记载中能够得到证明。
如《左传》记载了贵族间的贿赂、馈赠、献纳等经济交往活动都是车马衣帛器
物而非货币,说明当时货币职能虽有所发展,但实物交换仍大量存在,占交易
的主导地位。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产日益丰富、
铸币技艺发展进步,为货币职能的发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舞台,各诸侯国
纷纷利用自身的冶铸优势,竞相制造本国货币,从已经出土货币和发现的铸币
遗址来看,从周王室到列国,都形成了自己的铸币中心。临汾地区的侯马西南
春秋晚期晋国都城遗址中出土大量钱范和范芯1。洛阳地区也发现过属于春秋时
期的平肩弧足式空首布陶范两块,明确的地层关系和共生物表明都是战国早期
之物2。关于这一转变未论及详细之处将在后文专题补充论述。
总体而言,此期门类较上期有了较大变动,冶铸铁、玻璃新门类开下一期
门类先声,技艺水平发生较大转变,尤其在铸铜业方面,为适应批量化生产,
工艺技法出现较大转型,手工业形态管理,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等都出现明显变
化,所以此期可谓是转折期。

三、战国中期以后

已经发现的各门类生产遗迹中,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坊共 44 处,其中铸铜作
坊有 5 处,集中分布于列国都城内,包括中山灵寿、新郑郑韩故城、燕下都、
邯郸、洛阳东周王城;制陶作坊 20 处(属于同一遗址不同分布的分开计算),
分布较散。制骨作坊 4 处,包括燕下都、东周王城、邯郸故城、郑韩故城内的
制骨作坊。玉石器作坊 2 处,包括东周王城、邯郸故城玉石器作坊。冶铸铁作
坊 13 个,目前发现的冶铸铁遗址都属于这一时期。与上一期相比,数量大增,
增加的部分集中反映了冶铸铁业的迅速崛起。
此期手工业区域分布突显出郑洛区和豫北冀南区的地位,郑洛区延续上期
发展迅猛态势,铸铜、冶铸铁、制骨、制陶、制骨、玉石器加工业均继续发展,
门类齐全,技术先进。而豫北冀南区崛起,不仅手工业门类齐全,尤其冶铸铁
业发达,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普及。晋南豫西区手工业与上期相较明显衰落,

院,2010 年,第 13 页。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102-105 页。
2 蔡运章、张书良:《洛阳发现的空首布钱范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8 年第 3 期,第 60 页。
153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规模、技术都不及此前。其他两区无明显变化。
冶铸铁业的快速发展是这一期的重要特点,出现许多新的器类,铁器在手
工业、农业以及土木建筑、军事等领域全面推广使用,逐渐在战国晚期实现了
铁器的全面普及。传统的手工业部门在新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技术基本定
型,但风格有所变化,尤其是多种装饰工艺的运用。
首先,冶铸铁业经过上期的初步发展,至战国中期后,冶铸铁遗址大大增
多,技术突飞猛进,铁器数量极大增加,种类涵盖生产生活多个领域。已发现
的战国铁器冶铸遗址大部分都是战国中期以后,多位于国都内,不仅规模大,
而且出土遗物丰富。冶铸铁工艺水平突飞猛进,其进步主要表现在块炼渗碳钢
技术和铸铁柔化退火技术的推广,还出现了用铁笵铸造工艺。从块炼铁到铸铁
(即生铁)技艺,是春秋晚期冶铁工艺进步的表现。白口铁,质硬而脆,韧性
不好。工匠们经过长期实践,产生了生铁柔化技艺,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制
钢技艺也是当时冶铸工艺进步的一个表现,渗碳钢技术是最早的炼钢方法,对
出炉的块炼铁经多次加热锻打增加碳含量。如易县燕下都战国晚期 M44 出土的
矛、剑、戟、镞、铁钁、六角锄、鐏1。随着铁的冶铸在战国中期以后的勃兴,
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战争等领域,种类日益丰富,数量
增多,质量提高,这一时期的铁制品占了目前考古发现的先秦铁器绝大多数。
其中铁制农具在铁制品中所占比例最大,数量种类都多。白云翔在对铁器的考
古学研究中就认为“如果说战国早期及以前的生产工具大多是一器多用,那么
战国中期之后出现的夯锤、镰刀和铚刀则用途较为单一,他们的出现反映了铁
器在使用功能上出现了专门化的趋势,是铁器普及过程中的必然现象。”2冶铁业
从兴起之后,经过春秋、战国早期,短短数百年,在战国中期以后,就成为手
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部门,超过了任何一个手工业部门。就分布区域而言,
豫北冀南区是冶铸铁业较为发达的区域,赵、燕、中山国都发现冶铸铁遗址,
而且燕赵出土铁器种类数量多。
其次,其他传统手工业工艺经过春秋中至战国初技术的转型发展,技术上
基本定型,只是风格有所变化,尤其体现在装饰工艺的丰富。如铸铜业中纹饰
流行于上一阶段的蟠螭纹、蟠虺纹及各种变形仍然存在,但简练的几何纹带开

1 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易县燕下都 44 号墓葬铁器金相考察初步报告》,《考古》1975 年第 4 期,
第 241 页。
2 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16 页。
154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始普遍流行,甚至全素面青铜器较多出现,但素面上往往装饰鎏金、错金银等
工艺,使青铜器色彩更加绚烂,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汉代。铸造工艺技术虽无
大的改进,但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有无失蜡法铸造工艺的争论异常激烈,
以周卫荣、董亚巍为首的部分学者发表了一列颠覆性的研究论文以否定失蜡法
的存在1。而以华觉明、谭德睿为代表的其他学者则坚信中国青铜时代确有失蜡
法铸造工艺2,失蜡法本质上属于范铸技术的一种,其技术的渊源可能与商代出
现的“焚失法”有关。倪玉湛认为,目前尚没十足的理由否认失蜡法的存在,
因为东周时期的部分青铜器无法用传统的复合范法铸造工艺进行制作,而这些
铜器上面恰恰又保留了失蜡法铸造的工艺痕迹。由于蜡模的可塑性极强,故可
制作出各种复杂的结构和纹饰。目前确认的可能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铜器壁表的
蟠虺纹作镂空状,盘绕勾连、结构复杂,失蜡法颇为费时费工,技术上的要求
也很高,又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这也是东周时期失蜡法铸件总量不多的重要
原因3。本人对失蜡法技术没有深入研究与实验,综合前人观点,较为赞同倪玉
湛的观点,认为目前可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青铜器不多,又是比较复杂的工艺,
可能的确存在这种工艺,但应用范围不广,主要满足高等级贵族的定制需求,
更多的还是分铸和焊接工艺。
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同地域出土的青铜器来看,上述冶铸技术虽在出现
时期上有先后之别,铸造技术也有粗放与精致之分,但是从器物形制和纹饰技
术来看大致属于同一层级的技术范畴。与上一期相比,就技术本质而言并没有
本质性变化。
其他类别的手工业,基本是在上期出现的新趋势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直至定
型。如陶器制作方面,由于各国都城等地大兴土木,推动了建筑用陶的大量生
产,不仅原有的板瓦、筒瓦及瓦当大量生产并使用,而且砖的生产与用量激增,
是一大特点。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是以烧制筒瓦、瓦当、板瓦为主的建材作坊4。
芷阳制陶作坊可能是一处建材作坊5。东周洛阳城中 Y1,出土物以板瓦、筒瓦为
主,烧坑有浅盘细柄豆、釜等,应是一座瓦窑:Y14,出土物以砖为主,此外是

1 周卫荣等:《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江汉考古》2006 年第 2 期,第 80-85 页。


2 苏荣誉,华觉明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第 179 页。
华觉明:《中西方失蜡法之同异——兼评“先秦不存在失蜡法”》,《考古》2010 年第 4 期,第 87-96 页。
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起源问题的思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 年第 6 期,第 43-48 页。
3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艺术的发展源流》(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1 年,第 204 页。
4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著:《秦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 年第 4 期,第
3-29 页。
5 程学华、丁保乾:《秦芷阳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 年第 5 期,第 16-27 页。
155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手制板瓦、筒瓦、陶拍、豆、盆等,应是一座砖窑1。除了种类的变化,出现了
专业化的制陶工具,各种器类都有专门的用途。比如东周王城制陶作坊出现桃
形拍打工具、磬形磨光工具,郑韩故城制陶作坊出现玉石刮板、陶筛,还有都
城制陶作坊普遍出土的垫圈、陶盘、窑具等。遗存中发现的泥坯、淘洗池、储
泥坑、同期房址说明了陶器生产的专业化。窑的结构和容积都作了改进,变化
体现在:烟囱个数增加,且窑室面积增大,窑室中增设一些设施,如窑床周边
用砖铺地,操作坑内出现灶,火膛边出现加固措施,更晚一些窑室面积增大,
火膛深度更大,窑室内用砖瓦的现象普遍。玉器制造业方面,雕镂(透雕)工
艺战国早期出现,经过中期发展到晚期已相当发达,成为战国玉器制造中最具
特征的新工艺,金玉混作工艺又有新发展。
最后,手工业经营形态基本定型。经过春秋中至战国早转型期的改变,到
战国时期,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已基本定型,主要有官营手工业和民间私营手工
业,这与西周春秋时期的官营工商业占据垄断地位的格局则是大相径庭,这是
当时极其复杂的社会变动与发展演变的结果。与商业密切相关的铸币活动的繁
荣也印证了这一形态转变的结果。战国中期以后,列国均出土了大量的币范,
尤其是战国中期以后从种类到铸造地点都大为增多,币范的出土充分说明战国
以后铸币业的发达。战国时期,中国早期货币铸造已超越了春秋时代晋国与东
周王幾狭小范围的地理分布,迅速发展到了齐、楚、燕、韩、魏、赵、秦等战
国七雄国境之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战国之际货币经济高度发展与繁荣的历
史事实2。
综上,此期手工业呈现如下特征:上一期末门类中的冶铸铁业到此期获得
快速发展,成为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门类;其他传统手工业技艺水平经过上期
转型期,此期技术上没有大的发展,只是在风格上有所变化,影响深远;与商
品贸易关系愈发密切,尤其体现在铸币业;手工业形态基本定型,形成官私营
手工业普遍的局面。

1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内的古窑址》,《考古与文物》1983 年第 3 期,第 12-14 页。


2 陈隆文:《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的空间特征与地理基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
年,第 25 页。
156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第二节 手工业发展特征
两周手工业发展迅速,生产部门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化,
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呈现出诸多时代特征,既有自身发展流变特点又有
历史长时段中与其他阶段相较所呈现的特征,就其要点概括如下:

一、门类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交流性

传统门类制陶、铸铜、玉石器、骨器加工继续发展,但体现出不均衡性,
铸铜业直至战国中期以前一直持续发展,占据手工业门类中最重要地位,制陶、
玉石器、骨器制造从工艺方面而言有所发展但变化不大,然门类内部分工明显,
专业化趋势加强。新门类兴起,如冶铸铁、漆器制造,其中冶铸铁到战国中期
后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漆器制造日用器迅速发展。各门类之间互有
借鉴,如玉器、青铜器纹饰雕刻技法、风格等互通影响,铸铜冶铁业密不可分
的关系,陶器与瓷器制作流程相关联。已有学者注意到门类之间的交流关系的
存在,如孙周勇通过对齐家制玦作坊发现的少量制玉废料、制骨废料及陶范等
冶铜遗存的研究,推测齐家制玦作坊与周边庄李铸铜作坊、云塘制骨作坊及附
近的制玉作坊在生产并存时期存在着一定的交流1。

二、专业化生产趋势明显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程度是衡量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复杂化
程度的表征。有学者认为可以用生产时间总量及生产效率与强度、生产规模等
指标要素作为划分专业化生产与非专业化生产的依据2。李新伟曾对手工业生产
专业化的考古学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认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一两个指标
即能确认是否存在专业化生产,但若要探讨专业化的程度和特点等深层次问题,
则应放在生产系统中综合考虑各个方面3。从两周手工业总体发展趋势而言,着
眼于生产遗存分析,各个门类总体上表现为专业化生产趋势越来越明显。制陶
业专业化生产工具的使用及附属设施如制坯房、储泥坑,陶窑烧制品种的区分
等都是生产专业化提高的表现。从制骨作坊出土坯料、骨器半成品和成品来看,
选材取料体现出极高的利用率,加之产品不同地点主产品的不同,可以看出专

1 孙周勇:《西周制玦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52 页。
2 马萧林:《关于中国骨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10 年第 2 期,第 141 页。
3 李新伟:《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学研究》,《华夏考古》2011 年第 1 期,第 130 页。
157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业化生产痕迹。通过制玦作坊的分析,孙周勇认为齐家石玦的生产技术及使用
工具相对简单,生产遗存未显示出生产活动被分解为相互依存的独立空间和环
节,可能工匠没有专业化分工1。铸铜业内部是否有专业化分工,加拿大学者富
兰克林(UrsulaM.Franklin)曾提出所谓“全面式”和“规定式”两类生产模式 ,
认为商代铸铜可能采用了流水线的规范式生产模式2;美国学者贝格立研究提出
侯马铸铜作坊可能存在纹饰雕刻与外范制作分工的观点3;李永迪认为商代的铸
铜工艺技术已相当发达,生产流程可能存在细部分工,水平分范工艺亦或许与
作坊的人力分配、生产分工等密切相关4。从生产遗存的分析还无法确切判断具
体的分工模式,但从两周铸铜业发展的阶段性与操作链流程看到较为复杂的工
序,推测应该也有“规定式”的分工,当然目前关于专业化分工的考古信息仍
然十分有限,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分工模式,期待以后考古工作方
法的更加科学有效和深入研究完成。但是从两周手工业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对
于生产工序复杂行业总体上是专业化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点应该没有问
题。

三、从非商品生产向商品化过渡

西周时期,官府手工业生产占据重要的生产地位,生产的产品多被用来满
足贵族及统治者的日常或奢侈的需要,早期没有商品生产的迹象。手工业生产
中虽存在着个体家庭的副业生产和极个别的自由小手工业者,但他们的产品只
是自给自足经济的补充,还不具备商品生产的性质。早在商代就已发现一定数
量的海贝,但贝直到西周前中期更多的是“赐予行为”。西周中后期是天然货币
向金属货币转变的重要时期,金属贝币说明西周货币形态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工商食官”体制下,市场经济不发达,但不排除一小部分官营手工业品作为
商品交换流通的可能性。如齐家制玦作坊出土了 35000 余件石玦残次品及千余
件制玦工具,时代经历了西周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考古发掘人员认为石
玦产量多,生产规模庞大已经表明其具有“商品”的属性,暗示着西周时期周

1 孙周勇:《西周石玦的生产形态:关于原料、技术与生产组织的探讨—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
之二》,《考古与文物》2009 年第 3 期,第 62 页。
2 UrsulaM.Franklin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A S ymposium (edited by G.Kuwa-yam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Seattle,1983 ,pp94-99.
3 Robert W. Bagley,History from Things: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 (edited by S.Lubar and W. D.
Kingery),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 C.,1993,pp.231 一 241.
4 李永迪等:《从孝民屯东南地出土陶范谈对殷墟青铜器的几点新认识》,《考古》2007 年第 3 期,第 62 页。
158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原既是宗教祭祀与政治中心,亦可能是手工业生产与商品交流的中心1。云塘制
骨作坊骨料坑规模大,密集分布,废骨料数量巨大,以生产骨笄为主的日常生
活用品,延续时间长,以西周中期文化堆积为主,应该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品交
换。到春秋中期后,这种商品化生产特征趋于明显。侯马铸铜遗址出土钁范共
21632 件,一万余件带钩范,其中 A 型带钩腹面范近 8000 件,长款大小分为多
种规格。Ⅱ号遗址列鼎、编钟以及辅首、环、纽等附件,大小成列。而纹饰技
术上普遍采用单元分块制作再拼接组装,制作上节约工时,有利于批量生产。
从技术和数量上均说明部分产品达到规格化、批量化的生产,可以推断某些产
品具有商品化的倾向2。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特征开始于春秋末期,这也与货币
经济形态的开始活跃相同步,春秋末期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私营手工业的发
展是促进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一个条件。货币是当时社会工商业发展的产
物,也促进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各国纷纷发行货币。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尤其是货币流通体制无异于手工业
商业的货币形态化,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品的流通。

四、冶铸业的空前发展

西周时期,青铜冶铸业是主要的手工业部门,春秋战国时期,工艺得到创
新,冶铸规模扩大,礼乐器铸造衰落,日用器发展,这是当时社会政治关系发
生变化的反映。礼乐器中钟鼎铸造超常发展,从表 4-1 反映出,晋都侯马遗址Ⅱ
号遗址陶范统计中钟、鼎范的数量远超其他类,而其他礼乐器生产不如从前,
礼乐器的生产比例在缩小。从战国早期开始,冶铸铁业兴起成为手工业生产领
域的新亮点,成为手工业生产新的增长点。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改进,为手工业
发展提供了基础。冶铸铁业出现后首先应用于工具的生产与改革上,往往是与
农业、手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工具。战国中期之后,铁器开始向不同的社会生
产生活中扩展深入,种类、数量和领域不断增多,逐渐普及开来。

五、手工业变革滞后于社会变革

从两周手工业分期来看,手工业发展往往迟滞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当社会
制度变革发生后一段时间内,手工业的发展不会立刻出现新的风格,往往要延

1 孙周勇:《西周制玦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57 页。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451 页。
159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续之前一阶段风格、技术,当新制度完全变革确定后,随社会发展才逐渐形成
新技术、新风格,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并不会同步进行,有迟滞现象,时代的
划分与分期并不完全一致。

小结
基于对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生产遗存的分析,依据手工业种类的变化、工艺
水平的发展阶段、产品的特征、手工业者身份的转变、手工业形态演变等方面,
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期,西周早至春秋早为第一期,可以
认为是延展期,春秋中至战国初为第二期,为转变期,战国中以后为第三期,
为定型期。
第一期手工业诸多方面是对晚商手工业的继承和延续。首先,西周延续了
殷末传统手工业种类。以铸铜业、制骨业为主,铸铜、制骨作坊数量多、规模
大、生产遗迹遗物丰富。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器类和纹饰继承了晚商风格,在西
周早中期之际有所变化,但放在整个手工业发展脉络中,仍视为一期。其次,
此期青铜工艺技术上基本承袭了晚商工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骨器种类及其
制作工艺与商代大体相当,但生产分工明确,趋于规范化、专业化。第三,在
铸铜、制骨、玉石器作坊中都体现出此期早期阶段手工业者很可能属于殷遗民。
最后,手工业管理上,这一时期手工业主体属于官营, 确立了成熟的“工商食
官”制度。所以此期手工业总体上与晚商一脉相承,有细微的发展,但本质不
变,可以视作对晚商手工业的延续发展。
第二期与一期相比,手工业诸多方面出现新气象。首先,门类上除了铸铜、
制陶、玉石器、骨器等传统门类外,新增加了冶铸铁业、玻璃制造。新兴门类
尤其是冶铸铁业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态势迅猛。发现的人工冶铁制品
反映出铁制品应用的领域有所扩展,但铁器的生产和普及仍依附在青铜冶铸业
之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还未体现出
来。其次,传统手工业技术水平在春秋中期之后出现了重大的转变,伴随周王
朝的陨落,列国势力的崛起,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大,出现了商品化和批
量化的倾向。适应这种转变,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尤其表现在铸铜业上。从纹
饰到铸造技术都有大的变化,春秋中期之后建立了分铸为主的新潮流。模范设
计制作灵活多样,技艺娴熟,纹饰技术上单元纹饰范拼兑与纹饰活模组装技术

160

万方数据
第五章 手工业分期及特点
流行。第三,铸币工业已从铸铜手工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币制多样化,但货币
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体而言,此期门类较上期有了较大发展,出
现新门类,技艺水平发生较大转变,尤其在铸铜业方面,为适应批量化生产,
工艺技法出现较大转型,手工业形态转变,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第三期,手工业沿着上期的新气象轨迹发展,直至定型。从门类上看,原
有铸铜业鼎盛局面打破,无论从数量、规模而言都远不如前期。冶铸铁业的快
速发展,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部门。冶铸铁遗址大量增加,出土铁器
数量也急剧上升,铁器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战争等领域,
至战国晚期,铁器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初步普及。制陶业从生产工具到附属设施
如制坯房、储泥坑,乃至陶窑烧制品种的区分等都是生产专业化提高的表现。
货币范的出土说明战国中期以后货币铸造业的飞速发展,从侧面反映战国之际
货币经济高度发展与繁荣,从而证明了私营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纵观两周手工业发展变化的轨迹,呈现出如下特征:门类不均衡发展,彼
此之间互有交流、专业化生产趋势明显、从非商品生产向商品化过渡、冶铸业
空前发展、手工业变革滞后于社会变革。

161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就本质而言,手工业生产是一项社会经济活动,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出
发考察手工业发展,有助于更清晰的认识手工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和作用。除此之外,手工业生产也是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兼
具经济、社会和政治行为的活动,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从社会和政治经济
的角度考虑,手工业分工、手工业者及其组织管理、手工业形态等与中原地区
两周手工业研究课题关系密切。

第一节 手工业分工
手工业分工是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是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
立化。手工业的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也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两周
手工业的分工突出体现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

一、分工的意义与作用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应该从生产劳动出发考察社会分工问题1。社会分工
既有生产力的属性也有生产关系的属性,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对劳动对象、生
产工具及产品的分配。另一方面,社会分工意味着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在不同
主体之间的分配,因此,社会分工是形成与制约生产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
的基础。
基于分工的属性,社会分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分工
是一种扩大的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杠杆。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促进
了技术专业化发展,提高了生产力2。社会分工能够使复杂的生产劳动分解为不
同的步骤,每个步骤由一批人反复操作,在不断重复劳动中提高熟练程度,进
行技术创新,高效完成任务,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出发,社会
分工有利于阶层的固化。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和逐渐深入工场手工业生
产过程内部,使得人的社会关系相对固定,工人被束缚于每一道工序,管理者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第 35 页。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376-377 页。
162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处于统治地位,从而使不同群体固化为一个阶层,尤其“工商食官”体制下的
职业世袭使得这种阶层固化更为稳固。
从现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看,早在夏商时期,手工业分为不同的部门,而
且其内部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分工1。两周时期,根据《考工记》记载,把社会分
工明确划分为六大类 30 个工种。两周手工业门类根据大量生产遗存明确分为不
同门类的作坊,如制陶作坊、铸铜作坊、制骨作坊、玉石器作坊、冶铸铁作坊,
充分说明手工业分为了不同的部门,而在前文分析中可知铸铜、制骨、制陶等
门类中存在更为细致的专业化分工,分工使得一项技艺更加纯熟有效率,对于
不同门类分工使得一部分人固化到某一个职业,成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工
商食官”的西周时期,对于社会阶层的固化起到很大作用,
《国语·齐语》有“工
之子恒为工”的说法。
另外,社会分工也是商品生产的条件之一。通常,社会分工越明显,经济
交往就越密,商品经济也就越活跃。有了社会分工,人们之间互相依存度增加,
使劳动成果交换成为社会必须,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完成,逐渐形成地域
分工基础上的劳动产品交换,这也为货币的产生创造社会需要和条件。这种以
货币为纽带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货币经济,战国中期以后商品贸易
的繁荣使得铸币业空前繁荣也是一个明证。

二、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代货币经济关系发展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从考古
资料和文献资料来看,周代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交换的
产品。两周考古发现的大量手工业作坊的存在,证明了两周生产门类多样化,
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资料。官营的手工业作坊不仅满足王室及贵族生活的需要,
同时又生产了商品贸易所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交换媒介——货币。而民间手
工业尤其是大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既面向社会生产大量的手工业产品,以满足
本地市场的需要,又将剩余的手工业品长途贩运到其他各都会、城市进行销售,
这种长途贩运贸易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一)文献材料中对两周商业发展情况的记载

1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 年,
第 181 页。
163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资料能从侧面反映周代商业发展的情况。
《诗经·氓》中提到的“抱布贸丝”和《尚书·酒浩》中的“肇牵车牛远
服贾”等描述说明早在商周时期已经有了交换贸易和长途贩运活动。而且有了
贸易的场所“市”,如《易经·系辞下》: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所交易的产品种类很多,有牛马、兵器、奇珍异宝,甚
至还有“人民”(《周礼·地官·质人》)。当时的市场按不同的交易对象分时间
而定,如《周礼·地官·司市》记载朝市以商贾为主,夕市以贩夫贩妇为主。
随商业活动的频繁,还出现专门从事贩运贸易的商人,如《管子·小匡》、《国
语·晋语》中都曾记载:商人“服牛輅马”,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
《韩非子·五蠹》“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
也。”在商业活动繁荣的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一批名噪一时的大商人。司马
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子贡、白圭、猜顿、郭
纵等五位大商人立传扬名。“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孔子的弟子子贡“废
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駟连骑,束帛之币
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白圭有丰富的经商经验,“乐观
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
后世将其奉为经商致富的“治生祖”。以上文献记载既反映了以物易物的商业发
展情形,也反映出商业交换品种的多样化,商品流通和贸易范围更加扩大。

(二)考古材料对周商业发展情况的佐证

考古材料对周商业发展的证明有二,一是作为商业发展媒介货币的反映,
二是流通向市场的产品的反映。
首先,从货币的考古发现可以明显看出两周商业发展的历程。从殷墟出土
的大量贝及甲骨文卜辞中关于赐贝、取贝的多处记载说明商代贝币的使用大大
超过前代。西周时期的货币使用除传统的各种材质的贝币外,金属称量货币也
开始更多使用,逐渐流通起来。罗西章先生研究认为,西周时期的各种贝币与
金属称量货币是最重要的两种货币1。西周中后期是我国古代早期货币发展的重
要转变时期,流通货币出现由天然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转变。贝币流通时间较长,
直到春秋早期,还在广泛使用,但是此时的天然贝在不断减少,人工仿贝如陶

1 罗西章:《从周原出土文物试论西周货币》,《中国钱币》1985 年第 2 期,第 14 页。
164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贝、骨贝、玉贝、石贝、蚌贝等贝币的数量开始增多1。在金属铸币流通的影响
下,人工制作铜贝货币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如 1961-1986 年,发掘山西侯马上
马千余座东周墓地,发现的春秋时期晋国墓中出土大量贝,有海贝、骨贝、蚌
贝、包金铜贝等,其中铜贝 2100 多枚,骨贝 1200 多枚,仅一座春秋中晚期墓
葬出土铜贝、包金贝达 1600 多枚2,侯马晋都新田遗址中还出土大量的铜贝范。
由此可见,贝币作为一种流通货币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春秋时期的三晋地区、
楚国、燕国、齐国、秦国等诸侯国都有流行,这已经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春
秋时期,当贝币流通的同时,另一种金属铸币即布币也开始出现了。春秋时期
是从实物和天然货币转向金属铸币的重要时期,主要是流通于中原和三晋地区
的布币及流通于齐燕的刀币,贝币在战国时期的流通性已经逐渐呈现出弱化的
趋势。例如临汾侯马西南地区的春秋晚期晋国都城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钱范
和范芯。牛村古城东南晋国铸铜遗址内 XXII 号遗址内出土较完整的陶质钱范 10
件3,河南洛阳地区也发现过属于春秋时期的平肩弧足式空首布陶范两块4。圜钱
的出现是战国货币形态的最大变化,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战国中后期出现
的圜钱流行于当时的秦国及三晋两周地区。例如洛阳市郊区董村发现一批战国
时期的货币共计 9.5 公斤。出土一批战国时期的货币,计有平首布 538 枚,圜钱
118 枚5。郑韩故城也发现了大量的韩国铸币范,既有韩国独创的货币种类,也
有仿铸别国的货币,种类丰富6。此外,还有河北平山中山灵寿城和燕下都城址
中出土的各种刀币、布币铸造范7。战国时期各种货币的流通范围较春秋时期大
为扩展。陈隆文先生曾对 28 处不同地方的各类货币币范进行梳理8,春秋时期仅
有 3 处货币铸造地点,而战国时期则多达 20 余处。这充分说明战国时期的货币
铸造和流通范围较春秋时期有极大扩展,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战国时期的商品贸
易和货币流通情况。

1 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2010 年,第 13 页。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侯马上马村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 年第 6 期,第 19 页。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 年第 5 期,第 233 页。
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102-105 页。
4 蔡运章、张书良:《洛阳发现的空首布钱范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8 年第 3 期,第 58-59 页。
5 蔡运章、侯鸿军:《洛阳附近出土的两批东周货币》,《中原文原》1981 年第 3 期,第 9 页。
6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出土的战国钱范、有关遗迹及反映的铸钱工艺》,《中国钱币》1995 年
第 2 期,第 48 页。
7 陈隆文:《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的空间特征与地理基础—以北方刀、布币为主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 年,第 25 页。
8 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49 页。
165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其次,从手工业产品的流通上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商业的发
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手工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扩大了商品生产
的范围和规模,劳动产品数量增多、质量提高,这为为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流
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商品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考古作坊遗存的分析
中也能得出一部分产品具备了流通向市场的可能。
从各类手工业作坊生产的产品来看,一些作坊除了生产满足贵族需求的“奢
侈品”外,还生产一些一般日用品。如孙周勇对于齐家制玦作坊产品进入流通
领域后的消费与分配关系的考察。制玦废料 871 公斤,残次品 35993 枚,制玦
工具 1163 件。齐家作坊石玦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表明其中部分产品可能具有
“商品”属性。暗示着周原在西周时期不仅为宗教祭祀和政治中心,并且可能
成为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流的中心1。付仲杨对丰镐遗址内张家坡、冯村北、新
旺村南三个制骨作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三个遗址生产的骨笄数量完全能够满
足自身需要,剩余产品应是通过交换与销售等方式进行流通2。在春秋战国铸造
遗址中,郑韩故城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中,铸范种类中锄范 1048 件,占 42.24%,
钁范 229 件,占 9.24%3。侯马铸铜遗址 XXⅡ遗址出土陶范统计中,钁范 21632
块,占出土总范的 87.79%4。如此大量农具铸造陶范的出土,说明金属工具在春
秋战国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么多铸造产品相当一部分势必要通过商
品的途经流向社会其他领域中。

(三)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
手工业的繁荣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产品,商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产品
的市场化。商业活动中,市场是商品交换赖以进行的空间载体,货币是商品交
换的媒介,二者联系紧密。另外,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货币的大规模生产,使
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深化。
首先,手工业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带动了商业市场的繁荣。
两周时期,手工业品种类繁多,铸铜、冶铸铁、制陶、玉石器、漆器、纺织
品生产、木作业、琉璃,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产品,尤其是春秋以后,从工艺看

1 孙周勇:《西周制玦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57 页。
2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考古》2015 年第 9 期,第 98 页。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 770 页。
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第 80 页。
166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趋势明显,尤其体现在某些工具类和日用品类,如侯马 LⅣ遗
址发掘出土空首布芯 10 万个以上,XXII 号遗址西北配合基建清理的灰坑出土 1
万余块带钩范和数百块车軎范,绝大部分经过浇铸使用,都充分说明产品的种
类和数量均为产品进入贸易通道做好了储备。
其次,货币的大规模生产推动市场的发展。
在手工业产品生产与流通中,货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生产者和消
费者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使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活动简单便捷、井然
有序。西周时期是我国古代货币形态发展萌芽时期,尽管已产生了货币,但生
产者之间的交换仍是以物易物为主要方式,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极为有限。
随着铸铜业的发展,金属贝币肩负起货币流通的职能,但其主要作用是贵族之
间及上下等级阶层之间的馈赠、转让,货币支付与流通功能不发达,没有完全
履行货币应有的职能。春秋以来,“工商食官”制逐渐解体,私营手工业和家庭
手工业出现,发展迅速,产品剩余随之增多,商业贸易日益扩大,产品交换日
显重要。原有的物物交换关系及金属贝币的使用完全满足不了产品交换的需要,
铜质铸币也随之产生。春秋以降,冶铸工业的发展为铜质铸币奠定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各诸侯国纷纷开始大规模的铸造铜质铸币。山西侯马、河南洛阳、河
北易县、灵寿均发现了春秋战国的铸币遗址,更加证明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程度。从技术角度而言,战国时期铸币工业的技艺相当成熟。洛阳东周王城遗
址铸钱遗存的钱范制作具有代表性,其钱范质地主要是陶范与石范1。战国早中
期的陶范一次只能浇铸一枚铜币,无法进行批量生产,而到战国末期以后,出
现了一次可浇铸数枚铜币的石质钱范2。这种铸造多枚钱币的工艺是铸币技术提
高的表现和结果,更是当时商业贸易、民间交往等经济活动发展对货币的现实
需要和必然结果,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要量大的事实。
第三,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手工业和货币流通发展提供了场所——市场。
中原地区城市自西周发展至东周进入繁荣时期,各类城市在中原广泛建造,
城市大量涌现,据张国硕先生考证,两周考古发现的中原城址达 65 座3。东周时
期,中原境内分布着卫、郑、宋、陈、蔡、曹、黄、晋、秦、燕以及韩、赵、
魏等诸多诸侯国。有些诸侯国的都城,如郑韩故城,其面积甚至超过了洛阳王

1 蔡运章、张书良:《洛阳发现的空首布钱范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8 年第 3 期,第 61 页。
2 蔡锋:《略论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对商业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 年第 6 期,第 86 页。
3 张国硕:《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 57 页。
167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城的面积。除了都城、诸侯国都城以外,在东周时期,中原地区还大量建造一
般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在西周时期曾短期成为一些小诸侯国的都城或别都,
有的是在原各诸侯国王室贵戚封邑的基础上,为适应春秋时期频繁战争的需要,
并伴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自身的强大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传统中心城市功能大
多是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经济的功能应在其次,而作为商品集散地的功能
并不突出。春秋战国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传统城市除原有的军事、
政治功能之外开始增添经济因素。随着城市货币经济活动的频繁,交易规模越
来越大,促使城市开始朝着经济都会的方向发展。从类型上看,这些城市主要
是各诸侯国的国都,如郑韩故城、赵都邯郸、燕下都、晋都新田城市内的手工
业作坊遗址就显示出其货币经济的发达情况。另外一些新兴都会,往往位于春
秋战国流通网络的关键地位,人们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就会大得其利,《盐铁
论·通有》载秦、燕、赵、魏、韩、齐、楚、郑等诸侯国的国都“富冠海内,
皆为天下名都”,物产丰富,人口密集,“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
在力耕也。”为适应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中设立专门场所“市”,
《管子·小匡》
有言:士农工商四民“不可使杂处……处商必就市井。”而考古发现中也证实了
“市”的存在,如秦都雍城曾发现“市”的遗址,雍城之中市位于城北部,经
详细勘探可知是一个长方形的封闭空间,围有围墙,四边开门,市门上有市楼,
市限时限地,分门别类,集中管理。雍城西南市门外发现车辙两道,呈南北向,
可见此“市”位于南北向与东西向干道之间,位置较好,交通便利,有利于货
物流通1。市的繁华程度从《史记·孟尝君列传》的记载中可见一斑,来市场的
人“侧肩争门而入”,“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可见,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为手工
业和商业贸易提供了场所——市场,反过来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也带动城
市的繁荣,二者相互促进。

第二节 手工业形态
两周手工业门类齐全,具备相当规模和生产能力,从考古发现的生产遗存
来看,手工业形态表现为两类,即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从生产遗存看,
遗存位置、规模、范围、遗物(产品)等方面可作为判断手工业形态的依据。
位于都城或列国城址内,规模大、门类齐全且彼此间从范围到产品生产互有交

1 徐卫民:《秦都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47 页。
168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叉、产品规格高等足以证明是官营手工业作坊,反之,较为孤立、规模小、产
品单一、规格低则往往是私营手工业。当然,这其中也存在有某些贵族或大富
豪控制的规模较大的私营手工业,需要从时代、产业门类等综合因素加以区分。

一、形态类型

从不同种类的手工业生产遗存推断,两周存在两种类型的手工业形态,即
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

(一)官营手工业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属于官营手工业的门类以青铜业为主,制陶、制
骨作坊中一部分应该也是官营的。青铜器作坊大多是王室或贵族控制的官营手
工业作坊,任命官吏直接监督,并且由官府提供手工业原料,产品由王室贵族
支配。这主要是由青铜器被赋予的文化内涵所决定,青铜器是两周礼乐制度的
表征体现,是政治制度的器物反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礼乐器、兵
器、车马器,为王朝统治者所需要的。所以青铜冶铸业往往在国家的控制之下,
两周手工业青铜冶铸作坊大都是官营的。如洛阳北窑铸铜、庄李、侯马、中行
铸铜遗址,规模大、范围广,遗物丰富,技术成熟,内部分工明确,铸造遗址
出土均有礼器范,可能是周王室和列国的铸造作坊。如洛阳北窑铸铜遗址位于
洛邑成周范围内,该遗址面积达 20 余万平方米。遗址出土数以千计的熔铜炉壁
残块,陶范数以万计,可辨器形的陶范就有四、五百块,以礼器范居多,种类
涵盖鼎、簋、卣、尊、爵、觚、觯、罍、钟等。该遗址位于王都范围内,规模
大,遗物丰富,出土礼器范数量巨大,说明是王室控制下的官营手工业作坊。
侯马铸铜作坊位于晋都新田牛村古城南,面积 4.7 万多平米,陶范数量 5 万多块,
完整能配套的近千件,以钟鼎礼乐器和工具范为主。推测为王室控制的官营手
工业。新郑中行铸铜遗址跨越春秋中晚期,超过了春秋中期祭祀遗存的使用时
期,二者在地域上没有相互叠压的现象,说明他们关系密切,曾经过严格规划
和长期使用,铸铜遗址出土的陶范种类虽有鼎、簋、方壶、圆壶、簠、编钟、
空首布、生产工具等,但花纹和附件碎片很丰富,从中可以看出鬲、盘、敦等
多种青铜礼器常用的纹饰,又生产祭器和钱币,就其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推测,
当是官营作坊性质。
位于王城、列国都城中的处于相对集中的制陶作坊同样为官营作坊。侯马

169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晋国春秋时期的窑场夹杂在大范围的铸铜遗址分布区中,与制骨、石圭作坊交
错分布。而大多陶窑以烧制板瓦、瓦当为主,数量众多,应与晋国大兴土木有
关。可见此处是为晋国公室服务的烧制陶瓦中心。郑韩故城大吴楼制陶作坊和
能人路制陶作坊都是以生产砖瓦等建筑材料为主的,大吴楼制陶作坊则是与当
时的铸铜作坊相连,烧制陶器的陶窑甚至也作为烘范窑使用,说明二者性质相
同。而在胡庄韩王陵 M2 上建筑的筒瓦形制与能人路制陶作坊所生产的同类产品
相同,说明制陶作坊部分产品是供陵墓建筑使用的。从生产规模和所生产的产
品可以说明能人路制陶作坊和大吴楼制陶作坊都应该是属于官营。
地处召陈、凤雏两大遗址中间的云塘骨器制造作坊遗址,位于都邑核心遗
址分布范围内,与其他遗址年代相近,出土骨笄产品相似,彼此间存在密切互
动关系,就其生产规模来看,出土两万多斤废骨料和大量骨制半成品,规模巨
大,云塘遗址可能属于西周王室所直接占有的一座大型骨器制造作坊。丰镐遗
址三处制骨作坊从周围聚落布局和遗存分布来看,也有可能是贵族负责生产或
管理的作坊1。郑韩故城贵族墓葬中随葬骨珠、骨贝、骨耳塞、鼻塞等明器及精
美的骨制生活实用器和郑韩故城制骨作坊生产的种类相似,说明郑韩故城制骨
作坊制品相当一部分是用于服务贵族的,也说明其官营性质。

(二)私营手工业

从生产遗存判断,制陶、制骨业中都存在私营手工业类型,以个体生产为
主要形式,生产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规模较小,除少数满足家庭需要外,大部
分用来交换或出售。1976 年,在洛阳瀍河东岸平民居住区清理了一座西周初年
的箅窑,产品种类单一,可能属于民窑2。安阳阜城村发现的战国中期至战国晚
期的制陶作坊,包括三处窑址和一处房址,紧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型窑
厂,出土大量生活器皿,包括豆、碗、甑、壶、瓮、盆等,还有板瓦、砖、筒
瓦等建筑材料,据此可以确认是一处民间窑场3。河北午汲古城西北部发现的战
国晚期的制陶作坊,陶窑分布密集,出土物以日用生活器皿为主,另有一些建
筑材料,器物包括盆、壶、豆、罐、鬲、釜、甑、碗,灰坑中还出土带有“印
记”的陶片,多印在器底或口沿部分,如“文牛淘”“均”、“莫疾已”、“陈陲”、
“ 疾已”、“不孙”、“邯亭”等,大部分应该是制造者姓名,印记形式不固定,

1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考古》2015 年第 9 期,第 100 页。


2 洛阳市第一文物工作队:《洛阳瀍河东岸西周窑址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8 年第 2 期,第 9-10 页。
3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县阜城村战国窑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7 年第 2 期 ,第 76-77 页。
170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建筑材料多为板瓦、筒瓦1,据此可以确认是一处独立
经营的制陶作坊。另外,战国燕下都居民区的制陶作坊和郑韩故城内韩国时期
冯庄制陶作坊基本可以确定为私营。制骨作坊中李家窑制骨作坊以生产骨笄为
主,产品种类单一,生产规模小,与郑韩故城等其他官营性质的制骨作坊相比
有明显区别,很可能是以个体生产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作坊2。

二、手工业形态的阶段性发展
文献及考古材料表明,两周时期两种手工业形态的地位大体经历三个发展
阶段,西周以官营为主体的手工业形态,春秋的转型阶段,至战国确立了官私
并行、并重发展的阶段。

(一)西周官营为主体的手工业形态

西周时期工商业实行官营,当时有“工商食官”的说法。所谓“工商食官”
是指官府所属的手工业者和为官府服务的商人都由官府来养活。《国语·晋语
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韦昭注:
“工,百工。商,官贾也。当时“在官之工”种类繁多,他们被通称为“百工”。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各级奴隶主贵族和国家军政需要而生
产,很少出卖。从考古作坊的发现来看,铸铜作坊全部都分布在都邑遗址范围
内,并有其他手工业遗存共存于核心聚集区,玉石器作坊已发掘的周原齐家北
制玦作坊规模大,遗存丰富,制骨作坊周边遗迹丰富,坯料、废料、成品、半
成品数量巨大。因而从分布范围、聚落布局、遗存内涵等方面判断在铸铜、制
骨、玉石器加工业中主体都为官营,应该是由王室或贵族控制的作坊。目前只
在制陶业中发现存在私营作坊,比较孤立,数量较少。所以西周时期重要的手
工业几乎全部为王室和贵族所垄断,只有在制陶、纺织、编织等与民间百姓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部门才可能存在少数民间小手工业者。如《国语·周
语》所载的制造出卖“弧箕服”的夫妇即是如此。总的来说,西周时期“工商
食官”制度下,铸铜、玉石器加工、骨器制造等重要手工业往往由王室及贵族
掌握,生产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国家以及君主、大贵族。民间在制陶、纺织等行
业中存在一些自给自足性质的私营手工业,但数量不多。总体手工业还是以官

1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午安午汲古城中的窑址》,《考古》1959 年第 7 期,第 340 页。


2 马萧林、魏兴涛、侯彦锋:《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出土骨料研究》,《文物》2015 年第 6 期,第 48 页。
171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营为主,占绝大多数比重,而私营手工业存在主要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处于自
然发展状态,在手工业中所占比例很小。

(二)春秋转型阶段

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手工业仍然在“工商食官”制度框架内发展,民间私
营手工业也多限于家庭副业形式。春秋中期以后,随着政治形势和社会格局的
变化,民间手工业者增多,“工商食官”制度逐渐打破。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
诸侯国放开的山林川泽使用权,冶铸、伐木等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家庭手工
业和个体手工业逐渐发展壮大,这打破了官营垄断手工业的局面,随之民间私
营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迅猛发展,也促进了商品贸易发展。《汉书·货殖传》载:
“及周室衰”,种田的农民少了,而从事商品贸易的人多了,“于是商通难得之
货,工作亡用之器”。其他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也反映民间其他手工业从业者,如
《墨子·非乐上》载:“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麻丝葛绪细布,此其分
事也。”
《吕氏春秋·召类》也提到当时的农民家庭“织葩屦,结罘罔,捆蒲苇”。
在春秋战国时期,依附于农业的家庭手工业形式是很普遍的,很多自耕农在农
闲时从事家庭手工业,除满足自身基本需求外,多余部分也拿到市场上进行交
换。同时,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小手工业也在迅速增长。《墨子·所染》中记载墨
子所见到的染丝者就是个体手工业者,其身份属于自由民,所以他们可以凭借
一技之长周游各国而谋生。这类手工业者可能一部分来自原有官营手工业部门,
从中分离出来。另外由于从事个体手工业获利更大,谋生更容易,因而脱离农
业专门从事手工业。类似这样独立经营小手工业的还存在于其他行业,如漆器、
皮革、造车、木工等。

(三)战国官私并行、并重发展的手工业形态

战国时的官营手工业作坊随着列国的形成,几乎所有列国都有自己的官营
手工业作坊,这一点已为考古和文献所证明。如郑韩故城的铸铜、制骨、制陶、
冶铸铁等手工业作坊,晋都新田的铸铜、制骨、制陶、石圭等手工业作坊,中
山灵寿城内的制陶、铸铜、冶铁作坊,燕下都的冶铁、制铜、制骨作坊等。而
私营手工业经过春秋时期的发展除了原有的个体小手工业者和家庭手工业外,
出现了私营大手工业,主要集中在冶铸铁和制盐业,多由豪民经营。《史记》中
曾提到战国时大商人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人郭纵经营冶铁业,宛孔氏“大

172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鼓铸”, 曹邴氏“以铁冶起”,“与王者埒富”。《管子·轻重乙》,管子针对官营
工矿业的困局提出建议,把冶铸铁行业交给民间经营,国家采用征税的做法“民
得其十,君得其三。”《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
鼓铸煮盐……”,说明经营盐铁业的人成为豪强大家,富甲一方,这些人依靠经
济地位还获取政治地位,从而出现了原有等级之外的所谓“素封”阶层。
《史记·货
殖列传》记载“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
“千
金在之象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素封”者出身庶人、农、工、
商贾等级,可他们的财富收入可以与封君相比,甚至对政治产生影响力。
所以无论是传世文献的记载还是各国都城考古的发掘,都显示战国时代,
尤其是中期以后,官私手工业并行发展的形态已经建立并趋于相对的稳定。

三、手工业形态转型背景

两周手工业由西周官营为主的形态至战国官私并行、并重发展的手工业形
态,这种转变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分析其转型背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井田制瓦解与新生产关系的形成

西周春秋时期,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以井田制
为基础形成人身依附关系,即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层。随着周天子地位式微,
诸侯国实力大增,政治秩序动摇,春秋战国之际,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军功
贵族通过赐予和买卖的方式获得了大量土地,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各国
普遍实行授田,以地租征收为主要方式,与土地制度变化相伴随的是社会阶层
的变化,世卿世禄制被打破,私人工商业者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开始活跃
在社会经济舞台上。
矿冶业出现大规模的私营大型工矿业,而此前,因为“工商食官”制的阻
碍和国家对山林川泽的严格控制,私人不允许私自开采矿。春秋晚期至战国时
期,随着“相地而衰征”等土地分配制度的推行,把原本山林川泽不毛之地按
比例折授以保证税收。这样土地一经授予,其使用权就永远属于个人所有,可
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日益认识到山林川泽等不毛之
地虽不能农作,却可以种植桑麻竹漆等发展手工业、商业的经济作物,或开发
地下矿藏等,这样就可以经营其他相关产业,而因而使种植、畜牧、矿冶业得
以迅速发展,春秋战国时那些富比王侯的私营大工矿业即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173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二)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突出体现是冶铸铁业发展壮大,根据前文对中原地区冶铸铁
业的研究,冶铁起源于西周时期末期,春秋时期得到初步发展,就中原地区的
铁器考古发现来看,发现 26 个人工冶铁制品地点,出土铁器共 80 多件,其中
铜铁复合制品占比超过半数,铁器种类有斧、镢、铲、锛、锸、刮刀、削刀、
砍刀等生产工具,有矛、箭、戈、铁鋌铜镞等兵器,鼎形器、铁条、环、铁丸,
就出土状况来看,大多出土于贵族墓。而真正春秋时期的冶铸铁遗址尚未发现,
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非常有限,铁器的种类和结构,应用的领域有所扩展但谈
不上普及,铁器的生产和普及尚在青铜冶铸业之中,铁器作为独立行业还没有
形成,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到春秋战国之际进入到
快速发展时期。此后,铁器工业逐步形成,铁器使用普及,对生产力的推动作
用才逐步显露出来。
考古发现的战国铁器,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达到了空前程度,以铁金属
冶炼厂、铁器加工和制造为内涵的铁器作坊是铁器生产最直接的物质遗存。战
国时期的冶铸铁作坊大多发现于城址内和城址附近。目前,中原地区已经发现
数十个冶铸铁遗址,这是生产资料发展的一个新突破,春秋战国之际,铁器的
推广和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成长,为当时社会变
迁提供原驱动力。

(三)商品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手工业蓬勃发展,创造了丰富的可资交换的产品,促进了
商品货币关系的活跃。反过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促使手工业品更多转向商品
生产,商贸流通的频繁进一步拉动了私营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
诸侯国之间常有商贾往来,“贳贷行贾遍郡国”,从事商业贸易。大商人致富相
对容易,使社会上出现“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韩非子·诡使》),
利益的诱惑往往使农民阶层中一部分人弃农而从事工商业,逐渐壮大私营手工
业的所占比例,成为和官营手工业并行并重发展的形态。

(四)手工业者的流动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权和王室的衰落,具有较强实力的诸侯不断通过
战争吞并领土、掳掠人口,进而增强本国的实力,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
174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雄”,诸侯各国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诸侯争霸和土地兼并战争,使得各国为扩充
本国实力及战争的需要,招徕天下之良工巧匠。《管子·小问》中桓公与管子间
的一段对话就体现出各国对良工的迫切需求与优厚政策,公曰:
“请问战之器?”
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假
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来工若何?”对曰:“三倍,不
远千里。”可见人才的流动促进了技艺在各地间的交流和传播。手工业者的自由
流动也促使私营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提高其竞争能力。

四、手工业形态转型的过程

从“工商食官”制度下以官营为主体的手工业形态到战国时代官私并存、
并行发展的经营形态,其中是否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发展的路径轨迹是怎样的?
关于这方面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也曾经进行过相关探讨。早期的历史学家普遍
认为西周春秋时期重要的工商业都世袭于官,没有民间自由的私营手工业,自
春秋中叶以后,随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建立,工商业才从官营手工业中脱离出来,
并逐渐成为战国普遍的私人工商业的源头1。对于这种认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
认为从商周春秋以来官私工商业就一直存在,两者并行发展,只不过在不同阶
段二者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同,主导地位不同而已2。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本人认为两周始终存在官私两种手工业形态,西周至春秋初期以官营手工业为
主体,春秋中期之后,私营手工业的比重日益增大,直至战国形成官私并重并
行发展的经济形态,官私手工业形态的发展过程与“工商食官”制度的解体及
新型官僚体制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考古发现的作坊表明,两周手工业作坊集聚分布于都邑列国城址中,门类
齐全、规模较大、操作链遗存丰富、跨越各个阶段,说明自始至终王室控制的
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这一点没有争议,问题是私营手工业如何发展起来并且
逐渐在经济生活中扩大比例,最终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并重发展的地位?而战
国列国城址中的官营手工业和西周王室的官营手工业又有什么渊源关系?在此
就这一过程尝试进行探讨。

1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年,第 50 页。
吴慧:《先秦时期官商和私商的考察》,《经济学集刊》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313-336
页。
2 杜勇:《“工商食官”解体说献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 年第 4 期,第 91-95 页。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系,2011 年,第 20-24 页。
175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工商食官”制度在西周时发展比较成熟。手工业主体以官营为主,手工
业者世官世禄,随春秋战国时期以任命为主的新型官僚制度的形成,列国王室
直接控制的手工业作坊中采取了之前官府统治的形式,把手工业管理者分官设
职,纳入了国家的官僚体系之中,实际上是统治者将王室的手工业管理模式推
广和延伸到列国的手工业部门,成为战国官府手工业管理的模板。那么私营手
工业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因为官营制度对百工进行长期役使,剥削压迫,
导致工匠消极怠工、逃亡事件屡屡发生,有甚者则进行“作乱”等激烈反抗。
如《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载:“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官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
作乱”。此后又发生两起影响较大的工匠反抗事件。在此背景下,工商食官的传
统制度步履维艰、难以为继,于是官府不断放松对工商业垄断性的经营,出台
了一些诸如“通商惠工”(《左传·僖公二年》)的政策,允许私营手工业进行生
产,这些政策沉重打击了工商食官制度,并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最终瓦解,当
然也极大促进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商业的空前发展和繁荣。随着“工商食官”
格局的渐次打破,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和作用也逐渐发生变化。百工族的成员很多都从官府中脱离了出来成为自由手
工业者,从事私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生产日益壮大,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
高。家庭手工业普及起来,个体手工业发展,比例扩大,加之崛起的豪强私营
手工业共同充实着私营手工业的构成份额,成为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力量,
二者并行发展。
手工业经营形态,从官营为主到出现大量私营,直至二者并行、并重发展,
这个过程的形成应当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复杂过程。国家、王室、贵族的手工业
和民间的私营工商业、家庭手工业等社会主体都在春秋晚期以来或主动或被动
卷入了激烈的社会变动之中,而且各个诸侯国手工业形态转变的变速也是不同
的,或早或晚,但随着社会大格局的形成,最终在战国中期以后逐渐稳定。

第三节 手工业者的身份地位
两周手工业门类众多,分工详细,手工业者为数甚多,手工业生产存在官
营和私营两种不同形态,自然存在身份地位的差异,经文献与考古资料证明,
官营手工业作坊和私营手工业作坊手工业者的来源构成复杂,身份地位不同,
明显体现社会发展阶段中生产关系的变化。

176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一、官营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者构成及地位

官营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者构成复杂,既有殷人旧族手工业者,也有被征
服方国进贡的手工业者,还有奴隶、刑徒、自由工匠等,两周不同时期手工业
者主体成分也不同,总体上对人身的束缚力在逐渐弱化,这也是两周社会剧变
的必然产物。

(一)来源构成

官营手工业作坊手工业者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殷人旧族手工业者
西周时期,王室、各级贵族都设有手工业作坊,在作坊中,聚集了一大批
手工业生产者。与商代相比,西周时官营手工业者的构成比较复杂,既有从殷
人手工业氏族转来的,又有被征服的其他部族手工业者,还有臣服周人的氏族
工人。《左传·定公四年》:“分康叔以……殷民七族。”这些手工业氏族整族被
转化为周的官府手工业生产者。考古材料也证明了西周手工业作坊中确有殷人
手工业者。前文对齐家制玦作坊、云塘制骨作坊、周原庄李铸铜作坊、洛阳北
窑铸铜作坊等手工业者墓葬族属进行过分析,认为西周时期手工业作坊的工匠
主体都是殷遗民。这与周灭商之后周人对殷人分而治之的瓦解政策也是一致的,
一些殷人工匠被迫迁徙至周原及成周等地,在官府手工业部门中从事手工业生
产。
2.贡纳
周人对征服的方国要求贡纳,贡纳的除了物品之外还有“进人”,也包括手
工业者。这些百工,来到周的官府手工场后,在贵族的监视下从事手工业生产。
西周后期《兮甲盘》中记载“王令甲政 成周四方 ,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
畮人,毋敢不出其 、其 、其进人、其贮。”东南淮夷被周人征服后,就成为
周王朝的“畮人”,对周王朝有贡纳的义务。进贡品种“进人”,可能包括各类
人,奴隶、杂艺、歌舞伎,更重要的应该是手工业者1。
《左传》成公二年载,楚
人伐鲁,鲁国“以执斲、执针、织纫,皆百人”求和于楚国。《国语·晋语七》
载,晋人伐郑,郑人“纳女工妾三十人”以求和。这些贡纳的手工业者可能就
被纳入周王室手工业部门中。

1 赵锡元:《周代“工商食官”的前前后后》,《中国古代史论丛》编委会:《中国古代史论丛》,福州:福
建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189 页。
177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3.各地征调的工匠
西周国野之制下,官府手工业往往还会从国野中抽调工匠,到官府手工业
场中服役。《吕氏春秋》和《礼记·月令》中有记载,每年三月到八月,工匠被
征调到官府手工厂中劳作,每年有半年时间在官府手工厂服役。
4.刑徒
战国时也有部分刑徒被输送到官府手工作坊中服役,从事诸如筑路、修陵、
建筑、冶铸等行业。这些刑徒往往被戴上铁颈钳和铁脚镣限制其行为。从事冶
铸的刑徒常见于兵器铭文,秦上郡铭文《秦律》中刑徒称为城旦、隶臣、鬼薪。
如戟:卅八年,上郡守庆造,漆工 ,丞秦,工隶臣于1。这件兵器铭文属于秦
昭王时期,前 269 年。“三年,上郡守□造,漆工师□,丞□,工城旦□”(《三
年上郡戈》)据学者们研究,秦官府手工业工厂中使用刑徒最多,其他列国手工
业作坊中也存在此类现象。如燕下都郎井村 10 号制陶、冶铸、制骨作坊遗址,
高陌村号手工业作坊遗址等处发现了不少铁钳、脚镣、钳销等铁制刑具遗存。
5.官奴婢
《秦律·均工律》“隶臣有巧可以为工者,勿以为人仆养”。此处的隶臣应
为官奴,因为能被分配给贵族、官吏之家为仆养。秦国对六国的战争中,获胜
居多,俘获较多,有的战俘被降为官奴婢,有技艺的官奴婢被送到手工业作坊
中去做工。
6.被雇佣的工匠
春秋战国经济的发展,私营工商业的勃兴和频繁的战争,为手工业技艺突
破地域界限起到推动作用。战国时,各国为了发展自己的手工业生产,获得别
国先进技艺,不惜重金招徕别国工匠。如《管子·小问》中所记载管子向国君
金进言以三倍的薪金招徕天下之良工,必能吸引千里之外的人才。《韩非子·外
储说左上》记载了燕国王室的手工作坊的“右御”里面聘用了郑(韩)的“台
下之冶者”制造刀削的技工,还说燕国雇佣了宋国的工匠,从侧面说明有绝技
的外来工匠能被官府任意雇佣,工匠也可以从中得到酬金。

(二)身份地位的探讨

工匠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原料加工转换为成品
并赋予使用价值和意义的劳动者。关于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研究,长

1 朗保利:《长平古战场出土二十八年上郡戈及相关问题》,《文物》1998 年第 10 期,第 78-81 页。


178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期以来一直都是手工业生产要素中被容易忽视的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参考文献
不足和考古发现的工匠实物遗存不够充足。关于商周时期手工业身份的探讨长
期以来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因为这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商周社会性质的重
大问题。有学者主张商周时期手工业者是奴隶,如肖楠认为晚商卜辞中的“工”、
“我工”、“多工”是工奴,“百工”的身份虽是被统治阶级,但比奴隶要高些,
可能是殷代社会的平民1。陈建敏认为殷商时的百工是工奴,西周早期百工成为
周朝贵族的一部分,但到西周中期则复降为工奴2。还有学者主张手工业者社会
地位相对还是比较高的3。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展开,上述观点日益受到新
资料的挑战和补充,其中代表性的当属孙周勇和林森通过对手工业作坊遗址中
手工业者墓葬的研究认为,手工业者身份既包括平民也包括奴隶,还有贵族管
理者,但奴隶所占的分量很少4。
那么两周官营手工业者到底身份地位如何?总体上是否可以概括为平民和
奴隶两类?是否有自由还是有严格的人身束缚?从构成来看,哪种成分更多?
地位是否有区别?结合文献和手工业考古遗存来分析。
西周初期,周人对手工业还是很重视的,官府手工业从业者的地位还是较
高的,这可以从文献和金文资料得到证实。西周早期青铜器《令方彝》铭载:
“唯
十月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出令舍三事命眔卿事寮、眔诸尹、眔里君、
眔百工,眔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百工与诸尹、里君并举,可见其地
位不低。周初颁布了直至死刑的极严的禁酒令,但对工匠特别开恩。如《尚书
酒诰》“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根据《周礼》
记载,从事官府手工业的生产者,依靠官府的“稍食”为生,即手工业家属可
以从国家或贵族那里领到一些田地耕种,这些田地的收获实际上就相当于他们
的手工业劳动收入,但与一般农民相比,又没有徭役和兵役,专心手工业生产5。
考古材料中手工业者的地位可以从生产遗存中与作坊同期墓葬及设施分
析:与周原齐家西周制玦作坊活动始终相伴的有 38 座西周墓葬,跨越西周早中
晚时期,其中 23 座墓葬中随葬有与制玦活动相关联的制玦工具、完整石玦以及

1 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 年第 3 期,第 269 页。


2 陈建敏:《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工官工奴考》,《学术月刊》1984 年第 2 期,第 74 页。
3 陈旭:《商代手工业者》,陈旭:《夏商文化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99 页。
4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学观察—以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资料为核心》,《华
夏考古》2010 年第 3 期,第 118-130 页。
林森:《商周时期百工研究》,《史学集刊》2014 年第 1 期,第 105-111 页。
5 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14 页。
179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石玦残次品。孙周勇通过对这 23 座墓葬面积、棺椁数量、随葬品的分析认为绝
大多数手工业者身份大都相当于平民阶层,奴隶所占的分量很少1。对云塘制骨
作坊、庄李铸铜作坊和洛阳北窑铸铜作坊的考察同样表明,在这些作坊中手工
业者主体为平民阶层,其他少量为贵族管理者和奴隶。普通手工业者的生产生
活状态可以从其他相关遗存进行研究分析:如制玦作坊发掘区域内共有 3 座房
子,分别为 H8 、H29 和 H97,大致可以确认这三座房子与制玦活动有关,类似
工棚类设施及简单的日用品的发现表明石玦的生产环境比较简单,石玦生产者
长期生活、工作于这种简单的设施中2。
除了平民,属于王室和贵族私人所有的手工业劳动者,其中一部分来自战
俘及献纳的技艺人转化为奴隶,在手工场中担负繁重工作。西周中期孟簋铭文
“毛公易(锡)联文考臣自厥工”表明,工奴身份地位比较低贱,被用来作为
赏赐品,这说明他们身份比较低贱,实际等同于奴隶,可以被用来作为赏赐品。
在洛阳北窑铸铜遗址发现的四五十座西周墓葬中,可见抛尸或埋尸于当时的地
面或灰坑之内,许多个体则是肢体不全、摆放随意、甚至作捆绑状,当属不正
常死亡,基本没有随葬品。可见其身份当为奴隶,生命随时被剥夺而用作祭祀
的牺牲。周原庄李铸铜遗址 H162 的两个个体,从诸如有力的小腿骨、粗壮结实
的肢骨,强肌肉牵拉形成的适应性骨结构等成人个体的骨骼形态特征可推测出,
该个体有可能是作坊劳工。同时,该个体的牙齿严重磨耗及身体多处的关节病
也间接支持这一推断。顶骨、枕骨上出现大面积密集的孔,为多孔骨肥厚现象,
应说是贫血导致,与年龄不符的严重磨耗的牙齿既与粗糙的食物密切相关,又
与该个体的日常重体力工作有关3。他们与作坊的关系虽然不能直接判断,但也
从侧面反映了作坊中劳动者的生活状态。
春秋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战争的持续,工匠的怠工与反抗,“工商
食官”制度也渐趋瓦解。如《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载:“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
官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作乱”。此后又发生两起影响较大的工匠反抗事件。在
此背景下,工商食官的传统制度步履维艰、难以为继。发生在卫国的匠人暴动
一方面说明了官府手工业中手工业者受压迫深重的事实,另一方面匠人有可能

1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学观察—以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资料为核心》《华夏
考古》2010 年第 3 期,第 130 页。
2 孙周勇:《西周制玦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54 页。
3 周原考古队:《周原庄李西周铸铜遗址 2003 与 2004 年春季发掘报》,《考古学报》2011 年第 2 期,第 294
页。
180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挣脱官府束缚成为自由手工业者,也说明人身束缚的减弱。但在官府手工业中
仍有没有人身自由,由战俘或罪犯转化而来工奴。侯马铸铜遗址内Ⅱ号和 XXⅡ
遗址范围内发现小型竖穴土圹墓 16 座,瓮棺葬 21 座,另外还发现一些弃置于
房室或灰坑填土中的人骨骸,土圹墓多数无随葬品,个别随葬少量陶器或带
钩、骨簪等用品。这些死者应该是从事铸铜生产的工匠及他们的家属,身份应
该属于手工业奴隶。
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的构成比较复杂,既包括隶属于官府的手工
业劳动者、又包括雇佣的手工业劳动者,还包括刑徒、士卒、奴隶、徒役、民
间服更役者等形形色色、身份不同的人。在这些不同身份的手工业劳动者中,
刑徒与官奴婢的身份与地位是最低的,从事繁重劳动,人身自由受限。有学者
研究认为,六国的私人工商业比较发达,加之工商奴隶在社会变革中挣脱枷锁
比较彻底,所以官府手工业中奴隶数量少,工匠大多具有自由身份,而秦则不
然,官府手工业作坊中仅有少数工匠具有自由民身份,秦依法律把不少平民转
化成刑徒和官奴,大量的刑徒和官奴成为官府手工业的主要来源1。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官营手工业作坊的来源构成中,属于平民,相对比较
自由的工匠是那些殷人旧族手工业者、抽调服役的工匠、被雇佣的工匠,而刑
徒、官奴婢、贡纳的手工业者往往转化为奴隶,地位比较低,终周一代,从早
到晚,始终都有奴隶。这也为考古材料所证明。两周自始至终官营手工业中一
直存在两类不同的手工业劳动者:即平民和奴隶。官营手工业者构成以平民为
主。官营手工业者无论是平民还是奴隶,都从事繁重的劳动。奴隶的地位自始
至终都处于最底端,毫无人身自由。平民身份的手工业者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有
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官府供养,聚族而居,但有较为严格的人身束缚。
不能随便转业,《逸周书·程典》:“士大夫不杂于工商”“工不族居,不足以给
官。”《礼记·王制》:“不贰事,不移官。”世业、族居和“食官”共同构成工商
食官的制度内涵。随工商食官制的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平民手工业者可以挣
脱官府束缚,成为自由的手工业者,相对比较自由。

二、民间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位
西周至春秋末期以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结构。《诗
经》中大量反映的纺织事实,就是家庭副业的形式,多是纺织业。处于农村公

1 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22 页。


181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社中的农民是自由人的身份,春秋末期个体家庭劳动成为主要形式,一些家庭
发展副业,逐渐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小手工业者。战国时期家庭手工业的进一
步发展,同时出现了经营盐铁等私营手工业的大富豪。
春秋末年,私营工商业兴起,其中一部分私营手工业者是从工商食官中分
离出来的,如《管子·乘马》有些工匠“日至于市,而不为官工者”即是从官
府手工业脱离出来的工匠。《墨子·节用》:“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鞘鲍、陶冶梓
匠,使各从事其所能”。从工商食官制度中脱离出来的手工业劳动者有些也许成
为农民、上升为小吏,很多成为民间私营手工业劳动者,有些可能沦为徒役、
奴隶。
民间手工业者还有一部分是由家庭手工业者发展而来的。小手工业凭借自
己的技艺,拥有一些生产资料,独立从事手工业生产,身份自由。考古发现中
制陶业中常见家庭手工业所生产的陶器,如秦都咸阳故城出土的一些罐、盆、
釜等烧制陶器,质量低劣,应属于平民手工业作坊所烧制的民间日用品。河北
省武安县午汲赵城战国晚期窑址出土的陶器上刻的大多是陶工的私名,秦都咸
阳出土的私营作坊的印记,除标记出业主的私名外,有的还标记作坊所在的地
名。
尽管民间手工业者身份自由,但社会地位并不高,仍处于社会下层,如《礼
记·王制》篇曰:“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
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统治阶级歧视平民小手工业者。
尤其是到了战国后期,法家的重农抑工商学说对各诸侯国的政治产生深刻影响,
使得平民手工业者的地位日渐低下。
在私营手工业中,战国出现了私营大手工业,即大富豪所经营的手工企业,
主要集中在冶铸铁和制盐业,由豪民经营以冶铁、煮盐为主的大型手工业。从
春秋后期到战国年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大型的私营手工业生
产作坊。《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战国豪富之家共 8 家,其中 6 家都是一
般平民由经营手工业起富的,有经营铁冶业者郭纵、卓氏之先祖、宛孔氏之先
祖、曹邴氏,巴寡妇清,还有奴仆在主人的支持下,逐渔盐商贾之利,也成了
豪奴。这些人暴富后,身份改变,富甲一方,其中一些人参与国家政治,结交
权贵,干预国政,非一般手工业者可比。随雇佣关系发展,私营大手工业生产
中雇佣劳动者增多,有流民、有技艺者都投入这些人门下。

182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第四节 手工业组织管理
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可知,周代手工业的组织管理已经形成了较
为系统的体系,西周时期的手工业管理相当程度上沿袭了商代晚期的管理模式,
随着春秋中期“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官府统治的管理形式主要存在于王室
直接控制的手工业作坊中,分官设职,纳入了国家的官僚体系之中,各级管理
人员开始官僚化,从上到下形成了较完整的手工业管理体制。

一、组织管理模式

关于手工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学者们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模式。
何毓灵先生根据甲骨文、金文资料,结合考古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分析得出,
殷墟手工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主要有王室管理和家族管理两种1。这对西周时期的
手工业生产有巨大的影响,西周时期的手工业生产管理与殷墟时期的管理模式
有很强的相似性,仍是周王室牢固控制手工业生产,为家族管理方式,手工业
生产世袭传承,“工之子常为工”。
马萧林先生认为按照管理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依附型作坊(由王室或贵
族经营)和独立性作坊(个体生产经营)。依附性作坊的生产者在政治和经济上
依附于王室或贵族家庭,其生产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多,从原料、生产组织、
产品消费等都由王室或贵族统一管理。独立性作坊多以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
产品大部分用来出售或交换,少数用于满足自我需要,其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生产规模较小。推动依附性手工业发展的条件是从社会和政治角度考虑,而允
许独立性手工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2。本文认为这种基于管理
手段不同而进行的管理模式的划分比较合理,下文将采用此分法进行探讨。

(一)依附型作坊的管理

西周初年几乎完全继承了商代的手工业和工匠,上文关于铸铜、制玦、制
骨作坊工匠族属时已有论述,历史文献记载当中也有线索可循,《左传·定公四
年》:“分康叔以……殷民七族。”有学者考证在赐给康叔的殷遗民家族中,殷遗
民家族多从事某种手工生产,周灭商后又被以家族为单位赏赐给了康叔等西周

1 何毓灵:《殷墟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
古》(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年,第 280 页。
2 马萧林:《关于骨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10 年第 2 期,第 141 页。
183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高级贵族。例如陶氏是陶工,施氏是旗工,锜氏是锉刀工或釜工,终葵氏是椎
工,繁氏是马缨工,樊氏是篱笆工1。说明在殷商时代,每个手工业家族掌握一
项专门技艺,大都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手工业生产,各个家族的手工技艺只在
族内世代传承,并以家族为组织模式进行手工业生产。《逸周书·程典》:“士大
夫不杂于工商……工不族居,不足于给官。”《考工记·总序》:“巧者述之,守
之世,谓之工。”《国语·齐语》:“夫是,故工之子恒为工。”这些文献记载都说
明当时手工业是家族内世代传袭。
庄李遗址中分布在同一区域内的铸铜作坊与墓葬间存在有多处叠压和打破
现象。墓葬 26 座,除 M9 为中型墓外,其他均为小型墓,M9 位于铸铜作坊核
心区,随葬品 100 余件,铜器 15 件,推测 M9 可能为铸铜作坊管理人员2。与周
原齐家西周制玦作坊遗址同时共存的有西周墓葬 38 座,其中 23 座墓随葬品有
完整石玦、石玦残次品和制玦工具,说明墓主人生前都直接与制玦活动密切相
关。孙周勇将这些墓葬按照随葬物品的数量和墓室面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第
一等级墓葬 4 座,葬具有一棺一椁,有青铜器和玉器等随葬品,墓室面积大于
3. 5 平方米,第一等级容积是第三级墓葬容积的 4 ~18 倍,说明墓主人身份等级
属于贵族,推测工匠可能属于作坊管理者、小贵族或者所谓技艺熟练的高等级
工匠3。
洛阳北窑铸铜遗址是西周王朝直接控制之下的铸造作坊,发现出土的西周
时期墓葬遗存数量众多,共清理墓葬 100 多座,这些墓葬与铸铜作坊遗址的年
代相同、空间距离十分接近,说明这些墓葬的主人应与铸铜行为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极有可能是参与铸铜的工匠。墓葬内殷人风格突出,这种现象被学术界
认为是和周武王迁殷顽民到洛邑关系密切。该墓地内的墓葬之间存在等级差别,
其中拐道墓 M14 位于作坊区内,发掘者认为“墓主人是殷代旧贵族的后裔,很
可能生前为青铜器作坊的掌管者4。”北窑铸铜遗址 1971 年发掘的 M120,根据出
土铜器形制特征及其铭文,有学者考证墓主人“登”是商代的“戈”族之后,
而“登”很可能是当时掌管该作坊技术的一名高级工匠5。
付仲杨认为丰镐遗址内的云塘制骨作坊、冯村北制骨作坊、新旺南制骨作

1 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 年第 3 期,第 269 页。


2 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2008 年第 12 期,第 19 页。
3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学观察—以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资料为核心》,《华
夏考古》2010 年第 3 期,第 126-128 页。
4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 1974 年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 7 期,第 64 页。
5 陈新、献本:《洛阳北窑 M120 墓主人的身份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5 年第 2 期,第 61-65 页。
184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坊属于依附型作坊,由贵族负责骨器的生产和管理,但是否采用家族管理模式
还缺乏更有力的证据1。
一般认为西周春秋的官制是世族世官制度2。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衰落,
“世族
世官”制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战国地缘政治下,选贤与能、因能任官的任命型
官僚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都和地方都设有管理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机构,
有的是专门的手工业生产机构,有的是位于某个官府机构之下的隶属机构。与
战国任命型官僚体制的逐渐完备相同步,手工业的管理机构与职官逐渐完备,
如官府手工业中管理工匠的为工师,工师有官吏的身份,又有传授技艺的责任,
青铜器铭文,秦、三晋等国都有工师之称,数量不少。当然,各国在官营手工
业的职官设置、机构名称上会存在区别。

(二)独立型作坊的管理

西周时期个体手工业者虽存在,但规模与数量有限,对国家的经济作用微
乎其微,丝毫不影响官府手工业的地位,处于顺其自然存在的状态,但在耕织
为本的西周时期,对纺织等副业还是有一定督促的导向作用。如《周礼·闾师》
“凡庶民……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衰。”《周礼·遂大夫》“以教
稼穑,以稽功事”的职责,《周礼·酂长》“稽其女功”含有对农夫纺织业的监
督之意。
春秋战国时,随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手工业生产带来的利润为统治者所
看到,各国对私营手工业者多采取设立市籍、征收赋税的方法进行管理,同时
对市场进行规范。官府手工业管理者“工师”指导私营手工业者进行生产,各
级“工师”有权干预民间手工业者的某些生产活动。以下就这几种管理手段具
体阐述。
1.设立市籍
专立户籍,限定专门的居住生产区。裘锡圭先生指出“按照规定只有有市
籍的人才能正式从事商业和手工业。”3以行伍组织的方式加强管理。
2.征税
《商君书·外内》“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不农之争就包含了对私

1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考古》2015 年第 9 期,第 99 页。
2 许悼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第 280-330 页。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390-396 页。
3 裘锡圭:《啬夫初探》,裘锡圭主编:《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92 页。
185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营手工业者的征税。《孟子·滕文公下》曾提到“关市之征”,在官市内拥有市
肆的小手工业劳动者,既要缴纳交易税,也要缴纳市肆税。而家庭手工业劳动
者,虽不缴纳市肆税,但也缴纳交易税。负责收取赋税的为啬夫等官吏,市场
只对坐商和进入市场贸易的手工业品进行征税。关于啬夫的含义,学者们进行
了诸多相关解释,涵盖各个方面的官职,其中也包括工官啬夫。河南新郑郑韩
故城出土的韩国兵器铭文中有“大官上库啬夫”、“大官下库啬夫”等职官1。竹
书的市啬夫是管理市场的人员,即秦律“官府之吏”,法律条文规定他们不准私
营商业,不能独利于市,而市场中商业利润的主要部分应是由国家占有的。
3.规范市场管理
西周时期,手工业品进入市场要司市发给符节,实行类似于现代市场经济
的市场准入制度,采取国家许可和审批程序。《周礼》记载,西周市场上有对各
种类手工产品进行征税的专门人员“廛人”,专门负责征收市场税。《周礼·司
市》记载:“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还有
金文为证。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车辇、珍异。”评定市场
价格,考察取予货物的书契,巡行检查。当时,城市设有专门市场进行商品交
换,市场上设有肆(陈列货物)和邸舍(存放货物),还设有专门官吏“司市”
以管理各种市场。《周礼》记载:“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度量、禁令”。“以
次叙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
市。以量度成贾而征价,以质剂结信而止讼,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刑罚禁虣
而去盗,以泉府同货而敛赊。”可见,市场的货物陈列、物品种类的限定、质量
价格的保证、市场秩序的维护等诸多方面都有相应的管理。市场交易有早午(中)
晚之分,朝市“商贾为主”,夕市“贩夫贩妇为主”。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也曾记
载“为作务及宫府市,受钱必辄人其钱缿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赀一甲”
2
。手工业者到官府的市场上贸易,收钱必须马上放到罐中并且让市场上其他人
看到,否则的话罚做铠甲,这说明国家对于市场是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的。

二、产品的管理

两周时期,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市场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秩
序和产品质量。通过比较严格的市场管理与产品质量检查,保证产品质量,改

1 裘锡圭:《啬夫初探》,裘锡圭主编:《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50 页。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68 页。
186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善手工技艺。尤其是满足官府、贵族和军队消费的手工业品,更是受到各级工
官严格管理和监督,产品质量要求高,力求优美、奇巧,要求工艺精良、技术
精湛。《礼记·王制》记载“用器不中度,不鬻于市。兵车不中度,不鬻于市。
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

(一)手工产品质量的标准

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如《工律》明
确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1强调规格化产品生产即
产品标准化,这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其次,工匠、制作官实行产品责任制“物勒工名”对产品负责,保证产品
质量。《礼记·月令》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
郑玄注:“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功不当着,取
材美而器不坚也。”2当时实行了一种类似于产品责任制的“物勒工名”制度,
要求在所生产器物上刻上制作官或工匠姓名,以保证产品质量,实行器物生产
的实名制和责任制。在出土的众多陶文中可见,除了作器者姓名外,还有表明
地名、职官等,但总体上还是以标明工匠名字的居多。河北午汲古城日用陶器
大部分带着造器者姓名,应该体现的就是“物勒工名”。三晋“物勒工名”的
铭刻在战国中期以后才大量发展起来3。
第三,强化产品的验收与监督制度。
国家对各地工官交上来的各种产品,要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评比。如果
质量检查考评为下等,则相关官员、工师和工匠都要受到责罚。《秦律杂抄》
中记载 “赋岁红(功),未取省而亡之,及弗备,眥其曹长一盾。”“县工新
献,殿,眥啬夫一甲,县啬夫、垂、吏、曹长各一盾。”4它反映了国家每年按
定额向各县工官收取保质保量的产品,并对产品进行验收,根据不合格情况,
工官要受到惩罚。这种强化产品验收与监督的方法,既检查了产品质量又对工
官进行了职责考查,促进了生产,保证了国家计划的完成,不仅提升了产品质
量,还对工官实行了有效监督。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70 页。
2 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548 页。
3 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年代和国别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 年第 1 期,第 42 页。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37-138 页。
187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三、生产者的管理

主要体现在官僚机构的管理和对新工匠的培训等方面。

(一)官僚机构的管理

西周时期,国家非常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
管理机构,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管理手工业生产。西周中央的司空
是西周中央六卿之属,掌土木营造和手工生产,诸候国三有司中也有司空管理
手工之事,这种制度到春秋时期还一直延用。黄盛璋先生认为,战国时代官营
铸造业中存在三级监造制度(表 6-1)。守相、相邦是监造者,工师是主造者,
冶、工是直接制造者1。各国在监造职官名称有所区别。
级监造制度
表 6-1 三

造者 造者(主办者) 省(监)者(监造者)
韩 冶 工师、冶尹 令、司寇
三晋 赵 冶 工师、冶尹、左右校 相邦、守相、大攻尹
(中央)、令
魏 冶 工师 邦司寇(中央)、令
秦 工 工师、丞;士上造、 相邦(中央及内史)、
工大人 守(地方)

燕国的官营类陶文大概也可以反映三级监造制度,如:
陶文:左匋(陶)尹 疋器瑞,左匋(陶)俠汤敀国,左匋(陶)攻敢2。
陶尹是监造者,陶俠和陶敀是具体负责陶器生产的低级主管职官,陶攻就
是陶工。指隶属于官营制陶业的工匠。陶尹属于主管陶器生产的中央职官,陶
俠和陶敀是负责生产的地方主管职官,陶工是隶属于官营制陶业的工匠。
以秦国为例,学者们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研究,认为秦国建立起从中央
到郡县,再延伸到各个生产部门的一套完整的官府手工业管理系统。首先,秦
中央设有少府及其专属机构,专门负责宫室、宗庙、陵园等土木工程的建造与
修缮。同时,秦还设有如内史等机构,是国家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同时对生产
者还有一定管理职责。其次,各郡县设有工室,作为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机构,
以掌管手工业。第三,生产部门设有职官,直接负责手工业生产管理,是手工

1 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年代和国别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 年第 1 期,第 13-43 页。


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第 389 页图三二七 1。
188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业管理的基层组织系统。简文中的“曹长”、“工师”、“丞”、“徒”,就
是直接参加手工业生产管理的职官。秦设立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层层负责
的三层管理体系,即职官向工室负责,工室向内史负责。国家通过每年按定额
向各县工官收取保质保量的产品,并对产品进行验收评比,视完成情况进行奖
赏或惩罚,从而实现对手工业生产的有效管理1。

(二)新工匠的培训

对新来的工匠有专门的人员即“工师”进行技能培训,给他们传授基本知
识和技能,使其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手工业者。所谓“工师”俗称师傅,在当
时有一定职位。秦律有专门工匠培训时间及“工师”奖惩的相关规定,《秦
律·均工》记载:新来的手工业者任职,都有师傅尽心竭力教授,“故工一岁
而成,新工二岁而成”2,起初的新工类似实习培训,所以第一年薪酬减半,一
年以后薪酬与熟练工一样。对新工匠的学业也有监督,如若能提早学成,有奖
赏。有超过时间标准不能学成的人,提交书面报告原因。可见,国家在官府手
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对手工业生产人员肩负技术培训责任。同时,经过培训
工匠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赵国的铜器铭文中有一些刻有“马重”或“马童”字样的,表明对一些心
灵手巧的未成年工匠的培训。
[1]戈:王何立事,得工冶□所教马重为(戈内正面)。宜安(戈内背面)
3

[2]车盖弓冒:十七年,曲阳笞教马重4。
“马童(马重)”都参与了器物的制造。李学勤先生认为马童是与冶工相
近的身份,但排在工师之后,地位更低5。董珊先生据古书里的训诂材料指出,
“马童”是尚未傅籍的成童6。赵国的兵器铭文表明在手工业部门中使用未成年
的童工,并对他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1 李迎春:《论秦的标准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11 年,第 11 页。
宫长为:《试论秦律中的手工业管理》,《学术月刊》1999 年第 9 期,第 61-65 页。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75 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11329。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12032。
5 李学勤:《马王堆帛<刑德>中的军吏》,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1999 年,第 461 页。
6 董珊:《二年主父戈与王何立事戈考》,《文物》2004 年第 8 期,第 63-64 页。
189

万方数据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小结
手工业生产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还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本章从社会和经济政治的角度尝试去探讨手工业分工、手工业形态、手工业者
及其组织管理。手工业的分工有利于技术的专业化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同时
又使手工业者被固化为一个阶层。两周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是突出的社会活动。
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来看,周代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
交换的产品,同时又生产了商品贸易所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商品交换媒介的
货币,货币的大规模生产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尤其
是大的私营手工业形态的产生既面向社会生产了大量手工业产品,商人将这些
手工业品长途贩运到各都会城市销售,又催生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从考古作坊
遗存判断,两周存在官营和私营两种形态的手工业,文献及考古材料证明其大
体经过三个发展阶段,西周以官营为主体的手工业形态,西周至春秋的转型,
战国官私并行的形态。其转型背景有:井田制的瓦解和新生产关系的形成,生
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兼并战争的推动及手工业者的流动。两周手工
业者身份构成复杂,官营手工业作坊手工业者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殷人旧族
手工业者、贡纳、各地征调的工匠、刑徒、官奴婢、被雇佣的工匠。其中,殷
人旧族手工业者、抽调服役的工匠、被雇佣的工匠属于平民,相对比较自由,
而刑徒、官奴婢、贡纳的手工业者往往转化为奴隶,地位比较低。民间手工业
者一部分是由一直存在的家庭手工业者发展而来的,另一部分是伴随工商食官
解体,从官营手工业中分离出来的。还有随着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至战国在冶
铸铁、煮盐等行业出现了私营大手工业者。周代手工业的组织管理已经形成了
较为系统的体系,西周时期的手工业管理相当程度上沿袭了殷商的管理模式,
随着春秋中期“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在王室直接控制的手工业作坊中的各
级管理人员开始官僚化,分官设职,形成自上而下完备的手工业管理体制。手
工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依附型作坊和独立性作坊。依附型作坊大多为官
营,独立性作坊为私营。国家对手工业从业人员及其所生产的产品都有相应的
管理

190

万方数据
第七章 结语

第七章 结语

综上可知,本文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为考古学中的两周手工业遗存,主要包
括生产场地、生产设施、生产工具以及与生产流程相关的遗物等。手工业遗存
往往以作坊的形式存在。通过考古遗存内涵识别各门类的手工业生产作坊,并
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其次,引入操作链概念,对铸铜作坊、铸铁作坊、制陶作
坊、骨器作坊、玉石器作坊遗存内涵进行分析,动态反映手工业生产过程,把
剥离的生产环节重新复原,进一步探讨在真实状态下的生产面貌。再者,基于
手工业作坊的门类分布及手工业操作链反映的信息,对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和
分期研究,比较研究手工业发展区域差异,探讨差异的表现层面及深层原因,
纵向梳理两周手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后,从社会和经济政治的角度尝试
去探讨手工业分工、手工业形态、手工业者及其组织管理状况。现将重要结论
概括如下:
一、以考古作坊的发现为主要依据,结合文献记载,确认两周手工业的门
类主要有铸铜业、冶铸铁业、制陶业、玉石器加工业、骨器制造业、纺织业、
漆器制作业、琉璃业。其中铸铜和铸铁遗址多分布在都城及封国列国城址内。
铸铜业作坊遗址共 13 处:周原庄李铸铜遗址、周公庙铸铜遗址、丰镐马王
村铸铜遗址、孔头沟铸铜遗址、洛阳北窑铸铜遗址、虢国铸铜遗址、侯马铸铜
遗址、郑韩故城铸铜遗址、中山灵寿城的铸铜遗址、燕下都铸铜遗址、洛阳东
周王城铸铜遗址、赵都邯郸大北城铸铜遗址、黄国铸铜遗址。
铸铁作坊遗址 12 处:郑韩故城铸铁遗址、登封阳城铸铁遗址、西平酒店冶
铁遗址、辉县古共城铸铁遗址、燕下都铸铁遗址、鹤壁鹿楼铸铁遗址、中山灵
寿铸铁遗址、商水扶苏故城铸铁遗址、山西夏县禹王城庙后辛庄铸铁遗址、河
北邯郸故城大北城战国冶铁遗址、河南泌阳下河湾冶铁遗址、东周王城冶铁遗
址。铸铜和铸铁遗址多分布在都城及封国列国城址内。
制陶作坊 24 处,选取陕西岐山赵家台、陕西岐山流龙咀、陕西临潼油王村
西、河南洛阳东周王城、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陕西凤翔秦雍城豆腐村、山西侯
马晋都新田制陶作坊为代表。
制骨作坊 10 处:张家坡制骨作坊、新旺村南制骨作坊、冯村北制骨作坊、
扶风云塘制骨作坊、三门峡李家窑虢国制骨作坊、东周王城制骨作坊、晋都新
191

万方数据
第七章 结语
田制骨作坊、燕下都制骨作坊、赵都邯郸制骨作坊、郑韩故城制骨作坊。
玉石器作坊有:齐家制玦作坊、庄白、下康玉器制作作坊、王城玉石器作
坊、赵都邯郸大北城石器作坊、晋都新田制圭作坊。
纺织、漆器、琉璃、原始瓷等制造业由于发掘所限,没有明确生产场所,
但从制品方面证明了其作为手工业种类的确凿性。
二、对冶铸铁业、原始瓷、琉璃业这几类手工业中长期争议的问题进行了
探索。

对中原地区两周冶铁业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索 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分
析,认为人工冶炼应作为冶铁技术起源的标准,陨铁加工对人工冶铁技术有启
发作用,二者之间可能有某种相承关系。基于此标准,中原地区冶铁技术起源
时间可以确定为西周中晚期,春秋早期为初期发展阶段。诸多先秦文献材料均
反映当时已经用铁,特别是反映西周的文献资料《诗经·秦风》中对于“驷驖”
的记载及相关学者的解释与研究,加之中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
品玉柄铁剑、铜内铁援戈、铜骹铁叶矛被鉴定为块炼铁和块炼渗碳钢的事实,
二者交叉佐证,确认至迟至春秋早期之初,已经明确有了人工冶铁制品,而且
具备一定的数量、种类,分布地域较广,加之制作精美程度及表现的技术特征,
有理由相信其起源可能会上溯至西周中晚期。同时,从中原地区铁制品的发现
呈现出的特点也可以佐证作为一项技术起源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西周晚期到春
秋早晚期,考古出土的铁制品数量越来越多,种类逐渐丰富,技术越来越成熟,
自成发展体系。
关于我国玻璃器起源时间及与西方玻璃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一直以来存在
分歧。在对所出土的琉璃的化学分析及琉璃与玻璃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认
为中原玻璃业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国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有的是模仿西方同
类产品制造的,有的是直接外来传入的产品,还有的是消化吸收西方产品基础
上创新的。属于铅钡玻璃系统的那部分珠饰(包括一部分蜻蜓眼式圆珠)等,
则是我国自制的玻璃,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自制的玻璃制品应该是受到了外来玻
璃制品的启发,并有本土其他相关手工业如陶瓷或金属冶炼技术的支持。两周
时期未见专门的玻璃作坊,可能就是依附于陶瓷或金属冶炼作坊而生产的附属
品。
关于原始瓷器与陶器的关系和烧造地等问题同样一直存在分歧。在原始瓷
器与陶器的关系问题上,一直以来存在“陶瓷同源”和“陶瓷异源”两种观
192

万方数据
第七章 结语
点。本文认为中国陶器和瓷器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以同源或异源来概括。至迟从
商周时期开始二者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发展序列,互有影响,时代越晚,其关系
越疏远,在发展过程中,印纹硬陶是二者的联结点。至于原始瓷器烧造地点,
长期以来形成的“北瓷南源”和“各地出土的原始瓷都是当地烧造的”两种观
点。本文立足于生产遗存视角,认为现有发现北方当地所烧造的原始瓷成品极
少,大部分应该是南方输入的,但北方地区可能也曾经进行尝试烧制瓷器,最
终没有成功和大范围发展下去。因为从生产遗存来看,陶器和瓷器烧制过程基
本相同,涉及的原料、工具、废弃物都基本相同,区别最大的就是窑址,北方
中原地区未发现烧制瓷器的窑址,与之相对,同时期南方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烧
制原始瓷的窑址集中分布,时代跨越商至春秋战国,延续不断。
三、基于铸铜作坊、铸铁作坊、制陶作坊、骨器作坊、玉石器作坊生产遗
存的分析,探讨其生产过程的操作链。
从各个铸铜遗址生产遗存分析,普遍包含的生产遗存主要有炉壁残块、烘
范窑、熔炉残块、鼓风管、坩埚、炼渣、陶范、砺石等工具,陶范在其中占据
很大比重,每一个遗址出土量大,数量多。说明制范环节是必备的,而大量熔
炉残块,烘范窑、红烧土、炼渣、鼓风管的存在说明了浇铸过程,另外青铜、
石器、骨器等加工工具,尤其是砺石工具的大量存在证明了有对成品的处理环
节。所以分析可知铸铜的主要的生产步骤包括制范、浇铸和成品处理。反映制
范环节相关程序有:泥料选择与取土处理、模范的制作、合范、烘范、废弃与
保管。浇铸环节的基本程序包括构铸熔炉和浇铸两个环节。成品处理包括打磨、
修补及旧物回收等处理环节。
冶铸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手工业生产活动,根据各个冶铸铁作坊冶铸遗迹、
遗物,并参考冶铸手工业的相关材料,其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
即构筑熔炉、制作铸范、烘范、浇铸成型及成型后的加工处理(退火脱碳处理)。
制陶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业门类,根据所发现的制陶遗址内的丰
富遗迹判断,制陶工艺大致可分为选料、淘洗(练泥)、存储坯泥、成型、阴干、
修整装饰、入窑烧制等步骤。
根据各个作坊骨器坯料、废骨料、成品的锯割断面做肉眼和显微观察,结
合出土工具,辨别断面所留痕迹,判断骨器加工手段,认识骨器制作技术。从
而概括出骨器生产操作链一般流程包括选材、取料、坯料成形、坯料细加工(如
磨光)和制成成品、装饰等制骨工序。
193

万方数据
第七章 结语
玉石器的制作流程比较复杂,以发掘资料完备的齐家制玦作坊的操作链为
基础可以复原一般玉石器的操作流程。首先,寻找矿源、采掘玉石原料、运输
到作业区;其次,制作毛坯;再次,根据设计图案,玉工经钻孔、切割、琢磨、
雕刻等制作工艺进行加工制作;最后,打磨孔内壁与装饰、玉器成型。一般认
为古代制玉技术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制作的基本工艺。至
于具体制玉工艺技术,受发掘所限,难以从生产遗存方面对周代玉器整体水平
有所了解,但两周墓葬中出土大量玉器,可以从这些成品了解两周玉器加工业
的整体水平。
四、依据前文手工业作坊的门类分布及手工业操作链反映的信息,对中原
地区两周手工业进行分区。
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大致可以分为关中区、郑洛区、晋南豫西区、冀南豫
北区、豫南区。从技术角度看,中原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很大区别,西周时期政
治地理形势和文化区域关系上反映出周王朝势力影响深刻,洛阳、周原、丰镐
王畿的统治力强,手工业集中在王畿附近,文化上显示出强烈的统一性。东周
时代的历史,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所侧重的
手工业种类、发展水平均不同。
关中区手工业门类齐全,以西周时期遗存为主,铸铜、制骨、玉石器加工
业发达,数量多、规模大、延续整个西周时期。制骨、制陶作坊体现出专业化
程度高,铸铜业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关中地区西周手工业生产场所中存在手
工业生产者葬于生前从事手工业生产区域的现象。西周手工业生产中存在“两
系”, 手工业大部分继承了晚商遗风。
郑洛区手工业门类齐全,年代覆盖整个两周时期,数量多,有大规模的手
工业作坊,整个区域可以分为洛阳和新郑两个子中心,两地的发展态势对比反
映出王权的衰落和列国势力的崛起。从生产遗存看,既有官营手工业也有私营
作坊。冶铸业生产遗存反映东周此区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晋南豫西区主要作坊遗存为东周时期的遗存,具备各个门类,并且比较丰
富。尤以侯马铸铜遗址最具代表性,主要反映的是晋国手工业的发展状况,青
铜器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大,出现了批量化、商品化的倾向。青铜产品从纹饰到
技法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与西周庄李铸铜和洛阳北窑铸铜有明显
的区别。
冀南豫北区明显体现出冶铸铁业的突出地位,此区的铸铁遗址占了已发现
194

万方数据
第七章 结语
冶铸铁遗址的一半,说明这一区域在战国中后期的冶铸铁业的发达,冶铸铁遗
址的集中分布也反映出铁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初步普及。这一区域冶铸铁手工业
发展迅速的原因有技术的动因,也有政治社会经济的动因。铁矿石资源的丰富
是燕、赵、中山三个国家冶铸铁业发展的先天自然条件,青铜冶铸技术的外部
动因的推动,另一方面是钢铁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内部动因。各国发展的迫切和
外部战争的频繁,列国对城池和土地人口的争夺也是冶铸铁业发展的社会动因。
频繁的战争带来的空前的人群流动和来往也加速冶铸铁技术在列国间的传播。
豫南区涵盖了周口、平顶山、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地。由于手工业作坊
在豫南分布比较散,从目前发掘资料看,仅有零星的铸铜作坊、制陶作坊、冶
铸铁遗址,规模也不大,主要是东周时位于这一区域的诸侯国城址内发现的遗
存。
五、基于对中原地区两周手工业各门类生产遗存的分析,依据手工业种类
的变化、工艺水平的发展、产品的特征、手工业者身份的转变、组织管理的变
化、手工业形态转变等方面,从总体上对其进行分期。
两周手工业发展中,春秋中期和战国中期是两个重要的分界点,以此将其
划分为三期,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为第一期,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为第二期,
战国中期以后为第三期。
第一期总体特征是延续殷代以来的手工业,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称
之为“延展期”,主要体现在手工业门类、技艺、手工业形态及手工业者身份等
方面。种类上看,总体上延续殷代传统手工业门类,也零星出现一些新的手工
业制品如人工冶铁制品,但并未见生产遗存,还达不到能够成为一个单独产业
门类的程度。不同门类的手工业技艺均继承晚商手工业技艺水平,从技术发展
角度而言没有大的变革,只是细节方面有所发展。从手工业形态来看,铸铜业、
制骨业、玉石器加工业普遍反映出这一时期手工业主体实行官营,延续晚商“工
商食官”的形态。手工业作坊中手工业者相当一部分是殷遗民。在铸铜、制骨、
玉石器作坊中都体现出此期早期阶段手工业者很可能属于殷遗民。所以此期手
工业从门类、技术水平、手工业形态及手工业者都与晚商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总体上一脉相承,有细微的发展,但本质不变,可以视作对晚商手工业的延续
发展期。
第二期手工业从门类、技术水平、形态均发生较大变化,可以认为是两周
手工业发展中的转变期。门类上新增加的手工业门类有冶铁业,出现了最早的
195

万方数据
第七章 结语
玻璃器。冶铁业成为当时手工业生产新的增长点,但还处于初始阶段,铁器的
生产任然依附在青铜冶铸业之中,作为铁器行业还未形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
的实际作用有限。伴随周王朝的陨落,列国势力的崛起,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空
前扩大,出现了商品化和批量化的倾向。适应这种转变,技术上进行了创新,
春秋中期至战国的青铜器普遍采用了分铸法铸造、模范设计制作灵活多样,技

艺娴熟 单元纹饰范拼兑与纹饰活模组装技术流行。手工业形态发生较大转变,
由第一期官营为主体的形态向官私并行形态转变,手工业者的身份日益多元化。
此期门类较第一期有了较大变动,冶铸铁、琉璃新门类开下一期门类先声,手
工业形态管理,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等都出现明显变化,故此期可谓是转折期。
第三期冶铸铁业获得快速发展,占据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门类;其他传统
手工业技艺水平经过上期转型期的发展,此期技术上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风
格上有所变化,影响深远;与商品贸易关系愈发密切,尤其体现在铸币业;手
工业形态基本定型,私营手工业普遍发展,形成官私手工业并行并重发展的局
面,故此期可谓是定型期。冶铸铁业的快速发展是这一期的重要特点,至战国
晚期,实现了铁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初步普及。战国中期后,冶铸铁遗址大大增
多,技术突飞猛进,铁器数量极大增加,种类涵盖生产生活多个领域。传统的
手工业部门在新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技术基本定型,但风格有所变化,尤
其是多种装饰工艺的运用。然而就技术本质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六、从社会和经济政治的角度探讨手工业分工、手工业形态、手工业者及
其组织管理。
手工业的分工有利于技术的专业化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又使手工业
者被固化为一个阶层。
两周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是突出的社会活动。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来看,
周代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交换的产品。同时又生产了商
品贸易所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货币的大规模生产推动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大的私营手工业形态的产生
既面向社会生产了大量手工业产品,商人将这些手工业品长途贩运到各都会城
市销售,又催生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从考古作坊遗存判断,两周存在官营和私营两种形态的手工业,文献及考
古材料证明其发展大体经过三个发展阶段,西周是以官营为主体的形态,西周
至春秋为转型期,战国为官、私并行的形态。
196

万方数据
第七章 结语
两周手工业者身份构成复杂,官营手工业作坊手工业者来源主要有以下几
类:殷人旧族手工业者、贡纳、各地征调的工匠、刑徒、官奴婢、被雇佣的工
匠。其中殷人旧族手工业者、抽调服役的工匠、被雇佣的工匠属于平民,相对
比较自由,而刑徒、官奴婢、贡纳的手工业者则地位比较低,周代从早到晚,
始终都有奴隶。民间手工业者一部分是由一直存在的家庭手工业者发展来的,
另一部分是伴随工商食官解体从官营手工业中分离出来的,还有随私营工商业
发展,战国时期在冶铸铁、煮盐等行业出现的私营大手工业者。
周代手工业的组织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西周时期的手工业管
理相当程度上沿袭了殷商的管理模式。随着春秋中期“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王室直接控制的手工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开始官僚化,分官设职,形成自上而
下的较完备的手工业管理体制。手工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依附型作坊和
独立性作坊。依附型作坊大多为官营,独立性作坊为私营。国家对手工业从业
人员及其所生产的产品都有相应的管理。
本文基于考古学视角对两周时期的手工业进行了综合研究,立足于手工业
生产作坊的识别与分析,这在手工业研究学术史上是一创新,具备重要意义。
之前的手工业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大多依托历史学的体系方法,重
手工业制品的研究,对生产环节关注度不够。而近年来考古新发现不断增多,
考古发掘手段日益科学化,考古学理念不断发展,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作坊研究
对于手工业动态发展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即是对此学术前沿理念的尝试应用,
同时也弥补了两周手工业系统研究不足的缺憾。
对此课题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对于学界有争议的部分问题的
解决,依托考古资料还不足以得出确凿无疑的结论,只能根据发展轨迹尝试做
出大体判断,期待以后的考古工作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另外,作为两周手工
业的系统研究,把手工业放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作为一个产业来探讨对社会形态
演进所起的作用,这方面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可作为日后继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也期待手工业的研究能为两周之际社会制度的变革研究提供更多的有益启示。

197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可分为古籍、考古发掘简报或报告、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 5
个部分。
一、古籍
[1]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2]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3] 黄怀信、张懋容:《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4] 佚名著、慕平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
[5] 佚名著、缪文远等译注:《战国策》,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6]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7]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8]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
[9]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
[10] 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
[11] 孙诒让:《墨子闲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12]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二、考古发掘简报与报告
[1] 周原考古队:《周原庄李西周铸铜遗址 2003 与 2004 年春季发掘报》,《考古学报》2011
年第 2 期。
[2] 周原考古队:《陕西周原遗址发现西周墓葬与铸铜遗址》,《考古》2004 年第 1 期。
[3] 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2008 年第 12 期。
[4] 周原考古队:《2003 年秋周原遗址(ⅣB2 区和ⅣB3 区的发掘》,《古代文明》(第三卷),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
[5]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初探》,《文博》2007 年第
5 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长安张家坡 M183 西周洞室墓发掘简报》,《考
古》1989 年第 6 期。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张家坡 M170 号井叔墓发掘简报》,
《考古》1990 年第 6 期。
198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 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
学报》1980 年第 4 期。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遗址》,
《考古》1992 年第 11 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西安市长安区冯村北西周时期制骨作坊》,《考
古》2014 年第 11 期。
[1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鄠县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1962
年第 6 期。
[12]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市郑韩路东周遗址》,徐光冀主编:《考古学年鉴(1996 年)》,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
[13] 赵丛苍:《记凤翔出土的春秋秦国玉器》,《文物》1986 年第 9 期。
[14] 张长寿、张孝光:《西周时期的铜漆木器具—1983-1986 年沣西发掘资料之六》,《考古》
1992 年第 6 期。
[15] 雍城考古队:《凤翔南指挥西村周墓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4 期。
[16] 徐天进:《周公庙遗址考古所获及所思》,《文物》2006 年第 8 期。
[17] 石兴邦:《长安普渡村西周墓葬发掘记》,《考古学报》第 8 册,1954 年。
[18]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0 年第 4
期。
[19]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M4 发掘简报》,《文物》2016 年第 1 期。
[20]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 M27 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 年第
6 期。
[21]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 M19 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 年第
2 期。
[2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 M26 发掘简报》,《文物》2008 年第 1 期。
[2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陕西岐山赵家台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4
年第 2 期。
[24]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县阜城村战国窑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7 年第 2 期。
[25] 秦都咸阳考古队:《咸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6 期。
[26] 卢连成:《陕西长安沣西客省庄西周夯土基址发掘报告》,《考古》1987 年第 8 期。
[27] 梁嘉放等:《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M4 发掘现场信息提取及文物保护》,《文物》2016 年
第 1 期。
199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28] 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55-57 年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59 年第 10
期。
[29] 巨万仓:《岐山流龙咀村发现西周陶窑遗址》,《文博》1989 年第 2 期。
[30] 胡谦盈:《1961-1962 年陕西长安沣东试掘简报》,《考古》1963 年第 8 期。
[31] 韩伟、焦南峰:《秦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考古与文物》1988 年 5、6 期合刊。
[32] 戴应新:《1979-1981 年长安沣西、沣东发掘简报》,《考古》1986 年第 3 期。
[33]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3 年第 2 期。
[34] 张童心等:《夏县禹王城庙后辛庄手工业作坊遗址调查简报》,《文物季刊》1993 年第
2 期。
[35] 张崇宁、杨林中:《山西发掘黎城西关西周墓地》,《中国文物报》2007 年 4 月 25 日。
[36] 山西省文物工作研究会:《山西洪洞永宁堡西周墓》,《文物》1987 年第 2 期。
[37]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 269、270
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 年第 2 期。
[38] 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侯马东周时代烧陶窑址发掘纪要》,《文物》1959 年第 6
期。
[3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市虒祁墓地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 4
期。
[4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晋国陶窑遗址勘探与发掘》,《考古与文物》1989
年第 3 期。
[4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襄汾县大张村东周遗址发掘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
省考古学会:《三晋考古》(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4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2011
年第 7 期。
[4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考古学报》1984 年第 4 期。
[44]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 年第
5 期。
[4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 年第 8 期。
[4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侯马上马村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 年第 6 期。
[47] 蔡运章、侯鸿军:《洛阳附近出土的两批东周货币》,《中原文原》1981 年第 3 期。
[48] 范文谦、王金平:《泱泱晋国再探秘—来自侯马虒祁遗址的报告》,《文物世界》1999
年第 1 期。
200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49]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文物》2001 年
第 8 期。
[5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 年
8 期。
[51]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 1995 年第
7 期。
[5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琉璃河考古队等:《1981-1983 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
简报》,《考古》1984 年第 5 期。
[53]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燕下都城址调查报告》,《考古》1962 年第 1 期。
[54] 孟浩:《河北武安县午汲古城中的窑址》,《考古》1959 年第 7 期。
[55] 李晓东:《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 1 期。
[56]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山国灵寿城第四、五号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89 年
创刊号。
[57]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易县燕下都第 13 号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1987 年第 5
期。
[58]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燕下都第 21 号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
(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
[59]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
[60] 邯郸市文管所:《河北邯郸市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0 年第 2 期。
[6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北京琉璃河 1193 号大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 年第 1 期。
[62] 张家强:《河南荥阳娘娘寨两周时期城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9 中国重要考古发
现》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年。
[63] 杨履选:《春秋黄国故城》,《中原文物》1986 年第 1 期。
[64] 新乡市文管会等:《河南辉县市古共城战国铸铁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6 年
第 1 期。
[65] 商水县文管会:《河南商水县战国城址调查》,《考古》1983 年第 9 期。
[66]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部:《陕西夏商周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与文物》
2008 年 12 期。
[67]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李家窑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3 年第 4 期。
[68]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南虢都城上阳重见天日》,《中原文物》2001 年第 1 期。
201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69] 宁景通:《三门峡发现周代窖仓和铸铜作坊》,《中国文物报》1991 年 5 月 19 日。
[70]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战国陶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 年第
4 期。
[71]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发现烧造坩埚古窑址》,《文物》1995 年第 8
期。
[72]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内的古窑址》,《考古与文物》1983 年第 3 期。
[73]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 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 年
第 5 期。
[74] 洛阳市第一文物工作队:《洛阳瀍河东岸西周窑址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8 年第
2 期。
[75] 洛阳市博物馆:《洛阳庞家沟五座西周墓的清理》,《文物》1972 年第 10 期。
[76] 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文物》1981 年第 11 期。
[77]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 1974 年度发掘简报简报》,《文物》1981 年第 7 期。
[78] 刘东亚:《河南新郑仓城发现战国铸铁器泥范》,《考古》1962 年第 3 期。
[79] 黄展岳:《一九五五年春洛阳汉河南县城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 年第 4 期。
[80] 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 年第 4 期。
[8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韩故城制骨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0 年第 2 期。
[8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
年第 3 期。
[8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
原文物》2003 年第 1 期。
[8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地 M2010 的清理》,《文物》2000 年第 12 期。
[8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省西平县酒店铸铁遗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
年第 4 期。
[8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作坊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
[8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泌阳县下河湾冶铁遗址调查报告》,《华夏考古》2009
年第 4 期。
[88] 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
物资料丛刊》 (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
[89] 蔡全法、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出土的战国钱范、有关遗迹及反映的铸钱工艺》,《中
202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国 钱币》1995 年第 2 期。
[90] 蔡全法:《郑韩故城韩文化考古的主要收获》,河南博物院:《群雄逐鹿两周列国文物
瑰宝》,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年。
[91] 段宏振:《赵都邯郸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年。
[9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
[93]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瞿家屯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年。
[94]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年。
[95] 中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年。
[9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张家坡西周墓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年。
[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年。
[98]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编著:《垣曲古城东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
[99]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年。
[10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 年。
[101] 陕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年。
[10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著:《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103]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周原:2002 年度齐家制玦作坊和礼村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年。
[10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秦都咸阳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0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晋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0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
[10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白店铸铜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年。
[108] 卢连成、胡智声:《宝鸡 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年。
[109] 鹤壁市文物工作队:《鹤壁鹿楼冶铁遗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年。
[110]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
[11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
[11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 年——1985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1 年。
[11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
203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11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寺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
[11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鹿邑太淸宫长子口墓》,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年。
[11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墓一号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年。
[11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地》,北京:文物出
版社,1999 年。
[11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文物管理局:《平顶山应国墓地》,郑州:大象出版
社,2012 年。
[11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徐家
岭楚》,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年。
[120]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邢台商周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
[12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
物出版社,2005 年。
[12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
[12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年。
[124] 郭宝钧:《浚县辛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年。
[12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年。
[126]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年。
(2002-2005)
三、学术著作
[1] 井中伟、王立新:《夏商周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3] 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年。
[4] 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年。
[5] 张国硕:《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
[6]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63 年。
[7]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年。
[8]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
[9]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年。
[10] 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年。
[11] 姜涛、李秀萍:《虢国墓地出土玉器的认识与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4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年 。
[12] 陈建立、刘煜:《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
[13] 赵丰、金琳:《纺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年。
[14]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年。
[15]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
[16]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济南:齐鲁书社,1981 年。
[17] 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8]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年。
[19] 徐卫民:《秦都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0] 关善明:《中国古代玻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 年。
[21] 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22]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
[23] 华觉明等:《中国冶铸史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
[24] 谭德睿、陈美怡等:《艺术铸造》,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年。
[25]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
[26] 李济:《殷墟青铜器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7]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28] 苏荣誉、华觉明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
[29]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年。
[30] 许悼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31]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
[3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年。
[33]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34] 戴向明:《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北
京:文物出版社,2010 年。
[3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
四、学术论文
[1] 祝中熹:《中国古代始炼铁及秦人用铁考述》,《陇右文博》2001 年第 1 期。
[2] 祝慈寿:《中国古代官府手工业的经营管理》,《财经研究》1989 年第 9 期。
[3] 朱学文:《试论釦器法在战国秦汉漆器制作中的应用》,《文物》2014 年第 7 期。
[4] 朱学文:《秦漆器研究综述》,《华夏考古》2013 年第 1 期。
205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5] 朱剑等:《商周原始瓷产地再分析》,《南方文物》2004 年第 1 期。
[6] 周卫荣等:《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江汉考古》2006 年第 2 期。
[7] 周仁、李家治、郑永圃:《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的研究》,《考古》1960 年第
9 期。
[8] 周仁、李家治、郑永圃:《张家坡西周陶瓷烧造地区的研究》,《考古》1961 年第 8 期。
[9] 周南泉等:《螺钿源流》,《故官博物院院刊》1981 年第 1 期。
[10]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形制初探》,《文博》2007 年
第 5 期。
[11] 赵锡元:《周代“工商食官”的前前后后》,《中国古代史论丛》编委会:《中国古代史
论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年。
[12] 赵匡华:《试探中国传统玻璃的源流及炼丹术在其间的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
年第 2 期。
[13] 赵丰:《信阳新砦西周遗址出土丝织物的鉴定》,《华夏考古》1989 年第 2 期。
[14] 赵承泽、区秋明:《宝鸡茹家庄和竹园沟出土的有关西周纺织品和刺绣品资料分析》,
《宝鸡 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年。
[15] 章永俊:《东周燕国地区的手工业 》,《北京联和大学学报》2012 年第 4 期。
[16] 张正明:《料器与先秦的楚滇关系》,《江汉论坛》1988 年第 12 期。
[17] 张永山:《西周时期陶瓷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7 年第 8 期。.
[18] 张永山:《西周时期的纺织和毛皮手工业生产》,《中国史研究》1994 年第 4 期。
[19] 张万钟:《侯马东周陶范的造型工艺》,《文物》1962 年第 4、5 期。
[20] 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古代文明》(第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
[21] 张懋镕:《西周青铜器断代两系说刍议》,《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6 年。
[22] 张建世:《扣器源流》,《四川文物》1998 年第 2 期。
[23] 张颔:《侯马东周遗址铸铜陶范花纹所见》,《文物》1961 年第 10 期。
[24] 张福康、程朱海等:《中国古琉璃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83 年第 1 期。
[25] 张飞龙:《中国古代漆器制胎技术》,《中国生漆》,2008 年第 1 期。
[26] 岳占伟:《殷墟铸铜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
考古》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年。
[27] 袁艳玲:《周代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考古》2009 年第 10 期。
206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28] 易菲:《再议操作链》,《人类学学报》2015 年第 1 期。
[29] 叶万松等:《中原地区西周陶器的初步研究》,《考古》1986 年第 12 期。.
[30] 叶万松:《我国西周前期青铜铸造工艺之研究》,《考古》1984 年第 7 期。
[31] 姚政:《论西周的货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 年第 1 期。
[32] 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文物》2000 年第 3 期。
[33] 杨伯达:《关于我国古玻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79 年第 5 期。
[34] 薛金玲:《西周时期的陕西手工业文明》,《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1 期。
[35] 徐元邦、刘随盛、梁星彭:《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1 期。
[36] 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 年第 3 期。
[37] 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 年第 2 期。
[38] 吴慧:《先秦时期官商和私商的考察》,《经济学集刊》(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2 年。
[39] 王巍:《关于西周漆器的几个问题》,《考古》1987 年第 7 期。
[40] 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文物》1979 年第 3 期。
[41] 王春斌:《战国及秦汉之际陶窑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11 年第 4 期。
[42] 童书业:《战国秦汉时代的手工业与商业》,《文史哲》1958 年第 2 期。
[43] 童书业:《西周春秋时代的手工业》,《文史哲》1958 年第 1 期。
[44] 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考古》1993 年第 6 期。
[45] 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 年第 2 期。
[46] 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起源问题的思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 年第 6
期。
[47] 孙周勇:《西周制玦作坊生产遗存的分析与研究—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9 年。
[48] 孙周勇:《西周手工业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学观察—以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墓葬
资料为核心》,《华夏考古》2010 年第 3 期。
[49] 孙周勇:《西周石玦的生产形态:关于原料、技术与生产组织的探讨—周原遗址齐家
制玦作坊个案研究之二》 ,《考古与文物》2009 年第 3 期。
[50] 孙新民、孙锦:《河南地区出土的原始瓷的初步研究》,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
第 29 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07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51] 孙明:《也论周代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年第 1 期。
[52] 宋建忠、南普恒:《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纺织品的科学分析》,《文物》2012 年第 3 期。
[53] 裘锡圭:《啬夫初探》,裘锡圭主编:《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54] 聂菲:《巴蜀地域出土漆器及相关问题探讨》,《四川文物》2004 年第 4 期。
[55] 缪韵:《洛阳西周原始青瓷概述》,《四川文物》2010 年第 3 期。
[56] 毛晓沪:《中国玻璃起源新论》,《文物天地》2016 年第 4 期。
[57] 马萧林:《关于中国骨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10 年第 2 期。
[58] 蔡锋:《略论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对商业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 年
第 6 期。
[59] 马萧林、魏兴涛、侯彦锋:《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出土骨料研究》,《文物》2015 年第 6
期。
[60] 马赛:《齐家制玦作坊生产组织方式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
究室编: 《三代考古》(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
[61] 安金槐:《试论洛阳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安金槐考古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
版社,1999 年。
[62] 罗西章:《从周原出土文物试论西周货币》,《中国钱币》1985 年第 2 期。
[63] 罗宏杰、李家治、高力明 :《北方出土原始瓷烧造地区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 年
第 3 期。
[64] 卢建国:《商周瓷器烧造地区再探讨》,《文博》1993 年第 6 期。
[65] 刘振群:《窑炉的改进和我国古陶瓷发展的关系》,《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北京:文物
出版社,1982 年。
[66] 刘煜、岳占伟《复杂化生产:晚商青铜器的陶范铸造工艺流程》,陈建立、刘煜主编:
《商周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
[67] 刘毅:《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研究》,《华夏考古》,2003 年第 9 期。
[68] 刘方:《论西周手工业的发展》,《宝鸡师院学报》1988 年第 2 期。
[69] 刘成纪:《百工、工官及中国社会早期的匠作制度》,《郑州大学学报》2015 年第 5 期。
[70] 林森:《商周时期“百工”研究》,《史学集刊》2014 年第 1 期。
[71] 廖根深:《中原商代印纹陶、原始瓷烧造地区的探讨》,《考古》1993 年第 10 期。
[72] 梁星彭:《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考古与文物》1982 年第 1 期。
[73] 李志鹏、何毓灵、江雨德:《殷墟晚商制骨作坊与制骨手工业的研究回顾与再探讨》,
208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 《三代考古》(四),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年。
[74] 李永迪等:《从孝民屯东南地出土陶范谈对殷墟青铜器的几点新认识》,《考古》2007
年第 3 期。
[75] 李学勤:《新中国的青铜器研究》,《文物》1979 年第 10 期。
[76] 李学勤:《马王堆帛<刑德>中的军吏》,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合
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
[77] 李学勤:《关于东周铁器的问题》,《文物》1959 年第 12 期。
[78] 李新伟:《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学研究》,《华夏考古》2011 年第 1 期。
[79] 李晓岑:《商周中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再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 年第 10 期。
[80] 李清临:《周代砖瓦窑炉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15 年第 1 期。.
[81] 李青会、干福禧 、頋冬红:《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几个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7 年第 2 期。
[82] 李京华:《东周编钟造型工艺研究》,《中原文物》1999 年第 2 期。
[83] 李建毛:《浅论商周私营制陶业——兼及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的起始时间》,《南方文
物》2003 年第 1 期。
[84] 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考古》1978 年第 5 期。
[85] 李宝宗、原瑕:《我国原始瓷起源问题再议》,《中原文物》2015 年第 4 期。
[86] 雷兴山:《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居与葬——兼谈特殊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
中的作用》 ,《华夏考古》2009 年第 12 期。
[87] 雷兴山、种建荣:《周原地区商周时期铸铜业刍论》,陈建立、刘煜主编:《商周青铜
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
[88] 雷从云:《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考古》1980 年第 3 期。
[89] 朗保利:《长平古战场出土二十八年上郡戈及相关问题》,《文物》1998 年第 10 期。
[90] 贾连敏:《河南商周考古六十年概述》,《华夏考古》2012 年第 2 期。
[91] 贾洪波:《关于虢国墓地的年代和 M2001、M2009 的墓主问题》,《中原文物》2014 年第
6 期。
[92] 黄展岳:《中国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的时间》,《文物》1976 年第 8 期。
[93] 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年代和国别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 年第 1 期。
[94] 化觉明:《陨铁、陨铁器和冶铁术的发生》,《中国冶铸史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209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95] 华觉明等:《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1),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1 年。
[96] 华觉明:《中西方失蜡法之同异——兼评“先秦不存在失蜡法”》,《考古》2010 年第 4
期。
[97] 后德俊:《楚国的矿冶权漆和玻璃制造》,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98] 何毓灵:《殷墟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
究室编: 《三代考古》(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年。
[99] 何堂坤、靳枫毅:《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初步研究》,《华夏考古》2000 年第 1 期。
[100] 郭霞:《卫国经济研究综述》,《新乡学院学报》2015 年第 1 期。
[101] 郭霞:《论西周、春秋时期卫国的手工业》,《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102] 郭梦:《操作链理论与陶器制作技术研究》,《考古》2013 年第 4 期。
[103] 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 年第 3 期。
[104] 高至喜:《论我国春秋战国的玻璃器及有关问题》,《文物》1985 年第 12 期。
[105] 高明:《建国以来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59 年第 10 期。
[106] 干福熹、黄振发等:《我国古代玻璃的起源问题》,《硅酸盐学报》1978 年第 1、2 期。
[107]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考古》2015 年第 9 期。
[108] 逢振镐:《汉代山东出土漆器之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88 年第 4 期。
[109] 杜勇:《论先秦时期官工贾的社会身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 年第 3 期。
[110] 杜勇:《“工商食官”解体说献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 年第 4 期。
[111] 董亚巍、周卫荣等:《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物》2007 年
第 1 期。
[112] 董珊:《二年主父戈与王何立事戈考》,《文物》2004 年第 8 期。
[113] 白云翔:《中国早期铁器与冶铁的起源》,《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
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 年。
[114] 崔墨林:《吴王夫差剑的考究》,《中原文物》1981 年特刊。
[115] 程朱海:《试探我国古代玻璃的发展》,《硅酸盐学报》1981 年第 1 期,第 96 页。
[116] 程朱海、盛厚兴 :《洛阳西周青釉器碎片的研究》,《硅酸盐通报》1983 年第 4 期。
[117] 陈旭:《商代手工业者》,陈旭:《夏商文化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
[118] 陈新、献本:《洛阳北窑 M120 墓主人的身份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5 年第 2
期。
[119] 陈铁梅等:《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考古》1997 年第 7 期。
210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120] 陈梦家:《殷代铜器》,《考古学报》1954 年第 7 期。
[121] 陈建敏:《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工官工奴考》,《学术月刊》1984 年第 2 期。
[122] 陈建立:《先秦两汉钢铁技术发展与传播研究新进展》,《南方民族考古》第十辑,2014
年。
[123] 陈虹、沈辰:《石器研究中“操作链”的概念、内涵及应用》,《人类学学报》2009 年
第 2 期。
[124] 常怀颖:《侯马铸铜遗址研究三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辑
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年。
[125] 曹玮:《陶拍上的数字卦研究》,《文物》2002 年第 11 期。
[126] 蔡运章、张书良:《洛阳发现的空首布钱范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8 年第 3 期。
[127] 蔡礼彬:《从出土材料看战国时期平民手工业者》,《求是学刊》2003 年第 5 期。
[128] 蔡锋:《周代私营手工业类型略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29] 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易县燕下都 44 号墓葬铁器金相考察初步报告》,《考
古》1975 年第 4 期。
[130] 安家瑶:《镶嵌玻璃珠的传入及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 《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 年。
[131] Leeuw, v. d., Giving the potter a choice:Conceptual aspects of pottery
techniques,Technological Choices:Transformation in MaterialCultures,London:Routledge,
1993.
[132] UrsulaM.Franklin ,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 S ymposium (edited by
, , ,
G.Kuwa-yam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1983.
[133] Robert W. Bagley, History from Things :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 (edited
by S.Lubar and ,
W. D. King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 C.,1993.
[134] Sellet F. Chaine operatoire:the concept and its applications ,Lithic Technology,1993.
[135] Leroi-Gourhan A. Le Geste et la Parole. I, Technique et langage . Paris: Albin Michel,
Coll. “Sciences d'Aujourd'hui',1964.
五、学位论文
[1] 蔡彦:《战国到汉初砖瓦制作工艺》(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13
年。
[2] 陈隆文:《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的空间特征与地理基础 —以北方刀、布币为主的研
究》 (博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 年。
211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3] 韩炳华:《东周青铜器标准化现象研究——以晋与三晋铜器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山
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 年。
[4]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2010 年。
[5] 李迎春:《论秦的标准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1 年。
[6] 刘锐:《黄河中下游地区陶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13 年。
[7]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11
年。
[8]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艺术的发展源流》(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历史学院,2011 年。
[9] 孙升:《侯马出土陶范铸型表面处理技术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年。
[10] 王迪:《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制陶作坊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
学院,2014 年。
[11] 王汇文:《南方原始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历史学院,2009 年。
[12] 王凯:《郑韩故城手工业遗存的考古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2010 年。
[13] 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
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 年。
[14] 许书理:《炼铜技术对炼铁技术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0
年。
[15] 闫飞:《中原古代陶瓷窑炉实验考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2
年。
[16] 易德生:《商周青铜矿料开发及其与商周文明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
学历史学院,2011 年。
[17] 张璐璐:《两周陶范的相关问题讨论》(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15 年。
[18] 种建荣:《周公庙遗址商周时期的聚落与社会》(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2010 年。
[19] 朱剑 :《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年。

212

万方数据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汤洁娟,女,1979 年 10 月 13 日出生,2002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


史学院,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2005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
得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8-2013.8 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3 年 7
月进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师从夏商周考古专家张国硕教
授学习夏商周考古。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汤洁娟:《中原先秦城址遗产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利用》,《河南师范大学学
报》2015 年第 3 期。
2.张国硕、汤洁娟:
《中原地区早期冶铁问题分析》,
《中原文物》2017 年第
2 期。

213

万方数据
致谢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心情非常激动,同时又有些忐忑,在硕士毕业多年
之后能重新进入校园开始新的学业,四年的博士校园生活来之不易,感慨万千,
即有所牺牲又有所收获。
首先,要感谢导师张国硕先生。当初机缘巧合投身张老师门下,庆幸能遇
到这样一位为人正直朴实、治学严谨勤奋的导师。四年的博士生活,张老师无
论是在学业还是生活、工作中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与指导,使我在学术、为人
等诸多方面终身受益。尤其是在博士论文选题、框架设计及后期修改中都付出
了很大的心血,在此,学生谨向导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与感谢。
其次,在郑州大学求学期间,受到多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使我走进考古
的大门,在此感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韩国河老师、王星光老师、陈隆文老师、
靳松安老师、李锋老师、郜向平老师等,感谢历史学院老师们孜孜不倦的传授
知识。
此外,师门的团结与无私帮助使我深受感动,四年期间,感谢同门师兄、
师姐、师弟、师妹耐心的学术解惑与生活的关心。在此特别感谢李昶、缪小荣、
刘丁辉、王琼、赵俊杰、鲁浩、李晓燕、贺俊、张远、郝素祯、于有光等诸多
同门兄弟姐妹等在学习、生活及博士论文方面给予的帮助。感谢在校期间博士
司晓洁、张鸿亮、彭超、陈钦龙等在求学期间给予的关心与鼓励。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爱人和孩子,作为一位母亲、一位
妻子,能再次踏入校园求学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支持,感谢我的爱人朱伟博士在
背后默默的付出与支持,承担了照顾家庭与生活的重任,使我能挤出时间完成
学业,虽然也错过了孩子们成长的诸多点滴,但所有的付出都有所收获。
感谢、感恩将伴随我继续前行!
汤洁娟
2017.3
214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