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2

Preface

編輯大意

一、本手冊係根據科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之「機械力學上冊」一書之內容編寫而成。

二、全手冊共二冊,本冊供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機械群第二學年,第一學期教學參考之
用。

三、本手冊內容如下:
1. 教學進度表:提供教師作為授課安排及作業繳交之參考。
2. 課程綱要:教育部發布之課綱,供教學參考之用。

3. 習題解答:提供課本中練習題、立即評量、學後評量(鍛練本初露鋒芒)及鍛練本
(習作簿)的正確解析。

4. 模擬試題解答:提供鍛練本(習作簿)三回模擬試題的正確解析。

四、本手冊希望提供老師於授課時使用方便,如有疏漏之處,請教學先進不吝指教。

全華編輯部 謹誌

i
ii
Preface
教學進度表
職業學校 年度 第 學期教學計畫預定表
教 名
機械力學上冊 校長
科 每 科 稱 科
2 科
目 週 書 出 參考 別 教師
機械力學 小 科友圖書 年級
名 時 或 版 用書 班 簽章

稱 數 講 著 何永龍、張東堯 級 班
義 者 陳飛祥
起訖 實際 預定作業 實際
週別 授課日期 預定教學進度 備註
頁數 進度 進度 進度
月 日起
1 開學準備週
月 日止 主
月 日起 CH0 先備知識~ 任
2 2~15
月 日止 1-5 力系
月 日起 1-6 力的可傳性~
3 15~35
月 日止 2-1 力的分解與合成
月 日起 2-2 自由體圖
4 36~44
月 日止 2-3 力矩與力矩原理
月 日起 2-4 力偶
5 45~62
月 日止 2-5-1 同平面共點力系
月 日起 2-5-2 同平面平行力系
6 63~79 科
月 日止 2-5-3 同平面非共點非平行力系 組

月 日起 長
7 第一次段考 任
月 日止
月 日起 3-1 重心、形心與質量中心
8 96~108
月 日止 3-2 線的形心之求法
月 日起
9 3-3 面的形心之求法 109~114
月 日止
月 日起 4-1 摩擦的種類
10 126~134
月 日止 4-2 摩擦定律
月 日起 4-3 摩擦角與靜止角
11 135~148
月 日止 4-4 滑動摩擦
月 日起 5-1 運動的種類
12 164~176
月 日止 5-2 速度與加速度 任課
月 日起 5-3 自由落體 教師
13 177~190
月 日止 5-4 鉛直拋體運動
月 日起
14 第二次段考
月 日止
月 日起 6-1 角位移、角速度與角加速度
15 200~208
月 日止 6-2 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
月 日起
16 6-3 拋物體運動 209~219
月 日止
月 日起 7-1 牛頓運動定律
17 228~245
月 日止 7-2 滑輪介紹

iii
職業學校 年度 第 學期教學計畫預定表
教 名
機械力學上冊
科 每 科 稱 科
2 科
目 週 書 出 參考 別 教師
機械力學 小 科友圖書 年級
名 時 或 版 用書 班 簽章

稱 數 講 著 何永龍、張東堯 級 班
義 者 陳飛祥
起訖 實際 預定作業 實際
週別 授課日期 預定教學進度 備註
頁數 進度 進度 進度
月 日起
18 7-3 向心力與離心力 245~256
月 日止
月 日起 8-1 功、功率及其單位
19 268~284
月 日止 8-2 動能與位能
月 日起 8-3 能量不滅定律
20 285~295
月 日止 8-4 能損失與機械效率
月 日起
21 期末考
月 日止

iv
Preface
課程大綱

機械力學上、下冊科目大要

學分數:4(2/2)

建議開課學期:第二學年第一、二學期

本科目目標在協助學生熟悉力學的原理與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上,並熟悉機械力學的
原理,以作為日後自學或進修的基礎。主要內容包含力的特性與認識、平面力系、重心、摩擦、
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功與能、張力與壓力、剪力、平面的性質、樑之
應力、軸的強度與應力等。教學方法宜以提升學生就業或繼續進修所需能力為基礎,引發其學習
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教師教學時,應以和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
做為教材。

機械力學上、下冊教學綱要

一、科目名稱:機械力學 (Mechanics)

二、科目屬性:專業科目

三、學分數:4(2/2)

四、先修科目:無

五、課程目標:
(一) 熟悉力學的原理與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上。

(二) 熟悉機械力學的原理,以作為日後自學或進修的基礎。

v
機械力學上、下冊教學綱要 (續)

六、教材大綱: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教學參考節數 備 註

1. 力的特性與認識 1. 力學的種類
2. 力的觀念
3. 向量與純量
第二學年
4. 力的單位 4
第一學期
5. 力系
6. 力的可傳性
7. 力學與生活

2. 平面力系 1. 力的分解與合成
2. 自由體圖
3. 力矩與力矩原理 8
4. 力偶
5. 同平面各種力系之合成及平衡

3. 重心 1. 重心、形心與質量中心
2. 線的形心之求法 4
3. 面的形心之求法

4. 摩擦 1. 摩擦的種類
2. 摩擦定律
4
3. 摩擦角與靜止角
4. 滑動摩擦

5. 直線運動 1. 運動的種類
2. 速度與加速度
4
3. 自由落體
4. 鉛直拋體運動

6. 曲線運動 1. 角位移、角速度與角加速度
2. 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 4
3. 拋物體運動

vi
機械力學上、下冊教學綱要 (續)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教學參考節數 備 註

7.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 1. 牛頓運動定律
用 2. 滑輪介紹 4
3. 向心力與離心力

8. 功與能 1. 功、功率及其單位
2. 動能與位能
4
3. 能量不滅定律
4. 能損失與機械效率

9. 張力與壓力 1. 張應力、張應變、壓應力、壓應變
及彈性係數
2. 蒲松氏比介紹 第二學年
8
3. 應變的相互影響 第二學期
4. 容許應力及安全因數
5. 體積應變與體積彈性係數

10. 剪力 1. 剪應力、剪應變及剪力彈性係數
6
2. 正交應力與剪應力的關係

11. 平面的性質 1. 慣性矩與截面係數


2. 平行軸定理與迴轉半徑
6
3. 極慣性矩的認識
4. 簡單面積與組合面積之慣性矩

12. 樑之應力 1. 樑的種類


2. 剪力及彎曲力矩的計算及圖解 10
3. 樑的彎曲應力與剪應力

13. 軸的強度與應力 1. 扭轉的意義


2. 扭轉角的計算
6
3. 動力與扭轉的關係
4. 輪軸大小的計算

vii
機械力學上、下冊教學綱要 (續)

七、實施要點:
(一) 教材編選

1. 教材之選擇應顧及學生需要並配合科技發展,使課程內容儘量與生活相結合,以引
發學生興趣,增進學生理解,使學生不但能應用所學知能於實際生活中,且能洞察
實際生活之各種問題,思謀解決之道,以改進目前生活。
2. 教材之選擇應顧及學生學習經驗並配合學生身心發展程序,一方面基於前階段學校
的學習經驗,一方面須考慮與後階段學校的課程銜接。
3. 教材之選擇須注意「縱」的銜接,同一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此間須加以適當
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由具體而抽象,務使新的學習經
驗均能建立於既有經驗之上,逐漸加廣加深,以減少學習困擾,提高學習效率。
4. 教材之選擇須重視「橫」的聯繫,同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此間須加以適當的
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統合或連貫,俾使學生能獲得統整之知能,以聯合運用於
實際工作中,並有利於將來之自我發展。
5. 教材之選擇需具啟發性與創造性,課程內容及活動須能提供學生觀察、探索、討論
與創作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具有創造思考、獨立判斷、適應變遷及自我發展之能力。
(二) 教學方法

1. 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2. 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的既有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
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3. 教師教學時,應以和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做為教材。
4. 教學完畢後,應根據實際教學成效修訂教學計畫,以期改進教學方法。
(三) 教學評量

1. 教學須作客觀的評量,也可輔導學生作自我評量,以明瞭學習的成就與困難,作為
繼續教學或補救教學之依據,並使學生從成績進步中獲得鼓勵。
2. 教育的方針在於五育並重,評量內容亦應兼顧認知(知識)、技能、情意(行為、習慣、
態度、理想、興趣、職業道德)等方面,以利學生健全發展。
3. 評量的方法有觀察、作業評定、口試、筆試、測驗等,教師可按單元內容和性質,
針對學生的作業、演示、心得報告、實際操作、作品和其他表現配合使用。
4. 因應學生學習能力不同,評量應注意鼓勵學生與標準比較和自我比較,力求努力上
進,避免學生間的相互比較,產生妒忌或自卑心理。

viii
機械力學上、下冊教學綱要 (續)

5. 除實施總結性評量外,教學中更應注意診斷性評量及形成性評量,以便即時瞭解學
生學習困難,進行學習輔導。
6. 教學評量的結果須妥予運用,除作為教師改進教材、教法及輔導學生之依據外,應
通知導師或家長,以獲得共同的瞭解與合作。
7. 未通過評量的學生,教師應分析、診斷其原因,實施補救教學;對於資賦優異或學
習能力強的學生,應實施增廣教學,使其潛能獲得充分的發展。
(四) 教學資源

1. 學校應力求充實教學設備及教學媒體,教師教學應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及其他教學
資源。
2. 教學應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網絡資源與社會資源,結合產業界作學徒式教學、建
教式合作教學等教學。
(五) 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1. 學校應經常與有關機構保持聯繫,以瞭解業界用人之趨勢,簡化企業界甄選人才的
手續,並輔導學生及早作就業之準備。
2. 教學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適時帶領學生到校外參觀有關工廠、機構設施,使理論
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習興趣和效果。
3. 學校應配合國家技能檢定政策,引發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提升技術及職業教育教
學的成效,強化技術及職業教育的功能。

ix
x
Content
目 次
「學後評量」解答請見鍛練本之「初露鋒芒」

力的特性與認識 1-1

立即評量解答 ....................................................................1-1

CH 1 嚴選精華解答 ....................................................................1-4
初露鋒芒解答 ....................................................................1-6
大顯身手解答 ....................................................................1-8
高手過招解答 ....................................................................1-9
身歷其境解答 ..................................................................1-11

平面力系 2-1

練習題解答 ........................................................................2-1
立即評量解答 ..................................................................2-13
CH 2 嚴選精華解答 ..................................................................2-32
初露鋒芒解答 ..................................................................2-35
大顯身手解答 ..................................................................2-54
高手過招解答 ..................................................................2-57
身歷其境解答 ..................................................................2-62

重心 3-1

練習題解答 ........................................................................3-1
立即評量解答 ....................................................................3-5
CH 3 嚴選精華解答 ..................................................................3-10
初露鋒芒解答 ..................................................................3-13
大顯身手解答 ..................................................................3-25
高手過招解答 ..................................................................3-28
身歷其境解答 ..................................................................3-36

xi
摩擦 4-1

練習題解答 ........................................................................4-1
立即評量解答 ....................................................................4-6
CH 4 嚴選精華解答 ..................................................................4-13
初露鋒芒解答 ..................................................................4-15
大顯身手解答 ..................................................................4-34
高手過招解答 ..................................................................4-37
身歷其境解答 ..................................................................4-42

直線運動 5-1

練習題解答 ........................................................................5-1
立即評量解答 ....................................................................5-5
CH 5 嚴選精華解答 ..................................................................5-11
初露鋒芒解答 ..................................................................5-13
大顯身手解答 ..................................................................5-24
高手過招解答 ..................................................................5-26
身歷其境解答 ..................................................................5-30

曲線運動 6-1

練習題解答 ........................................................................6-1
立即評量解答 ....................................................................6-4
CH 6 嚴選精華解答 ..................................................................6-10
初露鋒芒解答 ..................................................................6-13
大顯身手解答 ..................................................................6-24
高手過招解答 ..................................................................6-26
身歷其境解答 ..................................................................6-30

xii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7-1

練習題解答 ........................................................................7-1
立即評量解答 ....................................................................7-5
CH 7 嚴選精華解答 ..................................................................7-13
初露鋒芒解答 ..................................................................7-17
大顯身手解答 ..................................................................7-31
高手過招解答 ..................................................................7-35
身歷其境解答 ..................................................................7-39

功與能 8-1

練習題解答 ........................................................................8-1
立即評量解答 ....................................................................8-5
CH 8 嚴選精華解答 ..................................................................8-11
初露鋒芒解答 ..................................................................8-13
大顯身手解答 ..................................................................8-25
高手過招解答 ..................................................................8-27
身歷其境解答 ..................................................................8-31

模擬試題解答 模-1

模擬 第一回 ..............................................................................模-1
第二回 ..............................................................................模-6
第三回 ............................................................................模-13

xiii
xiv
CH 1 力的特性與認識

立即評量解答
※1-1※力學的種類
立即評量 P8
( C ) 1. 研究物體之運動與影響運動的因素間之關係者稱為 (A)靜力學 (B)運動學
(C)動力學 (D)材料力學。
探討運動與產生運動的因素之關係者,稱為動力學。
( A ) 2. 物體受力作用後,分析物體平衡時或為靜止,或作等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之科學,
稱為 (A)靜力學 (B)運動學 (C)動力學 (D)材料力學。
物體平衡時,為靜止或等速度直線運動。
( C ) 3. 力學之研究,必須考慮之四個基本項目為 (A)時間、空間、重量與力 (B)時間、
速度、重量與力 (C)時間、空間、質量與力 (D)時間、速度、質量與力。
( A ) 4. 下列哪一門學科,不能將物體視為剛體? (A)材料力學 (B)靜力學 (C)動力學
(D)運動學。

※1-2※力的觀念
立即評量 P10
( D ) 1. 任何一力必須具備的三要素為 (A)大小、方向、指向 (B)大小、方向、空間
(C)大小、時間、空間 (D)大小、方向、作用點。
( C ) 2. 力的觀念是 (A)力可以單獨存在 (B)任何一物體都有力之表現 (C)兩物體間
才會有力之表現 (D)力是一種能量。
宇宙中力的總數恆為偶數。
( D ) 3. 力之傳遞可經由接觸或不經接觸,下列何者為不經接觸傳遞之力? (A)桌椅對地
板之壓力 (B)汽缸中蒸氣對活塞之推力 (C)兩球相撞之碰撞力 (D)磁力。
( D ) 4. 下列何者屬於內效應? (A)旋轉 (B)移動 (C)運動 (D)變形。

※1-3※向量與純量
立即評量 P11
( B ) 1. (甲)速率 (乙)速度 (丙)位移 (丁)路徑 (戊)時間 (己)重量 (庚)力 (辛)功
(壬)衝量 (癸)慣性矩,屬於純量的有 (A) 4 項 (B) 5 項 (C) 6 項 (D) 7 項。
純量有(甲)速率、(丁)路徑、(戊)時間、(辛)功、(癸)慣性矩等 5 項。

1-1
機械力學上冊

( B ) 2. 下列各物理量何者不具方向性? (A)加速度 (B)速率 (C)位移 (D)作用力。


( C ) 3. 下列何者為純量? (A)力 (B)力矩 (C)功 (D)動量。
( D ) 4. 下列何者屬於向量? (A)時間 (B)長度 (C)質量 (D)重量。
質量是純量,沒有方向;重量是向量,方向向下。

※1-4※力的單位
立即評量 P13
( D ) 1. 在 C.G.S.制中,力的絕對單位為 (A)公克 (B)盎斯 (C)牛頓 (D)達因。
2
( A ) 2. 使質量 1 kg 的物體產生 1 m/sec 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稱為 (A) 1 牛頓 (B) 1 公斤
重 (C) 1 達因 (D) 1 焦耳。
( C ) 3. 下列何者為力的單位? (A)巴斯卡(Pa) (B)瓦特(W) (C)達因(dyne) (D)馬力
(HP)。
( A ) 4. 以下針對力的單位敘述何者正確? (A)力的單位可分為絕對單位及重力單位兩
種 (B)國際單位系統簡稱 SI 單位,大多採用絕對單位中之 C.G.S.制 (C)重力單
位中力之 M.K.S.制單位為牛頓 (D)絕對單位中力之 M.K.S.制單位為仟克重。
(B)國際單位系統簡稱 SI 單位,屬於絕對單位中之 M.K.S.制。(C)重力單位中
力之 M.K.S.制單位為仟克重。(D)絕對單位中力之 M.K.S.制單位為牛頓。

※1-5※力系
立即評量 P15
( D ) 1. 對同一物體所產生之外效應完全相同時,則此兩力系稱為 (A)共點力系 (B)平
行力系 (C)平衡力系 (D)等值力系。
( C ) 2. 此力系為 (A)不同平面不共點力系 (B)不同平面共點力系 (C)同平面不共點
力系 (D)同平面共點力系。

( C ) 3. 一力系對原來物體不發生運動效應(靜止或等速直線運動)時,此力系為
(A)同平面共點力系 (B)同平面平行力系 (C)平衡力系 (D)等值力系。
( A ) 4. 二個以上的力,作用於一物體上,可以稱為?
(A)力系 (B)力偶 (C)力矩 (D)力量。

1-2
第1章 力的特性與認識

※1-6※力的可傳性

立即評量 P16
( B ) 1. 作用於物體之力,可沿其作用線上任意移動而不會改變力所產生的外效應,即稱
為力之 (A)反作用力定律 (B)可傳性原理 (C)慣性定律 (D)牛頓運動定律。
( D ) 2. 在靜力學研討的範圍內,為了研究方便,均將受力的物體或結構件假設為
(A)可變形體 (B)可塑性 (C)彈性體 (D)剛體。
( C ) 3. 所謂剛體其定義為 (A)應變與應力成比例的物體 (B)受力可變形,但不致破壞
之物體 (C)體內任何二點間之距離永不改變的物體 (D)鋼質之物體。
( D ) 4. 力的可傳性是指 (A)力可平移至平行之直線 (B)力可由一平面平移至另一平面
(C)力可任意改變方向 (D)力可沿其作用線移動其作用點。

1-3
機械力學上冊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1-1 力學的種類
力學通常可分為 剛體力學 (應用力學)、 非剛體力學 (材料力學)
力學的種類
和 流體力學 三部分。
(1) 靜力學:研究物體之 平衡條件 。物體平衡時,為 靜止 或
等速度直線運動 。
(2) 運動學:研究物體 運動 時, 時間 與 空間 之關係,不討
應用力學 論影響 運動之因素 ,也就是與外力及重量無關。如速度、加速
度、位移等。
(3) 動力學:研究(或討論)物體之 運動 和 影響運動 的因素間之
關係。
力學之四大基
時間 、 空間 、 力 與 質量 。
本項目
1-2 力的觀念
可以改變物體 運動 狀態或使物體 產生變形 的一種作用,稱之。

力乃兩物體間之互相作用,所以力不能單獨存在,必須 成對 出現。
力之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點 。
(1) 接觸力 :兩物體間必須接觸才有力之作用。如打擊棒球和摩擦
力、壓力、推力等。
力的作用方式
(2) 超距力 :兩物體不需接觸即有力之作用。如靜電力、磁力、重
力(萬有引力)(地心引力)等。
(1) 外效應 :物體受力作用而改變其運動狀態,或產生反作用力,
為應用力學所研究之問題。外效應都把物體當成 剛體 。
力的效應
(2) 內效應 :物體受力作用而內部產生變形及應力,為材料力學所
研究之問題。

1-4
第1章 力的特性與認識

1-3 向量與純量
具有 大小 及 方向 之量。如力、力矩、位移、速度、力偶、加速
向量
度、衝量、動量、重量。
有 大小 而無方向之量。如距離、路徑、面積、速率、慣性矩、質量、
純量
功、功率等。
(1) 自由向量 :原點可以自由決定之向量,不受任何拘束者,如 力
偶 。
(2) 滑動向量 :原點可在其向量直線上自由移動(或前後滑動)之向
向量分類
量,如產生 運動效應 之力、力矩。
(3) 固定向量 (或拘束向量):原點固定不能任意移動之向量,如產生
變形效應 之力(即內應力)。
1-4 力的單位
力的單位分類 絕對 單位(SI 單位)與 重力 單位兩種。
絕對單位 由 長度 、 質量 、 時間 為基本量所制定之單位。
2
1 牛頓 使 1 kg 物體產生 1 m/sec 之 加速度 所需之力。
1-5 力系
(1) 平衡力系:一力系對原來物體 不發生運動效應 時。
平衡狀態分類
(2) 不平衡力系:一力系會 改變 原來物體之運動效應時。
1-6 力的可傳性
作用於物體的力量,可沿其 作用線前後移動 ,而不會改變力所產生
力的可傳性
的 外效應 ,稱為力的可傳性原理。
體內任兩點間之距離均 保持不變 者(或體內各質點間受力均不變之
剛體
物體),稱為剛體,剛體為一 理想 之物體,宇宙間沒有剛體存在。
1-7 力學與生活
(1) 開門時利用 力矩原理 。
生活實例
(2) 汽車行駛時,是利用 摩擦力 來煞車。

1-5
機械力學上冊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1-1 ( C ) 1. 研究物體之運動而不計其影響運動之因素的科學稱為 (A)動力學 (B)靜力學
(C)運動學 (D)材料力學。
( D ) 2. 對力學之研究,通常可分為三部分,即剛體力學、非剛體力學及 (A)靜力學
(B)動力學 (C)材料力學 (D)流體力學。
( D ) 3. 力學為下列何項工程科學必須應用之基礎科學? (A)機械工程 (B)土木工程
(C)水利工程 (D)以上皆是。
( C ) 4. 力學之研究,必須考慮之四個要素為 (A)時間、空間、重量與力 (B)時間、速
度、重量與力 (C)時間、空間、質量與力 (D)力、質量、長度、時間。

1-2 ( C ) 5. 下列對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力可單獨存在 (B)任何一物體都有力的表現


(C)兩物體間才會有力的表現 (D)力是一種能量。
( A ) 6. 凡一物體作用於他一物體,使後者之運動狀態發生變更或有變更之趨勢時,此種
作用稱之為 (A)力 (B)慣性 (C)力矩 (D)力之可傳性。
( C ) 7. 考慮物體受力所生之內力與變形問題,乃屬於何種力學? (A)靜力學 (B)剛體
力學 (C)材料力學 (D)動力學。
( C ) 8. 若要完整表達一個力,至少需要幾個要素? (A) 1 (B) 2 (C) 3 (D) 4。

1-3 ( B ) 9. 產生運動效應之力可視為 (A)自由向量 (B)滑動向量 (C)純向量 (D)拘束向


量。
( D ) 10. 重量、力、動能、功、速率等五種物理量,請問下列敘述何者為真?
(A)只有重量與動能為向量 (B)只有力為向量 (C)只有速率與動能為純量
(D)只有速率、功、動能為純量。
( C ) 11. 產生變形效應之力,是屬於下列何種向量? (A)自由向量 (B)滑動向量
(C)拘束向量 (D)純量。
1-4 ( D ) 12. 在 C.G.S.制中,力的絕對單位是
(A) g-cm/sec (B) kg-m/sec (C) kg-m/sec2 (D) g-cm/sec2。
( A ) 13. 下列何者為力的國際單位(SI 制)? (A) N (B) kg (C) kgf (D) kN/m2。
( B ) 14. 若欲使質量 1 kg 之物體產生 1 m/sec2 之加速度,則所需之力應為若干?
(A) 1 達因(dyne) (B) 1 牛頓(N) (C) 1 公斤重(kgf) (D) 1 公克重(gf)。

1-6
第1章 力的特性與認識

1-5 ( D ) 15. 若一力系對原來物體不發生運動效應時,稱此力系為 (A)同平面共點力系


(B)同平面非平行力系 (C)等值力系 (D)平衡力系。
( D ) 16. 當兩力對同一物體所產生之外效應完全相同時,則此二者稱為 (A)同平面共點力
系 (B)空間平行力系 (C)平衡力系 (D)等值力系。
1-6 ( D ) 17. 在動力學研討的範圍內,為了研究方便,均將受力的物體設為 (A)可變形體
(B)可塑性 (C)彈性體 (D)剛體。
( D ) 18. 力於作用線上任意移動,不改變其大小與方向,不會改變力對物體所產生的外效
應,此稱為力的可傳性。下列何者不屬於物體受力後的外效應?
(A)運動 (B)轉動 (C)移動 (D)變形。
( C ) 19. 在靜力學的研討範圍內,均將受力的物體或結構體假設成為 (A)彈性體 (B)塑
性體 (C)剛體 (D)非剛體。
( D ) 20. 所謂剛體(Rigid Body)其定義為 (A)鋼質的物體 (B)受外力可變形,但不致破壞
之物體 (C)非金屬物體的統稱 (D)體內任何二點間之距離永不改變的物體。
1-7 ( B ) 21. 下列哪一個現象不是屬於力學與生活的表現 (A)騎腳踏車時轉動龍頭把手
(B)變壓器將 110 V 的交流電轉換為 12 V 的直流電 (C)開口板手或梅花板手的橫
截面為工字形狀 (D)投棒球時,愈用力則球速愈快。
( A ) 22. 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安穩的坐在椅子上而不跌倒,是因為人和椅子成 (A)靜力平衡
狀態 (B)地心引力的關係 (C)離心力和向心力相等 (D)椅子有四隻腳平衡度
較高。

1-7
機械力學上冊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B ) 1. 研究力學時通常考慮的要素為 (A)時間、空間、重量、方向 (B)時間、空間、
質量、力 (C)時間、體積、重量、大小 (D)單位、方向、大小、時間。
( D )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物體靜止時即無外力作用 (B)無外力作用之物體必靜
止 (C)使物體作等速運動,表示沒有外力作用 (D)平衡時物體為靜止或作等速
直線運動。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力為零時,靜者恆靜,動者恆作等速直線
運動。
( B ) 3. 研究物體運動狀態之改變及其改變之原因的學問為 (A)靜力學 (B)動力學
(C)彈力學 (D)運動學。
( A ) 4. 下列何者為力對物體之外效應? (A)支承反力 (B)剪力 (C)應力 (D)變形。
( B ) 5. 下列何者錯誤? (A)動量為向量 (B)慣性矩為向量 (C)溫度為純量 (D)功率
為純量。 慣性矩為純量。
( C ) 6. 下列之敘述,何者有誤? (A)力的三要素為大小、方向及著力點 (B)力偶矩是
屬於自由向量 (C)純量是指沒有單位的物理量 (D)研究物體之運動,常視物體
為一質點。 純量是沒有方向仍有單位。
( D ) 7. 下列之敘述何者最不正確? (A)靜力學為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之觀念敘述 (B)等
加速度三大運動公式屬於運動學之範圍 (C)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為動力學之範圍
(D)速率和速度均為向量。 速率為純量。
( C ) 8. 下列之敘述何者最不正確? (A)剛體之彈性係數無限大,所以受力時應變為零
(B)1 牛頓=10 達因,1 焦耳=107 爾格
5
(C)力的內效應為討論應力、變形和固定端
支承反力 (D)不需接觸就可以傳達的力有電力、磁力、萬有引力(重力)。
力的內效應為應力、變形,但支承反力為力的外效應。
( A ) 9. 作用於剛體之力,可沿其作用線前後移動,稱為力之 (A)可傳性 (B)放大性
(C)不變性 (D)要素。

( C ) 10. 如圖之力系,此力系為
(A)不同平面不共點力系
(B)不同平面共點力系
(C)同平面不共點力系
(D)同平面共點力系。

1-8
第1章 力的特性與認識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A ) 1. 有關向量與純量之物理量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向
量 (B)時間、距離、速率都是向量 (C)力、力矩、力偶都是純量 (D)重量、動
量、衝量都是純量。 【100 統一入學】
力、力矩、力偶、位移、速度、加速度、重量、動量、衝量均為向量。
( D ) 2. 對於剛體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剛體內各質點間之距離保持不變
(B)剛體受外力作用後,其形狀、大小皆不變
(C)力的可傳性原理可適用於剛體
(D)重型機械鋼鐵機座是剛體。 宇宙間並無剛體。 【101 統一入學】
( C ) 3. 以下何者不是 SI 國際絕對單位系統之基本單位?
(A)長度 (B)質量 (C)力 (D)時間。 【102 統一入學】
國際 SI 制(MKS 制)為長度(m)、質量(kg)、時間(秒)。
( B ) 4. 下列物理量何者為向量? (A)長度 (B)速度 (C)功 (D)質量。
【103 統一入學】
( C ) 5. 質量 1 kg 的物體,在緯度 45°的海平面上,受到重力加速度 9.8m/s2 的作用所產生
的力為: (A) 9.8 公斤重(kgw) (B) 9.8 達因(dyne) (C) 9.8 牛頓(N)
(D) 9.8 公克重(gw)。 【104 統一入學】
重量 w = mg,1 公斤重= 1kg × 9.8 m/s2 = 9.8 牛頓。
( A ) 6.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外力對非剛體所作的功為純量
(B)作用於剛體的外力可視為自由向量
(C)作用於非剛體的力矩可視為滑動向量
(D)剛體的運動速度為固定向量。 【105 統一入學】

(A)功為純量。(B)外力對剛體之向量為滑動向量。(C)對非剛體為拘束向量。
(D)剛體的運動速度為滑動向量。

1-9
機械力學上冊

( B ) 7. 有關結構受到施加外力或負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集中點力 F = 10 Pa,作用於特定點的 x 方向
(B)點力矩 M = 100 N-m,順時針方向,作用於特定點
(C)結構應力 σ = 100 N,作用於特定點的 y 方向
(D)線均佈力 q = 10 N-m,作用於特定點的 z 方向。 【106 統一入學】
2
(A)力量單位為 N (牛頓)或 kN (仟牛頓)。(C)應力的單位為牛頓/米 (Pa)或
MPa、GPa、kPa。(D)均佈負荷單位為 N/m 或 kN/m。
( A ) 8.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力的可傳性原理僅適用於力對剛體的外效應 (B)力矩
及速率都是具有大小及方向的向量 (C)面積及重量都是具有大小而無方向的純
量 (D)MKS 制中,公斤重是力的絕對單位。 【107 統一入學】
(B)力矩具有大小及方向為向量;速率具有大小而無方向為純量。(C)面積具有
大小而無方向為純量;重量具有大小及方向為向量。(D)MKS 制中,牛頓是力的
絕對單位。
( A ) 9. 機械力學所需四個基本要素的單位,下列哪一個是正確的? (A)力量:kg-m/s2
(B)質量:km (C)長度:kg (D)時間:N-s/m。 【108 統一入學】
(B)質量:kg。(C)長度:m。(D)時間:s。
( C ) 10.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等速度直線
運動的狀態 (B)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C) 1 牛頓(N)的力等
2
於 9.8 kg-m/s (D)因為有了摩擦力,行人才能順利走在道路上。
1 N = 1 kg-m/s2。 【109 統一入學】

1-10
第1章 力的特性與認識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 C ) 1. 上回被麥可.喬丹打得落荒而逃的怪物奇兵這次決定捲土重來返回地球,有了上
次的慘痛經驗,了解到力量使用的重要性,因此重新檢視力學這門學問,發現到
力學除了力以外還必須考慮的其他基本項目為 (A)時間、速度、重量 (B)時間、
空間、長度 (C)時間、空間、質量 (D)時間、速度、長度。
力學四大基本項目:時間、空間、質量、力。
( B ) 2. 研究日本傳奇棒球選手鈴木一朗擊球時,棒球運動狀態之改變及其改變之原因的
學問為 (A)靜力學 (B)動力學 (C)彈力學 (D)運動學。 動力學為研究物體
之運動和影響運動的因素間之關係;即力學四大基本項目:力、時間、空間、質
量之間的關係。
( A ) 3. 物理老師在整理自己設計的一疊字卡,有「質量 65 公斤」、「氣溫 25℃」、「房子
面積 30 坪」、「速度 30 m/s」、「速率 50 m/s」、「100 牛頓力」、「300 匹馬力」、「加
速度 9.8 m/s2」、「力矩大小 5 N-m」、「時間 10 min」,發覺數量太多了,於是請同
學幫她只保留有關向量的字卡就好,其他的字卡就拿去回收,請問最後留下的字
卡會有幾張? (A)4 張 (B)5 張 (C)6 張 (D)7 張。 屬於向量字卡的有「速
、「加速度 9.8 m/s2」、「力矩大小 5 N-m」共 4 張。
度 30 m/s」、「100 牛頓力」
( B ) 4. 講台上的老師請同學幫他推動講桌,爾宣用了 100 牛頓力推動講桌,老師跟爾宣
說作用於講桌上的力,其大小與方向不改變,力可沿其作用線上任意移動,可將
推力看成拉力而不改變其外效應,稱之為力的 (A)內效應 (B)可傳性 (C)撓性
(D)彈性。 作用於物體之力,可以沿著力之作用線任意移動,而不改變力之外
效應,稱為力之可傳性。
( C ) 5. 在機械加工實習課程中,老師介紹到鑽石刀具,說這鑽石刀具雖然很硬,但是依
然可以被破壞,因此這世界上根本沒有「 」存在,不過老師又說除了材料
力學外,在應用力學中我們都會將物體假設它為「 」存在喔!阿兩雖然上
課有認真作筆記,但沒聽清楚這關鍵詞,於是下課跑去問麗子。請問麗子回答阿
兩的這個關鍵詞是? (A)塑性體 (B)彈性體 (C)剛體 (D)軟體。 物體在受
到外力作用時,其大小與形狀永遠不會改變者或體內任意兩點間的距離,永遠不
會改變稱之為剛體。

1-11
機械力學上冊

1-12
CH 2 平面力系

練習題解答
※2-1※力的分解與合成
練習題 2-1 P27
如圖所示之一力 F 為 100 N,試將其分解為水平分力及垂直分力。
由 sin37°= 0.6;cos37°= 0.8
水平分力 Fx = F cos37° = 80 N(→)
垂直分力 Fy = F sin37° = 60 N(↑)。

練習題 2-2 P29


如圖所示,將 260 N 之力分解為二分力,一力 P 垂直斜面
AB 方向,另一力 Q 沿斜面平行 AB 方向。
先將分力的方向畫出,如圖所示

260N Q P
  ,∴Q = 240 N,P = 100 N。
13 12 5

練習題 2-3 P33


如圖所示,有 F1、F2 分別為 40 N 和 30 N 二力相交於一點,其夾角為
90°,求其合力之大小和方向?
利用代數法求合力

合力大小 R  F12 +F2 2 +2F1F2 cosθ  40 2  30 2  2  40  30  cos90


 1600  900  0  2500  50 N
 Fy 3
合力方向 tan    ,α = 37°。
 Fx 4

2-1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2-4 P34


如圖所示,有兩正交共點力,若其合力作用的方向為 y 方向,
試求 P 值為何?

20 Fy Fx
先由 20 N 分解 x、y 軸分力,   ,∴Fx = 12N,Fy = 16N
5 4 3
P P Py 4 3
利用三角形法,將 P 分解 x、y 軸分力,  x  ,∴ Px  P ,∴ Py  P
5 4 3 5 5
4
合力為 y 方向,∴Fx = 0, 12  P ,P = 15 N。
5
※2-2※自由體圖
練習題 2-5 P38
如圖所示,若 AB 桿重 W,所有接觸面均為光滑,試繪出桿件 AB 之自由體
圖。

(1) W:重力(即重量)永遠向下。
(2) NA、NB:光滑斜面→僅有正向力(光滑的平面或斜面,
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必與平面或斜面垂直)。
(3) T:繩子張力向外。
※2-3※力矩與力矩原理
練習題 2-6 P43
如圖所示之皮帶輪,直徑為 3 m,承受二個切線方向的外力,
此二力對皮帶輪的中心軸所產生的合力矩大小為多少 N-m?
皮帶輪對圓心之力矩與夾角無關
力矩 = F 緊邊  r  F 鬆邊  r
M 中心軸= 200 × 1.5  150 × 1.5 = 75 N-m(  )。

2-2
第2章 平面力系

練習題 2-7 P43

如圖所示,試求 250 N 之力對 O 點所產生之力矩與力臂。

(1) MO = 240 × 4  70 × 3 = 750 N-m(  )


(2) 由力矩原理MO = 250 × d = 750,∴力臂 d = 3 m。
※2-4※力偶
練習題 2-8 P48
如圖所示之三組力偶,試求此三力偶之合力偶矩大小和方向。

合力偶 = 100 × 5 × sin37° + 60 × 3  80 × 4 = 160 N-m(  )。

練習題 2-9 P49


如圖所示,將 F = 12 N 之力,分解為通過 A 點的一單力及一力偶,並求其大小和方向。

力偶 C = F × d = 12 × 8 = 96 N-m(  )
力量 Fx = 12 N(↓)。

2-3
機械力學上冊

※2-5※同平面各種力系之合成及平衡

練習題 2-10 P53


如圖所示,試求此力系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12
 Fx  30   52   30N() (負表與假設反向,若設向右為正,負表向左)
5 13
4 5
 Fy  30   52   4  40N()
5 13
R   Fx 2   Fy 2  (30) 2  40 2  50 N
 Fy 40 4
tan     ,α = 53°。
 Fx 30 3

練習題 2-11 P54

如圖所示的物體,受到 F1 = 200 N、F2 = 150 N、F3 = 390 N 及


F4 = 100 N 的負荷作用,試求 x 軸方向的合力大小?

Fx = 150 + 50 + 160 = 360 N(→)。

2-4
第2章 平面力系

練習題 2-12 P57

試求圖中之所有光滑面,對 100 N 重之圓筒之反作用力大小 A、B


兩點各為若干牛頓?

畫圓柱之自由體圖,得知三力共點
方法一:代數法(Fx = 0,Fy = 0)
4
Fy = 0, R B  100  0 ,∴RB = 125 N
5
3
Fx = 0, R A  R B  0 ,∴RA = 75 N。
5
方法二:比例法
RA:RB:100 = 3:5:4
RA = 75 N,RB = 125 N。

練習題 2-13 P58

如圖所示,鋼球重 400 N,置於光滑之兩壁間,求 A、B


點之反力?

畫圓柱之自由體圖,得知三力共點
利用代數法(Fx = 0,Fy = 0)
Fx = 0, R A cos 60  R B cos 30  0 ,∴ R A = 3R B ①
Fy = 0, R A sin 60  R B sin 30  400  0 ②
由①、②得到:RB = 200 N,∴ R A  200 3 N 。

2-5
機械力學上冊

另解:利用比例法

1 3
Fx = 0, R A  RB
2 2
3 1
Fy = 0, R A  R B  400
2 2
∴RB = 200 N, R A  200 3 N 。

練習題 2-14 P59

如圖所示,兩圓筒直徑相等,圓筒 W1 重量為 200 N,圓筒


W2 重量為 400 N,設所有接觸面均為光滑,則求 A、B、C、
D 點的作用力各為多少 N?
取 W2 自由體圖

由Fx = 0,RB = 200 N。由Fy = 0, R A  200 3 N


取 W1 自由體圖(註:RB 為相同之分開點,對兩物體而言,上圖和下圖之 RB,力量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

2-6
第2章 平面力系

3 600
Fy = 0, R D  200  100  0 ,∴ R D   200 3 N
2 3
1
Fx = 0, R C  100 3  R D  0 ,∴ R C  200 3 N 。
2

練習題 2-15 P60

如圖所示的質量系統,已知 m1 為 2 kg,m2 為 3 kg,


所有接觸面均無摩擦且不計繩重。若此系統保持靜止
不動,則 tanθ 的值等於多少?
取 m1 自由體圖

Fx = 0,T = m1 sinθ


取 m2 自由體圖

T = m1 sinθ = m2 sin(90°  θ)
sinθ 3
2 sinθ = 3 cosθ, tanθ   。
cosθ 2

2-7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2-16 P64

如圖所示為一同平面平行力系,其合力之作用位置距 A
點之距離多少 m?

合力= 100 + 150 + 30  150  80 = 50 N(↓)


由力矩原理,取 A 點定順時針為正:
50‧X = 150  5 + 30  10  150  3  80  7
X = 0.8 m,合力 50 N(↓)在 A 點右邊 0.8 m 處。

練習題 2-17 P67

如圖所示,若桿子重量均不計,則 A、B、D 點和
C 點繩子受力各為多少牛頓?
取 AD 點與地面分開之自由體圖

MD = 0,3600  4 = RA  12
∴RA = 1200 N(↑),RA + RD = 3600,∴RD = 2400 N(↑)
取 CBA 桿之自由體圖

MB = 0,1200  4 = T  6,∴T = 800 N


由Fy = 0,RB = T + 1200 = 2000 N(↑)。

2-8
第2章 平面力系

練習題 2-18 P68

如圖所示,樑受一均佈負荷和一集中負荷作用,求 A、B 兩點
之反力各為多少牛頓?

MA = 0,200  2 + 300  3  RB  8 = 0


∴RB = 162.5 N(↑)
Fy = 0,RA + RB  200  300 = 0
∴RA = 337.5 N(↑)。

練習題 2-19 P72

如圖所示三力之力系,求合力之大小為若干?

Fx = 100  100 cos60°  100 cos60° = 0


Fy = 100 sin60°  100 sin60° = 0
∴合力 R = 0
 M A  100  1sin 60  50 3N-m (  )
合力為一力偶 50 3N-m (  )。

2-9
機械力學上冊

另解:

 Fx  100  50  50  0
 Fy  50 3  50 3  0
3
 M A  100   50 3 N-m() 。
2
(由力偶對任一點力矩均同,∴定 A 為支點)

練習題 2-20 P74

如圖所示,一木棒重量不計,受 120 N 之力,試求繩子受


力和 A 點反作用力 RA 分別為多少 N?

3
MA = 0, 120  3  T  4 ,∴T = 150 N
5
Fy = 0,Ay + 90 = 120,∴Ay = 30 N(↑)
4
Fx = 0, A x  T  0 ,∴Ax = 120 N(→)
5
R A  30 2  120 2  123.7 N 。

2-10
第2章 平面力系

練習題 2-21 P75


如圖所示,求 A 點之反力為多少 kN?

AC 桿為二力桿件,二力平衡→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RA
MB = 0, (R A x  R A y  )
2
RA
 3  21  7
2
 R A  49 2 kN 。

2-11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2-22 P76

如圖所示,桿斜倚於光滑之垂直柱上,A 端置於光滑水平面上繫以軟
繩,若桿重和繩重不計,試求繩子張力為多少牛頓?D 點及 A 點之反
力各為多少牛頓?
取 AB 桿自由體圖

MA = 0,ND  3  60  2 = 0
∴ND = 40 N(↖)

Fy = 0,RA + 20  60 = 0
∴RA = 40N(↑)
Fx = 0, T  20 3  0
∴ T  20 3 N() 。

2-12
第2章 平面力系

立即評量解答
※2-1※力的分解與合成

立即評量 P35
( D ) 1. 對於力的分解,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一單力若無任何條件之限制,可以分
解成無窮多個分力 (B)一單力若無任何條件之限制,可以分解成分力及力偶矩的
組合 (C)一單力所分解出的各分力可不必相互垂直 (D)一單力所分解出的各分
力必小於該單力。

分力不一定小於原來的單力。
( B ) 2. 二共點力 F1 及 F2 之合力為 250 N,若已知 F1 = 200 N,則下列對於 F2 的敘述,何
者不正確? (A) F2 至少需有 50 N (B) F2 若為 200 N,則 F2 與 F1 垂直
(C) F2 至多不可超過 450 N (D) F2 與 F1 必為共平面。

兩力同向合力最大,200 + F2 = 250,F2 最小為 50 N


兩力反向合力最小,F2  200 = 250,F2 最大為 450 N
∴ 50 N  F2  450 N 。
當 F1 與 F2 夾 90°, 200 2  F2 2  250 ,∴F2 = 150 N。
( B ) 3. 如圖所示,水平力 R = 100 N,分解沿 BC 和沿 AB 的分
力為 Q 和 P,則 P 與 Q 之大小為多少 N?
100 200 200 100
(A) P  ,Q  (B) P  ,Q 
3 3 3 3
50 100 100 50
(C) P  ,Q  (D) P  ,Q  。
3 3 3 3

Q P 100 100 200


  ,∴ Q  ,P  。
1 2 3 3 3

2-13
機械力學上冊

( D ) 4. 如圖所示,一平面力 F 作用在 O 點,若欲將此力分解成同平面且


沿著 AO 及 BO 方向上之分力,則此二分力之方向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

( C ) 5. 如圖所示,一單力 2 N 可分解成 A、B 兩力,則


A、 B 兩力之大小各為多少? (A) A  3 N ,
B 2 N (B) A = 2.512 N,B = 1.589 N
(C) A  ( 3+1) N , B  2 N
(D) A = 2.589 N,B = 1.512 N。

B A 2 2sin30
  ,B  2
sin 30 sin105 sin 45 sin 45
6 2
2
2sin105 4 6 2
A   3  1 。 (sin105  sin 75  )
sin 45 2 4
2

2-14
第2章 平面力系

※2-2※自由體圖
立即評量 P39
( A ) 1. 對下列接觸點反作用力的自由體圖畫法何者不正確?

(A)在光滑軌道中之釘銷

(B)光滑釘銷

(C)光滑表面

(D)繩索 。

光滑接觸面只有正向力 。

( D ) 2. 一懸臂樑固定端反作用力有 (A)一垂直分力 (B)一水平分力 (C)一水平分力


及一垂直分力 (D)一水平分力、一垂直分力及一彎曲力矩。
( C ) 3. 如圖所示,重點為 W 的木箱在一粗糙斜面上受到一
水平作用力 P 作用而向上滑動,已知在圖示位置時,
該連接的彈簧處於伸長狀態,則此時該木箱的自由體
圖為下列何者?(圖中所示,f 為摩擦力,FS 為彈簧
力,NC 為斜面施予木箱的正向力)

(A) (B) (C) (D) 。

2-15
機械力學上冊

※2-3※力矩與力矩原理
立即評量 P44
( A ) 1. 當作用力之作用線與轉軸平行時,其力矩為 (A)零 (B)無限大 (C)作用力乘以
距離 (D)作用力除以距離。
( B ) 2. 如圖所示,F 力 10 N 對 A 點的力矩為多少 N-m?
(A) 15(  ) (B) 25(  ) (C) 25(  )
(D) 25 3 (  )。

 M A  5  5  25 N-m() 。
( C ) 3. 如圖所示,有一扳手轉動螺帽,分別承受 A、B、
C、D 四個大小相同而方向不同的施力,試問哪
個施力最容易轉動螺帽?
(A) A (B) B (C) C (D) D。
( A ) 4. 有關力矩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力矩原理可應用在轉動扳手上 (B)若力
的作用線通過力矩中心或轉軸,力矩不為零 (C)力矩是物體受一力作用後,對某
點或某軸產生平移之趨勢 (D)若力的作用線與轉軸平行,則在此轉軸旋轉方向之
力矩不為零。
( C ) 5. 如圖所示之 L 型桿件銷接於 O 點,不計桿重,試求平衡時
作用在桿件 A 點上之力 P 的角度 θ 為何?
4 4 3 3
(A) tan 1 ( ) (B) tan 1 ( ) (C) tan 1 ( ) (D) tan 1 ( ) 。
3 5 4 5

平衡表示MO = 0,力 100N 之作用線通過 O 點


300 3 3
∴ tan θ   , θ  tan 1 ( ) 。
400 4 4

2-16
第2章 平面力系

( B ) 6. 一力 P 作用於如圖所示之剎車踏板上,踏板與 AB 桿固接,
試求 P 力對 B 支點的力矩大小為多少 N-m?
(A) 9.2 (B) 7.6 (C) 6.0 (D) 4.4。

 M B  60  0.1  80  0.02  7.6 N-m 。


※2-4※力偶
立即評量 P50
( D ) 1. 關於力偶矩的特性,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力偶矩是一種向量 (B)力偶可
於其作用平面上任意移動 (C)欲使原力偶矩之大小維持不變,若產生力偶之二力
變小,則其力偶臂需變大 (D)力偶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及作用於同一直線上的
二力所形成。

力偶為兩力互相平行,不在同一直線上。
( B ) 2. 力偶的特性,下列何者為非? (A)力偶可在所作用平面上任意移動 (B)力偶可
由一平面任意移動至另一平面 (C)力偶可在所作用平面上任意旋轉 (D)力偶值
保持不變,力偶之力與力間的距離可任意變動。

力偶可由一平面移至另一平行的平面。
( C ) 3. 分解一力為一單力及一力偶的方法,可改變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
線之位置 (D)大小和方向。
( A ) 4. 如圖所示之一單力,將其等效為一單力與一力偶,則下列
何者為正確的結果?

(A) (B)

(C) (D) 。

2-17
機械力學上冊

( A ) 5. 如圖所示,一均質的矩形平板 ABCD 受一力


F = 100 N 作用於 A 點,若以一力 P 及一力偶 M
作用於此矩形平板的質心 G 點,使其產生相同的
外效應,則此力及此力偶的大小與方向分別為
何? (A)P = 100 N 向上,M = 20 N-m 逆時針方
向 (B)P = 100 N 向下,M = 20 N-m 順時針方向
(C)P = 100 N 向上,M = 20 N-m 順時針方向 (D)P = 100 N 向下,M = 20 N-m 逆
時針方向。

一力可分解成一單力和一力偶
M  F  0.2  100  0.2  20 N-m 。
( A ) 6. 如圖所示,將一對力偶變換為等值力偶作用於 A、B
兩點之最小力為多少牛頓?
(A) 75 2 (B)150 2 (C) 25 2 (D) 50 2 。

150
C  50  3  F  2 , F   75 2 N 。
2

2-18
第2章 平面力系

※2-5※同平面各種力系之合成及平衡

立即評量 P55
( C ) 1. 同平面共點力系中,若力多邊形閉合,則其合力為?
(A)一單力 (B)一力偶 (C)零 (D)一單力及一力偶。
( B ) 2. 如圖所示,同平面共點力系之合力在水平方向,試
求 P 力的大小為多少 N?
(A) 75 (B) 150 (C) 30 (D) 60。

合力在水平方向
4
Fy = 0, 120  P  240 ,∴P = 150 N。
5

( C ) 3. 同上題,試求此力系之合力為多少 N? (A) 75 (B) 150 (C) 30 (D) 60。


3 3
合力  Fx  100  P  160  100   150  160  30 N() 。
5 5

立即評量 P61
( D ) 1. 同平面共點力系用圖解法求合力時,畫力多邊形之次序應為?
(A)逆時針方向 (B)順時針方向 (C)依力的大小次序來畫 (D)與順序無關。
( D ) 2. 下列有關力之敘述,何者錯誤? (A)若物體受二力作用而呈平衡,則此二力必須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位於同一直線上 (B)若物體受三個共面之非平行力作用而
呈平衡,則此三力必然共點 (C)若作用於物體之力系,其合力與合力矩皆為零,
則此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D)共平面力系之合力及合力矩皆必然為零。
( D ) 3. 同平面共點力系之平衡條件有幾個? (A) 5 (B) 4 (C) 3 (D) 2。

2-19
機械力學上冊

( C ) 4. 10 人拔河,分成甲乙兩隊,每隊 5 人,每
個人以一圓圈表示,如圖所示。假設每個
人之施力均相等且均為 F,則下列敘述何
者不正確?
(A) A 處繩子之張力(拉力)為零
(B) B 處繩子之張力(拉力)與 E 處相等
(C) C 處繩子之張力(拉力)因兩邊力平衡因此為零
(D) D 處繩子之張力(拉力)為 3F。

結果:A 受力為零,B 受力為 F,C 受力為 5F,D 受力為 3F,E 受力為 F。


( C ) 5. 如圖所示之機件,其 B 端為銷接,在 A 端有一垂直
向下 15 kN 之力作用,C 端加一水平力 F 能使機件
保持平衡。此時 B 點之受力為多少 kN?
(A) 15 (B) 20 (C) 25 (D) 30。

MB = 0,F  15  15  20 = 0,∴F = 20 kN


Fx = 0,Bx = F,∴Bx = 20 kN
Fy = 0,By  15 = 0,∴By = 15 kN

R B  20 2  15 2  25 kN 。

2-20
第2章 平面力系

( A ) 6. 如圖所示的交通號誌由二條繩索支撐,已知
號誌的質量為 20 kg,則繩索 BC 的張力約為
多少 N?
(A) 210 (B) 180 (C) 140 (D) 90。

12 4 13 4
Fx = 0, TAC  TBC ,∴ TAC   TBC
13 5 12 5
5 3 5 13 4 3 14
Fy = 0, TAC  TBC  196 , (  TBC )  TBC  TBC  196
13 5 13 12 5 5 15
∴TBC = 210 N。
( A ) 7. 如圖所示,試求球與地面接觸點之反力為多少牛
頓? (A) 515.4 N (B) 400 N
200 400
(C) N (D) N。
3 3

3 400
Fx = 0, T  200 ,∴ T  N
2 3
1 1 400
Fy = 0, 400  T  R  0 ,∴ R  400    515.4 N 。
2 2 3

2-21
機械力學上冊

( C ) 8. 如圖中滑輪之 O 點處之反作用力方向為(與水平之夾角)?
(A) 30° (B) 45° (C) 60° (D) 75°。

3 3
Fx = 0, R O x  W  0 ,∴ R O x  W
2 2
1 3
Fy = 0, R O y  W  W  0 ,∴ R O y  W
2 2

3
R Oy W
tanθ   2  3 ,∴θ = 60°。
R Ox 3
W
2

( C ) 9. 如圖所示之滾輪,重量為 900 N,直


徑為 0.6 m,若要以拉把拉動使其爬
過高度差為 0.15 m 的台階,不考慮
拉把的重量與軸心之摩擦力矩,則所
需之拉力 F(沿著 30°方向)應為何?
(A) 600 N (B) 750 N (C) 900 N
(D) 1200 N。

3 1
MA = 0, F  0.15  F  0.15 3  900  0.15 3 ,∴F = 900 N。
2 2

2-22
第2章 平面力系

( B ) 10. 如圖所示,三個相同且均質之圓柱體堆疊,圓柱體
半徑為 R 而質量為 m,圓柱體之間為光滑表面且
不計摩擦力,試求上圓柱體與右下圓柱體間之正向
接觸力為多少?(g 為重力加速度)
mg mg
(A) (B) (C) mg (D) 2mg。
2 3

Fy = 0
3 3
N N  mg
2 2

(因為左右對稱,所以兩邊受力相同)
mg
∴N 。
3

立即評量 P65
( B ) 1. 兩個指向相反而大小不相等之兩平行力的合力位置? (A)在這兩個單力之間,距
大力較近 (B)在較大單力外側 (C)在較小單力外側 (D)視此兩單力合力之大
小而定。
( C ) 2. 如圖所示,試求此平行力系之合力距 A 點
之距離為多少公尺?
(A) 2.2 (B) 3.2 (C) 4.2 (D) 5.2。

合力 R = 25  20  15 + 60 = 50 N(↑)
對 A 點由力矩原理,50‧X =  20  1  15  2 + 60  5  40 = 210,X = 4.2 m
∴合力 = 50N(↑),在 A 點右邊 4.2 m 處。
( B ) 3. 如圖所示,試求此力系合力之大小為多少?
(A)合力為零(平衡) (B)合力為一力偶 50 N-m(  )
(C)合力為一力偶 50 N-m(  ) (D)合力為一力和一
力偶。

2-23
機械力學上冊

合力 R = 100  50  50 = 0,若定逆時針為正
MA = 100  2  50  (2 + 3) =  50 N-m (負表與假設反向)
故其合力為一力偶,其力偶矩為順時針 50 N-m。

立即評量 P69
( B ) 1. 一人重 W,以滑輪組和繩索平衡在如圖所示之坐墊上,除了人
之重量外,忽略其他物件之重量,且不考慮繩索與滑輪間之摩
W W W
擦力,則繩索之張力為何? (A) (B) (C) (D) W。
4 3 2

W
Fy = 0,W = 3T,∴ T  。
3
( C ) 2. 如圖所示,求 B 點之反力為多少 N? (A) 11.11 N
(B) 33.33 N (C) 66.67 N (D) 99.99 N。

MA = 0,100  2  RB  3 = 0,∴RB = 66.7 N。


( C ) 3. 一懸臂樑承受如圖所示之二相等力,則下列有關固
定端 A 處之反力與反力矩的描述何者正確?
(A)反力與反力矩皆為零 (B)反力與反力矩皆不為
零 (C) 反力為零、反力矩不為零 (D) 反力不為
零、反力矩為零。

RA = 0,MA = F  2L  F  L = F  L ({)。

2-24
第2章 平面力系

1
( A ) 4. 一長度為 6m 之剛體桿 AB,桿上 處兩點承受
3
一組大小為 12 kN 之力偶,端點 A、B 則分別承
受力矩 MA 與 MB,方向如圖所示。若 AB 桿處
於平衡狀態,則當 MA 為 12 kN-m 時,MB 應為
(A) 36 kN-m (B) 24 kN-m (C) 12 kN-m (D) 0 kN-m。

MA = 0,12 + 12  4  12  2  MB = 0
∴MB = 36 kN-m。
( C ) 5. 如圖所示,懸臂樑承受一直角三角形分佈力,
若忽略樑之重量,試求固定端 A 處的反作用力
矩為多少 N-m?
(A) 450 (B) 900 (C) 1350 (D) 2700。

Fy = 0,Ay  450 = 0,∴Ay = 450 N(↑)


MA = 0,MA = 450  3 = 1350 N-m(  )。
( A ) 6. 一桿長 3 m 受均變負荷,若桿重不計,則 A 點反力為多少 kN? (A) 30 (B) 37.5
(C) 25 (D) 45。

2-25
機械力學上冊

MA = 0,45  1.5 + 22.5  2 = RB  3,∴RB = 37.5 kN(↑)


Fy = 0,RA + RB = 45 + 22.5,∴RA = 30 kN(↑)。
( A ) 7. 如圖所示,若桿重不計,求 A 點之反力為多
少牛頓?
(A) 12.5 (B) 125 (C) 337.5 (D) 375。

MA = 0,100  1 + 100  3 + 150  5 + 200 = RB  4,∴RB = 337.5 N(↑)


Fy = 0,RA + RB = 100 + 100 + 150,∴RA = 12.5 N(↑)。

立即評量 P73
( B ) 1. 同平面不共點力系之合力可能的情形有幾種?
(A) 4 種 (B) 3 種 (C) 2 種 (D) 1 種。

2-26
第2章 平面力系

( C ) 2. 如圖所示,試求合力作用線與 A 點之垂直距離為多
少公分?(每格 1 cm)
(A) 2 (B) 4 (C) 6 (D) 8。

Fx = 120  60 = 60 N(→)


Fy = 130  50 = 80 N(↓)
R  60 2  80 2  100 N

設 R 在 A 點上方 d cm 處
由力矩原理:R  d = MA
100  d = 50  1 + 120  4 + 130  1  60  1,d = 6 cm。

立即評量 P77
( A ) 1. 一同平面非共點力系保持平衡之條件方程式之一為?
(A) MA = 0,MB = 0,MC = 0,ABC 三點為不在同一直線上之任意三點
(B) Fx = 0,Fy = 0,Mz = 0
(C) Mx = 0,Fy = 0,Mz = 0
(D) Mx = 0,My = 0,Fz = 0。
( B ) 2. 如圖所示之一樑,假設忽略其自重且只考慮
外力作用。AB 長度為 2L,BC 長度為 L, 外
力(100N 向下)作用於 AB 之中點 D;A 為鉸
支撐(hinge),C 為滾支撐(roller),C 點之反
力(reaction)作用線通過 D 點,下列敘述何
者不正確? (A) RC = 141.4 N
(B) A 點垂直反力為 Ay = 100 N(向上)
(C) A 點水平反力為 Ax = 100 N(向右)
(D) ABC 整體可視為三力平衡構件。

2-27
機械力學上冊

RC RC
MA = 0, 100  L  L   2L , R C  100 2
2 2

Fy = 0,∴Ay = 0
Fx = 0,Ax = 100 N(→)。
( B ) 3. 如圖所示之平面構架,AB 為水平構件,200 N 為垂直外力,A、B 及 C 接點均為
無摩擦之銷連接,不計構件重量,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AB 構件為三力構
件 (B) AB 構件僅受彎矩作用不受軸向作用力 (C) BC 構件為二力構件
(D) BC 構件僅有軸向作用力不受彎矩作用。

AB 桿有軸向力為三力構件,BC 桿為二力構件。

2-28
第2章 平面力系

( B ) 4. 承上題,銷 C 對 BC 構件作用力之大小為多少 N? (A) 100 (B) 125 (C) 150


(D) 175。

4
MA = 0, 200  2  FBC  4 ,∴ FBC  125 N 。
5

( A ) 5. 如圖所示之結構,桿重不計,則 B 點
之支承反力為多少 N?
(A) 400 2 (B) 400
(C) 200 2 (D) 200。

BC 桿為二力構件

取 AC 桿自由體圖
RC
MA = 0,  1  200  2 ,∴ R C  400 2 。
2

2-29
機械力學上冊

( C ) 6. 如圖所示,若框架重量與摩擦力不計,一鋼球直徑
6 m,重 80 kN,靠在一光滑牆壁上,試求 A 點之反
力為多少 kN? (A) 60 (B) 80 (C) 100 (D) 120。

MA = 0,RB  4 = 80  3,∴RB = 60 kN


Fx = 0,Ax  RB = 0,∴Ax = 60 kN(→)
Fy = 0,Ay  80 = 0,∴Ay = 80 kN(↑)
R A  60 2  80 2  100 kN 。
( D ) 7. 如圖所示,一均質桿重 240N,若所有接觸面均光滑,
以繩將桿繫住,試求 A 點之反力為多少 N?
(A) 96 (B) 120 (C) 240 (D) 312。

3 4
MO = 0, 240  3  T  6  T  12  0 ,∴T = 120 N
5 5
4 4
Fx = 0, T  R B  0 ,∴ R B   120  96 N
5 5
3
Fy = 0, 240  T  R A  0 ,∴RA = 312 N。
5

2-30
第2章 平面力系

( C ) 8. 如圖所示,一均質材料桿件長 2 m,重 200 N,接觸面均為光滑面,受一水平力 F


作用成平衡,求接觸點 B 之地面反力為多少 N?
(A) 100 (B) 120 (C) 150 (D) 50 3 。

3 3 1
MB = 0, 200 ´ = R A ´1 + R A ´ 3 ,∴RA = 100 N
2 2 2
RA
Fy = 0, R B + = 200 ,∴RB = 150 N。
2

2-31
機械力學上冊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2-1 力的分解與合成
(1) 當一力作用於一物體時,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量來取
代,而 不改變其外效應 的方法稱之。
(2) 將某力分解成數個分力的方法稱為力的分解,通常將力分解
力的分解
為 水平 及 垂直 兩分力。
(3) 一力可分解成 2 個以上的分力,分力最多可分解成
無限多 個分力。
(1) 將作用於物體上的所有力合成為 一單力 ,而不改變原有
的外效應稱之。
力的合成 (2) 一力系之合力只有 1 個。
(3) 一力分為數個分力,分力的值 不一定 較原來之總力為小;
數個外力之合力其合力 不一定 比原來的力量大。

兩力夾角度
的合成

(1) 合力大小 R = F12  F2 2  2F1F2 cos  。

F2 sin 
(2) 合力方向 α = tan 1 。
F1  F2 cos 

2-32
第2章 平面力系

兩力互相垂直
的合成
(1) 合力大小 R = ( Fx ) 2  ( Fy ) 2 。

 Fy
(2) 合力方向 α = tan 1 。
 Fx

2-2 自由體圖
係將物體之 支承 移去,將物體單獨畫出,把
自由體圖 作用在物體之力 (包括作用力、反作用力及重量等),全部標
出之圖形稱之。
(1) 繩子之 張力 沿著繩子之方向作用。
(2) 光滑接觸面只有正向力與接觸面 垂直 。
(3) 光滑銷釘或鉸接常以 兩個垂直分力 表示。
(4) 固定端除水平和垂分力還有一反作用 力矩 存在。
注意事項
(5) 自由體圖上的力,無論其為已知或未知,均應
全部畫出來 。
(6) 自由體圖上的未知力,可事先假設,若算出來之答案為負,表
示 與假設方向相反 。
2-3 力矩與力矩原理
力矩為力與力至作用點之垂直距離 d 之 乘積 ,
力矩
力矩 M = Fd 。
(1) 力之作用線與力矩轉軸 平行 時,力矩為零。
力矩的特性 (2) 力之作用線或作用線之延長線與力矩中心或力矩軸 相交 ,
力矩為零。
合力對於某一點之力矩,等於各個分力對於該點之
力矩原理
力矩代數和 。
2-4 力偶
力偶為兩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作用線不在同一直線上
力偶
的兩 平行力 。

2-33
機械力學上冊

力偶矩的大小等於力偶之一力與力偶臂 乘積 (力偶臂為兩平
力偶矩
行力之垂直距離),C = Fd 。
(1) 力偶 大小 。
力偶的三要素 (2) 力偶旋轉 方向 。
(3) 力偶作用的 平面或方位 。
(1) 力偶可以在 同一平面上任意移動或轉動 。
(2) 力偶可由 一平面移動到另一平行之平面上 。
力偶之轉換
(3) 力偶矩固定 時,則力偶之兩力與兩力間之距離可以改變
的。
(1) 多組力偶合併後仍為 力偶或零 。
(2) 一力偶對任一點所生的力矩都相同,因為力偶是
力偶之特性
自由向量 。
(3) 力偶矩之大小和力偶矩之 中心位置 無關。
2-5 同平面各種力系之合成及平衡
(1) 二力 大小相等 。
二力平衡
(2) 二力 方向相反 。
之條件
(3) 二力作用線在 同一直線上 。
(1) 三力作用線 必交於一點 (或互相平行)。
三力平衡
(2) 三力在 同一平面上 。
之條件
(3) 三力圍成 閉合三角形 。
兩力平行 同向 時,合力在兩力之間距大力 較近 ;若兩力
兩力平行
方向 相反 ,則合力在大力之 外側 。

平衡條件(2 個):  Fx  0 、  Fy  0 。
共點力系
合力種類(2 種): 零 或 一單力 。

平衡條件(2 個): F  0 、 M  0 。
平行力系
合力種類(3 種): 零 或 一單力 、 一力偶 。

平衡條件(3 個):  Fx  0 、  Fy  0 、 M  0 。
不共點力系
合力種類(3 種): 零 或 一單力 、 一力偶 。

2-34
第2章 平面力系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一、選擇題
2-1 ( B ) 1. 一質點上同時承受數個外力,若以單一力量代表該質點所承受上述外力之總合,
此係利用下列何種方法? (A) 力量的分解 (B) 力量的合成 (C) 力偶的合成
(D)力偶的分解。
( D ) 2. 一力 F 作用於如圖所示的 ABC 桿上,將此力分解為沿著 BA
方向及垂直於 BA 方向之分力,請問力 F 沿著 BA 方向之分
力大小為何? (A) F sin20° (B) F cos20° (C) F sin30°
(D) F cos30°。

( D ) 3. 如圖所示,求 F = 260 N 之力在 y 軸方向之分力為多少牛頓?


(A)132 N (B)252 N (C)64 N (D)224 N。

4 3
 Fx  240   100   132 N()
5 5
3 4
 Fy  240   100   224 N() 。
5 5
( D ) 4. 已知一力 F = 100 N,如圖所示,將此力分解成 x 及 y 兩方向的
分量(sin50° = 0.766,sin70° = 0.9397)
(A)Fx = 95.5 N
(B)Fx = 98.5 N
(C)Fy = 108.5 N
(D)Fy = 88.5 N。

2-35
機械力學上冊

Fx Fy 100
正弦定理: = =
sin 70° sin 50° sin 60°
Fx = 108.5 N,Fy = 88.45 N。
( B ) 5. 若有一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大小等於其作用力的 0.8 倍,則 (A)垂直分力等於水平
分力的 0.6 倍 (B)垂直分力等於水平分力的 0.75 倍 (C)垂直分力等於水平分力
的 0.8 倍 (D)垂直分力等於水平分力。

4 3
Fx = 0.8F = F , Fy = F = 0.6F
5 5
Fy 3
= = 0.75 ,Fy = 0.75Fx。
Fx 4
2-2 ( D ) 6. 一般繪製結構體之自由體圖(free body diagram)時,下列何者可不必包含在圖內?
(A)支承反力 (B)外加載重 (C)切割處斷面之內力 (D)支承本身。
( D ) 7. 有關自由體圖繪製之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物體在光滑面上之反力必為
零 (B)物體之重量可不通過物體之重心 (C)滾輪在滾動平面之反力必為零
(D)重量不計之軟繩,若有作用力必為張力,且沿繩之方向作用。
2-3 ( A ) 8. 下列四種受力情況中,其力量 F 大小皆相等,且 L > a,0° < θ < 90°,請問何者對

O 點所產生的力矩大小會最大? (A)

(B) (C) (D) 。

當力臂最大時,力矩最大,力臂為力與支點之垂直距離。

2-36
第2章 平面力系

( A ) 9. 如圖所示,50N 及 10N 作用力對 A 點之合力矩為多


少 N-m?
(A)17.5
(B)20
(C)57.5
(D)92.5。 MA = 50  0.75  10  2 = 17.5 N-m ({)。
( D ) 10. 如圖所示,連續剛性構件 OBA 於 A 點承受 400 N 作
用力,該作用力與 AB 軸夾角 θ。當 θ = 0 度時,求此
力對固定端 O 之力矩為何? (A) 28.3 N-m
(B) 40.0 N-m (C) 56.6 N-m (D) 69.3 N-m。

 M O  400  10 3 N-cm  40 3 N-m  69.3 N-m ({)。

( C ) 11. 承上題,當此力對固定端 O 之力矩為最大值時,θ 為多少度?


(A) 30 度 (B) 45 度 (C) 60 度 (D) 75 度。

力矩最大時,力的延長線與支點垂直。
( C ) 12. 如圖所示,力系對 O 點力矩和為 100 N-m(逆時針方向),試求所有力量之合力為
多少牛頓? (A) 100 (B) 200 (C) 90 5 (D)180 5 。

2-37
機械力學上冊

MO = 100 = 60  10 + 100  5  F  10,∴F = 100 N


Fx = 80 + 100 = 180 N(),Fy = 50 + 100  60 = 90 N ()
∴合力  90 2  180 2  90 5 N 。
( C ) 13. 如圖所示,在邊長為 a 之正六邊形上,施加六個作用力,對中心
O 點的合力矩為多少? (A) 3 3Pa 順時針 (B) 3 3Pa 逆時針
3 3 3 3
(C) Pa 順時針 (D) Pa 逆時針。
2 2

 M O  6P  d  4P  d  2P  d  5P  d  3P  d  P  d
3 3 3
 3Pd  3P  ( a)  Pa ({) 。
2 2
2-4 ( D ) 14. 一平面力系包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點不同之二平行力,有關此力系之敘
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可用一單力來平衡 (B)可分解成一單力及一力偶
(C)可使物體產生平移效應 (D)對平面上任一點之力矩皆相等。
( B ) 15. 當一個物體受到三組力偶作用時,其結果為 (A)合力及合力偶矩皆不一定為 0
(B)合力必定為 0,但合力偶矩不一定為 0 (C)合力偶矩必定為 0,但合力不一定
為0 (D)合力及合力偶矩皆必定為 0。
( D ) 16. 如圖所示位於 xy 平面上的一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之平
行力 F,此二力對 O、A、B 三點之力矩分別為 MO、MA
與 MB,試問下列對於力矩大小之比較,何者正確?
(A) MO = MB > MA (B) MO = MB < MA
(C) MO > MB = MA (D) MO = MB = MA。

力偶對任一點的力矩均相同。

2-38
第2章 平面力系

( B ) 17. 如圖所示,有一力偶作用於 T 形板上,試變換為作用在 A、


B 兩點垂直方向之相當力偶,則其作用力 F 最小值為多少
牛頓? (A) 24 (B) 48 (C) 96 (D) 120。

C = 40  6 = 240 N-m = F  5,F = 48 N。


( D ) 18. 如圖所示,作用於扳手上 40N 之力可分解為通過 O 點之力系
為?
(A)一單力 40 N
(B)一力偶 240 N-cm
(C)一單力 40 N 及一力偶 240 N-cm
(D)一單力 40 N 及一力偶 320 N-cm。

2-5-1 ( D ) 19. 三力在同一平面成平衡時,則此三力之作用線? (A)必相交於一點 (B)必相交


於兩點 (C)必平行 (D)若不平行則必相交於一點。
( C ) 20. 一物體受同平面二力之作用而保持平衡時,此物體稱為二力構件,其條件必須
為?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線在同一直線上 (B)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作用線在同一直線上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在同一直線上 (D)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不在同一直線上。
( B ) 21. 一物體重 W 以一繩索 AB 懸掛,並在 A 點施加拉力 P,使其如
圖所示保持平衡狀態。若要使所施加拉力 P 之大小為最小,則 P
力之方向角應為何? (A) 0° (B) 30° (C) 60° (D) 90°。

由三角形法
一點到一直線最短距離為垂直時,
∴θ = 30°。

2-39
機械力學上冊

( C ) 22. 如圖所示,AB 斜桿壓制一圓柱體,斜桿與圓柱體


之重量可忽略不計,斜桿左端為銷連結,右端受到
一垂直向下外力 F = 1000 N,若各物體接觸面皆為
無摩擦之光滑表面,則圓柱與地面接觸之 C 點反作
用力是多少 N?
(A) 500
(B) 500 3
(C)1000 3
(D) 2000。

3
MB = 0,F  2  R D  1 , R D  3 F  1000 3 N
2
RD RC
由拉密定理:  , R C  R D  1000 3 N 。
sin120 sin120
( B ) 23. 三個重量皆為 120 N,半徑為 10 cm,均勻且相同的
圓柱,如圖所示,以一條細繩索穿過下方兩圓柱中
心,若不計所有摩擦力,則細繩索的張力為
(A) 60 N
(B) 80 N
(C) 120 N
(D) 160 N。

2-40
第2章 平面力系

上方圓柱體的自由體圖:

4 4
Fx = 0, R 1  R 2 ,∴R1 = R2 = R
5 5
3 3
Fy = 0, R  R  120 ,∴R = 100 N。
5 5
左下方圓柱體自由體圖:

Fx = 0,T = 80 N。
( B ) 24. 如圖所示,圓柱 1 重量 W1 為 300 N、半
徑 R1 為 2 m,圓柱 2 重量 W2 為
600 N、半徑 R2 為 3 m。若所有接觸面
為光滑面,圓柱 1 與地面接觸點 D 的作
用力為多少 N?
(A) 1000
(B) 900
(C) 800
(D) 600。

2-41
機械力學上冊

Fy = 0,RD = 300 + 600 = 900 N。


( B ) 25. 如圖所示,桿 F1、F2 接點受力情形,試求 F1、F2 二桿所
受之力量為多少牛頓?(若正表拉力,負表壓力)
(A) -30 2 , 130 2 (B)130 2 , -30 2
(C) 30,130 (D) 130,30。

F1 F2
Fx = 0, 100    0 ……①, F1  F2  100 2 ……③
2 2
F1 F2
Fy = 0,  160   0 ……②, F1  F2  160 2 ……④
2 2
由③+④得到
F1  130 2 N (拉力桿), F2  30 2 N (負表壓力桿)。
( D ) 26. 如圖所示,圓柱重 126 N,以繩索懸掛之,並靠於一光滑
斜面上,則斜面與球之間的反力為多少? (A) 50 N (B)
56.25 N (C) 94.45 N (D) 104 N。

2-42
第2章 平面力系

5 4 52
Fx = 0, R  T,R  T
13 5 25
3 12 3 12 52 63
Fy = 0, T  R  126 , T   T  T  126
5 13 5 13 25 25
∴T = 50 N,R = 104 N。

2-5-2 ( C ) 27. 如圖所示,桿件所受之合力距左端支點


約多少 m? (A) 1.33 (B) 2.33
(C) 3.33 (D) 4.33。

合力= 1800 + 900 = 2700


由力矩原理:2700  a = 1800  3 + 900  4,∴a = 3.33 m。
( A ) 28. 如圖所示,試求此平行力系之合力至 A 點的距
離為若干? (A) A 點左方 5 m (B) A 點右方
5 m (C) A 點左方 7 m (D) A 點右方 7 m。

合力= 60  20  35 = 5 N()
對 A 點設合力在 A 點右邊:力矩原理:5.X = 60  3  35  5  30
∴X = 5 m。(負表在 A 點的左邊)
( B ) 29. 如圖所示,若樑受到一均佈負荷
ω = 100 N/m,且於 C 點有一力偶
T = 2500 N-m 作用,則樑在 B 點所受
到的力為? (A) 250 N(↓)
(B) 250 N(↑) (C) 500 N(↓)
(D) 750 N(↑)。

2-43
機械力學上冊

P = 100  10 = 1000 N
MA = 0,2500  1000  5 + RB  10 = 0,∴RB = 250 N()。
( B ) 30. 如圖所示,求 B 點之反力為多少?
(A) 5 N(↑) (B) 5 N(↓) (C) 10 N(↑)
(D) 10 N(↓)。

MB = 0,50  RA  10 = 0,∴RA = 5 N()


Fy = 0,RA + RB = 0,∴RB = 5 N()(負表與假設反向)。
2-5-3 ( D ) 31. 有一構件如圖所示,A、C 為鉸支承
(hinge),B 為銷釘(pin),A 點之水平反
力 Ax 與垂直反力 Ay 大小各為
(A) Ax = 12 kN、Ay = 0 kN
(B) Ax = 12 kN、Ay = 6 kN
(C) Ax = 6 kN、Ay = 6 kN
(D) Ax = 8 kN、Ay = 4kN。

BC 為二力構件,取 AB 桿自由體圖

2-44
第2章 平面力系

RB
MA = 0, 12  4   6 ,∴ R B  8 2 kN (↗)
2
RB RB
Fx = 0, A x   0 ,∴ A x    8 kN ()(負表與假設反向)
2 2
RB
Fy = 0, A y   12 ,∴Ay = 4 kN()。
2

( C ) 32. 長 20 m 重 600 N 的均質木棒,兩端光滑圓球端面,藉著靠


於寬 16 m 垂直牆之平滑面與垂直繩索支撐,如圖所示,則
A 端的反力為多少牛頓?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MO = 0,600  4 = RB  12,∴RB = 200 N


Fx = 0,RA = RB = 200 N。
( B ) 33. 如圖所示的鋼架,承受均佈載重,若鋼架本身
重量和變形可忽略不計,試求 A 點之反力為多
少 kN? (A) 90 (B) 150 (C) 120 (D) 200。

MA = 0,120  3  RB  4 = 0,∴RB = 90 kN()


Fx = 0,120  Ax = 0,∴Ax = 120 kN()
Fy = 0,RB + Ay = 0,∴Ay = 90 kN()(負表與假設反向)
R A  90 2  120 2  150 kN (↙)。

2-45
機械力學上冊

( B ) 34. 如圖所示的結構,若樑 ACD 與繩索 BC 的重


量均可忽略不計,則繩索所承受的張力大小
約為多少 N?
(A) 2650 (B) 3500 (C) 5300 (D) 7000。

3
MA = 0, T  8.5  1800  10 ,∴T = 3529 N。
5
( C ) 35. 如圖所示,梯重 48 N,斜靠於一光滑的牆壁上,梯子剛
好保持平衡,若地面有摩擦,則梯子在 A 點之反作用力
為何?(梯子為均勻材質)
(A) 20 N (B) 48 N (C) 52 N (D) 26 N。

MA = 0,48  5 RB  12 = 0,∴RB = 20 N()


Fx = 0,Ax  RB = 0,∴Ax = 20 N()
Fy = 0,Ay  48 = 0,∴Ay = 48 N()
R A  20 2  482  52 N 。

2-46
第2章 平面力系

( C ) 36. 如圖所示之架構,不計桿件重量,則何者
不正確? (A)銷件 A 與銷件 B 所受的反作用
力大小相等 (B) AB 桿所受的作用力為壓力
(C) 銷 件 A 的 反 作 用 力 大 小 約 為 100 N
(D)AB 桿為二力構件。

AB 為二力構件
MC = 0, 60  500 3  FAB  600 ,∴ FAB  50 3 N (壓力桿)。
( D ) 37. 如 圖 所示 ,試 求 A 支 座 的 反力 為多 少 牛頓 ? (A) 90 (B) 120 (C) 150
(D)150 2 。

MA = 0,150  2 + 300  6 + 150  2  RB  8 = 0,∴RB = 300 N()


Fx = 0,150  Ax = 0,∴Ax = 150 N()
Fy = 0,Ay  150  300 + 300 = 0,∴Ay = 150N()
R A  150 2  150 2  150 2 N 。

2-47
機械力學上冊

( C ) 38. 如圖所示,堆高機的重量為 W,負載貨物的


重量為 F。已知堆高機重心與負載貨物重心
各距離前輪 B 點為 1.5 m 與 1 m,而當
W = 15000 N,在保持所有輪胎均貼地的狀況
下,該堆高機所能起重負載貨物的最大重量 F
為多少 N? (A) 10000 (B) 15000
(C) 22500 (D) 32500。

剛好平衡時,以 B 點當支點
MB = 0,15000  1.5 = F  1,∴F = 22500 N。

二、計算題

2-1 1. 如圖所示,同平面共點之兩力 T1 和 T2,其合力為 R,T1 與 R 之夾角為 30°,T2 與 R 之夾


角為 45°。已知 T1 的大小為 50 N,則 T2 與合力 R 的大小各為多少?

使用三角形法,分解 T1、T2 之分力


T
Fy = 0, 25  2  0
2
∴ T2  25 2 N
T2
Fx =合力 R  25 3   25 3  25  68.3 N 。
2

2-48
第2章 平面力系

2-2 2. 如圖所示,一力 100 N 作用於 C 點,若桿重不計,畫出 AB、CD 桿件的自由體圖。

(1) AB 桿為二力構件,AB 兩點作用力 RA、R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 A、B 的連心


線上。
(2) C、D 桿三點有作用力,為三力構件。

2-3 3. 如圖所示連桿及凸輪(假設均無質量),一外力 F 垂直作用在連桿右端,連桿在 O 點為無摩


擦的銷接點,連桿左端推頂凸輪,凸輪的旋轉中心 O1 在點也是無摩擦的銷接點,下半圓
圓心為 O1,其半徑為 R1 = 10 cm,上半圓圓心為 O2,其半徑為 R2 = 15 cm。在圖示中,
當 F = 10 N 時,作用在凸輪旋轉中心點的力矩為多少 N-cm?

MO = 0,10  20 = F1  10,∴F1 = 20 N。

2-49
機械力學上冊

 M O1 = 20  20 = 400 N-cm。

2-4 4. 如圖所示,將 40 N 的力如何移動即可以此單力代替本圖


的所有力系?

本題即是求合力位置:合力= 10 + 40  10 = 40 N()
對 A 點由力矩原理(取順時針為正)(假設合力在 A 點左邊)
MA = 0,40.x = 10  3  10  9
x = 3 cm (負表與假設反向),故右移 3 cm。即合力在 A 點右邊 3 cm。

5. 如圖所示,直徑 10 cm 重 120 N 的球,求越過障礙的


最小力 F 為多少 N?

4 3
MA = 0, F  4  F  3  120  3  0 ,∴F = 72 N。
5 5

2-50
第2章 平面力系

2-5-1 6. 如圖所示,三個直徑相同且質量均為 20 kg 的圓球,置於一斜置的容器內。若所有的接觸


面均為光滑面,則接觸點 A 的反作用力約為多少 N?

5
Fx = 0, R A  3  (  196)  0 ,∴RA≒226 N。
13

7. 一均勻的粗繩懸掛在兩垂直牆壁間而呈平衡,如圖所示。若
繩的兩端 A、B 點的切線與牆壁夾角分別為 60°及 30°,粗
繩總重為 W,C 點為粗繩上最低點,則 AC 段長度之繩重與
BC 段長度之繩重的比值為何?

2-51
機械力學上冊

T2 3 T1
Fx = 0,   0 ,∴ T2  3 T1
2 2

3 T2
取 BC 繩:Fy = 0, WBC 
2

T1
取 AC 繩:Fy = 0, WAC 
2
T1 T1
W 2  2 1
∴ AC   。
WBC 3 T2 3 3
 3 T1
2 2

2-5-2 8. 如圖所示,一均質木桿重 160 N,以兩條繩懸吊,其中間


以定滑輪懸吊之,滑輪左右各懸掛 200 N 和 40 N 之物體,
若物體與 AB 桿接觸面保持平衡,求 T1 和 T2 繩子之張力
各為多少牛頓?

MA = 0,(200  40)  2 + 160  5  T2  10 = 0,∴T2 = 112 N


Fy = 0,T1 + T2  (200  40)  160 = 0,∴T1 = 208 N。

2-52
第2章 平面力系

9. 如圖所示,試求 A、B 兩支點之反力 RA 與 RB 分別


為若干?

MA = 0,200  2 + 400  4 + 200  RB  5 = 0,∴RB = 440 N()


Fy = 0,RA + RB  200  400 = 0,∴RA = 160 N()。

2-5-3 10. 如圖所示之力系,試求 A、B 點之反力?

MB = 0,80  3 = RA  5 + 30  7,∴RA = 6 N()


Fy = 0, R By + RA + 30  80 = 0,∴ R By = 44 N()
Fx = 0,∴ R Bx = 40 N()
R B  40 2  44 2 ≒59.5 N。

2-53
機械力學上冊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A ) 1. 30N 之力水平方向向右,另有 20N 之力係向左下方與水平方向成 60°,則其合力
大小為 (A) 26.4 (B) 36.4 (C) 46.4 (D) 56.4N。

∴合力  30 2  20 2  2  30  20cos120 ≒26.4。


  
   (B) V  V = V
( D ) 2. 已知三向量 V1 、 V 2 、 V 3 ,如圖所示,請問三向量之關係為

   (D)  V  V = V 。
何? (A) V + V = V
1

(C)  V + V = V
1 2
2

3
3

1
1

2
2

3
3

  
(圍成封閉三角形表平衡)
  
∴ V1  V 2  V 3  0 ,∴ V 3  V1  V 2 。
( B ) 3. 如圖所示,100N 之力對 A 點所產生之力臂為若干 m?
(A) 1.2 (B) 1.4 (C) 1.6 (D) 1.8。

MA = 80  4  60  3 = 140 N-m = 100  d,∴d = 1.4 m。


( C ) 4. 如圖所示,求 T1 繩之張力為多少牛頓?
(A) 200 (B) 400 (C) 200 3 (D) 400 3 。

T3
Fy = 0,200  = 0,∴T3 = 400 N
2
3
Fx = 0,T4  T3 = 0,∴T4 = 200 3 N
2

2-54
第2章 平面力系

由Fx = 0,T4 = T1 = 200 3 N。

( B ) 5. 如圖所示,處於平衡狀態,則 F1 與 F2 之關係
1
為 (A) F1 = F2 (B) F1 = 3F2 (C) F1 = 2F2
3
1
(D)F1 = F2。
2

MA = 0,F1  1  F2  3 = 0,F1 = 3F2。


( A ) 6. 下列之敘述何者最不正確? (A)力偶的三要素為大小、方向、作用點 (B)一力
可以分解成一力和一力偶,可改變力的作用線位置 (C)同平面力系,力的多邊形
閉合,合力為零或一力偶 (D)力偶可以由一平面移動到另一平行之平面,其向量
大小不會改變。

力偶之三要素為大小、方向、作用的平面或方位。共點力系力的多邊形閉合,
合力=0,平行力系和非共點力系,力的多邊形閉合索線閉合,則合力=0,
索線不閉合,合力為一力偶。
( A ) 7. 阿格西將重量 W 與 20kg 的兩球,繫於輕繩的兩端
後,跨置於半圓形碗的兩側並達成平衡(若球的半
徑很小,可忽略其半徑),如圖所示。假定不計一
切 阻 力 作 用 時 , 則 W 之 重 量 為 多 少 kg ?
20
(A) 20 3 (B) (C)10 (D)40。
3

2-55
機械力學上冊

T = 20 kg
R
Fx = 0,10 = ,∴R = 20 kg
2
3
Fy = 0, W  R  10 3  20 3 kg 。
2
( B ) 8. 如圖所示,一球重 20kN,由一繩經定滑輪靠著光滑牆面垂直等
速拉起,(若不考慮繩子重量),則當球越上升時,繩子之拉力 F
需如何才能拉起物體?
(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先變小再變大。

W
由Fy = 0,W = Fcosθ,∴F = = W secθ
cos 
物體越上升 θ 越大,cosθ 值越小,secθ 越大,F 就更大。
( A ) 9. 如圖所示,不考慮外伸樑的重量,求 A 支點之反力
為多少 N? (A) 50N(↑) (B) 50N(↓) (C) 650N(↑)
(D) 650N(↓)。

MA = 0,400  1 + 300  3  RB  2 = 0,∴RB = 650 N()


Fy = 0,RA + RB  400  300 = 0,∴RA = 50 N()。

2-56
第2章 平面力系

( A ) 10. 如圖所示,四平行力之合力作用點距 A 為
(A) 4.33m (B) 5.33m (C) 6.33m (D) 7.33m。

F = 800 + 1200 + 400  600 = 1800N(↓)


設合力在 A 點右邊 X m 處
對 A 點由力矩原理,MA = 1200  5 + 400  9  600  3 = 1800.X
∴X = 4.33m(在 A 點右邊)。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C ) 1. 如圖所示,一共平面四個平行力作用於一橫樑上,試求此四力之合力 R 距 A 點之
距離 X 為多少 m? (A) 2 (B) 3 (C) 4 (D) 5。 【103 統一入學】

合力= 20 + 50 + 30 – 40 = 60 N(↓)
對 A 點由力矩原理(取順時針為正)
60.X = 20 × 0 + 50 × 2 + 30 × 6 − 40 × 1
∴X = 4 m(在 A 點右邊)。

2-57
機械力學上冊

( D ) 2. 對於力的分解,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一個單力若無任何條件之限制,可以
分解成無窮多個分力 (B)一個單力若無任何條件之限制,可以分解成分力及力偶
矩的組合 (C)一個單力所分解出的各分力不必相互垂直 (D)一個單力所分解出
的各分力必小於該單力。 【105 統一入學】

分力可以大於或小於原來之單力。
( B ) 3. 如圖所示平面構架,AB 為水平構件,200 N 為垂直外力,A、B 及 C 接點均為無
摩擦之銷連接,不計構件重量,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AB 構件為三力構件
(B) AB 構件僅受彎矩作用不受軸向作用力 (C) BC 構件為二力構件 (D) BC 構
件僅有軸向作用力不受彎矩作用。 【105 統一入學】

4
MA = 0, 200  2  FBC  4 ,∴FBC = 125 N
5
3
由Fx = 0, A x  FBC  0 ,∴Ax = 75 N
5
4
Fy = 0, A y  FBC  200 ,∴Ay = 100 N
5
桿子 AB 有軸向 Ax = 75 N。

2-58
第2章 平面力系

( C ) 4. 如圖所示,簡支樑受到一集中點力
F = 75 N,以及三角形均佈力其左端最大值
為 ω = 100 N/m,求 A 點及 B 點的反力 RA
及 RB 為多少 N?
(A) RA = 75(↑),RB = 100(↑)
(B) RA = 75(↑),RB = 150(↑)
(C) RA = 100(↑),RB = 125(↑)
(D) RA = 125(↑),RB = 100(↑)。 【106 統一入學】

MA = 0,75  2 + 150  4 = RB  6,∴RB = 125N ()


Fy = 0,RA + RB = 75 + 150,∴RA = 100N ()。
( B ) 5. 有一外伸樑受力如圖所示,求支承點 B 的反力為多
少 N?
(A) 16 (B) 34 (C) 40 (D) 50。 【107 統一入學】

MA = 0
RB  20 = 40  10 + 10  28,RB = 34 N()。
( D ) 6. 如圖所示的組合樑,BD 為繩索,在平衡狀態
下,試求 C 支承的負荷為多少 N?
(A) 80 (B) 90 (C) 100 (D) 110。
【108 統一入學】

分開 AE 點取全部桿件之自由體圖
ME = 0,180  11  RA  18 = 0,RA = 110 N()

2-59
機械力學上冊

取 ABC 桿之自由體圖
MB = 0,RC  5  RA  5 = 0,RC = RA = 110 N。
( B ) 7. 一力 F 作用於一剛體三角形零件上,此零件與一錐形面
緊密貼合,如圖所示。如果將此作用力 F = 260 N 分解
成兩個分量,一分量 FP 與 AB 線方向平行,另一分量 FV
與 AB 線方向垂直,則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 FP = 240 N (B) FV = 240 N (C) FP = 120 N
(D) FV = 120 N。 【108 統一入學】

F FV FP
  ,FV = 240 (N),FP = 100 N。
13 12 5

( D ) 8. 下列有關同平面力系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三角形法為求合力的圖解法之一
(B)若力的作用線通過力矩中心,其力矩必定為零 (C)在平衡狀態下,共點力系
所繪製的力多邊形必為閉合 (D)繪製自由體圖時,繩索的作用力沿繩的方向作
用,可為張力或壓力。 【109 統一入學】

繩子只受拉力(張力)向外離開物體。
( A ) 9. 如圖所示的外伸樑承受負載,則其支點 A 的反作用力為多少 N?
(A) 400 (B) 360 (C) 140 (D) 120。 【109 統一入學】

2-60
第2章 平面力系

 M B  0 , 240  1.5  180  2  120  4  R A  3 , R A  400 N() 。


( D ) 10. 如圖所示,三個直徑相同且重量均為 W
的光滑圓柱,置於光滑的 V 形槽上,則
下列何者為接觸點 B 的反作用力?
(提示:可考量三圓柱的對稱關係)
3W 4W 16W 43W
(A) (B) (C) (D) 。
5 5 25 40
【109 統一入學】

取球 1 之自由體圖

3
由  Fy  0 , R 1  W  R E (因左右對稱)
5

取球 2 之自由體圖

2-61
機械力學上冊

因為左右對稱,∴ R C  R B
9 9 4 43W
由  Fy  0 , W W  W  2( R B ) , R B  。
25 25 5 40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1. 鬼殺隊正在上機械基礎實習課程,富岡老師正在講解
V 型枕實務課的功能與用途,例如:劃平行線、劃角
度、劃圓中心線、垂直度測量及圓形物件夾持。沒想
到炭治郎一夥學習非常快速,於是老師決定拿出 V
型枕的進階版–可調式角度規,其可旋轉到需要的角
度進行劃線功能與加工製程,如圖(a)所示,來做今 ▲圖(a)
日課程的考核。
(1) 善逸同學聯想到機械力學的共點力系,將一圓
柱放置於可調式角度規,如圖(b)所示。若圓柱
的重量為 W,當 θ 角從 0°~90°,以每 15°為增
量值,橫軸為角度,縱軸為重量,請繪製出 A
點反力、B 點反力與 θ 角之間的變化關係圖。

▲圖(b)

A 點反力、B 點反力與 θ 角之間的變化關係圖。

2-62
第2章 平面力系

(2) 伊之助同學則從 V 型枕的角度思考,如圖(c)所示,A 點處為固定牆面,B 點處為可調


式角度活動桿,同樣將一圓柱放置於 A 點與 B 點之間。若圓柱的重量為 W,當 α 角
度分別為 30°、45°及 60°時,請填寫出下列表格中的 A 點反力與 B 點反力值。

▲圖(c)

角度
反力 30° 45° 60°

A點

B點

角度
30° 45° 60°
反力
W
A點 W 3W
3
2
B點 W 2W 2W
3

2-63
機械力學上冊

2. 花爸和花媽在看電視新聞報導,正巧在講關於吊車作業的意外事故,花爸就邊盯著電視邊
「吊車意外事故可概分兩類:1.吊掛物體超過額定荷重,造成吊車的翻覆。
分析給花媽聽:
2.吊掛物體的脫鉤,造成物體的墜落,以上兩類情況係屬於平衡的問題!」
,花媽聽得一頭
霧水,請花爸再分析清楚以點。
(1) 如圖(a)所示為起重機在水平地面作業時,工作狀態之穩定性分析示意圖,請列出此時
安全狀態下的平衡方程式。

▲圖(a)

 MB  0
W1  L1  (W  W5 )  L 5  W2  L 2  W3  L 3  W4  L 4  W6  L 6  0 。

(2) 圖(b)所示為吊掛物體的示意圖,若以此為例,物體重
量為 10000 N 時,使用兩條等長的鋼索進行吊掛,當
吊舉角 θ 從 0°~150°時,以每 30°為增量值,在不同的
角度變化下,求鋼索張力為 0°吊舉角之張力大小與倍
數?吊舉角的安全範圍為何?
0°時,2T  10000 = 0,T = 5000 N
▲圖(b)
30°時,2T sin 75°  10000 = 0,T = 5176 N
60°時,2T sin 60°  10000 = 0,T = 5774 N
90°時,2T sin 45°  10000 = 0,T = 7071 N
120°時,2T sin 30°  10000 = 0,T = 10000 N
150°時,2T sin 15°  10000 = 0,T = 19319 N。

2-64
第2章 平面力系

吊舉角 0° 30° 60° 90° 120° 150°


鋼索張力 5000 N 5176 N 5774 N 7071 N 10000 N 19319 N
倍數 1 1.04 1.15 1.41 2 3.86
由上表可知,吊舉角的角度應以低於 90°為原則、30°~60°為最佳。

3. 假日爸爸和弟弟回鄉下探望爺爺,看到祖厝的宗親們因為修繕的問題,討論如何搬移古
董,爺爺驕傲地說:
「有這些傳家寶,可是因為祖先們有當過歷代大官呀!」
。祖厝超過兩
百年的歷史,無法運用機械設備協助,必須仰賴人力搬運,為了避免破壞古董,其他雜物
必須清空,且搬運過程不可使用推拉的方式。其中一項最令眾人最頭痛的古董:實木矮櫃,
如圖(a)所示,矮櫃質量為 m,X、Y、Z 三個抽屜的質量分別為 m、2 m、3 m,矮櫃尺寸
為 4L  3L,假設 m = 40 kg、L = 50 cm。(設 g = 10 m/s2)。

▲圖(a)

(1) 晚上回到家,我和媽媽看到他們倆累癱在沙發上,媽媽急忙問說發生什麼事?爸爸還
沒開口,弟弟就不斷說今天有多忙碌、多辛苦,如何又如何的,其中就搬移矮櫃最吃
重,一組人力換過一組人力,但距離目的地還有一大段的路程,最後宗親們決定下星
期再繼續搬移。試問搬移矮櫃,A 點和 B 點分別至少需要多少牛頓的力量?
MA = 0, m  L  3m  2L  m  2L  2m  3L + RB  4L = 0
15
∴ R B  m  150 kg  1500 N
4
13
Fy = 0,RA  m  m  2m  3m + RB = 0,∴ R A  m  130 kg  1300 N 。
4

2-65
機械力學上冊

(2) 聽完弟弟的長篇大論後,我和媽媽互看一下,忍不住笑了出來,他們倆一臉狐疑的看
著我們,於是我接著說:「這種小事,交給我和媽媽來處理,下星期我們一起回去幫
忙!」。到了當天,我帶著媽媽先前就買好的重物移動器,將矮櫃的四支腳裝上滾輪
底座,接著將矮櫃的 B 處緊靠在重物移動器的 D 處,使一力量 P 於 F 處即可移動矮
櫃,如圖(b)所示,試問力量 P 的大小為多少牛頓?

▲圖(b)
4
ME = 0, 1500  10  P  30  0 ,P = 625 N。
5

2-66
CH 3 重心

練習題解答
※3-1※重心、形心與質量中心
練習題 3-1 P100
如圖所示,ABCD 與 EFCD 為兩塊厚度相等的均質矩形板,
已知 ABCD 矩形板的重量是 EFCD 板的兩倍,且重力方向是
在座標 y 軸方向,則此複合板的重心與形心是否會落在同一
點?
2W  a  W  3a 5a
(1) 重心 y  
2W  W 3
(2) 形心在面積之中點,形心 y  2a
∴重心與形心不同點

因此重心與形心不會在同一點,唯有均質的物體,其重心、質心、形心三者才會同
一點。

練習題 3-2 P101


如圖所示,三顆球位於同一平面的座標圖,A 球重量為 W,B
球重量為 2W,C 球重量為 3W,三顆球的集合重心位在 G 點,
則 C 球的座標(X, Y)為何?

編號 重量 x 座標 y 座標
A W 3 3
B 2W 3 0
C 3W X Y
合計 6W 6 2

3-1
機械力學上冊

W  3  2W  3  3W  X
x  6 ,X = 9
W  2W  3W
W  3  2W  0  3W  Y
y  2 ,Y = 3
W  2W  3W
∴C(9, 3)。
※3-2※線的形心之求法

練習題 3-3 P105


如圖所示,試求折線 AOBC 之形心與 y 軸之距離為多少?

求形心與 y 軸距離即求 x
10  (4)  10  5  5  10 60
x   2.4 cm 。
10  10  5 25

練習題 3-4 P106


如圖所示之半圓弧線,半徑為 1cm,則其形心與原點 O 之距離為
多少?

2 2  4
r  (1) 2  ( ) 2  。
 

3-2
第3章 重心

練習題 3-5 P107


試求組合線段如圖所示,求形心座標 x 之位置?

6  6  3  15
x  9 mm 。
6  3

※3-3※面的形心之求法
練習題 3-6 P111
正三角形邊長為 a,重心距頂點和底邊各為多少 a?

2 2 3 3 1 1 3 3
重心距頂點 h   a a ,重心距底邊 h   a a。
3 3 2 3 3 3 2 6

練習題 3-7 P112


如圖所示,此圖形面積部分之重心座標為多少?

3-3
機械力學上冊

對稱於 x 軸, y  0
r 2 r 2 r r
(r 2  )  x  r 2  0   ,x 
4 4 2 6
r
∴重心座標為 ( , 0) 。
6

練習題 3-8 P113


R
一半徑 R 的圓板,挖去半徑 的小圓板,將挖下的小圓板置於原圓板正左方,如圖所示,此
2

系統的質心距原圓心若干?

1 R 1 3
m  0  ( m)   m  ( R)
4 2 4 2 R
x 
1 1 2
m  ( m)  ( m)
4 4
R R
重心座標為 ( , 0) ,重心距原圓心為 。
2 2

3-4
第3章 重心

立即評量解答
※3-1※重心、形心與質量中心

立即評量 P102
( A ) 1. 物體重心位置之求法是應用何種原理? (A)力矩原理 (B)正弦定理 (C)拉密
定理 (D)虎克定理。
( D ) 2. 下列有關重心、形心與質心的描述,何者不正確? (A)物體重心之合力的作用線
一定會通過該物體的重心 (B)物體的質心位置可以在該物體外部 (C)物體的形
心座標會因參考座標不同而改變 (D)對所有物體而言,重心、形心與質心位置會
在同一點。

(D)在地球上均質物體三心才會同一點。
( C ) 3. 對於不規則的物體,求重心最方便的方法是 (A)力矩法 (B)稱重法 (C)懸掛法
(D)平衡法。
( B ) 4. 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A)一段直線之形心為該直線之中點 (B)物體的重力合
力之作用線必通過形心 (C)細圓環的形心為該圓之圓心 (D)均質圓球之重心即
為球心。

(B)通過重心。

※3-2※線的形心之求法

立即評量 P108
1 2r 4r
( A ) 1. 圓弧線半徑為 r 與 x 軸 y 軸相接之重心為 (A) x  y  (B) x  y 
4  3
2r 4r
(C) x  0 , y  (D) x  0 , y  。
 3
( D ) 2. 一圓弧線半徑為 r,其所對之圓心角為 θ(rad),則該弧線之形心到圓心之距離為
θ
2r sin( )
r sin θ r sin θ 2r sin θ 2 。
(A) (B) (C) (D)
θ 2θ θ θ
r sin 
圓心角 2θ 公式為

 
r sin( ) 2r sin( )
圓心角 θ 重心距圓心  2  2 。
 
( )
2

3-5
機械力學上冊

2d 4d 2d d
( D ) 3. 半圓弧直徑為 d 則其形心,距離圓心為 (A) (B) (C) (D) 。
3 3  
2r d
半圓弧重心距圓心  。
 

( A ) 4. 試求圓弧線之重心與圓心的距離為多少?
9 3 9 3 9 6
(A) cm (B) cm (C) cm (D) cm 。
2 3  
1
120˚ 為圓心角之一半用 60˚  
3
 3
r sin 3  3( )
r sin  3 2 9 3
x   ,x  。
 1  2

3
( B ) 5. 如圖所示,試求線段之重心與 x 軸距離為多少公分?
1 2 1 2
(A) cm (B) cm (C) cm (D) cm 。
  3 3
2r
半圓弧線圓周長 L   r ,求 y
2

 2 1   2  2   23
L1   ,   , L 2  2 ,   , L3  3 ,  
        
2 4 6
  ( )  2  ( )  3  ( )
y     2 cm 。
  2  3 

3-6
第3章 重心

※3-3※面的形心之求法

立即評量 P114
( D ) 1. 每塊均為正方形且相同之羅馬磁磚鋪成如圖,每塊邊長
5 7 5 3
d,則其形心座標應為 (A) ( d, d) (B) ( d, d)
4 4 2 2
3 5 7 5
(C) ( d, d) (D) ( d, d) 。
2 2 4 4

1 1
4m  d  4m  3d 4m  2d  4m  d
2 7 2  5d。
x  d,y
8m 4 8m 4

( D ) 2. 半徑 r 的圓盤,由材料 1 和材料 2 兩個半圓所組成。若材料 1 之密度恰為材料 2


2r 8r r 4r
之兩倍,則此圓盤之質心至圓心之距離應為 (A) (B) (C) (D) 。
3 3  9

4r 4r 4r
∴ (W  2W)  x  W( )  2W( ) ,∴ x  。
3 3 9

( B ) 3. 如圖所示,將邊長為 36 公分的均勻正方形紙張兩個
角向內對折壓平,使兩角頂恰與方形紙張中心重
合,則此動作會使重心移動多少距離?
(A) 1 (B) 1.5 (C) 2 (D) 3 公分。

3-7
機械力學上冊

18  36
A1 = 18  36, A 2   9  36 ,A3 = 9  36
2
(18  36)  (9)  (9  36)  6  (9  36)  6 2  (9)  1  6  1  6
x 
18  36  9  36  9  36 2 11
6
  1.5 cm 。
4
( D ) 4. 如圖所示,其梯形面積之形心(xc, yc)座標位置,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xc = 3.2 cm,yc = 2.2 cm (B) xc = 3.4 cm,yc = 2.4 cm
(C) xc = 3.6 cm,yc = 2.6 cm (D) xc = 3.8 cm,yc = 2.8 cm。

36  3  9  7
x  3.8
36  9
36  3  9  2
y  2.8 。
36  9

3-8
第3章 重心

( A ) 5. 如圖所示,面積形心的 y 座標值應為多少?
4r 2r r r
(A) (B) (C) (D) 。
21 11 7 5

1 2 4r 4r
4r 2  0  r  ( )
y 2 3  3  4r 。
1 7 21
4r 2  r 2
2

3-9
機械力學上冊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3-1 重心、形心與質量中心
物體由多數小質點集合而成,物體的重量等於這些小質點之平行力的合
重心 成, 重力合力 之作用線必定通過該點,則此點即稱為 重心 。在
有重力場處,重心位置是 固定 的。
形心 物體 幾何形狀 的中心,稱之。
一物體各部分的 質量集中於一點 來代替全部質量,此點即為質量中
質量中心
心,簡稱質心。在地球上重心與質心 同一點 。
(1) 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可以利用 懸掛法 求得。
(2) 重心的代數法求法,可依據 力矩原理 求得。
(3) 物體對於某直線之力矩代數和為 零 時,此直線必通過物體之重
心。
重心的特性 (4) 對稱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 對稱軸 上。
(5) 物體之重心位置是 固定 的,不會因物體位置的變更而改變,且
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之 內部 。
(6) 當物體為 均質 ,又有相同 密度 時,重心、形心、質心三點
在地表上會落在同一位置。

重心公式

合力(總重量)對任一軸之力矩大小=各分力(質點)對該軸之
力矩代數和 。
對 y 軸由力矩原理, W  x  W1x1  W2 x 2  W3 x 3  

3-10
第3章 重心

W1x1  W2 x 2  W3 x 3    Wi x i
∴x  
W  Wi

對 x 軸由力矩原理, W  y  W1 y1  W2 y 2  W3 y 3  
W1 y1  W2 y 2  W3 y 3    Wi y i
∴y 
W  Wi

3-2 線的形心之求法
一直線 重心在直線的 中點 上。
一圓周
重心在 圓心 上。
或一橢圓
1
圓弧 圓弧
2

r sin θ
x
θ 2r
圓弧線型 x

的重心
1 1
圓弧重心與圓心距離 x 圓弧與 x 軸 y 軸相接
4 4

2r
2 2r xy
x 

3-3 面的形心之求法
長方形、圓形、
重心位置在 兩對角線 之交點即為形心之位置。
正方形

3-11
機械力學上冊

三角形
1
重心在三中線的交點上,此重心之位置距離底邊,為高 h 的 ,距
3

2
頂點之距離為高之 。
3

梯形

(2a  b)h
y
3(a  b)

1
扇形 圓
2

2 r sin θ 4r
x  x
3 θ 3
圓形面的重心 1 1
圓重心與圓心距離 x 圓與 x 軸 y 軸相接
4 4

4 2r 4r
x xy
3 3

3-12
第3章 重心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一、選擇題
3-1 ( C ) 1. 凡物體乃由多數小分子集合而成,故物體之重量為地心引力作用於此等小分子之
平行力之合成,此合力之作用點即為物體之
(A)質心 (B)形心 (C)重心 (D)中心。
( A ) 2. 當物體之重量對於某直線之力矩代數和為零時,則該直線必通過物體的何處
(A)重心 (B)內部 (C)座標原點 (D)外部。
( A ) 3.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物體之重心必在物體內部 (B)物體對稱於 x 軸時,
y= 0 (C)經過重心之直線,稱為重心軸 (D)一物體之重心必為兩重心軸的交
點。 重心不一定在物體內部。
( A ) 4. 設三質點之質量 m1、m2、m3 分別為 3 kg、1 kg、
2 kg,試求此三質點組合質心座標為
多少 (A) (0.5, 3.5) (B) (3.5, 0.5) (C) (1, 2.5)
(D) (2.5, 1)。
3  (2)  1  1  2  4
x  0.5
3 1 2

3  3  1  8  2  2 21
y   3.5 。
3 1 2 6

3-2 ( B ) 5. 如圖所示之圓弧線,半徑為 r,則此圓弧線之重心 x 為


2r 2 2r 2r r
(A) (B) (C) (D) 。
   

 2
r sin( ) r( )
r sin θ 4  2  2 2r 。
x 
θ   
4 4

( D ) 6. 有一均質圓形截面的細鐵線,彎曲成半徑 2 cm 的半圓弧形,其形心距圓心多少公
1 2 3 4
分? (A) (B) (C) (D) 。
   
2r 2  2 4
半圓弧重心距圓心    cm 。
  

3-13
機械力學上冊

( D ) 7. 一鋼絲圍成半徑 r 之封閉半圓形,求重心與 x 軸距離為


多少?
(A) 0
2r
(B)

4r
(C)
3
2r
(D) 。
2

2r
r( )  2r(0)
 2r
y  。
 r  2r 2

( A ) 8. 如圖所示,一均勻直角線段被懸掛在 B 點, AB = 2 cm,
BC = 4 cm,當平衡時, AB 與鉛直方向成 θ 角,則 tan θ =
1
(A)4 (B) (C)2 (D)3。
4

4  0  2 1 1 42  20 4
x  ,y 
42 3 42 3
4
y
tan    3  4 。
x 1
3

3-14
第3章 重心

3
( B ) 9. 如圖所示, 圓弧之重心與座標原點之距離為
4
2r 2 2r 3 2r 2r
(A) (B) (C) (D) 。
3 3 2 2

公式重心距圓心

3 2
r sin r
r sin  4  2  2 2r 。
 
 3 3 3
4 4

1 4 2 r 3 2 r 8 r
3-3 ( A ) 10. r 為半徑,則 圓面積的重心距圓中心為 (A)  (B)  (C) 
4 3  2  3 
3 r
(D)  。
8 

 2 
r sin( ) r
2 r sin θ 2
   4  2  2  4 2  r 。( 1 圓用 2   )
3 θ 3  3  3  4 2 4
4 4

θ
4r sin( )
r sinθ 2r sinθ 2
( C ) 11. 如圖扇形面積重心 x (A) (B) (C)
θ 3θ 3θ
θ
r sin( )
(D) 2 。
θ
2
2 r sin 
公式 x   ,當中 θ 為圓心角之一半
3 

故此題公式用
2
 
r sin 4r sin
2 2  2。
∴x  
3  3
2
( B ) 12. 如圖所示之面積,已知 r = 0.25R,若要使面
積形心的 y 座標值為 0.75h,則 h 應為多少?
125R 128R 85R 78R
(A) (B) (C) (D) 。
64p 75p 64p 75p

3-15
機械力學上冊

1 4R 
R 2 ( )  R 2 (h)
2 3 16 128R
y  0.75h ,∴ h  。
1 2  2 75 
R  R
2 16
( A ) 13. 如圖所示,一半徑為 2R 之半圓,挖去右邊半徑為 R 之半圓補至左下方,形成如
圖示之部分。其形心距離 O 點之座標 (x, y) ,則 (x, y) 為何?
2R 4R 2R 4R
(A) (1. 5R, ) (B) (1.5R, ) (C) (1.75R, ) (D) (R, )。
 3 3 

R 2 R 2 3 R
2R 2 (2R)  (3R)  (R) 4R  R 
x 2 2  2 2  3R
2 2
R R 2 2
2R 2  
2 2
2
8R  R 4R R 2 4R 16R 2R 2R
2R 2 ( )  ( ) ( )  
y 3 2 3 2 3  3 3 3  2R 。
R 2 R 2 2 
2R 2  
2 2

3-16
第3章 重心

( C ) 14. 如圖所示,ABCD 與 EFCD 為兩塊厚度相等的


均質板塊,已知 ABCD 矩形板的重量是 EFCD
的兩倍,其重力方向是在座標 y 軸方向,則下
列關於此複合板的重心、形心與質心之敘述,
何者錯誤? (A)重心、形心與質心的 x 座標相
同 (B) 重心與質心在同一點 (C) 重心與形心
在同一點 (D)形心到 x 座標軸的距離為 2a。

5
(W  2W)  y  W(3a)  2W(a) ,∴ y  a
3
5
重心與質心座標均為 (0, a)
3
形心座標(0, 2a),∴形心與重心不同點。
( C ) 15. 試求圖中面積之形心至 x 座標軸的距離約為多少 cm?
(圖中尺寸以 cm 為單位) (A) 3.14 (B) 3.41 (C) 4.13
(D) 4.31。

重心與 x 軸距離即求 y
(36  10.125  27)y  36  6  10.125  4.5  27  1.5 ,∴ y  4.13 cm 。

3-17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6. 正三角形邊長為 h,重心距頂點為多少?


1 2 3 3
(A) h (B) h (C) h (D) h。
3 3 3 6

2 2 3 3
重心距頂點 高 ( h)  h。
3 3 2 3
( C ) 17. 如圖所示之圖形,其重心座標與 x 軸距離為
(A) 1.8 (B) 2.8 (C) 3.8 (D) 4.8 cm。

重心與 x 軸距離即求 y
(24  6  12)  y  24  5  (6)  3  12  1 , y  3.8 cm
∴重心座標為 x  0 cm , y  3.8 cm 。
( D ) 18. 如圖之斜線部分為一半圓去掉一長方塊之面積,此
2
1
斜線面積之形心 y 為 (A) 2 h
2
2 2 4 2
1 1
2 1
(B) 3 h (C) h (D) 3 h。
2 2 2

3-18
第3章 重心

4 4 2
2 h3  h3 1
4( 2 h) h
∴ (h 2  2h 2 )  y  h 2   2h 2  , y  3 2  ( 3 )h 。
3 2 h  2h 2 2

( C ) 19. 如圖所示,則斜線面積之重心至 y 座標軸的距離為


r r r r
(A) (B)  (C)  (D) 。
6 2 6 6 2 6

重心與 y 軸距離即求 x

r 2 r
r 2 (0)  ( )
4 2 2 r
x 2
 。
2 r 6 2
r 
4

3-19
機械力學上冊

2 4 2 28
( D ) 20. 如圖所示,斜線面積之重心 y (A) (B) (C) (D) 。
3 3  9

8  4
2 ( ) ( )
y 3 2 3  28 。
 9
2 
2

二、計算題

3-1 1. 有三質點,其質量及座標如圖所示,試求其組合質心座標為
何?

利用力矩原理
2  0  3  (2)  5  3
x  0.9
235
2  0  3 3  5 2
y  1.9
235
質心座標為(0.9, 1.9)。

3-20
第3章 重心

2. 如圖所示的二個均質且密度相同的球體,已知大球的半徑
為 2r,小球的半徑為 r。大球與小球相切,則由此二球所組
成的組合球體重心與大球球心之間的距離為多少?

4 3
V球  r ,V 與 r3 成正比,∴半徑差 2 倍,重量差 8 倍(密度相同時)
3
(8W  W)  x  8W  0  W  3r
r
∴x  。
3

3. 如圖,將底面 30 cm 均勻方塊體置於傾斜角為 37°之斜面上不滑


動,欲使方塊不致傾倒,則此方塊之高度 h 的最大值為多少公
分?

重心超過底部就會形成力矩且傾倒,∴h = 40 cm。

3-2 4. 如圖所示圓形線圈半徑為 r,是由二段均質但材質不同之半圓


弧線所組成,若左半圓弧線 A 之重量為右半圓弧線 B 之三倍,
求此組合圓形線圈之重心座標為何?

3-21
機械力學上冊

若右半圓弧線 B 為 W,則左半圓弧線 A 為 3W
2r
LA = 3W, ( , 0)

2r
LB = W, ( , 0)

2r 2r
3W  ( )  W  ( )
x    r 。
3W  W 

5. 三段粗細均勻的細銅線彎曲成 U 形,以細繩自 B 點吊起,平衡時如圖


所示,若 AB  CD  BC  L ,則 tanθ =?

1
L0  L L  LL
2 1
x  L
LLL 2
1 1
L L  L L  L0
2 2 1
y  L
LLL 3
1
L
y 2
tan    3  。
x 1L 3
2

3-22
第3章 重心

3-3 6. 如圖所示,兩塊邊長分別為 4 cm、2 cm 之正方形均質且厚度相同之


物體,當達平衡時 tanθ 值為多少?

16  2  4  5 52 13
x   cm
16  4 20 5
16  2  4  1 36 9
y   cm
16  4 20 5
13
x 13
小心, tan    5  。
y 9 9
5

7. 如圖所示,若此面積之重心在 y 軸上,則 b 應為若干?

重心在 y 軸上, x  0 ,即求 x ,用 0 代入求未知數 b


b8 b   42 4  4
 ( )      22  0
x 2 3 2 3  0
b  8   42 2
   2
2 2
4 8  16
 b2   0 , b 2  2  16 ,∴ b  4 2 cm 。
3 3

3-23
機械力學上冊

8. 如圖所示,C、B、A 三均勻木塊,長度均為 L,其重量分別為 W、2W、3W,參差疊放


水平桌上,若每塊伸出量均為 x,則欲使木塊不傾倒,則 x 最大值為多少?

以最底層木塊的左端為座標原點,則各木塊重心座標如圖所示,欲不傾倒:
L L L
3W   2W  (x  )  W  (x  x  )
xG  2 2 2  Lx  x  3 L。
3W  2W  W 10

3-24
第3章 重心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C ) 1. 有關重心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一均勻材質的球體,其重心即為球心 (B)重心
位置是固定的,不因位置的變更而改變 (C)重心一定在物體的內部 (D)均勻材
質且形狀對稱之物體,重心必在其對稱軸上。
( D )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物體之重心必在物體內部 (B)物體對稱於 x 軸時,
x=0 (C)經重心之平面,謂之重心軸 (D)平面之重心,必為兩重心軸之交點。
對稱 x 軸則 y = 0。經重心的直線謂之重心軸。
( A ) 3. 如圖所示,一長 24 cm 的鐵絲折成一直角三角形 ABC,則
該鐵絲的重心至 y 軸的距離為多少公分? (A)4 (B)5
8
(C) (D)6。
3

重心與 y 軸距離即求 x
6  3  8  6  10  3 96
x  4。
6  8  10 24
4r
( B ) 4. 半圓面積之重心位於距圓心 處,圖中塗黑部分之
3
重心為
(A) x  y  0.21r (B) x  y  0.23r
(C) x  y  0.25r (D) x  y  0.27r 。

3-25
機械力學上冊

  r2 r   r2 4r
[r  r  ]  x  (r  r)    (r  )
4 2 4 3
x  0.23r ,同理 y  0.23r 。
( D ) 5. 如圖所示之剖面(塗黑)部分,其形心位置至 x 軸之距離為
(A) 54.31 mm (B) 64.31 mm (C) 74.31 mm (D) 84.31 mm。

  50 2   50 2
(10000 + 7500  )× y = 10000×50 + 7500×125  ×65
4 4
y = 84.31 mm。

( D ) 6. 已知一 T 形斷面,如圖所示,C 為其形心,試問 C1 等


於多少 mm?
(A) 35.5 (B) 34.5 (C) 33.5 (D) 32.5。

(400 + 400) y = 400  20 + 400  45


y = 32.5。

3-26
第3章 重心

( C ) 7. 重心位置之求法,一般乃採用
(A)拉密定理 (B)正弦定理 (C)力矩原理 (D)餘弦定理。

( A ) 8. 如圖所示,任意三角形 ABC 之重心至 y 軸的距


a+2b 2a+b 3a+2b
離為 (A) (B) (C)
3 L 2L
2a+b
(D) 。
3

重心與 y 軸距離即求 x
bh 2 ah 1 (a 2  3ab  2b 2 )
( b)  (b  a)
∴x  2 3 2 3  6
bh ah (a  b)

2 2 2
(a  b)(a  2b)
6 2b  a
  。
(a  b) 3
2
( C ) 9. 半圓弧之形心,距離圓心為何?(設圓之直徑為 d)
2d d d 3d 2r d
(A) (B) (C) (D) 。  。
 2  3  
( B ) 10. 若物體之重量對於某直線之力矩代數和為零時,則該直線必通過物體之
(A)形心 (B)重心 (C)坐標原點 (D)中點。

3-27
機械力學上冊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D ) 1. 如圖所示,組合線段 OABCDE 之重心座標 (x, y) 為: (A) x = 1.6, y = 1.8
(B) x = 1.6, y = 2.6 (C) x = 2.7, y = 3.2 (D) x = 4.8, y = 3.4。 【95 統一入學】

20  4 2  4 4  46  68


x  4.8
24446
2 1  4  2  4  4  4  6  6  3
y  3.4 。
24446
( A ) 2. 如 圖 所 示 , 斜 線 部 分 面 積 之 重 心 座 標
(x, y) 為:
(A) x = 29.8, y = 27.4
(B) x = 27.4, y = 29.8
(C) x = 60, y = 40
(D) x = 40, y = 60。 【95 統一入學】

3-28
第3章 重心

400  20  500  5  1600  40


x  29.8
400  500  1600
400  75  500  45  1600  10
y  27.4 。
400  500  1600
( D ) 3. 如圖所示的線段 ABC,其中 AB 線段及 BC 線段的長度均為 10,則線段 ABC 的
形心座標為: (A) (3, 8) (B) (6, 0) (C) (5, 4) (D) (6, 4)。 【96 統一入學】

由左右、上下均對稱,∴形心在中點。
( A ) 4. 如圖所示面積的形心位置 y 為多少 cm? (A) 10 (B) 9 (C) 8 (D) 7。
【98 統一入學】

3-29
機械力學上冊

總面積 A = A1 + A2 = 300 + 300 = 600


A1 y1  A 2 y 2 300  15  300  5 6000
y   = 10 cm。
A 600 600

( B ) 5. 如圖所示之斜線區域,其半徑 r1 = 3 cm,r2 = 9 cm,若 G 點為該斜線區域之形心


8 13 16
位置,則 y 是多少 cm? (A) (B) (C) (D) 6。 【100 統一入學】
  

81 12 9 4
  
A 2 x 2  A1x1  2   486  18  3 。
y  2
A 2  A1 81 9 36 

2 2

3-30
第3章 重心

( B ) 6. 如圖斜線所示的四分之三圓面積,若圖中之 a = π,
其形心的直角坐標 (x, y) 約為多少?(註:π = 3.14)
(A) (1.12, 1.12) (B) (1.33, 1.33) (C) (1.49, 1.49)
(D) (1.67, 1.67)。 【101 統一入學】

9 4a
9a 2   0  a 2 ( ) 3
x 4   9a  4 a  4   1.33
9 27a 2  3  3 
9a 2   a 2 
4 4
(∵π = a)對稱 45°線,∴ x  y  1.33 。
( C ) 7. 如圖所示的 T 形截面積,其截面尺寸參數為:L1、T1、L2、T2,座標原點如圖示
O 點,令此截面積的形心位置座標為 (x, y) ,其中 x  0 ,則下列 y 的表示式何者
[(T L )  (T2 L 2 )](L 2 ) (T L )L  (T2 L 2 )L1
正確? (A) y  1 1 (B) y  1 1 2
(T1L1 )  (T2 L 2 ) (T1L1 )  (T2 L 2 )
T L L
(T1L1 )( 1  L 2 )  (T2 L 2 ) 2 (T1L1 )(T1  L 2 )  (T2 L 2 ) 1
(C) y  2 2 (D) y  2 。
(T1L1 )  (T2 L 2 ) (T1L1 )  (T2 L 2 )
【106 統一入學】

3-31
機械力學上冊

T1 L
T1L1 (L 2  )  L 2 T2 ( 2 )
y 2 2 。
T1L1  T2 L 2

( C ) 8. 如圖所示,一均勻圓盤上受同方向的二質點力 W1 及 W2 垂直作用於 xy 平面,其


力大小與座標分別為 10 N(4, 6)及 30 N(8, –4),現有另一同方向的質點力 W3,其
大小為 20 N,欲使圓盤於圓心(0, 0)位置達到力矩平衡,則 W3 應作用於何處(xy
座標)? (A) (14, 3) (B) (–3, 14) (C) (–14, 3) (D) (–14, –3)。
【107 統一入學】

W1:10 N(4, 6),W2:30 N(8, –4),W3:20 N (x, y) ,合力座標(0, 0)

由力矩原理
10  4  30  8  20  x
x 座標: 0  ,∴ x  14
10  30  20
10  6  30  (4)  20  y
y 座標: 0  ,∴ y  3 。
10  30  20

3-32
第3章 重心

( A ) 9. 如圖所示的組合空心截面,其截面尺寸參數為:H、R、V、W,x-y 座標系原點
如圖示 O 點,令此截面的形心位置座標為 (x, y) ,其中 x  0 ,則下列 y 的表示式
1 2 1 2
V W  4H 2 W  HR 2 V W  4H 2 W  HR 2
何者正確? (A) y  3 (B) y  3
VW  4HW  R 2 VW  4HW  R 2
1 2 1 2
V W  4H 2 W  HR 2 V W  4H 2 W  HR 2
(C) y  3 (D) y  3 。
VW  4HW  R 2 VW  4HW  R 2
【108 統一入學】

1 1 2
VW( V)  4HW(H)  R 2 (H) V W  4H 2 W  HR 2
y 3 3 。
VW  4HW  R 2 VW  4HW  R 2

3-33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0. 常用於重型機械負重結構的 C 型鋼斷面如圖所示,則其形心至 y 軸的距離為何?


B   B  B   B 
H1B1  1   H 2 B 2  B1  2  H1B1  1   2H 2 B 2  B1  2 
 2  2  (B) 2
   2 
(A)
H1B1  H 2 B 2 H1B1  2H 2 B 2
B   B  B   B 
H1B1  1   2H 2 B2  B1  2  H1B1  1   2H 2 B2  B1  2 
2
   2  (D)  2  2 
(C) 。
H1 (B1  B2 )  (H1  2H 2 )B2 H1 (B1  B2 )  (H1  2H 2 )B2
【109 統一入學】

形心至 y 軸距離即求 x

3-34
第3章 重心

1 B
H1 (B1  B2 )  (B1  B 2 )  B 2 (H1  2H 2 ) (B1  2 )
∴x  2 2
H1 (B1  B 2 )  B2 (H1  2H 2 )

H1 HB
(B1  B 2 ) 2  B 2 (H1B1  1 2  2H 2 B1  H 2 B 2 )
 2 2
H1 (B1  B 2 )  B 2 (H1  2H 2 )

H1 HB 2
(B12  2B1B2  B 2 2 )  (H1B1B 2  1 2  2H 2 B1B 2  H 2 B 2 2 )
 2 2
H1 (B1  B 2 )  B2 (H1  2H 2 )

B1 B
)  2H 2 B2 (B1  2 )
H l B1 (
 2 2 。
H1 (B1  B 2 )  B 2 (H1  2H 2 )

另解:

B1 B
H1B1 ( )  2H 2 B 2 (B1 + 2 )
x 2 2
H1B1 +2H 2 B2

B1 B
H1B1 ( )  2H 2 B2 (B1 + 2 )
 2 2

H1 (B1 +B 2 )  B2 (H1  2H 2 )

3-35
機械力學上冊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1. 大雄班上現在正由老師教導彎線機的操作,利用簡單模具即可加工出精確單一或多種曲率
半徑的彎折件,常用於汽車零件、園藝、家電製品、置物架等鋼線彎曲件。幾次示範操作
後,要求同學分組且自行設計期末成品,成品可以是單一件亦或銲接組合件,設計發想必
須與技術高中所學習的相關知識結合。
(1) 大雄和靜香利用鋼線彎折出表面織構符號的延伸符號,如圖(a)及(b)所示,試求出組合
線段之重心距離 O 點的座標位置。

▲圖(a) ▲圖(b)
L 2L
L  (  cos 60)  2L  (  cos 60  L  cos 60)  L  (L  cos 60)
xa  2 2
L  2L  L
2 2
L L
 2L2 
 4 2  11 L
4L 16
L 2L
L  (  sin 60)  2L  (  sin 60)  L  (L  sin 60)
ya  2 2
L  2L  L
3 L2 3 L2
 3 L2 
 4 2  7 3L。
4L 16
L 2L
L  (  cos 60)  2L  (  cos 60  L  cos 60)  2R  (L  cos 60)
xb  2 2
L  2L  2R
2
L
 2L2  RL
4 9L2  4RL
 
3L  2R 4(3L  2R)

3-36
第3章 重心

L 2L
L  (  sin 60)  2L  (  sin 60)  2R  (L  sin 60  R)
yb  2 2
L  2L  2R
3 L2 3L 5 3 L2
 3 L2  2RL  (  R)  3 RL  2R 2
 4 2  4
3L  2R 3L  2R
2 2
5 3 L  4 3 RL  8R
 。
4(3L  2R)
(2) 胖虎與小夫則利用銅線彎折出幾何公差性質符號的曲面輪廓度與傾斜度,如圖(c)及圖
(d)所示,試求出組合線段之重心距離 O 點的座標位置?

▲圖(c) ▲圖(d)
2L  L  L  L
xc  L
2L  L
2L
2L  0  L  2
yc    2L 
2L

2L  L 2L  L 2  
1.5L 1.5 2 L
1.5L   1.5 2 L  (  cos 45)
xd  2 2
1.5L  1.5 2 L
2.25 2 2.25 2 L2
L 
2.25  2.25 2
 2 2  L
1.5L  1.5 2 L 33 2
1.5 2 L 2.25 2 L2
1.5L  0  1.5 2 L  (  sin 45) 0 
2 2 2.25 2 L
yd    。
1.5L  1.5 2 L 1.5L  1.5 2 L 33 2

3-37
機械力學上冊

2. 小杉是班上的資優生,老師希望他可以帶領班上同學,以提升大家的立體觀念,因此出了
如圖(a)所示之等角立體圖(單位:mm),請他教大家繪出其三視圖。

▲圖(a)

(1) 試求其前視圖如圖(b)所示的輪廓面積之重心距離左
下角的座標位置。(單位:cm)
9  0.75  14  5 6.75  70
xF  
9  14 9  14
76.75

23
9  3  14  1 27  14 41
yF    。 ▲圖(b)
9  14 9  14 23
(2) 試求其上視圖如圖(c)所示的輪廓面積之重心距離左
下角的座標位置。(單位:cm)
4  2.5
30  3  3.125  (  6)
xT  3
30  3.125
90  10.42  18.75 100.42  18.75
 
30  3.125 30  3.125 ▲圖(c)
y T  2.5 。

3-38
第3章 重心

(3) 試求其右視圖如圖(d)所示的輪廓面積之重心距離左下角的座標位置。(單位:cm)

▲圖(d)
10  2.5  8  4  6  2 25  32  12 69 23
xR    
10  8  6 10  8  6 24 8
4
10  1  8  4  6  (  2)
3 10  32  20 62 31
yR     。
10  8  6 10  8  6 24 12

3-39
機械力學上冊

3-40
CH 4 摩擦

練習題解答
※4-2※摩擦定律
練習題 4-1 P132
物體重 200 牛頓放在水平面上,受一水平力 P 作用,若物體與地面之靜摩
擦係數 0.6;動摩擦係數 0.55,試求 (1)當 P = 118 牛頓時之摩擦力?
(2)當 P = 125 牛頓時之摩擦力?

由Fy = 0,N  200 = 0,N = 200 牛頓


最大靜摩擦力 f s max = 0.6  200 = 120 牛頓
當 P 大於 120 牛頓時物體才會運動
(1) P = 118 牛頓時,物體靜止,∴摩擦力為 118 牛頓
(2) P = 125 牛頓時,物體運動,∴摩擦力= f 動   動  N  0.55  200  110牛頓 。

練習題 4-2 P133


如圖所示,重 170 N 之物體置於水平面上,若物體與水平面間之靜
摩擦係數為 0.4,今用 50 N 的拉力作用之,則其摩擦力為多少牛頓?

由 Fy  0 ,N  170 + 30 = 0,∴N = 140 牛頓


f s max  N  0.4  140  56 牛頓
水平推力 40 牛頓 <f s max  56 牛頓 ,∴物體靜止
摩擦力為 40 牛頓。

4-1
機械力學上冊

※4-3※摩擦角與靜止角
練習題 4-3 P136
若物體間之摩擦係數為 1 時,其摩擦角為若干度?靜止角為多少度?
  tan   1 ∴   45 ,靜止角=摩擦角= 45°。

練習題 4-4 P137


如圖所示,使一均質桿重 W 剛好保持即將滑動瞬間時,則桿與地
面之摩擦係數為多少?

1
  tan  

3
※4-4※滑動摩擦
練習題 4-5 P142
如圖所示,一物體重 230 N 若施力 50 N 可使物體開始移動,求靜摩
擦係數。

Fy  0 , N  30  230  0 ,∴N = 200 牛頓


由 Fx  0 , 40  f  0 , f  N  40    200
∴μ = 0.2。

4-2
第4章 摩擦

練習題 4-6 P143


如圖所示(所有接觸面靜摩擦係數 μ 均為 0.2),要拉動
200 N 運動時,P 至少為多少牛頓?

由 A 物體之自由體圖
Fy  0 , N1  100  0 ,∴ N1  100牛頓
Fx  0 , T  f1  0 , T  f1  N1  0.2  100  20牛頓
由 B 物體自由體圖
由 Fy  0 , N1  200  N 2  0
N 2  100  200  300 牛頓
f 2  N 2  0.2  300  60牛頓
由 Fx  0 , P  f1  f 2  0 , P  f1  f 2  20  60  80牛頓 。

練習題 4-7 P144


均質長方形物體如圖所示,寬 40 cm、高 70 cm、重量為 200 N,
物體與地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0.4,當施加 P 力可使物體移動而
不致傾倒時,則最大高度 h 為多少 cm?

Fy  0 , N  200  0 ,N=200 牛頓, f  N  0.4  200  80牛頓


Fx  0 , P  f  0 , P  f  80牛頓
M A  0 , P  h  200  20  0 , P  h  200  20 , 80  h  200  20 ,∴ h  50 cm 。

4-3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4-8 P145


如圖所示,梯重 40 N,直牆為光滑面,梯與地板之靜摩擦係數為 0.4,
今欲使梯子開始向右運動,試求所需 P 力之大小?

由梯子之自由體圖
M B  0 , 40  3  N A  8  0 ,∴ N A  15 N
Fy  0 , N B  40  0 ,∴ N B  40 N
f  N B  0.4  40  16 N
由 Fx  0 , P  f  N A  0
∴ P  f  N A  16  15  31 N 。

練習題 4-9 P147


如圖所示,一重 100 N 之方形物體置於斜面上,其物體與斜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0.3,求能使
100 N 之方形物體剛好不動,W 重量範圍為多少牛頓?

4-4
第4章 摩擦

由 100N 之自由體圖
Fy  0 , N  80  0 ,N = 80 牛頓
f  N  0.3  80  24 牛頓
(1) 若 100N 物體上滑,f 向下
由 Fx  0 ,f + 60  W = 0,W = f + 60 = 84 N。
(2) 若 100N 物體下滑,f 向上
由 Fx  0 , T  f  60  0 ,T + f = 60
∴ T  60  f  60  24  36 牛頓  W
∴ 36 N  W  84 N 物體靜止。

4-5
機械力學上冊

立即評量解答
※4-1※摩擦的種類

立即評量 P129
( B ) 1. 當一物體放置於水平面上,受水平拉力 P 作用,在發生運動前,物體與水平接觸
面之摩擦力大小與拉力 P 之大小成何種關係? (A)沒有關係 (B)成正比 (C)成
反比 (D)始終為定值。
( D ) 2. 物體重 200 N 靜置於平面上,若無外力作用,其靜摩擦係數為 0.2,則產生之摩擦
力為 (A) 40 (B) 20 (C) 10 (D) 0 牛頓。
當無外力作用時,物體不動,沒有受到摩擦力。
( C ) 3. 下列何種形式的摩擦力最小? (A)最大靜摩擦 (B)滑動摩擦 (C)滾動摩擦
(D)極限摩擦。
( B ) 4. 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接觸面之運動方向 (A)相向 (B)相反 (C)必垂直
(D)不一定。

※4-2※摩擦定律

立即評量 P134
( D ) 1. 摩擦力與接觸面積之大小成 (A)正比 (B)反比 (C)平方反比 (D)無關。
摩擦力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 B ) 2. 摩擦力之大小與下列何者成正比? (A)接觸面積大小 (B)接觸面之正壓力大小
(C)滑動之速度 (D)接觸時間。
( D ) 3. 當物體置於水平面,受水平推力 P 作用,
令物體與平面之間摩擦力為 f,如圖所示
為水平推力為 P 與摩擦力 f 之關係示意
圖,下列何者正確?
(A)在區間(I),物體是運動的
(B) fb 是最大靜摩擦力
(C) fa 是動摩擦力
(D) θ 角度一定是 45°。
在(I)為靜止、在(II)為運動、fa 為最大靜摩擦力、fb 為動摩擦力。

4-6
第4章 摩擦

( A ) 4. 有一滑塊重量為 100 N,靜置於水平面上如圖所示,若滑塊


與地面間之靜摩擦係數 0.4,動摩擦係數 0.35,當水平力
P = 45N 作用於滑塊時,摩擦力為多少牛頓?
(A) 35 (B) 40 (C) 45 (D) 20。

由 Fy  0 ,N  100 = 0,N = 100 牛頓


fs max  N  0.4  100  40 牛頓 <推力 45 牛頓
∴物體運動,摩擦力 f 動  0.35  100  35 牛頓 。

( D ) 5. 如圖所示,一均質桿重 240 N,靠在光滑牆上,若地面摩擦


係數 µ = 0.5,則此時地面之摩擦力為多少牛頓?
(A) 120 (B) 100 (C) 80 (D) 60。

由 Fy  0 ,N  240 = 0,∴N = 240 牛頓

M A  0 , N B  12  240  3  0 ,∴NB = 60 牛頓
f s max  0.5  240  120 牛頓 > NB(60 牛頓),∴梯子靜止

地面摩擦力為 60 牛頓。

※4-3※摩擦角與靜止角
立即評量 P137
( B ) 1. 若一物體置於斜面上,當斜面之傾斜角逐漸增加至物體開始下滑時之傾斜角 θ
時,則物體與接觸面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A) cosθ (B) tanθ (C) cscθ (D) secθ。

4-7
機械力學上冊

( A ) 2. 摩擦係數等於摩擦角之 (A)正切值 (B)餘切值 (C)正割值 (D)餘割值。


( D ) 3. 若物體置於粗糙之水平面上,若其摩擦角為 30°,則其靜摩擦係數為
1 3 1
(A) (B) (C) 3 (D) 。
2 2 3
1
  tan   tan 30  。
3

( A ) 4. 若有一甲蟲在半圓形碗裡欲爬出來,無論往哪個方
向爬,最高只能爬到與圓心垂直軸成 37°角的位置
便往下滑,如圖所示,則甲蟲和碗之間的靜摩擦係
3 4 3 4
數為多少? (A) (B) (C) (D) 。
4 3 5 5

3
  tan 37  。
4
( B ) 5. 欲拖動置於水平地面上之重物,如圖所示,若地面與此物
間之摩擦角為 30°,則拖動繩方向與水平面之夾角 α 為幾
度時作用力 P 最小即可拉動物體?
(A) 0° (B) 30° (C) 45° (D) 60°。

當    ,拉力最小即可拉動物體

當 P 與總反力垂直時力量最小(一點到一直線最短的距離為垂直時)
∴     30 。

4-8
第4章 摩擦

( D ) 6. 如圖所示,當一根重 100 N 的細長桿斜靠於光滑牆面的 A 點及粗糙地面的 B 點位


置,長桿即將開始滑動,則此長桿與粗糙地面的靜摩擦係數應為何?
(A) 0.24 (B) 0.28 (C) 0.32 (D) 0.36。

0.8
  tan    0.36 。
2  0.2
※4-4※滑動摩擦
立即評量 P147
( D ) 1. 聖誕老公公的兩隻麋鹿在吵架,以角對角使力互相推擠對方。若甲鹿步步進逼,
乙鹿節節敗退,則下列有關作用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鹿對乙鹿的施力應
大於乙鹿對甲鹿的施力 (B)乙鹿對甲鹿的施力等於甲鹿所受的合力 (C)甲鹿對
乙鹿的施力等於甲鹿所受的合力 (D)地面對甲鹿的摩擦力大於地面對乙鹿的摩
擦力。
(A)由牛頓第三定律,甲鹿對乙鹿的施力量值等於乙鹿對甲鹿的施力量值。
(B)甲鹿所受合力等於乙鹿對甲鹿的施力與地面對甲鹿之摩擦力的和。
(C)乙鹿所受合力等於甲鹿對乙鹿的施力與地面對乙鹿之摩擦力的和。
(D)甲、乙兩鹿整體向乙鹿方向移動,表示地面對甲鹿的摩擦力大於乙鹿。

4-9
機械力學上冊

( A ) 2. A、B 兩物體與水平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皆為
0.3,今有水平力 35 牛頓作用於 A 物體上,若
A 物體之質量為 10 公斤,B 物體之質量為 8
公斤,F = 35 牛頓,則 A、B 間的正向力為多
少牛頓?(g = 10 公尺/秒 2) (A) 5 (B) 10 (C) 30 (D) 35。
1 kgw = 10 牛頓,10 kgw = 100 牛頓
A 與水平面間之最大靜摩擦力 f SA  10  10  0.3  30 N
B 水平面間之最大靜摩擦力 f SB  8  10  0.3  24 N
外力 35  f SA  f SB ,故兩物保持靜止不動

對 A 而言,其水平方向之受力情形如圖

由力的平衡可知Fx = 0, 35  FAB  f SA  0 , FAB  35  f SA  35  30  5 N 。

( D ) 3. 一箱子寬 1 公尺、高 3 公尺、100kgw,置於一平面上受


一水平作用力 P 如圖。若平面靜摩擦係數為 0.3,則當
箱子即將傾倒而不滑動時,x 至少為多少公尺?
5
(A) 2.5 m (B) 2 m (C) 1.5 m (D) m。
3

欲使物體移動 P 最小值為 30 kgw


5
MA = 0, P  x  100  0.5 ,30x = 50,∴ x  m。
3

4-10
第4章 摩擦

( B ) 4. 一重量為 20 kgw 之均勻鐵梯 AB,A 端置於具摩擦阻力之


粗糙地面,B 端靠在光滑無摩擦力之牆面。若 A 端位置恰
距牆面 2 m 時鐵梯開始滑動(如圖所示),則地面與鐵梯間
之靜摩擦係數為?
(A) 0.20 (B) 0.25 (C) 0.30 (D) 0.35。

由Fy = 0, N A  20  0 ,NA = 20 kgw


MA = 0, 20  1  N B  4  0 ,∴NB = 5 kgw
由Fx = 0, f  N B  0 , f  N B  5 kgw
1
剛好下滑 f  N A , 5    20 ∴   。
4
( A ) 5. 如圖所示,滑塊重量 W = 130 N 置於斜面,滑
塊與斜面之間具有靜摩擦係數 μ = 0.2,如圖示
拉力 F 欲使滑塊不下滑,求拉力 F 至少為多少
N? (A) 26 (B) 74 (C) 36 (D) 64。

由Fy = 0, N  120  0 ,∴N=120 牛頓


f  N  0.2  120  24牛頓
下滑 f 向上, Fx  0 , F  f  50  0
F  50  f  50  24  26牛頓 。

4-11
機械力學上冊

( A ) 6. 如圖所示,物塊 A 之重量為 260 N,已知該物塊與斜面


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0.2,則欲阻止該物塊而使其沿斜面往
下移動所需之最小水平力 P 為多少 N?
(A) 52 (B) 104 (C) 175 (D) 205

5 5
由 Fy  0 , N  P  240  0 , N  P  240
13 13
1
f  N  0.2N  P  48
13
12
物體下滑 f 向上, Fx  0 , P  f  100  0
13
12 1
P  P  48  100  0 ,∴ P  100  48  52牛頓 。
13 13

4-12
第4章 摩擦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4-1 摩擦的種類
當兩物體有 相對運動 或有 滑動的傾向 時,其接觸面上,會
摩擦力 產生阻礙相對運動或滑動傾向之力,稱之。摩擦力與物體運動 方
向相反 ,且表面愈粗糙者,摩擦力也愈 大 。
摩擦力分類 靜摩擦力 、 動摩擦力 及滾動摩擦力。
(1)靜摩擦力:物體受力作用時,仍處於 靜止狀態 ,沒有滑動現
象。此摩擦力稱為靜摩擦力。若物體在水平面上受水平作用力而靜
止,則此時靜摩擦力等於 水平作用力 。
靜摩擦力
(2)最大靜摩擦力:物體受力後,即將 滑動之瞬間 ,此時之摩擦
力稱為最大靜摩擦力 fs max,當最大靜摩擦力等於 有效推力 ,物
體才會滑動。
動摩擦力 物體在平面上受力產生 運動 時接觸面的摩擦力。
物體在平面上 滾動 時,其接觸面所產生之阻力,滾動摩擦力
滾動摩擦力
小於 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

推力與摩擦力
之關係

繪圖:

4-2 摩擦定律
(1) 摩擦力與摩擦係數僅與接觸面的性質有關,與 接觸面積 的大
小無關。
摩擦定律
(2) 兩接觸面間之摩擦力與接觸面正壓力之大小成 正比 ,摩擦係
數不因正壓力之增減而 改變 。

4-13
機械力學上冊

(3) 動摩擦係數必 小於 靜摩擦係數,且與物體運動之速度


無關 。
摩擦定律 (4) 動摩擦力 小於 最大靜摩擦力。
(5) 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相對速度大小 無關 。
(6) 一般溫度的變化,對摩擦力的影響 甚小 。
(1) 靜摩擦係數(μs):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成 正比 ,此比值稱
為靜摩擦係數。最大靜摩擦力 fs max = s  N 。
摩擦係數
(2) 動摩擦係數(μk):動摩擦力與接觸面正壓力之比值,此比值稱為
動摩擦係數。動摩擦力 fk = k  N 。
(1) 摩擦係數 μ= 0 時,稱為完全光滑面,μ = ∞ 時,稱為完
全粗糙面。摩擦係數的範圍為 0<μ< ∞ 。
觀念整理 (2) 靜摩擦係數 > 動摩擦係數。
(3) 最大靜摩擦力 > 動摩擦力 > 滾動摩擦力。
(4) 正壓力與接觸面 垂直 。
4-3 摩擦角與靜止角
總反力 R (正壓力與最大靜摩擦力之合力)與正壓力 N 之夾角  ,
摩擦角
稱為摩擦角。
斜面上之物體 開始下滑 為 θ 角時,則 θ 角定義為靜止角。摩擦
靜止角
角 等於 靜止角,其 正切值 均等於摩擦係數。
4-4 滑動摩擦
若物體為滑動摩擦時,因受力的作用不同而產生 相對運動 或有
滑動摩擦
運動 之趨勢。
(1) 物體靜止不動:物體受外力作用仍為 靜止 時,即推力或外力
之合力 小於 最大靜摩擦力時,此時推力或外力之合力等於
摩擦力 。
形式
(2) 物體即將滑動時:物體即將開始產生 滑動 ,此時產生之摩擦
力稱為 最大靜摩擦力 ,當外力或外力之合力 等於 最大靜
摩擦力,物體才會運動。
(3) 物體開始滑動:當外力 大於 最大靜摩擦力時,物體便產生滑
動,此時所產生之摩擦力稱為 動摩擦力 。動摩擦力不因外力
增加而增加,為一 定值 。

4-14
第4章 摩擦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一、選擇題
4-1 ( B ) 1. 當一物體放置水平面上,並受水平拉力 P 之作用,在發生運動前物體與水平面間
摩擦力之大小與拉力 P 之大小 (A)沒有關係 (B)成正比 (C)成反比 (D)始終
為定值。

未運動前,由 Fx  0 ,P  f = 0,P = f


靜摩擦力=水平推力(即靜摩擦時)。
( C ) 2. 為了安全考量,一般腳踏車或汽、機車輪胎的表面都有胎紋。當胎紋的磨損嚴重
時,必須更換新輪胎,下列何者是輪胎有胎紋的主要原因? (A)多樣化的胎紋,
使輪胎看起來比較美觀 (B) 可減少製造輪胎所需的材料,降低成本 (C) 雨天
時,地面的積水可自胎紋縫隙流走,避免車子打滑 (D)減少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
積,以降低行車時輪胎的磨損。
( B ) 3. 在正常狀況下,下列何者的摩擦力愈小愈好?
(A)走路時,鞋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
(B)滑雪時,滑雪板與雪地之間的摩擦力
(C)使用工具時,手與工具手把之間的摩擦力
(D)騎腳踏車煞車時煞車板與輪子之間的摩擦力。
( D ) 4. 滑塊 A 與滑塊 B 水平堆疊置放於水平面 C 上,如圖所示,滑塊 A 與滑塊 B 間之
最大靜摩擦力為 f1,滑塊 B 與平面 C 間之最大靜摩擦力為 f2,今施一大小為 P 的
水平力於滑塊 A 上,若 f1 < f2 < P,則滑塊 A 與 B 如何運動? (A) A 和 B 都不
動 (B) A 和 B 都會動 (C) A 不動,B 會動 (D) A 會動,B 不動。

4-15
機械力學上冊

P  f1 ∴A 會動

P  f 2 ∴AB 一起都會動
但 f 2  f1 ,∴A 物體先移動。
4-2 ( A ) 5. 摩擦的知識以及摩擦係數是如何得來的? (A)實驗 (B)純理論分析 (C)畫自
由體圖 (D)圖解。 摩擦係數由靜止角的觀念實驗而來。
( B ) 6. 一大小相等之 F 力作用於同一鐵塊,均可使鐵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下列哪一種情
況鐵塊所受的摩擦力最小?

(A) (B) (C)

(D)三者均相同。
均運動,摩擦力為動摩擦力 f   動 N ,正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N C  N A  N B ,∴fC > fA > fB (∵f = N)。


( B ) 7. 下列有關物體與接觸面間摩擦力之敘述,何者正確? (A)靜摩擦力等於靜摩擦係
數乘以正壓力之值 (B)一般而言摩擦力之方向與物體在接觸面上之運動方向相
反 (C)接觸面間之相對速度愈大,其動摩擦力愈小 (D)接觸面之正壓力愈大,
其摩擦角會愈大。 (A)最大靜摩擦力 f = μN。(C)動摩擦力與速度大小無關。

4-16
第4章 摩擦

( A ) 8. 一物體 2 kgw,置於與水平夾角 30°之斜面上,除重力外無其他外力作用,物體與


斜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1。則物體與斜面之摩擦力為多少牛頓?
(A) 9.8 (B) 9.8 3 (C) 1 (D) 3 。

Fy  0 , N  9.8 3  0 ∴ N  9.8 3牛頓


fs max  N  1  9.8 3  9.8 3牛頓 >下滑力 9.8 牛頓

∴物體靜止,摩擦力= 9.8 牛頓。


( B ) 9. 質量 2 kg 的物塊以 20 m/sec 之初速衝上仰角 60°之長斜面,物塊與斜面間之動摩
擦係數為 0.3,求物塊上滑所受之動摩擦力約多少?
(A) 6 牛頓 (B) 3 牛頓 (C) 0.6 牛頓 (D) 0.3 牛頓。

f 動= μ 動× N = 0.3 × 9.8≒3 牛頓。


( D ) 10. 重為 120 N 之梯子斜靠於光滑牆壁及粗糙地面上,梯子長
度為 10 m,當梯子之傾斜情形如圖所示時,梯子剛好開始
沿牆壁滑下,則梯子與地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A) 0.2 (B) 0.25 (C) 0.325 (D) 0.375。
3
  0.375 。
8

4-17
機械力學上冊

1
4-3 ( C ) 11. 如圖所示,若靜摩擦係數為 ,則當 θ 逐漸增加時,使物體 W 欲下滑之最小角
3
1 3 1 3
度 θ 為? (A) cos 1 ( ) (B) tan 1 ( ) (C) sin 1 ( ) (D) cot 1 ( )。
2 2 2 2

1
  tan   ,∴靜止角 = 30°
3
1 1 1 1
sin 30  ,∴ 30  sin 1 ( ) ; tan 30  ,∴ 30  tan 1 ( )
2 2 3 3
3 3
cot 30  3 ,∴ 30  cot 1 ( 3) ; cos 30  ,∴ 30  cos 1 ( ) 。
2 2
( C ) 12. 如圖所示,均勻棒重 W,斜置於光滑鉛直牆,若棒與地面靜摩擦
係數為 0.5,則棒能平衡的最大 θ 角為?
(A) 60° (B) 53° (C) 45° (D) 37°。

Fy  0 , N  W  0 ,N = W,f = μN = μW
由 Fx  0 , N1  W  0 ,∴ N1  W  0.5W
L cos 
M A  0 , W   N1  L sin   0
2
L cos 
W  0.5W  L sin 
2
∴ cos   sin  ,∴ tan   1 ,∴   45 。

4-18
第4章 摩擦

4-4 ( A ) 13. 如圖所示,將一重量為 30 N 之物體 A 置於一斜面


上,其兩端分別用兩彈簧加以支撐,並維持靜力平
衡,若彈簧一與彈簧二受力狀態分別為受 4 N 之壓
力 8 N 之拉力,試問此時物體 A 所受之摩擦力為多
少 N? (A) 3 (B) 4 (C) 18 (D) 22。

由 Fx  0 ,4 + 8 + f  15 = 0,∴f = 3 牛頓。


( B ) 14. 如圖所示,兩木塊質量分別為 M 與 m 由一
輕繩和一無摩擦之定滑輪連接,若所有接觸
面之靜摩擦係數均為 μ,則欲使此系統開始
向右運動,所需的最小拉力 F 應力為何?
(A) (3M + m) μg (B) (M + 3m) μg
(C) (M + 2m) μg (D) (2M + m) μg。

由 m 自由體圖
Fy = 0,N1  mg = 0,∴N1 = mg
Fx = 0,T  f1 = 0,T = f1= μN1 = μmg
由 M 自由體圖
Fy = 0,N2  mg  Mg = 0,∴N2 = mg+ Mg
Fx=0,F  f1  T  f2 = 0
F = f1 + T + f2 = μmg + μmg + μ(mg + Mg) = 3μmg + μMg = μg(3m + M)。

4-19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5. 如圖所示的長方形物體,質量為 100 kg,受一向右 400 N


的水平力 Q 作用,已知地板與物體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0.45,且此水平力 Q 的作用點距離地面的高度 h = 6 m,則
該物體將會處於下列何種狀態? (A)靜止不動 (B)滑動
(C)向右傾倒 (D)向左傾倒。

由Fy = 0,N  100 kgw = 0


∴N = 100 kgw = 980 牛頓
(1) fs max = 0.45 × 980 = 441 牛頓
推力 400 牛頓< fs max (441 牛頓)
∴物體不移動。
(2) 若超過 h 會傾倒
 M A = 400 × h  980 × 2 = 0,h = 4.9m
超過 4.9m 就會傾倒,∴6m 會向右傾倒。
( A ) 16. 如圖所示,圓柱重 600 N,牆為光滑面,圓柱與水平面之靜
摩擦係數為 0.2,不致使圓柱體轉動之最大 P 時之 A 點作用
力為多少牛頓?
(A) 200 N (B) 400 N (C) 600 N (D) 800 N。

M C  0 ,600 × 2  NB × 2 + 0.2NB×4 = 0,∴NB = 1000N


∴f = μNB = 0.2×1000 = 200 N
由 Fy  0 ,P + 600  NB = 0,∴P = NB  600 = 400 N

Fx  0 ,NA  f = 0,NA = f = 0.2NB = 200 N。

4-20
第4章 摩擦

( C ) 17. 三方塊重 W1 = 100 N、W2 = 200 N、W3 = 300 N,W1 受一


牆阻擋其向左運動,已知所有接觸面之靜摩擦係數均為
μ = 0.1,如圖所示試求水平力 P 要多大才能拉動 W2 向左
移動? (A) 20 N (B) 30 N (C) 40 N (D) 70 N。

由Fy = 0,N1  100 = 0,N1=100 牛頓,f1 = μN1 = 0.1 × 100 = 10 牛頓


(1) 若只有 W2 移動

由Fy = 0,N2  100  200 = 0,∴N2 = 300 牛頓


由Fx = 0,P  f1  f2= 0,P = f1 + f2 = 10 + 30 = 40 牛頓。
(2) 若 W2、W3 一起動

Fy = 0,N3  100  200  300 = 0,∴N3 = 600 牛頓


∴由Fx = 0,P  f1  f3 = 0,P = f1 + f3 = 70 牛頓,物體會一起移動
但推力 P = 40 牛頓物體已移動,只有 W2 滑動,∴答 P = 40 牛頓。

4-21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8. 三方塊重 W1 = 100 N、W2 = 200 N、W3 = 300 N,W1 受


一牆阻擋其向左運動,已知所有接觸面之靜摩擦係數均
為 μ = 0.1,如圖所示,試求水平力 P 要多大才能拉動
W3 向左移動?
(A) 30 N (B) 40 N (C) 70 N (D) 90 N。

由Fy = 0,N1  100 = 0,N1 = 100 牛頓,f1 = μN1 = 0.1 × 100 = 10 牛頓


(1) 若 W2、W3 一起動

Fy = 0,N3  100  200  300 = 0,∴N3 = 600 牛頓


∴由Fx = 0,P  f1  f3 = 0,P = f1 + f3 = 70 牛頓,物體會一起移動。
(2) 若只有 W3 移動

由Fy=0,N3  300  300 = 0,∴N3 = 600 牛頓


由Fx = 0,P  f2  f3 = 0,P = f2 + f3 = 30 + 60 = 90 牛頓
即當出力 P = 70 牛頓,W2、W3 一起移動,∴答 P = 70 牛頓。

4-22
第4章 摩擦

( B ) 19. 如圖所示,一梯子重 20 牛頓靠於光滑之牆壁,若梯與地面


之靜摩擦係數為 0.4,則地面作用於 B 點之摩擦力為若干
牛頓? (A) 6 N (B) 7.5 N (C) 8 N (D) 9 N。

由 Fy  0 ,N  20 = 0,N = 20 牛頓

∴最大靜摩擦力 fs max= μN = 0.4 × 20 = 8 牛頓


又 M B  0 ,20 × 3  NA × 8 = 0,NA = 7.5 牛頓
NA < fs amx,∴物體不運動
∴由Fx = 0,NA  f = 0,f = NA = 7.5 牛頓。
( D ) 20. 如圖所示,水平外力 F 作用於兩個緊鄰的物體 A 與
B,已知物體 A 質量 10 kg,物體 B 質量 20 kg,物
體 A 及物體 B 與地面間之靜摩擦係數分別為 0.5 及
0.25,則可使得兩物體即將開始產生滑動的最小外
力 F 為多少 N (重力加速度 g = 9.8 m/sec2)? (A) 10 (B) 30 (C) 49 (D) 98。

fA = μANA = 0.5 × 98 = 49 N
fB = μBNB = 0.25 × 196 = 49 N
開始滑動的瞬間仍為平衡
由Fx = 0,F  fA  fB = 0,F = fA + fB = 49 + 49 = 98 N。

4-23
機械力學上冊

( D ) 21. 如圖所示,有一物體重 W,置於一水平面上,物體與平面間


之靜摩擦係數為 μ,若欲以一個與水平成 θ 之推力 P 作用使其
W
移動,試求 P 力之大小至少應為若干? (A)
cos    sin 
W W W
(B) (C) (D) 。
 cos   sin   cos   sin  cos    sin 

由Fy = 0,P sinθ + W  N = 0,∴N = W + P sinθ,f = μN = μ(W + P sinθ)


由Fx = 0,P cosθ  f = 0,f = P cosθ = N = μW + μP sinθ
W
∴P  。
cos    sin 
( C ) 22. 一物體重量為 W 置於平面,受一水平力 F 作用,在水平接觸面,作用於物體的
正向反作用力為 N,摩擦力為 f,水平面作用力 F 與摩擦力 f 之關係如圖所示,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物體呈現靜止狀態時,物體的摩擦力 f = 0 (B)在水平
面接觸面,作用於物體的正向反作用力 N 的大小,會隨水平作用力 F 變化
(C)當水平作用力 F 在 C 點的摩擦力,是最大靜摩擦力 (D)當水平作用力 F 大於
C 點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稱為靜摩擦力。

(1) N = W,不因外力而影響。

(2) 。

4-24
第4章 摩擦

( B ) 23. 如圖所示,滑塊重量 W = 130N 置於斜面, 滑


塊與斜面之間具有靜摩擦係數 μ = 0.5,如圖拉
力 F 使滑塊從靜止狀態,沿斜面往上開始滑動
瞬間,求拉力 F 至少為多少 N?
(A) 100 (B) 110 (C) 120 (D) 150。

由Fy = 0,N  120 = 0,N = 120,f = μN =0.5×120 = 60 牛頓


由Fx = 0,F  f  50 = 0 (上滑 f 向下)
F = f + 50 = 0.5 × 120 + 50 = 110 牛頓。
( C ) 24. 如圖所示,一物體重 100 N 置於斜面上,物體與斜面
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0.2,動摩擦係數為 0.1,若施一平
行於斜面的力 P = 80N 於此物體上,則此物體的運動
狀態為何? (A)維持不動 (B)向斜面下方移動,此
時摩擦力為 8 N (C)向斜面上方移動,此時摩擦力為 8 N (D)向斜面上方移動,
此時摩擦力為 16 N。

由Fy = 0,N  80 = 0,∴N = 80 牛頓


fs max = μN = 0.2 × 80 = 16 牛頓<外力之合力(80  60)牛頓,∴物體運動
f 動= μ 動 N = 0.1 × 80 = 8 牛頓。

4-25
機械力學上冊

( A ) 25. 如圖所示,兩個物體的重量分別為 W1 和 W2,若施


一水平力 F 可使兩個物體靠在牆面上恰好不會滑
下,若不考慮力量 F 與 A 物體間之摩擦,則物體 A
所受的摩擦力為何?
(A) W1 (B) W2 (C) F (D) W1 + W2。

由Fy = 0,W1  fA = 0,fA = W1。


( B ) 26. 承上題,物體 B 與牆壁間之靜摩擦係數至少等於何者,兩物體才不會下滑?
W W  W2 F W
(A) 1 (B) 1 (C) (D) 2 。
F F W1  W2 F

由Fy = 0,W1 + W2  f = 0
由Fx = 0,N = F
W1 + W2 = μN = μF
W  W2
∴  1 。
F
( C ) 27. 如圖所示,物塊 A 之重量為 260 N,已知物塊與斜面間
之靜摩擦係數為 0.2,則推動該物塊而使其沿斜面往上移
動所需之最小水平力 P 約為多少 N?
(A) 65 (B) 125 (C) 175 (D) 205。

5 5
由Fy = 0, P + 240  N = 0,∴N = 240 + P
13 13
12
由物體上滑 f 向下,Fx = 0, P  f  100  0
13
12 5 12 1
P  f  100  0.2  (240  P)  100 , P  48  P  100
13 13 13 13
11
P  148 ,∴P≒175 牛頓。
13

4-26
第4章 摩擦

( B ) 28. 如圖所示,梯子重 100 N,梯與地板之靜摩擦係數為


0.5,梯與牆之靜摩擦係數為 0.25,今欲使梯子開始向
右運動,則需 P 力至少為?
(A) 98 N (B) 102 N (C) 106 N (D) 108 N。

fA = μANA = 0.5NA,MA= 0,100 × 6 + 0.25NB × 12  NB × 16 = 0


600 150
∴ NB  ,∴ f B  0.25N B 
13 13
150 1450
又Fy = 0,0.25NB + 100  NA = 0, N A  100  ,∴ N A 
13 13
1450 600
Fx= 0,P  fA  NB = 0, P  f A  N B  0.5   ≒102 N。
13 13

二、計算題

4-3 1. 如圖所示,若物體在此斜面時開始等速下滑,求此時之靜摩擦係
數。

3
  tan  (靜止角)  。
4

4-4 2. 若地面靜摩擦係數 μ = 0.5,推力 P 最小值為多少時即可推動物


體?
由Fy = 0,0.6P + 400  N = 0
∴N = 400 + 0.6P
f = μN = 0.5N = 200 + 0.3P
由Fx = 0,0.8P  f = 0
0.8P = f,0.8P = 200 + 0.3P
∴P = 400 牛頓。

4-27
機械力學上冊

3. 如圖所示的均質梯子 AB 長度為 3 m,其質量為 10 kg,斜靠一光滑垂直


牆上。如果一位質量為 45 kg 的人由 A 端緩慢地往上爬,為了確保此人
爬至梯子頂端 B 點仍不使梯子滑動,則梯子與地面間的靜摩擦係數至少
應為多少?[cos60° = 0.5,sin60° = 0.866]

1.5 50
MA = 0, 10   45  1.5  N B  1.5 3 ,∴ N B  kg
2 3
由Fy = 0, N A  10  45  0 ,∴ N A  55 kg
50 50 10
由Fx = 0, f  N B , f  N A ,    55 ,∴    (約 0.525)。
3 55 3 11 3

4. 如圖所示,重量 W = 4 公斤重的物體,靠於鉛直牆上,物體與牆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0.8。


今施一水平力 F 使物體不滑下,若不計施力 F 與物體間之摩擦力,則 F 至少多少牛頓物
體才不會下滑?

由Fx = 0,F  N = 0,F = N


由Fy = 0,4  f = 0,4 = f = μN = 0.8N
∴N = 5 kgw = F = 5 × 9.8 = 49 牛頓。

4-28
第4章 摩擦

5. 如圖所示,A、B 兩物以不計質量之細繩連接,並以另
一繩連接固定在牆上,繩與牆之夾角為 53°。重 320 牛
頓之物體 B 置於固定桌面上,其與桌面間之靜摩擦係
數為 0.25。為使此系統保持平衡,則懸掛物體 A 的最
大重量為何?
由 B 物體自由體圖

由Fy = 0,N  320 = 0,∴N = 320 牛頓


由Fx = 0,TB  f = 0,∴TB = f = 80 牛頓

4 4
由Fx = 0, T  TB  0 ,∴ T  TB  80 牛頓 ,∴T = 100 牛頓
5 5
3 3 3
由Fy = 0, TA  T  0 ,∴ TA  WA  T   100  60 牛頓 。
5 5 5

6. 一隻螞蟻,正在半徑 R 的半圓容器沿內壁上爬,若螞蟻和容器的靜摩擦係數為 0.75,則


螞蟻爬升距底部的最大高度為多少 R?

3 4 4 1
  tan   0.75  ,∴   37 , R cos 37  R , h  R  R  R 。
4 5 5 5

4-29
機械力學上冊

7. 一人在水平地面上,分別以(甲)斜向 37°上拉及斜向 37°下推(乙)等兩種方式,使行李箱等


速度往前移動,如圖所示。已知行李箱重量 20 牛頓,若行李箱與地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0.5,
則(1)哪一種施力方式,來自地面的正向力較大?(2)哪一種施力方式,來自地面的摩擦力
較大?(3)剛好可使物體移動時之力量 F,甲為乙的幾倍?

3 3
甲:由Fy = 0, N甲  F  20  0 ,∴ N甲  20  F
5 5
4
由Fx = 0, F  f甲  0 , 0.8F  f甲  0.5N甲  10  0.3F ,∴1.1F = 10
5
10 100 100 80
∴F  N  F甲 , f甲  10  0.3   。
1.1 11 11 11
3 3
乙:由Fy = 0, F  20  N乙  0 ,∴ N乙  20  F
5 5
4
由Fx = 0, F  f乙  0 , 0.8F  f乙  0.5N乙  10  0.3F ,∴ F  20 N  F乙
5
∴ f乙  10  0.3  20  16 N 。
3 100
(1) N甲  20   =14.5 N
5 11
3
∴ N乙  20   20  32 N ,∴正向力 N 乙> N 甲。
5
80
(2) f甲  N ,f 乙= 16 N,∴摩擦力 f 乙> f 甲。
11
100
F甲 5
(3)  11  。
F乙 20 11

4-30
第4章 摩擦

8. 如圖所示,設物體 W1 重 76 N,物體 W2 重 340 N,物體 W1


經由繩與牆相連,繩重不計,靜摩擦係數均為 0.2,欲使
W2 物體開始向右滑動時之水平力 P 至少為多少牛頓?
由 W1 自由體圖

4 4
Fy = 0, N1 + T  76  0 , N1  76  T
5 5

4
f1  N1  0.2  (76  T)  15.2  0.16T
5

3
Fx = 0, f1  T  0 ,(15.2  0.16T)  0.6T = 0,T = 20 N
5

4 4
N1  76  T  76   20  60N ,f1 = μ1N1 = 0.2 × 60 = 12 N
5 5
由 W2 自由體圖

Fy = 0,N2  340  N1 = 0,N2 = 340 + N1 = 340 + 60 = 400


f2 = μ2N2 = 0.2 × 400 = 80,Fx = 0,P  f1  f2 =0
P = f1 + f2 = 12 + 80 = 92 N。

4-31
機械力學上冊

9. 如圖所示,A 物體重 100 N,B 物體重 200 N,C 物體重 300 N,


A 與 B 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0.5,B 與 C 間靜摩擦係數為 0.1,地
面為光滑表面,則欲使方塊 C 移動之最小力 P 為多少牛頓?
由 A 物體自由體圖

Fy = 0,NA  100 = 0,∴NA=100 N


fA = μNA = 0.5 × 100 = 50 N
(1) 若只有 C 移動

Fy = 0,NC  300  100  200 = 0,∴NC = 600 N


由Fx = 0,P  fB = 0,∴P = 30 N
∴當 P = 30 N,C 物體即可移動。
(2) B、C 一起移動

Fy = 0,NC  100  200  300 = 0,∴NC = 600 N


由Fx = 0,P  fA = 0,∴P = 50 N
即當出力 P = 30 N,C 就可以移動,∴答 P = 30 N。

4-32
第4章 摩擦

10. 證明:
(1) 如圖(a)所示,重量為 W 之物體,置於傾斜角為 θ 之斜面上,接觸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  tan 
μs,已知使物體向上滑動的最小水平推力 P(向右)為 P  ( )W 。
1   tan 
(2) 若傾斜角小於靜止角,則使物體向下滑動如圖(b)的最小水平拉力 P(向左)應為
  tan 
P( )W 。
1   tan 

(1) 物體向上滑→f 向下
由Fy = 0, P sin   W cos   N  0
∴ N  P sin   W cos 
由Fx = 0, P cos   f  W sin   0
P cos   f  W sin   (P sin   W cos )  W sin 
P(cos    sin )  W(sin    cos )
sin    cos 
∴P ( )W
cos    sin 
tan   
上下除以 cos α: P  ( )W 。
1   tan 
(2) 物體下滑→ f 向上
由Fy = 0, N  P sin   W cos   0
∴ N  W cos   P sin 
由Fx = 0, P cos   W sin   f  0
P cos   W sin   f  (W cos   P sin )
P cos   P sin   W cos   W sin 
 cos   sin 
∴P ( )W
cos    sin 
  tan 
上、下除以 cos α: P  ( )W 。
1   tan 

4-33
機械力學上冊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D ) 1. 有關摩擦敘述何者不正確? (A)最大靜摩擦力與接觸面之正壓力成正比 (B)摩
擦力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C)動摩擦係數小於靜摩擦係數 (D)溫度變化對摩擦
影響甚大。
( B ) 2. 一物體停置於斜坡上,其摩擦角應 (A)相等 (B)大於 (C)小於 (D)無關 斜坡
角度。 當    (斜坡角)物體下滑,∴當 > 物體靜止。

( A ) 3. 摩擦角之定義為何者敘述? (A)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之合力與正壓力之夾角
(B)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之合力與水平面之夾角 (C)最大靜摩擦力與水平面之
夾角 (D)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之夾角。
( B ) 4. 30 N 物體置於水平板上,使其開始運動所需要之水平拉力為 10 3N ,若將該板之
一端徐徐升高,則當與水平面夾幾度時,物體將開始下滑? (A)15° (B)30°
(C)45° (D)60°。

10 3 3 1 1
P = f =   30,     ,   tan   ,∴ = 30°。
30 3 3 3
( D ) 5. 如圖所示,設物體重 56 kgw 拉動此物體所需之傾斜力為
100 N,接觸面之靜摩擦係數為多少呢?(若 g = 10 m/s2)
1 1 1 4
(A) (B) (C) (D) 。
6 7 8 25

4-34
第4章 摩擦

W = mg = 56×10 = 560 牛頓
Fy = 0,N + 60  560 = 0,N = 500 牛頓
4
Fx = 0,80  f = 0,∴80 = f = μN = μ × 500,∴   。
25
( B ) 6. 有 2 公斤重之物置於 53°之斜面上,兩者之摩擦係數為 0.2,有一
水平力 F 作用於物體上,如圖所示,則 F 之最小值應多少使此重
物不致下滑?(若 g = 10 m/s2)
(A) 1.8N (B) 17.9N (C) 2.2N (D) 22N。

2 kgw = 20 N(下滑:f 向上)


0.6F + f = 16,0.6F + 2.4 + 0.16F = 16,∴F≒17.9N。
( B ) 7. 欲使 100N 重之圓柱轉動,如圖所示,若圓柱與接觸面間之
摩擦係數均為 0.25,則作用力 P 之值應為
(A) 57.1 N (B) 35.7 N (C) 85.7 N (D) 63.7 N。

Fx = 0,P + f2  N1 = 0
∴P = N1  0.25N2……①
Fy = 0,100  N2  f1 = 0
∴100  N2  0.25N1 = 0……②
MO = 0,P × 30  f1 × 30  f2 × 30 = 0
∴P  0.25N1  0.25N2 = 0……③
解①、②、③式,P≒35.7 N。

4-35
機械力學上冊

( A ) 8. 如圖所示,一物體重量為 W,置於粗糙斜面上,物體
與斜面間之摩擦係數為 μ,力 P 之方向與斜面平行,
若欲使該物體向上移動,則力 P 之大小至少應為若
干? (A) W sinθ + μW cosθ (B) W sinθ  μ Wcosθ
(C) W cosθ + μW sinθ (D) W cosθ  μW sinθ。

平衡,∴P = f + W sinθ = μN + W sinθ = μW cosθ + W sinθ。


( D ) 9. 重量 W = 200 N 的物體放在水平面,其接觸面之面積為 40 cm2,若開始運動所需
之水平拉力 P = 400 N,試求接觸面間之摩擦係數為若干?
(A) 20 (B) 0.2 (C) 0.5 (D) 2。 f = μN,P = f = 400 = μ × 200,∴μ = 2。
( C ) 10. 如圖所示,若甲重 200 kgw,乙重 100 kgw,水平面
之摩擦係數為 0.4,則彈簧受張力為多少牛頓?
(A) 20N (B) 100N (C) 196N (D) 490N。

由乙之自由體圖

Fy = 0,T = W 乙 = 980 N


由甲之自由體圖

Fy = 0,N 甲 = W 甲 = 1960 N,f = 0.4×1960 = 784


Fx = 0,T = F + f,980 = F + 784,∴F = 196 N。

4-36
第4章 摩擦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D ) 1. 如圖所示,一物體置於平板上,將平板逐
漸升高,當上升角度為 45°時,物體開始向
下滑動,則此時物體與平板間之靜摩擦係
數為何?
(A) 0.7 (B) 0.8 (C) 0.9 (D) 1.0。
【103 統一入學】
摩擦係數 μ = tan45° = 1。

( C ) 2. 如圖所示,重量為 W 的木箱在一粗糙斜面上受到一
水平作用力 P 作用而向上滑動,已知在圖示位置時,
該連接的彈簧處於伸長狀態,則此時該木箱的自由體
圖為下列何者?(圖中所示,f 為摩擦力,Fs 為彈簧力,
Nc 為斜面施予木箱的正向力)

(A) (B)

(C) (D) 。 【104 統一入學】

物體上滑→摩擦力向下。
( A ) 3. 兩物體相互接觸而發生摩擦時,其摩擦力作用的方向必與接觸面:
(A)平行 (B)傾斜 45 度 (C)垂直 (D)傾斜 60 度。 【104 統一入學】
摩擦力與接觸面平行,與運動反向。

4-37
機械力學上冊

( A ) 4. 如圖所示,A、B 兩個物塊重量分別為
100 N 及 200 N,A 物塊與水平地面的靜摩
擦係數 μA = 0.4,而 B 物塊與水平地面的靜
摩擦係數 μB = 0.2,當以一水平力
F = 40 N 施加於物塊 A 左側,則 A 及 B 兩物塊間的作用力為多少 N?
(A) 0 (B) 10 (C) 20 (D) 40。 【106 統一入學】

f s max A  0.4  100  40N


f s max B  0.2  100  20N

∴物體靜止。
( B ) 5. 如圖所示的均質物塊,其重量為 100 N,寬度 W= 20 cm,
高度 H = 50 cm,物塊與水平地面的摩擦係數為 μ,當以一
水平力 F 施加於物塊左側距離水平地面 h = 20 cm,物塊會
發生滑動而不致傾倒的狀態,則此摩擦係數 μ 的最大值為
多少? (A) 0.4 (B) 0.5 (C) 0.6 (D) 0.7。
【106 統一入學】

Fx = 0,F = f =   100


MA = 0,( × 100) × 20 = 100 × 10
∴ = 0.5。

4-38
第4章 摩擦

( D ) 6. 如圖所示,有一梯子重 100N,靠在光滑的牆壁,梯
腳與地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0.1,欲移動梯子向右滑
動,求 P 力的最小值為多少 N?
(A) 30 (B) 40 (C) 50 (D) 60。 【107 統一入學】

Ma = 0,100 × 5 = Nb × 10,∴Nb = 50 N


Fy = 0,∴100 = Na
f = μNa =0.1 × 100 = 10 N
Fx = 0,梯子向右 f 向左,P = f + Nb = 10 + 50 = 60 N。
( C ) 7. 如圖所示,有一均勻物體重 100N,地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0.2,若水平力 P 為使該物體移動的最小力,試問施力點
的最大高度 h 為多少 cm,才不至於使物體傾倒?
(A) 15 (B) 20 (C) 25 (D) 30。 【107 統一入學】

由Fy = 0,NA  100 = 0,∴NA = 100


由 fs max = μNA=0.2 × 100 = 20,欲推動 P = fs max = 20 N
MA = 0,P × h  100 × 5 = 0,20 × h = 100 × 5,∴h = 25 cm。

4-39
機械力學上冊

( B ) 8. 如 圖 所 示 , 所 有 接 觸 面 的 靜 摩 擦 係 數 為
0.25,而動摩擦係數為 0.2。物體 C 重 1000
N,且用水平繩索 AB 固定;物體 D 重 1500
N。試求欲移動物體 D 所需的最小水平作用
力 P 為多少 N?
(A) 825 (B) 875 (C) 925 (D) 975。 【108 統一入學】

由 C 之自由體圖
Fy = 0,NC = 1000 N
Fx = 0,fC = μ 靜 × NC = 0.25 × 1000 = 250 N = TAB
由 D 之自由體圖

Fy = 0,ND = NC + 1500 =1000 + 1500 =2500 N


fD = μ 靜 × ND = 0.25 × 2500 = 625 N,Fx = 0,P = fC +fD = 250 + 625 = 875 N。
( B ) 9. 如圖所示的物體置於粗糙的斜面上,物體重 200 N,
物體與斜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0.8,作用力 P 平行於斜
面,欲使物體向下滑動,則圖中的 P 力至少須大於多
少 N? (A) 0 (B) 8 (C) 40 (D) 160。
【109 統一入學】

物體下滑:fs 向上
∴ P  120  f s   s N  0.8  160  128 ,∴P = 8 N。

4-40
第4章 摩擦

( A ) 10. 如圖所示重量分別為 W 及 2W 的兩個物體,一個置於


光滑桌面上、另一個靠於牆壁且底部並無支撐,施加
水平作用力 P 將兩物體推向牆壁,兩物體間、物體與
牆壁之摩擦係數均為 μ。欲使靠牆的物體不會產生滑
動或掉落,則作用力 P 必須滿足下列何種條件?
(A) P ≥ W/(2μ) (B) P ≥ W/μ (C) P ≥ 2μW (D) P ≥ 3μW。 【109 統一入學】

取 W 之自由體圖
W
 Fy  0 ,∴ P  P  W , P 
2

W
理論上不落下則 P 應該為 P  。
2

4-41
機械力學上冊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1. 草帽海賊團一行人在前往魚人島的航程中,騙人布提議玩遊戲 - 達摩塔,分組名單如表
(a1),塔塊接觸面的摩擦係數對照表如表(a2),遊戲方式如圖(b)所示,其中圖示的 W = 100
N,規則如下:由騙人布提供號稱 1000 ton 的鐵鎚敲擊塔塊,首先站在頂端的人分次跳起,
敲擊的人則依序敲飛塔塊 5-4-3-2-1。敲擊點均為物體的中間位置,讓頂端站立的人逐層降
至塔塊 6,即可獲勝。

▼表(a1)

組別 站在頂端的人 敲擊的人 裁判
A 妮可羅賓(500 N) 索隆
B 香吉士(600 N) 騙人布 布魯克
C 娜美+喬巴(800 N) 魯夫

▼表(a2)

接觸面 摩擦係數 接觸面 摩擦係數


人與塔塊 1 0.6 塔塊 1 與塔塊 6 0.5
塔塊 1 與塔塊 2 0.55 塔塊 2 與塔塊 6 0.4
塔塊 2 與塔塊 3 0.45 塔塊 3 與塔塊 6 0.3
塔塊 3 與塔塊 4 0.35 塔塊 4 與塔塊 6 0.25
塔塊 4 與塔塊 5 0.25 塔塊 5 與塔塊 6 0.2
人與地面 0.65 塔塊 6 與地面 0.7

▲圖(b)

4-42
第4章 摩擦

(1) 首先登場的 A 組,堪稱是最佳示範組,兩人搭配得宜,迅速且成功完成 5 次連續性敲


擊,每次的敲擊力道均剛好符合最大靜摩擦力,試問索隆 5 次敲擊的力量總合為多少?
 P  P1  P2  P3  P4  P5
=(f56  f 45 )  (f 46  f 34 )  (f 36  f 23 )  (f 26  f12 )  f16
 (0.2  11W  0.25  8W)  (0.25  8W  0.35  5W)  (0.3  5W  0.45  3W)
(0.4  3W  0.55  W)  0.5  W
 420  375  285  175  50  1305 N 。
(2) 接著登場的 B 組,比賽哨音響起了,香吉士還在高處眺望妮可羅賓與娜美,完全不理
會騙人布的口令,而此時 Mr.3 趁亂之際跑出來攪局,利用融化果實能力將物體 1 至 6
用蠟燭壁凝固結為一體,這突發狀況讓全場一片震驚,騙人布則臨危不亂,大喊一聲,
就用力敲擊這黏結一體的塔塊,香吉士雖一心多用但還是有成功跳起,試問塔塊傾倒
及滑動的敲擊力道各為何?
傾倒狀態:
Fy = 0,N  21W = 0,N = 21W = 2100 N
MA = 0,P  125  2100  100 = 0,P = 1680 N
滑動狀態:
Fy = 0,N  21W = 0,N = 21W = 2100 N
Fx = 0,f  P = 0,P = f = 6  N = 0.7  2100 = 1470 N。
(3) 最後壓軸組合粉墨登場,而娜美雖目不轉睛的看完前兩組的比賽,但對於規則還是懵
懵懂懂,不斷詢問魯夫是否知道遊戲規則?而魯夫也只是跳針式回答:「知道了!」,
最後喬巴說:「我數到 3 才可以敲喔,1~」,誰知此時魯夫就伸長了手,直接往塔塊 1
敲擊,娜美與喬巴根本還來不及跳……,試問此時的摩擦力為多少?
Fy = 0,N  1W  800 = 0,N = 900 N
f12 = 12  N = 0.55  900 = 495 N。

4-43
機械力學上冊

2. 超級瑪利歐兄弟想要登高聯手打敗大魔王庫巴營救公主,手上的工具有雙功能的「剛體直
。直馬兩用梯的質量為 12 kg,折合時長度為 3 m,展開時長為 6 m;
馬兩用梯」與「龜殼」
瑪利歐的質量為 68 kg,路易吉的質量為 75 kg,龜殼的質量為 20 kg。
(1) 瑪利歐將折合的梯子倚靠光滑牆面,爬至梯高的四分之三
處,遠望還在辛苦奔跑的路易吉,如圖(a)所示,試求地面的
摩擦係數至少為何?

▲圖(a)

1 3 3 3 3 3 4
MA = 0, 12 (  )  68  (  )  N B  (3  )  0 ,NB = 42.75 kg
2 5 4 5 5
Fy = 0,NA  12  68 = 0,NA = 80 kg
Fx = 0,fA  NB = 0,A  80 = 42.75,A  0.53。
(2) 接下來要測試龜殼的功能,於是瑪利歐將折合的梯子逐漸展開至如圖(b)所示,此時恰
好梯上的龜殼開始下滑,試求此時龜殼與梯子的摩擦係數為何?

▲圖(b)

靜止角: = tan 37° = 0.75。

4-44
第4章 摩擦

(3) 路易吉終於追上來,馬利歐經過先前的部署測試,熟練的抓住龜殼爬至梯子頂並準備
發動攻擊,如圖(c)所示,牆面光滑,地面摩擦係數為 0.8,路易吉為了避免梯子滑移,
施一水平力 P 扶住梯子。試問此時 P 力和牆面反力的大小為何?

▲圖(c)

Fy = 0,NA  12  68  20 = 0,NA = 100 kg


fA = A  NA = 0.8  100 = 80 kg
MB = 0
2 2 2 2
12  (3  )  P  (4  )  80  (6  )  N A  (6  )  0 ,P = 21 kg
2 2 2 2
Fx = 0,fA + P  NB = 0,80 + 21  NB = 0,NB = 101 kg。

4-45
機械力學上冊

4-46
CH 5 直線運動

練習題解答
※5-2※速度與加速度
練習題 5-1 P168
宋重機向東走 60 m 後轉向北繼續走 80 m,過程經過 10 s,則宋重機的位移為多少公尺?路徑
多少公尺?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別為多少 m/s?
位移為始點指向終點的直線長度= 100 m (東偏北 53°)
路徑為走過的軌跡= 60 + 80 = 140 m
位移 100
平均速度    10 m/s
t 10
路徑 140
平均速率    14 m/s。
t 10

練習題 5-2 P169


蔡依玲在高鐵站內搭乘以等速度行進的電扶梯上樓,若她靜止的站著,則需時 40 秒,若在行
進的自動電扶梯中,她以等速度 V 步行上樓,則僅需時 24 秒,如果停電時她以等速度 V 上樓,
則需時多少秒?
由 S = V  t,位移相同
∴ S  V電  t 電  (V電  V人 )  t 電 +人  V人  t 人
S  V電  40  (V電  V)  24  V  t 人
S S
V電  ,V 
40 t人
S S S
(  V)  24  S  V
40 40 24
S S 5S  3S S S
V     , t 人  60 秒。
24 40 120 60 t 人

練習題 5-3 P172


一台警用機車作等加速度直線運動,在 5 秒內,時速由 36 km 增至 72 km,則此 5 秒內車子移
動距離為多少公尺?
36000 公尺 72000 公尺
V0  36 km/hr = = 10 m/s,V = 72 km/hr = = 20 m/s
3600 秒 3600 秒
V = V0 + at,20 = 10 + a  5,∴a = 2 m/s2
1 1
S  V0 t  at 2  10  5   2  52  75 m。
2 2

5-1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5-4 P174


有一汽車由靜止狀態出發,首先以 2 m/sec2 之加速度行駛 10 秒後,即以此速度等速行駛 1 分
鐘,最後再以 5 m/sec2 之減速行駛直到停止,試求該汽車所行駛之總距離為若干 m?
(1) 剛開始 V0 = 0,a = 2,t = 10
V  V0  at  0  2  10  20 m/sec

 1 2 1 2
S  V0 t  2 at  0  2  2  10  100 m

(2) 等速,∴S2 = V.t = 20  60 = 1200 m


(3) 減速停止:
2 2
V末  V初  2aS , 0  20 2  2  (5)  S3  40 ,∴S3 = 40 m
∴S = S1 + S2 + S3 = 1340 m。
另解:

V1 = V0 + at1 = 0 + 2  10 = 20 m/s
由 V = V0 + at3,0 = 20 + (5) t3,∴t3 = 4
(60  74)  20
S  1340 m 。
2

練習題 5-5 P174


運動位移函數 S = 2t2 + 3t + 2 m,試求:
(1)速度與加速度之方程式? (2)當 t = 3 時,其位移、瞬時速度之大小?
dS dV
(1) V   4t  3 m/s , a   4 m/s 2 。
dt dt
(2) S(3)  2  32  3  3  2  18  9  2  29 m
V(3)  4  3  3  12  3  15 m/s。

※5-3※自由落體
練習題 5-6 P180
一石頭由高 122.5 m 處自由落下,若不考慮空氣阻力,求其:(1)著地所需時間;(2)著地瞬間
之末速度。
1 2 2h 2  122.5
(1) h gt  t    5 s。
2 g 9.8
(2) V  g  t  9.8  5  49 m/s。

5-2
第5章 直線運動

練習題 5-7 P181


5
若物體自靜止自由落下,並於最後 1 sec 內行經全程之 ,試求該物體落下之高度為多少公尺?
9

(若 g = 10 m/s2)
5 1 1 5 1
由 h t  h t 1  h t , gt 2  g(t  1) 2  ( gt 2 )
9 2 2 9 2
5
t 2  (t 2  2t  1)  t 2 ,∴ 5t 2  18t  9  0
9
3
(5t  3)(t  3)  0 ∴ t  3( 不合)
5
1 1
∴ h  gt 2   10  32  45 m。
2 2
另解:
由 h1 : h 2 : h 3 : h 4 : h 5  1: 3 : 5 : 7 : 9
5
∴最後一秒為一占全程  t  3
9
1 2 1 2
∴ h  gt   10  3  45 m。
2 2
練習題 5-8 P182
在光滑斜面上,斜角成 37°,一物體由頂端自由下滑,3 秒到達底部,試求斜面長及到達底部
時之速率若干 m/s?(若 g = 10 m/s2)
a  g sin   10sin 37  6 m/s 2
V  V0  at  0  6  3  18 m/s
1 1
S  V0 t  at 2  0   6  32  27 m。
2 2

※5-4※鉛直拋體運動

練習題 5-9 P187


已退休的 NBA 超級球星空中飛人喬丹,據聞垂直跳起時可在空中停留 1.0 秒,則喬丹垂直跳
起時本身重心可上升之最大高度為多少公尺?(若 g = 10 m/s2)
到最高點 V = 0,時間 t = 0.5 s
V  V0  gt , 0  V0  10  0.5 , V0  5 m/s
V 2  V02  2gh , 0  52  2  10h ,h = 1.25 m。

5-3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5-10 P188


在 58.8 m 高之樓上,以 19.6 m/sec 初速度下拋,求著地時間和著地末速。
1 1
(1) h  V0 t  gt 2 , 58.8  19.6t  9.8t 2 , 12  4t  t 2
2 2
t 2  4t  12  0 , (t  2)(t  6)  0 ,t = 2 s。
(2) V  V0  gt  19.6  9.8  2  39.2 m/s。

練習題 5-11 P188


柯 P 自 100 m 之塔垂直上拋一物,設此物 10 秒後落地,求落地時速度為多少 m/s?
(若 g = 10 m/s2)
1 1
h  V0 t  gt 2 , 100  V0  10  10  10 2 ,∴V0 = 40 m/s
2 2
V  V0  gt  40  10  10  60 m/s (負表示與 V0 反向)。

練習題 5-12 P189


一石頭自懸崖頂點墜下,2 秒鐘後在同位置另一石頭以 25 m/s 之速度垂直下拋,則當後者超過
前者時,石頭離崖頂距離為多少公尺?(若 g = 10 m/s2)
1 1
h自  h 下 ,  10(t  2) 2  25t   10t 2
2 2
t 2  4t  4  5t  t 2 ,∴t = 4
1 1
∴自由落體 6 秒, h  gt 2   10  6 2  180 m。
2 2

5-4
第5章 直線運動

立即評量解答
※5-1※運動的種類

立即評量 P165
( C ) 1. 研究物體運動時狀態之改變,不討論影響運動之因素的科學稱為
(A)動力學 (B)靜力學 (C)運動學 (D)材料力學。
研究物體運動狀態之改變而不考慮(或不討論)影響運動之因素,就是討論位
移、速度、加速度與時間之關係,稱為運動學。
( A ) 2. 下列何者運動路徑必為一直線? (A)等速度運動 (B)等速率運動 (C)等加速
度運動 (D)變加速度運動。
( A ) 3. 等速度運動之物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一定為直線運動 (B)可作曲線運動
(C)必沿圓周進行 (D)可沿直線或曲線進行。
等速度運動之物體必為直線運動。

※5-2※速度與加速度

立即評量 P175
( D ) 1. 下列有關速度的敘述,何者錯誤? (A)單位時間內的位置變化量稱為速率
(B)單位時間內的位移變化量稱為速度 (C)速度為向量 (D)平均速度為零,表示
物體一定為靜止。
表示來回一次位移= 0,但有運動。
速度V
( D ) 2. 有關加速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加速度a  (B)加速度的 SI 制單位
時間t

為公尺 2/秒 (C)加速度為負時,物體的速率絕對值必定減小 (D)加速度為向量。


( C ) 3. 一學生以 8 公尺/秒等速率追趕一靜止剛起動的公車,公車在學生前方 16 公尺處,
若公車以 2 公尺/秒 2 加速度離去,則學生最快趕上公車的時間為若干秒?
(A) 6 (B) 5 (C) 4 (D) 3。
設趕上的時間為 t 秒,學生跑了 S 公尺
1 2
S 生=S 車, V  t  V0 t  at  16
2

8t  t 2  16 , t 2  8t  16  0 ,t = 4 s。

5-5
機械力學上冊

1
( B ) 4. 一物體作等加速度運動,經 12 m,速度變為原來的 ,則在靜止前可再行駛幾公
2

尺? (A) 2 (B) 4 (C) 6 (D) 8。

由 V 2  V02  2aS
 V 2 2
( 2 )  V  2a  12

0  ( V ) 2  2aS
 2
 3 2
24a   4 V  ① 12 3
 , 
 2aS   1 V 2  ② S 1
 4
∴S = 4 m。
( C ) 5. 設一質點作直線運動,其運動位移之函數為 S = t3  2t2 + t  3,則當時間為 3 秒
之瞬時加速度為多少 m/s2? (A) 9 (B) 12 (C) 14 (D) 18。
dS dV
S = t3  2t2 + t  3,V = = 3t2  4t + 1,a = = 6t  4
dt dt

a (3) = 6  3  4 = 14 m/s2。
( B ) 6. 圖中所示為沿 x 軸運動質點之速度 V 與時間 t 之關係。若 t = 0 時該質點位於 x = 4
公尺處,則在 t = 12 秒時該質點之位置
(A) x = 12 公尺 (B) x = 16 公尺 (C) x = 18 公尺 (D) x = 22 公尺。

5-6
第5章 直線運動

1 1
x 0~12  (4  10)  2  (12  10)  (2)  12m
2 2
 x12  x 0  x 0~12  4  12  16 m。

※5-3※自由落體
立即評量 P183
h
( A ) 1. 一物體自距地面為 h 的塔上自由落下,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當物體下降到 時之
2

速度為 (A) gh (B) 2gh (C) gh (D) 2gh。

h
V  2g( )  gh 。
2

( D ) 2. A、B、C 三球分別由不同高度同時自由落下,到達地面時期速度比為 1:2:3,


則三球高度比為 (A) 1:2:3 (B) 1:3:5 (C) 1: 2 : 3 (D) 12:22:32。
V2 = 2gh,h 與 V2 成正比,∴hA:hB:hC = 12:22:32。
( A ) 3. 如圖所示,有一物體的質量 100 kg,由 50 m 之高樓頂端
以初速度 V1 = 0 自由落下,當該物體下落之速度到達
V2 = 20 m/s 時,該物體與地面之距離 X 約為若干?
(A) 29.6 m (B) 39.6 m (C) 20.4 m (D) 50 m。
V2 = 2gh,202 = 2  9.8  h
∴h = 20.4 m (落下 20.4 m)
距地高度 X = 50  20.4 = 29.6 m。

5-7
機械力學上冊

( B ) 4. 如圖所示,重機手持直尺,使直尺下方零點位於
慧喬鬆開的拇指與食指之間。慧喬一看到重機鬆
手,就立即抓握直尺,結果直尺落下 20 公分。若
重力加速度為 10 公尺/秒 2,則慧喬的反應時間約
為幾秒?
(A) 0.1 秒 (B) 0.2 秒 (C) 2 秒 (D) 4 秒。
1 2 1
h gt , 0.2   10  t 2
2 2

∴t2 = 0.04,∴t = 0.2 s。


( D ) 5. 有三個光滑且無摩擦之固定斜面,其斜角分別為 30°、45° 及 60°,高度皆為 H,
如圖所示,若依物體從靜止開始分別由 30°、45°及 60°之斜面頂端自由下滑,則
下列何者正確?
(A)斜面長度比為 1: 2 : 3
(B)沿斜面之加速度比為 1:2:3
(C)到達斜面底部時的速度比為 1:2:3
2 2
(D)到達斜面底部的時間比為 2: : 。
2 3

2H 2
(A) 斜角長度比  2H : 2H :  2: 2 : 。
3 3
(B) 加速度比  g sin 30 : g sin 45 : g sin 60  1: 2 : 3 。

(C) 高度相同末速度 V 相同,∴速度比= 1:1:1。


(D) V = at,V 相同 a 與 t 成反比
1 1 1 1 1 1 2 2
∴時間比  : :  : :  2: : 。
a 1 a 2 a 3 g sin 30 g sin 45 g sin 60 2 3

5-8
第5章 直線運動

※5-4※鉛直拋體運動

立即評量 P190
( D ) 1. 一物體自地面以 V0 = 20 m/s 初速度鉛直上拋,假設不計空氣阻力,則落回地面的
速度為多少 m/s? (A) 4.9 (B) 9.8 (C) 10 (D) 20。
( D ) 2. 分別自水平地面向上鉛直拋出質量相同的甲球與乙球,若不計空氣阻力,且已知
甲球的初速度為 19.6 m/s,乙球的初速度為 9.8 m/s,則甲球所到達的最大高度會
是乙球所達到最大高度的幾倍? (A) 1 (B) 2 (C) 3 (D) 4。
V02 h甲 (19.6) 2
V 2  V02  2gh ,最高點 V = 0,h  ,h 與 V02 成正比,∴ =  4。
2g h 乙 (9.8) 2

( C ) 3. 一物體由井口以初速度 10 m/s 往下丟,物體經過 5 秒後觸及井底。假設重力加速


度為 10 m/s2,則井深為多少 m? (A) 75 (B) 125 (C) 175 (D) 240。
1 2 1
h  V0 t  gt  10  5   10  52  175 。
2 2

( A ) 4. 一石頭自懸崖頂點墜下,1 秒鐘後另一石頭以 14.7 m/s 之速度垂直下拋,則當後


者超過前者時,離崖頂距離為多少公尺? (A) 19.6 (B) 39.2 (C) 58.8 (D) 9.8。
設下拋 t 秒,自由落體為 t+1 秒

1 1
h 自  h 下 ,  9.8(t  1) 2  14.7t   9.8t 2 , t 2  2t  1  3t  t 2 ,∴t = 1 s
2 2

1 2 1
h 自2 秒  gt   9.8  2 2  19.6 m。
2 2

5-9
機械力學上冊

( B ) 5. A 物以 49 m/s 初速度自塔底上拋,同時 B 物自塔頂自由落下,若兩物相遇於塔之


中點,試求塔高為多少公尺? (A) 490 (B) 245 (C) 122.5 (D) 98。

1 1 1
h 自 =h 上 = h ,  9.8  t 2  49t   9.8  t 2 , 9.8t 2  49t ,t = 5 s
2 2 2
1 2
樓高 =2h 自  2(  9.8  5 )  245 m 。
2

5-10
第5章 直線運動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5-1 運動的種類
在機械力學中,研究 物體運動 的科學,只討論位移、速度、加速度
運動學
與時間的關係,並不討論 影響運動之因素 者,稱之。
(1) 以運動路徑分: 直線 運動、曲線運動。
種類
(2) 以運動速度分: 等速度 運動、變速度運動。
5-2 速度與加速度
位移為始點指向終點的 直線 長度,路徑表示走過的 軌跡 。
位移與路徑
位移為 向量 ,路徑為純量,速度為 向量 ,速率為純量。
S
速度 單位時間內, 位移 的變化量,公式為: V  。
t

V
加速度 單位時間內, 速度 的變化量,公式為: a  。
t
V V0  at 。
1 2
等加速度運動 S V0 t  at 。
2
之三大公式
V2  V0 2  2aS 。

等加速度運動
物體在相同時距內所走之位移為 等差級數 。
由靜止開始
5-3 自由落體
標準之重力加
g = 9.8 m/s2 = 980 cm/s2 = 32.2 ft/sec2。
速度
V = gt (自由落體初速為零)。
1 2 2h
h= gt (著地時間 t  )。
自由落體之公式 2 g

V2 = 2gh (末速 V  2gh )。

5-11
機械力學上冊

(1) 沿斜面下滑之加速度為 重力加速度 沿斜面之分量,


即:a = g sin 。
(2) 公式:
V= V0  (g sin )t 。
1
光滑之斜面下滑 S= V0 t  (g sin )t 2 。
2

V2 = V0 2  2(g sin )S 。

(3) 若不考慮摩擦力與空氣阻力,從同一高度沿不同之斜面或曲面靜止
下滑,到達同一高度之速率大小必 相等 。
5-4 鉛直拋體運動
(1) 公式:
V= V0  gt 。
1
h= V0 t  gt 2 。
2

V2 = V0 2  2gh 。

鉛直上拋運動 (2) 整理:


V0
①到最高點的時間 t = 。
g

V0 2
②可達最大高度 h = 。
2g
2V0
③同高著地飛行時間 T = 2t = 。
g
V= V0  gt 。
1 2
h= V0 t  gt 。
鉛直下拋運動 2

V2 = V0 2  2gh 。

5-12
第5章 直線運動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一、選擇題
5-1 ( D ) 1. 下列何者運動不是直線運動? (A) 等速度運動 (B) 簡諧運動 (C) 自由落體
(D)拋射體運動。
( C )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平拋不是等加速度運動 (B)等速率一定為等速度運動
(C)等速度一定為等速率運動 (D)有等速度圓周運動,沒有等速率圓周運動。
5-2 ( D ) 3. 開車上高速公路匝道時,小智看到汽車儀表板上正顯示車速為 40 公里/時,試問
此車速 40 公里/時指的是 (A)平均速度 (B)平均速率 (C)瞬時加速度 (D)瞬時
速率。
( C ) 4. 有關<速度>和<加速度>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物體速度為零的瞬間,加
速度亦為零 (B)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必相同 (C)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變
化的方向相同 (D)速度愈大,加速度愈大。
V
(A)上拋最高點 V = 0,a = g。(B) a  ,a 與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t

V
(D)加速度  ,a 越大 V 變化越大。
t

( A ) 5. 有關 < 速率 > 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單位時間內所走的路徑長稱為速率


(B)SI 制速率的單位與速度不同 (C)速度和速率為相同的物理量 (D)平均速度
的量值必等於平均速率。 (D)平均速率≧平均速度。
( C ) 6. 有一質點作直線運動,位移為 X(m),速度為 V(m/s),加速度為 a(m/s2),時間為
t(s);若質點運動位移方程式為 X = 4t  3t2,下列何者正確? (A)質點速度為 8 m/s
4
(B)質點加速度為 3 m/s2 (C)質點速度為 0 時,其位移為 m (D)時間 t = 1 s 時,
3
質點加速度為 1 m/s2。
dX
(A) V   (4  6t)m/s 。
dt

dV
(B) a   6 m/s 2 。
dt

2 2 2 4
(C) V  4  6t  0 ,∴ t  sec , X  4  ( )  3  ( ) 2  m 。
3 3 3 3
(D) a  6 m/s 2 。

5-13
機械力學上冊

( A ) 7. 一汽車自靜止以等加速度 a1 啟動行駛至速度為 V 後,以等速度 V 行駛一段時間,


之後再以等減速度 a2 行駛至停止,其中 a1 與 a2 皆為正實數。若汽車行駛全程距
S V 1 1 S V 1 1
離為 S,其行駛總時間 t 應為多少? (A)  (  ) (B)  (  )
V 2 a1 a 2 V 2 a1 a 2
S 1 1 S 1 1
(C)  V(  ) (D)  V(  ) 。
V a1 a 2 V a1 a 2

V V
斜率為加速度 a  ,∴ t 
t a
1 V 1 V
由面積計算,∴ S  Vt  V( )  V( )
2 a1 2 a2
S 1 V 1 V
t ( ) ( )
V 2 a1 2 a2
S V 1 1
∴t   (  )。
V 2 a2 a2
( B ) 8. 質點作直線運動,其加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如圖,若質
點的初速度為 20 公尺/秒,則質點在第 35 秒末時的速
度為多少 m/s?
(A) 110 (B) 130 (C) 120 (D) 140。

a 與 t 所圍成面積=速度變化量
4  20  2  15  V  V  V0  V  20
∴V = 130 m/s。

5-14
第5章 直線運動

( D ) 9. 如圖為某機車之加速度 a 對時間 t 的關係圖,若物體靜


止開始運動,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4 秒末的瞬時加速度為3 m/s2
(B) 4 秒內的平均加速度為 6 m/s2
(C) 6 秒末的瞬時加速度為3 m/s2
(D) 6 秒內的平均加速度為 1 m/s2。

a 與 t 所圍成的面積=速度變化量
(A) a 4  0 (由圖形看出)。

1
64
V 2
(B) a 平均 0~4    3 m/s 2 。
t 4

(C) a 6  6 m/s 2 。

1 1
(6  4)   2(6)
V 2 2
(D) a 平均 0~6    1 m/s 2 。
t 6
9
( C ) 10. 一汽車由靜止作等加速度運動,若第 1 秒走了 8 公尺,最後 1 秒走了全程的 ,
25
則全程總共走多少 m? (A) 100 (B) 150 (C) 200 (D) 400。

9
St  St 1  St
25
1 1
由 S  V0 t  at 2 ,∴ V0  0 , S  at 2
2 2
1 2 1 9 1
∴ at  a(t  1) 2   at 2
2 2 25 2
9 2
t 2  (t 2  2t  1)  t
25
5
9t 2  50t  25  0 ,t = 5 ( 不合∵t > 1)
9
1
又 S1  a  12  8 ,∴ a  16 m/s 2
2
1 2 1
∴ S  at   16  52  200 m 。
2 2

5-15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1. 如圖所示,某人以 10 公尺/秒等速追趕前方靜止之公車,當距離公車 40 公尺時,


公車突然以 2 公尺/秒 2 等加速度起動,則公車在速度為多少公尺/秒時,人仍趕不
上公車,就再也趕不上? (A) 6 (B) 8 (C) 10 (D) 12。

當人與車 V 相同時即再也無法超越。
( C ) 12. 同上題,則此人與公車之最短距離為多少公尺? (A) 5 (B) 10 (C) 15 (D) 25。
車:V = V0 + at,10 = 0 + 2  t,t = 5 s
S人  V  t  10  5  50 m
1 2
S車  V0  t  at
2
1
0  2  25  25 m
2
S  65  50  15 m 。
5-3 ( C ) 13. 自由落體運動初速為零,則下降時間與下降距離的關係為 (A)兩者成正比
(B)兩者成反比 (C)時間與距離平方根成正比 (D)時間與距離平方成正比。
1 2 2h
h gt , t  。
2 g

( C ) 14. 一物體自由落下,設第 1 秒內位移為△S1,第 2 秒內位移為△S2,第 3 秒內位移


為△S3,則△S1:△S2:△S3 為
(A) 1:1:1 (B) 1:2:3 (C) 1:3:5 (D) 1:4:9。
( C ) 15. 一物體由 40 m 高之樓頂自由落下,當該物體下落的速度達到 V = 19.6 m/s 時,該
物與地面距離為多少公尺? (A) 9.8 (B) 19.6 (C) 20.4 (D) 29.4。
V2 = 2gh,19.62 = 2  9.8  h
h = 19.6 m (落下高度)
距離地面高度:40  19.6 = 20.4 m。

5-16
第5章 直線運動

( D ) 16. 一物體置於傾斜角度為 θ 之光滑無摩擦斜面上,如圖所示,若物體由靜止沿著斜


面自由滑下,當物體下滑距離為 S 時,所需時間為何?
S 2S S 2S
(A) (B) (C) (D) 。
2g cos  g cos  2g sin  g sin 

1 2 1 2S
a  g sin  , S  V0 t  at  g sin   t 2 , t  。
2 2 g sin 

5-4 ( A ) 17. 一物體以初速度 V0 由地面垂直上拋,物體上升至最高點後自由落下,已知重力加


速度為 g,試求此物體總共經歷幾秒後又回到地面?
2V V V 3V
(A) 0 (B) 0 (C) 0 (D) 0 。
g g 2g 2g

( B ) 18. 鉛直向上拋體運動,若上拋及落下在同一高度時,其速度 (A)大小相等,方向相


同 (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 C ) 19. 在高於地面 9.8 m 處,垂直向上拋出一顆球,假設不計空氣阻力,如球自脫手後
2 秒撞擊地面,則當球撞擊地面時之速度為多少 m/sec?
(A) 4.9 (B) 9.8 (C) 14.7 (D) 19.6。

1 1
h  V0 t  gt 2 , 9.8  V0  2   9.8  2 2 , V0  4.9 m/s
2 2
V  V0  gt  4.9  9.8  2  14.7 m/s (負表與 V0 反向)。
( C ) 20. 熱氣球以 20 公尺/秒等速鉛直上升,當其距地面 25 公尺時,有一螺絲釘鬆脫掉落,
若 g = 10 公尺/秒 2,則螺絲釘從鬆脫掉落到落地全程之平均速率為若干?
(A) 5 公尺/秒 (B) 30 公尺/秒 (C) 13 公尺/秒 (D) 14 公尺/秒。

5-17
機械力學上冊

(1) 上拋飛行時間
1 1
h  V0 t  gt 2 , 25  20t   10  t 2 , t 2  4t  5  0
2 2
(t  5)(t  1)  0 , t  5 sec 。

(2) 上升高度 h
V2  V02  2gh , 0  20 2  2  10  h , h  20 m

路徑= 20 + 20 + 25 = 65 m
總路徑 65
平均速率    13 m/s 。
總時間 5
( A ) 21. A 物以 V0 之初速自塔底上拋,同時 B 物自塔頂自由落下,相遇於塔的中點,則
V2 2V 2 V2 2V
塔高為多少? (A) 0 (B) 0 (C) 0 (D) 0 。
g g 2g g
h 1 1 V
h自 h 上  , V0 t  gt 2  gt 2 , V0 t  gt 2 , t  0
2 2 2 g

1 V V2
h  2h 自  2  ( gt 2 )  gt 2  g  ( 0 ) 2  0 。
2 g g

5-18
第5章 直線運動

( A ) 22. 有一物體 A 初速大小為 29.4 m/s 由一山崖邊向上垂直上拋,時間經


過 5 s 後,另一物體 B 從山崖邊靜止落下,如圖所示,再經過多久兩
物體會相遇?(若不計空氣阻力,且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9.8 m/s2)
(A) 1.25 s (B) 1.5 s (C) 1.75 s (D) 2.0 s。

A 點上拋著地位移向下,h 為負
h 自  h 上  h 上 , h 自  h 上  0
1 1
 9.8  t 2  29.4  (t  5)   9.8  (t  5) 2 =0
2 2
t 2  6  (t  5)  (t  5) 2  0
t 2  6t  30  t 2  10t  25  0
5  4t , t  1.25 s 。

二、計算題

5-2 1. 在台灣自行車比賽,柯 P 騎車上山的速率為 20 公里/時,下山的速率為 60 公里/時,則往


返一趟之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各為多少公里/時?
設山路 d 公里,來回一次位移=0,平均速度= 0
S d d
S  Vt ,∴ t  (設山路 d 公里),上山需 hr,下山需 hr
V 20 60
總路徑 dd 2d 120d
平均速率      30 km/hr 。
總時間 d d 3d  d 4d

20 60 60

2. 汽車作直線運動,先以 8 m/s2 的加速度從靜止開始運動,接著以−4m/s2 的減速運動直到停


止。若運動的總距離為 1200 m,則此物體運動總共需要時間為多少秒?
1
(1) a = 8, V  V0  at1  0  8t1  8t1 , S1  V0 t1  at12  0  4t12  4t12
2
2
(2) a = 4, V末  V初  2aS2 , 0  (8t1 )  2  (4)  S2
S2  8t12 , S1  S2  12t12  1200 , t1  10 s

5-19
機械力學上冊

V末  V初  at 2 , 0  80  (4)t 2 , t 2  20 s , t  t1  t 2  30 s 。
另解:

1
S  8t1  3t1  1200 ,∴t1 = 10,總時間= 3t1 = 30 s。
2

1
3. 一物體作等加速度運動,經 12 m,速度為變為原來的 ,則在靜止前可再行駛多少公尺?
2

2 2 V0 2
由 V末  V初  2aS , 0  ( )  2aS ……①
2
V0 2
( )  V02  2a  12 ……②
2
V2
由①:  0  2aS ……③
4
3V 2
由②:  0  2a  12 ……④
4
③ 1 S
  ,S = 4 m。
④ 3 12

4. 一物體作直線運動,其初速為 2 m/s,加速度為 1 m/s2,若到達終點前的最後 5 s 共行經


50 m,則物體這段運動行程總共花費時多少秒?
畫 V-t 圖,如圖所示,設總費時為 t,則

V末  V0  at  2  1  t  2  t , Vt 5  2+1  (t  5)  t  3
故最後 5 秒之位移 S =梯形面積
(t  3)  (2  t)
50   5 , 20  2t  1 , t  10.5 s 。
2

5-20
第5章 直線運動

5-3 5. 一物體從靜止落下,於最後一秒鐘內行經全程一半,求其落下高度和落下的時間?

設落下高度為 h,時間為 t 秒
1 1 1 1 1
h  gt 2 , h t 1  h t , g(t  1) 2   gt 2
2 2 2 2 2
2 1 2 2
t  2t  1  t , t  4t  2  0
2
4  16  4  2  1
t  2  2 ≒3.4 s
2
1 1
故 h  gt 2   9.8  3.4 2  56.6 m 。
2 2

6. 如圖所示,某汽車廣告中,一直升機將汽車 A 吊升至空
中 490 m,汽車 A 與汽車 B 水平距離 100 m,若汽車 A
空中自由落下,且汽車 B 同時從靜止開始等加速從汽車
A 方向行駛,試問汽車 B 加速度 a 應該至少多少 m/s2,
才可超越汽車 A 又不會被砸中?
A 車:由 490m 自由落下
1 1
h  gt 2 , 490   9.8  t 2 , t  10 s
2 2
B 車: V0  0 , t  10 sec , S  100 m
1 1
S  V0 t  at 2 , 100  0  a  10 2 , a  2 m/s 2 。
2 2

7. 一物體自靜止沿傾斜角 53°之光滑斜面下滑,試求 4 sec 後之速度與滑下之位移。


(若 g = 10 m/s2)
a  g sin   10sin 53  8 m/s 2
V  V0  at  0  8  4  32 m/s
1 1
S  V0 t  at 2  0   8  4 2  64 m 。
2 2

5-21
機械力學上冊

5-4 8. 將一石頭由高度 60 公尺的樓頂,以速度 20 公尺/秒鉛直向上拋出,若重力加速度為 10 公


尺/秒 2,且不計空氣阻力,則
(1)石頭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何? (2)著地速度為何?

1 1
(1) 由 h  V0 t  gt 2 , 60  20t   10t 2 , 12  4t  t 2
2 2
t 2  4t  12  0 , (t  6)(t  2)  0 , t  6 s
(2) V  V0  gt  20  10  6  40 m/s (負表示與 V0 反向)。

9. 物體以 V0 的速度由地面上拋,上升的高度為樓高的 4 倍,當物體落下時經過樓頂的速度


為多少?

設樓高為 h,上升之高度為= 4h
V02 V2 V2
上升之最大高度(由公式 V 2  V02  2gH ,∴ H  )為 H  4h  0 ,∴ h  0
2g 2g 8g
最高點末速=0,最高點處至樓頂之運動為自由落體(落下 3h)
V2 3
V 2  2gH  2g(3h)  6gh  6g  0  V02
8g 4
3
∴V  V0 。
2

5-22
第5章 直線運動

10. 一物體在地面鉛直上拋,兩次經過 A 點所需時間 8 秒,如果 A 點在拋出點(地面)上方 45


公尺,試求物體初速為多少 m/s?(若 g = 10 m/s2)

上拋自 A 點至最高點 4 秒
V  V1  gt  0  V1  4  10 ,∴ V1  40 m/s
又 V12  V0 2  2gh , 40 2  V02  2  10  45 ,∴ V0  50 m/s 。

11. 如果人造衛星於高度 9000 m 處自由落下,其垂直落點剛好是砲彈發射處。在人造衛星開


始下落同時用砲彈垂直射出以攻擊且粉碎人造衛星於高度 4500 m 處。試問砲彈初速度需
為多少 km/hr?(若 g = 10 m/s2)

1 2 1
自由落體 4500 m 由 h  gt , 4500   10  t 2 ∴t  30 s
2 2
1 2
上拋 h 上  4500  V0  30   10  30
2
1
300  km
1000
∴ V0  300 m/s  1  1080 km/hr 。
1
hr
3600

5-23
機械力學上冊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D ) 1. 設一質點由靜止開始作直線運動,其運動方程式 V = t2 + 4t(m/s),則當 t = 3 s,其
加速度為多少 m/s2? (A)2 (B)5 (C)8 (D)10。
dS dV dV
V,  a ,∴ a   2t  4 t 3  10 m/s2。
dt dt dt

( C ) 2. A 由靜止以等加速度運動前進,其加速度為 4 m/s2,現有 B 在 4 s 後在同樣位置


由靜止以等加速度運動追 A,若 B 從出發後之 40 s 內追上,其加速度應為多少
m/s2? (A) 2.42 (B) 3.63 (C) 4.84 (D) 6.06。
1 1
S = V0t + at 2 (∵V0 = 0),∴S = at 2
2 2

1 1
∴S = × 4 × (t + 4)2 = × a × t2
2 2

4 × 442 = a × 402,∴a = 4.84 m/s2。

( D ) 3. 下列有關運動之敘述何者正確? (A)速度= 0,加速度不一定為 0


(B)當加速度= 0,物體不一定靜止 (C)等加速度運動的軌跡不一定成直線,也可
成拋物線 (D)以上皆是。

(1) 上拋最高點 V = 0,a = g。


(2) 等速度運動,非靜止,有 V,但 a = 0。
(3) 等加速度運動軌跡為直線或拋物線。
( D ) 4. 形狀大小相同的兩球體,A 較重 B 較輕,不考慮摩擦力,
沿 A 或 B 路線到達地面,則(註:tA、tB 表時間)
(A) tA = tB 且 VA = VB
(B) tA > tB 且 VA > VB
(C) tB > tA 且 VA = VB
(D) tA > tB 且 VA = VB。

5-24
第5章 直線運動

( A ) 5. 自由落體第 t 秒內所落下的高度為多少?
1 1 1 1
(A) g(t  ) (B) g(2t + ) (C) g(t + ) (D) g(2t  )。
2 2 2 2
1 1 1 1 1
ht  ht-1 = gt 2  g(t  1) 2 = g[t 2  (t 2  2t  1)] = g(2t  1) = g(t  ) 。
2 2 2 2 2

( D ) 6. 自由落體在第三秒至第四秒落下之距離為第一秒至第二秒落下距離之幾倍?
5 3 3 7
(A) (B) (C) (D) 。
3 5 7 3

Δh4:Δh2 = 7:3,自由落體 Δh1:Δh2:Δh3:Δh4:Δh5 = 1:3:5:7:9。


( D ) 7. 在魔戒中,熱狗拉史在牆上以相同速度不同角度射出一箭來打
半獸人如圖所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此三種角度之加速度
何者最大?
(A)甲 (B)乙
(C)丙 (D)均一樣大。

在地面上,平拋、上拋、下拋、自由落體,
加速度均為 g 向下。

( A ) 8. 如圖所示,有兩球 p、q 在同高度一起運動,


p 沿著光滑斜面傾斜角自由下滑;q 自由下
落,則 q、p 兩球著地時間的比值為多少?
1 1
(A) sin  (B) (C) 1 (D) 。
sin  cos 
1 2 2h
q 為自由落體 h  gt ,∴ t q 
2 g

h
p 為光滑斜面下滑 a = g sin α,sin α =
S

h
∴S =
sin 
1 2 h 1 2h
∴ S  V0 t  at ,∴  0  (g sin )  t 2p ,∴ t 2p 
2 sin  2 g sin 2 
2h
1 2h tq g
∴ tp  ,   sin  。
sin  g tp 1 2h
sin  g

5-25
機械力學上冊

( D ) 9. 如圖所示,一物體置於光滑(無摩擦)斜面頂端 A 點,
物體由靜止開始沿斜面自由滑下,當物體滑至斜面
底端 B 點時,其速度大小為若干?
(A) gs (B) gh (C) 2gh (D) 2 gh 。

公式 V  2gh  2g(2h)  2 gh 。

( C ) 10. 渡邊直美站在山頂,以速率 V 垂直向上拋出一球,再以相同速率,垂直向下拋出


另一球,若不計空氣阻力,著地時的速率 (A)前者較大 (B)後者較大 (C)二者
相同 (D)不能比較。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B ) 1. 一物體作等加速度直線運動,已知其速度的變化為 V = 5t + 2 m/sec,其中變數 t
代表時間,單位為秒,求此物體在 0 至 2 秒時段內移動的距離為多少 m?
(A) 12 (B) 14 (C) 20 (D) 24。 【98 統一入學】

V = V0 + at,即 V = 5t + 2,∴V0 = 2,a = 5


1 2 1
∴ S  V0 t  at  2  2   5  2 2  14 m 。
2 2

( A ) 2. 某人沿著半徑為 R 的圓形跑道行走 2 圈後回到出發點,則此人位移之大小為多


少? (A) 0 (B) πR (C) 2πR (D) 4πR。 【100 統一入學】

回到出發點,位移為 0。
( A ) 3. 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物體在第 1 秒至第 2 秒落下的距離為第 2 秒至第 3 秒落
下距離的幾倍? (A) 0.6 倍 (B) 0.8 倍 (C) 1.0 倍 (D) 1.2 倍。
【102 統一入學】
h 2 3
Δh2:Δh3 = 3:5,∴   0.6
h 3 5

自由落體 Δh1:Δh2:Δh3:Δh4:Δh5 = 1:3:5:7:9。


( B ) 4. 在某摩天大樓頂部尖塔處作自由落體實驗,該處離地面 490 m,若不考慮空氣阻
力,則物體從該處掉落到地面所需的時間為多少秒?(重力加速度為 9.8 m/s2)
(A) 8 (B) 10 (C) 12 (D) 14。 【103 統一入學】
1 1
自由落體 h 自= at 2 ,490 =  9.8t 2 ,∴ t = 10 秒。
2 2

5-26
第5章 直線運動

( C ) 5. 一質點自靜止開始作直線等加速度運動,質點起始位置為 S = 0 公尺,設全程需
花費 t 秒,最後 1 秒內(亦即第 t 秒內)所行經的距離為 c 公尺,第 t  1 秒內所行經
的距離為 d 公尺,若 c:d = 17:15,則 t 為多少秒?
(A) 3 (B) 6 (C) 9 (D) 12。 【104 統一入學】

S7:第 7 秒內之位移,S8:第 8 秒內之位移,S9:第 9 秒內之位移


靜止開始之等加速度運動S1:S2:S3:S4:S5:S6:S7:S8:S9
= 1:3:5:7:9:11:13:15:17
∴17 為第 9 秒內位移。
( B ) 6. 自由落體屬於下列何種運動? (A)等速直線運動 (B)變速直線運動 (C)等速
曲線運動 (D)變速曲線運動。 【107 統一入學】

自由落體為等加速度直線運動 V 大小改變。
( A ) 7. 一列火車從南港站行駛到松山站的速度 V 與時間 t 關係如圖所示,試求出兩站間
的距離為多少 m? (A) 2800 (B) 2900 (C) 3000 (D) 3100。 【107 統一入學】

(100  180)  20
V 與 t 所圍成的面積為位移 A   2800m 。
2

5-27
機械力學上冊

( B ) 8. 大型機場經常使用人行輸送帶協助旅客移動,當某旅客靜止站立於輸送帶上,從
左端入口移動到右端出口所需的時間為 72 秒;當該旅客以等速度 V 步行於此運
轉中的輸送帶上移動相同距離,需時為 24 秒。如果沒有輸送帶的輔助,則此旅
客以等速度 V 步行移動相同距離需要多少秒?
(A) 30 (B) 36 (C) 48 (D) 60。 【108 統一入學】

S S S S
由 S = Vt,∴ V  , V人  V輸送帶  , 0  V輸送帶  , V輸送帶 
t 72 72 72

S S S S
V人  V輸送帶  , V人    ,t = 36 s。
24 24 72 36
( C ) 9. 某人騎乘一輛機車,由甲地直行至乙地的速度 V 與
時間 t 的關係如圖所示,已知甲乙兩地間的距離為
825 公尺,則總騎乘時間 X 為多少分鐘?
(A) 25 (B) 30 (C) 35 (D) 40。 【109 統一入學】

V 與 t 所圍成面積=位移變化量
(20  X)  30
S  825
2

∴X = 35 分鐘。

5-28
第5章 直線運動

( C ) 10. 一物體從高處自由落體落下,如果不考慮空氣阻力等其他因素,並且取地面為零
位面,則此物體位能 U 與時間 t 的關係圖為何?

(A) (B)

(C) (D) 。 【109 統一入學】

1
自由落體 h = gt 2 ,h 與 t2 成正比呈拋物線
2
位能= mgh,∴位能與 t2 成正比,故選(C)。

5-29
機械力學上冊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1. 如圖(a)所示為瑞典滑板高手艾瑞克,創下時速破 130 公里的紀錄。而聰明絕頂的柯南想測
試阿笠博士剛維修好的滑板,是否能達到艾瑞克紀錄,於是到測試場地,如圖(b)所示,全
程以完全近似直線運動方式執行,忽略摩擦力與空氣阻力(g = 10 m/s2):

▲圖(a) ▲圖(b)

(1) 柯南才準備要開始,就看到 D 處的小蘭跟假冒新一的基德在談情說愛,氣得火冒三


丈,因此毫不猶豫的一開始就瘋狂加速,使 AB 段滑行過程中僅花費 10 秒,滑板即
由靜止開始加速至時速 54 公里,試求 AB 段過程滑行的距離。
54  1000 公尺
V  54 km/hr   15 m/s
3600 秒
V = V0 + at,15 = 0 + a  10,a = 1.5 m/s2
V2 = V02 + 2aS,152 = 0 + 2  1.5  S,S = 75 m。
(2) BC 段滑行過程以俯衝的方式進行,到達末端時的時速已達至 126 公里,試求 BC 段
滑行過程中花費的時間與滑行的垂直距離。
126  1000 公尺
V  126 km/hr   35 m/s
3600 秒
V = V0 + (g sin )t,35 = 15 + (10 sin 30°)  t,t = 4 s
V2 = V02 +2gh,352 = 152 + 2  10  h,h = 50 m。
(3) CD 段滑行過程以空中剎車方式,用整個身體的力量來減速,將原本抱膝微曲的身體
漸漸站直,從剎車到完全停止所需的時間為 7 秒,停在小蘭與基德面前(D 處),以阻
擾他們約會,試求 CD 段滑行過程中的加速度與剎車的滑行距離。
V = V0 + at,0 = 35 + a  7,a = 5 m/s2
1 1
S  V0 t  at 2  35  7   (5)  7 2  245  122.5  122.5 m 。
2 2

5-30
第5章 直線運動

2. 曾經征服台北 101 大樓的「奧地利跳傘鐵金剛-波嘉特納」,參與知名飲料公司的平流層計


畫,從近太空邊緣的 3.9 萬公尺高空以自由落體姿態躍下。在平流層中,時速一度達 1342
公里、音速 1.24 倍,他總計花 9 分多鐘從太空跳回地球,成為以超音速下墜的全球第一人。
圖(a)為台北 101 大樓外觀圖,圖(b)為大空邊緣跳傘示意圖。所有運動過程都假設為理想狀
態,為求計算方便已調整原始數據,並忽略空氣阻力(g = 10 m/s2):

▲圖(a) ▲圖(b)

(1) 在 2007 年波嘉特納從當時世界第一高樓 101 大樓的第 91 樓平台起跳,在空中自由落


體 5 秒鐘後打開降落傘盤旋降落,若每層樓高為 4.2 m,則波嘉特納在第幾層樓高處
打開降落傘?
1 1
h  gt 2   10  52  125 m
2 2
125
 29.76 樓
4.2
91 樓平台起跳,90 樓 29 樓= 61 樓。
(2) 2012 年波嘉特納搭乘特製的極輕薄氦氣球所承載的加壓艙,以 5 m/s 等速升空至 3.9
萬公尺高處,試求這段漫長的升空時間為多少分鐘?
h = V0t,39000 = 5  t,t = 7800 s = 130 分鐘。
(3) 波嘉特納在高空中,聽地面控制中心的恩師季丁格說完「我們的守護天使會看顧你」
後,雙腿併攏從艙門躍下。自由下墜至離地面 3000 公尺處打開降落傘,試求此時的
速度大小與自由下墜所經歷的時間?
1 1
h  gt 2 , 39000  3000   10  t 2 , t  7200  60 2 sec
2 2
V  gt  10  60 2  600 2 m/s。

5-31
機械力學上冊

5-32
CH 6 曲線運動

練習題解答
※6-1※角位移、角速度與角加速度

練習題 6-1 P202


電風扇以每分鐘 1800 轉的等角速度迴轉,葉片直徑為 40 cm,試求:
(1)電風扇的角速度;(2)葉片尖端的切線速度為多少 m/s?
2N 2  1800
(1)   1800rpm    60 rad/s 。
60 60
(2) Vt  r  0.2  60  12 m/s 。

練習題 6-2 P203


一飛輪的初始轉數為 1200 rpm,若以等角加速度增速,則 5 秒後為 1800 rpm。(1)求此角加速
度為多少?(2)此 5 秒共轉了多少圈?
2  N 0 2  1200
0  1200 rpm    40 rad/s
60 60
2  N 2  1800
  1800 rpm    60 rad/s
60 60
  0  t , 60  40    5 ,   4 rad/s 2
1 1
  0 t  t 2  40  5   (4)  52  250 rad  125 圈。
2 2

※6-2※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

練習題 6-3 P207


一車輛重量為 1000 kgw 以時速 72 km/hr 沿直徑 1 km 之跑道轉彎,則法線加速度 an 為多少
m/s2?
72  1000 m V 2 20 2
r = 0.5 km = 500 m, 72 km / hr   20 m/s , a n  t   0.8 m/s 2 。
3600 s r 500

練習題 6-4 P207


圓盤的半徑為 1 m,由靜止繞其中心軸旋轉作等角加速度轉動,若角加速度為 3 rad/s2,試求 2
秒後邊緣上一點的(1)切線速度;(2)切線加速度;(3)法線加速度;(4)合成加速度?
  0  t  0  3  2  6 rad/s
(1) Vt  r  1  6  6 m/s 。
(2) a t  r  1  3  3 m/s 2 。

6-1
機械力學上冊

(3) a n  r2  1  6 2  36 m/s 2 。


(4) a  a 2t  a 2n  32  36 2  3 145 m/s 2 。

※6-3※拋物體運動

練習題 6-5 P211


一人於高 122.5 m 之塔頂,以 20 m/s 之初速度水平丟出一物體,試求:
(1)物體的飛行時間;(2)物體的水平射程;(3)物體著地時之速度?(g = 9.8 m/sec2)

1 2 1
(1) h gt , 122.5   9.8t 2 ,t = 5 s。
2 2
(2) 射程=水平速度×飛行時間
R  V0 x t  20  5  100 m 。
(3) Vy  gt  9.8  5  49 m/s

著地時速度 V  Vx2  Vy2  20 2  49 2 ≒53 m/s。

練習題 6-6 P214


在地面上以初速度 500 m/s 及仰角 37°射出一砲彈,則
(1)幾秒後著地;(2)上升的最大高度;(3)水平射程為若干?(g = 10 m/s2)

V0x  V0 cos   500  cos 37  400 m/s


V0 y  V0 sin   500  sin 37  300 m/s
(1) Vy  V0 y  gt , 0  300  10  t ,t = 30 s 最大高度的時間
著地的時間 T  2t  2  30  60 s 。
(2) Vy2  V02y  2gh , 0  300 2  2  10  h , h  4500 m 。
(3) R  V0x T  400  60  24000 m 。

6-2
第6章 曲線運動

練習題 6-7 P215


如圖所示,在一水平之地面上,放置一垂直鐵絲網與一發球機,該鐵絲網高度為 10 m 且距離
發球機 60 m 遠,若發球機以初速度為 V m/sec 射出一球,若不計空氣阻力並忽略發球機之高
度,欲使球飛越過鐵絲網,求 V 之最小值為多少 m/sec?(g = 10 m/s2, 7  2.64 )

75
射程: R  V0x t , 60  0.8Vt , Vt  75 , t 
V
1 75 1 75
h  V0 y  gt 2 , 10  0.6V    10  ( ) 2
2 V 2 V
75 75 75 75
10  45  5  ( ) 2 , ( ) 2  7 ,  7 ,V  m/s 。
V V V 7

練習題 6-8 P216


若以 V0 之初速度水平拋射一球,當水平速度與鉛直速度的比值為 4:3 時,此時前進的水平距
離與落下的鉛直距離比為何?
Vx 4 V0 3
  , Vy  V0
Vy 3 Vy 4
Vy
Vy  gt , t 
g
R Vt V V0 V0 V0 8
 0  0     。
h 1 gt 2 1 gt 1 Vy 1
 Vy
1 3
 V0 3
g
2 2 2 g 2 2 4

6-3
機械力學上冊

立即評量解答
※6-1※角位移、角速度與角加速度
立即評量 P204
( B ) 1. 一轉動輪以等角加速度轉動,於 30 秒內從靜止加速到 1800 rpm,求其角加速度
為若干? (A) π rad/s2 (B) 2π rad/s2 (C) 6π rad/s2 (D) 8π rad/s2。
2  N 2  1800
  1800 rpm    60 rad/s
60 60

  0  t , 60  0    30 ,   2 rad/s2。
( D ) 2. 一直徑為 50 mm 之實心圓軸以 300 m/min 之切線速度進行外圓車削加工,此時圓
軸之角速度為多少 rad/s? (A) 6 (B) 12 (C) 100 (D) 200。
300m
Vt  r   ,  0.025m   ,   200 rad/s 。
60s

( A ) 3. 車床主軸從靜止作等角加速度轉動,在 t = 10 秒,轉速可達 1800 rpm,試求車床


主軸之角加速度為多少 rad/s2? (A) 6π (B) 8π (C) 10π (D) 12π。
2  N 2  1800
  1800 rpm    60 rad / s
60 60
  0  t , 60  0    10 ,   6 rad / s 2 。

( A ) 4. 一輪之轉速為 600 rpm,若均勻減速,在 5 秒完全停止,此 5 秒輪子所轉之圈數


為多少? (A) 25 (B) 50π (C) 25π (D) 50。
2  N 2  600
0  600 rpm    20 rad / s
60 60
  0  t , 0  20    5 ,   4 rad/s 2
1 2 1 50
  0 t  t  20  5   (4)  52  50 rad  圈  25 圈。
2 2 2

( D ) 5. 飛輪於 45 sec 內,以等角加速度自靜止達到 1800 rpm 之速度,則其角加速度為若


3 3 4
干 rad/s2? (A) 40 (B) (C)  (D)  。
4 4 3

2  N 2  1800
0  0 ,   1800 rpm    60 rad/s
60 60

4
  0  t , 60  0    45 ,    rad/s 2 。
3

6-4
第6章 曲線運動

( B ) 6. 10π rad/sec 之角速度,等於每分鐘若干轉(rpm)


(A) 150 (B) 300 (C) 600 (D) 1200。
2  N
  10 rad/s  ,N = 300 rpm。
60

※6-2※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

立即評量 P208
( A ) 1. 如果一個質點以一定長度之半徑圍繞一個固定中心順時鐘作等角加速度之轉
動,則此質點
(A)具有切線加速度與向心加速度 (B)僅具有切線加速度
(C)僅具向心加速度 (D)沒有任何加速度。
等速圓周運動只有 an,at = 0。
等角加速度圓周運動具有 an 和 at。
( D ) 2. 設物體沿半徑為 r 之圓周作運動時,其法線加速度以表示,角速度以 ω 表示,
則該物體沿圓周作等角速轉動時,其切線加速度為
(A) r (B) rω (C) rω2 (D) 0。
( A ) 3. 半徑為 1 cm 之飛輪以角加速度 2 rad/s2,由靜止開始轉動,則 2 秒後,其輪緣上
任一點之加速度為多少 cm/s2? (A) 260 (B) 196 (C) 20 (D) 80 。
  0  t  0  2  2  4 rad/s
a t  r  1  2  2 cm/s 2
a n  r2  1  4 2  16 cm/s 2
a  a 2t  a 2n  2 2  16 2  260 cm/s 2 。

( A ) 4. 如圖所示之平皮帶輪傳動,A 與 B 兩皮帶輪半徑分別為 10 mm 及 20 mm,其皮


帶線速度固定為 200 mm/s,設皮帶厚度可忽略且無滑動現象,則此 A 與 B 兩皮
帶輪外緣之加速度比為多少? (A) 2:1 (B) 4:1 (C) 1:2 (D) 1:4。

6-5
機械力學上冊

V2
速度相同, a n  ,an 與 r 成反比。(V 相同,只有 an)
r
a nA r 20 2
 B   。
a nB rA 10 1

( C ) 5. 斜拋一物體,則此物體在最高點時其向心加速度為若干?
2 1
(A)0 (B) g (C)g (D) g 。
2 2

斜拋最高點只有水平速度而且只受重力加速度 g (為向心加速度)與 Vx 垂直。


( A ) 6. 某物體在半徑為 25 m 的圓形軌道上作圓周運動,某一瞬間其速度大小為 10 m/s
而合加速度大小為 5 m/s2,則該瞬間其切線加速度的大小為多少 m/s2
(A) 3 (B) 4 (C) 5 (D) 6。
V 2 10 2
an    4 m/s 2
r 25

a  a 2t  a 2n , 5  a 2t  4 2 , a t  3 m/s 2 。

※6-3※拋物體運動
立即評量 P216
( A ) 1. 棒球打擊者向斜上方揮棒,擊出高飛全壘打。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下列圖形何
者可以代表棒球的水平方向速度 Vx 與其落地前飛行時間 t 的關係?

(A) (B)

(C) (D) 。

水平拋體運動之水平軸向為等速度運動。

6-6
第6章 曲線運動

( B ) 2. 一質量 70 kg 的滑雪者,於 B 點處以 30 m/s 的水平速度進行跳躍,如圖所示,若


滑雪者落至 C 處時之水平移動距離 S = 60 m,則其下降高度 H 為多少 m? (A)
39.2 (B) 19.6 (C) 9.8 (D) 4.9。

射程 R  V0x t ,60 = 30t,t = 2 s


1 1
H  gt 2   9.8  2 2  19.6 m 。
2 2
( A ) 3. 如圖所示,棒球投擲機距小明打擊位置 15 m 遠,投擲機水平投球高度為 1.5 m,
球離開投擲機之初速度為 30 m/s,請問小明球棒距地高度為多少 m 時可以打到這
顆球? (A) 0.275 (B) 0.775 (C) 1.225 (D) 1.375。

射程 R  V0 x t ,15 = 30t,t = 0.5 sec,


1 1
h  gt 2   9.8  0.52  1.225 m
2 2
球棒距地高度= 1.5  1.225 = 0.275 m。
( D ) 4. 一砲管在水平地面以 θ 的仰角方向及初速度 V0 發射砲彈,砲彈落地的水平射程為
x,如果發射仰角 θ 相同,初速度增加為 2V0,則砲彈落地的水平射程為多少?
(A) 2x (B) 1.5x (C) 2x (D) 4x。
V02 sin 2
斜拋射程 R 
g

R 與 V02 成正比。
( D ) 5. 在高 h 處以一顆子彈以 V0 的初速度水平射出,若著地與水平之夾角為 θ,則樓高
V0 2 sin 2  V0 2 sin 2 V0 2 sin 2 V0 2 tan 2 
h 為? (A) (B) (C) (D) 。
2g g 2g 2g

6-7
機械力學上冊

Vy Vy
著地時 tan    , Vy  V0 tan 
Vx V0
Vy2 (V0 tan ) 2 V02 tan 2 
Vy2  2gh , h    。
2g 2g 2g
( C ) 6. 斜向拋物體運動在垂直方向係作 (A)等速運動 (B)自由落體運動 (C)鉛直上
拋運動 (D)變加速度運動。
( B ) 7. 有一壘球投手投球點 A 點的高度與打擊者擊球點 B 點的高度皆為 h,兩者間的水
V0 2
平距離 D 為 0.6 ,其中 g 為重力加速度,V0 為投手投球之初速,如圖所示。
g

若不計空氣阻力,且球投出之方向與水平線夾角為,則球正好投到 B 點時,其
sin2α 值為何?(註:sin2α = 2sinα cosα) (A) 0.3 (B) 0.6 (C) 0.9 (D) 1。

V02 sin 2 V2
D  0.6 0 , sin 2  0.6 。
g g

( C ) 8. 以 45°斜拋一球,則此球的最大高度與水平射程的比值為
(A) 1:2 (B) 2:1 (C) 1:4 (D) 4:1。
2 2
V02  ( )
V 2 sin 2  2 V2
H 45  0   0
2g 2g 4g

V02 sin 2 V02 sin(2  45) V02


R 45   
g g g

H 45 : R 45 = 1:4。

6-8
第6章 曲線運動

( C ) 9. 槍彈離開槍口之初速度為 70 m/s,則最大射程為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m。
V02 70 2
R max  R 45    500 m 。
g 9.8

( C ) 10. 如圖所示,一人在 A 處投出一球,球速


VA 之方向與水平成 45°,若經過 1 秒後
球撞擊到斜坡之 B 點,則 B 點距離水平
地面的高度 h 為多少 m?(g = 9.8 m/s2)
(A) 19.1 (B) 20.1 (C) 21.1 (D) 22.1。

V0
射程 R  V0x t , 25   1 , V0  25 2 m/s
2
1 1
h 上拋  V0 y t  gt 2  25  1   9.8  12  20.1 m
2 2
距地高度 h  20.1  1  21.1 m 。

6-9
機械力學上冊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6-1 角位移、角速度與角加速度
一質點作圓周運動,其所繞經之 角度 ,稱為角位移,其單位以
角位移
弧度 (rad)表示。(一轉= 2π rad)
單位時間內,一質點轉過的 角位移 變化量,稱為角速度,單位以 rad/s
角速度 
表示。公式為:   。
t

單位時間內,一質點轉過的 角速度 變化量,稱為角加速度,單位以 rad/s2


角加速度  2  1
表示。公式為:    。
t t 2  t1

位移 S = rθ 。
直線運動與圓
切線速度 Vt = rω 。
周運動關係
切線加速度 at = rα 。
 0  t 。
1 2
等角加速度三  0 t  t 。
2
大轉動公式
2  0 2  2 。

6-2 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
切線加速度 沿著圓周的 切線方向 所產生之加速度。at = rα 。
物體作圓周運動時,使其切線速度之方向改變之加速度,稱為法線加速度又
法線加速度 Vt 2
稱為向心加速度。 a n  r2  。
r
物體作 等速率 圓周運動時切線加速度=0,只有法線加速度;但若物體作
等角加速度 圓周運動時,則必同時產生切線加速度及法線加速度,其合
合成加速度
成加速度 a  at2  an2 。

6-10
第6章 曲線運動

6-3 拋物體運動

水平拋物體 (1) 可視水平方向的等速直線運動與垂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之合成。


水平等速直線:Vx = V0 , R  V0 t 。
運動
1 2
垂直自由落體:Vy = gt, h  gt , Vy2  2gh 。
2
(2) 整理:
① 水平拋物體運動之著地時間與水平拋出之 初速度 無關,僅與拋
1 2 2h
出位置之 高度 有關。由 h  gt , t  。
2 g
② 水平拋物體運動水平射程= 水平速度  飛行時間 ,
2h
R  V0 t  V0 。
g

斜向拋物體
運動

6-11
機械力學上冊

(1) 可視水平方向的等速直線運動與垂直方向的鉛直上拋運動之合成。
水平等速直線:Vx = V0 x , R  V0x t 。
1
垂 直 鉛 直 上 拋 : Vy = V0 sin   gt ,h = V0 sin   gt 2 ,
2
Vy2  (V0 sin ) 2  2gh 。
(2) 整理:
V0 sin
① 到達最高點時間: t  。
g

V0 2sin 2 
② 到達最高點高度: h  。
斜向拋物體 2g
運動 2V0 sin 
③ 同高著地時間: T  2t  。
g

V0 2sin2
④ 同高著地水平射程: R  。
g
⑤ 斜向拋物體運動之仰角為 45°時,可得最大之 水平射程 。90°可
達最大的 高度 。
⑥ 若兩仰角互為 餘角 ,且初速度相同時,可得相同之水平射程,即
30°與 60°射程相同。
V02
⑦ 斜拋 45°時, R max  R 45   4h 45 。
g

6-12
第6章 曲線運動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一、選擇題
6-1 ( D ) 1. 下列何者是角加速度之單位? (A) m/sec2 (B) m/sec (C) rad/sec (D) rad/sec2。
( A ) 2. 一圓盤以 1200 rpm 的角速度轉動,若圓盤直徑 20 cm,求圓盤邊緣上任一點的切
線速度為多少 m/sec? (A) 4π (B) 400π (C) 8π (D) 800π。
2  N 2  1200
  1200 rpm    40 rad/s
60 60

V = rω = 0.1 × 40π = 4π m/sec。


   
( C ) 3. 一般手錶之分針其角速度應為 (A) (B) (C) (D) rad/sec。
60 30 1800 3600
1圈 2 rad 
分針:60 分繞 1 圈,     rad/s。
60 分 3600 sec 1800

( B ) 4. 一馬達由靜止以 20 rad/sec2 之等角加速度旋轉,加速 8 秒後,保持等角速度旋轉;


若馬達心軸直徑為 10 mm,則此時心軸外圓周上一點之切線速度為多少 m/sec?
(A) 0.4 (B) 0.8 (C) 1.2 (D) 1.6。
  0  t  0  20  8  160 rad/s, Vt  r  0.005  160  0.8 m/s 。
( A ) 5. 一輪由靜止開始以等角加速度迴轉運動 50 秒,此時迴轉數為 100 rpm,若欲增加
至 180 rpm,則還需要多少秒? (A) 40 (B) 50 (C) 60 (D) 70。
2  100
0  0 , 50  100 rpm  rad/s
60
2  100 
50  0  t ,  0    50 ,   rad/s2
60 15
2  100 2  180
初  rad/s, 末  180 rpm  rad/s
60 60
2  180 2  100 
末  初  t ,    t ,t = 40 s。
60 60 15
( C ) 6. 一車輪滾動直徑為 50 cm,轉速為 1200 rpm,則汽車行駛時速為多少 km/hr?
(A) 20π (B) 10π (C) 36π (D) 72π。
2  N 2  1200
  1200 rpm    40 rad/hr
60 60
1
km
Vt  r  0.25  40  10 m/s  10  1000  36 km/hr 。
1
hr
3600

6-13
機械力學上冊

( A ) 7. 有一飛輪其角加速度為一定值 4 rad/sec2,在 5 sec 內轉過 120 rad,如果飛輪從靜


止狀態開始轉動,則在 5 sec 前已經轉動若干時間?
(A) 3.5 sec (B) 4.5 sec (C) 5.5 sec (D) 6.5 sec。
1
5  120  1  5   4  52 , 1  14 rad/s
2

1  0  t , 14  0  4  t ,t = 3.5 sec。
( B ) 8. 在半徑為 5 m 的圓形路徑上,球 A 與球 B 由同一點出發,以相反方向各自以切線
速度 VA = 15 m/s 與 VB = 10 m/s,作等速率圓周運動,則該兩球發生碰撞的時間,
2 2  
在出發後多少秒? (A) (B) (C) (D) 。
3 5 3 5

2
SA + SB =圓周長, 10  t  15  t  2  5 , 25t  10 , t  sec 。
5
6-2 ( B ) 9. 某汽車沿一曲線道路等速率行駛,經過
圖中的 A、B、C、D 點,請問汽車行駛
這四點時,在哪一點的加速度最大?
(A) A 點 (B) B 點 (C) C 點 (D) D 點。
Vt2
an  ,an 與 r 成反比。(等速圓周運動只有 an 存在)
r
( D ) 10. 一半徑為 R 之圓盤,繞其圓盤之中心作等角速度旋轉,若角速度為 ω,則下列對
於在圓盤半徑 R 位置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切線速度為 Rω (B)合成加速度
2
為 Rω (C)切線加速度之大小為零 (D)切線速度之方向不隨時間而改變。

等速圓周運動,速度方向一直在改變。
( C ) 11. 一半徑為 R 的光碟片在光碟機上,光碟片對其中心作等角速度 ω 旋轉,在光碟片
上半徑 R 位置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合成加速度大小為零 (B)法線加
速度大小為零 (C)切線加速度大小為零 (D)切線速度大小為零。

等速圓周運動只有 an 存在,at = 0。

6-14
第6章 曲線運動

( D ) 12. 機車沿直線等速前進,機車車輪的直徑為 80 cm,在 10 sec 內前進 40 m,則車輪


外緣所受的向心加速度為多少 m/sec2? (A) 10 (B) 20 (C) 5 (D) 40。
S 40
V   4 m/s
t 10

V 2 42
an    40 m/s 2 。
r 0.4
( A ) 13. 有一物體作半徑為 2 m 的等速率圓周運動,若轉速為 600 rpm,則經 2 sec 後,其
切線加速度為多少? (A) 0 (B) 10 m/sec2 (C) 10π m/sec2 (D) 40π m/sec2。

等速圓周運動,切線加速度 at = 0。
( D ) 14. 若一物體由靜止開始作等角加速度圓周運動,若於 1 sec 後測得其切線加速度與
向心加速度的比值為 1:10,試求此物體的角加速度多少 rad/sec2 (A) 2.5 (B) 5
(C) 7.5 (D) 10。

    t  0    1  
at r r 1 1
 2   
a n r r() 2
 10
  10 rad/s 2 。
6-3 ( D ) 15. 如圖所示,一球從高度 h 的樓頂速度 V0 水
平拋出,設重力加速度為 g,不計空氣阻力,
1
請問球到達距離水平地面 h 高度時所需的
3
2V0 4V0 2h
時間? (A) (B) (C)
3g 3g 3g
4h
(D) 。
3g

1 2 h 1
由公式 h  gt , (h  )  gt 2
2 3 2

2h
2( )
3  4h
t 。
g 3g

6-15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6. A 和 B 兩棟皆為 10 層相同高度的大樓,其間隔相距為 15 m,現有某一物體以


10 m/s 的水平速度,從 A 棟 10 樓的樓頂水平方向被扔到 B 棟。如果每層樓的高
度皆為 3 m,請問此物體會落在 B 棟的第幾層?(g = 10 m/s2)
(A) 3 (B) 5 (C) 7 (D) 9。

射程 15  V0x  t  10  t ,∴t = 1.5 s


1 1
h  gt 2   10  1.52  11.25m
2 2
11.25
落下  3.75 層,即擊中第七層。
3
( D ) 17. 一球自樓頂水平拋出,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當速度與水平夾角各為 37°與 53°時其
速度比值為? (A) 3:1 (B) 1:3 (C) 4:3 (D) 3:4。
V0 4 5
 , V1  V0
V1 5 4
V0 3 5
 , V2  V0
V2 5 3
5
V
V1 4 0 3
  ,∴V1:V2 = 3:4。
V2 5 V 4
0
3
( B ) 18. 以 V0 的初速度水平拋射一物體,若飛行的水平距離與落下的鉛直距離相等,則物
2V 2 2 2V0 2 2V0 2 V2
體的位移大小為何? (A) 0 (B) (C) (D) 0 。
g g g 2g
1 2V
h  R , gt 2  V0 t , t  0
2 g
2V02
射程= h  R  V0 t 
g
2 2V02
位移  2h  。
g

6-16
第6章 曲線運動

( B ) 19. 兩棟大樓間的馬路寬 20 m,將一球在 50 m 高的大樓樓頂水平擲出,假設不計空


氣阻力,重力加速度 g = 10m/sec2,若要將此球丟到馬路對面 30 m 高的屋頂上,
則此球的水平初速度至少為多少 m/sec? (A) 5 (B) 10 (C) 15 (D) 20。

1 1
h自  50  30  20 m= gt 2 =  10  t 2 , t  2 sec
2 2
R  V0 t , 20  V0  2 , V0  10 m/s 。
( C ) 20. 重力加速度為 g,在水平地面上進行斜向拋射運動,物體的初速度為 V0,則其落
地時最大水平射程至少為多少?
0.25V0 2 0.5V0 2 V2 2V0 2
(A) (B) (C) 0 (D) 。
g g g g

V02 sin 2 V2
R , R max  R 45  0 。
g g

( C ) 21. 兩個相同之物體於地面上以 V1 及 V2 之初速度,分別與水平成 30°及 60°之仰角同


V
時拋出。若不計空氣阻力,兩物體著地之時間相同,則其初速度 1 之比值為何?
V2
1 3
(A) (B) (C) 3 (D) 2。
3 2

V1 3V2 V
著地時間相同為垂直初速度相同  , 1  3。
2 2 V2

6-17
機械力學上冊

( A ) 22. 一物體斜向上拋,水平射程和最大高度相等。設拋射角和地面成 θ 角, 則
(A) tanθ = 4 (B) tanθ = 2 (C) sinθ = 4 (D) cotθ = 4。
V02 sin 2 V02 2
sin  1
R H,  , 2sin  cos   sin  sin 
g 2g 2

sin 
tan   4。
cos 

( B ) 23. 一美式足球的踢球員自水平地面將球以初速度 V0 和仰角 60°踢出,若該球在空中


停留 3.6 秒後降落水平地面,則該球踢離地面的初速度 V0 約為?
(A)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40 m/s。

飛行 3.6 秒,到達最高點為 1.8 秒


3V0
Vy  V0 y  gt , 0   9.8  1.8 , V0  20.36 m/s 。
2
( B ) 24. 設一運動員將鉛球拋出最遠的紀錄為 50 公尺,則此運動員若將此鉛球垂直上拋,
最高能拋到多少公尺? (A) 200 (B) 25 (C) 50 (D) 100。
V02 V 2 sin 2  V2 1
R max  ,H  0 , H max  0  R max  25 m 。
g 2g 2g 2

( D ) 25. 若以 30°之仰角拋出鉛球,測得之投擲距離為 20 公尺,則其最遠可投擲幾公尺?


40
(A) 30 (B) 40 (C) 50 (D) 。
3
V02 sin 2
R
g

V02 sin(2  30) V02 sin 60


R 30    20 m
g g

V02 20 40
R max    m。
g sin 60 3

6-18
第6章 曲線運動

( C ) 26. 一砲彈由水平地面以 60°之仰角發射,其初速度為 500 m/s,當此砲彈之水平方向


位移為 3000 m 時,其距離此水平地面之高度為多少 m?
(cos 60° = 0.5,sin 60° = 0.866) (A) 2490 (B) 3490 (C) 4490 (D) 5490。

R = V0 t , 3000 = 250 × t , t = 12 s
1 1
h = V0 y t − gt 2 = 250 3 × 12 − × 9.8 × 12 2 = 4490 m 。
2 2
( B ) 27. 將一物體自 50 m 高處,以 5 m/s 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則當其速度為 13 m/s 時,歷
時多少秒?(若 g = 10 m/s2) (A) 1 (B) 1.2 (C) 1.3 (D) 1.5。

V = Vx2 + Vy2 , 132 = 52 + Vy2


Vy = 12 = 10 × t , t = 1.2 s 。

( D ) 28. 有人從 490 m 高之山頂以水平方向拋出一物,如果著地時之角度為 45°,則此人


拋球之初速度為 m/s? (A) 196 (B) 49 3 (C) 1.3 (D) 98。

Vy
tan θ = , tan 45° = 1 ,Vy = Vx
Vx
Vy2 = 2gh , Vy = 2gh = 2 × 10 × 490 = 98 m/s = Vx 。

6-19
機械力學上冊

( D ) 29. 有一物體以初速度 V,由地面與水平成 30°之仰角斜向拋出,到達最高點之高度


S
為 H,落地時之水平移動距離為 S,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且重力加速度為 g,則
H
為何? (A) 2 (B) 2 3 (C) 4 (D) 4 3 。

V02 sin 2
S g
 2 2  4 cot   4 cot 30  4 3 。
H V0 sin 
2g

二、計算題

6-1 1. 試求秒針、分針、時針的角速度分別為多少 rad/s?


1 圈 2 rad 
秒針:1 分鐘繞 1 圈。     rad/s。
1 分 60 sec 30
1圈 2 rad 
分針:1 小時繞 1 圈。     rad/s。
1  60 分 3600 sec 1800
1圈 2 rad 
時針:12 小時繞 1 圈。     rad/s。
12  60 分 12  3600 sec 21600

2. 若汽車以 72 km/hr 的速度行駛,車輪直徑為 80 cm,遇紅燈煞車 50 m 後停止,若為等加


速度運動,試求車輪的角加速度為多少 rad/s2?
72 km/hr = 20 m/s,d = 80 cm,r = 40 cm = 0.4 m
Vt  r , 20  0.4   ,   50 rad/s
S  r , 50  0.4   ,   125 rad
2  02  2 , 0  50 2  2  125 ,   10 rad/s 2 。

3. 實習工廠有 3600 rpm 轉動中的砂輪機,當電源切斷後,在 30 秒內停止,則此 30 秒共轉


多少圈(若角加速度為定值)?
2  3600
0  3600 rpm   120 rad/s
60
  0  t , 0  120    30 ,   4 rad/s 2
2  02  2 , 0  (120) 2  2  (4)  
  1800 rad  900 圈。

6-20
第6章 曲線運動

6-2 4. 如圖所示,一質點作橢圓運動,當質點通過 A 點時,其


合成加速度 a 為 20 m/sec2。當質點於 A 點時其切線加速
度大小為何?若在 A 點處的曲率半徑為 6.25 m,則在 A
點的速率為何?

3 4
a t  20   12 m/s 2 , a n  20   16 m/s 2
5 5
Vt2 Vt2
an  , 16  , Vt  10 m/s 。
r 6.25

5. 一汽車在高速公路以 108 km/hr 的等速率行駛,由直線進入半徑為 100 m 的圓形匝道,則


此時汽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為多少 m/s2?
V 2 30 2
108 km/hr = 30m/s, a n  t   9 m/s 2 。
r 100

6. 直徑 200 mm 的皮帶輪由靜止開始以等角加速度旋轉,經過 1 秒測得皮帶輪外緣的切線速


度大小為 200 mm/s,則該瞬間皮帶輪外緣上之任一點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m/s2?
200
Vt  r , 200    ,   2 rad/s 。d = 200 mm  r = 100 mm = 0.1 m
2
a n  r2  0.1  2 2  0.4 m/s 2 ,   0  t , 2  0    1 ,   2 rad/s 2
a t  r  0.1  2  0.2 m/s 2
1 2 5
a  a 2t  a 2n  (0.2) 2  (0.4) 2  ( ) 2  ( ) 2  m/s 2 。
5 5 5

6-3 7. 韓總經理在高 60 m 之塔頂,以 30 m/s 之速度水平擊發一顆子彈,若在前方 60 m 處有一


垂直之山壁,試求:(1)子彈幾秒後射入山壁?(2)子彈射中山壁時之高度?(g = 10 m/s2)
(1) 射程 R  V0 t , 60  30  t ,t = 2 s。
1 1
(2) h自  gt 2   10  2 2  20 m
2 2
距地高度= 60  20 = 40 m。

6-21
機械力學上冊

8. 柯 P 以 100m/s 之初速度並與水平成 37 度之仰角丟出一物體,若當地之重力加速度為 10


公尺/秒 2,試求此物體(1)到達最高點的時間?(2)到達最高點的高度?(3)著地時間?(4)水
平射程?

(1) Vy  V0 y  gt , 0  60  10  t , t  6 s 。
(2) Vy2  V02y  2gh , 0  60 2  2  10  h , h  180 m 。
(3) T  2t  2  6  12 s。
(4) R  V0 x T  80  12  960 m 。

9. 如圖所示,在夾角 37°的斜面上,以 40 m/s 水平拋出一物體,則可達之斜面長度 S 為多少


公尺?(g = 10 m/s2)

x
R  4x  V0 x t  40t , t 
10
1 1 x x2
h  gt 2 , 3x   10  ( ) 2  , x  60 m
2 2 10 20
斜面長度 S  5x  5  60  300 m 。

6-22
第6章 曲線運動

10. 如圖所示,柳大尉丟出一球初速度為 40 m/s,初速度與斜面互為垂直,則球所能達到的斜


面長度 S 為多少公尺?(g = 10 m/s2)

x
R  4x  V0 x t  24t , t 
6
1 1 x x
h  V0 y t  gt 2 , 3x  32t   10  t 2 , 3x  32   5  ( ) 2
2 2 6 6
108x  192x  5x 2 , 5x  300 m  S 。

6-23
機械力學上冊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C ) 1. 作等角加速度圓周運動之物體 (A)只有向心加速度 (B)只有切線加速度
(C)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均有 (D)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均沒有。

作圓周運動一定有向心(法線)加速度,作等角加速度運動一定有切線加速度
(at = rα)。
( A ) 2. 不計空氣阻力,在距離地面高度 h,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 V0 拋出一物體,著地時
水平射程為 x。若高度變成 2h,且 V0 不變,則該物體著地時水平射程變為多少?
(A) 2 x (B) 2x (C) 2 2 x (D) 4x。
1 2 2h
由h  gt ,∴ t 
2 g

h 變 2 倍  t 變大 2 倍,∴R = V0.t,∴射程變大 2 倍。
( C ) 3. 自桌邊將一石子以 19.6 m/sec 的速度以水平拋出,此石子著地時與地面成 45°角,
試求石子之射程為多少公尺? (A) 9.8 (B) 19.6 (C) 39.2 (D) 49。

Vy
tan    tan 45
Vx
∴Vx = Vy = 19.6m/sec,y 軸速度 Vy = gt
Vy 19.6
∴t    2 sec (著地時間)
g 9.8
∴R = V0.t = 19.6×2 = 39.2 m。
( D ) 4. 下列有關斜拋敘述何者錯誤 (A)斜拋最高點加速度為 g (B)斜拋水平方向加速
度為 0 (C)斜拋鉛直方向之加速度為 g (D)斜拋最高點速度為 0。

斜拋只受重力加速度 g 向下,水平作等速度運動,加速度為 0,斜拋最高點


速度=水平速度= V0 cosθ。

6-24
第6章 曲線運動

( D ) 5. 以 V0 之初速與水平成 θ 仰角拋出,如果要使水平射程 R 為最大高度 H 的 3 倍,


則 θ 角應為多少 (A) 30° (B) 37° (C) 45° (D) 53°。
V02 sin 2 V 2 sin 2  3
R = 3H, 3 0 , sin 2  sin 2  = 2sin cos
g 2g 2

3 sin  4
sin   2cos  ,∴ tan    ,∴θ = 53°。
2 cos  3

( B ) 6. 吳尊於高 490m 之塔頂,以 20 m/sec 之初速度水平丟出一物體,則此物體之水平


射程為多少公尺? (A) 100 (B) 200 (C) 400 (D) 800。
1 1
h = gt 2 ,490 =  9.8t 2 ,∴t = 10 sec,射程= 20 × 10 = 200 m。
2 2

( B ) 7. 直徑為 20cm 之轉盤,自靜止以等角加速度 2 rad/sec2 開始轉動,求轉過 90°角時


轉盤周緣上一點加速度為多少 cm/s2?
(A) 10 1   2 (B) 20 1   2 (C) 40 1   2 (D) 80 1   2 。


αt = rα = 10×2 = 20 cm/sec2, 90  rad
2


ω2 =  0 + 2α.θ = 02 + 2 × 2 ×
2
= 2π
2

又 an = rω2 = 10 × 2π = 20π cm/s2

∴ a  a 2t  a 2n  (20) 2  (20) 2  20 1   2 cm/s2。

( B ) 8. 在半徑為 10m 的圓形路徑上,球 A 與 B 由同一點出發,以相反方向各自以切線


速度 VA = 30 m/sec 與 VB = 20 m/sec 作等速率圓周運動,則這兩個球發生碰撞的
時間,在出發後多少秒? (A) 0.2π (B) 0.4π (C) 0.8π (D) 1.6π。

SA + SB = 2πr = 2π × 10(由 S = Vt)


20t + 30t = 2π×10,∴t = 0.4π s。

6-25
機械力學上冊

( C ) 9. BMW 車輪直徑 80 cm,當轉速為 900 rpm,則汽車行駛速度為多少 km/hr?


(A) 12π (B) 24π (C) 43.2π (D) 86.4π。
2N 2  900
   30π rad/s,V = rω = 0.4 × 30π = 12π m/s
60 60
1
km
12  1000  43.2π km/hr。
1
小時
3600
( D ) 10. 以不同的仰角在地面作斜向拋射,若著地時間相同,則下列何者必須相同?
(A)水平位移 (B)水平分速度 (C)初速度 (D)最大高度。
V0 y
著地時間 t  ,著地時間相同
g
V02y
∴y 軸初度 V0 y 相同又最大高度 H  ,∴H 相同。
2g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B ) 1. 當物體被以與水平面成 θ 角度的速度拋射出去,且物體到達頂點之最高距離,是
其最大水平射程的 0.25 倍時,則該 θ 角度為
(A) 30° (B) 45° (C) 60° (D) 75°。 【92 統一入學】
V0 2 sin 2
θ = 45°水平位移 R  之值最大。(sin90° = 1)
g

V0 2
R max  ,即 45°仰角時射程最遠,且 R45° = 4h45°。
g

( B ) 2. 一馬達自靜止狀態加速至其操作轉數 3600 rpm 需時 5 秒,假設其為等角加速度之


迴轉運動,試求在該加速期間馬達所轉之圈數為多少?
(A) 60 (B) 150 (C) 150π (D) 300π。 【94 統一入學】
3600  2 rad
(3600 rpm = = 120π rad/sec)
60 sec

1 2
ω = ω0 + αt,120π = 0 + α×5,∴α = 24π rad/s2,由   0 t  t
2
1 300
∴θ = 0 + (24π)×52 = 300π rad = 轉= 150 轉。
2 2

6-26
第6章 曲線運動

( A ) 3. 如圖所示之球,將其視為一質點,假設不計空氣阻力,試
求若水平拋出而能直接撞擊牆角 A 點之初速度 V0 為多少
m/sec? (A) 4.5 (B) 4.9 (C) 9 (D) 9.8。
【94 統一入學】

1 2 1
h= gt ,4.9 = × 9.8t2,∴t = 1
2 2

R = V0t,∴4.5 = V0×1,∴V0 = 4.5 m/s。


( A ) 4. 直徑為 300 mm 之砂輪,以 180 rpm 之速度旋轉,在砂輪外圓周上之磨粒,其向
心加速度為多少 m/sec2? (A) 5.4π2 (B) 10.8π2 (C) 27.0π3 (D) 54.0π2。
【95 統一入學】
180  2 rad
180 rpm = = 6π rad/s,∴an = rω2 = 0.15 × (6π)2 = 5.4π2 m/s2。
60 s

( B ) 5. 世界盃足球比賽,阿根廷某名將於中場罰踢自由球,當球被踢出的速度為 30 m/sec
且與地面水平線成 30°向上,若球未被攔截且不計空氣阻力,則球於幾秒(sec)後
會落地?(假設重力加速度 g = 10 m/sec2) (A) 2 (B) 3 (C) 4 (D) 5。
【102 統一入學】

斜拋: Vy  V0 y  gt

到最高點時間:0 = 15  10t,∴t = 1.5


同高著地,飛行時間= 2 倍到最高點的時間= 2 × 1.5 = 3 秒。
( D ) 6. 在斜向拋物體運動中,若其初速度為 V 而拋出仰角為 θ,則該拋物體可獲得最大
高度之拋出仰角 θ 為幾度? (A) 30 (B) 45 (C) 60 (D) 90。 【104 統一入學】

斜拋 45°射程最遠;90°時打最高。

6-27
機械力學上冊

( B ) 7. 一直徑 1 m 的均質圓盤,從靜止以等角加速度 α 繞圓心轉動,1 秒後圓盤轉動的


角位移為 2 rad,此時圓盤邊緣上任一點的加速度為多少 m/s2?
(A) 10 (B) 68 (C) 8 (D) 58 。 【106 統一入學】

切線加速度 at = r,向心加速度 an = r2


又  = 0 + t,半徑 0.5m
1 1
  0 t  t 2 , 2  0    12
2 2

∴ = 4rad/s2
at = r = 0.5 × 4 = 2 m/s2
an = r2 = 0.5 × 42 = 8 m/s2
( = 0 + t = 0 + 4 × 1 = 4 rad/s)

∴合成加速度 a  a 2n  a 2t , a  82  2 2  68 m/s 2 。

( D ) 8. 三軸 CNC 工具機 Z 軸的主軸轉速為 12000 rpm,則其角速度為多少 rad/s?


(A) 100π (B) 200π (C) 300π (D) 400π。 【107 統一入學】
12000  2π rad
12000 轉 /分   400π rad/s 。
60 秒

( B ) 9. 如圖所示,一遙控無人機進行水平圓周運動,其飛行半
徑 r 為 675 m,在某時刻當該無人機以切線加速度
at= 5 m/s2 加速時,已知該無人機的合加速度為 13 m/s2,
則此時該無人機的切線速度為多少 m/s?
(A) 80 (B) 90 (C) 100 (D) 110。 【109 統一入學】
2 2 2 2
合加速度 13  a t  a n  5  a n

∴an = 12 m/s2
V2 V2
又 an  , 12 
r 675
∴V = 90 m/s。

6-28
第6章 曲線運動

( D ) 10. 如圖所示,以 V0 = 150 m/s 的初速擊出一顆棒球,如果不考慮空氣阻力等其他因


素,則當該棒球沿 X 軸水平方向飛行 120 m,試求在此時該棒球離地面的高度為
多少 m?(假設重力加速度為 10 m/s2) (A) 55 (B) 65 (C) 75 (D) 85。
【109 統一入學】

射程 R = 120 = Vx  t  120  t ,∴t = 1


1 1
h = V0 y t  gt 2  90  1   10  12  85 m 。
2 2

6-29
機械力學上冊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1. 安娜正在籌畫給艾莎的生日禮物,因為安娜不像艾莎有魔法,只是個凡人,因此決定自己
車工件,以展現純手工製作的誠意,送給艾莎,於是安娜邀雪寶一起去小鎮上的工廠,如
圖所示為廠內威赫車床的四爪夾頭,直徑為 30 cm。

(1) 安娜將轉速調整為 1800 rpm 後,啟動車床;同時雪寶手持「轉速計」實際測量轉速,


發現只要 1 秒鐘的時間,轉速即可達到 1800 rpm,試問增速的過程中角加速度為何?
2  1800
  0  t ,  0    2 , = 30π rad/s2。
60
(2) 當瞬間轉速達到 1800 rpm 時,夾頭周緣上任一點的法線加速度是切線加速度的幾倍?
a n r2 (60) 2
   120
at r 30
(3) 轉速維持 1800 rpm 後,安娜將啟動桿撥向停止,但未踩剎車,夾頭至完全停止轉動,
需要 10 秒鐘的時間,試求過程中夾頭旋轉總圈數?
2  1800
  0  t , 0     10 , = 6π rad/s2
60
1 2  1800 1 300
  0 t   t 2   10   (6)  10 2  300 rad  圈  150 圈。
2 60 2 2

6-30
第6章 曲線運動

2. 如圖所示,為消防春日分隊救難人員在南崁溪進行「氣動式拋繩槍」演練試驗,每次試驗
均設定相同的壓力,並忽略空氣阻力與繩重。(g = 10 m/s2)

(1) 第一次以仰角 37°進行試射,拋繩槍在 6 秒後著地,試求拋射距離與初速度?


3 6
Vy  V0 y  gt , 0  V0   10  ,V0 = 50 m/s
5 2
4
R  V0x T  (50  )  6  240 m。
5
(2) 第二次以仰角 45°進行試射,試求拋繩槍之拋射距離與著地時間?
V 2 sin 2 50 2  sin(2  45)
R 0   250 m
g 10
2V sin  2  50sin 45
T  2t  0   5 2 sec。
g 10
(3) 各 小 隊 都 完 成 測 試 , 現 在 分 隊 長 要 將 所 有 小 隊 測 試 的 結 果 匯 集 起 來 , 做 成 表
格 ,分 別 以 仰 角 30° 、37°及 45°的條件,推 算 拋繩槍到 達 最 高 點 至 地 面 的 距 離 ,
則三個角度之距離比值為?
V 2 sin 2 
h 0
2g
h30°:h37°:h45° = sin2 30°:sin2 37°:sin2 45°
1 3 2
= ( )2 : ( )2 : ( )2
2 5 2
= 1:1.44:2。

6-31
機械力學上冊

6-32
CH 7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練習題解答
※7-1※牛頓運動定律
練習題 7-1 P233
一水平力作用在重量 19.6 牛頓的靜止在水平面物體上,若地面為光滑,4 sec 後此物體的速度
為 20 m/s,試求此作用力之大小?

W 19.6
V  V0  at , 20  0  a  4 , a  5 m/s 2 , F  ma  a   5  10 N 。
g 9.8

練習題 7-2 P234


甲質量為 80 公斤,乙質量為 40 公斤,兩人靜止在溜冰場的水平面上,
若忽略摩擦。甲乙各以 120 牛頓的力量朝對方互相推動作用後,兩者分
開,則施力期間:(1)甲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乙的加速度大小和方
向?
F
由 F = ma, a 
m
每人受力為推力+反作用力= 120 + 120 = 240 牛頓
F 240
(1) a甲    3 m/s 2 ,方向朝左。
m甲 80
F 240
(2) a 乙    6 m/s 2 ,方向朝右。
m乙 40

練習題 7-3 P235


若質量為 20 公克的子彈,以每秒 400 公尺的速度射入木板中 20 公分而停止在木板內,假設
木板對子彈的阻力為一常數,則此阻力的大小為多少牛頓?
V 2  V02  2aS , 0  400 2  2a  0.2
a  400000 m/s 2
F  ma  0.02  (400000)
 8000 N (負表阻力方向與射入方向相反)。

7-1
機械力學上冊

※7-2※滑輪介紹

練習題 7-4 P241


如圖所示,兩物體質量分別為 2 kg 及 3 kg,以一軟繩於一滑輪上,試求此
系統之加速度及繩子張力?(g = 10 m/s2)

2 kg = 20 N,3 kg = 30 N
F = ma
30  T  3a ①

T  20  2a  ②
①+②:10 = 5a,a = 2 m/s2
代入①:30  T = 3  2,T = 24 N。

練習題 7-5 P242


如圖所示,一質量 3 kg 的物體置於 37°光滑斜面上,並以一軟繩於
一滑輪上,連接一質量 2 kg 的物體,試求此系統之加速度及繩子
張力?(g = 10 m/s2)

3 kg = 30 N,2 kg = 20 N
F = ma
20  T  2a  ①

T  18  3a  ②

7-2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①+②:2 = 5a,a = 0.4 m/s2


代入①:20  T = 2  0.4,T = 19.2 N。

練習題 7-6 P243


如圖所示,m1、m2 質量皆為 10 kg,m1 與水平桌面的動
摩擦係數 µk 為 0.25,不計滑輪質量與摩擦力,試求 m1
的加速度為多少?(g = 10 m/s2)

10 kg = 100 N,加速度比值 a1:a2:2:1,設 a2 = a,則 a1 = 2a


F = ma
100  2T  10  a 2  10a  ①

T  25  10  a1  20a  ②
②  2:2T  50  40a  ③

①+③:50 = 50a,a = 1 m/s2 = a2
m1 之加速度 a1 = 2a2 = 2 m/s2。

※7-3※向心力與離心力

練習題 7-7 P251


質量 1000 kg 的汽車,在直徑 40 m 的彎道上,以 36 km/hr 的速度過彎,求其向心力大小?
36 km/hr = 10 m/s
V2 10 2
Fn  m  1000   5000 N。
r 20

7-3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7-8 P252


半徑為 r 的半球面,若質量為 m 的小球自半球面上方邊緣自由滑下,
忽略摩擦不計,則小球滑落至底部時對碗底所產生的壓力為多少?

光滑曲面下滑, V  2gh  2gr


V2 2gr
底部壓力 N  mg  Fn  mg  m  mg  m  3mg 。
r r

練習題 7-9 P253


汽車開在曲率半徑為 16 公尺的彎曲水平路面上,輪胎與路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0.4,動摩擦係
數為 0.2,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則汽車在此道路上能等速過彎而不打滑的最大速率為多少
公尺/秒?

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
V2
Fn  f s max , m   s mg
r
最大速率: V   s gr  0.4  10  16  8 m/s。

7-4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立即評量解答
※7-1※牛頓運動定律

立即評量 P236
( A ) 1. 下列有關牛頓運動定律的敘述何者正確? (A)物體的質量越大,越難改變其運動
狀態 (B)物體受力後產生的加速度大小與力的大小成反比 (C)作用力與反作用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D)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
力之合力為零時,靜者恆靜,動者恆作等加速度直線運動。
(B)由 F = ma,力與加速度成正比。(C)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不同
的物體上。(D)慣性定律為靜者恆靜,動者恆作等速直線運動。
( D ) 2.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A)物體動量之變化對時間之比,與作用力成反比例且其變
化之發生方向與作用力相同 (B)物體如不受外力作用時,應不變其靜止或以等速
沿一直線運動之狀態 (C)物體受作用時, 必有一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
同 (D)物體受作用時,於力之作用方向生一定之加速度,其加速度大小與作用力
大小成正比例。
( C ) 3. 假設一力 F 施加於物體 A,使其產生一加速度 5 m/s2,同一力 F 施加於物體 B,
則產生一加速度 10 m/s2,若將物體 A、B 連接在一起,施以 3F 的力,則產生之
10
加速度為多少 m/s2? (A) (B) 15 (C) 10 (D) 5。
3
F
F  mAa  mA  5 , mA 
5
F
F  m B a  m B  10 , m B 
10
F F 3F
3F  (m A  m B )  a  (  )  a  a
5 10 10
a  10 m/s 2 。

( B ) 4. 如圖所示,有一鐵箱質量為 100 kg,鐵


箱與地面間之動摩擦係數 μk = 0.25,當
水平作用力 P = 600 N,則鐵箱的加速
度為多少 m/s2?(設重力加速度為
10 m/s2) (A) 2.5 (B) 3.5 (C) 4.5
(D) 5.5。

7-5
機械力學上冊

F = ma,600  250 = 100  a,a = 3.5 m/s2。


( A ) 5.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絕不可能同時施於同一物體上
(B)人推牆不倒是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互相抵消
(C)小車碰大車時,小車受力較大
(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一定同時發生。
( B ) 6. 一物體以 14 m/sec 之初速度直線滑行 25 m 後停止,則滑行期間物體與地面之動
摩擦係數為何? (A) 0.3 (B) 0.4 (C) 0.5 (D) 0.6。
196
V 2  V02  2aS , 0  14 2  2a  25 , a   m/s 2
50
F  ma  N  mg
196
m( )  m  9.8 ,   0.4 。
50

( C ) 7. 一質量為 50 公斤的人站在電梯內的磅秤上量體重,若電梯以向上 2 m/s2 的加速度


上升,且重力加速度為 9.8m/s2,則此人在磅秤上顯示多少公斤?
(A) 54.1 (B) 58.6 (C) 60.2 (D) 63.4。
F  ma , R  490  50  2
590
R  590N   60.2 kg 。
9.8

( A ) 8. 如圖所示,m = 5 kg、M = 10 kg 靜置於光


滑水平面上,若 m 和 M 的靜摩擦係數
μs = 0.4,若以 F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 M 上使
物體加速,卻保持 m 仍停留在 M 上方的原
來位置,則 F 最大值應為多少牛頓?
(g = 10 m/s2) (A) 60 (B) 40 (C) 20 (D) 10。

7-6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取 m 分離自由體圖,5 kgw = 50 牛頓
f  N  ma , 0.4  50  5  a , a  4 m/s 2

取整體自由體圖
F  ma  (5  10)  4  60 N 。

※7-2※滑輪介紹

立即評量 P244
( C ) 1. 如圖所示之滑輪組,將質量 10 kg 的物體懸掛於滑輪之下
方,若滑輪與繩子的重量皆忽略不計,且滑輪與繩子間為光
滑無摩擦,若欲使該物體靜止不下滑時,在定滑輪端的施力
T 應為多少 N? (A) 5 (B) 10 (C) 49 (D) 98。

平衡時,合力= 0,2T = 98 N,T = 49 N。


( D ) 2. 如圖所示為光滑斜面之滑輪系統,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若 W1 sinθ > W2,則 W2 向上升
(B)若 W1 sinθ < W2,則 W2 向下降
(C)若 W1 sinθ = W2,則 W2 靜止或等速運動
(D)若 W1 sinθ < W2,則 T1 < T2。

7-7
機械力學上冊

(1) 若 W2  W1 sin  ,W2 下滑,W1 上滑,T1 = T2。


(2) 若 W2  W1 sin  ,W2 上滑,W1 下滑,T1 = T2。
(3) 若 W2  W1 sin  ,物體平衡,T1 = T2。
( C ) 3. 如圖所示,滑塊 m1 = 4 kg、m2 = 6 kg,所有滑輪均為定滑
輪,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接觸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5,
則繩子張力為多少牛頓?
(A) 16 (B) 26 (C) 36 (D) 46。

F = ma
60  T  6a  ①

T  20  4a  ②
①+②:40 = 10a,a = 4 m/s2
代入①:60  T = 6  4,T = 36 N。
( B ) 4. 如圖所示,一質量 20 kg 的物體置於動摩擦係數為 0.5
之水平面上,並以一繩繫之,此繩繞過一無摩擦力之
滑輪懸吊另一物體,若該物體的起始位置高於地面
4m,則懸吊物於 2 sec 後碰觸地面,試求此懸吊物 m
之質量為多少公斤?(g = 10 m/s2) (A) 15 (B) 17.5
(C) 20 (D) 22.5。

7-8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1 1
S  V0 t  at 2 , 4  0  t   a  2 2 , a  2 m/s 2
2 2
由 20 kg 自由體圖, F  ma , T  100  20  a  20  2 , T  140 N
由 m kg 自由體圖,mg  T  ma ,m  10  140  m  2,8m = 140,m = 17.5 kg。

( D ) 5. 如圖所示,A、B、C 三物體的質量分別為
10 kg、20 kg、30 kg,A、B 物體與平面間之
靜摩擦係數均為 0.25、動摩擦係數均為 0.2。
若繩子不伸長亦不計滑輪重量與繩子間摩擦
力影響,假設重力加速度 g = 10m/s2,則對於
AB 繩、BC 繩所受的張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B 繩張力為 30 N、BC 繩
張力為 90 N (B) AB 繩張力為 30 N、BC 繩張力為 180 N (C) AB 繩張力為 60 N、
BC 繩張力為 90 N (D) AB 繩張力為 60 N、BC 繩張力為 180 N。

F = ma
300  TBC  30  a  ①

TBC  TAB  40  20  a  ②
T  20  10  a  ③
 AB
①+②+③:300  40  20 = 60a,a = 4 m/s2
代入③:TAB = 20 + 10  4,TAB = 60 N
代入①:300  TBC = 30  4,TBC = 180 N

7-9
機械力學上冊

( A ) 6. 如圖所示之滑輪系統,物體 A 的質量為 60 kg 以 2.45 m/s2 之加


速度向上移動,若不計滑輪與繩子的重量以及二者間的摩擦,
則物體 B 的質量為多少 kg?
(A) 75 (B) 50 (C) 43 (D) 36。

加速度比值 aA:aB = 1:2


a A  2.45 m/s 2 , a B  4.9 m/s 2
F  ma , 2T  60  9.8  60  a A  60  2.45
T  367.5 N , mg  T  m  a B , m  9.8  367.5  m  4.9

4.9 m = 367.5,m = 75 kg。

※7-3※向心力與離心力

立即評量 P254
( D ) 1. 玩具飛機懸吊在一細繩下方,繞水平圓形軌道以等速飛
行,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此玩具飛機運動的敘述哪一項正
確? (A)飛機的速度保持不變 (B)重力作功提供飛機
的動能 (C)飛機的加速度指向前進方向 (D)飛機所受
合力指向軌道中心。
(A)錯:快慢不變,但方向隨時改變,故為變速運動。
(B)錯:重力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故不作功。
(C)錯:飛機的加速度指向圓心方向(向心加速度)。
(D)對:飛機所受的合力方向指向圓心,用來改變運動方向。

7-10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C ) 2. 如圖所示,汽車質量 1000 kg 以速度 20m/s


行駛通過拱橋中點,拱橋曲率半徑為 200
m,則拱橋與汽車間的作用力為多少牛頓?
(A) 4000 (B) 6000 (C) 8000 (D) 10000。

V2
R  Fn  mg , R  m  mg
r
20 2
R  1000   1000  10
200
R  8000 N 。

( C ) 3. 一質量為 m 的球用一繩索繫之,以等角速度 ω 作直立圓周運動,如圖所示,若對


該繩索在四個位置所受的張力 T 何者正確?
(A) T1 最大
(B) T2 最大
(C) T3 最大
(D) T1 = T2 = T3 = T4。
( A ) 4. 汽車等速行駛於高速公路匝道,若路面為水平,靜摩擦係數為 0.25,匝道曲率半
徑為 39.2 m,若要汽車不發生打滑,則容許車速為多少 m/s?
(A) 9.8 (B) 14.7 (C) 19.6 (D) 24.5。
V2
Fn  f , m    mg
r
最大切線速度:
V  gr  0.25  9.8  39.2  9.8 m/s 。

7-11
機械力學上冊

( C ) 5. 一繩子繫上質量 0.2 kg 的球,在半徑 20 cm 作直立圓周運動,則最高點的速度最


少需要多少 cm/sec 才能保持圓周運動? (A) 1.4 (B) 14 (C) 140 (D) 1400。

最高點時速度最小時,T = 0
V2
Fn  mg  m
r
V  gr  9.8  0.2  1.4 m/s  140 cm/s 。

( D ) 6. 劍湖山世界中旋轉吊椅,當旋轉吊椅在運轉時是作等速圓周運
動,若鏈條與鉛直線夾 37°,鏈條長度為 L,則此時的角速率為
多少?
3g 3g g 5g
(A) (B) (C) (D) 。
4L 2L 2L 4L

W 4 mg
  (利用邊長比=力量比)
Fn 3 mr2
3g 3g 5g 5g
2    , 。
4r 4  3L 4L 4L
5

7-12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7-1 牛頓運動定律

第一運動 (1) 又稱為 慣性 定律。


定律 (2) 物體不受外力或合力為零時,靜者 恆靜 ,動者 恆作等速直線運動 。

(1) 又稱為 運動 定律:


(2) 當物體受外力作用且合力 不為零 時,沿合力之方向必產生一 加速度 ,
此 加速度 的大小與合力大小成 正比 ,而與物體的質量成 反比 。
第二運動 (3) 有 作用力 才有加速度,力量一停止(或移開),則加速度為零,若地面為光
定律 滑,則靜者恆靜,動者恆作等速度運動。
(4) 公式為:F = ma 。公式中力之單位使用絕對單位(SI 公制),即以
牛頓(N) 為單位,以符合工業趨勢。
(5) 1 N 是使 1kg 物體產生 1 m/sec2 之加速度所需之力,即 1 N = 1kg- m/sec2。

(1) 又稱為 反作用力 定律。


(2) 物體受外力作用時,必產生一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 相等 ,
第三運動
方向 相反 。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各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所以不能
定律
抵消 。
(3) 有作用力時必同時伴隨一反作用力,故宇宙中力之總數必為 偶數 。

7-2 滑輪介紹

(1) 定滑輪:滑輪中心軸位置 固定不動 者,稱為定滑輪,功用是用來改變施


力的 方向 。
滑輪種類
(2) 動滑輪:滑輪中心軸位置 可以改變 者,稱為動滑輪,功用是用來改變施
力的 大小 。

7-13
機械力學上冊

單一定滑輪 單一定滑輪-光滑平面

若 m1 > m2
m1
m  m2 a g
a 1 g m1  m 2
m1  m 2
m1m 2
2m1m 2 T g
T g m1  m 2
m1  m 2
滑輪
應用類型 單一定滑輪-光滑斜面 複合之定滑輪與動滑輪

1
若 m1 > m2 sin  時 若 m1  m2 時
2
m1  m 2 sin 
a g 4m1  2m 2
m1  m 2 m1 之 a  g
4m1  m 2
(1  sin )m1m 2
T g 3m1m 2
m1  m 2 T g
4m1  m 2

7-3 向心力與離心力

物體作圓周運動時,受到指向 圓心 方向的作用力,此力稱為向心力。
向心力 Vt 2
F  ma n  m  mr2 。
r

7-14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由牛頓 第三 運動定律可知,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與向心力大小相等,方
離心力
向相反的作用力稱為離心力。

以垂直軸為中心旋轉 以水平軸為中心旋轉

Vt 2
T = F = man = mrω2 = m 。
r

(1) 最高位置 A 點:
離心力
VA2
應用類型 TA  FA n  mg  m  mg
r
VA2
 m(  g) 。
r
(2) 水平位置 B 點:
VB2
TB  FBn  m 。
r
(3) 最低位置 C 點:
VC2
TC  FC n  mg  m  mg
r
VC2
 m(  g) 。
r

7-15
機械力學上冊

維持垂直面圓周運動的最小切線速度 汽車轉彎的速度與半徑之極限值

(1) 最大切線速度:V =  s gr 。
(1) 最高位置 A 點:
繩子張力 TA = 0 V2
(2) 最小轉彎半徑:r = 。
切線速度 VA  gr 。 s g

離心力
應用類型

(2) 水平位置 B 點:
繩子張力 TB = 3mg
切線速度 VB  3gr 。

(3) 最低位置 C 點:
繩子張力 TC = 6mg
切線速度 VC  5gr 。

7-16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一、選擇題
7-1 ( D ) 1. 下列何者在單位上相當一牛頓? (A) 1 仟克.米 2/秒 (B) 1 米.秒 2/仟克
(C) 1 仟克.秒 2/米 (D) 1 仟克.米/秒 2。 1 牛頓 = 1 N = 1 kg•1 m/s2。
( B ) 2. 下列關於牛頓運動定律的敘述,何者錯誤? (A)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又稱為反作用
力定律 (B)當物體受力時,必沿作用力之方向產生一加速度,其大小與作用力成
反比 (C)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其合力為零時,則靜者恆靜,動者恆作
等速直線運動 (D)當物體受外力作用時,必產生一與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之反作用力。 (B) F = ma,F 與 a 成正比。
( B ) 3. 質量分別為 M 及 m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若 M > m,以相同的 F 力,但在不同方
向作用於 M 及 m 物體上,如圖所示,請問兩物體中間的反作用力何者較大?
(A) a 圖較大 (B) b 圖較大 (C)兩者一樣大 (D)無法判斷。

若 M = 2 kg,m = 1 kg,F = 6 N
F  ma , 6  (2  1)  a , a  2 m/s 2
(1) F  ma  1  2  2N
(2) F  Ma  2  2  4N
∴ F  F 。
( D ) 4. 質量為 40 kg 的物體,以 10 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直線前進,若欲使該物體
在 4 秒內停止運動,則水平阻力應為多少牛頓?
(A) 400 (B) 300 (C) 200 (D) 100。
V  V0  at , 0  10  a  4 , a  2.5 m/s 2 (負表與 V0 反向)
F  ma  40  (2.5)  100 N 。

7-17
機械力學上冊

( D ) 5. 有一位 50 kg 的乘客搭乘電梯,此電梯以 2.2 m/s 等速下降,在到達樓層前 1 秒以


等減速度煞車至停止,求此時乘客對電梯地板施加的作用力大小為何?(重力加速
度 g = 9.8 m/s2) (A) 300 N (B) 400 N (C) 500 N (D) 600 N。

V  V0  at , 0  2.2  a  1 , a  2.2 m/s 2 (負表與 V0 反向)


F  ma , R  490  50  2.2 , R  600 N 。
( C ) 6. 質量為 m 的物體,以初速度 V0 在水平面上滑行 S 公尺後停止,則此水平面與物
V2 2V 2 V2 V2
體間的動摩擦係數為多少? (A) 0 (B) 0 (C) 0 (D) 0 。
gS gS 2gS 3gS

V 2  V02  2aS , 0  V02  2aS


V02
a , F  f , ma  mg
2S
V02 V2
 g ,   0 。
2S 2gS

( B ) 7. 如圖所示,m 質量為 20 公斤的木塊,置於與水平成 37°的


斜面上,設 m 與斜面的動摩擦係數 μ = 0.25,則木塊開始
下滑的加速度為多少 m/s2?(g = 10 m/s2) (A) 2 (B) 4
(C) 6 (D) 8。

f  N  0.25  160  40N


F  ma , 120  f  20  a
120  40  20  a , a  4 m/s 2 。

7-18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D ) 8. 一大小可變的力 F 經繩與滑輪拉動一質量為 10 kg 的物體 A,物體上升的速度 V


與時間 t 的關係如圖所示,若不計摩擦與繩重,則時間 t = 7 s~10 s 這段期間,F
力的大小為多少 N? (A) 128 (B) 98 (C) 78 (D) 68。

V 9
7~10 sec, a    3 m/s 2 (7 至 10 秒為減速,a 向下)
t 3
F  ma , 98  F  10  3 , F  68 N 。
( A ) 9. 如圖所示,A、B 兩物體的分別為 mA = 30 kg、
mB = 20 kg,兩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係數皆為
0.4,一水平力 F = 800 N 持續作用於 A 物體上,若過
程中兩物體保持接觸,請問當兩物體承受該水平力的作用而移動後,A、B 兩物
體間的作用力為多少 N?(g = 10 m/s2) (A) 320 (B) 480 (C) 540 (D) 600。

f1  0.4  300  120 N


f 2  0.4  200  80 N
F  ma , 800  f1  f 2  (30  20)  a , a  12 m/s 2
F  80  20  12 , F  320 N 。

7-19
機械力學上冊

7-2 ( D ) 10. 如圖所示之滑輪系統,不計滑輪與繩索的重量與摩擦力,求


質量 90 kg 的物體以等速 2 m/s 上升所需的施力 P 為多少牛
頓?(g = 10 m/s2)
(A) 45 (B) 180 (C) 360 (D) 450。

2P = 90kg (等速運動為平衡,a = 0)
P  45 kg  45  10  450 N 。
( B ) 11. 重力加速度為 g,一軟繩兩端分別懸掛質量 100 kg 與 150 kg 的物體,繞於一個無
摩擦、無質量的定滑輪上,則 100 kg 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g 2g 3g
(A) 0 (B) (C) (D) 。
5 5 5

F  ma
15g  T  150a  ①

T  100g  100a  ②
g
①+②: 50g  250a , a  。
5

7-20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A ) 12. 如圖所示,質量 200 kg 的滑塊 A 與質量 300 kg


的滑塊 B,以不會伸長的繩索連結,假設滑塊 A
與平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25,滑輪的質量及摩擦
不計,試求當自靜止位置釋放,滑塊 A 移動 2
公尺時的速度為多少 m/s?
(A) 2g (B) 2 g (C) 2g (D) 2g。

F  ma
300g  T  300a  ①

T  (0.25  200g)  200a  ②
①+②: 250g  500a ,a = 0.5g m/s2
V 2  V02  2aS  0 2  2  (0.5g)  2 , V  2g m/s 。

( C ) 13. 如圖所示,滑塊 m1 = 3 kg 及 m2 = 2 kg,所有滑輪均為定滑


輪,若重力加速度值 g = 10 m/s2,且不計一切接觸面的摩擦
力及滑輪的慣性矩,則繩子的張力為多少牛頓?
(A) 4 (B) 6 (C) 12 (D) 24。

F  ma
T  3a  ①

20  T  2a  ②
①+②:
a  4 m/s 2 , T  12 N 。

7-21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4. 三個質量分別為 m、2 m 及 3 m 的木塊以細繩相連接,此三木塊被置於一水平的


桌面上,設桌面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皆為 μ。今以一水平力 F 拉動此三木塊
T
以等加速度前進,則兩根細繩的張力 T1 與 T2 比值 1 為?
T2
5 2 3 5
(A) (B) (C) (D) 。
3 5 5 2

f1    3mg  3mg , f 2    2mg  2mg


F  ma , T2  f1  f 2  (3m  2m)  a , T2  5ma  5mg
T1  f1  3ma , T1  3ma  3mg
T 3(ma  mg) 3
∴ 1   。
T2 5(ma  mg) 5
( A ) 15. 如圖所示,物體 A 與 B 的質量皆為 10 kg,若不計繩與滑輪間
的摩擦以及繩和滑輪本身的重量, A 物體的加速度為多少
m/s2? (A) 1.96 (B) 3.92 (C) 2.45 (D) 4.9。

F  ma
98  T  10a  ①

 a
2T  98  10  2  ②

①2 +②:98 = 25a
a  3.92 m/s 2 ……B 的加速度
1
a A  a  1.96 m/s 2 。
2

7-22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C ) 16. 如圖所示,質量同為 10 kg 的兩物體 A、B,在光滑平面上受到外力作用,所產生


的加速度分別為 a1、a2,則 a1:a2? (A) 1:1 (B) 2:3 (C) 3:2 (D) 3:1。

FA 5g 1
A 物體: FA  ma1 , a1    g
m 10 2
B 物體:由F = ma
5g  T  5  a 2  ①

T  10  a 2  ②
5g 1 1 1
②代入①: a 2   g , a1 : a 2  g : g  3 : 2 。
15 3 2 3
7-3 ( A ) 17. 質量為 m 的物體以繩繫之,欲維持在鉛直面上半徑為 r 的圓周運動,其最高點的
速度最小值為多少? (A) gr (B) 2gr (C) 3gr (D) 5gr 。

最高點 V 最小時,繩子張力 T = 0
V2
T  mg  Fn , 0  mg  m , V  gr 。
r

7-23
機械力學上冊

( A ) 18. 長度為 R 的繩子,繫住一球體作鉛直面上的圓周運動,已知在最高點的繩子張力


等於物體重量,求該物體在最高點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A) 2gR (B) gR (C) 0 (D) 2 gR 。

V2
T  mg  Fn , mg  mg  m , V  2gR 。
R
( C ) 19. 質量 0.2 kg 的球,在地面上以速度 30 m/s 及 60°的仰角拋出,其軌跡為一拋物線,
當球在軌跡最高點時,其向心力大小及方向為何?(g 為重力加速度)
(A) 0.1g 向下 (B) 0.1g 向上 (C) 0.2g 向下 (D) 0.2g 向上。

斜拋的最高點只有水平速度存在,重量與水平速度垂直,Fn = mg = 0.2g。
( A ) 20. 將質量 0.1 kg 的球,繫於一長 1 m 的繩端,使球在水平面內作圓周運動,假設繩
子拉斷強度為 10 N,則球容許的最大角速度為多少 rad/sec? (A) 10 (B) 15
2 2
(C) 20 (D) 25。 Fn  mr ,10 = 0.1  1  ω ,ω = 10 rad/sec。

( A ) 21. A、B 兩繩索的長度分別為 1 m 及 2 m,皆以一端繫住一質量為 1 kg 的圓球,而


以另一端為中心使圓球作鉛直面上的圓周轉動。已知在最高點時的繩索張力皆等
V
於 2g N(g 為重力加速度),則 A、B 兩繩索端的圓球在最高點的速度大小比值 A
VB
為多少? (A) 0.5 (B) 1 (C) 2 (D) 3。
TA  TB , TA  Fn A  mg , TB  Fn B  mg
VA2 V2
Fn A  Fn B , m m B
rA rB
VA2 rA 1 V 1
2
  , A   0.5 。
VB rB 2 VB 2

7-24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C ) 22. 質量為 m 的汽車在水平的圓周跑道上行駛,其輪胎與地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μ,且


重力加速度為 g,若車子在不發生側滑的情況下的最大速度為 V,求此時跑道的
V 2V V2 2V 2
圓周半徑為何? (A) (B) (C) (D) 。
g g g g

V2 V2
Fn  f , m  mg , r  。
r g

( A ) 23. 圓錐擺作等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若擺球的質量為 2 kg,擺


球的速度大小為 1 m/s,擺長為 5 m,懸掛 O 至圓周運動的圓
心 A 距離為 4 m,則擺球向心力的大小為多少 N?
(A) 0.67 (B) 0.50 (C) 0.40 (D) 0.17。

V2 12 2
Fn  m  2    0.67 N 。
r 3 3
( C ) 24. 質量為 m 的物體以繩繫緊,欲在鉛直面上作半徑為 r 的圓周運動,則在最低點時,
該物體最小的切線速度至少為多少?
(A) gr (B) 3gr (C) 5gr (D) 2gr 。

最高點 V 最小時,繩子張力 TA = 0
V2
TA  mg  FA n , 0  mg  m A , VA  gr
r
總機械能=位能A +動能A =位能C +動能C
1 1
mg(2r)  m( gr ) 2  0  mVC2
2 2
∴ VC  5gr 。

7-25
機械力學上冊

( D ) 25. 承上題,此時繩子在最低點所受的張力為?
(A) 3mg (B) 4mg (C) 5mg (D) 6mg。

VC2 5gr
TC  mg  Fn  mg  m  mg  m  6mg 。
r r

二、計算題

7-1 1. 一力 F 作用在質量為 2 kg 的靜止於光滑平面的物體


上,10 sec 後此物體的速度變為 20 m/s,試求此作用
力為多少牛頓?

V  V0  at , 20  0  a  10 , a  2 m/s 2
F  ma  2  2  4 N 。

2. 如圖所示,物體重 50 kg 與平面間的動摩擦係數為 0.25,則其加


速度為多少?

N  150  490  640 N


F  ma , 200  160  50  a , a  0.8 m/s 2 。

7-26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3. 將物體置於一斜面的斜角度 θ 大於靜止角時,則物體將會自然向下滑落,若物體與斜面間
的動摩擦係數為 μ 時,求物體滑下的加速度?

f  N  mg cos 
F  ma ,下滑分力  摩擦力= ma
mg sin   mg cos   ma
a  g(sin    cos ) 。

4. 質量為 50 公斤的宋惠橋,人站在電梯內的磅秤上量體重,(g = 10 m/s2)


(1) 若電梯以向上 2 m/s2 的加速度上升,則宋惠橋在磅秤上顯示多少公斤重?
(2) 若電梯以 2 m/s2 的加速度下降,則宋惠橋多少公斤重?
(3) 若電梯以 2 m/s 等速上升,則宋惠橋多少公斤重?

(1) F  ma , R  500  50  2 , R  600 N  60 kgw。


(2) F  ma , 500  R  50  2 , R  400 N  40 kgw。
(3) F  ma ,等速度運動 a = 0, R  500  0 , R  500 N  50 kgw。

7-27
機械力學上冊

7-2 5. 如圖所示,若斜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25,則此系統的繩


子張力為多少牛頓?滑塊 A 的加速度為多少?
(g = 10 m/s2)

F  ma
1500  T  150a  ①

T  300  f  50a  ②
①+②: 1100  200a , a  5.5 m/s 2
T = 675 N。

6. 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 10 kg、20 kg、30 kg,連結的繩子


通過無重量且光滑的滑輪,若平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2,
靜摩擦係數為 0.3,試求 T1 繩及 T2 繩的張力?(g = 10 m/s2)

F  ma
T1  20  10a  ①

T2  T1  40  20a  ②
300  T  30a  ③
 2

①+②+③: 240  60a , a  4 m/s 2


T1  20  10a  60 N
T2  300  30a  180 N 。

7-28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7. 如圖所示,A、B、C 三物體經由繩子相繫,mA = 20 kg、


mB = 30 kg、mC = 50 kg,物體與水平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4 ,靜摩擦係數為 0.45 ,試求該系統的加速度為多少
m/s2?

F = ma
500  T1  50a  ①

T1  120  T2  30a  ②
T  200  20a  ③
 2
①+②+③: 180  100a , a  1.8 m/s 2 。

8. 如圖所示,物體 A 質量 20 kg,物體 B 質量 80 kg,


設滑輪重量不計,物體 A 與平面間的動摩擦係數為
0.2,試求繩子張力與物體 A 的加速度?(g = 10 m/s2)

F  ma
T  40  20a  ①

800  2T  80  0.5a  ②
①  2:2T  80  40a  ③

②+③: a  9 m/s 2
T = 220 N。

7-29
機械力學上冊

7-3 9. 特技演員阿倫駕駛汽車重 1500 kg 飛越一山峰,山峰表


面半徑為 250 公尺的圓弧面,試求車速最大不能超過多
少 m/s,汽車方能保持一直與地面接觸?(g = 10 m/s2)
V2
mg  m , V  gR  10  250  50 m/s。
R

10. 質量 15000 kg 的巴士以時速 72 km/hr 行駛於半徑為 100 m,靜摩擦係數為 0.8 的水平彎道


地面上,假設重心高度為 265 cm,左右輪的輪距為 200 cm,試討論此巴士會打滑或翻車
的危險?
(1) 72 km/hr = 20m/s
當 Fn  f ,巴士會打滑。
V2 20 2
Fn  m  15000   60000 N
r 100
f s  N  mg  0.8  15000  9.8  117600 N
由結果顯示, f s  Fn ,故巴士不打滑。
(2) 若重心超過 h 高會傾倒翻車

MA = 0, Fn  h  mg  100 , 60000  h  15000  9.8  100 ,h = 245 cm


車身重心 265 cm>245 cm,所以汽車會傾倒翻車。

7-30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D ) 1. 若質點所受的合力為零,則質點的運動狀態為何? (A)靜止不動 (B)作等加速
度運動 (C)作等速度運動 (D)靜止或作等速度運動。
( B )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慣性是物體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 (B)急駛的汽車突然
停止,則車上的人向前傾 (C)物體不管原來是靜止或是運動,若不受外力作用,
物體終必恢復靜止狀態 (D)在地球上滾動的石頭,漸漸減慢下來,這是所受外力
為零的結果。
( C ) 3. 質量 20 kg 的物體靜置摩擦係數 0.3 之桌面上,施一水平力 160 N,經 4 秒後位移
多少公尺?(設 g = 10 m/sec2) (A) 5 (B) 20 (C) 40 (D) 80。

f = μN = 0.3×200 = 60 牛頓
F = ma,160  f = 20 × a = 160  60 = 100
∴a = 5 m/s2
1 1
S = V0t + at2 = 0 + × 5 × 42 = 40 m。
2 2
( B ) 4. 劍湖山世界一騎士作鐵籠飛車表演,設鐵籠半徑為 R,則此車在最高點時之最小
速度為多少才不會掉下 (A) 0 (B) gR (C) 2gR (D) 5gR 。

最高點不落下
mV 2
∴W = Fn,mg =
R

∴V = gR 。

7-31
機械力學上冊

( C ) 5. 如圖所示,質量為 10kg 之物體以二繩繫結於垂直之桿上,此系統以 2 弧度/秒


之角速度對桿旋轉時,則上方 A 繩張力為多少牛頓?(g = 10m/s2)
(A) 37.5 (B) 75 (C) 162.5 (D) 305。

3 3
 5 T1  5 T2  120,∴T1  T2  200 ①

 4 T1  4 T2  100,∴T1  T2  125 ②
 5 5
①+②:∴T1 = 162.5 N。
( C ) 6. 如圖所示,m1 = 6 kg,m2 = 4 kg,若地面動摩擦係數
μ = 0.5,則欲使 m1 向左作等加速度 a = 2 m/sec2 的運動
時,求水平拉力 F =?(若 g = 10m/s2)
(A) 30 N (B) 60 N (C) 90 N (D) 120 N。

F = ma,T  40 = 4 × 2
∴T = 48 牛頓
F = ma,F  T  f = 6 × 2
∴F = 12 + T + f = 12 + 48 + 30 = 90 牛頓。

7-32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C ) 7. 如圖所示,一木塊 B 重 10 kg 與一鐵塊 A 重 20 kg 以細繩連接,


在斜面上靜止下滑。已知 A 與斜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15,B 與
斜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3,則繩子之張力為多少牛頓?
(若 g=10 m/s2) (A) 4.4 (B) 6 (C) 8 (D) 12。

N1 = 160,N2 = 80,
fA = μANA = 0.15 × 160 = 24 牛頓
fB = μBNB = 0.3 × 80 = 24 牛頓
ΣF = ma
120  T  f A  20  a  ①

T + 60 - fB  10  a  ②
①+②:180  24  24 = 30a
a = 4.4 m/s2
代①∴T + 60  24 = 10 × 4.4
∴T = 8 牛頓。
( A ) 8. 長 50 cm 之繩端繫 10 kg 之物體,手執他端以 2 rps 之速度在鉛直面內旋轉,則在
最高點繩子上之作用力約為多少牛頓 (A) 691 (B) 789 (C)8 87 (D) 987。

2 轉/秒 = 2×2π rad/sec = 4π rad/s


Fn = mrω2 = 10 × 0.5 × (4π)2 = 80π2 牛頓= 789 牛頓
Fn = T + mg
∴789 = T + 10×9.8
∴T = 691 牛頓。
( A ) 9. 如圖所示,一長為 L 之懸繩,一端固定,他端懸掛一擺錘,使其
在垂直面上擺動,若擺動至平衡位置時,線上之張力為擺錘重量
之 2 倍,則在該位置時擺錘之瞬間速率為何?(設重力加速度為
g) (A) gL (B) 2 L / g (C) 2 g / L (D) 2gL 。

T = W + Fn = 2W
mV 2
∴Fn = W, = mg, V  gL 。
L

7-33
機械力學上冊

( A ) 10. 亞拉崗用一彈簧長 20 公分,將一端固定在天花板而在另一端懸吊一物體,當靜


止時伸長 4 公分。若以通過固定端的鉛直線為軸,使該物體旋轉,如圖所示,則
在測得彈簧總長為 28 公分時,此時彈簧和旋轉軸的夾角 θ 為多少度?
(A) 60° (B) 53° (C) 45° (D) 30°。

F = kx,伸長 8cm,彈簧受力 2W (掛 W 伸長 4 cm)


W 1
cos    ,∴θ = 60°。
2W 2

7-34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D ) 1. 有重量分別為 80 N 及 60 N 的 A 與 B 兩物體,將此兩物體分別
繫於滑輪上與繩索端而產生運動,如圖所示,若不計滑輪及繩
索的重量,亦不計滑輪與繩索間的摩擦力,則繩之張力為多少
N? (A) 15 (B) 25 (C) 35 (D) 45。 【99 統一入學】

B 下降,A 上升,作自由體圖

由F = ma

 60
60  T  9.8  a  ①

2T  80  80  a  ②
 9.8 2

① 60  T 60 3
:  
② 2T  80 40 2

∴120  2T = 6T  240,8T = 360,∴T = 45 N。


( B ) 2. 重力加速度為 g,一軟繩兩端分別懸掛質量 100 kg 與 150 kg 之物體,繞於一個無
摩擦、無質量之定滑輪上,則 100 kg 物體的加速度之大小為多少?
g 2g 3g
(A) 0g (B) (C) (D) 。 【100 統一入學】
5 5 5

g
由 F = ma,(150  100) × g = (150 + 100) × a,50g = 250a,a = 。
5

7-35
機械力學上冊

( C ) 3. 質量為 1 kg 之球綁於一繩的一端,該繩另外一端固定,若使該球以繩固定端為中
心在鉛直面作圓周運動,已知其迴轉半徑為 1 m,迴轉速度為 60 rpm,重力加速
度為 9.8 m/s2,求此球在最高點位置時,繩之張力約為多少 N?(註:π =3.14)
(A) 49.2 (B) 39.4 (C) 29.6 (D) 9.8。 【101 統一入學】
60  2
  2 rad/s
60
Fn = man = m  rω2 = 1  1  (2π)2 = 4π2
Fy = 0
Fn = T + mg
T = Fn  mg = 4π2  9.8 = 29.6 N。
( C ) 4. 小明以一條小軟繩繫著質量 2 kg 的小球,並以手持繩的另一端,使球在水平面上
作等速率圓周運動,已知球的切線速度為 5 m/sec,手與球間之繩子長為 0.5 m,
則軟繩所受的張力為多少 N? (A) 50 (B) 75 (C) 100 (D) 125。
【102 統一入學】

mv 2 2  52
水平轉動 Fn  T    100 牛頓。
r 0.5
( C ) 5. 小明體重 686 N,在某摩天大樓搭快速電梯到觀景平台,當電梯以 2 m/s2 之等加
速度上升時,小明對電梯地板的作用力為多少 N?(重力加速度為 9.8 m/s2)
(A) 546 (B) 686 (C) 826 (D) 1372。 【103 統一入學】

地板的反作用力即稱出來的重量
由 ΣF = ma
686
R − 686 = ×2
9.8
∴R = 826 牛頓。

7-36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A ) 6. 如圖所示,僅考慮 A、B 二物體的質量,A 與 B 繫於一條不可伸縮繩的兩端,並


且繞過定滑輪。已知 A 物體質量為 25 kg,B 物體質量為 50 kg,在不計摩擦與空
氣阻力情況下,假設重力加速度值 g = 10m/s2,求 B 物體的加速度為多少 m/s2?
(A) 5 (B) 10 (C) 15 (D) 20。 【106 統一入學】

500  T  50  a  ①
由 F = ma, 
T  125  25  a  ②
①+②:375 = 75a,∴a = 5 m/s2。
( D ) 7. 等速旋轉且角速度為 ω 的軸上附加一個質量 m,其旋轉半徑為 r,則對該質量的
敘述何者正確? (A)切線速度為 ω/r (B)向心加速度為 ω2/r (C)切線加速度為
r × ω2 (D)向心力為 m×r×ω2。 【107 統一入學】

等速圓周等速率,at = 0 有 an
V = rω,at = 0,an = rω2,Fn = mrω2。
( D ) 8. 兩個物體質量皆為 M,連結在定滑輪繩子的兩端,如圖所示。如果不考慮摩擦力
與繩子質量,請問該繩子的張力為多少?(g:重力加速度) (A) (Mg/2) sinθ
(B) (Mg/2) (1+sinθ) (C) (Mg/2) cosθ (D) (Mg/2) (1+cosθ)。 【108 統一入學】

7-37
機械力學上冊

Mg  T  Ma  ①
F = ma, 
T  Mg cos   Ma  ②
①②:Mg(1 + cos )  2T = 0,T = (Mg/2)(1 + cos )。
( C ) 9. 有一水平圓弧彎道半徑為 50 m,其地面是水平的,地面摩擦係數為 0.4,欲使汽
車以等速度 V 行駛於此彎道而不致側滑,請問此時的最大速度 V 為多少 m/s?
(g = 10 m/s2, 2 = 1.414) (A) 1.414 (B) 7.07 (C) 14.14 (D) 28.28。
【108 統一入學】
2
V
Fn = f, m     mg
r
V  gr  0.4  10  50  200  14.14 m/s。

( B ) 10. 如圖所示的水平旋轉鞦韆,鋼索長 L 為 5 m,一端固定


於上方旋轉控制盤,另一端則承載一質量為 20 kg 的乘
客,該乘客以等角速度 2 rad/s 在水平面上旋轉,如果不
考慮鋼索質量、空氣阻力與摩擦力等其他因素,則鋼索
的張力為多少 N?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109 統一入學】

Fn = mrω2 = 20  r  22 = 80r
利用邊長比=力量比
80r T
 ,∴T = 400 牛頓。
r 5

7-38
第7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1. 暑假期間,花輪與小丸子一起去六福村玩,剛玩完笑傲飛鷹的小丸子覺得頭有點暈,想休
息一下,於是提議幫花輪顧包包,讓花輪自己去排大怒神,花輪雖然內心感到有點恐懼,
但也只好帥氣的答應。大怒神設施如圖所示,設施總高度為 100 m,花輪的質量為 60 kg (設
g = 10 m/s2)。

(1) 坐上大怒神後花輪完全不敢睜開眼睛,座椅就以 4 m/s 的速度上升至頂部,試求此時


座椅對花輪的反力?
F = ma
R  60  10 = 60  0
R = 600 N。

(2) 到達最高處後座椅自頂部瞬間降至距底部 20 m 處,速度達到 40 m/s,試求此時座椅


對花輪的反力?
V 2  V02  2aS
402 = 0 + 2  a  80,a = 10 m/s2
F = ma,60  10  R = 60  10,R = 0 N。

(3) 花輪驚魂未定之際,座椅以第(2)小題之加速度的一半,再次上升至頂部,在底下顧包
包的小丸子則幫花輪錄下這英勇的樣貌,試求此時座椅對花輪的反力?
F = ma
10
R  60  10  60 
2
R = 900 N。

7-39
機械力學上冊

2. 伊恩與哥哥巴利,在隔天日落前,必須找到鳳凰寶石,以完整復活目前只有下半身的老爸,
於是巴利開他的關妮薇廂型車,載伊恩及僅有二分之一的老爸踏上冒險的旅程,放棄走高
速公路,而選擇崎嶇的路線,因此沿途九彎十八拐,箱型車含車上所有人總質量為 1500 kg,
以 72 km/hr 的時速行駛著,途中行經一處雙圓弧之 S 型彎道,如圖所示。

(1) A 彎道的半徑為 100 m,試求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係數?


Fx = 0,Fn  f = 0
72  1000 m
72 km/hr   20 m/s
3600 s
V2 20 2
m    mg , 1500     1500  10 , = 0.4。
r 100
(2) 此時聽到警車鳴笛聲響越來越大,原來是接獲通報的乾爸率領的警車已快追上偷跑出
來的巴利一行人,巴利為了甩開警車,將時速提升至 108 km/hr,試求 B 彎道的合理
半徑?
108  1000 m
108 km/hr   30 m/s
3600 s
20 2 30 2
Fn A  Fn B , 1500   1500  ,rB = 225 m。
100 rB
(3) 在第(2)小題的情況下,重量 80 kg 的巴利,其所感受到的離心力大小為多少?
V2 30 2
Fn  m   80   320 N 。
r 225

7-40
CH 8 功與能

練習題解答
※8-1※功、功率及其單位

練習題 8-1 P273


一重量為 196 N 之物體,靜置於一光滑之平面上,若以 80 N 之水平力推之, 試求 2 sec 後力
量對物體所作的功。
196
由 F = ma, 80   a ,a = 4 m/sec2
9.8
1 1
S  V0 t  at 2  0  2   4  2 2  8 m
2 2
W = F × S = 80 × 8 = 640 J。

練習題 8-2 P273


一 5 kg 物體置於光滑水平面上,用一與鉛直方向成 30°角之 100 牛頓力拉之,使移動 10 m,
則力量作功若干?

W = F × S = (100 cos60°) × 10 = 500 N-m = 500 J。

練習題 8-3 P274


若吊車在 5 秒內,將重 2000 N 的建材以等速上升吊至 10 m 高處,則此吊車的輸出功率為多
少 kW?
W F  S 2000  10
P    4000 N-m/s = 4000 W = 4 kW。
t t 5

8-1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8-4 P274


起重機的功率為 20 PS,欲舉起質量 368 kg 的物體,該起重機的上舉速度為多少 m/s?
(若 g = 10 m/s2)
1 PS = 736 W,368 kg = 3680 N
P = F  V,20  736 = 3680  V,V = 4 m/s。

練習題 8-5 P275


一皮帶輪轉速為 300 rpm,直徑為 20 cm,皮帶緊邊張力為 3000 N,鬆邊張力為 1000 N,則此
皮帶輪能傳送多少 kW?多少 PS?
力矩 T = (F 緊 F 鬆) × r = (3000  1000) × 0.1 = 200 N-m
300  2 rad
300 rpm = 300 轉/分  = 10π rad/s
60 (s)
2000
功率 P = T × ω = 200×10π 瓦= 2000π 瓦= 2π kW  PS ≒8.53PS。
736

※8-2※動能與位能
練習題 8-6 P280
一物體質量 2 kg,速度由 10 m/sec 增加到 20 m/sec 時,試求其動能之增加量為何?
1 1
由動能 E k  m(V 2  V02 )   2  (20 2  10 2 )  300 J。
2 2

練習題 8-7 P281


長 4 m 質量 10 kg 之均質木桿,平置地面,若某人將其垂直豎起,此人作功多少焦耳?

舉高所作的功=物體位能
h 4
桿子豎起功= mg  (因為重心提高一半)  10  9.8   196 J。
2 2

練習題 8-8 P282


有一彈簧,若其彈簧常數為 20 N/cm,若拉長 10 cm 其儲存的彈性位能為多少焦耳?
20N 20N
k   2000 N/m,x = 10 cm = 0.1 m
cm 0.01m
1 1
由 E s  kx 2   2000  0.12  10 J。
2 2

8-2
第8章 功與能

※8-3※能量不滅定律

練習題 8-9 P287


如圖所示之彈簧,彈簧常數為 8 N/cm,在光滑平面上其前端
繫住一原為靜止之方塊。若方塊質量 2 kg,且受一水平定力
P = 400 N 作用而使方塊向右移動,試求方塊移動 0.5 m 後速度
多少 m/s?
8N
k  8 N / cm   800 N/m
0.01 m
力量所作之功= 彈性位能+物體之動能
1 1
FS  kx 2  mV 2
2 2
1 1
400  0.5   800  (0.5) 2   2  V 2
2 2
V = 10 m/s。

練習題 8-10 P288


一物體質量為 2 kg,置於彈簧常數 k = 8 N/cm 前端,若地面為光滑,今使彈簧壓縮 50 cm。當
彈簧放開時,物體速度為多少 m/s?

m = 2 kg,x = 0.5 m
8N 8N
k   800 N/m
cm 0.01 m
彈簧位能=物體之動能
1 2 1 1 1
kx  mV 2 ,  800  (0.5) 2   2  V 2 ,V = 10 m/s。
2 2 2 2

8-3
機械力學上冊

練習題 8-11 P290


如圖所示,一重量 400 N 之物體,自彈簧上端 h = 4 m 處自由落下,若彈
簧常數為 4000 N/m,試求彈簧之最大縮短量為多少 m?

高度位能=彈簧彈性位能
1 1
mgh  kx 2 , 400  (4  x)   4000  x 2
2 2
4  x  5x 2 , 5x 2  x  4  0
(5x  4)(x  1)  0 ,∴x = 1 m。

※8-4※能損失與機械效率

練習題 8-12 P294


由馬達直接驅動的抽水機,每分鐘可將 600 kgf 的水,由地面抽至 9 m 高的水塔,若系統整體
的效率為 90%,則所需選用的馬達功率最少為多少 PS?
W F  S mgh 600  9.8  9 98  9
P     98  9 W = PS
t t t 60 736
98  9
輸出功率 736
 , 0.9  ,輸入功率≒1.33 PS。
輸入功率 輸入功率

8-4
第8章 功與能

立即評量解答
※8-1※功、功率及其單位

立即評量 P275
( A ) 1. 下列有關功的敘述何者正確? (A)功屬於純量 (B)功之單位由力與速度的單位
組成 (C)功的正負號代表功的方向 (D)作用力與受力物體的位移互相垂直時,
所作的功最大。
功=力×位移,功是純量,當力與位移互成垂直時,功= 0。
( D ) 2. 下列何者為 CGS 制的功率單位? (A)馬力(HP) (B)瓦特(Watt) (C)焦耳/秒
(Joule/sec) (D)爾格/秒(erg/sec)。
( D ) 3. 下列有關功及功率的敘述,何者錯誤? (A)單位時間所作功,即稱為功率
(B)固定作用力所作的功為有效力乘以位移 (C)固定作用力所作的功為作用力乘
以有效位移 (D)一力系對一剛體所作的功,不等於各力單獨對該剛體作功的總
和。
一力系對物體所作的功=各單力對該物體所作功的總和。
( C ) 4. 質量為 10 kg 的物體,靜置於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 60 N 的水平力作用而移動
5 m,則該力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 (A) 12 (B) 50 (C) 300 (D) 600。
W  F  S  60  5  300 J。
( A ) 5. 有一堆高機在 9.8 sec 內,將 200 kg 的麵粉升高 10 m,則此堆高機所輸出的功率
為多少瓦? (A) 2000 (B) 1000 (C) 200 (D) 100。
W mgh 200  9.8  10
P    2000 W。
t t 9.8

( D ) 6. 某一年青人扛著 500 N 重的木箱,以等速沿著一與水平成 30°的斜坡向上走,在


60 秒內走完全長 120 m 之斜坡,則此年青人對此木箱所作的功率為多少瓦特?
(A) 1000 (B) 865 (C) 600 (D) 500。

W F  S 500  60
上升 60 m 高, P     500 W。
t t 60

8-5
機械力學上冊

( C ) 7. 龍門鉋床鉋削鑄件,當切削速度為 20 m/min 時,利用儀器測得鉋削阻力為 300 N,


則鉋削加工時所消耗的功率為多少瓦特(W)?
(A) 0.1 (B) 6 (C) 100 (D) 6000。
1 1
20 m/min= m/s , P  F  V  300   100 W。
3 3

( B ) 8. 如圖所示,重量 100 N 的物體,沿著 30°的斜面以初速


度 V 向上運動,在斜面上前進 4 m 後運動停止。已知物
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 0.25,求該物體在此運動
過程中,摩擦力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
(A) 50 J (B) 50 3 J (C) 100 J (D) 100 3 J。

摩擦力所作的功=摩擦力位移
Wf  f  S  N  S  0.25  50 3  4  50 3 J。

※8-2※動能與位能

立即評量 P282
( D ) 1. 將足球由地面用力向斜上方踢出,球向空中飛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哪一
個圖可以代表球的動能 K 與落地前飛行時間 t 的關係?

(A) (B) (C) (D) 。

斜拋水平方向為等速度運動,任一時刻 V  Vx2  Vy2

Vy 為上拋上升過程 Vy 越來越小,最高點(速度最小)仍有水平速度,
落下時 Vy 越來大。
( C ) 2. 若地面為重力位能等於 0 的參考面,體重 10 公斤重的多啦 A 夢,由高度 50 公尺
的樓頂準備以降落傘安全降落地面,當多啦 A 夢降落至離地 10 公尺處,其重力
位能比樓頂處減少了多少焦耳? (A) 400 (B) 500 (C) 3920 (D) 4900。
位能  mgh  10  9.8  (50  10)  3920 焦耳。

8-6
第8章 功與能

( D ) 3. 彈簧 A 與彈簧 B 之原長度皆相同,彈簧 A 之彈性係數為 K,彈簧 B 之彈性係數


為 2K,此原長度相同之二彈簧下各掛一質量為 m 之物體,在靜平衡狀態下,則
彈簧 B 中之彈性位能為彈簧 A 中之彈性位能之幾倍?
1
(A) 4 (B) 2 (C) 1 (D) 倍。
2

F = kx,F 相同 k 與 x 成反比,kA:kB = 1:2  xA:xB = 2:1


1
(2K)x 2
ES B 2 1
  。
E SA 1
K(2x) 2 2
2
( B ) 4. 一彈簧被壓縮 10 cm 時,其儲存之彈性位能為 40 J,若將其壓縮 6 cm 時,需施加
之作用力為多少 N? (A) 400 (B) 480 (C) 500 (D) 580。
1 2 1
由 Es  kx , 40  k(0.1) 2
2 2

∴k = 8000 N/m,F = kx = 8000 × 0.06 = 480 N。


( A ) 5. 一重量為 W 之物體,在時間 t = 0 時,自高處由靜止以自由落體落下,令重力加
速度為 g,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在時間 t = 1 秒時,若物體尚未著地,物體在此
1 秒時間所減少之位能為 (A) 0.5Wg (B) Wg (C) Wg2 (D) 0.5Wg2。
1 2 1 1
h自  gt  g  12  g
2 2 2

1
位能= mgh = W  h = W  g 。
2
※8-3※能量不滅定律
立即評量 P290
( C ) 1. 如圖所示,單擺在 A 點與 B 點之間來回擺動,O 點為擺動的最
低點,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 A 點擺至
O 點時,繩子拉力對擺錘作正功 (B)擺錘在 A 點的位能大於 B
點的位能 (C)擺錘在 O 點的動能最大、位能最小 (D)擺錘在 A
點的機械能大於 O 點的機械能。
總機械能=動能 A +位能 A =動能 B +位能 B =動能 C +位能 C
(A)繩子拉力對擺錘作功 = 0。
(B)A 點位能= B 點位能> O 點位能。
(D)A 點的總機械能= B 點的總機械能。

8-7
機械力學上冊

( B ) 2. 鮭魚回游產卵,遇到水位落差時也能逆游而上。假設落差之間水流連續,而且落
差上下的水域寬廣,水流近似靜止。若鮭魚最大游速為 2.8 公尺/秒,且不計空氣
阻力,則能夠逆游而上的最大落差高度為多少公尺? (A) 2.8 (B) 0.4 (C) 0.2
(D) 0.8。
1
動能=位能, mV 2  mgh , V  2gh , 2.8  2  9.8  h ,h = 0.4 m。
2

( C ) 3. 如圖所示,高度為 h1 的斜坡,斜坡末端為水平段。當物
體從斜坡頂端下滑至水平段後,物體以自由落體下落深
度為 h2 的溝槽,假設所有接觸面皆為光滑且無摩擦,試
求落至溝槽底部的距離 x 為何?
(A) h1h 2 (B) 2h1h 2 (C) 2 h1h 2 (D) 3 h1h 2 。

A 點到 B 點
1
位能 A =動能 B, mgh1  mV22 , V2  2gh1
2
1 2 2h 2
B 點到 C 點為平拋: h 2  gt , t 
2 g

2h 2
射程  Vx  t  2gh1   4h1h 2  2 h1h 2 。
g

( B ) 4.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質量為 5 kg 的
木塊,靜止狀態受到一力 F 的作用使該木塊
向前移動,已知木塊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
擦係數為 0.4,當木塊向前移動 20 m 時,此
時木塊的動能為多少 J?
(A) 88 (B) 232 (C) 340 (D) 480。
力量作功=摩擦力作功+物體動能
F  S  f  S  Ek
24  20  12.4  20  E k
E k  232 J。

8-8
第8章 功與能

( B ) 5. 如圖所示,質量 10 kg 的物體由靜止沿
斜面滑下 S 距離後,開始壓縮彈簧至
物體完全停止,彈簧壓縮量為 2 cm,
彈簧常數為 1000 N/cm,假設重力加速
度 g = 10 m/s2,斜面為光滑不計摩擦影
響,則物體下滑距離 S 應為多少 cm?
(A) 19 (B) 38 (C) 57 (D) 76。

k = 1000 N/cm = 100000 N/m


1 2
位能 = 彈簧彈性位能, mgh  kx
2
 S  0.02  1 2
10  10     100000  (0.02)
 2  2
100×(S + 0.02) = 40,S + 0.02 = 0.4,∴S = 0.38 m = 38 cm。
( A ) 6. 如圖所示,彈簧垂直固定於地面,在其正上方 1 m 處有一物體以初
速度 V 向下撞擊彈簧。假設整個撞擊過程中沒有任何能量損失,彈
簧質量和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得到彈簧的最大變形量為 0.2 m。已
知物體質量為 20 kg,彈簧常數為 44000 N/m,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則物體的初速度 V 為多少 m/s?
(A) 8 (B) 9 (C) 10 (D) 11。
總機械能=位能 1+動能 1 =位能 2
1 1
mgh  mV 2  Kx 2
2 2
1 1
20  10  (1  0.2)   20  V 2   44000  (0.2) 2
2 2

∴V2 = 64,∴V = 8 m/s。

8-9
機械力學上冊

※8-4※能損失與機械效率

立即評量 P295
( B ) 1. 綜合加工機的主軸由馬達驅動皮帶輪傳動,已知該綜合加工機主軸的機械效率為
72%,而馬達的機械效率為 90%,則皮帶輪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A) 75 (B) 80 (C) 85 (D) 90。
t:主軸、1:馬達、2:皮帶輪
0.72 = 0.9  2,2 = 0.8 = 80%。
( C ) 2. 若輸入能為 40000 焦耳,使貨用升降機將質量 300 kg 的貨物向上升高 10 m,其
機械效率為何?(g = 10 m/s2) (A) 65% (B) 70% (C) 75% (D) 80%。
輸出能 mgh 300  10  10
    0.75  75% 。
輸入能 40000 40000

8-10
第8章 功與能

鍛練本解答

▌ 嚴選精華 成績:________

8-1 功、功率及其單位

(1) 功的大小為力與力方向的位移之乘積,W = F × S 。
功 (2) 功雖然有正負之分,但是功沒有方向,所以功是 純量 而非向量,
其常用單位為 焦耳 (J,N-m)、kgf-m。

力對物體所作之功為 W = (F cosθ) × S = F × (S cosθ) 。註:θ 為 F 與 S


之夾角。
(1) 當 θ = 0°時,cosθ = 1,即力與位移方向一致者(同向),則作用力對物體
F 與 S 方向不同, 作 正功 。W = F × S。
夾角為 θ 時 (2) 當 θ = 90°時,cosθ = 0,即力與位移方向垂直,作用力對物體
不作功 。(例如抱東西、提東西水平行走)。
(3) 當 θ = 180°時,cosθ = 1,即力與位移方向相反者。作用力對物體作
負功 ,例如摩擦力、空氣阻力。

轉動功 W = F × S = F × (r × θ) = T × θ 。

W FS
(1) 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 P   = F×V 。
t t
(2) 功率亦為 純量 ,其常用單位為 瓦特 (W,J/sec)、kg-m/sec。
功率 (3) 單位換算:
① 1 kgf-m = 9.8 J。
② 1 kW = 1000 W。
③ 1 馬力= 75 kgf-m/sec = 736 W。

8-2 動能與位能

能量為物體具有作功之本領,對物體 作功 可增加物體或減少物體之能

量。能量單位與功 相同 ,絕對單位之 MKS 制均以焦耳為其單位。

1
動能 物體因 運動速度 而具有的能量。Ek = mV 2 。
2

8-11
機械力學上冊

重力位能 物體因 高低位置 改變而具有的能量。Ep = mgh 。

1 2
彈性位能 物體因 形狀 改變而具有的能量。ES = kx 。
2

8-3 能量不滅定律

能量不能創造或毀滅,只能 轉換 ,一封閉系統的總能量為 定值 不
能量守恆原理
變。即能量可以互相轉換,總合不變。

對於 無摩擦 的系統, 動能 和 位能 的和恆為一定值,即位能減


機械能不滅定律
少動能增加,位能增加動能減少。

位能 1 +動能 1 =位能 2 +動能 2 =固定值


總機械能 1 1
= mV12  mgh1  mV2 2  mgh 2 。
2 2

8-4 能損失與機械效率

輸出的功(能、功率)與輸入功(能、功率)的 比值 ,其值恆小於 1 。
機械效率 輸出功(Wout ) 輸出功率(Pout )
機械效率()=  100%   100% 。
輸入能(E in ) 輸入功率(Pin )

若有數個不同機械的組合,其總機械效率為各個機械之機械效率的
總機械效率
連乘積 。 t  1  2  3   。

8-12
第8章 功與能

▌ 初露鋒芒(課本學後評量) 成績:________
一、選擇題
8-1 ( A ) 1. 若作用力 F 與位移 S 的夾角為 θ,則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 θ = 180°時,則功
W = − F × S (B) θ = 180°時,則作用力與位移的方向互相垂直 (C) θ = 90°時,
則功 W = F × S (D) θ = 0°時,則作用力與位移的方向相反。

W = F × Scos θ , θ = 0° , W = F × S 。
θ = 90° ,W = 0; θ = 180° , W = −F × S 。
( C )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功有大、小、正、負之分,且是向量 (B)功有大、小
之分,一定大於零且是純量 (C)功有大、小、正、負之分,且是純量 (D)功有
大、小之分,一定大於零且是向量。
( A ) 3. 長 1 m 的繩子一端綁著一個重量 1 kN 的鐵球,若球在水平面上以繩子的另一端
為旋轉中心,作等速率圓周運動旋轉一圈,則繩子的拉力對球所作的功為?
(A) 0 kN-m (B) π kN-m (C) 2π kN-m (D) 3π kN-m。

θ =90°,W = 0。
( C ) 4. 某人站在高 30 公尺的大樓上,手伸出去垂直向上拋出一個質量為 0.5 kg 的球,
球上升 10 公尺後往下掉落,則球從丟出後到達地面時重力所作的功為多少 N-m?
(忽略手與腳之間的高度差) (A) 15 (B) 20 (C) 147 (D) 196。

丟出點距地面 30 m
W = F × S = mgh = 0.5 × 9.8 × 30 = 147 N-m。

8-13
機械力學上冊

( C ) 5. 裴勇俊將質量為 2 公斤的手提箱由地面等速提至高度為 0.5 公尺後,沿水平面緩


慢行走 10 公尺。設行走時手提箱維持在離地 0.5 公尺的高度,則裴勇俊對手提箱
總共作了多少焦耳的功? (A) 0 (B) 98 (C) 9.8 (D) 49。

物體上升有作功,但提東西水平行走沒有作功
W  E p  mgh  2  9.8  0.5  9.8 焦耳。

( B ) 6. 直徑為 100 mm 的實心圓軸,以 240 rpm 的轉速進行外圓車削,經測得其切削力


為 500 N,則此車削加工所消耗的功率為多少 W?
(A) 314 (B) 628 (C) 942 (D) 1256。
2  240
P  F  V  F  r    500  0.05   200 W = 628 W。
60

( B ) 7. 如圖所示,質量 30 kg 的物體靜置於光滑平面
上,施以 60 N 的力與水平線成 60°持續推動 4
秒,試求該力對物體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J)?
(A) 220 (B) 240 (C) 260 (D) 280。

F  ma , 30  30  a , a  1 m/s 2
1 1
S  V0 t  at 2  0   1  4 2  8 m
2 2
W =力力方向位移= F  S = 30  8 = 240 J。
( B ) 8. 質量為 4 公斤的物體,由靜止開始落下 2.5 公尺的瞬間,重力對該物體所作的功
率為? (A) 28 瓦特 (B) 274.4 瓦特 (C) 280 瓦特 (D) 98 瓦特。
由落體 V  2gh  2  9.8  2.5  7m/s
P  F  V  mg  V  4  9.8  7  274.4 瓦特。

8-14
第8章 功與能

8-2 ( A ) 9. 在光滑斜面上,斜面長為 5 公尺、高為 3 公尺,質


量為 4 公斤的鐵塊自斜面頂端滑至底端,若 g = 10
m/s2,則重力位能如何變化? (A)釋出 120 焦耳
(B)釋出 200 焦耳 (C)獲得 200 焦耳 (D)獲得 120
焦耳。

位能由高往低落下等於釋出能量= mgh = 4  10  3 = 120 焦耳。


( D ) 10. 質量 200 克的籃球由地面向上拋出,可達最高點離地 10 公尺,然後向下落回地
面,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10 公尺/秒 2,由拋出至最高點,籃球的重力位能如何變化?
(A)釋出 20 焦耳 (B)釋出 20000 焦耳 (C)獲得 20000 焦耳 (D)獲得 20 焦耳。

物體上升高度等於增加位能= mgh = 0.2  10  10 = 20 焦耳。


( B ) 11. 拉伸彈簧受到 40 N 的作用力而伸長 10 cm,若繼續伸長變形至 30 cm,則在後續
的拉伸過程,彈簧所增加的彈性位能為多少 J?
(A) 2 (B) 16 (C) 18 (D) 18000。
F  k  x , 40  k  0.1 , k  400 N/m
1 1
E 30cm  kx 2   400  0.32  18 焦耳
2 2
1 1
E10cm  kx 2   400  0.12  2 焦耳
2 2
增加彈性位能= 18  2 = 16 焦耳。
( C ) 12. 子彈的質量為 160 g,若子彈擊發後接觸木板的瞬間速度為 300 m/s,貫穿木板後,
速度減為 200 m/s,則子彈貫穿木板的過程對木板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1
對木板所作的功=動能的損失   0.16  (300 2  200 2 )  4000 焦耳。
2

( A ) 13. 重量為 19.6 N 的物體,以 12 m/s 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若施一水平力使


此物體在 4 s 內停止運動,則此水平力對該物體所作的功約為?
(A) 144 焦耳 (B) 216 焦耳 (C) 288 焦耳 (D) 432 焦耳。
1 1
力量所作的功=動能的損失  mV 2   2  12 2  144 焦耳。
2 2
(19.6 N = 2 kg)

8-15
機械力學上冊

( B ) 14. 質量為 50 克的鋼珠,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直徑為 8 公分的等速圓周運動,已知


鋼珠所受的向心力為 16 牛頓,則鋼珠的動能為多少焦耳? (A) 0.16 (B) 0.32
(C) 0.64 (D) 1.28。
1 V2
Ek  mV 2 , Fn  m , Fn r  mV 2
2 r
1 1 1
∴ E k  mV 2  (Fn r)  (16  0.04)  0.32 焦耳。
2 2 2
8-3 ( A ) 15. 空拍機以 8 m/s 的水平等速飛行,此時空拍機突然失去動力,若忽略空氣阻力,
空拍機的動能為 K,位能為 U,力學能為 E,隨著空拍機的墜落,各能量與下降
距離 h 的變化關係何者正確?

(A) (B)

(C) (D) 。

物體落下時動能增加,位能減少,總機械能不變。
( B ) 16. 袋鼠與跳蚤的跳躍時的垂直高度分別為 2.5 m 與 0.1 m,若不計空氣阻力,袋鼠跳
躍離地的瞬時速率約為跳蚤的多少倍? (A) 2.5 (B) 5 (C) 25 (D) 50。
1
動能=位能, mV 2  mgh
2

2.5
h 與 V2 成正比,高度差  25 倍,V2 差 25 倍,V 差 5 倍。
0.1

( D ) 17. 質量 10000 公斤的飛機,由靜止開始以 40000 N 的固定推進力作加速運動,前進


25 公尺後,飛機的瞬時速率為 10 公尺/秒。此加速的過程中,飛機所受到的空氣
阻力平均值為多少牛頓? (A) 400000 (B) 200000 (C) 40000 (D) 20000。

推力作功=阻力作功+飛機動能
1
40000  25  F  25   10000  10 2 ,F = 20000 N。
2

8-16
第8章 功與能

( A ) 18. 如圖所示,擺球質量為 3 kg,擺球的質心至懸掛點 O 的距


離為 1 m,若擺球在與鉛垂線 OD 成 60°的 A 處靜止釋放,
不計細桿的質量,則擺球移動到 B 處時的速度為多少 m/s?
(cos60° = 0.5,sin60° = 0.9) (A) 7.8 (B) 3.9 (C) 2
(D) 0。

高度差 h  0.9  0.5  0.4 m


V  2gh  2  9.8  0.4  7.84 m/s 。

( A ) 19. 有一垂直彈簧被壓縮 10 cm,其彈簧係數為 2 N/mm,在壓縮彈簧上方處放置一顆


10 公克的圓形鋼珠,當壓縮彈簧瞬間釋放後,鋼珠被彈出而可以垂直上升的最大
高度為多少 m?(g = 10 m/s2) (A)100 (B)10 (C)1 (D)0.1。
2N
2N / mm   2000N / m
1
m
1000
10cm = 0.1 m,10 克= 0.01 kg
1
彈簧位能=鋼珠位能, k x 2  mgh
2
1
 2000  (0.1) 2  0.01  10  h,∴h  100 m。
2
( B ) 20. 如圖所示,質量為 10 kg 的木塊,由靜止被釋放,順著斜面滑下 2.4 m 的距離恰
好接觸到一彈簧,並繼續下滑而造成該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 0.1 m,已知木塊與
斜面的動摩擦係數為 0.3,請問彈簧的常數為多少 N/m?
(A) 16934.4 (B) 17640.0 (C) 28224.0 (D) 34112.0。

8-17
機械力學上冊

位能=摩擦力作功+彈性位能
1
mgh  f  S  kx 2
2
4 1
10  9.8  1.5  0.3  (  98)  (2.4  0.1)  k  (0.1) 2
5 2
k  17640 N/m 。
( D ) 21. 如圖所示,質量為 m 的物體,在 O 點以速率 2 gR 沿

OP 方向前進,g 為動力加速度,假設物體與軌道是
互相嵌住,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物體在 P、
Q、M 各點的速率都相等 (B)物體在 P、Q、M 各點
的速率漸增 (C)若 CQ 平行於 OP,則物體在 Q 點的
向心力的量值為 4mg (D)若 CQ 平行於 OP,則物體在 Q 點的向心力的量值為
2mg。

(1) O 點為重力位能的參考平面,由機械能不滅定律
1 1
mV02  0  mV 2  mgh
2 2
物體位置由各點 P → Q → M 的高度 h 漸增,故速率漸減。
(2) 由機械能不滅定律
1 1
mV 2  0  mVQ2  mgh
2 2
1 1
m(2 gR ) 2  0  mVQ2  mgR
2 2
VQ  2gR
VQ2 2gR
Q 點的向力力 Fn  m m  2 mg 。
R R

8-18
第8章 功與能

( C ) 22. 有一人從高度為 10 m 且夾角為 30° 的斜坡滑


水道下滑至地平面滑水道,如圖所示。在斜坡
下滑過程中會有能量損失,其機械效率為 0.9;
當此人進入地平面滑水道滑行時,其表面動摩
擦係數為 0.1。為了避免讓人滑出水道,則地平
面滑水道長度 S 至少要設計為多少 m? (A) 30 (B) 60 (C) 90 (D) 120。

輸出功 動能
V0  0 ,機械效率  =
輸入功 位能
∴下滑最低點時動能= 0.9mgh =摩擦阻力作功= f × S = N × S = mg × S
0.9h 0.9  10
∴0.9mgh = μmg × S,∴ S    90 m。
 0.1
( C ) 23. 鐵錘質量為 20 kg,自高出木樁頂端 2 m 的高度自由落下,將木樁擊入土中 0.2 m,
則木樁於土中所受的平均阻力為多少牛頓?(設 g = 10 m/s2) (A) 2400 (B) 2000
(C) 2200 (D) 1600。

對木樁作功=位能
FS  mgh , F  0.2  20  10  (2  0.2) ,F = 2200 N。

8-19
機械力學上冊

8-4 ( C ) 24. 起重機在 5 秒內將重量 50000 N 的物體吊高 5 m,若起重機的效率為 80%,則起


重機所需要的功率為多少馬力?(1000 W = 1.36 PS)
(A) 34 (B) 68 (C) 85 (D) 54.4。
W FS 50000  5
輸出功率 P     50000W  50kW  50  1.36 PS  68 PS
t t 5
輸出功率 68
機械效率   , 0.8  ,輸入功率= 85 PS。
輸入功率 輸入功率

( D ) 25. 設備的機械效率為 80%,運用此設備將重量 4000 N 的物體,以等速度於 5 秒內


升高 10 m,則此設備因摩擦損失之功率為多少仟瓦?
(A) 10 (B) 8 (C) 4 (D) 2。
W PS 4000  10
輸出功率 P     8000 W=8 kW
t t 5
輸出功率 8
機械效率   , 0.8  ,輸入功率 = 10 kW
輸入功率 輸入功率

損失功率 = 輸入功率  輸出功率 = 10  8 = 2 kW。

二、計算題

8-1 1. 如圖所示,質量 10 kg 的物體放置於水平面上,其動摩擦係數為


0.25、靜摩擦係數為 0.3,當物體受到 100 N 的作用力時,
(1) 歷時 4 秒力量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
(2) 此 4 秒摩擦力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
(3) 4 秒時物體的動能為多少焦耳?(若 g = 10m/s2)

(1) F  ma , 80  40  10  a , a  4 m/s 2
1 1
S  V0 t  at 2  0   4  4 2  32 m
2 2
施力作功=施力×施力位移  F  S  80  32  2560 J。

8-20
第8章 功與能

(2) 摩擦力作功=摩擦力×位移  f  S  40  32  1280 J。


(3) V  V0  at  0  4  4  16 m/s
1 1
動能 E k  mV 2   10  16 2  1280 J
2 2
另解:施力所作功=摩擦力作功+物體動能
W  Wf  E k , 2560  1280  E k , E k  1280 J。

2. 質量 60 kg、直徑 1000 mm 的均質圓柱以 120 rpm 轉動,為了克服摩擦力與維持等速轉動,


需施加 30 N-m 的扭矩,則該圓柱所需的輸入功率為多少瓦特?
2  120
功率 P  T  30   120 W。
60

3. 如圖所示,質量 20 公斤的物體靜置於光滑水平面上,繩繞
過無摩擦的定滑輪,另一端施以 30 牛頓向下的定力拉動,
使物體沿光滑水平面由 A 移動至 B,則施力作功多少焦耳?

10 2 2
繩子拉下(移動量)  4   m, W  F  S  30   20 J。
3 3 3

4. 天車起重機的馬達可將 100 kg 的原料桶,由靜止開始以 2 m/s2 的加速度垂直吊離地面,


直到原料桶的速率成為 10 m/s 時,才改以等速率的方式持續上升。若重力加速度為 10 m/s2
計算,則在搬運過程中,此馬達發出的最大瞬間功率為多少瓦特?

功率 P  FV ,最大功率 Pmax  FVmax


F  ma , F  1000  100  2 , F  1200 N
Pmax  FVmax  1200  10  12000 W。

8-21
機械力學上冊

5. 皮帶輪轉速為 300 rpm,直徑為 20 cm,皮帶緊邊張力為 3000 N,鬆邊張力為 1000 N,則


此皮帶輪能傳送多少 kW?多少 PS?

T  (F緊  F鬆 )  r  (3000  1000)  0.1  200 N-m


2  300 2000
功率 P  T  200   2000 W  2 kW  PS ≒8.5 PS。
60 736

8-2 6. 質量為 500 g 的球,從高處自由落下,下降 10 m 時球速為 10 m/s,則此球的下降過程中,


因受空氣阻力摩擦而損耗的能量為多少焦耳?
損失位能  mgh  0.5  9.8  10  49 J
1 1
動能 E k  mV 2   0.5  10 2  25 J
2 2
空氣摩擦損失能量  49  25  24 J。

7. 如圖所示,質量 10 kg 的球體由右側滑軌高 2 m 處沿滑軌滑下,因摩擦作用,能量共損失


20 焦耳,試求球體可滑至左側滑軌的最大高度 h 為多少公尺?(g = 10 m/s2)

位能 1 位能 2 =損失能量
10  10  2  10  10  h  20
h  1.8 m 。

8. 甲、乙、丙三輛質量均為 1000 kg 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定速行駛。已知甲車在國道 2 號


向東行駛的車速為 100 公里/時;乙車在國道 10 號向西行駛的車速為 100 公里/時;丙車
在國道 3 號向南行駛的車速為 120 公里/時,則(1)甲、乙兩輛車的動能是否相同?(2)甲、
丙兩輛車的動能比值為何?
(1) m 相同,V 相同動能相同(動能為純量與方向無關)。
1
 1000  100 2
E甲 2 1
(2)   。
E 丙 1  1000  120 2 1.44
2

8-22
第8章 功與能

9. 線性壓縮彈簧在自由長度的狀態下,被壓縮 X 的位移量需要作功 W,若繼續再壓縮 X 的


位移量,則需要再作多少 W 的功?
1
E S  kx 2
2
1
壓縮 X 作功 E X  kX 2  W
2
1
再壓縮 X 作功 E 2X  k  (2X) 2  4W
2
∴需再作功 4W  W = 3W。

8-3 10. 如圖所示,滑水道設施的高度為 5 公尺,擁有兩個滑


水道。已知 80 kg 的甲沿著長度 8 公尺的滑水道靜止下
滑,60 kg 的乙沿著長度 10 公尺的滑水道靜止下滑,
設 g = 10 m/s2,且忽略所有阻力,則(1)甲、乙兩人的
動能比值?(2)甲、乙兩人的速率比值?
同高度:高處滑下的動能=原來的位能
動能甲 位能甲 80  10  5 4
(1)    。
動能乙 位能乙 60  10  5 3
(2) 高度相同,滑下之速率相同。
V 1
∴ 甲  1。
V乙 1

11. 質量 4 kg 的石頭,在高於地面 20 m 處以 53°仰角且初速為 10 m/s 投出,若地面的位能為


零,且 g = 10 m/s2,則(1)總機械能為多少?(2)當石頭距地面 5 m 時,總機械能為多少?
(3)當石頭距地面 5 m 時,速度為多少 m/s?

總機械能=位能 A +動能 A =位能 B +動能 B


(1) 總機械能=位能 A +動能 A  4  10  20  1  4  10 2  1000 J。
2
(2) 1000 J =總機械能。
(3) 總機械能=位能 B +動能 B  4  10  5  1  4  VB2  1000 , VB  20 m/s。
2

8-23
機械力學上冊

12. 如圖所示,質量為 m 的車作鉛直面的運動,該車由


距地面高度為 h 的 A 處順著光滑的滑道下滑,並滑
上半徑為 10 m 的鉛直面圓形滑道,忽略車身尺寸大
小視為質點。當車行經圓形滑道最高點 B 處時,若
欲使該車能藉著圓周運動的離心力和圓形滑道仍保
持接觸,請問高度 h 的最小值為多少 m?
B 點不落下:重量=離心力
V2
mg  Fn , mg  m B , VB  gr
r
位能 A+動能 A = 位能 B+動能 B
1
mgh  0  mg  (2r)  m  ( gr ) 2
2
h  2.5r  2.5  10  25 m。

13. 如圖所示,質量 1 kg 的圓球,繫於長 6 m 的軟繩。將此圓球


從水平位置 A 由靜止釋放,經過垂直的位置 B 時,軟繩碰到
固定的圓桿 S,而使圓球繞著圓桿 S 轉動。若圓球到達 C 位
置的速度大小是在 B 位置速度大小的一半,則圓桿 S 與固定
點 O 的距離 h 為多少 m?(g = 10 m/s2)

總機械能=位能 A +動能 A =位能 B +動能 B =位能 C +動能 C


1
A 與 B: 1  10  6  0  0   1  VB2 , VB  120 m/s
2
V 120
VC  B  m/s
2 2
1 120 2
A 與 C: 1  10  6  0  1  10  h x   1  ( ) , h x  4.5 m
2 2
h  6  h x  6  4.5  1.5 m。

8-24
第8章 功與能

8-4 14. 起重機將重量為 1000 N 的物體以 2 m/s 的速度由地面舉起,已知此起重機的機械效率為


80%,則其消耗的功率為多少仟瓦?因摩擦損失的功率為多少仟瓦?
輸出功率 P = FV = 1000 × 2 = 2000 W = 2 kW
輸出功率 2kW
機械效率   , 0.8  ,輸入功率= 2.5 kW
輸入功率 輸入功率
損失功率 = 輸入功率  輸出功率 = 2.5  2 = 0.5 kW。

▌ 大顯身手 成績:________
( C ) 1. 質量 2 kg 之物體,受力作用由靜止加速至 20 m/sec 的速度,則此作用力作多少功?
(A) 400 爾格 (B) 40 爾格 (C) 400 焦耳 (D) 40 焦耳。
1
力量所作的功 = 物體動能 =  2  20 2 = 400 焦耳。
2

( B ) 2. 某降落傘以等速度降落,在此過程中降落傘之動能及位能的變化情形為 (A)動能
漸增,位能漸減 (B)動能不變,位能漸減 (C)動能及位能的和不變 (D)動能及
位能皆保持不變。
( C ) 3. 一物體重 10 kg,以 39.6 m/sec 之速度垂直上拋,2 秒後其動能為多少焦耳?
(A) 0 (B) 396 (C) 2000 (D) 7840.8。
1
V = V0  gt = 39.6  9.8×2 = 20 m/s,E = × 10 × 202 = 2000 焦耳。
2

( A ) 4. 彈簧若彈性常數為 k = 800 N/m,若受到一 F 力作用,產生 10 cm 的位移量,則彈


簧儲存的彈性位能為多少焦耳? (A) 4 (B) 40000 (C) 80 (D) 8000。
1 1
E = kx 2  × 800 × 0.12 = 4 焦耳。
2 2

( C ) 5. 有一足球員,將一足球以 V0 之初速度斜向拋體由地上原點拋出,在最高點時,其
3
動能為原點的 ,則仰角為何? (A) 60° (B) 45° (C) 30° (D) 53°。
4

斜拋最高點速度=水平速度= V0 cosθ
1 3 1
∴ m(V0 cos ) 2  ( mV02 )
2 4 2

3 3
∴cos2θ = ,cosθ = ,θ = 30°。
4 2

8-25
機械力學上冊

( D ) 6. 下列有關功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人造衛星繞地球運轉,萬有引力對衛星作
功為 0 (B)手持重物,但手未運動,則手對重物作功為 0 (C)單擺運動中,繩子
張力對擺錘作功為 0 (D)手推一重物,沿一粗糙表面等速前進,則手對重物作功
為 0。

(1) 萬有引力與運動方向垂直,∴功= 0。
(2) S = 0,功= 0。
(3) 繩子的力量與運動垂直作功為 0。
( A ) 7. 質量為 m 之物體,由一與水平成 θ 角之斜面滑下,若摩擦係數為 μ,滑行之距離
為 S,則克服摩擦力之功為 (A) μmgS × cosθ (B) μmgS × sinθ (C) μmgS × tanθ
(D) μmgS × cotθ。

N = mg cosθ,功= FS = μN × S = μmg cosθ × S。


( C ) 8. 下列何者是功率的 M.K.S 制單位? (A)仟瓦.小時 (B)爾格/秒 (C)瓦特
(D)馬力/秒。
( B ) 9. 斜拋時以 V0 夾 60°角把 2 kg 石頭丟出,若初動能為 1000 焦耳,則最高點動能為
多少焦耳? (A) 0 (B) 250 (C) 500 (D) 1000。
V0
斜拋最高點速度=水平速度= V0 cosθ = V0 cos60° =
2

1 V0 2 1 1 1
∴動能  m( )  [ mV02 ]   1000  250 焦耳。
2 2 4 2 4

8-26
第8章 功與能

( A ) 10. 質量 m 之物體以水平速度 V 撞上一彈簧,若彈簧常數為 K,若不考慮能量損失,


m K mV KV
則彈簧之最大變形量為多少? (A) V (B) V (C) (D) 。
K m K m

1 1
動能=彈簧位能, mV 2  Kx 2
2 2

mV 2 m
∴x   V。
K K

▌ 高手過招 成績:________
( D ) 1.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 10 kg 之物體 A,從壓縮彈簧上端 290 mm
處自由落下,以致此彈簧被壓縮,其最大縮短量 x = 10 mm,
試求此壓縮彈簧之彈簧常數為多少 N/mm?
(A) 528 (B) 548 (C) 568 (D) 588。 【95 統一入學】

1 1
mgh = kx 2 ,10×9.8(0.29 + 0.01) = k×(0.01)2
2 2

∴k = 588000 N/m = 588 N/mm。


( D ) 2. 質量為 0.5 kg 的物體,在高出地面 10 m 的平台上,以 10 m/sec 的初速度水平射
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9.8 m/sec2,則該物體落至地面時的動能為多少焦耳?
(A) 19.6 (B) 25 (C) 49 (D) 74。 【96 統一入學】

8-27
機械力學上冊

總機械能 = 位能 1 + 動能 1 = 位能 2 + 動能 2
1
∴動能 2 = 0.5 × 9.8 × 10 + × 0.5 × 102 = 74 焦耳。
2

( C ) 3. 彈簧 A 和彈簧 B 的彈簧常數相同,若彈簧 A 之變形量為彈簧 B 之 2 倍,則彈簧


A 所儲存的彈性位能是彈簧 B 的多少倍? (A) 1 (B) 2 (C) 4 (D) 8。
【100 統一入學】

設彈簧常數為 k
1 1
彈簧 A:UA = k(2x) 2 ,彈簧 B:UB = kx 2 ,∴UA 為 UB 的 4 倍。
2 2

( D ) 4. 有關功與能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功與能為具有相同單位之物理量
(B)手提重物往上升至一定位,手所作的功轉換為重物的位能 (C) 1 kW 之功率大
於 1 hp (馬力)之功率 (D)在有摩擦之斜面推一重物到另一位置後停下,則推力所
作之功全部轉換為重物的位能。 【101 統一入學】

(D)把物體推高,所作的功 = 物體位能 + 摩擦力損失之能量。


( A ) 5. 質量為 1 kg 的物體以 5 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等速直線運動,欲設計讓此
物體撞擊一彈簧,使彈簧壓縮 0.1 m 後讓該物體的速度達到 0,則應選用之彈簧
的彈簧常數為多少 N/m? (A) 2500 (B) 2000 (C) 1500 (D) 1000。
【104 統一入學】

物體動能=彈簧的彈性位能
1 1 1 1
mV 2  kx 2 ,  1  52  k(0.1) 2  2500 N / m 。
2 2 2 2

8-28
第8章 功與能

( B ) 6. 一彈簧施加 40 N 力而伸長 10 cm,若繼續將彈簧拉長變形至 30 cm,則在後續拉


長過程,彈簧所增加的彈性位能為多少 J? (A) 8 (B) 16 (C) 800 (D) 1600。
【105 統一入學】

F = kx,40 = k × 0.1,∴k = 400 N/m


1 2 1
E1  kx1   400  (0.1) 2  2 焦耳
2 2

1 2 1
E2  kx 2   400  (0.3) 2  18 焦耳
2 2

彈性位能增加量 = 18 − 2 = 16 焦耳。
( D ) 7. 如圖所示斜面,其斜面長為 10 m,在斜面頂端置一物體
質量為 20 kg。若不計空氣阻力,物體由靜止釋放,當
物體沿斜面滑到底部時,物體速率為 8 m/s。假設重力
加速度值 g = 10 m/s2,求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係數為
多少? (A) 0.2 (B) 0.25 (C) 0.3 (D) 0.35。 【106 統一入學】

物體位能=落下後之動能+摩擦力所作功
1
mgh  mV 2  f  s
2
1
20  10  6   20  82  (  160)  10 ,∴ = 0.35。
2
( A ) 8. 有一垂直彈簧被壓縮 10 cm,其彈簧係數為 2 N/mm,在壓縮彈簧上方處放置一顆
10 公克的圓形鋼珠,當壓縮彈簧瞬間釋放後,鋼珠被彈出而可以垂直上升的最大
高度為多少 m?(g = 10 m/s2) (A) 100 (B) 10 (C) 1 (D) 0.1。【108 統一入學】
1 2 1
U kx   (2  103 )  0.12  10 N / m
2 2
E p  mgh  0.01  10  h

U = Ep,10 = 0.01  10  h,h = 100 m。

8-29
機械力學上冊

( A ) 9. 一輛質量為 1000 kg 的汽車以時速 36 km/hr 行駛,如果此車因超車加速至


72 km/hr,如果不考慮其他能量損失的因素,則此車動能增加多少 kJ?
(A) 150 (B) 300 (C) 1944 (D) 3888。 【109 統一入學】
36  1000 m
36 km/hr   10 m/s
3600 s

72  1000 m
72 km/hr   20 m/s
3600 s

1 1
動能增加量 = mV末2  mV初2   1000  (20 2  10 2 )  150  1000 焦耳
2 2

=150 kJ。
( A ) 10. 一位質量為 50 kg 的人自靜止狀態,沿著傾斜角為 30°的光滑長斜面下滑,則從開
始下滑後的第 1 秒到第 3 秒期間所作的功為多少 N-m?(假設重力加速度為
10 m/s2,sin 30° = 0.5,cos 30° = 0.866) (A) 5000 (B) 6000 (C) 7000
(D) 8000。 【109 統一入學】

a  g sin   10sin 30  5 m/s 2


1 2 1 S
S1  V0 t  at  0   5  12  25 m ,∴ h1  1  1.25 m
2 2 2

1 S
S3  0   5  32  22.5 m ,∴ h 3  3  11.25 m
2 2

1 秒到 3 秒所作的功 = 位能的變化量
= mgh3  mgh1
= 50  10  (11.25  1.25)
= 5000 焦耳(或 N-m)。

8-30
第8章 功與能

▌ 身歷其境 成績:________
1. 調查兵團為了對抗巨人,各個都願意為國家犧牲效力,發誓願意獻出心臟鞠躬盡瘁,艾倫
因為其身分特殊,能化身成巨人,因此列屬國家重要兵器之一。而經過兵長里維深思熟慮,
決定讓他先退居二線,指派他掌管貨艙的糧食,從而引進了簡易棧板式自動倉儲系統,如
圖(a)所示,利用電動叉車可將糧食與棧板搬送到指定存取的倉號位置進行裝卸貨,每個倉
位的高度為 5 m;如表(b)所示為電動叉車在不同時段內,將指定的糧食與棧板,從移出倉
搬送至移入倉所需的時間。

▲圖(a)

▼表(b)

行程編號 移入倉號 移出倉號 糧食重(N) 時間(s)

1 A1 A5 1000 4

2 B1 C1 2000 3

3 B2 D4 600 1

4 D5 D3 1500 2

(1) 依據上表所示,艾倫操作的電動叉車所作功的大小順序為何?
行程 1:WA1A5 = 1000  20 = 20000 N-m
行程 2:WB1C1 = 2000  0 = 0
行程 3:WB2D4 = 600  10 = 6000 N-m
行程 4:WD5D3 = 1500  10 = 15000 N-m
∴行程 1 > 行程 4 > 行程 3 > 行程 2。

8-31
機械力學上冊

(2) 依據上表所示,艾倫操作的電動叉車所作功率,在哪一個行程中有最大功率?
20000
行程 1: PA1 A5   5000 W
4
行程 2:PB1C1 = 0
6000
行程 3: PB2  D4   600 W
1
15000
行程 4: PD5 D3   7500 W
2
∴行程 4 中有最大功率。

2. 貝拉米的身體質量 80 kg,是個擁有彈簧果實能力者,又稱為彈簧人,能夠隨
意將身體的任何部分變成彈簧。貝拉米已追隨多弗朗明哥多年,但多弗朗明哥
總是對他態度冷淡,因此貝拉米為了吸引多弗朗明哥的目光,使出惡魔果實能
力,將雙腳變成彈簧,此時的彈簧常數為 16000 N/m,在高空中自由落下,如
圖所示。(g = 10 m/s2)
(1) 當貝拉米的彈簧未變形且初碰觸到地面時,距離落下高度為 4.5 m,則貝
拉米的彈簧的變形量為多少 m?
1 1
mg(h  x)  2  ( Kx 2 ) , 2(  16000  x 2 )  80  10x  80  10  4.5  0
2 2
16000x2 800x  800  4.5 = 0,20x2  x  4.5 = 0,x = 0.5 m。
(2) 在貝拉米完全落地後,其反彈的速度為多少?
1 1 1 1
2  ( Kx 2 )  mV 2 , 2  (  16000  0.52 )   80  V 2 ,V = 10 m/s。
2 2 2 2

8-32
模擬 試題
▌ 第一回 範圍:CH1 ~ CH3 成績:________

選擇題
( A ) 1. 討論物體受力後的平衡狀態者為 (A)靜力學 (B)材料力學 (C)動力學 (D)運
動學。
( C ) 2. 若要完整表達一個力,至少需要幾個要素? (A) 1 (B) 2 (C) 3 (D) 4。
( C ) 3. 當剛體受力可視此力為 (A)拘束向量 (B)自由向量 (C)滑動向量 (D)固定向
量。 作用於剛體的力可當滑動向量適用於力的可傳性。
( D ) 4. 在絕對單位中,若質量的單位為公斤(kg),長度的單位為公尺(m),以及時間單位
為秒(sec),試問力的單位為何?
(A) kg (B) kg-m (C) kg-m/sec (D) kg-m/sec2。 1N = 1kg  m/sec2。
( D ) 5. 下列有關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考慮力對物體的外效應時,將力視為拘束
向量 (B)考慮力對物體的內效應時,將力視為滑動向量 (C)力的可傳性原理,
可應用在力對物體的內效應分析 (D)力偶矩為自由向量,其作用點無固定位
置,可自由移動。
考慮外效應為滑動向量,內效應為拘束向量,力的可傳性對外效應沒有影響。
( D ) 6. 一力的水平分力為該力的 0.75 倍,則該力的垂直分力為該力的 (A)0.5 倍
5 7
(B)0.6 倍 (C) 倍 (D) 倍。
4 4
3
0.75 = ,x2 + 32 = 42
4
∴x = 7
x 7
∴Fy = F 。
4 4
( C ) 7. 已知二力 A 及 B 交於一點,夾角為 θ,各自大小為 A 及 B,則合力 R 之大小為

(A) A 2  B2 (B) A 2  B2 (C) A 2  B2  2ABcos 

(D) A 2  B2  2ABcos  。

模-1
機械力學上冊

( A ) 8. 如圖所示,為作用在皮帶輪系統的平面力系,求該力系
對 O 點所產生的力矩大小為
(A) 0
(B) 100
(C) 150
(D) 200 N-m。 MO = 200×2  150 × 2 + 300 × 1  400 × 1 = 0。
( A ) 9. 如圖所示,力系對 O 點力矩和為 100 N-m(逆時針
方向),試求未知力 F 為若干 N?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MO = 100 ([) = 60 × 10 + 100 × 5  F × 10


∴F = 100。
( D ) 10. 下列有關力偶轉換性的敘述,何者錯誤? (A)力偶可在其作用平面上任意移動
或轉動 (B)若力偶的大小與方向不改變時,力偶的二平行力與其力偶臂可任意
改變 (C)力偶可任意移至原作用平行之平面上 (D)力偶的作用面可任意改變。
( C ) 11. 三個大小相等的同平面力,作用於同一點而達平衡,則任二力的夾角應為多少
度? (A) 60° (B) 90° (C) 120° (D 180°。
( C ) 12. 如圖所示,F1 = 125N,F2 = 200N,F3 = 100N,F4 = 75N,四力在同平面上作用於
O 點,求合力的方向與 x 座標軸方向夾角 θ 為多少? (A) 30° (B) 60° (C) 120°
(D) 150°。

模-2
模擬試題

 Fy 50 3
tan     3 ,∴α = 60°,即 θ = 120°。
 Fx 50
( C ) 13. 同平面力系,求合力的位置,是應用 (A)正弦定理 (B)餘弦定理 (C)力矩原理
(D)拉密定理。
( D ) 14. 一人重 50kg 站在重 150kg 之均勻材質之梯子中點如圖所
示,若地面與牆壁皆為光滑表面,梯子以繩繫住防止傾
倒,則 A 點之反力約為多少牛頓?
(A) 100 (B) 260 (C) 980 (D) 2548。

MO = 0
3 4
200×3 + T×6  T×12 = 0,∴T = 100 kg
5 5

3
Fy = 0,RA  T  200 = 0,∴RA = 260 kg = 260 × 9.8 = 2548 牛頓。
5
( C ) 15. 如圖所示,合力大小為 (A) 0 (B) 160 N-m ({)
(C) 160 N-m ([) (D) 80 N-m ({)。

Fy = 0
MA = 40 × 5  20 × 2 = 160N-m ([)。

模-3
機械力學上冊

( C ) 16. 對於不規則的物體,求重心最方便的方法是 (A)力矩法 (B)稱重法 (C)懸掛法


(D)平衡法。
( C ) 17. 試求線段的重心和 y 軸之距離?
(A) 1.3 (B) 2.3 (C) 3.3 (D) 4.3。

(5 + 3 + 2). x = 5 × 1.5 + 3 × 4.5 + 2 × 6


x = 3.3。
( D ) 18. 求線段重心 y 為多少 cm?
26 26 2 2
(A) (B)  (C) (D)  。
   
22 2  3
2π  ( )  3  ( )
π π 10 2
y    cm。
2π  3π 5 

2r
(半圓弧長   r )
2
( A ) 19. 圖示面積的形心位置 y 為多少 cm?
(A) 10 (B) 9 (C) 8 (D) 7。

(300 + 300). y = 300 × 15 + 300 × 5


∴ y = 10。

模-4
模擬試題

2r 3r 3r 4r
( A ) 20. 如圖所示,求扇形面積之重心 x =? (A) (B) (C) (D) 。
   3

2r sin  2  r  sin 30


x 
3 
3( )
6
1
2 r 
 2 6 2r 。(θ 用 30°代入=  )
  6
3( )
6

模-5
機械力學上冊

▌ 第二回 範圍:CH4 ~ CH6 成績:________

選擇題
( D ) 1. 如圖所示,物體重 20 kg,靜摩擦係數= 0.6,動摩擦
係數= 0.55,若 P = 115 N,摩擦力為多少牛頓?
(A) 12 N (B) 120 N (C) 110 N (D) 115 N。
當 P = 115 N 物體不動,摩擦力=推力= 115 N。
( D ) 2. 一物體質量 m 靜置於靜摩擦係數為 μ 的水平桌面上,若物體不受其它外力作用,
則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多少牛頓? (A) μmg (B) m (C) μm (D) 0。
沒有推力,∴摩擦力= 0。
( A ) 3. 兩機件間之摩擦係數以下列何者最大? (A)靜摩擦係數 (B)滑動摩擦係數
(C)滾動摩擦係數 (D)無法比較。
4
( A ) 4. 如圖所示,若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係數為 1,靜摩擦係數為 ,
3
則當 θ 逐漸增加時,使物體 W 欲下滑之最小角度為
(A) cos 1 0.6 (B) tan 1 1 (C) sin 1 0.6 (D) cot 1 0.8。
4
摩擦角=靜止角=  tan 
3
∴θ = 53°,cosθ = 0.6,sinθ = 0.8

1 4
θ = cos 0.6 = sin 1 0.8 = tan 1 。
3
( C ) 5. 如圖所示,有一重 10 N、長 3 m 的樓梯,斜靠在一光滑的直立牆上,當重 45 N
的人爬至距 A 點 1 m 處,樓梯開始下滑,試求樓梯與地面間之摩擦係數約為若干?
(A) 0.35 (B) 0.32 (C) 0.27 (D) 0.24。

模-6
模擬試題

3 3
由MA = 0,45 × 1 × + 10 × 1.5 ×  NB × 2.4 = 0,∴NB = 15。
5 5

由Fy = 0,NA  10  45 = 0,∴NA = 55


15
f = 15 = μNA = μ×55,∴μ = = 0.27。
55

( B ) 6. 重量 5 kg 之物體置於水平面上,若以 10 N 之水平力 P
即可拉動此物體,今使 P 力作用線與水平面成一向上
30°,如圖所示,則拉動此物體需力多少牛頓?
(g = 10 m/s2) (A) 1.035 (B) 10.35 (C) 1.63
(D) 16.3。

Fy = 0,N = 50 牛頓
Fx = 0,f = 10 牛頓
∴f = μN,10 = μ×50
∴μ = 0.2

模-7
機械力學上冊

Fy = 0,N + Psin 30°  50 = 0,N = 50  0.5P


Fx = 0,P cos 30°  0.2N = 0
0.866P = 0.2 × (50  0.5P),P = 10.35 牛頓。
( B ) 7. 若物體與接觸面之摩擦係數 μ = 0.2 當出力 P 時恰可
使物體水平移動,則支持力 N 與重力之距離 a 為多
少? (A) 0.4 m (B) 0.8 m (C) 1.2 m (D) 1.6m。

Fy = 0,N = 1000,Fx = 0,P = f = 200 牛頓


MA = 0,200 × 4 = 1000 × a,∴a = 0.8 m。
( D ) 8. 在一半徑為 20m 之圓周上繞行一圈,共花費 5sec,平均速率為多少 m/s?
(A) 0 (B) 4π (C) 8 (D) 8π。
40
路徑= 2πr = 2π×20 = 40π m。平均速率= = 8π m/s。
5
( D ) 9. 有一火車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關係如圖所示,則下列何者錯誤? (A) 0 至 4
秒火車為等加速度運動 (B) 4 秒至 9 秒間火車走了 200 公尺 (C)火車全程共走
了 320 公尺 (D)到第 11 秒火車回到原地

模-8
模擬試題

(A)0~4 秒,9~11 秒均為等加速度運動,但 4~9 秒為等速度運動。


(B)4 秒至 9 秒位移= 4 秒至 9 秒曲線圖之面積= (9  4) × 40 = 200 m。

(5  11)  40
(C)全部位移= V×t 曲線圖所圍成面積= = 320 m。
2

(D)11 秒並未回到原地,而是速度= 0。
( B ) 10. 下列方程式表示物體沿 x 軸之運動與時間關係式,何者表示等加速度運動?
(A) x = 3t3 + t2 + 1 (B) x = t2 + 1 (C) x = 2t  1 (D) x = 5。

(A) x = 3t3 + t2 + 1 為變加速度運動。


1
(B)等加速度 S = V0t + at 2  x = t2 + 1。
2

(C)等速度 S = V.t  x = 2t  1。
(D) x = 5 靜止。
( D ) 11. 伽利略自比薩斜塔塔頂自由落下一個小球,其落地前 1 秒內所下降的高度為塔高
5
的 ,則塔高多少公尺? (A) 19.6 (B) 29.4 (C) 39.2 (D) 44.1。
9

1 4 1 4
h = gt 2 , h  g(t  1) 2 (由 h t  h t 1 )
2 9 2 9

4 1 2 1
 ( gt )  g(t  1) 2 ,4t2 = 9t2  18t + 9
9 2 2

3
5t2  18t + 9 = 0,t = 3 或 (不合)
5

1
∴h =  9.8  32 = 44.1 m。
2

模-9
機械力學上冊

速解:
5 7 9 11
落地前一秒為  t  3,  t  4,  t 5,  t  6。
9 16 25 36
( D ) 12. 某人自高塔自由落下一石,經過一秒再以初速度 V0 垂直拋下一石,再經一秒二
石同時著地,則 V0 =多少 g?(g 為重力加速度)
(A) 1 (B) 0.25 (C) 0.75 (D) 1.5。

1 1 3
h 自= h 下,t = 1 s,  g  2 2  V0  1  g  12 , g  V0 。
2 2 2
( B ) 13. 同一高處同一時間,A 球以 V0 速度鉛直向下拋,B 球則由靜止自由落下,若不
1
計空氣阻力,則經 t 秒後,A 球的位置較 B 球低多少? (A) V0t (B) V0t
2
3 1 2 1 2
(C) V0t (D) 2V0t。 h 下  h 自= V0t + gt  ( gt )  V0 t 。
2 2 2
( A ) 14. 有一唱片半徑為 30 公分,每分鐘轉動 30 轉,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邊緣上一質點的切線速度為 30π 公尺/秒 (B)迴轉速度為 30 rpm
(C)角速度為 π rad/sec (D)轉過 540°之角位移需時 3 秒。
2  30
 ,ω = π rad/sec
60

V = rω = 0.3×π = 0.3π m/sec


等速轉動   t ,∴540° = 3π = ω.t = π.t,∴t = 3 s。
( D ) 15. 一機器之主軸於 1 秒鐘內由靜止加速到 600 rpm,其角加速度 α 為多少 rad/sec2?
(A) 10 (B) 20 (C) 10π (D) 20π。
600  2 rad
600 轉/分= = 20π rad/sec
60 sec

ω = ω0 + t,20π = 0 + t,∴α = 20π rad/sec2。

模-10
模擬試題

( C ) 16. 一質點作圓周運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線速度大小改變會產生切線加速


度及法線加速度 (B)線速度大小改變會產生法線加速度,線速度方向改變會產
生切線加速度 (C) 若為等速率圓周運動,則僅有法線加速度而無切線加速度
(D)若為等速率圓周運動,因角速度為零,故僅有切線加速度。
( C ) 17. 由靜止開始以 0.5 rad/s2 之等角加速度旋轉之轉軸,若軸直徑為 4cm,試求 2 s 後,
軸之周緣上任一點之加速度為多少 cm/s2? (A) 2 (B) 4 (C) 5 (D) 20 。

ω = ω0 + αt = 0 + 0.5×2 = 1 rad/s
at = rα = 2×0.5 = 1 cm/s2
an = rω2 = 2×12 = 2 cm/s2

a = a 2t  a 2n  12  2 2  5 cm/s2。

( C ) 18. 水平拋物體運動之物體,其高度與落地時間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平方成


正比 (D)平方根成正比。
1 2
由h  gt
2
2h
∴t  。
g
( B ) 19. 一物體自高 h 的樓上水平拋出,若著地時和水平地面恰成 45°角,則水平位移為
(A) h (B) 2h (C) 3h (D) 4h。

1 2 2h
h gt ,∴ t 
2 g
Vy
∴ tan 45  1
Vx
∴Vy = Vx,又 Vy2  2gh
∴Vy = 2gh = Vx
2h
∴R = V0 × t = 2gh  = 2h。
g

模-11
機械力學上冊

( A ) 20. 如圖所示,有一球在 10 m 高的塔頂,以仰角 θ,初速度 V0 = 20 m/s 射出,當球


擊中距離 48 m 遠之牆時,試問球擊中牆之高度 h 為若干 m?
(A) 1.9 (B) 8.1 (C) 7.6 (D) 12。

R = 48 = 16 × t
∴t = 3 s
1 1
又 h 上= V0yt  gt 2 = 12 × 3   9.8  32 =  8.1 m
2 2
∴距地 = 10  8.1 = 1.9 m。

模-12
模擬試題

▌ 第三回 範圍:CH7 ~ CH8 成績:________

選擇題
( B ) 1. 光滑平面上的靜止物體,受一水平力作用,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必為等
速度運動 (B)位移與其作用力方向相同 (C)位移與經歷的時間平方成反比
(D)運動軌跡為拋物線。
1 2
F = ma 受力作等加速度直線運動, S = V0 t + at ,S 與 t2 成正比。
2
( B ) 2. 有 200 N 之水平力作用於重量為 100 N 之物體上,若物體置於光滑之水平面上,
則 4 秒後此物體所經過之距離為若干公尺?(若 g = 10m/s2)
(A) 16 (B) 160 (C) 20 (D) 200。

F = ma ⇒ 200 = 10 × a
∴a = 20 m/s2 (∵100 N = 10 kg)
1 1
又 S = at 2 = × 20 × 4 2 = 160 m。
2 2
( D ) 3. 某生在升降機中,站立在彈簧體重計上測體重,當升降機靜止時讀數為 60 仟克
重,若體重計讀數為 90 仟克重時,升降機之加速度為
(A) 0.5m/sec2 向上 (B) 0.5m/sec2 向下
(C) 4.9m/sec2 向下 (D) 4.9m/sec2 向上。

60 kg (60 × 9.8 = 588 牛頓),a (↑)


∑F = ma,882 − 588 = 60 × a
∴a = 4.9 m/s2。
[R(↑) = 90 kgw = 90×9.8 = 882 牛頓]
( C ) 4. 若質量比為 2:1 的 A、B 二人在光滑平面上互推,A 用 20 牛頓之力推 B,B 用
10 牛頓之力推 A,則 (A) A、B 受力比 1:2 (B) A 受力較大 (C) A、B 由靜
止而後退加速度的比為 1:2 (D)當二人分開後均作等加速度運動。
(A)(B) A、B 受力 1: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F = ma,m 與 a 成反比。
(D)分開後作等速度運動。

模-13
機械力學上冊

( C ) 5. 如圖所示的滑輪系統,不計滑輪與繩索的重量與摩擦力,
求質量 90 kg 的重物以等速率 0.2 m/s 上升所需的施力 P 為
(A) 220.5 N (B) 294 N (C) 441 N (D) 882 N。

等速運動平衡
2P = 90 kg
∴P = 45 kg = 45 × 9.8 = 441 N。
( B ) 6. 如圖所示,設有二物體之質量為 2 kg 及 3 kg,以一軟繩繞於
一滑輪上,試求繩子之張力為多少牛頓?
(A) 13.52 (B) 23.52 (C) 33.52 (D) 43.52。

F = ma,W = mg
2 kgw = (2 × 9.8) N,3 kgw = 29.4 N
29.4  T  3  a  ①

T  19.6  2  a  ②
①+②:9.8 = 5a
∴a = 1.96 m/s2
∴T = 23.52 N。
( D ) 7. 如圖所示為一無摩擦系統,則所列敘述何者錯
誤?(三角塊固定於地面) (A) W1 sinθ > W2,則
W2 向上升 (B) W1 sinθ < W2,則 W2 向下降
(C) W1 sinθ = W2,則 W2 靜止或等速運動
(D) W1 sinθ < W2,則 T1 < T2。

同一條繩子不考慮滑輪摩擦,力量相同
∴T1 = T2。

模-14
模擬試題

( A ) 8. 一質量 0.2 kg 之球,以一繩繫之,在半徑為 160 cm 之直立圓周上轉動,則最高


點 V 最小需為多少 m/s 才能保持圓周運動?(若 g = 10m/s2)
(A) 4 (B) 16 (C) 40 (D) 140。

mV 2
Fn = mg = ,∴V = gr  10  1.6 = 4 m/s。
r
( D ) 9. 一圓盤以 60 rpm 轉動,盤上置有一 20 kg 物體,若物體與圓盤之摩擦係數為 0.25,
則使物體不開始滑動之位置距軸心最遠距離為多少公尺?
1 1 1 1
(A) (B) (C) (D) 。
2 4 8 16

物體不滑動向心力=摩擦力= μN = μmg
1
Fn = mr2 (60 rpm = 2π rad/s) = m × r × (2π)2 = 0.25 × m × 9.8,∴r = m。
16
( D ) 10. 重量 100 牛頓的物體,靜止於一光滑水平面上,若施以 20 N 的水平力,使作水
平直線運動,則該力在 4 s 內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若 g = 10 m/s2) (A) 4000
(B) 40000 (C) 32 (D) 320。
F = ma (100 牛頓= 10 kg),20 = 10 × a,∴a = 2 m/s2
1 2 1
S = V0t + at = 0 + × 2 × 42 = 16 m,∴功= F × S = 20 × 16 = 320 焦耳。
2 2
( C ) 11. 下列何者不是功的單位? (A)牛頓米 (B)焦耳 (C)馬力 (D)爾格。

馬力為功率的單位。

模-15
機械力學上冊

( B ) 12. 裕隆 TEANA 汽車以 72 km/hr 等速直線前進,此時引擎之輸出功率為 10 kW,假


設自引擎輸出端到輪胎之功率損失可忽略不計,則摩擦力對輪胎之推力為若干牛
頓? (A) 50 (B) 500 (C) 139 (D) 1390。
功率= F×V,10 × 1000 = F × 20,∴F = 500 牛頓。
72  1000 m
( 72 km / hr   20 m / s )
3600 sec
( B ) 13. 一直徑為 100 mm 之實心圓軸,以 240 rpm 之轉速進行圓車削,經測得其切削力
為 500N,則此車削加工所消耗之功率為多少 W? (A) 314 (B) 628 (C) 942
(D) 1256。
(2  240  )
功率= F × r × ω = 500 × × (0.05) = 628 瓦特。
60

(r = 5 cm = 0.05 m)
( B ) 14. 質量為 100 kg 之物體置於升降機中,以 2 m/sec 之速度往下降,由於制動機的作
用,該物體之速度減為 1 m/sec,試求制動器所吸收之能量為多少焦耳?
(A) 100 (B) 150 (C) 1000 (D) 1450。
1 1 1
E = mV12  mV22  × 100 × (22  12) = 150 焦耳。
2 2 2
( D ) 15. 今有質量為 10 kg 之物體自 200m 高處落下,g = 10 m/s2,5 秒末之位能為多少
N-m? (A) 20000 (B) 12500 (C) 1250 (D) 7500。
1 1
h = gt 2  × 10 × 52 = 125 m
2 2

距地面 h = 200  125 = 75 m


∴位能= mgh = 10 × 10 × 75 = 7500 焦耳。
( D ) 16. 下列何者為正確? (A)功率為向量 (B)功與能量的單位為瓦特 (C)動能為向
量,位能為純量 (D)1 kW(仟瓦) = 1000 N-m/sec。
( B ) 17. 有一質量 10 kg 之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 20 m 後停止。若其初速度為 10 m/s,試求
摩擦係數為多少?(g = 10 m/s2)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2 2
V = V02 + 2aS,0 = 10 + 2a × 20,∴a =  2.5
f = ma = μN = μmg
10 × (2.5) = μ × 10 × 10,∴μ = 0.25。

模-16
模擬試題

( B ) 18. 2 kg 之物體以 10 m/s 往斜坡上滑,若 g = 10 m/s2,若不考慮摩擦力,則物體最高


可滑上之高度 h 為多少公尺? (A) 2.5 (B) 5 (C) 7.5 (D) 10。

1
動能=位能, mV2 = mgh
2

1
∴ m × 102 = m × 10 × h,∴h = 5m。
2
( B ) 19. 質量 100 kg 之物體用起重機升高 5 m,需作功 7000 焦耳,試求此起重機之機械
效率為多少%? (A) 49 (B) 70 (C) 80 (D) 85。
W出 mgh 100  9.8  5
η=    0.7  70% 。
W入 7000 7000
( B ) 20. 如圖所示,若球重 10 kg,在一對稱滑軌之右側 20 cm 高處,由靜止自由滑下,
若因摩擦損失,使其滑到左側時,高度只有 16 cm,其機械效率為多少%?
(若 g = 10 m/s2) (A) 70 (B) 80 (C) 90 (D) 95。

輸出功 末位能 mg(0.16)


機械效率     80% 。
輸入功 原來位能 mg(0.2)

模-17
機械力學上冊

模-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