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1

ABAQUS 断裂力学专题培训教材

(微信公众号:ABAQUS 大世界)

编著:ABAQUS 大世界

主讲:马 昀

时间:2017.09.01
1. 扩展有限元法模拟裂隙体(Modeling discontinuities as an enriched
feature using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1.1 概述
扩展有限元法用来模拟不连续性,如裂缝,其主要功能如下:
(1)基于传统有限元方法的延伸扩展;

(2)通过利用特殊位移函数丰富自由度,从而允许在单元中存在不连续性;

(3)能模拟流体压力场,即通过流体流入裂缝面单元来模拟水力驱动裂缝扩展;

(4)无需网格匹配几何模型的不连续性;

(5)模拟裂缝沿着任意路径的启动和扩展,而不需要重新划分网格;

(6)6.14.2 版本适用于静力分析(static procedure)、隐式动力分析(implicit dynamic)、

低周疲劳分析(low-cycle fatigue analysis)、地应力分析(Geostatic)和流固耦合分析(Coupled

pore fluid diffusion and stress analysis);

(7)可以直接计算围线积分而不需要对裂缝尖端网格细化;

(8)允许裂缝面施加分布式压力荷载。

1.2 扩展有限元法的原理
使用传统的有限元法模拟静止不连续性(不扩展),如裂缝,需要网格符合几何不连续

性。因此,在裂缝尖端附近需要相当大的网格细化以充分捕获裂尖奇异渐近场。而模拟增长

的裂缝更加麻烦,因为网格必须连续更新以匹配裂缝变化时的不连续几何模型。

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减轻了与网格划分与裂缝表面相关的缺点即由于常规限元采

用连续函数作为形函数,对于处理像裂缝这样的不连续问题时,需要将裂缝面设置为单元的

边、裂尖设置为单元的结点、在裂尖附近不连续体的奇异场内要进行高密度网格划分以及在

模拟裂缝扩展时需要不断的进行网格的重新划分,使得有限元程序计算相当复杂。扩展有限

元方法首先由 Belytschko 和 Black(1999)引入。它是基于 Melenk 和 Babuska(1996)的传

统有限元方法的扩展,其加入了局部增强函数,通过特殊的增强函数以及额外的自由度来确

保不连续性的存在。

1.2.1 节点富集(增强)函数(nodal enrichment functions)


为了裂缝分析,在传统有限元形函数基础上加入富集函数,其通常包括捕获裂缝尖端周

围奇异点的裂尖渐进位移函数,以及表示裂缝表面位移跳跃的跳跃函数。则带有整体富集函

数的位移矢量函数近似为:
(1)

其中: N I (x) 为通常的节点形函数;等式右边第一项 u I 为有限元解中连续部分的位移

矢量;第二项 aI 为被裂缝贯穿单元的节点改进自由度(每个自由度方向增加 1 个附加自由


度), H (x) 为跳跃函数;第三项 aI 为裂尖所在单元节点改进自由度(每个自由度方向增

加 4 个附加自由度), F (x) 为尖渐进位移函数; I 为网格中所有节点的节点集。在局部坐

标下(如图 2 所示),跳跃函数的定义:

 H ( x ' , y ' )  1, ( y '  0)


 ' ' ' (2)
 H ( x , y )  1, ( y  0)

而裂尖渐进位移函数 F ( x ) (   1, 2,3, 4 )则定义如下:

 
F1 ( x )  r sin 
2

 
F2 ( x )  r cos
2 

 (3)
F3 ( x )  r sin  sin
2

F4 ( x )  r sin  cos 
2

r ,  为裂缝尖端局部极坐标系。
式中

图 1 裂缝局部坐标系

其中第一项适用于网格中所有单元节点,第二项仅适用于被裂缝贯穿单元的节点,如图

2 所示;第三项仅适用于裂尖所在单元节点,如图 3 所示。
图 2 裂缝贯穿单元的位移模式改进

图 3 含有裂缝尖端单元的位移模式改进

则对于如图 4 所示的含任意一条裂缝平面问题,裂缝完全贯穿的单元,其每个节点的自

由度为 4 个,即在常规每个自由度方向增加 1 个自由度;裂缝尖端隐埋的单元,其每个节

点的自由度为 10 个,即在常规每个自由度方向增加 4 个自由度。图 4 中标矩形符号的节

点自由度为 4 个,标圆圈符号的节点自由度为 10 个,其他的节点自由度为 2 个。


图 4 含有任意一条裂缝的网格

1.2.2 水平集法(level set method)


1.2.2.1 水平集函数
扩展有限元法的网格剖分不需要考虑裂缝的位置,但计算时需根据计算网格和裂缝位置

关系确定加强节点和加强类型。一般根据加强单元类型确定加强节点和加强类型。而水平集

函数在此正是充当此作用。水平集法的思想是将研究的曲线或曲面嵌入到高一维空间的水平

集函数  [ X (t ), t ] 中去。在一定的速度场驱动下,通过求解水平集方程实现曲线或曲面的边

界运动分析与跟踪。

采用两个水平集函数描述裂缝(见图 5): 水平集(裂缝面水平集),其零水平集为

界面; 水平集(波前水平集)。裂缝面零水平集(   0 )和波前零水平集(  0 )的

交叉为裂缝波前。

图 5 裂缝水平集
假定函数   0 与函数  0 相互垂直。裂缝波前和裂缝表面可以用下式给出:

[ X (t ), t ]  0, [ X (t ), t ]  0 裂缝位置;

[ X (t ), t ]   [ X (t ), t ]  0 裂缝尖端;

 [ X (t ), t ]  0 与裂缝不相交。

1.2.2.2 加强单元判别准则
根据单元各节点的水平集值可以判别单元类型,由上 3 个式子可知,其判别准则(记为

准则如下:

裂缝贯穿单元的所有节点采用阶跃函数加强,裂尖单元的所有节点采用裂缝尖端渐近位

移函数加强。对于既属于裂尖单元又属于裂缝贯穿单元的节点,采裂缝尖端渐近位移函数加

强加强。

1.2.3 建立有限元求解的扩展有限元法控制方程
位移差值函数构造完成后,就可以和常规有限元方法一样,由虚功原理推导其有限元求

解的支配方程。设结构产生了一允许的虚位移  u ,虚位移插值模式符合式(1),则其虚功
h

方程为:

(4)

其中 Fb

Fs

F
分别为体力、面力和集中力;
D
为弹塑性矩阵;
 (u ) 为应变

由式(1),(4),可得有限元求解的控制方程为:

Ku  R (5)

K R 为外荷载
为整体劲度矩阵(结构力学中称为柔度矩阵);

U 为节点未知向量,对于常规节点即为节点位移向量,对于增强节点,其还包括增加的

自由度。

1.2.4 ABAQUS 有限元软件基于 XFEM 求解裂缝扩展技术路线图


图 5 基于 XFEM 求解裂缝扩展技术路线图

裂缝扩展通过更新函数Ψ 和 iφ ,并重新形成函数φ来实现,裂缝扩展的角度θ和扩

展的长度Δa 都由给定的扩展准则来确定。

1.3 ABAQUS 中 XFEM 模拟裂缝扩展的方法


1.3.1 基于牵引分离规则的损伤力学
ABAQUS 基于 XFEM 框架模拟裂缝扩展的一种方法是基于粘结分离行为,其用于控制裂

缝扩展的的公式和规则与用于具有牵引分离本构行为的内聚单元非常相似,可适用于弹塑性

分析。

牵引分离模型假设裂缝单元最初是线性弹性行为,随后是损伤的发生和演化。 弹性

行为用弹性本构矩阵来表示的,该矩阵将正应力和剪切应力与裂缝单元的法向和剪切分离联
系起来。名义牵引应力矢量 t 由以下分量组成: tn 、 t s 和和 tt (三维问题),分别为法向和

两个剪切牵引力。 相应的分离大小由  n 、  s 和  t 表示。 弹性行为可以写成:

可见法向和切向刚度分量不会耦合:纯法向分离本身不会在剪切方向上产生内聚力,纯

正剪切滑移分离不会在法向上产生任何内聚力。而 K nn 、 K ss 和和 K tt 是基于富集单元的弹

性特性计算的。 在富集区域中指定材料的弹性性质足以确定弹性刚度和牵引分离行为。

损伤模型用来模拟富集单元的退化和最终失效。 失效机理由两个成分组成:损伤起始

准则和损伤演化规律,假设初始响应是线性的,如上一节所述。 然而,一旦达到损伤起始

准则,就会根据用户定义的损伤演化规律进行破坏。 图 6 显示了典型线性和典型的非线性

牵引分离响应下失效力学机理。 富集单元在纯压缩下不会受到损伤。另外我们发现,基于

XFEM 的 cohesive 区域法(CZM)相比于 cohesive 单元法,无需设定不发生损伤起始变化的

牵引力曲线部分。

1.3.1.1 损伤启始准则(6 个)
裂缝起始是指富集单元的凝聚力退化的开始。 当应力或应变达到规定的裂缝起始准则

时,退化过程开始。 当断裂标准 f 在给定公差范围内达到值 1.0 时,会引入扩展的裂缝或

者在平衡增量之后现有裂缝的裂缝长度增大,损伤开始,其定义为:

1.0  f  1.0  f tol .

可自定义公差 f tol . 系统默认的误差为 0.05

基于以下 Abaqus / Standard 提供的开裂准则:

(1)最大主应力准则
当 f 在公差范围内达到: 1.0  f  1.0  f tol .
时,损伤起始。

其中 
o
max   max 
为临界最大主应力值, ,括号表示:

   max  0, max  0



  max   max , max  0
即增强单元在纯压缩状态下不会产生起始损伤。

Input File Usage: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ON=MAXPS

Abaqus/CAE Usage: Property module: material editor: Mechanical: Damage for Traction

Separation Laws: Maxps Damage

(2)最大主应变准则

当 f 在公差范围内达到: 1.0  f  1.0  f tol .


时,损伤起始。

其中 
o
max 为临界最大主应变值,其他同上。

Input File Usage: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ON=MAXPE

Abaqus/CAE Usage: Property module: material editor: Mechanical: Damage for Traction

Separation Laws: Maxpe Damage

(3)最大名义应力准则

牵引力向量 t  tn , ts , tt  t
三个分量, n 为垂直于可能的裂缝面的牵引力,另外两个为

t on , t os , t ot
可能的裂缝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切向牵引力, 分别为名义应力的峰值。

当 f 在公差范围内达到: 1.0  f  1.0  f tol .


时,损伤起始。

Input File Usage: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ON=MAXS


Abaqus/CAE Usage: Property module: material editor: Mechanical: Damage for Traction

Separation Laws: Maxs Damage

(4)最大名义应变准则

当 f 在公差范围内达到: 1.0  f  1.0  f tol .


时,损伤起始。

Input File Usage: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ON=MAXE

Abaqus/CAE Usage: Property module: material editor: Mechanical: Damage for Traction

Separation Laws: Maxe Damage

(5)二次名义应力准则(二次应力失效准则)

当 f 在公差范围内达到: 1.0  f  1.0  f tol .


时,损伤起始。

Input File Usage: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ON=QUADS

Abaqus/CAE Usage:Property module: material editor: Mechanical: Damage for Traction

Separation Laws: Quads Damage

(6)二次名义应变准则(二次应变失效准则)

当 f 在公差范围内达到: 1.0  f  1.0  f tol .


时,损伤起始。

Input File Usage: *DAMAGE INITIATION, CRITERION=QUADE

Abaqus/CAE Usage: Property module: material editor: Mechanical: Damage for Traction

Separation Laws: Quade Damage


1.3.1.2 损伤演化准则
损伤演化规律描述了一旦达到相应的起始标准,材料刚度退化的速率。

标量损伤变量 D 代表材料的总体损伤,并表征所有活跃的力学参数综合影响。 它最初

的值为 0.如果定义了损伤演化模型,D 在起始损伤始并在进一步加载后,单调演化为 0。 牵

引分离模型的应力分量可表示为:

其中 t n , t s , t t
是由弹塑性牵引分离行为结合当前的应变预测的三个应力分量,为了描述

裂缝面法向和切向变形对损伤演化的综合影响,引入有效位移:

其中 用来表征有效的切向的牵引分离大小;

1.3.1.2.1 混合模式比例的定义
内聚区变形场的模式混合模式比例量化了法向和剪切变形的相对比例。ABAQUS 提供了

两种混合模式,分别是基于能量和牵引分离应变的:
(1)基于能量

定义: ;

显然上式独立变量只有两个,其中 , 为由于裂缝面的产生在粘性区

域的能量释放率。

(2)基于牵引分离应力

定义:
其中 用来表征有效的切向的牵引分离大小;

上述两个角度下图所示:

1.3.1.2.2 损伤演化的定义
损伤演化规律基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完全损伤时,可能的裂缝表面上的有效

牵引有效位移  m 与起始损伤时的位移  m 的比值或者由于完全损伤所引起的能量释放率


f o

G C ,线性损伤下图所示:

这两个参数也就是基于能量或者基于有效位移的断裂能和失效位移。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损伤变量 D 在损伤开始和最终失效之间的演化特性。 这可以通过定


义线性、指数软化规律或直接指定 D 作为有效位移  m 与起始损伤时的位移  m 的比值的函
f o

数来完成。上述材料数据通常是模式混合,温度和/或场变量的函数。
上图为在不同的组合模式下损伤起始准则和演化准则的相互依赖性,垂直坐标为牵引力

大小,两个水平坐标分别为法向牵引分离大小和剪切分离大小,阴影两个小三角形表示在损

伤演化过程中 G 的变化,直到 G=GC 而失效;其中没有阴影的两个垂直平面内的三角形分别

表示纯剪切和纯法向牵引变形,中间垂直平面内的三角形为在不同的混合模式下的损伤响

应,其对应的损伤演化数据的相互依赖性可以分别基于有效位移或者能量释放定义为各自比

例的函数(必要时还是其他状态变量的函数),或者直接有其他已有模式表示,如 BK 等。

1.3.1.2.3 基于位移的损伤演化
由于如下图所示基于有效位移的损伤演化其组合模式只有适用于独立模式(即各个位移

分量没有比例关系)和表格函数法,所以这里只介绍损伤变量的变化(由 0 到 1),即牵引

力(强度)软化过程,其变化可分为三种:
(1)线性软化

其中 失效时的有效位移,由演化准则给出, 为损伤起始演化时的有效位移,其由损

伤起始准则给出, 为加载在过程中有效位移最大值,其实际为加载当前的有效位移。

(2)指数软化

为无量纲的材料参数,由演化准则直接给出,如下图所示:
其他参数同上。

(3)表格函数

如上图所示,损伤变量也可以指定为其随有效位移、混合模式比例(非独立的情况下)、温

度和其他状态变量(需要时)的函数,需要注意的是 D 必须是从 0 到 1 变化。


1.3.1.2.4 基于能量的损伤演化
(1)损伤变量演化方式:(软化类型)
 线性软化

其中 , 为有效牵引力,对应有效位移。

 指数软化

其中 为损伤时的能量释放, 为损伤起始起始时的能量释放, 为有效位移。

 表格函数软化

对基于能量不适用

(2)定义混合模式:(各分量的比例)
 Power law form

、 、 和α由用户指定,α为无量纲指数。损伤起始后,当达到上式是,失效。

定义方式如下图所示:
 Benzeggagh-Kenane (BK) form

其中 , 为无量纲材料常数。定义方式下图所

示:
 Tabular form

其定义方式如下图所示:定义能量释放大小为混合比例的函数,其必须与混合比例类型(能

量和位移)对应联合使用,第一个空格填的数据是能量释放大小;第二个填 ;

第三个填的参数是: ,关于其的具体含义,在下节混合比例类型定义

中具体解释。
1.3.1.2.5 混合比例类型定义
混合比例类型只有在混合模式需要表格函数自定义的时候才有效使用,且应当与失效基

于的参数对应起来。

(1)能量
如上图所示,基于能量的混合比例类型需与混合模式表格函数自定义相结合,两者共同

决定了上图所示的空间中的一条线,当达到该线的任意一点是,失效。需要填入的两个比例

系数含义上图所示。

(2)位移

同上,如上图所示,其中
可见 为 0 到 1 之间的一个数,当其为 0 时纯法向变形,当其为 1 时,为纯剪切变形;

同理。所以其表征了各个分量的比例。需要填入的两个比例系数含义上图所示。

1.3.1.3 裂缝扩展方向(对应起始准则)
裂缝扩展的方向是与损伤起始准则对应的,当规定为最大主应力或最大主应变起始准则

时,新引入的裂缝总是与满足断裂标准时的最大主应力/应变方向正交;

当指定为其他损伤起始准则时,裂缝扩展方向可以自主设定,可以设为垂直或平行于当

前增强单元的局部坐标系(存在时)1 或 2 方向。
1.3.2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
仅适用于弹性分析,控制裂缝扩展分析的基于 XFEM 的线性弹性断裂力学方法的行为的

公式和规律与用于沿已知和部分粘合的表面模拟分层的方法非常相似,另外,基于修改的虚

拟裂缝闭合技术(VCCT)计算裂缝尖端处的应变能释放速率。 然而,与这种方法不同,基

于 XFEM 的 LEFM 方法可以用于模拟沿着任意的、


依赖于有限元解的路径扩展的裂缝扩展。可

以通过定义基于裂缝的表面行为,并在富集(增强)单元中指定断裂准则来完成裂缝扩展能

力的定义。

1.3.2.1 断裂准则
初始裂缝何时断裂扩展?根据定义,基于 XFEM 的 LEFM 方法固有地要求在模型中存在

裂纹,因为它基于线性弹性断裂力学的原理。如果给定的富集区域预先存在的裂纹,裂纹传

播受基于 XFEM 的 LEFM 准则的控制。

如果在富集区域存在预先存在的裂纹,当断裂标准 f 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达到值 1.0 时,

裂纹在平衡增量之后延伸:

可以自定义公差大小 时间增量会减半以满足断裂准则,公差默认

为 0.2。
ABAQUS 中 XFEM 用断裂力学准则判断裂缝扩展其实为 VCCT 在 XFEM 中的应用,

VCCT(Virtual Crack Closure Technique)指的是虚拟裂纹张合技术,这个技术是根据 Irwin

能量理论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为:假设裂纹在扩展中释放的能量等于闭合裂纹所需要的能

量。我们来看裂纹的扩展过程,在图 4 的扩展中,我们假设裂纹的前缘形状是不发生变化的,

即扩展后裂纹的张开尺寸和扩展前的张开尺寸是相等的。

1
2
1 2

图4 裂纹扩展前后
GI
当裂纹从左图扩展到右图的时,假设其能量释放率为 ,而裂纹扩展所需要的临界能量释

放率为
GIC ,则当 GI  GIC 时,裂纹就会发生扩展,即裂纹的扩展准则

GI 1  F  1
f    1,2  ,3,4  1
为:
GIC 2  bd  GIC 。

F ,3,4
其中中,b 和 d 分别表示的是单元上裂尖位置的宽度和长度,如图 5 所示, 指的是节

1,2
点 3 和 4 之间的法向力, 表示节点 1 和 2 之间的法向位移。
F ,3 , 4
2 4 6
 1, 2
1 3 5

y ,

d
x, u

图5 裂纹扩展图示

显然这个理论只适用于 I 型裂纹的扩展预测,为了增大适用范围,需要对理论进行修正,引

Ge
f  1
Ge GeC
入等效应变能量释放率 ,则判定准则可改为 ;

Ge
在 ABAQUS 中,对 的计算有三种方法,包括 BK 法,power low 方法和 Reeder law 方法:

 GII  GIII 
GeC  GIC  (GIIC  GIC )  
(1)BK 法:  GI  GII  GIII 
am an ao
Ge  GI   GII   GIII 
     
(2)power low 方法: GeC  GIC   GIIC   GIIIC 
(3)Reeder law 方法:

 GII  GIII   GII  GIII 


GeC  GIC  (GIIC  GIC )    (GIIIC  GIIC )  
 GI  GII  GIII   GI  GII  GIII 
此准则可适用于脆性与韧性材料材料断裂,且可在 ABAQUS 软件中通过 CAE 直接设置。
1.3.2.2 裂缝扩展方向(对应断裂准则)
当断裂准则满足时,必须指定裂纹扩展方向。 裂纹可以在垂直于最大切向应力的方向延伸,

或与单元局部坐标 1 方向正交,或者单元局部坐标方向正交。 默认情况下,裂纹垂直于最

大切向应力的方向传播。

1.3.2.3 裂缝偏转角度
(1)最大切应力预测准则(MTS)
其表示扩展方向与原先裂缝面的夹角,即裂缝偏离原先位置的角度,如下图所示:

(2)最大周向应力准则(不适用于 ABAQUS XFEM)

1.4 基于 XFEM 裂缝扩展实例分析


实例 1:3D I、II 复合型裂缝扩展
材料:ELS

实例 2:创建裂缝面,沿裂缝扩展,在扩展的裂缝面施加均布荷载模拟裂缝内的
水压力下裂缝扩展;
注意:约束方程、裂缝最好穿过单元中间
(1)定义裂缝扩展面
*Enrichment, name=Crack-1, type=PROPAGATION CRACK, elset=rock,
interaction=contact
*Surface, type=XFEM, name=surf1
Crack-1
(2)裂缝扩展面上加载分布荷载

*Step, name=Step-1, nlgeom=YES, inc=10000


*Static
0.001, 1., 1e-05, 0.01
*Dsload
surf1, P, 2000000
实例 3:裂缝转向扩展(复合裂缝扩展);

当初始裂缝方位角为 45°时,有限元模型如图 20 所示,其中斜 45°黑色粗


实线为初始裂缝。作用的井眼压力为 48Mpa 时模拟计算的裂缝扩展过程以及 Y
方向应力云图如图 21 所示。
图 20 初始裂缝方位角为 45°的有限元模型

图 21 裂缝扩展过程以及 Y 方向应力云图

实例 4:水力驱动裂缝扩展,即水力压裂模拟;
1.4.1 基于 XFEM 水力压裂模拟的理论基础
1.4.1.1 流固耦合原理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是岩石力学、断裂力学、渗流力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是孔隙压裂流

体渗流与岩石变形及裂缝形态相互耦合的问题,它受储层特性、压裂液流变性、岩石力学物
理特性、压裂液排量、 储层盖层应力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这种流固耦合问题的求解,

有限元 ABAQUS 大型计算软件能够很好地实现。采用 ABAQUS 中的 Soil 模块,并

编写用户子程序嵌入 ABAQUS 主程序中,模拟岩石水力压裂三维裂缝起裂与扩展的流

固耦合过程,分析了压裂液流体特性、排量、上下隔层应力差、滤失系数等参数对裂缝

几何尺寸的影响。

水力压裂过程中,泵压随排量增加不断增大,作用于裂缝面上流体渗流压力也不断

增大,使得流体向地层的滤失增加,导致岩石孔隙中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而岩石中应

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储层孔隙度、流体渗流速度等参数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裂缝面

上渗流场孔隙压力的变化,储层岩石中这种流体渗流与岩石变形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关系即称为渗流—应力耦合。

岩石作为多孔介质其变形的力学平衡方程可由虚功原理给出:

流体渗流连续性方程为:

式中,Ω为积分空间;S 为积分空间表面;
为孔隙流体渗流压力; I 为单位矩阵向量; 为

储层岩石中有效应力; 为虚应变场; 为岩石节点虚速度场; 为单位积分区域

外表面力; 为不考虑流体重力的单位体积力, 为岩石孔隙度; 为孔隙流体密度,

kg/m3;n 为与积分外表面法线平行的方向; 为岩石孔隙间流体流动速度,m/s; t 为

计算时间。

耦合推导的:

完整推导过程见 ABAQUS 用户分析手册和众多博士学位论文。

在每个增强单元的边缘上引入具有孔隙自由度的附加虚拟节点,与叠加在原始实际节点

上的虚拟节点一起模拟破裂单元表面内的流体流动,以表示不连续性裂纹单元中的位移和流

体压力。裂纹单元中孔隙流体的流动模式如下图所示。假定流体是不可压缩的。维持流体流

动连续性,其解释了沿着裂纹单元表面和穿过裂纹单元表面的切向和法向流动以及裂纹单元

表面的打开速率。裂纹单元表面上的流体压力有助于增强单元中内聚的牵引分离行为,这使

得能够对液压驱动断裂扩展进行模拟计算。
1.4.1.2 裂缝内的切向流:牛顿流或幂律流
(1)牛顿流
破裂的增强单元内流体的切向流动采用牛顿流公式进行描述:

其中 为渗透系数, 为沿着破裂裂纹面的压力梯度, 为增强单元破裂裂缝面的

张开位移; 可表示为:

; 为流体粘度(pa.s)
(2)幂律流
很少应用,不再赘述,详细见 ABAQUS 用户分析手册。

默认情况下,在牛顿流体和幂律流体中,裂纹单元表面之间的间隙具有 0.002 的初始开度。

但是,您可以直接指定此开头。

Use the following option to define the initial gap opening directly:

*SECTION CONTROLS, INITIAL GAP OPENING

1.4.1.3 流入孔隙的法向流:达西渗流
流体在破裂的增强单元表面的法向流动可解释为流体流进模拟区域单元上的体积速率,

对应于工程中的滤失现象,如下图所示。流体在破裂单元上、下表面法向流计算公式:
其中 分别为流体进入破裂单元上下裂缝表面的体积流速, 和 分别

对应着上下表面滤失系数, 和 对应着上下表面孔隙压力, 为破裂单元边上

虚拟节点的流体压力。

就这样,初始计算后,如果裂缝不张开,裂缝中的压力继续增加;如果张开,裂缝扩展,

形成下一个构形。每一个增量中需要进行迭代,达到指定的精度后,完成一个增量步并开始

下一个增量步的计算。

模拟参数:
160mX160m,厚度为 1m,

流体渗透系数可以理解为裂缝面上形成的滤饼的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恒定为:2.418e-08m/s,约为 2.418mD,

孔隙比:

初始条件:
指定初始裂缝宽度:

(网格里设置截面控制)

实例 5:同层多簇裂缝水力压裂
根据单裂缝自己做,提供免费咨询答疑

2. 基于 Cohesive 单元模拟裂缝扩展

2.1 Cohesive 单元简介和其力学响应分析


孔隙压力 cohesive 单元来描述水力裂缝的起裂和扩展过程,以及裂缝内流体的切向流

动和垂直于裂缝表面的流体流动(法向滤失)。孔隙压力 coheisve 单元所能描述的物理现

象有以下两个方面:

(1)它基于损伤力学的,可以描述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和扩展现象;

(2)它可以描述裂缝起裂后,裂缝内流体的切向流动和法向滤失现象。
三维 Cohesive 单元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单元有 12 个节点元。节点 5、6、7、8 和

1、2、3、4 组成的面为 cohesive 单元的上、下表面,其余节点 9、10、11、12 是单元的

中间节点。流体切向流动只在中间节点上描述,而法向流动只在单元的上下表面。

2.2 Cohesive 单元的建立


2.2 .1 共用节点法
在网格匹配时

2.2 .2 Tie 绑定法


网格不匹配时,绑定。
绑定原则:

如果使用纯粹的主 - 从接点,通常粘结元件的表面应该是从表面,相邻部分的表面应

该是主表面。这种主和从属的选择是基于粘性区域,通常由较软的材料并具有更精细的网格

的部分作为从面。

2.3 Cohesive 单元的应用范围及对应的本构响应模型

其中只有 traction separation 用来模拟裂缝扩展,其他两个分别用来模拟有限厚度胶层的分

离层,垫圈,此处与裂缝扩展无关,无需赘述。

2.4 Cohesive 单元基于牵引分离规律的线弹性本钩模型


在 cohesive 单元在现损伤前,应力与应变满足线弹性关系。
式中,t 为 cohesive 单元的应力矢量,tn 、ts 和 tt 分别为 cohesive 单元法向和两

个切向(1234 平面和 5678 平面内两个切向的应力)承受的应力,K 为单元刚度矩阵,ε

为应变,εn、εs 和εt 分别为 cohesive 单元法向和两个切向的应变,定义为:

式中,dn、ds 和 dt 分别为 cohesive 单元法向和两个切向的位移, 为 cohesive

单元的厚度(cohesive 单元计算参数,一般情况下,与 cohesive 单元上下表面实

际厚度不同)。其为用 cohesive 单元表征材料的损伤时,由于在材料未损伤之前,cohesive

单元几何厚度一般取 To =1,这样做的优点是使得单元应变与位移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指定本构厚度
可以直接指定内聚单元的组成厚度,或允许 Abaqus 根据节点坐标进行计算,使得本构厚度

等于几何厚度。

如果粘合元件的几何厚度与其表面尺寸相比非常接近,则从节点坐标计算的厚度可能不准

确。 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在定义这些元素的截面属性时直接指定恒定厚度。

当粘性单元的响应基于牵引分离方法时,Abaqus 默认假定本构厚度等于 1。 这种默认值是

由于其适当于基于牵引分离的本构响应,内聚单元的几何厚度通常等于(或非常接近)零。

这种默认选择确保名义应变等于相对分离位移。也可以通过指定另一个值或指定组成厚度应

等于几何厚度来覆盖此默认值。
指定 cohesive 单元厚度方向
对于 3、2 维情况默认的方向下图所示:

可通过网格划分(琼扫)时候 stack direction 来确定 top and bottom surface


2.4 Cohesive 单元损伤模型
2.4 .1 损伤启始准则
2.4 .2 损伤演化准则
与 xfem 损伤相同

2.5 基于 Cohesive 单元水力压裂实例模拟


2.5.1 基于 Cohesive 单元水力压裂的理论基础
2.5.1.1 裂缝内的切向流:牛顿流或幂律流(与 XFEM 对比)
2.5.1.2 流入孔隙的法向流:达西渗流(与 XFEM 对比)

与 xfem 损伤相同

2.5 建模难点分析
·井壁加入膜单元模拟套管对井壁的加固
·cohesive 单元变为 cohesive 孔压单元
·做出 cohesive 单元 middle Suface 上的点作为压裂液注入点
·定义初始裂缝长宽高
·模拟支撑剂泵入阶段
·模拟破胶返排阶段
·建模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详解
·子程序的详解,教你如何写自己需要的相关子程序,其中子程序涉及以下方
面:
(1)初始孔隙压力边界条件
(2)井壁非均匀压力(压裂液对井壁压力)
(3)初始地应力
(4)初始孔隙压力
(5)初始孔隙比
(6)随压裂不同阶段变化的滤失系数

3. 基于 debond 技术(包括 VCCT)模拟裂缝扩展


Debond 分析技术是 ABAQUS 模拟计算裂纹扩展的技术之一,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定义一

个粘接主面和粘接从面,并且定义在粘接从面上的节点集合,从而主面和从面通过这些节点

粘接在一起,然后再指定粘接接触属性及断裂准则,在荷载或位移加载下,达到准则临界值

时,节点断裂离开主面从而产生裂纹扩展。

3.1 定义粘接裂缝面
定义初始状态(initial condition)以识别裂纹绑定部分。通过可以定义接触从面(slave

surface)、接触主面(master surface)、以及用来识别从面初始粘接节点的加点集合,在这

些节点上为粘接接触,其他部分为常规接触面。定义之后,初始接触状态将被用于指定的节

点集合。定义接触点的 inp 语句为:

*initial conditions,type=contact

3.2 激活裂缝扩展
裂纹扩展的能力需要在分析步*step 中被激活,通过定义之后才会在定义好的方向上产

生裂纹的扩展,此时需要定义接触粘接的面:

*debond,slave=slave_surface_name,master=master_surface_name

3.3 指定接触面绑定点 debond 准则


(1)临界应力准则(critical stress criterion)

(2)临界裂缝开裂位移准则(COD)

(3)裂缝长度与时间失效准则

(4)虚拟裂缝闭合技术准则(VCCT)
ABAQUS 有限元软件 Debond 分析技术中提供了四种断裂判据:临界应力准则(critical
stress criterion)、临界裂纹开裂位移准则(COD)、裂纹长度与时间失效准则和虚拟裂纹闭
合技术准则(VCCT)。
(1)临界应力准则(critical stress criterion)
临界应力准则(critical stress criterion),其定义为:
2 2 2
 ˆ       
临 界应 力 准则 , 也称 应 力失 效 准则 , 其表 示 : f   nf    1f    2f  ,
    1    2 

ˆ n  max( n , 0) ,  n 为裂纹面法向应力分量; 1 ,  2 为裂纹面剪切应力分量,二维时没

有  2 这一项;  1 , 2 ,  为切向和法向失效应力,需要用户根据材料给出。当 f  1 时裂
f f f

纹尖端节点开裂。其在 ABAQUS 软件中需要在 inp 文件输入以下关键字指定该准则:


*Fracture Criterion,Type=critical stress,distance=n

其中 n 的含义是当当前裂纹尖端节点前端距离为 n 的节点处 f  1 时,当前裂纹尖端节

点开裂。如图 1 所示:

图1 临界应力准则距离设定

(2)临界裂纹开裂位移准则(COD)
临界裂纹开裂位移准则指当裂纹尖端后某指定距离处的裂纹开裂位移达到临界值时,当前裂

纹尖端节点开裂。


f  1 
即: c 时开裂, c 为临界裂纹开裂位移,  所测裂纹开裂位移。其在 ABAQUS 软

件中需要在 inp 文件输入以下关键字指定该准则:*Fracture Criterion,Type=COD,distance=n

n 的含义如下图 2 所示。适用于韧性材料裂纹扩展。
图2 COD 裂纹张开位移失效准则距离设定
(3)裂纹长度与时间失效准则

该准则表示了裂纹扩展对时间的显示关系,因此需要提供裂纹长度-时间的关系曲线,以及

l  (l3  l23 )
f  1
初始测点,通过测点测得当 l23 时当前裂纹尖端节点开裂。其在 ABAQUS

软件中需要在 inp 文件输入以下关键字指定该准则:*Fracture Criterion,Type=Crack length,

NSET=name
适用于脆性、韧性材料裂纹扩展。

扩展如图 3 所示:

图3 裂纹长度与时间失效准则距离设定

(4)虚拟裂纹闭合技术准则(VCCT)

VCCT(Virtual Crack Closure Technique)指的是虚拟裂纹张合技术,这个技术是根据 Irwin

能量理论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为:假设裂纹在扩展中释放的能量等于闭合裂纹所需要的能

量。我们来看裂纹的扩展过程,在图 4 的扩展中,我们假设裂纹的前缘形状是不发生变化的,

即扩展后裂纹的张开尺寸和扩展前的张开尺寸是相等的。
1
2
1 2

图4 裂纹扩展前后
GI
当裂纹从左图扩展到右图的时,假设其能量释放率为 ,而裂纹扩展所需要的临界能量释

放率为
GIC ,则当 GI  GIC 时,裂纹就会发生扩展,即裂纹的扩展准则

GI 1  F  1
f    1,2  ,3,4  1
为:
GIC 2  bd  GIC 。

F ,3,4
其中中,b 和 d 分别表示的是单元上裂尖位置的宽度和长度,如图 5 所示, 指的是节

1,2
点 3 和 4 之间的法向力, 表示节点 1 和 2 之间的法向位移。

F ,3 , 4
2 4 6
 1, 2
1 3 5

y ,

d
x, u

图5 裂纹扩展图示
显然这个理论只适用于 I 型裂纹的扩展预测,为了增大适用范围,需要对理论进行修正,引

Ge
f  1
入等效应变能量释放率
Ge ,则判定准则可改为 GeC ;

在 ABAQUS 中,对
Ge 的计算有三种方法,包括 BK 法,power low 方法和 Reeder law 方法:

 GII  GIII 
GeC  GIC  (GIIC  GIC )  
(4)BK 法:  GI  GII  GIII 
am an ao
Ge  GI   GII   GIII 
     
(5)power low 方法: GeC  GIC   GIIC   GIIIC 
(6)Reeder law 方法:
 GII  GIII   GII  GIII 
GeC  GIC  (GIIC  GIC )    (GIIIC  GIIC )  
 GI  GII  GIII   GI  GII  GIII 
此准则可适用于脆性与韧性材料材料断裂,且可在 ABAQUS 软件中通过 CAE 直接设置。

3.4 四种准则下各一实例演示建模分析过程

4. XFEM、cohesive 单元法、Debond 技术(包括 VCCT)总结对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