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Haim 专题 09 关注人物生平经历,评价人物

【典型例题】
等一趟班车
①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 11 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
钟停了——我忘记买电池了。
② 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
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
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③ 电话响的时候我正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
床,今天要开会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
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④ 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在公车站台上,我不
停地踩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到老先生对老太太
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⑤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
⑥ 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轰地把
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好久,你怎么
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
⑦ 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次开公交,他
们来看我的!”
⑧ 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发来的短信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
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⑨ 忽然想起一句犹太人的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
时候,父亲哭了。
想一想: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答:文中的妈妈是个默默关爱女儿,并且不求回报的人。
思路导引
1.评价人物要结合背景和时间,要找全。
2.文中的妈妈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小桔打电话要妈妈第二天叫醒她时,妈妈“声音有点
哑”可能已经睡了,但在听到女儿的要求后,说:“好,乖”,可见妈妈的温柔爱女;第二
次是在妈妈提前叫醒小桔时,面对小桔的不耐烦,妈妈只是“突然不说话了”,此处的心情
在第三处
提到妈妈时可看出来;第三次是爸爸的短信,说妈妈很自责。综合上述表现,可知妈妈是位
对女儿有着无限关爱的人。
答题模板
评价人物
(1)人物在生活中经历各种事情之后,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理论和方法,这些
理论和方法都带有人物本身经历的一些烙印,他(她)的处世之道也会通过平日的待人接物
表现出来。因此,关注人物的事件,对于我们理解人物性格感情,正确评价人物有着重要的
作用。
(2)评价方法: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分析;评价时要结合人物描写和事件;根据
有效信息进行分析,不能想当然。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一)纪昌学射
①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②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
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
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
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③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
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
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
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
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④ 取得了这样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
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⑤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照样子写词语。
百发百中 全心全意 十全十美 自言自语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做事坚持不懈的人。
4.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的体现是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
下。
5.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答: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二)平分生命
①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
己。
②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
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
去。
③ 作为妹妹的唯一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
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 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临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男孩声
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⑤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的大脑中,他认为输
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
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你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
掉生命。”
⑦ 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 100 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
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输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
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都活 50 岁。”
⑨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纯真无私的诺言。同别人平分
生命,又有几个能如此快乐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谁也离不开谁。
郑重其事: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哥哥爱妹妹胜过爱自己”,哥哥对妹妹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①给妹妹输血;②和妹妹平分生命。
3.“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
彩”?
答: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
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4.评价一下,文中的男孩是个怎样的人?
答:文中的男孩是一个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富有献身精神的人。

(三)打电话
第二节课下课,许多人都抢着到学校门口惟一的公用电话前排队,打电话回家请妈妈送
忘记带的练习本、忘记带的毛笔、忘记带的牛奶钱……
一年级的教室就在电话旁,小个子的一年级新生黄子云常望着打电话的队伍发呆,他多
么羡慕别人打电话,可是他从来没有能够踏上那只矮木箱,那只学校放置的、方便低年级学
生打电话的木箱……
这天黄子云下定决定,他要打电话给妈妈,他兴奋地挤在队伍里。队伍长长的,后面的
人焦急地握着铜板,(小心翼翼 目不转睛 一动不动)地盯着打电话人的唇,生怕上课铃
声会早早地响。然而,上课钟终于响起。前边的人放弃了电话,黄子云便一步抢先,踏上木
箱,(左顾右盼 流连忘返 犹豫不决)发现没人注意他,于是抖颤着手,拨了电话。
“妈妈,是我,我是云云……”
“妈妈,我上一节课数学又考了一百分,老师送我一颗星,全班只有四个人考一百呢…
…”
“上课了,赶快回教室!”一个高年级的学生由他的身边走过,大声(呵斥 催促 督
促)着他。
“妈妈!我要去上课了,妈妈!早上我很乖,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冲牛奶、自己烤
面包,还帮爸爸忙,中午我去楼下张伯伯的小吃店吃米粉汤,还吃油豆腐,有时候买一粒肉
粽……”
不知怎么的,黄子云清了下鼻子,再说话时声嗓变了腔:“妈妈!我,我想你,好想好
想你,我不要上学,我要跟你一起,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为什么还不回家?你在哪
里?妈妈……”
黄子云伸手擦了擦眼泪,挂了电话,话筒挂上的一刹那,有女子的声音自话筒中传来:
“刚才最后一响北京时间 10 点 23 分 10 秒……”
黄子云下了木箱,低着头,让青青的鼻涕水凝在小小的手背上。
1.用“\”划去括号内错误的词。
划去:小心翼翼、一动不动;流连忘返、犹豫不决;呵斥、督促
2.文中第①②段中加“ ”的句子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孩子们抢着打电话是为了反衬
黄子云从来没打过电话。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了等电话学生的动作、神态与心理,表现
了学生等待打电话时的焦急心情。
4.黄子云打电话的目的是(C)
A.让妈妈送文具盒。 B.告诉妈妈自己考试得了 100 分。
C.倾诉自己想妈妈的心情。 D.诉说自己一直是个乖孩子。
5.说一说,小男孩儿是个怎样的人。
答:小男孩儿是一个乖巧、懂事、成绩优异、自理能力很强;稚嫩、天真,心灵受到伤害,
思母情切,惹人怜爱的孩子。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