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台灣法律史概論心得

法律系 116 陳振偉


本報告並無違規抄襲、剪接之事
臺灣的歷史敘事猶如一場宏偉的戲劇,深受時代潮流的影響,屢次上演複雜多變
的歷史場景。自原住民社會的興起,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
為這塊土地帶來了商業的繁榮,讓臺灣成為東亞的重要據點。隨後,鄭成功率領的鄭
氏王國進入臺灣,懷揣著反清復明的志向,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歷史活力。而在大
清帝國統治時期,臺灣正式被納入版圖治理,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然而,歷史的劇情並非一成不變,日本殖民時期的來臨改變了一切。戰火硝煙中
的臺灣成為當時東亞的焦點,戰爭的蹤跡深深地烙印在這片土地的歷史上。戰後,中
華民國接管臺灣,開啟了全新的歷史篇章,這也標誌著臺灣再次融入中國大陸政權體
系。
在政權更迭的過程中,為了確立統治,各時期的統治者不約而同地實施了各種法
律和規章。為了深入研究這片土地在歷史長河中法治的演變,本書作者聚焦於各時期
統治者所制定的法律體系,透過深入解讀法令和考究演變的脈絡,生動呈現出臺灣法
治的變遷軌跡。同時,作者巧妙地結合了各時代社會框架的變遷和法律對社會的影響,
深刻呈現法治與社會發展相互交織的複雜關係。
透過這本書的深度法制研究,讀者能夠更全面地理解臺灣歷史中法治體系的演變,
進而揭示法律在不同時代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這部作品彷彿打開了一扇通往臺灣
歷史深處的大門,讓過去的社會樣貌在紙上躍然生動,留下深刻的歷史足跡。
書中以前近代篇和近現代篇兩大部分來區分不同時期的政權,以西方法的傳入前
後作為分界線,而這正好是日治時期的開始──意即臺灣從有歷史開始至清領時期的
法規範可被視為前近代的部分。
最開始的原住民社會並沒有以文字記載他們「法律規範」的內容,因此只能透過
他族如漢人、歐洲人等的文字紀錄來了解當時的社會法律規範制度。由於當時並沒有
像現代完善的法規概念及體系,因此作者在這部分的介紹是將他們運行的法概念與相
對的現行法制度進行連結來加以說明。雖然各族之間的文化語言不完全互通,法律具
體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其中都有共同的核心思想,及來自固有文化中的「崇祖」觀念,
崇尚祖先流傳的觀念,因此法律所規範的事項也與社會架構有關,如權力掌握在特定
性別及年齡層中,糾紛是由頭目居中調解並且審判仰賴神靈及祖靈的裁決等,如今的
原住民文化也能窺見這部分的皮毛。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沒有文字紀錄,法律的流通只
能憑藉口耳相傳,以致傳播範圍及內容有限,多在部落內傳遞,與原住民部落的社會
規模有關,可以看出這時期的法律規範與社會關係之間的緊密程度。
荷蘭與西班牙的到來則對當時的法規範造成了一股衝擊,將當時源自西方的國際
法及觀念引入了福爾摩沙。荷蘭人為了鞏固他們在台灣的建設及合理化統治,勢必要
掌握主權,他們宣示主權的法源依據即是當時源自西方的國際法上「無主地先佔」理
論,利用了當地原住民不理解主權的概念,並施以武力手段讓他們簽署將土地讓與荷
蘭人的條約。之後的西班牙也效仿這樣的作法已佔領北部,即使之後投降使該地主全
歸於荷蘭。荷治範圍下的台灣,雖然範圍仍不及施行原住民法的地區,但轄下也有一
套自己的法律體制。憲政的權力來自於東印度公司授予針對東印度殖民地的特許,其
在荷蘭本土由十七人董事會作為最高權力機關,而東印度殖民地也設有由前述董事會
派任的東印度總督。上述機關對於政治的運作類似今日的委員會制,但最終決定權仍
在總督手上。當時荷治的主要對象當然就是本島的原住民,為方便管理,荷蘭人將管
理權限授權給各村社(原民自治團體),在之中提名長老來處理事務。當時的法令內容
主要衍生自荷蘭當地發展的「羅馬─荷蘭法」,但此時的西方法規仍屬前近代的範疇,
在台灣編成了「台灣告集令」,規定了諸如房屋建造、公共衛生以及賦稅田租等生活
面向,為當地原民及少數漢人帶來從未接受過的西方市政法規約束。司法則引進西方
的法院,意即以一定程序和普遍適用的規則來進行裁判的機構,但當時未有行政立法
互不干涉的區隔概念。他們設立了大員法院並由長官指派成員來進行裁決,刑事則由
其中一位成員擔任法律事務官來提出指控以供裁判。台灣就這樣因為荷蘭一躍而上出
現在世界史的舞台,首次接觸來自西方的法律體制。
西元 1661 年之後,鄭成功下赤崁並將荷蘭人勢力逐出台灣版圖,並與東印度公司
簽定和平條約,取得了台灣的主權。如此改朝換代,法律體制必然會有所轉變,中央
行政機構變成了「幕府」,其功能類似如今行政院,但名義上隸屬的是鄭氏來台前的
南明朝廷,對台灣當地住民而言既是熟悉的漢人政權,卻也是來自其他體系的外來政
權。由於原住民基數龐大,鄭氏一方面要求村社歸順,一方面仍沿用荷蘭舊制使其自
治,但文化方面採行去荷蘭化的方針來推行漢化,並將漢人與原民地位分開,出現了
「民優於番」的狀況。法規方面承襲了許多荷蘭留下的制度,如人頭稅,而非漢人傳
統的朝貢,將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立場來貿易往來。但同時也有引進傳統中國法的開
墾制度,申報後墾地完成以繳稅來成為業主的「私田」,和軍隊的「營盤田」相對。
司法則以漢法崇尚的嚴刑峻罰為主,並實施軍事統治,不過原民仍以村社內自治為主,
如同前述也有沿襲荷蘭舊法的部分,此時的島上有了三種法律文明共存,十分少見。
轉眼來到清領時期,此時台灣的法律從原先多元並存轉向了以傳統中國法獨大的
情況,雖然清朝由滿人建立,但仍以漢族法律來規範漢人,其中在台的漢人以及有一
定漢化程度的平埔族也受到傳統中國法的約束。200 多年的統治使傳統中國法深深地烙
印在此地,18 世紀的漢人移民潮也使此法律和思想深植台灣民間。
書中所指的傳統中國法是由來自西元前 211 年秦始皇為統治中原,所總結來自春
秋戰國施行的成文律法以訂定的「秦律」,及其跟隨時代所演變的法律,直到清末,
雖然各朝律法上有枝節上之差異,但基本上是一體承襲的法律,有別於 20 世紀後受西
方法律文明影響的近代或現代中國法,因此稱為傳統中國法。影響此法最深遠的當屬
傳統思想裡的儒家和法家思想,當時社會規範的概念來自「禮」與「法」,禮包含了
舉凡宗教、道德、法律等社會規範,並且也對人們身份地位做出區別;法則是對犯罪
及刑罰做出規定,但在周代傳統中國法裡面,法是針對庶民的,因為「禮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可以發現當時儒家和法家都是是肯定階級社會的必要性,不過儒家的
禮是針對個人身分和行為的準則,法家的法則是強調社會和政治的貴賤尊卑。在法律
執行上,兩家思想也有不同看法,儒家認為禮的規矩重於法,任何時候應該以禮優先,
王的父親殺人,王不該判刑而是該帶著他逃亡;相對的,法家認為行罰是平等的,王
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法仍無法罰至君王,所以雖然強調平等,但也僅限特定階層而
已。
說回清代對台的法律政策,清代一開始是消極治理台灣的,除了賦稅規則之外鮮
少涉及法律制度的變革,許多規章制度是內地法律的延伸施行。直到 1875 年為了防台
的統治目的新增了諸如對漢人移民數量和品質的掌控、原民和漢人的隔離政策、槍械
的管制以及對在台官兵的嚴密監視。至於行政方面則是將人民分成民人和番人,番人
又進一步依漢化程度分成生番與熟番,以方便管理。司法審判機制則是按照案件類型
來分開由不同單位裁決,這個體系有一點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在審判的裁決上,除了
戶婚田土等不涉刑名和罰則在笞杖以下的輕罪是基層衙門可以裁決外,其他類型的只
有督撫或皇帝可以最最終裁決,類似於現在「一審制」的概念。民事的法律規範除了
部分已出現在官府規定的之外,大多是存在於民間習慣,也就是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規
範。
後來的甲午戰爭使臺灣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1895 年隨著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
開始,為了符合帝國的利益,引入了近代西方法的體系,這也是書中近現代篇的開端。
日本成立了臺灣總督府,負責行使特別立法權,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統治法
令,涉及臺灣人民的權利和義務。為了滿足統治需求,日本政府陸續制定了《六三
法》、《三一法》、《法三號》等法令,成為臺灣委任立法制度的法源依據。這些法
規的正式全稱為「要於臺灣施行之法令相關法律」,標誌著統治體制的建立。這一法
律體系的實施不僅規範了臺灣社會,也對當地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對原住民方面一樣按照漢化程度來區分,不過熟蕃和在台漢族的地位一致,重點治理
對象是所謂的生蕃。行政的相關法規則是注重在思想管控和集會結社的管制,由於西
方啟蒙運動後,對於人的理性有所肯定,集會遊行成為了表達意見的重要手段,但是
殖民政權需要的是安定聽話的人民,因此有了「治安維持法」和「治安警察法」等管
制這種活動的法規。日本對台的法規政策可以分成特別統治法制時期(1895 年 5 月至
1922 年 12 月)和內地延長法制時期(1923 年 1 月至 1945 年 10 月),前者可以視為西方法
剛傳入帶來的衝擊以及其與原本人民習慣的融合過渡,雖然是日本為穩固統治的自利
動機,卻也使台灣人民得以從傳統中國法社會過渡到近現代法規的社會。後者則是因
為民族自決思潮影響,為使台灣人民與本國不再有區隔,弱化被殖民的自我認同,而
將日本國內的法規套用到台灣,將台灣視做延伸的國土。雖然殖民期間台灣人民迫於
武力只能服從守法,但這些法包含了許多現代型法律規範,使一般民眾能夠熟悉現代
法上的國家權力機制,以及民刑事的程序制度。
在日本統治臺灣的晚期,日本為迎合其殖民主義需求,制定了臺灣法律的內容。
進入軍國主義的同化政策時期,儘管口號上強調「一視同仁」,實際上僅有有助於政
府控制人民的法令才對臺灣人和日本人生效。在保障臺灣人的權利和利益方面,與日
本內地的人民相比,仍然遠遠不及。在追求臺灣人自治的努力中,一項重要的舉措是
爭取設立台灣人民議會,以參與法律的制定。受到近代西方思潮的影響,台灣知識分
子在初期雖對統治者抱持消極態度,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在 1920 年代,涌現出一
批擁有近代西方知識的「台灣新興知識分子」。他們開始批評殖民地制度對台灣人的
歧視,提出多次訴求,希望台灣人在日本帝國主權下能擁有一點自治權。他們主張臺
灣特有的法律應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而非僅由總督府決定。此外,台灣知識分子對
西方式法律的態度也呈現多樣性。一方面,他們普遍支持源自西方的法律規範,如權
力分立和基本人權,並在商事法和經濟活動中積極應用這些制度。另一方面,對於是
否立即繼受非台灣社會所固有的西方式法律,意見則不一致。儘管支持一些抽象概念,
如平等原則,但在具體情況下,對於一些台灣社會的傳統習慣是否應該廢除,存在著
爭議。然而,在這樣的時勢下,台灣知識分子的改革運動卻失敗了。造成這一結果的
原因包括統治當局對立法改革的抑制、對西方式法律引進意見的分歧以及部分民眾的
自私心態。這段歷史留下了一頁令人嘆息的記錄,反映了當時臺灣社會的複雜局面。
二戰後台灣因日本戰敗而轉移到中華民國政權的手中,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導
入了中國大陸自清末以來從西方引進的法律體系,與傳統中國的法律有所不同。相較
於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所引入的日本法制,雖有一些差異,但兩者都源自近代西方的
歐陸法制。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初期,發生了因接收而引起的動亂,如「228 事
件」。同時,中國大陸正處於國共內戰,使得當時的台灣行政長官陳儀集合了行政和
軍事的雙重權力,可謂權力集中。在司法方面,台灣承接了原中國大陸的司法組織和
制度,例如台灣的司法案件若上訴至第三審,必須前往南京審理。然而,這個時期台
灣的司法最大特色是戒嚴法體制,以嚴刑峻法和軍事審判為手段實行嚴格的社會統治。
在 1950 年代初期,這種體制更演變成「白色恐怖」,造成大量叛亂案件被判處死刑,
甚至有數百人之多。近十五年來,隨著民主法治的發展和國際互動的加強,人權意識
逐漸崛起,對司法的要求也日益嚴格。老舊的司法制度難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甚至成
為提升國家法治水準的絆腳石。為了開創司法新局,營造合理而有效率的現代化司法,
社會各界紛紛關心並呼籲進行全面的司法改革。在這一過程中,司法院在 68 年 7 月實
施了「審檢分隸」制度,將司法行政權由原本隸屬於行政院的「司法行政部」(即今
之「法務部」),改隸於司法院。並且在 69 年 7 月 1 日,還實施了一項與此相關的改
革,即邀集審、檢、辯、學等法界人士代表,舉辦為期二天的「改進司法業務研究
會」,提出「改進司法業務綱要」,作為推動全面司法改革的藍圖。此外,在 71 年 5
月,第 2 次司法會議召開,通過「勵行司法革新,樹立司法尊嚴」24 項方案,藉以端
正司法風紀,樹立司法新形象。在這期間,推動了司法業務的電腦化等一系列改革。
76 年 5 月,林前院長洋港接任司法院後,持續推動司法改革,其中包括大幅提高司法
預算、落實緩刑制度、開辦簡易訴訟並普設簡易法庭、全面廢止裁判書宣示前送閱制
度,增加法官代表參與人事審議委員會等一系列措施。而在 83 年 9 月,施啟揚前院長
繼任後,更進一步推動司法改革,包括司法預算獨立入憲、法官自治、大法官審理案
件程序司法化等方案。為了更進一步提昇司法效能與公信力,86 年間,各方團體提出
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的訴求。88 年 2 月,翁岳生前院長接掌司法院後,感受到民眾
對司法改革的期盼,提出了「司法改革具體革新措施」(司法藍皮書),強調「司法
為民」的改革理念。並在同年 7 月 6 日至 8 日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就 12 項議
題、57 個提案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最終達成 68 項共識,反映了全民的心聲。司法院
據此推動了眾多改革措施,包括司法院審判機關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法院化、擴大
行政訴訟範圍及審級、民事訴訟集中審理、刑事訴訟加強檢察官舉證責任等,為司法
的民主化、現代化和專業化開啟了新的篇章。
閱讀台灣法律史概論,透過作者的詳盡介紹,讓我深感臺灣的法制發展歷程相當
豐富多元,它如同一幕宏偉的戲劇,不斷受到時代潮流的影響,呈現複雜多變的歷史
場景。從原住民社會的興起、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業統治,到鄭成功率領的鄭氏王國
注入新的歷史活力,再到清朝帝國統治時期的法治,以及日治時代的殖民法規和民國
政府所採取的措施,每一個時期都帶有獨特的法律體系和社會框架。作者深入研究各
時期統治者制定的法律體系,透過法令的解讀和演變脈絡的考究,生動呈現臺灣法治
的變遷軌跡。同時巧妙結合了法律與社會發展的相互影響,使我們讀者更全面地理解
臺灣歷史中法治體系的演變。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各時代社會框架的變遷和法律對社會
的影響,以及在不同時代法律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這種深度法制研究為讀者提供了
通向臺灣歷史深處的大門,讓過去的社會樣貌在紙上躍然生動,留下深刻的歷史足跡。
書中對於台灣法律發展的詳盡解說,不僅是對臺灣歷史的一次深入挖掘,也為我們理
解臺灣社會形成的背後法律基礎提供了十分有份量的參考資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