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新莊
的歷史脈動
圖文 / 蘇相義

《歷史沿革》
「一府二鹿三新莊」、「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平原廣闊,水
田肥美,實為臺北要區,天然巨鎮也」,平原是指今日新莊一帶,上述的描寫顯示在
乾隆、嘉慶年間新莊的繁榮僅次於臺南府及鹿港,位居全島第三,早在艋舺繁榮之前,
新莊已是商賈聚集的港口,1683 年鄭克爽降清後,依清朝的法律除了明鄭時代的官田、
私田、營盤和一些無主地之外,其餘通通是原住民的土地 ( 平埔族土地,稱為熟番地,
高山族土地,稱為生番地 ),只要原住民歸化者,所有的土地不徵稅,漢人如果要開墾
無主之地必須先向官府申請,載明開墾的範圍,官方並派人勘查有無重墾或侵犯熟番
地,獲准後,墾戶方能取得墾照,但如果想開墾原住民的土地,就需向原住民繳納租
金承租,1694 年臺北大湖的形成,使得新莊交通以港口、湖泊為主,1697 年郁永河赴
北投採硫磺,新莊一帶的平埔族人,曾予以協助,從雍正八年 (1730) 的一份合約中記
載著由於武朥灣人無力負擔番餉,將坐落土名興直,東至港,西至八里坌山腳,南至
海山山尾,北至干荳山,東西四至定碑為界的土地,交由墾戶楊道弘開墾,並每年交
給武朥灣社五十兩銀,也就是現在臺北盆地,大約淡水河
南岸大漢溪下游一帶的蘆洲、五股、二重埔、三重埔、泰
山、新莊、板橋港仔嘴、樹林頭一帶。昔日為凱達格蘭平
埔族武朥灣社領地,從清領時代之後,漢人陸續有大量人
口進入,相傳武朥灣社約於 1797 年,自新莊遷往新店溪
西岸的港仔嘴,至今在新北市板橋區承德宮(真武廟),
還供有平埔族祖先牌位,而根據日人伊能嘉矩 1896 年 7
至 10 月的調查,認為武朥灣社活動範圍在板橋與新莊一
帶,約有 50 戶,210 人左右,而武朥灣社在新莊的最後
痕跡出現在昭和 13 年 (1938),當時記載著新莊僅剩一戶
▲承德宮(真武廟)供
平埔族,共五人,也因此這些原住民在遷徙、通婚、漢化
奉平埔族祖先牌位
的過程中,逐漸消失在漢人社會裡。
1694 年臺北盆地的一場地震,盆地西北邊陷落成臺北湖,讓新莊變成天然良港,
臺灣府淡水廳八里坌巡檢隸屬於臺灣道之臺灣府,為臺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
4
新莊的歷史脈動

自雍正十年 (1732) 起在八里坌設巡檢司,負責北臺灣臺北地區的內政,1750 年移駐新


莊街,為駐守於大臺北的地方父母官,當時淡北地區最高行政官員是八里坌巡檢司,
乾隆三十二年(1767),八里坌巡檢改稱新莊巡檢,五十四年(1789)改置為新莊縣丞,
1809 年,更名為艋舺縣丞仍駐新莊,直到福建巡撫沈葆楨設臺北府後,才於 1879 年裁
撤,可見新莊在當時軍、政、經地位的不斷上升崛起,甚至唐山的社船可直航新莊,
來自艋舺、松山、大溪的小船都會到新莊交易。
興直堡,下轄十九庄,在清代至日治時代為臺北縣新莊、三重一帶的行政區名稱,
管轄今淡水河西岸平原,西以林口臺地為界,興直為原住民語言,原義不詳。臺灣在
設府的初期,只限男丁渡臺拓墾,官兵、班兵都不能攜帶家眷,雍正十年(1732),
取消只有男丁可以來臺的限制,於是漢人開始大量湧入開墾,有楊道弘在雍正五年
(1727)請墾東到大漢溪、西到今觀音山、南到今泰山一帶、北到關渡的新莊平原,
1733 年郭宗嘏「施茂」墾號則開墾今新莊市的北部,汀州貢生胡悼猷乾隆十三年
(1748),開墾泰山、丹鳳、營盤、海山一帶約三百多甲的土地,建立明志書院、大
士觀與關帝廟,1743 年胡詔則開墾今新莊後港、西盛、瓊林一帶,但因費用龐大並未
成功,1750 年林成祖入墾興直埔的南部,加上 1761 年劉承纘發起開鑿劉厝圳 ( 萬安圳 ),
1765 年張必榮、張沛世開鑿張厝圳 ( 永安圳 ) 陸續完成,從此奠定了新莊平原,農墾
的厚實基礎,成為茶、米及樟腦等貨物的轉運港,而位在其中的新庄街,因為商販雲集,
成為北臺最重要的政經重心,但嘉慶中葉以後,因淡水河河道淤積,造成大量的泥沙,
失去航運之便,加上咸豐年間漳泉械鬥,因此新莊的發展就停滯下來,沉寂下來的新
莊,一直到光緒中葉,因新莊線鐵路完成,才有了復甦的跡象,可惜到了日治時期,
因鐵路改道而平淡下來。
日治初期尚保留堡制,將各街庄分區,興直堡轄下分為三區,管轄四十六街庄,
屬新莊支署,堡制至此廢除,興直一名亦廢棄不用,新莊郡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
劃之一,該郡隸屬臺北州,其新莊郡之名稱由來,是因為新莊街位於本區域,新莊郡
役所址為新莊派出所現址 (2021 年 9 月拆除 ),除了郡役所所在地新莊街之外,尚有鷺
洲庄、五股庄、林口庄。日治時期,新莊平原因於清代就有劉厝圳與張厝圳,總督府
以公權力介入整合新莊平原的水利設施,開始收買整編張厝圳及劉厝圳的主權及圳道
周邊土地,於明治 42 年 (1909) 合併張厝圳、劉厝圳及草埤,改稱為「公共埤圳後村
圳」,並在 1917 年設新莊至桃園輕便鐵路,1922 年完成新莊至大橋頭輕便鐵路,1927
年完成新莊至樹林輕便鐵路,大正 12 年 (1923)3 月 31 日,總督府依據「臺灣水利組合
令」,將公共埤圳後村圳改組為「後村水利組合」,指定新莊郡守為組合長,利用人
事任命權及組織整編,建立完善的水利秩序,1920 - 1930 年總督府的策略約略是以「工
業日本、農業臺灣 」,積極在臺發展農業,在 1921 年推展蓬萊米並成立簡易農業學校,
1924 年設立農業倉庫,1937 年在莊役所設立農民學校,新莊郡的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
除了米作外,亦盛產柑橘類、蔬菜、香花、茶、竹材和木炭等產物,其商業中心位於
5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新莊街,其次為鷺洲庄,工業則是傳統產業如製繩、蘭蓆製造、木製品、竹細工、藤
細工、製油、製粉、金銀紙線香製造、機織、磚瓦製造等,多為小規模經營的家庭工業。
1945 年,日治時期結束,新莊郡改新莊區,新莊郡之街庄改為鎮及鄉,1950 年新
莊區廢除,這些鄉鎮直接隸屬於臺北縣(今新北市)。之後,因人口增加及其他因素,
陸續有泰山、蘆洲與三重等區域劃出分治,1980 年,新莊鎮升格改制為新莊市,改制
後的新莊市,以縣轄市有限的資源,從事許多大型建設,逐漸跳脫了早期工業城市的
刻板印象,如新北產業園區、化成工業區、西盛工業區等製造業及輕工業基地,2000
年以後,成立新莊副都心重劃區並連結頭前重劃區、新莊北側知識產業園區,形成新
北的居住、商業及產業結合的「黃金三磚」,鄰近的塭仔圳重劃區也正在進行重劃中,
未來與新莊副都心將會更緊密串連,行政院也在此設建中央合署辦公大樓,也因大量
的工作機會,吸引外地人相繼遷入,使人口急遽增加,2010 年 12 月 25 日,因五都升格,
臺北縣新莊市改制為新北市新莊區,在交通建設上,目前有三條捷運線經過,2012 年
1 月 5 日捷運新莊線開通,2017 年 3 月 2 日桃園國際機場捷運開通,2020 年 1 月 31 日
捷運環狀線開通,以及 2020 年號稱是新北最大百貨「宏匯廣場」的開幕,使新莊從農
業鄉鎮躍升為一個工商繁榮、文化鼎盛、具高生活品質與社區意識的新興都會。

《清代漢人在新莊》
楊道弘:在目前的記錄中 , 番大租最早的案例之一出現在武朥灣,1730 年,臺北
興直堡地區的武朥灣社原住民將餘剩荒埔一所,與墾戶楊道弘簽訂契約,條件是楊道
弘每年「貼本社餉銀五十兩」,但實際上 1727 彰化知縣已發給開發新莊墾照,在給墾
照裡有一句話 :「此地原來荒蕪,既與番民無礙,又無請墾在先」。依清治時期之規定,
官府給墾的要件之一是先取得原住民同意但實際上,楊道弘是先取得給墾單,再與原
住民簽訂契約。
胡焯猷:係汀洲府永定縣之貢生,在清康熙末年來到新莊平原開墾,定居於興直
堡(今新莊區),乾隆十年(1745),為百姓治療瘟疫,獲得民眾肯定,乾隆十三年
(1748),胡焯猷和林作哲、胡習隆等三人,合組「胡林隆墾號」,向淡水廳申請開
墾興直堡成子寮、水碓、山腳、貴子坑、坡角、營盤一帶,即今新北市迴龍、丹鳳、
泰山區及新莊,因為屬於「天泉水崛」的良田美地,開墾的水田超過 324 甲,佃農在
110 戶以上,後捐設土地建明志書院、大士觀與關帝廟。
郭宗嘏:其父郭光天是來自福建漳州的墾民,於雍正六年 (1728) 率眾來臺灣開墾,
開墾面積逐漸擴大並成為臺灣北部之大地主,其子郭宗嘏 1733 年與林姓業主合組「施
茂墾戶郭林莊業」,墾拓北臺灣從桃園往龜山、林口到八里,與鄉親開闢新莊通往龜崙
嶺、桃園山道 ( 今龜崙古道 ),四十多歲起陸續捐出田地,用以興辦書院,並興建新莊
福德祠等,清廷嘉許其興學義舉,特頒授「文林郎」七品文官銜,五十四歲過世之後建
墓安葬,為清代臺灣墾拓發展歷史重要的先民人士墳墓,並於 2012 年公告為市定古蹟。
6
新莊的歷史脈動

劉厝圳:1736 年來墾五股、洲尾,1762 年劉和林、劉成纘父子引石頭溪開鑿萬安


陂大圳,1764 年全圳完成,範圍包括中港厝、頭重埔、二重埔和加里珍(今之五股)
一帶,全長二十多里,灌溉面積約一千三百甲。
張厝圳:清乾隆卅年(1765)由張必榮供給土地,張沛世出資開鑿「永安陂大圳」
(即「張厝圳」),圳長三十里,引擺接大漢溪的溪水,灌溉擺接堡的西盛、柏仔林、
興直堡的新莊、頭重(頭前)、二重、三重埔各地的田共六百餘甲,1818 年張家家勢
衰微,永安大圳修復無法自行籌資,乃由陳錦泰出資,張沛世的「張豐順」墾號出面
整修,重建後永安陂圳,灌溉面積逐年增加。
林應寅:漳州人,1778 年渡海來臺到達今日的新莊,開了一間私塾,林應寅有子
三人,次子林平侯,於十六歲時來臺尋父,並在鄰居鄭谷的米店幫忙,因生性純樸勤勞,
善於書算,獲東家鄭谷的賞識,數年後,以資金幫助林平侯自立商號,經營米、鹽生意,
數年後累積不少財富,有了資金之後,林平侯首先與竹塹(今新竹)的林紹賢合辦全
臺鹽務和南北船運,當時,賣鹽是政府專賣的事業,鹽商擁有專利權,林平侯與林紹
賢從事鹽務,獲取鉅額利潤,二人進而從事大陸近海貿易,不到二十年間,林平侯一
躍而成全臺鉅富,林平侯富甲一方後,便以捐納求官,歷任同知、通判、知縣等各項
官職,嘉慶二十一年 (1816),因病請辭離開官場回到臺灣,林平侯平日頗為熱心公益,
譬如道光年間,興築新竹城牆、鳳山城牆、孔廟時,皆曾大力捐款,平亂、助餉亦從
不落人後,返臺後的林平侯以林安邦之名,在擺接堡崁頂莊購置水田從事拓墾,並收
購土地、埤圳、水權,積極經營產業,當時,淡水地區漳泉械鬥極為嚴重,林平侯雖
曾挺身而出排解紛爭,卻無結果,而新莊地居要衝又是貿易樞紐,常成為漳、泉兩族
必爭之地,為避騷擾,林平侯就在嘉慶二十四年 (1819) 移居大嵙崁(今桃園大溪),
清光緒五年(1879),其孫林維源捐獻朝廷海防經費六十萬兩,獲晉『內閣中書』,
追賜三代一品封典,並准建「樂善好施」牌坊於新莊,後來牌坊因應道路拓寬拆除,
該碑體轉移到板橋林家花園三落大厝庭院保存,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個案導覽資料指
出,該碑體是新北市轄內唯一的聖旨碑。
分類械鬥:「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漳州人落平陽,收田租;客人走山尾,
曝菜脯」,新莊當時是以泉州人為主,而後來的漳州、廣東客家人,因爭奪水權、碼
頭利益、開墾權而與泉州人產生嫌隙,甚至引起大規模的惡鬥,在新莊廣福宮還保有
1750 年立下奉兩憲示禁碑,記載了閩粵之間的衝突,碑文內容提到,客屬潮洲移民,
因不堪閩人以修建寺廟為名勒索錢財,甚至毀損土地祠的禁斂派碑,因此請官府再立
示禁碑,以及後來 1834 年起長達 6 年的閩粵、漳泉械鬥,1853 年泉州四縣人爆發衝突,
燒燬縣丞署,咸豐 10 年(1860)漳泉械鬥,新莊遭受重創,一部分的泉州人遷居大稻埕,
同治元年(1862)楊貢響應天地會,再度攻破縣丞署,縣丞不堪其擾,終於在四年之
後移到艋舺辦公,從此以後,新莊成為泉州人為主的聚落。
7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劉銘傳:1886 年首任巡撫劉銘傳奏請修建臺灣鐵路,並在城東三板橋成立全臺商
務鐵路總局 ( 現今青島東路與林森南路交會處附近 )。1887 年,臺北大稻埕至基隆間的
鐵道開工,隔年完工大稻埕至錫口 ( 松山 ) 間路線,1889 年再向東至南港、水返腳 ( 汐
止 )、八堵,1891 年至基隆間鐵路全線通車,臺北以南的線路也於大稻埕至大橋頭經海
山口 ( 新莊 ) 到打類坑 ( 迴龍 )、龜崙嶺(今龜山)至桃仔園 ( 桃園 )、再通至中壢等 10
處到新竹全長 96 公里於 1893 年完工,然通車前劉銘傳即已去職,由邵友濂接任,日
治時期,1897 年 8 月,由於此條鐵路路線標準較差及兩次颱風帶來了大量的洪水,將
整個臺北橋給破壞,海山口站附近的河岸陷落,鐵道嚴重流失,龜崙嶺的路堤也崩潰,
全線因此停駛,臺灣總督府於 1899 年成立鐵道部,著手建造縱貫鐵路,分別從南北兩
端進行修建,前段路線因清代舊線坡度陡峻而放棄,改築成今日縱貫鐵路所經之艋舺
(萬華)、枋橋(板橋)、樹林庄(樹林)、山仔腳庄(山佳)、茶山庄、鶯歌石庄(鶯
歌)路線,其中海山口是僅次於臺北、基隆港的第三大站,新莊鐵路封閉廢止,使新
莊再度沉寂,而今新莊國小西側附近是劉銘傳鐵路海山口(新莊)車站,而原本的部
分的軌道線,縱貫線 ( 北段 )、臺北捷運新莊線、桃園捷運棕線,部分仍與劉銘傳鐵路
路線相當。

《新莊街區》
乾隆元年 (1736) 新莊街形成,乾隆二十八年(1763)當時的淡水同知胡邦翰曾描
述新莊:「中有新莊街一道,商販雲集」,是因新莊為新莊平原的凹岸港口,有利泊船,
上渡口在今慈佑宮前河岸,下渡口在今廣福宮前之下端河岸,當時商況熱鬧的新莊,
主宰了整個北臺灣的貿易,經營雜貨、五穀、藥材、布行等,而糕餅類、豆腐類等食

圖片來源 : 新莊區公所
8
新莊的歷史脈動

品加工也為新莊當時有名的食品業,街區大概可分為六個簇群,五十六崁,指的是媽
祖宮至武聖廟間東西兩邊的五十六家店面,大部分是販賣雜貨雜糧的大賣商 ( 割店 ),
也是最主要的商業區域,其次是媽祖宮至國王廟口小賣商,提供街區的日常用品,而
頂街 ( 今海山里到安全里附近 )、下街 ( 保元宮到思明街 ) 以住宅為主,居民是以農業
及傭業為主,後厝仔大以戲曲和米業為主,而被稱為戲曲巷和米市巷,後街仔則是指
沿河道的居住區,大概的位置在媽祖宮碼頭到思明街的位置,有渡船頭的商店和倉庫
還有靠渡船頭擺渡的人,這裡的建築較為雜亂,生活空間擁擠不堪,大多是依賴碼頭
和市街維生的人群。

《主題巷弄》
●挑水巷、隘門
新莊一直到 1934 年時才有自來水可
用,在此之前居民必須到稱為「圳溝」的
後村圳取用大漢溪水,賣水的行業因應而
生,當時受僱的有三人,已知的是阿溪
仔和辯仔,而所謂「好錢擔好水,歹錢擔
歹水」,則說明了酬勞的多寡決定所挑用
水的潔淨品質,其實挑水夫也會走其他巷
子,只因 278 巷的巷子大家比較常走,「挑
水巷」之名由此而生。新莊街道兩側的巷
弄非常狹窄,出口處常設具有防禦功能的「隘門」,早期約有七處,東西側各一,分
別是在廣福宮附近及文衡里、全安里交界處,其它則分布在巷道出入口,目前只剩新
莊路 278 巷尚保有一處遺跡,此隘門創建於清代,歷史悠久,見證新莊老街的開發史,
具有歷史文化價值,隘門現只存結構堅實的二門柱,2020 年新北市已登錄為歷史建築。
●米市巷、潮江寺
早年新莊街是新莊平原米糧批發中心,大陸來的
商船抵達港口後在慈佑宮前碼頭卸下貨物後,苦力 ( 扛
貨的工人 ) 們就扛著卸下的貨,沿著在此條開了數家
米店的巷子裡穿梭,由於米糧是當時主要的貨物,米
市巷之名因而流傳下來,巷底潮江寺建物原為碼頭工
人休息的寮房,漳泉械鬥之後,新莊人為防範板橋的
漳州人,於是在樓上設立瞭望臺,以做警戒之用,相
傳昔時港口常有王爺船順水流下卡在港口一帶,帶來
無名瘟疫,新莊孩童死亡不少,每次由眾士紳邀請法
師祭送王爺船,始得平安。又因急速發展,匪徒常藉
▲潮江寺
9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機侵害,人心惶惶,當時林口人氏蔡盛在港口發見有些石頭狀似觀音,後請石雕師粗
雕、修飾,放置二樓,而原本防守臺邊已有一座福德祠,眾人將其移至防守臺樓下安座,
其後對新莊地區及大漢溪對岸齊受保祐,昭和 8 年 (1933) 重修後已為兩層樓建築,也
就是現在的形式。北向立面融合了閩南式、日式、西式之構件與裝修元素,將這棟樓
改為「潮江寺」,作為寺廟,使用迄今,最進的整修則在 2021 年完成。
●戲館巷
新莊在清初因港口關係,是當時北臺灣
政經中心,往來商賈眾多,因此也聚集了各
地文化、移民,傳統戲曲便是其中之一,加
上當時各地節慶頻繁,廟會活動旺盛所以戲
曲業成長快速,門號甚多,如布袋戲的「錦
花樓」、「小西園」、「小世界」和「小花
園」以及北管的「俊賢堂」、「新樂園」,
南管的「聚賢堂」等,今日的新莊路 359 巷
的「戲館巷」便曾是各種戲曲戲班子的聯絡
處,也有一說是巷內聚集了許多教唱戲曲、南北管的「曲仙」師傅,學習戲曲的人們
都在此巷聚集,因此有了「戲館巷」之名,戲館巷中還保留有兩間小三合院,新莊知
名布袋戲團「小西園」、「新西園」聯絡處亦在巷內,外牆上還有兩首詩頗具特色,
一首點出新莊知名傳統產業:「新莊出名鹹光餅,豆干世界尚有名,掌中偶戲有車拼,
大鼓響出太平聲」,另一首則是介紹布袋戲特色:「一口談笑千古事,十指演出百萬兵,
千里路途三五步,百萬軍兵六七人」,「小西園」成立於西元 1913 年,由王天扶創立,
子許王承襲,1989 年開始,因有感於布袋戲之細膩精緻卻日漸式微,在許王先生的策
劃下,由其長子許國良成立了「小西園木偶藝術工作室」 以保存和發揚傳統偶戲藝術。
●鹹菜巷
這是一條在日治時期因醃漬鹹菜聞名才出現的巷子,位於現在的新莊路 713 巷,
鹹菜是以鹽巴等醃漬蔬菜的食品,醃漬的鹹菜甘苦甜,是農業社會保存食物的方式,
而此巷便是以醃漬鹹菜出名而被稱為「鹹菜巷」,據說以前這條巷子有兩、三戶人家
依循傳統古法,用一個大甕去醃漬鹹菜外賣,這樣醃漬出來的鹹菜美味可口又下飯,
深受大眾的喜愛,但根據住在鹹菜巷附近的居民所說,其實只有在鹹菜巷巷頭的第一
家,這一家才是真正以醃漬鹹菜為業,因為這家鹹菜既好吃又有名,甚至將醃漬的鹹
菜批發到臺北中央市場去販賣,新莊街的居民才會稱此巷為鹹菜巷,現在傳統依循古
法醃漬鹹菜方式已逐漸被淘汰,巷口這家店因慢慢沒了生意,也吹起了熄燈號,不再
做鹹菜生意,因此新莊鹹菜巷因時代的改變也漸漸被人們所遺忘了。
●豬哥巷
位於新莊路 649 巷,在日據時期,這條巷子的居民大部分以養豬為業,而且偏好
10
新莊的歷史脈動

養公豬,因為公豬可以當種豬,外借配種還可以賺錢,因此這種行業叫「牽豬哥」,
漸漸的大家就順口稱此巷為豬哥巷,也就成了新莊的另一個特色,現在此巷已沒有人
家養豬了,但留下了許多早期農村社會的回憶與趣味。
●細姨巷
位於中正路 263 巷,早期此地被稱為新莊後街仔(靠大漢溪、新莊大菜市場)據
說在清領時期,便住著有錢人家的姨太太,而且新莊的藝旦間仔又在附近,所以有錢
人在此交際應酬,一旦遇到喜歡的藝旦,就在這裡金屋藏嬌,漸漸的數量越來越多,
就形成了此地人們口中的『細姨仔巷』。另有一說,臺灣光復初期時,這條巷子比起
別條巷子狹窄,就像細姨仔般的可憐,所以有人就把它稱為 “ 細姨仔巷 ”

《百年老店》
●响仁和
早期北臺灣發展最迅速的地方就屬
新莊,民間各種娛樂活動日益活躍,街
道上處處可見「布袋戲巢」、「戲窟」
及「戲館巷」,象徵著各種戲班及廟會
表演活動極為興盛,這些活動中不可或
缺的道具,就是能帶動現場氣氛的鼓,
自此新莊地區的製鼓業也跟著發達起來。
响仁和傳承至今已有 80 餘年,對傳統鼓
藝傳承頗為用心,且又不斷研發創新,
並與當地傳統藝術連結,已被新北市登錄傳統工藝文化資產,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優人
神鼓、蘭陽劇團、朱宗慶打擊樂團、行天宮、龍山寺、三峽祖師廟、木柵指南宮等大
鼓都是出自响仁和,其名聲更響譽國外,包括日本、馬來西亞、美國、印度、歐洲等
國都爭相使用,自此新莊與製鼓工藝便畫上等號,鼓藝也成為新莊人的驕傲,响仁和
是在 1929 年由阿塗師創立「响仁和吹鼓廠」,專作皮鼓和嗩吶,1973 年阿塗師驟逝,
由第二代傳人王錫坤師傅接手,响仁和取自佛經:「佛響仁和,棄惡揚善」,阿塗師
從製鼓老師傅蔡心匏學習製鼓的手藝,希望自己的小孩多讀書而未積極傳承衣缽給孩
子,卻在 1929 年驟逝,身為家中長子的王錫坤師傅一肩扛起,在摸索中,堅持父親製
鼓的精神,終於將製鼓這門工藝發揚光大至今,成為臺灣製鼓達人,如今已有第三代
加入這一門傳統工藝,除了製鼓外,並有計畫的收集各式各樣的鼓,且規劃空間陳列
展示,供國人參觀研究。
●翁裕美商行
製作麥芽糖已有百年歷史,「有點黏,又不會太黏,金黃又透明的色澤,香又微甜」
是它最佳形容詞,由翁成原創立於光緒二十六年 (1900),現由翁俊治先生經營,如今
11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大部分的生產都已機械化管理,唯一不變的是還再遵循古法釀製純正麥芽糖,新莊在
清代是重要的稻米產區和集散地,也因此新莊成為臺灣重要的麥芽糖產地,以前老街
一帶有 20 幾家麥芽糖商店,整個新莊地區有 40 多家,後來果糖引進生產,且成本低,
因而取代麥芽糖部份食品加工的功能,大部份店家都停產結束營業,一直到今天,唯
有經歷一百多年的翁裕美商行仍然屹立不搖,製作方式仍與過去百年古法一樣,仍堅
持用好的小麥及優秀的臺灣在地米 ( 德國的特級小麥、銀川糯米 ),歷時 6-7 日發芽的
小麥芽及蒸熟糯米,經糖化後精心慢火提煉而製作出更濃醇、更香甜的麥芽膏。
●尤協豐豆乾店
新莊另一個傳統美食就是豆腐干,在日治時期多達 40 幾家,且集中於二堡 ( 今安
全里 ),且此項手藝還傳入大溪,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手工已不敵機器製作,許多
店因而紛紛停業,而「尤協豐」是自清同治起就在新莊開業的老字號,現已是傳承四
代的老店,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老新莊人的美食,清末店主尤先生的祖母遠
從福建泉州渡海而來,落籍新莊,做豆干換取三餐溫飽,由於手藝好,製作的豆干香
醇味美,漸漸打出名號,尤家豆腐製作過程完全依循古法用手工製作、不用石灰粉,
用炭火燒烤的特色,加以中藥上色,散發出炭香味的烤豆干再加上原有的淡淡鹹香味,
至今還可看到白天製作豆乾,傍晚烘烤豆乾,陣陣飄出的香味,吸引不少當地居民和
遊客嘗鮮,尤協豐也是新莊廟街現今僅存繼續營業的一家豆乾店。
●日日用打鐵店
百年打鐵老店取名「日日用」,
是每天都要用到這些刀具的意思,新
莊在清代為北部稻米的主要產區,相
對的農具製造業也非常發達,由第一
代師傅王金磚創立於 1913 年,當時名
為「金日用打鐵店」,至今傳至第三
代,已有百年歷史。六零年代到八零
年代農業興盛,因農業需求,鏟、鋤、
犛、鐮、耙和刀等農具,也正是打鐵
店的顛峰時期,但八零年代後,時代
變遷、務農人口遞減,生活習慣的改變加上工業化,使得百年老字號漸漸地走入夕陽工
業,至今雖已不復當年榮景,但靠著老客人的口耳相傳,雖然手工製作耗功費時價格較
貴,但手工打造的品質優量,是一般機械量產所無法相比的。

《百年古早味》
●老順香餅店
老順香餅店為詹春土先生創立於西元 1870 年,至今已有將近 150 年的歷史,剛
12
新莊的歷史脈動

開始它是做「糕仔」,目前以製作鹹光餅、
喜餅、月餅、鳳梨酥、綠豆椪 … 等各式糕
餅為主,而其中的「鹹光餅」,是相傳於明
代將軍戚繼光為了奉命捉拿海盜,因伙伕在
做飯時灶煙升起,引起海盜來襲,於是戚繼
光為了克服海盜,叫伙伕做些烘乾以便儲存
的乾糧,並以繩子串起,讓士兵方便攜帶,
後人為了紀念戚繼光將軍的睿智,將這種餅
取名為「鹹光餅」,而在新莊每年農曆 5 月
初 1 日大拜拜時,地藏庵文武大眾爺遶境出
巡時,信徒向大眾爺祈福的鹹光餅更成為老街的名產之一,也會有官將首沿途發鹹光
餅給信眾,以期保平安長壽,因此又稱「平安餅」,店內另一商品是「金牌鳳梨酥」,
是因為以前的人還願都會打造「金牌」答謝神明,但窮人家沒錢,只好製作出顏色、
外形都類似金牌的扁型鳳梨酥以表謝意,爾後就成為祭祀神明的糕點。
●瑞香堂油行
「瑞香堂油行」創始人李茂林,當年隨著岳父洪煥其﹙茶油其﹚學習製油技術,
傳至今日現任負責人為李建煌,將原本以純手工製油的方式,約在 1951 年前後改為機
器製造,1993 年更將工廠改設在高雄,在新莊老街上只留販售油品的店面,「瑞香堂
油行」自製產品有胡麻油、小磨香油、花生油、苦茶油等,由於臺灣所生產的芝麻成
本過高,所以,目前都採用國外進口的芝麻,在高雄工廠製造完成後,再將產品運回
新莊的店中陳售或批發至零售商,提起「茂林伯」的香油﹙麻油﹚,便讓人憶起小時
候拎著空的玻璃瓶到「茂林伯」的油店打油﹙買油﹚的景象,百年行業的「瑞香堂油行」
雖然少了現代化的行銷包裝,但屹立不搖的口碑與傳承幾代的信譽是無法取代的,「瑞
香堂油行」也是目前新莊廟街僅存的老字號油行,可惜百年招牌已失竊。
●金合和餅行
是一家父子相傳四代的百年傳奇老店,製作出來的糕餅新鮮、料純味美,保持完
整的古早味,店裡除了鹹光餅 ( 繼光餅 ),還有賣發財餅、泡餅、白豆沙餅、綠豆沙餅、
咖哩肉酥、豆沙餡餅以及麻荖等各式傳統糕餅。
●阿瑞官粿店
阿瑞官粿店目前已有百年,傳承五代,每
一代都有自己最會做的粿,太祖是發粿最出名,
第二代阿嬤是碗粿,第三代是紅龜粿,現在也都
有做,但是發粿是農曆過年客人訂才做,第四代
芋粿巧,第五代南瓜粿。店內掛著一首興直堡的
童謠,「阿瑞官以前住唐山,唐山歹景緻,搬來
13
圖片來源 / 拍攝於阿瑞官粿店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新莊竹子市,街頭街尾喊粨粿」,歌謠中的阿瑞官 (『官』就是稱呼嫂子的意思 ) 是來
自同安的謝氏瑞,也就是蘇家祖傳發粿創始者,也就是現今第四代蘇文明的曾祖母「阿
瑞官」,原以搬運酒廠酒粕賣給養豬人家,維持家庭生計,後改行自製傳統的糯米食
品「粿」,民國初年生的蘇添福延續阿媽阿瑞官製粿,現由蘇文明繼承家業。

《百年宅第》
●林泉成宅
這棟古厝約建造於大正 9 年(1920)「市區改
正」之時,目前新莊老街的老房子大多已凋零頹圮,
而保留完整的林泉成古厝,屬於「臺灣長條型連棟
式店舖住宅」的型式,自然總是吸引許多遊客佇足
觀賞,閩南式的屋身,但採用當時引進的鋼筋及水
泥為結構,立面山牆有當時繁複的花紋裝飾,山頭
有「十德堂」題字,而一、二樓之間的橫帶裝飾則
題有「林泉成」三個字,一樓的拱形開口處以拱心
石為裝飾,廊柱的柱頭及柱底也都有幾何線條裝飾,
都是當時流行的建築樣式,現第四代子孫仍居於此,
經營擇日館。

百年學校
●新莊國小
前身是日治時期,是新莊辨務署
署長山雄熊氏申請設立的「臺北國語
傳習所新莊分教場」,1898 年 4 月
1 日成立時,是借用文昌祠作為上課
地點,而在〈臺灣公立公學校規則〉
頒布後,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
於同年 1898 年 10 月 1 日獨立為「興
直堡公學校」,直到 1910 年,第一
批校舍興建完畢,才有部分師生遷到
新校舍上課,並向林熊祥購買校地
1.2616 甲校地增建校舍,公學校才逐漸完備,1921 年 4 月 29 日,校名從「興直堡公學校」
改為「新莊第一公學校」,1968 年 8 月 1 日,再次更名為「新莊國民小學」,至今仍再
使用的四連棟紅磚教室,為 1912 年興直公學校之舊校舍,這棟建築符合當時日本學校設
計原則之磚造校舍,其磚拱與「拱心石」的砌造仍清晰可見,已登入為歷史建築。
14
新莊的歷史脈動

《廟宇巡禮》
●保元宮
建於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俗稱王爺宮或太子爺廟,主要奉祀池府王爺及
中壇元帥,相傳早年新莊常因大嵙崁溪 ( 今大漢溪 ) 氾濫成災,民間深受水患之苦,當
時有池府王爺的王船因大水漂流到「茄苳腳」(今新北市新莊區文明里),當地居民
認為池府王爺可以鎮水患,後來增加奉祀渡船班的中壇元帥,亦即李哪吒三太子,又
因臨近為水運碼頭,來自大溪的竹子,順著大漢溪流到新莊,就在這裡卸下,做為建築、
米篩或燈籠的材料,是竹子集散中心,又稱竹子市,兩百多年歷經六次整修,廟的正
殿左配祀福德正神、右配祀註生娘娘,正殿尚祀南營蕭將軍、北營連將軍,均為昔日
渡船班所屬金義安子弟班之神將,農曆六月十八日為池府王爺聖誕生日,前一天會舉
辦遶境活動,農曆 9 月 9 日為中壇元帥聖誕,會在前二天舉辦遶境活動,聖誕慶典活
動的重頭戲有舉行傳統木炭過火儀式,俗稱『弄過火』,原為清代大嵙崁溪畔渡船班
所奉祀的中壇元帥聖誕祭典活動之一,包含參與者必須先淨身、齋戒、避除不潔的禁
忌,此儀式已被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儀式採「過炭山」形式舉行,特色在以檀香
粉取代臺灣地區常見之撒鹽米作法,宮旁有保存淡分憲示禁碑,為清道光 17 年(1837)
淡水同知婁雲立碑告示,嚴禁永安圳下各佃戶任意毀汴截流、擲物塞狹,藉端爭較,
並應依約定按甲立汴,按分送水,此碑材質為觀音山石,碑文字體清晰可辨,已被文
化部登入為歷史建築碑碣,保元宮前面左邊約一百公尺處當地人稱草點火是賣煤油點
燈的地方,緊接草點火五十公尺的範圍當地人稱麵線埕,此大埕是賣麵線者晒麵線的
地方,約在新莊路 188 號附近,舊郵局所在地,以前為林本源家族,用石砌成的倉庫,
因為早期新莊圍的隘門區域稱作大城,而林家的倉庫稱為城中之城,當地人稱破城仔,
再往前為板車招呼站,提供人力拉車,將各地的人或物載到新莊,到新莊後再作船去
大陸,人貨往來,行成非常熱鬧的景象,當地人稱土車間,地點約在今新莊路 259 巷,
而現今大觀路到中正路華南銀行一帶為林本源家米倉及鹽庫,也是林本源家族的發源
地,當地人稱鹽館田寮。

●新莊神社舊址
新莊神社原本只是地藏庵前的一片墓地,1936 年 7 月 14 日,新莊神社開始動工,
1937 年 11 月 7 日,新莊神社開始鎮座啟用,祭祀明治天皇、倉稻魂大神、與北白川宮
能久親王。1944 年 1 月 16 日,新莊神社從無格社升格成鄉社,新莊神社於臺灣光復後
的 1950 年拆除,並在原址成立新興血清研究所,研發血清與疫苗,1966 年,此土地被
賣給和泰豐田汽車公司蓋了工廠,成為豐田汽車在臺灣的生產基地,原屬新莊神社石
燈籠、狛犬和大小神轎移至地藏庵。

●地藏庵
又名大眾廟、大眾爺廟,起源於祭祀清代以降死於械鬥及貧病之無主孤魂,每年
15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農曆五月初一舉行大眾爺繞境 ( 俗稱新莊大拜拜 ) 的祭典,因含有紀念移民開發史及族


群整合的歷史意義,同時也被認為是官將首的起源地,2010 年,新北市文化局將此祭
典以「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祭典」之名登錄於新北市文化資產的民俗及有關文物。
創建於乾隆廿二年(1757),由陳謙興捐地所建,蓋在亂葬崗之上,主祀地藏王菩薩、
大眾爺、董大爺、目蓮尊者、十殿閻羅、註生娘娘、境主公、土地公、三寶佛及觀音
菩薩等。嘉慶十八年(1813)、光緒元年(1875)、1912 年、1972 年皆有重修,廟宇兩
邊雕刻為對場作,及北部著名的彩繪師傅,人稱「成師」的許連成彩繪作品,廟方還
保由新莊神社遺留下來的神轎,1978 年蔣經國將此廟斥資新臺幣四百萬元興建的圖書
館,命名「大眾圖書館」,1988 年,八旬的新莊市民周榮富捐新臺幣一千一百萬元給
此廟,興建文化活動中心。現今廟中供奉名為「文武大眾爺」的神靈,其中「文大眾
爺」是指未參加戰爭、械鬥、因貧病過世的亡魂們,而「武大眾爺」乃為因戰亂、械
鬥殉身的亡魂們。由辜顯榮致贈地藏庵之范謝將軍老祖的記實中可知,地藏庵可能於
俊賢堂成立之前已有遶境活動,地方士紳為了擴大文武大眾老爺聖誕祭典遶境之需求,
在 1912 年成立俊賢堂,始具規模,俊賢堂成立初期以「十二結」為組織,各結選出爐
主負責該年度遶境「撿緣錢」之責任,光復後持續運作至約 1974 年分區遶境後,改由
各里里長收取緣錢,2011 年起改由地藏庵補助費用予各組俊賢堂,結束為期九十餘年
撿緣錢之習俗,農歷五月初一是新莊大眾爺的平安祈福祭日,活動分為夜訪、日巡,
前一日下午開始,官將首舉行喊班儀式後,在新莊、中港厝、頭前兵分三路進行夜訪,
暗訪是一種驅鬼的宗教儀式,由七爺、八爺及眾「關將」浩浩蕩蕩的走訪大街小巷,
以求把鬼魂驅出新莊街鎮之外,在五月初一日巡,則以大道為主要路線,當天在繞境
沿路的大小廟宇,均會組成各式陣頭及各廟的主神結集於大眾廟,於當天下午會同大
眾爺兵分三路舉行盛大的繞境活動,遶境隊伍綿延數公里,隨行「關將」會沿路分發
鹹光餅及平安符,俗稱為「打八將」的習俗,民眾會搶食掛在官將首身上的「鹹光餅」,
因據傳經法師開光、以指印敕的鹹光餅有吃者平安的作用,尤其是官將首佩帶於脖子、
腰間及武器上的最具功效,祭典當晚,許多新莊人會宴請親朋好友吃流水席。

●廣福宮
創建於清乾隆 45 年(1780),由客民劉氏家族捐建,廣福宮俗稱「三山國王廟」,
正殿供奉三山國王,後殿奉祀三山國王夫人,為粵籍移民的信仰中心。「三山國王」,
指的是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阿婆墟之獨山、明山、巾山等三山神的總稱,這三山神是粵
東潮州府轄下九縣人民的守護神,當粵人渡臺,多攜其香火前來,潮州籍劉姓家族於
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新莊平原上開鑿劉厝圳(萬安圳)後,使得此地的生產力大增﹐
位於最熱鬧的新莊街上的廣福宮便是此時期潮州人經濟及宗教信仰實力之明證。道光
年間,臺灣北部械鬥頻繁,潮州籍民紛紛遷移至宜蘭、桃竹苗一帶客屬移民集中地區,
廣福宮因而乏人照料而香火頓衰,必須依賴遠走客鄉的粵籍移民捐款,才得以勉強維
16
新莊的歷史脈動

持。光緒八年(1882)大火肆虐,
廣福宮被毀,光緒十四年(1888)
新竹士紳陳朝綱發起潮屬九縣籍
民重建。昭和十一年(1936),
由鄭福仁勸募,再次重修,遂成
今日之貌。廣福宮之建築形式屬
於街屋式格局,為了適應鬧市環
境的特性,只能採縱向發展,構
成長條形的格局,廣福宮的山門
並 未 翻 新, 仍 舊 保 有 原 來 的 面
貌,廟外有雙獅伏臥,石柱及屋
椽雕刻極精細,屋頂的剪粘始終保有傳統形貌,屋頂未上釉的朱紅板瓦與筒瓦,及綠
釉勾滴,色彩豐富而不落俗套,山牆以磚砌成表面粉白,外牆以夾泥做成雲狀之脊墜,
不上任何顏色,非常樸素,廣福宮的石材用本土的觀音山石,後殿的牆壁則以昔日來
自中國的烏磚建造,十分堅固美觀,全廟木雕雕飾生動活潑而富於變化,最大的特點
是完全未上漆,呈現出古樸之特色,由於閩粵械鬥後客家人退出新莊遷往桃園、中壢
一帶,廣福宮香火日稀,經費缺乏,一直未有大規模整修,遂能保留百年古廟之風采,
廟中現存兩方珍貴古碑,一為劉偉近、劉能詒等所立「奉兩憲示禁碑」,立碑年代在
乾隆十五年(1750),原立於土地廟,其內容是潮州移民劉偉近等人屢次陳請淡水同
知重申禁止閩人以修建寺祠為名,行勒派苛斂之實的一道禁令,可見當時三山國王廟
並未建置,另一方古碑則是劉炎光、劉南山等數十人樂捐所購前土地的紀念碑,但因
風化太甚,字跡不明,年代已無法確認,1985 年登錄為國定古蹟。
●新莊福德祠
建祠年代不詳,根據文獻記
載乾隆 13 年 (1748) 重修廣福宮前
的土地祠,廟中香案上年代刻有清
乾隆辛丑年間(西元 1781 年),
主祀福德正神、福德夫人,俗稱土
地公、土地婆,並配祀二位文武判
官,是新莊地區歷史最久遠的福德
祠,屋簷上交趾陶作品,是以三國
演義中的「空城計」』故事為題材,
廟曾整修 4 次,依序為 1882 年、
1952 年、1976 年、1994 年。
17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文昌祠
文昌帝君本供奉在慈祐宮配殿,嘉慶十八年 (1813) 因慈祐宮年久失修,由當時知
縣曹汝霖發起整修,後因尚有餘款,便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廟,並於廟旁設置義塾,
光緒元年 (1875) 因地方有感於文昌祠面積狹小,在傅端銓擔任艋舺縣丞時邀集地方仕
紳募款,將文昌祠由慈佑宮右側遷移至碧江街現址,1895 年臺灣割讓予日本,1898 將
此設立為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直到 1911 年興直公學校(今新莊國小)落成後
才遷離文昌祠,後因日治期間推行皇民化政策,開始強烈要求臺灣人說國語(日語),
禁止漢化教育,並推動「寺廟整理」,裁併臺灣傳統寺廟,放棄臺灣民間信仰,文昌
祠因而閒置,後曾作為日治時期本省籍警察吳金連住所,光復後改由慈佑宮當時住持
心悟法師家人進住,1948 年文昌祠舉辦大型祭孔儀式,參與者約有 2000 多人,使得文
昌祠的香火一度復甦,1949 年曾被當作為總統府歷史檔案存放文物用地,至 1961 年代
初期才將文物移出,不久後鎮公所出借地方給明德幼稚園使用,1982 年《文化資產保
存法》公布後,由地方人士 1984 年成立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後公告為古蹟,1987 年
幼兒園遷出,廟宇空間格局為雙殿、直進一院的形式,前為三川殿、後為正殿、兩旁
為廊、中為內埕,主祀文昌帝君 ( 農曆二月三日聖誕 ),左右侍從為天聾 ( 左 ) 地啞 ( 右 ),
代表著「天機不可洩漏」、「文運人不能知」、「文人須謙卑少言」等含義,左廳陪
祀為大魁夫子,右廳陪祀為歷代聖賢神,另有仿效四川梓潼縣文昌帝君祖廟設立的瘟
祖殿及祿馬殿,正殿「世範儀著」匾額,是 1824 年由新莊縣丞詹英所題 ( 現懸掛者為
仿作 ),單簷燕尾式屋頂,正脊幾乎無裝飾,正面牆底雕櫃臺腳,三川殿屋頂用黃色琉
璃筒瓦配上青綠色勾頭,藍色滴水襯映大紅色檐板,木作以紅色為主調,三組板門及
門檻為大紅色,殿內牆上彩繪及殿外照壁上的「麒麟」皆出自名師陳壽彝,樑柱、門
楹皆未刻字,也無對聯,也無門神,民間祭拜的供品,通常以生菜為主,尤其考生會
將其准考證和供品一起放桌上,供品則帶有象徵意義或取其諧音,如礦泉水代表文思
泉湧、橘子代表吉利、蔥代表聰明智慧、金棗代表金榜題名、芹菜代表勤讀、菜頭表
好采頭、熟蹄代表熟悉題目,1985 年登錄為直轄市市定古蹟。

●慈祐宮
慈祐宮的興建年代眾說紛紜,據連橫所著《臺灣通史》:「慈祐宮,在興直堡新
莊街,康熙 25 年建,祀天上聖母。而余文儀的《續修臺灣府志》記載,慈祐宮於雍正
9 年 (1731) 所建,又根據廟中所嵌同治 12 年 (1873) 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則明確
記載為雍正 7 年 (1729),1748 年 ( 乾隆 13 年 ) 新莊街大火,天后宮受到波及,於 1753
年重修完成,廟後並闢池鎮火,原名為「新莊天后宮」亦改名為慈祐宮,開山祖師為「臨
濟正宗三十八世上志下修懷公和尚」,慈祐宮建築為三開間四進二廊,經過多次整修,
但石刻與彩繪仍保有名師作品,如包含嘉慶年間雕刻的石獅、乾隆十六年(1751)信
眾所獻的供桌、乾隆二十九年(1764)嵌在壁上的聖母香燈碑及渡稅店租額碑、1779
18
新莊的歷史脈動

年的重修慈佑宮碑立石、1790 年
天后宮祀田匾第一方木匾立石,
以 及「 德 參 天 地 」、「 海 宇 攸
寧」、「德參一六」等多面老匾
額,其中「德參一六」為王得祿
( 為清治時期官位最高的臺籍官
員 ) 所題,正殿的龍柱為大陸師
傅所刻的單龍蟠柱無鏤空雕的清
朝中葉風格,最名貴的一尊神像
為明朝的魁星爺,樣貌為紅髮青
面、頭生雙角、巨口獠牙,左手
執銀錠,右手執殊筆,還有一頂古董鸞轎,在農曆三月二十一日媽祖誕辰時會載媽祖
神像遶境,剪粘則有葉進祿的作品,1927 年整修是由陳應彬主持,1967 年重繪的三川
殿門神,原說是陳壽彝與許連成的對場作 ( 但經考證是黃陳邦 ),1994 年,廟方委請建
築師楊仁江,將原以瓷磚裝飾的壁堵全數改回傳統的泥牆及雕刻,創建至今共經歷九
次大型整修,留下每個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現今被登錄為直轄市市定古蹟。

●新莊武聖廟
根據連橫所著《臺灣通史》:「新莊武聖廟,係在清乾隆 25 年,由貢生胡焯猷在
興直堡新莊倡建。」,當時是由慈佑宮主持僧志修和尚推動建廟,奉祀主神為漢壽亭
侯關羽,是臺北地區最早的關帝廟,也是當時淡北地區最大的武廟,嘉慶二年(1798)
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人張穆,捐錫口庄(今松山)田地為廟內香祝的產業,道光元年
(1820)新莊縣丞王承烈,會同地方仕紳林平侯等集資重修,並在仕紳高玉峰捐獻廟
前土地下,將本廟擴建為縱深三進之大廟,分為前殿、正殿及後殿,咸豐三年 (1853),
新莊發生漳泉械鬥,武聖廟遭受嚴重破壞,直至同治元年 (1862) 新莊縣丞郭志緯,倡
議重建武聖廟,並由北臺灣眾多仕紳、商號及中臺灣首富霧峰林家大老林奠國 ( 林獻
堂祖父 ) 等捐獻,於同治七年(1868 年)才完成,並在後殿迴廊豎立「重修」及「置
產」二木碑。臺灣光復,武聖廟進行第三度的修建,1979 年也進行過一次整修,武聖
廟 1980 年成立管理委員會,武聖廟的建築與其他廟宇最大不同地方為三川殿大門上,
沒有畫上門神,而以 108 顆門釘代替天神,象徵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具有辟邪
鎮煞的威能,而且 108 是 9 的倍數,9 是最大吉數,此種也是遵循古制的門扇作法,門
釘的原始功用為遮蔽板門上的釘頭,正殿主祀關羽,其中關聖帝君為較少見到的「軟
身關公」,左配祀關平太子,右為周倉將軍,都是早期的泥塑工藝,後殿供奉「歷代
聖賢神位」,正門是神明走的,只要特殊慶典及春秋二祭開啟,春祭於農曆正月 11 至
15 日舉行,正月 13 日是關聖帝君的得道之日,農曆正月 12 日舉辦遶境活動,秋祭於
19
132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農曆 6 月 20 至 24 日這幾天舉行,6 月 24 日為關聖帝君的聖誕,舉辦三獻禮祭儀,而
在每年元宵節前後,廟前都會舉辦 " 擲炮臺 " 或稱攻砲臺的元宵習俗活動,武聖廟雖經
多次重修,但在牌匾保存方面仍屬相當齊備,懸掛在正殿的相傳是沈葆楨所書的「萬
古精忠」古匾,年代已相當久遠,而在山川殿藻井下掛有吳敬恆(稚暉)所書的「浩
然正氣」,歌頌著關聖帝君令人景仰的氣節,正殿左右兩側所見「忠孝」、「節義」
是拓自朱熹 ( 後世稱朱文公 ) 筆蹟,不少人都聽長輩說過黃欉在武聖廟靈驗的事蹟,黃
欉臺灣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柑園(今屬於新北市樹林區)人,經營三峽白雞(今新北
市三峽區白雞路)的煤礦,初期挖不到煤礦,來到新莊武聖廟求關聖帝君幫忙,從此
躋身礦業鉅子,武聖廟為慶祝建廟二百六十週年,特別以傳統工法配合現代藝術,運
用廟中蠟燭紅色燈條及簍空設計,突破傳統設計出一座牌樓「赤曜牌樓」,因而登上
國際媒體,1985 登錄為直轄市市定古蹟。

《資料來源》
●新莊市志 ●新莊市公所
●國家文化資產網 ●响仁和
●日日用打鐵店 ●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庫 ●阿瑞官粿店
●維基百科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網路

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