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131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華 山 1914 文 化 創 意 產
談 業園區及華山貨運站
圖.文 / 林溢祥

《前言》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下簡稱華山園區),
最近幾年表現地非常熱鬧,不過大多數人並不了解它更
是珍貴的文史教材。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八德
路交叉路口及金山南路、金山北路、杭州北路及市民大道一帶所圍出的區域,鄰近捷
運板南線忠孝新生站。華山園區於 1914 年建立,範圍共 7.21 公頃,華山園區內的建築
是以製酒廠區進行階段性的擴建,大多建造於 1920 至 1930 年代,又因製酒的特殊需求,
而具有獨特的建築特色。酒廠遷走後,這些老建築具有的懷舊及藝術氣氛,加上建物
室內高挑的空間,適合各種藝文活動使用,因此一度荒廢的酒廠舊建物能幸運地被保
存下來,列為歷史古蹟,老建物也重新找到了生命力。舊酒廠成為藝文展演場地。
當初日本人選在這塊地興建酒廠,有幾個重要原因:首先是製酒最重視的水源,
經過當時的勘查後發現,此區有臺北地區最適合酒廠使用的地下水。其次是鄰近鐵路,
方便原料及成品的運輸,最重要的原因是鄰近臺北城這個主要的消費市場與工人來源
的不虞匱乏。日治時期初設廠時,此區(三板橋庄)仍是一片稻田,八德路是僅有的
聯外道路。華山園區前身為造酒場與樟腦場。造酒場歷史始於 1914 年(日治大正 3 年)
由日人阿部三男與藤本鐵治合夥創辦「芳釀社」,產銷當時深受歡迎的「蝴蝶蘭」牌
清酒,及人參酒;並首創以冷藏式製造法,克服氣候因素產製清酒。後由資本家安部
幸之助擴大投資,改組為「日本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場」,陸續增建園區各廠房,高峰
期雇用員工多達 400 人,是當時臺灣最大的造酒場之一。民國 11 年(1922 年), 臺
灣總督府實施專賣制度。專賣局先是租用當時逐漸沒落的日本芳釀株式會社,7 年後的
1929 年正式收購,成為總督府直營的造酒場。直到 1945 年,它是日治臺灣總督府專賣
局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在 1931 至 33
年間大興土木,展開「新工場建設時期」,今日園區所見廠房,幾乎都是此一時期所建。

26
談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華山貨運站

民國 34 年(1945 年),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
1918 年,2 月 5 日「日本樟腦株式會社」成立,本店位在神戶,為日治時代臺北
2 座現代化樟腦工廠之一,與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南門工場(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
區),是日治中期臺灣僅有的兩處從事樟腦加工提煉的現代化工廠。見證整個臺灣樟
腦產業之興衰。臺北支店工場位於樺山町的土地,是由當時仍屬民營的日本芳釀株式
會社以無償方式提供。日本樟腦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在芳釀酒工場西北側(現在的紅磚
六合院)設昇華工場,從事精製樟腦,此即為後來的精製工廠;1919 年(日治大正 8
年),除了精製工廠外,另外建造數棟的倉庫。其結構均為紅磚造建築。1930 年(日
治昭和 5 年)再擴建工場一座,以試製精製粉末樟腦。1947 年,臺灣省專賣局為加強
生產起見,調整生產機構,增設樟腦、火柴、菸葉、酒業等公司,南門工場與昇華工
場均納入該公司管理。之後專賣局則改組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北酒工廠改稱「臺
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一酒廠」;樟腦公司則改隸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樟腦局。1953 年,樟
腦局回到公賣局,改為臺灣省樟腦煉製廠,華山的樟腦廠成為臺樟廠的「精製分廠」。
而酒廠則再度改名,稱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北第一酒廠」(加了「臺北」二字)。
樟腦工廠則因市場日漸萎縮,在 1967 年廠房與土地移交臺北第一酒廠接管。
臺北酒廠歷經多次改組與更名,其中用得最久的是 1957 年到 1975 年的「臺灣省
菸酒公賣局臺北第一酒廠」,長達 18 年;第二長的是 1975 到 1987 年的「臺灣省菸酒
公賣局臺北酒廠」,維持了 12 年。臺北酒廠早年生產價格低廉、以樹薯為原料的「太
白酒」成為一般民眾日常消費的最愛。大約從 1950 年代中期,臺北酒廠的米酒產量逐
漸增加,酒廠配合政府政策,研發各種水果酒,開始了臺北酒廠的黃金時代,甚至獲
得「水果酒工廠」的暱稱。隨著經濟發展,位於臺北市鬧區的臺北酒廠,因地價昂貴,
加上製酒所產生的水污染問題難以克服,臺北酒廠遂配合臺北市都市計畫於 1987 年 4
月 1 日,搬遷至當時臺北縣林口工業區,華山作為酒廠的產業歷史故事也畫下句點,
現在這些古建築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展示場。其製酒產業的縮影不但與百姓生活息
息相關,更見證了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時期的臺灣酒類專賣的歷史。

《導覽重點》
◆華山地名的由來
看到「華山町 ‧ 藝術生活市集」、「華山町 ‧ 耶誕響叮噹」、「華山町百攤 ‧ 擺攤」
等以「華山町」為名的主題活動,自然引起好奇為什麼有人將該園區和周邊一帶稱為
「華山町」。要瞭解華山園區所在地名的名稱由來,得從早期的歷史談起。華山園區
在清朝時期原稱三板橋庒大竹圍,民國 11 年(1922 年),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實施町
名改正,造酒場地址改為「樺山町 80 番地」。而「樺山」的名稱乃取自日本治臺的首
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的名字而來。日治時期樺山町的面積頗大,今天的行政院和

27
131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監察院,也就是當時的臺北市役所和臺北州廳,樺山貨物站,臺北酒廠等政府單位,
都歸在樺山町裡面。至國民政府時期再將「樺山」改為「華山」,並沿用至今。
第一次進入華山園區,很容易東西南北搞不清方向,到底華山園區要怎麼逛呢 ? 其
實,華山園區分為「東、中、西」三大區,如果能先了解臺北酒廠過去的生產流程及
空間配置的演變歷史,再搭配以下這張園區地圖,華山園區沒有想像中的難逛。

園區地圖 / 取自華山園區官網 林溢祥改繪

華山園區建物年代及用途
年代 場 館 編 號 (用途)
1914 中 3A 館(清酒工坊)
1918 西 1- 西 7(紅磚六合院,樟腦精製工場,歷史建築)
1920 中 1 館(高塔區:臺北市市定古蹟、服務中心)
東 3 館(烏梅酒廠:自製品倉庫。臺北市市定古蹟、烏梅劇院)/中 5B 館(鍋爐室)
1931
/中 6 館(光點華山電影館)/煙囪(臺北市市定古蹟)
中 4A B 館(米酒作業場,歷史建築,2021 升級臺北市市定古蹟)/中 4C 館(蒸
1932
餾室,歷史建築)。
東 2 館(四連棟,歷史建築,2021 升級臺北市市定古蹟)/中 5 館(Legacy,傳
1933
音樂展演空間)
1937 東 1B 館(車庫工坊)
1938 東 1A 館(車庫工坊)
1959 中 2 館(果酒大樓)
2003 華山劇場
2012 中 3B( 千層野台 )
表格/根據官網資訊整理製作

28
談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華山貨運站

現今華山園區的空間配置大致是在 1930 年代確立的,對照當時的生產流程的配置


來說,臺北酒廠的酒類生產,由廠區北側的鐵路運輸帶來原料,經原料倉庫送至生產
各酒類的中央區域,主要是製酒(紅酒、米酒、再製酒)的場區,完成後送至自製品
倉庫暫時保存,經過包裝工場的包裝後,再利用廠區北側的鐵路運輸出去;在北側的
鐵路邊也就近設置了原料倉庫、雜品倉庫、與壜置場(放置酒瓶的地方)等。廠區內
部有發達的臺車軌道網幫助搬運物品。大致上南側的區域,一整排做事務室與食堂。
西側鄰近道路與都市的區域則規劃為官舍區。從以上生產流程及以下空間演變的歷史
來看,更能清楚理解現在園區內建築物分佈的邏輯。首先在 1920 年代末期向北擴張至
鐵路邊。1937 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在此區新設樺山貨運驛的場站需求,而失去
北側的部分土地,轉而向東擴張納入今日的臺北資訊園區那塊地;遂形成西半部製酒
而鄰近鐵道邊的北側的運輸功能以及廠區東半部倉儲的空間配置。再來是納入原有的
樟腦精製工場;之後則是隨著金山北路與新生高架橋的興建,使得四連棟及車庫工坊
被迫切割、拆除,廠區也從高架道路分成酒廠主體的西區和轉作倉庫用的東區,新路
的切割也間接的導致酒廠的遷廠;最後則是閒置期間將部分原樟腦精製工場、第一蒸
餾工場與辦公室撥給審計部以及因應鐵路地下化工程所需而拆除華山車站的部分倉庫
與月臺。
◆華山劇場
從八德路望向華山,第一個進入眼簾的是一
片馬蹄形的草地,翠綠的盡頭可以搭建舞臺,
草地則是觀眾席;這就是「華山劇場」。華山
劇場位於高塔前的戶外廣場,是園區內最大型
的戶外廣場空間, 2003 年經造景計畫,設計成
一處具有戶外舞臺區及木板步道休閒廣場,規
畫靈感來自義大利西耶納(Siena)的教堂廣場,園區最高的場館建築「高塔區」相當
於教堂的鐘塔,馬蹄形的青草緩坡與原木棧道則是親民的廣場。
◆藝術大街
從金山北路方向到華山園區,過華山劇場,
就是藝術大街。藝術大街原為酒廠貨品的運輸
通道,連接園區內東側建築群的戶外廊道式空
間,是主要的人流動線,藝術大街西側是果酒
大樓、米酒作業廠、再製酒作業場、和包裝作
業廠,東側則是車庫工坊、四連棟與烏梅酒廠。
這裡連接了過去的製酒區、包裝區和倉儲區,是舊酒廠貨品的主要運輸通道。目前在

29
131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地上還留有昔日運輸軌道上的木棧,既做為裝飾,也見證這條廊道過去的用途。由於
最大型的展館都在這條動線上頭,藝術大街成為各策展單位的兵家必爭之地,開放的
街道上,也常有街頭藝人在此演出,十分熱鬧。
◆東 1AB 車庫工坊
位於園區東側第一棟的車庫工坊,與四連棟
一樣在金山北路的開闢中被切割。車庫工坊所處
位置的空間利用變動甚大、分為前後兩棟,是華
山園區第一棟整修完成的建築。但由於都不是酒
廠的造酒重心,平面圖的資料較少,也導致歷年
來的用途乃至起造年份較不清楚。建築年份可能
介於 1937 年至 1938 年。可以確定的是,在今金
山北路開闢後,車庫工坊的前棟為休息室之用,後棟則是酒槽、蒸餾室與消防車庫,車
庫工坊之名即由此而來。由於酒屬易燃品,酒廠萬一發生火災將釀成嚴重的損失,而為
了降低火災的損害特別設置車庫工坊讓消防車可以在火災發生時就近反應。
◆東 2 ABCD 四連棟:大型展覽空間:臺北市市定古蹟
繼續走下去,是建於 1933 年的東 2 四連棟。最初主要為「紅酒貯藏庫」,在 1981
年因金山北路拓寬,面積縮減,而改裝成四棟連續但長度不一的建築。見證酒廠創新
製酒過程與都市道路網發展的四連棟,於 2003 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21 年升級為臺北
市市定古蹟。目前四連棟西側山牆爬滿了攀藤植物爬牆虎,彷彿出現在童話故事裡的
房屋,不僅具有降溫功能,又不易損壞建築物本體,搭配四季變化還能展現不同風貌。
看起來就像峰峰相連的山脈,構成園區獨有的景致。四個長廊空間均於西側山牆開設
主要出入口,立面有山形山牆,所有出入口上方均設置雨庇。山牆上有拱頂石裝飾,
牆面有弧拱窗、洗石邊框裝飾、水平裝飾帶,室內為長形廠房建築,加強磚造結構,
鋼骨鋼筋混凝土柱樑系統。搭配內部大跨距的
鐵桁架石綿瓦屋頂,大尺度的室內挑高空間。
四連棟僅設置少量附窗柵的氣窗及通氣口以降
低日照的威脅並能收通風之效。為舊倉庫注入
現代建築特色和功能,是喜愛老建築物的人最
愛取景的畫面。四連棟最常被用來舉辦大型展
覽,如果你來華山文創園區看售票展覽,通常
直接走到這區準沒錯。
◆東 3AB 烏梅酒廠:自製品倉庫。臺北市市定古蹟、烏梅劇院
建於 1931 年的東 3 烏梅劇院。是酒廠北側廠區的第一棟建築,由於多年來外觀幾

30
談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華山貨運站

無變動保存完好,2003 年指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日
治時期本建築一直作為「貯酒庫」,貯放自製成品酒類,
戰後曾一度改為威士忌作業場。1959 年威士忌停產、
1966 年高級威士忌停產,本建築遂改回貯酒庫使用。
文創園區時期,由於倉庫內散見烏梅酒桶故被誤作烏梅
酒廠,連帶使古蹟登錄名稱也誤為烏梅酒廠。2016 年
底正式以「烏梅劇院」重新開放,昔日的鳥梅酒場,現
在是劇場界愛用的演出或排練空間。為表演藝術工作者
打造全新創作舞臺,館內有階梯式觀眾席、劇場專業設
備。建築特色與隔壁的四連棟相似。都是具有鋼筋混凝
土柱樑系統及加強磚造結構,為獨棟式廠房建築,長廊
式的室內空間。另外由於倉庫需要避免日曬與良好的通
風,本棟建築並未開設大面積的窗戶,而是建築物每一
扇窗子都設置有格柵的氣窗與下方通氣口。氣窗的格柵
特別設計成三角柱阻擋日曬。避免陽光直射,使倉庫存
物具備防曬功能。倉庫的每一扇門上方都有雨庇和兩個
氣窗。室外特殊的山牆裸露的柱樑架設上槽鋼桁架,以橫向列柱鏤空的視覺穿越感,另
外室內混凝土框架的斜撐樑、與屋架相接的托樑石、大跨距的鐵骨屋架。這些特色都具
體表現了 1930 年代臺灣工業建築的技術水準,為園區內三大市定古蹟之一。柱樑系統、
建築結構等都是 1930 年代臺灣工業建築技術水準的活見證。
◆中 1 高塔區:臺北市市定古蹟、服務中心
從八德路、忠孝東路一帶步入華山,第一個看到的建築物,是由三棟高低錯落建
築構成,被稱為「高塔區」。此區是建於 1920 年。最早作為釀造米酒的空間,整區樓
高錯落起伏,呈現不同時代的工法及建材特性,而服務中心就在最左邊的灰色建築 1
樓。在園區內遇到任何疑難雜症,來這裡就對了。高塔區過去是酒廠時代的品管試驗
室,做為實驗不同酒類的研究空間。指的是工廠南面高低錯落有致的建築群。「高塔區」
是文創園區時期的藝術家所起的名稱。2003 年 3 月,本區建築物被指定為臺北市市定
古蹟。
三層磚造水泥
結構,高塔區依照
當時的需求,分別
於不同年代逐次修
建而成,因此有著
與其它年代較晚的

31
131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建物有不同的外觀與風格。也因為不是同時規劃、興建,因而形成樓高錯落、建材相
異的景況。 高塔部分的正面、平面都有嚴謹的對稱性,入口處原有一鑄鐵托架的木製
雨庇,正面以山牆、拱圈、飾帶裝飾,牆面為洗石子,搭配多扇直立木窗及木構弧拱窗,
及局部木桁架及斜屋頂,構成極具特色的建築風貌。依附在旁的紅磚建築則為當時的
「研究股」,紅磚牆面則為清水紅磚。後來西側高塔又改為試驗室之用,東側也曾短
暫作為事務室。戰後,西側仍為試驗股與品控股,除了辦公室外亦包含化驗室與試驗室;
東側則為研究股辦公室。從南側立面看似是兩棟但其實是互通的;因為建築樣式特別
且位處園區的門面,已然成為園區代表性的建築。其中最高的一棟樓目前做為遊客服
務中心(一樓)使用,遊客中心樓上有北藝大華山學堂。
◆中 2 果酒大樓:果酒練舞場
興建於 1959 年的果酒大樓是園區內最年輕
的一棟建築。一樓為水果酒倉庫。倉庫入口在
東側,四周呈密閉狀態,只在上方兩側設置氣
窗以及下方開設通氣孔。一樓室內的四根方柱,
將空間分隔成兩半,適合做為中小型的展覽場
地或會議空間。南側室外有樓梯從建築物外通
向二樓,樓梯間多餘的空間設置廁所。二樓外
凸的走廊可遮雨。二樓為酒廠禮堂,原為酒廠的集會之用,是一棟造型特殊的建築物。
文創園區將此棟誤作「果酒大樓」,事實上果酒大樓是另一棟已經拆除的大樓的名稱。
2016 年重新規畫整理,特別將 2 樓禮堂定名「果酒練舞場」,二樓西側未採光面則是
一座舞臺;長廊及三面開窗採光,極具空間感。酒廠時代的禮堂,除了提供給員工集會,
也是園區家屬休憩的短暫空間,如今由於三面大量開窗,適合做為各種表演藝術團體
的排練或小型展覽使用,而舞臺下的觀眾區也鋪有專業黑膠地板,深受劇場與舞蹈界
喜愛。目前開設北藝大華山學堂使用。
◆中 3A 清酒工坊
建於 1914 年的清酒工坊,是芳釀社時代
的第一批建築。日治芳釀時期是全廠製酒核心
「清酒工場」,清酒停產後又陸續改為職工食
堂及倉庫使用,戰後作為酒廠的「總辦公室」
至遷廠為止。雖然本棟是全區最早落成的建築
物,但在 1970 年代為了解決漏水問題而將原
有的斜屋頂修改為平屋頂,而未被列入古蹟。
清酒工坊共兩層樓高,格局方正,建築特色為

32
談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華山貨運站

立面採大量開窗,採光充足。由於是以製造清酒為目的而建造的建築,所以仍保存製
造清酒所需的特徵:就是特別使用厚達一公尺的牆壁去隔絕臺灣的炎熱氣候。使室內
的製酒空間得以接近日本的環境,製造出來的清酒也較為符合原有的日本風味。搭配
拱形大門及窗戶。磚牆外部有一層名為「洗石子」的「仿石粉刷」,敷料以石灰、石
粒、水泥漿混合。當時日本流行西式古典風格,其模仿對象就是歐洲國家的石造建築,
而「洗石子」在保護建築結構同時,在視覺上還具有良好的仿石材建造效果,成為日
治時期廣為使用的表面裝修材料。以前的總辦公室 1 樓,現為輕食店和文創商店。2 樓
拱廳規劃為出租空間作為記者會、舉辦教育訓練及小型音樂演出等活動。
◆中 3B 千層野台
千層野台是位於中 3 館旁邊的戶外廣場,由
於遍植著許多白千層樹,因而有此雅稱。 2011
年,園區曾花費九個月的時間,對千層野台進
行大規模的修整,直到 2012 年的端午節才重新
開放。原本生長於廣場中的樹木完全保留,另
由建築名家邱文傑設計增建一道階梯,既可與
米酒作業場連通,也可做為觀眾席,讓廣場成
為一個小型舞臺空間。目前假日經常有街頭藝
人在此地表演,民眾可隨意坐於階梯上欣賞各種演出。
◆中 4AB 米酒作業場 : 臺北市市定古蹟
位處酒廠的中央地帶。廠房內部分成東西向的兩個空間:北側製作米酒;南側最
初製作紅酒(紅露酒,非紅葡萄酒),紅酒停產後與北側一同改作米酒,因此統稱米
酒作業場。本建物於 2003 年指定為歷史建築。2021 年升級臺北市市定古蹟。 建築特
色為磚造鋼筋樑柱結構之兩層樓建築,作業場東側設有棚架,棚架配合作業場入口還
有三角形的裝飾。西側則有通廊。屋頂為南北走向的鋼桁架屋頂,與內部空間是東西
向的屋頂格局是垂直的。因為考量廠房面積較大,倘若做成格局相同的東西向屋頂會
使得量體過重,而南北向的屋頂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也能增添空間的趣味與變化。
屋頂另一特色原設有一排銅製強制通風換氣
塔,俗稱「太子樓」(目前南側仍留有各一
個),都是為了作業場的通風需求而設置。
特別的是,外牆的木製門窗與門框等處及廊
道開口的邊緣、等處的陶磚,是以特別訂製
的北投窯業會社未上釉的陶磚進行裝飾。另
外建築外斑駁的牆面,修復時並未填補剝落
的區塊,讓歷史建築得以保留其歷史感。如

33
131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今作業場廣大的空間已成為熱門的展覽地點,西側靠近通廊處則有多間文創商店、餐
廳的聚集地。可以拍出非常有效果的網美照。
◆中 4C 蒸餾室:歷史建築
舊酒廠蒸餾室建於 1933 年,2003 年跟米酒作業場一併列為歷史建築。與米酒作業
場風格類似。但屋頂採平屋頂形式。三樓窗戶採半圓拱形設計,窗框上緣有混凝土條
狀裝飾。蒸餾室與米酒作業場以通廊相通,為製作米酒流程中重要的一環。由於臺北
酒廠的蒸餾機高大,故於三層樓板中設計圓形穿孔,以便其能夠矗立又不浪費空間,
今日機具已經遷走,徒留圓孔形成特殊的景觀。別具特色。三樓露臺及大型拱窗,四
樓屋突圓弧外觀,窗緣為北投窯磚。蒸餾時的動力來源來自蒸餾室北側的鍋爐室,有
管線將的熱蒸氣輸送至蒸餾室,蒸餾室與西側的小幫浦室也有管線連通。如今也做為
展覽空間,提供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
◆中 5A 再製酒作業場 : Legacy,傳音樂展演空間
同樣建於 1933 年的再製酒作業場,是酒廠製酒空間中最晚建成的一棟。這裡是生
產再製酒的地方,曾一度改稱洋酒作業場,再製酒包含水果酒,蔘茸酒、威士忌等再
製酒。木質屋頂建有太子樓,後又有加強結構的鋼桁架。牆壁厚度較米酒作業場等廠
房為厚,推測與清酒工場一樣是隔熱用途;南側牆面是洗石子材質、北側則貼有磁磚
並有一長廊式作業平臺、山牆與米酒作業場一樣漆有米黃色石頭漆,兩排窗戶上下各
有一條水平飾帶。東側山牆外有棚架與包裝工場及米酒作業場相連,北側與包裝工場
場間也有搭雨棚。此場館最大的特色在於內部為長廊式開放空間,挑高 8 米,空間內
沒有任何隔間,沒有高柱形成的視線死角。視
野開闊,因此非常適合做為音樂演唱會場。現
為華山文創園區最有名的建築物之一。可以欣
賞到國內外主流、非主流的專業樂手演出。目
前由音樂人庾澄慶與張培仁等投資經營「傳音
樂展演空間」,已成為華人流行音樂圈的 live
house 演出聖地。

◆中 5B 鍋爐室、配電室、與煙囪(臺北市市定古蹟)
鍋爐室、配電室、與煙囪是工廠的動力來源,其中鍋爐室與煙囪建於 1931 年,配
電室建於 1932 年。鍋爐室是鐵骨屋架,挑高一層之磚造建築,是日治時期利用鍋爐燃
燒煤炭取得釀酒所需的主要動力空間的地方。內部仍遺留與煙囪相連之磚造管道,是
供應蒸氣的樞紐,因此文創園區重新開放時將此處地板以木架墊高避免破壞其遺構。
蒸氣從這裡送到各個製酒場,再把廢氣排向煙囪。東側連接通廊的入口大門為本廠少
見的鐵捲門。如今此場館開放做為各種表演與展覽的會場,例如故宮博物院曾在這裡

34
談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華山貨運站

以數位科技來展示國寶,做為「精采數位故宮」的展館。
室外的短廊,兩側牆上依序貼著華山園區,從芳釀社到今
天超過 100 年來的演進過程。配電室是鍋爐室與蒸餾室間
的一幢平屋頂小房屋。煙囪在 2003 年被指定為臺北市市
定古蹟。於 1931 年日治時期配合鍋爐而設,由總督府委
由日本東洋壓縮會社建造。煙囪底部內徑 2.5m,頂上內
徑 1.2m,初建時原本有 50 公尺高,與鍋爐室間有煙道連
接。1970 年代,煙囪因鍋爐燃料從煤炭改燃重油,截短
了 3 公尺。高聳的煙囪不僅是酒廠進步的地標,更是臺北
工業化的象徵。
◆中 6 包裝作業場:光點華山電影館
建於 1933 年的中 6 館原為再製酒包裝場,
1996 年改建為「光點華山電影館」,也是園
區有名的建築物。由侯孝賢導演領軍的團隊
「臺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管理,2012 年正
式開幕,是國家級藝術電影館,專門映演國
片、紀錄片、短片、獨立製片、非商業性電影;
不定期舉辦電影講座、導演映後座談、電影
人才培育課程等活動。
◆西 1- 西 7 紅磚六合院:歷史建築(原樟腦精製工場,舊稱日本樟腦株
式會社臺北支店工場)
建物為日治時期樟腦產業發展的見證,具歷史建物文化價值。 1967 年隨著臺灣天
然樟腦數量減少,再加上當時民意機關要求開放民營的聲浪日漸升高,當時的公賣局
遂結束樟腦煉製廠的業務。樟腦精製工廠即在此時轉交給臺北酒廠使用。紅磚洋樓曾
作為酒廠成品的倉庫,其餘空間作為倉庫存放瓶蓋、酒標與原料。1988 年,位於工場
南側的第一乾餾工場,以及辦公廳等建物因
審計部大樓的興建而拆除。其舊址乃今審計
大樓車道與網球場;數年後煙囪也因故拆
除。園區廢棄期間原有的木製屋頂有多處損
毀而於 2007 年 5 月由當時的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現文化部)委託廠商進行修復再
利用與景觀工程時,意外發現全臺唯一留存
的日治時期精製樟腦煙道(工廠的地下排煙

35
131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導遊資訊

道)而停工,並隨即展開文資審查。煙道為樟腦工廠最重要的建築特徵,反映整個樟
腦工廠的運作設備之一,為過去工業化生產系統的一部份,為了解 1920 年代製腦過程
相當重要的線索,具保存價值。在 2007 年 10 月 12 日正式以臺灣省樟腦煉製廠精製分廠,
舊稱-日本樟腦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工場,被臺北市文化局列為產業設施類別的歷史建
築,並列入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當中。本區建築均為磚造承重牆結構建築,規
模較大建築有六棟,園區取其特徵及吉祥含意稱紅磚六合院。現在進駐各式文創商店、
咖啡店和餐廳,不定期舉辦各類型展覽。對面的戶外廣場延伸至中央藝文公園,假日天
氣好時,總出現大批親子家庭和朋友聚會,有時候還有市集或演唱會,非常熱鬧。
◆華山貨運站(華山車站):歷史建築
華山貨運站,另名華山車站。今日所保存下來之車站建築,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林
森北路 27 號,建於 1937 年。是臺北地面鐵道的最後見證與白色恐怖不義遺址。經過
三十年來的臺北鐵道大改造後,日治時期留存的鐵道客運車站都被拆除,然而在林森
北路旁還有臺北市最後一座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鐵道車站,那就是華山車站。不過這
座車站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對待,曾經差點遭到拆除,幸好在各方努力下讓這座車站留
存至今。去年 2020 年 7 月 23 日指定為「歷史建築」。1920 年代,臺灣鐵道路線不斷
延長,客貨量也逐年增加,臺北車站面臨列車調度空間不足的窘境。因此鐵道部便將
臺北車站的貨物場站往東遷移至樺山町,1937 年樺山驛正式落成,成為臺北相當重要
的鐵道貨運節點(舊址:臺北州臺北市樺山町 51 番地)。同日起臺北驛則改為專辦客
運的站點,所有貨運業務均移至樺山驛辦理。
1949 年 5 月 1 日,改稱「華山貨運站」。管理的貨運專用側線數量也非常的多,
為當時臺北地區最大的的貨運站及貨運列車編組及調度站。後因業務量繁多,除車站
本身業務外,於 1964 年增設延平區貨運聯絡處,由於貨運業務不斷的增加,之後再於
1967 年增設三重市貨運聯絡處。1986 年,臺北地區進行鐵路地下化工程,華山站因此
裁撤。當時鐵路地下化的終點,即華山站東出口(後來延伸至松山站)。華山車站的
貨運業務移往南港。鐵路地下化完成後,華山車場也一併走入歷史。在鐵路地下化工
程完工之後曾一度被規畫作為中央政府辦公園區。目前原車站建物尚存,但因其車站
建物為臺北市現存最悠久的鐵路史跡,建物保存之與否引發各界關注。現在華山藝文
特區的後方有一大片公園綠地。這片草原
是昔日鐵路局「華山貨運站」的一部份。
範圍大約在現在市民大道與林森北路口附
近。
2009 年(民國 98 年)4 月 9 日:臺北
市政府文化局對華山車站是否列為古蹟進
行會勘,會勘後之結論為「不指定古蹟、
不登錄歷史建物」。2009 年 6 月:臺北市

36
談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華山貨運站

政府因推動「臺北好好看」美化市容計畫,將華山車站內的蒸汽火車煤臺拆毀。由於
該設施是臺北市僅存的鐵道史跡之一,此舉遭致鐵道文化人士和鐵道迷大加撻伐,並
同時引發華山車站建物去留的問題。2009 年(民國 98 年)7 月 22 日:在中華民國鐵
道文化協會和臺北市議員陳玉梅的奔走下,鐵道文化協會、臺北市政府與華山車站所
在的梅花里居民針對華山站建物的去留召開公聽會,會後決議華山車站原址由臺北市
都市更新處代管,代管年限至 2012 年(民國 101 年)6 月止,車站建物在代管時間內
將會原地保存,並經綠美化之後開放為公眾遊憩空間(中央藝文公園)。2020 年 7 月
23 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指定華山車站為「歷史建築」。
在白色恐怖期間,這裡卻也存在著一批特殊的乘客 — 即前往綠島服刑的政治受難
者。根據國家人權博物館的考證,可知第一批政治犯係在 1950 年 5 月 15 日的凌晨,
由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青島東路 3 號,現臺北喜來登飯店附近)出發,步行到
華山貨運站。這批政治犯,以兩人為一組,彼此間以手銬相連,各自空出一隻手提自
己的行李,步行至華山站搭火車到基隆港,(日後或轉運至高雄港),登上海軍登陸
艦移送至綠島監獄服刑,顯見此處為轉運政治受難者的重要交通節點。見證白色恐怖
時期臺灣人權發展歷程。建築風格屬 1930 年代現代主義表現手法的方塊狀建築,整體
造型為平面不對稱,建物為二層樓建築,一樓外貼溝狀面磚、二樓外牆粉灰白色,門
窗採用日本時代標準配備的圓形牛眼窗,富圖案之變化,建物仍保存設計初期之特色。

《結 語》
目前華山園區所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
之建築構造技術與工法,更像一座產業建築技術的博物館。另外交通部將 2022 年訂為
鐵道觀光旅遊年,除了現在大家熟知的鐵道相關建築外,臺北市也有幾座透過鐵道運
輸的產業建築,例如在萬華的糖廍文化園區、松山菸廠、以及本篇的華山 1914 文化創
意產業園區。來到華山除了欣賞眾多老建築物,其實室外的空間也像一座大公園,還
有室內的各種展覽主題、表演場地、文創商店、美食餐廳和咖啡店散布其中。因為篇
幅的關係,現在實際經營的店家,本文無法一一介紹,也因為疫情的關係,店家變動
甚大。所以實際來園區走走,體驗華山園區的人文與建築之美,可以由藝術大街最前
面的車庫工坊開始,往華山園區的北邊參觀,再依序往西邊的建築物走去;逛累了可
以直接到園區後面的光點華山電影館看場電影休息一下,看完電影之後,來到旁邊的
森林公園野餐。最後經過華山園區的停車場,參觀華山園區最西北邊的紅磚六合院的
特色建築及華山園區後面,華山大草原上的華山貨運站。

參考資料
●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官方網站 ● 維基百科

● 國家人權博物館-不義遺址資料庫網站 ● 文化部網站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