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新莊老街逛廟趣

新莊 老 街 逛廟趣
文/林溢祥
前言
新莊是大臺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最早是在當地長期活動的凱達格蘭族,
武朥灣社(Pulauan)平埔族人的居住地。清康熙 48 年(1709 年),陳賴章墾號是清
政府發出的第一張臺北盆地墾照後,大量的漢人湧入,促使當地成為新興的街莊,也
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新莊」。位於大漢溪中游的新莊,因地理優勢,成為北部主要
港口。新莊港良好的停泊環境、港口水域開闊且深,加上平原廣大肥沃、農產豐富,
吸引了無數閩粵移民從新莊上岸進行開墾。新莊的經濟發展在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顛
峰,此時的新莊港已是沿海貿易的重要據點,外地進口的貨物由淡水河運進到新莊港
卸貨,再由新莊輸往各處目的地。日益龐大的經濟利益,也影響了其政治地位。乾隆
54 年(1789)改置新莊縣丞,隸屬淡水廳,成為臺北地區的政經中心,與臺南府城、
鹿港並稱為「一府二鹿三新莊」。乾隆時期,新莊商家多達二、三百家,最熱鬧的是
慈祐宮廟前廣場一帶,上渡頭為慈祐宮,運往大漢溪:下渡頭廣福宮,通往淡水港。
到了嘉慶中葉,因為淡水河道淤積,新莊失去航運之利,大型船隻無法靠岸,艋舺取
代其貿易轉運中心的地位。而成為「一府二鹿三艋舺」,原本因新莊地理優勢而聚集
的商家,也紛紛轉往艋舺去找尋新商機,從鼎盛到衰弱這段期間,新莊經歷數次的族
群械鬥,因為不安及恐懼的生活,讓不少新莊人逃難到別處,讓當地的生產及貿易受
到影響,新莊的商業發展逐漸停滯。此時,世界局勢劇烈多變,各國積極在國際海上
貿易開發新商機,艋舺躍升成臺灣主要國際港口。爾後,大稻埕取代艋舺、淡水港開
港通商,一個接一個,整個臺北城的開發逐漸受到清朝重視,大家都遺忘了曾風光一
時的新莊。
新莊老街的範圍以新泰路、新莊路、碧江街、景德路為主。該商圈因夜間亦有營
業,俗稱新莊夜市。全長不過 1 公里左右,但這 1 公里的距離,卻是整個臺灣近代發
展史的縮影。最早的新莊舊街原是一條九曲巷,初時為了防禦的作用,新莊舊街的南
岸因為有淡水河(今大漢溪),並不需要做城牆,靠北的位置則為了抵擋外來入侵,
所有民房對外都不設窗,建築物彼此密切相連成為天然屏障。加上環繞市街的寺廟繁

19
130 導 遊 資 訊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多,大部分的廟都建在丁字形路口的頂點,也就是大馬路的路衝都有廟宇,這個作法
是因應早年族群械鬥頻繁,街上一有事情發生,居民能立刻躲進廟裡,平時做為精神
信仰中心的寺廟,必要時廟宇可做為抵抗外人入侵的指揮中心與避難所。而且路衝也
不適合一般住家,建廟是最適合了。
新莊老街又被稱為新莊廟街,廟宇慶典活動與新莊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年初,
農曆正月十五日武聖廟鬧元宵、轟炮臺;農曆三月廿三慈祐宮歡慶媽祖生辰;農曆七
月十五,各方廟宇中元普渡;農曆九月初九,保元宮的的遶境祈福活動「弄過火」;
農曆十月十五,新莊的特有信仰「三界公」改選爐主儀式。老街的主要廟宇及主祀神
明如下:廣福宮(三山國王)2 級古蹟改國定古蹟、慈祐宮(媽祖)3 級古蹟改直轄市
定古蹟、武聖廟( 關聖帝君)3 級古蹟改直轄市定古蹟、文昌祠(文昌帝君)3 級古蹟
改直轄市定古蹟、地藏庵(地藏王 / 文武大眾爺)、潮江寺雙廟(雙廟樓上觀世音菩薩
摟下土地公)歷史建築、保元宮(池府王爺)、新莊福德祠(土地公),全安宮(土
地公),海山福德宮(土地公),慈惠堂(瑤池金母),港口宮(觀世音),萬應堂(萬
應公)。本文嘗試從新莊老街的主要廟宇,探索歷史、建築以及神明與新莊民眾的緊
密關係。

導覽重點
◆慈祐宮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 218 號。也是土城區媽祖田地名的由來。從三百年前就
上演著五十六崁的繁華街市,「五十六坎」的範圍,從慈祐宮到武聖廟一帶,「坎」
是「店」的意思,是早期新莊舊街的精華地帶。左右兩側算來共五十六間店,依據文
獻資料,「崁」字的用法是指「間」的意思,所開的五十六間店鋪。「坎」是河洛話「店
仔」的意思。新莊老街的形成從這裡開始。慈佑宮是新莊最早興建的廟,廟前的廣場,
在清治時期,從大陸載運過來的貨物或船隻便
在這裡的廣場前卸貨或停泊,整個大臺北平原
所需的貨物在此形成一個批發市場,此處即為
新莊從前的舊港。新莊老街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慈祐宮,幾百年來,一直是新莊老街上的重要
地標,記載著新莊早期發展的歷史,給予新莊
人心靈、信仰上的穩定。根據目前遺留的文物
判斷,可能為閩西或粵東的客家人所建造。開
山祖師來自漳州,新莊地區後來則逐漸以泉州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
新莊老街逛廟趣

移民為主,因此信徒不受籍貫所限,香火持續發揚。相傳康熙 25 年 (1686 年 ) 便存在,


但依據《重修慈祐宮碑記》內及其他文獻所載,應是建於雍正 7 年 (1729 年 ),雍正 9
年(1731 年)完工,命名為「天后宮」。乾隆 18 年 (1753 年 ) 重建時,將天后宮改名
為「慈祐宮」。
慈祐宮以媽祖為主神,並依照媽祖信仰的形式,供奉千里眼與順風耳。陪祀神尊
也多,包括恩主公、觀世音、達摩祖師、韋陀護法與十八羅漢等佛教神祇,亦奉祀民
間土地信仰的土地公和山神。慈祐宮過去曾長年由禪師擔任住持。乾隆 25 年(1760
年),聘請臨濟宗第 38 代「志修」懷公和尚為住持,直至乾隆 53 年 ( 元 1788 年 ) 去
世為止,他同時也是新莊地藏庵的開山祖師。
慈祐宮後方有一座水池,名曰鎮火池,因乾隆 13 年 (1748 年 ) 新莊街發生大火,
天后宮亦遭波及。於是乾隆 18 年 (1753 年 ) 慈祐宮第 1 次重修時,順道在後方建造水池
以避免重蹈覆轍。另外根據學者研究,因為水池很大,便養魚以充實廟務基金;另外一
種可能則是本來新莊街民就是將鎮火池做為魚池使用,後來就捐出來給慈祐宮當廟產,
營收就作為媽祖的香油錢。不管是哪種可能,都印證了新莊慈祐宮在乾隆年間就有在經
營養殖漁業,形成街民在廟後捕魚的奇特光景。由於當時的張厝圳 ( 永安陂圳、日治時
期的後村圳前身 ) 北面皆無房子,天氣晴朗時可以見到觀音山在水裡的倒影,所以又有
" 美人照鏡 "、" 倒照觀音 " 的美譽,為昔日新莊八景之一。由於乾隆 41 年 (1776 年 ) 新
莊再次發生大火,延燒主要街道,乾隆 42 到 44 年(1777 ~ 1779 年)進行第 2 次重修
時,巡檢曾應尉向地方仕紳募捐,完工後並刻匾「水德配天」、進士沈鴻儒刻「德參天
地」。這次慈祐宮擴建為三進式 ( 三川殿、正殿和後殿 ) 的大型廟宇,也首次留下當時
修廟捐款人的帳目與匾額,見證昔日新莊商業繁榮的樣貌。第 3 次修建於嘉慶 18 年 (1813
年 ) 進行,當時淡水廳艋舺縣丞曹汝霖,見廟宇破舊,捐奉募捐,募集 7200 銀元鉅資
修建,將慈祐宮擴建為今日四進式 ( 後殿再加上開山殿 ) 的規模,並用修建所剩的餘款
為文昌帝君獨立建祠,此為新莊文昌祠建立的開始。此次也留下最多的匾額,其中包含
嘉慶 9 年 (1804 年 ) 海盜蔡牽攻打新莊遭官府擊退的謝恩匾。日治時期昭和 2 年 (1927 年 )
與昭和 11 年 (1936 年 ) 皆有修建。民國 54 年 (1965 年 ) 陸續進行修建,部分毀損的木
樑柱轉而以鋼筋混泥土取代,雖仍盡量維持外型上的相似性,卻古味盡失,以致威名遠
播的新莊慈祐宮最後在民國 74 年 (1985 年 ) 僅被認定為 3 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民國 78 年 (1989 年 ) 政府編款整修,形成今日所見的規模。
建築的格局為三開間四進二廊,雖經過多次整修,但石刻與彩繪仍保有名師作品,
如包含嘉慶年間雕刻的石獅以及「海宇攸寧」、「德參一六」等多面老匾額,其中「德

21
130 導 遊 資 訊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參一六」為王得祿所題。早期慈佑宮前殿屋頂採用燕尾翹脊的硬山及歇山重檐形式,
檐口彎曲,兩側次間升起明顯,正脊、垂脊、戧脊剪黏泥塑裝飾極為豐富,1967 年重
繪的三川殿門神,則是陳壽彝與許連成的對場作。慈祐宮沒有鐘樓及鼓樓的建築,所
以鐘與鼓是放在大殿內部 ( 新莊街上的著名古廟幾乎都是如此 ),可近距離欣賞它們,
這裡的鼓可是新莊著名的响仁和鐘鼓廠的產品。正殿的彩繪生動,但都因缺乏良好維
護而斑剝破損。而正殿前的拜殿則採用三脊式硬山燕尾翹脊,後殿則採用簡單的硬山
式屋頂。在構造系統部份,三川殿大木結構全用石柱撐起。正殿及拜殿大木結構則屬
於潮州風格,拜殿與正殿的結構上為一體。正殿縱深共十五架,點金柱共用七架大木
結構,逐層縮短的柁樑與瓜柱或金柱交接處都有雀替,使潮州風格更加明顯。在三川
殿、正殿與後殿各有 1 對蟠龍柱,原為嘉慶年間作品,也是潮州風格。但在日治時期
進行維護工程,後殿龍柱重新打造,裝飾風格上加入大量閩南式風格,如強調蝦眼鹿
角,以及八仙泥塑等。
由於年久失修,加上建置木構造的費工費時,自民國 54 年 (1965 年 ) 的重修起,
部分毀損的木樑柱轉而以鋼筋混泥土取代。正殿的龍柱與三川門外的龍柱造型頗為類
似,但整體雕工卻更顯得古樸,相傳是在大陸製作完成後才運送來臺。慈祐宮目前留
下最古老的文物為乾隆 16 年(1751 年)信眾所獻的供桌,以及乾隆 55 年(1790 年)
的天后宮祀田匾。最名貴的一尊神像為明朝的魁星爺。還有一頂古董鸞轎。後殿的觀
音神龕有一塊以整塊木頭的木雕,俗稱「破葉蓮」,有蓮枝數莖,開放蓮花、蓓蕾各一,
蓮葉數片,白鷺各三隻,其中一隻啄銜小青蛙一隻,另兩隻則凌空飛翔。
乾隆 43 年(1778 年),李武侯、李維芝捐九芎林山埔(現今之土城與三峽交界
處一帶)新開墾的土地給慈祐宮作田產,俗稱 " 媽祖田 "。並於乾隆 55 年(1790 年)
刻文、圖,立匾額碑記記載之。目前廟內現藏有兩塊珍貴的媽祖田匾,清楚記錄田地
範圍及佃農姓名,這可是別的地方都找不到的無價文物。為何有媽祖田的出現?原因
是清廷賦稅太重,墾民因此獻土地給慈祐宮,自己成為廟方的佃農,希望由廟方代繳
稅賦,能將賦稅減輕。今址為土城區祖田里中央路 4 段底及龍泉路一帶。但是先民獻
地給廟方後,發現稅賦沒減輕,又不熟悉土地法規無法討回土地。導致日後的爭議與
糾紛。
1980 年代初,臺灣陸續發生寺廟古神像失竊事件。新莊兩間大廟的新莊廣福宮
的木雕獅、新莊武聖廟五尊關帝君雕像。1980 年 12 月 19 日清晨,新莊慈祐宮也有廿
六尊在中殿的神像被竊,有十八羅漢、註生娘娘侍女、土地神、山神、四海龍王等。
被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側的十八羅漢、四海龍王、山神、土地公等二十四尊神像,

22
新莊老街逛廟趣

都是百年以上歷史的神尊,而且雕刻精緻、栩栩如生,是藝術價值極高的精品之作。
這些神像都出自乾隆時唐山師傅之手,價格已無法估算。在遍尋無著下,廟方只好請
人依眾神的存檔照片重新雕刻供奉。雖然都曾失竊過,卻在二十年後有個相當傳奇的
失而復得的故事。除了土地公神像外盡皆重返故地。2003 年初,一位企業界的收藏家
與一家名為「鹿野苑」的佛教藝術社團負責人吳文成接觸,表明自己珍藏了一批木雕
十八羅漢等二十三尊神像,因年事已高,希望能找到更適合或原來奉祀的處所供奉。
同年 7 月下旬,吳文成等人發現那些神像來自新莊慈祐宮,就將這些神像就先暫置於
鹿野苑常務理事黃焜璋住所佛堂,後來在同年 10 月 3 日迎回廟宇,由當時的臺北縣縣
長蘇貞昌、新莊市市長黃林玲玲等人在廟前恭迎入宮。

◆廣福宮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 150 號。一般建
廟時間說是乾隆 35 年(1780 年),或更早,
也有認為建廟時間已不可考。為北臺灣最早興
建的客家人信仰的「三山國王廟」。雖不是新
莊最古老的寺廟,卻是唯一的國家二級古蹟,
後改為國定古蹟。是老街四大古廟保存最完整
的一座。新莊是雍正、乾隆年間,北臺最重要
的港口,可以說是當時北臺的政治、社會、經
濟中心。廣福宮的興建資金與其信仰人口,源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自新莊地區廣東省潮州籍移民雄厚的社會、經濟勢力。新莊地區的水圳主要有 2 條,
其中 1 條是泉州人所開鑿的張厝圳,又稱永安陂;另 1 條便是由潮州人劉姓家族開鑿
的劉厝圳,也稱萬安陂,於乾隆 28 年 (1763 年 ) 完成。吸引更多客籍人士前來,逐漸
累積經濟資源,便集資興建廣福宮,不論在廟宇建築或是歷史意義,在新莊老街可是
排名首位的古廟,直到道光年間,潮州人水圳的開鑿分享了泉州人的水源,雙方纏訟
數年,為了獲取更多資源與空間,不同族群利益衝突更加升高,日益頻繁的閩粵、漳
泉械鬥危及安全和經濟,使得閩、粵之間形成難以彌補的裂痕。漳泉械鬥日趨嚴重,
道光 14 年 (1834 年 ) 波及到新莊,當地客籍居民便遷往現今桃園、新竹、苗栗、宜蘭
一帶,獨留廣福宮在後街一隅。劉厝圳被轉賣給陳源興,廣福宮也逐漸乏人問津,走
向沒落。後來,新竹仕紳陳朝綱因此廟在光緒 8 年(1882 年)遭大火燒毀,用新埔潮
州人的資金募捐重建,在光緒 14 年(1888 年)完成重修。日治時期昭和 11 年(1936
年),又重修時,新莊閩籍人士皆不願出資,最後由客屬宗親鄭福仁勸募,在古蹟專
家指導下再次重修。確立今日的面貌,成為新莊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也在完工後,改

23
130 導 遊 資 訊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廟名為「廣福宮」。當往日的恩怨不再,廣福宮的取名或許與北埔的金廣福墾號的背
後內涵(閩粵族群之合作)有類似之處。信徒並組織神明會管理。廣福宮的存在,顯
示當時客家人的經濟能力以及信仰實力。隨著客家人的遷出,香火日漸稀少,經費不
足,而無法一再重修,卻因此完整保留當代建築工法及藝術裝飾。
正殿供奉三山國王。廟方每逢三山國王誕辰,會舉辦法會慶典,分別是農曆二月
廿五、六月廿五、九月廿五。三山之神是自然崇拜神祇,原無形象,到臺灣始塑神像。
三山國王的信仰發源於今中國大陸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是以「三山國王」為主神,
祭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的信仰,是廣東潮州籍人士,特有的地
方守護神。而關於三山國王的事蹟,在民間也眾說紛紜。其中流傳最廣的,大約為宋
昺帝的故事;宋昺帝當年在潮州被元兵追逼,危急之中忽然衝來黑白紅臉三壯士,殺
退元兵,救了昺帝。昺帝正要上前問名致謝,三位壯士忽然不見蹤影,但見不遠處出
現黑白紅三色的三座大山,昺帝認為是山神顯靈,於是封他們為「三山國王」。另外
一個較知名的傳說則發生在唐代,當時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正逢潮州洪水泛濫成
災,收成大受影響,當地居民便向三座山祈求止雨,竟然靈驗天晴,韓愈因此尊奉為
三山神。無論傳說虛實如何,三山國王的信仰自此開始流傳,潮州人移民到外地時,
也都會帶著三山國王廟的「爐香」做為護身,因此,在臺灣只要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
幾乎等於曾留有客籍先民開墾的足跡。根據民國 48 年 (1959 年 ) 和 49 年 (1960 年 ) 間
的調查,當時臺灣的三山國王廟有 124 座。不僅做為潮籍移民的祭祀中心,也顯示了
不同祖籍移民,從容忍至衝突、對立的過程。而廣福宮的興建,也加強了不同祖籍移
民的群體意識,種下日後械鬥的遠因,最終使潮州移民遷往他處。
廣福宮興建於清乾隆 45 年(1780 年),座北朝南,為三開間三進二院格局的廟宇,
廟分為三川殿、前中庭與廂廊、正殿、後中庭與廂廊、後殿等部份。另外,為因應鬧
市環境的特性,廣福宮只能採縱向發展,形成長條形的街屋式格局,前方為街道,後
方有後村圳流經 ( 民國 62 年 (1973 年 ) 加蓋 )。各進以廂廊代替房間。整體腹地狹長,
且整段側立面高低有緻、主從分明,是街屋式廟宇外觀上最引人注意的特色。
三川殿未做翻新,使廣福宮的門面呈現出古樸的外貌。三川殿棟架為疊斗式木構
架,其中排樓面步通斷面為矩形,屬廣東式作法。較為顯著的部份有三川殿排樓面右
側棟架彎栱,刻有三國「溫酒斬華雄」故事,雕工細膩人物鮮明。室內棟架獅座與象
座上透雕有曹國舅 ( 左象座 )、李鐵拐 ( 左獅座 )、鐘漢離 ( 右側獅座 ) 及呂洞賓 ( 右側
象座 ) 等。外牆為石材搭配磚材白灰粉刷,內牆則為土埆磚及斗子砌。屋面採用紅色筒
瓦與板瓦,串連兩進的廂廊還特別做燕尾。廟外有雙獅伏臥,石柱及屋椽雕刻極精細。
石雕是三川殿裝飾的重點所在,是以觀音山石雕成,其石雕在壁堵雕線明確而簡潔,

24
新莊老街逛廟趣

以深雕為主。三川殿壁堵中石雕身垛的麒麟垛和裙垛的龍虎堵之間,有一段櫃臺腳式
的腰垛,形成雙層的馬櫃臺。其脊腹之剪粘,是以黃、白、綠、紅四色做成,色彩豐
富而不落俗套。廟門旁的石獅以廣東獅為範本,較為俏皮可愛。
正殿為硬山燕尾頂,殿內採三通五瓜木結構建築,承接屋頂重量。三通五瓜亦含
有吉祥之意,喻多子多孫。正殿的特色為臺基高過兩側廂廊,以高低之別來強調主從
關係。石柱主要為屋架結構外,亦靠柱子的排列來劃分空間的層次,正殿的牆以紅磚
砌成。所有牆面漆成白粉牆,特顯客家之風格。正殿棟架的束隨、多以鏤雕表現,瓜
筒則刻以簡單的雲紋,整體而言,離觀者距離較遠的木構架以鏤雕表現,較近者則混
合浮雕。此廟彩繪處僅有正殿圓光門上的書卷門額,並於兩旁彩繪花草裝飾。正殿檐
口兩側吊筒雕刻成編網花籃,並以仙人做封榫,細膩寫實。廟內所有的木作架構都未
施加彩繪,習慣了廟宇繽紛的顏色,初見此一現象,還真有點不習慣。儘管可能是因
為當年欠缺經費,未能完成彩繪,然而木頭最天然的面貌,卻與這座客家廟宇的質樸
的風格如此協調,傳達某種安身立命的定靜。
後殿是奉祀三山國王夫人和其他次要神祇,與三川殿一前一後護著正殿,呈現簡
樸的空間。後殿屋頂為硬山馬背,牆體由烏磚砌成,再作斗子砌磚、花磚至牆體中段,
上段則為白灰粉刷壁面。檐廊作法與拜廊相同,以捲棚區隔出廊道空間。裝飾特色包
含剪黏、石雕、木雕以及彩繪。還有後殿廟外有雙獅伏臥,石獅姿態富稚氣,頭小耳大,
雕紋犀利。
廣福宮共立有二對清朝乾隆 45 年(1780 年)的龍柱,屬於粵派風格。三川殿的
一對龍柱,造型優美,雕工細膩,並不強調氣派,採用觀音山石,沒有過度繁複刻鑿,
龍柱為實雕單龍,頭下尾上。柱上有金瓜柱頭,用以承接壽樑,是較不普遍的做法。
這對龍柱的左龍盤柱俯降,右龍乘雲而上,形成所謂的「天翻地覆」,又謂「乾坤交
泰」。用向上飄散的龍鬃來暗示從天而降的視覺感受。前爪並未與波濤相連,而是各
自抓住繫有彩帶的物件,也讓這對神龍成為天龍而非海龍。僅龍首前段與部分龍爪與
柱身分離;柱身淨潔,除下端雕有幼龍與波浪之外,沒有過多的圖案;有別於多數以
突出的龍爪抓握龍珠的雕工,反倒以龍柱正面四爪均分握住龍珠的簡約浮雕。龍柱突
起之礎石因與淡水鄞山寺作法雷同,推測可能為客籍營建風格。除了前爪所抓的物件
外,還各有一個物件置於外側,總合起來似乎是琴、棋、書、畫的圖案,左柱幼龍是
口接湧泉,而右柱是頭望母龍,這也是清朝少見的表現形式。
正殿是八角龍柱,柱上雕有八仙圖案,兩廊為方形石柱,三川殿則為圓柱,除著
重於雕刻技法,同時匠師在龍柱上也以含蓄手法強調尊卑主從關係。正殿屬於由上而

25
130 導 遊 資 訊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下繞柱兩次的八角降龍盤柱,且龍腹朝前,並各有四仙人置於柱側與柱背處,依照造
型來看,應是渡海的八仙,可惜未有紀年款或捐贈款,不過依照龍頭造型與龍身佈置
手法,都與三川殿前檐類似,且與三川殿前檐同時製作完成。其實這兩對龍柱分屬不
同的風格,如果就整體造型來說,正殿的龍頭是朝上仰望,三川殿的則是向下吐泉;
三川殿的龍頭細節較多,此外正殿龍身盤旋兩次,而新港水仙宮及臺南興濟宮也是採
用同樣的手法。右柱的下方有幼龍出現,並口含大龍的鬚髯,正好說明大龍是母龍。
另外這兩對龍柱都在正面出現爪位均等,並抓住火球四爪的表現手法,又龍腹朝前,
龍首平突至柱外的做法,也都是極為罕見的樣式。所以這兩對龍柱應是同時對場並互
相參考下的作品。清朝粵派的龍柱比起閩派而言,相對數量較少,這可能與客籍移民
較為儉樸,不喜歡過於華麗的裝飾有關。而廣東石雕工藝以粵東最佳,並以潮州石雕
最精緻,且以產石區桑浦山一帶著稱。因此廣福宮會出現粵派風格的龍柱,是有其歷
史淵源的。有趣的現象是,新莊慈佑宮、新莊廣福宮和臺北關渡宮三宮在清朝乾隆晚
年是相隔三年陸續改建,慈佑宮立一對,廣福宮立二對,關渡宮則立三對,宮廟之間
的競爭竟在清朝年間已經展開。
中庭右側放有兩方古碑,其中之一的「奉兩憲示禁碑」石碑。是研究閩、粵移民
之間矛盾的重要史料。記載早年閩南和客家移民的衝突。當時因地方保甲的偏袒,客
家人所繳的稅比閩南人多了十一、二倍。碑文訴說了劉偉近、劉能詒等潮州移民領袖,
自乾隆 11 年 (1746 年 ) 起,向新莊、淡水兩處的地方官提出控告,終於得以在乾隆 15
年(1750 年)立此碑,禁止對客家人苛稅。又因立於福德祠中而遭毀損,群體意識抬
頭和需要奉祀原籍福神寺廟的要求也由此顯現。廣福宮便在群體意識高張和水利設施
完備、生產力倍增等社會和經濟條件下興築。後來新莊的水路運輸功能逐漸衰退,而
被其他地方取代。此外,另一塊則是記載有關寺廟重建時,曾出錢興建的信徒名冊,
但石碑上字已有些模糊,信徒名冊尤其難辨。學者尹章義認為,此廟是早期客家人經
營新莊的具體證明,別具意義。

◆武聖廟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 340 號。建於乾隆 25 年(1760 年)。是北臺灣歷史悠
久的關帝廟之一,由現今虎標萬金油創辦人胡文虎的先人汀州貢生胡焯猷所創建,建
廟時間早於臺北行天宮約 200 年 ( 臺北行天宮興建於 1968 年 )。嘉慶 2 年 (1797 年 ),
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人張穆 ) 捐獻錫口庄 ( 臺北市松山區 ) 田地數畝做為廟產,將廟地租
他人使用,收入做為關帝廟的平日營運開銷,在後殿左牆上,崁有木碑記錄此一過程,
也說明了新莊武聖廟此時的信眾,並非僅有在新莊地區而已,已經是跨區域性的信仰

26
新莊老街逛廟趣

中心。道光元年 (1821 年 ),新莊縣丞王承烈


與地方仕紳林平候 ( 板橋林家的先祖 ),高玉
峰等募資,擴建武聖廟為三進式格局的廟宇。
卻毀於咸豐 3 年 (1853 年 ) 新莊發生的漳泉械
鬥,武聖廟被火焚毀,直到同治元年(1862 年)
新莊縣丞郭志緯鑑於武聖廟焚毀後遲未整修,
遂發起募款整修,然而彰化爆發戴潮春事件,
其部將楊貢率兵北上,意圖攻入新莊市街,整
修武聖廟也因此延宕。直至同治 5 年 (1866 年 ),亂事平定,新莊縣丞郭志緯繼續倡導
整修武聖廟,並為感謝關聖帝君保佑平亂,率先捐獻薪俸,在官方及地方仕紳同心協
力下,武聖廟於同治 7 年 (1868 年 ) 完成整建。縣丞郭志緯並撰文寫下這段歷史與武聖
廟發展過程,今碑文仍存放於廟中,是武聖廟重要的史料文物。國民政府遷臺後,曾
於民國 34 年 (1945 年 ) 和民國 68 年 (1979 年 ) 二度進行整修,都是以保留主體建築,
將損壞部分汰換方式做修護。從新莊武聖廟分靈出去的關聖帝君,遍及臺北、 臺中、
彰化等地。為表達對關聖帝君武藝高強之崇敬,前殿(三川殿)大門上不畫門神,與
臺北行天宮一樣,以 108 顆門釘代替,這 108 之數亦象徵 108 位神靈,也就是 36 天罡星、
72 地煞星。921 大地震時略有毀損,2002 年後整修成現今所見模樣。
武聖廟座北朝南,是三開間三進兩廊的縱深式廟宇,依序為前埕、前殿(三川殿)、
中埕、正殿、後埕及後殿,兩側有過水廊與各殿相連接,圍成前後 2 個中庭。民國 68
年 (1979 年 ) 重建時,前殿兩廊則改建為鋼筋混凝土之仿木結構。前殿後檐有 1 對同治
4 年建造的左右蟠龍柱,雕工精美,左蟠龍柱刻有「同治乙丑年瓜月」(1865 年 ),見
證武聖廟於清代時期的整修歷程。正殿面闊三開間。在形制上屬於大型廟宇建築,主
祀關聖帝君,左右有周倉、關平陪祀。棟架碩大精美,各架彩繪為蔡龍進彩繪匠師承
接的作品。背牆及兩側的牆身是以紅磚及烏磚層層交互疊砌。正殿臺基則以北部唭哩
岸的砂岩。次間山牆上的木質匾額,左為「忠孝」,右為「節義」。正殿龍柱則為單
龍的八角蟠龍柱,由霧峰林家的林奠國所捐獻的龍柱,左刻「同治乙丑年(1865 年)
梅月穀旦」,右龍柱刻有「賞戴花翎候選知府林奠國敬獻」。後殿整棟建築以木雕為主,
對看牆尚有蔡龍進彩繪匠師的壁畫作品「祈求吉慶」。另外有 2 塊嵌於左右後廊的木
質重建碑,一邊紀錄信眾捐獻錫口庄田地數畝做為廟產維持廟務營運等歷史,另一邊
是同治 7 年新莊縣丞郭志緯所撰之重修與置產之事,至今仍保持完善,是武聖廟的重
要古物之一。後殿空地存有古石碑群,但於民國 68 年 (1979 年 ) 重建時,以大理石雕

27
130 導 遊 資 訊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的古聖聖賢圖畫取代,亦為參訪重點。在牌匾方面,則有正殿上方所懸掛之「萬古精忠」
匾,此匾並無落款,但傳說為沈葆楨所書。
早期新莊因水路而貿易活動興盛,到民國 60、70 年代成為工商業重鎮,如養樂多、
保力達、 臺達電都在此設立生產基地,經濟充滿經濟活力,在地商人主要供奉的神祇
就是關聖帝君。而為何商人要拜關公?相傳帳簿是由關公首創,因此民間也認為關公
是商人的守護神。其實不只工商業老闆會來祭拜,連新莊警局的分局長、派出所所長
上任前也要來武聖廟祭拜,以祈求轄區平安順遂。關公是商界「行神」,行神是傳說
中各行各業的創始人或發明人,後來演變為同業共同祭祀的守護神,以祈求本行業務
的繁榮。據傳舊時中國的豆腐房、裱糊匠、成衣店、成衣舖、綢緞莊、豬肉舖、等行業,
皆奉關公為其行神,是身兼最多種行業 祖師爺的神明。
武聖廟有別於一般民間廟宇,大門平時皆關閉,僅於春秋二祭會定時開啟。春祭
於農曆正月 11 至 15 日舉行,正月 13 日是關聖帝君的得道之日。武聖廟會於農曆正月
12 日舉辦遶境活動,正月 15 元宵節時,舉辦「轟炮臺」活動,參加者須戴安全帽、自
備炮竹,向懸吊在十餘公尺高、挖有圓孔的鐵筒內猛力丟擲,最先投進洞內者獲勝,
將獲得廟方所提供的金牌。另於廟前進行「平安橋」儀式,讓信眾鑽轎腳,在每年的
年初,祈求化解災厄迎來福氣。

◆文昌祠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碧江街 20 號。文昌信仰在嘉慶 6 年 (1801 年 ) 納入國家祀典。
對於縣丞來說,興建文昌祠等同於推廣文風端正士氣,為施政的一大政績。本為新莊
慈祐宮之配祀神。嘉慶 18 年(1813 年),艋舺縣丞曹汝霖提繕慈祐宮,完工後還剩下
一些經費,便提議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廟,新莊正式有了以文昌帝君為主神的廟宇。
《淡水廳志》記載為淡水廳五文昌祠之一,清光緒元年(1875 年)艋舺縣丞傅端銓邀
集仕紳陳式璋等人捐資,將文昌祠遷到位於今
碧江街的現址。
光 緒 24 年(1898 年、 明 治 31 年 ) 臺 北
國語學校新莊分教場(即興直公學校、新莊國
小)成立,以本祠暫做教學場所。光復後文昌
祠快速地選出管理人並於民國 37 年 (1948 年 )
舉辦祭孔儀式,希望恢復文昌祠香火。不少新
莊人在文昌祠念幼稚園,廟宇跟幼稚園乍聽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下毫無關聯,背後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28
新莊老街逛廟趣

民國 38 年 (1949 年 ) 國民政府來臺後國民黨部隊找不到住所,於是占領了學校跟廟宇。
另外總統府保管歷史檔案的單位遷入文昌祠辦公,為因應檔案存放,將三川殿、拜殿
以及兩過廊靠內埕的地面鑿洞,並加裝木構隔間,一直到民國 50 年代初期,各單位才
陸續遷出 ; 民國 60 年 (1971 年 ) 鎮公所又借用文昌祠,設立「明德幼稚園」,因為長
期不對外開放;文昌祠的宗教信仰一度中斷。所幸在民國 71 年 (1982 年 ) 文化資產保
存法通過後 3 年,新莊文昌祠經過審定為 3 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明德幼
稚園」也於民國 76 年 (1987 年 ) 遷出,民國 80 年 (1991 年 ) 新莊文昌祠重啟山門,恢
復過往祭儀,不少考生均特別至新莊參拜,香客絡繹不絕。
文昌祠為三開間二進二廊的三合院式格局。現址面積為原址的 3 倍大。依序有三
川殿、拜殿及正殿,三川殿至拜殿間是內埕,而拜殿與正殿屋頂連結在一起,因此僅
有兩進。廟門外則是前埕和山門。三川殿為硬山單脊燕尾屋頂的三開間建築,其後則
為兩側帶廊的內埕,內埕之後則是廟宇主體所在的正殿,亦為硬山單脊燕尾屋頂。祠
的右側則增建有廁所。目前文昌祠的東廂房建有文物館,為舉辦學術講座或文物展示
之處。文昌祠的大木作與承重牆並用的混合式構造,外觀色彩主要由屋頂的黃、檐口
的藍綠及大門的紅構成,屋架則以紅黃為主色,青綠、藍白、金色為輔。建築整體以
木作工藝裝飾,廟內石雕簡約,外型質樸。歷經幾次整修皆變動不大,只有照壁拆除
重建。
新莊文昌祠身為清朝淡水廳第二個落成的文昌祠,特別的是新莊文昌祠的柱體均
未見任何對聯,也沒有捐獻者或當地仕紳的題字,據在地人的說法,新莊人將文昌祠
當作孔廟來崇敬,而文廟按慣例不題楹聯(不敢在孔夫子面前賣弄文章),亦無門神、
神轎或輦椅。新莊文昌祠裡可以見到的字不多,其中是新莊縣丞詹英在道光 4 年 (1824
年 ) 所獻的 " 著儀範世 " 匾額,後方的 " 天下文明 " 匾額據說曾失竊,
文昌祠中除奉祀主神文昌帝君,於正殿外有左右侍神天聾、地啞,左廳祀奉魁星
星君,和一般文昌廟比較不一樣的是,新莊文昌祠還有瘟祖殿及祿馬殿。新莊文昌祠
是臺灣所有文昌廟中唯一祭拜瘟祖的寺廟,為該廟特色。是仿效四川梓潼縣文昌帝君
祖廟。梓潼地區認為人畜生病、莊稼蟲害都是因瘟神所害,傳說瘟祖的形象是黑臉怒
目,一手持寶劍,另一手為鷹爪,可以去邪避災、保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因此特
別祭拜文昌帝君化身的瘟祖。另外,不僅是關帝廟會祭拜赤兔馬,文昌祠在東廂特別
設置了祿馬殿,殿內為駕馬的文昌帝君塑像,兩旁由印童和書僮仙子隨侍。相傳文昌
帝君的坐騎「祿馬」是 1 隻馬頭、騾身、驢尾、牛蹄、全身雪白的神獸。在當地一向
相信「祿馬直直跑,官位步步升」,因此文昌祠在擴建時就特別在東廂設置祿馬殿,
祈求仕途能夠平步青雲,一躍龍門的涵義。

29
130 導 遊 資 訊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地藏庵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 84 號。俗稱大
眾廟或是大眾爺廟。乾隆 22 年(1757 年),
由陳謙興捐地所建,蓋在亂葬崗之上。早期
移民,因尚未適應此地沼澤地形,造成不少
人死於瘴瘧惡疾,因此地方善心人士會出錢、
出力搭蓋收容枯骨的小廟。嘉慶 18 年(1813
年)、光緒元年(1875 年)、1912 年、1972
年皆有重修。2010 年,當時的臺北縣文化局
審議委員會審議後,經文建會(今之文化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准予備查,將祭典以「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祭典」之名,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
地藏庵也被認為是官將首的起源地。
相傳初期僅奉祀文武大眾爺,後來才供奉地藏王菩薩。所謂「文武大眾爺」,
其中「文大眾爺」之名,指未參加戰爭、械鬥、因貧病過世的亡魂們,而「武大眾爺」
指的是為械鬥或死於戰爭的亡魂。清道光 20 年(1840 年),閩客械鬥於新莊一帶,閩
南人勝利,客家人遠走桃園、新竹,這次械鬥陣亡的死者,被納入「武大眾爺」奉祀
於新莊地藏庵。據學者研究,認為大眾爺是無主孤魂中的鬼酋,所司為陰曹刑事職務,
專司管理,取締類似有應公這類的厲鬼,伸張正義,故頗為一般庶民所崇奉,信仰極深。
祂們被視為是無主孤魂中的鬼酋,可號令眾鬼,並能決定陰陽是非曲直、緝拿惡鬼的
司法神格。地藏王菩薩為佛教五大菩薩之一,曾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
渡盡,方證菩提」。世人尊為幽冥教主,專司人間善惡,主管冥界。新莊大眾廟因為
各種靈驗事蹟和歷來地方上許多領導人物的參與,而成為新莊香火最興盛的廟之一。
加上新莊地區都市面貌的逐漸更新,地藏庵附近也早已不再有荒塚野地的景觀。正殿
兩廂分別是祭祀觀世音菩薩與關聖帝君、及四大天王等神尊數十位。左右陪祀註生娘
娘、境生公,右殿前廂配祀目蓮尊者,中廂祀董大爺,後廂為福德正神,最後為功德廳,
供奉對地藏庵的建立有功勞者;左殿前廂配祀文武大眾爺,後廂為乩壇;二樓右廂祀
奉三寶佛,左廂為觀世音菩薩。
地藏庵自創建以來,曾歷經六次重修,廟貌氣勢非凡,年代僅次於慈祐宮而為新
莊第二古老之廟宇。地藏庵創建及早期建築規模與外觀,已難考,惟由現存最早檔案
照片中去分析,應係黃謙光等所倡修,吳海同設計。可知,自清末以來,地藏庵廟貌
雖有改變,但均維持前、後殿及左右各一護龍之格局。日治昭和時期,修廟以前之廟貌,
前殿檐柱為木質而非石雕龍柱,屋頂上素樸而未見太多裝飾。正脊兩端作燕尾,中段

30
新莊老街逛廟趣

(明間部份)正脊升高另作一對燕尾和垂脊,形成前後坡都可見四燕尾、四垂脊的屋頂,
惟屋簷並未斷簷口抬高,此種增加曲線裝飾的「三川脊」做法,在清代及日治時期甚
為流行,其目的是使屋頂更顯華麗大方。前殿左右各一過水門連接護龍,既有利於遮
陽避雨,也可加強夜間門禁防護。昭和年間黃淵源主持重修,仍由新莊大木匠師吳海
同設計,此時寺廟格局和屋頂做法已有新的流行樣式,隨著更多強化材料如水泥、機
器鋼磚,和新式營造技術的大量運用,建築體也較從前高大而繁複。此時期本庵前殿
屋頂改為「假四垂」設計,從硬山中央挑高一座歇山屋頂,由四點金柱支撐;雖然在「空
間地位」和「建築高度」上次於正殿,但前殿卻是廟宇建築的「門面」,此種挑高屋
頂設計可使廟貌外觀更顯宏偉高大,而為當時各派建廟名師所愛用,如漳派陳應彬、
潮派吳海同等。前殿置石雕「上天下地」雙龍柱一對;天井登大殿階梯下置石獅一對,
階梯上欄杆置小石燈一對;廟埕設日式石燈亭兩對。屋頂脊堵飾交趾陶、剪黏等裝飾,
其上並增西施脊,燕尾起翹弧度極大,脊上作雙龍及福祿壽三星。垂脊上作捲草,脊
尾作人物牌頭;斜脊以捲草收頭,脊上作飛鳳剪黏。民國 61 年修廟時,新增南、北殿
並加拜亭,由於地藏庵向以文武大眾爺信仰為盛,新建南、北殿及拜亭工程,亦使十
殿閻王及文武大眾爺殿之空間地位實質高於左右護龍之其他廳室。正殿屋頂採歇山重
簷,四周設走廊;南北殿及左右護龍均建二層樓;左右護龍外間上方新建鐘樓、鼓樓;
所有工程均以鋼筋水泥修造,結構堅實。民國 85 年落成,同年農曆 11 月 3 日安座。
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繞境祭典(俗稱新莊大拜拜),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舉行。
是起源於臺灣清治時期,祭祀死於械鬥及貧病的無主孤魂。而該日的遶境,雛形起源
於日治時期的 1910 年代,演變成為農曆五月初一及前一晚舉的日巡及暗訪。在暗訪和
繞境活動中發展出特殊、非職業性的官將首陣頭,成為突出的信仰文化表現;新莊俗諺:
「新莊有三熱,火燒厝,拔龍船,五月初一。」。首先是新莊當地全部的小廟與小祠
的神明陣頭陸續匯集在大眾廟前廣場,這可表現出大眾廟在新莊廟宇文化中的領頭地
位,而接著在出巡繞境時,隊伍之長,香客之盛,義工之多,若非親眼所見,實很難
想像其盛大的情況。沿路分發鹹光餅(又稱平安餅)與平安符給民眾,祈求保佑平安。
大眾爺駕前共有增、損兩位將軍,在大眾爺出巡時負責開道、護駕。新莊街上也會有
很多人準備流水席請客,只是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潮江寺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碧江街 47 號。創建年代不可考。2013 年 8 月 13 日,新北市政
府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以「新莊潮江寺」之名公告此廟列為新北
市文化資產的歷史建築。理由是原址曾是早期大漢溪與新莊河港聚落的臨河防守高臺,

31
130 導 遊 資 訊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具地方發展歷史意義。潮江寺位於米市巷的尾
端,接近大漢溪的方向,為稻米集散地。清朝
時該寺廟樓下為專供碼頭工人休息的草寮,清
朝中葉後的漳泉械鬥,基本上新莊成了泉州人
的地盤,與漳州人聚集的板橋隔江相望,靠河
運而發達的新莊,早年對外交通以河岸對渡為
主。正因商業繁榮,也引起盜匪覬覦。為了加
強對岸的監視,防制匪徒侵襲,所以當年鄰近
渡口之處,都創設瞭望臺,以防板橋的漳州人再攻打新莊。在日治時期昭和 10 年(1935
年)因廟體崩頹而重新整修,遂由沈應林、杜清彩、高天南、黃明塗、蔡長暖、蔡長
青等人募集資金整建潮江寺,重新將廟門轉向新莊大街,目的在保佑商家的生意興盛。
民國 53 年(1964 年)又再進行一次翻修,而成今日的形制。
潮江寺原稱為「草厝仔間」,是一座十分古樸的廟宇,主體以磚造,格局類似閩
南式與日本大正時代西洋式的混合風格街屋樣式。其女兒牆上有「潮江寺」的泥塑匾
額,兩側邊有菱形花邊裝飾。傳說,原廟朝江 ( 朝向大漢溪 ),故名「潮江寺」。整體
建築為早年的民宅形式,與傳統的廟宇建築很不相同。一樓上二樓為木造樓梯,因為
一樓的挑高,加上地坪不夠大,只能以單人行走的木梯,與二樓相連,以現代的室內
格局觀念來看,行走起來不甚方便。二樓有精緻的殖民地樣式的露臺,設天公爐一座。
欄杆設計成花瓶樣子做為裝飾,不同於一般上低溫釉色之花瓶欄杆,而是以以日本時
代流行的洗石子手法施工。二樓所奉的石雕觀音,相傳為浮出大漢溪的石頭,因為形
似觀音,而被村民迎至寺中供奉。後來也將原座落於瞭望臺旁的土地公廟移到一樓供
奉,形成目前所見一樓為福德祠,二樓則主祀觀世音菩薩的格局。一樓的福德祠所奉
的石雕土地公,造型也與一般土地公不同,雖然塗上油彩,但仍可看出年代十分久遠。
傳說早年如果大雨成災,大漢溪水會漫過河堤造成水患,而潮江寺旁有一口大井,無
論漫過多少溪水,都會排入這口井中,不致讓新莊大街淹大水,而被視為神蹟。後來,
因為水井傳出小孩失足掉落事件,現在已封井而不復見。從二樓露臺看出去,隔著香爐
可以眺望米市巷,想像當年新莊街上的風華。潮江寺也可能曾注視在米市巷努力工作的
板橋林家的先祖林平侯,根據記載林平侯從福建漳州故鄉來到臺灣之後,就是在新莊的
米店工作,開啟在臺灣努力打拚的志業,最後終於成為影響臺灣發展的紅頂商人。

◆保元宮
位於新莊區中正路 143 號。主祀哪吒三太子與池府王爺,配祀普庵祖師、地藏菩

32
新莊老街逛廟趣

薩、月老星君、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及虎爺 。是新莊地區王爺廟的代表,也是北部
地區少見的雙主祀廟,俗稱王爺宮或太子爺廟。日治時期重修,定名「保元宮」。因
頗為靈驗而香火不斷,宮址所在地往昔稱為「昔邱腳」,因鄰近為水運碼頭所在地,
是竹子集散中心,故又稱為竹仔市。因新莊位於淡水河西北側凹岸水患頻繁,相傳池
府王爺能鎮水患,民間信奉為除災驅害之神;又是工人船夫等的守護神,所以於清乾
隆 41 年(1776 年)在現址建廟。原本並未奉祀哪吒太子,後才增奉,在清末時期,哪
吒太子已經與池府王爺同為主神。在農曆 9 月 9 日中壇元帥聖誕當天舉行「過炭火儀
式」,俗稱「弄過火」。其特色在於用檀香
粉取代臺灣他處常見之撒鹽米之過火儀式,
頗具典範性,2013 年新北市文化局公告指定
「新莊保元宮-弄過火」為「無形文化資產-
民俗」。保元宮前的「淡分憲示禁 - 嚴禁截
流塞狹圳道碑」,立於道光 17 年 (1837 年 ),
主要是禁止當時農人不得對張厝圳 ( 永安圳 )
下各佃戶,任意截流圳道的行為,當時新莊
街拜水利發達之賜,早已是北臺灣農產重鎮,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保持水源暢通是何等重要的大事。

結語
如今,300 年的歷史過去了,新莊依然保留著這具有歷史意義的名字,雖然斑駁
的老街已不再新興,但我們仍然可以在這裡看到過去繁華的痕跡,同時也見證新莊老
街的轉型與生機。在這條街廓中,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者高達十項,放眼全臺灣,
這樣的紀錄也是難能可貴的。也許新莊老街,就正是一條無法被完整登錄的文化資產。
透過供奉家鄉的神明信仰,在神明的保佑之下,新莊人寄託心靈的不安與孤單。但是
這並不全然是新莊老街的完整樣貌。因為廟宇而存在的鼓廠,老餅店,戲館巷等有趣
的主題,因為篇幅的關係而無法一一細數,就留待各位讀者,日後自己來一趟新莊老
街之旅時,再仔細品味。

參考資料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臺灣大百科
•維基百科 •各廟宇官網

3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