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建築物理_第二次作業_第三章_室內環境

1122246013 康孟承
一、 人體之熱反應
室內熱舒適度不僅影響到居住者的健康與生產力,同時對節省能源的訴求更是重
要。隨著高度工業化與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人們在室內的工作與活動日趨增加,據
統計現代人在室內生活的時間高逹 90% (Hoppe and Martinac,1998);不良的室內環
境,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只是居住者的健康,同時也會降低生產力。週遭氣溫的變化,
會造成居住者對室內環境感覺是否舒適很大的影響(林勝隆等人,2008)。
當外在氣候因彼此相互影響而改變了舒適環境,人們須藉由空調設備等來幫助人
體失熱與得熱,以求得熱平衡。而在建築設計上,為了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避免外
界氣候的干擾,可藉由空調設備系統進行調節,以達人體熱平衡之需
(Meyer,2002)。故本章節藉由文獻回顧探討影響室內空間氣候之因素,整理其相關
文獻資料作為基礎,以期能夠理解本課程學習之重點。以下相關論述如下:
1-1 室內氣候影響因素
在現今的社會中,不論是風災、雨災,亦或高溫熱浪、低溫寒潮的來襲,我們已
日漸仰賴著各式建築物的庇護,並透過冷氣或暖氣等能源的消耗,來建構可接受且感
到舒適的室內溫度與環境,且隨著大多數族群居處於室內的時間比例增高,相對於室
外大氣良窳,室內環境品質更直接地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蘇慧貞、許乃云 ,
2012)。關於影響室內氣候之相關因素,於建築物所建構的室內環境本就和室外環境
變化息息相關,針對衝擊層面的部分,本章節藉由蘇慧貞(2012)之研究分析將其資
料整理出幾個方向,如下所示:
1-1-1 空氣品質
近年來大氣汙染物濃度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逐漸增加,使得建築物周遭的空氣品
質會對室內環境有顯著性的影響,如外源性的空氣汙染物經由通風、空調系統進入室
內環境外,一些內生性的室內汙染物,包含建築材料的化學物質溢散、微生物的蓄積
生長、燃燒/吸菸/烹煮等行為皆會導致特定的汙染物在室內環境的累積增加。高溫易
促使室外空氣經由門、窗進到室內,使得自然通風的建築內有較高的懸浮微粒濃度。
1-1-2 潮濕與濕度
當建築物受到水損時,高水量與濕度會促進家具或建材表面的微生物生長,因而
增加室內空氣中的真菌、細菌以及其副產物(如孢子、碎片、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
增加非生物性的氣態化學物質(如甲醛)逸散至空氣中。暴露在受水損的建築中會使
得咳嗽、氣喘等各種不良呼吸道健康危害的相對風險增加 30-50%,而許乃云等人
(2011)於 2009 年莫拉克風災發生的前後,利用實境採樣研究證實了這個部分,其
研究發現,淹水過後的居家環境確實會有顯著較高之活性總真菌濃度室內外比值。近
年颱風及極端雨量事件頻傳,更突顯了潮濕與水患對室內空氣品質影響的重要性,以
及隨之而來的健康風險。
1-1-3 傳染性病原體及害蟲
過去發現退伍軍人症的發生與高降雨量、濕度和氣溫有關,目前已知呼吸道病毒
(respiratory viruses)、格蘭氏陰性病原菌(如退伍軍人菌等)和塵蟎過敏原等生物性
因子均會受到溫度和濕度等氣候因子的影響,普遍而言潮濕的環境有利於這些生物的
生 存,而氣象因子的改變恐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退伍軍人菌在滋生儲藏所
(reservoir)內的存活與分布,且極端降雨造成自來水受汙染、建築物淹水,亦增加
了人們在室內暴露病原體的機會。
1-1-4 熱應力
多數研究指出未來氣象條件會增加熱的天數,尤其極端高溫的上限值恐將持續提
高,反之冷的天數則趨於減少,但極端低溫的下限值並不一定會隨之減緩。人體的正
常體溫一般都維持在 36-38°C 間,當體溫高於 40°C 時,往往體內溫度調節系統會失
去平衡,引發生理或心理上對周圍熱環境不適應的熱疾病,包括熱暈厥、熱痙攣、熱
衰竭、中暑等。如 2003 年歐洲熱浪造成近 35,000 人死亡的案例中,多數是在住宅空
間中死亡,顯示即便是在室內,溫度的控制與適當的調適策略仍是必要的。
影響室內溫度的因素眾多,首要則為室外大氣溫度的作用影響及太陽輻射量,再
者就是建築物的儲熱能力(即構造材質的熱容量)、冷熱空調系統的使用,以及其他
室內產熱源如人工照明(燈)、煮食設備、室內人員的代謝蒸發熱等。
從 Smargiassi(2008)研究中顯示,加拿大蒙特婁地區以室外大氣溫度、地表溫
度及建築特性嘗試預測室內溫度,發現室外大氣溫度對室內溫度變異程度的模式解釋
力(R2)僅 22%,而一旦納入考量地表溫度、建築樓層以及提前 24 小時前的室外溫
度,模式解釋力(R2)提升至 54%,顯示建築物本身材料結構的蓄熱能力大大地影
響了室內外溫度的相關性;此外,當地平均而言,室內最高溫會高於室外最高溫
13.8°C 以上,且以乙烯鑲板(vinylpaneling)或木壁板(wood siding)為結構建材之
建築相較於磚屋(brick)者較易受室外溫度的變化而影響,也就是「熱容量」的問題。
1-1-5 建築物的通風及耐候化、能源使用
根據財團法人臺灣綠色產力基金會最新的「 2010 非生產性質行業能源查核年
報」指出,除部分特殊建築物外,在所有的耗電用途中,幾乎以空調耗電為大宗
(>40%)。夏季(6-9 月)的用電密度占全年約 37-43%(陳介慧,2009),而影響
臺灣地區辦公大樓用電密度的主要因素為空調形式,尤其使用獨立空調者,其用電密
度在整年的分布特別受季節因素影響(楊開翔,2009),。以上資訊皆明確顯示臺灣
民眾高度仰賴以消耗能源為主的溫度調節設備,以調節室內氣候至可接受的溫度範圍,
因應氣候變遷之下日益攀升的環境溫度。然而,這樣的調適行為未來恐將面臨更多嚴
峻的挑戰,包含高溫時期過多的能源負載、室內的密閉性及汙染物的累積等。
經由美國地區的經驗,針對建築物的能源使用,目前提出了 Weatherization(耐
候化)的概念;weatherization 專指為了增加建築物內能源的使用效率,特別是冷熱
空調的使用,將透過住宅設計或翻新,減少不必要的空氣洩漏,使建築物更加緊密
(tighten),減少過多的能源耗損,近年為因應氣候變遷等問題,weatherization 為美
國政府主要減緩(mitigation)地球暖化的主要政策之一 。其最主要的目的即減少房
屋結構上任何可能會洩漏氣體的孔隙以達減低建築物的能源需求,然而過度的「密封
(seal)」建築物,往往降低了室內外的通風效率以及汙染物移除、稀釋的能力。
從過去的文獻指出,改變室內氣流流動型態或是降低通風率皆會增加建築物內的
濕度和空氣汙染物,如增加濕度會導致黴菌在建材上的孳生,或者加劇建材本身有害
化學物質的逸散,且通風效率不良易導致該汙染物的累積,引發嚴重的室內環境品質
問題,進而影響到室內人員的健康,這些恐都是 weatherization 的概念之下衍伸的重
要問題。
站在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如何透過事前的預防和即時有效的處置來避免熱危害,
是保障民眾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規劃。如利用早期預警系統(Early Warning Systems,
EWS)可減緩極端溫度事件所造成的健康衝擊,以增加面對未來可能發生更強烈、
更頻繁之氣候問題時妥善因應的能力。在此之前,有關於氣候變遷對之室內環境衝擊
影響層面則需有全面性的了解,知道所謂的風險容忍度或是閥值上限,後續將啟動預
警機制、加強監測工作,一旦氣候衝擊超過容忍程度,預警系統將可幫助延長防災、
應變措施的實施時間,減少災害損失。無論全球的暖化的程度是否能控制於 2°C 以內,
其帶來的衝擊影響並無法立即停止,因此,透過「減緩」策略來削減造成氣候變遷的
原因,並同步進行「調適」以妥善因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實為當前之首要工作
(柳中明等人,2009)。

1-2 人體的熱平衡
穩態能量平衡為早期熱舒適相關理論基礎,在穩態的熱環境中,人體與環境之間
存在熱交換平衡(孫宇陽,2013),其公式為 M-W-C-R-E=0。
而公式內代號的意思分別為:M =人體能量代謝產生熱(W/m2);W =人體所做
的機械功(W/m2);C =人體外表面向周圍對流散 發的熱(W/m2);R =人體外表
面向周圍幅射散發的熱(W/m2);E =人體皮膚與呼吸蒸發所帶走的熱(W/m2)。
丹麥大學教授 Fanger(1982)更進一步將舒適度的研究調查與能量平衡關係 建
立一完整的理論模式,明確指出人體的熱舒適性受到環境中的溫度、風速、空 氣濕
度、平均幅射溫度,以及人體的活動量和著衣量影響。
1-3 體溫調節機能
人體穩態熱平衡代表人對自然環境的調節能力,而人體對於熱感覺也會因為心理
上的適應調節、生理上的習慣適應及行為上的採取行動而改變。心理調節,是根據個
人過去生活習慣經驗及對環境期望而改變心理上的適應程度;生理調節,是藉由先天
遺傳適應或後天養成適應而調節;行為調節,是藉由個人有無意識地採取改善本身的
行為。孫宇陽(2013)認為,上述三項調節方式,將改變對熱環境的期望值,進而改
變舒適範圍、中性溫度及喜好溫度...等熱感覺。
另外從陳柏瑎(2008)的論文研究成果顯示,室溫 20.5℃、26℃、27℃環境中
舒適、輕鬆感受皆屬 正面且持續的評價,室內溫度為 20.5℃、27℃之狀態下較具有
覺醒度,對於提振精神具有較佳的效果;室溫 20.5℃和 28.5℃短時間有明顯提升工
作效率之 現象,而長時間於室溫 27℃則會明顯提升工作效率;於較低的室溫環境
(20.5 ℃及 26℃)對人體大部份經絡及對應之內臟器官有顯著的影響性。
而男性長時間於室溫 27℃和 28.5℃感受較為舒適,而室溫 27℃對男性生理反應
影響較低且工作效率表現也較其他室溫為高;女性長時間於室內作業環境溫度
28.5℃感受較為舒適,於室溫 26℃和 27℃對女性生理反應影響較低,室溫 27℃工作
效率表現同樣較其他室溫為高。
1-4 冷熱感覺要素
人體與周遭環境的冷熱感覺,建立在生理和心理的影響上,賴榮平等人(1991)
認為,主要影響生理方面的有二大要素,第一個是外周環境影響要素,二是人體狀況
要素,兩大要素之間又細分為幾項,如下說明:
1-4-1 外周環境影響要素
(1) 氣溫:空氣中所測量之溫度。
(2) 濕度: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之大小
(3) 周壁溫度:四周牆面的輻射溫度。
(4) 氣流:空氣流動的情形。
1-4-2 人體要素狀況
(1) 工作強度:人體的代謝率。
(2) 著衣量:人體身上衣服穿著多寡之數量。
二、 室內氣候的測定
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對於生活環境的意識也隨之改變,人們開始要求 一整年
的「舒適的溫度環境」,換句話說,要求能夠維持控制人類所需之「 舒適溫暖狀
態」(鄭元良,2006)。從過去的研究結果顯示,室內空氣品質不僅對人體健康有所
影響,甚至與工作效率都有明顯的關連性;而根據 H. Levin 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因
室內空氣品質不佳而降低的產值高達 150 億元以上,因此辦公建築室內空氣品質檢測
結果成為衡量企業成本付出與報酬回收的重要依據。
另外 2003 年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SARS)的流行,更使室內空氣品質管理的
議題,從被動防範轉為主動控制的思考模式,促使國內外 相關單位積極建構室內空
氣品質檢測系統,並重視定期檢驗之必要性(江哲銘,2007)。
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研究報告內檢測結果分析表示,該研究所挑選的
四個辦公建築案例及四個寺廟建築案例,針對每個實測案例的室內
CO2、CO、O3、PM10、HCHO 及 TVOC 六種室內空氣污染 物,於早上 8 點至下午
4 點連續 8 小時分別以精密型與簡易型檢測方法進行量測, 並利用回歸分析分別探討
六 種 室 內 空 氣 污 染 物 之 兩 種 檢 測 結 果 的 相 關 性 , 結 果 如 表 5-8 所 示 。 在 室 內
CO2、CO、O3、PM10 及 HCHO 濃度方面,兩種檢測結果有明顯 正相關,其 R2 值
分別為 0.982、0.9906、0.8647、0.8744 及 0.7587,因而驗證簡易 型檢測方法在量測
室內 CO2、CO、O3、PM10 及 HCHO 濃度上的準確性;另外在室 內 TVOC 方面,
兩種檢測結果仍有一定程度正相關,唯其 R2 值稍低,此一部份有 待日後研究提供更
多相關數據佐證之。進一步利用回歸分析綜合探討六種室內空氣 污染物之兩種檢測

結 果 的 相 關 性 , 如 圖 2-1 所 示 , 兩 種 檢 測 結 果 有 非 常 明 顯 正 相 關 , 其 R2 值 為
0.9971。
圖 2-1 精密型與簡易型檢測結果相關性綜合分析
三、 室內氣候的評估
室內環境品質對健康與舒適的影響毋庸置疑,凡建築本身結構、區位、各項開口
及空調系統設計,各種建材、裝修材的選擇,人類維持生活必備的各種物品、商業行
為的貨品、辦公家具等,乃至於人類本身的各項行為活動,均可直接或間接的引起音、
光、熱、氣、水、微生物、電磁波等室內環境問題,其中影響最大且為民眾最直接感
受的仍是與室內空氣品質不良有關的健康危害問題。且不佳的室內環境估計可造成數
十億美元以上的經濟損失,像是類似氣喘症狀、過敏症狀以及隨後消耗的生產力等。
由於建築物所建構的室內環境本就和室外環境變化息息相關 (蘇慧貞、許乃云
2012)。故以下以室內氣候的評價指標以及其舒適範圍來探討室內環境之氣候。
3-1 室內氣候的評價指標
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對於生活環境之意識也會隨之改變,人們開始會要求舒適
的溫度環境。換句話說,則可將其認知為能夠控制人類所需之「舒適溫暖狀態」。一
般人對環境的感覺可分為眼、鼻、耳、口、皮膚等五感,可詳圖 3-1 所示。
圖 3-1 五感六識與室內環境的對應關係 (資料來源:永續健康建築研究
室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43a986d6-42a6-4fbc-990f-3105f1c667b7)

其中皮膚對於觸、痛、壓、溫、冷最為敏感,故鄭元良(2006)將其主要影響居
住舒適性的室內溫熱環境因子整理如下:
3-1-1 氣溫
空氣中的溫度大小,室內氣溫並非每一個角落都相同,根據建築物構造 與隔熱
性之良莠、外界的氣候條件、冷暖房方式等會產生上下,以及水平向的差異。特別是
在討論室內溫熱環境舒適度時,較為重要的是上下溫度差, 上下溫度的差異很容易
由身體察覺,在體感上有相當大的影響。
3-1-2 濕度
一天之中濕度的變化有一定的傾向,通常一天之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量亦 即絕對
濕度不會有太大變化。至於相對濕度則與氣溫變化成相反傾向,通常 在氣溫最低的
清晨持相對濕度昇至最高,在最高溫的午後 2 一 3 時左右相對 濕度降至最低。
3-1-3 氣流
空氣的流動稱之為氣流,氣流可促進人體產生的對流以及蒸發放熱, 藉冷卻作
用使體感變為舒暢。一般舒適的風速約在 1m/s 以下,夏季可能大 些,而冬季則小些,
特別是暖房開機時以在室內的人員沒有感覺最好。風速 0.5m/s 時人體就會感覺有風。
3-1-4 換氣量
該研究運用「示蹤氣體濃度衰減法」來進行換氣量之量測,換氣量為室 內進風
量與室內空間體積之比值,通常作為評估室內換氣優劣之指標。
3-1-5 PMV 指標
PMV 原文為 Predicted Mean Vote,意謂「預測的平均回答值」,是運 用統計方
法得出人體感覺與環境等六個量的定量函數關係
3-1-6 PPD 指標
原文為 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意為「預測不滿意百分比」, 為人們不
滿意度之評估指標。其數學關係式如下列公式表示。
PPD=100-95exp[-(0.03353PMV4+0.2179PMV2)]
Fanger 將 PMV 值依照人的熱威覺分成熱。暖、稍暖、無感覺、稍涼、 涼、冷七
個等級,並通過大量試驗獲得感到不滿意等級的熱 感覺人數佔全部人數的百分比
PPD,畫出 PMV-PPD 曲線。使用 PMV-PPD 曲線,可以獲得不同著裝,從事不同工
作的人在不同熱環境中的熱感覺。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7730 (12-15-1994) 已規定
PMV:-0.5~0.5 範圍為室內熱舒適指標。
3-2 室內氣候的舒適範圍
隨著人類科技文明及都市的迅速發展,與人口急遽增加,再加上地球氣候變遷與
人為破壞,住居環境已日益惡劣,嚴重影響居住者的健康。根據內政部建研所「辦公
建築室內空氣品質與空調設備之診斷研究」顯示,室內二氧化碳、甲醛及總揮發性有
機化合物等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實測結果遠超出國外相關保健基準個案數佔有相當比率。
而建築之室內包含人與文物,同樣會受到室內環境條件的影響,如噪 音、採光、溫
熱(溼)環境、空氣環境等(鄭元良,2006)。倘若從校園內教室來探討室內氣候的
舒適度,林盛隆等人(2005)則在其研究中認為,在空調狀態下該研究受訪者表達之
舒適溫度爲 25.8℃(相對濕度 43%),舒適溫度範圍 24.8-26.8℃;在無空調狀態下之舒
適溫度為 27.5℃(相對濕度 42%),舒適溫度範圍 27.0-27.9℃。
從上面研究數據可以得知,現代人忙錄的生活作息與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讓人
們待在室內的時間有增加的趨勢。
四、 室內氣候之調節
本章節首先藉由文獻回顧探討有關人體調節機制以及室內氣溫、濕度、氣流等相
關論述,並整理其相關文獻資料作為論證基礎,以期能夠理解本課程學習之要點。以
下有關體調節機制以及室內氣溫、濕度、氣流之相關論述如下:
3-1 人體調節機制的變化
人體平均正常體溫約攝氏 36.7-37 度(華氏 98-98.6 度)。人體維持溫度恆定係由
下視丘的溫度調節中樞運作,透過傳導(conduction)、對流 ( c o n v e n t i o n ) 、 輻 射
(radiation)及蒸發(evaporation)等方式,利用皮膚分子振動、毛細孔與血管的舒張或收
縮及熱能產生與否等來進行體溫恆定調節,因此,人體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機制
會因高溫環境激發下視丘的溫度調節中樞運作,使血管舒張,藉血流速度變大讓身體
內部的熱快速傳導至皮膚,同時亦透過流汗蒸發,使熱散失,而顫抖及化學熱作用等
產熱機制則受到抑制,體溫因此得以降低(謝麗貞等人,2014)。
而當環境的變動過大時,就須藉助其它像衣著、建築構造、設備等來改善惡劣的
氣候因子,使室內維持在健康、舒適的狀態,此爲室內氣候之調節。
3-2 室內氣溫
空氣中的溫度大小,室內氣溫並非每一個角落都相同,根據建築物構造 與隔熱
性之良莠、外界的氣候條件、冷暖房方式等會產生上下,以及水平向的差異。特別是
在討論室內溫熱環境舒適度時,較為重要的是上下溫度差, 上下溫度的差異很容易
由身體察覺,在體感上有相當大的影響(鄭元良,2006)。
3-3 室內溼度
一天之中濕度的變化有一定的傾向,通常一天之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量亦 即絕對
濕度不會有太大變化。至於相對濕度則與氣溫變化成相反傾向,通常 在氣溫最低的
清晨持相對濕度昇至最高,在最高溫的午後 2 一 3 時左右相對 濕度降至最低(鄭元
良,2006)。
3-4 室內氣流
空氣的流動稱之為氣流,氣流可促進人體產生的對流以及蒸發放熱, 藉冷卻作
用使體感變為舒暢。一般舒適的風速約在 1m/s 以下,夏季可能大 些,而冬季則小些,
特別是暖房開機時以在室內的人員沒有感覺最好。風速 0.5m/s 時人體就會感覺有風
(鄭元良,2006)。

五、 結論與學習心得
藉由上述之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探討,學生整體歸納出幾點結論,如下所示:
1. 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顯著,室內環境調控將面臨更大挑戰,需要整合各方資源以
妥善應對。
2. 室內的氣候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包括室外氣溫、濕度、空氣品質、通風效率等,
同時氣候變遷也會對室內環境造成衝擊。
3. 而人體則會透過生理調節機制(如血管舒張、流汗等)來維持體溫平衡,且心理
和行為調節也會影響人體對熱環境的感受。
4. 常用的室內氣候評估指標有氣溫、濕度、氣流、PMV、PPD 等指標,而良好的室
內氣候有助於提升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5. 我們能夠透過建築設計、適當的隔熱與通風、空調系統等可以調節室內氣溫、濕
度與氣流,創造舒適的室內環境。
綜上所述,室內氣候與人體健康和舒適度有密切關聯,但也面臨氣候變遷等外在
因素的影響。我們能夠透過適當的建築設計與調節,可以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提升
生活品質。而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學生認為倘若從建築物之開口設計面向來講,選
擇適當之建築位置,利用順風來通風,避免陽光直射,進而提高建築物室內之熱舒適
度;如果從隔熱設計來探討,選擇隔熱性能較佳之建材,來增加強身與屋頂的隔熱層,
可以有效減少室外溫度變化對室內的影響;從通風設計來探討的話,合理規劃窗戶的
位置與尺寸,保持室內外良好氣流之對流,能夠有效調節室內溫度。倘若以日照遮陽
的部分來探討,適當設置室外遮陽設施如粽橫向遮陽板,能夠減少直射陽光對室內的
熱負荷;再來則是考量建築之結構配置,設計高效之空調與通風系統,維持舒適的溫
濕度範圍。最後則是應用建築資訊系統來進行建築物內的智慧化氣候管理。因此,學
生在本章學習到,在建築設計上,需考量氣候因素、採光、隔熱、通風等要素,並進
一步運用智慧化與自然手法,可以提升室內熱環境的舒適度與生態效益,也期許自己
未來在實務設計上能夠交互應用這些理論,將理論變成實際的實務設計上。
六、 參考文獻
中文雜誌專書:

1. 蘇慧貞、許乃云(2012),〈從健康需求討論氣候變遷對「室內環境」的衝擊〉,
《2012.07 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P27-32。
2. 財團法人臺灣綠色產力基金會(2010),《非生產性質行業能源查核年報》,經濟部能源
局:臺灣。
3. 賴榮平、林憲德、周家鵬(1991),《建築物理環境》,1-12,六合出版社,台北。
中文期刊:

1. 林盛隆、魏士閔、黃俊豪、陳玉琨(2008),〈簡報室熱舒適度案例之研究〉,《建築學
報》,第 65 期,P125-138。
2. 謝麗貞、吳雪鳳、董弘一(2014),〈人體調溫機制與外部溫差變化的關係〉,《醫學新
知》,第 85 期,P364-370。
碩博士論文:

1. 陳介慧(2009),《建築用電密度標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臺南市。
2. 楊開翔(2009),《高耗能辦公大樓耗能因子解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
築學系,臺南市
3. 孫宇陽(2013),《農村土地組成對戶外熱環境舒適性與熱島強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臺北市。
4. 陳柏瑎(2008),《調控室內作業環境溫度對人體反應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臺南市。
5. 鄭元良(2006),《歷史建築室內溫熱環境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
學系,臺南市。
研究報告:

1. 柳中明、華昌宜、游保杉(2009),《我國「全球氣候變遷長期評估與衝擊調適策略之整
體綱要計畫」草案建議》,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
2. 江哲銘(2007),《建築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機制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3. 江哲銘(1998),《辦公建築室內空氣品質與空調設備之診斷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
所。
網路報章雜誌文獻:

外文文獻:

1. Hsu, N.Y., et al., Changes in profiles of airbornefungi in žooded homes in southern Taiwan after
TyphoonMorakot. Sci Total Environ, 2011. 409(9): p. 1677-82.
2. Smargiassi, A., et al., Prediction of the indoortemperatures of an urban area with an in-time
regressionmapping approach. J Expos Sci Environ Epidemiol, 2008.18(3): p. 282-288.
3. Hoppe, P. and Martinac, I.(1998) Indoor climate and air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No.42:1-7.
4. Meyer, W.B.(2002) Why indoor climates change: a case study, Climatic Change, No.55: 395-407.
5. Fanger, P.O., Thermal Comfort.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