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賽馬會

香港歷 史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1. 割佔香港島
1.1 中英貿易與英國圖謀佔領中國沿海島嶼
19世紀的英國處於極盛時期,享有「海上霸王」、「世界商人」和「日不落國」的稱號。英國在完
成工業革命後,開始掠奪殖民地來開拓世界市場並擴大產品銷路。中國地廣人多,自然成為英國的
貿易對象;奪取和征服中國的龐大市場是當時英國的主要目標之一。

早在17世紀時,英國就有在中國外洋海島上建立殖民地的想法。1635年,英國首次正式派遣商船來
華貿易。英王查理一世曾指示率領武裝商船的海軍上校約翰.威德爾(John Weddell),「凡屬新發
現的土地,若據有該地能為朕帶來好處與榮譽,即代朕加以佔領」。威德爾來華後,拒絕聽從中國
官員的安排,硬闖入珠江口,還炮轟中國的炮台,然後直上廣州強行貿易後離去。回國後,威德爾
建議佔領海南島,作為英國的貿易基地。

此後,英國曾數次派遣特使來華,希望可以在中國謀取一塊居留地。馬戛爾尼(Lord Macartney)和
阿美士德(Lord Amherst)分別在1792年及1816年來華,提出割讓中國島嶼給英國的要求,但都無功
而還。

1833年,英國取消了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專利權,讓更多英商參與對華貿易。英國委派律勞卑
(Lord Napier)為「駐華商務總監督」管理對華貿易,取代東印度公司駐廣州的大班。律勞卑與以前
的來華特使同樣肩負擴大英國商品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任務。此外,當時英國政府已有在華發動戰爭
的考慮,所以在外交大臣巴麥尊(Lord Palmerston)給律勞卑的訓令中,要求他查找在戰爭發生時英
國船隻可以受到保護的地方。

雖然律勞卑擔任「駐華商務總監督」,但由於他是英王委任和直屬外交大臣領導的官員,所以兼有
外交代表的職能。然而,當時中英兩國尚未建立外交關係,英國委派外交代表又沒有通知中國,做
法並不恰當。當律勞卑1834年7月來到廣州並要求繞過行商遞交信件而直接會見兩廣總督盧坤時,即
遭到拒絕。結果律勞卑命令軍艦駛入內河、炮轟虎門,最後在行商的斡旋下,離開廣州。

1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律勞卑的失敗,反而引起英國國內以武力開拓中國市場、奪取中國島嶼的聲音。當時中國東部是茶
葉、絲的產區和英國毛織品的潛在市場,英國人於是以中國東部,特別是舟山群島為侵佔的主要目
標。

至於香港,英國人早在17世紀已踏足於此,並對這裡評價不錯。從1806年起,東印度公司的水文地
理學家霍斯伯格就在包括香港一帶海面的華南沿海勘察。他的報告書提到香港的水域是個良好的
避風港和安全的拋錨地,戰時船隻停泊在港,既可抵禦兵力,又可擊退敵人。1820年代起,東印度
公司的來華商船經常停泊在香港水域。1834年,律勞卑正式建議佔領香港。他寫信予外交大臣格雷
(Earl Grey)指出,「佔領珠江東部入口處的香港島,它令人贊嘆地適合於各種用途」。事實上當
時英商亦鼓吹佔領香港,在1836年的《廣東記錄報》提及,認為「只要獅子(指英國)宣佈保證香
港為自由港,它在10年內就會成為好望角以東最大的商業中心」。

1.2 鴉片輸入與林則徐禁煙
中國在中英貿易早期的發展中處於優勢地位,對英貿易出超。英國對中國的絲、茶葉等商品需求極
大。以18世紀末為例,東印度公司平均每年從中國輸入茶葉的總值約為400萬兩,僅此一項即足以抵
銷當時英國向中國輸出的毛織品、金屬品和棉花等主要產品。除了葉,中國的布疋也有很大的海外
市場,1795-1804年和1817-1826年每年輸出100萬疋之多,1819年時輸出更達300萬疋。

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沒有為英國工業品的銷售提供龐大的利益。中國農業和小手工業相結合的自
給自足經濟體系對外國商品有極大的抗拒力量。當時很多日用品和紡織品都是民眾自製用來補充低
微的農業收入。因此,他們對於英國工業品的需求不大,而且缺乏購買力。此外,清政府執行閉關
政策,限制進出口貿易。清初曾實施海禁,到康熙帝恢復海禁後,規定只有廣州、漳州、寧波和雲
台山四個口岸和外國通商。乾隆帝在位時更把通商口岸限於廣州一地,外國商人在華貿易和其他事
務都要通過清政府特許的公行商人來處理。

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和政策的影響下,英國的對華貿易雖有增長,但遠不及從中國輸入茶絲等
產品之多,結果白銀大量流失。以19世紀初為例,廣州一地流入的白銀每年有100萬兩至400萬兩之
間。英國一直處於中英貿易的劣勢位置。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英國決定向中國輸出鴉片。鴉片是由罌粟的果漿煉製而成的軟膏,是一種強烈
的麻醉藥,吸食後使人容易上癮。不論中國社會經濟結構如何,吸食者上癮後,需求量不但很大,
而且不斷增加。英國於是在印度發展鴉片種植,然後以高價售於中國。

道光朝之前,英國主要在黃埔和澳門販賣鴉片。1821年,清廷下令驅逐鴉片船,於是走私鴉片的活
動就移到虎門口之外的伶仃洋一帶。鴉片躉船冬季會停泊在伶仃島附近,颱風季節則會到金星門和
香港水域停泊。印度運來的鴉片會卸進躉船,然後由本地煙販交錢提貨,再用外號「快蟹」的小船
偷運到珠江三角洲出售。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2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走私鴉片的規模自開始即迅速擴大。據統計,在1820年代,每年平均輸入鴉片的數量不及10,000箱,
但到了1830年代,鴉片走私的數量大幅增加,1830-1831年增加至18,956箱。從1835年起,每年走私鴉
片數目超過30,000箱,鴉片貿易佔英國輸華商品總值的三分之二。

大量的鴉片輸入對中國造成嚴重的危害。據1835年的統計,全國吸食鴉片的人數約在200萬以上。吸
食鴉片使人身體疲弱,損害身心健康。另外,鴉片貿易使大量白銀流失,打破中國在貿易方面的優
勢。鴉片戰爭前的20年間,估計流出的白銀總數不低於一億兩,導致銀貴錢賤,引發通貨膨脹。此
外,清政府亦因此出現財政危機,進而影響政權的穩定性。

面對鴉片對國家造成的禍害,朝中出現了弛禁派和嚴禁派的爭論。鴉片貿易的興旺使統治階級中出
現了一個腐朽集團,反對嚴厲禁煙,代表人物是太常寺少卿許乃濟。他在1836年上奏的《鴉片煙例
禁愈嚴,流弊愈大,亟請變通辦理折》中,表達了他對弛禁鴉片的觀點,包括:鴉片可作為藥材納
稅,以貨易貨,不許以白銀購買;只禁文武官員吸食鴉片而不禁平民百姓;准許百姓種植罌粟,使
吸食者不需倚賴外國之鴉片,以減少白銀的流失。然而,官員如鴻臚寺卿黃爵滋和林則徐則主張嚴
厲禁煙。黃爵滋在1838年上奏的《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中,提出「重治吸食」的主張。他認為
以一年為限,逾期而不能戒掉的則判處死判,官吏的懲罰則更重,目的是要從根本杜絕輸入鴉片,
並且打擊與鴉片利益有關的集團。

在兩派大臣爭辯之下,清政府採納了禁煙主張。1838年,湖廣總督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
廣東查禁鴉片。他於1839年3月抵達廣州,在兩廣總督鄧廷楨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人的協助下,
展開禁煙運動。林則徐於3月18日責令鴉片販子全數呈交藏於躉船上的鴉片,並保證以後永不夾帶。
時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督義律(C. Elliot)知悉事件後,命令所有停泊在外洋的英國船隻立即駛往香
港,並掛上英國國旗,對中國的「侵略行為」以示抗議。同時,他寫信予巴麥尊,表達以「堅決的
語調和態度」處理事件的想法。

後來,由於林則徐在禁煙一事上態度堅決果毅,義律於是改變態度,以英國政府名義命令英商向
他繳交鴉片,再由他代表英國政府轉交中國。英商共繳交出鴉片20,000餘箱,另美商1,500餘箱。然
而,通過義律作為英方代理人繳交鴉片的方式,使繳煙一事變成兩國之間的問題,為日後英國對中
國發起鴉片戰爭埋下伏線。

6月3日,林則徐與一眾官員在虎門海灘的銷煙池銷毀所有繳來的鴉片。事後,林則徐免除鴉片販子
的法律責任,僅要求他們出具永不夾帶的保證書。可是,義律不但阻止商人答應林則徐的有關要
求,還將大批以鴉片船為主的英國船集中在尖沙咀洋面,繼續走私鴉片。同時,他催促英國派兵東
來,準備對華發動戰爭。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3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賽馬會
香港歷 史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1.3 鴉片戰爭之爆發與經過
1839年發生「林維喜事件」,使中英關係更趨緊張。7月7日,一群英國水手在尖沙咀上岸尋釁滋
事,並毆打村民林維喜致死。事後義律包庇英人,拒絕交出兇手。同年9月和11月,義律先後在九龍
山、川鼻和官涌向中國發動進攻,揭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

1840年2月,巴麥尊發出訓令,正式啟動侵華戰爭。6月,英國「遠征軍」抵達中國,包括近50艘艦
船和約4,000名士兵。他們先封鎖珠江口,然後北上攻擊舟山群島的主要城市定海,再抵白河口,投
遞《致中國宰相書》,提出賠償煙價、割讓島嶼等要求。

面對英國的威脅,道光帝任命直隸總督琦善與英軍交涉。琦善先諉罪林則徐「措置失當」,將他革
職,然後再請求英軍返回廣東談判。11月底,琦善以欽差大臣和署理兩廣總督的身份在廣州開始與
英方代表義律談判。英方提出割地賠款等要求,但琦善只同意賠償煙價和在英國交還定海後增加一
處通商口岸,對於割讓香港島一事則予以拒絕。英國對中國的回應十分不滿,英國侵略軍海軍準將
伯麥(G. Bremer)於是在1841年1月5日向中國發出最段通牒,逼使中國答應要求。可是,在收到琦
善的回文之前,英方於1月7日先採取行動,攻佔虎門口外的沙角和大角兩座炮台,並以割讓沙角作
為停戰要求,限琦善於3日內回覆。英方提出割讓沙角的要求,其實只是以此作挾,以換取中國讓步
來達到割取香港島的目的。

沙角位於虎門口外,是廣州一個重要的據點,琦善不可能答允英方的要求,但又不能拒絕。於是他
在1月11日回覆英方說不能割取沙角,但可「代為奏懇」關於英人要求在「外洋寄居一所」之事。義
律隨即提出割讓「以尖沙咀洋面所濱之尖沙嘴、紅坎即香港等處」作為代替沙角的要求。基於中國
的反對,義律答應可只割讓香港,但並非「香港一處」,而是「香港一島」。琦善替英國「代奏」
的奏摺於1月18日發出,義律未得到道光帝的批准或簽訂任何條約,已在1月20日發出公告,宣佈已
與琦善達成「初步協議」,中國已同意「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

在違反事實的公告發出後,英軍於1月25日以「勘察」之名強行佔領香港島,派出士兵在今日上環水
坑口街附近登陸,隨即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健康「三次乾杯」。次日,英國艦隊在大笪地升起英國國
旗,宣佈正式佔領香港島。然而根據文獻記載,在2月16日的照會中,義律仍以「重新開始戰爭行
動」來威脅琦善簽署條約草案。因此直至此刻,中英雙方仍未就割讓香港島簽署任何協議。

另一方面,雖然義律為英國佔領了香港島,但巴麥尊認為他違反了政府的指示,佔領了「一個幾
乎沒有一所房屋的荒島」,而且不滿他在中國所取得的賠償。因此,巴麥尊於5月3日宣佈將義律免
職。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4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1.4 《南京條約》與割讓香港島
在義律被免職之前,英國內閣於1841年4月30日作出決議停止廣東談判,並進一步擴大侵華戰爭,以
奪取更大利益。此時,砵甸乍(Henry Pottinger)代替義律,被委任為駐華全權使臣及商務監督。巴
麥尊在砵甸乍出發前,明確指示他要「佔領舟山群島」,並不得「修改或放棄最初向中國政府提出
的任何要求」。至於香港島,由於割讓已成事實,所以他認為應繼續保留。

此時,中方代表已由琦善撤換為御前大臣宗室奕山。砵甸乍表明若清政府不答應英國的要求,即揮
軍北上;結果付諸行動。8月26日,英軍攻佔廈門,10月1日再陷定海,10月10日抵鎮海,13日攻陷
寧波。

在英軍北上的期間,英國的對華方針出現了變化。1841年9月,阿伯丁(George Hamilton Gordon


Aberdeen)接替巴麥尊成為外交大臣,他不主張在華擴張領土,因為佔領土地「耗費巨大」,且使
中英關係惡化,影響安全和貿易。因此,他不主張永久佔領舟山群島和香港,但因香港早在1841年
初被英軍強行佔領,城市建設已起步,所以英國仍保留割讓香港島的要求。

1842年6月,英軍在印度派出的援軍抵達後,大舉進犯長江。英軍於6月16日攻佔吳淞,19日攻陷上
海,21日攻佔鎮江。8月10日,英軍直逼南京下關江面。南京是華東重鎮,佔領南京會截斷中國南北
運河航道,影響甚大。

1842年8月11日,欽差大臣耆英趕到南京與英方商討議和事宜。29日,耆英和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同砵
甸乍在南京江面「漢華麗號」(Cornwallis)上簽署《南京條約》。通過此約及次年簽訂的補充文件
《五口通商附黏後條款》和《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英國取得的利益包括開放中國廣州、廈
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口通商;賠款2,100萬元;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侵
略特權,並割取香港島。自此,香港島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2. 割佔九龍半島南端地區
2.1 英國早期對九龍的政策
英國對九龍半島南部(下稱九龍)早有染指之心,尤以英商對侵佔這塊土地的呼聲最高。1840-1842
年的報章及資料顯示,英商認為九龍的重要性不下於香港島,甚至更適宜居住;於是熱烈鼓吹佔領
九龍。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5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英國官員亦有侵佔九龍的野心。在鴉片戰爭期間,義律曾在英軍奪取大角和沙角炮臺後,向琦善要
求以尖沙咀代替沙角作為割讓的地方。可是,當時英軍沒有足夠軍力同時佔領香港和九龍,結果該
要求最後作罷。負責指導英國遠征軍作戰行動的印度總督奧克蘭(G.E. Auckland)也持相同看法,認
為「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不付出高昂的代價,很難保障該地區的安全」。然而,英國雖暫時
放棄割取九龍,但卻要求中國撤走在尖沙咀的防衛,並幾次派遣部隊偵察並破壞沿岸建設。

另一方面,砵甸乍則主張對九龍採取「沉默政策」,不向中國政府提出有關九龍的問題。他的接任
人港督德庇時(John F. Davis)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當時他發現一些英國人及美國人在尖沙咀建屋
居住,立即發佈通告阻止。

2.2 英法聯軍之役(第二次鴉片戰爭)之爆發
1842年鴉片戰爭後,中英兩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可是,英國很快就通過對中國提出修約的要
求,以擴大英國商品的在華市場。當時的英國駐華公使兼香港總督包令(John Bowring)在1854年10
月代表英國到大沽,向清政府提出開放中國全境貿易、鴉片貿易合法化、廢除內地稅、外國公使駐
京等要求。然而,清政府拒絕有關要求,第一次修約行動失敗。兩年後,英國再次通過外交手段向
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但中國的立場堅硬,除了可「稍有變通」外,基本方針都不允改變。兩次修
約要求落空後,英國決定以武力來達到目的。

1856年發生了馬賴神父事件和「亞羅號事件」,成為了英國對華發動戰爭的藉口。該年3月,法國神
父馬賴(Auguste Chapdelaine)被發現潛入廣西非法活動而遭廣西西林縣官府處死。法國企圖用此事
對華作戰,而英國亦糾結法國以保衛基督徒的名義共同發起戰爭。10月,中國水師登上停泊在廣州
附近的中國走私船「亞羅號」並拘捕疑似海盜的船員。英國知悉事件後作出干預,為發動對華戰爭
再添因由。當時的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H.S. Parkes)指出「亞羅號」是「英國船」,中國無權登
船捕人,並要求時任兩廣總督葉名琛交回所有被捕海員。其實巴夏禮所言並非事實;「亞羅號」雖
在香港政府註冊登記,但登記證已過期,「亞羅號」是非法船隻,英國無權阻止中國水師執法。無
論如何,英國藉此事件於10月23日向中國發動戰爭,揭開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序幕。

1857年,英國的全權專使前駐加拿大總督額爾金(Earl of Elgin)和法國全權專使葛羅男爵(Baron
Gros)率軍合力侵華。英法聯軍於12月29日攻陷廣州,並於1月俘虜葉名琛;廣東巡撫柏貴等人投
降。1858年6月,中國與英法聯軍簽下了《天津條約》。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6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2.3 英國強租九龍
英國在侵華戰爭中處於上風,於是奪取九龍的呼聲重現。1858年3月,英艦「加爾各答」號艦長霍爾
(W.K. Hall)和駐廣州英軍司令斯托賓齊(C. van Straubenzee)提出一些佔領九龍的理據,包括需要
土地建設倉庫和商行;擴大海軍基地和增加宿營地;讓英國船隻避風及避免美國或其他國家搶先佔
領,危害英國的利益。英國外交大臣馬姆斯伯里(Lord Malmesbury)認同以上的講法,並在6月指示
額爾金借機逼使清政府割取九龍予英國。11月,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F.W.A.Bruce)與香港輔政司
馬撤爾(W.T. Mercer)商討奪取九龍的計劃,馬撤爾草擬的一份《九龍半島問題備忘錄》,詳細地
記錄及分析了割佔九龍的理據。綜合當時英國內部提出侵佔九龍的因由,包括有「香港發展需要」、
「保衛香港安全需要」、「防止他國佔領」和「九龍對中國無用」等。

英國在未與中國達成條約來租借或割讓九龍前,就以擴大侵華戰爭為由強行霸佔九龍。1859年,英
法聯軍進攻大沽炮台慘敗,英國於是與法國一起增派來華的部隊。當時卜魯斯認為可以先佔領九
龍,再另謀割佔;於是計劃以香港島地方不夠的理由,將從英國增援的部隊駐紮在九龍半島南端,
「暫時」佔領九龍。自1860年3月18日開始,在英國侵華軍陸軍司令克靈頓(H.Grant)的指揮下,大
批英國援軍駐紮在九龍半島南端。當時九龍田野上滿佈英軍的帳篷,維多利亞港內則滿佈英、法兩
軍的戰船。

與此同時,巴夏禮在香港與克靈頓和羅便臣密謀籌劃租借九龍的事宜。英國希望可以透過強行佔領
九龍的事實逼使中國租借以至割讓九龍地區。3月20日,巴夏禮代表英方在廣州與兩廣總督勞崇光會
面,並將要求租借九龍的公函交給他。公函內容提到「九龍半島的混亂狀態給維護英國利益帶來了
不利之處」,清政府無力驅逐強盗、逃犯等不法之徒,因此應將九龍割讓予英國管理。由於割讓一
事未與英國政府奏報,於是先以租借的方式把九龍讓給英國。英國對租借九龍一事志在必得,所以
在公函末端提到兩廣總督要做的事情,就是正式同意英方的安排,並提出履行租約時應繳納的租金
數目。

次日,巴夏禮攜帶由他擬定的租約文字要求勞崇光簽署。勞崇光雖為兩廣總督,但實際是英法兩國
的傀儡。他畏於列強之勢,不得不在未通報朝廷和未得到批准的情況下簽署租約。租約列明,「如
英國政府按時如數交付租金,則中國政府不得要求交還上述土地。此租約於勞崇光請求中國最高政
府並經皇上授權另訂永久性協定之前一直有效」。換言之,英國通過這份租約得到了九龍半島南部
地區的永租權。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7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2.4 《北京條約》的簽訂
強租九龍後,英國決定派遣額爾金為全權專使,以條約方式逼中國割讓九龍。額爾金受到外交大臣
羅素(Lord John Russell)的指示,「在與中國簽訂的任何新條約中,應盡力作出割讓九龍半島的規
定」。在這之前,英國認為《天津條約》所取得的利益太少,特別是沒有割佔土地,於是借換約一
事引起爭端。1859年,英國、法國和美國北上換約。英法拒絕清政府規定從北塘登陸進京的路線安
排,闖入設防的大沽口,結果遭到守軍的還擊,於是計劃增加侵華的聯軍。1860年6月,英法兩國正
式對華宣戰。8月,聯軍攻陷大沽炮台,然後佔領天津。9月上旬,英法聯軍自天津出發到北京。當
時咸豐帝逃到熱河避難,恭親王奕訢負責議和事宜。英法兩國為逼使清政府投降,聯軍在10月18日
及19日縱火焚燒圓明園,並搶掠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書藉、藝術珍品和金珠玉帛等。在英法兩國的
威逼下,恭親王奕訢在10月20日接受額爾金提出的所有議和條件。三日後,額爾金提出在《北京條
約》(即中英《續增條約》)增加割讓九龍的條款,奕訢都一概答允。

中英雙方在10月24日舉行中英《天津條約》換約儀式和簽署《北京條約》。該約第六款規定,將之
前勞崇光與巴夏禮簽署的租約中所租的九龍地區,「付與大英大君主並歷後嗣,併歸英屬香港界
內,以期該港埠面管轄所及應保無事」。當天,英軍陸軍司令克靈頓帶領一個炮兵連在安定門候命
以備恐嚇。後來,額爾金在克靈頓的侍隨下在「上帝保佑女王」的歌聲中前行到禮部大堂,奕訢作
揖相迎。中英雙方就此簽下了《北京條約》,九龍半島今界限街以南部分,包括昂船洲在內併為英
國殖民地的一部份。

1861年1月19日,英國人在九龍尖沙咀舉行了一場領土交接儀式,出席者有額爾金、港督羅便臣夫
婦、巴夏禮、香港政府署理按察司亞當斯(W.K. Adams)等人。此外,清政府的新安縣令、大鵬協
副將、九龍司巡檢和九龍駐軍的一名軍官都被英方強迫參加。儀式上,巴夏禮在2,000多名英國兵及
眾人的見證下,把一個裝滿九龍泥土的紙袋遞給中方代表,然後再命令他們將紙袋交給英方,以示
中國領土主權的轉讓。

3. 租借新界
3.1 強租新界的醞釀
英國侵略中國的心沒有止息,在奪取了香港島和九龍後,英國國內開始出現擴大香港殖民地的討
論。早在1863年,英國軍界已提出在鯉魚門北岸的中國地方興建一座炮台的必要性。1884年,陸軍
部又再鼓動佔領整個九龍半島。然而,當時擴大殖民地的時機還未成熟,因此建議並未實施。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8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懦弱的表現,引起了列強趁火打劫之心。當時英國國內和香港的商
界、軍界及香港政府都紛紛表達了展拓香港界址的意見。例如,當時的港督羅便臣(William Robin-
son)提到為了香港的「防禦」需要,香港的界址應擴展至大鵬灣、深圳灣一帶及一些附近島嶼。香
港巨商遮打(C.P. Chater)亦表達了近似的看法,以「防禦」、水資源不足、人口增加和欠缺工業用
地等理由,要求擴展香港殖民地的界址。然而,當時的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傾向在中國
採取守勢。他認為英國長久以來在清政府的管治下,在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擁有特殊利益,英國
在華享有幾乎壟斷的地位。若英國再作擴展,必會引起列強對中國的瓜分,破壞現時英國在華的商
業利益和特權。與此同時,英國正在與歐洲列強激烈爭奪近東、中非、南非和尼羅河流域。因此,
索爾茲伯里不欲破壞現狀,以期守着英國在華的既有利益。

可是,列強在中國的瓜分行動使英國不得不改變其對華方針。後起的日本以武力侵略中國,俄、
法、德等國又覬覦中國的領土,英國失去在華的壟斷地位。1897年,德、俄兩國先後出兵強佔膠州
灣和旅順、大連,揭開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索爾茲伯里主張對華採取守勢的政策使他的威信盡
失,於是貝爾福(A.J.Balfour)在1898年初代理他的外交大臣職務。他與當時的殖民地大臣約瑟夫.
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主張在中國採取強硬政策,堅持對華的擴張,以抗衡別國在華的影響
力。

1898年3月7日,法國向清政府提出佔領廣州灣等要求。英國有感別國的威逼愈漸接近,而若法國的
要求得逞,英國恐怕不能再提出擴展香港界址的要求。因此,英國政府於3月28日,正式指示當時的
英國駐華公使竇訥樂(Claude W. MacDonald),要求總理衙門向英國保證,一旦法國租借廣州灣,
英國可以隨時要求展拓香港界址。此外,差不多在同一時候,英國決定索租威海衛。

3.2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談判與簽訂
1898年4月2日,慶親王奕劻畏於英國欺壓之勢,同意中英雙方就展拓香港界址的問題作出談判。初
時清政府已預料到德國強租膠州灣後,英國會提出租借中國的地方以作「補償」,因此李鴻章跟竇
訥樂會晤時,表明可同意租借今界限街以北的一小塊土地予英國作「防禦」之要。然而,英國提出
「深圳灣到大鵬灣一線之南,包括兩灣水域及其他鄰近島嶼在內的全部領土,以及九龍城,都應在
拓地的範圍之內」。竇訥樂還以各種理由逼迫中國同意英國的要求,例如德俄兩國分別租借的膠州
灣、旅順、大連都比英國拓展租地的範圍更大;早前英國租借的威海衛對中國也有利,若俄國徹出
旅大,英國亦願意離開威海衛。

李鴻章等強烈反對英國租借九龍城的,理由是中國在九龍城設有衙門,所以保留九龍城具有中國對
新界的主權象徵意義。他們以中國官員沒有撤離膠州和金州的事件表明中國不會讓步的立場。為了
成功拓展香港的界址,竇訥樂心裏同意中方意思,但表面上故意不讓,希望以之作為籌碼,使中國
同意拓界的總方案。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9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經大臣商討後,中方原則上同意英國的方案,僅提出保留九龍城為中國的管轄範圍、香港政府協助
中國保持稅收和反對走私的要求。5月2日,竇訥樂就談判內容起草了一份約稿,展拓香港界址的範
圍定為:北部陸界從沙頭角海至深圳灣的最短距離劃一條直線,此線以南租予英國。此外,竇訥樂
表示只要不妨礙英國保衛香港之武備,那麼英國「不反對」中國保留對九龍城的管轄權。至於中國
要求香港政府承諾協助收取關稅和反對走私的問題,竇訥樂不建議寫入協議,以便日後為英國驅逐
新界中國各稅關埋下伏筆。5月19日,竇訥樂攜帶親自草擬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稿本,與李鴻章
等作定稿。這時中英雙方已達成協議,只差簽字落實。

就在談判的最後階段,英方提出修改之前已達成的協議。原來英國國內對於租借的範圍早有意見,
海軍部和殖民地部認為租借地應包括深圳、大鵬兩灣的整個北岸,東界至少包括大鵬灣的整個東部
海岸線,應劃在東經114°30’處。竇訥樂收到索爾茲伯里的指示後,向中國提出修改租借的範圍。中
方對此雖表示憤怒,但礙於形勢只好讓步了事。1898年6月9日,李鴻章、許應騤與竇訥樂分別代表
清政府和英國在北京簽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並規定在同年7月1日開始施行。通過《專條》,
英國租借了沙頭角海至深圳灣最短距離直線以南、界限街以北的地區、附近大小島嶼235個以及大鵬
灣、深圳灣水域,為期99年。

3.3 定界問題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雖已訂明租借範圍,但關於新界北部陸界從沙頭角海至深圳灣最短距離的一
條直線,條約規定「其所定詳細界線,應俟兩國派員勘明後,再行劃定」,於是英國藉此在簽約後
擴大租借地的範圍。

由於英國對即將接管的租地一無所知,所以在1898年6月派遣駱克到新界調查,以便英國政府在該地
行使管轄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10月,駱克發表《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這份調查報告長
達31頁,詳細記錄了新界的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社會經濟狀況、原有政府狀況等資料,對英國理
解、接管和管治新界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

在定界問題方面,報告書指出根據《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劃出來的一條人為直線作為分界有不妥之
處。直線將富鐃河谷一分為二,令那些以深圳為中心的村莊分開,一邊村莊由中國管治,另一邊則
由英國管轄,將會發生很多問題和磨擦。駱克附和國內有人提出「自然邊界」的建議,即以新安縣
北部界山為界,主張把深圳納入租借地內。張伯倫與索爾茲伯里雖認為此建議離《專條》的規定太
遠,但都認為深圳應包括在租借地之中。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10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1899年3月,兩廣總督譚鍾麟任命的新界北部陸界定界委員、廣東省補用道王存善與英方定界委員駱
克(Stewart Lockhart)開始就定界問題展開談判。王存善依照《專條》劃定分界沿線村莊,同屬中國
的村落戶數多的歸中國,反之則歸租借地。駱克提出英國欲把深圳納歸租借地,王存善向譚鍾麟請
示後拒絕有關索求。然而,駱克以終止談判來威逼王存善,結果王存善只好簽下協議,「暫以流經
深圳的河流至沙頭角為界,沿該河至沙頭角西北的河源,復由該地到沙頭角近西面的大鵬灣為止。
將深圳及沙頭角納入(租借地)一事,留待在北京作進一步的考慮」。 3月19日,王存善與駱克簽
訂了《香港英新租界合同》,確定以深圳河為界。自此,英國就租借了今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
的大片土地和附近島嶼,後稱之為「新界」。

3.4 接管新界與當地居民的反抗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新界變為英國殖民地雖然已成事實,但新界居民對此莫不義憤填
膺。新界鄉民擔心英方接管新界後,其原有生活方式和既有利益會受到威脅。例如,冒犯村中婦
女;徵稅問題;改變本地風俗和生活習慣。此外,政府選擇建築警署的位置被新界鄉民視為破壞風
水。以屏山為例,警署選址在屏山村背後的風水山的山巔,坐落於鄧族兩座主要的宗祠背後,壓在
宗祠的風水線,使鄉民十分憤慨。最後,新民居民亦擔心政府會沒收或以低價買入他們的土地,影
響鄉民多年來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因此,一些氏族領袖號召新界的鄉民實行演習,保衛家園。

1899年3月31日,警察司梅含理(Henry May)在大埔發現一份號召武裝抗英的揭帖,卜力知道事件
後,即與梅含理到廣州通報譚鍾麟,表明英國會在4月17日正式接管新界,並要求他採取措施,防止
新界居民引起事端。經過一番爭論後,譚鍾麟與廣東巡撫鹿傳霖通告新界居民勿藉口生事。

與此同時,新界居民與英國的衝突日漸激烈;梅含理到大埔期間,居民用磚、棍棒、椅子和木桶等
攻擊他們一夥人並燒毀警棚,梅含理落荒而逃。次日,卜力派兵前往新界但一無所獲。與此同時,
新界居民正準備好對抗英軍。抗英領袖鄧青士等人約請新界各地的鄉紳在元朗開會,倡議以武力抵
抗英軍,並得到了鄧、侯、廖、文、彭五個主要家族和其他居民的響應,成功籌集到作戰所需的款
項和物資。此外,新界各代表成立了軍事指揮機關「太平公局」,每村出銀100兩作抗英費用。他們
又到廣州向譚鍾麟申訴,希望取得中國政府的諒解。一切準備就緒後發起抗英行動。

4月14日,新界抗英力量開始進入陣地,在大埔旗桿山燒毀為升旗儀式而搭設的蓆棚。由新界鄉勇組
成的反抗軍發射抬槍並配備兵器,揮動着旗幟準備與英軍開戰。於是梅含理連忙趕回香港報告,卜
力派遣軍警到大埔鎮壓抗英民眾。

次日清晨,梅含理和伯傑分別率領警察和香港軍團出發前往大埔。新界居民和前來支援的深圳居民
共數千人聚集山坡,「開挖坑塹,拒阻英兵」,使英軍陷入困境。到了下午約五時半,英國的軍艦
「名譽號」趕到支援,提供補給和彈藥。「名譽號」上的重炮射程範圍涵蓋了反抗軍的槍炮陣地。
重炮開火不久,槍炮陣地都被壓制下去,最終反抗軍撤走。這日的戰爭稱為「梅樹坑之戰」。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11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史
賽馬會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4月16日,半營英軍趕到大埔支援,抗英隊伍因武器落後,被迫暫時退卻。為了減少變數,卜力決定
提前一天舉行接管新界的升旗式,並宣佈英國的〈樞密院令〉及港督的命令:從1899年4月16日下午
2時50分起,新界居民已歸英國管轄;以後新界日出時要升英國國旗,日落降旗,不得有誤。

4月17日,香港軍團官兵到達林村谷中心的高地,即鐘屋/放馬莆山,反抗軍在4月15日撤退後轉移
到林村谷口的另一處防禦工事。英軍認為鍾屋山是一個理想據點,希望可把旗桿山的營地搬到此
處。然而,反抗軍在英兵撤回時佔領旗桿山,並在社山山頂佈防。之後反抗軍乘其不備,向馬窩山
上的通信兵開火並遠距離射擊旗桿山上的英兵。由於英軍明白反抗軍早已在林村凹的陣地築起堅固
的防線,而且在人數上不佔優勢,所以決定傾巢而出。雖然英軍處於劣勢,但由於反抗軍所用的大
炮十分老式,既無迴轉架也難以調整仰角,最終英軍兵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反抗軍。
這日的戰爭稱為「林村凹之戰」。

經歷上述一戰後,錦田的反抗軍營地只剩400人左右。反抗軍在4月17日晚發信,把早前派遣到屯門
和后海灣沙江廟的人召回,準備在4月18日發起新一輪攻勢。下午,反抗軍發動攻擊,而英軍則在一
條「乾涸河道」的堤岸佈防。英軍以先進的武器近距離猛烈攻擊,結果反抗軍被擊潰。英軍取得勝
利後,前往吉慶圍、泰康圍,並炸開它們的圍牆,奪去吉慶圍的鐵門。這日的戰爭稱為「石頭圍之
戰」。

抗英隊伍在缺少清政府支持、訓練作戰經驗和組織嚴密程度遠遜於英方的情況下敗於英軍。次日,
新界鄉民投降,其後抗英活動亦告平息。自此,新界正式納入英國的管治,直至1997年6月30日止。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12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香港歷
賽馬會
史 Jockey Club
Hong Kong History
學習計劃 Learning Programme

主要參考書目
1. 金應熙:《香港史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
2. 楊奇:《香港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3.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
4. 余繩武、劉存寬:《十九世紀的香港》(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3)
5. 余繩武、劉存寬、劉蜀永:《香港歷史問題資料選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
司,2008)
6. 劉蜀永:《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
7. 劉智鵬主編:《展拓界址:英治新界早期歷史探索》(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0)
8.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9. 夏思義(Patrick H. Hase)著、林立偉譯:《被遺忘的六日戰爭:1899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
(香港:中華書局,2014)
10. Endacott, G.B.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1. Tsang, Steve. 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單元06|香港的割佔與租借
教學參考資料
13
主辦機構 捐助機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