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中三級 歷史科

單元三:香港的發展與現代化

香港位處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原屬「百越」,秦朝始被納入中國大陸版圖。自春秋
戰國至清朝,隨著中國朝代的更替被併入了不同的政權。香港的信史時期始於秦朝,一直
是個杳無人煙的小島,故有關香港的歷史記載寥寥無幾。

及至 19 紀初,香港只是清朝版圖內一個擁有七千多人口之地,屬廣東省寶安/新安
縣,居民主要以農業、捕魚、採珠及製造莞香等小型工業維生。由於廣州是外國人與中國
通商的唯一口岸(一口通商),香港便成了西方商船的補給站,西方商船到廣州前會在香港
補給,這個小港才逐漸受到重視。究竟香港早期歷史是怎樣的,當中如何由一個小漁村發
展成為國際城市呢?

1
中三級 歷史科

A. 香港早期的歷史與文化

1. 香港四大民系
自公元 10 世紀開始(宋朝),因中國北部外族入侵中原地區(黃河流域一帶),大量北方人遷徙
至南方,其中有些到了香港定居,他們來自不同的省份,主要共有四個族群,稱為「四大民
系」,他們成為早期香港人口的主要來源。其語言及文化各具特式,情況如下:

a) 廣府人
「廣府」的意思就是廣州府,主體地區是南海、番禺、順德等,於
10 世紀中葉由北方南遷香港,他們是較早來港定居的民系,因此自
稱為「本地人」,聚居於新界北部,有些則發展為新界氏族,以「圍
頭話」作為日常用語,主要以務農為主。

b) 客家人
客家人源自中原,客家先民共經歷六次南遷,17 世紀末開始遷移香
港。客家人方言為「客家語」。香港成為英屬殖民地之前,曾有 336
個村落,其中客家人的村落就多達 128 個,他們的習俗及房屋均保
留了濃厚的客家風格,也是務農為生,後來亦經營市集。

c) 福佬人(鶴佬人)
福佬人源居中國北方,後來南遷於福建,來港前聚居於潮汕、海陸
豐(汕尾)及惠州一帶,方言為「福建語/閩南語」。他們來港後多住於
上環、筲箕灣一帶的沿海地區,多以船艇為家,亦有小部份居於岸
上。他們從事捕魚、採珠及養蠔,也從事航運業。

d) 蜑家人(水上人)
原屬漢族,世居於三亞市,蜑家人祖籍多為番禺、順德、南海等縣
的水上人家,遷入香港的時間不詳,方言為「粵語」為主的蜑家
話。他們居港後聚居於新界及香港島的海域,與福佬人一樣部份居
於岸上及從事航海與漁業。

2
中三級 歷史科

2. 新界五大氏族

「氏族」是指同一祖先及姓氏的族群,而彭、廖、鄧、文、侯五個氏族,皆原居於中原
地區,於宋末明初先後於香港新界的肥沃平原建村定居。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他們於新界
擁有大量土地,更建立多個市集,加上有族人於明清期間高中科舉,因此五大氏族勢力漸
大,於新界地區擁有極高影響力。

https://www.memorial.gov.hk/default.aspx

南下新界的民系及氏族很多都建立村莊,明清時期香港海盜為患,因此廣府人及客家人便在
村內築起圍牆作為防禦,這就是新界「圍村」的由來。他們重視教育,村民會在村內宗祠辨
學,甚至興辨書室,但在男尊女卑的華人文化下只有男孩可接受教育,以及擁有繼承村內財
產的權利。四大民系與五大氏族均來自中國大陸,當中的華人文化部份到現在還得以保留。

3
中三級 歷史科

3. 香港的傳統習俗與文化
早期的香港居民都將華人傳統習俗保留下來,例如圍村人對祖先表達崇拜之情,以及祈
求庇佑子孫而舉行大型祭祖儀式;又會發展出獨有的祭祀文化,例如為了祈求平安好運而拜
祭關公及黃大仙等中國歷史人物;漁民及水上人為了祈求出海平安而舉辦天后誕及洪聖爺誕
等。另外,每年的盂蘭勝會、長洲太平清醮、大坑舞火龍及大澳棚屋都是香港著名的傳統習
俗,它們更被列入為「非物質文明遺產」,成為了香港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

下圖参考自雅集出版社《歷史旅程一下》

潮人盂蘭盛會 長洲大平清醮 大坑舞火龍 大澳遊涌


舉行 全港 長洲 大坑 大澳
地點
舉行 農曆七月 農曆四月 農曆八月 農曆五月
月份
活動 拜祭神明 拜祭神明 火龍巡遊 迎接神明
得色 超渡亡魂 祭祀超渡 火龍下海(送走) 巡遊、超渡
布施活動 飄色 送神問卜
搶包山
文化 推廣孝道 民俗宗教表演藝 客家風俗 端午節文化
價值 推己及人 術 紮火龍及舞龍技 龍舟製造船技術
潮州文化 術
社會 凝聚潮人 身份認同 街坊凝聚力 維繫社區
價值 社會政治議題 聯繫大澳漁業

本地居民發展出不同的節日與習慣,融合了華人文化及香港生活文化,形成了多元文化
傳統,當中很多都與民間信仰有關。時至今日,傳統文化因為時代變遷而有所影響,當中有
些已式微,有些則面貌與內容也出現變化,歷史保育與文化承傳亦成為了香港人與政府的重
要思考課題。

4
中三級 歷史科

B. 十九世紀初的香港---英國建立管治---香港開埠 1841

1839 年,中英爆發戰爭(鴉片戰爭),英軍於 1841 年佔領香港島。1842 年清政府戰敗,兩國


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統治。1856 年,中英爆發第二次戰爭(英法聯軍之役),
清軍再被打敗,於 1860 年簽訂《北京條約》,英國取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土地。1898 年
雙方進行修約,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再逼使清政府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新
界及附近島嶼予英國 99 年,直至 1997 年 6 月 30 日。至此,英國正式全面管治香港。

英國選擇香港島作為殖民地的原因:

滿清時期,由於廣州是當時外國人與中國通
商的唯一口岸,再加上香港擁有一個天然良
港,水深港闊之餘,附近的薄扶林又有源源
不絕的淡水流出,所以香港便成了西方商船
的補給站,對欲打開中國貿易市場的英國來
說,香港便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據點。1839
年,英國軍艦已進駐香港,為開展戰爭作準
備,英軍在現今的上環水坑口街上岸,開始
了對香港的統治。直到《南京條約》簽訂,
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示意圖 香港正式進入英治時期。

5
中三級 歷史科

1. 建「維多利亞城」Victoria City 1841

本港開埠初期,一切商業及軍事活動均集中在港島以西地區,殖民地政府最先在中環與上
環進行開發,隨後發展至西環、半山及山頂一帶。當時的倉庫、海關及軍營均設在中環海
旁,居民多數聚居於上環及西營盤。1843 年,殖民地政府為了紀念 1837 年登基的維多利亞
女皇,於是將中環及灣仔一帶改名為「維多利亞城」,隨後城內範圍不斷擴展,由 1844 年僅
約 100 幢建築物,到 1874 年激增至逾 1800 幢建築物。政府於 1903 年正式刊登憲報,頒令界
定維多利亞城的範圍,並在西環至現時跑馬地一帶,合共豎立了七塊界石,俗稱「維多利亞
城界石」以標明維多利亞城的邊界範圍。

2. 四環九約
維多利亞城位於香港島西北岸,中心為聖公會的聖約翰座堂。維多利亞城分為「四環」,
即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現稱灣仔一帶)。四環又分「九約」,即九個行政區,華人稱
為「四環九約」。隨著第一條馬路-皇后大道沿港島北岸建成,濱臨海港的地段率先發展
起來,中環是政治和經濟的心臟地帶,海旁及沿山興建了不少歐式建築物;西環和上環是
華人主要聚居地,滿佈了一排排的「唐樓」;而下環海濱一帶則是環境優美的住宅區,倉
庫林立,香港就是從「四環九約」開始發展起來,維多利亞城範圍愈來愈廣。

聖約翰座堂

6
中三級 歷史科

C. 二十世紀香港的發展

I. 政治方面:政府架構與政策

a) 二次大戰前 1841-1945:
香港政府的架構是根據《英王制誥》Letters Patent 與《皇室訓令》Royal Instructions 及
《殖民地規則》制訂。香港最高統治者「港督」Governor 由英國君主委任,首任港督
為砵典乍。港督之下設訂例局(立法)及議政局(行政),而地方事務方面則設潔淨局(市
政局)、理民府及新界鄉議局。
各部門的職權如下:
i) 訂例局負責立法、審議政府財政和監察政府等工作
ii) 議政局負責向港督提供政策的意見,並擁有執行法案權與批地權
iii) 潔淨局負責公共衛生,例如監察街道及房屋衛生
iv) 理民府管理新界大少事務包括土地註冊、修橋築路、生死註冊等
v) 新界鄉議局負責向政府反映新界居民的意見

殖民地徽 殖民地區旗 港督砵典乍

b) 二次大戰後 1945-1997:
二次大戰後,世界局勢轉變,殖民地紛紛爭取獨立,「非殖民地化」成為熱潮。英國為了穩
定對香港的管治,政府不得不進行政治改革。加上人口的大幅上升,政府亦相應增加了社
會及與民生有關的部門。1971 年,麥理浩出任港督,在他管治的 12 年間,香港政府重整
架構,例如設立房屋司署、教育司署、廉正公署等;另外又推行多方面的民生政策如九年
免費教育、居者有其屋計劃及醫療福利政策等,令香港政治架構及社會福利趨於完善,當
中許多政策亦一直沿用至今。及至 80-90 年代,政府更進一步實行代議民主制,引入更全
面的選舉制度,令香港政治出現了嶄新面貌。

麥理浩
中三級 歷史科

II. 社會方面:英治下的華人社會
a) 華人精英
香港開埠初期,立法和行政兩局的議員與政府高層人員多由英國人出任,華人意見不被重
視。至 19 世紀末,華人經濟及教育水平提高,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治,於 1880 年首次委
任華人伍廷芳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而 1926 年更委任周壽臣為首位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其後
何啟更是首任兩局議員及太平紳士,華人社會地位得以提高。
到了 20 世紀中後期,華人進入政府的數目已大大增加,華人除了可投考政務官外,還進
入了政府的權力核心,例如出任行政及立法兩局議員,以及擔任首席法官,甚至出任三司之
位,顯示華人地位逐漸提升。

伍廷芳 周壽臣 何啟 陳方安生 曾蔭權

b) 華人社團
開埠初期,香港沿海一帶海盜猖獗,加上警察人手不足,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對應措施,例
如派海軍剿滅海盜、頒布長達 50 年的「宵禁令」、以及成立華人「更練團」等,以扶助治安
工作。在英國管治的初期,政府並沒有長遠及完善的社會福利措施,於是香港便出現了一些
華人團體,為香港華人提供社會福利服務,例如東華三院的醫療及善終服務;保良局支援孤
兒及婦孺服務;樂善堂的義務教學服務等。這些機構全由華人自資組成,在殖民地社會擔當
了重要的角色。

c) 華人社會
香港成為殖民地後發展迅速,加上中國長久以來政局不穩,使大量中國人移民來港定居。
20 世紀初期,香港超過六成人口都是在中國內地出生,成為香港主要的人口來源。二戰結束
後,因中國內戰關係,大量中國難民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急增三倍達 180 萬。中華人民共和
國成立後的幾十年,中國大陸來港人數更不斷上升,他們更於城市邊緣搭建木屋,形成「木
屋區」。政府於 70 年代才訂立非法入境條例及有關措施,以控制急速的人口增長。

8
中三級 歷史科

III. 經濟發展:香港經濟發展與轉型
1841 年,英國宣佈香港為自由港 Free port,進出中國大陸的貨物不用徵稅,這政策吸引了大
量外國商人來港經商。至 1900 年,約百份之四十一的中國對外貿易也是通過香港進行的。隨
著貿易的增加,香港的航運業亦有所發展,憑藉維多利亞港的優越,香港成為世界知名的轉
口港,很多外資銀行與貿易公司相繼來港建立分行,較著名的有匯豐銀行、怡和及太古洋
行,進一步促進香港經濟發展。

香港的經濟發展,總共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漁港(1842 年前)
二、轉口港為主(1842-1950)
三、工業中心為主(1950-1980)
四、金融中心及多元化發展(1980-現在)

香港經濟發展曾經出現了三次的轉型,當中原因眾多,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因素方面分析。
香港經濟 3 次轉型的內外因素:

從漁港到轉口港:
內:天然良港
外:香港成為殖民地,英政府積極發展

從轉口港到工業中心:
內:1. 香港人口上升,勞動力充足
2. 轉口貿易為工業打下基礎
外:1. 韓戰時期,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轉口貿易停頓
2. 中國內戰與赤化,移民帶來工業技術及資金

從工業中心到金融中心/多元化發展:
內: 1.香港地租昂貴,成本上升令出口競爭力下降
2. 工業基礎
3. 處於 24 小時金融時區
4. 自由政策
外: 中國改革開放

9
中三級 歷史科

D. 香港 20 世紀大事回顧

1. 1941-45 年日治時期
1937 年,日本侵略中國,正式展開其在亞洲的軍事擴張。1941 年 12 月 7 日起,日本發動
「太平洋戰爭」 ,突襲美國珍珠港海軍機地,及其他位於太平洋的亞洲地區及國家。1941
年 12 月 8 日,日軍正式入侵香港,英軍及加拿大援軍奮起抵抗,稱為「香港保衛戰」。當
時少數新界居民亦組成游擊隊及具中共背景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作抵抗,然而實
力太過懸殊未能抵禦。12 月 25 日,時任港督楊慕琦向日軍投降,香港淪陷,正式進入三
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香港人口於淪陷期急劇下降,市面冷清,屍體隨處可見,更
出現人食人的新聞。日冶時期結束後,英國人再次管治香港,並且改變以往的治港方式作
出有限度改革,香港戰後無論在經濟和人口都有所增長和轉變。

日治時期,日本於香港展開軍法統治及日化政策,強迫香港人學習日語。另外,日本政府亦減
省開資,實施「歸鄉政策」,強迫數十萬港人回鄉。日本人又操控香港經濟,發行軍票,以取
代港幣作為流通貨幣,其情況如下: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香港日軍總部發出通告, 要市民把港幣兌換軍票。..至於兌換比率, 開始
時是一元軍票換兩元港幣, 後來更升至四元港幣。在日軍佔領前夕, 港幣的價值大約是一元港
幣可買四十斤米, 一角可買十五隻雞蛋。 四萬元港幣可以買兩層樓。…戰後, 日本政府不肯把
軍票換回港幣, 香港政府則宣布軍票作廢。…我也八十四歲了。 我想說, 希望日本政府早日解
決軍票問題。
(摘要來自李真達,男,83 歲, 持有軍票 17 萬元) <<香港軍票與戰後補償>>p.94-95

日本軍票
歸鄉政策 10
香港重光
中三級 歷史科

2. 1967 年暴動 The Hong Kong Riots 1967


「六七暴動」
,又稱「香港五月風暴」。1960 年代,社會經濟開始發展,但不少市民生活仍
足襟見肘,政府欠缺民生福利政策,加上政府和香港基層市民缺乏溝通,導致市民對政府的怨
氣加深。香港具中國共產黨背景或「親共」的「左派」人士,在當時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影
響下,以「反英抗暴」為口號展開對抗香港殖民地政府。

六七暴動的導火線是市民反對天星小輪加價發起請願,後來左派工會亦發動罷工及示威,
其後更出現暗殺及放置炸彈行動,整個風潮歷時達 8 個多月。結果 51 人直接在事件中死亡,
另外超過 800 人受傷。六七暴動是香港發展的分水嶺,促使香港政府進行政制及社會改革,以
穩定殖民統治,令政府的管治手法從此出現改變。

香港政府在六七暴動後因要疏導民怨和安撫民
心,希望營造出歌舞昇平的氣氛穩定社會,以及
消弭年青人的反政府意欲,因此於 1969 年舉辦
「香港節」。其後香港節曾先後於 1971 年與 1973
年再度舉辦,但規模比第一屆為小,市民的踴躍
程度亦大為減低,加上香港政府認為香港節已經
達到其成效,故此便再沒有舉辦。

11
中三級 歷史科

3.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1898 年,英國向清政府租借九龍半島以北、新界及二百多個島嶼,期限為 99 年,直到 1997
年。1980 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取得聯合國承認為「中國」合法政權約 10 年後,新界租借
期限將至,於是中英雙方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 年在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
及中共領導鄧小平多次會談後終達成共識,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聲明指出:中華
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地區(即香港島、九龍及新界)行使主權,英國政府也於 1997 年 7 月
1 日把香港地區交予中國政府,同時確定了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政策方針。

《中英聯合聲明》在「一國兩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的原則下,訂明香港可享「港人


治港」
、及「高度自治」,中國政府會確保香港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強調
中國政府日期只享有外交權及軍事權,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及政治制度可以維持五十年不
變。這些基本政策都在《香港基本法》中列明,成為了主權移交後香港依循的管治依據。

為什麼當年英國政府要將割讓了的香港島及南九龍半島
主權一併交還中國?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拒絕承認所有不平等條約,只承認
香港受英國管理,而非英國屬地,並要求英國將香港島
和九龍連同新界一併交還。鑑於香港島、九龍少有平
地,水、食物等物資多由新界或中國大陸供應,難以自
給自足;而香港整體也沒有因三條條約而特別分開發
展;加上殖民地的軍費支出龐大,因此英國政府決定將
戴卓爾夫人步出北京人民大會堂時跌倒, 香港的主權交予中國大陸;而大陸開始改革開放,亦承
其後她透露是因為沒料到鄧小平收回香港 諾英方會讓香港維持現有發展,故永久割讓的土地也一
的態度強硬以致心不在焉。 併交還中方。

12
中三級 歷史科

4. 1989 年聲援「八九民主運動」/六四事件 89 Democracy Movement


1980 年代世界民主潮流風氣盛行,氣氛延至中國大陸,引發了「八九民主運動」 。1989 年
4 月 15 日,屬改革派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病逝,數萬學生於北京天安門廣場進行悼念,並
且向政府提出實現民主自由、反貪污腐敗、及與領導人對話等要求遭到拒絕,於是北京 35
所大學學生發動罷課及絕食靜坐。個多月後,中國政府於 6 月 4 日凌晨以解放軍武力清場,
多人死傷。

香港在八九民運期間,先後幾次發起大遊行及音樂會,以聲援中國的民主運動,以及聲
討中國政權的武力鎮壓。當年香港民間發起了數次超過 100 萬巿民參與的遊行,是香港開
埠以來最大型的政治及社會運動。六四事件令香港人對九七回歸及中國共產黨統治失去信
心,引發了港人大規模的移民潮。其後每年的六月四日,維多利亞公園均會舉行燭光晚會,
以悼念六四事件的死難者,以及要求中國共產黨政權平反這場民主運動。

13
中三級 歷史科

5. 1997 年香港主權移交 /「回歸」“The Hand Over”


1997 年 6 月 30 日深夜 11 時 30 分,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大禮堂舉行香港主權交接儀
式,標誌著中國大陸正式恢復對香港的管治。中方由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總理李鵬、副
總理錢其琛、國家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及首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代表。英方則由皇儲查理
斯王子、時任首相貝理雅、外相郭偉邦、港督彭定康及英軍參謀總長格思理代表。

政權交接儀式完成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內隨即進行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宣誓儀式,行政
長官董建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等先後宣誓就
任。臨時立法會隨即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會議,通過了一些重要法案,香港特別行政區正
式運作,英國管治香港一百五十四年正式結束。

14
中三級 歷史科

香港 28 任殖民地總督(港督)任期表 1843-1997

15
中三級 歷史科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