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CHNRW001 中文閱讀與寫作

教學大綱(2309-2402 學年)
一、課程描述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是澳門科技大學各專業的公共必修課程(3 學分),旨在貫徹通識
教育(博雅教育)的理念,強調閱讀與寫作這兩項基本的語文訓練。課程通過賞
析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教授解讀文本的方法和技巧,由此加深學生對中國文
學各種文體特徵和藝術風格的認識,提升學生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涵養其人文精神;通過引導學生練習寫作文學評論,讓學
生初步了解如何撰寫符合學術規範的論文。

二、課程目標 Course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修畢本課程,學生應該達到以下預期目標:
 能將所學的中國詩歌、散文、小說文體的知識運用到文學作品的鑒賞中;
 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文學作品進行批判性的閱讀;
 在閱讀與寫作中能運用文獻材料及資訊科技手段;
 能撰寫符合學術規範的論文(以文學評論為例,以掌握學術寫作規範為重
點);
 能積極參與課堂,通過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境界,建立審美素養
和批判性思維。

三、教學計劃 Course Outline and Teaching Plan

週次 Week 討論重點 Topics


1 課程導論 /文學評論專題
2 唐詩選讀: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1.杜甫生平思想、時代背景與詩歌主題思想的關係
2.意象的選取與詩歌主題的表達
3.詩歌的形式美:七言律詩的文體特徵
4.詩歌的抒情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 現代散文選讀:胡適《容忍與自由》
1.論述的層次及內容
2.如何看待“容忍與自由”的關係
3.文章對當代社會有何啟示
4 現代小說選讀:老舍《斷魂槍》
1.小說的寫作背景
2.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

1
3.小說的主題寓意
5 課堂小測/文學評論專題
6 文學評論開題(一)及指導
7 文學評論開題(二) 及指導
8 宋詞選讀: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1.張孝祥生平思想、時代背景與詞作主題的表達
2.詞的抒情美:物境與心境相交融的表現手法
9-10 當代散文選讀: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1.文章結構
2.文章主旨(對個人鄉愁、歷史鄉愁、文化鄉愁的理解)
3.文章的藝術特色
11-12 古典小說選讀:蒲松齡《嬰寧》
1.蒲松齡的生平及作品
2.人物的性格特徵及作品的主題
3.小說的表現手法
13 當代小說選讀:汪曾祺《釣魚的醫生》
1. 汪曾祺的生平及創作
2. 作品的主旨及其“平淡中見真淳”的美學特質
14 課堂小測/文學評論專題
15 總複習

四、教學方式 Modes and Medium of Teaching


講授、討論與習作相結合。

五、考核方法 Assessment Method

CILO 1 CILO 2 CILO 3 CILO 4 CILO 5

出 勤 ( 10% ) 与 课
堂參與(20%) √ √ √ √ √
課堂小測(30%)
√ √ √ √ √
文學評論(40%)
√ √ √ √ √

2
出勤 10%:課堂考勤,包括遲到、曠課、早退等課堂記錄。
課堂參與 20%: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打分。
課堂小測 30%:考查與講授篇目相關的內容,由教師自行安排時間和次數。
文學評論 40%:口頭報告 20%,文字稿 20%。

六、學生紀律要求 Class behavior Expectations


出席率:
按學生手冊規定,如果學生未經批准而曠課超過總學時 30%,則必須重修
課程。有關條款請參閱《學生手冊》。

作弊與抄襲:
學生必須誠實地完成作業和考試。如果引用原始文獻或他人研究成果,必須
明確注明出處。如果學生有抄襲行爲,該作業以零分計算,並經由學生獎懲委員
會審議,視乎情節之輕重給予紀律處分。如果學生有作弊行為,按《學生手冊》
內規定,第一次作弊:該科以零分計算,發書面警告;第二次作弊:公告,該
科以零分計算,發嚴重書面警告並存學生檔案;第三次作弊:公告,該科以零
分計算,留校察看;第四次作弊:勒令退學。有關詳細的抄襲及作弊紀律條款請
參閱《學生手冊》。

七、選用教材 Teaching Materials


甲、課本 Textbook
徐中玉、齊森華、譚帆主編:《大學語文》(第十一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 年。

乙、推薦參考書目 Recommended Reading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年。
龔鵬程:《文學散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年。
褚斌傑:《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016 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16 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 年。

3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葉嘉瑩:《迦陵說詞講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
葛曉音:《唐宋散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
葛曉音:《唐詩宋詞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年。
錢理群:《魯迅作品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
陳思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

丙、電子資源 Databases
1. 中國知網
2. 萬方數據庫
3. 超星數字圖書館
4. 讀秀學術
5. 華藝在線圖書館
6. 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以上數據庫網址詳見澳科大圖書館主頁)

附錄一:文學評論寫作指引
一、寫作要求:
1. 可於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中選擇閱讀文本及主題方向,然後撰寫文學評論。
2. 文學評論可運用各種閱讀策略,如討論文本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與作者、
作品與社會、作品與讀者、比較閱讀等,宜針對文本選擇恰當論述視角作
深入剖析,建議圍繞專一問題展開,不宜泛論。
3. 文學評論內容應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部份:
(1)緒論:說明評論主要討論或分析的問題及方法(含文獻綜述)
(2)文本分析(針對緒論中提出的問題,展開分析論證)
(3)結論
(4)參考文獻

二、評分準則:

每位同學的文學評論均單獨評分。

評分等級
優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90-100 分 80—89 分 70-79 分 60-69 分 ≤59 分
評分內容

4
能針對文
能選取合
本選取有
適的主
新意的分 能理解文
題,有較 能理解文
析視角, 本,但觀點
新穎的見 本,有合理 缺乏分析文
有獨特的 較陳舊,缺
解,能較 性見解,能 本的能力,
選題創意 見解,善 乏創新性,
好地整合 結合課堂所 僅能對文本
20% 用課堂所 可以運用課
課堂所學 學及課外參 作泛泛介
學及課外 堂所學或課
及課外參 考材料分析 紹。
參考材料 外參考材料
考材料, 文本。
作較深入 分析文本。
進一步分
的分析論
析文本。
述。

能就題目
能清楚闡
充分闡述
述個人觀 能闡述個人
個人觀
點,論據 觀點,論據 只羅列文
點,論據 大致能羅列
比較可 較為可靠, 獻,未能從
見解論證 可靠充 及說明觀
靠,論證 論證過程基 中整合出觀
20% 分,論證 點,論證過
過程完 本完整,有 點,論證過
過程詳盡 程簡略。
整,論證 較明確的論 程有疏漏。
嚴密,論
結果有一 證結果。
證結果令
定說服力。
人信服。

能恰當理
解文本內 能較好理
容,深入 解文本內
發掘作品 容,對研 能理解文本 能夠複述或
深意,對 究的問題 內容,能進 歸納文本內 無明確觀
文本理解
研究的問 有充分分 行理論分 容,能針對 點,東拼西
20%
題有深刻 析或有較 析,明確表 內容進行相 湊。
分析或有 獨到之 述觀點。 關論述。
獨到之 處,論點
處,論點 清晰。
鮮明。

5
結構較合
結構合理、
結構嚴謹、 理、層次較 結構尚算合
層次較清 泛泛而談、
層次清晰、 清晰、語言 理、層次較
組織表達 晰、語言準 思路紊亂、
語言準確、 較準確,文 清晰,文句
20% 確、文句流 文句不通、
文句流暢、 句較流暢, 通順,排版
暢、排版較 排版雜亂。
排版規範。 排版不夠規 不夠規範。
規範。
範。

腳註及參
考文獻齊
腳註及參
備,每頁 沒有依照學
考文獻較 腳註及參考
腳註進行 腳註及參考 術論文格式
齊備,腳 文 獻 較 齊
重 新 編 書 目 不 齊 規範,內容
註進行編 備,腳註無
號,符合 備 , 無 腳 隨意拼貼。
號,總體 編號,大致
學術規範。 註,論文格 文獻主要來
符合學術 符合學術規
論文規範及 文 獻 來 源 式不統一。 源 於 百
規範。文獻 範。文獻來
文獻來源 於 正 規 出 文獻來源於 度、google
來源於正 源於正規出
20% 版的期刊 正規出版的 、知乎、豆
規出版的 版的期刊及
及著作。所 期 刊 及 著 瓣等網站。
期刊及著 著作。Moodl
引材料能 作 。 Moodle 若 Moodle
作。Moodle e 查重率在
有力支持 查 重 率 在 3 查重率 ≥ 40
查重率在 20-29% 之
學 術 論 0-39%之間。 % , 判 为 零
11%-19% 之 間。
證,Moodl 分。
間。
e 查重率
≤10%。

三、文學評論注釋及引文格式
引文必須準確並詳細注明出處,一律採用腳注(頁下注)的形式,用阿拉
伯數字順序標注,每頁重新排序,文末列出參考文獻。請參考以下體例。

(一)引自專著
【格式】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XXXX 年版,第 XX 頁。
示例:陳登原:《國史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版,第 1 頁。

(二)引自期刊
【格式】作者:《題名》,《刊名》XXXX 年第 XX 期。
示例:李醒民:《哲學不是敲門磚和搖錢樹》,《學術界》2000 年第 1 期。

6
(三)引自報紙
【格式】作者:《題名》,《報紙名》XXXX 年 XX 月 XX 日,版次。
示例:[日]濱下武志:《史學研究應理論和史料並重》,《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
年 6 月 22 日,第 3 版。

(四)引自外文原著
【格式】作者,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示 例 : 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 New York:
Harper&Brothers,1960,pp.33-35。

(五)網上文章
【格式】作者:《篇名》,《資料出處》,出版年、月、日/出版年、卷次、期次,下載
網站名稱、日期及網址。
示例:葉佩雯:《丘城桐反對練速算》,《明報》,2002 年 8 月 24 日。下載自明報
網站,2002 年 8 月 26 日。網址:http://www.mingpaonews.com/。

(六)其他需要解釋、補充、說明的內容,可直接表述清晰。
示例:該資料來源於作者 2017 年夏天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

(七)參考文獻(非直接引文,雖然沒有直接引述別人的話,但參考了別人著
作和論文的意思,這種情況可以在文末列出,無需註明頁碼。)
【格式】文末列出,左頂格,用數字加方括號標識,如[1],[2]…,每條參考文
獻均以句號“。”結束。如:
[1]陳登原:《國史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版。
[2]李醒民:《哲學不是敲門磚和搖錢樹》,《學術界》2000 年第 1 期。

參考文獻排列順序:
1. 中文參考文獻在前,英文參考文獻在後。
2. 中文文獻依照第一作者的姓氏筆劃由小到大排序,若姓氏相同再依照名字筆
劃排序。當第一作者相同時,則依序比較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3. 英文文獻依照作者的姓氏字母排序。
4. 當第一作者相同時,則以年代為排序依據,由舊排至新的年代。

7
姓名的漢語拼音文例:
觀看《雷雨》的觀眾不會有被安撫的快感,相反,卻要飽受感官
的驚悚與心靈的悸動,這也許正是李歐梵所言曹禺戲劇“感情表達
上的那種令人心驚欲碎的力量”1使然。
曾經100多次扮演過周萍的濮存昕說,“能夠成為《雷雨》的一
員是我極大的幸福,但我斗膽進言,《雷雨》還沒有演完,我們還有
很多層面沒有進入;曹禺先生對《雷雨》的期待也還沒有圓滿,我們
應當還他一個心願。”2真可謂說不完的曹禺,演不盡的《雷雨》!

1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聯書店,2001 年版,第 301 頁。
2
桂傑:《京城降下500場“雷雨”》,《中國青年報》,2007年7月16日。下載自中國青年報網站,
2013年06月25日。網址: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7/16/content_1826841.htm。
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