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理论视野 理论视野

● 郭 淼 王立昊 布的内容并不是一次性的,它们会以时间为顺序在个人 容纳人员越来越多,新成员带来的资讯消息、进行的交


资料卡界面排列和保存。这种借助私人时间轴呈现的朋 流互动越来越杂,朋友圈就由“客厅沙龙”变为“广场

从分场到离场 :微信朋友圈的社交演变 友圈名片从多个时间节点和生活场景描绘出用户的云个


体形象。但是,用户通过私人时间轴记录的“个人史”
,丧失其私密精简的特性。[11] 繁琐的分组操作提
集会”
高了用户的分享成本,在多个圈层多重身份的切换中极
也为微信好友对其“视监”和“考古”提供了窗口,陌 易出现场景乱序。用户越来越疲于分场操作,开始谋求

摘 要 :微信朋友圈在对多层级关系网络的激活中,传播路径的隐藏与圈层识别受限 生人可以窥视用户的过往动态并根据这些线索对他们进 好友的普遍认同,通过改造朋友圈的语境和话术进行破

打破了人们现实交往的规律,过度链接引发了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用户为管理云个体形象, 行印象定义。在微信强弱关系并存的情境下,私人时间 圈尝试,打造不同圈层共同接受的“公众形象”


。在这个

借助于社交时间轴与分组标签进行观众隔离,但分场操作的繁琐与高成本形象维护抑制了 轴公开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对个人形象造成难以预测 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承担起维护自身云个体形象的公关

用户的信息分享意愿。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社交经历了从分场到离场的演变,在多元产品功 的影响。从用户自身来看,他们也在时刻审查自己的云 职责,在发布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朋友圈隐含的多重代

能补偿下产生新的社交习惯,对差序格局中的圈层关系与社交需求满足提出新的思考。 个体形象,随着心智和阅历提升,用户往往不愿承认过 际冲突,以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审视,

关键词 :过度链接 ;印象管理 ;社交识别 ;社交倦怠 去的“黑历史”


,更不愿将这些内容公之于众,但基于个 将负能量信息排除在外。
人记录的需求又难以直接删除,便通过权限设置进行印 在破圈过程中,他人的点赞和评论情况是用户朋友
象管理。2017 年,
微信朋友圈相继推出了“最近半年”
“最 圈形象的直接反馈,用户会根据这一反馈不断调整自己
圈时会根据好友的点赞和评论情况确定其分享内容的落 近一个月”
“最近三天”可见的动态限时可见功能,这一 的人设方向,直至获得多数好友的认同。在这一趋势影
微信朋友圈的底层逻辑 功能迎合了用户的印象管理需求。人们将朋友圈内容分 响下,用户发表朋友圈从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分享
脚点及关注者的态度倾向,但是,并非所有用户都习惯
1. 激活多层级关系网络。微信的基本逻辑即连接。 于点赞和评论,或者他们会对不同的内容选择性回应。 成面向自我的记录时间轴与面向他人的社交时间轴,在 动机变为以他人为中心的迎合动机。人们必须围绕他人
微信在最初上线时是以匹配手机通讯录和 QQ 好友为主 这种去足迹的阅读行为隐藏了传播路径,表演者在匿名 可查看范围内还可以设置“仅自己可见”管理个人动态。 的评价实施自我呈现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 :看重评论、
要关联渠道的熟人社交。
“漂流瓶”
“摇一摇”
“附近的 观众面前忽视并遗忘了其复杂的社交关系,在感性表达 限时可见的分场策略既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又避免 在发布每个朋友圈的时候都字斟句酌并反复修改、对点
人”三项功能的推出使虚拟社群成为用户社交的一部分。 与理性表演中容易出现场景错位。微信朋友圈的本意是 了为管理个人形象造成的数据丢失,为他们在朋友圈持 赞和快速回复有所期待、事先考虑朋友圈发出后的结果
随着用户数量激增,微信对现实关系的连接进一步强化。 设计和引入一个圈式的社交语境,但多个圈层的混杂造 续更新减小了压力。 以及精心挑选要发布的图片等。[12]
全方位连接使线下强关系被完整复制到线上,线上还会 成了语境消解,引发隐私边界模糊和泄露、用户自我意 2. 社交识别与圈层分离。个人记录时间轴和社交时
不断发展出新的强关系。社交产品与平台的丰富,也使 识混乱等问题。[6] 间轴的分离能帮助用户对过往动态进行管理,但人们在
社交倦怠引发离场行为
人们置身于各种圈层、各种性质关系的天罗地网中。[1] 3. 群体认同与社交资本置换。微信朋友圈强关系下 使用朋友圈时更多是对好友当下状态的关注而非执着于 微信用户通过分场表演管理云个体形象的社交策略
同时,微信的连接并不止步于人,公众号、小程序的目 的社交广场属性使其成为人们个人展示、实现社会活动 过去的“个人史”
。这就要求用户将印象管理落实到每次 需要对复杂的受众群体进行精准识别,操作繁琐且容错
标都是连接,连接人和内容、人和服务,微信支付也可 与社交资源线上补充的平台。分享是创作的动力,网络 的动态发布中,在分享之前进行社交关系识别。 率较低。人们在破圈尝试和打造公众形象的过程中为了
以认为是一种货币连接。[2] 但是,单一的连接行为并不 情境化的交往方式为网络互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 微信朋友圈隐含了多重代际冲突,包括不同年代用 迎合他人压制了真实内心的表达。限时可见虽在一定程
能产出社交收益,用户列表中的多数好友实际上处于沉 供了空间,能让用户有更多的施展才华以及被人们了解 户的年龄代际,职业与兴趣圈层间的身份代际,意识形 度上能够鼓励用户更新动态,但好友资料卡的普遍空缺
寂状态,在非现实需要情况下不会产生互动行为。朋友 的机会。[7] 人们在朋友圈的自我展示也是为了获得他们 态观点冲突的思想代际等。用户在发表朋友圈时需要充 降低了用户的社交体验,多重因素的加持引发了微信用
圈以共同好友为核心的封闭式交流能够将用户之间的单 所在群体的地位认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用户在发朋 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根据内容性质以贴标 户的社交媒体倦怠。2021 年 1 月,张小龙在演讲中提到 :
线联系升级为三角好友关系,在以特定话题为载体的交 友圈时会通过筛选和粉饰现实经历呈现理想化的云个体 签的方式对不同圈层好友分组呈现。在此基础上,用户 “当下每天有 10.9 亿用户打开微信,7.8 亿用户进入朋友
互过程中形成稳定的社交网络,处于社交网络中的用户 形象,或者用“凡尔赛文学”刻意表露个人优势。许多 每发布一条动态并与可见内容的对象进行互动时,都是 圈,但仅有 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超过 2 亿用户设置
通过低成本的手势运动“赞”就能完成交流的回馈。[3] 圈层中,以领导、老板作为地位表征的差序交往过程, 在与整个“观众剧班”进行互动。[10] 此外,在更新动态 ”[13] 疲于经营个人形象的微信用户开始从
了仅三天可见。
微信朋友圈以内容为纽带的互动增强了用户间的黏性, 人为地在朋友圈里炫耀权利、资本的优势,尤其是一些 时要注意不同场景下个人状态的切换可能带来的负面影 朋友圈离场,寻找新的替代产品。
实现了对沉寂人脉的盘活。 露骨的恭维和吹捧,显示出“明争暗斗”和“地位竞争”
。 响。微信的过度链接使人们的私人空间正在被工作关系 1. 云个体形象维护成本增加。微信作为群体认同与
2. 社交广场的集中展示。微信朋友圈是以用户之间 这一趋势的强化使朋友圈逐渐沦为资本和权力的竞赛圈, 挤占,分组呈现策略同样适用于用户私人时间内生活状 社交资本的置换平台,用户在分场表演与公众形象打造
的关系为传播链条形成的社交广场,是与私人社交相对 情感交流意义已经被严重消解。[8] 人们在朋友圈的分享 态的分享。朋友圈的社交识别与圈层分离再现了人们现 的过程中越来越将自身云个体形象理想化,通过不断经
的受众情况较为复杂的公开传播。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实用动机,朋友圈角色从情感 实中的交往模式,在分场表演过程中既满足了用户个人 营形成完美的朋友圈人设。但是,云个体形象维护需要
认为,人们在现实中的自我呈现是面对特定观察者进行 连接发展为获取信息和社交资源的置换平台。[9] 分享的欲望,又避免了集中展示引发的身份错位,是人 付出相应的成本,除了上文提到的分场表演所需的繁琐
的表演行为,他用“前台”指称个体在表演中以一般的 们实时状态呈现下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但机械化的分 操作,其内容本身也要精心策划和维护。朋友圈以图片
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的情境。[4] 然而, 分享压力下的分场表演 场行为难以复制人类复杂的情感和社交关系,在分组与 为主的内容呈现使用户普遍重视照片的挑选和修饰,在
微信朋友圈将现实复杂关系的线上集合模糊了前台与后 微信朋友圈对用户现实关系的线上集中和其承载的 屏蔽操作中也需要考虑不同场景受众间的联系,避免因 照片上传之前要先进行美颜。通过美图软件对生活场景
台的边界,限制了用户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实施的表演策 社交资本置换任务使用户每次发表朋友圈都要面临“公 表演穿帮引发关系危机。 进行美化,也是为了将其中那些不尽如人意或不想示人
略。用户在朋友圈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 开处刑”的压力。在分享压力下人们开始管理自身云个 3. 破圈尝试和打造“公众形象”
。用户在微信朋友圈 的“后台”部分淡化,而突出自己更在意或者希望被别
的角色期望,但用户并非对每个角色都有清晰的认识, 体形象,采用分场表演的策略进行内容呈现。 的分场表演策略在好友数量较少、能见度较高的情况下 。[14] 不仅是照片,语
人欣赏的部分,将之展现在“前台”
角色模糊导致了角色期望的反馈不足。[5] 用户在发朋友 1. 记录时间轴与社交时间轴分离。用户在朋友圈发 能够产生一定效用,但随着现实关系的过度链接,社群 言的设计、文案的风格也需要与之对应,用户转发的公

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28 29
理论视野 理论视野

● 郭 淼 王立昊 布的内容并不是一次性的,它们会以时间为顺序在个人 容纳人员越来越多,新成员带来的资讯消息、进行的交


资料卡界面排列和保存。这种借助私人时间轴呈现的朋 流互动越来越杂,朋友圈就由“客厅沙龙”变为“广场

从分场到离场 :微信朋友圈的社交演变 友圈名片从多个时间节点和生活场景描绘出用户的云个


体形象。但是,用户通过私人时间轴记录的“个人史”
,丧失其私密精简的特性。[11] 繁琐的分组操作提
集会”
高了用户的分享成本,在多个圈层多重身份的切换中极
也为微信好友对其“视监”和“考古”提供了窗口,陌 易出现场景乱序。用户越来越疲于分场操作,开始谋求

摘 要 :微信朋友圈在对多层级关系网络的激活中,传播路径的隐藏与圈层识别受限 生人可以窥视用户的过往动态并根据这些线索对他们进 好友的普遍认同,通过改造朋友圈的语境和话术进行破

打破了人们现实交往的规律,过度链接引发了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用户为管理云个体形象, 行印象定义。在微信强弱关系并存的情境下,私人时间 圈尝试,打造不同圈层共同接受的“公众形象”


。在这个

借助于社交时间轴与分组标签进行观众隔离,但分场操作的繁琐与高成本形象维护抑制了 轴公开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对个人形象造成难以预测 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承担起维护自身云个体形象的公关

用户的信息分享意愿。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社交经历了从分场到离场的演变,在多元产品功 的影响。从用户自身来看,他们也在时刻审查自己的云 职责,在发布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朋友圈隐含的多重代

能补偿下产生新的社交习惯,对差序格局中的圈层关系与社交需求满足提出新的思考。 个体形象,随着心智和阅历提升,用户往往不愿承认过 际冲突,以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审视,

关键词 :过度链接 ;印象管理 ;社交识别 ;社交倦怠 去的“黑历史”


,更不愿将这些内容公之于众,但基于个 将负能量信息排除在外。
人记录的需求又难以直接删除,便通过权限设置进行印 在破圈过程中,他人的点赞和评论情况是用户朋友
象管理。2017 年,
微信朋友圈相继推出了“最近半年”
“最 圈形象的直接反馈,用户会根据这一反馈不断调整自己
圈时会根据好友的点赞和评论情况确定其分享内容的落 近一个月”
“最近三天”可见的动态限时可见功能,这一 的人设方向,直至获得多数好友的认同。在这一趋势影
微信朋友圈的底层逻辑 功能迎合了用户的印象管理需求。人们将朋友圈内容分 响下,用户发表朋友圈从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分享
脚点及关注者的态度倾向,但是,并非所有用户都习惯
1. 激活多层级关系网络。微信的基本逻辑即连接。 于点赞和评论,或者他们会对不同的内容选择性回应。 成面向自我的记录时间轴与面向他人的社交时间轴,在 动机变为以他人为中心的迎合动机。人们必须围绕他人
微信在最初上线时是以匹配手机通讯录和 QQ 好友为主 这种去足迹的阅读行为隐藏了传播路径,表演者在匿名 可查看范围内还可以设置“仅自己可见”管理个人动态。 的评价实施自我呈现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 :看重评论、
要关联渠道的熟人社交。
“漂流瓶”
“摇一摇”
“附近的 观众面前忽视并遗忘了其复杂的社交关系,在感性表达 限时可见的分场策略既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又避免 在发布每个朋友圈的时候都字斟句酌并反复修改、对点
人”三项功能的推出使虚拟社群成为用户社交的一部分。 与理性表演中容易出现场景错位。微信朋友圈的本意是 了为管理个人形象造成的数据丢失,为他们在朋友圈持 赞和快速回复有所期待、事先考虑朋友圈发出后的结果
随着用户数量激增,微信对现实关系的连接进一步强化。 设计和引入一个圈式的社交语境,但多个圈层的混杂造 续更新减小了压力。 以及精心挑选要发布的图片等。[12]
全方位连接使线下强关系被完整复制到线上,线上还会 成了语境消解,引发隐私边界模糊和泄露、用户自我意 2. 社交识别与圈层分离。个人记录时间轴和社交时
不断发展出新的强关系。社交产品与平台的丰富,也使 识混乱等问题。[6] 间轴的分离能帮助用户对过往动态进行管理,但人们在
社交倦怠引发离场行为
人们置身于各种圈层、各种性质关系的天罗地网中。[1] 3. 群体认同与社交资本置换。微信朋友圈强关系下 使用朋友圈时更多是对好友当下状态的关注而非执着于 微信用户通过分场表演管理云个体形象的社交策略
同时,微信的连接并不止步于人,公众号、小程序的目 的社交广场属性使其成为人们个人展示、实现社会活动 过去的“个人史”
。这就要求用户将印象管理落实到每次 需要对复杂的受众群体进行精准识别,操作繁琐且容错
标都是连接,连接人和内容、人和服务,微信支付也可 与社交资源线上补充的平台。分享是创作的动力,网络 的动态发布中,在分享之前进行社交关系识别。 率较低。人们在破圈尝试和打造公众形象的过程中为了
以认为是一种货币连接。[2] 但是,单一的连接行为并不 情境化的交往方式为网络互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 微信朋友圈隐含了多重代际冲突,包括不同年代用 迎合他人压制了真实内心的表达。限时可见虽在一定程
能产出社交收益,用户列表中的多数好友实际上处于沉 供了空间,能让用户有更多的施展才华以及被人们了解 户的年龄代际,职业与兴趣圈层间的身份代际,意识形 度上能够鼓励用户更新动态,但好友资料卡的普遍空缺
寂状态,在非现实需要情况下不会产生互动行为。朋友 的机会。[7] 人们在朋友圈的自我展示也是为了获得他们 态观点冲突的思想代际等。用户在发表朋友圈时需要充 降低了用户的社交体验,多重因素的加持引发了微信用
圈以共同好友为核心的封闭式交流能够将用户之间的单 所在群体的地位认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用户在发朋 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根据内容性质以贴标 户的社交媒体倦怠。2021 年 1 月,张小龙在演讲中提到 :
线联系升级为三角好友关系,在以特定话题为载体的交 友圈时会通过筛选和粉饰现实经历呈现理想化的云个体 签的方式对不同圈层好友分组呈现。在此基础上,用户 “当下每天有 10.9 亿用户打开微信,7.8 亿用户进入朋友
互过程中形成稳定的社交网络,处于社交网络中的用户 形象,或者用“凡尔赛文学”刻意表露个人优势。许多 每发布一条动态并与可见内容的对象进行互动时,都是 圈,但仅有 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超过 2 亿用户设置
通过低成本的手势运动“赞”就能完成交流的回馈。[3] 圈层中,以领导、老板作为地位表征的差序交往过程, 在与整个“观众剧班”进行互动。[10] 此外,在更新动态 ”[13] 疲于经营个人形象的微信用户开始从
了仅三天可见。
微信朋友圈以内容为纽带的互动增强了用户间的黏性, 人为地在朋友圈里炫耀权利、资本的优势,尤其是一些 时要注意不同场景下个人状态的切换可能带来的负面影 朋友圈离场,寻找新的替代产品。
实现了对沉寂人脉的盘活。 露骨的恭维和吹捧,显示出“明争暗斗”和“地位竞争”
。 响。微信的过度链接使人们的私人空间正在被工作关系 1. 云个体形象维护成本增加。微信作为群体认同与
2. 社交广场的集中展示。微信朋友圈是以用户之间 这一趋势的强化使朋友圈逐渐沦为资本和权力的竞赛圈, 挤占,分组呈现策略同样适用于用户私人时间内生活状 社交资本的置换平台,用户在分场表演与公众形象打造
的关系为传播链条形成的社交广场,是与私人社交相对 情感交流意义已经被严重消解。[8] 人们在朋友圈的分享 态的分享。朋友圈的社交识别与圈层分离再现了人们现 的过程中越来越将自身云个体形象理想化,通过不断经
的受众情况较为复杂的公开传播。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实用动机,朋友圈角色从情感 实中的交往模式,在分场表演过程中既满足了用户个人 营形成完美的朋友圈人设。但是,云个体形象维护需要
认为,人们在现实中的自我呈现是面对特定观察者进行 连接发展为获取信息和社交资源的置换平台。[9] 分享的欲望,又避免了集中展示引发的身份错位,是人 付出相应的成本,除了上文提到的分场表演所需的繁琐
的表演行为,他用“前台”指称个体在表演中以一般的 们实时状态呈现下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但机械化的分 操作,其内容本身也要精心策划和维护。朋友圈以图片
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的情境。[4] 然而, 分享压力下的分场表演 场行为难以复制人类复杂的情感和社交关系,在分组与 为主的内容呈现使用户普遍重视照片的挑选和修饰,在
微信朋友圈将现实复杂关系的线上集合模糊了前台与后 微信朋友圈对用户现实关系的线上集中和其承载的 屏蔽操作中也需要考虑不同场景受众间的联系,避免因 照片上传之前要先进行美颜。通过美图软件对生活场景
台的边界,限制了用户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实施的表演策 社交资本置换任务使用户每次发表朋友圈都要面临“公 表演穿帮引发关系危机。 进行美化,也是为了将其中那些不尽如人意或不想示人
略。用户在朋友圈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 开处刑”的压力。在分享压力下人们开始管理自身云个 3. 破圈尝试和打造“公众形象”
。用户在微信朋友圈 的“后台”部分淡化,而突出自己更在意或者希望被别
的角色期望,但用户并非对每个角色都有清晰的认识, 体形象,采用分场表演的策略进行内容呈现。 的分场表演策略在好友数量较少、能见度较高的情况下 。[14] 不仅是照片,语
人欣赏的部分,将之展现在“前台”
角色模糊导致了角色期望的反馈不足。[5] 用户在发朋友 1. 记录时间轴与社交时间轴分离。用户在朋友圈发 能够产生一定效用,但随着现实关系的过度链接,社群 言的设计、文案的风格也需要与之对应,用户转发的公

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28 29
理论视野 理论视野

众订阅号和视频号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形象的映 求的陌生人社交平台是用户寂寞情绪的宣泄口,能够满足 ● 孙冬鑫 刘鸣筝


射。社交平台不仅是权力监视个体的“圆形监狱”
,也是 用户的底层情感需求。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社交”利用
自我监视的“圆形监狱”
。它有一道无形的墙,那就是他
人的评价。人们的自我意识及其表达,总会碰到这堵墙
音乐氛围渲染可以激发用户的感性情绪,用户在评论区会
进行真实自我的表达。垂直类社交平台的兴起实现了对微
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构建
上并反弹回来,人们会随时根据这种反弹来调整自我表 信用户在朋友圈分享动力不足的功能补偿,人们对多元产
摘 要 :从达拉斯 • 斯迈思的“受众商品论”到互联网产业中的“数字劳工”
,传播
演策略,甚至在深层修正自我认知。[15] 此外,人们为了 品的使用也进一步弱化了对朋友圈的依赖。经历过在场 -
政治经济学派为我们批判地理解受众劳动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剥削语境下的受众劳
避免现实形象和云个体形象因差异过大出现的表演穿帮, 分场 - 离场后的微信更多只能发挥私人通信的功能,分
动研究忽视了对劳动者主观体验的考察,本文通过对字幕组、哔哩哔哩 UP 主和豆瓣小组
需要以理想化的云个体标准不断改造现实中的自我。对 享平台的垂直化和多元化成为未来的社交趋势。
等网络群体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关注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构建过程,从文化研究学派的视
云个体形象的维护无形中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社交压力。 2021 年 1 月 22 日,微信 8.01 版本上线了“个人状态”
角对数字劳动议题进行思考。
高成本的社交投入和难以预测的社交风险使微信用户减 功能。用户能以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对当下的状态进行分
关键词 :数字劳工 ;主体性 ;文化研究
少了朋友圈的更新频率。 享和呈现,同时还可以看到处于同一状态的其他用户的行
2. 错失恐惧与窥视者角色转化。微信朋友圈的社交 为。微信个人状态的设计初衷是对朋友圈解压,该功能未
倦怠使用户的社交意向由“分场”转向“离场”
,人们在 来能否被用户广泛使用,微信在同其他新兴社交产品的竞 的论断。他认为受众能够意识到自己产生的价值,并在
朋友圈的动态更新整体趋向疲软,但用户的隐退行为并 争中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关键在于对社交边界的把控。社
受众劳动议题 :从“受众商品论”到“数字劳工” 这一过程中协商与商业媒体的互利关系。传播政治经济
非真正从朋友圈逃离,而是由积极的内容发布者变为窥 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当下多种类型的垂直型社交平台 1977 年,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达拉斯 • 斯迈 学派为我们批判性地理解数字劳工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
视者。微信对现实强关系的链接使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 主要是以陌生人关系为主的同类社交,如何在陌生人关 思发表《传播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创造性 而文化研究学派认为,受众不仅是托夫勒笔下被卷入生
社会比较中,尤其是对于身边熟知好友的上行比较会使 系和熟人关系并存的场景下以适度连接的方式满足用户 地提出“受众商品”这一概念。[1] 他认为,受众观看电 产部门的“产消者”
,也是文化生产者。大众文化对主流
用户产生错失恐惧,即认为他人有更加宝贵的经历,而 对同类社交的需求,是未来社交产品需要探索的。 视的活动成为促进传媒产业资本积累的过程,并指出西 意识形态的持续抵抗,维系或提高着体制中大众自下而
自己却不在场的恐惧感。由于社交媒体用户经常呈现积 【本文为 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关 方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一直以来忽视了受众在资本增值过 上的权利,并维持了他们的主体性和身份认同。
极的、理想化的自我,上行社会比较的用户可能会经常 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安全协同防护体系研究”
(编号 : 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暴露在他人积极自我呈现的信息当中,有可能会进一步 19ZDA127)
、2020 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进入网络时代,传媒资本对受众的剥削以一种更加
主体性何以可能 :不同劳工群体的劳动过程分析
认为别人有比自己更宝贵的经历,从而引发错失恐惧。[16] 研究项目“预警视角下移动社交平台生态环境信息焦虑 隐蔽的形式展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开始使 1. 礼品经济逻辑下的劳动。礼品经济是存在于人类
用户在错失恐惧的支配下不会轻易从朋友圈退出,反之 与知情权研究”
(编号 :20FX—51)阶段性成果】 用“数字劳工”的概念凸显信息产业对用户的剥削。[2] 社会初期的经济模式,指的是提供商品或服务者并没有
形成了对朋友圈的媒介依赖,不论好友是否更新了有价 参考文献 : 数字资本主义的商业模式混淆了娱乐和劳动的界限,数 明确的预期回馈对象和回馈内容,分享行为基于非制式
值的内容,用户都会习惯性地在日常中将动态从头到尾 [1][15] 彭兰 . 连接与反连接 :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J]. 国际新闻 字劳工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劳动模式不断生产着数字化 的习惯。21 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国外影视
界 .2019(2).
浏览一遍。从这一角度来看,朋友圈充当了用户打破空 信息,成为被数字资本剥削的免费劳工。 作品在中国的流通。对于影视剧爱好者来说,网络免费
[2][13] 张 小 龙 演 讲 实 录 :微 信 十 年 的 产 品 思 考 .https://tech.
间限制获知周边“大事”的窗口角色,只是区别于新闻媒 qq.com/a/20210119/013871.htm,2021-01-20.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 •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 资源解决了国内未引进的困境,但是语言问题使得他们
体,用户的好友成为议程设置的主体。朋友圈演变为多数 [3] 曾丹 . 仪式传播视角下微信的人际传播 [J]. 青年记者,
2016
(17)
. (prosumer)概念,预示在第三次浪潮中消
提出“产消者” 无法直接消费原版影视作品,于是网民自发组织的字幕
[4] 戈夫曼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观众对少数活跃用户日常生活的窥视,隐藏观众数量的增 2008 :19.
费者被卷入传统生产部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日益 组便应运而生。
加使用户在更新动态时更加小心谨慎或者也向窥视者角色 [5] 薛静,洪杰文 . 角色压力视角下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 模糊。[3] 网络时代的受众在消费信息产品的同时,不仅 作为非营利组织,字幕组的工作回报主要体现在情
素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J]. 新闻界 .2020(7).
转化,朋友圈社交倦怠引发的内卷效应加速了用户的离场。 无偿贡献了其时间和精力,他们的人口资料、网络行为、 感和精神上,而非实际的物质报酬。字幕组的工作体现
[6][9] 洪杰文,段梦蓉 . 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
3. 分享平台的垂直化与多元化。微信对现实强关系 自我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2). 社交网络和生产的内容都作为商品被出售给了广告商 , 了合作、共享和奉献精神,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情感满足
的链接和人们的错失恐惧心理使用户不会轻易放弃朋友 [7] 刘中起,风笑天 :
“虚拟镜像中的真实”——网路人际互动者的 受众同时扮演着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 以及建立社会关系,因此字幕组的劳动跳脱出纯商业逻
自我呈现 [J]. 安徽科技,2002(7).
圈这一功能,但社交倦怠下个人分享欲望的压制使用户 [8] 蒋建国 . 微信朋友圈泛化:
交往疲劳与情感疏离 [J]. 现代传播
(中
辑,践行了一种新的礼品经济模式。尽管客观上字幕组
开始寻求新的替代产品,在其他平台重新组合社交关系 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8).
文化研究学派视角下的数字劳工 的劳动推动着西方文化的跨国传播和传媒产业的品牌增
[10] 李华伟 . 青年群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 [J]. 青年记者,
和圈层。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压力归根结底在于社交关系 文化研究学派对受众研究持一种“受众中心”的态度, 值,随着正版资源的引进和国家对意识形态的管控,字
2017(23).
的过度链接与集中整合破坏了人们现实交往的规律,而 [11] 杨园园 . 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及影响探析 [J]. 青年记者,2020 其认为意识形态生产和传递的过程并非单向的灌输过程, 幕组也面临被商业网站收编的困境,但我们不能忽视他
有着明确目标群体,重点突出某一类功能的垂直型社交 (03). 而是一个积极的协商过程,受众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目 们为建构主体性所做的努力。字幕组在劳动过程中建立
[12] 李耘耕,朱焕雅 . 朋友圈缘何而发 :社会心理视阈下大学生微
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分享欲望和社交需求。例如,微博 的和利益进行反抗。[4] 这一观点将长期以来被管理学派 了社会关系和身份认同,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实
信自我呈现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新闻记者,2019(5).
以弱关系为主的社交使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关注 [14] 彭兰 . 美图中的幻像与自我 [J].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和法兰克福学派所忽视的个体差异、主观能动、意义生 践和提升。字幕组的劳动一度成为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规
好友的选择对社交关系重新洗牌,以青年用户为主的分 2018(12). 产等问题提上了受众研究的议程。 训和资本逻辑的能动力量。字幕组践行了数字礼品经济
[16] 黄宏辉 . 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和对在线社区脱离意向
布特征也减少了社交关系中年龄代际的冲突。知乎、豆 的影响 [J]. 新闻记者,2020(11). 对于数字劳动问题,文化研究学者持一种参与观, 和共产主义工作伦理,挑战了跨国文化企业的垄断权和
瓣专注于知识类内容的匿名性社交实现了现实身份抽离 (郭淼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国家信 美国学者 Mark Deuze 和澳大利亚学者 John Banks 使用 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6] 网络字幕组的文化生产
的纯思想交流,满足了用户对于现实经历和观点类内容 息中心博士后 ;王立昊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 (co-creation)一词来描述消费者参与到媒介内
“共同创造” 行为挑战了媒介资本的统治地位,为数字劳工的主体性
的分享需求。陌陌、探探、Soul 以两性、婚恋、交友为诉 士研究生) 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现象,[5] 提出了与批判研究相反 建构和文化抗争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思考路径。

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30 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