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公民身份理论视角下
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其成因
邓小冬 *

摘 要 :现代国家认同是在公民身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公民身份理论可为理解台湾青年国家认同
的现状及其成因提供一种有益的视角。从公民身份理论视角来看,当前台湾青年的“赞同性国家认同”
与“归属性国家认同”都出现明显的扭曲与错位。台湾青年所拥有的公民身份是其国家认同形成的重
要依据。台湾青年所拥有的“台湾公民身份”本属于亚国家层次的公民身份,但“台独”势力通过构
建公民身份制度与公民身份教育有意识地将这一公民身份建构成“国家层次”的公民身份,再加上台
湾青年自身的公民身份实践,导致多数台湾青年以“台湾认同”作为自己的国家认同。
关键词 :公民身份理论 ;台湾青年 ;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 :D67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683(2023)03-0062-10
DOI:10.13818/j.cnki.twyj.2023.03.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1]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国家认同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条件,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具体表现。然而,台湾青年的国家
认同状况不容乐观。有民调显示,20 到 29 岁的台湾青年超过八成认为自己是“台湾人”(82.4%),30
到 39 岁群体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接近六成五(64.9%)。[2] 深入研究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对于
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与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认同主要关注公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公民身份是现代国家认同形成的基础,
“对于每个人来说,现代国家认同是从其所拥有的公
民身份出发的”。[3] 但当前鲜有学者从这一视角对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有鉴
于此,本文尝试以公民身份理论为视角,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
的成因进行新的解释。

一、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一)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现状的研究及其不足
朱云汉 2002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35 岁以下的台湾人即所谓的 E 世代中有接近 58% 认同双重身份
(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远高于战后婴儿潮一代(36-55 岁)和战前一代(56 岁以上)。尽管 E 世
代更广泛地接触到台湾民主化进程与台湾当局发起的文化项目,但坚持“台独”的比例并不高。[4]G.Andy
Chang 与 T.Y.Wang 提出,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在 1994 至 2002 年的八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中的

* 作者简介:邓小冬,男,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宁波大学浙江台湾研究院、宁波市海峡两岸融合发
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宁波市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项目(项目批准号:2023NBTZ01) ;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
目(项目批准号:XPYB20006)。

· 62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采取双重认同,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又
是台湾人。[5] 任雪丽(Shelley Rigger)赞同 G.Andy Chang 与 T.Y.Wang 所提出的观点,她认为台湾年轻
一代在身份认同上更加灵活,他们在两岸关系上更为务实、温和,他们当中的多数反对强硬的“台独”
观点。[6] 但从 2007 年开始,台湾青年在身份认同上的双重认同开始出现下降趋势。[7] 台湾年轻世代的
国家认同存在着明显扭曲和混乱,[8] 逐渐从“中国认同”转为“台湾 ( 或者‘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认
同”,[9] 其核心就是“小中华民国认同”(即“台湾认同”)[10],许多台湾青年在内心中的真正偏好其实
是倾向“台湾独立”的。[11] 张蕾从“身份认同”与“统独立场”两个维度来考察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
指出台湾青年在身份认同上自认是“台湾人”成为主流,在“统独立场”上是“支持台湾独立”比率
最高的群体。[12] 李龙则从主权意义的国家认同、政权意义的国家认同、政体意义的国家认同三个维度
对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主权意义的国家认同上台湾青年存在严重的中国认同危
机。[13] 还有研究者将国家认同划分为领土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三个维度,认为台湾青年与
我虽在民族文化认同上基本契合 , 但在“领土认同”与制度认同上存在差异。[14] 虽然既有研究为我们
理解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提供了宝贵经验,但大都没有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使得无法准确全面地把握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事实上,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内涵发生了显著变化,
已经转向“公民国家认同”。“即使对两岸‘统独’关系的终极安排仍有歧见,多数人也已经承认台湾
是一个具有‘国家性质’的政治社群,……这个兴起中的‘台湾人认同’主要是一种以公民身份而非
族群背景为构成原则的政治认同,并且是一种性质上与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相容的国家认同”。[15] 因此,
有必要从公民身份理论的角度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二)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成因的研究及其不足
在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成因上,当前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路径 :
一是单一因素的解释。这类研究主要论述“去中国化”教育对于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石勇
与刘佳雁提出“台湾主体意识”教育扭曲了相当一部分台湾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16] 肖振南
与沈晓敏运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台湾三个时期、四套社会教科书中的国家观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
呈现了一个不断“去中国化”、“台湾化”不断强化的趋势,认为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危机与社会教科
书中国家观念的转向有一定的关系。[17] 还有研究者认识到了公民教育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比如,
李家新与张宝蓉提出正是由于“解严”后的台湾公民教育未能正确处理“中国认同”与“台湾主体性”
之间的关系 , 使得“中国人”与“台湾人”这两种本不具有内在矛盾的身份认同长期对立 , 进而造成了
台湾青年群体普遍的“身份认同混乱”。[18] 张钧凯则以台湾地区的公民课程教材为主要分析对象 , 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宪政改革”带来的政治需求 , 台湾地区公民教育形塑出以西方知识体系与公
民社会话语所主导的“公民民族国家”认同。[19] 就这类研究而言,尽管已有研究认识到了公民教育对
于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但公民教育这一单一因素并不能充分解释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之
所以如此,就在于宣传教育对国家认同建构来说是末,真正的本在于宣传教育所服务的国家制度是否
为国家认同的产生提供了可能。[20]
二是多种因素的解释。这类研究主要从多个因素的组合来解释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异化。王鸿志
提出“去中国化”和“台独”教育及“反中”“拒中”舆论造成大部分台湾青年学生存在中国认同缺失
问题。[21] 张文生则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阐述了台湾政治转型带来的政治社会化整体环境的改变、“去
中国化”的文化教育、充斥着分裂主义言论的媒体、海量的网络信息四种因素对台湾青少年政治认同
的塑造。[22] 陈星的研究进一步增加了解释因素,他探讨了两岸长期的对抗与隔离、国民党当局的无作

· 63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为、“台独”势力煽动“反中”情绪、“台独”势力利用民众的朴素情感、话语及社会记忆重构、不规
范的民调等六种因素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23] 这些研究虽然对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提
出了多种因素的解释,但仍是宣传教育的解释路径,并不能充分解释台湾青年中国认同缺失问题。与
这些研究从宣传教育的视角进行解释不同,有研究者注意到了代际因素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形成的影
响,从政治生命阶段、历史经历、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异化的原因。[24] 还有
研究者提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解释。比如,刘凌斌从岛内政治因素、文化教育因素、两岸关系因素、国
际政治因素、青年自身因素五个方面分析了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异化的原因 ;[25] 王正将“反服贸”爆发
和台湾青年认同变化的原因整合为 12 种解释。[26] 还有研究者主张台湾青年世代的“台湾人认同”的
形成与政治事件、社会运动、社群媒体影响、“中国崛起”、交流经验等因素有关。[27] 总之,这类些研
究整合了多个层次的综合研究范式,从表面上看似乎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但这些解释大多是因素的罗列,
破坏了理论的简约性,造成变量之间的逻辑混乱。更重要的是,公民身份作为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立
足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二、公民身份理论视角下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

“公民”(citizen) 的概念是源自于“civis”这一拉丁文中的“公民”概念,早期指的是生活在城邦
里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或特权的人。在现代社会,公民的概念是以国籍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与相应的
权利和义务相联系。这也就意味着个体在某一国家中拥有正式的成员资格以及与这一资格相联系的权
利和义务,就具有或获得了该国的公民身份。[28] 现代公民身份研究的开创者 T.H. 马歇尔提出 :
“公民
身份是一种地位,一种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拥有的地位,所有拥有这种地位的人,在这一地位上所赋
予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29] 马歇尔对于公民身份的界定主要基于政治学和法学的分析方法,侧
重于政治—法律维度。事实上,公民身份还包含文化—心理特性。哈贝马斯提出公民身份“具有双重
特征 , 一种是由公民权利确立的身份 , 另一种是文化民族的归属感”。[30] 换言之,公民身份包含政治—
法律公民身份与文化—心理公民身份两个方面。
在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上,两者之间是逻辑匹配和结构对称关系,即政治—法律公民身份
与赞同性国家认同相匹配,文化—心理公民身份与归属性国家认同相匹配。[31] 政治—法律公民身份由
民事权利(civil right)、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这三大权利体系所决定,与此相对应的赞同性国家认同包
含主权与宪法认同、制度与法律认同、福利与政策认同三个层面,并且三者之间存在自上而下的层次
性和逻辑性。[32] 与文化—心理公民身份相对应的归属性国家认同由国家领土的认同、国家 / 民族历史
的认同、国家 / 民族文化的认同、祖国同胞的认同等元素组成。[33]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赞同性国家
认同、归属性国家认同这两个维度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赞同性国家认同维度
在赞同性国家认同维度,台湾青年普遍认同台湾(或“中华民国”)的制度。
首先,在主权与宪法认同方面,台湾青年普遍认为“台湾(或‘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
家”,认同“中华民国宪法”。国民党、民进党虽然对“一个中国”有不同看法,但都主张“台湾(或‘中
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台湾前途由 2300 万人民决定”。国民党的“一个中国”始终是“中
华民国”,声称“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民进党的“一个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
一再鼓吹“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导致多数台湾青年形成了“台湾(或‘中华民国’)是主权独

· 64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立的国家”的错误认知。此外,“中华民国宪法”作为台湾地区现行“宪法”,在保护台湾民众的基本
权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多数台湾民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对“中华民国宪法”的认同,认可
和遵守“中华民国宪法”的规范效力。[34]
其次,在制度与法律认同方面,台湾青年高度认同台湾的民主制度,反对“一国两制”
。在对台湾民
主制度的认同方面,有调查显示,82.3% 的台湾青年赞同所谓“台湾是亚洲民主的灯塔”这种说法。[35]
另一项民调显示,对于“美国邀请台湾参加民主峰会是因为‘台湾是民主领先的政体’”这种说法,
68.9% 的受访者表示认同 ;66.6% 的受访者不认同“台湾已经是‘不自由的民主’”;近七成的台湾民
众认同“台湾是民主领先的政体”,20 至 29 岁的年轻人认同这一说法的比例高达 77.7%,为所有年龄
群体中最高,这表明新世代更认同台湾民主。[36]“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也是大陆
对台的基本方针。但台湾当局不仅不接受“一国两制”,还将它严重地“污名化”,使得台湾社会缺乏
对“一国两制”的正确认知,对其存在很强的抵触情绪。有调查显示,仅有 8.1% 的台湾青年能够正确
理解“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一个中国下,台湾高度自治,两岸保持现有的制度长期不变”。[37] 台湾“首
投族”普遍把“一国两制”与“九二共识”等同起来,他们畏惧“一国两制”。[38]
最后,在福利与政策认同方面,多数台湾青年满意台湾的福利制度。在台湾的社会福利体系中,
全民健保制度可以说是其中最完整、最多民众受惠的制度,这一制度也获得了包括台湾青年在内绝大
多数台湾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台湾“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2019 年发布的民调显示,台湾民众
对于全民健保制度的满意度在 2015 年突破八成后便一路攀升,在 2019 年达到了 89.7%。[39] 许多在大
陆的台湾居民也将健保与医疗水准当作是考虑回台定居的首要理由。[40]
(二)归属性国家认同维度
在归属性国家认同维度,多数台湾青年以“台湾人”为“我群”,以“中国人”为“他者”,认为
国土与国民的范围并不包含大陆。
首先,在领土认同方面,认为国家领土范围仅限“台、澎、金、马”,不认同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
部分。领土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测量国家认同的必要维度。公民的领土认同对确立自己的国家
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公民的国家认同始于对国家领土的认同。虽然台湾的现行法律规
定“固有疆域”包含大陆,但仅有少部分台湾民众认同这一立场。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显示,83.4%
的受访者认为“中华民国领土”就是“台澎金马及其附属岛屿”,仅有 8.4% 的受访者认为除了“台澎
金马及其附属岛屿”外,还包括大陆。[41] 台湾青年具有同样的认同倾向。有高达 54.8% 的台湾青年认
为“台湾古代曾是中国领土,但现在不是”,还有 6.9% 的台湾青年认为“台湾从来不曾是中国领土”,
仅有 11.8% 的台湾青年完全赞同“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这一说法。[42]
其次,在历史认同方面,台湾年轻世代缺乏正确的历史记忆,认为“台湾史”是“我们的”的历史。
领土认同展示的是国家认同的空间维度,历史认同则体现了国家认同的时间维度,确立了公民在历史
进程中的方向感。在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大肆推行“去中国化”的历史教育,极力歪曲真实的历史,
建构新的历史记忆,试图隔断台湾历史与中国历史的联系,使得台湾青年的历史认同与身份认同都以
台湾为主体。“这些历史记忆的建构者正是企图通过制造这样的‘台湾观点’建构台湾的群体认同 , 以
便与中国认同区别开来。”[43] 这造成台湾青年群体对中国历史失忆,认为“中国史”是“他们的”历史,
认为“台湾史”是“我们的”的历史。
再次,在文化认同方面,虽对中华文化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台湾青年所认同的中华文化并非大陆
本土的中华文化。两岸都属于中华文化,但同“根”不同“质”,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当代中国大

· 65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陆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台湾的文化虽然基本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但显然不含
有任何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44] 台湾青年虽然对中华文化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他们的文化认同与大陆
民众的文化认同并不相同,在价值与信仰认同方面两岸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两岸主流文化特别是政治
文化上存在本质差异密不可分。有研究也发现,多数台湾青年学生认同中华文化,不否认中华传统文
化在台湾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但同时不否认台湾应建立与“中国”不同的文化特色。[45]
最后,在祖国同胞认同方面,倾向于认同国民的范围只包括台湾人。这可以从台湾青年对“中国
人”内涵的理解上看出来。有调查显示,台湾青年倾向于从政治角度定义“中国人”,认为“中国人”
单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者最多 , 占作答总数的 43%,只有 9% 的台湾青年认为“中国人”是指“包
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两岸中国人”。[46]

三、公民身份理论视角下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成因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青年所拥有的“台湾公民身份”本属于亚国家层次的公民身份。但在
“台独”分子的建构下,“台湾公民身份”这一亚国家层次的公民身份被提升到了“国家层次”,与国家
层次的“中国公民身份”产生了冲突,导致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出现混乱,以“台
湾认同”作为自己的国家认同。“台湾公民身份”这一亚国家层次的公民身份被建构成“国家层次”的
公民身份与台湾当局所推行的公民身份制度及公民身份教育、台湾青年的公民身份实践是分不开的,
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果进而导致了台湾青年国家认同混乱局面的形成,使得台湾青年的“赞
同性国家认同”与“归属性国家认同”都出现明显的扭曲与错位。
(一)公民身份制度方面
公民身份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将公民身份权利与义务实质化。“只有合理的宪政制度及人权
”[47] 台湾当局建立了保障台湾民众民事权利、政治权利与社
保障才是一个公民认同一个国家的关键。
会权利的制度体系,这塑造了台湾青年的“台湾人认同”。台湾现行的“中华民国宪法”就对人民的民
事权利、政治权利与社会权利作出了明确的陈述。在民事权利方面,
“中华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
“‘中
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十五条规定 :
“人民之
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应予保障”。在政治权利方面,
“中华民国宪法”第十七条规定:
“人民有选举、
罢免、创制及复决之权”。在社会权利方面,“中华民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
“人民有受国民教育之
权利与义务”。“中华民国宪法”虽然是“一中宪法”,按其规定大陆地区人民也属于“中华民国国民”,
但事实上,历经多次“修宪”,“中华民国”的政权基础完全建立在台湾地区的民意之上,“中华民国”
的政治体制已经“台湾化”。随之而来的,拥有台湾地区“户籍”才能够实现“中华民国宪法”所规定
的各项权利。换句话说,
“户籍”界定了台湾民众的公民身份资格并主导着对公民身份权利的分配与供给。
依据“宪法增修条文”第 11 条制定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以下简称《两岸人
民关系条例》)第二条就对“台湾地区”
“大陆地区”
“台湾地区人民”
“大陆地区人民”进行了界定,把“户
籍”作为区分“台湾地区人民”与“大陆地区人民”的标准。2001 年以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施
行的版本中明确规定“台湾地区人民前往大陆地区继续居住逾四年之人民”属于大陆地区人民,也就
是说台湾居民在大陆居住超过四年就丧失台湾“户籍”,转变成大陆地区人民身份。2001 年开始则取
消了这一规定,允许双重“户籍”,“明定台湾地区人民,在大陆地区设有户籍者,如其台湾户籍仍在,
其台湾地区人民身分不因而丧失”。 [48]2003 年,《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全文修正新增的第九条之一明

· 66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确规定 :
“台湾地区人民不得在大陆地区设有户籍或领用大陆地区护照”,“违反前项规定在大陆地区设
有户籍或领用大陆地区护照者,除经有关机关认有特殊考虑必要外,丧失台湾地区人民身分及其在台
湾地区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担任军职、公职及其他以在台湾地区设有户籍所衍生相关权利,并
由户政机关注销其台湾地区之户籍登记”。这又回到了 2001 年之前的状况,要求台湾民众必须在两岸
“户籍”中二选一,要么选择“台湾公民身份”,要么选择“大陆公民身份”。这一规定也沿用至今。由
此可见,“中华民国国民”并非都具有相应的公民身份资格,在台湾地区设有“户籍”才具有公民身份
并享有相应的公民权利。这实质上就把“中华民国”的边界限缩为台湾,“将‘中华民国’的实质内涵
转型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关的‘主权独立国家’”。[49] 并且,台湾以“户籍”为依托的公民身份资格
具有排他性,与祖国大陆的公民身份资格之间存在冲突性、对抗性,丧失台湾“户籍”就意味着不能
完整实现“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这无形中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构建了象征性边界,阻碍
台湾民众融入祖国大陆的公民身份体系,进而塑造了台湾民众对于台湾的认同。
( 二 ) 公民身份教育方面
公民身份教育是“旨在培养公民忠于国家、自觉践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的教育。”[50]
公民身份教育在构建台湾青年的公民身份及国家认同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台湾当局的公民身份教
育不仅给台湾青年提供了与公民身份相关的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给台湾青年灌输所谓的“台
湾主体意识”及“国家观念”,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以“台湾认同”作为自己的国家认同。
自李登辉时期开始,台湾当局所推行的公民身份教育实质就是“去中国化”教育,这在台湾高中
社会领域课纲中得到明显体现。台湾高中社会领域课程包含历史、地理与公民(或公民与社会)三科,
这三科课程的目标之一便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及对国家的认同。台湾青年在国家认同上“去中趋台”
与这三科课程不断“去中国化”、“台湾化”是分不开的。
在李登辉时期,台湾“教育部”为了推行“一纲多本”政策,开始着手修订高中课程标准,以为
教科书编写提供依据。1995 年,台湾当局发布了修订完成的高中课程标准,并于 1999 年开始实施,
这就是“88 课程标准”
。在“88 课程标准”中,“台湾史”虽然仍从属于“中国史”,但开始成为历史
课程中的独立单元。在地理课程中,台湾地区地理与华南地区、华中地区等区域地理并列,成为独立
的单元。在公民课程中,设置了“国家”的社会、文化、法律、政治与经济等单元,但这里的“国家”,
指的是“中华民国”。总的来说,在李登辉时期,台湾当局所推行公民身份教育虽然仍具有“中国意识”,
但这里的“中国”指的是包含大陆的“中华民国”,同时,“台湾主体性”也不断凸显。
陈水扁甫一上台,便于 2001 年开始修订高中课纲。2006 年,
未完成完整修改流程的课纲也即是“95
暂纲”开始实施。在“95 暂纲”中,“台湾史”与“中国史”“世界史”并列,成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独
立的一册。在地理课程中,“台湾地理”占据了区域地理部分二十一个单元中的五个,内容最多,并且
和“中国地理”并列。公民与社会课程以台湾经验为主体,详实介绍了台湾的民主化历程,试图建立
一个以台湾为主体认同的教育体系。
马英九执政后,将 2008 年通过、原计划于 2009 年开始施行的“98 课纲”延缓至 2010 年施行,
并改称“99 课纲”。历史科在新修订课纲未发布内容及实施前,仍沿用“95 暂纲”。在“99 课纲”中,
“台
湾地理”与“中国地理”并列,各占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部分二十个单元中的四个单元,可以说在内
容安排上只是微调,基本上延续了“95 暂纲”;公民与社会课程则进一步“去中国化”,比如,将台海
两岸各自相对政策的依据划分为“台湾的中国政策依据”与“中国的台湾政策依据”两个部分。2013
年开始实施的“101 课纲”对历史课纲进行了修改,但其内容大致保持“98 课纲”的内容,“台湾史”

· 67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仍独立成册,“台湾史”与“中国史”的比重也未改变。2015 年开始实施的“104 课纲”对社会领域课


纲进行了修改,但此次修改仅是微调,仅是对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比如,将“中国”改为“大陆”。
2016 年蔡英文上台后,
“行政院”便在其公报中正式宣告废止“课纲微调”,即“104 课纲”
,这就
意味着台湾高中历史课纲又回到了“101 课纲”之历史课纲,地理及公民与社会课纲则重新启用“99 课纲”
之地理及公民与社会课纲。2018 年,台湾“教育部”发布了“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社会领域课程纲要”,
并于 2019 年开始实施。这一课纲更进一步“去中国化”,包含着浓厚的“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的理念。比如,在这一课纲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不再按照年代或朝代的方式编排,而是以“主题式单元”
的方式编排。历史课程共分十五个主题,其中,第四主题为“现代国家的形塑”,主要讨论“台、澎、金、
马如何成为一体”及“追求自治与民主的轨迹”这两个项目。
(三)公民身份实践方面
从实践层面来说,公民身份就体现为参与内涵,政治参与是界定公民身份的一个重要特质。[51] 公
民积极地运用其民主的参与权利和交往权利的实践是其国家认同的基础。[52] 政治参与也是台湾青年国
家认同形成的重要动力。自 1987 年蒋经国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台湾便开启了民
主转型的进程。伴随着政治民主化,台湾各种类型的选举逐步开放,这给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形成带
来了深远的影响。从 1991 年的“国大代表”选举,1992 年的“立法委员”选举,1994 年的台湾省长、
台北与高雄市长选举,到 1996 年的“总统”选举,台湾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代表和行政首长完
全由民选产生。选举可以说是台湾自民主转型以来最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政治事件。每隔不久,台
湾便会举行重要选举。每次选举从提名、竞选选举,差不多都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此期间,整个
社会的焦点都集中到同一事务上。候选人会推出各种议题和活动来吸引选民的注意,媒体通过密集采
访及各种节目来讨论选情,民众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对选举的看法。“选举所带动的政治参与,将
台湾人民不分族群地共同卷入了一个以台湾为疆界的‘建国’过程,这个政治参与过程不但有助于形
塑以‘宪政制度’为基础的集体认同,而且使社会各部门和团体有机会进行观念的沟通和利益的交换,
进而形成一个命运和利害的政治共同体。”[53] 自 2014 年“九合一”选举以来,台湾青年群体的政治参
与热情高涨。比如,在 2020 年“大选”中,40 岁以下年轻选民的支持是蔡英文能够成功连任的关键
因素之一,其投票率超过七成。其中,20-24 的群体为 72.7% ;20-29 岁群体为 71.8% ;30-34 岁群体
为 71.5% ;35-39 岁群体为 70.0%。[54]
除了参加选举这一现实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也是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台湾青
年关注网络政治信息,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立场和观点,也是确立自己的政治坐标、构
建国家认同的过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成为台湾青年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这些新
媒体平台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为台湾青年获取相
关政治信息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不仅降低了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成本,而且还具有交互式互动的
参与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台湾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比如,在“反服贸运动”中,大量“反服贸运动”
参与者都是通过 Facebook、PTT 等新媒体平台来接收“反服贸”信息进而被动员起来参与到运动当中的。
有调查就显示,
“反服贸运动”现场参与者将 Facebook 视为信息来源的比例占到调查样本的 87.3%,网
络新闻为 71.5%,PTT 为 53.7%,其中有 58.6% 的参与者把 Facebook 当做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55]“反
服贸运动”开始后 PTT 最高同时在线近 18 万人。
“反服贸运动”是台湾青年世代“恐中”情绪的集中反映,
也是强化台湾青年“台湾人认同”的过程。在“反服贸运动”中,无论“支持服贸”还是“反服贸”,
都把“台湾人”作为宣传口号,而不再是在“台湾人”与“中国人”之间做选择,“否定中国”成为共

· 68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同的交集。[56]
综上所述,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台独”势力所推行的公民身份制度及公民身份教育、
台湾青年自身的公民身份实践是分不开的,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台独”势力所推行的公民身份制
度及公民身份教育是以“去中国化”、“台湾化”为核心的,并且将祖国大陆塑造成“他者”。公民身份
教育也不单单只包含学校教育这种正规方式,还包括媒体宣传、政治仪式等非正规的方式。除此之外,
两岸因素与国际因素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也主要通过公民身份制度、公民身份教育、公民
身份实践尤其是前两者起作用。比如,在两岸因素方面,祖国大陆在赋予包括台湾青年在内的台湾同
胞同等的公民权利上还需逐步完善落实。因为差别待遇难免使得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产生感情上的疏
离,给两岸共同认同带来负面影响。[57]

四、结语

台湾青年具有中国国籍,属于中国公民,台湾青年所具有的“台湾公民身份”在位阶上低于“中
国公民身份”
,属于亚国家层次的公民身份。但在“台独”分子所推行的公民身份制度与公民身份教育
的建构下,“台湾公民身份”被提升到了“国家层次”,再加上台湾青年自身的公民身份实践,使得台
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呈现混乱局面。要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需要同时强化“赞同性国家认同”与“归
属性国家认同”
,可从公民身份制度、公民身份教育、公民身份实践三方面着手对台湾青年的政治—法
律公民身份与文化—心理公民身份进行有效填充。在公民身份制度方面,须逐步完善同等待遇政策体系,
保障台湾民众的公民权利 ;在公民身份教育方面,可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台湾青年作为中国公
民的身份意识 ;在公民身份实践方面,要为台湾青年参与大陆公共事务创造良好条件。

注释 :
[1]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 58-59 页。
[2]《 天 下 2020 独 家“ 国 情 ” 调 查 :台 湾 vs.“ 中 华 民 国 ”世 代 冲 突, 更 胜 南 北 》,https://www.cw.com.tw/article/
5098353,2019 年 12 月 30 日。访问时间 :2023-05-06。
[3] 林尚立 :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 年第 8 期,第 40 页。
[4] Yun-han Chu,“Taiwan’ s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Prospec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Asian Survey,2004,Vol.4
4,No.4,pp.502-504. 访问时间 :2023-05-06。
[5] G. Andy Chang and T. Y. Wang ,“ Taiwanese or Chinese ? Independence or Unification ? An Analysis of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Taiwan ”,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2005,Vol. 40, issue 1-2,pp.42. 访问时间 :2023-05-06。
[6]Shelley Rigger,“Taiwan’ s Rising Rationalism:Generations,Politics and‘Taiwanese Nat-ionalism’”,Washington D.C.:East
West Center,2006,pp.24. 访问时间 :2023-05-06。
[7] 尹茂祥 : 《台湾年轻世代政治认同的现状、特点及建议》,《统一论坛》,2016 年第 6 期,第 34 页。
[8] 刘海潮 : 《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及影响分析——兼论青年学生“反课纲”的政治效应与评估》,《中国青年
研究》,2016 年第 2 期,第 16 页。
[9] 郭艳 : 《台湾“年轻世代”国家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台湾研究》,2011 年第 3 期,第 29 页。
[10] 庄吟茜 : 《从“中间路线”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中国青年研究》,2016 年第 3 期,第 42 页。
[11] 关弘昌: 《台湾青年世代统独与两岸经贸交流态度之探索》,台湾《远景基金会季刊》,2018 年第 2 期,第 29 页。
[12] 张蕾 : 《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研究——以“首投族”为例》,《台湾研究》,2018 年第 4 期,第 46-47 页。
[13] 李龙 : 《港台青年国家认同的三维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6 年第 2 期,第 8-10 页。
[14] 石勇 : 《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三维审视》,《台湾研究》,2019 年第 3 期,第 45 页。
[15] 林佳龙 : 《台湾民主化与国族形成》,载于林佳龙、郑永年主编 : 《民族主义与两岸关系——哈佛大学东西方学

· 69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者的对话》,台北 :新自然主义公司,2001 年,第 234 页。


[16] 石勇、刘佳雁 :《“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及危害——另一种视角审视台湾道德教育》,《台湾研究》,2017 年第
5 期,第 34 页。
[17] 肖振南、沈晓敏: 《台湾地区青年“国家认同”危机与社会教科书国家观念变迁》, 《台湾研究》,2020 年第 6 期,
第 73-81 页。
[18] 李家新、张宝蓉 : 《从“反服贸”、“反课纲”运动透析台湾公民教育困局》,《台湾研究集刊》,2016 年第 5 期,
第 43-49 页。
[19] 张钧凯 :《从“反共意识”到“国族建构”:台湾地区公民教育与身份认同研究 (1945-2016)》,《台海研究》,
2020 年第 2 期,第 33 页。
[20] 林尚立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 年第 8 期,第 37 页。
[21] 王鸿志 :《台湾青年世代认同问题初探——基于国家认同的社会分化及其演变》,《台湾研究》,2016 年第 3 期,
第 71 页。
[22] 张文生 :《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年第 3 期,第
46-47 页。
[23] 陈星 :
《当前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与问题建议》,《中国青年研究》,2016 年第 2 期,第 25 页。
[24] 李彬 :
《世代政治视角下台湾青年国家认同问题》,《当代青年研究》,2015 年第 4 期,第 20-22 页。
[25] 刘凌斌 : 《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研究》,《台湾研究》,2014 年第 5 期,第 13-15 页。
[26] 王正 : 《重建台湾青年中国认同的多棱视角与策略路径》,《台湾研究》,2016 年第 1 期,第 51-53 页。
[27] 沈炜婕 : 《台湾“天然独”世代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7 年。
[28] 郭忠华 : 《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年,第 202 页。
[29] ﹝英﹞ T. H. 马歇尔 : 《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于郭忠华、刘训练编 : 《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 :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15 页。
[30]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33 页。
[31] 肖滨: 《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 《武汉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第 76-78 页。
[32] 林尚立 :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 年第 8 期,第 40 页。
[33] 肖滨: 《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 《武汉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第 80-81 页。
[34] 段磊 : 《“中华民国宪法”法理定位问题意识论》,澳门《“一国两制”研究》,2017 年第 2 期,第 86 页。
[35] 石勇 : 《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三维审视》,《台湾研究》,2019 年第 3 期,第 47 页。
[36]《民调 :愈年轻的台湾人愈认同台湾民主》,联合早报中文网,2021 年 12 月 13 日,https://www.kzaobao.com/
guping/20211213/106404.html,访问时间 :2022-07-25。
[37] 石勇 : 《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三维审视》,《台湾研究》,2019 年第 3 期,第 47 页。
[38] 李筱哲 : 《台湾“首投族”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参与 :以 2020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为例》,《台湾研究》,2021 年
第 1 期,第 99 页。
[39]《健保全民满意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89.7% 医师对健保满意度逐年改善》,“卫生福利部”网站,2019 年 11 月 26
日,https://www.mohw.gov.tw/cp-4251-50316-1.html,访问时间 :2022-07-25。
[40] 曾嬿芬、吴介民 : 《重新思考公民身分的政治面向 : “移居中国”之台湾人公民身分政策为例》,台湾《政治与
社会哲学评论》,2010 年第 32 期,第 123 页。
[41]《快新闻/民调显示 超过 8 成民意认知领土、国民范围“不含中国”》,yahoo !新闻,2020 年 9 月 27 日,
https://tw.news.yahoo.com/ 快新聞 - 民調顯示 - 超過 8 成民意認知領土 - 國民範圍不含中國 -033232172.html,访问时间 :
2022-07-25。
[42] 张羽、张遂新: 《两岸青年学生对台湾光复前重要文史议题的集群认知研究》, 《台湾研究》,2016 年第 1 期,第 62 页。
[43] 陈孔立 : 《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11 年第 5 期,第 6 页。
[44] 陈孔立 : 《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台湾研究集刊》,2013 年第 4 期,第 2-3 页。
[45] 李毓峰、吴维旭: 《本土化背景下台湾青年学生的身份与文化认同——基于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 《台湾研究》,
2017 年第 4 期,第 40 页。
[46] 张羽、王贞威、刘乐 :
《两岸青年学生对社会文化集群认知研究》,《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年第 2 期,第 93 页。
[47] 江宜桦 :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 :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第 162 页。

· 70 ·
《台湾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48] 曾嬿芬、吴介民 : 《重新思考公民身分的政治面向 : “移居中国”之台湾人公民身分政策为例》,台湾《政治与


社会哲学评论》,2010 年第 32 期,第 117 页。
[49] 张钧凯 : 《从“反共意识”到“国族建构”:台湾地区公民教育与身份认同研究 (1945-2016)》,《台海研究》,
2020 年第 2 期,第 39 页。
[50] 顾成敏 : 《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郑州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4 期,第 34 页。
[51] 王海荣、闫辰: 《公民身份视阈下共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 年第 1 期,
第 43 页。
[5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 :
三联书店,2003 年,第 658 页。
[53] 林佳龙 : 《台湾民主化与国族形成》,载于林佳龙、郑永年主编 : 《民族主义与两岸关系——哈佛大学东西方学
者的对话》,台北 :新自然主义公司,2001 年,第 235 页。
[54]《蓝绿抢青年选票 年轻人投票率提升 蔡去年胜选关键》,台湾自由时报电子报,2021 年 2 月 21 日,https://
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32450,访问时间 :2022-07-25。
[55] 陈婉琪 : 《谁来“学运”? 太阳花学运参与者的基本人口图象》,MSN 新闻,2014 年 7 月 7 日,http: //news.msn.
com.tw/news3777463.aspx,访问时间 :2022-07-25。
[56] 黄皖毅 : 《从“九合一”选举看台湾青年的政治参与》,《中国青年研究》,2015 年第 10 期,第 80 页。
[57] 刘震涛、窦勇 :
《从“比照外资”到“同等待遇”大陆对台资新政透露的信号》,《人民论坛》,2013 年第 S1 期,
第 61 页。
(责任编辑 党朝胜)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aiwan Youth’s Nation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ship Theory
Deng Xiaodong

Abstract: Modern national identities ar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citizenship. Citizenship theory can provide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quo of Taiwan youth’s national identity and its cau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ship theory, there are obvious distortions and dislocations in the “approv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ese youth. Citizenship held by Taiwanese
youth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The “Taiwanese citizenship” held by
Taiwanese youth originally belongs to the sub-national level citizenship, but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forces consciously construct this into a “national level” citizenship by constructing the citizenship system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Coupled with the citizenship practice of Taiwanese youths themselves, most Taiwanese
youth regard “Taiwan identity” as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Key Words: Citizenship Theory; Taiwanese Youth; National Identity

· 7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