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doi:10.6325/oce.2017.0101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 (8), 2017

作者/Author: 徐榮崇

頁數/Page: 1-36
出版日期/Publication Date:2017/01
引用本篇文獻時,請提供DOI資訊,並透過DOI永久網址取得最正確的書目資訊。
To cite this Article, please include the DOI name in your reference data.

請使用本篇文獻DOI永久網址進行連結: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6325/oce.2017.0101

DOI是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的簡稱,


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
用於永久連結及引用該篇文章。

若想得知更多DOI使用資訊,
請參考 http://doi.airiti.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doi.airiti.com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八期 2017 年


©中 原 大 學 海 外 華 人 研 究 中 心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徐榮崇

摘 要
由於國情與僑教的發展不同,各國僑校面對的僑教問題與解決方法也有不
同,本文先談我國僑教之主要內涵、相關的援助後,再以困境下求生存的韓國、
僑校獨立運作的馬來西亞、日趨式微華文教育的菲律賓以及華文教育興盛下隱
憂的泰國等核心議題分述各國華校的現況。最後,對於僑委會的僑教政策,本
研究提出四化一平臺,即國際化、專業化、在地化、普及化以及跨國際的交流
平臺的建議,以作為未來展望之參考。

關鍵詞:僑教、政策、海外華人、僑委會
                                                       
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教授 

‐ 1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由於國情與僑教的發展不同,各國僑校面對的僑教問題與解決方法也有不
同,先談我國僑教之主要內涵、相關的援助後,再以各國別而分述之。

壹、僑教的發展
從 1949 年迄今,僑務委員會已經成立超過 60 年的時間。在推動華僑/華
人教育與支持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就學之僑生等多項工作的表現上,僑務委員
會的努力已有顯著的成果,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且為中國大陸在推動華僑/
華人教育工作參考與模仿的指標性對象。
我國僑教的主要對象,為居住於海外僑民或華人及其所辦理的教育。就海
外僑民或華人而言,包括由教育部主導之海外臺灣學校、海外僑民回臺灣接受
教育、華裔回臺參加青年活動等;至於後者,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華文學校、
中文班等。僑務委員會協助華文學校、中文班推廣華文教育,並提供相關教科
書等。1
同時,往昔在臺灣接受教育的僑生,於完成教育、返回僑居地後,經過多
年的辛勤努力,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社會經濟及教育的重要領導人物,而他們
在臺灣學習的過程,也已經內化成為其生命記憶的重要內容,從僑生記憶中的
視角來回顧我國推動僑務工作的過程及成效,可以呈現僑務委員會在推動華僑
/華人教育與支持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就學之僑生等工作的內容與辛勞,亦可
以協助海外華人深入瞭解僑務委員會工作內涵。
華僑/華人雖居住於中國以外之亞洲地區,對於有關漢字學習與中華文化
認識之教學和文化活動,並未疏忽或遺忘。基於「不忘本」的核心理念,由移
民自行出資或集資,以個別、集體教學的活動,甚至於成立學堂,自中國邀請
教師至移居地,協助華僑/華人子弟說寫中文。此外,華僑/華人子弟回返祖
國接受中華文化教育,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民國時期,為了吸引與
照顧回返中國的華僑/華人子弟,我國政府在廣州等地區設置專門學校或班
級,其後,再安排華人子弟進入國內學校就讀與學習,讓居住於海外華僑/華

                                                       
1
姚蘭、董鵬程、何福田,〈臺灣華語文教育與僑教〉 ,賴明德總編輯,
《臺灣華語文教育發展
史》〈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 年 11 月〉,頁 454。

‐ 2-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人瞭解我國僑務工作的內涵。
19 世紀中期以後,中國因戰爭失利後,國際地位明顯的改變,處境陷入
被國際列強瓜分的危急。在憂患意識下,教育成為改革中國國力的重要途徑。
清政府意識到華僑教育對華僑建立國家認同所具有的重要地位,開始關心及鼓
勵設立華僑學校,1905 年,清政府成立學部,成為負責全國教育行政的中央
教育機構,華僑教育被列入重要的工作項目。此外,在學部成立之前,清政府
駐外國之領事對僑教的態度亦具體的調整,如 1881 年,新加坡的中國領事左
秉隆鼓勵新加坡華人推動華僑教育;1893 年,駐日本長崎領事卞常索推動於
當地的孔子廟設立時中小學校。2又如前述,韓國仁川華僑小學初創時,校址
及上課教室設於領事館內。
民國初期,因為中國內部政治的南北紛爭,對海外僑校與華僑教育的關心
超過實質的協助。至南京政府成立後,推動華僑教育的措施顯得多樣化,包括
訂定華僑學校立案、華僑子弟回國就學辦法等相關法律,對各地僑校的成立與
管理等都有所規定,希望透過海外僑校培養對中國具有忠誠度的僑民。3華僑
華人子弟回返祖國接受中華文化教育,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民國時
期,為了吸引與照顧回返中國的華僑華人子弟,我國政府在廣州等地區設置專
門學校或班級,其後,再安排華人子弟進入國內學校就讀與學習,讓居住於海
外華僑華人瞭解我國僑務工作的內涵。
1950 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入臺北後,積極推動海外華僑學校設立與開辦,
以堅定海外華僑對中華民國的信心。自冷戰時期起,各國依據其國內外的態
勢,對設立僑校採取不同的態度與政策。以韓國為例,基於反共的立場,中華
民國與韓國建立起特殊政治與文化關係。華僑華人在韓國境內成立的華僑學
校,長期以來,以我國中小學學校所使用的課本,為教授華僑子弟的範本。至
1970 年代以後,因應僑民與僑校所處之政治環境之變化,同時面對非華人學
習中文熱的趨勢,海外僑教轉變為華語文教育或華文、中文教育。因此,所謂
華語文教育或華文、中文教育之意涵,即華人、子女及外國籍者在其居住地學

                                                       
2
該校名取自「大哉孔子聖之時,中庸之道應尊崇」。團龍美編輯,《時中:長崎華僑時中小
学校史文化事誌》,
(長崎:時中.編纂委會会,1991 年)。
3
李盈慧, ,頁 473-585。 
《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臺北:國史館,1997 年〉

‐ 3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習華文、中文及中華語言文化,而實施華語文教育或華文、中文教育之機構,
則包括華語文學校及海外臺灣學校等,泰國曼谷中華國際學校學校以其教授中
文的時間數而言,亦可以視為廣義的海外臺灣學校類型。
僑務委員會在推動華僑華人教育與支持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就學之僑生等
多項工作的表現上,僑務委員會的努力已有顯著的成果,這是有目共睹的事
實,且為中國大陸在推動華僑華人教育工作參考與模仿的指標性對象。同時,
往昔在臺灣接受教育的僑生,於完成教育、返回僑居地後,經過多年的辛勤努
力,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社會經濟及教育的重要領導人物,而他們在臺灣學習
的過程,也已經內化成為其生命記憶的重要內容,從僑生記憶中的視角來回顧
我國推動僑務工作的過程及成效,可以呈現僑務委員會在推動華僑/華人教育
與支持僑校發展、照顧回國就學之僑生等工作的內容與辛勞,亦可以協助海外
華人瞭解僑務委員會的工作內涵。
至 2013 年底,與我國友好的之海外僑校總計 2,783 所(涵蓋華文學校、
臺灣學校及中文班,其中亞洲僑校數居冠占 65%、北美洲次之占 27%,其他
各洲則在 3%以下),與僑委會保持密切互動關係者則約 800 餘所,全球各地
親我重要僑教組織亦約有 60 個。這些布建全球綿密的僑校網絡與相關僑教組
織,成為我國近年來輸出華語文產業、展現臺灣特色教學、行銷臺灣多元及中
華文化、爭取主流教育市場的最佳通路與實體據點。4

貳、對僑教之相關援助5
僑委會之僑教工作將在既有基礎上,掌握全球華語學習熱潮,賡續鞏固僑
校校務、培訓海外華文及民俗文化教師、並輔以派遣替代役男、召募青年志工
及補助大學院校華語文系所學生赴海外僑校支援僑校教學等具體措施,以充實
僑校師資及教學內涵;開發多元教材、充實「全球華文網」內容、建置友善便
                                                       
4
僑務委員會 103 年僑教業務簡介,
http://www.ocac.gov.tw/OCAC/Pages/Detail.aspx?nodeid=1431&pid=9835,閱覽日期 2014 年
10 月 20 日。
5
本節之主要資料參考自僑務委員會 103 年華僑文化教育,
http://www.ocac.gov.tw/OCAC/Pages/List.aspx?nodeid=11,瀏覽日期 2014 年 10 月 20 日。及
2013 年中華民國僑務統計年報。 

‐ 4-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捷之華語文數位教學網站、運用雲端科技整合教學資源,提供行動化學習與雲
端教學服務,引領我國華語文數位教學模式跨入新的階段,配合國家整體政
策,積極辦理臺灣書院華語文教學及正體字之推廣業務;結合僑區重要節慶活
動,籌組文化訪問團赴海外巡演及支援海外文化社教活動,辦理文化種子教師
及青年文化志工培訓,以傳揚我國文化於海外及培養僑社繼起人才;另透過中
華函授學校,開設華文教育、華語文學習及技職教育課程,以函授及網路遠距
教學方式,提供僑胞終身學習及海外僑校教師專業培訓管道。
臺灣對海外華文教育的相關援助,視僑委會各年度經費預算,透過僑教補
助、師資培訓、文化社教、數位資源等面向進行之。

一、僑教補助

僑委會針對海外華語文教學,主要提供了教材及經費申請、資深教師獎
勵、補助僑校自聘教師、補助編製教材補助僑校(團)組團來臺研習、補助華語
文系所學生赴僑校實習、補助青年國際志工赴僑校服務、僑教替代役、僑校徵
才訊息等方式,分述如下:

(一)教材及經費申請
1. 教材
僑務委員會辦理教材補助,基本上必須以僑委會出版、教育部審訂之教科
書及符合我國對外華語教學政策之其他教材為原則;同時以申請僑民學校每學
年(上、下學期)一次,學生每人每學期一冊華語文教材為原則。但僑民學校
有特別需求,經僑委會核可者,得按學期申請之。
2. 經費
在經費的申請上,則以依個案內容及補助類別,考量申請內容是否有助於
僑教政策推動、學校規模、學校資源現況及取得難易程度、參與活動人數及活
動屬性、學校每週華語上課時數、申請經費運用規劃等,並參酌以往年度僑委
會補助申請學校情形及當地物價水準為之。
僑委會補助華文學校中文班及臺灣學校最主要之方式,係應學校需求與申
請,供應教材及提供經費補助,俾改善教學環境及辦理文教活動,2013 年計

‐ 5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供應 796 所華文學校及中文班及臺灣學校教材共 119 萬 90 冊,並提供 452 校


經費補助。

(二)資深教師獎勵
僑務委員會為獎勵海外僑民學校教師長期從事僑民教育,針對僑校教師任
教年資屆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或五十年,且任教學校具備認同中
華民國並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僑務政策;依僑民學校聯繫輔助要點經本會備查之
學校,或雖非備查學校但與僑委會及當地駐外館處或駐外僑務工作人員保持密
切聯繫;或使用僑委會、其他中華民國國內出版之教材或符合我國對外華語教
學政策之教材。另外,申請獎勵之僑校教師,以教授華語、臺語、客語及粵語
等課程為原則,教授其他科目者,其教學語言以華語、臺語、客語及粵語為限。
其獎勵包括(非擔任教學工作之年資不予採計):
1. 任教年資屆滿十年者,頒發獎狀一紙及獎金美金一百元。
2. 任教年資屆滿二十年者,頒發銀質僑教榮譽章一枚,附證書一紙及獎
金美金一百五十元。
3. 任教年資屆滿三十年者,頒發金質僑教榮譽章一枚,附證書一紙及獎
金美金二百元。
4. 任教年資屆滿四十年者,頒發獎座一座及獎金美金三百元。
5. 任教年資屆滿五十年者,頒發獎座一座及獎金美金四百元。

(三)補助僑校自聘教師
僑委會為協助僑民學校解決師資短缺問題,針對僑居國外國民依當地國法
令籌款自辦,並採用臺灣語文教學之學校或語文班,且以偏遠及資源匱乏地區
為原則之學校,酌予經費補助鼓勵僑校依需求自聘教師,以 推展僑教工作。
僑校申請補助,需具備下列條件:
1. 支持配合僑委會僑教政策,並經常保持聯繫者。
2. 有適當校舍,且屬非營利組織者。
3. 使用國內或僑委會教材,並以正體字教學者。
4. 所聘教師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或為國內移居當地之僑胞,富教學經驗
或相關專長者。

‐ 6-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5. 所聘教師以教授華語文課程為主,或以華語文教授其他相關科目者。
6. 所聘教師每週授課時數在十五小時以上。但兼行政工作者,其授課時
數得予酌減。
7. 對於由國內或他國赴任教師之簽證、接待、安全、膳宿、保險等相關
事項,能做妥適處理者。
補助項目如下:
1. 生活補助款:每一教師每月補助美金二百元至一千元,由僑委會依僑
校現況、當地物價指數、聘任教師之條件及職務等因素,酌定補助經
費。
2. 機票款:每年提供由國內或他國赴任教師往返僑校(直接路線)來回
經濟艙機票一張。但當地自聘者,不予補助。
3. 運費:由國內或他國赴任教師所需之教材教具運費,申請補助額度美
金三百元內。
4. 平安保險費:教師由國內赴任者,補助購買初聘第一年教學期間新臺
幣四百萬元保額之平安保險,續聘或非初次聘任者,由僑校自行處理;
在當地自聘或他國赴任者,由僑校自行處理。

(四)補助編製教材
鑒於近年海外華語文教學環境情勢多有變更,僑委會經過通盤檢討對外華
語文教學之教材供應策略,自 103 年 11 月 1 日起,已停止受理「僑務委員會
採擷海外僑校教材審查要點」之審查申請案,以及「僑務委員會補助民間研製
海外華語文教材作業要點」與「僑務委員會補助海外編製華語文教材作業要點」
之經費補助申請案。

(五)補助僑校(團)組團來臺研習
為增益海外華裔青年來臺學習華語文及臺灣多元文化管道,鼓勵海外僑校
(團)
、中文班、中文學校聯合會組團來臺研習華語文或臺灣文化活動,僑委
會訂有「僑務委員會輔助海外僑校及僑團辦理組團來臺研習華語文或臺灣文化
活動作業計畫」
,由海外僑校(團)
、中文班或中文學校聯合會自行組團前來臺
灣,與臺灣各級學校、教育部核准立案的大學附設華語文教學中心、政府立案

‐ 7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民間文教團體合辦或參加華語文、臺灣文化之研習、參訪或遊學交流活動。在
臺時間須十天以上,且須有二分之一以上時間為研習華語文或文化課程(如扯
鈴、書法、紙藝、具文化教育研習功能之參訪活動等)。
領隊須為華裔,團員以華裔為原則,且年齡須三十歲以下,不包括具大陸
地區人民、香港居民、澳門居民身分或持有大陸地區所發護照者。
團員得開放不超過全團百分之二十之名額供友我之非華裔青年參加;但主
辦單位最近三年內曾與僑居地主流學校(學區)合作辦理華語文課程、華語文推
廣或競賽活動,並與該主流學校(學區)共同申請組團來臺研習,得檢附相關文
件,經輔導單位初審評估後送本會複審通過,再視其績效酌予放寛非華裔團員
占全團人數比例,惟不得超過全團人數百分之三十五。
組團費:依本會核定補助員額(團員以最近三年內未獲補助參加相關組團
來臺研習華語文或臺灣文化活動計畫者為限),按實際來臺參與研習活動人數
覈實補助主辦單位,其中領隊及華裔團員每位以新臺幣一萬元、非華裔團員每
位以新臺幣五千元核計補助額度。領隊以補助一人為限。領隊機票款:補助部
分機票款,並以一人為限。每年預計辦理二百五十人次,每年每一僑校(團)、
中文班或中文學校聯合會以補助一團為限,最高補助金額新臺幣三十萬元。申
請期間:每年二月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

(六)補助華語文系所學生赴僑校實習
僑委會為鼓勵國內大學院校華語文相關系所學生赴東南亞及東北亞地區
僑校從事華語文教學實習及研究,以充實僑校師資並協助推展海外華語文教
育,訂定「僑務委員會鼓勵國內大學院校選送學生赴海外僑校從事華語文教學
實習補助作業要點」。凡是設有華語文相關系所之國內公、私立大學院校具中
華民國國籍,且在臺灣設有戶籍之本國學生;或依教育部「僑生回國就學及輔
導辦法」來臺升學之僑生;且須為華語文相關系所之大學部三年級以上在學學
生,均可申請補助。
選送學生每月可獲補助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以及由國內直接往
返實習地點之經濟艙機票費用百分之八十。在僑校實習期程至少須達三個月,
最長以一年為限;實習期間累計之課堂教學時數應達一百小時以上。申請補助

‐ 8-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之學校應於每年二月二十八日前提出申請。

(七)補助青年國際志工赴僑校服務
為鼓勵臺灣青年運用所學專長參與國際志工服務,協助推展海外僑教業
務,並促進與僑界之青年互動,擴展國內青年的國際視野及關懷世界的用心,
僑委會自 2007 年起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原為行政院青輔會)合作辦理「青
年國際志工海外僑校服務計畫」。補助大專院校、民間團體所組成之 18 至 30
歲青年志工團隊。其服務對象優先以東南亞、東北亞及其他華文資源貧乏等國
之 24 個僑校為原則;主要以僑校華文教育服務、僑校圖書館服務、僑校資訊
服務為服務內容;服務期間則以僑校所列需求為主。

(八)僑教替代役
近年來,學習華語文熱潮襲捲全球,各地華文師資需求殷切,為紓解海外
僑(華)校師資缺乏之困境,僑委會於 2007 年首次派遣替代役役男赴菲律賓
華校協助華語文教學及校務工作,並藉此推廣正體字華語文教育及宣揚中華文
化,鑒於替代役役男派赴海外僑校服勤期間,除可發揮華語文教學專長外,對
充實僑校師資、提升學生學習中文興趣及增進僑校教師教學知能,均有助益,
故僑委會近年依海外需求,擴大派遣人數及地區,分別於 2008 年及 2009 年派
遣替代役男赴韓國及日本僑校服勤、2011 年派遣替代役男赴巴拿馬僑校服
勤;而役男教學內容除華語文以外,並擴及至資訊、數學、理化、生物等科目。

(九)僑校徵才訊息
為因應海外僑校師資缺乏問題,僑委會設有僑校徵才訊息公告平臺。建立
起跨國際的徵才平臺。相關網頁為首頁>華僑文化教育>僑教輔助>僑校徵才訊
息,網址為:http://www.ocac.gov.tw/。

二、師資培訓

海外華語文教學師資面臨了數量上之不足以及專業水準不齊等兩大問
題。目前我國對於海外師資培訓,主要採取海外教師研習會、華文教師回國研
習班、華文教師線上培訓班、華文網路種子師資培訓班以及民俗文化種子教師

‐ 9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培訓班等方式,分述如下:

(一)海外教師研習會
為增進海外僑校華文(臺語)教師師教學知能,提升教學成效,促進僑教
工作推展並傳承中華文化及臺灣本土文化,僑委會規劃於海外舉辦華文(臺語)
教師研習會。以海外僑校現職華文(臺語)教師、主流學校華文教師、或有志
從事華語文(臺語)教學人士為培訓對象。由駐外館處或僑委會海外華僑文教
服務中心輔導,海外僑民學校或文教組織主辦。於每年 6 至 10 月,由輔導單
位邀集主辦單位參酌前一次研習活動辦理情形,並考量各地區僑教特性及需
求,本開創性及延續性並重之原則,依各地學制於適當期間辦理。 辦理組別
分有菲律賓組、印尼組、越南組、紐澳組(包括雪梨、布里斯本、墨爾本、西
澳、奧克蘭等站)
、歐非組(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瑞士、荷蘭、南非等站)、
中南美洲組(不含多明尼加地區,包括巴拿馬、巴西、厄瓜多、秘魯、智利、
巴拉圭、阿根廷等站)
、泰國組(不含泰北地區)及臺語組(包括華府、紐約、
亞特蘭大、芝加哥、西雅圖、波士頓、休士頓、洛杉磯、聖地牙哥、舊金山、
多倫多、溫哥華等站)等 8 組辦理。
2013 年僑委會計遴派 27 位國內講座巡迴講學 32 站,共計 2,614 位海外
僑校教師參訓。為積極提升整體僑校競爭能力,以數位科技帶動僑校教學效
能,僑委會自 2009 年起推動海外數位華語文推廣計畫,2013 計協助全球 57 處
僑校及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等僑教組織,共開辦 2,926 小時數位師資培訓課
程,訓練 21,056 人次參加。

(二)華文教師回國研習班
為提供海外僑校教師回國短期進修,提升僑校管理者經營管理能力,並增
進對我國華文教育產業現況之瞭解,僑委會每年均會辦理「海外華文教師回國
研習班」及「校長主任行政管理班」,邀請海外教師回臺進修。另為配合數位
化教學趨勢,提升海外「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負責人經營管理能力,辦理「數
位學習中心經營管理人員研習班」,以線上及實體方式辦理「華文網路種子師
資培訓計畫」
,使海外教師具備數位教學專業知能。在流程上,僑委會會訂定
年度實施計畫,於各班開辦前,逐案函知相關駐外館處,再依各分館分配名額

‐ 10-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及相關條件遴薦適當人選,送僑委會核處。於接獲錄取結果通知後,再將資料
轉知相關人員。參加學員在國內研習所需之食、宿費用由僑委會負責,並酌予
補助機票款。
2013 年共計辦理 12 班期次,培訓僑校校長、主任及教師 403 人。

(三)華文教師線上培訓班
僑委會華文教師線上培訓班可分為華文教師線上遠距研習班及中華函授
學校遠距華語文師資線上培訓班二類。
1.華文教師線上遠距研習班
為推展海外華文教育暨開啟華文師資培訓新視野,僑委會自 2010 年起每
年 7 至 9 月間辦理「華文教師線上遠距研習班」,藉由網際網路無遠弗屆之特
性,進行為期 6 週之線上遠距同步及非同步師資培訓教學課程,提供美洲、歐
洲、大洋洲及非洲地區現職華文教師在職遠距進修管道,以擴大服務海外華文
教師,並增進其華語文教學專業知能。本研習於每年 5 月下旬至 6 月間函請駐
外單位辦理遴薦事宜,有意參加之現職海外華文教師屆時可洽詢駐外單位。
2013 透過網路辦理華文教師線上遠距研習班,提供海外教師線學習管
道,計培訓 81 人。
2.中華函授學校遠距華語文師資線上培訓班
為提供海外華文教師取得華語文教學學分管道,僑委會中華函授學校自
2011 年起開辦「遠距華語文師資線上培訓班」
,授課內容係參照國內「教育部
大學院校華語教學系所學位學程」及「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所列華語文教
學核心課程進行規劃,每門課程上課長度比照大學每學期 18 週計;成績合格
者,除發給僑委會本項課程之結業證書外,另由國立空中大學依據「大學推廣
教育實施辦法」授予各該課程之學分證明。本研習班修業時間為每年 4 月起至
隔年 1 月,分 2 學期授課,學員需於上下學期內完成規定之 6 門必修課程及 2
門選修課程。2014 年共開設 6 門必修課程及 3 門選修課程。僑委會約於每年 2、
3 月間函請駐外單位辦理遴薦事宜,有意參加之現職海外華文教師屆時可洽詢
駐外單位。
2013 年僑委會辦理具學分機制之中華函授學校遠距華語文師資線上陪訓

‐ 11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課程,協助海外教師中長期進修暨取得華語文教學學分,計培訓 74 人。

(四)華文網路種子師資培訓班
為推廣華語文數位教學暨開啟華語文教學新視野,僑委會每年辦理「華文
網路種子師資培訓計畫」,以實體與線上同步開辦方式,透過系統性的規劃,
針對不同程度的華文教師,提供循序漸進的分級課程,包括數位技能入門的基
礎班,傳統與數位整合的進階班,課程設計與整合能力的師培班。結訓後之數
位種子並可協助培育當地僑教師資、發展教學特色,累積僑校及華語文教師轉
型的能量,蓄積永續發展之潛能。
此外,為配合數位化教學趨勢,提升海外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負責人經營
管理能力,辦理數位學習中心經營管理人員研習班,計培訓 31 人以線上及實
體方式辦理華文網路種子師資培訓計畫,使海外教師具備數位教學專業知能,
計培訓 200 人(線上班 157 人,實體班 43 人)。

(五)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班
僑委會自 2009 年起陸續於金山灣區、洛杉磯、西雅圖、芝加哥、休士頓、
亞特蘭大、波士頓、紐約、華府、邁阿密、多倫多、溫哥華等 12 地開辦「海
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中華民俗文化具積極意願及潛在實力之
種子教師,培養其協助夏令營文化教學、開發製作文化藝術課程、增進華語文
教學內涵、進行文化導覽之能力,以達培育海外在地人才之宗旨。

三、文化社教

(一)海外巡迴文化教學
為協助海外僑界辦理文化活動,推廣中華優質文化及加強海外僑民對臺灣
多元文化之認識,配合海外各地僑校(社、團)之主辦單位需求,輔導自聘文
化教師辦理,或由僑委會遴派各類文化教師前往支援教學。其辦理地區包含亞
太、中南美及非洲等地。由僑委會遴派文化教師者,主辦單位須負責教學安排、
課前聯繫、學員招募、分擔教材準備工作、教師接待、教學場地及設備、成果
發表、成果結報及文宣等。

‐ 12-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二)遴派文化訪問團赴海外巡演
為透過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凝聚僑胞力量,促進主流社會對我國文化之認
識,以提升我國在國際社會之能見度,每年於春節及國慶期間,遴派文化訪問
團赴國外巡迴演出;另結合美國臺灣傳統週及加拿大亞裔傳統月活動,鼓勵辦
理各類型音樂、舞蹈、戲劇、傳統技藝等文化展演活動,並遴派訪團前往支援
演出。

(三)培訓海外青年文化志工
僑委會自 2011 年起於芝加哥、休士頓、洛杉磯及金山灣區等地辦理「海
外青年文化志工培訓班」
,2012 年起另擴增紐約、華府、溫哥華、西雅圖四地,
迄今三年已培訓 857 位學員,並於訓後輔導學員組織之「海外青年文化大使協
會」(Formosa Association of Student Cultural Ambassadors,簡稱 FASCA),經
由後續培力計畫之規劃,協輔學員投入各項服務及文化推廣活動, 包括僑社
重要節慶(如農曆春節、雙十國慶)、主流文化活動(如各地國際節、亞裔傳
統月、臺灣傳統週、龍舟賽)及文化夏(冬)令營隊輔工作等以支援海外各項
文化推廣及服務工作。

(四)儲備文化志工教師
僑委會為協助海外傳承中華文化,充實僑教內涵,每年均遴派民族舞蹈、
民俗藝術、書法水墨畫、民俗體育及舞龍舞獅等文化教師赴海外教學。為廣邀
熱誠、優秀並具專長之教師加入海外文化教學行列,以海外僑校師生及華僑
(裔)人士(原則以華語教學,具外語教學能力者尤佳)為遴選對象。受遴選
者的基本條件如下:
1. 大專以上畢業(男須役畢),具備上開至少一項傳統藝術與技藝之專
業,擁有多項專業技藝者尤佳。
2. 具 3 年以上擬擔任項目教學經驗,並具相關學經歷及教學實績,且
富教學熱忱及奉獻精神。
3. 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能適應長程旅途並能勝任密集跨齡教學課程;
前往偏遠或落後地區教學,身心足以適應當地物質、衛生條件。
4. 個性樂觀開朗,能鼓勵學生學習多元傳統文化課程,與僑校/界人士

‐ 13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相處融洽。

(五)輔導國內團體赴海外文化交流
為輔導國內學校及藝文團體配合海外僑社辦理文化交流互訪或比賽活
動,僑委會依據「補助國內團體活動經費作業原則」辦理補助國內優秀藝文團
體前往海外巡演業務,以加強文化交流,達成推升臺灣多元文化國際能見度目
標。

(六)書刊流通服務
為充實海外僑團、僑校、圖書館及促進國內外文化交流,並為推廣資源共
享觀念,僑委會設立「書刊流通中心」,接受國內出版社、熱心團體或人士捐
贈圖書。相關圖書資源除不定期寄贈海外僑社、僑團、圖書館外,並接受來臺
研習參訪之個別僑胞人士申請贈閱。

四、數位資源

(一)全球華文網
為順應數位時代來臨,提供海外人性化、具親和力之華語文數位學習環
境,以及多元、豐富之華語文數位學習資源,自 2008 年起僑委會以「全球華
文網路教育中心」多年經營經驗,結合「教學資源」(Material)、「師資社群」
(Communities)
、「雲端學校」
(Schools)及「臺灣優良數位產品」
(Products)
等四大功能為主軸規劃「全球華文網」為華語文教學專業網站。該網站為一藉
由教材數位化及網路的便利性,讓華語文的教與學不再被時間及空間限制,提
供給海外華語文教師、華裔子弟及國際友人一個嶄新的數位學習歷程。
1.教學資源
提供豐富的華語文數位課程與教材,例如教案、學習單、數位遊戲題組、
文化輔助教材、教學法演示影片、電子書及行動學習教材等,同時建置資源共
享平臺,作為教學資源創作與分享的平臺,期藉由分享、觀摩與學習使華語文
教學更具多樣性及便利性。
2.師資社群

‐ 14-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為使華語文教學者互相溝通交流,本網站特別開闢部落格專區,海內外華
語文教師可藉由設置專屬個人部落格,分享華語文教學各種心得與教學方法;
另亦成立「全球華文網」臉書(Facebook)粉絲團,提供最新華語文相關訊息,
使社群交流更具即時性。
3.雲端學校
為因應雲端教學趨勢,本網站建置課程管理與線上學習系統,提供海外僑
校建立虛擬學校,上傳或分享教學資源,提供完整互動學習環境,例如課程資
訊公告、線上討論、線上意見調查、線上施行測驗,詳實地記錄學生們的學習
歷程。
4.臺灣優良數位產品
透過「臺灣華語文產業推動聯盟」彙整,臺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廠商及產品,
提供海內外華語教師或有興趣學習華語者更完整的參考選擇。

(二)電子書
因應行動學習時代來臨,為提供教學者與學習者更為便捷的數位教材,僑
委會開發教材以系統化轉製為電子書,並根據「歐洲語言學習教學評量參考架
構(CEFR)」
、「美國外語教學學會(ACTFL)」及「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等
規準,區分為入門級、基礎級、進階級、高階級、流利級及精通級等 6 級。每
本電子書均可跨越不同作業平臺,使用者可依載具點選適合之書籍,線上直接
觀看或下載後閱讀;另每本電子書具有書籤、放大、註記、畫線、橡皮擦等基
本功能,便利讀者自學與複習。

(三)數位推廣
為提升各地華語文師資數位教學與運用之能力,以數位科技帶動僑校教學
效能,僑委會自 2009 年起推動「海外數位華語文推廣計畫」
,鼓勵僑校暨僑教
組織,針對各地區教學特色及需求,就地培訓專業數位教學人才,深化華語文
教學數位化之基礎工程。

(四)教師自學
僑委會為提升海外各地華語文師資數位教學與運用能力,近年來積極掌握

‐ 15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華語文數位教學趨勢,製作影音數位線上課程,提供海外華文教師不受時空限
制的自學課程。

五、僑生服務

(一)語文研習班
為增進海外華裔青年華語文能力、認識中華文化、瞭解臺灣建設與發展,
自 1989 年起舉辦本項研習活動,內容包括華語教學、國粹研習、文化講座、
交流聯誼與參訪活動等。語文研習班每年共舉辦 12 班,其中 7 期個別班,各
班為期 6 週;另為因應海外各僑居地之特殊需求,專開泰國班、菲律賓班、印
尼班、日歐班及新加坡班團體班 5 班,分別以 6 週、4 週及 3 週等三種不同週
數辦理。
海外華裔青年語文研習人數,2013 年共計辦理 12 期,學員來自全球各
地,共計 952 人參加。在各洲中,以亞洲參加人數最多,計 476 人,美洲 367
人次之。以國別計算,則以泰國有 222 人參加居冠。

(二)臺灣觀摩團
活動規劃以「認識中華民國臺灣」為主軸、擴大行銷臺灣為目的,期以「行
動式生活教學」之方式,讓海外青年透過動態及靜態的參訪與學習,親身體驗
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及臺灣文化之多樣性,並對於臺灣各地人、事、物及各項
政經發展現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體驗與認同,達到傳揚臺灣多元文化、擴增
青年國際交流及厚植海外友我新生代力量之目標。研習課程包括專題講座、文
化采風、寶島之旅、青年交流等,觀摩團活動每年共舉辦 8 個梯次,每梯次研
習時間 3 週。
海外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活動自 1954 年起辦理,參加學員從「寓教於樂」
的方式中認識臺灣。研習課程包括專題講座、文化采風、寶島之旅、青年交流
等,讓參與學員實地瞭解中華民國臺灣,返回僑居地後並協助政府推動國民外
交。2013 年觀摩團活動共舉辦 8 個梯次,每梯次研習時間 3 週,計有來自全
球各地華裔青年 1,041 人參加,其中以亞洲地區 744 人占 71.5%最多;美洲地
區 131 人占 12.6%次之;大洋洲地區 102 人占 9.8%;非洲地區 39 人占 3.7%;

‐ 16-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歐洲地區 25 人占 2.4%。

(三)英語服務營
僑委會為使海外華裔青年活動與時俱進,落實推動國際志工服務精神,鼓
勵海外志工投入國內英語教學活動,2004 年起與金車教育基金會合作辦理「尋
找 ABC 史懷哲-海外華裔青年暑期返鄉英語教學志願服務」,邀請有服務意
願之海外華裔青年來臺服務。
鑒於上述服務型活動廣受各界好評並深具意義,2006 年僑委會首次與教
育部合作辦理「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由僑委會負責海外青年志工招募
工作,教育部則運用國內中(小)學資源辦理營隊服務,活動共計 4 週,計招
收 148 位北美華裔青年來臺分赴 9 個縣市、21 所學校從事英語教學志願服務,
嘉惠偏遠地區學童逾 1,027 人。本活動除能結合海外華裔青年豐沛的創新活力
回饋國內社會外,並能提昇臺灣偏遠及資源缺乏地區學童學習英語之信心、效
果與意願。
2013 年參與志工人數為 350 名,參與學校亦擴充為 50 所國中、國小,分
布於全國 18 個縣市,其中更包括離島的澎湖縣及連江縣,國內學童逾 2,442 人
受益。本營隊服務地點多為教學資源缺乏之偏遠地區,海外華裔青年於駐校服
務期間,除進行教學活動外,對臺灣的多元文化亦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

(四)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
為使海外華僑青年獲得實用知識與生產技能,以發展事業,促進僑居地經
濟繁榮,僑委會於 1963 年起辦理「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簡稱「海青班」;
其目的在於協助華裔青年返臺接受生產及技術等訓練,招生方式由本會規劃、
宣導,並接受報名及推薦,再委由國內大專院校辦理訓練,參訓者訓練期滿,
成績及格者將發給中英文海青班修讀期滿證明。

參、僑教的影響與回應
對於僑教的影響,由於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問題與不同的回應,現將分
國家別依序說明如下:

‐ 17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一、韓國

(一)經費與老師意願,是僑校考量是否派遣華文教師,組團來臺研習
的重要因素。
由於僑委會提供的名額太少,且僅補助吃、住的費用,同時學校也要補貼
機票的機費,所以有些學校並沒有申請。像永登浦華僑小學規模較小,便難以
負擔華文教師的住宿、伙食費用,而沒有申請。而且在韓僑校老師普遍參與進
修的意願不高,而且在安排來臺研習的課程時間往往太過短暫,且課程內容不
夠在地化,以至老師普遍反映效果不彰。授課老師年資深,都不太願意繼續進
修,所以並不會特別申請華文教師來協助教學。而僑委會曾舉辦過研習營,邀
請韓國所有的中、小學老師到臺灣上一周的研習課程,但因為是中、小學共同
上課,課程內容能以切合所有人的需求,且部分經費需要各自僑校去負擔,但
在韓國僑校大多經費有限,難以支應,所以這樣的研習課程對於僑校的負擔甚
大且影響及效果並不顯著。建議中、小學應該分開研習。另外,派遣老師協助
指導的時間短,僅幾天的時間,所能教授的項目有限,如班級管理、行政方面
等,對於實際教學上面助益不大。

(二)僑委會舉辦海外華文教師研習活動不夠在地化,教師參與意願不
高。
因為韓國每個學校的教學方法、經營狀況不一樣,加上所學的東西並不是
針對韓國的僑教教育,所以適用性與在地性不高,所以並不是完全適用。因此,
學校董事會與教師們會針對學習內容進行修正與篩選,並且不斷的去累積教學
經驗,然後每學期一次,把這些教學所學與老師們共同討論。
僑校老師很少有意願參與這樣的活動,僑校對於老師的要求僅希望可以
用老師自身的學習方式來教導學生,至於更進一步的教學方式,並沒有更進一
步的要求。

(三)教材無法自編,且在地化程度少。
1979 年,前行政院院長孫運璿院長到韓國來參訪僑校,允若提供免費華
文教科書,就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沒有中斷,但是最近開始,僑委會的補助越

‐ 18-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來越少,由過去提供所有類別的教科書,到現在只有給主科,如國語、數學等。
剩下的部分非核心教材如音樂、健康與體育、美術實驗器材等課本科目教材,
已不再提供,但是僑校仍教授這些課程,這些教材變成需自費購買,增加橋校
負擔。在教材上,目前教學教材方面,主要偏重在數位教學,配合大量的影音
教材,學生學習有很好的成效。但是關於自編教材這方面,僑校教師並不具有
這樣的能力,也沒有編教材的程度。主要還是以提供的教科書做教學,大多數
僅限於摘錄教科書的部分內容來補充,做重點整理。教科書內容,有部分也不
適用韓國,必須透過教師會開會,選擇刪去不適用的部分,並補充相關教材,
以填補刪去的部分,方能在韓國教學。
華僑小學不使用大陸提供教科書,因為大陸使用簡體字,學生在學習簡體
中文以後,很少會再去學習繁體中文,而校長們多認為繁體、簡體都應該要會,
所以繁體字課本為主,簡體字作為補充。

(四)頒發海外僑校教師證,以便加入當地教師組織。
由於韓國僑校教師無政府認定之教師證明,即教師證。讓他們無法在韓國
取得教師認證或證照,也無法加入韓國當地的教師組織,以至相關教師交流、
資源享用與權利義務都沒有。為了獲得教師證照,許多華文老師來臺修習教育
學分,但由於我國政府為對教育學分的限制,讓韓國僑校老師無法順利取得臺
灣的教師證書,對於僑校教學品質產生重要的影響。當地教師希望臺灣政府能
特許頒發海外教師專屬的海外僑校教師證,以解決此問題。

(五)僑委會補助教學經費僅杯水車薪,且不穩定。
僑委會偶爾會有補助金,一個學期約是數千至是一萬美金之間。多補助比
較具體的硬體設備項目,並不是長期的經費援助。例如修建幼稚園、電腦教室
等,通常是補助約一半的金額。

(六)文化教師的用心,僑校感覺的到,書法最受到歡迎。
僑委會每年派遣文化教師來僑校教學,由於文化教師的用心,對僑校起了
很大的幫助,學校也非常認同這樣的文化教學。書法教學是韓國僑校的重點項
目,每年也都會聯合在韓的四所僑中舉辦相關的書法比賽,過去,釜山華僑中

‐ 19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學對於書法相當重視,常在全韓書法才藝競賽中獲獎。然而,現在對小孩來說,
學書法變成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家長往往寧願孩子去學彈琴、畫畫。隨
著家長漸漸不熱衷,釜山華僑中學也沒有在做書法教學了。
另外,慶典活動時,每年僑委會會配合相關的節慶活動,派來文化老師教
導民俗舞蹈或舞龍舞獅等,或為了校運動會要表演舞蹈,到學校教授舞蹈。由
於韓國部分文化道具取得不易,有些文化道具例如舞蹈服裝、舞龍舞獅等需要
臺灣方面提供,但因多屬短暫成效有限。校長們認為「任何一個東西文化的傳
承,那個是要長久延續下來的」。
校長希望能夠多派一些民俗老師過來。最好三、兩個月就要派來一次。中
國大陸相當積極,常在周六、日租借僑校的場地,教導橋校學生民俗技藝。相
較之下臺灣這方面就顯得稍嫌不足。

(七)費用高加上大陸的競爭,青年學生對僑委會舉辦海外青年回國研
習營的興趣缺缺。
青年學生的參與意願普遍不高。因為需要部份負擔經費,相對於中國大陸
的費用略高,且僑校帶團回國研習,也需要帶隊老師,而僑校老師多無此意願。
近年來,大陸也有舉辦類似的活動,相較之下,費用更為低廉,學生大多會選
擇前往大陸。
過去韓國僑校相當流行到臺灣參與這樣的團體,校長認為,讓學生去一個
全中文的環境去學習,一定會有很大的效果。但因為現在僑委會舉辦青年回國
研習營都是由漢城青年會主辦,而青年會又將這樣的業務外包給旅行社,等於
給旅行社多一分負擔,並且對於釜山僑中,到首爾的交通負擔也使得費用不斷
提高,對於學生及家長來說並不划算。目前,釜山華僑中學每年都自行辦理畢
業旅行到臺灣去,相較之下費用便宜很多,學生也更熱於參與。

(八)僑委會對僑校資深教師的獎勵,應公開表揚,大家都很期待。
僑委會頒發資深教師獎勵,是以十年為單位來計算。這是一種包括金錢的
實質獎勵,僑校老師對此都相當期待。有校長認為,其獎勵性質大於實質援助,
獎勵的金額不是十分重要,但應該要以公開表揚的方式授予,作為一種榮譽。
也有校長認為並不是越資深就越績優,應該另設一些評審制度。但也有校長反

‐ 20-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駁說,臺灣沒有辦法去評審,因為僑校老師在這邊的表現臺灣無法確切得知,
也難以評選。

(九)國際志工與替代役的時間太短
由於國際志工學生在僑校服務時間有限,使得他們多被指派整理圖書等事
項。其實他們也可以在僑校中協助辦理暑期營隊活動,也可以當地華僑學生在
暑期也可以參與學習中文的活動。而替代役只能待一年的時間,往往才剛熟悉
學校狀況就已經回國,在師資吃緊的狀態下,實質功效尚可。

二、馬來西亞

(一)因應馬來西亞各地獨中之各別情形,給予不同的協助,並以問卷
普查方式調查各獨中之需要。
在培訓的實質內容方面,因為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的要求。這需要實地的
分析與調查。其中部分學校會直接向僑委會申請教授的名額,直接去該校做培
訓,而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按照個別學校的需求辦活動。有時候在推行某一
項培訓,全部的老師都能接受相關的培訓,其實比派個別老師去參加全國的培
訓,全部老師一起接受培訓的效益會更好。
僑委會應該要特別去瞭解個別獨中的課程需要,因為每間獨中的情況都不
一樣,並不是每一位教授都適合每間學校,而現在的情況都是各校去找自己需
要的老師過來。除此之外,邀請教授來學校會希望能更多方的利用,除了對學
校做校本培訓、對學生做校園講座、也對社區做公開的講座,希望連社區受到
這個效益。在行政方面,一般來說,華文獨中的老師在教學方面若有非常傑出
的表現,則會被提拔做一些高階的行政工作,但這些老師未必有相關的行政能
力,所以也非常希望僑委會在做培訓時,能多注意行政管理的培訓。

(二)媒介臺馬雙邊優質華語文教材開發與出版,建立合作平臺。
在馬來西亞,特別是在獨中方面,是實行一個全國華文獨中的統一課程。
這個統一課程就是給華校初中、高中舉行畢業考試的時候,作為統一考試用
的。為了進行統一考試,就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課程。而華文獨中實行全國華

‐ 21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文獨中統一課程,參加全國華文獨中統一考試。全國華文獨中統一考試於 1975
年舉辦,統一課程建制於 1976 年。長期以來,董總課程局進行編寫華文獨中
各學科課本和補助教材的工作。專家學者、華文獨中校長與教師應邀成為董教
總獨中工委會課程委員會委員及各學科委員。
多年來,董總尋求國外機構協助編寫華文獨中課本。為加強編寫及更新華
文獨中各學科的課本和補助教材,董總希望僑委會贈送臺灣最新的課本教材和
教具,並協助物色相關教育出版社與董總合作編寫華文獨中課本和補助教材。
要感謝僑委會協助編寫一些教科書,並且鼓勵這些馬來西亞的華校,自行
編寫華語文的教材、製作教具及視聽教材等等,也有給予很大的幫助。
馬來西亞華小用的教材是根據教育部的課程綱所編寫,除了馬來語和英語
外,其他科目全是用華文教授,課程安排是以馬來西亞教育部所頒佈的為準,
皆由政府所制訂。並沒有自編教材,一般來說在臺灣有一些班級管理、行政管
理的這些書本,對老師的教學有幫助的,教總會找書商配合,授權給教總印刷,
這些書本印了以後,就會賣給學校、老師。

(三)僑委會辦理的相關活動,對僑校幫助大,也受歡迎。
僑委會委託董總在馬來西亞舉辦海外文化(藝術與體育)教學輔導計劃,
2010 年起每年皆委派教師到華文獨中指導民俗藝術和民俗體育活動,廣受學
生的歡迎,讓學生體驗到中華民俗藝術的技巧及文化精髓。
為加強對海外僑校之教育服務,僑務委員會每年都進行「青年國際志工海
外僑校服務」計劃。此計畫一般於 1 月底至 2 月初公開給馬來西亞全國華文獨
中申請,臺灣大學生在 6 至 8 月底暑假期間到學校進行服務。志工服務內容最
初以華文教學服務、圖書館、資訊服務為主,但近年也有獨中申請數理科、團
康、輔導、舞蹈及生命教育等科目的志工,到校進行相關科目的教學。志工服
務期限由兩個星期至一個月半不等。若是以教學目的志工服務,則以 1 個月的
服務期限為基本原則。
此外,董總也組織青少年赴臺灣,讓青少年親自體驗臺灣民俗文化和人文
環境等等,豐富青少年的視野。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生,他們所需要的都會
視不同的東西,但是在擴大孩子的視野上、跟思維上是相當有幫助。

‐ 22-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過去的海外觀摩團,可能大多是去看一些臺塑、臺電,接觸一些公家機構,
這些都相當有意義,但是近年來變成帶學生去遊樂園,這樣就少了一些最實質
的臺灣文化價值。而海外觀摩團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一個它的價錢非常便宜,
第二個它去的地方都是一般的旅行團沒辦法去的,所以應該要增強它的特色,
應該要去加強當初在辦僑教的精神,體會更多文化的層面。

(四)海青班協助海外青年習得一技之長,深受讚許。
海青班目前是留臺聯總在負責,學生越來越多,至今已有好幾十年了,從
過去到現在栽培了很多各種技術的人才,對獨中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的,因為
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走學術型的路線,很多學生書念得不是很好,無法升大
學,要進技術學校也不容易,而且都是以馬來語當教學媒介語。

(五)推動文化活動及促進僑社文化事業上,希望停留的時間加長,並
讓學生共同參與。
關於留臺同學會已經承辦數次臺灣文化巡迴表演團,從一開始的歌仔戲、
布偶戲,到最近的人聲合唱團,這都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原來文化可以這麼
的多樣性,也可以感受到,臺灣不管是傳統文化或是現代文化的發展,都令學
生大開眼界。希望能夠停留的時間更長一點,並讓學生也可以一起參與,設立
有一個平臺可以一起演出,對學生而言,就會受惠更多。目前的方式,可能就
只是直接觀賞而已。

(六)績優老師的獎項之設立,對資深教師的鼓勵意義重大。馬來西亞
已有自辦的相關激勵辦法。
僑務委員會對於華文教育的服務和貢獻也非常地關注,並設立一個「華文
獨中教師長期服務獎」是僑務委員會常年支持馬來西亞華文獨中教育的項目之
一。對於鼓勵、肯定這些老師們長期在華文獨中的服務給予一個肯定,意義非
常重大。而董總曾辦過的「教享樂」這樣的活動。由老師提教案設計的發表,
並單從教案中做評選,這樣或許是可以參考的方式。

(七)建議增設非華文教師的獎項,將獎勵擴大到行政人員及為華文獨

‐ 23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中奉獻的老師。
以獨中的情況來說特別不同,假設以英文科來說,在馬來西亞,如果說老
師的英文能力很強,事實上可以去做很多其他更高薪的工作,但老師願意放棄
高薪的工作而來華校奉獻,這也很值得被獎勵。除了資深老師之外,行政人員
也應增設獎項鼓勵。

三、菲律賓

(一)派遣海外替代役至各僑校協助教學,反應甚佳,值得在菲律賓擴
大推廣。
過去,菲律賓華文學校可以申請臺灣的老師來菲任教,但多是退休老師,
且一次僅能申請一年,若需要延長必須重新申請。2006 年開始派遣海外替代
役協助僑校教學,這項政策的大部分的反應都很好。
替代役老師中文程度甚佳,可以幫忙學校製作網頁、翻譯等工作。但替代
役老師在班級經營、教學專業上較常遇到困難,希望僑委會也派一些大學教育
系的實習生、退休老師等,並建立一個督導的制度,給這些老師更多的指導和
討論學習,以適應菲律賓特殊的國情與教學環境。
臺灣教育役男至僑校協助華語文教學方案反應良好,靈惠學苑更期望僑委
會能擴大執行,使人數逐年增加,以因應菲律賓華文師資短缺。海外教師研習
活動有助於提升海外華文教育的素質,也是僑校教師暑期最重要的進修機會。
靈惠學院每年亦有組織學生華語文進修團至臺灣研習,至今已十年,希望多給
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亦期望僑委會能有更多補助。

(二)師資培訓的老師宜再多加篩選,以符合當地需要。
菲律賓校聯每年都會舉辦暑期師資培訓。但近年派來的老師和以前相比並
不理想,許多老師反應,認為沒有學到新東西,希望僑委會遴選比較適合的老
師。而且有時候臺灣派來的老師並不了解菲律賓僑校的情況,對華校的教學方
式較不能夠因地制宜,這點常為參加培訓的老師所詬病。
對於組團到臺灣研習的部分,吳紫薇校長認為僑校老師應該要多去臺灣了
解,並學習一些新的教學方式,雖然僑委會補助旅費有限,但是校方董事也都

‐ 24-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相當支持並且有所贊助。
因為尚一中學校地較小,沒有辦法提供老師住宿,並且也因為馬尼拉交通
與治安並不理想,不方便安排老師外宿,所以至今僅有申請過一次,之後就已
不再申請了。最近這幾年是校聯在主辦巡迴教師活動,過去是在馬尼拉一地舉
辦三、四周,但因為有老師反映研習時間太長了,所以今年的方式改為每個地
區分開來上一周。但是派來的老師教學品質參差不齊,有的老師反映每年都學
這一套,另外有的老師認為沒學到東西,所以劉主任希望僑委會能夠更加慎選
老師,派些口碑較好的。另外就是語言、課堂管理、兒童心理方面,也希望能
派老師來示範教學,與其教老師一些理論,不如就是教老師每一課該如何教,
學生如何帶,效果更好。

(三)教科書應該重新編寫,改以第二外語教學。
教科書是由僑委會免費提供。但因為菲律賓政府目前規劃了新的學制,未
來中學將會有十一、十二年級,所以需要有新的教材,以配合菲律賓的新學制。
目前菲律賓華校的中文課程普遍使用第二語言教學,對於少數學習較為突出的
學生,再用第一語言的教材給予補充。
尚一中學現在使用的是僑委會的菲律賓版新編華語,菲律賓版比較偏向母
語教學。另外有些學校有使用生活華語教科書,是比較適合第二語言教學。劉
主任認為這兩種版本各有各的好處,在尚一中學僅把生活華語當補充教材給學
生閱讀。而關於菲律賓版新編華語的內容尚需僑委會改進,例如三年級的課程
難度,和一、二年級的程度差距太大了,導致學生上三年級的課程會突然覺得
很難,反而四年級比三年級的更容易教學。而且現在學生學習的意願並不高,
希望未來教科書重新修訂的時候,能加進一些有趣味性的教材,讓學生喜歡學
習。
靈惠學院目前從幼稚園至中學皆使用「海外生活華語版」教材,目前已使
用有六年的時間了,並且鼓勵老師自製教學素材,自編「生活華語」教師指引,
多媒體教學素材設計,且配合全球華文網的平臺把素材雲端化,以及自製
E-LEARNING 製作課件等。培訓華文老師把數位資訊融入至華語文教學中。
除了相關文化的巡迴教學外些望能設立電腦資訊相關課程

‐ 25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僑委會在菲律賓推動短期的文化教學頗受好評,給予華校學生認識中華文
化的機會,而在聖公會中學也會展出學生的學習成果,給學生觀摩。另外吳校
長也建議,增加如烹飪、資訊等技能課程,除文化陶養以外,更切合菲律賓僑
生的實際需要。
而巡迴老師之文化教學使學生、老師受益良多,讓僑校學生有機會接受巡
迴文化教師的書法、民俗體育、民俗藝術、舞蹈、武術等的教學課程。各僑校
可任選其所需的課程來申請文化活動,近年來成效卓越,促進僑校、僑社推動
中華文化活動的有效發展
在過去,菲律賓菲華文教服務中心曾有開辦電腦班,可是現在沒有了。在
菲律賓年紀大一點的人,講到電腦都會以為是很困難的事,所以如果僑務委員
會可以開設電腦班,給這些六、七十歲的老華僑,教他們這些基本的怎麼用,
讓他們能夠懂得上網、寄 e-mail 等等的這些,就很多事可以做,他就可以看
很多東西,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活動,不只有實際的學習效果,而且也會有一些
宣傳作用。

(四)舉辦海外青年回國研習,費用偏高,多數學生選擇去相對便宜的
大陸地區,且應該擴及在華校任教的非華裔老師之子女。
回國研習營一般都是菲華文經總會舉辦的,其中有文化的、也學書法、語
文等等,效果相當不錯,很多家長都願意孩子來參加,學生也很喜歡。過去參
與的人非常多,但是後來人數慢慢減少,因為去臺灣的費用提高,而現在大陸
也開放了,並且大陸還有補貼,不需要那麼高的費用,所以有部分的人會選擇
去大陸。學生都有興趣,只是費用並不低,部分家長難以負擔。
在菲律賓的海外青年回國研習營,多由文經總會舉辦,對象不僅限於華校
學生,也有華裔青年參加。而華校學生大多利用暑假參加此活動,家長相當有
意願將子女送到臺灣學習中文,進而認識臺灣文化。

(五)僑校資深教師的獎勵,肯定老師的付出。但對於績優教師的評選,
有不公平的疑慮,且目前各校已有自己的獎勵制度。
對於華校老師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有許多老師很期待能夠服務到一
個年資之後,能得到僑委會的獎勵對於華文教師們有所激勵,盡其力量貢獻華
‐ 26-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語文教學,同時也鼓勵年輕一代重視華文教育,投身華教工作。
但是關於再另外再設一個獎項來獎勵資優老師,施前院長認為,各自學校
都已經設有這種獎項,若是由僑委會來做,在評審方面,可能有困難,難免發
生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六)文化巡迴教學的反映非常良好,但時間略短,不過成果豐碩
巡迴教學反應相當良好,雖然只有三周的時間略嫌短暫,但因為這些課程
對於成果都有一定的要求,會有一些展覽以及教學演示等,所以相當有效。
而在文化教師方面,也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活動,這對
菲律賓華校的學生來說,相當特別。而文化老師一般都是先教授華校老師這些
技藝,然後再由華校老師教給學生。

(七)建議增加數位教學的課程,以更加符合菲律賓的需要
目前在菲律賓未開辦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班。而華文教師參加華文
網路種子師資培訓,從基礎線上班至進階線上班、進階實體班和師培班,參加
種子教師培訓回菲後,把最新的電腦資訊科技等應用於華語文教學上,效果卓
越。靈惠學院近年來都有老師前往臺灣參加華文網路種子師資培訓課程。

(八)目前菲律賓正在普及其數位教學,但因為各方面的基礎不夠完善,
還有更多的改善空間。
對華校老師來說是有用,因為目前已經廣泛的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他們可
以在那邊取材、參考。在施前院長離退休以前,中正學院鼓勵老師們自行設計
這些多媒體的教材,每一個年級,每一課都有設計。
因為學校的網路頻寬,學生一起使用會有困難。吳校長表示,是有進步但
效果還是不明顯。而目前每間教室都有電腦設備,可以讓學生們上網學習,老
師也會安排資訊課程培訓,數位學習頗具成效,但關於數位教材建議應該有系
統的、有層次的從簡單到困難,逐步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更具成效。
全球華文網及電子書的開發,對推展海外華語文的數位教學起了關鍵性的
創新,對僑校華文教師受益甚遠,也提供教學資源平臺,老師也進而達成教學
目標,因此大受師生的歡迎。

‐ 27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四、泰國

(一)今 (2014) 年起派遣海外替代役協助教學,成效樂觀。


今年由僑委會支援泰北第一屆 14 位的替代役老師,這 14 位老師將分散到
各個學校,希望以後能持續的有更多的志工到泰北去協助華文教學,使華文教
學的品質能夠有所提升,使所有華文學校都能夠逐步成長。

(二)希望派遣老師在當地駐點協助教學,而不只是短期師資培訓。
臺灣的培訓主要是派幾名老師來泰國辦理研習班,或是由泰國派少數幾名
老師去臺灣受訓,但因為培訓時間短且名額少,所有效果有限。希望能有專門
培訓華文教師的機構來協助。
,就是一個 49 天的研習活動。而雖然僑委會
僑委會有協助開辦「語文班」
有補貼,價格不算高,但是對該校學生來說,畢竟是一個負擔,所以張董事長
建議,假如能由該校能來舉辦,就可以省掉很多費用,因為該校語言老師就是
現成的,然後也請僑委會派一些文化老師來加入,幾乎可以做到跟學生去臺灣
參加夏令營效果一樣,而且在開支方面也可以省很多。

(三)僑委會編寫之泰北版教材,深受當地華校之青睞,認為非常適合
泰北當地的教學。
泰北版教材在編寫的時候,除了參考國編版的教材,另外也時常徵詢泰北
華校教師的意見,並讓泰北華校老師們參與編寫,除了屬於鄉土教材的部分,
還有對於泰北的學生的難易度適不適合等。顏校長認為僑委會非常貼心,這些
教材往往經過兩、三次的討論,才將之印出,每一冊都包含兩、三課屬於泰北
的教材,而裡面還有習作等,並且除了注音還有羅馬拼音、漢語拼音,是非常
好用的一套教材。
而該校之教材是由僑委會所提供的,僑委會根據泰國當地民情做教材的編
寫,推出泰北版教材,加入很多關於泰國的國情,更本土化一些,對學生來說
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引起學習的興趣。

(四)大陸在教科書市場上非常活躍,值得關注。

‐ 28-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且現在就是中國大陸的老師編的教材很多,到街上書店裡面去,幾乎都是
大陸老師所編輯的教科書,而臺灣所編輯的教材非常少,也沒有新的教科書來
提供,大陸在這方面非常積極。
一般在曼谷的華文教育單位,大多是使用大陸提供之教科書。而在曼谷用
臺灣教材的,少部分如中華語文中心、中華國際學校等。而中華語文中心開辦
至今 22 年,仍堅持使用正體字及注音符號。

(五)泰北捐助相關資源踴躍,不論個人、組織都積極提供資源。
民國 50 年起,即有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持續不斷的支援,給予教科書、
軟硬體設備的經費支援,並且在教材方面僑委會為泰北量身訂做從小學一年級
到小學六年級的一套泰北版華文課本,而初中部僑委會也有提供南一版教材,
高中的課本則是用龍騰版,顏校長認為這些也都非常適用,且感謝僑委會的協
助。
個人出資協助較多,比如說有些人反應老師們待遇太低,就請鐘理事長幫
忙,鐘理事長往往自掏腰包協助華文教育。

(六)文化教師希望能有更長的時間停留
每年僑委會會派送一位文化巡迴教師來教書法和國畫,很受到學生的歡
迎,但是張董事長認為,一年只有一次太少了,如果僑委會一年能夠派到兩次
那就更好了,一年有兩次是最理想的,因為非常受學生的歡迎。並且往年這些
老師來都是十天的十天,張董事長也希望這些老師每次停留的時間能夠更長一
點。

(七)泰北師資因為退休安養基金的設立,使得將來的師資品質可以期
待。
泰北的教師公會希望籌措基金來做為泰北老師的退休安養基金,但是這筆
基金對於老師來說負擔甚大,籌款不易。遂當時就向僑委會的任弘副委員長提
議,希望能夠使泰北的師資長久安定下去,讓學校延續的發展,而需要政府補
助退休安養基金,任副委員長給予補助五百萬,而另外的五百萬需要自行籌
款。目前這筆基金藉由自各地的捐款已超過原定目標,對於泰北師資有莫大的

‐ 29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幫助。

(八)華文熱潮的興盛,使得師資培訓也更加重要,需要臺灣方面更加
積極的去培訓華文師資,如能在當地駐點,會有更好的成效。
對泰國曼谷來說,因為華文熱潮的興盛,使得華文教師非常缺乏,張理事
長認為除了資深教師的獎勵以外,更希望能有相關對於華文教師的認證機制,
並可以在曼谷設立專門培訓華文教師的相關機構,給予華文教師更多的訓練與
支援。
最主要沒辦法提供師資的培訓或是派師資去。師資培訓的問題短期就是給
在當地的培訓,或給你老師進修,鍾理事長跟教育部合作辦過兩次了,邀請國
內的學者專家到泰國去給教師培訓,辦兩天的講習會,老師來研修最新的教學
方法,反應良好。但是沒有一個統合的組織,沒有人願意去承辦。
泰國目前所面臨最主要的就是師資問題,現在師資缺乏的非常嚴重,尤其
是合格的、比較有水準的教師更是得來不易。而僑委會對於海外華文教育向來
都是十分重視,對海外僑校的輔導也好、提供資源也好,不遺餘力。
而且每年除了給泰國的華文教師回臺灣去接受短期的在職進修以外,每年
也在曼谷與該校合作,由該校協辦相關教師培訓活動,給予泰國華文老師進修
的機會,教授更新的教學方法。

(九)目前泰國的數位教學還不盛行,但會是未來的趨勢。當前老師在
使用電腦上都還不是很熟悉,使用上並不普及。
僑委會目前的做法是電子化,但通常只有部分老師會去使用,一般學生很
少會去利用的。
對於大部分老師有很大的難度,雖然每年泰華文教中心在舉辦「泰國華文
教師研習會」時,會有相關電腦課程來教導這些中文老師,但是因為泰國中文
老師對於電腦的使用還不是很普遍,所以並不常使用這方面的資源。

肆、未來展望
對於僑委會的僑教政策,本研究提出四化一平臺,即國際化、專業化、在

‐ 30-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地化、普及化以及跨國際的交流平臺的建議,以作為未來展望之參考。

一、國際化

(一)增強我國海外的影響力:重視有護照沒戶籍僑民的問題
目前共有將近六萬名無戶籍華僑領有中華民國護照,雖有護照,卻不能與
臺灣公民同享入出境待遇,於入境他國時經常遭遇諸多不公平對待,也因為持
無戶籍中華民國護照出入各國十分不便,遂使得護照持有者,選擇放棄中華民
國護照,而改持當地國護照。這些海外華僑熟知僑居地社會動態與政治情勢,
實我國重要第二外交管道,與經貿人才,也是支持僑校的重要關鍵人。他們的
放棄,為我國之損失。若不正視此問題,將對我國與華僑之關係造成影響,同
時我國對海外僑教的影響力愈加式微。

(二)增加我國華語文教學的穿透力:發展正體與簡體、注音與漢語拼
音共用之華語文教材
面對國際學習華語文之趨勢,不論學繁識簡抑或學簡識繁,不論注音拼音
或漢語拼音,正體與簡體、注音與拼音已是國際學習華語文的兩大主流。避免
二者因競爭而導致一方的消失或式微,合作共用,是增加我國華語文教學穿透
力的最佳策略。

(三)掌握學習中文的國際潮流:與僑校合作,擴大臺灣對國際華語文
占有市場
僑校是目前我國打入國際華語文教學市場的前哨站,與其自行發展華語文
行銷系統與機制,不如與僑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透過僑校的暨有社會網
絡,進軍國際華語文市場,將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四)提升臺灣文化國際能見度:擴大青年回臺研習國際視野與在地思
維,並瞭解中文的重要性
每年海外青年返國研習,總流於觀光與刻版文化體驗,同時過於著重在地
化的活動設計,讓返國青年的文化體驗流於形式,失去原本良好立意。因此,

‐ 31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設置一個兼具國際化與在地化的國際友善環境,從青年需求角度,設計體驗、
探索等相關研習課程,讓請年學子能將其感受帶回僑居地,渲染其周遭朋友,
以達提升臺灣文化國際能見度之目的。

(五)跳脫既有傳統文化推廣模式:設計國際理解之趣味性教材
針對僑生之教材,應站在僑生的位置思考教材的選擇與編制。希望僑生能
有興趣學習,教材的趣味性是重要的元素。然而其趣味性必須兼顧國際性,跳
脫性,才不致於因文化的隔閡導致教學成效的折扣。

二、專業化

(一)重視僑校教師專業認證:建置海外專用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
部分海外僑校教師不具備教師證明,如韓國和菲律賓,導致無法參與當地
教師組織以取得相關教學資源或資訊,這有礙於增進海外僑校教師專業知能。
另外,礙於國內法令,他們也無法取得國內教師資格。為重視僑校教師之專業
能力,建置海外專用的教師資格認證,是可行的方法。一可表達對海外教師的
尊重,亦可避免與國內教師資格發生衝突。同時,對於有志到海外從事教學的
國人而言,雖無法取得國內教師資格,但可透過海外教師資格認證,取得海外
教學的資格,解決僑校師資缺乏的問題。

(二)推動海外教師職業輔導與訓練,解決僑校教師不足:與師資培育
專業機構合作,做好職前訓練
可與臺灣師資培育專業機構合作,如師範體系學校或職訓局,培訓流浪教
師、或修老師或相關有志進行海外教學工作之青年,進行海外教師職業輔導與
訓練。

(三)提升僑校校務及管理能力:增設華校行政人員與心理輔導研習
對於僑校的師資培訓向來以教學為主,但對於各地僑校的發展,教師在行
政上的能力也同等重要,校務的運作有賴於行政工作的順暢,建議在師資培訓
項目上也能增加相關的行政課程,以發展對僑校行政人員的專業培訓課程。
近年來對於輔導、心理諮商等課程逐漸受到重視,成為學校教育非常重要

‐ 32-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的一環,同時,僑校也缺乏以中文進行學生輔導的專業人員,這些教師的培訓,
相當重要,尤其是以實務為中心的研習活動。

(四)鼓勵教師教學熱誠:除資深教師獎勵外,設置優良行政及教學教
師獎勵
優良教師獎勵之設置,包括行政與教學二類,是對教師的一種肯定,有其
必要性。其評選審核機制應該注意公平行性,如馬來西亞董總舉辦的「教享樂」
教案競賽,即是針對教案之編寫做評鑑,就是可以參考的方式之一。對於獎勵
方式可不限於以金錢補助,可思考以更多元、更實際的獎勵方案進行。

(五)增強僑校教師教學知能,發展在地的華語文教師:整合資源,於
當地設專門培訓華文師資的專責機構。
針對華語文熱潮的興起,海外華語文教師品質參差不齊,可與僑校合作在
當地設立專門培訓華文師資的機構,並由臺灣聘請教學專家,訓練當地教師,
除提共當地有更專業品質保證的僑教師資外,對於僑教師資的供應也能有所助
益。

三、在地化

(一)注意教材的適用性:教材的編製與選用應考慮在地特性
各地僑校情況都有相當差異,因此僑委會在教材編製與提供上,應考慮僑
校在地特性。也由於在教學現場的教師最了解實地情形,應該鼓勵老師自行編
輯教學教材,

(二)順應未來僑校華語文教學趨勢:第一和第二語言教學應同時受到
重視
部分地區因為面對越來越艱困的中文環境,僑校若以中文作為主要的教學
語言,對於學生學習的成效不彰,遂在這些地區改以第二語言教學,將會是未
來趨勢。但部分中文較為盛行的地區,有較強的中文競爭力,則該開放更多管
道吸引回臺升學。

‐ 33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三)提升臺灣第二語文教學的能力:培訓臺灣第二語文教學的專業輔
導教師
由許多海外僑校都已將華語文轉為第二外語教學,為因應此情勢,我國可
考慮加強培訓臺灣海外教師第二語文的教學能力,以順應海外僑校的教學現
實。

(四)僑校師資的遴派考慮在地的需求:以區域為單位安排僑校師資培

因各地區教學情況不一,且差距甚大,在遴派師資協助教學的同時,也應
考慮到當地的需求,並以小區域為原則進行巡迴教學,方能增加師資的合適性
及有效性。

(五)增進文化及教學研習的有效性:延長在地研習及輔導時間並於臺
灣進行教師行前講習
部分僑校對於師資的培訓有些意見,認為派來的老師不能有效地針對當地
的教學情形給予指導,有學而無用的問題,對此,派任前往培訓的老師,可小
範圍長時間進行。同時,對於當地的僑教情形應在行前即充分瞭解,並妥適安
排教學方式,已達成研習的有效性。

(六)重視由下而上的思考:進行年度或跨年度僑校在地需求調查
不管任何政策,都需要針對當地需求作調查,以深切知道當地之需要,建
議可以用問卷或訪談方式進行,由下而上,以提升相關政策之有效性或未來發
展之正確性。

四、普及化

(一)面對族群通婚的趨勢,打造多語言的華僑學校:接受僑校學生母
語多元化的事實,重新思考「母語」被同化的問題
隨著華僑在僑居地日久,許多地區之華僑子女的語言已與當地混同,使得
僑校面臨多數學子華語能力不佳、中文程度低落、中文學習成效不佳的困境。

‐ 34-
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

因此,為提升僑校競爭力,發展以中文為主的多語言教學學校,是可以考慮的。
不僅可維持僑校傳統,亦可提高僑校競爭力,開拓學生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
家長送子女就讀,解決生源不足困境。

(二)尊重僑校師資多元化:接受不同國籍教師參與
為增加僑校華語文教學的普及性,接受不同國籍教師參與中華文化的推廣
是可以被考慮的。因此,僑校師資的多元化,可以有效提升僑校的競爭力。

(三)考量文化教師的多元及普及性:擴大教師遴選面向與師資來源
文化巡迴教師的課程規劃可以更多元,老師的來源可以更廣泛。除了中國
傳統文化的教學巡迴外,對於烹飪、資訊、或其他與臺灣文化之象徵意義有關
的文化課程,皆可安排進行海外教學。

(四)提升僑校數位化教學能力、充實數位化教學內容:提供不同能力
階段的數位化教材,持續推動數位種子教師計畫
各國僑教的語言程度差距極大,往往同樣的教材無法適用所有僑校,造成
使用效果的不彰,對此除開發出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的數位化教材,並設
置分級評鑑制度以外,設立各地區的網管中心,以有效編輯、整合出適合各地
的數位化內容。

五、互動平臺

(一)增強僑校間的互動與交流:互動式華語文網絡交流平臺的建置。
網路交流平臺不僅提供資料的交換,更應提供校際間互動性的學習平臺,
學校雙方師生可利用此平臺,跨區域、跨國界的相互學習、分享經驗、教案交
流、進行活動。

(打造全球華僑資料中心:華僑資料庫的建立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僑委會應建置包括動態調查資料、截斷面普查統計資
料以及質性口述歷史資料等之全球華僑基礎資料庫。扮演搜尋、過濾、擷取、
整理與分析的角色,以站穩全球華僑資訊中心的地位。因此資料庫的建立,相

‐ 35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當重要。
最後,本研究針對僑委會僑教政策提出:國際視野、專業知能、在地思維、
普及教育、互動平臺,四化一平臺的政策建議。期能對我國僑務政策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2013 年中華民國僑務統計年報。
李盈慧,
《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 ,頁 473-585。
〈臺北:國史館,1997 年〉
姚蘭、董鵬程、何福田,〈臺灣華語文教育與僑教〉,賴明德總編輯,《臺灣華
語文教育發展史》〈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 年 11 月〉,頁 454。
僑務委員會 103 年華僑文化教育,http:
//www.ocac.gov.tw/OCAC/Pages/List.aspx?nodeid=11,瀏覽日期 2014 年 10
月 20 日。
僑務委員會 103 年僑教業務簡介,http:
//www.ocac.gov.tw/OCAC/Pages/Detail.aspx?nodeid=1431&pid=9835,閱覽
日期 2014 年 10 月 20 日。
團龍美編輯,《時中:長崎華僑時中小学校史文化事誌》,(長崎:時中.編纂
委會会,1991 年)

‐ 3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