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

學實習教師切入

doi:10.6325/oce.2013.1006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 (1), 2013

作者/Author: 夏誠華

頁數/Page: 107-125
出版日期/Publication Date:2013/10
引用本篇文獻時,請提供DOI資訊,並透過DOI永久網址取得最正確的書目資訊。
To cite this Article, please include the DOI name in your reference data.

請使用本篇文獻DOI永久網址進行連結: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6325/oce.2013.1006

DOI是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的簡稱,


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
用於永久連結及引用該篇文章。

若想得知更多DOI使用資訊,
請參考 http://doi.airiti.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doi.airiti.com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
─從教育替代役男、
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夏誠華*

摘要

菲律賓的華裔人口雖僅占菲律賓總人口 1.6%,然而卻擁有高達 132 所在

菲律賓教育體系內被視為正式學校之華文學校,且每週可從事華語文教學 600

分鐘,學制從幼稚園到大學校院不等,其華語教學環境在海外僅次於新加坡、

馬來西亞。但菲律賓華文學校之學生縱使自幼稚園至高中畢業,學習華語文高

達十三年(幼稚園三年、小學六年、中學四年),其華語文程度卻有待加強。華

文學校之歷史自 1899 年清朝政府駐菲總領事陳綱創立中西學堂開始,歷經私

塾、中華民國教育體系之華僑學校、菲化後之華文學校等階段,雖其設立學制

與教學內容、目標不同,然而一百多年以來包括師資是否專業、教材是否在地

化、教法是否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等問題一直存在。自 1990 年代以後,因中國

大陸崛起,商業活動大量需求,全世界開始興起學習華語文熱,各地學習華文

之情形,較從前不可同日而語,菲律賓亦不例外。

中華民國自 2007 年、2011 年起分別派出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

教師實際投入教學工作,成為菲律賓部分華文學校重要師資來源,但其教學之

成效是否提升?其教學方法是否符合當地需求?值得觀察,更須進一步了解。

*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兼海外華人研究中心主任。

- 107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本文除運用相關文獻、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實習報告外,並針對當地從

事華文教育工作者、教育替代役男,經由訪談、座談會等途徑,以了解實際問

題,找出菲律賓華文學校在華語文教育方面經年累月陳疴問題之原因,對症下

藥,尋求解決方案。

關鍵字:菲律賓華文學校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

- 108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壹、前言
1973 年菲律賓國會通過新憲法頒佈 176 號法令,1規定 1976 年後僑校的
所有教育政策應按照菲律賓的教育體制。1975 年頒佈第 270 號法令,放寬外
僑入籍條件,大部分華僑及其子女加入了菲律賓國籍,華校的董事、行政主管
以及學生的國籍問題獲得解決,於是大部分的華僑學校都在 1976 年符合規定,
使得華僑學校順利的轉變為菲律賓華文學校,菲籍華人繼續取得合法的經營權,
但菲化後華文只能作為選修課,授課時數每天不得超過 120 分鐘;初、高中 6
年制改為 4 年制,以符合當地的中學學制。除了每天兩個小時的華文選修課外,
華文學校已和菲律賓其他私立學校一樣。但因為菲化政策的影響,學生學習華
語的動機亦越來越低。再加上菲律賓的中學四年學制無法銜接臺灣的大學,華
文亦因不具備升學的功能,而不被華文學校的學生重視,使得學生華文程度越
來越差。
自 1990 年代以後,因中國大陸崛起,商業活動大量需求,全世界開始興
起學習華語文熱,菲律賓亦不例外。中華民國政府自 2007 年、2010 年起每年
分別派出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實習教師,實際投入教學工作,成為菲律賓部
分華文學校重要師資來源,但其教學之成效是否提升?其教學方法是否符合當
地需求?值得觀察,更須進一步了解。

貳、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

一、華文教師質與量皆不足

菲律賓華文學校之華文教師分成 1950 年代華僑師範專科學校培養的本土

1
菲化外僑學校之規定如下:1.專為外僑就讀之學校不得設立。只有百分之一百菲人所有,或
菲人控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法人或會社始得創辦學校。2.學校董事會成員及行政主管必須全
數為菲律賓公民。3.外僑學生不得超過全部生數的三分之一。

- 109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老師及前往臺灣的大學進修回來的華文老師、菲律賓非華文教育專業的大學畢
業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菲律賓華校中學畢業生、新移民和留學生等四類。2根
據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華教中心)2008 年針對一千六百多位
華校教師問卷統計,五十歲以上的教師占了 46.7%,而教育專業畢業的華語教
師只占 10.6%,顯示華校教師年紀偏大,這些老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華文
底子佳,但多不是教育相關系所畢業,採用的教學方法較傳統,縱使自己華文
程度不錯,第一語言的教法和生硬的教材卻無法提高教學效率;第二類老師絕
大部分是菲律賓本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大學畢業生,華文對於這些老師而言
本身就是第二語言。由於菲律賓的華校老師收入較生意人差,社會地位也不高,
年輕人不願投入教育行列,因此第三類及第四類教師不易持久。五分之一多的
老師教齡不超過 5 年,說明華校不斷在招募新老師,年富力強的老師離職率高。
根據華教中心的調查,菲律賓華校目前每年華文教師短缺在 600 人左右,這也
就是為什麼有超過 10%的應退休老師退而不休,還必須在華文教學的崗位上。
3

二、華校學生人數減少

根據菲律賓華教中心自 2001 年起至 2004 年止,完成的有關華校學生數量


統計發現,華校學生數量正以每年 3%的速度遞減。主要原因有二:
(一) 華裔子弟中華民族觀念逐漸淡薄:這些移居至菲律賓的第三四代華裔
在成為菲律賓的華族後,對祖籍國「葉落歸根」的思想已經轉變成「落地生根」
的觀念,他們早已融入了菲律賓的主流社會之中,並且自認為菲律賓人。4

2
朱煥芝,<淺談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潛在危機和解決策略>,《科教文匯》2011 年第 11 期,
頁 71-72。彭家法,<對菲律賓華語教師培訓原則的思考>,《海外華文教育》第 26 卷第 1
期,頁 51,2006 年 3 月。
3
朱煥芝,<淺談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潛在危機和解決策略>,《科教文匯》2011 年第 11 期,
頁 71。
4
何懿, 《菲律賓華教透視和思考》,馬尼拉: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頁 6,2006 年。黃棟
星,〈菲 200 萬華人紮根主流社會〉,《巴基斯坦中文網》
,2012 年 5 月 30 日。

- 110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二) 華校學費高:華校無法獲得政府補助,必須仰仗高額的學雜費收入以

維持支出。相對而言,公立中小學校不收學費,華校學生因此逐漸流入公立中

小學校。

三、欠缺華語環境

菲律賓華校學生主要交際語言是英語和菲語,升學考試和離開校園後之日

常生活用語不是英語就是菲語,學生對華語課重視不夠。華語在學校裡屬於從

屬地位,在社會上也縮小了使用範圍。很多學生一般是離開教室就不再說華

語。

四、教材各異、教法陳舊

菲律賓華校現行使用的主要教材,包括中國大陸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編撰的

《漢語》、菲律賓華教中心編撰的《華語課本》、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提供的

八家民間出版品以及僑委會自行出版的《菲律賓版新編華語》、《AP 中文》等

教材,上述教材各有特點,但是內容各異,教育理念相距甚大,其中《華語課

本》教材內容適合菲律賓文化,但語言規範性不夠,《漢語》及《菲律賓版新

編華語》5之內容針對性與在地化不足,且偏向第一語言的教學模式。6

有的學校積極推動華語相關活動之競賽,有的學校依然採取填鴨式教學。

有的學校老師在學校放學後收取學生家長要求督課之費用,幫助學生寫作業,

資料來源:http://www.chineseinpk.com/chineseinpk/Ne.Asp?id=4332 2012/10/06。筆者於 2012


年 6 月 24 日訪問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黃端銘副主席時,黃副主席表示該中心曾完成一
項菲律賓華裔子弟之調查,得到菲律賓與中國大陸進行球類比賽時,華裔子弟大多支持菲
律賓球隊。
5
每所華文學校可自下列民間出版品中選一種,透過僑委會駐菲秘書申請,一個學生一個學期
限一冊:《全新版華語、嘻哈樂園》、《生活華語》、《Go! Chinese》、《天天中文》、《少年中文
(西語版)》 、《康軒版》、 《南一版》 、《翰林版》、 《龍騰版》 。
6 少數華文程度較高的華校,採用和臺灣中小學一樣的康軒版教材,這套教材的難度較高。有許多華校使用藍天華語出版社編撰的《生活華語》,這是近年開始推廣到菲律賓的第二語言

學習教材。

- 111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讓學生依樣畫葫蘆抄寫,甚至形同洩題之準備考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

動機可想而知。來自於菲律賓大學畢業之華文老師對於華語文流利程度及對漢

語言文化的深入理解,需要加強;新移民或留學生對於當地語言及課堂經營管

理不熟悉。華文老師在教學中普遍無法適當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技巧提昇學

生學習華語的興趣。7

參、菲律賓華文學校出路之一
中華民國對菲律賓華文教師之支援,目前係透過僑務委員會輸入,主要是
人數眾多之教育替代役教師、至少服務三個月以上之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文
化巡迴教師、補助僑校自聘教師等四類。中原大學自 2008 年起接受僑務委員
會委託辦理替代役教育服務役役男(以下簡稱教育替代役男)專業訓練,並自
2011 年起選派 6 名學生分別前往菲律賓尚愛中學、丹轆建德學校及靈惠學院
分別擔任為期兩個月、半年及一年之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且自 2010 年起之
每年 7 月份前往菲律賓華文學校,訪視教育替代役教師及華語文教學實習教
師。

一、支援教育替代役男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為改善菲律賓華校師資老化、教師水準良莠不齊之問
題,自 2007 年選派替代役男前往菲律賓進行教學工作,迄 2012 年為止,總計
派出 110 位教育替代役男到菲律賓華文學校服務。
(一) 遴派方式
首先由菲律賓華校向菲華文教服務中心提出師資需求,再由僑委會選派並

7 菲律賓
朱煥芝, 〈淺談 華文教育的潛在危機和解決策略〉
,《科教文匯》2011 年第 11 期,頁 71-72。
彭家法,〈對菲律賓華語教師培訓原則的思考〉, 《海外華文教育》第 26 卷第 1 期,頁 56,
2006 年 3 月。

- 112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訓練役男赴菲進行教學工作,役男主要教授華文,但有的役男也要教授數學、
電腦等科目,並協助學校提升當地教師數位化之教學能力。2012 年 11 所菲律
賓華校提出申請需要 34 名役男,符合資格者為 50 名,但參與專業訓練時只有
30 名,因此全部錄取。
(二) 服務情形
1. 培德學校

該校為一所天主教學校,位於馬尼拉百閣區,1976 年由劉中庸神父創辦,

校長是蔡山川神父以培育基督博愛精神、致力於中華語文之訓練及民族文化之

陶冶為宗旨,學生共計 1065 名,包括幼稚園 221 名、小學部 520 名及中學部

324 名。華文部主任是黃思華神父,教師包括 2 名替代役共計 11 名(5 男 6 女)。

該校教師不諳教學方法,小學部學習情形雖普遍良好,但中學部學生對華

語普遍排斥,上課秩序難以控制。替代役男在這裡教學表現都不錯,但語言能

力、班級經營是教學上最大的困難點,頭兩個月都會碰到一些問題,師生溝通

會比較難,經常接到家長投訴的電話,聽不懂教師怎麼說話,教師跟家長表示,

因為這是以第二語言的教學點為出發,所以盡量要求學生都說華文,一開始一

定會聽不懂,但經過一、兩個月後,已經沒有接到投訴的電話,學生和家長已

經慢慢習慣新的教學方法。師生花了很多時間相互適應,但替代役男又馬上要

回臺灣了。培德學校的教師團隊年紀比較大,教法比較傳統,役男的年紀比較

輕,只要資深教師的經驗能配合替代役男的幹勁,教學一定會很好。8

2. 崇德學校

1963 年創立,位於總統府附近,治安良好,校長是顧雷亞神父。全校學

生合計 3203 名,包含幼稚園部 638 名、小學部 1518 名、中學部 1047 名,一

個年級約五至七班,每班學生約 40 名。教師人數也已達到 150 人,華文教師

8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
〈訪視培德學校替代役教師紀錄〉
,2012年7月23日。

- 113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共 83 名,包括幼稚園 17 名、國小部 43 名、中學部 23 名(含 5 名役男),幼稚

園教師平均年齡 41 歲,小學部教師平均年齡 52 歲,中學部教師平均年齡 31

歲(其中 1 名教師超過 60 歲)。

透過英語部門的課程設計,加上華文部門的語言、文化課安排,使得該校

在菲華社會享有辦學卓越與人文素養兩大面向的特殊地位以及聲望。

替代役男表現都很不錯,上課也很熱情,學生很容易適應,可以接受,備

課方面也很積極,會主動想去看資深老師的上課,學習實用的教學方法,只是

在菲律賓天氣的關係,比較多傷風感冒,身體比較虛弱,但臺灣的教師教學方

面真的比較優秀,也很多才多藝,指導學生參加學校的朗誦、演講比賽,獲得

了第二名,也會參與學校的彌撒宗教活動,雖然還是有進步的空間,但以新老

師的程度來說,他們算適應得很快。但在班級經營方面還是比較弱,雖然上課

秩序比較差,但崇德學校的學生還是很純真,只是役男還找不到適合的方法,

只會用吼叫的聲音要求學生安靜,頭三個月還無法習慣這裡的教學環境和課室

經營,但他們都很認真去學習。

3. 尚愛中學

該校創立於 1973 年,位於奎松市的 Talayan Village 鄰接馬尼拉,距中國

城約 25 分鐘之車程。起初為幼稚園部而後陸續成立小學部、中學部,並於 1995

年加蓋一棟四層樓建築物,樓層面積達 7600 平方米。為一以基督教教義為辦

學理念的學校,也招收智能不足的學童,現任校長劉麗英校長為虔誠的基督徒,

常常宣揚認識基督福音的重要性,並積極推動本校內華語文教學。2011 年,

全校學生共 567 名,每個年級各兩班、每班約 25 名學生。華文部主任是王婷

婷老師,共有 11 名教師,31 歲至 40 歲之間 3 名、41 歲至 50 歲之間 3 名、51

歲至 60 歲之間 5 名,學歷皆是大學肄業。校內華文教師年齡普遍偏高,需要

更多年輕華文教師加入。

- 114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該校反應役男的課室經營管理欠佳,上課秩序很不好,上課聲音也很小聲,

班上學生並不多,易男比較缺乏耐心。役男也抱怨,一天要連續上 100 分鐘,

站著腳很酸,需要再磨練。9

4. 中山中學

1926 年創立,位於馬尼拉中國城王彬街一帶,距離菲華文教中心、校聯、

聖公會中學步行約 10 分鐘。校長是李煒欽博士,華文部教師包括替代役男共

計 5 名(4 女 1 男),4 名女教師皆 60 歲以上,主任已從缺一年。全校學生 66

名,華文部學生人數 48 名,每兩個年級一個班,替代役男負責教導中三、中

四之 9 名學生。

因學生人數少,教室座位可排成ㄇ字形,上起課來容易掌握所有學生的學

習狀況。而且學生喜歡在替代役教師帶動的遊戲、分組競賽中進行學習,獎卡

制度奏效。10

5. 聖公會中學

該校為基督教學校,創立於 1918 年,幼稚園、小學、中學合計學生 1925

名,每年級四至五班,每班約 40 名。校長是吳紫薇女士,中學華文部主任是

林明哲老師,小學華文部主任是盧淑貞老師,華文老師合計 25 名。

2012 年起,學校採用能力分班,替代役男所帶班級都是後段班的學生,

班級經營很困難,即使恩威並施,學生也不配合。替代役男在教學方面認為只

照著學校的制度來走,想要調整都不行,無法提昇學生的華文能力。11

6. 靈惠學院

該校創辦於 1950 年,校址在奎松市,為基督教學校,設有幼稚園、小學

9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
〈訪視尚愛中學替代役教師紀錄〉
,2012 年 7 月 23 日。
10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
〈菲律賓僑校替代役教師座談會會議紀錄〉
,2012 年 7 月 22 日。
11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
〈菲律賓僑校替代役教師座談會會議紀錄〉
,2012 年 7 月 22 日。

- 115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及中學,於 2008 年開設大學部,更名為靈惠學院,有英文部、會計、資訊等

五個學院,提供學生專業學習。院長為陳宏濤博士(Dr. James L. Tan),華文部

由楊振炎副總主任、楊淑珠副總主任、陳美蓮主任負責。學生數逾三千名,包

括華裔子弟及非華裔學生。中學部教師 21 名,中一:七班、中二:七班、中

三:七班、中四: 七班,合計學生 1074 名。

華文部主任表示,感謝僑委會派來的替代役男皆很優秀,第一是工作態度

良好,很配合學校要求。第二是很專業,備課充足,特別是運用 PPT 教學,

利用視覺效果吸引學生注意力。在作息上亦不遲到、早退。甚至役男即使生病

還是來上課,可見役男教學負責,也很關心學生,改考卷也不會改錯。他們剛

來的時候,學校原以為教室秩序一定是亂糟糟的,結果班上井然有序,學生很

尊敬役男老師。役男們不但學歷高,知識也很好,學校舉辦朗誦比賽,役男還

特別抽時間幫學生正音。12

二、支援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

僑務委員會為鼓勵國內大學院校華語文相關系所學生赴東南亞及東北亞

地區僑校從事華語文教學實習及研究,以充實僑校師資並協助推展海外華語文

教育,特訂定「僑務委員會鼓勵國內大學院校選送學生赴海外僑校從事華語文

,於 2010 年 10 月 15 日發布。2011 年至 2012 年僑委


教學實習補助作業要點」

會派送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 15 名至菲律賓華文學校實習。
(一)遴派方式
首先由國內大學院校華語文相關系所主動與在僑務委員會登記有案之菲

律賓華文學校聯繫,雙方達成協議後,同一所華文學校以 3 名華語文教學實習

12
歷年役男中不乏擁有博、碩士學位者,且有多位在臺灣即已獲得大學、中學、小學教師證
書,具有多年教學經驗。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 〈訪視菲律賓靈惠學院替代役教師座談
會會議紀錄〉,2012 年 7 月 24 日。

- 116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教師為原則,於每年 2 月 28 日前由國內大學院校華語文相關系所備妥資料,

向僑務委員會提出申請。僑務委員會收到各校申請資料後,組成審查委員會審

查,並於當年 3 月 31 日前函覆各校。
(二)服務情形
1. 尚愛中學

實習教師教學的班級是中一及小二,學生對於運用多媒體和第二語言教學

的方式,普遍反應不錯,小二學生尤其反應熱烈。教授中一時,除了透過一些

多媒體增強學習興趣外,宜經常提出問題訓練學生思考。教授小二時,需不斷

的帶動唱歌、唸童謠,藉由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反應與效果

很好。13

實習教師心得如下:

(1) 學生來源多元

學生來自於臺灣、中國大陸、香港、韓國、菲律賓當地,因此往往在一個

班級內可以聽到多種不同的語言。

(2) 學習動機不高

華語在當地並非日常用語,亦非升學科目,因此學生學習的意願不高,即

使父母灌輸學習華語對未來就業很有幫助,但是學生真正聽進去的很少,而且

高年級的學習意願又比低年級低。

(3) 教學方法不合宜

大部份教師採用傳統的第一語言教學,上課的模式大多是請學生唸課文、

圈課文生詞、解釋生詞、造詞、抄寫生詞和課文和默背整篇課文。這種第一語

言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困難及無趣,而降低學習意願。少部份年

13
中原大學遴派前往尚愛中學之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係該校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班一年級研
究生,其人格特質非常熱心、勤快、細心,為人處事及專業學養俱佳。郭宗翰, 〈菲律賓馬
尼拉尚愛中學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頁 4,2012 年 3 月 19 日。

- 117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輕教師因參加在臺灣舉行的華語教師研習活動,採用第二語言教學法,經常會

使用遊戲的方式維持學生的專注力和學習興趣,並運用字卡、圖卡、肢體語言

教學法和多媒體工具來輔助教學。

(4) 華文上課時間受到擠壓

學校在教學方面雖分成兩個部門,但實際上華文部除了負責華文課的教學

規劃外,其他科目的課程規劃全都歸屬英文部,因此,學校的活動大多是由英

文部規劃舉辦。每當活動時間不夠時,英文教師往往都借走華文課的時間,而

且很少事前告知。

(5) 家長經常對華文教師施壓爭取成績

菲律賓的大學非常重視中學生所有的在校成績。但因華校學生抱持著消極

的態度學習,華文的成績往往最差。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在中學畢業後能

繼續往好的大學深造,經常會和華文教師爭論其孩子的成績,造成教師之困

擾。

(6) 督課制度的負面影響

督課制度在菲律賓的華校相當盛行,本是在課後由教師輔導學生課業,但

因學生只要上督課教師的課及閱讀督課教師發的講義就能考高分,所以正常上

課時都不認真。督導教師也經常向正常任教之教師索取考試題目,再三確認是

否為考題。14

2. 丹轆建德學校

該校於 1998 年設立幼稚園、2003 年設立小學部、2009 年設立中學部,學

生共計 127 名。校長是王坤源老師、華文部主任是林錦秀老師。2012 年,華

文部除 3 名替代役男外,另有 4 名教師,其中 3 名為 51 歲以上,高中學歷 2

名、專科學歷 2 名。該校是由一貫道道親設立的學校,學生由華裔子弟、菲籍

14
郭宗翰,〈菲律賓馬尼拉尚愛中學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
,頁 4-5,2012 年 3 月 19 日。

- 118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與華人混血,以及純菲律賓人組成。華文教師均未受過專業的教師培訓,在該

校任教之前,並無任何教授華語的相關經驗。因缺少任何與二語教學相關的教

學背景,所以在選擇教材方面,採用了康軒所出版的小學課本,直到 2011 年

中原大學派遣兩位實習教師抵達以後,才以《生活華語》作為輔助教材。

實習教師心得如下:

(1) 教法不妥

對於二語學習者來說,用第一語言學習方式固然可以很快速的讓學習者記

憶,但學習者本身不懂文意就算背誦再多課文也沒有效果。15

(2) 教材不宜

對一語學習者來說,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比二語學習者來的好,因學習者處

於一語環境之中,自然而然「習得」語言,反之,二語學習者未處於目的語之

環境,故只能用「學習」語言來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在設計一語教材時,口

語交際能力並不是首要的編寫內容,而是以閱讀、文字組織能力為主,進而激

發個人潛能發展。但我們所知市面上出版的二語教材,其首要是鞏固學習者的

口語交際能力,增加學習者的溝通能力,故語言材料必須來自真實的材料,才

能正確地使用語言達到交際目的。因為成長背景和文化上的差異,康軒版部分

課文的情節和內文對學生來講是很難體會和習得的。以康軒版《國語(4 下)》

為例,第二課「平溪放天燈」
、第六課「媽祖遶境行」
、第七課「走進蒙古包」、

第十一課「臺灣昆蟲知己─李淳陽」,對於生長於菲律賓的學生而言,實在難

以體會。16

3. 靈惠學院

實習教師於一年之內在幼稚園、小學部、中學部、大學部課堂上觀課,並

15
張瀞元,〈菲律賓丹轆建德學校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
,頁 43,2012 年 2 月 21 日。
16
梁君宜,〈菲律賓丹轆建德學校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
,頁 6,2012 年 2 月 21 日。

- 119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同步在上述部門進行教學工作。實際情形為每三個月輪替在幼稚園、小學、中

學、大學及華語中心觀課、教授華語文,也協助學校行政事務,如在圖書館分

類管理中學部華語文書籍、協助製作 PPT 教材、於華語文中心招收學生等。

各部門停留時間分別為:幼稚園 2011 年 8 月至 10 月、小學部:2011 年 8 月至

11 月、中學部:2011 年 11 月至 2012 年 3 月、大學部: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7 月、圖書館行政:2012 年 4 月、華語中心:2012 年 4 月至 7 月。實習心

得如下:

(1) 課堂經營管理不善

最需要改善的就是課堂的經營管理,在課堂上花最多心力的就是在管理秩

序上,因為只要未「建立原則」
,並且「嚴格實施」
,就無法壓制住學生,教室

總是一片鬧哄哄的,無法讓學生乖乖聽課,不管進行甚麼活動、遊戲,學生們

都興致缺缺,完全沒有學習動機,這是實習教師最感到挫折的。17

(2) 生活中缺乏華語環境

菲國的華語文教育普遍受到菲律賓政府菲化政策的影響,是造成菲律賓華

文教育低落的外在環境因素,也因學生的家庭背景為華人移民菲律賓,也已經

過了好幾代,且家長大多經商,事業繁忙無暇照顧子女,多數華人家庭都僱請

菲傭照顧小孩,結果這些華人的下一代從小接觸到的盡是菲腔菲語,童年的玩

伴也是以菲人居多,久而久之菲語已經內化成為這些年輕華人的第一語言。甚

至家長要用華語、閩南話跟子女溝通也不易,最後也只好跟自己的子女說菲語。

所以在學校雖然大多數的老師皆能以華語教學,但較可惜的是課堂中仍需要用

到菲律賓話或福建話傳達訊息。未解決上述問題,學校可安排學生前往臺灣,

並在臺灣參加各項活動及營隊,目的在於讓學生有較好的語言環境。該校大二

學生結束在臺灣遊學活動後表示,成效極好。若依程度分班,就是讓程度為《視

17
紀潔,<菲律濱基督教靈惠學院實習報告>,頁 13、14,2012 年 7 月 31 日。

- 120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聽華語》第 2 冊的學生參予臺灣遊學計畫,不僅讓學生紮實地學習華語,且在

完成一定的冊數之後,能將語言使用在實際的生活環境裡,將會增加學生學習

動機,並在循序漸進學習當中獲得成就感。18

(3) 家長與學校聯繫不夠

家長與學校間無法有效溝通,雖然有連絡簿交代作業及考試,但一週寫一

次的次數似乎過少,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及連結因此不夠,解決方式可以比

照臺灣,每天要求學生攜帶聯絡簿回家,要求家長簽名,甚至可以隨聯絡簿檢

附學習單,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避免使教師一肩擔起學生教育責任。

(4) 學生考試作弊猖獗

學生各種考試的作弊情況猖獗,幾乎防不勝防,功課好的幫功課不好的,

考卷傳來傳去,也完全不把教師放在眼裡,當教師懷疑時,學生只要堅持沒有

或是用教師不懂的菲語帶過就好,學生這種情形已經習慣了,其他校內教師除

非有明顯的證據,否則也都睜一直眼閉一隻眼。

(5) 學生未依能力分班

因為程度不一而造成學生學習成效不彰,實屬可惜。若能讓學生在開學前

先依據華語能力檢測成績分班,依學生程度給予不同的教材,則能讓學生學習

更有成效,避免發生程度不好的學生跟不上、程度太好的學生覺得上課無聊之

情形。

肆、結論

經由在菲律賓華文學校一年的歷練,對於教育替代役男及華語教學實習教

師,在課堂經營管理、教學教法、教材運用、測驗評量、教育行政、異國社會

文化的適應等各方面的知能皆助益良多。相對而言,華校方面也因這些新血的

18
紀潔,
〈菲律濱基督教靈惠學院實習報告〉
,頁 20,2012 年 7 月 31 日。

- 121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輸入,使得教法開始活潑,人力不足的困境也逐漸紓解。然而,畢竟華校大多

數華文教師並無華語文教學之專業背景,再加上華文並非升學科目,校園外更

非華語環境,若無適當之對策,結束在菲律賓的服務,挫折感也是如影隨形跟

著這些教育替代役及華語教學實習教師。因此,建議如下:

一、依據華語能力分班:每個學生因其不同的家庭背景、華語使用的程度,

其華語能力也會因此有所不同。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在入學前先幫學生做個

能力檢定,把程度相近的學生分在一班,相信教師能減少一些因為班級學生程

度差異太大所帶來的備課及教學困擾。學生之間也會因為彼此程度接近,透過

在學習上相互合作與競爭,華語能力會進步得比較快。

二、上課時介紹一些世界各國學生學習華語的現況,讓學生了解學習華語

的重要性:菲律賓學生缺乏學習華語的動機主要是因為華語在日常生活中幾乎

用不到,因此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學好華語對他們有什麼樣的重要性,接著舉其

他各國學生學習華語的實際情形,讓學生了解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學華語,刺激

學生學習華語的動力。

三、在學期開始前華文部與英文部先召開課程會議,討論課程活動時間的

規劃:大部分的學生放學回到家後,因為缺乏練習說華語的環境,所以回到家

後幾乎不使用也鮮少會主動複習華語。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天 100 分鐘的華文

課更顯得彌足珍貴,若是常常被借去參加英文部舉辦的活動,學生學習華語的

成效及意願又會降低。因此在每學期初時,華文部跟英文部的老師應該集合開

一次會,把可能會舉行的活動,以及大概所需的練習時間先分配好,如此一來,

比較不會有華文課上課上到一半學生被借走的情況發生。

四、每個學期舉辦一次教學觀摩會,請家長到校了解學生學習華語的情形:

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學習華語的情形,以及讓家長明白教師

在課堂上教些什麼樣的內容。家長如果有問題,或是一些具體的建議可以提供

- 122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給教師。假使家長也有興趣想學華語,教師也可以藉此機會做一些簡單的指導,

讓家長回到家後能陪伴學生一起學華語。

五、正式教師和督課教師一起合作,讓學生不再只是為了考試而讀華語:

每堂華語課結束時,教師可以只派一些作業要學生完成,如果學生在寫作業的

過程中有不會的地方,便可以請督課老師協助。此外,教師可以將每次上課的

資料同時準備一份給督課老師,請督課老師針對該堂課較難的內容再幫學生複

習一次。或是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百分之八十的課程,百分之二十留給督課老師

上,剩下的課堂時間教師帶學生做一些活動,如教唱華語流行歌曲、說故事競

賽、剪紙等等,相信這些活動都能加強學生學習華語的興趣。

六、對實習學生而言,不光只是提升教學經驗、教學技能、班級經營與管

理的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對菲律賓華文教育的認識,且體驗到不同的文化風俗,

拓增國際視野,對於實習教師日後在求職或是人生體驗上都是一個珍貴的經驗。
19

七、建議華校針對剛入學或零起點、初級程度學生採取第二語言教材、教

法,先將學生基本的語法、詞彙能力鞏固好,再予以延伸更難的學習內容,甚

至採取沉浸式教學,除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外,並兼顧強化學生華文的深度。
20

19
郭宗翰,〈菲律賓馬尼拉尚愛中學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頁 15-16,2012 年 3 月 19 日。
20
梁君宜,〈菲律賓丹轆建德學校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45-46,2012 年 2 月 21 日。

- 123 -
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參考文獻

〈內政部公告民國 97 年役男申請服一般替代役之對象條件及相關作業規定〉

發文字號:內授役甄字第 0970830074 號,發文日期:2008 年 2 月 18
日。
〈內政部公告民國 100 年役男申請服一般替代役之對象條件及相關作業規定〉,
發文字號:內授役甄字第 1000830035 號,發文日期:2011 年 2 月 1 日。
朱煥芝,〈淺談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潛在危機和解決策略〉,《科教文匯 》2011
年第 11 期。
何懿,《菲律賓華教透視和思考》,馬尼拉: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2006
年。
邱秀慧,〈菲律賓基督教靈惠學院實習心得報告〉,2012 年 7 月 31 日。
紀潔,〈菲律賓基督教靈惠學院實習報告〉,2012 年 7 月 31 日。
高崇雲、高欣、高鵬翔,〈海外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報》
第 6 期,2010 年 10 月。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訪視培德學校替代役教師紀錄〉,2012 年 7 月 23
日。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訪視尚愛中學替代役教師紀錄〉,2012 年 7 月 23
日。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訪視中山中學替代役教師紀錄〉,2012 年 7 月 24
日。
夏誠華、廖宜瑤、張榮顯,
〈菲律賓僑校替代役教師座談會會議紀錄〉
,2012 年
7 月 22 日。
黃端銘,
〈華校學生減少問題初探〉
,《菲律賓華文教育綜合年鑒(1995-2004)》,
馬尼拉: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2009 年 1 月。
黃棟星,〈菲 200 萬華人紮根主流社會〉,《巴基斯坦中文網》,2012 年 5 月

- 124 -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困境與出路-從教育替代役男、華語文教學實習教師切入

30 日。
郭宗翰,
〈菲律賓馬尼拉尚愛中學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
,2012 年 3 月 19 日。
梁君宜,〈菲律賓丹轆建德學校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2012 年 2 月 21 日。
張榮顯、錢克偉,〈訪談僑務委員會楊慧萍專員紀錄〉,2012 年 7 月 20 日。
張榮顯,〈訪問菲律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曾琇鈺副主任紀錄〉,2012 年 7 月 31
日。
張瀞元,〈菲律賓丹轆建德學校華語教學實習結案報告〉,2012 年 2 月 21 日。
彭家法,
〈對菲律賓華語教師培訓原則的思考〉
,《海外華文教育 》第 26 卷第 1
期,2006 年 3 月。
http://www.chineseinpk.com/chineseinpk/Ne.Asp?id=4332,2012/10/06。
http://blog.huayuworld.org/gracecollege/16108/2009/09/09/40030,2012/10/10。

- 12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