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年第 3 期

2023 税务与经济 ,
No. 3 2023
(总第 248 期) Taxation and Economy (
Serial No. 248 )

城乡居民保能降低农村
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吗?
———基于 PSM-DID 的实证分析
李盛基 ,商明贺 ,周十同
1 2 3

(长春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51)


[摘 要]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 ~ 2018 年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期望贫困脆弱性(VEP)
测算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状况,同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
察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显示,农户参加城乡居民保具有缓解农村低收
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家庭人均纯收入、
家庭人均消费、受教育年限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我国应利用贫困脆弱
性等事前概念构建脱贫质量的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城乡居民保保费减免补贴措施,鼓励农村低收入家庭应
保尽保、提高缴费水平。还要通过商业保险发展个体养老保险计划,形成多支柱养老保障格局,充分发挥
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
[关键词]城乡居民保;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
[中图分类号]F323.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9339(2023)03 - 0091 - 08
一、引 言
年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2020
然而,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消失,农村低收入家庭仍然面临着疾病、自然灾害、突发事故
等外部风险冲击,极易出现返贫现象。因此,防范农村低收入家庭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持
续、稳定脱贫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命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城乡居民保”)是社会保障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居民抵御养老风险冲击的重要社会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保在降低
贫困发生率、减少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背景下,不仅
需要关注农村低收入家庭防止返贫,更应关注农村低收入家庭未来陷入贫困脆弱性的风险。
本文从贫困脆弱性和城乡居民保的减贫效应两方面来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为检验城乡居民
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第一,贫困脆弱性的概念及测算方法。Pritchett 认为贫困脆弱性是家庭在未来某一时段内至少一次
陷入贫困陷阱的可能性。[]Chaudhuri 等、Kuhl、Calvo 等认为贫困脆弱性是指当遭受到风险冲击之后,家庭

在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或其福利水平降至最低标准的概率,[ ]李小云等认为贫困脆弱性是农户遭受 2 -4

[收稿日期]2023 - 02 - 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JL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71973022);吉林省教育厅
社会科学项目(JJKH20200692SK)
[作者简介]李盛基,男,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商明贺,女,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周十
同,男,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91
打击时承受风险或抵御风险能力的状况。[]贫困脆弱性是判断个体或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具有 5

前瞻性特点,能够预判个体或家庭遭受冲击时贫困发生的概率。贫困脆弱性主要包括风险暴露脆弱性
(VER)、期望效用脆弱性(VEU)和期望贫困脆弱性(VEP)等三种测度方法。[, ]VEP 通过测算个体或家 2 6 -7

庭期望福利水平在未来一段时期低于贫困线的概率来测度贫困脆弱性,可以对贫困进行事前识别与预判,
有效弥补传统的事后确定贫困的缺陷,具有前瞻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8

第二,城乡居民保的减贫效应。一种观点是城乡居民保作为公共转移支付的手段能够缓解农村家庭
贫困脆弱性。李齐云和席华认为城乡居民保在农村参保家庭中发挥着抵御收入风险的作用,并且可以降
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沈冰清和郭忠兴、张召华等、王建英等认为城乡居民保制度具有降低农村家

庭贫困脆弱性的效果。[ ]另一种观点是城乡居民保作为社会保障政策并未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
10 - 12

樊丽明和解垩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没有任何影响。[ ]朱火云认为城乡居民 14

保有助于减少农村家庭收入贫困,但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不显著,[ ]而田子和解垩、王增文和胡 15

国恒通过研究发现,城乡居民保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较弱。[ ] 16 - 17

综上,学者们从贫困脆弱性角度研究了城乡居民保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然而,城乡居民保
是否可以减少农村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脆弱性仍存在争议。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文献多使用固定效应
模型、双重差分法及倾向得分匹配法等单一的方法估计城乡居民保的减贫效应;在研究对象方面,现有文
献主要以农村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城乡居民保的减贫效应,忽视了家庭特征因素的减贫效应。因此,
本文以农村低收入家庭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 ~ 2018 年的数据,使用期望贫困
脆弱性方法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考
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40% 、50% 和 60% 三种贫困标准下,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
困脆弱性的影响,期望能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二、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城乡居民保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保障农村家庭基本福利的一项重要制度,还是提
高农村家庭抵御风险冲击的重要措施。城乡居民保通过物质资本、可行能力、家庭特征、社会资本等多种因
素影响着农村低收入家庭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在物质资本方面,城乡居民保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居
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不确定等风险,成为平滑农村居民终身收入与消费的支撑点,使其家庭在遭受风险冲
击时,由于获得了一定的转移支付补助,不至于在短时间内陷入极端贫困状态,从而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在
可行能力方面,农村低收入者通过获得的养老金补助,可以增加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提高健康人力资本投资
水平,从而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冲击,进而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中有
多位丧失劳动能力者或者老年人时,城乡居民保可以为其家庭提供一定的养老金补助,有利于减轻农村低收
入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助于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 ]在社会资本方面,人情礼金支出具有缓解结 12

构型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社会声望越高,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明该农户的经济成就或者其职业地位越高,其
所能掌控的社会资源质量会更好,因此当这类农户面对不确定事件时,其可获得的帮助力度就会越大。
基于此,本文假设城乡居民保有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
本文以期望贫困脆弱性(VEP)方法,选取户主受教育年限、人情礼金支出、家庭人均消费、家庭规模、
家庭中患慢性病人数、家庭中劳动力人数、家庭负担比、生活满意度等特征变量测度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
脆弱性。[]贫困脆弱线常用的设定方法为国家贫困线、50% 脆弱线标准、29% 脆弱线标准。[ , ]本文选
2 10 18 - 19

择 50% 这一脆弱线标准,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将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大于或者等于 50% 这一脆弱线标准时,


认为该家庭具有贫困脆弱性。
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户是否参加城乡居民保存在“自选择”问题,这使得回归模型会
出现遗漏因素,造成回归结果出现内生性,若不能解决好内生性所带来的估计偏差,回归结果可能会出现
有偏估计。为了得到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的无偏估计,本文采用双重差分倾向
得分匹配法检验城乡居民保的净减贫效应。为了考察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构建固定效应模型:
V = β + β E + αX + μ + λ + ε
it 0 1 it it i t (1)
it

92
模型(1)中,V 是第 i 个农村低收入家庭在第 t 期的贫困脆弱性,E 是第 i 个农村低收入家庭在第 t 期参加
it it

城乡居民保的情况。X 是一系列随时间和家庭变动的控制变量,μ 为个体固定效应,λ 为时间固定效应,ε 为


it i t it

随机扰动项。系数 β 为参加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净效应,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估计量。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CFPS 现已开展了五轮全国性、大规模、多学科的社会跟踪
调查,目前已开放的数据分别为 2010、2012、2014、2016 和 2018 年五年的数据。本文选用中国家庭追踪调
查(CFPS)2014、2016、2018 三年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数据匹配与整合。本文使用 CFPS2014、2016、2018 三年的家庭经济数据库、成人数据库和少儿数
据库。由于 CFPS 没有定义家庭户主,将最熟悉家庭财务的成员“财务回答人(RESP1PID)”作为家庭户主,
运用 STATA15. 1 软件,以家庭样本编码(FID)和财务回答人(RESP1PID)为唯一识别变量,将家庭经济数据
库、成人数据库和少儿数据库进行匹配与整合,删除家庭样本编码和财务回答缺失的样本。由于本文要进行
三年数据的追踪,因此,保留在 2014、2016 和 2018 三年都参与调查的家庭。其次,样本筛选。剔除问卷选项
为“不知道”和“拒绝回答”的样本并保留农村样本。之后,采用相对收入标准,以收入水平最低的 40% 农村
家庭作为农村低收入家庭样本,保留并追踪 2014 年人均家庭收入处于当年农村收入最低 40% 范围内的农 ①

村家庭样本。[ ]最后,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对于数据中是否参加城乡居民保、人均家庭纯收入、受教育
20

年限等重要变量存在缺失值的样本直接剔除。同时剔除存在异常值的部分指标。通过上述数据处理过
程,最终形成了包括 3408 个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三年平衡面板数据,每年的样本量为 1136 个。
(二)变量定义
表 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2014 年 2016 年 2018 年
变量 定义 均值 均值 均值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贫困脆弱性 1 未来陷入贫困概率 40% 标准下,家庭
1. 000 0. 290 0. 270

被解释变量 贫困脆弱性 2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未来陷入贫困概率
50% 标准下,家庭
1. 000 0. 470 0. 470

贫困脆弱性 3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未来陷入贫困概率
60% 标准下,家庭
1. 000 0. 660 0. 630

解释变量 城乡居民保 参加城乡居民保 = 1,反之,未参加 = 0 0. 230 0. 350 0. 300


家庭人均收入 家庭人均纯收入取对数 7. 670 8. 620 8. 800
物质资本 家庭人均消费 家庭人均消费取对数 7. 990 8. 170 8. 050
政府补助 获得政府补助 = 1;反之,未获得 = 0 0. 790 0. 680 0. 680
受教育年限 接受教育的年限长度 4. 950 5. 140 5. 180

可行能力 生活满意度 满意非常不满意 = 1,不满意 = 2,比较满意 = 3,很 3. 680 3. 550


= 4 ,非常满意 = 5
4. 050

慢性病人数 家庭中患慢性病的人数 0. 410 0. 460 0. 440


劳动力数量 家庭中劳动力人数 1. 630 1. 560 1. 150
家庭特征 家庭规模 家庭的人口总数 3. 770 3. 770 3. 590
家庭负担比 儿童和老人占家庭人口比重 0. 480 0. 490 0. 220
人情礼金支出 人情往来收礼取对数 5. 300 6. 390 6. 140

社会资本 中共党员 是 = 1 ,反之,否 = 0 0. 080 0. 080 0. 100

社会信任 非常不信任 = 1 ,不信任 = 2 ,比较信任 = 3 ,很


信任 = 4,非常信任 = 5 1. 720 1. 640 1. 99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4、2016 和 2018 年数据整理所得;下表同。


① 2014 年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最低 40% 界限为 6604. 4 元。
93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是期望贫困脆弱性(VEP)方法测度的农村低收入家庭陷入贫困脆弱性的
1.
概率,即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程度。
2. 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是参加城乡居民保,即农户参加城乡居民保赋值为 1 ,反之,农户未参加城乡
居民保则赋值为 0。
3.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选择影响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变量,主要包括物质资本、可行能力、
家庭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层面的变量。如表 1 所示。
四、估计结果分析
(一)贫困脆弱性测算结果
本文选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40% 、50% 和 60% 三条贫困线标准测算农村低收入家庭贫
困脆弱性。同时,选取 50% 脆弱线标准,认定农村低收入家庭若贫困脆弱性高于 50% 脆弱线时,该农村低
收入家庭视为贫困脆弱家庭。
表 2 不同贫困线标准下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测算结果
贫困线标准 2014 年 2016 年 2018 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40% 1. 000 0. 290 0. 27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50% 1. 000 0. 470 0. 47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60% 1. 000 0. 660 0. 630
国家贫困线 2300 元 0. 944 0. 060 0. 061

如表 2 所示,从总体来看,随着贫困线标准的提高,贫困脆弱家庭的占比也在增加,这表明脱贫攻坚已
经取得历史性成效,但贫困线标准仍有很大调整空间,可以考虑适度调整贫困线标准。在不同贫困线标准
下,农村贫困脆弱家庭占比呈现出逐期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40% 贫困
线标准下,2014 年农村贫困脆弱家庭的占比由 2014 年的 100% ,下降至 2018 年的 27% ,这进一步表明我
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同时,农村脱贫家庭防止返贫的能力有所增强。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60% 贫困线标准下, 农村贫困脆弱家庭的占比也明显下降,但是仍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二)固定效应估计结果
通过豪斯曼检验判断,本文的面板数据适用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 3 所示,在不同贫困
线标准下,城乡居民保呈现出显著的减贫效应,这表明农村低收入家庭参加城乡居民保可以降低其贫困脆
弱性水平。
表 3 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固定效应估计结果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变量 收入中位数 40% 收入中位数 50% 收入中位数 60%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 *** *** *** *** ***
- 0. 151 - 0. 136 - 0. 106 - 0. 094 - 0. 073 - 0. 069
城乡居民保 (0. 020) (0. 016) (0. 019) (0. 015) (0. 017) (0. 013)
*** *** *** *** *** ***
- 0. 206 - 0. 152 - 0. 170 - 0. 129 - 0. 129 - 0. 102
家庭人均纯收入 (0. 008) (0. 006) (0. 008) (0. 006) (0. 007) (0. 005)
*** *** *** *** *** ***
- 0. 078 - 0. 011 - 0. 077 - 0. 018 - 0. 053 - 0. 018
受教育年限 (0. 012) (0. 001) (0. 011) (0. 001) (0. 010) (0. 001)
*** *** *** *** *** ***
- 0. 056 - 0. 057 - 0. 057 - 0. 055 - 0. 048 - 0. 048
家庭人均消费 (0. 006) (0. 004) (0. 005) (0. 004) (0. 005) (0. 003)
Observations 3408 3408 3408 3408 3408 3408
R - squared 0. 442 - 0. 368 - 0. 277 -
Number of resp1pid 1136 1136 1136 1136 1136 1136
year pid FE YES - YES - YES -
检验
Hausman 288. 70 *** 211. 12 *** 120. 50 ***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分别代表在 10% 、5% 和 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①

① 由于篇幅所限,部分控制变量和常数项系数并未列出,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
94
由表 3 可知,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均消费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均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越好,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
越强,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就越低。[]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教育带来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了个体的竞争力,因此,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越
高,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就会越低。
(三)PSM - DID 估计结果
为确保 PSM - DID 模型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以半径为 0. 01 的半径匹配法,匹配实验组和控制组
间的样本。检验结果如表 4 所示,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样本不存在显著特征差异,匹
配达到预期效果,这说明数据适合 PSM - DID 模型且估计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表 4 平衡性检验结果
均值 标准偏差 偏差消减 t 检验
变量 样本
实验组均值 控制组均值 (% ) (% ) t p > |t|

匹配前 8. 448 8. 394 4. 8 0. 640 0. 523


家庭人均纯收入 - 74. 0
匹配后 8. 458 8. 552 - 8. 4 - 0. 910 0. 363

匹配前 5. 626 3. 789 45. 4 6. 000 0. 000


受教育年限 69. 7
匹配后 4. 772 4. 215 13. 8 1. 480 0. 140

匹配前 8. 141 7. 545 32. 0 4. 880 0. 000


家庭人均消费 84. 3
匹配后 8. 082 7. 988 5. 0 0. 630 0. 530

表 5 不同贫困线下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 PSM - DID 估计结果


阶段 组别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中位数 40% 收入中位数 50% 收入中位数 60%
控制组 C 1. 000 1. 000 1. 000
before 实验组 T 1. 000 1. 000 1. 000
T-C 0. 000 0. 000 0. 000
控制组 C 0. 477 0. 739 0. 877
after 实验组 T 0. 341 0. 565 0. 712
T-C - 0. 136 - 0. 174 - 0. 166
*** *** ***
DID - 0. 136 - 0. 174 - 0. 166
值 t 1. 99 2. 73 3. 20
协变量 是 是 是
样本数 825 825 825

注:*、**、***分别代表在 10% 、5% 和 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如表 5 所示,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50% 贫困线标准为例,农村低收入家庭参加城乡居
民保,其贫困脆弱性比未参加的农村低收入家庭降低了 0. 174,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农村低收入
家庭参加城乡居民保可以改善其生活条件,同时增强其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从而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
贫困脆弱性,对于持续脱贫具有积极作用。
(四)稳健性检验结果
1. 基于匹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 PSM - DID 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按照 1:1 最大距离为 0. 05 的邻近匹配法和默认带
宽的核匹配法对三种贫困线标准下的初始样本重新进行匹配并再次进行 PSM - DID 估计。如图 1 所示,
从近邻匹配前后倾向得分的共同支撑范围可以看出,样本匹配后共同支撑范围较为重合,满足共同支撑假
设。如图 2 和图 3 所示,实验组和控制组样本的倾向得分在匹配前差异较大,经过核匹配后,实验组和控
95
制组样本的差异减小,这表明样本通过平衡性假设检验。

图 1 倾向得分的共同支撑范围 图 2 匹配前核密度 图 3 匹配后核密度


如表 6 所示,在更换匹配方式后,PSM - DID 结果相差不大,且具有一致性,城乡居民保仍对农村低收
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表 6 基于更换匹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近邻匹配与核匹配 PSM - DID 估计结果
核匹配 近邻匹配
阶段 组别 可支配收入中 可支配收入中 可支配收入中 可支配收入中 可支配收入中 农村居民人均
农村居民人均 农村居民人均 农村居民人均 农村居民人均 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中
位数 40% 位数 50% 位数 60% 位数 40% 位数 50% 位数 60%
控制组 C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before 实验组 T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T-C - 0. 000 - 0. 000 - 0. 000 - 0. 000 - 0. 000 - 0. 000
控制组 C 0. 484 0. 734 0. 875 0. 486 0. 735 0. 876
after 实验组 T 0. 212 0. 364 0. 544 0. 214 0. 369 0. 550
T-C - 0. 272 - 0. 370 - 0. 331 - 0. 272 - 0. 366 - 0. 325
DID - 0. 272 *** - 0. 370 *** - 0. 331 *** - 0. 272 *** - 0. 366 *** - 0. 325 ***
值 t 7. 23 9. 33 8. 75 7. 13 9. 12 8. 57
协变量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样本数 1805 1805 1805 1767 1767 1767

注:*、**、***分别代表在 10% 、5% 和 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基于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固定效应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取国家贫困线 2300
2.
元标准下的贫困脆弱性作为新的被解释变量,重新进行固定效应模型估计,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结果如表 7 所示,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国家贫困线 2300 元标准下的贫困脆弱性之后,城乡居民保对农村
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表 7 更换贫困线的稳健性检验:国家贫困线的固定效应估计结果
变量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 0. 155 *** - 0. 136 ***
城乡居民保 ( 0. 021 ) ( 0. 016 )
- 0. 211 *** - 0. 147 ***
家庭人均纯收入 ( 0. 009 ) ( 0. 006 )
*** ***
- 0. 048 - 0. 043
家庭人均消费 ( 0. 006 ) ( 0. 004 )
Observations 3408 3408
R - squared 0. 415 -
Number of resp1pid 1136 1136
year pid FE YES -
检验
Hausman 400. 54 ***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分别代表在 10% 、5% 和 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①

① 由于篇幅所限,部分控制变量和常数项系数并未列出,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
96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立足于 2020 年后我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的现实需要,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
PS)2014 ~ 2018 年三期平衡面板数据,
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定量分析了
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第一,农村地区在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40% 、50% 和 60% 三种贫困线标准下,农村低收入贫困脆弱家庭的占比都在逐期下降。
第二,参加城乡居民保具有有效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未来陷入贫困
概率的作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40% 、50% 和 60% 三种贫困线标准下,参加城乡居民保使得农
村低收入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分别显著下降 13. 6% 、17. 4% 和 16. 6% ,城乡居民保具有良好的减贫效应。
第三,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人均消费、受教育年限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的负向
影响,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越高,贫困脆弱性越低。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利用贫困脆弱性等事前概念构建脱贫质量的监测预警体系。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开展过
程中,不应仅关注当前贫困,更应该以前瞻性视角考虑家庭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
本、家庭特征、社会资本的脱贫质量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脱贫质量。
第二,采取城乡居民保保费减免补贴措施,鼓励农村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提高缴费水平。应通过大
力宣传参保重要性以及实施保费减免政策来切实提高农村低收入家庭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参保率;提高缴
费水平能够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水平,进而提高城乡居民保平滑收入风险的能力,反过来促进城乡居
民保缓解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加快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
第三,重视商业养老保险,形成多支柱养老保障格局。由于城乡居民保作为基础养老金其保障水平有
限,无法充分满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养老需求,应通过商业保险发展个体养老保险计划,形成多支柱养老
保障格局,从而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进而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
[参 考 文 献]
[1]Pritchett L,Suryahadi A,Sumarto S. Quantifying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A proposed measure,applied to indonesia[M].
[S. N. ]: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00.
[2]Chaudhuri S,Jalan J,and Suryahadi A. Assessing household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from cross-sectional data:A methodol-
ogy and estimates from Indonesia[R]. Columbi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2002.
[3]Kuhl J. Disaggregating household vulnerability-analyzing fluctuations in consumption using asimulation approach[J]. Manu-
script Institute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2003 , 34 (2 ): 2 - 5.
[4]Calvo C,Dercon S. Measuring individual vulnerability [J].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2005,229
(3):1 - 30.
[5]李小云,等.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J]. 中国农村经济,2007,(4):32 - 39.
[6]Ligon E,Schechter-L Measuring vulnerability[J]. Economic Journal,2003,(4):95 - 110.
[7]Dercon S. ,and Krishnan P. Vulnerability,seasonality and poverty in Ethiopia [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0 , 36 (6 ): 25 - 53.
[8]耿亚新,刘栩含,饶品样. 政府救助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 PSM-DID 方法的研究[J]. 江苏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50 - 64.
[9]李齐云,席华. 新农保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5,
(7):46 - 54.
[10]沈冰清,郭忠兴. 新农保改善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脆弱性吗?———基于分阶段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8,
(1):90 - 107.
[11]张召华,王昕,罗宇溪. “精准”抑或“错位”:社会保障“扶贫”与“防贫”的瞄准效果识别[J]. 财贸研究,2019,30
(5):38 - 47.
[12]王建英,何冰,毕洁颖. 新农保与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基于精准扶贫背景和不同贫困标准[J]. 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2022,42(3):85 - 99.
97
[13]钱力,王花. 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脆弱性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2):49 - 58.
[14]樊丽明,解垩. 公共转移支付减少了贫困脆弱性吗?[J]. 经济研究,2014,49(8):67 - 78.
[15]朱火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减贫效应评估———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J]. 北京社会科学,2017,(9):112 - 119.
[16]田子,解垩. 新农保和城居保对城乡老年人口的减贫效应: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分析[J]. 公共财政研究,2018,
(5):38 - 52.
[17]王增文,胡国恒. 社会政策能提高脱贫质量吗?———基于贫困发生率与贫困脆弱性视角[J]. 宏观质量研究,2021,
9 (4 ):1 - 14.
[18]彭继权,吴海涛,秦小迪. 土地流转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9,33(4):67 - 75.
[19]Gunther,I. ,K. Harttgen. Estimating households vulnerability to idiosyncratic and covariate shocks:A novel method applied
in Madagascar[J]. World Development, 2009 ,37 (7 ):
1222 - 1234.
[20]沈扬扬,李实. 如何确定相对贫困标准?———兼论“城乡统筹”相对贫困的可行方案[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20,(2):91 - 101,191.
责任编辑:任 玲
Ca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surance Reduce the Poverty
Vulnerability of Rural Low-Income Families ?

LI Sheng-ji SHANG Ming-he ZHOU Shi-tong ,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5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surance on poverty vulnerability of ru-
ral low-income households by using the balanced panel data of the China Family Panel Survey (CFPS)from 2014
to 2018 ,the fixed effect model and double differenc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PSM-DID). Research
shows that rural households′ particip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surance has the effect of alleviating the
poverty vulnerability of rural low-income families;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consolidating poverty alle-
viation achievements and preventing return to poverty in rural areas;family per capita net income,family per ca-
pita consumption,and years of educ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overty vulnerability of rural
low-income households . It is suggested to use ex-ante concepts such as poverty vulnerability to build a monito-
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the quality of poverty alleviation,implement insurance premium reduction and
subsidy measures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and encourage rural low-income families to participate the insur-
an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increase payment level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develop individual pension plans
through commercial insurance,form a multi-pillar pension security structure,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verty re-
duction effect of pension insurance.
Keyword: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surance;Rural Low-Income Families;Poverty Vulnerability

9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