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张天虹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蒋爱花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广泛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已经是学术写作的


题中应有之义。 曾有学者感慨, 隋唐史的研究进入了 “ 精耕细作” 的境
界, 很难有从零开始的题目了, 对于藩镇研究这样的近年来 “ 网红” 似的
选题, 海内外产生的学术观点不计其数。 作者在绪论中的学术回顾, 既顾
及了清代以来国内学者的学术成果, 也充分吸收了海外学者的观点, 梳理
全面。 社会流动问题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所谓社会流动, 指的是
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 即从某一社会阶层到另一社会阶层的变化。
社会流动使处于各阶层的人都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因此可
以减少社会冲突, 起到 “ 安全阀” 的作用。① 从社会流动的角度解析唐代
安史之乱至宋之前的河朔藩镇, 无疑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

一 河朔藩镇的再探讨

陈寅恪先生曾提出: “ 唐代中国疆土之内, 自安史之乱后, 除拥护李


氏皇室之区域, 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 尚别
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 其政治、 军事、 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
固无隶属之关系。” ② 陈氏提出河朔胡化观点之后, 对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的
影响至深, 学术积累深厚, 相关研究令人眼花缭乱。 若要推陈出新, 难度
可想而知。 关于河朔三镇和平卢、 淄青等镇的军事问题, 军将继承与中央

① 李伯重: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之 《 序言》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第 v 页。
② 陈寅恪: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上篇 《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
稿 ( 外二种) 》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第 186 页。

275
唐宋历史评论

的关系问题, 相关讨论颇多,① 而胡化、 战争以及燕赵之地原有质直风气,


导致安史乱后的士人 “ 目河朔间, 视犹夷狄” 。② 因而, 该区域的文化、 科
举、 社会流动, 也素来为学界所关注。③ 作者在传统史籍搜罗殆尽的基础
上, 做了大量的田野考查, 搜寻碑志 252 方, 最后进行分析考证。 该书正
文部分有 274 页, 参考文献和附录多达 246 页, 这体现出作者一以贯之的
严谨态度: 打破中央史观, 从藩镇本身重新加以认识, 将河北藩镇置于五
代至宋更长的时段加以定位。
本书体现的重视区域史研究早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 本书的许多论
断无论是对于藩镇本身还是对于打通唐宋断代都有极大助益。 正是在这种
视野下, 以地方社会的变革来重新检验和讨论 “ 唐宋变革论” 成为一种研
究路径。 这与传统研究中侧重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相对来
说, 区域研究对地区的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揭示程度往往更
加深入。
第一章 “ 唐五代社会流动的发展趋势” , 作者认为虽然科举制在唐代
得到了极大发展, 但是唐代依旧是一个重门第的社会, 其官员来源仍旧以
公卿士族为主, 这种入仕途径以及旧士族仍占据高位的情况, 决定了唐代
长安、 洛阳等核心区的社会流动并不强。 相比唐来说, 北宋的社会更加开
放, 延续了唐代中期以来等级制度再编造的发展趋势, 而辽金社会的门第
特征仍然比较明显。 最终作者得出了 “ 社会流动有加快的趋势, 但是幅度
似乎又比我们想象的要小” ( 第 61 ~ 62 页) 的结论。 由于中晚唐的河朔地
区与辽、 北宋的立国具有区位上的关联性, 研究河朔地区的社会流动对于

① 从早期方积六对河朔三镇的研究到新近冯金忠 《 唐代河北藩镇研究》 的出版 ( 科学出版


社, 2012) , 河朔藩镇问题历来受到重视。 可参看刘兴云 《 唐代中央对藩镇控制问题研究
综述》 , 《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1 年第 2 期, 第 10 ~ 15 页。
② 董诰等编 《 全唐文》 卷六○九刘禹锡 《 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朝散大夫检校户
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右仆射史公神道碑》, 中华书局, 1983, 第 6153~ 6155 页。
③ 如张伟然 《 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气象》 之 “ 河北” , 李孝聪编 《 唐代地域结构
与运作空间》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第 324 ~ 348 页; 李松涛 《 唐前期华北社会文化趋
势研究》 ,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大学, 2004; 刘琴丽 《 中晚唐河北举子研究》 , 《 史学集
刊》 2009 年第 4 期, 第 37 ~ 46 页; 冯金忠 《 唐代河北藩镇与地域社会》 , 《 唐都学刊》
2010 年第 5 期, 第 26 ~ 28 页; 谭凯 《 晚唐河北人对宋初文化的影响: 以丧葬文化、 语音
以及新兴精英风貌为例》 , 《 唐研究》 第 19 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第 255 ~ 286 页;
等等。

276
张天虹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理解唐以后中国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 ‘ 自为一秦’ : 河朔藩镇治下的政治、 军事与经济” , 对中晚
唐及五代初年河朔地区的经济、 军事及政治条件做了阐释。 安史之乱后,
唐廷在内忧外患之下逐渐形成了 “ 放弃河朔” 政策。 作者讨论了河朔地区
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对关系, 河朔地区充足的人口、 优越的自然环境, 以
及较为发达的农业、 商业、 手工业等, 是长期维持自治的经济基础。 招募
制、 雇佣制所带来的职业化军人以及编户齐民所带来的数量庞大的军队,
成为河朔藩镇自治的军事支柱。 节度使 “ 自署官吏” 的权力, 对文武官员
的灵活运用又带来了人才与政治上的优势。 正是在这些内外条件的综合作
用下, 河朔地区营造出一种 “ 自为一秦” 的环境, 这也使得河朔藩镇可以
成为一个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流动舞台。
第三章 “ 社会流动视野下的 ‘ 河朔故事’ ” , 开始对河朔藩镇社会流动
的具体情况展开讨论。 “ 河朔故事” 是史书中指代河朔藩镇节度使父死子
继, 朝廷不应干涉的情况。 作者将节度使世袭分为了两个阶段 (763 ~ 821、
822 ~ 914) , 讨论了 “ 河朔故事” 在这两阶段内的不同实行情况。 作者运
用了统计学与计量学的方法, 将这两个阶段内魏博、 成德、 幽州、 易定、
沧景五镇的继承情况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关于父死子继的实行
情况, 在第一阶段中, 父亲也为本镇节度使及直接从父亲手中接任节度使
的情况分别占 34. 5%及 24. 1%。 单从这一数据来看 “ 父死子继” 的执行情
况不太好, 但经过具体分析可知, 节度使的职位实际上是保持在一家一姓
的范围内的, 这体现出河朔藩镇权力中心的封闭性。 在第二阶段, 通过对
河朔三镇节度使更替的总体统计分析, 可知最高政权不再局限于一家之
中, 显示出更开放的特性。 其后, 作者对魏博、 幽州及成德予以个案分
析, 认为 “ 在河朔藩镇演变过程中, 它逐渐渗透了其他因素, 个人的才
干, 尤其是应对藩镇内外局势的能力越来越被凸显出来, 并成为新的惯
例” ( 第 148 页) 。 现实环境决定了河朔藩镇的务实倾向, 个人才能日益凸
显, 成为河朔藩镇节度使选任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 “ 河朔藩镇的 ‘ 统治阶级升降’ ” , 讨论了河朔政治精英的构成
和代际流动。 在作者的界定中, 政治精英集团由节度使、 将校、 文官 ( 幕

277
唐宋历史评论

职及州县官) 组成。 作者用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① 描述了河朔藩镇政治


精英内部成员的升降变迁以及他们从 “ 凡庶” ② 中吸收新血液的情况。 而
后又以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若干家族例如魏博镇田氏家族, 幽州镇朱
氏家族、 刘氏家族, 成德镇王氏家族进行了分析。 藩镇统治下大量中低级
幕职官和将校职位, 为中下层政治精英和凡庶子弟提供了社会流动的空
间, 在这种背景下河朔藩镇社会逐渐趋向灵活与开放。
第五章 “ ‘ 北走河朔’ 的士人: 一个重要的个案” , 以 《 李仲昌墓志》 ③
及其妻郑氏的合祔墓志④ 为核心史料, 从李仲昌这样一位 “ 北走河朔” 的
士人仕历切入, 对 “ 北走河朔” 士人的仕宦及婚姻家庭做了描述。 作者认
为这些士人的婚姻在带有士族婚姻的门第特征下, 也沾染了河朔藩镇内部
政治联姻的风气。
第六章 “ ‘ 书剑双美’ :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 对河朔藩镇社会流动
趋势和特点做了总结。 河朔藩镇内部用人越来越朝着重才干而轻家世的方
向发展, 重视军事训练及文化教育, 促成文武并重的人才培养观念, 培养
了一大批人才。 而这种观念又反过来对藩镇的社会流动产生推力, 促使一
批中下层政治精英和凡庶子弟进入藩镇体制。
除正文外, 篇幅宏大的附录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者以传统史料及各
种石刻碑志为基础, 将河朔地区包括节度使、 政治精英、 “ 凡庶” 在内的
人物加以搜集整理, 最终形成了附录二, 上文所述的第一阶段 (763 ~ 821)
共有 263 人, 第二阶段 ( 822 ~ 914) 共有 367 人, 合计 630 人。 这些数据
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藩镇内的社会流动。 附录三 《 张庭光家族世系小考》
及 《 程氏家族三考》 , 对书中使用的一些材料中做了进一步的考订。 附录
四 《 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的最新进展: 冯金忠 〈 唐代河北藩镇研究〉 评介》 ,

① 描述性统计, 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 图形以及计算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各项活


动。 描述性统计分析要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
② 即平民, 在书中指代祖上三代没有出仕的人。
③ 墓志收藏于千唐志斋博物馆, 拓片见中国文物研究所、 千唐志斋博物馆编 《 新中国出土
墓志·河南叁·千唐志斋壹》 上册第 258 号, 文物出版社, 2008, 第 258 页。
④ 见 《 唐故魏博节度判官、 监察御史里行、 赐绯鱼袋李府君 ( 仲昌) 夫人荥阳郑氏合祔墓
志铭并序》 , 吴钢编 《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 三秦出版社, 2006, 第 362 ~
363 页。

278
张天虹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显示出作者与学术界同人对话的视野。

二 社会流动的理论视角

安史之乱以后的河北藩镇与朝廷有效控制的其他地区有很多不同。 在
这种特殊环境下, 河北政治精英的社会流动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本书的
一个基本结论是在河北藩镇时期 ( 763 ~ 914) , 家世还保留着一定的影响,
但是才干在社会的升降流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河北政治精英的才
干是在河北藩镇的政治、 军事与文化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文武并重的
氛围不但造就了河北政治精英的才干, 还拓宽了河北地区社会流动的渠
道。① 笔者认为本书运用社会流动理论观察唐宋之间的历史变化, 在以下
几个方面具有学术创见。
第一, 新出史料的搜集、 征引与解读。 河北藩镇研究中传世文献如
《 旧唐书》 《 新唐书》 《 唐六典》 《 资治通鉴》 乃至 《 全唐诗》 《 全唐文》
等主流材料, 已经被前辈学者搜罗殆尽。 陈寅恪先生曾提出: “ 一时代之
学术, 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取用此材料, 以研求问题, 则为此时代学
术之新潮流。 治学之士, 得预于此潮流者, 谓之预流 ( 借用佛教初果之
名) 。 其未得预者, 谓之未入流。 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 非彼闭门造车之
徒, 所能同喻者也。” ② 作者在 《 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
河朔藩镇为中心》 一文中提出: “ 唐代河朔藩镇的个案研究学术积累深厚;
藩镇内部的官僚体系进行等第的划分也有了可能; 大量的墓志资料陆续得
到整理并集结出版, 提供了资料准备。” ③ 墓志作为埋入地下的实物史料,
虽然存在隐讳夸大等现象, 却实实在在记载了唐代的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是我们可以使用的 “ 新材料” 。
作者为此坚持踏访求碑, 知行合一。 正如在 《 后记》 中提到的: “ 多
年来, 我走过了属于唐代 ‘ 河朔’ 范围的大部分地方, 在京津冀鲁豫的都

① 王铭: 《 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题目及内容简介》 , 《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1


年第 4 期, 第 78 页。
② 陈寅恪: 《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 《 金明馆丛稿二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第 236 页。
③ 张天虹: 《 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镇为中心》 , 《 清华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6 期, 第 55 ~ 65 页。

279
唐宋历史评论

市乡村之中或探访碑刻, 或以步行的方式丈量古城, 寻觅唐人可能留下的


蛛丝马迹。” ( 第 515 页) 作者在使用既有资料的基础上, 又以实地走访的
方式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碑志, 并选出其中翔实可靠的 252 方作为本书研究
的基本史料。 如本书第五章 “ ‘ 北走河朔’ 的士人: 一个重要的个案” 以
《 李仲昌墓志》 及其妻郑氏的合祔墓志为核心史料, 这与仇鹿鸣 《 长安与
河北之间》 ① 以 《 王伷墓志》 为核心史料来解析安史之乱中流连于众多势
力的士人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在将传世文献搜集殆尽的基础上, 加之墓
志碑刻等新史料, 使本书在材料使用上超越前人。
第二, 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社会流动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命题,
诞生于 19 世纪的西方。 社会流动之说进入中国后, 也为史学研究者所注
意, 虽然学术界关于社会流动的定义仍有争议, 但其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古
代史的一个重要视角。 有学者曾经提出: “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
关系, 可以简单地描述为 ‘ 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 它主要表
现为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加密切, 在历史研究
中, 广泛地采用其他各相关学科的理论、 原则和方法。” ② 作者根据诸家学
说及中国古代的特点, 将社会流动定义为个人、 家庭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
构中的变动, 以及人们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动 ( 第 6 页) 。 当研究者使用社
会流动的理论来考察历史后, 海内外学者一开始就将目光放到了科举制度
上。 作者认为, 单纯讨论科举其实也并无可能对整个时代的社会流动有很
好的概括, 因为社会流动不是单指代官员或某几个阶层之间的流动, 而是
整个社会之间的流动。 一直将关注点着眼于此, 还会限制我们自身的视
野, “ 现在应该是从科举中走出来的时候了, 把我们的视野从科举之内扩
大到科举之外” ( 第 22 页) 。 在书中, 作者的关注点跳出了科举, 而是以
藩镇内部为切入点, 考察藩镇节度使的更替、 藩镇内部政治精英的代际流
动, 以及中央顺地与藩镇之间的流动。 这种研究视角有助于我们加强对社
会流动的认知, 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藩镇内部的政治、 文化政策, 进

① 仇鹿鸣: 《 长安与河北之间: 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第


33 ~ 86 页。
② 于沛等: 《 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 《 历史研究》 2004 年第 4 期,
第 3 页。

280
张天虹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而理顺中央与藩镇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三, 注重社会流动的负面效应。 在以往的研究中, 学界注意到社会
流动所带来的社会开放及其他正面积极效应,① 从而忽视了消极影响。 作
者注意到社会流动使得河朔藩镇的政治精英集团不断吐故纳新, 保持自身
的人才优势。 同时, 也注意到了社会流动所带来的失序状态, 即流动过程
中的血腥与杀戮, 这实际上是一种较为 “ 畸形” 的社会流动方式。 这是以
往学者较少涉及的。
本书将河朔藩镇社会流动的影响与北宋社会流动机制联系在一起。 河
北藩镇时期社会流动的积极意义在于进一步模糊了等级之间的界限, 推进
了等级制度的再编造, 然而从总体来看, 这种流动还是无序的。 北宋建立
以后, 藩镇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度逐步完善, 成为人们维持或获
得社会地位的主要方式。 于是, 藩镇体制下的社会流动受到了扬弃。 北宋
建立后, 河朔藩镇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河朔藩镇社会流动所蕴含的
选贤任能的精神却融入北宋社会中。 众所周知, 唐代是门阀士族最后的绝
唱, 到了宋代, 中古门阀贵族几乎消亡, 宋代的名门望族也很难保持长盛
不衰。 科举的兴起带来的是更强的竞争性、 更开放的社会、 更强的社会流
动。 作者将中晚唐五代的藩镇社会流动与宋代社会联系在一起, 对于我们
深化 “ 唐宋变革论” 具有启发意义。

三 唐史研究量化的可行性

本书的题目为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 但实际上对底


层社会流动的研究篇幅略显单薄。 作者实际上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他提
到 “ 社会流动当然不应局限于入仕做官” ( 第 40 页) , 其后又说道 “ 最重
要的社会流动始终是入仕, 唐代亦然” , 读起来未免有相互抵牾之感。 究
其原因, 主要在于史料的缺失和不均衡。 这个现象提示我们要警惕唐史包
括唐以前历史研究中量化方法的局限性。
其一, 社会由众多阶层组成, 但大多数下层民众是不被历史记载的。

① 如科举制使得大批寒门学子通过考试的途径走上了仕途, 促进了社会流动, 且科举还会


带来示范效应, 即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下层到上层的转变, 这种示范效应促使许多
人不走科举道路, 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这同样带来了社会流动。

281
唐宋历史评论

中晚唐藩镇的社会构造中, 既包括该书第四、 五章所关注的政治精英, 也


包括部曲、 奴婢、 凡庶等社会下层。 中国帝制时代最主要的社会流动是入
仕, 作者受制于条件 ( 特别是资料) , 索性将重心放在了河朔藩镇自上而
下的文武官员的内部流动上。 这并未摆脱以往藩镇研究的窠臼, 呈现给读
者的依旧是 “ 重少数轻多数” “ 重上轻下” 的研究思路。 窃以为作者的行
文更像是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政治精英流动》 。
对于河朔藩镇的社会流动来说, 藩镇内部底层的流动, 各个藩镇之间
士人与普通民众的流动, 藩镇向中央顺地之间的流动, 诸如此类, 其实都
是需要我们关注的方向。 该书第 53 页, 作者将社会阶层分为入仕官宦、 凡
庶、 部曲和奴婢三个等级, 对应 上、 中、 下 三 个 等 级, 略 显 粗 略。 事 实
上, 士农工商等中间阶层中, 仍有高低, 《 史记·货殖列传》 谓 “ 夫用贫
求富, 农不如工, 工不如商, 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此言末业, 贫者之资
也” 。① 安史之乱时 “ 禄山窃据河洛……凶威所至, 无不荡覆, 衣冠士庶,
归顺于灵武郡者, 继于道路, 家口亦多避地于江淮” ,② 战火纷飞, 无地农
民和流民大量涌现, 社会等级亦重新调整, 行商和从军成为部分百姓的选
择。 《 通典》 卷一一 “ 杂税” 条记载, 安史之乱后, “ 诸道节度使、 观察
使多率税商贾, 以充军资杂用, 或于津济要路及市肆交易之处计钱至一千
以上者, 皆以分数税之” 。③ 良好的经济基础让一些民众选择经商维持生
计, 此外河朔地区的流动人口中那些 “ 有材力者” 也将从军视作一种谋生
手段。 由于材料寡少, 社会下层的流动问题或许无法通过量化方法得到解
决, 对一些典型材料做定性分析或许是必要的选择, 而且更加考验研究者
关联史料的能力和理解历史的视野。
其二, 流动应该是双向或多向的, 但是区域史料呈现出相对单一性的
流动。 从地域上看, 第三至五章是对河朔地区政治精英的地理流动分析:
河朔藩镇的 “ 统治阶级升降” 是对河朔内部的研究, 而 “ 北走河朔的士
人” 则反映了从唐朝核心区向河朔的流转, 遗憾的是, 正文中缺乏从河朔
流向其他地区的探究。 如果从河朔藩镇内部予以自视, 封闭性相当明显。

① 《 史记》 卷一二九 《 货殖列传》 , 中华书局, 1963, 第 3274 页。


② 姚汝能: 《 安禄山事迹》 卷下, 曾贻芬点校, 中华书局, 2006, 第 106 ~ 107 页。
③ 杜佑: 《 通典》 卷一一 《 食货一一》 “ 杂税” , 中华书局, 1988, 第 250 页。

282
张天虹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 镇冀之间, 自为一秦, 颇禁衣冠, 不出境界” ,① 河北人士向外界的流出


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但这种逆向的流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
以上两点都提示我们要警惕量化史学的局限性, 但并非完全排斥量化
研究的探索及其意义。 如尚闻一、 梁兴堃在最近的研究中对中晚唐河北藩
镇人员外流进行了量化分析,② 指出进士强度在不同藩镇对人员外流强度
的影响存在差异, 河东道与河北道进士强度与人员外流强度的相关性较
强, 河南道的正向相关性则非常弱。 这一结果与陈寅恪论述的安史之乱后
“ 统治阶级转移升降” 相符合。 在以计量法运算后, 总结出如下结论: “ 镇
冀之间, 自为一秦” 并非中晚唐河北藩镇始终如一的现象, “ 颇禁衣冠,
不出境界” 更是一时一地的变态而非常态。 然而, 尽管长安与河北之间若
即若离、 时战时和, 但河北藩镇的割据性总体趋于强化, 从而异质性越来
越强, 这仍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 河北藩镇人员外流的封闭性在中晚唐间
整体呈现加强趋势, 最终形成河北地区与两京相异的文化性格, 为五代至
北宋的嬗变打下了基础。 正如李伯重先生所言, “ 对于量化方法, 我们应
当持有开放的心态, 将它视为一种有用的方法, 和其他各种有用的方法一
起, 用于史学研究” 。③ 至于中晚唐藩镇研究中如何运用计量方法, 本书做
出了积极的尝试, 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
如果说本书中量化方法的运用或可商榷, 我们不应以此苛求作者, 毕
竟资料不足的问题客观存在。 再如, 书中涉及五代的内容也较少, 唐亡于
藩镇节度使之一朱温, 其后, 河朔藩镇又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前的情况。 即

① 仇鹿鸣认为 “ 镇冀之间, 自为一秦” 是河北藩镇为能与唐廷对立, 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


措施。
② 尚闻一、 梁兴堃: 《 “ 镇冀之间, 自为一秦” : 中晚唐河北藩镇人员外流的量化分析》 ,
《 数字人文》 2020 年第 4 期, 第 151 ~ 183 页。 该文尝试越出量化史学的传统研究射程,
以中晚唐河北藩镇向中央的人员外流强度为指标, 考察中晚唐河北藩镇人员外流的封闭
性问题, 进而对其异质性加以探讨。 研究关注的对象是藩镇人员向外界的流出, 而非外
界人员流入。 此外, 本研究采用的藩镇人员外流数据, 取自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
(CBDB) , 这一数据库吸收了各类史料、 墓志数据, 所录人物以文士为主, 同时包括其眷
属及武人。 其 “ 人员外流” , 应理解为以士人阶层为代表的社会上层人士的外流, 而不涉
及诸如商人、 僧道、 部曲、 奴婢等社会中下层人士的外流。 考虑到出版周期, 作者没有
将该论文的观点及时吸收到著作中,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③ 李伯重: 《 史料与量化: 量化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讨论之一》 , 《 清华大学学报》 2015
年第 4 期, 第 51 ~ 63 页。

283
唐宋历史评论

使李存勖出兵平定了河北藩镇, 解决了河北藩镇割据的牙军和节度使世袭
等问题, 河朔藩镇及其遗风仍旧影响着社会。 作者将中晚唐五代的藩镇社
会流动与宋代社会联系在一起, 但五代部分的相关论述篇幅较少。 笔者相
信随着五代墓志等资料的刊布与整理, 这一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阐释。
最后, 笔者在阅读中发现两处小问题, 期待再版能得到补充或修正。
(1) 第 283 页的参考文献中陈志坚 《 唐代州郡制度研究》 似遗漏 “ 研究”
二字, 当属笔误。 (2) 全书无图, 表极多, 作者在绪论第 2 页中引入 “ 河
朔” 这个地域概念时, 仅停留在文字叙述上, 或许用图的形式表现更为直
观。 魏博、 成德、 幽州、 易定、 沧景五镇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若能有清晰
的地图, 可能更方便读者了解。
综上, 作者多年来一直对河朔地区青睐有加,① 发表的论文也大多与
此相关, 已经从博士论文的精深走向研究区域的广博。 藩镇问题是唐史学
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学术界积累的成果不计其数。 关于河朔藩镇这一问
题, 大体的学术框架已经得到了确定。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
动》 从区域史出发, 立足于微观视角, 从社会流动切入揭示了中晚唐五代
河朔藩镇社会的诸多侧面, 是当前关于中晚唐历史研究的力作。 “ 小切口、
大问题” , 使该书深度增加, 条理清晰。 作者提出与论述的诸多问题可以
带给学术界更深入的思考, 对社会秩序失序、 重构、 深化、 再造的诸多分
析引人入胜, 亦精彩纷呈。

补记: 刘后滨先生嘱我为天虹的大作撰写书评, 笔者深感荣幸之


余, 也颇生许多感慨。 清华问学已近二纪, 时光荏苒。 李伯重先生授

① 作者研究河朔藩镇的论文如下: 《 从新刊 〈 唐代李仲昌墓志铭〉 看安史之乱后士人 “ 北


走河朔” 》 , 《 河北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3 期; 《 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
以河朔藩镇为中心》 , 《 清华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6 期; 《 “ 书剑双美” : 唐河朔藩镇的军
事技能培养与文化教育———基于社会流动的视角》 , 《 南京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6 期;
《 唐易定镇的张氏家族与陈氏家族——— “ 河朔故事” 研究之二》 ,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2 年第 2 期; 《 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的最新进展———冯金忠 〈 唐代河北藩镇研究〉 评
介》 , 《 兴大历史学学报》 2013 年第 2 期; 《 走出科举: 七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流动研
究的再思考》 , 《 历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 也释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 “ 最务恭
顺” 》 , 《 北京社会科学》 2017 年第 6 期; 《 河朔故事与唐代东北边疆治理》 , 《 中国社会
科学学报》 2021 年第 5 期。

284
张天虹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课与解惑的场景浮现眼前, 所受先生之业或有拓展, 但所受先生之恩


犹不可忘。 读罢天虹之新著, 欣慰于李师之希冀得以呈现, 正如序言
中提到的 “ 脱胎换骨” 之感, 深以为然!

( 张天虹: 《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21)

28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