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立人高級中學 104 學年度第 2 學期 高三理組 選修生物科 第一次月考試題

範圍:南一版 選修生物下冊 第 12 章第 1 節至第 3 節


試題:共 4 頁,50 題。單選題及閱讀題共 30 題,每題 2 分不倒扣。多選題 10 題,每題 2 分,依學測方式扣
分。1~40 題請劃卡作答。41~50 為簡答題,每題 2 分,請用答案卷作答。
一、單一選擇題
1. ( ) 有關「遺傳變異」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無性生殖亦可能有遺傳變異的機會 (B)遺傳重組與互
換可能造成遺傳變異 (C)突變基因多以隱性基因保存下來 (D)遺傳變異對個體皆會產生傷害
2. ( ) 吉娃娃為一種可放在口袋內的超小型狗種,請問育種者如何培育出這種狗? (A)代代使其骨骼無法正常
發育 (B)代代養育於小口袋中 (C)代代限制其食量 (D)代代選擇最小體型的狗交配
3. ( ) 太平洋某小島上有居民 1000 人,調查其中某基因座之等位基因頻度,發現隱性同型合子者有 40 人。若族
群中此基因座僅有兩種等位基因,則族群中異型合子有多少人? (A) 80 人 (B) 320 人 (C) 640 人 (D)
960 人
4. ( ) 新物種如何形成是研究物種演化過程的重要議題之一。物種形成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種,但卻不包括下列哪
一項? (A)多倍體生成 (B)族群間產生地理隔離 (C)群間遺傳交流增加 (D)族群間產生生殖隔離族
5. ( ) 有性生殖有助基因重組的產生,請問下列何者不是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 (A)增加突變的機率 (B)非同
源染色體自由配合 (C)染色體互換產生更多的基因組合 (D)受精作用結合兩親代的基因
6. ( ) 植物的散布與其種子的主動或被動遷移能力有關。下列何種植物最有機會從大陸傳播到遠離陸地的海島?
(A)椰子 (B)蘇鐵 (C)胡桃 (D)酢漿草
7. ( ) 有關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單套染色體(n)的植物通常生存能力較差 (B)
多倍體植物通常占有生存優勢 (C)將二倍體與人工處理後的四倍體雜交,可產生三倍體生物(3n) (D)
多倍體植物通常沒有生殖能力
8. ( ) 有關生殖隔離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同種生物雌雄交配器官的專一性,稱為構造隔離 (B)不同
鳥類有其特定的求偶儀式,稱為行為隔離 (C)不同種的蛙在不同的季節產卵,此為時間隔離 (D)獅與
虎的雜交種為彪,其無法產生後代的機制為地理隔離
9. ( ) 加拉巴哥雀鳥有十三種、蜥蜴有兩種、陸龜有八種,像這樣由不同地區後,因個體面對不同天擇條件而分
化成不同物種的情形,在演化上稱為下列何者?(A)行為隔離 (B)地理隔離 (C)時間隔離 (D)輻射適應
10. ( ) 下列有關原猴類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較原始的靈長類 (B)懶猴行動遲緩 (C)眼鏡猴的尾長可
捲樹 (D)狐猴的長尾可維持身體的平衡
11. ( ) 同種生物間多樣性的性狀變異,主要來自下列何項機制? (A)染色體多倍體化 (B)染色體上某段發生
重複,導致該段染色體的基因數目加倍 (C)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間發生互換,產生基因重
組 (D) DNA 結構發生點突變
12. ( ) 下列有關生殖隔離機制的敘述,何者屬於「合子形成後的屏障」? (A)水生襪帶蛇和陸生襪帶蛇的生活
棲地不同 (B)馬和驢所生的子代不孕 (C)東方雲雀和西方雲雀的求偶行為不同 (D)翡翠樹蛙和臺北
樹蛙的繁殖季節不同
13. ( ) 某種蝗蟲體色的深淺由遺傳決定,今有一生活在淺色沙漠中的族群,則其體色與數量的關係圖應為下列何
者? (A) (B) (C) (D)

14. ( ) 下列的化石人類中,何者出現的年代最早? (A)阿法南猿 (B)直立人 (C)巧人 (D)尼安德塔人


15. ( ) 下列哪一種方法無法用來區分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 (A)使用火 (B)雙手可以握物 (C)完全直立行走
(D)相對腦容量的大小
16. ( ) 若某族群處於哈溫平衡的狀態,則該族群具有何特徵? (A)不同等位基因在基因池中的頻率皆相等 (B)
某一性狀的等位基因在精子和卵中皆同 (C)該族群的狀態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 (D)子代與親代的基因
池(庫)大小相同
17. ( ) 有關物種形成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地理隔離是產生新種最主要的關鍵 (B)合子形成後的屏障
是生殖隔離最常見的形式 (C)蟋蟀利用不同頻率的叫聲求偶是屬於棲地隔離 (D)有些青蛙利用不同季
節互相交配,為時間上的隔離
18. ( ) 自然界中,有些動物具有保護色,可以減少被其他動物獵殺的機會,這些保護色的形成是由於下列何者?
(A)人擇後經突變的結果 (B)突變後經天擇的結果 (C)突變後經人擇的結果 (D)天擇後經突變的結果

試題共 4 頁,第 1 頁,背面尚有試題


19. ( ) 如附圖,蘇聯的遺傳學家卡派金科以蘿蔔(2n=18)和甘藍(2n=18)雜交,所得到的雜交個體(F1)具
有 18 個不成對的染色體;若有機會則能產生 18 個染色體的配子而發育成新的個體(F2)。有關這些個體
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F1 通常不孕 (B) F2 的染色體有 36 條 (C) F2 的生殖能力亦較正常品種差
(D) F2 的染色體是成對的,但與 F1 不同

20. ( ) 下列化石人種中,何者與其他三種同科但不同屬? (A)尼安德塔人 (B)直立人 (C)阿法南猿 (D)巧人


21. ( ) 新生嬰兒體重的狀況為評估胎兒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而此項遺傳性狀的表現,較符合下列何者?(圖中
虛線為原有族群,實線為天擇後的族群)
(A) (B) (C) (D)

22. ( ) 黏多醣是由許多葡萄糖連結成長串的巨大醣分子,主要功能是構成人體內的結締組織。而黏多醣儲積症
(一種代謝異常的疾病)患者的體內細胞缺乏酵素,因而導致無法分解黏多醣,黏多醣漸漸堆積在細胞、
結締組織,最後奪取病患的生命。美國調查每一百萬個新生兒中,會有一個患有黏多醣儲積症,此疾病是
由隱性基因所引起,則族群中黏多醣儲積症患者基因攜帶者所占百分比為何? (A) 0.2% (B) 1%
(C) 2% (D) 20%
23. ( ) 附圖為某家族 18 名成員的鐮形血球譜系圖:方形代表男性、圓形代表女性;全白者為正常(SS)、全黑者為
鐮形血球貧血症患者(S'S')、灰色者為鐮形血球基因攜帶者(SS')。患者成年前即死亡,基因攜帶者則正常,
且較正常者具有更高對抗瘧疾發生的機率。鐮形血球基因的遺傳方式為下列何者? (A)顯性性聯 (B)隱
性性聯 (C)顯性體染色體 (D)隱性體染色體

24. ( )承上題,1和2生出鐮形血球貧血症患者的機率為何? (A)0 (B)25% (C)40% (D)50%


25. ( )承23題,若III的6和另一位鐮形血球基因攜帶者女性結婚,可能生出哪幾種基因型的小孩? (A) SS'和SS
(B) S'S'和SS' (C) S'S'、SS'和SS (D) SS'和SS

二、多重選擇題
26. ( ) 比較靈長類中心大陸猴和舊大陸猴,下列哪些正確?
比較項目 新大陸猴 舊大陸猴
(A)鼻孔距離 遠 近
(B)鼻的形態 寬 狹
(C)鼻孔 朝上 朝下
(D)尾 僅用於平衡 可用於捲物
(E)分布 美洲 歐、亞、非三洲
27. ( ) 附圖為加拉巴哥群島的四種雀類,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若只有種子而無昆蟲,則 a 會滅絕 (B)這四種雀鳥源自澳洲大陸共同的祖先 (C)這四種雀鳥都
有不同的體型和不同的喙型 (D)鳥喙的形狀應與攝食有最大的關聯 (E)鳥喙的形狀與育幼行為有關

試題共 4 頁,第 2 頁,下頁尚有試題


28. ( ) 有關「種」(species)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A)是生物系統分類學的基本單位 (B)當地理隔離
的原因消失但生殖隔離尚未形成時,則無法形成種化 (C)生殖隔離只發生於合子形成前的屏障 (D)
現今的小麥為歷經多次雜交後產生的多倍體物種 (E)獅與虎可生出彪,即為一個新物種
29. ( ) 最近科學家在印尼的小島上,發現一些類似智人(Homo sapiens)的化石,經研究比對相關的化石後
,確認這些化石是屬於「人屬」的動物,命名為哈比人(H. floreneses)。依據下列哪些資訊可以認定
這些化石屬於「人屬」的動物? (A)洞穴附近有大量動物骨骼化石及有些燒成炭的骸骨 (B)眉脊
突出 (C)犬齒不發達 (D)眼窩偏向頭顱的兩側 (E)吻部長
30. ( ) (甲)~(丁)為天擇模型圖,橫軸為族群某一表現型的測量值,縱軸為相對頻率,虛線為天擇前,
實線為天擇後的頻率分布圖。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圖甲表示天擇沒有作用 (B)圖乙表示穩定型
天擇 (C)圖丙平均值附近的個體較不適應 (D)圖丁離平均較遠的個體較不適應 (E)圖丙的情況最
有可能形成新物種

31. ( ) 原本專一性很高的榕果小峰因某次的遺傳變異,導致小蜂選擇不同種的榕屬植物進行產卵,讓幼蟲在
榕果內取食、發育,如此一來便可能與親代族群分離而產生新種。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此為異域
種化 (B)此為同域種化 (C)此為行為隔離 (D)此為地理隔離 (E)榕果小蜂和特定的榕屬植物
可能產生共同演化
32. ( ) 依據單源說,下列有關人類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現生靈長類中黑猩猩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
所以黑猩猩是人類的祖先 (B)黑猩猩與人類的共同祖先,生存在距今 600~800 萬年前 (C)演化過
程中,人類只出現過智人一個種 (D)智人的始祖來自於非洲的直立人 (E)約在數千年前,非洲智
人遷移至各大洲,成為現今各地的人類祖先
33. ( ) 下列有關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突變可能在某情況下有害,但在另一情況下可能有利 (B)天
擇可創造新的性狀並決定演化方向 (C)遺傳變異是生物演化的主要基礎 (D)地球上最先出現的生
物是自營且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 (E)演化發生時,族群的等位基因頻率會發生改變
34. ( ) 下列有關靈長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根據化石證據推測,最早的靈長類約出現於古新世 (B)現
生的靈長類,可分為原猴、眼鏡猴、類人猿和猿四大類 (C)靈長類的四肢皆有 5 指(趾),且第 1
指(趾)可與其他 4 指(趾)對合 (D)與除了人類的靈長類相較,猿的體型較大、前肢較後肢短,
而且沒有尾巴 (E)與其他哺乳類相較,靈長類的腦容量較大、吻部較短,而且具有立體視覺
35. ( ) 有一人類族群經歷天災後數量銳減成小族群,且族群 ABO 血型的基因型頻率由 IA=0.2、IB=0.2、i=
0.6,變為 IB=0.4、i=0.6,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原始族群中,A 型血型頻率為 0.28 (B)災後
族群中,B 型血型頻率為 0.66 (C)天災前後 O 型血型頻率皆為 0.36,代表此族群為理想族群 (D)由
上述條件可知,生態系多樣性會隨天災降低 (E)天災前後的O 型血型頻率皆為 0.6

三、閱讀題 (皆為單選)
【閱讀1】 粒線體(mitochondria)這種胞器,它們從 20 億年前開始成為細胞內部的發電廠。雖然我們早在西元
1800 年代就發現這些能量生產器,但它們成為細胞發電廠的來源仍有很多爭議。
粒線體的祖先原本是某種獨立生活的微生物,後來被另一種單細胞生物納入體內因而成為胞器。大多數生物學
家認為這種微生物會帶給宿主益處,有項假設就認為,這些粒線體的前身可以提供製造能量所需的氫氣。其他研究
人員則認為,那個年代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大幅上升,厭氧細胞需要這些微生物清除對它們有害的氧氣。而兩者結合
之後,仍能和平共處,最終離不開對方而形成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吳(Martin Wu)和王(Zheng Wang)對粒線體的演化關係進行一項新的分析,發現粒線
體的祖先實際上可能是寄生性的微生物,這個論點源自他們最近建立的粒線體演化樹。他們利用演化樹中基因組的
組成,找出胞器之間的祖先親緣關係及現今演化關係最相近的活細菌。吳經由這些 DNA 數據推斷,粒線體的祖先
是由一群稱為立克次體(Rickettsia)的致病性微生物演化而來,它們產生會偷取能量的蛋白質。在某個時期,這種
寄生在生物體內的微生物失去這些會偷取能量的基因,而得到另一個能夠提供宿主能量的基因,便成為今日的粒線
體。有些科學家對結論提出質疑,認為當作者認定粒線體是立克次體的後裔時,便錯誤解釋了它們的演化樹,這樣
的誤判明顯破壞分析結果。此外由於胞器的演化十分迅速,因此在胞器還身為獨立生活的微生物時,判定它們屬於
演化樹的哪一特定分支十分困難。【摘錄自科學人 2015 年第 157 期 3 月號】

試題共 4 頁,第 3 頁,背面尚有試題


36. ( ) 下列有關粒線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粒線體為細胞質中的半自主胞器,由精、卵共同遺傳給子代 (B)
20 億年前的真核細胞內便具有粒線體 (C)粒線體具有自己的 DNA (D)粒線體在細胞中負責提供電能
37. ( ) 下列對於維吉尼亞大學的吳(Martin Wu)和王(Zheng Wang)對粒線體的論點何者不正確? (A)認為粒
線體與真核細胞間原為互利共生關係 (B)他們利用基因組的 DNA 來了解演化關係 (C)粒線體的祖先
是立克次體 (D)立克次體是一種寄生性的細菌

【閱讀2】 無子西瓜是由四倍體品種與二倍體品種的精卵結合後,產生的三倍體種子。這樣的種子雖然照樣能夠長
出西瓜,但因開花結果時染色體分離混亂,使種子無法生長,導致無子。
無子西瓜就是果實中沒有種子的西瓜。根據獲得無子西瓜方法的不同,可把無子西瓜分為三倍體無子西瓜、激
素無子西瓜、染色體易位的少子乃至無子西瓜。三倍體無子西瓜是以四倍體西瓜為母本,普通的的三倍體種子,經
播種種植後獲得的果實。三倍體植物由於染色體是奇數,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具有高度的不孕性。其子房在
正常花粉的刺激下發育成正常的果實,而胚珠卻不能發育成成熟的種子,從而形成無子西瓜。三倍體無子西瓜是目
前獲得無子西瓜的主要途徑,最具實用價值。
激素無子西瓜是利用天然或外源激素處理普通西瓜的子房或果柄,促進子房的膨大和發育而形成的。染色體易
位的少子或無子西瓜,是利用射線處理,誘發其染色體易位引起不育而獲得的。例如:用 X 射線或 γ 射線處理西瓜
種子,可使植株大部分的花粉失去發芽力,使其多數胚不孕。利用它與正常品系雜交,其雜種一代再授以正常花粉
,就可以得到少子或無子西瓜。

38. ( ) 有關無子西瓜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無子西瓜可經由噴灑激素的方式獲得 (B)三倍體無子西瓜


是目前獲得無子西瓜的主要途徑,最具實用價值 (C)無子西瓜是由人為育種而來,故為同域種化 (D)
無子西瓜是由四倍體品種的父本與二倍體西瓜為母本育種出來的
39. ( ) 有關多倍體生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多倍體生物皆不易受孕,故無法傳宗接代 (B)多倍體生
物因多不孕,故不利於演化 (C)多倍體生物多由育種而來,少有自然形成的 (D)多倍體若為偶數套,
亦可自然受精成為有種子的水果
40. ( ) 將具有花苞的三倍體植物的枝條,利用扦插或嫁接的方式,是否也能長出無子西瓜?為什麼? (A)能,
只要用四倍體西瓜的花粉授粉,就能長出無子西瓜 (B)能,因為嫁接的枝條也具有三倍體的特性 (C)
不能,因為一定要用三倍體種子栽種,方可長出無子西瓜 (D)不能,因為三倍體植物的花無法授粉

四、問答題 (請記得填寫單位或%)

【問答1】某一非洲成人族群中,鐮形血球基因攜帶者占族群人數的 60%,請問:(提示:SS=基因正常,SS'=基因
攜帶者,S'S'=患者)
41.成人族群中,基因正常者占族群人數多少 %?
42.成人族群中,S' 等位基因出現的頻率為何?
43.成人族群中,S 等位基因出現的頻率為何?
44.若此族群的成人隨機交配,則生下的未成年子女可能有哪幾種基因型?
45.承上題,其未成年子女中,基因正常的機率為何?

【問答2】已知人類的 ABO 血型由 IA、IB 與 i 三個等位基因控制。假設某一人類族群中 IA 的基因型頻率為 0.3,i 的基


因型頻率為 0.5,請問:
46.此人類族群中 AB 型所占的比例為何?
47.若此人類族群進行隨機交配(符合哈溫定律),且生下 1000 個子代,則子代中 A 型人數應為多少?
48.承上題,子代中 B 型人數應為多少?
49.承(47)題,子代中 O 型人數應為多少?
50.若此族群符合哈溫定律,請問經過三個世代後,IB 的等位基因頻率為何?

試題共 4 頁,第 4 頁,試題結束


立人高級中學 104 學年度第 2 學期 高三理組選修生物科 第一次月考答案卷
41~50為簡答題,每題2分,請用答案卷作答,並確實填寫班級、座號、姓名。
班級: 座號: 姓名:

劃卡成績 手寫成績 總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立人高級中學 104 學年度第 2 學期 高三理組選修生物科第一次月考試題解答
範圍:南一版 選修生物下冊 第 12 章第 1 節至第 3 節
試題:共 4 頁,50 題。單選題 30 題,每題 2 分不倒扣。多選題,每題 2 分,依學測方式扣分。1~40 題請劃
卡作答。41~50 為簡答題,每題 2 分,請用答案卷作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C A A D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A B D D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D B C ABCE CD ABD AC CE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E BD ACE ACE A C A D D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SS、
30% 70%
40% SS’、 49% 12% 390 人 240 人 250 人 0.2
(0.3) (0.7)
S’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