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3期

词汇习得研究及其
在教学上的意义

江 新

词汇习得问题是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心
的课题。
词汇是许多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对第二语言学
习者的研究发现‚词汇错误比语法错误多。有的研究者认为‚要做
到简单、明白、流利地传达信息‚词汇准确比语法正确更加重要。
因此‚自80年代以来‚词汇习得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
意。
近年来‚有的研究者以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据‚有的以汉语字词
属性统计分析资料为依据‚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什么”和“怎
样教”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胡明扬1997‚刘缙1997‚朱丽云1993‚
何平1991‚李金钞1991‚翟讯1991‚张维1979‚王又民1991)。本
文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该领域的一些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探
讨词汇习得和词汇教学的问题‚以期为目前的语言教学(包括对外
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点启示。

一 词汇知识

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基本语言技能是密切相关
65
的。那么‚一个人“认识一个词”意味着什么?词汇知识包括什么?
词汇知识的提取是怎样进行的?下面就来谈谈这几个问题。
1.
“认识一个词”意味着什么?
Glover 等人(1990)在一项研究中‚要求一群学生对一个不常
见的词进行解释‚他们发现学生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一
点儿都不知道‚有的猜一猜‚有的人很自信地说出该词的意思‚并
且举一个例子说明它的用法。
“认识一个词”并不是要么全知道‚要么一点儿也不知道
可见‚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全”或“无”)‚而是有不同层次的‚从完全
缺乏该词的知识到掌握该词的详细知识、来源以及使用它的语境‚
这是逐渐过渡的。可以将“认识一个词” 看成是一个连续体‚在连
续体的一端是“不认识”‚词的意义在语义记忆中没有建立起来;另
一端是“认识”‚对词的知识已经牢固掌握。
2.词汇的定义知识和语境知识
区分 词 汇 的 定 义 知 识 (definitional knowledge) 和 语 境 知 识
(contextual knowledge)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谈论什么是“ 认识
一个词”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词的定义知识。定义知识指的
是一个词与其他已知词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词在词典中的定义
就是词的定义知识。通过定义可以将一个词纳入语义网络中‚定
义是词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个词的意义不只是它的
“词典意义”。在任何自然语言中词汇的使用都是有语境的‚在听
说读写中一个词总是和其他词结合在一起出现‚因此‚词汇知识不
仅包括“词的定义”‚而且包括词的时空线索、语法线索等语境知
识。
3.词汇知识的自动激活和有意识搜索
词的识别和运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动快速提取词义‚例如
在阅读时‚有经验的读者理解一个多义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常常是
一个自动化的无意识过程。还有‚在说话时人们常常很自信地使
66
用某个词‚而不是有意识地注意该词的词典定义‚这时词的意义往
往是自动激活的。另一种是对词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搜索。例如
通过语境猜测一个新词的意义。这时可以利用两种线索‚一种是
外部语境线索‚又称词外线索(例如一个词出现的上下文);另一种
是词法线索‚又称词内线索(例如词缀)。利用这两种线索猜测词
的近似意义‚这是对词的信息进行有意识搜索的过程。

二 词汇习得的途径

在词汇习得和词汇教学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有一个至今仍在争论的问题是‚词汇教学是否有效?通过日常的
语言经验来习得词汇是否更加有效?如果词汇是可以通过教学来
习得的‚那么哪一种词汇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认知心理学家和
教育心理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词汇习得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的词汇教学‚学生对
词汇进行直接的有意学习;另一个是从语境中偶然学习‚这是一种
无意学习。研究发现‚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词汇量的增长速度是
Anderson 和 Herman(1987)估计‚美国学生从小
非常快的。Nagy‚
学三年级至中学毕业这段时间‚他们的阅读词汇每年增长3千个
词‚到中学毕业时学生的词汇量平均达4万个词。学生这样大的
词汇量主要是依靠什么途径习得的呢?他们发现‚在校期间学生
所增加的词汇量中只有很小的部分可归功于直接的词汇教学。尽
管有必要设计有效的词汇教学‚特别是对差的学生而言‚有效的词
汇教学非常重要‚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校中通过直接教学
学到的词汇只占他们词汇量的很小部分。也就是说‚学生的大部
分词汇是通过直接词汇教学之外的途径习得的。
既然学生的大部分词汇不是通过直接词汇教学的途径习得
的‚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习得的呢?最有说服力的一个解释
是‚
学生的大部分词汇是从语境中偶然学到的‚这些语境包括阅
67
读、
对话和写作‚其中最主要的是阅读。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每
年增加的词汇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从阅读中学来的。
通过语境这种途径习得词汇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与
某个词只接触一次‚获得的学习量很小‚只有通过多次接触才可能
完全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及其使用的语境。Nagy 和他的同事设计
了一系列研究来考察从语境中学习词汇的过程(Nagy et al 1985‚
Nagy et al 1987‚Nagy & Herman 1987)‚他们发现在正常阅读中
确实会偶然学到词汇的意义‚但获得的学习量是很小的;在阅读中
只见过某词一次就能够获得该词的关键知识‚这种概率不超过
10%。但是‚这种一点一点地增加的词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三 对教学的启示

从以上词汇习得和词汇教学的研究中‚联系对外汉语教学‚我
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1.词汇学习是一个连续过程‚应该对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学
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由于词汇知识不是简单的“全” 或“无”‚“认识一个词” 包含不
同水平‚因此词汇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理解程度不同‚学习者面临的任务也不同。
例如‚不同语言水平或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面临的词汇学习任
务不同‚对于同一个词‚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可能只需要知道它的常
用意义和简单用法‚甚至只是见过即可‚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理解程
度的加深‚学生对该词的认识会逐渐从连续体这一端过渡到另一
端‚由不认识一个词发展到掌握一个词。同样‚有时学生学习口语
中已有的词汇‚只需要学会怎样认读;有时他们要学习一个已知词
的新意义‚有时他们要学习表示已知意义的新词‚有时他们既要学
会一个新的概念‚也要学会表示该概念的新词。无论学生面临何
种任务‚总的来说‚词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从理解、接受词汇开
68
始逐渐发展到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词汇。
2.既教给学生词汇的定义知识‚也教给学生语境知识
词汇知识包括定义知识和语境知识‚“认识一个词” 是一个掌
握词汇定义知识和语境知识的连续过程。如果词汇图式只建立在
一种知识基础之上‚那么学生的词汇知识就会有严重缺陷‚他们就
很难在教学语境之外灵活运用这些词汇。因此‚对学生进行词汇
教学时‚应该注意既教给学生词汇的定义知识‚也教给语境知识。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句子、段落中教生词。学生要了解
一个词的定义知识并不难‚常常依靠生词表的解释就可以‚但是要
掌握一个词的句法功能、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褒贬色彩、语体等‚
就必须依靠具体的语境。在句子中、在段落中教生词‚学生不仅可
以学到定义知识‚还可以学到语境知识‚这样‚他们在教学语境之
外运用生词‚就可以减少错误。特别是对近义词、多义词、虚词的
教学‚要在句子中进行。
3.鼓励学生利用语境猜测生词的意义
学生可以利用词外线索和词内线索去猜测生词的近似意义。
但是有词内、词外线索存在‚还不能保证学生一定能利用它们‚甚
至不能保证学生认识到可以用这些线索来猜测词的意义。只有当
学生对认识和利用这些线索有所准备时‚它们才会发挥作用。应
该鼓励学生利用语境猜测生词的意义‚教材和教师都可以为此作
出努力。
例如‚阅读课的课文之后要不要给生词表?对这个问题有不
同意见。一般认为‚利用生词表‚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
以帮助学生学习词汇。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对一的生词表(即一个
生词只给出一个解释)并不能促进词汇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让
两组学生分别阅读有生词表的短文和没有生词表的短文‚如果立
即进行词汇测验‚前者的成绩比后者好‚但是如果间隔一段时间
(例如四周之后)再进行词汇测验‚结果就不是这样。一对一的生
69
词表之所以不能促进生词的长时记忆‚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学生对生词进行猜测的机会‚降低了词汇编码过程的加工水
平。
不给生词表的效果会怎么样?在自然课文中语境信息常常是
模糊的、不明确的‚当语境线索不够充分、丰富时‚学生很难对生词
的意义进行正确的推测‚所以‚不给生词表‚完全让学生从语境中
学习词汇‚效果也不好。
那么‚到底要不要给生词表呢?对此有两种方法可供教材编
写者和语言教师尝试‚一是给学生提供一对多的生词表‚也称多重
选择生词表。就是说‚对每一个生词‚给出不止一个同义词、定义
或翻译‚学生必须从多个词义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意义。这是从
生词表中学习词义和从语境中猜测词义的一个折衷办法。多重选
择词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明显的线索‚它既可以补偿语境信息的
不足‚又可以让学生有猜测词义的机会‚学生为了选择一个恰当的
解释‚仍然要进行猜测‚这样词汇加工具有一定深度。二是将阅读
课文进行适当的改写‚使生词所在的语境具有比较完整的、明显的
语境信息‚有利于词汇猜测‚这样学生从修改后的课文中获得的词
汇知识就比较多。
4.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学会如何学习词汇‚这和学习词汇一样重要。无论词汇教学
的效果多么好‚学生仍然必须独立学习大量词汇。研究表明‚词汇
知识是通过阅读逐渐增加的‚大量阅读是学生学习词汇、扩大词汇
量的主要途径。但大量阅读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
师应当鼓励学生把阅读行为延伸到课外。研究表明‚当教师鼓励
学生阅读、解释阅读的好处‚并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学生会
有积极的反应。怎样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呢?可以从三
个方面来做。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指定阅读材料‚这时应当注意
的是‚教师指定阅读材料时要非常谨慎‚因为学生非常重视这些阅
70
读作业‚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阅读作业具有一种评价作用‚学生会
根据自己完成作业的程度‚对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行判断‚这种自我
判断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
材料‚Krashen 称这种阅读为“自由自愿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
ing‚FVR)‚学生对阅读的态度比较积极‚阅读量比较大‚这样导
致的词汇学习效果比较好。第三‚应当编写一套系统的课外阅读
材料。课外读物应满足两个要求:一‚难度分等级‚以适应不同程
度学生的需要;二‚内容丰富‚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以此促进
词汇学习。
5.词汇教学要使词汇围绕一定的主题或中心出现‚提高词汇
的重现率‚并且鼓励学生在教学语境之外运用生词。
有效地运用词汇的前提是牢固掌握词汇意义以及词与词之间
相互关系的知识。如果词汇学习成为一种没有目的的死记硬背的
活动‚那么它的效果就会很差。如果词汇是围绕一定的主题或中
心呈现的‚学生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使学生
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词汇。
熟练地运用词汇既依赖于语境‚也依赖于自动地快速地提取
词义。很明显‚学生经常遇到的词比只见过一次或少数几次的词
更容易从记忆中自动提取。因此‚要熟练地运用一个词‚必须进行
多次重复的接触。现在还没有人研究一个词的同一种信息多次重
复(例如一个词和与它搭配的词)和一个词的不同信息多次重复
(一个词在多种语境中出现)哪一个效果更好‚但是至少我们可以
说‚
如果要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有效地、自动地运用一个词‚对这两
种信息都必须进行多次重复的接触。但是‚这种多次重复不是机
械的简单重复。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将他们在课堂学习到的词
汇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要求学生记录他们在课外
活动中遇到所学生词的次数。这时‚学生对生词的注意得到鼓励‚
因此就更加自觉自愿地运用这些生词。
71
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判断的依据之一‚是考察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是否能熟练地运用词汇。Duin 和 Graves 认
为‚词汇能使人们清楚地充满自信地说话、阅读和写作。这个观点
对语言教学工作者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胡明扬(1997)认为‚语言由词语组合而成‚离开了
词语也就没有语言。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占据一个重
要位置。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灵活地运用词汇‚对外
汉语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我们希
望‚
以上介绍的有关词汇习得的研究以及从这些研究中概括出的
一些原则‚能够给目前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何 平1991 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载 《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 讨 论 会 论 文
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胡明扬1997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 1期。
语言文字应用》
李金钞1991 中高级阶段的词语教学‚载《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
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 缙1997 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漫谈‚《
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王又民1991 汉语常用词汇分析及词汇教学‚载《第二届青年科研报告会论
文选》‚北京语言学院教务处。
翟 讯1991 论词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载《第三届国际汉
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张 维1979 汉语词汇教学琐谈‚《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朱丽云1993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初探‚载《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
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Glover‚J.A.‚Ronning‚P.R.& Bruning‚R.H.1990 Cognitiv e psychology
f or teachers.New York:Macmillan.
Nagy‚W.E.‚Anderson‚R.C.& Herman‚P.A.1987 Learning word
72
meaning from context during normal reading.A 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4‚237-270.
Nagy‚ W.E. & Herman‚ P. A.1987 Breadth and depth of vocabulary
knowdge:Implications for acquisition and instruction.In M.G.Mckeow n &
M.E.Curtis (Eds.
)‚T he nature of v ocabulary acquisition (pp.
19-35).
Hillsdale‚NJ:Erlbaum .
Nagy ‚W.E.‚Herman‚P.A.& Anderson‚R.C.1985Learning words from
context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0‚233-253.

(江 新 100083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言教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李清华)

书 讯


语言学论文索引》(1995)‚董树人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
版社1997。

语文新论──〈语文研究〉15周年纪念文集》‚温端政、沈慧
云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四川方言与民俗》‚黄尚军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东海方言研究》‚苏晓青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

福州方言研究》‚陈泽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福州方言熟语歌谣》‚陈泽平编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音义阐微》‚黄坤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一九九七与香港中国语文研讨会论文集》‚一九九七与香港
中国语文研讨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香港中国语文学会、香港中
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

7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