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1.

法治 形式标志:法律⾄上 国家既要⽤法律管理社会,⼜要受法律的约束。

2.法治原则的产⽣和发展

3.法治原则的内容

⼀、法治原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切机关和公⺠的义务

法律⾯前⼈⼈平等

正当法律程序

4.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 权⼒法定,依法⾏政

司法 ⽴审判,保障公⺠的公平、公正的司法程

法治原则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守法、执法和司法要求。法治与
⼈治的区别。法治与⼈的关系。
所以,法治的原则就是以法之治,良法之治。

1.宪法是法

(1)⾏为规则(规范性)

(2)国家强制性

(3)国家机关的适⽤性
2.宪法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般特点
(4)制裁性

(5)宪法规范的构成要素

(6)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3.宪法规范的特殊性

⼆、依宪治国 4.宪法规范效⼒的特点

5.宪法效⼒的体现

6.宪法效⼒实现的⽅式

(1)权利规范(授权规范)和义务规范(作为与不作
为)

(2)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
7.宪法规范的形态
(3)⾏为性规范和纲领性规范

(4)明示的规范和默视的规范

(1)宪法关系的特点
8.宪法的规范与宪法关系
(2)宪法关系的分类

1.宪法2.基本法律3.法律4.⾏政法规5.地⽅性法规
和⾏政规章

1.宪法制定的概念

制宪权要确定:~的主体、来源、制宪权制宪时
应遵循的原则、制宪权是制定整部宪法,不是部
分条⽂
2.制宪权的概念
制宪权与修宪权的区别:有联系有区别。从性质
(⼀)宪法的制定 上看,制宪权产⽣于政治⼒量。修宪权产⽣于宪
法规定。

3.宪法制定的主体和来源

决定制宪;组织制宪机构;组织起草;全⺠讨论
或公决;审议通过;公布。 中
4.制宪程序
国宪法的制定:由制宪委员会草拟,全国⼈⼤通
过。

第⼋讲 依法治国的法律制度 1.宪法修改的概念

2.宪法修改的主体 由体现⼈⺠主权的机构进⾏或公⺠直接⾏使

1)内容上限制
(⼆)宪法的修改 3.宪法修改的内容
2)时间上限制

4.宪法修改的⽅式

5.宪法修改的程序 提案-议决-公布

6.中国宪法的修改
三、以宪法为核⼼的统⼀的法律制度
体系 (1)宪法解释是指有权机关在宪法实施过程
中,对宪法规范的内容、涵义、界限作出说明(
如,公⺠的选举权,涉及公⺠的概念和选举权的
概念,年龄的介定 等)。

(2)宪法解释的对象是:宪法原则(不仅是条
⽂);宪法条⽂;宪法规范。解释的层次是:宪
法条⽂;宪法规范;宪法结构、功能、原则。

1.宪法解释的概念、由来和作⽤ (3)宪法的解释是随着宪政的发展逐步形成

(4)宪法之所以需要解释,主要原因

(5)宪法解释的作⽤:阐述宪法精神、明确含
义;补充缺漏;适应社会发展;维护法制和宪法
权威。

对宪法解释的性质的看法:
(1)绝对客观主义,反对主观因素,解释是法
的发现。(2)⾃由主义,解释是法的创造。
(3)主客观结合主义,既有发现,也有创造。

(1)以解释的主体为标准:⼴义指⽴法机关、
⾏政机关、司法机关、国家元⾸对宪法的解释。
义指对宪法的最终解释机关。

(2)以解释的⽬的为标准:分为补充解释(如
2.宪法解释的分类 公⺠的⾔论⾃由);限制解释(⾏政法规的定
义);违宪解释;

(3)以解释的⽅法为标准:分为⽂法解释;逻
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较解释;⽬的
(三)宪法的解决 解释;

⽴法机关解释

(1)宪法解释的机构:世界上主要有三种形式 司法机关解释

特别机关解释

有统⼀性原则,规范与社会统⼀,宪法规范之间
3.宪法解释的机构和原则 (2)宪法解释的原则 统⼀。利益衡量原则,服从基本利益。
稳定性原则,保障宪法秩序稳定。

⽂本解释,字⾯、⽂法、逻辑分析的;原旨解
释,愿意分析;
学说解释,宪法理论:
系统解释,结构分析;
⽬的解释,公共利益;
(3)宪法解释的⽅法有 历史解释,发展的分析。

在宪法解释中需要对宪法词义注意区分 在宪法解释中需要对宪法词义注意区分:

4.宪法解释的效⼒

5.中国宪法的解释制度

1.保障宪法和法律全⾯实施的制度

四、完善依法治国的制度 2.坚持守法和执法机制

3.完善⽴法机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