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自然宇宙不存在各自独立的正反粒子

罗正大 中国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邮 箱 2418801532@qq.com

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他在

1928 年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例如:

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反物

质:物理学上指反原子核由反质子和反中子组成的带负电荷的物

质。反核子(反质子和反中子)组成的反原子核,反原子核和正电

子组成反原子,各种反原子组成各种反物质。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的观点,自然宇

宙不存在独立的“反粒子”,也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独立的“正粒

子”。这是因为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1)聚射流与自然负能斥力

(-1)辐射流相互作用贯穿粒子的的缘故,即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

(+1)聚射流入(可视为正电性力)天体由能转质,在这一过程中

随正能外力(+1)聚射流进天体的粒子被正能外力(+1)作用和贯

穿为偏正性的右旋的粒子。而源自天体核心的由质转能的负能斥力

(-1)辐射流出(可视为负电性力)天体,在这一过程中随负能斥

力(-1)流出天体的粒子被负能斥力(-1)作用和贯穿为偏负性的

左旋的刚性粒子。因此,在正能外力(+1)介质于天体与源自天体

核心的负能斥力(-1)相互交错对流和摩擦的作用下,随正能外力
流入天体的粒子和随负能斥力流出天体的粒子自然形成偏正和偏

负、右旋和左旋的刚性粒子(包括偏正负的、左右旋(旋涡)的、

光亮的、聚集态的、准粒子的“能量点”),如同“手性”,正反

粒子总是同时性出现,所以不存在各自独立的“反粒子”或“正粒

子”。

在正能外力(+1)与负能斥力(-1)相互交错对流和摩擦的作

用下,正负粒子总是同时产生,所谓的带正电的反物质、反原子核

和正电子等其实是正能外力(+1)作用的结果,而带负电的反物

质、反原子核和负电子等其实是负能斥力(-1)作用的结果。所

以,宇宙中不存在各自独立的的正反粒子。

在正能外力(+1)与负能斥力(-1)相互质能转换的转节点的

粒子为瞬间存在的、正负性中和态的、零性的刚性粒子,以此规定

了在正能外力(+1)与负能斥力(-1)相互交错对抗和摩擦的作用

下,宇宙中自然同时性存在三种属性的粒子(包括宇宙任一由粒子

组成的质量的物质)
,即正性的粒子(+1)
、负性的粒子(-1)和零

性的粒子(±0 或±2)
。粒子的三属性(三态),同时也证认了宇宙

不存在各自独立的正反粒子。狄拉克猜想的独立存在的“反物质正

电子”不存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