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44 南方文坛 2023.

2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DOI:10.14065/j.cnki.nfwt.2023.02.015

“新南方写作”与当代汉语写作的语言危机
陈培浩

是,这绝不意味着概念和命名都是徒劳或游戏。事
一 实上,创立概念和批评命名就是看见世界的过程,
为世界竖立界碑、规划路径,使混沌清晰,使未知
2018 年,当我用“新南方写作”描述陈崇正的 可知。好的概念不仅描述,还创造;好的概念并非
写作时;当陈崇正、林森、朱山坡在鲁迅文学院讨 凝固,而是旅行。“新南方写作”正是如此,更重要
论这一概念时;当我多次通过电话和王威廉、曾念 的是,它并未就此被锚定,它仍将继续其理论旅
长、卢一萍等朋友讨论这一概念时,我们更多在照 行。在谈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时,我说要注意
亮中国当代文学的“南方以南”这一层次上思考。 概念的生产性和意义增量,对“新南方写作”也适
随着 《南方文坛》《广州文艺》《青年作家》 等刊物 用。每个论者都应首先自问,当你讨论“新南方写
的介入,“新南方写作”在杨庆祥、王德威、张燕玲 作”时,你究竟想讨论什么?假如并无崭新的问题
等论者那里获得了更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理论内 意识,新瓶装旧酒,不仅乏善可陈,且可能模糊了
涵。无疑,“新南方写作”是一个概念,各自表述。 这一概念所可能有的理论锐度和潜力。本文拟从当
概念的张力空间,论者多元的问题意识,都隐于其 代汉语写作的语言危机角度,进一步激发“新南方写
间。诸多“新南方写作”论述,以下三种问题意识 作”的理论延异,以面对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歧难。
最有代表性:一、辨认和勾勒出区别于传统江南的
岭南或南方写作的异质和新质,为当代汉语写作召 二
唤新的审美可能性。循此,方言性、边地性、科幻
性、魔幻性和异质性经常被强调,这是张燕玲等论 今天,语言的腐朽与再生已经成为“新南方写
者的问题意识。二、在世界文学视野中反思文学的 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地理政治学。“南方是一种关系,是一种自我定位的 众所周知,20 世纪西方的人文学科有一个语言
自觉或想象”“南方写作不应被简单定位为广东沿 学转向的过程,将一切问题当作语言学问题来理解
海、福建、广西、海南岛或大湾区的文学写作”, 也受到质疑,因为在语言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
“南方应该是一种不断的移动,不断尝试去突破的某 界在运行。但我们又必须承认,世界的运行,至少

一种力道或一种想象的可能” 。这是倡导“新南洋 在人文社科或所谓的上层建筑领域,现实必须浸泡
写作”的王德威教授的问题意识。三、“超越了单一 在语言中。特别是对于作家,其工作直接地在语言
性民族国家的限制,在不同的民族和区域间进行语 内部展开。因此,作家不能不直面语言内部的问

言的旅行、流通和增殖” 。这是评论家杨庆祥的问 题,甚至危机。
题意识,这种思路关心的主要不是谁代表了“新南方 我们不能在狭义的语言学上讨论语言,所以不
写作”,“新南方写作”的审美特征又是什么,而是 能仅在修辞学层面讨论写作语言。德勒兹发问:“今
“新南方写作”作为一个动力装置能为汉语文学提供什 天有多少人生活在一种不属于自己的语言当中呢?
么。 或不再甚或尚未了解自己的语言,而对他们被迫为
作家只是写作,未必意识到自己究竟是北方写 之服务的多数语言一知半解呢?” ③ 这里的“少数”
作还是西部写作,是南方写作还是新南方写作。但 和“多数”不仅是一个族裔问题,而广泛存在于各
批评论坛·新南方写作 45
个权力不平衡的维度。活在语言中,却失去了自己 一种能力,那就是在多重镜子的无限游戏中生出自
的语言,这就是“少数”者的命运,这是为何斯皮 己的形象。从镜子的深处——正是在这里,它启程
瓦克觉得庶民不能说话。不是没有发声器官,而是 重新到达了它的出发点,但这样做最终是为了摆脱
在他者的语言中,无法说出自己的感受。这里的 死亡——另一种语言听到了——真实语言的形象,
“庶民”可以替换为“女性”“少数族裔”“残障人 但是以微缩、内在、虚拟的模式被听到。”⑧
士”,等等。写作必须怀着建构共同体语言的渴望, 事实上,当代汉语写作的语言危机包含着两方
但共同体语言不是现成的强势语言,写作必须为无 面的危险:其一是语言被绝对化和神话化;其二则
限的“少数”发明语言,才能使真正的共同体语言 是语言被狭义化和空心化。它们其实是语言危机的
生效。这就是德勒兹所谓必须“从内部进行多数语 一体两面。前者将所有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后者

言的少数实践” 。 则将语言问题限定为语言学问题。我们不能将语言
写作还必须面对公共语言的微观死亡。一种语 神话化,但也不能将语言工具化。精神的溃败必从
言还存在着,但它已经从个体及群体感受性中剥 语言的溃败开始。语言腐败常常难以被直接感知,
落,此时语言不但不能“说出”,反而成了新经验出 语言腐败有时会以泡沫化方式出现,那些漂亮的语
场的障碍,这就是公共语言的微观死亡。语言的诞 言泡沫还常常创造花团簇锦的幻觉。失去活力,是
生和死亡是一体两面。当语言有效地指涉感觉,无 语言腐败的开端。语言的空洞化、惯性化和景观
数细小的感觉找到自身的表述,语言的微观诞生也 化,失去与现实及内在精神问题的对焦能力,这是
使其作为一个总体建立起来。维特根斯坦曾以 语言僵化乃至坏死的症候。我们的问题意识不仅在
“疼”这个词为例讨论语词如何指涉感觉。“孩子受 于区域的文学秩序,也在汉语内部的“危”和
了伤哭起来;这时大人对他说话,教给他呼叫,后 “机”。“新南方写作”其实是为当代汉语写作寻找一

来又教给他句子。” 这正是人进入语言的瞬间,人 种活性力量,“新南方写作”者,当是汉语危机的洞
不能不活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去发声。从社会性 察者和汉语新生的建设者。

看,发明语言就是“发明一种设施” 。因此,语言
的危机来自于当“疼”的语言设施被拆除,当新 三
“疼”痛经验进入感觉,却缺乏相应的语言来讲述,
感觉和经验被压抑在语言结构的阴暗角落,此时语 很多人将方言性纳入“新南方写作”的考察范
言就面临它的微观死亡,而写作正是在抵抗语言的 围,无疑老一辈作家欧阳山、陆地,当代作家林
微观之死中获得尊严。语言是通过一次次微观诞生 白、霍香结、林棹、葛亮、黎紫书等人的作品中都
而形成的,语言诞生于对感觉的命名和照亮中,语 融入了方言元素。不过,人们常常将文学与方言的
言堕落于从具体性的剥落。好的写作产生于语言和 问题简单化,使方言进入文学变成一个简单的写作
现实的断裂地带。在那里,一种炸裂的现实找不到 修辞学问题,即如何及何种程度上使用方言可达到
相应的语言,写作负责召唤出这种语言。如果说语言 最佳的文学效果。这种考虑固有其合理性,但仅止
是对死亡的抵抗,那此时,写作抵抗了语言的堕落。 于此也大大窄化了对文学方言性的理解。

福柯曾引用布朗肖“写作是为了永生” 。写作 必须区分“方言”和“文学方言性”这两个概
的“永生”就是在语言的坏死处重新搭建语言通往 念。须知,真正的方言是口语性的;而我们今天所
感觉的桥梁。对于福柯来说,写作是通过语言抵抗 谓的文学主要是书面形式的。方言与文学之间的口
死亡,开启无限:“不幸无边无际,诸神无所不能, 语与书面的鸿沟给文学方言化既带来活力也带来挑
而语言于此肇始;但死亡之界限在语言面前,甚或 战。我们知道,很多方言土语非常有表现力,富于
语言之内,开启了一个无限的空间。面临死亡,语 文学性。所以,从方言到文学语言,就是从口语到
言喷薄而出,但它是从头再来的语言,它讲自己, 书面语的再造过程。简单地借用一定方言词汇,固
讲故事的故事,并发现这样的阐释可能永无终止。 然能带来某种地方风情,但终究只是装饰性的。“新
朝着死亡进发,语言背对自己;它所遭遇的好似镜 南方写作”也启用方言文化资源,但启用方言早已
子:要制止这意图,制止自己的死亡,它只能拥有 有之,我曾列过一个不完全的“方言文学”谱系:
46 南方文坛 2023.2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明冯梦龙 《山歌》、晚清张南庄 《何典》、韩邦庆 审美性和精神性角度看,现代汉语仍是一种具有巨


《海上花列传》、李伯元的 《海天鸿雪记》、张春帆 大空间的语言。跟工具论语言观不同,存在论语言
《九尾龟》;十九世纪末诠释圣谕的传教士小说;五 观:认为语言并非外在于主体、完全工具化的器
四前后刘半农的江阴船歌、刘大白的‘布衣谣’、徐 具,而是具有生产性和塑形力量的精神话语空间。
志摩的方言诗;1940 年代‘走向民间’和‘民族形 人不能不生活在一个语言化的世界中,活在什么样
式’背景下袁水拍的 《马凡陀山歌》、李季的 《王季 的语言中,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
与李香香》、阮章竞的 《漳河水》;新中国成立之后 写作者而言,只能通过创造语言来创造世界。不同
的周立波、赵树理和山药蛋派的方言化小说;20 世 时代,不同历史阶段,创造语言便有着不同的含
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韩少功 《马桥词典》、贾平凹 《秦 义。在现代汉语已经建立之后,创造语言便不再是
腔》、莫言 《檀香刑》、阎连科 《受活》、张炜 《丑行 从无到有,而是从有到有、去蔽存精,甚至是以返
或 浪 漫 》、 李 锐 《 无 风 之 树 》、 金 宇 澄 《 繁 回的方式出发的过程。

花》 ……” 融化方言并非“新南方”的独有现象。 请倾听艾略特的妙论。艾略特以为,诗人对其
借讨论“新南方写作”的契机,我们应深入思考: 民族并不负有直接责任,但对民族语言却负有直接
方言对于文学更内在的意义是什么? 责任。“诗人作为诗人对本民族只负有间接义务;而
有必要在方言与国语的辩证中探讨“新南方写 对语言则负有直接义务,首先是维护;其次是扩展
作”。假如“新南方写作”借助于方言土语,那绝不 和改进。在表现别人的感受的同时,他也改变了这
仅是为了局部的修辞效果。往大里说,今天的文学 种感受。”“诗人发展和丰富了他所使用的语言。” I1
方言化,依然在赓续着再造国语的使命。1918 年, “诗总能传达某种新的经验或某种对熟悉事物的新的
胡适在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中就意识到“国语的 理解,或者表达某种我们经历过但无法言传的东
文学”和“文学的国语”之间的关联,在回应黄觉 西,它们可以开拓我们的意识面,改善我们的感受
僧的文章中他也洞悉“国语文学”和“方言文学” 性。”“诗确实能影响整个民族的语言和感受性。” I2
的辩证: 艾略特这里所说的诗人可推而广之指称所有对民族
将来国语文学兴起之后,尽可以有“方 语言有贡献的作家,他提醒我们:写作如何通过创
言的文学”。方言的文学越多,国语的文学越 造民族共同语而与民族共同体紧密相连,而且写作
有取材的资料,越有浓富的内容和活泼的生 为民族共同语 (国语) 造血输血的过程却是永动不
命。如英国语言虽渐渐普及世界,但他那三岛 竭的。就此而言,今天讨论“新南方写作”与方
之内至少有一百万种方言。内中有几种重要的 言,就不只是文学修辞学问题,而应基于再造国语
方言,如苏格兰文,爱尔兰文,威尔士文,都 的视野,在新南方、新方言和新国语三者的辩证交
有高尚的文学。国语的文学造成以后,有了标 互中再造一种可感、可思且可居的当代民族共同语。
准,不但不怕方言的文学与他争长,并且还要 关于方言,我们不妨也倾听海德格尔的洞见:

依靠各地方言供给他的新材料,新血脉。 常常有人认为,方言是对普通话和书写
在胡适那里,“方言的文学—国语的文学—文学 语言的糟蹋,让普通话和书写语言变得畸形丑
的国语”是一个密切联系的过程。不过,很多人以 陋。但事实恰恰相反:土语是任何一种语言生
为经由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文学诸多作家的努力,“国 成的隐秘的源泉。任何蕴含在自身中的语言精
语”是一个已完成的任务。早在 1920 年 3 月,北洋 神都从此一隐秘源泉中不断地流向我们。……
政府就宣布白话为国语,通令各地方学校使用,成 语言的精神蕴涵是什么?它在自身涵养着向
为法定语言。1949 年,中 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神、向世界、向人及人的创作、向物的关指,
现代汉语也成为一种稳定成熟的国家语言。然而, 此一关指虽不显著,但却是负重着的。语言精
现代汉语既有其相对稳定性,又有其未完成性。现 神在自身中蕴涵着的东西,是那种通达万物的
代汉语虽已确立,但作为国语的现代汉语与当代文 高度,是那种从中使万物得其渊源的高度,以
学之间的交互需求并未结束,也不应该结束。仅从 至它生成着恰切和孕育着果实。I
3

日常交际角度看,现代汉语无疑已经完成了。但从 方言在海德格尔这里获得了哲学性的内涵,它
批评论坛·新南方写作 47
不是区域共同语,而是一种原初的语言,是语言生 如,被视为东北文艺复兴文学代表的“铁西三剑
成的隐秘源泉。这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方言,而是 客”——双雪涛、班宇、郑执他们其实是在北京书
有待文学创造、哲学阐释的方言性,一种为我们时 写东北,这里包含着微妙而真实的文化权力意味,
代提供精神照明的语言。这里触及了写作与语言的 对于在东北书写东北的作家,他们能否获得成为文
关系。写作不能不依赖于语言,所以写作受制于语 学潮流的契机?又如,诗人沈苇是浙江湖州人,但
言;但写作者不能安于一种给定的语言来工作,写 由于生活居住于新疆多年,为其风土人情所化,其
作者无时无刻不处在与语言的搏斗中。正是通过这 写作却具有极其强烈、鲜明的西部特征。2018 年,
种搏斗,写作者拓展并更新了语言,创造了更为可 沈苇重回浙江,任职于浙江传媒学院。那么,对沈
居的语言世界。事实上,写作者正是一群被赋予了 苇的论述难道就要从西部文学切换为江南文学?再
语言使命的人。他们必须对语言足够敏感,这份敏 如,广西籍作家林白,她的长居地是武汉和北京,
感不仅是专业天赋,更是带着文化使命的问题诊 她的写作很多时候与故乡和区域并不直接相关。但
断。换言之,他们不仅敏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修 《北流》 却无疑动用了故乡的精神文化资源,浓厚的
辞,还应对语言所处的历史方位,尤其是语言在现 地方性叙事、野气横生的方言叙事为人所津津乐
实中的腐败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力和责任感。感受到 道。与林白相近的还有霍香结。桂林人氏,走遍中
语言的腐败,语言的更新和创造才有方向。某种意 国,定居京城近二十年的霍香结近年以 《灵的编年
义上,并非在文学中使用方言就能创造“方言性”。 史》《铜座全集》 颇受瞩目。霍香结无疑是自觉将
按照海德格尔的意思,“方言性”的获得源于:写作 “地方性知识”导入当代文学的作家。如此,将林白、
者去掉了语言的死皮,使语言获得了一种原初性 霍香结纳入“新南方写作”难道没有一定合理性?
的、通达万物的,类似于新生的状态。 一个并非没有意义的追问是:为什么是“新南
在我看来,今天借助“新南方写作”这一概 方写作”而不是“新南方文学”?在我看来,“写
念,我们要面对的并非一般的方言写作、区域写 作”是大于“文学”的概念。当“文学”被纯化、
作、地方风情写作。这一概念应该成为当代汉语的 被凝固化的时候,“写作”带着野性横生的原力要求
精神探测仪,面对汉语内在的板结、坏区和溃疡, 打破和创造。“文学”天然地更优雅、更高大上,已
作出更有力的回应。“新南方写作”是针对当代汉语 经获取了相应文化资本,等着领受一份文学史叙事
的一次自我更新运动,它与 20 世纪多次汉语革命处 的馈赠;“写作”则具有自下而上的全覆盖能力,作
于同一谱系。这是它所承担的更高使命,假如将 家可以写作,普通人也可以写作;纯文学是写作,
“新南方”狭隘地理解成打倒“旧南方”“岭南”“江 民间语文也是写作;“文学”因其优雅而逐渐名词
南”“北方”的文学割据,无疑将错失这一概念所蕴 化、静态化,“写作”则始终保持其孜孜不倦、生生
含的重要的自我更新潜能。 不息、陀螺转圈的动词性和实践性。因此,“新南方
写作”更重要的并不是某个终将凝固并成为陈迹的
四 “南方”或各种形式的“以南”“更南”“最南”,而
是为写作设置一套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和自我
很多人注意到区域视角在当代文学的崛起,并 创生的活力装置。“新南方写作”也是“‘新’南方
将“新南方写作”与“东北文艺复兴”“西部文学” 写作”!“新”作为汉语文学一种永恒的自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等概念对举。可是,区域文学 不是静态的、形容词性的,而是动词性的。必须克
视角却有着内在的暧昧性。区域文学特征,也是 服因循守旧和为新而新的偏颇,必须超越风景化的
“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假如试图为某种区域文学 地方与民俗,必须真正切入到真正的语言危机中。
锁定确定的审美特质,终不免落入刻舟求剑的困 就此而言,“新南方写作”“东北文艺复兴”等概
境。文学总是丰富的、多元的、流动的、歧义的, 念,其实面对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延续着 20
在“确定”的本质之外,总涌动着无穷的新生和异 世纪汉语文学的自我革命这一命题。流水不腐,求
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大迁徙时代,写作者的流 变者生,当代文学的“当代”最重要的内涵就在于
动、互渗使区域文学超越了绝对的地理确定性。比 不断地因时而变,在崭新的历史语境和问题意识中
48 南方文坛 2023.2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获得新的文学赋形。因此,文学革命始终是 20 世纪 ⑤维特根斯坦:《私有语言论题》,载 《维特根斯坦


汉语文学未竟的命题。在此之前,这一命题由“白 读本》,陈嘉映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 233 页。
话文学”“新诗”“朦胧诗”“第三代诗”“寻根文 ⑥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载 《维特根斯坦读
本》,陈嘉映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 78 页。
学”“先锋派”“实验文学”等概念承担。今天,由
⑦⑧米歇尔·福柯:《通往无限的语言》,载 《福柯读
区域文学概念来扛起当代文学自我革命的旗帜,这
本》,汪民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第1、2页。
是意味深长的。
⑨ 陈 培 浩 :《游 牧 于 地 方 性 与 总 体 性 之 间 —— 文
“新南方写作”,朝着真正的危机出发吧!■ 学与地域三题》,《青年作家》 2019 年第 11 期。
⑩胡适:《答黄觉僧君 〈折衷的文学革新论〉》,
【注释】 1918 年 9 月 15 日 《新青年》 第 5 卷第 3 号。
①王德威、随机波动:《王德威:把故事的前因和 1I
I 2 T.S.艾略特:《诗的社会功能》,载 《艾略特诗
未来都讲下去,这是公民的责任》,微信公众号“随机 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第
波动”,2022 年 12 月 7 日。这是王德威在 2022 年宝珀理 243、245 页。
想国文学奖评选后接受访谈,随机波动是一档由三位女 3海德格尔:《J.P.黑贝儿的语言 (1955)》,载 《思
I
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 的 经 验 (1910—1976) 》, 陈 春 文 译 , 人 民 出 版 社 ,
②杨庆祥:《新南方写作:主体、版图与汉语书写 2008,第 103 页。
的主权》,《南方文坛》 2021 年第 3 期。
③④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什么是 (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
少数文学?
》,载 《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
重大基金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的阶段性成
斯 · 瓜 塔 里 读 本》, 陈 永 国 编 译 , 吉 林 人 民 出 版 社 ,
果,项目批准号:20&ZD284)
2005,第 118、117 页。

(上接第 43 页) 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 意义上的,也是文学意义上的。有志的写作者,既


处的时代,但仍要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 要关注现实的新南方,又要写出自己虚构中的新南
(On touche encore à son temps, et très fort, mēme 方,或许只有在这样不断的变化中,才能显示出新
quand on le repousse) ” 。任何忠实于自己切身感受
4
I
南方写作的独特意义。■
的人,最终都不是脱离环境,而是与环境共生,跟
她置身的时代牢牢地长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正因 【注释】
为李跃豆和叙述者始终保持了对切身感受的忠实, ①④林棹:《潮汐图》,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第

“序章”里无边的植物也好,“注卷”和“疏卷”里 3、13 页。
②此段引文自“澎湃新闻”2021 年 11 月 25 日。
密密麻麻的事情也好,甚至“时笺”里看起来来源
③朱维铮:《朱维铮学术讲演录》,浙江大学出版
不明的各种对世界的评价方式,都因为切实地流经
社,2020,第 512 页。
自身,这些看起来互不相干的一切最后融为了一体,
⑤⑥⑦⑧⑨⑩葛亮:《燕食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完整地呈现出活色生香的南方形象,在文学画廊里添 2022,第 5、526、19、31、273、526 页。
加了一个切身的新南方。 1I
I 2I
3林白:《北流》,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第
在现实和小说之间,在身经的现实和小说中的 1、98、295 页。
现实之间,在叙述者和被叙述者之间,在重重的虚 4 钱锺书:《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I
构与复杂的现实关联之间,注定了既有密切相关的 店,2002,第 1-2 页。

结合点,又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两个世界之间 5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I 新叙事话语》,王
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 165 页。
变动不定但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界,一个是人们在其
中讲述的世界,另一个是人们所讲述的世界。” I5 如
(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
此,不妨再强调一遍,新南方写作不只是现实地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