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9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理學院(運輸物流學程)碩⼠士班

碩⼠士論⽂文初稿

運⽤用啟發式解法
求解負荷平衡之⼈人員指派問題
—以某包裝服務業者為例
Solving a Workload–balancing Staff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a Heuristic Approach:
A Case Study of a Packaging Company

研 究 ⽣生:萱野可芬
指導教授:姚銘忠 教授
中 華 民 國 ⼀一 ○ 七 年 六 ⽉月
運⽤用啟發式解法
求解負荷平衡之⼈人員指派問題
—以某包裝服務業者為例

研究⽣生:萱野可芬 指導教授:姚銘忠 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運輸物流學程)碩⼠士班

摘要

個案公司為傳統包裝服務業者,在進⾏行包裝⼯工作之⼈人員指派時,多為利⽤用經驗
法則制訂包裝⼈人員班表,也未考量⾄至各⼈人員⼯工作負荷問題,進⽽而引發⼈人員對於指派
感到不公平或不信任的狀況,甚⾄至產⽣生臨時請假或拖延下班時間必須⽀支付加班費之
現象,造成⼈人⼒力成本升⾼高。︒。故對於個案公司要控制⼈人⼒力成本及強化員⼯工之⼯工作負荷,
如何安排好的⼈人員指派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人員指派問題在諸多⽂文獻中皆能找到相關研究,但其⽬目標⼤大多放在增加排班效
率及減少⼈人⼒力成本,⽽而討論平衡⼈人員⼯工作負荷的狀況較少。︒。再者,猶如個案公司在
指派外勤⼈人員出勤進⾏行包裝任務時,出勤⼈人數可變動的指派研究更是缺乏。︒。
本研究將提出⼀一啟發式演算法,求解平衡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之⼈人員指派班
表。︒。本研究考量各外勤包裝需求之相關限制及參數,並訂定包裝⽅方式的⼯工作負荷點
數,利⽤用數學規劃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啟發式演算法求解⽅方法。︒。並使⽤用 Excel 進⾏行
⼈人⼒力指派表單協助演算法的計算,求解出平衡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之週⼈人⼒力指派,
以供班表決策者在個案公司進⾏行⼈人員指派的依據。︒。為了確認啟發式演算法⼈人員指派
之有效性,利⽤用個案公司外勤包裝⼈人員兩個⽉月的歷史資料進⾏行驗證,結果顯⽰示本研
究模式較⼈人⼯工經驗法則指派⽅方式更能達到平衡各外勤⼈人員⼯工作負荷,改善幅度達
76.93%。︒。故驗證本研究發展之⽅方法可確實有效成為個案公司⼈人員指派的決策⽅方法。︒。

關鍵詞:⼈人員指派、︑、啟發式演算法、︑、包裝、︑、⼯工作負荷、︑、平衡。︒。

i
ii
Solving a Workload-balancing Staff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a Heuristic Approach:
A Case Study of a Packaging Company

Student: Kofen Kayano Advisor: Dr. Ming-Jong Yao

Degree Program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When the packaging service company plans for staffing, they tend to assign
manpower based on past experience with disregard for work overload. Therefore,
it creates unfair and mistrust working environment in leadership, which result in
higher manpower cost due to unexpected last minutes sick calls and reduce
productivity.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model for staff assignmen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s the cost of manpower increases.
Although many studies addressed the concerns for staff assignment,
however, most of them focus on staff schedul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manpower cost. The studies of balancing staff workload are even fewer. In this
case study, the subject company frequently has a different number of field agents
for different packaging assignment. The study to model this type of problem is
lacking.
In this case study, the Heuristic algorithm was used to create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balance the workload of field packaging agents’
assignment with constraints and parameters. In addition, each workload points
are assigned for each project. The model uses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to

iii
produce the systematic result. The result is shown in Microsoft Excel table. As
result, the model provides well balanced weekly manpower assignment for field
packaging agent,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manpower decision maker. The tool
also provides proof for the subject company to increase trust in leadership.
Two months of historical staffing data were used in the model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Comparing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using past experience, the result of the model show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o the balance of the packaging field agents’ workload.
The imbalance of staff workload decreased by 76.93 percent. In conclusion, the
model is sufficient to be the reference for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fields.

Keywords: Heuristic algorithm, staff assignment, workload balancing.

iv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錄 .......................................................................................................................................... V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及課題 ........................................................................................................ 3
1.3 研究對象與範圍 ......................................................................................................... 4
1.4 研究⽅方法與流程 ......................................................................................................... 4

第⼆二章、︑、⽂文獻回顧................................................................................................................ 7

2.1 ⼈人員排程 ....................................................................................................................... 7


2.1.1 航空公司組員排程問題 .................................................................................... 7
2.1.2 ⼤大眾運輸⼈人員排程問題 .................................................................................... 8
2.1.3 ⼀一般⼈人員排班問題 ............................................................................................. 9
2.2 ⼈人員指派 ..................................................................................................................... 11
2.3 啟發式演算法 ............................................................................................................ 13
2.4 ⼩小結 .............................................................................................................................. 15

第三章、︑、研究⽅方法.............................................................................................................. 16

3.1 數學模式 .................................................................................................................... 16


3.1.1 基本情境說明 .................................................................................................... 16
3.1.2 限制條件 ............................................................................................................ 17
3.2 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訂定機制 ....................................................................... 17
3.3 ⼯工作負荷點數平衡問題之數學模式 .................................................................. 20
3.3.1 符號定義 ............................................................................................................ 20
3.3.2 數學模式 ............................................................................................................ 22

v
3.4 啟發式演算法 ........................................................................................................... 24

第四章、︑、個案公司研討 .................................................................................................... 27

4.1 個案公司介紹 ........................................................................................................... 27


4.2 包裝⼯工作規格分類................................................................................................... 28
4.3 ⼯工作負荷點數計算⽅方式 ......................................................................................... 30
4.4 個案公司⼈人員指派現況分析................................................................................ 32
4.5 個案公司訂單歷史資料收集 ................................................................................ 33
4.5.1 包裝⼯工作清單 .................................................................................................... 33
4.5.2 個⼈人⼯工作負荷點數清單................................................................................. 36
4.6 案例分析 .................................................................................................................... 39
4.6.1 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上下限制定 ....................................... 39
4.6.2 以啟發式演算法之求解個案公司外勤⼈人員指派 ................................... 40
4.7 ⽐比較分析 .................................................................................................................... 50
4.8 ⼩小結 ............................................................................................................................. 54

第五章、︑、建議與結論 ......................................................................................................... 55

5.1 結論 .............................................................................................................................. 55
5.2 建議 .............................................................................................................................. 56

參考⽂文獻 ................................................................................................................................ 58

附錄 ......................................................................................................................................... 61

vi
表⽬目錄
表 2.1 ⼈人員排程之⽂文獻彙整 .............................................................................................. 9

表 2.2 ⼈人員指派之⽂文獻彙整 ............................................................................................ 12

表 2.3 利⽤用啟發式演算法之⽂文獻彙整 ......................................................................... 14

表 3.1 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 ....................................................................................... 19

表 3.2 貨品尺⼨寸⼯工作負荷點數 ....................................................................................... 20

表 4.1 包裝⼯工作清單 ......................................................................................................... 34

表 4.2 個⼈人⼯工作負荷點數清單 ....................................................................................... 38

表 4.3 個案公司兩個⽉月歷史資料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分佈表 ..... 39

表 4.4 組⾧長可指派之廠商清單 ....................................................................................... 41

表 4.5 啟發式演算法外勤⼈人員指派之績效表 ............................................................ 51

表 4.6 個案公司外勤⼈人員原指派之績效表 ................................................................ 52

表 4.7 啟發式演算法及個案公司現有外勤⼈人員班表絕對差異值⽐比較表.......... 54

vii
圖⽬目錄
圖 1.1 作業流程與包裝⼈人員排班之既有模式 .............................................................. 2

圖 1.2 作業流程與包裝⼈人員指派之期望模式 .............................................................. 3

圖 1.3 本論⽂文之研究流程 .................................................................................................. 6

圖 4.1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23) ...................................................................................... 29

附圖 1 ⽊木底包裝流程(A) .................................................................................................. 61

附圖 2 ⽊木底包裝流程(B) .................................................................................................. 61

附圖 3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C) ......................................................................................... 62

附圖 4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D) ......................................................................................... 62

附圖 5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E) ......................................................................................... 62

附圖 6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F).......................................................................................... 62

附圖 7 鐵底包裝流程(G) .................................................................................................. 63

附圖 8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 ......................................................................................... 63

附圖 9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2) ...................................................................................... 63

附圖 10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I) ........................................................................................ 64

附圖 11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I2) ...................................................................................... 64

附圖 12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J)......................................................................................... 64

附圖 13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J2) ...................................................................................... 65

附圖 14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K) ....................................................................................... 65

附圖 15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五週指派班表........................................... 66

附圖 16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六週指派班表........................................... 66

附圖 17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七週指派班表........................................... 67

附圖 18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八週指派班表........................................... 67

附圖 19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五週指派班表 ............................................... 68
viii
附圖 20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六週指派班表 ................................................ 68

附圖 21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七週指派班表 ............................................... 69

附圖 22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八週指派班表 ............................................... 69

ix
第⼀一章、︑、緒論

本章將針對本論⽂文的研究主題、︑、⽅方向、︑、背景、︑、動機、︑、⽬目的及章節架構
等各項說明之。︒。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包裝服務業者在⼈人⼒力成本⽀支出對企業整體營運績效有顯著之影響,
然⽽而在現⾏行的⼈人員指派下多為⾼高階主管依個⼈人經驗來訂定排程,這種⼈人員
指派及調度沒有系統的依據往往缺乏客觀的指⽰示與安排,除了無法達到合
理⼈人⼒力資源利⽤用,更造成包裝⼈人員負荷⼯工作量不均、︑、包裝⼈人員不信任指派
結果,進⽽而產⽣生臨時請假或拖延下班時間以賺取加班費⽤用等造成⼈人⼒力成本
浪費或整體訂單排程延誤之影響。︒。本研究將由台灣⼀一包裝服務公司為例,
了解在每次包裝訂單下之外勤包裝⼈人員指派狀況,滿⾜足顧客訂單之條件以
外,更能找出且平衡⼯工作負荷的包裝⼈人員指派模式。︒。
本研究之個案公司以台灣⼀一包裝服務業者為應⽤用個案,個案公司其⼤大
宗服務項⽬目為承攬客⼾戶出⼝口機械之捆包裝箱⼯工程,採⽤用⽇日本⼯工業規格外銷
⽊木箱包裝標準(JIS Z 1403)為客⼾戶提供⼤大⼩小機械貨物包裝服務,各種尺⼨寸及
重量均為服務範圍,其中包含⽊木條箱、︑、各式箱底、︑、⽊木箱、︑、鐵箱、︑、密閉式鐵
底合板箱等捆包設計及製造。︒。
個案公司每⽇日依不同訂單分配外勤包裝⼈人員⾄至客⼾戶商品放置處進⾏行包
裝作業,少數訂單情況為商品運送到個案公司⼯工廠進⾏行包裝。︒。外勤包裝⼈人
員指派的安排⽬目前皆是由⾼高階主管彙整訂單需求,再透過⾼高階主管依照過
去作業經驗及習慣進⾏行⼈人員配置的安排,再將其⼈人員指派結果於包裝⽇日前
⼀一⽇日告知⾄至中階主管,由中階主管分派包裝任務⾄至包裝⼈人員。︒。作業流程與
包裝⼈人員指派之既有模式如圖 1.1 所⽰示,並未依照邏輯規劃流程也並無依據
來決定⼈人員指派結果,因此本研究的個案公司在指派外勤包裝⼈人員的流程
上無法依根據說服包裝⼈人員班表是否平衡⼈人員的外勤⼯工作負荷易造成員⼯工
之間的抱怨,更有包裝⼈人員依本⾝身認定指派不公平⽽而利⽤用特休來刻意避開
包裝任務的情形。︒。

1
圖 1.1 作業流程與包裝⼈人員排班之既有模式

收集過去五年的資料,⼈人⼒力薪資成本佔個案公司的成本⽐比重相當多數,
故⼈人員調度必須做到最有效率且公平的利⽤用,以免造成⼈人員利⽤用特休⽽而躲
避⼯工作任務指派,造成需要藉由超時加班的⽅方式完成⼯工作導致成本浪費,
⼜又或者延宕⼯工作進度造成無法如期交貨。︒。
此研究欲收集個案公司為期連續兩個⽉月的包裝訂單並整理外勤⼈人員指
派狀況,利⽤用學術模式進⾏行更有憑據及平衡⼯工作負荷的⼈人員指派,期望此
研究能夠輔助個案公司主管做出合宜的⼈人員指派決策判斷。︒。

綜合以上所敘述,可將本研究論⽂文之研究動機統整歸納為下列各點:
1. ⼈人⼒力成本⽀支出對企業整體營運績效有顯著之影響。︒。
2. ⽬目前外勤包裝作業⼈人員指派安排多為經驗法則為依據。︒。
3. 欲使⽤用學術模式確保平衡化⼯工作負荷量,並使得指派結果有憑有
據。︒。
4. 欲減少包裝⼈人員對指派結果的不信任。︒。

2
1.2 研究⽬目的及課題

本研究旨在利⽤用數學模式進⾏行求解⽅方法找出更有憑據並將其⼯工作負
荷平衡的⼈人員指派,使⽤用啟發式演算法克服複雜的指派問題,並且減少紙
本作業及增加⼈人員指派時的合理性,⽀支持個案公司能夠在外勤包裝⼈人⼒力配
置上做出更有依據且平衡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的⼈人員指派決策管理,期
望此研究能夠輔助個案公司主管做出合宜的⼈人員指派決策判斷。︒。其主要⽬目
的分析列點說明如下:

1. 探討包裝服務產業中既有依照經驗法則之直覺式⼈人員指派現況,並
對針對管理階層現況的溝通與決策⽅方式進⾏行了解。︒。

2. 分析個案公司中⼈人員指派的決策情境、︑、操作特性與限制,並且導⼊入
個案公司的真實訂單作為分析的依據,嘗試建⽴立對應之數學模式。︒。

3. 對於既有作業流程及模式進⾏行改善。︒。

4. 導⼊入啟發式演算之求解⽅方法,找出平衡各外勤包裝⼈人員的指派結果,
作為業界進⾏行⼈人員指派管理之參考模式。︒。

請參考圖 1.2 訂單作業⼈人⼒力指派期望模式。︒。

圖 1.2 作業流程與包裝⼈人員指派之期望模式

3
1.3 研究對象與範圍

1. 個案公司—台灣包裝服務業者

本研究之個案公司為台灣包裝服務業者為應⽤用個案研究公司。︒。

個案公司廠房座落於台灣桃園楊梅⼯工業區,員⼯工數約 40 ⼈人,為⼀一台灣
典型傳統中⼩小企業公司。︒。其公司⼤大宗服務項⽬目為承攬客⼾戶出⼝口機械之捆包
裝箱⼯工程,採⽤用⽇日本⼯工業規格外銷⽊木箱包裝標準(JIS Z 1403)為客⼾戶提供⼤大
⼩小機械貨物量⾝身包裝服務,各種尺⼨寸及重量均可包裝,其中包含⽊木條箱、︑、
各式箱底、︑、⽊木箱、︑、鐵箱、︑、密閉式鐵底合板箱等捆包設計及製造。︒。

個案公司為第三⽅方物流包裝產業,第三⽅方物流包裝業即為將產品的包
裝部分委託⾄至專業的物流包裝業者進⾏行量⾝身規劃並捆包完成,由第三⽅方的
物流包裝業者針對不同商品提供專業包裝技術並提出最佳整體包裝⽅方式,
如應對出⼝口國尺⼨寸、︑、防疫相關法規,防震、︑、防傾、︑、防潮及防銹等技術層⾯面
考量,貨艙尺⼨寸對應規劃等,使得⽣生產產品廠商之物流包裝成本降低,並
將企業發展全⼼心投⼊入於核⼼心事業。︒。

2. 針對個案公司包裝⼈人員外勤⼯工作指派作業進⾏行研究

個案公司⽬目前進⾏行包裝⼈人員指派為⾼高階主管透過過往歷史經驗法則指
派,此研究欲將重點放置以下兩點:

(1) 外勤⼯工作指派作業流程的調整及改善

(2) 提出系統化決策機制

1.4 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之流程及步驟請參考圖 1.3,各項說明如下:

第⼀一階段

1. 確定研究主題:認識個案公司問題之現況,找出欲改善之研究主題,
確⽴立論⽂文發展⽅方向。︒。

2. 確定動機與⽬目的:明確指出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為本研究之發展基
⽯石。︒。

4
3.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定義並確定問題的研究⽅方法及設計。︒。

第⼆二階段

4. 蒐集相關⽂文獻:認識⼈人員指派問題的特性,並了解現⾏行⼈人員指派解決
⽅方法並整理相關⽂文獻,進⽽而瞭解⼈人員指派的規劃及限制。︒。

5. 彙整可參考數學模式:統整相關解決⼈人員指派的⽅方法,並提出相同與
相異之處。︒。

6. 整理個案公司的決策情況:實際拜訪個案公司並了解現⾏行⼈人員指派⽅方
式,理解決策情境、︑、操作特性與限制、︑、資源限制等。︒。

7. 訪談分析:分析訂單內容,明確分列訂單規格及作業要求,拆解所有
專案的相關內容,有系統的建⽴立⼯工作順序性及評估作業狀況,並針對
所有作業內容評估所需資源,同時訂定各⼯工作之⼯工作負荷點數。︒。

8. 建⽴立數學模式:了解決策情境後簡化並提出假設,建⽴立數學模式。︒。以
「啟發式演算法」進⾏行本次包裝⼈人員指派系統優化作為找到求解的⽅方
法,改變以往只使⽤用經驗法則的⼈人員指派進⾏行系統式的規劃。︒。

9. 輸⼊入實務資料並進⾏行啟發式演算法之求解:將個案公司實務資料帶⼊入
數學模式進⾏行啟發式演算法求解,得到新的⼈人員指派結果。︒。

第三階段

10. 結果歸納分析:針對此研究建⽴立的啟發式演算法求解出個案公司⼈人員
指派班表,探討本研究所建構出的⽅方法是否可⾏行,以及與個案公司現
有的外勤包裝⼈人員班表進⾏行績效分析⽐比較。︒。

11. 結論:討論根據以上步驟得出的結果進⾏行結論及建議。︒。

5
圖 1.3 本論⽂文之研究流程

6
第⼆二章、︑、⽂文獻回顧

根據 Brucker(2002) 提到⾃自 20 世紀的 50 年代以來,⼈人員指派與排班問


題⼀一直都是廣泛的研究課題。︒。陳志源(2006)指出「⼈人員指派與排班」議題主
要可分為⼈人員指派與⼈人員排班兩⼤大類。︒。其中,⼈人員指派議題僅考慮將作業
⼈人員指派⼯工作;⽽而⼈人員排班議題乃為涉及⼯工作時間與⼯工作順序之⼈人員指派
議題。︒。⽽而⼈人員排班議題⼜又可根據是否依現有之固定班表,再細分為以固定
班表為基礎之⼈人員排班與無固定班表為基礎之⼈人員排班兩部分。︒。本研究旨
在進⾏行⼯工作量平衡化下之最佳⼈人員指派,決定作業⼈人員排班班表。︒。
求解⼈人員指派問題之相關⽂文獻回顧,本章將分別討論⼈人員排程問題、︑、
⼈人員指派問題以及啟發式演算法之相關⽂文獻。︒。排程問題關⼼心的是如何將有
限的資源之於各項活動做最佳的分配,進⾏行的最佳化過程。︒。許多早期的排
程問題都在分析解決單機排程系統、︑、並⾏行機器系統及零⼯工式⽣生產排程系統
的基礎上進⾏行。︒。當研究⼈人員⾯面臨排程問題有更多不同的限制跟狀況,更多
的排程問題⽅方法開始被研究。︒。排程問題在各領域皆為經常性⾯面臨並且重要
的決策問題,以下進⾏行⼈人員排程問題進⾏行說明及討論之。︒。

2.1 ⼈人員排程

有效的⼈人員排程及調度能夠讓企業組織在⼈人⼒力成本降低並能選擇最⾼高
利潤的組合,蘇啟超(2004)提出⼈人員排程是在「達成⽣生產⽬目標之限制下,於
規定的時間內,將所有⼯工作任務分派給需要的⼈人員,並由這樣⼈人員完成所
有⼯工作任務的規劃程序」
。︒。⼈人員排程在依據各個產業的不同會有特定排程作
業⽅方式,依照 Beasley and Cao (1996) 將⼈人員排程班表問題分為以下三⼤大類
問題,分別為航空公司組員排程問題、︑、⼤大眾運輸⼈人員排程問題,及⼀一般⼈人
員排班問題。︒。以下將按照此三⼤大⽅方向進⾏行⼈人員排程的⽂文獻分類。︒。

2.1.1 航空公司組員排程問題

航空公司組員排程屬於⼤大型排程問題,並無固定班表操作,且⼈人員眾
多複雜且具有前艙組員、︑、後艙組員等不同配置,⾶飛⾏行航線眾多且時段重疊,
⾯面臨的考量與限制⾮非常繁複。︒。

7
蔡宜衿(2010)以航空業者⾓角度出發,考慮已知之航機班次表、︑、機隊排程、︑、
民航法規、︑、⼯工會⼯工作限制、︑、公司內部規定、︑、空服員排班⼼心裡感受等因素,
以空服員合理⼯工時為⽬目標,利⽤用數學規劃⽅方法及系統最佳化的觀念進⾏行模
式建構與求解,求得最適合的空服員排班組合班表。︒。

顏上堯和林錦翌(1997)認為空服員排班相當複雜,須滿⾜足較多複雜因素,
航空公司規模變⼤大時,⼈人員排班將變得更加棘⼿手,故利⽤用變數產⽣生⽅方法求
解發展⼀一空服員排班的最佳化模式。︒。利⽤用單體法及標籤修訂演算法(label
correcting algorithm) 分別求主問題及次問題,產⽣生⼀一組最⼩小成本可⾏行的執
勤航班組合。︒。

藍柏⿍鼎(2005)則是指出在短程航線如國內線航線有航班密集、︑、起降時間
間隔⼩小以及⾶飛航時間短的特性,在傳統上以勤務組合為單位做⼈人員排班基
礎會造成排班單位過⼤大降低排班準確性以及在突發狀況發⽣生時應變不易。︒。
故提出以「航段」為排班基礎,透過較⼩小的排班單位,並利⽤用 Java 程式語
⾔言為基礎,發展基因演算法進⾏行排班問題求解,求得最佳排班組合與最適
排班⼈人數。︒。

Kakas and Michael(2010)介紹了⼀一種解決航空公司組員指派問題的⽅方


法,根據⼈人⼯工智慧原則與溯因推理為基礎,利⽤用溯因推理邏輯規劃法
(Abductive Logic Programming, ALP)使得排班系統在處理組員調度及重新
安排任務⽅方⾯面都具有⾼高度靈活性。︒。

2.1.2 ⼤大眾運輸⼈人員排程問題

⼤大眾運輸⼈人員排程問題較航空公司組員排程規模略⼩小,但考量的條件
限制與航空公司組員排程略同,多數以時間、︑、空間的概念為主要討論的中
型排班問題。︒。

Chen and Niu(2012) 為巴⼠士駕駛員排班問題提出⼀一套使⽤用 0-1 整數規劃


的最佳化模型,以提⾼高駕駛員排班的效率同時將總⼈人員的閒置時間降到最
低。︒。

張育彰(2003)嘗試將台鐵⾼高雄機務段的列⾞車駕駛員排班及輪班決策兩
階段整合為⼀一個階段求解,先以啟發式演算法來排除相關限制條件,再藉

8
由控制參數中篩選可⾏行解進⾏行下⼀一階段的排班作業。︒。在整合排班與輪班的
過程,使⽤用基因演算法進⾏行求解同時獲得排班表及輪班表。︒。

2.1.3 ⼀一般⼈人員排班問題

⼀一般⼈人員排程問題較航空公司組員排程及⼤大眾運輸⼈人員排程單純,屬
⼀一中⼩小型⼈人員排程問題,⽂文獻多數為護理領域及服務業相關領域。︒。賴世若
(1996)將認為服務業允許多重班別的同時使⽤用,各個班別時間可重疊,造成
排班的組合⽅方式⾮非常繁多,故使⽤用整數規劃法及模擬技術求解服務業⼈人員
多重班別排程問題。︒。建⽴立⼀一線性規劃模式,推算出符合最低成本的⼈人⼒力配
置。︒。

陳信安(2011)使⽤用整數規劃法架構⼈人⼒力派遣公司⼈人員排班班表的程式
語⾔言,找出最適⼈人⼒力資源配置,並有效的降低⼈人事成本⽀支出,增加個案公
司的營運績效。︒。

⼀一般⼈人員排班也常⾒見於護理領域的排班研究,Rasmussen et al.(2011)將
居家護理師的排班研究中,將居家護理師排班問題建構為集合分割問題模
式(Set Partitioning Problem),並發展⼀一精確的分⽀支價格演算法來使得居家護
理師在拜訪病患家中訪問的⾞車輛路線達到整體服務⽔水平最⼤大化。︒。

⿈黃允成等⼈人(2009)在⾧長期照護機構的護理⼈人員輪班班表上⾯面採⽤用了整
數規劃並使⽤用 Lingo9.0 數學規劃軟體進⾏行電腦求解與驗證,將研究對象的
全體護理⼈人員以班次表及休假⽇日表滿意度極⼤大化為⽬目標,找出⼀一班表結果
能夠均滿⾜足⼈人⼒力需求與相關排班規定。︒。

表 2.1 ⼈人員排程之⽂文獻彙整
相關研究 研究領域 研究主題 ⽅方法⽬目的
總成本最⼩小化並以空服員合理⼯工時
空服員排班問
蔡宜衿(2010) 航空業 為⽬目標,利⽤用數學規劃⽅方法及系統最

佳化求得最適班表。︒。
利⽤用單體法及標籤修訂演算法
顏上堯、︑、 空服員排班組
航空業 (Label Correcting Algorithm) 分別求
林錦翌(1997) 合最佳化
主問題及次問題,產⽣生⼀一組最⼩小成本

9
可⾏行的執勤航班班表組合。︒。

利⽤用 Java 程式語⾔言為基礎,發展基


前後艙空服員
藍柏⿍鼎(2005) 航空業 因演算法進⾏行排班問題求解,提升排
排班問題
班準確率及⼈人員的利⽤用率。︒。
根據⼈人⼯工智慧原則與溯因推理為基
礎,利⽤用溯因推理邏輯規劃法
Kakas and 空服員排班問 (Abductive Logic Programming,
航空業
Michael (2001) 題 ALP)使得排班系統在處理組員調度
及重新安排任務⽅方⾯面都具有⾼高度靈
活性。︒。
使⽤用 0-1 整數規劃的最佳化模型,以
Chen and Niu 巴⼠士駕駛員排
陸運業 提⾼高駕駛員排班的效率同時將總⼈人
(2012) 班問題
員的閒置時間降到最低。︒。
台鐵列⾞車駕駛 將台鐵實際作業資料融⼊入基因演算
張育彰(2003) 陸運業 員排班輪班問 法,合併排班及輪班問題進⽽而取代傳
題 統⼈人⼯工作業⽅方式。︒。
使⽤用整數規劃法及模擬技術求解服
服務業班別排 務業⼈人員多重班別問題。︒。建⽴立⼀一線性
賴世若(1996) 服務業
程問題 規劃模式,推算出符合最低成本的⼈人
⼒力配置。︒。
使⽤用整數規劃法找出最適⼈人⼒力資源
⼈人⼒力派遣公司
陳信安(2011) 服務業 配置,有效的降低⼈人事成本⽀支出,增
⼈人員排班規劃
加公司營運績效。︒。
將排班問題建構為集合分割問題模
式(Set Partitioning Problem),並利⽤用
Rasmussen et 居家護理師排
護理業 分⽀支價格演算法來使居家護理師在
al. (2011) 班研究
拜訪病患家中訪問⾞車⾏行路線達到服
務⽔水平最⼤大化。︒。

⿈黃允成等⼈人 護理業 護理⼈人員排班 研究對象的護理⼈人員以班次表及休

10
(2009) 滿意度 假⽇日表滿意度極⼤大化為⽬目標,找出⼀一
班表結果能夠均滿⾜足⼈人⼒力需求與相
關排班規定。︒。

2.2 ⼈人員指派

⼈人員指派問題被視為組織規劃的其⼀一重要排程問題,與⼈人員排程不同
之處為較不考慮排班班表及⼯工作時數的因數,通常常⾒見是作業⼈人員能⼒力要
求及職缺做分配安排等⼈人⼒力規劃,以期達到提⾼高組織效率,降低成本,提
⾼高滿意度。︒。在⽂文獻回顧中可找出眾多產業在⼈人員指派問題之研究下皆提出
各種討論及解決⽅方法。︒。

官明郎(2003)針對⼟土⽊木⼯工程設計作業之個別需求條件,利⽤用整數規劃法
最佳化模式,求得在⼯工作時間的區間內個設計⼈人員執⾏行個專案及⼯工作項⽬目
的指派⼯工作。︒。使⽤用 LINGO7.0 套裝軟體即可直接輸出最經濟之設計作業⼈人
員指派模式。︒。李兆元(2002)說明了中科院依現有運⽤用單⼀一線性規劃的⽅方式進
⾏行⼈人⼒力運⽤用作業現況外,提出使⽤用模糊線性規劃來掌握個專業單位對分配
到的⼈人⼒力數滿意程度的變動情形,再經由參數值的調整,分析不同階段所
得的結果對各專業單位滿意程度的影響。︒。

宋⽴立夫(1996)在探討利⽤用主客觀之分析架構以及層級解析法,對系統設
計需求以及設計⼯工作組進⾏行描述及分析。︒。藉由指標的建⽴立,做為系統設計
排程評選之依據,使得設計⼯工作能夠於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或符合設計需求
之設計排程。︒。

簡明智(2005)在營建⼯工程之⼯工地管理調派決策模式做規劃研究,以⼀一般
營建公司⼈人⼒力派遣決策之主要考量因素「⼯工地管理⼈人員平均⽉月產值」作為
模式的定量依據,在模式需求量化過程中考量營建⼯工程施⼯工的複雜性、︑、困
難度,最後建構整數線性規劃模式再以分⽀支界限法求解出最低⼈人⼒力成本之
最佳解的⼈人⼒力派遣模式。︒。

李忠益(2005)提到貨櫃碼頭貨物裝卸的主要作業⼈人員-岸肩橋式起重
機裝卸作業⼈人員在實務經驗中,實務單位係利⽤用⼈人⼯工經驗或公司排班規則,
依照各天船舶各班次的⼈人員需求,以每天⼆二階段的排班⽅方式進⾏行循環性的
11
指派作業,此種⽅方式不論時效性或應變上均受到限制,故此提出藉由數學
規劃建⽴立司機員與地勤⼈人員⼈人⼒力規劃排班模式,基此⼀一問題定式為⼀一整數
規劃問題,加速排班速度,代替⼈人⼯工作業,同時未來的⼈人⼒力調整時亦能有
效協助排班規劃。︒。

徐裕淳(2008)認為考量個維護項⽬目⼈人⼒力的總需求以及限制及相關參數,
配合數學規劃技巧能夠發展出⼀一套數學整數規劃模式,配合 Lingo 7.0 套裝
軟體,來求出⼀一套公園維護⼈人⼒力指派班表達成最⼩小成本跟所需⼈人⼒力,故以
⼀一獨⽴立公園維護專案的實際例⼦子做範例測試。︒。

Ip et al.(2010)提供了 0-1 整數規劃法來決定⾶飛機維護計畫和維修⼩小組⼈人


員排程的最佳⽅方法,使得維護計畫與維修⼩小組⼈人員排程更加有效率及效能。︒。
在研究中分為三階段組成的連續⽅方法,分別為初始維護需求計畫、︑、維護配
對、︑、維護⼩小組指派作業。︒。由於排程將會分為不同的階段,將採⽤用不同的數
學技術來滿⾜足各階段的問題特點。︒。得到的結果都可以獲得最佳解,⽽而其計
算時間也是合理且可被接受的。︒。

辜⼠士銘(2012)應⽤用⼆二元整數規劃針對電⼦子製造服務業的⼯工廠進⾏行⼈人員
排班的排班狀況研究,考量實際作業所需⼈人員需求以及客⼾戶需求進⾏行變動,
還有⼈人⼒力所具備的相關職能限制等,得到有效成本控制的⼈人員排班班表。︒。

表 2.2 ⼈人員指派之⽂文獻彙整
相關研究 研究領域 研究主題 ⽅方法⽬目的
利⽤用整數規劃法最佳化模
式,求得在⼯工作時間內設計⼈人
設計作業
官明郎(2003) ⼟土⽊木⼯工程 員執⾏行各專案及⼯工作項⽬目充
⼈人員指派
分利⽤用⼈人⼒力且節省成本的指
派⼯工作。︒。
使⽤用模糊線性規劃來掌握個
國防科技 ⼈人員配置
李兆元(2002) 專業單位對分配到的⼈人⼒力數
產業 指派
滿意程度的變動情形。︒。
設計⼈人⼒力 利⽤用主客觀之分析架構以及
宋⽴立夫(1996) 設計業
安排研究 層級解析法並指標的建⽴立,使

12
設計⼯工作能夠於更短的時間
內完成或符合設計需求之排
程。︒。
建構整數線性規劃模式再以
營建⼯工程 分⽀支界限法求解出最低⼈人⼒力
簡明智(2005) 營建⼯工程
⼈人⼒力調派 成本之最佳解的⼈人⼒力派遣模
式。︒。
使⽤用整數規劃法建⽴立司機員與
地勤⼈人員⼈人⼒力規劃排班模式,
岸肩橋式 使總拆組組數最⼩小化與總值勤
起重機⼯工 班次數平均化以加速排班速
李忠益(2005) 貨櫃業
作⼈人員排 度,代替⼈人⼯工作業,同時未來
班 ⼈人⼒力調整時亦能有效協助排班
規劃。︒。

以數學整數規劃模式,配合
公園維護 Lingo 7.0 套裝軟體求出⼀一套
徐裕淳(2008) ⼯工務管理
⼈人⼒力指派 最⼩小成本跟所需⼈人⼒力的公園
維護⼈人⼒力指派排班表。︒。
⾶飛機維護
使⽤用 0-1 整數規畫法使⼯工作時
計畫和維
Ip et al. 間差異最⼩小化讓維護計畫與
航空業 修⼩小組⼈人
(2010) 維修⼩小組⼈人員排程更加有效
員排程研
率及效能。︒。

為使得到最⼩小化的成本控制
電⼦子製造 ⼯工廠作業
辜⼠士銘(2012) 應⽤用⼆二元整數規劃的⼈人員排
業 ⼈人員排班
班班表。︒。

2.3 啟發式演算法
李忠益(2005)提到⼈人員排程問題在國內外學者及相關研究⼈人員的發展

13
之下,求解⽅方法有最佳化演算法、︑、啟發式演算法、︑、限制規劃法等。︒。

本研究將著重於啟發式演算法,啟發式演算法為相對於最佳化求解法,
在可接受的計算時間與空間進⾏行反覆的演算⽅方式,避免規模過⼤大⽽而無法進
⾏行有效率的求解。︒。

林東盈(2002)嘗試針對路線貨運業者司機排班問題之特性發展兩種演
算法:插⼊入啟發式演算法以及以網路為基礎的網路演算法,有效率地取代
傳統業者採⽤用的排班經驗法則,求得理想排班結果。︒。

郭彥秀(2000)使⽤用套裝軟體 LINDO 配合啟發式解法以台鐵⾼高雄機務段


的排班資料做為模式的測試資料,進⾏行求鐵路駕駛員排班最佳解,求有系
統與效率的⽅方式解決鐵路駕駛員排班問題。︒。

王寶治(2003)以中油公司新⽵竹運輸中⼼心為對象,欲改善中油公司油罐⾞車
駕駛員的排班作業,發展⼀一種啟發式求解法進⾏行駕駛員的指派,研究結果
成功改善原先中油公司以⼈人⼯工⽅方式進⾏行⼈人員指派的排班作業效率。︒。

表 2.3 利⽤用啟發式演算法之⽂文獻彙整
相關研究 研究領域 研究主題 ⽬目的
插⼊入啟發式演算法以及以網
路線貨運 路為基礎的網路演算法,有效
林東盈(2002) 陸運業 業司機排 率地取代傳統業者採⽤用的排
班問題 班經驗法則,達到最⼤大⼈人員使
⽤用求得理想排班結果。︒。
啟發式解法進⾏行鐵路駕駛員排
鐵路駕駛員 班總週期最⼩小值,求有系統與效
郭彥秀(2000) 陸運業
排班問題 率的⽅方式解決鐵路駕駛員排班
問題。︒。
利⽤用啟發式求解法進⾏行駕駛員
中油油罐⾞車
的指派,最⼩小化委外運送⾥里程數
王寶治(2003) ⽯石化業 駕駛員排班
及各駕駛員運送⾥里程數的差
作業
距,來提升指派效率。︒。
14
2.4 ⼩小結
如今,即便有許多⼈人正在參與發展不同的⼈人員排程及⼈人員指派之系統,
有利於幫助決策者做下在正確的時間提供正確的⼈人員在正確地⽅方的決定,
⼈人員排程及⼈人員指派問題似乎仍然是⾮非常複雜。︒。Ip et al. (2010) 認為現今的
⼈人員排程解決⽅方案也並不常⾒見也不成熟。︒。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有些功能和
特徵是有許多限制跟侷限性的,並不適⽤用不同產業,尤其需要考慮其他因
素,像是證照及資格等⼈人為因素,這在 Ip et al. (2010) ⽂文章中討論的航空業
是最重要及難以預測且需要被考量的準則。︒。

⼈人員排程及⼈人員指派問題在各領域皆為經常性⾯面臨並且重要的決策問
題,但各種產業類型會有不同的排程限制及特性,Beasley and Cao (1996)
也認為在任何特定領域等都可能會施加⼀一些額外的限制及條件,較難⼀一概
⽽而論。︒。如同 Ernst et al. (2004)提到許多最佳化的設計只針對在特定應⽤用領域,
不能輕易轉移到其他領域。︒。眾多⼈人員指派研究偏重於醫院相關、︑、航空業⼈人
⼒力相關、︑、運輸業相關以及設計業⼈人員相關問題,⽽而包裝產業相關的研究⽂文
獻著墨甚少。︒。⼜又⼀一般⼈人員排程著重在最⼤大⼈人⼒力使⽤用及降低成本,較少討論
⼯工作負荷平準化。︒。求解⼈人員指派及排程的⽅方式眾多,可從⽂文獻看到不同的
演算⽅方法進⾏行⼈人員指派或排程問題,⽽而本研究將針對包裝服務產業為研究
領域,並且考慮⼈人員⼯工作負荷的因素,利⽤用啟發式演算法設計⼀一套⼈人員指
派模式,期望提供個案公司在包裝⼈人員指派中更有系統上的依據,達到合
理的⼈人員指派結果,並使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達到平衡化,⽀支持個案公
司作出最佳⼈人員指派管理決策。︒。

15
第三章、︑、研究⽅方法

⼈人員指派在各領域皆有不同特性限制,本研究將根據個案公司外勤⼈人
員指派現況及問題進⾏行了解並予以⽂文字敘述化,再根據既有的限制及資源
提出假設,待假設及模式建⽴立完成後,使⽤用啟發式演算法並利⽤用 Microsoft
Excel 進⾏行班表運算。︒。將於第三章進⾏行數學模式建構及求解⽅方法的介紹,決
策情境及假設說明將會在此章節敘述。︒。

3.1 數學模式

在數學模式建構之前針對包裝服務業者在外勤包裝⼈人員指派作業中所
⾯面對的狀況加以說明之。︒。

3.1.1 基本情境說明

1. 基本情境說明
(1) 決策者為班表管理經理。︒。
(2) 決策週期為每週進⾏行⼈人員指派的預排。︒。外勤包裝⼈人員指派計劃採取
「週排程」。︒。⼀一週為五個⼯工作天;上午班及下午班各有四個⼩小時的
⼯工時。︒。⽽而週排程中以半天時段班(上午班或下午班)為排程的基本
時間單位。︒。⼀一組在半天時段班中⾄至多被指派服務⼀一個廠商;⼀一組在
⼀一天之中⾄至多被指派服務兩個廠商。︒。
(3) 決策計畫涵蓋時程為次週之排程。︒。
(4) 訂單裝箱⽇日乃是公司與廠商協調決定,裝箱⽇日⾄至交貨⽇日依貨品⼤大⼩小
及貨品出關⽇日與廠商溝通訂定;所有的廠商在下週的裝箱訂單、︑、裝
箱⽇日及指定的上午或下午的時段為給定的資料。︒。
(5) 同⼀一張訂單在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內容為已知,故該半天時段班的
⼯工作負荷點數為已知;⼯工作負荷點數計算將介紹於 3.2 節。︒。
(6) 前往包裝現場以三⼈人⼩小組為主,其中為⼀一位組⾧長帶領兩位組員。︒。但
依訂單包裝⼯工作的內容與難易,可能指派⼆二⼈人⼩小組(⼀一位組⾧長及⼀一
位組員)或四⼈人⼩小組(⼀一位組⾧長及三位組員)。︒。
(7) 半天時段班中被指派的同⼀一組⼈人員(組⾧長及組員)其⼯工作負荷點數
都相同。︒。
16
(8) 在週排程中每天可以指派的⼯工作⼈人員清單為給定之資料(其他⼈人員
則可能排休或請假)。︒。
2. 決策⽬目標
最⼩小化所有外勤包裝⼈人員的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
值之總和。︒。
3. 決策變數
每位⼯工作⼈人員在每半天時段班被指派的訂單。︒。

3.1.2 限制條件

為使本研究能夠符合個案狀況且合理並能夠實際運⽤用於相關產業狀況,
將限制條件在此說明之。︒。操作性限制:

1. 廠商產業別之包裝要求的特性,通常指定配合的組⾧長。︒。
2. 同⼀一張⼯工單的包裝⼯工作可能需要超過⼀一個半天時段班(上半天時段班或
下半天時段班)
,同⼀一天需配置同⼀一組⼈人員(組⾧長加組員)
,若此⼯工單須
由多⽇日完成,則不需配置完全同樣之組員(組⾧長加組員)。︒。

3.2 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訂定機制

欲將⼯工作負荷轉成點數訂定機制需確認⼯工作內容並加以評定⼯工作負荷
量,以下將包裝現場⾯面臨到的各種包裝狀況加以定義並拆解流程,再經過
與個案公司資深組⾧長及管理階層訪談後根據包裝訂單⼯工作不同的要求規格
以及尺⼨寸的差異,分別制定其對應的⼯工作負荷點數,以下將進⾏行包裝規格
⼯工作負荷點數以及包裝尺⼨寸⼯工作負荷點數進⾏行說明,更加詳細點數訂定及
計算⽅方式將會在 4.3 節介紹。︒。

1. 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訂定:
⽑毛義⽅方等⼈人(2013)提到⼯工作負重的疲憊負荷感受可分為⽣生理跟⼼心理層
⾯面,⽣生理多為化學⽅方式及物理⽅方式測量為主;⼼心理上則以主觀感知為主。︒。
Casner and Gore(2010)針對測量評估⼯工作負荷整理出⾃自覺認知⼯工作負荷測量
的兩種⽅方式,⼀一種是根據操作⼈人員在特定的任務情況下為他們當前經歷的
⼯工作負荷分配數值;另⼀一種則是根據操作⼈人員在兩個或多個任務之間進⾏行

17
⽐比較,並判別哪種情況有更⾼高或更低的⼯工作負荷量。︒。此研究根據包裝訂單
⼯工作規格⽅方法不同,由個案公司內部資深組⾧長及管理階層共同討論,依共
同經驗之主觀感知分析勞⼒力及作業知識準確率訂定出規格⼯工作負荷點數,
將各種包裝訂單⼯工作規格所需要的包裝⼯工作步驟以及各項包裝⼯工作對應⼯工
作負荷點數。︒。
如鐵底相對⽊木底⼯工作處理時間⾧長,⼜又其重量負擔⽐比較⽊木底負擔⼤大,故
訂定⽊木底為⼯工作負荷點數 1,⽽而鐵底⼯工作負荷點數為 2;同理將⽊木箱⼯工作負
荷點數訂為 1,鐵箱訂為 2。︒。PE 袋、︑、真空袋及防鏽袋三者由真空袋需要抽取
空氣故步驟多且處理時間較⾧長,訂定⼯工作負荷點數為 2,其他兩種袋型各為
1;各項包裝規格所需的包裝⼯工作以及各包裝⼯工作對應的負荷點數彙整如表
3.1。︒。

18
表 3.1 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

規格
點數 A B C D E F G H H2 H23 I I2 J J2 K
包裝⼯工作
⽊木底 1 V V V V V V
鐵底 2 V V V V V V V V V
⽊木箱 1 V V V V V V V V V
鐵箱 2 V V V
PE 袋 1 V V V V V V V V
15

真空袋 2 V V V V V V
防鏽袋 1 V V V
PE ⽀支架 1 V V V V V V V V
防⽔水帆布 1 V V V V V
步驟⼯工作
9 3 3 4 3 4 7 4 5 6 8 4 5 6 7 6
負荷點數
⼗十級距
10 3.3 3.3 4.4 3.3 4.4 7.8 4.4 5.6 6.7 8.9 4.4 5.6 6.7 7.8 6.7
負荷點數

19
2. 貨品尺⼨寸⼯工作負荷點數訂定

統整訂單的貨品尺⼨寸並與主管及現場組⾧長分析訂單貨品⼤大⼩小後,並參
考勞動部勞動法之⾼高架作業勞⼯工保護措施標準(2004),可整理為三個類別,
分別為與⼀一般成⼈人左右⼀一步(或⼿手臂伸⾧長可及)之距離,以 200 公分為界
線,訂定⼯工作負荷點數為 1;⼀一般成⼈人須左右跨步之距離(或需要器材輔
助攀爬之⾼高度),以 500 公分為界線,訂定⼯工作負荷點數為 3;以及⼀一般成
⼈人須⾏行⾛走測量之距離(須使⽤用吊臂等⼯工具進⾏行攀⾼高之⾼高度)
,⼤大於 500 公分
皆在此類,訂定⼯工作負荷點數為 6。︒。在此將尺⼨寸⼤大⼩小分為壹、︑、200cm 以下;
貳、︑、200~500cm 及參、︑、⼤大於 500cm 的三種類。︒。彙整於表 3.2。︒。

表 3.2 貨品尺⼨寸⼯工作負荷點數
壹、︑、200cm 以下 貳、︑、200~500cm 參、︑、⼤大於 500cm
尺⼨寸負荷點數 1 3 6
⼗十級距負荷點數 0.6 1.7 3.3

3.3 ⼯工作負荷點數平衡問題之數學模式

3.3.1 符號定義

介紹各項數學符號定義及說明。︒。
1. 給定資料:

(1) 集合
𝜱:所有包裝⼈人員的集合;𝜱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𝜴:所有半天時段的集合;𝜴 = {𝟏, 𝟐, … , 𝟏𝟎}

𝜟:在該計畫週內所有⼯工單的集合

(2) 指標
i:包裝⼈人員別指標,𝒊 ∈ 𝜱

20
j:半天時段別指標,𝒋 ∈ 𝜴

k:⼯工單別指標,𝒌 ∈ 𝜟

(3) 參數
𝒈𝒊 :包裝⼈人員 i 在前四週的負荷總點數

𝑳𝒌𝒋 :半天時段 j 中的⼯工單 k 的負荷點數

𝝆:在半天時段中⼀一張⼯工單指派給⼀一位包裝⼈人員⼯工作負荷點數的上限

𝝆:在半天時段中⼀一張⼯工單指派給⼀一位包裝⼈人員⼯工作負荷點數的下限
在該計畫週內所有⼯工單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𝑷𝑳 = 𝒌∈𝜟 𝒋∈𝜴 𝑳𝒌𝒋   (3.1)
FPL:過去四週中所有⼯工單總⼯工作負荷點數

計畫週之所有包裝⼈人員負荷之平衡⽬目標值:
𝑭𝑷𝑳!𝑷𝑳
𝑻𝑽 =   𝜱
(3.2)

𝒄 𝒌, 𝒋 :⼯工單 k 在半天時段 j 所指定組⾧長⼈人選(的包裝⼈人員指標)

𝟎, 包裝⼈人員𝒊在半天時段𝒋請假
𝒛𝒊𝒋 = ;𝒊 ∈ 𝜱, 𝒋 ∈ 𝜴
𝟏, 其他(可派外勤或在廠內)

M:極⼤大的數值

2. 變數:

(1) 決策變數

21
𝟏, 包裝⼈人員𝒊被指派到半天時段𝒋包裝⼯工單𝒌
𝒙𝒊𝒋𝒌 = ;𝒊 ∈ 𝜱, 𝒋 ∈ 𝜴, 𝒌 ∈ 𝜟
𝟎, 其他

(2) 因變數
包裝⼈人員 i 在半天時段 j 的負荷點數等於

𝑳𝒌𝒋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 𝑵 (3.3)
𝒌𝒋

包裝⼈人員 i 在本週的總⼯工作負荷點數

𝑳𝒌𝒋
𝝉𝒊 = 𝒋∈𝜴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𝑵 (3.4)
𝒌𝒋

𝑵𝒌𝒋 :半天時段 j 中的⼯工單 k 的包裝⼈人員總⼈人數

𝑵𝒌𝒋 = 𝒊∈𝜱 𝒙𝒊𝒋𝒌 (3.5)

3.3.2 數學模式
1. 包裝⼈人員 i 在加⼊入本週排班後的五週⼯工作負荷點數

𝜶𝒊 = 𝒈𝒊 + 𝝉𝒊 (3.6)

2. 包裝⼈人員 i 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

𝜶𝒊 − 𝑻𝑽 = 𝜹! !
𝒊 − 𝜹𝒊 (3.7)

如:𝑻𝑽 = 𝟏𝟒𝟎;𝜶𝒊 =160,則𝜹!


𝒊 =160−140=20。︒。

𝑻𝑽 = 𝟏𝟒𝟎;𝜶𝒊 =125,則−𝜹! !
𝒊 =125−140=−15;即𝜹𝒊 = 𝟏𝟓。︒。

3. ⽬目標函數:

最⼩小化所有外勤包裝⼈人員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

22
之總和。︒。

MinZ = 𝒊∈𝜱 𝜹! !
𝒊 + 𝜹𝒊 (3.8)

4. 限制式:

(1) 被指派到半天時段 j 包裝⼯工單 k 之包裝⼈人員⼈人數的上限(𝝎𝒊 )與下限(𝝎𝒊 )

𝝎𝒊 ≤ 𝒊∈𝜱 𝒙𝒊𝒋𝒌 ≤ 𝝎𝒊 , ∀𝒋, ∀𝒌 (3.9)

(2) 指派⼯工單 k 的組⾧長⼈人選

𝒙𝒄 𝒌,𝒋 𝒋𝒌 ∙ M ≥ 𝑳𝒌𝒋 , ∀𝒋, ∀𝒌 (3.10)

當𝑳𝒌𝒋 ⼤大於 0 時,𝒙𝒄 𝒌,𝒋 𝒋𝒌 會被強迫等於 1;當𝑳𝒌𝒋 等於 0 時,𝒙𝒄 𝒌,𝒋 𝒋𝒌 會


必定等於 0(0=0)。︒。

(3) 如果包裝⼈人員𝒊在半天時段𝒋請假,將不會被指派到任何⼀一張⼯工單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 𝒛𝒊𝒋 ∙ M , ∀𝒊, ∀𝒋 (3.11)

當𝒛𝒊𝒋 等於 0 時(𝒛𝒊𝒋 = 𝟎),強迫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0; 當𝒛𝒊𝒋 不等於 0 時(𝒛𝒊𝒋 = 𝟏),
允許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0。︒。

(4) 包裝⼈人員 i 在任⼀一半天時段 j ⾄至多被指派到⼀一張⼯工單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 𝟏, ∀𝒊, ∀𝒋 (3.12)

當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等於 1 包裝⼈人員 i 在任⼀一半天時段 j 被指派到其中⼀一張⼯工


單,當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等於 0 包裝⼈人員 i 在任⼀一半天時段 j 未被指派外勤。︒。

𝒌∈𝜟 𝒙𝒊𝒋𝒌 不能發⽣生⼤大於 1 是因為包裝⼈人員 i 不能在任⼀一半天時段 j 被


指派到⼀一張以上的⼯工單。︒。

(5) 在半天時段中⼀一張⼯工單指派給⼀一位包裝⼈人員⼯工作負荷點數必須在設定
23
的上限及下限範圍中。︒。
𝑳𝒌𝒋
𝝆≤ 𝒌∈𝜟 𝒙!𝒋𝒌 ∙ 𝑵 ≤𝝆 (3.13)
𝒌𝒋

3.4 啟發式演算法

為求得個案公司外勤⼈人員指派最平衡⼯工作負荷點數之排班,此研究將使
⽤用啟發式演算法,設計出⼀一套計算⽅方式進⾏行求解。︒。以下將介紹解決平衡⼯工作
負荷點數的⼈人員排班問題所發展的啟發式演算法之求解⽅方式。︒。
啟發式演算法排程順序及說明如下:

1. 將所有的資料分別輸⼊入:
步驟 1.1:先輸⼊入各包裝⼈人員前四週的累積⼯工作負荷點數。︒。
步驟 1.2:列出每個半天時段班排定的⼯工單及⼯工作負荷點數。︒。
步驟 1.3:計算出第五週所有訂單的總⼯工作負荷點數。︒。
步驟 1.4:計算出該週排班後的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目標值。︒。
⽬目標值計算⽅方法如下:
將各包裝⼈人員前四週的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加總(步驟 1.1),算
出前四週所有⼯工單的總⼯工作負荷點數,再將此數值加上該計畫週
所有⼯工單的總⼯工作負荷點數(步驟 1.3),此⼀一數值再除以該計畫
週可⽤用之外勤包裝⼈人員,即得該週排班後的包裝⼈人員五週總⼯工作
負荷點數⽬目標值。︒。
步驟 1.5:標⽰示組⾧長。︒。
步驟 1.6:標⽰示請假⼈人員。︒。
步驟 1.7:標⽰示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上限(𝝆)下限(𝝆)。︒。
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上下限範圍經過統計個案公
司歷史紀錄之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將上限(𝝆)訂為
30;下限(𝝆)訂為 5。︒。關於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上下
限訂定過程將於 4.6.1 節詳細說明。︒。

2. 進⾏行初步組⾧長指派:
步驟 2.1:標⽰示該週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已超過⽬目標值的包裝⼈人員為暫不排
程⼈人員。︒。
步驟 2.2:從該週最⼤大總⼯工作負荷點數⼯工單開始排定組⾧長⼈人選。︒。
24
步驟 2.3:根據⼯工單廠商選擇配合之組⾧長,且此⼈人選為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
最低,同時也⾮非暫不排程⼈人員之組⾧長;若組⾧長⼈人選已無可⽤用⼈人員,
則從暫不排程⼈人員中,選擇⼯工單廠商配合之組⾧長且累積總⼯工作負
荷點數最低之組⾧長⼈人選。︒。

3. 進⾏行包裝⼈人員初步指派:
步驟 3.1:將該週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進⾏行拆單⼯工作。︒。由於⼀一個⼯工單最少
要有兩⼈人進⾏行包裝⼯工作(⼀一位組⾧長加⼀一位組員),故將⼯工單分攤
⾄至兩⼈人進⾏行包裝。︒。選擇最⼤大負荷點數之⼯工單⼯工作,分攤⾄至最少累
積總⼯工作負荷點數之可⽤用包裝⼈人員
(該⽇日未請假)
進⾏行包裝作業,
並計算出每⼈人各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若每⼈人每半天時段
⼯工作負荷點數超過訂定的上限 30,則依需要再分攤⾄至三⼈人(⾄至多
四⼈人)進⾏行承接此⼯工單,此時選擇倒數最少及第⼆二少(⾄至第三少)
之累積⼯工作負荷點數的可⽤用包裝⼈人員,直到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
⼯工作負荷點數值落在上下限之中。︒。
步驟 3.2:重複拆單作業,直到完成最後⼀一筆也就是最⼩小⼯工作負荷點數之⼯工
單。︒。
步驟 3.3:計算所有包裝⼈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
並計算所有絕對差異值之總和。︒。

4. 調整累積⾄至第五週之總⼯工作負荷點數:
步驟 4.1:觀察完成步驟 3 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從總⼯工作負荷點數
最⼤大值之包裝⼈人員進⾏行調整。︒。嘗試將此包裝⼈人員該週⼯工作負荷點
數最⼤大之⼯工單,依步驟 3.1 的計算⽅方式,選擇⼯工單當天可⽤用(未
被指派且未請假)且累積⼯工作負荷總點數最少之包裝⼈人員,新增
該包裝⼈人員分攤該⼯工單之負荷。︒。
步驟 4.2:經調整之⼯工單的⼯工作負荷點數均分給包裝⼈人員後,計算所有包裝
⼈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並計算所有
絕對差異值之總和,如果絕對差異值總和減少且減少超過容許值
(本研究設定為 1 個⼯工作點數),更新與該⼯工單相關包裝⼈人員第
五週的總⼯工作負荷點數。︒。

25
步驟 4.3:重複步驟 4.1 及 4.2,直到無法更新絕對差異值之總和。︒。
步驟 4.4:嘗試交換⼯工單。︒。
觀察完成步驟 4.3 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從總⼯工作負荷點
數最⼤大值之包裝⼈人員進⾏行調整。︒。調整該包裝⼈人員該週之⼯工單,從
最⼤大⼯工作負荷點數之⼯工單嘗試調整。︒。於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執
⾏行當天確認是否有其他低於⽬目標值之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包裝
⼈人員,且此包裝⼈人員該天執⾏行之⼯工單⼯工作負荷點數較輕能夠與總
⼯工作負荷點數最⼤大值之包裝⼈人員互相交換,進⾏行⼯工單互換後使得
所有包裝⼈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下
降則進⾏行交換。︒。
步驟 4.5:從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高的包裝⼈人員重複調整總⼯工作負荷點數⾄至
最低⼈人員,直到無法調整為⽌止。︒。
步驟 4.6:嘗試平移⼯工單。︒。
觀察完成步驟 4.5 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從總⼯工作負荷點
數最⼤大值之包裝⼈人員進⾏行調整。︒。調整該包裝⼈人員該週之⼯工單,從
最⼤大⼯工作負荷點數之⼯工單嘗試調整。︒。於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執
⾏行當天確認是否有其他低於⽬目標值之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包裝
⼈人員,且此包裝⼈人員該天並未被指派⾄至任何⼯工單,平移⼯工單後使
得所有包裝⼈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
下降則進⾏行平移。︒。
步驟 4.7:從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高的包裝⼈人員重複調整總⼯工作負荷點數⾄至
最低⼈人員,直到無法調整為⽌止。︒。

26
第四章、︑、個案公司研討

本章節將主要介紹研究個案公司,將由 4.1 節介紹個案公司基本資料,


於 4.2 節整理個案公司的包裝⼯工作規格分類,在 4.3 節依照與各組⾧長等專家
訪談分析後的資料整理出⼯工作負荷點數的計算⽅方式,並於 4.4 節說明個案公
司⽬目前在包裝⼯工作⼈人員指派的現況分析,⽽而在 4.5 節放上個案公司歷史訂單
資料收集後的整理結果,4.6 節將進⾏行案例分析以及進⾏行啟發式演算法的求
解步驟說明,4.7 節進⾏行個案公司現有⼈人員指派⽅方法及本研究之⼈人員指派⽅方
法績效的⽐比較分析,最後在 4.8 節會針對此章節做⼀一個⼩小結。︒。

4.1 個案公司介紹

本研究之個案公司為台灣包裝服務業者,創⽴立於民國⼋八⼗十年,公司廠
房座落於台灣桃園楊梅⼯工業區,員⼯工數約 40 ⼈人,為⼀一台灣典型傳統中⼩小企
業公司。︒。其公司⼤大宗服務項⽬目為承攬客⼾戶出⼝口機械之捆包裝箱⼯工程,採⽤用
⽇日本⼯工業規格外銷⽊木箱包裝標準(JIS Z 1403)為客⼾戶提供⼤大⼩小機械貨物量⾝身
包裝服務,各種尺⼨寸及重量均可包裝,其中包含⽊木條箱、︑、各式箱底、︑、⽊木箱、︑、
鐵箱及密閉式鐵底合板箱等捆包設計及製造。︒。⽬目前此個案公司仍然以⾼高階
主官依照過往經驗⽅方式進⾏行外勤包裝⼯工作⼈人員指派,本研究將選擇過去連
續兩個⽉月實際歷史訂單的⼈人員指派班表進⾏行整理,進⽽而計算出⼯工作負荷量
了解⽬目前⼈人員指派狀況。︒。

個案公司員⼯工約 40 ⼈人,其中包含內勤的辦公室部⾨門及外勤單位兩⼤大類,
⽽而外勤單位包含業務及現場技術⼈人員。︒。現場技術⼈人員可細分鐵⼯工部、︑、⽊木⼯工
部,⽽而會外派⾄至客⼾戶端進⾏行包裝⼯工作的包裝技術⼈人員約有⼗十位左右,依照
訂單狀況不同⽽而調整出班狀況,未出班到客⼾戶端進⾏行包裝的技術⼈人員則留
置於⼯工廠內進⾏行其他包裝⼯工作的前置部分,如製作底板、︑、側板等⼯工作。︒。

由於個案公司為承接客⼾戶訂單之包裝公司,雖有⾧長期合作公司,但訂
單數量浮動程度⼤大,平均⼀一個⽉月約有百餘筆訂單,但訂單貨品⼤大⼩小不⼀一,
在調整⼈人員指派包裝作業時多以經驗法則為依據進⾏行指派任務。︒。

27
4.2 包裝⼯工作規格分類

個案公司提供⼤大⼩小機械貨物量⾝身包裝服務,其業務範圍包含各種尺⼨寸、︑、
重量,包裝⽅方式包括⽊木條箱、︑、各式箱底、︑、⽊木箱、︑、鐵箱及密閉式鐵底合板箱
等不同規格,將訂單分析整理後得到下列包裝⼯工作規格分類並定義包裝流
程,從底板材質到包裝貨品材料分成細項並加以編碼。︒。

1. ⽊木底包裝流程(A)

⽊木底包裝流程 A 底板材質為⽊木頭,使⽤用 PE 袋包裝貨品,為較簡易之無外


箱包裝⽅方式。︒。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1。︒。

2. ⽊木底包裝流程(B)

與包裝⽅方式 A 相似,包裝⽅方式 B 同樣為⽊木質底板,但不使⽤用 PE 袋包裝貨


品⽽而是使⽤用真空袋包裝,故須增加⼀一步驟為抽出空氣使其包裝真空,此⼀一
包裝⽅方式無外箱。︒。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2。︒。

3.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C)

包裝⽅方式 C 為⽊木頭材質底板,與 A 包裝⽅方式相同為使⽤用 PE 袋包裝貨品,


但此包裝⽅方式含有⽊木質外箱,故步驟較 A、︑、B 複雜。︒。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3。︒。

4.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D)

與包裝流程 C ⼤大部份相同,底板以⽊木頭材質為底,但包裝貨品使⽤用防鏽
袋⽽而⾮非 PE 袋,同樣含有⽊木質外箱。︒。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4。︒。

5.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E)

此⼀一包裝⽅方式與包裝⽅方法 C ⼤大部份相同,底板以⽊木頭材質為底,但包裝
貨品使⽤用真空袋包裝⽽而不使⽤用 PE 袋,故需多⼀一步驟為抽出空氣,同樣含
有⽊木質外箱。︒。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5。︒。

6.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F)

包裝⽅方法 F 結合包裝⽅方法 C 與包裝⽅方法 E,使⽤用真空袋後再將貨品⽤用 PE


袋捆包。︒。底板為⽊木頭材質底板,外箱為⽊木質外箱。︒。流程⾒見參⾒見附錄圖 6。︒。

7. 鐵底包裝流程(G)

28
以下包裝流程皆為鐵質底板。︒。包裝⽅方法 G 與包裝⽅方法 B 只差別在於底板
材質不同,包裝⽅方法 G 為鐵質底板,⼀一樣⽤用真空袋鋪蓋貨品,為⼀一無外
箱包裝⽅方式。︒。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7。︒。

8.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

包裝⽅方法 H 與包裝⽅方法 C 只差別在於底板材質不同,包裝⽅方法 H 為鐵質


底板,⼀一樣⽤用 PE 袋鋪蓋貨品,外箱包裝材料⼀一樣為⽊木箱。︒。流程請參⾒見附
錄圖 8。︒。

9.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2)

包裝⽅方法 H2 為包裝⽅方法 H 的延伸,在最後多了將整體包裝穿上防⽔水帆布


的步驟。︒。其他部分如鐵質底板、︑、PE 袋及⽊木質外箱皆相同。︒。流程請參⾒見附
錄圖 9。︒。

10.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23)

包裝⽅方法 H23 為步驟最為繁複的包裝⽅方式,較包裝⽅方式 H2 多了使⽤用真空


袋的步驟。︒。包裝⽅方法 H23 為使⽤用鐵質底板,並將貨品使⽤用真空袋包裝,
抽出真空袋多於空氣之後再使⽤用 PE 袋包裝貨品,最後使⽤用⽊木質外箱包裝
後再鋪蓋防⽔水帆布於外側。︒。流程⾒見圖 4.1。︒。

圖 4.1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23)

11.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I)

包裝⽅方法 I 與包裝⽅方法 H ⼤大部份相同,底板相同以鐵料材質為底,但包


裝貨品使⽤用防鏽袋⽽而⾮非 PE 袋,同樣含有⽊木質外箱。︒。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10。︒。

29
12.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I2)

包裝⽅方法 I2 為包裝⽅方法 I 的延伸,在最後多了將整體包裝穿上防⽔水帆布


的步驟。︒。其他部分如鐵質底板、︑、防鏽袋及⽊木質外箱皆相同。︒。流程請參⾒見附
錄圖 11。︒。

13.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J)

包裝⽅方法 J 與包裝⽅方法 H 只差別在於包裝貨品的外箱材料不同,包裝⽅方


法 J 為鐵質外箱。︒。底板使⽤用鐵質底板,並使⽤用 PE 袋包裝貨品。︒。流程請參
⾒見附錄圖 12。︒。

14.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J2)

包裝⽅方法 J2 為包裝⽅方法 J 的延伸,在最後多了將整體包裝穿上防⽔水帆布


的步驟。︒。其他部分如鐵質底板、︑、PE 袋及鐵質外箱皆相同。︒。流程請參⾒見附
錄圖 13。︒。

15. 鐵底鐵箱包裝⽅方法(K)

此⼀一包裝⽅方式與包裝⽅方法 J ⼤大部份相同,底板以鐵質材料為底,但包裝貨
品使⽤用真空袋包裝⽽而不使⽤用 PE 袋,故需多⼀一步驟為抽出空氣,同樣含有
鐵質外箱。︒。流程請參⾒見附錄圖 14。︒。

4.3 ⼯工作負荷點數計算⽅方式

實務中,個案公司並未針對包裝⼯工作做出計算⼯工作負荷點數,本研究欲
將⼯工作負荷轉成點數評估機制需確認⼯工作內容並加以評定⼯工作負荷量,以下
將包裝現場⾯面臨到的各種包裝狀況加以定義並拆解流程,再經過與公司內部
資深組⾧長與管理階層的專家訪談後根據包裝訂單⼯工作不同的要求規格以及尺
⼨寸的差異,分別制定其對應的⼯工作負荷點數,以下將進⾏行包裝規格⼯工作負荷
點數以及包裝尺⼨寸⼯工作負荷點數進⾏行說明。︒。

1. 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訂定

根據包裝訂單⼯工作規格⽅方法不同,由個案公司內部專家共同討論,訂定

30
出規格⼯工作負荷點數。︒。各種包裝訂單⼯工作規格所需要的包裝⼯工作步驟以及各
項包裝⼯工作對應⼯工作負荷點數。︒。
透過公司組⾧長及主管進⾏行包裝步驟⼯工作負荷點數訂定,依共同經驗之主
觀感知分析勞⼒力及作業知識準確率、︑、步驟困難度及花費時間⽐比較為基準,訂
出相關⼯工作負荷點數。︒。如鐵底相對⽊木底⼯工作負荷點數繁重,故訂定⽊木底為⼯工
作負荷點數 1,⽽而鐵底⼯工作負荷點數為 2;同理將⽊木箱⼯工作負荷點數訂為 1,
鐵箱訂為 2。︒。PE 袋、︑、真空袋及防鏽袋三者由真空袋需要抽取空氣故步驟較為
複雜,定義為 2,其他兩種袋型各為 1;各項包裝規格所需的包裝⼯工作以及
各包裝⼯工作對應的負荷點數彙整如表 3.1。︒。

可能發⽣生之最複雜包裝步驟的⼯工作負荷點數為 9 點,分別為鐵底、︑、鐵箱、︑、
PE 袋、︑、真空袋、︑、PE ⽀支架及防⽔水帆布此⼀一組合。︒。分別將包裝⽅方法 A 到 K 的
所得⼯工作負荷點數除上可能發⽣生之最複雜包裝⽅方法的⼯工作負荷點數後,再將
數字乘以 10 得到⼗十級距的點數,調整過後的⼗十級距⼯工作負荷點數參⾒見表
3.1。︒。

2. 貨品尺⼨寸⼯工作負荷點數訂定

統整訂單的貨品尺⼨寸並參考勞動部勞動法之⾼高架作業勞⼯工保護措施標
準(2004)與主管及現場組⾧長分析訂單貨品⼤大⼩小後可整理為三個類別,分別為
與⼀一般成⼈人左右⼀一步(或⼿手臂伸⾧長可及)之距離,以 200 公分為界線,訂定
⼯工作負荷點數為 1;⼀一般成⼈人須左右跨步之距離(或需要器材輔助攀爬之⾼高
度)
,以 500 公分為界線,訂定⼯工作負荷點數為 3;以及⼀一般成⼈人須⾏行⾛走測量
之距離(須使⽤用吊臂等⼯工具進⾏行攀⾼高之⾼高度),⼤大於 500 公分皆在此類,訂
定⼯工作負荷點數為 6。︒。在此將尺⼨寸⼤大⼩小分為壹、︑、200 公分以下;貳、︑、200~500
公分及參、︑、⼤大於 500 公分的三種類。︒。彙整於表 3.2。︒。

當貨品尺⼨寸⾧長寬⾼高皆⼤大於 500 公分之狀況視為有可能發⽣生最⼤大型貨品尺


⼨寸,此⼯工作負荷點數為 18 點,再將各訂單貨品尺⼨寸的⼯工作負荷點數除以最
⼤大值的⼯工作負荷點數 18 點後再乘以 10 得到⼗十級距的點數,調整過後的⼗十級
距⼯工作負荷點數參⾒見表 3.2。︒。

31
3. ⼯工作負荷點數計算⽅方式

已知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及或貨品尺⼨寸⼯工作負荷點數後即可計算各
個訂單之總⼯工作負荷點數。︒。

總⼯工作負荷點數之計算⽅方式為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乘上貨品尺⼨寸⼯工
作負荷點數的總和,也就是貨品尺⼨寸⾧長、︑、寬及⾼高的三個尺⼨寸⼯工作負荷點數相
加後再乘上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

若⼀一訂單貨品包裝要求為包裝⽅方法 D,該貨品尺⼨寸⾧長寬⾼高分別為 400cm、︑、


560cm 及 170cm,可從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表中得出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
數為 3.3,⽽而貨品尺⼨寸⼯工作負荷點數分別為 1.7、︑、3.3 及 0.6。︒。經過⼯工作負荷點
數計算可得知此⼀一訂單的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18.48。︒。

4.4 個案公司⼈人員指派現況分析

1. ⽬目前個案公司進⾏行⼈人員指派的現況限制如下:

(1) 訂單裝箱⽇日乃是由公司與廠商協調⽽而定,裝箱⽇日⾄至交貨⽇日⼀一貨品⼤大
⼩小及貨品出關⽇日與廠商溝通訂定。︒。

(2) ⼈人員指派計劃為⼯工作天前⼀一天確認。︒。
(⼀一週為五個⼯工作天;上午班及
下午班各有四個⼩小時的⼯工時)

(3) 前往包裝現場以三⼈人⼩小組為主,其中為⼀一位組⾧長帶領兩位組員。︒。但
依訂單包裝⼯工作的內容與難易,可能指派⼆二⼈人⼩小組(⼀一位組⾧長及⼀一
位組員)或四⼈人⼩小組(⼀一位組⾧長及三位組員)
。︒。以上⼩小組⼈人員編組需
求為已知。︒。

(4) 因為廠商產業別之包裝要求的特性,通常指定配合的組⾧長。︒。

2. ⽬目前個案公司進⾏行⼈人員指派的流程如下:

(1) 訂單確⽴立後,訂單裝箱⽇日乃是公司與廠商協調決定,裝箱⽇日⾄至交貨
⽇日依貨品⼤大⼩小及貨品出關⽇日與廠商溝通訂定;所有的廠商在下週的
裝箱訂單、︑、裝箱⽇日及指定的上午或下午的時段為給定的資料。︒。

(2) 由⾼高階主管在⼯工作天前⼀一天根據⼯工作天當天待命⼈人員數、︑、技術要求
以及廠商喜好配合組⾧長的要求,進⾏行⼈人員指派。︒。
32
(3) ⾼高階主管將指派結果告知中階主管。︒。

(4) 由中階主管在告知包裝⼈人員隔⽇日的包裝任務,並登錄包裝任務⾄至包
裝班表佈告欄上。︒。

由於個案公司在⼈人員指派流程依照⾼高階主管透過既定俗成的經驗法則
判斷,並未有實際數據作為依據考量,易造成⼯工作負荷不均⽽而使得排班⼈人
員認定班表不公,產⽣生不願意聽從指派指⽰示並利⽤用特休以達到不需執⾏行包
裝任務的情況發⽣生。︒。

4.5 個案公司訂單歷史資料收集

收集個案公司隨機連續兩個⽉月的訂單歷史資料作為此研究分析的資料,
將其訂單資料以及⼈人員指派狀況進⾏行整理,彙整後得出包裝⼯工作清單及個⼈人
⼯工作負荷點數清單。︒。

4.5.1 包裝⼯工作清單

包裝⼯工作清單彙整於個案公司⾃自 2017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之包裝訂


單,包裝訂單內容來⾃自 K, T, W, S 及 J 共五家廠商,總訂單數有 265 筆。︒。在
包裝清單上紀錄訂單名稱、︑、包裝規格、︑、貨品數量、︑、尺⼨寸、︑、訂單貨品包裝⽇日、︑、
包裝規格⼯工作負荷點數及尺⼨寸⼯工作負荷點數、︑、總負荷點數。︒。表 4.1 為擷取 11
⽉月 7 ⽇日⾄至 11 ⽉月 13 ⽇日編號 K016 ⾄至編號 T040 的包裝⼯工作清單。︒。

33
表 4.1 包裝⼯工作清單
品名規格 規格 數量 ⾧長(cm) 寬(cm) ⾼高(cm) 包裝⽇日 規格負荷點數 尺⼨寸負荷點數(⾧長/寬/⾼高) 總負荷點數
K016 H 1 568 460 310 11/7 5.6 3.3 1.7 1.7 37.52
K017 H 1 568 460 310 11/7 5.6 3.3 1.7 1.7 37.52
K018 H 1 568 460 310 11/7 5.6 3.3 1.7 1.7 37.52
W013 J2 1 815 380 375 11/7 7.8 3.3 1.7 1.7 52.26
W014 C 1 700 460 900 11/8 4.4 3.3 1.7 3.3 36.52
W015 C 1 2480 2200 3200 11/8 4.4 3.3 3.3 3.3 43.56
W016 C 1 2510 2200 900 11/8 4.4 3.3 3.3 3.3 43.56
T029 G 1 5260 2280 2520 11/9 4.4 3.3 3.3 3.3 43.56
T030 C 2 342 156 183 11/9 4.4 0.6 0.6 0.6 7.92
T031 C 2 274 100 128 11/9 4.4 0.6 0.6 0.6 7.92
27  

T032 G 1 4420 2280 2100 11/9 4.4 3.3 3.3 3.3 43.56
T033 C 1 2337 1004 1275 11/10 4.4 3.3 3.3 3.3 43.56
J001 E 1 94 94 120 11/10 4.4 0.6 0.6 0.6 7.92
W017 H2 1 1064 324 366 11/13 6.7 3.3 1.7 1.7 44.89
T034 C 1 296 195 270 11/13 4.4 1.7 0.6 1.7 17.60
T035 C 1 326 150 150 11/13 4.4 1.7 0.6 0.6 12.76
T036 A 3 1622 725 1101 11/13 3.3 3.3 3.3 3.3 32.67
T037 C 1 1220 1000 1000 11/13 4.4 3.3 3.3 3.3 43.56
W018 J2 1 815 380 375 11/13 7.8 3.3 1.7 1.7 52.26

26
T038 A 2 175 110 100 11/13 3.3 0.6 0.6 0.6 5.94
T039 G 1 4420 2280 2100 11/13 4.4 3.3 3.3 3.3 43.56
T040 G 1 4420 2280 2100 11/13 4.4 3.3 3.3 3.3 43.56

35
4.5.2 個⼈人⼯工作負荷點數清單

個⼈人⼯工作負荷點數清單彙整於個案公司包裝⼈人員外勤⼯工作狀況⾃自 2017
年 11 ⽉月開始⾄至 2017 年 12 ⽉月為⽌止,包裝⼈人員編號甲⾄至編號⾠辰共 15 位包裝⼈人
員,其中包裝⼈人員甲在個案研究此兩個⽉月期間正逢病假未上班,故未有出勤
紀錄,包裝⼈人員寅、︑、卯及⾠辰三位為個案公司⼯工廠現場技術⼈人員,為⽀支援外勤
包裝⼈人員不⾜足時之包裝⼈人員。︒。

每張包裝訂單的⼯工作負荷點數於包裝清單算出後,依照個案公司包裝⼈人
員出勤紀錄指派表進⾏行登錄整理,得到個⼈人⼯工作負荷點數清單。︒。表 4.2 為擷
取 11 ⽉月 6 ⽇日⾄至 11 ⽉月 10 ⽇日的個⼈人⼯工作負荷點數清單。︒。

1. 訂單⼯工作負荷點數計算⽅方式

訂單⼯工作負荷點數算法如下:以 W013 訂單為例,從包裝⼯工作清單得知


此筆訂單的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52,根據⼈人員指派紀錄得知在 11 ⽉月 7 ⽇日由組
⾧長丁、︑、包裝⼈人員戊兩位被指派⾄至 W 廠商完成此包裝訂單,此為全天班,也
就是兩個半天時段班。︒。故總⼯工作負荷點數 52.26 分配⾄至兩位包裝⼈人員,⼜又再
算出上半天時段班與下半天時段班的個⼈人⼯工作負荷點數為 13.07。︒。請參⾒見表
4.2。︒。

如有訂單包裝⼯工作⽇日期超過⼀一天之狀況,則將總⼯工作負荷點數分擔⾄至⼯工
作天數,如 W004 到 W012 的九筆訂單預計分別在 11 ⽉月 7 ⽇日、︑、11 ⽉月 8 ⽇日兩個
全天班包裝完成,此九筆訂單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407.44,分別配置給兩個全
天班包裝。︒。故⼀一全天班的⼯工作負荷點數為 203.72。︒。⼜又從⼈人員指派紀錄得知 11
⽉月 7 ⽇日為⼰己、︑、壬及癸三位包裝⼈人員被指派進⾏行此包裝任務,故全天的⼯工作負
荷點數 203.72 再分配給三位包裝⼈人員,每個包裝⼈人員全天的⼯工作負荷點數為
67.9,再計算出個⼈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為 33.95。︒。⽽而 11 ⽉月 8 ⽇日根
據指派紀錄得知 W004 到 W012 的包裝⼯工作由戊、︑、⼰己、︑、壬及癸四位包裝⼈人員
出勤完成此⼀一全天的包裝⼯工作,算出個⼈人每全天⼯工作負荷點數為 50.93,故
個⼈人⼀一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為 25.47。︒。請參⾒見表 4.2。︒。

36
2. 個⼈人⼯工作負荷點數計算⽅方式

個⼈人⼯工作負荷⼯工作點數計算⽅方式如下:以包裝⼈人員丁為例,11 ⽉月 6 ⽇日⾄至
11 ⽉月 10 ⽇日的出勤包裝狀況為 11 ⽉月 6 ⽇日被指派⾄至完成訂單 W003,此為兩個
半天時段班,得到⼯工作負荷點數 52.26;11 ⽉月 7 ⽇日被指派⾄至完成訂單 W013,
兩個半天時段班共為 26.13 ⼯工作負荷點數;11 ⽉月 8 ⽇日包裝⼈人員丁請假未上班;
11 ⽉月 9 ⽇日被指派⾄至完成 T029 及 T032 的此筆⼯工單,下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
點數為 43.56;11 ⽉月 10 ⽇日上半天時段班被指派⾄至完成訂單 J001,⼯工作負荷點
數為 3.96 ⽽而同天下午的半天時段班則被指派到⼯工作負荷點數為 21.78 的 T033。︒。
故包裝⼈人員庚在此週被指派外勤包裝有七個半天班,合計⼯工作負荷點數有
147.69。︒。請參⾒見表 4.2。︒。

37
表 4.2 個⼈人⼯工作負荷點數清單
⼀一週總⼯工
作負荷點
11/6 11/7 11/8 11/9 11/10 數

甲(病假)

⼄乙 K001~ K001~ K016~ K016~ K001~ K001~


訂單編號 K015 K015 K018 K018 K015 K015

負荷點數 13.35 28.14 17.80 59.29

丙 K001~ K001~ K016~ K016~ K001~ K001~


訂單編號 K015 K015 K018 K018 K015 K015

負荷點數 13.35 28.14 17.80 59.29

丁 T029,
訂單編號 W003 W003 W013 W013 請假 T032 J001 T033

負號點數 52.26 26.13 43.56 3.96 21.78 147.69

戊 W004~ W004~ T029,


訂單編號 W003 W003 W013 W013 W012 W012 T032

負荷點數 52.26 26.13 50.93 43.56 172.88

⼰己 T017~ T017~ W004~ W004~ W004~ W004~ T030,


訂單編號 T024 T024 W012 W012 W012 W012 T031 J001 T033
負荷點數 83.70 67.90 50.93 15.84 3.96 21.78 244.11

庚 K001~ K001~ K016~ K016~ W014~ W014~ T030, K001~ K001~


訂單編號 K015 K015 K018 K018 W016 W016 T031 K015 K015

負荷點數 13.35 28.14 61.82 15.84 17.8 136.95

⾟辛 K001~ K001~ K016~ K016~ W014~ W014~


訂單編號 K015 K015 K018 K018 W016 W016
負荷點數 13.35 28.14 61.82 103.31

壬 T017~ T017~ W004~ W004~ W004~ W004~


訂單編號 T024 T024 W012 W012 W012 W012
負荷點數 83.70 67.90 50.93 202.53

癸 T017~ T017~ W004~ W004~ W004~ W004~


訂單編號 T024 T024 W012 W012 W012 W012
負荷點數 83.70 67.90 50.93 202.53

⼦子 T025, T025~ T027,


訂單編號 T026 T028 T028
負荷點數 9.35 18.70 9.35 37.40

38
丑 T025, T025~ T027,
訂單編號 T026 T028 T028
負荷點數 9.35 18.70 9.35 37.40

4.6 案例分析

4.6.1 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上下限制定

彙整於個案公司⾃自 2017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之包裝訂單,包裝訂單內


容來⾃自 K, T, W, S 及 J 共五家廠商,總訂單數有 265 筆,分別排⾄至 11 ⽉月、︑、12
⽉月的⼯工作半天時段中,可拆成 442 個半天時段班,其中每⼈人每半天⼯工作負荷
點數分佈可參考表 4.3。︒。⼜又可從表中看出約 87%的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
點數座落在 5~30 之間,故將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下限(𝝆)訂為 5;
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上限(𝝆)訂為 30。︒。

表 4.3 個案公司兩個⽉月歷史資料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分佈表
⼯工作負荷點數 半天時段數 %
負荷點數<5 8 1.81

5≤負荷點數<10 122 27.60


10≤負荷點數<15 103 23.30
15≤負荷點數<20 74 16.74
20≤負荷點數<25 32 7.24
25≤負荷點數<30 53 11.99
30≤負荷點數<35 20 4.52
35≤負荷點數<40 10 2.26
40≤負荷點數<45 8 1.81
45≤負荷點數<50 10 2.26
負荷點數≥50 2 0.45
總計 442 100
39
4.6.2 以啟發式演算法之求解個案公司外勤⼈人員指派

針對個案公司外勤⼈人員指派實際狀況,因為未考量到外勤⼯工作負荷的狀
況導致各包裝⼈人員對班表排程產⽣生質疑,若以啟發式演算法進⾏行排程,考慮
到平衡各包裝⼈人員的⼯工作負荷點數狀況,能夠較過往的⼈人⼯工經驗指派更有憑
據且真正平衡各包裝⼈人員外勤包裝的⼯工作負荷。︒。
以下將進⾏行以啟發式演算法進⾏行求解個案公司外勤包裝⼈人員指派班表,
由於須考量到前四週之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故在此累積 11 ⽉月四週之累積總
⼯工作負荷狀況進⽽而試排 12 ⽉月 4 ⽇日⾄至 12 ⽉月 8 ⽇日的⼯工作訂單。︒。
啟發式演算法排程順序及說明如下:

1. 將所有的資料分別輸⼊入:
步驟 1.1:先將各包裝⼈人員前四週的累積⼯工作負荷點數分別填⼊入。︒。
於 12 ⽉月 4 ⽇日之前之四週累積的總⼯工作負荷點數填⼊入表單。︒。由於包
裝⼈人員甲適逢請⾧長期病假之故,在此週並不列⼊入可⽤用⼈人員之範圍,
⽽而⽀支援之包裝⼈人員也不列⼊入正常排班之可⽤用⼈人員之範圍,故此週
外勤包裝⼈人員為⼄乙、︑、丙、︑、丁、︑、戊、︑、⼰己、︑、庚、︑、⾟辛、︑、⼈人、︑、癸、︑、⼦子及丑,
共計 11 ⼈人。︒。
步驟 1.2:列出每個半天時段排定的⼯工單及⼯工作負荷點數。︒。
該計畫週需包裝之訂單為已知資料,故將此計畫週每個半天時段
班排定之⼯工單及⼯工作負荷點數標⽰示出來。︒。該計畫週由 12 ⽉月 4 ⽇日⾄至
12 ⽉月 8 ⽇日需執⾏行之訂單編號為 W033, W034, W035, W036, W037,
W038, T073, T074, T075, T076, T077, T078, T079, T080, T081, T082,
T083 及 T084。︒。分別於 12 ⽉月 4 ⽇日進⾏行 W033, T073 及 T074 之訂單
的包裝⼯工作,此兩筆訂單皆為兩個半天班。︒。W033 ⼯工作負荷點數
為 52.26;T073、︑、T074 ⼯工作負荷點數為 58.4。︒。依此類推,將排定
之每個半天時段之執⾏行包裝任務及⼯工作負荷點數清楚標⽰示之。︒。
步驟 1.3:計算出第五週所有訂單的總⼯工作負荷總點數。︒。
由於該計畫週需包裝之⼯工作訂單資料為已知,故可計算出第五週
所有訂單的總⼯工作負荷點數。︒。合計 W033, W034, W035, W036,

40
W037, W038, T073, T074, T075, T076, T077, T078, T079, T080, T081,
T082, T083 及 T084 之訂單,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678.38。︒。
步驟 1.4:計算出該週排班後的五週平均⼯工作負荷點數⽬目標值。︒。
已知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678.38,再加上前四週的累積總⼯工
作負荷總點數為 3439.77,除以 11 位可⽤用外勤包裝⼈人員⼈人數,即
可 得 知 在 第 五 週 排 班 後 的 五 週 平 均 ⼯工 作 負 荷 點 數 ⽬目 標 值 為
374.38。︒。
步驟 1.5:標⽰示組⾧長。︒。
各廠商包裝⼯工作通常有偏好配合之組⾧長,於此步驟標⽰示出組⾧長並
確認各組⾧長可配合之廠商及編碼。︒。請參⾒見表 4.4。︒。

表 4.4 組⾧長可指派之廠商清單
組⾧長 可負責的公司編碼
⼄乙 T, K
丙 W, K, S
丁 W, T, J, S
庚 W, T, K

步驟 1.6:標⽰示請假⼈人員。︒。
該計畫週包裝⼈人員請假狀況也為已知資料,故須於排班表上標⽰示
出請假⼈人員名單。︒。第五週請假狀況為包裝⼈人員⼄乙於 12 ⽉月 5 ⽇日及
12 ⽉月七⽇日請假,包裝⼈人員丁於 12 ⽉月 6 ⽇日請假,包裝⼈人員壬及包
裝⼈人員丑於 12 ⽉月 8 ⽇日請假。︒。未請假之包裝⼈人員即為可運⽤用之外勤
指派包裝⼈人員。︒。
步驟 1.7:標⽰示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上限(𝝆)及下限(𝝆)。︒。
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上下限範圍經過統計個案公
司歷史紀錄之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將上限(𝝆)訂為
30;下限(𝝆)訂為 5。︒。關於每⼈人每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上下
限訂定過程已於 4.6.1 節詳細說明。︒。
完成以上步驟之 Excel 圖表,請參⾒見下圖。︒。

41
圖 4.2 利⽤用啟發式演算法進⾏行⼈人員指派-完成步驟 1.7

2. 進⾏行初步組⾧長指派:
步驟 2.1:標⽰示該週累積⼯工作負荷點數已超過⽬目標值的包裝⼈人員為暫不排程
⼈人員。︒。
根據前四週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之狀況與⽬目標值 374.38 ⽐比較發現,
有幾為包裝⼈人員前四週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已經超過⽬目標值,分
別為包裝⼈人員丁、︑、戊、︑、⼰己及庚(包裝⼈人員丁及庚為組⾧長)。︒。故將
此四⼈人指定為暫不排程之⼈人員名單。︒。
步驟 2.2:從該週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開始排定組⾧長⼈人選。︒。
該計畫週內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為 W035~W038,此筆⼯工單於
12 ⽉月 8 ⽇日需進⾏行包裝⼯工作的兩個半天時段班,由此筆⼯工單開始進
⾏行組⾧長指派。︒。能夠執⾏行 W 廠商包裝作業之組⾧長為組⾧長丙、︑、組⾧長丁
及組⾧長庚,根據步驟 2.2 已將組⾧長丁及組⾧長庚指定為暫不排程⼈人
員名當中,故此⼯工單將指派給組⾧長丙。︒。此時組⾧長丙前四週總⼯工作
累積負荷點數從 187.4 加上第五週⼯工單 W035~W038 的 126.75,累
積⾄至 314.16。︒。

42
該計畫週內次⼤大之⼯工作負荷點數⼯工單為 12 ⽉月 6 ⽇日要包裝的 T077,
T078 及 T081 此⼯工單,此為兩個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為
113.07。︒。能夠執⾏行 T 廠商包裝作業之組⾧長為組⾧長⼄乙、︑、組⾧長丁及組
⾧長庚,根據步驟 2.2 已將組⾧長丁及組⾧長庚指定為暫不排程⼈人員名
當中,故此⼯工單將指派給組⾧長⼄乙。︒。此時組⾧長⼄乙前四週總⼯工作累積
負荷點數從 217.42 加上第五週⼯工單 T077, T078 及 T081 的 113.07,
累積⾄至 330.5。︒。
步驟 2.3:根據⼯工單廠商選擇配合之組⾧長,且此⼈人選為累積負荷點數最低,
同時也⾮非暫不排程⼈人員之組⾧長;若組⾧長⼈人選已無可⽤用⼈人員,則從
暫不排程⼈人員中選擇⼯工單廠商配合之組⾧長且累積負荷點數最低
之組⾧長⼈人選。︒。
該計畫週內第四⼤大的⼯工作負荷點數⼯工單為 12 ⽉月 5 ⽇日的 T075, T076,
⼯工作負荷點數為 75.24,為兩個半天時段班。︒。此時,能夠執⾏行 T
廠商包裝作業之組⾧長為組⾧長⼄乙、︑、組⾧長丁及組⾧長庚,根據步驟 2.2
已將組⾧長丁及組⾧長庚指定為暫不排程⼈人員名當中,但 12 ⽉月 5 ⽇日組
⾧長⼄乙請假未上班,故只能將暫不排程⼈人員名單中的組⾧長丁及組⾧長
庚拉出,再⽐比較組⾧長丁及組⾧長庚在前四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的多寡,
來指定此⼯工單之組⾧長。︒。組⾧長丁前四週總⼯工作負荷點數 387.51,組
⾧長庚前四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448.43,故此⼯工單 T075, T076 則指
派給前四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較輕的組⾧長丁。︒。
以此類推,將該計畫週內所有⼯工單由⼯工作負荷點數最⼤大到最⼩小依
序指派組⾧長⾄至所有⼯工單完成。︒。
完成 2.3 步驟之 Excel 圖表,請參⾒見圖 4.3。︒。

43
圖 4.3 利⽤用啟發式演算法進⾏行⼈人員指派-完成步驟 2.3

3. 進⾏行包裝⼈人員初步指派:
步驟 3.1:將該週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進⾏行拆單⼯工作。︒。由於⼀一個⼯工單最少
要有兩⼈人進⾏行包裝⼯工作(⼀一位組⾧長加⼀一位組員),故將⼯工單分攤
⾄至最少兩⼈人進⾏行包裝。︒。選擇最⼤大負荷點數之⼯工單⼯工作,分攤⾄至最
少累積⼯工作負荷點數之可⽤用包裝⼈人員(該⽇日未請假)進⾏行包裝作
業,並計算出每⼈人各半天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若每⼈人每半天
時段⼯工作負荷點數超過訂定的上限 30,則依需要再分攤⾄至三⼈人
(⾄至多四⼈人)進⾏行承接此⼯工單,此時選擇倒數最少及第⼆二少(⾄至
第三少)之累積⼯工作負荷點數的可⽤用包裝⼈人員,直到每⼈人每半天
時段班的⼯工作負荷點數值落在上下限之中。︒。
該計畫週內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為 W035~W038,此筆⼯工單於
12 ⽉月 8 ⽇日需進⾏行包裝⼯工作的兩個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為
126.75,指派組⾧長丙帶領進⾏行包裝。︒。若分⾄至兩⼈人進⾏行此⼯工單之包
裝作業,每⼈人每半天時段⼯工作負荷點數為 31.69,超過 4.6.1 訂定
的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上限 30,故將此⼯工單指派三⼈人
完成,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為 21.13。︒。根據前四週總⼯工

44
作負荷點數判斷,倒數最低及倒數第⼆二低得點的包裝⼈人員為⾟辛的
196.95 及癸的 206.49,故將 W035~W038 指派給組⾧長丙、︑、包裝⼈人員
⾟辛及包裝⼈人員癸。︒。
步驟 3.2:重複拆單作業,直到完成最後⼀一筆也就是最⼩小⼯工作負荷點數之⼯工
單。︒。
該計畫週最輕的⼯工單為⼯工作負荷點數 15.84 為 12 ⽉月 5 ⽇日的 T077,
為⼀一個半天時段班,由組⾧長庚帶領。︒。將此⼯工單分⾄至包裝⼈人員癸共
同分擔此⼯工作負荷點數,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為
7.92。︒。
初步排程⾄至此已經確保每個⼯工單⾄至少有兩⼈人(組⾧長加組員)進⾏行
包裝作業,符合個案公司要求,且每⼈人每半天時段班之⼯工作負荷
點數也在上下限之中。︒。
步驟 3.3:計算所有包裝⼈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
並計算所有絕對差異值之總和。︒。
根據完成步驟 3.2 後該計畫週所有包裝⼈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
數,依序算出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如包裝⼈人員⼄乙完成步驟 3.2
後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329.73,低於該計畫週的⽬目標值 378.6,
故包裝⼈人員⼄乙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即
為 48.87。︒。⽽而包裝⼈人員丁完成步驟 3.2 後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為
440.73,⾼高於該計畫週的⽬目標值 378.6,⽽而包裝⼈人員丁第五週總⼯工
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即為 62.13。︒。
該計畫週共 11 位包裝⼈人員,合計所有絕對差異值之總和為
829.31。︒。
完成 3.3 步驟之 Excel 圖表,請參⾒見圖 4.4。︒。

45
圖 4.4 利⽤用啟發式演算法進⾏行⼈人員指派-完成步驟 3.3

4. 調整累積⾄至第五週之總⼯工作負荷:
步驟 4.1:觀察完成步驟 3 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從總⼯工作負荷點數
最⼤大值之包裝⼈人員進⾏行調整。︒。嘗試將此包裝⼈人員該週⼯工作負荷點
數最⼤大之⼯工單,依步驟 3.1 的計算⽅方式,選擇⼯工單當天可⽤用(未
被指派且未請假)且累積⼯工作負荷總點數最少之包裝⼈人員,新增
該包裝⼈人員分攤該⼯工單之負荷。︒。
各包裝⼈人員加上第五週排班後之總⼯工作負荷點數離⽬目標值仍有
進步空間,故觀察完成 3.3 步驟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從
總⼯工作負荷點數最⼤大值之包裝⼈人員進⾏行調整。︒。從該計畫週挑出最
總⼯工作負荷點數最⼤大值 493.97 之包裝⼈人員⼰己,該計畫週只執⾏行⼀一
個外勤⼯工作為 12 ⽉月 8 ⽇日的 T079,⼯工作負荷點數為 26.57。︒。但 12
⽉月 8 ⽇日所有可⽤用外勤⼈人員已經指派⾄至該天所有⼯工單,無法再加派
⼈人員共同分擔此⼯工單,故包裝⼈人員⼰己的 493.97 為⽬目前最終⼯工作負
荷點數。︒。
排班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第⼆二重的包裝⼈人員庚,該週指派
⾄至外勤⼯工作有 12 ⽉月 5 ⽇日的 T077,⼯工作負荷點數 7.92,⼀一個半天

46
時段班;12 ⽉月 6 ⽇日的 W034,⼯工作負荷點數 18.26,兩個半天時段
班;12 ⽉月 8 ⽇日的 T084,⼯工作負荷點數 15.6 ⼀一個半天時段班。︒。從
最重之⼯工作負荷點數⼯工單 W034 開始分擔,原先排定由組⾧長庚及
包裝⼈人員壬共同分擔此⼯工單,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為
9.13,現在將此⼯工單分擔⾄至三⼈人執⾏行,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
荷點數降為 6.09,選定加上第五週排班後之總⼯工作負荷點數最輕
之包裝⼈人員⾟辛來共同分擔此⼯工單,此時包裝⼈人員⾟辛第五週累積總
⼯工作負荷點數從 306.03 調升⾄至 318.21。︒。
做了以上調整發現包裝⼈人員庚第五週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還是
第⼆二⼤大的數值,故再挑選該週次重之⼯工單進⾏行拆單分擔作業,12
⽉月 8 ⽇日的 T084 為包裝⼈人員庚該週第⼆二負重之⼯工單,但由於 12 ⽉月
8 ⽇日已無可⽤用包裝⼈人員,故此⼯工單不能執⾏行拆單分擔作業。︒。選擇
包裝⼈人員庚該週剩下之⼯工單 T077 進⾏行拆單分擔作業,原先 T077
指派組⾧長庚及包裝⼈人員癸進⾏行承接此⼯工單,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
作負荷點數為 7.92,現在將此⼯工單分配⾄至三⼈人執⾏行,每⼈人每半天
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為 5.28。︒。指定第五週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最
輕的包裝⼈人員丙進⾏行分擔此⼯工單作業,包裝⼈人員丙從 287.22 調整
過後變成 292.5,⽽而包裝⼈人員庚從原先調整前的 490.21 調整完後第
五週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調降 481.49。︒。
經過調整後,第五週所有包裝⼈人員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
對差異值也降到 755.48。︒。
完成 4.1 步驟之 Excel 圖表,請參⾒見圖 4.5。︒。

47
圖 4.5 利⽤用啟發式演算法進⾏行⼈人員指派-完成步驟 4.1

步驟 4.2:經調整之⼯工單的⼯工作負荷點數均分給包裝⼈人員後,計算所有包裝
⼈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並計算所有
絕對差異值之總和,如果絕對差異值總和減少且減少超過容許值
(本研究設定為 1 個⼯工作點數),更新與該⼯工單相關包裝⼈人員第
五週的總⼯工作負荷點數,反之則不更動。︒。
步驟 4.3:重複步驟 4.1 及 4.2,直到無法更新絕對差異值之總和。︒。

步驟 4.4:嘗試交換⼯工單。︒。
觀察完成步驟 4.3 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從總⼯工作負荷點
數最⼤大值之包裝⼈人員進⾏行調整。︒。調整該包裝⼈人員該週之⼯工單,從
最⼤大⼯工作負荷點數之⼯工單嘗試調整。︒。於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執
⾏行當天確認是否有其他低於⽬目標值之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包裝
⼈人員,且此包裝⼈人員該天執⾏行之⼯工單⼯工作負荷點數較輕能夠與總
⼯工作負荷點數最⼤大值之包裝⼈人員互相交換,進⾏行⼯工單互換後使得
所有包裝⼈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下
降則進⾏行交換。︒。
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最⾼高之包裝⼈人員⼰己該週負責⼯工單為 12 ⽉月 8
48
⽇日之 T079, T080, T082 及 T083。︒。然⽽而包裝⼈人員⼰己之負責該⼯工單相
對於⽬目前累積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在⽬目標值以下的包裝⼈人員
負責的其他⼯工單已是最輕⼯工單,於其他⼈人交換並不會降低絕對差
異值,故維持不動。︒。
步驟 4.5:從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高的包裝⼈人員重複調整總⼯工作負荷點數⾄至
最低⼈人員,直到無法調整為⽌止。︒。
該計畫週並未發⽣生可以交換⼯工單之狀況,故進⾏行下列步驟。︒。
步驟 4.6:嘗試平移⼯工單。︒。
觀察完成步驟 4.5 後之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從總⼯工作負荷點
數最⼤大值之包裝⼈人員進⾏行調整。︒。調整該包裝⼈人員該週之⼯工單,從
最⼤大⼯工作負荷點數之⼯工單嘗試調整。︒。於最⼤大⼯工作負荷點數⼯工單執
⾏行當天確認是否有其他低於⽬目標值之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包裝
⼈人員,且此包裝⼈人員該天並未被指派⾄至任何⼯工單,平移⼯工單後使
得所有包裝⼈人員第五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
下降則進⾏行平移。︒。
該計畫週⽬目前加上第五週⼯工單後的總⼯工作負荷點數⾼高於⽬目標值
的包裝⼈人員有包裝⼈人員丁、︑、包裝⼈人員戊、︑、包裝⼈人員⼰己及包裝⼈人員
庚,包裝⼈人員丙、︑、丁及庚三⼈人在該計畫週執⾏行的⼯工單多為組⾧長選
定指派,不能更動平移,⽽而包裝⼈人員戊執⾏行之⼯工單為已無可⽤用⼈人
員之 12 ⽉月 8 ⽇日,無法平移,故此計畫週內並未發⽣生可以平移⼯工單
之狀況。︒。
步驟 4.7:從累積總⼯工作負荷點數⾼高的包裝⼈人員重複調整總⼯工作負荷點數⾄至
最低⼈人員,直到無法調整為⽌止。︒。
完成 4.7 步驟之 Excel 圖表,請參⾒見圖 4.6。︒。

49
圖 4.6 利⽤用啟發式演算法進⾏行⼈人員指派-完成步驟 4.7

4.7 ⽐比較分析

本章使⽤用啟發式演算法進⾏行外勤包裝⼈人員指派之作業,運算考量外勤⼯工
作負荷點數之平衡問題,使⽤用個案公司實際⼈人員指派資料及需求,完成四週
啟發式演算法下的⼈人員指派成果,並同時針對個案公司原有的⼈人員指派表進
⾏行績效的評估⽐比較,以下進⾏行說明之。︒。

1. 啟發式演算法的績效
根據本研究設計之啟發式演算法,將個案公司 11、︑、12 ⽉月份的⼋八個星期
進⾏行新的外勤包裝⼈人員指派表,由於設計之啟發式演算法需考慮前四週(回
顧⼀一個⽉月)之總⼯工作負荷點數為考量資料,故從第五週開始進⾏行演算。︒。可從
表 4.5 得知在第五週到第⼋八週時每個包裝⼈人員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
絕對差異值及總和。︒。
在設計此⼀一啟發式演算法時,考量外勤⼈人員各半天時段班之合理上下
限,並處理各⼈人員外勤時的⼯工作負荷平衡,將計畫週前四週之累積總⼯工作
負荷點數也考慮進去,以維持整體⼯工作負荷之平衡。︒。可從績效表看出經過
每週調整後的指派結果得到的絕對差異值總和會趨於理想,也就是絕對差
50
異值的總和會越⼩小值,在進⾏行每週調整更新指派表時此啟發式演算法的影
響是顯著的。︒。第五週⾄至第⼋八週之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排班請參⾒見附
圖 15 ⾄至附圖 18,本研究之啟發式演算法第五週⾄至第⼋八週⼈人員排班結果請
參⾒見附圖 19 ⾄至附圖 22。︒。

表 4.5 啟發式演算法外勤⼈人員指派之績效表
啟發式演算法第 啟發式演算法第 啟發式演算法第 啟發式演算法第
五週絕對差異值 六週絕對差異值 七週絕對差異值 ⼋八週絕對差異值

甲(病假)
⼄乙 44.65 4.13 9.64 27.28

丙 81.88 31.55 45.55 35.54

丁 47.55 52.00 50.38 36.48

戊 87.77 0.67 8.59 11.45

⼰己 119.59 4.71 3.80 19.90

庚 107.11 54.61 28.11 0.83

⾟辛 74.97 25.95 21.49 5.75

壬 44.49 53.80 17.80 18.68

癸 62.79 80.13 16.63 1.01

⼦子 42.84 5.24 36.24 1.19

丑 10.29 7.06 36.81 36.71

絕對差異值
723.92 319.86 275.04 194.81
總和

2. 現有排程⽅方法的績效
將個案公司於 11 ⽉月、︑、12 ⽉月份的⼋八個星期外勤包裝⼈人員指派表單進⾏行處
理,也能夠算出每週的每個包裝⼈人員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
值及總和。︒。在此拉出第五週⾄至第⼋八週的原個案公司外勤包裝⼈人員指派表單
進⾏行績效評估,可看出個案公司在進⾏行⼈人員指派時並未考慮到外勤⼈人員⼯工
作負荷點數的平衡問題,每週絕對差異值沒有進⾏行平衡調整,⽽而是不相關

51
的數值。︒。個案公司外勤⼈人員原指派之績效表⾒見表 4.6。︒。

表 4.6 個案公司外勤⼈人員原指派之績效表
個案公司原指派 個案公司原指派 個案公司原指派 個案公司原指派
表第五週 表第六週 表第七週 表第⼋八週

甲(病假)
⼄乙 72.41 91.61 110.26 19.13

丙 144.73 100.49 78.12 7.53

丁 119.13 57.76 89.59 118.00

戊 175.19 88.63 145.48 181.74

⼰己 175.51 95.09 137.22 110.11

庚 201.99 277.97 302.10 254.84

⾟辛 177.43 156.84 214.80 153.77

壬 57.23 196.17 213.95 245.59

癸 167.89 306.83 264.50 298.51

⼦子 73.29 151.70 154.05 227.53

丑 21.13 122.66 35.42 167.71

絕對差異值
1385.93 1645.75 1745.49 1784.46
總和

3. ⽐比較分析
本研究利⽤用啟發式演算法後排出的外勤⼈人員指派表績效與個案公司原
先以經驗法則排出的外勤⼈人員指派表績效進⾏行⽐比較,利⽤用兩者絕對差異值
總和之對⽐比可得出改善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平衡問題之成果。︒。
第五週之⼈人員指派結果可分別得出:啟發式演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
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723.92;⽽而個案公司現有的⼈人員指
派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1385.93。︒。
可⾒見得此啟發式演算法求解的結果在第五週改善平衡外勤⼈人員指派⼯工作負
荷平衡 47.77%。︒。
第六週之⼈人員指派結果可分別得出:啟發式演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
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319.86;⽽而個案公司現有的⼈人員指
52
派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1645.75。︒。
可得知在第六週此啟發式演算法求解的結果改善平衡外勤⼈人員指派⼯工作負
荷平衡 80.56%。︒。
第七週之⼈人員指派結果可分別得出:啟發式演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
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275.04;⽽而個案公司現有的⼈人員指
派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1745.49。︒。
可得知在第七週此啟發式演算法求解的結果改善平衡外勤⼈人員指派⼯工作負
荷平衡 84.24%。︒。
第⼋八週之⼈人員指派結果可分別得出:啟發式演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
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194.81;⽽而個案公司現有的⼈人員指
派算法下之⼈人員指派⼯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為 1784.46。︒。
可得知在第⼋八週此啟發式演算法求解的結果改善平衡外勤⼈人員指派⼯工作負
荷平衡 89.08%。︒。
由於啟發式演算法之求解前四週的資料是建⽴立在個案公司原先利⽤用經
驗法則下的⼈人員指派成果,⽽而第五週、︑、第六週、︑、第七週更新後之各⼈人員⼯工
作負荷點數更趨近平均,故在經過每週之調整越,後⾯面週次之⼈人員指派能
夠達到⼈人員指派⼯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總和越⼩小值。︒。⽽而個案
公司現有的⼈人員指派⽅方式並未依照每週包裝⼈人員⼯工作負荷點數狀況進⾏行調
整,故⼈人員指派⼯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都是不確定的相對⼀一
⼤大數值之下,兩者⼀一⽐比較可發現改善程度之顯著。︒。
啟發式演算法後得到的⼈人員指派表及個案公司現有⼈人員指派⽅方式得到
的⼈人員指派表之 12 ⽉月份成果差異,可算出 12 ⽉月份每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
⽬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平均再兩者互相⽐比較。︒。依照原個案公司現有⼈人員指派
⽅方式得到的⼈人員指派表之 12 ⽉月份每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
異值總和平均為 1640.41,⽽而使⽤用本研究設計之啟發式演算法解出的 12 ⽉月
份⼈人員指派班表每週總⼯工作負荷點數與⽬目標值的絕對差異值平均為 378.41。︒。
12 ⽉月份整體之外勤⼈人員指派⼯工作負荷點數平衡改善了 76.93%。︒。啟發式演算
法及個案公司現有外勤包裝⼈人員班表總⼯工作負荷點數及⽬目標值絕對差異值
⽐比較表請⾒見表 4.7。︒。

53
表 4.7 啟發式演算法及個案公司現有外勤⼈人員班表絕對差異值⽐比較表
第五週 第六週 第七週 第⼋八週 四週絕
絕對差 絕對差 絕對差 絕對差 對差異
合計
異值總 異值總 異值總 異值總 值總和
和 和 和 和 平均
啟發式演算法
723.92 319.86 275.04 194.81 1513.63 378.41
⼈人員指派
個案公司現有
1385.93 1645.75 1745.49 1784.46 6561.63 1640.41
⼈人員指派
負荷平衡改善
47.77% 80.56% 84.24% 89.08% 76.93%
程度

4.8 ⼩小結
此⼀一章節針對個案公司實際之外勤⼈人員指派歷史資料進⾏行介紹、︑、分析,
主要訂定下列兩項重點。︒。

1. 訂定⼯工作負荷點數計算⽅方法,建⽴立⼀一套計算⼯工作負荷點數客觀的基準
將個案公司的包裝⼯工作進⾏行整理分類,拆解包裝⼯工作流程,並在個案
公司資深組⾧長的建議及評量之下建⽴立⼀一套計算包裝⼯工作負荷點數的機制,
明確制定各包裝⼯工作步驟之⼯工作負荷點數。︒。
本研究將研究內兩個⽉月歷史資料之包裝⽅方式訂定點數外,此⼀一訂定包
裝⼯工作負荷點數的機制可運⽤用在其他廠商提出之不同客製化之包裝⽅方式,
不限於本研究提出的⼗十五種包裝⽅方法,故對於個案公司未來之包裝⼯工作點
數訂定有了客觀的準則。︒。
2. 設計⼀一套啟發式演算法求解平衡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之指派
此章節設計了⼀一套啟發式演算法可協助改善⽬目前個案公司外勤⼈人員指
派之過程,除了讓指派結果有憑有據之外,更達到平衡各包裝⼈人員外勤時
之⼯工作負荷狀況,⽽而依照個案分析可看到共⼋八週的歷史資料顯⽰示⼈人員指派
的⼯工作負荷平衡改善 76.93%,效果相當顯著。︒。

54
第五章、︑、建議與結論

本研究針對個案公司包裝⼈人員外勤⼯工作指派作業進⾏行整理、︑、分析並提出
計算⼯工作負荷點數之計算模式確⽴立衡量各包裝訂單的標準,整合啟發式演算
法進⽽而設計⼀一套模式調整外勤包裝⼯工作⼈人員指派並平衡各個包裝⼈人員之⼯工作
負荷點數,提出⼀一套系統化決策機制。︒。本章將總和前⾯面章節所敘述之內容於
5.1 節提出結論,5.2 節提出建議。︒。

5.1 結論

⼈人員指派和排程皆為廣泛被討論的問題,但⼤大多討論在於如何使得⼈人⼒力
成本最⼩小化及最⼤大利⽤用⼈人⼒力狀況,像此研究在討論平衡⼯工作負荷的⼈人員指派
卻不多,再者,即便跟⼈人員管理有關的著作及研究很多,但在中⼩小企業真正
實際應⽤用上卻較為罕⾒見,⼀一般來說,傳統中⼩小業者在⼈人員指派時較偏好利⽤用
過往經驗法則進⾏行指派,⼀一⽅方⾯面有可能負責班表之管理階層並未學習新的⼈人
員指派⽅方式或新技術等,也可能為對於學術模式感到陌⽣生⽽而延⽤用既往的排班
模式,導致出來的班表沒有⼀一個系統的依據,也無法真正落實平衡⼈人員⼯工作
負荷,造成⼈人員對班表產⽣生不公平等不信任的狀況。︒。
本研究基於平衡外勤⼈人員⼯工作負荷之⽬目的,建⽴立⼀一套啟發式演算法,將
計算⼈人員⼯工作負荷點數及安排班表之步驟⼀一步步拆解,搭配符合個案公司的
限制條件,無需太多複雜的程式運算,使傳統個案公司之管理階層較容易接
受及吸收並利⽤用。︒。本研究其結論及建議列點如下:

1. 本研究為啟發式演算法規劃⼈人員指派⼯工作負荷平衡問題,設定平衡外勤⼈人
員⼯工作負荷點數之⽬目標後,再找出各項限制,並利⽤用 Excel 分析進⾏行調整,
可得出外勤包裝⼈人員於計畫週內之合理且平衡的⼈人員指派班表。︒。
2. 本研究之⼯工作負荷點數計算,係由個案公司在歷史資料中提出各包裝⽅方式,
整理各包裝⽅方式並拆解其過程,再與個案公司資深組⾧長及管理階層進⾏行討
論分析,訂定⼀一套客觀且清楚的計算⼯工作負荷點數基準。︒。以往看似難以被
⽐比較包裝⽅方式有了清楚的準則去量化⼯工作負荷量,⽤用數字可明確地看出難
易度,⼜又清楚得到每筆訂單之⼯工作負荷點數。︒。再者,此⼀一⼯工作負荷點數計
算⽅方式不限於此研究運⽤用的兩個⽉月資料內提出的包裝⽅方式,若個案公司未
55
來進⾏行其他訂單等不同於此研究提及的包裝訂單⽅方法,⾯面臨其他客製化的
包裝⽅方式時仍可簡單明瞭的從此⼯工作負荷點數計算得知新包裝⽅方式的⼯工作
負荷點數。︒。
3. 提出⼀一週進⾏行⼈人員指派的單位,取代個案公司現有以⽇日為指派規劃的狀況。︒。
個案公司在進⾏行外勤包裝⼈人員指派時為指定次⽇日之作法,且並未考量每⽇日
或前⼀一⽇日⼯工作負荷狀況。︒。本研究統計每週每個外勤⼈人員總⼯工作負荷累積狀
況,考慮⾄至前四週總⼯工作負荷點數的累積,再去調整第五週(計畫週)之
⼈人員指派班表,除了使得計畫週之班表可以預先排出之外,也達到平衡該
計畫週各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且同時也考量外勤包裝⼈人員歷史累積總⼯工
作負荷的狀況。︒。
4. 本研究提出之啟發式演算法可因各⼯工單⼯工作負荷點數不同,增加或減少外
勤包裝⼈人員數,達到合理的每⼈人每半天時段班之⼯工作負荷的要求,減少個
案公司有時因包裝⼯工作繁重進⽽而發⽣生處理不完包裝⼯工單,必須使得外勤⼈人
員加班或指派⼤大於需要的包裝⼈人員,造成過多閒置的⼈人員等增加額外⼈人⼒力
成本的狀況產⽣生。︒。
5. 測試兩個⽉月共⼋八週的歷史資料進⾏行啟發式演算法之求解,驗證此研究建⽴立
之演算法為可⾏行,根據此求解結果對照個案公司原⼈人員指派班表,⼈人員⼯工
作負荷點數平衡狀況改善⾼高達到 76.93%。︒。其主要原因還是傳統的經驗法則
⼈人員指派較粗糙,未能考量平衡各外勤⼯工作⼈人員之⼯工作負荷,且也未曾探
討過去累積之⼯工作負荷狀況,僅依⼯工單狀況尋求可⽤用之外勤包裝⼈人員。︒。
6. 本研究提出⼀一套啟發式演算法進⾏行平衡⼯工作負荷的⼈人員指派求解,使⽤用
Excel 進⾏行分析處理,雖便於不熟稔新興軟體的主管階級們,但仍需要⼿手動
進⾏行指派⼯工單的配置,求解效率仍待加強。︒。
7. 本研究模式⽬目前針對平衡個案公司外勤包裝⼈人員指派的⼯工作負荷狀況,但
可⽤用相同模式適時擴張⾄至個案公司⼯工廠內部技術⼈人員的鐵、︑、⽊木⼯工等前置⼯工
作分配,達到平衡技術⼈人員⼯工作負荷的⼯工作內容指派。︒。

5.2 建議

1. 本研究於平衡外勤包裝⼈人員⼯工作負荷指派模式中,將外勤包裝⼈人員對於各
⼯工單的執⾏行效率視為⼀一致,建議未來研究可對於⼈人員執⾏行各廠商之訂單熟
56
練度進⾏行考量,適時增減外勤包裝⼈人員需求。︒。
2. ⽬目前規劃此啟發式演算法⼈人員指派模式為使⽤用 Excel 進⾏行處理,雖由 Excel
進⾏行⾃自動計算,但仍需要⼿手動進⾏行指派⼯工單的配置,此研究在個案公司兩
個⽉月的歷史資料處理來說,外勤包裝⼈人員⼈人數不多尚可接受⼈人⼯工⼿手動配置
⼯工單,且⼀一週只需進⾏行此⼈人員指派作業⼀一次也尚可接受。︒。但其缺失建議未
來研究可撰寫程式來取代求解模式之⼈人⼯工流程,求解效率將會⼤大舉提升。︒。
3. 個案公司曾發⽣生組員之間彼此嫌隙⽽而不願同組進⾏行外勤包裝的狀況,後來
此不合狀況已經排除,故此研究未將此限制考慮進本次啟發性演算法的求
解過程當中,但建議未來如有相關研究,可將此限制納⼊入考量之中,較符
合實務會發⽣生的狀況。︒。
4. 訂單裝箱⽇日乃是個案公司與各家廠商協調決定,⼀一般來說在排定計畫週之
時已得知所有的廠商在下週的裝箱訂單、︑、包裝⽇日及指定的上午或下午的時
以及包裝⽅方式,故本研究可順利排出次週之外勤包裝⼈人員指派班表,然⽽而,
實務上有可能有廠商插單等必須臨時加⼊入排程或者廠商來不及出貨必須延
後包裝⽇日等偶發事件,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加⼊入此臨時狀況,使⼈人員指派模
式在實務應⽤用上更具彈性及可⾏行性。︒。
5. 本研究裡指派外勤⼈人員包裝⼯工單時,每⼈人每半天時段班⼯工作負荷點數上下
限制定是建⽴立於個案公司之實際歷史資料統計後的數值。︒。⽽而為了平衡包裝
⼈人員外勤包裝⼯工作負荷點數,會將已經落在上下限內之⼯工單再進⾏行拆單分
攤作業,也就是再多指派⼀一位包裝⼈人員分攤此⼯工單。︒。確實此包裝⼈人員成功
分攤了他⼈人之⼯工作負荷點數,但實務來說,即便沒有這位包裝⼈人員,此⼯工
單也能夠被順利完成,⽽而此包裝⼈人員則不需外勤出班,可留在⼯工廠進⾏行其
他前置作業。︒。故建議實務上使⽤用本研究之啟發式演算法指派求解⽅方法之班
表管理者可將此班表視為⼀一可彈性更動之結果,依照實務需求做微調。︒。⽽而
未來研究可加⼊入權衡外勤包裝⼈人員及留在場內的包裝⼈人員之⼯工作負荷,找
出更符合實際狀況的指派結果。︒。
6. 實務排班單位若可實際進⾏行此指派作業,將能夠提升包裝⼈人員對於指派結
果的信賴度,更能更平衡包裝⼈人員之⼯工作負荷狀況。︒。本研究針對外勤⼈人員
指派已有初步探討結果,希望後續能透過電腦軟體協助⽀支援,建⽴立⼀一電腦
程式之排班系統,將對個案公司實務排班有莫⼤大的幫助。︒。

5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1. 賴世若(1996),以整數規劃與模擬求解服務業班別排程問題,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
究所碩⼠士論⽂文。︒。
2. 宋⽴立夫(1996),有關系統設計⼈人⼒力安排⽅方法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3. 顏上堯、︑、林錦翌(1997),
「空服員排班組合最佳化之研究」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九卷第⼆二期,⾴頁 303-313。︒。
4. 郭彥秀(2000),鐵路駕駛員排班問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5. 林東盈(2002),路線貨運業司機排班問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
論⽂文。︒。
6. 李兆元(2002),計畫⼈人⼒力配置最佳化模式分析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
⽂文。︒。
7. 官明郎(2003),設計作業⼈人員指派最佳決策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
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8. 張育彰(2003),應⽤用基因演算法於台鐵列⾞車駕駛員排班與輪班整合問題之研究,國
⽴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9. 王寶治(2003),中油公司油罐⾞車駕駛員排班決策⽀支援系統雛形之建⽴立,中華⼤大學科
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行政院勞委會(2004),⾼高架作業勞⼯工保護措施標準。︒。
11. 蘇啟超(2004),⾶飛安查核⼯工作排程與⼈人員排班模式建⽴立,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
究所碩⼠士論⽂文。︒。
12. 藍柏⿍鼎(2005),以基因演算法求解航段指派為基之前艙組員與後艙組員排班問題,
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李忠益(2005),岸肩橋式起重機⼯工作⼈人員排班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碩⼠士論⽂文。︒。
14. 簡明智(2005),營建⼯工程⼈人⼒力調派最佳化決策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
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5. 陳志源(2006),啟發式物流作業排成與⼈人員排班之整合推論模式,國⽴立清華⼤大學⼯工
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系所碩⼠士論⽂文。︒。
58
16. 徐裕淳(2008),公園維護⼈人⼒力指派最佳化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7. ⿈黃允成、︑、簡仕翰、︑、康家榮(2009),
「考慮⼈人員偏好下護理排班與休假問題之整合探討」

醫護科技期刊,第⼗十⼀一卷第⼀一期,⾴頁 57-69。︒。
18. 蔡宜衿(2010),空服員排班問題之研究,⾧長榮⼤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9. 陳信安(2011),⼈人⼒力派遣公司⼈人員排班規劃之個案研究,中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
⼠士論⽂文。︒。
20. 辜⼠士銘(2012),探討職能別限制下之⼈人員排班問題,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
理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1. ⽑毛義⽅方、︑、徐雅媛(2013),勞動疲勞測定⽅方法技術與職場疲勞管理指引修正研究,勞
委會勞⼯工安全衛⽣生所。︒。

59
(⼆二) 英⽂文⽂文獻
22. Beasley, J. E. and Cao, B. (1996). “A tree search algorithm for the crew scheduling
problem,”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 94, No.3, pp. 517-526.
23. Brucker, P. (2002). “Scheduling and Constraint Propagation,”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Vol. 123, No. 1-3, pp. 227-256.
24. Casner, S. M., and Gore, B. F. (2010).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workload: A
primer.” NASA Technical Memorandum, 216395, 2010.
25. Chen, M., and Niu, H. (2012). “A model for bus crew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multiple
duty types,”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 2012.
26. Ernst, A.T., Jiang, H., Krishnamoorthy, M. and Sier, D. (2004). “Staff scheduling and
roistering: A review of applications, methods and model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 153, No.1, pp. 3-27.
27. Ip, W. H., Nick Chung, and George Ho. (2010). “Using integer programming for airport
service planning in staff schedu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Business
Management, Vol. 2, No. 2, pp. 85-92.
28. Kakas. A. C., and Michael, A. (2001). “An abdicative-based scheduler for air-crew
assignment,”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15, No.3, pp. 333-360.
29. Rasmussen, M. S., Justesen, T., Dohn, A. and Larsen, J. (2012). “The home care crew
scheduling problem: preference-based visit clustering and temporal dependen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 219, No.3, pp. 598-610.

60
附錄

附圖 1 ⽊木底包裝流程(A)

附圖 2 ⽊木底包裝流程(B)

61
附圖 3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C)

附圖 4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D)

附圖 5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E)

附圖 6 ⽊木底⽊木箱包裝流程(F)

62
附圖 7 鐵底包裝流程(G)

附圖 8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

附圖 9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H2)
63
附圖 10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I)

附圖 11 鐵底⽊木箱包裝流程(I2)

附圖 12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J)
64
附圖 13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J2)

附圖 14 鐵底鐵箱包裝流程(K)

65
附圖 15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五週指派班表

附圖 16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六週指派班表

66
附圖 17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七週指派班表

附圖 18 個案公司既有外勤包裝⼈人員第⼋八週指派班表

67
附圖 19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五週指派班表

附圖 20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六週指派班表

68
附圖 21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七週指派班表

附圖 22 啟發式解法外勤包裝⼈人員第⼋八週指派班表

6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