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4

梅赛德斯-奔驰

商用车发动机

安装指南 1
安装指南 2
梅赛德斯-奔驰
商用车发动机
安装指南

安装指南 3
安装指南 4
1. 简介...................................................................................................... 8
1.1 概述 ................................................................................................................................8
1.2 服务产品规范 ................................................................................................................8
1.3 主要单元的操作和保养 ................................................................................................8
1.4 安装评估 ........................................................................................................................8
1.5 安全和最初运行 ............................................................................................................9
1.6 主要单元的正当使用 ....................................................................................................9
1.7 商标 ................................................................................................................................9

2. 发动机................................................................................................ 10
2.1 简介 ..............................................................................................................................10
2.2 法律条例 ......................................................................................................................11
2.3 运输和存放 ..................................................................................................................11
2.4 冷却系统 ......................................................................................................................11
2.4.1 柴油发动机冷却回路示意图....................................................................................... 12
2.4.2 燃气发动机冷却回路示意图....................................................................................... 14
2.4.3 设计及尺寸确定 .......................................................................................................... 16
2.4.4 冷却水泵和轴流式风扇特性曲线............................................................................... 17
2.4.5 冷却水泵 ...................................................................................................................... 18
2.4.6 风扇 .............................................................................................................................. 19
2.4.7 运输,存放和风扇安装 .............................................................................................. 21
2.4.8 散热器安装 .................................................................................................................. 22
2.4.9 冷却管 .......................................................................................................................... 22
2.4.10 膨胀水箱 ...................................................................................................................... 23
2.4.11 冷却液等级 .................................................................................................................. 26
2.4.12 附加系统的认可 .......................................................................................................... 26
2.4.13 发动机预热/保持模式 ................................................................................................. 26
2.4.14 发动机室的通风 .......................................................................................................... 27
2.5 燃油 ..............................................................................................................................28
2.5.1 柴油发动机 .................................................................................................................. 28
2.5.2 燃气发动机 .................................................................................................................. 35
2.6 极冷起动模式 ..............................................................................................................38
2.7 润滑 ..............................................................................................................................40
2.7.1 润滑油等级 .................................................................................................................. 40
2.7.2 机油的自动补给 .......................................................................................................... 40
2.8 空气燃烧系统 ..............................................................................................................40
2.8.1 滤清器设计 .................................................................................................................. 40
2.8.2 空气滤清器的布置 ...................................................................................................... 41
2.8.3 曲轴箱通风系统 .......................................................................................................... 41
2.8.4 充气 .............................................................................................................................. 41
2.8.5 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布置设计....................................................................................... 42
2.8.6 增压空气冷却器 .......................................................................................................... 42
2.9 排气系统 ......................................................................................................................43

安装指南 5
2.9.1 设计 .............................................................................................................................. 43
2.9.2 安装 .............................................................................................................................. 43
2.9.3 废气后处理 .................................................................................................................. 44
2.10 发动机制动和常开节气门 ......................................................................................45
2.10.1 初始化 .......................................................................................................................... 45
2.11 发动机底座 ..............................................................................................................46
2.12 电气系统 ..................................................................................................................48
2.12.1 概述 .............................................................................................................................. 48
2.12.2 起动机蓄电池 .............................................................................................................. 48
2.12.3 混合电压系统的特殊应用 .......................................................................................... 49
2.12.4 安装要求 ...................................................................................................................... 49
2.12.5 发电机 .......................................................................................................................... 51
2.12.6 起动机动作 .................................................................................................................. 53
2.13 电子系统 ..................................................................................................................55
2.13.1 发动机控制单元 .......................................................................................................... 55
2.13.2 车辆控制单元 .............................................................................................................. 55
2.13.3 电压 .............................................................................................................................. 55
2.13.4 接口 .............................................................................................................................. 56
2.13.5 安装 .............................................................................................................................. 57
2.13.6 发动机控制系统—MR................................................................................................. 57
2.13.7 车辆控制系统-FR...................................................................................................... 58
2.13.8 ADM - FR ..................................................................................................................... 58
2.13.9 ADM - AR ..................................................................................................................... 59
2.14 辅助部件 ..................................................................................................................60
2.14.1 取力器 .......................................................................................................................... 60
2.14.2 制冷压缩机 .................................................................................................................. 63
2.14.3 动力转向泵 .................................................................................................................. 64
2.14.4 空气压缩机 .................................................................................................................. 64

3. 离合器................................................................................................ 66
3.1 交货和存放 ..................................................................................................................66
3.2 安装、装配 ..................................................................................................................66
3.3 离合器操作 ..................................................................................................................67
3.3.1 管路 .............................................................................................................................. 68
3.3.2 压力变换 ...................................................................................................................... 68
3.4 保养 ..............................................................................................................................68

4. 传动轴 .................................................................................................. 69
4.1 交货条件 ......................................................................................................................69
4.2 运输及存放 ..................................................................................................................69
4.3 装配 ..............................................................................................................................69
4.4 设计 ..............................................................................................................................70
4.4.1 弯曲 .............................................................................................................................. 70
4.4.2 空间弯曲 ...................................................................................................................... 72

安装指南 6
4.4.3 安装 .............................................................................................................................. 73
4.4.4 不平衡 .......................................................................................................................... 73
4.4.5 保养 .............................................................................................................................. 73

5. 附录 “发动机章节的公式” ......................................................... 74
5.1 相似原理 ......................................................................................................................74
5.2 比例定律 ......................................................................................................................74
5.3 噪音 ..............................................................................................................................74
5.4 散热 ..............................................................................................................................74
5.5 风扇功率(近似公式)....................................................................................................74

安装指南 7
1. 简介

1.1 概述
本安装指南是提供给那些在车辆或者设备上配备安装有戴姆勒-克莱斯勒动力传动系统或其部
件的 OEM 厂商使用的。安装指南介绍了安装时必须注意的要点,从而能适用于应有的用途。
遵守并坚持这些指南,对保证动力传动系统及其部件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处于最优状态很关键。
如果由于未遵守本指南而引起动力传动系统或其部件故障,将不能向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
要求索赔。

1.2 服务产品规范
遵守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的服务产品规范及服务周期规范(参见目前的戴姆勒-克莱斯勒
保养手册)是保证整个动力传动系统及各个重要单元无故障的必要条件,也是戴姆勒-克莱斯勒
质量保证条件的一部分。
• 润滑剂: 柴油发动机 表 228. 1,228.3,228.5(多等级油)
表 228. 0,228.2(单一等级油)
• 润滑剂: 燃气发动机 表 226.95(多等级油)
• 冷却液: 表 312.0,325.0,325.2,325.3,326.0,326.0,326.3
• 保存: 表 381.0
• 变速器 机械式: 表 235.1,235.4,235.5,235.10,235.11,236.2
自动式: 表 236.1,236.6,236.7,236.8,236.81
• 液力变矩器式离合器 表 227.0,235.12
• 分动箱: 表 235.0,235.1,235.5,235.6,235.11
• 缓速器(Voith): 表 227.0
• 前后车轴: 表 235.0,235.1,2235.6,235.8
• 转向传动机构: 表 236.2,236.3,2236.6,236.7
• 润滑脂(如果需要): 表 266.2,267.1

1.3 主要单元的操作和保养
按照相应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操作和保养指南中的规范进行操作和保养。

1.4 安装评估
为了纠正存在的和可识别的安装缺陷(可能会导致动力传动系统或其部件损坏),在批量生产之
前,由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对于动力传动系统或单个主要单元的初始安装进行评估,如果
用户需要,也可以进行现场检测。这些评估和检测是基于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根据安装指
南、技术文档、保养文件以及服务产品规范等上的安装要求进行的。

车辆及设备制造商对车辆或装置的性能完好、正确安装以及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提供的动力传
动系统或其零部件与车辆或设备制造商已安装的其它零部件之间无异常相互作用的完好性承担
唯一责任,即使已通过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的评估。对于未按合同使用车辆或设备,或由
于在车辆或设备上的安装设计方面有问题而造成的所供应主要单元的故障或损坏,戴姆勒-克莱
斯勒公司将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安装指南 8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的零件,如支架,托架,辅助附件,只能在不影响相关发动机部件的
功能和寿命的情况下,才能安装在发动机上。若有疑问,OEM 则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这些未经发
动机制造商许可的辅助附件对发动机部件没有任何不利影响。
经发动机制造商明确确认为无不利影响的前提下,才允许松开发动机上的螺纹联接安装支架等。
当在飞轮壳上安装变速箱或外罩,以及在飞轮壳上或曲轴箱体上安装发动机支撑臂时,螺纹联接
设计(螺栓和螺母的接触面等)必须合适,以保证不会发生不允许的预负载力损失。松开这些螺纹
联接可能造成发动机罩部件的严重损坏。

1.5 安全和最初运行
在首次运行车辆上的动力传动系统或各个主要单元前,应注意相关操作指南中的各项规范。

1.6 主要单元的正当使用
主要单元只能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使用。任何其它的或超出合同之外的使用,均视为不当使用。由
此而造成的损坏,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概不承担责任。风险由用户自己承担。

1.7 商标
未经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批准,不允许在制造商生产的产品上附上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商标(如三叉星或梅赛德斯-奔驰标志)。

安装指南 9
2. 发动机

2.1 简介
当前中型(直列式)和重型(V 型或直列式)柴油发动机及燃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75 到 480kW。
这些柴油发动机配有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各个喷射泵(单体泵)由凸轮轴驱动。高压短管将这些单
体泵连接到位于气缸盖中央的喷嘴。燃油喷射通过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来进行调节。

燃气发动机配有一个全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调节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以及喷油正时,还有特
别的控制来降低排放污染。

这些发动机用在货车,客车,市区用车,农用设备,起重机,及其它工业场合。

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图例)

安装指南 10
2.2 法律条例
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是根据有关准则来认证的。操作时必须遵守发动机证书中规定的限值。要
改变影响排放的部件(如有关空气传导及废气等零件)须经批准并且必须原则上与戴姆勒-克莱
斯勒公司进行协商。

2.3 运输和存放
发动机出厂时配备有悬挂点,借此来保证安装和拆卸发动机时的安全和无故障操作。悬挂点的位
置尺寸是根据发动机几何形状(重心)和重量确定的,不能改动。

发动机要运输时,应确保在出厂时已加好机油。发动机必须存放在运输托盘上(钢的或木制的)或
相应的支架上。通常应避免将发动机的油底壳接触地面放置。如不可避免,当发动机装有塑料油
底壳时,要确保地面平坦。

发动机存放或停用超过 12 月时,即使已经安装,也必须要采取封存措施。必须遵照执行戴姆勒
-克莱斯勒操作指南的封存章节中所描述的措施。

2.4 冷却系统
在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中,从发动机传到冷却液的热量是通过在闭合回路中的强制循环冷却而
散失的。不允许发动机外部流动冷却。

发动机配有一个离心式水泵使冷却液循环流动。发动机冷却回路还配有一个恒温器,当发动机温
度低于正常运行温度时,它便切断与外部冷却装置的连接。这样就使发动机迅速达到其正常运行
温度。恒温器在特定的温度开启并把热的冷却液送到外部冷却装置。然后冷却后的冷却液流回发
动机。

2.4.3 节介绍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设计要遵循的要点。

冷却对发动机的运行安全及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冷却回路示意图及其描述如下所示。

安装指南 11
2.4.1 柴油发动机冷却回路示意图
标准冷却回路示意图

带有缓速器或变速箱机油冷却器的冷却回路示意图

安装指南 12
1a 集成恒温器的冷却水泵
1b 集成恒温器的冷却水泵
(100%冷却液流经缓速器和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2 散热器
3 补偿水箱,位于其它部位或集成在散热器上,但总是与散热器箱体分开,不在箱体内,
容积比为 50%冷却液,50%空气
4 带盖的加水嘴,不向外渗透
5 有 1.1 巴释压阀和 0.1 巴真空阀的盖(防止自行打开)
6 风扇
7 冷却管路,标称直径(NW)至少要与发动机上连接处的横截面相适应
8 通风管
9 从发动机 NW8-12mm(风门 4.5mm)接出,到膨胀水箱内的空气部分
10 从散热器 NW8-12mm(风门 4.5mm)接出,到膨胀水箱内的水部分
11 从加热器 NW8-12mm(风门 4.5mm)接出,仅在需要时才有,如高置的加热器
12 从变速箱或减速器的热交换器接出,可能在供给和回流管路的最高点 NW8-12mm(风门
4.5mm),仅在需要时才有
13 加液及膨胀管。最小 NW25mm
14 发动机
15 车辆加热器
16 加热器关断阀
17 缓速器或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安装指南 13
2.4.2 燃气发动机冷却回路示意图
标准冷却回路示意图

带有缓速器或变速箱机油冷却器的冷却回路示意图

安装指南 14
1a 集成恒温器的冷却水泵
1b 集成恒温器的冷却水泵
(100%冷却液流经缓速器和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2 散热器
3 补偿水箱,位于其它部位或集成在散热器上,但总是与散热器箱体分开,不在箱体内,
容积比为 50%冷却液,50%空气
4 带盖的加水嘴,不向外渗透
5 有 1.1 巴释压阀和 0.1 巴真空阀的盖(防止自行打开)
6 风扇
7 冷却管路,标称直径(NW)至少要与发动机上连接处的横截面相适应
8 通风管
8.1 从发动机 NW8-12mm(风门 4.5mm)接出,到膨胀水箱内的空气部分
8.2 从散热器 NW8-12mm(风门 4.5mm)接出,到膨胀水箱内的水部分
8.3 从加热器 NW8-12mm(风门 4.5mm)接出,仅在需要时才有,如高位安装的加热器
8.4 从变速箱或减速器的热交换器接出,可能在供给和回流管路的最高点 NW8-12mm(风
门 4.5mm),仅在需要时才有
9 补充水管及膨胀管。最小 NW25mm
10 发动机
11 车辆加热器
12 加热器关断阀
13 空气压缩机冷却液流出管,NW10mm
13.1 冷却液出口管 NW8-12mm
14 气流控制单元
14.1 从空气压缩机冷却液流出管到气流控制单元,NW8mm
14.2 从气流控制单元到进口管,NW8mm
15 缓速器或变速箱机油冷却器

安装指南 15
2.4.3 设计及尺寸确定
在确定冷却系统的尺寸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 冷却液从发动机,缓速器,变速箱油散热器等部分所要带走并散失的总热量
• 冷却水泵性能曲线
• 风扇性能曲线
• 保证在 30℃到 35℃的环境温度下,在以下流速时的功率输出,不管这些流速在特定车型
上是否可能
• >6kw/t=30km/h 或者<6kw/t=15km/h
• 管路尺寸及连接处的位置,标称直径至少要与发动机上连接处的横截面相适应
• 冷却系统所要安装的车辆或设备的类型及用途(全球地区/海拔高度等)
• 冷却空气通道(进气和出气通道,最理想的是 100%的散热器表面,要求至少为 75%)
• 发动机出口处冷却液的最大允许工作温度
• 系统压力(Tmax 95℃时,至少 0.7 巴,Tmax 105℃时,至少 1.1 巴)

根据车辆或设备运行时的最大环境温度,其温度梯度(指流入散热器的冷却液温度减去流入散热
器的空气温度)是冷却液部分设计的一个限值,例如,环境温度为 35℃时,温度梯度为 60K。

冷却液系统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使其固定温度不超过 Tmax≤95℃或 105℃(取决于压力安全


性)。

在发动机里面,要求将发动机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温度差保持在 3K 到最大 11K(发动机额定功率输


出时)范围内,温度通过一个封闭的恒温器进行测量。确保在所有已安装部件的整个冷却液系统
容积中完全充满冷却液。管路的路径和尺寸必须确定好,以免系统中产生气泡。保证持续不断的
通风(见 2.4.9 节),并且使通风管路向上倾斜。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两个通风管路,一个用于发
动机通风(内部回路),另一个用于散热器通风(外部回路)。

增压空气冷却系统参见 2.8.5 节。

对于路用或非路用发动机,遵守发动机及其安装的限值非常重要(向销售部索取最新数值),因为
这也是发动机安装检验和认证的一部分。

安装指南 16
2.4.4 冷却水泵和轴流式风扇特性曲线
流体动力机械如冷却水泵(离心式水泵为径流式机械)和冷却风机(风扇为轴流式机械)使散热器系
统产生流体传送。这种传送很多程度上取决于背压(吸入压头),在待安装系统的整体功率需求中
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公式表(见附录)中列举的公式(相似原理)适用于现有系统各种速度下的径流式和轴流式机械。

在直径差别不太大的情况下(几何形状不变),尺寸大小和运行数据的相关性由比例关系给出(见附
录)。

一定大小的流体动力机械在一定的速度下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噪音;公式表中列出的公式只适用
于输出功率在 10kw 到 1300kw 之间的轴流式机械。

轴流式风扇特性变量

效率

声功率级
相关变量

静压力

驱动功率

传送容量

风扇转速

安装指南 17
2.4.5 冷却水泵
吸入压头可以看成为在流体动力机械吸入侧和压力侧之间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用来克服一定流
量时流体的管路阻力。速度的变化会引起所有特性值的改变(流量,流动阻力,效率,输出功率
及噪音)。这些特性值依赖于设计。

冷却水泵的性能曲线,连同发动机阻力曲线,对于冷却液部分设计所需的。在一定流量下,同时
考虑附加安装件(散热器系统,管路,缓速器等)所产生的压力差。新的工作点就是特性阻力曲线
与固定速度曲线的交叉点。

如果只知道一种流量下的阻力数据,可以利用相似原理来计算其它工作点的阻力数据,从而求得
整个冷却系统的工作曲线。这样,就可以得到冷却泵的每个速度所对应的流量数值。
对于最大冷却容量,应在非额定转速的连续运行状态下对冷却水泵的齿轮齿数比进行检查。

有外部阻力的冷却水泵性能曲线

发动机与冷却系统阻力
的特性曲线

发动机和冷却系
统的工作点
阻力导致的压力上升

发动机阻力
曲线
吸入压头(巴)

无冷却系统的发
动机工作点

由于阻力而产生
传送容量
的容量损失

循环流量对于冷却液侧的散热量至关重要。

安装指南 18
2.4.6 风扇
在冷却系统外部,在极限工况下(满载时在坡路上行驶以及高环境温度时),必须用风扇产生气流,
因为单单采用逆风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车辆静止时的压力示意图
(吸气风扇无逆风速度)

在车辆无逆风气流的情况下,整个运行期间,风扇必须维持通过冷却系统的气流。
车内地板
轴流式风扇在压力侧的节流比在吸入侧的节流对传送特性曲线起到更有利的作用。然而,较高的
驱动功率需要付出较高的技术和经济成本。
机油冷却器
导风罩
总之,必须注意风扇所需要的动力也来自驱动单元,这会增加燃油消耗和排放。
增压空气
因此,风扇通常与温控离合器相连,如硅油离合器,电起动摩擦离合器以及静液离合器。离合器
冷却器
切换点需要根据我们的建议选择并加以检查。 发动机
空调冷凝器 变速箱
因此,必须考虑离合器切换期间风扇的最大允许加速度。此外,必须限制保持风扇叶片外侧尖端
散热器
的最大许可圆周速度(通常短碳纤维增强型塑料风扇最大速度为
风扇 100m/s)。
外壳
如果风扇驱动装置安装在曲轴上,必须保证对扭转振动有足够的退耦能力。这可以通过硅油风扇
离合器或者固有频率很高的特殊弹性耦合器来实现。
风扇用皮带传动时,皮带可以提供足够的减振能力。
有关风扇在低温下性能的特别要求信息。
通常,轴流式风扇的效率会因阻力而降低,这些阻力包括吸入侧的散热器系统,发动机与车架之
间的间隙,车内地板以及发动机室内的架构。这是因为能耗随着节流的加强而增加,特别是对于
轴流式风扇。
因而,要特别注意对于双向的流动,干扰要尽可能少,风扇和散热器以及发动机之间的距离要适
当,从而使得在正常工作时,转换要尽可能少而且时间短,并且对燃油消耗没有不利影响。
总压力

静压力

在车辆无逆风气流的情况下,整个运行期间,风扇必须维持通过冷却系统的气流。
轴流式风扇在压力侧的节流比在吸入侧的节流对传送特性曲线起到更有利的作用。然而,较高的
驱动功率需要付出较高的技术和经济成本。
总之,必须注意风扇所需要的动力也来自驱动单元,这会增加燃油消耗和排放。
因此,风扇通常与温控离合器相连,如硅油离合器,电起动摩擦离合器以及静液离合器。离合器
切换点需要根据我们的建议选择并加以检查。
因此,必须考虑离合器切换期间风扇的最大允许加速度。此外,必须限制保持风扇叶片外侧尖端
的最大许可圆周速度(通常短碳纤维增强型塑料风扇最大速度为 100m/s)。

安装指南 19
如果风扇驱动装置安装在曲轴上,必须保证对扭转振动有足够的退耦能力。这可以通过硅油风扇
离合器或者固有频率很高的特殊弹性耦合器来实现。
风扇用皮带传动时,皮带可以提供足够的减振能力。
有关风扇在低温下性能的特别要求信息。
通常,轴流式风扇的效率会因阻力而降低,这些阻力包括吸入侧的散热器系统,发动机与车架之
间的间隙,车内地板以及发动机室内的架构。这是因为能耗随着节流的加强而增加,特别是对于
轴流式风扇。
因而,要特别注意对于双向的流动,干扰要尽可能少,风扇和散热器以及发动机之间的距离要适
当,从而使得在正常工作时,转换要尽可能少而且时间短,并且对燃油消耗没有不利影响。

轴流式风扇性能图
静压力(Pa)

功率消耗(kW)

传送容量

用与冷却水泵相同的方法画出风扇性能曲线图,但是操作中有限制-散热器系统数据必须从散热
器制造商那里获取,而风扇数据要从风扇供应商那里获取。在附录中,提供了风扇功率的近似公
式,用于粗略计算有逆风时,车辆中风扇的需求功率。

总之,这样的设计只能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特别是由于水和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表面以及风
扇侧的阻力会影响燃油消耗,因而,只有这些专业公司才有能力根据其经验对安装加以评估。

安装指南 20
2.4.7 运输,存放和风扇安装
带硅油离合器的风扇必须竖直存放和运输,保证外部载荷不会改变粘性驱动和输出之间的设计间
隙,并防止粘性媒介可能发生的损失。

风扇输入侧的最大速度与联接部分硅油离合器的漂移侧最大速度之间的差别定义为滑动,介于 5
%和 10%之间。滑动会使轴毂发热。因而风扇轴毂的发热限制了功率输出,必须通过外部冷却
的散热片由风扇气流来散掉。

塑料风扇表面不能油漆,这会影响其平衡性。溶剂也会侵蚀塑料。对于强度的吸入和输送能力(通
常 5%到 18%),与坚韧性至关重要,会在其使用寿命期内可能会变化很大,并使其脆化。

为了保证风扇可靠运行,风扇与导风罩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要尽可能小,以保证高
效率(燃油消耗)。
安装在发动机上的风扇导风罩的这个间隙可以保持很小,因为它不会随发动机的运动而发生改
变。这种布置的主要不足是在散热器和风扇导风罩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真空稳定性的弹性波纹管密
封件。
采用将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上的方式,轴向距离可以做到最小,并且无需柔性波纹管装置。
这种设计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在风扇和导风罩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隙,可以放置发动机和变速箱底
座。同时,也必须考虑车架与动力装置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相对运动的影响。采用高空气阻
力的加套风扇运行可以更加稳定。

风扇离散热器系统的最小距离应该不小于风扇直径的 1/5(20%),而且应位于正中心以保证空气
流的正常形成;另一方面,在使用吸气风扇的情况下,发动机外轮廓可以稍微靠近一些(由于位
于压力侧)。
对于吸气风扇,离轴向碰撞边沿(保护格栅,发动机部件)的距离最小应为 20mm;对于压力风扇
(发动机关闭时),这个距离最小应为 45-55mm。在运行期间,由于压力风扇和吸气风扇的吸入
侧的轴向推力而造成的风扇叶片的偏转,会使这个距离减小。
OEM 在发动机上的风扇安装,必须经过戴姆勒-克莱斯勒专业部门检查或批准。

按劳动安全法规,在安装时,必须装上保护格栅以保护风扇(外界物体的进入)和防止人身伤害。

至少 3%的风扇直径
风扇
散热器

散热器

散热器

至少 3%的
风扇

风扇

风扇直径

轴流式吸气风扇 罩式吸气风扇 轴流式压力风扇

安装指南 21
2.4.8 散热器安装
散热器必须加以保护,以免受到发动机和车架所产生的振动、冲击和力的影响。因此,必须弹性
安装和支撑。冷却管必须用弹性材料连接,参见 2.4.9 节。
散热器的安装,还要注意必须使它尽可能不受到外界污染,偶尔需要清洁时又要容易操作。
实践证明,一种容易拆卸的网状格栅对于保护散热器不受外来污染和关键时刻不堵塞非常不错。
如果将它按某个角度安装,沉积的灰尘会在发动机低速时及关闭时自动掉下。选择压力风扇还是
吸气风扇,取决于车辆或设备的类型。相对吸气风扇而言,压力风扇在发动机室产生的气流温度
要稍微低一些。必须注意,空气在发动机和排气管处变热,因而进入散热器的温度较高。因此,
压力风扇要么增大送气量,要么使用性能更好的散热器。
对于冷却系统装在前部的车辆或设备,通常由吸气风扇将空气从前部通过散热器吸入,再送到发
动机室。最后,空气再向下面或侧面流动。
安装在车辆和设备尾部的发动机可以配备吸气风扇或压力风扇。吸气风扇将空气通过散热器吸
入,再进入发动机室,于是,接着向下面或侧面流动。气流方向与装压力风扇相反。
如果散热器安装离发动机超过 3 米远,散热器的接入、接出管内径要更大一些。特别情况下,向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咨询。

2.4.9 冷却管
冷却管的排布要尽可能短,而且必须用最小的规定直径,管路中管子的弯曲度不能过大。(弯曲
半径 r=2.5….3×d)。
从发动机出来的管路必须尽量从其最高处接出。膨胀水箱的通风、加液管路必须沿连续的斜面布
置。
冷却管的内径至少要与发动机上连接处的横截面相符。冷却管可以采用标准的商业用钢管。冷却
管路中不允许用铜质管,因为铜管对发动机中某些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有害。
按照 DIN71 550 的规定,冷却管的端头必须有密封条。管子两端头必须经过去毛刺处理。管子
必须干净,里面无碎屑。按照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规定,冷却管必须用防油的,防压缩的弹性管
连接到发动机上。
根据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规定,套筒要用两个软管夹(螺纹夹)固定,管端距离约为管子直径的 1.5
倍。

软管夹
弹性体

大约是管径的 1.5 倍

安装指南 22
冷却系统在最低点必须有排水点。必须保证当冷却液排空后里面无残余。有时还需要一些额外的
排水点,它们以适当的基准盘标出。

2.4.10 膨胀水箱
由于冷却液输送容量高和越来越小的系统容量,只能利用单独的膨胀水箱来实现满意的泡沫分离
及对冷却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
梅赛德斯-奔驰大功率密度的发动机需要无气泡的冷却系统。
选择膨胀水箱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 车辆/设备的运行角度(膨胀水箱的设计高度)
• 对应最大工作压力和温度为 120℃时压力的机械强度
• 按 DIN71 550 规定的带密封条的管路连接设计
• 系统保护,Tmax 95℃时,最小为 0.7 巴,Tmax 105℃,最小为 1.1 巴
• 水箱的总容积为冷却系统冷却液容积的 20%到 30%
• 容积比为 50%冷却液,50%空气
• 储存在水箱中的冷却液至少应为总冷却液容量的 10%
• 关闭热机时,应无冷却液喷出
• 运行监视(如电位监视)
• 加水嘴位置和形状导致的加液限制
• 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的塑料水箱的防紫外线
• 箱中涌流盘,防止制动、加速及转向时的冷却液涌流
• 设计通风管入口和加液管与膨胀管之间的距离时,必须使空气不会进入加液管及膨胀管;必
要时安装隔板
• 给系统加液时,千万不能让冷却液堵塞通风管(避免“水锁闭”)
• 尽可能让加液管及补偿管靠近水箱底中央。

所有通风管须向上倾斜,在膨胀水箱处不会发生虹吸现象。水箱加水嘴有标称宽度为 8-12mm,
直径为 4.5mm 的节流部分。

合理选择加水嘴和加液管与膨胀管,使得系统能够以最小 8-10 l/min 的速度加液。

膨胀水箱的底部边沿应在冷却系统的最高点之上。合理安装水箱,以保证加液和检查时容易操作。
下面图示了三种膨胀水箱及其优缺点:

安装指南 23
系统1
最优化设计 优点:
双腔系统(有附加膨胀水箱) • 主水箱相对较小,因此压力快速建立达到
0.5巴(长期运行下可靠性高)
• 如果阀3或4.1故障,保持较小反压
• 发动机预热时间短
• 附加膨胀水箱位置可以比发动机和散热器
低(容易利用发动机或散热器上的小块面
积)

系统2
系统1的简化形式 优点:
单腔系统 • 发动机预热时间短
• 没有从补偿水箱到散热器的回流

缺点:
• 压力建立时间较长
• 整个补偿水箱必须放在发动机或散热器之

系统3
简单系统 优点:
单腔系统 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
• 压力建立时间较长
• 整个补偿水箱必须放在发动机或散热器之上
• 发动机预热时间较长
• 补偿水箱有可能加液过量,因而要求管子
联结处要有溢流孔

安装指南 24
1 膨胀水箱,总容量为整个系统冷却液体积的 20-30%,容积比为 50%冷却液,50%空气
2 带盖的加水嘴,对外密封
3 盖子,与外界密封,带 0.5 巴解压阀及 0.1 巴的真空阀(不能打开)
4 带 1.1 巴解压阀(最小 0.7 巴)及 0.1 巴真空阀的盖子(防止自行打开)
4.1 带 0.5 巴解压阀及 0.1 巴真空阀的盖子(防止自行打开)
5 带盖的加水嘴,带 1.1 巴解压阀(最小 0.7 巴)及 0.1 巴真空阀
6 管路
6.1 散热器通风管 NW8-12mm(风门 4.5mm)
6.2 发动机通风管 NW8-12mm(风门 4.5mm)
6.3 加液及膨胀管(最小直径 25mm)
6.4 至附加膨胀水箱的膨胀管,NW8-10mm
6.5 单向阀(以提高热输出能力)

安装指南 25
2.4.11 冷却液等级
为保证足够的防锈及防冻能力,冷却系统必须充满由 50%的合格防冻防锈剂(参见戴姆勒-克莱
斯勒服务产品规范)和 50%的水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水至少要达到正常饮用水的质量。由于防
腐蚀能力的退化,根据表 325.0/326.0 及 325.2/326.2,冷却液必须每三年换一次。根据表
325.3/326.3,冷却液必须每五年换一次。
但应牢记,按照表 325.3 和 326.3 规范的防冻防锈剂不能与按照表 325.0 及 326.0 规范或 325.2
及 326.2 规范的防冻防锈剂相混合。
合格防冻防锈剂或冷却液添加剂的使用是保修条件的一部分。
不遵守这些规范或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将导致严重的损坏。

2.4.12 附加系统的认可
当附加使用影响冷却系统的其它系统(如缓速器,加热器,附加散热器等)时,必须合理选择连接
点位置和管路尺寸大小以及路径,从而使冷却回路无论在发动机预热阶段还是正常运行阶段都不
会始终受到影响。
因而,必须考虑所有运行模式下系统的压力状况。
建议让我们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外观检查及冷却能力测量。

2.4.13 发动机预热/保持模式
要使发动机在起动后能立即发挥全部功率,外部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5℃。
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必须对冷却液进行预热。电预热器非常适合这个需要,它在发动机关闭时
由车载电源网络供电。
中型和重型直列式发动机可以选择在发动机内安装一个冷却液预热器,作为特殊设备(SA)。外部
预热器(很多制造商可以提供)必须用于 500 系列发动机。这个预热器必须安装在冷却回路中。
预热器由温度开关控制,或者将水温控制在 40℃左右,或者进行不断调节,将水温保持在 40℃
到 60℃之间。在测量中必须确定这个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采用输出可调节的加热器。
由于冷却液温度升高,水循环通常会自行发生(热虹吸效应)。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专门的循环泵。
经加热器加热过的冷却液经过上升管进入发动机的最高点,然后分配到气缸盖并进入发动机体中
的水道中。最后通过发动机底部的孔返回预热器并流回回路中。
为使热冷却液在发动机体中有好的流通性,冷却液应该从安装在发动机左后部的缓速器进入,然
后从冷却水泵上游的冷却水道流出。
连接管(发动机到加热器单元的联接)采用直径至少为 MW16 的软管。加热器要安装得尽可能低以
达到最好的循环效果。冷却管应无任何严重的弯曲。预热器至加热器的连接管应向上倾斜。
发动机出口需要一个单向阀,以防止发动机运行时冷却液因预热器管道而短路。在低预热时也可
能会发生相反方向的循环。
温控开关安装在从发动机到预热器的回流管上。
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必须遵循安装的一些特别要求,如震动强度等。

安装指南 26
2.4.14 发动机室的通风
发动机的良好运行需要把发动机、排气管及发动机负载所发出的热量传递到发动机室的空气中,
并从发动机室排出。在多数情况下,对于前置安装的散热器,由于风扇的空气交换,自然空气循
环就足够了。个别情况(如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室外)下,需要强制通风。
风扇形成的经过散热器的气流必须能够无阻碍的流动。冷气流能够保证发动机室通风良好,并能
避免升温及热量积累。值得注意的是,排气管必须位于风扇气流中。
发动机室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不能超过+80℃和-40℃。
带保护壳的发动机尤其要求足够的发动机室通风。因为除了以上提到的废气传导部件外,燃油管
路,线束,传感器,密封件及带传动等,当温度超过 80℃,都会有发生故障的危险。废气传导
部件的表面温度可能达到 750℃(废气歧管,废气涡轮增压器等)。

安装指南 27
2.5 燃油

2.5.1 柴油发动机
根据液体燃料(VbF)法规,柴油属于危险品 AIII 等级。燃油等级必须满足服务产品规范中列举的
要求。
梅赛德斯-奔驰柴油发动机在设计上使用满足有关国家及国际法规要求(欧洲 EN590)的柴油。温
度低于 0℃时,必须采用低温时粘度较低的冬季柴油(服务产品规范中,表 137.0 及 137.1)。
如果没有冬季柴油,可以加入最多 50%的石油(煤油)来改善流动性。不允许长时间使用石油混合
物。
由于润滑性能较差以及安全因素(燃点较低),禁止使用汽油。

-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可以用作柴油的替代燃料。
用于描述生物柴油的 3 个缩略语
FAME 脂肪酸甲基脂
今后在 EU 标准中一般使用的术语
PME 蔬菜油甲基酯
以前在德语地区一般使用的术语
RME 油菜籽油甲基酯
以油菜籽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

由于欧盟标准化的引入,生物柴油主要指“FAME”。

可以使用 FAME 的 500,900 系列及 OM457/460 发动机已经上市。车辆的燃油滤清器,标准燃


油管及密封件都必须用防 FAME 的器件来替换。
FAME 的吸湿性能使得 FAME 含水分,这部分水分应该分离出来。
许多地区这种燃油的供应不足加剧了 FAME 中夹杂污物及含水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装一个
带脱水的预滤器。
这部分水分如果不分离出来,会损伤喷射系统,导致燃油淤积,从而损坏发动机。

FAME 必须符合标准 DIN EN 14214。使用低等级的燃油可能导致损坏和失效。对于采用低等级


燃油引起的不正常现象或故障,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可以随意使用 FAME 或柴油。FAME 和通用的柴油在车辆燃油箱中的不同混合是无害的。在德


国,除了征税(附加税收)因素外,FAME 和通用的柴油在车辆燃油箱外其它场合的混合使用是不
允许的。

安装指南 28
对于 FAME,DIN 14214 标准要求有以下低温稳定性
15.04.-30.09. 0℃
0.1.10-15.11. -10℃
16.11.-28.02. -20℃
01.03.-14.04. -10℃

当低温稳定性不足或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时,要求进行燃油预热。柴油流动性增强剂或石油添加剂
不会改变 FAME 的低温稳定性。

基于我们积累的负面影响经验(燃烧室中的焦化、沉淀及机油淤积会损坏发动机),我们基本上拒
绝将纯蔬菜油作为柴油的替代燃料。

采用 FAME 工作时,优先选用符合 MB 服务产品规范中表 228.5 或 228.3 的发动机油。


通过活塞和气缸,总会有一定比例的燃油混入发动机机油中去。由于沸点高,FAME 不会蒸发,
全部保留在发动机油中。
所以,当使用纯净的 FAME 或者 FAME 与柴油的混合燃料时,发动机油及滤清器的更换周期比
正常周期要短。(向销售部门索取不同型号和系列发动机目前使用的周期)。每次更换发动机油时,
也必须更换燃油滤清器。

对于特殊型号,有可能会延长 FAME 发动机油更换周期。这种发动机必须配备相应的符合规范


MK21(ZPD 单体泵)及规范 MK04(带热水分离器的燃油粗滤器)的特殊型号部件。

抽吸高度、油箱及油箱滤网
安装油箱时,应确保它清洁且不含机加工残留物或污物、水等。
发动机上的供油泵抽吸高度为 1.5m。因此,油箱底部应位于供油泵下方最多为 1.5m 的地方。
要使抽吸高度更大,需要一个电动燃油泵。电动燃油泵必须安装在靠近油箱的最低处。输送速率
至少应相当于发动机供油泵的输送速率,否则会造成发动机功率损失。必要时,在发动机的水平
基准上安装一个小缓冲罐。
当油箱变空后起动 900 系列发动机时,所安装的供油泵输送的燃油太多,从而使发动机在大约
50-60 秒后起动。在各种应用场合,包括较大基本负载量,或高海拔地区或者在极低温度条件
下,由于起动过程耗能超出蓄电池的容量,因而必须提供一个手动泵。
通过一个 300µm 的粗滤网,油箱底部大约 30-50mm 的燃油会分离出来。如果油箱中燃油返回
点和放油点距离较近,便会降低在低温时抽吸处形成凝胶状的风险。由于受热的燃油回流,在合
理的滤网流动几何特性下,温度比油箱中其它部分油的温度更高。
油箱底部的凹槽可以防止油泥淤积以及再次与燃油混合后产生的凝块。在油箱最低点必须要有一
个污物排放处。

安装指南 29
- 质量/滤清器/粗滤器
随着带有电磁阀的燃油喷射系统的应用,对燃油纯度的要求提高了。因而燃油滤清器滤芯有了更
高的分离率和滤清器度量标准。
过滤采用网孔为 10-30µm 的粗滤器和主滤清器进行,粗滤清器内置在发动机中(900 系列)或者
装在车辆上,而主滤清器集成在发动机上。按照标准 ISO/TR13353(1994)测量,过滤精度为
分离度: 3-5µm>95%

由于不同运行地域内不同的燃油储存,其清洁度不是总能得到保障,可能会发生凝块或沉积。在
这些地域内安装带油水分离器的粗滤器对延长滤清器的寿命至关重要。
戴姆勒-克莱斯勒建议:一般要安装带油水分离器的粗滤器。

根据以下标准选择粗滤器:
-- 由于需要必要的维护工作,滤清器必须安装在方便可见的地方
-- 滤网的网孔应为 10-30µm
-- 容器应为透明(污物可见的程度)
-- 联接管选用的标称宽度应为 10-12mm
-- 应有内置的油水分离器、关闭阀和手动泵
-- 必要时考虑预热器(连续使用在<15℃的周围环境)

通过与 Racor 和 Mann & Hummel 公司合作,已经开发出符合这些规定系列发动机特殊要求(分


离度,额定流量,使用寿命)的粗滤器。

Racor 型 490R-D-MB-06
带燃油预热装置,手动泵 零件号: 000 470 04 69
和关闭阀 (更换滤芯)

Mann & Hummel 预滤管 (无关闭阀)


带燃油预热装置 零件号: 000 470 09 69
不带燃油预热装置 零件号: 000 470 08 69

技术数据: 安装长度 380 mm


紧固凸缘栅格尺寸 50mm,13mm∅
燃油联接螺纹 M 16X 1.5

打开燃油滤清器时应无压力(必要时打开油箱盖)。
有关指南及维护周期,已在发动机操作指南和保养手册中作出了规定。

安装指南 30
- 管路和连接
从燃油箱到发动机(粗滤器)的油管必须设计为不锈钢或塑料管,例如尼龙 11(根据 DIN 7728 简称
PA)或者软管。有时根据发动机室的周围空气温度,必须采用钢管。钢管必须用带有锥形密封的
螺纹管连接,锥形密封根据标准 DIN382,螺母根据标准 DIN3870,而空心螺钉根据标准 DIN7644
或 7624;尽可能避免用螺纹液压联接。杉木接头用于塑料管和软管。弹性体软管必须在连接管
处用夹子固定。

燃油软管必须能够抗压力、抗真空,抗温度、防机油/燃油以及抗老化。软管必须用布缠绕或用
织物内嵌。
连接位置及大小尺寸如相应的发动机安装图所示。
必须合理安排油管路径,以保护其免受机械干扰和热影响。
从燃油箱到发动机和从发动机到燃油箱的油管直径至少应为 NW10mm∅;但是,长度超过 6m
的油管直径至少应为 12mm∅。
在各种情况下,必须避免燃油供给和返回管由于不合理的连接而造成的节流现象(流体截面变狭
窄)。合理安排油管路径,使得进油管中的压力不超过规定值。
当燃油滤清器打开时,盖里的燃油必须返回到油箱。如果不能保证的话,必须给燃油滤清器安装
排空装置。在发动机上和工作指南中根据这一装置作出注意事项说明。

安装指南 31
- 燃油系统示意图

900 系列发动机燃油系统示意图

1. 带滤网的燃油箱 9 单体泵喷出油量
2. 粗滤器 10 油嘴的燃油泄漏
3. 供油泵 11 永久通风节流孔
4. 燃油滤清器 12 回流管组合(包括滤清器保养排
5. 单体泵 放管和滤清器通风)
6. 高压油管 13 回流至油箱
7. 喷油嘴
8. 压力保持阀

500 系列发动机燃油系统示意图

1. 带滤网的燃油箱 9 压力保持阀
2. 带手油泵的粗滤器 10 久通风节流孔
3. 发动机控制单元(油冷)11 油嘴的燃油泄漏
4. 燃油泵 12 单体泵喷出油量
5. 燃油滤清器 13 回流管组合(包括滤清器保养排
6. 单体泵 放管和滤清器通风)
7. 高压油管 14 回流至油箱
8. 喷油嘴

安装指南 32
- 高置燃油箱
定义:
如燃油箱的顶部或者油管连接的最高点高于发动机燃油滤清器的底部。

在使用高置燃油箱时,必须在回油管的最低点安装一个带 L 孔的阻尼“三通阀”(例如 ARGU 三通


截止球阀,349 系列,DBK 型,标称宽度相当于油管)。三通阀必须安装正确安装,确保在运行
位置时燃油从发动机到燃油箱的畅通无阻。但是在保养位置时,到燃油箱的管路必须堵住,并打
开来自发动机的管路,让燃油滤清器罩排空。为了简化保养,可在出口侧安装一根软管,便于将
排出的燃油收集到一个容器中。

在滤清器保养时,为了防止打开燃油滤清器时发生燃油流失,必须在进油管处安装一个简单的关
闭阀。关闭阀在滤清器维护时保持关闭状态。安装关闭阀时,必须保证在各种情况下,其标称宽
度不小于油管的标称宽度。

900 系列发动机带高置燃油箱的燃油系统示意图

1. 带滤网的燃油箱 11 久通风节流孔
2. 粗滤器 12 回流管组合(包括滤清器保养排放
3. 燃油泵 管和滤清器通风)
4. 燃油滤清器 13 流至油箱
5. 单体泵 14 关闭阀(只用于滤清器维护)
6. 高压油管 15 三通阀(必须在回油管的最低点安
7. 喷油嘴 装)
8. 压力保持阀
9. 单体泵喷出油量
10. 油嘴的燃油泄漏

安装指南 33
500 系列发动机带高置燃油箱的燃油系统示意图

1. 带滤网的燃油箱 11 油嘴的燃油泄漏
2. 带手油泵的粗滤器 12 单体泵喷出油量
3. 发动机控制单元(油冷) 13 回流管组合(包括滤清器保养排放
4. 燃油泵 管和滤清器通风)
5. 燃油滤清器 14 回流至油箱
6. 单体泵 15 关闭阀(只用于滤清器维护)
7. 高压油管 16 三通阀(必须在回油管的最低点安
8. 喷油嘴 装)
9. 压力保持阀
10. 永久通风节流孔

安装指南 34
2.5.2 燃气发动机
- 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
天然气是氢含量最高而炭含量最低的化石燃料。因此,内燃机车辆中使用天然气体比使用汽油或
柴油燃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要小得多。
在梅赛德斯-奔驰燃气发动机中使用天然气时,遵循以下特征值非常重要。

特征值 最小 最大
密度 0.72kg/m3 0.83kg/m3
热值 40MJ/kg 50MJ/kg
3
33MJ/m 37MJ/m3
最小空气需求 13.5 kgL/kgBr 17.2kgL/kgBr
3 3
8.5 m L/m Br 11m3L/m3Br
甲烷值 >75

- 燃气供给系统
CNG 发动机中的燃气供给系统由一个高压系统和一个低压系统组成,高压系统包括气瓶,压力
高达 200 巴,低压系统压力为 8.3 巴。通过减压器将高压系统各气瓶中不同的气体压力降低到低
压系统中几乎恒定的工作压力。
出于技术安全原因,车辆必须配备高压系统。
天然气系统应满足特殊的技术安全需求,因此要求根据相应的国家和国际法规进行验收。

为使 M906LAG 燃气发动机应用更广泛,需进行气体处理的高压系统和不需进行气体混合的低压
系统部分已构成了一个紧凑的燃气控制单元模块。这个控制单元模块同燃气发动机一起供应。需
进行混合处理的低压系统部分已经内置在进气罩中。
(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不提供这个燃气高压系统,而由车辆制造商负责。)

- 气瓶
安装气瓶时确保其清洁且不含机加工残留物或污物、水等。

遵循车辆、气瓶及系统制造商的工作指南及规定。

- 燃气滤清器
由于不同国家不可能始终确保燃气清洁,因此必须在高压回路中安装一个商用燃气滤清器。
滤清器的过滤效率应为 0.3–0.6µ>99.9%。
采用滤清器分离油水乳液是绝对必要的,需要时,将其收集在过滤碗里并排掉。

安装指南 35
- 管路及连接
根据标准 DIN17458 及 DIN2391 第一和第二部分,从高压气瓶到车载燃气控制单元的管路必须
设计为无缝的不锈钢管,规格为 12x1.5,材料为 1.4571。钢管必须用 SWAGELOK 螺纹管连接。
注意:必须在减压器的前面安装一个释压阀,用于减压器降压及压力释放(必须保证压力缓慢降
低)。
从燃气控制单元到发动机(低压系统),必须使用 SWAGELOK SS-PB-8 软管;软管路径必须足够
松弛以补偿相对运动而不使材料变形。软管最大长度不能超过 1.5m。软管和气体管道的连接必
须采用 SWAGELOK SS-PB8-TM12 杉木接头。钢管和软管的联接必须采用 SWAGELOK 螺纹管
联接。
安装必须按照 SWAGELOK 规定进行(见地址表)。
必须合理布置燃气管路和软管的路径,以确保其免受机械和热量干扰。

- 燃气控制单元
燃气控制单元包含了燃气处理所需的所有组件。
它通过电启动向减压器供给燃气来起动发动机;它将高压系统中介于 30 到 200 巴之间波动的气
体压力(气瓶压力)调节到恒定工作压力,这个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压缩气体初始化来调节,从怠速
时的 2.3 巴到额定功率输出时的 8.3 巴;并且通过安全阀(释压阀)保护内置在发动机中的燃气喷
射阀。

燃气控制单元配有安全阀,它在低压系统压力过高时能将多余的气体排出。为此,气体控制单元
给一根标称直径为 12m 的软管配备了杉木接头。软管路径的布置必须合理,能使气体向上扩散
到不重要的区域(实际为发动机室外面)。

由于减压器的热效应,燃气控制器必须采用双头空心螺丝或双向安装的双面环片与空气压缩机输
出侧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相联接。水泵进口侧的回流通过双面环片启用;为此,采用张力联接头将
标称直径(内径)为 8mm 的软管与燃气控制器相联接。
为了保证燃气控制器具有足够的热效应,必须达到以下要求的水流量(可在回流管的发动机入口
处测量)。

发动机转速 大约 l/h
600 18
1000 40
1500 80
2000 110
2500 135

由车辆的压缩空气系统向燃气控制单元提供压缩空气。

安装燃气控制单元时,必须注意确保其免受机械和热量干扰。燃气控制单元必须水平安装,电磁
阀由此不能朝下安装。

安装指南 36
燃气控制单元图

水联接入口

燃气入口 水联接出口

燃气出口

燃气过压

压缩空气联接
(车辆压缩空气系统)

安装指南 37
2.6 极冷起动模式
只有当发动机起动后不要求立即发挥全部功率时,才基本上允许使用不带有相应预热器的冷起动
模式。如果不具备这个首要条件,在温度低于-15℃时,则必须安装相应的预热器(参见2.4.13节)。
在极低温度下的冷起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 燃油必须能够畅通地流动
- 发动机机油必须能够畅通地流动
- 必须达到柴油压燃点。

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起动和运行发动机时,一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必须良好密封;已出现小泄漏也会导致起动问题。
使用耐低温燃油。
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地域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必须使用低温流动性能改善的冬季柴油。
如果没有这样的特殊冬季柴油,可以通过添加石油(最大体积比50%)或流动性改善剂来改善流动
性(有关合格的流动性改善剂的信息可向DC服务中心索取)。
不允许长时间使用石油混合燃料。
千万不能将汽油与柴油混合(参见工作指南)。
禁止使用醚或Start Pilot等起动辅助。
燃油吸管及回流管最少要高于燃油箱底部30-50mm。
燃油箱必须具有排空装置。
加油嘴必须配备滤网。
燃油系统必须进行充分绝热。
可能的话,直径加大的钢管路径布置必须为直线。
框架上的管路之间的弹性联接及发动机上的燃油连接管必须采用防火管。
可能的话,必须避免螺纹联接处发生横截面收缩。

- 火焰起动系统及栅格加热器 (选项)
在冷起动时和接下来的发动机预热阶段中,为了缩短起动时间和降低白烟排放,燃烧空气在增压
空气冷却器后面的的进气管中加热。火焰起动系统或栅格加热器就是用于此目的。火焰起动系统
或栅格加热器在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自动启动,直到发动机不发生失火且无白烟为止。缩短起动时
间也能保护起动机和蓄电池。

- 电气系统
MB批量生产的起动机适合于温度低至-30℃时借助起动辅助装置的情况下使用;在低温时,可通
过一段代码给起动机分配较高的功率输出。

无起动辅助装置(火焰起动系统栅格/加热器)和蓄电池荷电状态为75%时的冷起动能力

车辆电气系统 900系列 500系列OM457/460


12V -12℃ -18℃
24V -20℃ -20℃

安装指南 38
低于这些温度时,必须安装火焰起动系统或栅格加热器以及带有更大低温测试电流的蓄电池。如
果发动机用在高海拔或有液压系统的情况下,只需采用栅格加热器作为起动辅助装置。

- 取力器(PTO)
起动过程中必须使取力器脱开。如果在用液压系统的情况下这个不能做到,则必须在内部回路中
采用低粘度或经过预热的液压流体将起动阻力保持在最小状态。

如果液压流体不能加热,则应将最小冷起动温度增加+ 5℃。
有时需要采用动力更大的起动机和带更高低温测试电流的蓄电池。

- 发动机油
环境温度低于–20℃时,只允许使用适当的耐低温的发动机油,粘度为5W30(参见服务产品规范)。

- 冷却液
规定的冷却液为50%的新鲜水与50%的合格防冻防锈剂混合而成(见服务产品规范),保证防冻保
护温度低至–37℃。

- 冷却液预热
根据运行条件和相应的最小温度情况,发动机起动前必须使冷却夜保持温和状态或进行预热。(见
标题为发动机保温章节)

- 弹性体部件
发动机安装所需的弹性体部件(如发动机底座)和软管(DC批量生产部件)适用于温度不低于–50℃
的场合。
它并不适用于标准的液压气缸,硅油风扇离合器及V形带。当装置关闭时弹性体部件上无动态要
求时,允许储存温度可以低到–60℃。

- 风扇
经风扇制造商批准的塑料风扇的使用最低温度为-30℃。–40℃时,必须使用带特殊橡胶轮毂的
硅油离合器风扇。
必须与风扇制造商就详细的设计细节进行共同协商。

- 发动机制动
–40℃时,必须使用特殊耐低温的工作缸(带有相应密封材料)。

安装指南 39
2.7 润滑
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配备压力润滑系统和一个湿油盘,也就是油底壳,也称润滑油箱。

一般来说,梅赛德斯-奔驰柴油发动机配有一个装在发动机上的立式润滑油滤清器。安装发动机
时,必须确保润滑油滤清器及油底壳上的放油塞方便操作。如果放油塞不方便操作,我们建议通
过量油尺管抽取机油。

对于处在极限角度下工作的车辆,必须对油底壳作相应的设计。可向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
咨询是否可用。

如果安装了带油位传感器的油底壳,必须保证发动机在允许的倾斜位置时,传感器功能正确无误。

2.7.1 润滑油等级
必须采用服务产品规范中规定的润滑油等级。这是保修条件的一部分。

2.7.2 机油的自动补给
如果使用了机油自动补给系统,必须保证接到车辆侧油底壳的连接软管的布置无纽结和破损点,
并且离发动机的高温部件(如排气管)足够的远。
使用的软管质量必须满足戴姆勒-克莱斯勒规范。保证机油回路中无污物或机加工残留物进入。
有时可能需要在前面安装一个附加的机油滤清器。

2.8 空气燃烧系统
从本质上讲,发动机功率取决于燃烧空气量。燃烧空气量受空气温度,空气压力和进气阻力以及
增压空气冷却器气流阻力的影响。
进气真空度,增压空气冷却器阻力以及排气背压(见2.9节)影响着发动机的气体循环,从而影响发
动机功率,燃油消耗,排气温度和排放,以及发动机加速时的响应。

2.8.1 滤清器设计
吸入的燃烧空气总是含有杂质的。由于杂质会加大磨损和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燃烧空
气必须进行充分过滤。建议使用干式空气滤清器。从而保证在整个负载范围内能均匀地高度分离
灰尘。
经过粗标准粉尘空气过滤,滤清器系统的分离水平必须达到99.9%。这里提供的信息专指使用干
式空气滤清器的情况。

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不能使用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对于增压发动机,可忽略进气管的脉动。
技术规范中对有关发动机燃烧空气的要求作出了规定。必须合理设计干式空气滤清器,从而在使
用新的空气滤清器时,能使整个进气系统的进气阻力满足发动机在额定转速和满载时的规定值。
空气中杂质增加时,气流阻力会随着增加。因此,当滤清器变脏以后,发动机在额定转速和满载
时,只有当滤清器后面并且尽可能靠近发动机处的进气真空度不超过最大允许静态真空度55毫
巴,才能保证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进气真空度必须在发动机额定转速和满载时,在涡轮增压器入口前面的发动机联接处测量。
必须遵循相关不同型号发动机的规定限值。

安装指南 40
由于纸滤芯空气滤清器的气流阻力随着滤芯的脏污而增加,因此有必要安装一个保养提示指示器
来监测进气真空度。这个指示器应位于干净空气一侧。滤清器出口处的相应联接一般由滤清器制
造商提供。

2.8.2 空气滤清器的布置
根据型号的不同和制造商的指导书,干式空气滤清器必须水平或立式安装。必须保证当更换滤芯
时无灰尘进入进气管。带有除尘阀的干式空气滤清器,抽取孔必须位于底部。
采用带有安全滤芯的干式空气滤清器,可以防止在保养时灰尘进入进气管。由于这个安全滤芯增
大了进气阻力,因而在设计滤清器时必须考虑这点。

滤清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发动机,使得联接管尽可能短。为了方便维修,空气清洁器必须方
便操作,而且滤芯应易于拆卸。
可能的话,吸入点应位于具有较少灰尘的冷气区域,并能防止雨水或喷溅水的进入。

进气管采用光滑,干净的管路。塑料管不会因所产生的部分真空发生变形。管子必须用橡胶圈连
接到发动机和滤清器上,以免受到大的力冲击,并保持足够的运动自由度。发动机与滤清器之间
的联接点必须密封,避免让未过滤的空气进入发动机。管路的设计规范与冷却液管路相同。

2.8.3 曲轴箱通风系统
曲轴箱通风系统连同管路牢固地内置在发动机里。

但是,当有必要改变通风气门后面的管路时,坚持以下几点对重新布置路径非常重要。

• 必须合理布置管路路径,防止管路中集油。
• 对于密封的曲轴箱通风系统,排出的空气必须返回到空气滤清器和压气机之间的清洁空气管
中。
• 此外,如果压气机进气管安装在清洁空气管中,这根管子要沿曲轴通风系统侧面或上面的压
气机的进气气流方向安装。

如在海拔高度超过2000m的高海拔地区进行连续满载运行,请向戴姆勒-克莱斯勒查寻有关发动
机的特殊规定。

2.8.4 充气
由于充气温度对于满足排放法规限制(认证)以及达到最优能耗值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所以必
须遵守限值表中的设计数据以及有关专家对于发动机设计认可的意见信息。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前
面(热的一侧),充气温度最高可达230℃,压力达2.5巴,具体按发动机不同而异。因此,必须使用相应
的质量合格的软管。

充气软管是种特殊的弹性空气导管,在发动机和增压发动机的增压空气冷却器之间建立弹性的连
接,并且抵消这些主要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影响。充气软管适于输送含油的空气。通常配有内
部挡油层。根据材料选取的不同,他们的应用温度范围在–55℃到+235℃。增压软管属于承压软
管,它可以按发动机运行的要求耐较最小程度的真空度。

安装指南 41
安装指南:
- 胶皮套软管安装时必须加预载荷。
- 对于用金属线圈固定住的褶皱软管,必须要有圆柱形端头。金属线圈不能用来安装软管夹。
- 所有增压空气软管必须用弹簧软管夹帮助固紧。根据制造商的规范确定软管夹的紧固力矩。
- 充气管配有密封条,并有插入限制。
- 总的来说,应该按照软管制造商的安装规范并使用弹簧软管夹。

由于增压空气冷却器的下端(冷侧)充气管可以使用质量较差的软管,在安装时应确保对己作相应
标记软管的正确安装,而不至于发生互换。
(DC规范:热侧=红色软管,冷测=黑色软管)
DC建议:采用质量统一的管子。
必须采用适当的设计措施来保证温度膨胀(冷/热侧)的影响。
安装增压软管时,最大静态偏移量(互相之间平行或偏转位移)不能超过以下值。这些偏差可能会
叠加,但不能超过单个值。
10%的角位移偏差基于需要连接的管子之间的间距。

间距

正常使用车辆的允许动态偏移量为轴向间距的±15%,纵向间距的±10%(如上所示)。波纹软管不
可以用于代替弯管。一般来说,增压管路径应无弯曲和弧度。如果不可避免,这些弯度(r=2.5...3xd)
必须采用相应尺寸的托架来固定,以便吸收来自所承受压力的反作用力。

2.8.5 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布置设计
设计空气增压冷却器必须采用以下特定发动机的数据(根据周围环境温度):
• 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最大冷空气入口温度(根据运行条件而定)
• 在额定功率(Pmax)和额定转矩(Md)时的最大空气流量
• 在Pmax和Mdmax时,涡轮增压器后面的最大充气温度(t2)
• 在Pmax和Mdmax时,涡轮增压器后面的最大允许充气温度(t2’)
• 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和管路中的最大允许压力降(∆P)

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最不利的情况,特别是在Mdmax下风扇速度较低时的情形。

2.8.6 增压空气冷却器
必须给空气增压冷却器装设适当的支架以吸收充气压力的反作用力。
空气增压冷却器必须合理安装,以免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沉积机油。在最深部位必须要有排油塞来
保证这一点。
必须避免低于发动机位置的平躺安装。由于高温不同,长度设定要符合同一要求。
关于增压空气冷却器安装的进一步信息,参见2.4.8节 安装散热器。

安装指南 42
2.9 排气系统
设计排气系统时,必须满足相关应用场合下的噪音及废气排放法规。

为了获得完好的运行和功率输出,必须满足表中给定限值以及批准的有关专家对于发动机设计认
可的认证值。必须满足允许的排气背压,背压值可当发动机在额定转速和满载时在废气涡轮出口
处测量。不同的发动机必须遵守不同的限值。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将根据要求提供相关信
息。

2.9.1 设计
使用直径大、长度短以及弯曲尽可能少的管子会降低排气背压,正如大尺寸的消音器一样。消音
器在设计上应用反射式或吸收式,或者二者相组合形式。为了达到正常的消音,消音器体积必须
至少为待消除体积的6到8倍。增大体积可以提高消音器的消音水平。例如,体积增大一倍,消音
水平约提高5到6dB(A)。

必须根据涡轮增压器出口的直径进行排气管的设计。根据发动机功率和车辆中的管子长度,必须
用锥度为15°的过渡部分来增大涡轮增压器后面的管径。

消音器在排气管中的位置及排气出口的选择是达到消音最优化的关键。

在消音器的前面和后面管路不能同时出现由发动机激励引起的共振。也就是说,发动机与消音器
之间的管子(系统以共振频率c/4l,3c/4l,5c/l,…关闭)必须要比消音器后面的(管子以共振频率
c/2l,2c/2l,3c/2l,…两端打开)要短。

c:声音速度
l:管子长度

如果尾管消音效果在前管共振频率时最佳,就达到了最佳设计效果。

必须遵守消音器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和工作指南,使排气系统的协调和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2.9.2 安装
必须安装膨胀管来连接发动机(紧跟在废气涡轮增压器出口后面)和排气管,用于补偿热膨胀及发
动机的运动。废气涡轮增压器与膨胀管或弹性联接之间的排气管长度不应超过300mm。为了将
排气管振动对膨胀管的影响最小化,排气管必须紧挨着膨胀管后面安装。必须保证膨胀管的轴与
发动机的振动轴向横向交叉(不能与振动和膨胀方向相同)。必须遵守补偿器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指
南。

安装指南 43
采用弹性安装的发动机的膨胀管布置:
1 热膨胀方向
2 发动机振动方向

为便于保养,排气管联接部分应该易于操作方便。固定前,在排气管的联接螺钉上涂上一层石墨
脂或类似东西(以防止粘住)。

合理选择废气排放出口,从而使得
• 排出的废气不会被发动机进气口吸入
• 不会让雨水或喷溅水进入排气管
• 不能造成第三方的危险或不必要的麻烦或阻碍
• 可以装设标准车间排气提取系统

2.9.3 废气后处理
绝大多数梅赛德斯-奔驰柴油发动机符合当前排放法规,不带废气排放后处理系统。
如这些系统仍有必要采用,这属于设备和车辆制造商的责任。

如果车辆或设备制造商使用了排气后处理系统,对于900/500/450系列发动机,在满载和额定转
速下最大许可的排气背压见下:

静态压力(毫巴)

新条件 最大(加载排气后处理系统)
900/500系列 150 250
OM457/460

这个新条件下的150毫巴压力也适用于带火花熄灭器的排气系统(优化运行)。
气体循环做功的增加使燃油消耗最多增加3%。

车辆/设备制造商必须使用合适的更新系统以确保遵循上面的发动机限值。

如果需要对车辆运行许可做调整,则必须由OEM来安排实施。

在使用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时,如果该发动机只有经过后处理系统后的排放才符合法规要求,
那么现有的认证仅适用于整套系统,因而后处理系统只能由戴姆勒-克莱斯勒独家提供。

安装指南 44
燃气发动机
- 氧化催化转换器
为了满足欧4排放法规的要求,需要安装氧化催化转换器。根据OEM的安装情况,必须由消音器
制造商在它所提供的最新消音器中安装戴姆勒-克莱斯勒提供的陶瓷催化转换器。在此情况下,
确保通过催化转换器的压力及气流量均匀至关重要。为了达到必要的工作温度,催化转换器必须
安装在排气系统内排气配套法兰后面最多3.0m处的地方。温度传感器(由戴姆勒-克莱斯勒提供)
必须安装在催化转换器后面最多300mm处的排气气流中。连接电缆必须将发动机上的连接器(分
岔的55针连接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器相连。

允许的排气背压不得超过100毫巴。

2.10 发动机制动和常开节气门
为了增大制动能力,发动机可能会在涡轮增压器后配备一个制动阀瓣,并且在气缸盖中增加一些
常开节气门。常开节气门是一些内置在气缸盖中的小气门。当它们打开时,便会在燃烧室与排气
口之间建立额外的通道,从而提高发动机制动性能。当打开发动机制动时,常开节气门同时打开
而涡轮增压器后面的制动阀瓣则闭合。当采用常开节气门和排气制动时,两者可以分开单独操作
也可以一起进行操作。

2.10.1 初始化
当车辆打开发动机制动时,排气制动和常开节气门(OM906/926LA除外)通过车辆控制单元
(FR/ADM1/ADMR)用压缩空气加压。这是通过两位三通阀及压缩空气管路来进行的。为保证常
开节气门功能完好,当发动机关闭后,不管选择什么压缩空气管路和电磁阀,必须保证在电磁阀
初始化的0.25秒内建立起来或释放掉最小为7巴的初始压力。进行压力测量时,必须保证将压力
传感器安装在离压缩空气管到各个气缸进气管路分支点最远处的部位。通常第一气缸联接管的空
气螺钉处比较合适。如果由于部分信号关闭或数据收不到而检测不出切换时间时,我们需要用以
下压缩空气部件来完成常开节气门初始化。

- 电磁阀: Wabco (标称宽度4mm,零件号A 005 997 12 36 -- 24 V)

EKS (标称宽度4mm,零件号A 004 997 55 36 -- 24 V)

- 压缩空气管,塑料管:例如,Tecalan管(8X1mm,零件号A 000 987 27 27)

管子长度不能超过以下值:

500系列,OM457/460
- 压缩空气供给和电磁阀之间的最大管长:4000mm

- 电磁阀和发动机传送点之间的最大管长:1600mm

常开节气门和制动阀瓣必须由单独的电磁阀来初始化。不允许仅通过一个电磁阀同时进行初始化!
两位三通阀的电气初始化必须由车辆控制单元来完成。不允许将控制单元旁路而直接进行初始
化,这样将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

安装指南 45
900 系列发动机
在OM904LA和924LA发动机中,发动机制动阀瓣和常开节气门是采用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通
过压缩空气供给一起进行初始化的。在OM906LA和926LA发动机中,发动机制动也是通过两位
三通电磁阀进行初始化的。但常开节气门是通过发动机油压力进行液压初始化的。

必须用上面提到的Wabco和EKS电磁阀来进行压缩空气初始化:
- 压缩空气供给和电磁阀之间的最大管长:4000mm
- 电磁阀和发动机传送点之间的最大管长:1600mm

2.11 发动机底座
概述
在各种底座中,正确设计弹性发动机底座是优先考虑的。如果由发动机本身质量和底座弹性构成
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至少比发动机最小激励频率低40%时,则这一弹性底座是经过了优化设计
的。

要使固有频率低,就必须使用柔软而有弹性的元件。缺点是,在外力影响下会发生严重偏移,就
象在倾斜位置和冲击情况下的情形。

弹性座垫
弹性座垫设计的先决条件是基座,其刚性必须比那些弹性元件的刚性高得多,否则基座就相当于
附加的弹簧。

弹性底座的发动机(发动机外围)和底盘之间要保证足够间隙(>20mm)。

为了补偿弹性底座发动机产生的影响,通往发动机的所有管子必须要进行弹性设计。刚性联接会
增加它的固有频率,破坏弹性座垫,并对下面的结构产生音桥冲击。

当给发动机安装离合器,变速箱,转换器或者液压泵时,必须检查底座负载。

均匀的支撑负载
设计弹性底座时,必须保证安装元件
- 受力大概均匀而且安装点的颠簸大体相同。
- 合理几何布置,使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或者工作机器之间的联接区域弯曲力矩尽可能低
- 我们建议请求发动机底座制造商计算底座负载。

弯曲力矩
在计算发动机底座时,下面一组是针对不同型号发动机的允许力矩值。

500系列 2000Nm
900系列 1200Nm
OM457/460 2000Nm

安装指南 46
如果直接安装纵列两个或多个泵,必须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必要设支撑。

弹性支座设计
设计举例

安装指南 47
2.12 电气系统

2.12.1 概述
12V及24V(单针器件)用于500和900系列发动机以及OM457/460发动机。随着发动机电子控制系
统的应用,已经规定使用带过电压保护的三相交流发电机。这就保证了即使发动机和起动机蓄电
池之间的联接电缆出现临时中断时,也不致由于过电压而发生电子元器件损坏。

三相交流发电机调节器必须与蓄电池允许充电电压相匹配(如外部充电器)。为了限制气体产生和
蒸馏水的消耗,铅酸电池连续充电及维护时的充电电压不能超过制造商指定的电压值。

由于不可能完全防止少量的酸蒸气及电解的气体逸出,蓄电池箱必须通风。这有助于防止腐蚀和
电解气体发生爆炸。电池周围的电气开关及继电器也必须避免这一情况。

2.12.2 起动机蓄电池
根据标准DIN72310和DIN72311第18,20和21部分HD(重型/防震)类型,戴姆勒-克莱斯勒只能选
取铅酸电池作为起动机蓄电池。

单格(cell)蓄电池额定电压为2V/cell。高电压通过几个单格电池串连得到。

电池容量表征电池能够输出的总功率大小,用Ah来表示。其大小与极板面积,放电电流,电解
液温度和荷电状态(电解液密度)有关。

当车辆在低温下工作时,一定要安装容量足够大的电池,因为在-10℃时,充满电的蓄电池可用
容量只能达到其额定容量的60%(建议必要时预热)。

当备用铅酸电池长时间不用时,根据电池年限,温度和电解液的纯度不同,自放电应按日容量损
失率为额定容量的0.2%到大于1%来考虑。长时间不用时(没有再充电),有可能导致车辆不能起
动。因此,后备时间长的部件(电解液密度<1200kg/m3 或开路电压<2.03V/cell),需要配备连续或
维护充电装置来防止冻结(优先选用IU特性曲线)。电池接线柱必须用接线柱油脂(防酸脂)进行防
酸保护。进一步信息可以从制造商处获得。此外,还必须遵循电池制造商的安装、维护指南。

为了防止起动机过载并保证低温时的起动性能,制造商指明了电池分配给起动机的配额。必须根
据相关应用场合(温度)和发动机类型来选择最小电池容量。

电池容量与起动机无关。最重要的方面是不能超过最大允许的低温试验电流。如果不得不采用大
容量电池,电缆的电阻必须相应地增加。

安装指南 48
2.12.3 混合电压系统的特殊应用
为了一方面利用24V起动机的优点(可用功率,可用性以及电流值和电缆截面较小),另一方面利用
12V系统在照明和信号系统及交流发电机(可用性及价格)方面的优点,通常采用带电池切换继电
器的混合电压系统。在混合电压系统中,两个12V电池并联进行充电而仅在起动机需要时串联放
电(24V)。

带电池切换继电器的起动机系统电路

1,2 12V蓄电池
交流发电机
3 电池切换继电器
4 起动机开关
5 24V起动机

2.12.4 安装要求
为了使电池、起动机以及三相交流发电机之间的电缆较短,蓄电池安装时不能距离发动机过远。
安装时必须避免紧挨着发动机及其排气管而无特别保护。周围温度超过55oC会大大地降低蓄电
池使用寿命(内部腐蚀)。来自三相交流发电机(B+)的充电电缆应以适当的截面大小的绝缘硅酮电
缆绕过起动机联接电缆(端子30)以避免外皮擦破,从而使现有的起动机主电缆也可用于电池充
电。因其阻抗小因而使得电压降较小。

当计算从三相交流发动机的端子B+到起动机的端子30的充电电缆的强度时,最大允许的电压降
为:

0.8V 在24V系统电压时
0.4V 在12V系统电压时

是允许的。

接地电缆上的电压降可以忽略。但是,如果接地电缆是绝缘的,其向外的及返回的线路长度也可
用作依据。

安装指南 49
在计算戴姆勒-克莱斯勒为500/900/OM457/460系列发动机的起动机提供的起动机主电缆时,主
起动机电缆的总电阻,包括过渡电阻,必须在下面的范围中。

- 系统电压24V时 1–2.0毫欧

- 系统电压12V时 1–1.8毫欧

电池负极电缆必须直接连接到起动机、起动机延伸紧固销或正时箱上的负极电缆紧固点。不允许
用车辆的车架接地(接地电缆)。

安装指南 50
2.12.5 发电机
车辆上电能由发电机提供,而发电机通常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发动机来驱动。通常必须保证预
留足够的功率来进行蓄电池充电,甚至保证所有持续或长时间接通的用电设备的使用。

用电设备耗电权重举例

持续或长时间接通的用电设备 功率(W) 权重系数 估计功率


(W)
近、远光 110 1 110
车宽示廓灯 50 1 50
尾灯 10 1 10
牌照灯 10 1 10
仪表照明 20 1 20
发动机和车辆控制单元 80-120 1 115
拖车尾灯 10 1 10
拖车牌照灯 10 1 10
拖车车宽示廓灯 50 1 50
车辆收音机 25 1 25
总的估计功率 400
W

短时间接通的用电设备 功率(W) 权重系数 估计功率


(W)

加热器风机/风扇 80-160 0.5 80


雨刮器 120 0.25 30
制动灯 无拖车 42 0.1 10
有拖车 84
转向信号灯 无/有拖车 10 1 10
附加头灯 110 0.1 11
雾灯 110 0.1 11
后雾灯 35 0.1 3.5
备用灯 55 0.1 5.5
加热后视镜 50 0.1 5.0
电动门窗升降器 50 0.1 5.0
格栅加热器 1900 0.1 190
总的估计功率 361 W

总的估计功率所需的电流为:
I=(400W+171W)/28V=20.4A

在下面例子所示的交流发电机的特性曲线中,发电机以发动机怠速时相应的传动比转动,转速约
为2050rpm,产生的电流约为39A,也就是说,它覆盖了要求的20.4A电流。
选择传动比nengine/nalternator时,要注意当发动机最大速度时,不能让发电机转速超过其限值(见制
造商的规格说明书)。

安装指南 51
举例

NCB 三相交流发电机特性曲线
负载电流(A) 28V 35/80A

发电机转速(rpm)

发电机的最大允许环境温度约为80oC。为了保证其功能的可靠性并避免对热敏元件,如焊点、
绝缘体、半导体及轴承等的损坏,发电机配备一个风扇。由于发动机散热的结果,会出现温度大
于80°C的情况,特别是在封闭的发动机室和发电机自发热的情况下。如果温度超过,必须装设
一个吸气装置和软管将发动机室外的冷空气引入。
发电机必须进行防尘、水喷溅、冲击、碰撞等保护。
保养工作时应易于操作。
进一步规格说明和指南,请参考戴姆勒-克莱斯勒标准22100。

安装指南 52
2.12.6 起动机动作
标准解决方案
标准解决方案提供了发动机最有效的利用,由于发动机的跛行回家功能也要分析起动机动作(端
子50)。这里,点火开关在端子50与发动机ECU之间建立了联接。发动机控制ECU通过监控功能
启动起动机辅助继电器。

对于12V系统,目前无起动机可用,故配备一个合乎规格的起动机辅助继电器。

标准解决方案

起动机

第一种方案
12V起动机由点火开关通过标准方式直接启动。不存在与发动机ECU的联接。
缺点:没有跛行回家功能和起动机动作监控功能。

第一种方案

端子 50 与 ECU 之间无联接!
否则要求符合标准 MNB22100

起动机

安装指南 53
第二种方案
为了使12V系统具有跛行回家功能和起动机监控功能,可以采用标准方案,但是必须在回路中加
装一个继电器,以避免对发动机ECU的损坏。
附加继电器的限值:
• 最大电流 Imax =2A(整个温度范围内)
• 最大电阻 Rmax =400欧姆
• 最小电阻 Rmin =19欧姆,在室温下
• 最大电感 Lmax =900毫亨

第二种方案

Imax=2A (整个温度范围内)
Rmax=400 欧姆
Rmin=19 欧姆 (室温下)
起动机 Lmax=900 毫亨

第三种方案
进行附加继电器接线的额外劳动并不实际,但是在牺牲起动机监控功能的情况下仍然可利用
跛行回家功能。另一种办法是使点火开关同时与发动机ECU输入端和起动机相联。但是在这
种情况下,要符合标准MBN22100。在任何情况下,加装一个起动机辅助继电器过载二极管
对于限制电压冲击都很必要。这个二极管大小必须合适,在任何工作条件下不受损坏,并且
符合相应的标准MBN22100。该二极管要尽量靠近起动机继电器安装。

第三种方案

起动机 起动机必须装过载二极管,否则要遵循标
准 MNB22100 的规定。

安装指南 54
2.13 电子系统
发动机内置电子控制系统是基于我们的商用车辆集成电子系统(IES)的。

根据电子系统的执行情况,控制单元分为面向发动机的电子系统和面向车辆的电子系统 。

2.13.1 发动机控制单元
柴油发动机
这个控制单元(主要迎合当前发动机的需要)的主要任务是对喷射泵的电磁阀进行精确的初始化。
根据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及周围环境状况,基于性能曲线图,计算出优化的喷射起始时间和喷射
量以满足车辆控制单元的转矩需求。

燃气发动机
这个控制单元(主要迎合当前燃气发动机的需要)的主要任务是对点火电子元件和燃气喷射电磁阀
进行精确的初始化。根据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及周围环境状况,基于性能曲线图,计算出优化的
点火正时和燃气喷射起始时间以及喷射量以满足车辆控制单元的转矩需求。

发动机侧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都通过55针连接插头及发动机线束连接到控制单元。为了防止发
动机过载,控制单元执行各种保护功能;这影响着需求的转矩,例如:
- 随着冷却液温度而下降
- 随着大气压力而下降
- 故障时功率下降

2.13.2 车辆控制单元
车辆控制单元的任务是处理与车辆有关的各种需求,也就是说,记录油门踏板的位置,限制速度,
降低转矩,发动机制动初始化等,并将所需的转矩及开停命令通过CAN接口发送给发动机。为此
戴姆勒-克莱斯勒提供了各种控制单元以便选用;这些控制单元的功能各有不同,可以根据设备
需求的程度使用。

2.13.3 电压
根据发动机类型和应用场合,发动机控制单元配备12V或24V。有关电压范围如下:

额定电压 12V 24V

工作电压 11 - 16V 22 - 30V

欠电压 6.5 - 11V 8 - 22V


(有限工作范围)
过电压限制 >33V >33V

安装指南 55
2.13.4 接口
3种可能的接口定义下图所示:

• 接口○
1 直接在发动机控制单元(16针插头)
• 接口○
2 在车辆控制单元
• 接口○
3 在IES/SAE J1939

针对有关应用决定最佳接口时,可向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负责部门咨询。

1 巡航控制/永久制动 13 火焰起动系统控制单元
2 点火钥匙 14 MR发动机控制系统
3 油门踏板 15 燃油量/喷油开始时间
4 离合器踏板 16 起动机
5 制动踏板 17 冷却液温度
6 FR车辆控制系统 18 机油压力、温度
7 发动机制动电磁阀 19 充气压力、温度
8 环境温度传感器 20 燃油温度
9 冷却液液位传感器 21 机油液位
10 空气滤清器 22 曲轴位置
11 3相交流发电机 23 凸轮轴位置
12 变速器信号

安装指南 56
2.13.5 安装
安装DC控制单元时,须遵守以下基本要点:
• 直接从电池正极进行正极联接(或中心电压联接,例如起动机)
• 直接从电池负极进行负极联接(或中央负极点,例如起动机)(切勿将车架接地!!)
• 正负联接电缆截面须相同。
• 所有车载电子系统接地点相同(发动机和车辆)。
• 仅在正极联接电缆中可将中央主电池开关作为1针开关。
• 在中央主开关关闭以前,端子15断开后的控制单元的最小切断时间约为10s(主开关上贴的标
签可作为设备手册的参考)。
• IES CAN(车辆CAN总线联接)。如果CAN出现两个以上分配器时,必须用梅赛德斯三叉星标
志联接器来作为与IES CAN相连的所有控制单元的中央终端电阻。
• 带终端电阻的SAE J1939 CAN必须符合标准J1939。

为了保证数据传送正确,保证电磁兼容性,发动机控制单元与车辆控制单元之间的CAN总线电缆
必须设计成规定的绞合电缆,其截面和长度要符合规定。对于CAN link,我们建议采用戴姆勒-
克莱斯勒提供的最大长度为15m的四芯绞合电缆(星绞电缆)。可能的话,CAN总线电缆不应被联
接器中断,否则,可能会发生信号反射。如果使用了其它制造商的电缆,由于机械强度的问题,
我们建议采用有足够截面积(1mm²)和足够绝缘性的四芯绞合电缆,从而可以补偿放射干扰的影
响。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采用屏蔽的电缆,因为各条芯线与屏蔽层之间的容量会削弱(磨损)
信号。

当安装主要单元时,特别要保证插头联接,传感器及接线没有损坏。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任何启用
/关闭开关必须要易于保养,方便操作。

2.13.6 发动机控制系统—MR
MR控制单元是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它控制发动机的所有功能。

这个控制单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柴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

• 16针联接器的接线必须由OEM完成
• 所有联接器(分配的及未分配的)的联接点必须进行密封,以免跳线受潮
• 每根电流线的截面为2.5mm2
• 电源电流必须直接从电池正极进行分支(或中心电压联接,例如起动机)
• 必须直接从电池负极分支接地(或中央负极点,如起动机)
• 线束和MR之间不能有熔断器;控制单元要从根本上进行保护
• 当线束集成在风扇控制及联接的发动机中时,必须在使用前通过DC有关部门澄清

用于MR首次启用的诊断功能(带Minidiag2便携式装置)

MR参数设定已在发动机生产厂已完成,不必更改。

安装指南 57
读出并删除MR故障存贮内存;应显示当前无故障代码。
有关进一步的说明及设定选项,请参阅操作指南中的“PLD发动机控制系统-MR”。

2.13.7 车辆控制系统-FR
FR控制单元是车辆主控中心和行驶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和选择需求的发动机转矩和转速,这是通过CAN来传给发动机的。
• 该控制单元必须安装到控制器箱体或电气箱内(周围环境温度最大为85°C,外部空间易受
潮)。保护级别IP 30
• 单元安装位置=联接器朝下
• 所有的4个联接器的接线必须由OEM完成。
• 来自点火开关(端子15)的信号“ignition ON(点火接通)”,必须与控制器箱体中安装的其它
控制单元及MR的开关并联

用于FR首次启用的诊断功能(带Minidiag2便携式装置)

• 设定FR参数
• FR油门踏板位置编程
• CAN环境编程
• 终端W值编程。
这仅在变速箱置空档时才可操作,例如,必须完成变速箱诊断过程(“主要分析过程”)。读出并
删除FR故障存贮内存;应显示当前无故障代码。

2.13.8 ADM - FR
ADM-FR控制单元是车辆主控中心和行驶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和选择需求的发动机转矩和转速,这是通过CAN来传给发动机的。
• 该控制单元必须安装到控制器箱体中或电气箱内(周围环境温度最大85°C,外部空间易受
潮)。保护级别IP 30
• 单元安装位置=联接器朝下
• 所有的4个联接器的接线必须由OEM完成。
• 来自点火开关(端子15)的信号“ignition ON(点火接通)”,必须与控制器箱体中安装的其它
控制单元及MR的开关并联

联接选项
• 标准仪器,灯及发动机转速指示器,K线(诊断)的输出
• PTO(运行速度控制)及限制值
• 一般限制值(M max, n min, n max, v max)

用于ADM-FR首次启用的诊断功能(带Minidiag2便携式装置)

• 设定ADM-FR参数
• ADM-FR油门踏板位置编程(如已联接)
• 读出并删除ADM-FR故障存贮内存;应显示当前无故障代码
• 有关进一步的说明及设定选项,请参阅操作指南“ADM车辆控制系统的匹配模块”

安装指南 58
2.13.9 ADM - AR
• 该控制单元必须安装到控制器箱体或电气箱内(周围环境温度最大85°C,外部空间易受潮)。
保护级别IP 30
• 单元安装位置=联接器朝下
• 所有的4个联接器的接线必须由OEM完成。
• 来自点火开关(端子15)的信号“ignition ON(点火接通)”,必须与控制器箱体安装的其它控
制单元及MR的开关并联

联接选项
• 标准仪器,灯及发动机转速指示器的输出
• K线(诊断)对车辆CAN(IES)的网关
• PTO(运行速度控制)及限制值
• 一般限制值(M max, n min, n max, v max)
• 挡位选择/车辆的高档位行程(仅ADM2–AR)

用于ADM-AR首次启用的诊断功能(带Minidiag2便携式装置)

• 设定ADM-AR参数
• ADM-AR油门踏板位置编程(如已联接)
• 读出并删除ADM-AR故障存贮内存;应显示当前无故障代码
• 有关进一步的说明及设定选项,请参阅操作指南“ADM车辆控制系统的匹配模块”

ADM–AR和FR的安全规则

由于安全原因,我们建议安装以下车载诊断装置。

黄色诊断灯
如果发动机出现不允许的运行状态和有效故障,并且被ADM–AR或FR检测到时,黄色报警灯便
会触发。
黄色报警触发包括:
- 发动机转速<300rpm
- 冷却液温度太高或无温度信号
- 机油压力过低或无机油压力信号
- 机油液位太低
- 发动机电子系统无CAN网络联接或CAN数据不可靠
- MR故障存贮内存存在有效故障,故障优先级为中或高
- ADM–AR或FR故障存贮内存存在有效故障,故障优先级为中或高

红色诊断灯
当出现导致必须立即关闭发动机的严重故障时,红色ADM–AR和FR报警灯便会触发。若发动机
未关闭,可能会导致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发动机毁坏。
红色报警触发包括:
- 速度过高
- 机油液位低于允许值
- 机油压力低于允许值
- 冷却液温度高于允许值

安装指南 59
2.14 辅助部件
操作发动机时,必须注意辅助部件利用了部分功率从而降低了飞轮上的功率输出。

在设备测试运行中,确定飞轮上的功率,只考虑辅助部件利用的空转功率。对于皮带传动的主单
元,皮带张力不能超过最大的可承受张力。辅助部件利用的功率不能超过相应发动机的指定等级。

2.14.1 取力器
发动机可选配一个或两个齿轮驱动的取力器(PTO)。
对相应液压泵的传动轴联接及带有齿轮接合套的凸缘联接(SAE A,SAE B)都可用于PTO。

对于通过传动轴取力的PTO,必须考虑“传动轴”部分的规范说明。

安装液压泵时,用润滑油(可选White T,DBL6880.10,No.A 000 989 80 51)润滑适配器非常重


要。

供应商提供的发动机均未配备液压泵。所有发动机的液压泵必须由车辆制造商来安装。

液压泵的管路必须能够补偿发动机与车辆(车体)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影响,能够防震,并且安
装在离高温部分尽量远的地方;必要时在废气排气经过的部件上装设护罩。

从发动机引出的所有PTO必须由戴姆勒-克莱斯勒进行技术和扭转振动方面的计算和校核。

PTO更新需要大量的工作,因为更新时必须要拆除发动机。

输出转矩
发动机交货时,必须要同时交付如下最大可能输出转矩的信息。

OM 904/906 LA OM 924/926 LA
OM 457 LA, OM 460 LA
OM 501/502 LA

• 最大额定转矩≤600Nm,连续运行条件下
• 最大峰值转矩≤720Nm,瞬时运行条件下(如起动及换档)

为了防止转矩超过最大允许转矩,必须配备合适的过载保护(例如,压力限制、堵塞保护、离合
器过载)。

安装指南 60
PTO布置

型式 1

刚性联接

型式 2

带传动轴

型式 3

带传动轴及弹性离合器

1 发动机 A 从动主单元的转动惯量
2 取力器 B 从动主单元和传动轴的转动惯量
3 从动单元 C 传动轴和弹性离合器主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900/500系列, OM457/460 考虑机体弯曲力矩(最大60Nm)
4 传动轴 D1 弹性离合器主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5 弹性离合器,图 D2 弹性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900系列: A 906 250 00 01 E 凸缘和从动部分以及弹性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
OM457/460: A 444 250 00 01 动惯量
500系列: A 444 250 00 01

安装指南 61
最大允许的转动惯量
型式1 型式2 型式3

发动机 A (kgm²) B (kgm²) C (kgm²) D (kgm²) E (kgm²)


D1 D2
OM 904 LA 0.01 0.01 0.024 0.014 0.034 0.06
OM 906 LA 0.01 0.01 0.026 0.014 0.034 0.08
OM 924 LA 0.01 0.01 0.022 0.014 0.034 0.05
OM 926 LA 0.01 0.01 0.024 0.014 0.034 0.08

OM 501 LA 0.01 0.01 0.026 0.014 0.034 0.11


OM 502 LA 0.01 0.01 0.028 0.014 0.034 0.13
OM 457 LA 0.01 0.01 0.026 0.014 0.034 0.11
OM 460 LA 0.01 0.01 0.026 0.014 0.034 0.11

表中的值仅适合批准的离合器A 906 250 00 01或A 444 250 00的关键数据

弹性离合器附件(型式3)

900系列 离合器 A 906 250 00 01


500系列, OM457/460 离合器 A 444 250 00 01
在500系列和OM 457/460发动机中,注意:必须将两种柔性离合器布置在单元侧。

考虑到500系列及OM457/460:
当取力器满载运行时,发动机转速不能低于1200rpm。

安装指南 62
齿轮驱动
转动方向及传动比(看向飞轮方向)

传动比定义: i = n驱动 / n从动 (基于发动机转速)


或者: i = z从动 / z驱动 (基于齿数)

900 系列 500 系列

PTO 驱动齿轮 PTO 驱动齿轮 空气压缩机及动


力转向泵驱动齿

凸轮轴齿轮

凸轮轴齿轮

空气压缩机及动力 曲轴齿轮 曲轴齿轮


转向泵驱动齿轮

PTO 驱动齿轮

凸轮轴齿轮

空气压缩机及
动力转向泵驱 曲轴齿轮
动齿轮

2.14.2 制冷压缩机
依据尺寸大小,功率消耗及安装情况的不同,制冷压缩机由集成的发动机V型带驱动来驱动或者
由单独的传动带来驱动。
如果制冷压缩机由OEM联接到发动机上,这种联接必须由戴姆勒-克莱斯勒进行技术上振动方
面的计算和校核。

安装指南 63
2.14.3 动力转向泵
对于900系列及OM457和460发动机,动力转向泵直接在空气压缩机处进行法兰联接。在500系
列中,动力转向泵位于燃油泵前面的正气箱上。一般来说,泵操作时不能无媒介进行。动力转向
泵的最大工作温度为100°C。
限压阀可以集成到动力转向泵中也可集成在转向回路中。
缺点: • 如果限压阀集成于动力转向泵中,温度增加。
• 如果限压阀集成于转向回路中,噪音增加。

必须严格遵循泵制造商的安装指南。

2.14.4 空气压缩机
使用压缩空气的设备必须用纯净的(发动机空气清洁等级)尽可能不含油的空气。由于设计原因,
空气中总是包含一定数量的油,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管应位于空气滤清器与压缩机进气口之间的清
洁空气侧。发动机进气侧的联接必须位于发动机通风气流的上游方向,但不能距离太近(建议:
至少距离300mm远),应从侧面或从上面吸气,不能从下面吸气。

由于空气压缩机压气时的温度可能高达250°C,而压缩空气干燥器的最大进气温度不能超过
65°C,所以必须安装一个适当的压缩空气冷却装置(冷却线圈)。

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周期占空比(最大工作压力为10.5巴)不应超过35%。要求更高的工作压力和占
空必须经戴姆勒-克莱斯勒批准,必要时必须采用双缸空气压缩机。

为了防止压缩空气管中的触发噪音和有害的压缩空气振动,必须合理设计空气管,使压头不能超
过1.0巴,脉动压力不能超过0.3巴。

为了保持来自压缩空气系统下游的压缩空气振动(也是由于它安装在弹性安装发动机上),并避免
联接及管路突变处的损坏,压缩空气管的一部分必须采用弹性设计,可以采用螺旋状的管子(可
以同时作为压缩空气冷却器)或软管。
如果压力软管直接安装在压缩机的出口,必须要保证其压力稳定性以及耐温度性(须耐压缩空气
温度250°C)。空气压缩机不允许采用截面收缩管。

为了避免进气关闭器打开速度过高(会降低使用寿命),空气压缩机必须遵循下面的设计规则:

进气管:
500系列 进气口与共振器之间的管长 管路直径 阻尼大小(共振器)
最小要求: 370 mm 28 mm 550 cm
建议值: 500 mm 28 mm 3.0 l
管长 管径
OM 457/460 ≤1.0m 最小25mm
900系列 最大1600mm 最小25mm

安装指南 64
压力管
一般来说,单缸空气压缩机的压力管必须采用内径为Ø15mm的管子。用于两缸空气压缩机的压
力管其内径至少为Ø18mm。对于两缸空气压缩而言,虽然内径为Ø15单根管子可以传递到汇合
处,但汇合点后面的公用管内径至少应为Ø18mm。两根单管的汇合不能为正对面,例如,在T
型联接上,而是以90°的角度汇合。

如采用空气干燥器,设计压力管时,干燥器入口处的温度必须符合下面的条件。
- 在加载运动阶段,高于周围环境温度28°C时,需考虑冻结的风险
- 在加载运动阶段,入口平均温度<70°C,需考虑干燥效率
- 瞬时最大入口温度<110°C时,需考虑空气干燥器部件的热负载容量

空气压缩机与干燥器之间的压力管中的附加部件(如阻尼器,气旋分离器等)必须由戴姆勒-克莱
斯勒(DC)审查并批准。

所有弹性管必须无纽结;钢管必须排布合理,无振动。

空气压缩机供气特性曲线的例子

空气压缩机特性曲线


供气量

空气压缩机转速
转速 n 空气压缩机

安装指南 65
3. 离合器
离合器对整个动力传动系统有相当大的影响。当指定和选择适当的离合器时,必须要精确地知道
运行条件,转矩和车重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换档平顺,换档的高舒适性,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最优阻尼,并保证主要单元
的过载保护。
应该对动力传动系统作技术上的和转动振动方面的检查,同时也要检查弹性耦合件的安装。
最常见的车辆离合器是单盘或双盘干式离合器。

压紧时的单盘干式离合器 分离时的单盘干式离合器

3.1 交货和存放
由于生产原因,发动机、变速箱和离合器通常分开交货。离合器包括了离合器工作时所需要的所
有零件(带减振器的离合器盘、离合器壳、压盘、压紧弹簧和分离轴承)。用于紧固发动机和离合
器系统所必需的螺钉数量,大小及质量不在离合器交货范围之内。所有的部件必须储藏在无尘和
干燥的地方,最好保持原有包装,直到最终安装为止。

3.2 安装、装配
离合器属于磨损件,必须根据其运行状况进行更换。在规划安装空间时,应该考虑到这点。发动
机和变速箱总成应该很易于操作、方便进入,并且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便更换离合器。

当要求汽车有涉水能力时,则必须进行相应地密封。

离合器具有一定的平衡度和安装配合精度。如果离合器操作不当,会对这些特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必须避免任何损坏。

安装分离器、液压离合器、变矩器或柔性离合器时,必须要对曲轴上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进行安
装检验。因此,对于每个带 o.a.离合器的发动机,安装后在发动机与安装单元(例如,变速箱,
液压泵,无档位的驱动轴)的法兰联接处检查曲轴的轴向间隙很必要。曲轴在轻微压向推力轴承
的前、尾部后,可能不能反弹回来。

安装指南 66
离合器区域不能使用附加润滑油,原因是,如果离合器磨损了在接合套及导管区域的粘性润滑油
膜时,则会对分离装置产生磨损并影响其中心定位。
在发动机的飞轮上装配离合器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溶剂将飞轮的防腐蚀保护层去掉。

进行检查时发现的任何曲轴密封和变速箱输入轴处的泄露,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要修复。
装配前,必须检查发动机飞轮中的导向轴承零件的运动自由度。

离合器装配时,必须使离合器壳及离合器盘良好地定位于发动机飞轮中心。螺钉必须按对角方向
拧紧,分几步进行,直至离合器壳装在飞轮上。然后将紧固螺丝拧到规定的转矩值。不允许使用
螺丝紧固的化学合成物。在安装变速箱之前,拆掉变速箱输入轴端的保护盖,并安装分离轴承(如
果它不是安装在压盘上时)。

3.3 离合器操作
离合器的操作包括了所有在相应的分离行程上,用来要求传递力的零件(踏板、主动缸,从动缸
或离合器助力器,管路,机械分离部件等)。
在商用车辆中,由于液压和液压气动操作的许多优点,如舒适性,管路布置方便,衬套磨损补偿,
踏板中的助力弹簧或离合器助力器以及保养等,使它成为一种流行的选择。

1 储油箱或膨胀箱 8 离合器壳
2 离合器主动缸 9 带从动缸的离合器
3 离合器踏板止位器 助力器
4 复位弹簧 10 控制阀
5 离合器踏板 11 压缩空气罐
6 停止螺栓 12 压缩空气管
7 液压管路 13 磨损指示器

液压气动离合器操作的例子

安装指南 67
3.3.1 管路
布置液压管路时,必须使路径合理,固定合理且无破损。有相对运动的联接处必须采用适当的软
管。高压管必须要有适当的截面,适于液压流体流动。用作液压流体的制动液必须符合服务产品
规范。为防止产生气泡,液压管路径布置必须合理,如果可能,使液压管向上的部分无任何弯曲
(虹吸效应)。从动缸或膨胀箱可以通风。储油箱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容量。必须要考虑到液位降低
时的储油量情况。

如果安装气动辅助部件,气压管路必须要有足够的压力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以及相适的横截面。
只能在适当部位排掉压缩空气(例如四通保护阀,第四通路),必须保证恒定而小的压力,适当的
空气纯度和足够低的湿度。

3.3.2 压力变换
简单的压力变换是通过主从动缸的面积比来产生的。从动缸最常见的布置形式是安装在离合器或
变速箱壳体的外部。借此,通过一个分离叉来操作分离装置,必要时在踏板与分离叉之间要有机
械传动比。

某些变速箱安装了从动缸,与变速箱轴同心安装;这个装置称为液压中心分离装置,有可能与增
压器相连,能够保证相应的踏板力。

增压器在气动辅助装置的协助下,在主动缸与从动缸之间产生增压作用。

离合器助力器指带有气动辅助装置的液压从动缸。它用于分离压力比较高的场合。

如果气动辅助装置失效,整个系统仍可操作,但要用更大的力。

注意: 必须遵循膜片弹簧冲程图中的各项规定值。一定不能超过最大冲程!

3.4 保养
离合器属于磨损零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承受相当大的应力(热及机械)。这会增加磨损,离合
器提前更换。必须遵循车辆操作手册中的指导说明。

必须在保养手册中规定的时间更换液压流体(由于吸收水分产生气泡)。离合器分离轴承必须按制
造商的说明进行润滑。

为了尽可能减少更换离合器的工作量,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应易于操作方便,并且易于拆除。

安装指南 68
4. 传动轴
传动轴是半裸露的旋转零件,如果操作不当会很危险。应用时必须考虑不同国家的法规。

4.1 交货条件
传动轴作为一个可以直接安装的主要单元进行交货。传动轴交货时已经根据技术文档进行了润
滑、装配及喷漆。免维护传动轴属于终身润滑件,不必再次进行润滑。

4.2 运输及存放
传动轴运输时应保持水平状态,若不可能做到,则必须固定传动轴,确保不会落下。

一般来说,传动轴必须在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下运往装配地点。外保护套及轴环部分的密封不能
承受传动轴本身或外部重物的重量。
有带齿的法兰传动装置或SAE联接须带有保护盖。保护盖只能在装配前才取下。

4.3 装配
与安全有关的车辆部件(制动管路、液压管、燃油管等)必须合理布置路径,使之在传动轴有故障
时不会损伤。要防止传动轴与地面接触,防止传动轴发生故障时零件摔出或落到路面上。

为了防止纵向补偿装置中的塑料层损坏及万向节的油脂泄露,传动轴恒定运行温度不能超过
80°C;必要时在这些部位装设护罩。在变速箱温度过高时,热量可能传到法兰联接处,使变速
箱侧的万向节内的油脂受到热影响。

安装传动轴时,为了防止万向节偏转和弯曲过度,必须进行相应地保护,否则万向节处的轴承有
可能会损坏。安装前,拆除运输时的保护及各种保护盖。必要时,除去万向节处的端面与匹配法
兰上的所有防锈保护、油脂、污物,及漆层。不能在传动轴的纵向补偿装置区域喷漆或涂上防抖
动介质。为防止不平衡,涂层必须在周围均匀分布。

安装指南 69
纵向补偿

万向节必须以从平衡机上拆下时的相同方式安装在车辆中—注意标记!!不能改变万向节叉的位
置。必须旋转或互换表面零件。切勿用安装杆来转动传动轴万向节,这样可能损坏万向节的轴承
密封。
要遵守指定的拧紧转矩值,保证螺栓(10.9)和螺母的质量,必须按对角方式进行紧固。装配传动
轴传动件时,先装配驱动及输出法兰。然后采用适当支架将中间轴承安装在车架上,装配时要注
意使中间轴承不受应力。

4.4 设计
为了尽量降低振动和噪音,必须遵守下面的设计要点。
必须计算临界弯曲时的发动机转速。这取决于发动机转速,传动轴长度及管子的尺寸。最大允许
的工作速度必须至少低于临界弯曲速度的20%。如果采用最大管径时,超过此最大值,则必须减
少传动轴长度或安装中间轴承。

两个万向节的弯曲角度必须相同(β1 = β2)。不能大于6°或小于1°。

4.4.1 弯曲

Z 弯曲

W 弯曲

安装指南 70
以下规则适用于Z和W弯曲:

万向节的弯曲角度必须相同。联接轴的万向节叉必须位于同一平面内,所有的3根轴也必须位于
同一平面内。

传动轴的布置无论如何应避免在一个投影平面内为Z弯曲,而另外一个投影平面内为W弯曲的情
况。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此情况不可避免,而且有刚体联接,
也就是说无轴联接,例如变速箱与分动箱之间,则可以通过偏置万向节来调整。

侧视图

顶视图

如果传动轴上有三个及更多万向节,应使总的不一致性最少。这是通过所谓的替代弯曲角度来实
现的。

角度的前缀取决于万向节的位置。

安装指南 71
4.4.2 空间弯曲
如果不能实现“典型布置”,可以通过转动万向节来作相应补偿。合成角度必须相同的规则也适
用于空间弯曲的情形。

侧视图

顶视图

驱动轴和联接轴所在的平面Plane I与联接轴和输出轴所在的平面plane II,形成的角度为ϕ。转动


万向节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偿。

安装指南 72
4.4.3 安装
由于静态及动态的力和力矩,驱动轴(变速箱)和输出轴(车轴)安装点会受到径向和轴向应力。轴
承尺寸大小必须合理设计。

4.4.4 不平衡
传动轴按照平衡量级G16(DINISO 1940),在2个平面内进行平衡。残余不平衡与传动轴的重量和
转速有关。平衡速度取决于传动轴的尺寸大小,并按车辆级别作出的转速统计分布设计的。

修理后,必须按相关规则进行再平衡。

4.4.5 保养
传动轴需要保养时,必须保证润滑部位易于操作方便,并且按照服务产品规范选择油脂进行润滑。
免维护传动轴只润滑一次,以后不再需要润滑。检查和保养工作必须按照制造商的指导说明,根
据运行条件来进行。已确认的缺陷或损坏只能由经授权的维修站用原装备用零件进行更换。

安装指南 73
5. 附录 “发动机章节的公式”
发动机冷却系统

5.1 相似原理
传送量: V2 = V1 • (n2/n1)
吸入压头: H2 = H1 • (n2/n1)2
功率消耗: P2 ≈ P1 • (η1/η2) • (n2/n1)3
效率: η2 ≈ 1 - (1 -η1) • (η1/η2)0.1

5.2 比例定律
吸入压头: H2 = H1 • (∅d2/∅d1)2
传送量: V2 = V1 • (∅d2/∅d1)
功率消耗: P2 ≈ P1 • (∅d2/∅d1)3

5.3 噪音
声功率级: LP(A)≈ 21.5+10•lg(P)+57•(V/Vopt) 这里:0.77 ≤ (V/Voptimum) ≤ 1.25
频率: ffan = z • n / 60
轴向推力: F = d2 • π / 4 x (∆pstat. + ∆pdyn.) ≈ 60..100 • 3√(P2 • d2)
n1 = 数值已知的涡轮机的转速(rpm)
V1 = 转速n1时的传送量(m3/s)
H1 = 转速n1时的吸入压头(巴)
V2 = 转速n2时的传送量(m3/s)
H2 = 转速n2时的吸入压头(巴)
η1 = 转速n1时的效率(%)
η2 = 转速n2时的效率(%)
Voptimum = 最佳效率时的传送量(m3/s)
P1 = 转速n1时的功率消耗(kW)
P2 = 转速n2时的功率消耗(kW)
∅d1 = 数值已知的推进器的直径(m)
∅d2 = 给定新值的推进器的直径(m)
LP(A) = 基于功率P(kW)的声功率级估计值(dB(A))
F = 风扇发出声功率的频率(Hz)
Z = 风扇叶片数
F = 轴向推力(N)

5.4 散热
Q = cp * V * ∆t
Q = 单位时间内能够散失的热量=功率输出(kJ/s=W)
cp = 冷却液的比热容(kJ/(kg K))=f(t, H2O与防冻剂的混合比)
∆t = 发动机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温度差(K)=散热器出口与入口温度差

5.5 风扇功率(近似公式)
P风扇 ≈ 3.5−5.0% P发动机 (额定转速)

安装指南 7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