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 34 ·

史 学 月 刊 2023 年 第 10 期

情报获取与饷械筹运
——— 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援台举措

刘 青 峰

[摘 要] 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意图“据 地 为 质”。因 台 湾 孤 悬 海 外,清 廷 屡 饬 沿 海 督 抚 援 台。


时两广总督张之洞对台援助积极,随着战 局 的 变 动,不 断 调 整 援 台 策 略,反 映 其 相 关 判 断 及 利 益 考 量。 依
靠沪、港、闽 相 关 人 员,张 之 洞 与 台 湾 建 立 联 络,获 取 台 湾 情 报,并 转 运 兵 勇、饷 械。 法 舰 封 锁 台 湾 后,张 之
洞派遣坐探赴台,并秘密札派委员于闽粤交界小口对台潜运军火。中 法 战 时,张 之 洞 对 台 情 报 获 取 与 饷 械
转运,助推了台湾抗法,牵制了法军力量,终以镇南关大捷扭转了中 法 战 争 的 局 势。 对 张 之 洞 而 言,其 积 极
援助台、越,获得醇王奕譞和军机处的赞许,为其赢得了一定的政治退路,摆脱了马江之战后的政治困境。
[关键词] 中法战争;张之洞;台湾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 0214(
2023)
10 0034 10

台湾为中法战争期间的“第二战场”,对中法战争全局具有较 大的影响。 自 光 绪十年(


1884 年)六
月始,法国花费数月之久,投入大量兵力于台湾而未克,导致越南战场的失利,但因其攻占基隆、澎湖,
封锁台湾,从而获取谈判筹码,最终“不胜而胜”。由于 台湾 在中 法 战 争 中 具 有 全 局 性 地 位,故 先 行 关
于中法战争的研究,对基隆、沪尾(淡水)等台湾战役皆有涉及 ① 。 台湾 孤悬 海 外,若 缺乏 大 陆 的 援 助,
难以持久抵抗,具体施行则往往取决于南北洋、闽浙、广东 督抚 的 态 度。 时 任 两 广 总 督 张 之 洞 在 对 台
联络方面尤显积极,但因为现通行的各版本《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全集》留下相关材料较少,其时张
之洞如何获取台湾情报,通过何人、何办法将兵勇、饷银、武器转运至台湾,学界知之不详,研究失诸简
略 ② 。张之洞援台殚竭心力,其事不仅关 系 中 法 战 局,而 且 为 其 赢 得 了 一 定 的 政 治 退 路,也 为 其 摆 脱
了马江战后的政治困境,值得再作探讨。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藏张之
洞档案 ③ ,梳理其中的人事联络,对中法战时张之洞对台举措作进一步补充。

一 中法战局与张之洞援台缘起

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中法双方于越南山西正面交战,中法战争爆发。其后清军在越南战场节
节败退,至次年四月十三日,李 鸿 章 与 法 方 代 表 福 禄 诺(
Franco
isErne
stFourn
ier)签 订 中 法《简 明 条
款》,规定中法双方撤兵停战,然闰五月初一日,法军贸然至北黎地区,中法再次开火。为和平解决“北

① 相关研究可参见葛夫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法战争史研究》,《史学月刊》
2014 年第 7 期,第 111~127 页。
② 吴玫统计了中法战时包括张之洞在内的沿海省分督抚对台 各 项 援 助 数 目,指 出 大 陆 是 台 湾 后 路 之 根 本 (参 见 吴 玫:《中 法 战
争期间大陆对台湾的支援》,《台湾研究集刊》
1989 年第 4 期,第 53~60 页)。 关 于 张 之 洞 对 台 援 助,在 其 传 记 中 大 多 有 所 提
及,如冯天瑜讨论张之洞对法战守筹备,对此事略有言及(参 见 冯 天 瑜:《张 之 洞 评 传》,郑 州:河 南 教 育 出 版 社 1985 年 版,第
59 页);相较而言,谢放对张之洞援台各阶段论述较详细 (参 见 谢 放:《张 之 洞 传 》,广 州:广 东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2004 年 版,第
88~89 页)。各版本张之洞传记因篇幅问 题,无 法 详 究 此 事。 在 论 文 方 面,唐 上 意 的 《中 法 战 争 中 的 张 之 洞 》(《历 史 研 究 》
1983 年第 5 期,第 47~55 页)言张之洞破除各省畛域,向闽台、滇桂献 策 援 兵、助 饷 助 械,对 抗 法 全 局 做 出 了 贡 献;冀 满 红 考
察张之洞与台湾的关系时,涉及中俄伊犁交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时期(参见 冀 满 红:《张 之 洞 与 台 湾》,《台 湾 研 究》 1999 年
第 2 期,第 82~86 页)。其他著作谈及张之洞与中法战争、台湾的关系,大多不出以上主题。
③ 国家图书馆藏张之洞档案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2005 年 版)为 名 出 版,多 为 中 法 战
争期间张之洞往来电报、札文、下属禀文等,因未经整理,且时 间 混 乱 兼 以 内 容 庞 杂,学 界 至 今 鲜 有 运 用。 虞 和 平 主 编 的 《近
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郑州:大象出版社 2014 年 版)为 张 之 洞 专 档,将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藏 张 之
洞电稿甲、乙、丙三编大部及一部分张之洞奏折出版,但因出版计划有变,仍有相当数量所藏张之洞档案未经影印刊行。
· 35 ·

黎冲突”,清廷谕令云贵总督岑毓英、广西巡抚潘鼎新 将越 南滇、桂 防 军 撤 回,并 派 署 两 江 总 督 曾 国 荃


为全权大臣,陈宝琛、许景澄为会办,前往上海与法新任驻华公使巴德诺(
Jul
esPa
tenô
trede
sNoye
rs)
进行和谈。因法国声索赔款被清廷拒绝,上海和谈 陷入 延 宕,法 国 决 意 据 地 为 质。 六 月 十 五 日,法 舰
开炮击毁基隆炮台,次日法军乘机登陆,因遭清军反扑退回兵舰。张之洞援台即缘于基隆之役后朝旨
的屡次敦促,随着战局的变动,张之洞态度有所不同,反映其相关判断及利益考量。
基隆之役后,出于保台考虑,清廷敦促闽粤、南北 洋 向 台 湾 转 运 兵 勇、饷 械。 六 月 二 十 三 日,电 旨
谕令张之洞等赶筹大批军火,设法 由 台 南 运 往 台 北,源 源 接 济 刘 铭 传 ① 。 然 而 相 较 于 援 台,张 之 洞 判
断台湾足以自守,更看重台湾对福建法船的牵 制 作用。其 致陈 宝琛 言:“省(按,刘 铭 传)小 胜 可 喜,非
喜胜,喜其致法而解闽也。法注台、留台,我利。占地 不震惊,一;兵食 不外 求,二;非 战 无 他 策,三。”②
张之洞对福建安危的关注,除因法舰主要游弋福州、基隆外,更因张佩纶时以钦差身份会办福建海防。
二张早年订有私交,在“北黎冲突”前,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与在京的张佩纶屡有联络,以清议言战,中
枢对此便生不满,张佩纶的外放不免有放逐之意。因此,当张 佩 纶 等 人 奉 诏,准 备 以 广 东 援 闽 之 粤 军
赴台时,张之洞劝阻称粤军为艰难凑拨,台、闽有别,重在 福建 ③ 。 二十 四 日,张 之 洞 单 衔 电 寄 总 署,献
牵制之策,大致内容为上引致陈宝琛电,称法军图取台湾是中国之利,台湾“土人颇强,兵食足用”。希
望总署激励刘铭传诱敌,将法军牵制于台湾,以解福建之围,并 举郑成功 为例 证明 台湾 能 战胜 外夷 ④ 。
然朝廷对张之洞“兵食足用”的判断并不为然,数次以 台防 危急,电催 张 之 洞 等 拨 派 驻 粤 淮 军 赴 台,及
力筹饷械,勿分畛域。因得屡催电旨,七月初一日,张之洞 等复 电 奏 称 竭 力 搜 得 卑 钵 北 洋 步 枪 一 千 二
百枝、子弹五十二万颗、炮药一万二 十 磅 及 协 饷 二 万 两,准 备 在 香 港 雇 船 运 往 淡 水 ⑤ 。 此 即 张 之 洞 等
人首次对台湾的援助。在中法交涉层面上,基隆之役改变了和战态势。因台湾开仗,清廷于六月二十
日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和战问题,内部吁战呼声较高。经御前 会 议 各 员 讨 论,清 廷 决 意 对 法 作 战,七 日
后寄谕各省将军、督抚已一意主战,并饬曾国荃等回江宁筹办防务,上海谈判破裂。七月初三日,马江
之战爆发,法军舰开炮攻击福州船政局,接连攻毁闽安、金牌 炮 台,其 后 法 军 舰 驶 出 闽 口 齐 聚 马 祖 山。
清廷令滇、桂防军出关越南,至此北圻战事再起,并波及中国沿海。
八月十三日,法舰分兵进攻基隆、淡水。清廷得悉 法 军 再 攻 台 湾 的 消 息,于 十 五、十 九 两 日,谕 令
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等赶筹军火接济台湾,并以广东距台 较 近,令 广 东 钦 差 大 臣 彭 玉 麟、两 广 总 督
张之洞等不遗余力,赶紧援济 ⑥ 。两奉接 济 电 旨 后,张 之 洞 等 人 本 欲 照 首 次 援 台 的 办 法,派 人 到 香 港
觅雇船只将饷械运往台湾,然而九 月 初 五 日,法 国 远 东 舰 队 司 令 孤 拔 (
Amédé t)宣 布 封 锁 台
eCourbe
湾,常往来于港、台间的英国轮船多不愿赴台,张之洞等人援台方式发生转变,通过多种渠道向台湾提
供支援。二十日,张之洞电奏,言试 以 汇 款 形 式 向 台 湾 提 供 饷 银 ⑦ 。 在 军 火 和 兵 勇 方 面,张 之 洞 主 要
通过闽粤间的小港向台湾潜运。其时法舰主要游弋 于 台北基隆 和 淡 水,台 南 和 闽 粤 间 诸 多 小 港 难 以
顾及,经多方部署,张之洞于三十日电奏,称已访求得湘淮及 习 台 将 弁 十 余 人,令 其 设 法 潜 渡,军 火 已
派员运往泉州一带,相机分起雇民船潜渡 ⑧ 。其后广东对台多起转运,均通过小港路线潜运。
滇、桂防军出师后,两军饷械均需张之洞力筹,加 以 秘 密 援 台,实 颇 费 心 力。 张 之 洞 亦 自 知 其 难,
但上海谈判破裂、马江之战惨败,“清 流”陷 入 困 境,加 以 朝 旨 屡 催,不 得 不 为 此 无 奈 之 举。 九 月 十 八

① 《电寄档·四八》(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中国第一历史 档 案 馆 编:《清 代 军 机 处 电 报 档 汇 编》第 1 册,北 京: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 页。
② 《致江宁陈钦使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5 册,第 467 页。
③ 《致福州张大臣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5 册,第 465~466 页。
④ 《致总署》(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四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7 册,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73 页。
⑤ 《电寄档·六一》(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发两广总督 张 之 洞 电》(光 绪 十 年 六 月 二 十 九 日)、《收 北 洋 转 寄 南 洋 粤 督 抚 电》
(光绪十年七月初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 军 机 处 电 报 档 汇 编》第 1、
4、4 册,第 26、
110、
121 页;《致 总 署》(光 绪
十年七月初一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4 册,第 348 页。
⑥ 《电寄档·一三七》(光绪十年八月十五日)、《电寄档·一 四 二》(光 绪 十 年 八 月 十 九 日),中 国 第 一 历 史 档 案 馆 编:《清 代 军 机
处电报档汇编》第 1 册,第 53、
55 页。
⑦ 《致总署》(光绪十年九月二十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4 册,第 353 页。
⑧ 《致总署》(光绪十年九月三十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5 册,第 636~641 页。
· 36 ·

日,廷旨电寄张之洞等人,严责以援台事宜久未奉复。张之洞在复电中不无辩白称“台事甚急,昼夜忧
愤”① 。而在私人的电文往来中,张之洞表达了其真实想 法。 十 月二十三日,针 对 张 之 洞 焦 愤 情 况,张
佩纶来电劝告,认为张之洞秘密援 台 力 所 不 能,言 外 非 大 舰 队、内 非 联 络 士 民 不 可 渡 台,似 宜 设 法 上
复,知难而退,不必台越兼顾,劳费两穷。对此,张之洞向其表明心迹:“援台极知艰难,中旨敦促,不得
不竭力冒险为之。”② 反映了张之洞敏 锐 的 政 治 嗅 觉。 尽 管 援 台 艰 巨,但 张 之 洞 的 秘 密 援 助 一 直 到 中
法停战。经数次潜运,张之洞已将部分军火运至台湾。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张之洞准备毛瑟枪二
千枝、新林明敦枪千枝、子弹二百万颗,及枪炮火药、炸 药等,再 次 委 员 分 解 至 泉 州、厦 门、汕 头 一 带 潜
渡 ③ 。但其后中法停战,二十二日朝旨电寄沿海、滇、桂各 督抚 中法 归和,越南 宣 光 以 东 及 台湾 三 月 初
一日停战,宣光以西三月十一日停战。三月初三日,为避免节 外 生 枝,总 署 电 令 张 之 洞 停 运 军 火 前 往
台湾 ④ 。对此,张之洞于十一、十三日电 寄 总 署,力 争 和 约 不 可 恃,认 为 法 人 未 退 澎 湖,且 运 台 各 件 在
停战前已起运至闽粤一带,请继续将饷械运台。总署复电不 免 透 露 不 满,称 张 之 洞 所 寄 两 电 已 转 奏,
对其警告道:“所云若漏痕迹,恐有违言,希慎密酌办。”因得总 署 警 告,张 之 洞 只 好 电 寄 闽 粤 秘 密 转 运
委员暂停军火运台,等中法和约 议 定 再 运 ⑤ 。 四 月 二 十 七 日,《中 法 越 南 条 约》在 京 正 式 画 押,张 之 洞
当日即电泉、厦、汕一带委员“所有 运 台 各 件,即 雇 轮 开 行。”⑥ 其 后 法 军 相 继 于 五 月 初 九 日、六 月 十 一
日退还基隆、澎湖,张之洞对台湾的饷械转运至此方 才结 束。据 刘 铭 传 统 计,光 绪 十 一 年 三 月 以 后 张
之洞委员陆续解交台湾饷银十余万、后膛枪三千枝,为众督抚中仅有,称赞其“尤见始终如一”⑦ 。

二 中法战时张之洞与台湾文报往来

中法战时,台湾与大陆并无电报相连,文报往来尤为困难。其时张之洞可从总署、驻外使臣、南北
洋、委员、报纸等多途径获取台湾相关信息,但获知真实情况及支援饷银,均须与台湾直接联络。虽然
法国一度封锁台湾,但在整个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仍能 与台湾 防 务 督 办 刘 铭 传、台 湾 道 刘 璈 等 人 保
持文报往来,其委员和坐探发挥了关键作用。
光绪十年六月十八、十九日,张之洞连得南北洋来电,确 悉 基 隆 之 役 发 生,但 尚 不 清 楚 具 体 情 形,
直至二十三日,张之洞得曾国荃转寄之福建提督彭楚 汉电 报,方知基隆 具体 战况 ⑧ 。 清 廷方面 亦至十
八日方得悉基隆发生战事,可见台湾文报之迟滞。为解决台湾 文 报 问 题,张 之 洞 曾 屡 次 电 寄 李 鸿 章,
希望其力促架设台湾至大陆电报线 ⑨ 。然而架设海线花费巨大,李鸿章复电表示为难,此事遂无果。
台湾战事初起时,张之洞与台湾的文报往来,主要通过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彭楚汉,字纪南,湖
南武童,早年投效湘军统带长江水师,同治十三年(
1874 年)任福 建水 师提督,驻 扎厦 门。 前 丹 麦 大北
电报公司私设沪港水线,并在厦门鼓浪屿引线上岸,光 绪九年厦 门 电 报 局 与 大 北 电 报 公 司 定 议 合 作,
共用水陆线。厦门设立文报局,通过“电报—船只”方式与台 湾 进 行 文 报 往 来。 张 之 洞 接 曾 国 荃 二 十
三日转寄之电报后,对彭楚汉引起关注,当日其致电张佩纶询 问诸事,其中询 及“彭 楚 汉 何 如?”1
0张 之

洞与彭楚汉直接电报联络应在马 江 战 后,其 时 法 舰 在 福 建 出 口 去 向 不 明,张 之 洞 颇 担 忧 法 舰 进 攻 广

① 《电寄档·一七七》(光绪十年九月 十 八 日),中 国 第 一 历 史 档 案 馆 编:《清 代 军 机 处 电 报 档 汇 编》第 1 册,第 68 页;《致 总 署 》


(光绪十年九月二十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4 册,第 353 页。
② 《致粤督张》(光绪十年十月二十三日),张佩纶:《涧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1 页;《致 福 州 船 政 张 大 臣》
(光绪十年十月初七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5 册,第 650~651 页。
③ 《致总署》(光绪十一年三月十一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4 册,第 373 页。
④ 《总署来电》(光绪十一年三月初三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54 册,第 489 页。
⑤ 《发两广总督张之洞电》(光绪十一年三月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 档 汇 编》第 4 册,第 519 页;《致
汕头陈牧马鸿图》(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一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7 册,第 316 页。
⑥ 《致泉州汕头厦门》(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38 册,第 136 页。
⑦ 刘铭传:《奏奖道员邵友濂龚照瑗片》,《刘壮肃公奏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20 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8 年版,第 607 页。
⑧ 《曾制军陈许钦使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北洋来电》(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南洋来电》(光 绪 十 年 六 月 二 十 三 日),
《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4021、
4033、
4097 页。按,《南洋来电》原档标注时间为二十四日,今依韵目修改。
⑨ 《致天津李中堂电》(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二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5 册,第 468 页。
1
0 《寄福建会办张》(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4093 页。
· 37 ·

东,彭楚汉复电称法舰有赴香港修 理 之 说 ① 。 目 前 所 见 张 之 洞 与 刘 铭 传 最 早 的 电 报 往 来 即 由 彭 楚 汉
转寄。七月十六日,刘铭传致电张之洞,希望其示以近日 越 南 情 形,并 言 基 隆 外 停 泊 法 舰 三 艘。 张 之
洞复电告知越南及香港情形,并询问广东首批济台饷械是否 到达 及台湾 战 况 ② ,标 志 着张 之 洞 与 台湾
建立联络。台湾封口前,张、刘间 直 接 往 来 电 报 约 有 十 封,均 由 彭 楚 汉 收 发,然 后 以 船 只 往 来 厦、淡。
此外,彭楚汉曾为广东钦差大臣彭玉麟下属,因此刘璈等将领的信件,彭楚汉时有抄递。九月初四、初
五、初六日,淡水、台南分别有轮船进入厦门,彭楚汉接到 刘 铭 传、刘 璈、提 督 孙 开 华 来 信,随 即 抄 呈 彭
玉麟。刘铭传信中谈及八月二十日后基隆、淡水无战事,但河口外有法舰游弋。刘璈与孙开华之信则
痛斥刘铭传第二次基隆之役中 失 守 基 隆,并 言 基 隆 可 复 ③ 。 张 之 洞 借 此 亦 与 刘 璈 取 得 联 系。 由 此 可
以推断,张之洞从彭楚汉致彭玉麟的禀文中,得知台湾湘淮之争与二刘矛盾。
全台封口后,厦门文报困难,台湾文报主要由泉州所获。九月十一、十二日,张之洞分别电函刘铭
传、刘璈,商守台、汇款、济械、通信等法,均请彭楚汉重价雇渔船夜渡新竹、鹿港,然而彭楚汉二十一日
来电仍称二刘函电“无从寄去”,直 至 十 一 月 初 五 日 张 之 洞 方 得 刘 铭 传 复 电 ④ 。 厦 门 虽 仍 偶 得 台 湾 文
电,但究属迟滞,为解决大陆与台湾的文报往来,刘璈在鹿港、泉州两处设立道济公栈,委员经理,以小
船暗渡,此后张之洞所得台湾电报多由泉州所获,通过苏浙闽粤电报线寄达。苏浙闽粤电报线于光绪
十年春夏之交开通,该线闽粤段经过福州、泉州、广州等地,泉州所收台湾文报,或直接电寄广州,或由
福州转寄。如十一月十九日,福州转寄刘铭传致闽浙总督杨昌濬电,称法添兵添船,台北危机,请设法
调二三千劲旅由台南上岸,商南北洋以兵船护送。十二 月初 四 日,泉 州 转 刘 铭 传 寄 张 之 洞 电,请 张 之
洞速调吴宏洛部来台 ⑤ 。张之洞还利用秘密转运人员传递 刘铭传、刘 璈书信。 目 前所 见,张 之 洞 曾 派
云骑尉白维桢赴台,光绪十年十月十七日取得刘铭传 手书 后回 粤 ⑥ 。 十一 月 初 八 日,张 之洞 寄 刘铭 传
信,告知汇款与军火转运方法,并越 南 各 军 战 况,此 信 随 香 港 洋 商 汇 银 票 一 并 寄 达 ⑦ 。 十 二 月 广 东 解
饷委员林国祥、洋人渣永顺谒见刘璈,并将张之洞约定旗语、挂灯暗号单交与刘璈 ⑧ 。如此等等。
为便于在台搜集信息,张之洞于九月后先后派遣坐探赴刘铭传、刘璈处,向其禀报台湾具体情形,
并负责转递文报。前述秘密转运人员,同时兼有侦探职责。在林国祥札文中,张之洞命其俟领到收款
回文,即赴台北刘铭传、福建陆路提督、台湾镇暨各统领行营、台 北 府 等 处 详 询 近 日 军 情,随 往 基 隆 就
近侦探敌踪,迅速回粤禀复 ⑨ 。但这些 为 临 时 性 的 任 务。 目 前 所 见,张 之 洞 派 遣 在 台 南、台 北 常 驻 坐
探有徐赞彪、钱湘南、张贵文等人。徐赞彪,四川人,广 东 记 名 总 兵,刘 铭 传 旧 部。 钱 湘 南,县 丞 衔,张
之洞督粤时期屡派为委员。张贵文,副将衔,湘军旧部。上文 所 述,九 月 间 张 之 洞 访 求 得 湘 淮 及 熟 悉
0。 徐 赞 彪 于 十 一 月 二 十 六
台事将弁十余人潜渡台湾,其中 张 之 洞 札 派 淮 军 旧 部 徐 赞 彪“赴 台 坐 探”1
日抵台南,与随同入台将弁一起由刘璈派往刘铭传处效力,钱湘南、张贵文留于台南差委。钱、张二人
前蒙张之洞札委随徐赞彪入台,先 于 徐 赞 彪 潜 渡 台 湾,并 于 二 十 三 日 会 同 将 台 湾 南 北 情 形 禀 告 张 之
洞 1 。十二月初,张贵文被刘璈派往恒春驻守,台北、台南各禀文此后皆由钱湘南递交张之洞。

① 《厦门复电》(光绪十年七月十一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53 册,第 117 页。


② 《厦门来电》(光绪十年七月二十一日)、《致台湾刘省帅》(光 绪 十 年 七 月 二 十 四 日),虞 和 平 主 编:《近 代 史 所 藏 清 代 名 人 稿 本
抄本》第 2 辑第 53、
25 册,第 137、
572~573 页。
③ 《门生楚汉禀》(光绪十一年)、《台湾刘道报沪尾 战 胜 及 基 隆 可 复 书 》(时 间 不 详 )、《愚 弟 孙 致 纪 南 》(光 绪 十 年 九 月 初 六 日 ),
《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879~881、
897~899、
1055~1056 页。
④ 《致淡水刘爵帅厦门彭军门转寄》(光 绪 十 年 九 月 十 一 日),赵 德 馨 主 编:《张 之 洞 全 集》第 7 册,第 280~281 页;《寄 彭 提 督 》
(光绪十年九月十三日)、《彭提督来电》(光绪十年九月二十一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367、
5479 页。
⑤ 《福州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九日)、《刘爵帅来电》(光 绪 十 年 十 二 月 初 四 日),虞 和 平 主 编:《近 代 史 所 藏 清 代 名 人 稿 本 抄
本》第 2 辑第 53 册,第 292、
299~300 页。
⑥ 《寄总署》(光绪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573 页。
⑦ 《致刘省帅》(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八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12 册,第 42 页。
⑧ 《密饬援台机宜札》(光绪十年十二月十三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7107~7109 页。
⑨ 《札林都司国祥密解台饷兼侦探》(光绪十年十月初八日),《督 广 咨 札》,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藏 (本 文 所 用 档 案,如
非特别标注,均出自该处,下文不再一一标注),档号:甲 182 196。
1
0 《札杨守玉书赴闽侦探密运济台军火》(光绪十年九月二十四日),《督广咨札》,档号:甲 182 196。
1 《贵文、湘南禀张之洞》(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张之洞存札》,档号:甲 182 485。
· 38 ·

台湾停战后,大陆与台湾的文报往来恢复,张之洞 在 台 坐 探 先 后 撤 回。 光 绪 十 一 年 三 月 十 三 日,
杨昌濬转厦门所得刘铭传来电,称台湾初一停战“开口”,初三停战基隆,民情欢欣,洋款可直接由厦门
洋商轮解往。二十二日,彭楚汉来电 言 淡 水、厦 门 间 商 轮 已 往 来 不 阻 ① 。 因 淡 水、厦 门 间 文 报 往 来 恢
复,战时所设道济公栈被裁撤。十四日,钱湘南禀请张之洞撤销坐探差使,但因澎湖仍为法军所据,被
张之洞拒绝。目前所见,四月初三日,钱湘南上张之洞 一禀,该 禀 文 称 因 和 议 未 定,台 湾 照 常 戒 备,并
报告台湾、澎湖法兵情况;台湾军饷艰难,绅富抗捐,刘 璈出 示 告 示 暂 于 三 月 停 捐,撤 营 以 苏 民 困。 直
至八月初一日,钱湘南仍由台南发来禀文,内容为声明为何拒 收张 之洞给 予 的八 十两 办 公费 用 ② 。 钱
湘南等人撤差之札文暂未发现,但其后钱湘南已回到广东,而张之洞于九月奏言记名总兵徐赞彪台防
事竣回粤 ③ 。由此可以推测,中法战时广东潜渡台湾的坐探应于光绪十一年八九月间撤回。

三 沪港对台情报搜集与转运

上海、香港华洋交集,洋行、报馆、领事馆林立,消息往来和武器转运较灵便。中法战时,张之洞在
沪、港两地安排相关人员,这些人员大多非张之洞专门札派的委员,然常有关于台湾的重要信息提供。
依靠沪、港人员,张之洞得以搜集台湾情报,对台进行汇款和饷械运解。
中法战前,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即在上海安排相关人员,为其提供中法越南交涉信息。目前所见
有邵友濂、恽宝善、盛宣怀三人。邵友濂,字筱春,浙 江 余 姚 人,时 任 苏 松 太 道。 恽 宝 善,字 伯 阳,江 苏
阳湖人,监生,曾任山西朔平府 经 历,署 石 楼 等 县 知 县。 张 之 洞 调 署 两 广 总 督 后,通 过 上 海 与 广 州 电
报,继续与邵友濂等人 联 络。 马 江 之 战 前 一 天 中 午,邵 友 濂 发 电 告 知 张 之 洞,法 国 驻 华 公 使 谢 满 禄

ComteRobertdeSema
llé)下旗出京,驻法公使李凤苞被 告 知 离 法,并 言“梅(按,法 国 驻 上 海 领 事 李
梅 Lema
ire)私语法廷决不空手而罢”。开战次日,张之洞收到邵 友濂、恽宝善 来 电,被 告 知福 州开 仗,
福建水师战船七艘全部被击沉 ④ 。可 见 上 海 情 报 的 迅 捷 和 重 要 性。 邵 友 濂、恽 宝 善 给 张 之 洞 传 递 的
情报,也包括台湾的消息。光绪十年八月十四日,邵友濂、恽宝善相继来电,称原在马祖的法舰大队出
口,前往台湾。十七日张之洞致 电 邵 友 濂 询 问 第 二 次 基 隆 之 役 情 况。 淡 水 之 役 后,张 之 洞 再 电 邵 友
濂,令速示淡水、基隆消息 ⑤ 。其后邵友 濂、恽 宝 善 就 基 隆 与 淡 水 的 战 况、法 舰 在 台 湾 动 向、南 洋 援 台
举动与张之洞进行反复电报往来。然而上海的情报多由报馆、领事等转告,因此也有不确之处。如二
十六日,张之洞电询邵友濂,称据刘铭传二十三日电台局危迫,邵前报告言十七日基隆大胜有何依据?
九月二十八日,恽宝善来电称《字林西报》接厦门 消息,淡 水被法 攻 据。 对 此,张 之 洞 直 接 在 该 电 报 上
批语“不确”。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 八 日,张 之 洞 致 电 恽 宝 善,称 二 月 十 八 日 法 攻 淡 水 消 息 恐 不 确 ⑥ 。
尽管如此,张之洞对上海情报依旧相当重视,其曾寄电邵友濂言“请饬恽令有要闻须发电”⑦ 。
香港开埠较早,邻近广东省城,且为法舰停靠、修理、物资补充中转站,除临时札派的委员外,何献
墀、罗寿嵩二人在香港为张之洞提供中法战事的重要信息。何献墀,字崑山,广东南海人,在香港充任
安泰公司经理,拥有候补道衔。罗寿嵩,汇丰银行买办,候补道衔。光绪十年,广东布政使龚易图在港
购买洋炮,同时打探法船有无自西贡赴闽的消息,六月 初七日,龚 易 图 禀 告 张 之 洞 从 何 献 墀 处 所 得 的
相关消息,同时录呈何献墀的来电,由此张之洞与何献墀结识 ⑧ 。 目前所 见何 献 墀 与 张 之 洞 的 第 一 封

① 《杨制台来电》(光绪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彭提督来电》(光 绪 十 一 年 三 月 二 十 二 日),虞 和 平 主 编:《近 代 史 所 藏 清 代 名 人 稿


本抄本》第 2 辑第 54 册,第 583、
13 页。
② 《湘南禀张之洞》(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三日),《张之洞存札》,档号:甲 182-485;《侦探台湾委员县丞衔钱湘南禀》(光绪十一 年
八月初一日到),《广东广西各知府禀文》,档号:甲 182 360。
③ 《请留武员差遣补用片》,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1 册,第 333 页。
④ 《上海邵道来电》(光绪十年七月初二日)、《上海恽令宝善来电》(光绪十年七月初四日)、《上海邵道来 电》(光 绪 十 年 七 月 初 四
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4237、
4277、
4277~4278 页。
⑤ 《上海恽令来电》(光绪十年八月十四日)、《上海 邵 道 来 电 》(光 绪 十 年 八 月 十 四 日 )、《寄 上 海 道 邵 》(光 绪 十 年 八 月 十 七 日 )、
《寄上海道邵》(光绪十年八月二十四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4961、
4963、
4999、
5091 页。
⑥ 《寄上海道邵》(光绪十年八月二十六日),《张文襄公(未 刊)电 稿》,第 5125 页;《上 海 来 电》(光 绪 十 年 九 月 二 十 八 日)、《致 上
海永保栈恽》(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53、
38 册,第 261、
2 页。
⑦ 《寄邵道友濂》(光绪十年八月十二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4921 页。
⑧ 《龚藩司禀》(光绪十年六月初七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1462 页。
· 39 ·

直接通电,是七月初三日何献墀电禀法国进攻福州 ① 。张 之洞 与罗 寿嵩的联系 不 知 起源 何 时,可能 与


汇丰借款有关,现有二人最初的联络材料是委员祁兆熙与罗寿嵩于八月十七日电禀刘铭传克复基隆。
二十四日,张之洞致电二人:“十七克基之说何据?即刻详复。”②
从何献墀、罗寿嵩来电可知,二 人 在 香 港 提 供 的 情 报,如 同 上 海 情 报 一 样,涵 括 诸 多 中 法 战 事 内
容。二人对台最主要的情报搜集工作,是向张之洞 报告越 南、台 湾 法 舰 到 香 港 的 时 间、式 样。 其 时 法
舰在中国沿海往来不定,清廷虽已 基 本 判 断 法 军 目 标 在 台 湾,但 张 之 洞 始 终 担 心 法 舰 进 攻 广 州 或 琼
州,何、罗二人的相关情报有利于其 对 法 舰 的 进 一 步 动 向 作 出 判 断。 如七月二十五日,张之洞致电何
献墀,称其得悉法添兵一千从香港前往基隆,并在港购买小轮船,疑心实为攻粤,要求确探速复。九月十
七日,张之洞致电何、罗,询问法舰“地里暗焚”号向在基隆,为何突然来香港,是否有攻打广州企图 ③ 。
大鹏协副将赖镇边亦由张之洞札派,在港打听法舰动向。赖镇边,号磐石,广东东莞人,咸同时随
其兄转战江南,历任署龙门协副 将、琼 州 镇 总 兵、大 鹏 协 副 将,驻 扎 九 龙 城 寨 长 达 十 三 年。 七 月 十 七
日,张之洞札派赖镇边 密 探 法 舰 在 香 港 的 动 静,当 日,赖 镇 边 电 寄 张 之 洞 八 点 钟 有 法 白 战 船 一 只 来
港 ④ 。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与赖镇边的往来电报有近百 封,最 后一 封电报发 于 光 绪 十一年 四 月 二十
一日,就数量而言不可谓少,内容多为赖镇边发电禀告张之洞法舰动向。其任务似乎仅仅局限于打听
法舰,电报的私密性、重要性不及何献墀、罗寿嵩二人。
除安排人员获取情报,张之洞多次派员于沪港觅雇 洋 船,以 向 台 湾 转 运 饷 械 和 兵 勇。 前 文 所 述,
张之洞首次援台饷械即由香港雇船前往。法封全台后,轮船往来台湾困难,张之洞对台援助主要通过
闽粤小港渔船,但渔船装载量少,大批兵勇难以潜渡,张之 洞冀 以 洋 船 载 兵 渡 台。 因 朝 旨 屡 促 拨 兵 援
台,张之洞等拟以粤勇方恭五营援台,后改以在粤淮 军吴 宏洛 部。 光 绪 十 年 十 月 二 十 一 日,张 之 洞 致
电曾国荃、邵友濂,询问有何雇船之法。次日再电邵友濂,询问能否代雇威利或平安轮船,令赴潮州载
军赴台 ⑤ 。与此同时,张之洞派郑观应 前 往 香 港 秘 密 租 买 洋 船。 中 法 战 争 期 间 郑 观 应 由 钦 差 大 臣 彭
玉麟调往广东,总办湘军营务处事宜。十一月二十一日,郑观应电张之洞,称其已抵达香港,秘密寓居
泰来栈,暗托张廷桢密探渡台轮船 ⑥ 。 据 二 人 往 来 函 电,郑 观 应 在 香 港 曾 与 德 船 威 利、平 安、益 德 利、
得时马,英船布路布地士、海龙,美船占那各船主、行主 接触。 邵 友 濂、郑 观 应 在 沪 港 觅 雇 洋 轮 不 乏 接
近成议之时,但最终并无成效 ⑦ 。
台湾封口后,张之洞在沪港觅雇洋船转运兵械虽 无成 效,然 其 借 助 在 港 商 人,向 台 湾 进 行 了 多 笔
汇款。对台汇款事务张之洞原欲托香港、淡水的汇丰银行完成。九月十二日,张之洞致电驻英公使曾
纪泽,询问能否与英外部商量,重资托台北、淡水英领事 汇 饷通 信。 曾 纪 泽 复 电 请 张 之 洞 派 能 员 到 香
港,与汇丰银行总办商汇台之事,其已请英国局主发电给香港 商量 汇款之 事 ⑧ 。 张 之 洞即 派 罗 寿 嵩等
人前往办理。尽管有曾纪泽在背后协助,但经过两次协商,由 汇 丰 银 行 汇 台 饷 银 事 仍 不 成 功,罗 寿 嵩
不得不来电言“台饷仍未有路,能 汇 再 禀”⑨ 。 因 银 行 汇 款 不 成,十 月 十 七 日,张 之 洞 电 寄 广 东 按 察 使
0 。 光绪 十年十一
沈镕经,称听闻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向人言台饷有汇兑 之法,望 沈镕 经详细 问 明即 办 1
月初四日,张之洞咨照方耀,盛赞其与台商“情谊联络,素足取信”,饬善后局向香港行商挪借洋银三万
元,交方耀汇台。二十六日,张之洞再饬方耀设法汇兑洋银二万元给援台吴鸿源部。接奉张之洞咨文

① 《香港来电》(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4265 页。
② 《寄香港委员祁汇丰洋行罗》(光绪十年八月二十四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097 页。
③ 《寄香港安泰公司何》(光绪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寄汇丰洋行罗》(光绪十年九月十七日)、《寄安泰公 司 何》(光 绪 十 年 九 月 十
七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4615、
5423、
5423 页。
④ 《饬赖协电报在港法船札》(光绪十年七月十七日)、《大鹏协来电》(光绪十年七 月 十 七 日),《张 文 襄 公 (未 刊)电 稿》,第 4501、
4506 页。
⑤ 《致曾制台上海道》(光绪十年十月二十一日),虞和平主 编:《近 代 史 所 藏 清 代 名 人 稿 本 抄 本》第 2 辑 第 26 册,第 1 页;《寄 邵
道》(光绪十年十月二十二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869 页。
⑥ 《香港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332 页。
⑦ 《饬催速筹运台军械札》(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8889~8890 页。
⑧ 《致驻曾钦使》(光绪十年九月十二日)、
《驻英曾钦使来电》(光绪十年九月十四日), 《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357、
5379 页。
⑨ 《香港来电》(光绪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523 页。
1
0 《寄虎门方军门沈臬台》(光绪十年十月十七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787 页。
· 40 ·

后,方耀即派部下前往潮州、汕头、香港询问殷实行商情况,令不论汕头、香港,皆可设法将汇票附搭小
船潜渡台湾 ① 。除令方耀联络港潮商人,张之洞另托 英人 璧德满(
JohnP
itman,又 作 彼 得 曼、卑 文 等)
联系洋商汇兑。璧德满原为英国海军军人,退役后在上海从事商贸,与英国、日本商政人员均有联系,
据张之洞所言,此时其为香港参赞。张之洞与璧德满认识应由龚易图介绍。六月二十二日,龚易图禀
告张之洞从璧德满处所获香港情报,同时称璧德满最 贪财,可 直接 用其打 听 情报 ② 。 璧 德满 醉 心中国
事务,在马江战役发生后,曾上张之洞条陈,经张之洞批示,会同知县张衍鋆秘密前往香港招募水师和
洋弁 ③ 。此后璧德满往来广州、香港间,时有重要情报传递。 九 月三十日,张 之 洞 电寄 总 署 称“汇 银 两
次电由伦敦英商转托港商不允,兹 与 一 洋 人 商 允 以 相 机 汇 兑,俟 取 有 台 湾 收 银 确 据 随 时 照 付”④ 。 电
报中之“洋人”即璧德满。从电文推断,张之洞应在汇丰银行 汇款 无果 后 即 联 络 璧 德 满 从 中 经 理 对 台
汇款事宜。在张之洞的指示下,璧德满向台湾汇洋银五万元,以接济吴鸿源添募土勇 ⑤ 。

四 闽粤秘密援台委员

闽南、粤东一带离台湾较近且港口众多,康熙 收 复 台 湾 后,闽、粤、台 间 商 贸、移 民、偷 渡 频 繁。 中


法战争期间,由于法国的封锁,厦门、香港等沿海大港与基隆、淡 水 轮 船 往 来 受 阻,闽 粤 督 抚 利 用 闽 粤
交界小港潜运兵勇、饷械。张之洞札派委员前往厦门、泉州、汕头、南澳等处,负责秘密转运援台饷械。
厦门是与台湾联络的重要港口,光绪十年九月后,厦门与 淡 水 的 文 报 往 来 虽 受 阻,但 仍 常 有 渔 船
往来,闽浙总督杨昌濬、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其时即 派出 雇船 尝 试 潜 渡 鹿 港、新 竹 等 地。 九 月 二 十 二
日,张之洞已命丁忧知县蔡德芳前往厦门一带秘密布置 ⑥ ,但在 闽活 动的 关键 委员应 为山 西 补 用 知府
杨玉书。杨玉书,四川华阳人,同治十二年分发至山西,张之 洞 抚 晋 时 受 到 赏 识。 光 绪 十 年 九 月 二 十
四日,张之洞札派杨玉书至泉州,秘密雇佣民船,将军火运台,其后杨玉书在厦门、泉州、福州多处联络
沟通 ⑦ 。杨玉书在厦门的主要任务之 一,即 协 助 前 温 州 镇 总 兵 吴 鸿 源 潜 渡 及 为 其 转 运 饷 械。 吴 鸿 源
在闽台一带素有威名,光绪十年七 月 初 一 日,张 之 洞 电 奏 可 否 令 吴 鸿 源 募 勇 援 台 ⑧ 。 八 月 二 十 九 日,
上谕令吴鸿源带勇迅速设法赴台援助,因吴由张之洞奏 请 援 台,其 对 此 事 颇 着 心 思。 九 月 十 三 日,张
之洞致电彭楚汉,询问吴鸿源现在 何 处 ⑨ 。 杨 玉 书 大 约 在 十 月 前 往 厦 门,十 五 日,张 之 洞 电 寄 彭 楚 汉
询问“杨守玉书已见否?现何往?”彭 回 复 杨 已 在 厦 门,但 尚 筹 无 头 绪 1
0 。 二 十 二 日,张之洞致杨玉书
一封密电:“道子已成军否?渠忧无饷,愚能使之有饷,忧无 械,愚 能 使 之 有 械,惟 波 撼 岳 阳 下 句 如 何?
如渠愿往,并有其法,速密示。孝标、孔彰议有端倪,两君能了即听之,不能完卷再分润,不拘各半。”1
“道子”,指唐代画家吴道 子,代 指 吴 鸿 源;“波 撼 岳 阳 下 句”为 “欲 济 无 舟 楫”,指 无 船 渡 台;“孝 标、孔
璋”,分别指南朝梁文人刘峻(字孝标)和建安七子之一的 陈琳(字孔 璋),指 代 另 两 个 秘 密 转 运 委 员 刘
保林及陈占鳌,下文详述。二十四日,杨玉书来电称吴鸿源打 算 只 身 东 渡,吴 希 望 张 之 洞 电 商 南 洋 派
江苏道杨嘉善来厦襄办。张之洞即询吴鸿源只身东渡,如何筹运勇、械?杨嘉善为何人?杨玉书电复
2 。 至 十 一 月 初 五 日,
吴鸿源在台募土勇,广东的接济交 其 三 子 必 能 寄 到 台 湾,并 言 杨 嘉 善 可 用 1 杨玉
书来电称吴鸿源于初三日渡台,请赐后膛枪一千余 枝,派 淮军 宿 将 马 宗 骏 赴 汕 头 督 运。 对 此,张 之 洞

① 《咨水师方提督筹汇台饷》(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四日),《督广咨札》,档号:甲 182 196;《饬解运台湾军饷札》(光绪十年 十 一 月


二十六日)、《方提督咨汇解台饷》(光绪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465、7131~7134 页。
② 《龚藩司禀》,《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1471~1472 页。
③ 《张衍鋆会同璧德满前往香港密办事》(时间不详),《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1153~1156 页。
④ 《致总署》(光绪十年九月三十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5 册,第 636~637 页。
⑤ 《照会吴镇汇解军火》(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九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297~6298 页。
⑥ 《饬蔡令接济台湾札》,《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485~5486 页。
⑦ 《札杨守玉书赴闽侦探密运济台军火》(光绪十年九月二十四日),《督广咨札》,档号:甲 182 196。
⑧ 《致总署》(光绪十年七月初一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 4 册,第 348 页。
⑨ 《致厦门彭军门》(光绪十年九月十三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6 册,第 339 页。
1
0 《寄彭提督》(光绪十年十月十五日)、《彭提督来电》(光绪十年十月十七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755、 5779 页。
1 《致杨守》(光绪十年十月二十二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6 册,第 9 页。
1
2 《厦门来电》(光绪十年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887、
5901~5902 页;《致 杨 守》(光 绪 十 年 十 月
二十五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6 册,第 13~14 页。
· 41 ·

指示汕头秘密转运委员刘保林准马宗骏督运,但另筹精械 ① 。
为解决吴鸿源饷械,十一日张之洞电请福建钦差左宗棠奏拨厦门海关税收汇运吴鸿源,广东助以
精械,然左宗棠电复 厦 门 税 关 支 绌。 对 此,张 之 洞 回 复 表 示 无 奈,望 福 建 筹 得 他 款,拨 给 吴 鸿 源 专
饷 ② 。除了联络福建筹给专饷,十二日 张 之 洞 致 电 总 署,请 将 上 海 新 购 一 千 枝 云 着 士 枪 转 解 吴 鸿 源,
由其三子吴文彬在厦门解运,另外给专饷交叶文澜和 吴文彬解 运,请 饬 左 宗 棠 等 酌 办,以 后 其 仍 当 设
法济以利器 ③ 。朝廷准张之洞所请,叶 文 澜 和 吴 文 彬 即 在 厦 门 为 吴 鸿 源 转 运。 叶 文 澜,厦 门 人,戴 潮
春起义时曾于厦门转运粮饷,其为汇丰银行买办,并有候补道衔。叶文澜于九月十二日已受杨昌濬委
托,负责汇饷之事。十四日,张之洞即电寄彭楚汉,言“厦汇丰洋行候选道叶文澜人甚能,熟台事,祈与
商通信济械之法”④ 。在接朝廷准叶文 澜 负 责 转 运 吴 鸿 源 专 款 之 电 后,光 绪 十 一 年 四 月 十 六 日,张 之
洞令叶文澜速解广东所汇五万元,由 台 北 刘 铭 传 转 交 吴 鸿 源 收,如 吴 鸿 源 已 收 到 之 前 广 东 所 汇 七 万
元,则由刘铭传收取。至二十三日,叶文澜来电称已 派员 由商 轮解 往台 北,交刘 铭 传 验 收 ⑤ 。 吴 文 彬,
字叔南,千总,杨玉书所言之吴鸿源三子。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八日,张之洞电寄彭楚汉,令其速觅吴文
彬。上文张之洞为吴鸿源所请一千枝云着士枪,即由吴文彬转运,并于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四日到达台
湾卑南 ⑥ 。为给吴鸿源继续筹备精械,二月十六日张之洞 札派 云骑 尉白维桢、都 司 马 鸿图 等 管 解 林明
敦枪一千枝、子弹一百万颗及火药、铜 帽 等 军 火 往 厦 门,再 交 吴 文 彬 设 法 转 解 吴 鸿 源 ⑦ 。 然 不 久 中 法
停战,此项济台军火于四月后方抵台湾。以上各饷械均由张之洞札饬杨玉书在厦门负责料理。
张之洞在闽粤一带秘密转运的重要委员另有陈占鳌和刘保林。陈占鳌,广东潮州柘林人,山西候
补道,张之洞在晋时下属。其于光 绪 九 年 被 张 之 洞 派 为 坐 探 往 香 港、广 东 省 城 打 听 中 法 越 南 交 涉 消
息,张之洞督粤后,陈占鳌继续在香港等处活动。刘保林,四 川 华 阳 人,监 生 报 捐 通 判 指 发 广 东 试 用,
历受张之洞重用。光绪十年十月初一日,因杨玉书来 函转运 军 火、协 助 吴 鸿 源 及 方 恭 五 营 渡 台 事 繁,
张之洞于是另札刘保林会办。十七日,刘保林禀告经查 汕头 潜 运 较 易,张 之 洞 遂 秘 札 刘 保 林、陈 占 鳌
驻汕头办理台湾转运 ⑧ 。十一月初二日,张之洞电刘保林,询问日来布置是 否有 眉 目 ⑨ 。 刘 保林、陈 占
鳌往来汕头、南澳间,一面在汕头与张之洞保持电报联络,一面赴南澳负责秘密转运。二十二日,刘保
林再次发来电报,称其昨日已回汕头,已将军火分作两 批全数运 抵铜 山(即 今 漳 州 东 山 岛),等 顺 风 即
0 。而在此前,
行渡台 1 张之洞派广东从九张锡藩另管解军 火赴 汕头,二十 四日,张 之 洞 电 寄 刘 保林,称
张锡藩先一步到达汕头,由柘林潜运军火,令其速查明情况。刘保林电复张锡藩十月二十六日到达汕
头,军火在柘林请人代押 1 。通过小船潜渡,经南澳、柘林、铜山 等闽粤 交界小 港,刘保林、陈 占 鳌 共 负
责完成三批军火秘密转运,分别于十二月十一日、十二月初五日、十二月初七日到达台湾,统计前膛大
吉洋枪二千枝、枪炮药十万磅、铜帽百万。
三批军火转运完成后,光绪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张之洞札 派 从 九 宋 諴 等 人 管 解 军 火 运 汕,由 陈 占

① 《杨守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五日)、《寄 汕 头 委 员 刘 通 判》(光 绪 十 年 十 一 月 初 九 日 ),《张 文 襄 公 (未 刊 )电 稿 》,第 6035、


6119 页。
② 《致左中堂》 (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一日)、《致福州左中堂杨 制 军》(光 绪 十 年 十 一 月 十 七 日),虞 和 平 主 编:《近 代 史 所 藏 清 代 名
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6 册,第 52~53、
72 页;《左相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五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211 页。
③ 《致总署》(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二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26 册,第 59~62 页。
④ 《寄彭提督》(光绪十年九月十四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383 页。
⑤ 《致厦门汇丰洋行叶道台文澜》(光绪十一年四月十六日),虞 和 平 主 编:《近 代 史 所 藏 清 代 名 人 稿 本 抄 本》第 2 辑 第 38 册,第
96 页;《叶道来电》(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10431 页。
⑥ 《寄厦门彭提督》 (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八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105 页。
⑦ 《密饬拨解济台军火札》 (光绪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8752 页。
⑧ 《札刘倅保林会办台湾侦探接济》(光绪十年十 月 初 一 日 )、《密 札 派 员 驻 汕 办 理 台 湾 转 运 》(光 绪 十 年 十 月 十 七 日 ),《督 广 咨
札》,档号:甲 182 196。
⑨ 《寄汕头电报局廖通判刘保林》(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二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5977 页。
1
0 《汕头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331 页。
1 《寄汕头电局通判刘》(光绪 十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四 日 )、《汕 头 来 电 》(光 绪 十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五 日 ),《张 文 襄 公 (未 刊 )电 稿 》,第
6411、
6451 页。
· 42 ·

鳌设法觅船潜运刘铭传,又令盐大使陈天佑、知县段鸿举等管解毛瑟枪二千枝、子弹一万颗,设法觅船
解赴台湾 ① 。正当陈占鳌筹划军火潜运 时,三 月 初 一 日 台 湾 停 战,沿 海 与 台 湾 的 轮 船 往 来 恢 复,初 八
日陈占鳌致电张之洞,称得东转运局电,宋諴等人管解军火由省河阿美轮船解台,毋庸运汕转解,是以
终止 ② 。三月初三日,清廷下令停运军 火 渡 台,闽 粤 一 带 军 火 转 运 暂 停。 二 十 一 日 马 鸿 图、张 锡 藩 等
管解军火至汕头,陈占鳌等来电称有民船肯往台湾,询 问马鸿图 等 所 解 军 火 是 否 转 运,张 之 洞 对 此 指
示:“有旨停运渡台,军火暂勿运,稍 候 之。 和 约 成 则 运,款 局 败 亦 运。”③ 其 他 转 运 军 火 情 况 相 似。 如
四月十九日,段鸿举来电称其于 十 三 日 到 达 泉 州,等 待 顺 风 渡 台。 张 之 洞 复 电 运 台 各 件 有 旨 不 能 起
解,候示再运 ④ 。至二十七日,张之洞发电 杨 光 铨、陈 天 佑、陈 占 鳌、彭 楚 汉、叶 文 澜,称 中 法 详 约 已 画
押,法舰停止巡查,所有运台各件即雇轮船开行,较民船妥速 ⑤ 。
杨玉书、刘保林、陈占鳌另曾料理方恭五营渡台和试办对台汇款。方恭五营原为马江战前张之洞
援闽之粤军,马江战后闽浙总督杨昌濬、钦差大臣左宗棠各带湘军来闽,福建大军云集,且朝廷屡促广
东派军援台,张之洞遂与左宗棠等商量以此五营援台,拟令至 泉、厦、南 澳 一 带 设 法 渡 台,杨 玉 书 前 往
福州面见左宗棠等具体磋商。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张之洞电询杨玉书谒见福建当道情形,告知其
方恭五营在福州径渡台湾,请其转告方恭之弟福建候补道方勋 照料 ⑥ 。 然因 潮 勇 思 归,且沪 港 雇轮 不
顺,张之洞电商福建当道饬方恭各营回汕,打算从汕 头或 南澳 暗 渡。 方 恭 五 营 到 汕 后,张 之 洞 数 电 刘
保林在汕头负责料理,并密查弁勇 情 形,分 别 明 晰 禀 告 ⑦ 。 刘 保 林 在 汕 头 遵 行 照 办,然 因 刘 铭 传 不 愿
粤军援台,十二月二十九日,张之洞札派方沿统带五营 弁勇 前往 钦 州 驻 守 广 西 各 军 后 路,并 派 刘 保 林
经理该军营务,一同赴钦 ⑧ 。潮勇援台 之 议 遂 无 果。 对 台 汇 款 方 面,张 之 洞 曾 札 饬 刘 保 林、陈 占 鳌 在
汕头负责对台汇款事宜,先行试办一万两。据陈占鳌来电,其于光绪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将汇票附船前
往台湾 ⑨ 。此后中法停战,未见陈占鳌在汕头其他汇款行为。
中法画押后,杨玉书由闽旋粤,陈占鳌被张之洞派往肇庆、梧州等处清查关税,加之前已派往钦州
的刘保林,三人在闽粤一带小口秘密转运的任务至 此完 成。因 转 运 得 力,战 后 三 人 各 得 张 之 洞 保 奏,
并再次委派参与中法勘界、整顿厘金、琼州开发等事,为张之洞督粤时期倚任的委员。

五 余 论

台湾作为东南海防重镇,在中法战争中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北黎冲突”后,法国希图在中国
沿海占据一地作为谈判筹码,南北洋、福建、广东各海 口皆是 其目 标,最 终 法 国 选 择 台 湾 作 为“最 良 好
0 。 时 法 国 本 欲 短 暂 攻 据 台 湾,
的、选择最适当的、最容易守的、守 起 来 又 是 最 不 费 钱 的 担 保 品”1 但由
于大陆的援助和台湾军民的抵抗,法国费时耗兵于攻打 基 隆、淡 水。 质 言 之,台 湾 对 东 南 沿 海 及 越 南
法军起到重要牵制作用。从中法战争中台湾的战略地位而言,张之洞援台与战事走向有着紧密联系。
在援台各督抚中,张之洞是较积极的一位。战争期间 张之洞 苦 心 竭 力,通 过 联 络 各 方 人 员、札 派 委 员
等方式,获取台湾文报与对台秘密转运,有力地支持 了台湾 抗法,诚 如 刘 铭 传 所 言:“(拯 台 湾 孤 危)实

① 《密饬拨解台军火札》(光绪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8751~8753 页。
② 《陈牧来电》(光绪十一年三月初八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54 册,第 528 页。
③ 《陈牧张令来电》(光绪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虞和平主 编:《近 代 史 所 藏 清 代 名 人 稿 本 抄 本》第 2 辑 第 55 册,第 6 页;《寄 陈
牧占鳌马都司鸿图》(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二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10001 页。
④ 《解台饷委员来电》(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五日)、《致泉州广 东 委 员 段 鸿 举 杨 光 铨》(光 绪 十 一 年 四 月 十 九 日),虞 和 平 主 编:《近
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55、
26 册,第 248、
504 页。
⑤ 《致泉州厦门》(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38 册,第 136 页。
⑥ 《寄候补府杨》(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263 页。
⑦ 《寄汕头通判刘游击方》(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二十九日)、《寄汕头通判刘》(光绪十年十一月二 十 九 日),《张 文 襄 公(未
刊)电稿》,第 6516、
6565~6566、
6566 页。
⑧ 《札委方游击刘倅派队赴钦》(光绪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督广咨札》,档号:甲 182 196。
⑨ 《札陈牧占鳌汇济台饷》(光绪十一年正月十九日),《督广咨札》,档号:甲 182 196;《汕头来电》(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七 日),虞
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54 册,第 229 页。
1
0 罗亚尔:《中法海战》,邵循正等编:《中法战争》第 3 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539 页。
· 43 ·

由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设法济援,不 遗 余 力,惟 当 敌 船 环 扰、危 急 路 穷 之 际 运 械、送 信、兑 银。”① 张


之洞积极的援台举措,使台湾得以牵制法国兵力,终以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争的局势。
张之洞苦心援台对其仕途尤有关键影响。张之洞前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张佩纶、陈宝琛等“清流”
围绕越南交涉问题内外呼应,奏请对法作战。光绪十年三月后,“清流”纷纷直接参与中法战事。上海
谈判破裂、马江之战惨败,为“清 流”的 前 景 蒙 上 阴 影。 前 文 言 及,张 之 洞 出 于 政 治 嗅 觉,对 台 援 助 积
极,因此张之洞屡获醇亲王奕譞及总署赞赏,奕譞曾致军机处函言:“顷阅香涛两电,其探甚详,其论甚
当,一片诚悃,似驾乎各固吾圉诸公之上;宜有奖谕,并择善立办,希诸 位裁度。”② 所 谓“两 电”,指光 绪
十年九月三十日张之洞致总署电,一言争越救台以振全局,请准广东,再向汇丰银行借一百万两;一言
对台汇银、转运军火,已派人至闽粤 交 界 一 带 潜 运,及 报 告 香 港、越 南 各 消 息 ③ 。 十 一 月 十 三 日,因 张
之洞为吴鸿源筹运饷械,总署再 次 来 电 嘉 许:“张 之 洞 屡 济 台 军 可 嘉。”④ 可 以 说 对 台、越 援 助,为 张 之
洞赢取了一定的政治退路。十二月十二日,军机大臣、大学士 会 同 刑 部 定 议 唐 炯、徐 延 旭 北 宁 贲 军 一
案,在奕譞与议下,此前保举徐、唐的“清流”各得处罚 却境 遇不一:张 佩 纶 连 带 马 江 战 败 之 责,革 职 回
京查办,陈宝琛交部严加议处,旋议张佩纶从重发往军台效力,陈宝琛降五级调用,“清流”领袖李鸿藻
于“甲申易枢”已获降级处分退出军机处,而张之洞因“征兵筹饷,颇著勤劳”,从宽交部察议,仅降一级
留任。所言“征兵筹饷,颇著勤劳”,即指为越南和台湾 筹 运饷 械 的 功 劳。 张 佩 纶、陈 宝 琛 自 是 仕 途 乖
蹇,张之洞却得以留于东南总督任上,日后逐步成长为全国瞩目的地方督抚。

收稿日期 2022—07—01
100101。
作者刘青峰,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nte
lli
genc
eOb
tai
ned,
andEqu
ipmen
tCo
lle
cte
dandTr
ans
por
ted:
ZhangZh
idong’

Me
asu
rest
oAs
sis
tTa
iwanDu
ringt
heS
ino-Fr
ench Wa


iu Qi
ngf
eng

Ab
str
act:
Dur
ingt
heS
ino-Fr r,
ench Wa t
heFr
encha
rmya
tta
cked Ta
iwan wi
tht
hei
nten
ti f“
ono t
aki
ngt
het
err
ito
rya


hec
oll
ate
ral”.
Duet iwan’
oTa sis
ola
tionf
romt
he ma
inand,
l the Qi
nggove
rnmen
trepe
ated
lyo
rde
redc
oas
talv
ice
roy

andgove
rno
rst
oas
sis
tTa
iwan.Att
ha ime,
tt ZhangZh
idong,
vic
eroyo
fLangguang,wa
i sac
tivei
nas
sis
ting Ta
iwan.
Wi
tht
hechangeo
fthewa
rsi
tua
tion,
hec
ons
tan
tlyad
jus
tedh
iss
tra
tegyo
fas
sis
ti iwan,
ngTa whi
chr
efl
ect
shi
sre
levan

po
lit
ica
ljudgmen
tsandi
nte
res
ts.
Rel
yingonpe
opl
efr i,
om Shangha Hong KongandFu
jian,
ZhangZh
idonge
stab
lished

ont
actwi
t iwan,
h Ta obt
ainedi
nte
ll
i e,
genc t
ranspo
rted we
aponsands
old
ies,
r andt
rans
fer
red moneyt
o Ta
iwan.Af
ter
Ta
iwan wa
sbl
ockadedby Fr
ench wa
rsh
ips,
Zhang Zh
idongs
entsp
iest
o Ta
iwanands
ecr
etl
ydi
spa
tched We
iyuant

smugg
lea
rmst
o Ta
iwana
tthebo
rde
rbe
twe
en Fu
jianand Guangdong.
ZhangZh
idong’
sas
sis
tanc
edu
ringt
heS
ino-
Fr
ench Wa
rhe
lpedTa
iwanr
esi
stt
heFr
enchagg
res
sionandp
indownt
heFr
enchf
orc
es.
Fina
lly Ch
ine
sea
rmi
es won

hev
ict
or tZhennanguan,
ya whi
chr
eve
rsedt
hes
itua
tiono
ftheS
ino-Fr
ench Wa
r.Asf
ara
sZhangZh
idong’
sof
fic
ial

are
erwa
sconc
erned,
hisa
cti
vea
ssi
stanc
etoTa
iwanand Vi
etnam wont
heapp
rova
lo xuan (
fYi Pri
nceChun)andt
he
Gr
andCounc
il,
whi
chga
inedh
im ac
ert
ainpo
lit
ica
lle
ewayandex
tri
cat
edh
imf
romt
hepo
lit
ica
ldi
lemmaa
fte
rthewa


n Ma
jiang.
Ke
ywo
rds:
Sino-Fr r;
ench Wa ZhangZh
idong;
Taiwan

【责任编校 张秀丽】

① 刘铭传:《奏奖道员邵友濂龚照瑗片》,《刘壮肃公奏议》,第 606 页。
② 《醇亲王奕譞致军机处尺牍》第 18 条,邵循正等编:《中法战争》第 5 册,第 45 页。
③ 《致总署》(光绪十年九月三十日),虞和平主编: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 2 辑第 5、
25 册,第 344~347、
636~641 页。
④ 《总署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十三日),《张文襄公(未刊)电稿》,第 6183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