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植微一 吳安彥

B11613019

中蘇決裂之探討――中共與俄共的
矛盾

吳安彥

摘 要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中共在建國後原本一面倒的政治傾向,逐漸轉變
成與蘇聯交惡的局勢的原因、過程及影響。嘗試從理念、軍事、地緣關
係、先前摩擦等因素分析為何中共及蘇聯身為共產世界最重要的國家會
反目成仇。再分析蘇聯與中共決裂後,會對整個國際情勢造成甚麼影響。

本論文分成六個章節,先以歷史事件的順序進行排序以及分析,第
一章為前言。第二章為國共內戰時期的摩擦,探討中蘇在中共建立前的
一些潛在分裂決裂因素。第三章為蘇聯方面的去史達林化引起中共的不
悅,間接導致中蘇論戰,以及蘇聯對三面紅旗及台海危機的態度。第四
章則著重於珍寶島事件及邊境問題的探討。第五章探討在赫魯雪夫下台
後的趨勢及中美建交以及雙方關係何時逐漸解凍與和解過程及後續影
響。第六章為結語。

關鍵詞:中蘇決裂 去史達林化 台海危機 珍寶島事件 中美建交


2 植微一 吳安彥
B11613019

一、前言
二、中共建立前與國共內戰
三、去史達林化與中共政策
四、珍寶島事件與邊境問題
五、後赫魯雪夫時代與解凍
六、結語

一、前言

中共和蘇聯同時存在的時期是共產主義最輝煌的年代,能夠拉攏第
三世界國家且吸引社會底層的勞工支持,並與資本主義抗衡,但共產主
義的國家往往會遇到有太過理想的「均富」想法,導致常常面臨殘酷的
現實,而無法支撐一個國家及人民的豐衣足食。例如身為共產強權的中
共實行大躍進及人民公社政策,但背後的老大哥卻不支持,而自己執行
的結果也以失敗收場。這樣的狀況也導致了中共與蘇聯的關係明顯的降
溫,更加速了共產國際的瓦解,對共產主義來說,這也是從輝煌轉為落
寞的黑暗時期的開端。

中蘇決裂的起因從一開始國共內戰時期的一些不滿,再到 1950 年代
史達林死後,赫魯雪夫的一系列去史達林化以及對中共當局進行三面紅
旗的批判以及中蘇論戰。而在軍事上中共未經過蘇聯的同意炮擊金門引
發第二次台海危機。一點點地累積造成中蘇逐漸決裂。最後在領土方面
因為位於中蘇邊界的珍寶島歸屬問題而爆發了激烈的珍寶島事件,使中
蘇關係達到冰點,也為共產主義分裂及中美建交埋下種子。
中蘇決裂之探討――中共與俄共的矛盾 3

二、中共建立前與國共內戰

(一)土地革命時期

中共在 1930 年代實施土地革命運動,意思就是利用農工階級的人民發


起武裝暴動,對抗國民政府。但城市的工人暴動幾乎都被國民政府鎮壓,
於是毛澤東決定利用農民發起革命。不過史達林並不認同他的做法。我認
為史達林反對的原因可能是這與當初列寧革命的路線不同,並不符合列寧
主義。毛澤東認為,應由農工階級及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進行革命,由農
村包圍城市。列寧主義的革命是由革命先鋒隊去領導無產階級專政。即便
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中成為中共總書記,史達林依舊不承認毛澤東的地位。
而毛澤東認為,共產國際不了解中國,努力解放中國並不是要把中國交給
莫斯科管理。赫魯雪夫也提到,史達林說毛澤東是「仿造的馬克思主義者」

缺乏國際眼光 。
1

(二) 國共內戰

二戰後,毛澤東準備要發起革命推翻蔣介石,史達林卻不許他們革命,
他說若是打內戰,民族會有毀滅的危險 。蘇聯希望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
2

不要用武力解決問題,而也和國民政府簽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但後來毛
澤東沒有聽從蘇聯的命令,還是打了國共內戰。雖然蘇聯有提供中共軍事
上的協助,但並沒有完全的支持中共,這令毛澤東不太開心。事後毛澤東
覺得當初沒聽蘇聯與國民黨合作的命令,才是革命勝利的關鍵。我也認為
若是當初國共合作,可能會改寫歷史。

1
Khrushchev, Nikita Sergeyevich.,《Khrushchev Remembers: The Last Testment.》
(Boston, Mass.: Little Brown & Company.,1970),頁 462.。
2
楊奎松, 《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店,
1999),頁 191。
4 植微一 吳安彥
B11613019

三、去史達林化與中共政策

(一)三面紅旗與第二次台海危機

三面紅旗為毛澤東為了使中國快速成長,能夠超英趕美,企圖在短期
內始中國變成富強國家的政策。而其中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受到蘇聯
的反對,赫魯雪夫認為公社對蘇聯不合時宜,且反對大躍進中的大煉鋼政
策,最後蘇聯撤走專家,使得毛澤東不滿。我認為這是中蘇正式決裂前的
一個導火線。第二次台海危機則是 1958 年中共在未通知蘇聯的狀況下炮擊
金門,讓赫魯雪夫非常不高興,我認為是他才剛在蘇共二十大宣布他的「和
平共處」政策。這也間接導致在 1959 中印邊界衝突時,蘇聯宣布保持中立,
不支持中共。毛說赫是右傾機會主義,赫說毛是愛鬥的公雞 。我認為上述
3

皆可能是一點點造成中蘇決裂的原因。

(二)去史達林化與中蘇論戰

1953 年史達林去世後,由赫魯雪夫接任其位置,在蘇共二十大的時候
發表去史達林化,目的是為了停止對史達林的個人崇拜以及反對獨裁。這
個動作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引發很大的爭議,也包括中共。中共認為赫魯雪
夫的觀點狹隘。1961 年中共與蘇聯在蘇共二十二大中對去史達林化發生激
烈爭論,中共方認為否定史達林是醜化共產主義運動,讓帝國主義者有可
乘之機,這也是中共最後一次參加蘇共大會。我認為這是中共正式決裂的
開始。毛澤東說他並不認為史達林一貫正確,他對中國革命的錯誤指導是
明顯存在的,但史達林的一生應該是三七開,錯誤三,是次要的,正確七,
是主要的 。由此番言論可以推估毛澤東其實還是肯定史達林對共產國際的
4

3
楊奎松, 《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店,1999),
頁 427。
4
吳冷西, 《十年論戰:1956-1966 中蘇關系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蘇決裂之探討――中共與俄共的矛盾 5

貢獻。然而去史達林化也間接導致了中蘇論戰增加雙方裂痕。

四、珍寶島事件與邊境問題
珍寶島事件是中蘇都宣稱自己擁有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的主權,中共
方面還宣稱蘇聯佔領中共領土,雙方於 1969 年發生大規模的流血衝突。起
因是因為 1860 年中俄北京條約,雙方以烏蘇里江為界,而珍寶島位於烏蘇
里江上,導致主權未定,從 1967-1969 雙方在邊界都有大大小小的爭執。但
在 1969 年 3 月時正式爆發大規模衝突。最後是由中方勝利,實際控制珍寶
島。戰後蘇聯方面曾經打算用核戰頭攻擊中共,並對中共展開軍事報復,
造成一連串的中蘇邊界衝突。我認為珍寶島事件是中蘇關係最緊張的時候,
隨時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又可能造成核戰爭。我認為若是中蘇若是未舉行
機場會談,也就是雙方約定維持邊界現狀、防止武裝衝突等 。中蘇可能會
5

演變成一系列的中俄戰爭

五、後赫魯雪夫時代與解凍

1964 年十月,赫魯雪夫宣布下台,毛澤東趁著十月革命周年派周恩萊
前往蘇聯,意圖搞清楚蘇聯新領導人的政治意向。蘇聯國防部長在招待會
時疑似喝醉,說了「中蘇關係會不佳是因為赫和毛關係不好,我們已經趕
走了赫魯雪夫,你們也應該趕走毛澤東了。」周恩萊立即向當時蘇聯領導
人布里茲涅夫反應並要求道歉 。我認為這件事加深了中蘇之間的嫌隙,使
6

1999),頁 12
5
韓念龍主編, 《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年),頁 126
6
Nicholas Khoo,﹤Breaking the Ring of Encirclement: The Sino-Soviet Rift and
Chinese Policy toward Vietnam, 1964–1968﹥,《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United
6 植微一 吳安彥
B11613019

得看似有機會和好的局面破局。但在打完珍寶島之戰後,中共開始與美國
發展關係,在 1979 年與美國建交,並且實施經濟改革開放,結束一面倒政
策,至此中蘇關係還是很緊張,一直到戈巴契夫訪問中國才打破中蘇之間
的矛盾,使兩國得以不再決裂。

六,結語
蘇聯解體後,中俄關係承接了中蘇關係。近年來中美和中俄關係逐漸
惡化,從美國對中國實施貿易戰,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都大大
加重了中俄及歐美國家的摩擦。我認為這有可能導致中俄關係升溫,因為
他們現在有共同的敵人,且有可能會導致下一次冷戰的發生。

雖然中俄已經不再決裂,但若回到當時,中蘇沒有決裂,而是在各方
面互相支援,互助合作,現在台灣的局勢,甚至是世界的局勢,都可能會有
前所未有的改變,所謂兄弟同心,齊力斷金。共產世界要是能團結,說不定
還真的能與資本主義抗衡,取代資本主義成為世界的主流思想,不過我認
為,即使共產政權強大,若是人民窮困潦倒,終究會有反撲的一天。資本主
義雖說不是完美,但卻是能夠讓國家奠定根基的思想,反觀共產國家並沒
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只能說如果自己團隊起內鬨的話,要如何對抗接踵而
來的強敵呢。我覺得所有事都是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無時無刻的在寫歷
史。你永遠不知道這次的選擇,將如何影響整個局勢,會譜出怎麼樣的歷
史。

States: MIT Press,2010),3-42。


中蘇決裂之探討――中共與俄共的矛盾 7

引用書目

1. Khrushchev, Nikita Serg6.eyevich.,《Khrushchev Remembers: The


Last Testment.》(Boston, Mass.: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0),頁 462.。

2.. 楊奎松,《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
聯書店,1999),頁 191,429。

3. 吳冷西,《十年論戰:1956-1966 中蘇關系回憶錄》(北京:中央文
獻出版社,1999),頁 12

4. 韓念龍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年),頁 126

5. Nicholas Khoo,﹤Breaking the Ring of Encirclement: The Sino-


Soviet Rift and Chinese Policy toward Vietnam, 1964–1968﹥,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United States:MIT Press,2010),
3-4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