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

東西方關係的「低盪 ( 緩和政策

) 」 ( Détente)
• 戰略均勢、戰略三角與美丶蘇的「低盪」
• 越戰和美國實力的下降、蘇聯戰略能力的提升與
接近美國軍力 ( 戰略均勢時代之來臨 )
• 1969 年尼克森的上臺丶「美丶中關係正常化」與
季辛吉戰略三角 ( 美、蘇、中)的設計
• 1972 年戰略性武器限制條約與反彈道飛彈防禦條
約的簽訂:美、蘇低盪關係的高峰
• 西德的新東方政策(德語: Neue Ostpolitik )與
歐洲的和解丶緩和
• 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 (1975) : 歐洲低盪關係的高

越戰和美國實力的下降
• 持續多年的越南戰爭已使美國社會繃緊到了崩潰
的邊緣,並把杜魯門最初在 1947 年宣佈了圍堵
政策以來,逐漸形成的對冷戰外交政策的一致支
持,打得粉碎。
• 尼克森政府不但成為戰後這一代,第一個不得不
在沒有全國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來處理它的外交
政策的政府, 而且面臨著自冷戰以來最大的政治、
經濟與社會的壓力
• 由於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沼,美國經濟在表面繁榮
的背後已呈現衰落的徵兆:自 60 年代中期以後,
美國龐大的戰爭開支使其財政赤字逐年擴大
金本位制的崩潰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金本位制的體系
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在該體系下,各國
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明訂
一盎司黃金價格固定等同於 35 美元。
• 60 和 70 年代發生的數次美元危機使該體系
發生動搖,最終美國總統尼克森於 1971 年
宣佈停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價格兌換。
蘇聯戰略軍事能力的提升
( 戰略均勢時代之來臨 )
• 蘇聯勢力越來越咄咄逼人,美蘇力量發生
了有利於蘇聯的變化。 自 1964 年布里兹
涅夫 (Leonid Brezhnev) 上臺後,蘇聯一方
面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進行
所謂的「和平競賽」,另一方面則大力發
展國防力量
• 到 1960 年代末期,蘇丶美在軍事上已經
逐步形成了某種均勢。
• 美國的戰略優勢是戰後 1950’s,60’s 年代的重要
特徵, 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之前,美國的戰
略核武器無論在質或量上均佔明顯優勢:洲際
導彈數量美蘇對比是 294 枚: 75 枚,潛艇發
射的洲際導彈的比例是 144 枚: 0 枚。
• 但這個優勢到 1960 年代末期已經逐漸結束,美
國停留在自己規定的 1000 枚民兵洲際彈道導
彈、 656 枚北極星潛艇發射彈道導彈和 54 枚
大力神洲際彈道導彈的實力上。
• 到 1969 年,很明顯,蘇聯能發射到美國本土
的導彈的數目,馬上就要等於美國可用來對蘇
聯報復的彈道導彈的數目。
GLOBAL NUCLEAR WEAPONS INVENTORIES, 1945–2010.

Norris R S , Kristensen H M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2010;66:77-83

Copyright © by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尼克森的上臺與季辛吉戰略三角 ( 美、蘇、
中)的設計
• 隨著蘇聯、西歐、日本的崛起和第三世界力量
的日益壯大,深陷越戰泥沼的美國被迫在亞洲
收縮戰略,提出了以「實力」、「談判」和
「夥伴關係」為核心的「尼克森主義」
• 在此思想指導下,尼克森政府開始重新審視美
國的越南政策,提出了「談判」和「越南化」
相結合的雙重策略,使美國最終擺脫了越戰夢
魘, 1973 年撤軍越南
• 1971 年中共入聯合國 , 中、美關係正常化
尼克森主義(關島主義)
• 1969 年 7 月尼克森出訪亞洲時,在關島提出
了美國處理亞洲事務的三個基本原則:
• 第一,美國將遵守它承擔的全部條約義務;
• 第二,如果一個核國家威脅一個同它結盟的國
家的自由,或威脅一個美國認為其生存對它的
安全極關緊要的國家的安全,它將提供保護;
• 第三,如果涉及的是其他類型的侵略,美國將
在接到要求時,根據其條約義務提供軍事和經
濟的援助。 但是,美國將指望直接受到威脅
的國家擔負起為自己的防務提供人力的主要責
任。
• 美國將不再捲入像越南戰爭那樣的戰爭,
並將減少在亞洲承擔的軍事義務,但同時
將以新的形式對這個地區提供經濟和軍事
援助。 這一聲明很快被媒體稱為「關島主
義」( Guam Doctrine ),以後幾經補充
說明,又被正式稱為「尼克森主義」
( Nixon Doctrine )。
• 要解決越戰問題,可能需中共之幫忙
季辛格「均勢外交」
• 季辛格( Henry Kissinger )作為現實主義政治家
梅特涅的忠實信徒,季辛格一直致力於「現實政
治」的研究,認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只能通過所謂
大國間的實力「均勢」才能得以維持,而美國的
外交也只能依靠實力才能得以實施。
• 「均勢外交」理論核心就是在權力平衡 (Balance
of power) 的基礎上,重建國際秩序,以多邊力量
制衡蘇聯擴張,保護美國最大的利益。
•  設計「戰略三角」 ,使美國在華盛頓-莫斯科
-北京的戰略三角三邊關係當中佔據「樞紐」
( pivot )的地位。
中共的考量
• 在六○年代末期以前,中共核武對美、蘇之威
脅程度大致相同,且均甚小的情況下,兩超強
基於核武壟斷所帶來的巨大既得政治利益,將
使兩強具有防止其他核強權出現的共同利益
• 即使因美、蘇兩強之敵意與不信任感,而難以
合作去做預先手術攻擊,但仍可能默許另一超
強個別去完成此工作,此一「默許」本身即具
有重大戰略意義。 (1963-64 的美國及 1969 蘇
聯均曾考慮做此攻擊 )
• 這些多少影響到中共於六○年代後半期對
於美、蘇兩超強均有高度之不信任感,並
對美、蘇之間任何談判及和解跡象,存有
高度之敏感,擔心這是美、蘇可能「勾結
」以對付中共。
• 如部份核禁試條約 (1963) 、核武不擴散條
約 (1968) 及 1969 年 1 月 20 日尼克森就職
日美國同意「戰略性武器限制條約」 (SALT)
談判,雙方開始積極籌備,這些多少都增
加中共關於「美、蘇聯合以對付中共」的
可能戰略顧慮。
• 1968 年 8 月蘇軍入侵捷克,美國未採激烈反應,
似乎默認布里兹涅夫當時所提出的「社會主義國
家主權有限論」
• 1969 年 3 月珍寶島事件的發展,可說更使美國確
信中、蘇共之分裂並非作戲,且難再復合,使美
國不再視中共為蘇聯旗下的一員,改而認為中共
乃一獨立的角色了。

• 1969 年 3 月的珍寶島事件,可能令中共認清自己
實力無法同時反美反蘇
• 林彪在 1969 年 4 月 1 日中共九大的政治報
告上說:「決不可忽略美帝、蘇修發動大
規模侵略戰爭的危險性」,季辛吉認為這
代表中共將美、蘇列為同等的威脅 ( 不是只
對付美國 )
• 1970 年 8 月中共的廬山會議 ( 中共九屆二
中全會 ) 改變對外政策,由認為美、蘇是同
等的威脅,改為認為蘇聯是比美國更大的
威脅 ( 主張和蘇聯合作的林彪權鬥失利,敗
給主張和美國合作的周恩來、鄧小平 )
• 1971 年 7 月季辛格密訪中國, 9 月中共入
聯合國 , 1972 年 2 月尼克森訪中國 , 2 月
28 日發表「上海公報」
• 中、美關係正常化
• 1971 年 9 月林彪不明原因墜機於蒙古喪生
1972 年 (2/28) 上海公報
• 美國聲明:「美國認知 (Acknowledge) 到
臺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主張只有一個中
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
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
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
一前景,它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
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
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
少它在臺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1970 年代初戰略均勢與戰略三角的出現

1, 戰略均勢 ( 平衡 ) 時代之來臨 : 1972 年


「戰略性武器限制條約」的簽訂 ( 美、蘇低
盪關係的高峰,美國實力因越戰而下降 )
2, 中蘇分裂明確化 (1968 年捷克事件及‌「布
里兹涅夫主義」 , 1969 年珍寶島衝突 )
3, 戰略三角的出現 ( 季辛吉的設計 ):1971 年
中共入聯合國 , 中、美關係正常化
( 此時,美國和中共二方,誰較需要對方? )
美、蘇低盪關係的高峰
• 戰略均勢 ( 平衡 ) 時代之來臨 : 1972 年 戰
略性武器限制條約的簽訂
• 「相互保證毀滅」維持的恐怖和平 ( 反彈
道飛彈防禦條約 , 1972)
Strategic Stability:
戰略穩定 ( 嚇阻關係 ) 的邏輯 ( 減少軍備競賽或者行
為體內在的先發制人的動因與需求,從而使得國際體系維持相對穩定的
局面,因此必须维持稳定的军事威慑关系与军力平衡 )
• Anti- Ballistic Missile (ABM)Treaty( 反彈道飛
彈防禦條約 ) (1972 年 )
• SALT I(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1972
年)
• 戰略性武器限制談判 ( 第一階段條約 )
• MAD :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相互保證
摧毁 )
• 恐怖和平 (Peace of Terror)
• Strategic balance: 戰略平衡
• Strategic Parity: 戰略均勢
• Strategic Superiority: 戰略優勢
• Strategic Inferiority: 戰略劣勢
1972 年 SALT I 條約 ( 戰略均勢 )

USA USSR
彈頭數

ICBM 1054 1618


SLBM 710 950
Bomber 531 140
西德的新東方政策
(德語: Neue Ostpolitik )
• 1950 年代西德總理阿德諾 (Adenauer: 1949-1963
基督教民主黨 ) 執行哈爾斯坦主義,堅持西德在
國際上代表整個德國,拒不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的歐洲邊界和東德,除蘇聯外不與任何同東德
建交的國家建立和保持外交關係。此政策使西德
與蘇聯東歐長期對立,
• 1969 年社民黨勃蘭特 (Brandt) 出任總理,放棄哈
爾斯坦主義,正式推行「新東方政策」:與東方
的蘇聯和東歐國家和解丶緩和的政策,且願意承
認東德政府的存在。
• 1969 年 10 月 28 日社民黨總理勃蘭特在政
府聲明中第一次講到「德國存在著兩個國
家」,兩國必須減少對抗,並走向共處以
便走向接近。「藉由接觸來追求改變」
• 主要內容是 :
• 一、承認戰後歐洲各國的現有邊界,改善
與蘇聯和東歐各國的關係。
• 二、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 東德 ) 是一個
獨立的主權國家,表示願意實現兩國關係
的正常化,並表示願意以和平方式謀求國
家統一。
• 具體過程如下:
• 1, 改善與蘇聯的關係, 1970 年與蘇聯簽訂條
約,雙方保證戰後歐洲邊界不可侵犯,保證以
和平手段解決爭端 , 承諾不使用武力威脅和不
使用武力的義務,承認東德與波蘭以奧得—尼
斯河為邊界線
• 2, 改善兩個德國的關係, 1972 年兩個德國簽
署《關於兩國關係基礎的條約》,實現了國家
間的關係正常化, 1973 年兩國同時加入聯合

• 3, 改善與東歐其他國家的關係, 1973 年 12 月
分別與波蘭、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
亞等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 勃蘭特強調兩個德國不是互為外國,不在國際法上承
認東德,兩個德國間是一種特殊的關係。這就是「一
個民族兩個國家」。兩個德國在平等基礎上發展睦鄰
關係,互相尊重各自領土完整和邊界不可侵犯性,在
國際上互不代表對方,相互建交。
• 兩個德國都加人聯合國和兩個德國的使節同駐在一個
第三國。
• 新東方政策制定者們的「通過接觸來改變」的設想 ,
符合蘇聯維持歐洲疆界現狀的願望及利益。 1970 年 8
月,勃蘭特訪蘇,雙方簽訂了條約,以後又和東德、
波蘭簽訂條約,實現了同蘇聯東歐國家關係正常化
• 「新東方政策」是繼法國之後,西德對美國追求一定
程度獨立的呈現,亦對 70 年代東西方關係在歐洲的緩
和起了重要的作用
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 (1975) :
歐洲低盪關係的高峰
• 1975 年 8 月,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歐
洲安全與合作會議」,除阿爾巴尼亞外的全部
歐洲國家及美國丶加拿大,均簽署了協議,旨
在改善共產主義陣營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 會中共有 35 個國家簽署名為『 1975 赫爾辛基
最終議定書』 (Final Act of the 1975 Helsinki
Agreement) 的協定,
• 明確地將人權引入美國與蘇聯關係的主流,使
得擴張主義受到各國的集體制約;許多專家也
認為赫爾辛基協議對蘇聯及東歐共產主義專政
的垮臺起了推波助瀾之效。
區域性集體安全體系 :
安全方面的區域主義 : (Regionalism), 區域性的
多邊主義
第一個被視為成功的區域性集體安全體系例子 :
1975 年創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
(Conference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 CSCE), 1995 年改制為歐洲安全與
合作組織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 OSCE)
「區域性」集體安全體系相對於「全球性」集
體安全體系 ( 聯合國 ) ,更為有效維持和平
嗎?
• 最終的會議結果於 1975 年在赫爾辛基簽訂十大決
議:

• (1) 主權平等,尊重天賦的主權權利。
• (2) 抑制威脅或使用武力。
• (3) 確認邊境的不可侵犯性。
• (4) 確認國家領土的完整性。
• (5) 確認和平解決爭端原則。
• (6) 不干預內部事務。
• (7) 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良知、
宗教和信仰。
• (8) 平等和人民自決。
• (9) 國家間合作。
• (10) 在國際法下誠信覆行義務。
2016 年 5 月 20 日:蔡英文特別強調,「台灣
未來要善用實力,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建構
區域和平與集體安全參與,同時在區域間強化
對話與溝通」
2013 年 04 月中共國防白皮書:
「中國宣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
觀,尋求實現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
全。」
CBM: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 信心建立措施 ) 建立一套架構用來避免或
降低,由於不確定和誤解所產生的衝突
或對立
CSBM: Confidence and Security Building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Security
Common Security 共同安全 (1982 年前瑞典總
理之定義 ): 「基於經濟與安全問題的相互依
賴日益加深 , 以及一些道德理由 , 我們在促
進和平問題上 , 可擁有一可被廣泛接受的共
同利益 , 並朝向全面裁武之目標的達成前
進」
方式 : (1) 裁武 (2) 戰爭避免及減少軍力的威脅
(3) 防禦力的強調 ( 追求「相互防禦優勢」 )
Comprehensive Security 綜合性安全 ( 影响国
家安全的问题不只是纯粹军事的因素,许
多涉及非军事的问题也有同样的重要性 )
石油危機與全球互賴
• 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 年 -1974 年 ) ,由於
1973 年 10 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
國組織( OPEC )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
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
成油價上漲。
• 當時原油價格曾從 1973 年的每桶不到 3 美元
漲到超過 13 美元。這次危機引起了西方發達
國家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 GDP 增長下
降了 4.7% ,歐洲的增長下降了 2.5% ,日本下
降了 7% 。
• 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9 年- 1980 年),
發生在 1979 年至 20 世紀 80 年代初,當時
原油價格從 1979 年的每桶 15 美元左右最
高漲到 1981 年 2 月的 39 美元。當時 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
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
飆升。這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
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 GDP 大約下降
了 3% 。
• 國家之間益顯相互依賴,因此也改變彼此
間的權力平衡狀態 ( 新自由制度主義興起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