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戰時外交

• 卡薩布蘭卡會議
• 開羅會議
• 德黑蘭會議
• 雅爾達會議
• 波茨坦會議
卡薩布蘭卡會議
1943 年 1 月 14 日至 24 日
• 由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參與,在
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會議中討論了
二戰晚期非洲、地中海、太平洋戰局和爾後對
軸心國作戰問題,並就加強對德國的轟炸、土
耳其在戰爭中的立場以及殖民地的命運問題進
行磋商。
• 會議結束後,羅斯福總統宣布,同盟國將把德、
意、日的戰爭進行到這三國「無條件投降為
止」。參加會議的還有自由法國的戴高樂
德黑蘭會議
(1943 年 11 月 28 日到 12 月 1 日 )
•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程中同盟國方面的一次會議,於
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蘇聯史達林、美國總統羅斯
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出席。
• 主要決議
• 成立聯合國代替國際聯盟。
• 蘇聯可得波蘭東部一些土地作報酬。
• 通過了在 1944 年 5 月 1 日以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
場的決定,即諾曼底登陸。
• 蘇聯承諾,在對德戰爭結束後,參加對日作戰,但
要求以獲得整個庫頁島為回報。
雅爾達會議( Yalta Conference)
1945 年 2 月 4 日至 2 月 11 日
• 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領袖——羅斯福、邱吉
爾和史達林(無法國丶中國),在克里米亞半
島雅爾達里瓦幾亞宮內舉行之一次關鍵性首腦
會議。
• 這次會議制定了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
配方針,形成了「雅爾達體系」,對第二次世
界大戰後世界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雅爾達會議的國際背景
• 1945 年 2 月,美國、英國與蘇聯三國在克里米
亞的雅爾達舉行三國高峰會,此三國之所以召
開會議,主要在於同盟國在歐洲戰場已經佔有
絕對優勢,勝利在望,美國和英國都希望能夠
儘快地結束亞洲地區對日本戰事,
• 然在考慮日本關東軍仍是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
之下,美、英兩國均認為要迅速終結對日本的
這場戰爭,非使蘇聯在東亞出兵,從北方對日
本進行強力攻擊不可,故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和
邱吉爾決定以中國的東北和蒙古之利益作為促
蘇聯在亞洲用兵之交換條件。
• 三巨頭各自帶來自己之議程。羅斯福希望
遊說蘇聯支持盟國在太平洋作戰,對日宣
戰;邱吉爾希望東歐戰後能自由選出民主
政府;史達林則希望控制東歐,因為對蘇
聯安全極重要。
• 還有,三方領袖還要建立章程以管理戰後
德國。
• 會議進行時,蘇聯部隊已經到達柏林 40 英
哩外地方,史達林覺得自己可在會議上採
取強勢以爭取條件
• 史達林清楚表達他對於波蘭要求是沒有談
判空間:蘇聯將從波蘭東部獲得領土。而
波蘭將擴張西面領土作為補償,在這個要
求下,波蘭西面數以百萬計德國人將要離
開。
• 儘管波蘭建立了一個共產黨傀儡政府,史
達林答應波蘭會有自由選舉。不過,很快
史達林就明顯地表現沒有意思兌現承諾。
1947 年 1 月波蘭舉行選舉,被廣泛認為是
為共產黨度身訂造。結果,在 1949 年波蘭
就成為共產黨國家。
會議重點
• 協定最重要是納粹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這樣保證盟
國團結,任一盟國都不可和納粹有任何談判空間
• 分裂德國,解散德軍,德國不准再擁有軍隊。
• 戰後德國將被分割成四個佔領區,在德國統一前,柏
林同樣也將由四國佔領,建立一個決定分裂德國之委
員會。委員會將決定德國是否要分成幾個國家,如果
進行分割,幾個新德意志國家之間邊界和相互關係又
將如何確定
• (蘇聯軍隊可停駐東德,則東德以東領土形同默許可
以是蘇聯勢力範圍,事後歷史證明蘇聯軍隊所到之處
幾全為共產國家)
• 史達林同意讓法國成為第四個國家在德國和奧
地利擁有佔領區,同意法國有資格進入同盟國
對德國控制委員會。(法國外交之勝利)
• 波蘭政府問題。盟國同意重組當時之波蘭政府
,加入其他組織例如波蘭臨時政府進行民主選
舉,但排除了 1939 年建立之波蘭流亡政府
• 波蘭東部邊界依蘇聯要求,波蘭將在西部從德
國得到領土補償,而精確邊界將晚些決定
• 應在南斯拉夫建立一個保皇黨和共產黨聯合政
府。不管蘇聯和南斯拉夫公民願不願意,保皇
黨將被送回國。
• 成立新國際組織(聯合國),取代失敗之國際
聯盟。 4 月在舊金山進行就聯合國成立之會議
。基本確定聯合國組織方式,決定聯合國安全
理事會之組織方案。
• 羅斯福得到史達林承諾,蘇聯將加入聯合國,
而且同意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均
將享有否決權。
• 史達林同意在擊敗德國以後 90 天內加入對日本
作戰。蘇聯戰勝日本後,將得到控制庫頁島南
部、千島群島,以及對大連、旅順及其鐵路連
接作為報酬。 1945 年 2 月 11 日《蘇聯參加對
日作戰的協定》正式簽字
• 這次會議是繼 1943 年德黑蘭會議後第二次同
盟國首腦會議。
• 這次會議結論在 1945 年 7 至 8 月之波茨坦會
議就有爭議。許多人批評此次會議使蘇聯及各
國共產黨得以控制中歐,東歐以及亞洲許多國
家,因為會中羅斯福以及邱吉爾都沒有依照當
時被佔領國家之期望,要求戰後被蘇聯「解
放」之國家交由聯合國代管。
• 結果蘇聯在東歐得到一個夢寐以求之緩衝區。
過程中,一些小國利益因為要保持盟軍內部穩
定而被犧牲,蘇聯將繼續統治一些波羅的海國
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
• 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宣戰,會中部分內
容侵犯中國權利甚大。會前其他國家並不
知情,故其結論亦有「雅爾達密約」之稱
• 之後美國迫使中國國民政府與蘇聯簽訂《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允諾外蒙古在戰後
進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前途。最後在蘇聯
監視下,公民投票結果為所謂 100% 贊成獨
立。 1946 年 1 月,國民政府通知庫倫方面
,同意其獨立。
• ( 大國協調及秘密外交 )
波茨坦會議
1945 年 7 月 17 日 -8 月 2 日
• 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領袖——杜魯門、邱吉爾和
史達林,在德國波茨坦(靠近柏林)舉行。在第二
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勝利的同盟國一方在此聚首,討
論決定如何管理八周前( 5 月 8 日)無條件投降的
德國。會議目標還包括戰後國際秩序的建立、和平
條約的簽訂和應對戰爭的後果
• 7 月 26 日,美中英三國發布波茨坦公告(又稱波茨
坦聲明),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蘇聯後於 8 月
8 日加入,並對日宣戰。)
聯合國:大國共管下的集體安全
• 由於植基於理想主義及集體安全理念的國際聯盟
失敗的教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實主義理念又
再次盛行(至少到 1960 年代末期, 嚇阻及圍堵
為最明顯之現實主義代表理念)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設計,可說是集體安全理念
和 19 世紀權力平衡(均勢)想法相結合的產物。
• 包括五個常任理事國在內的否決票,即是所謂的
「大國一致」原則,亦即中、美、英、法、蘇等
五大國之否決權制度。
• 否決權制度就好比房屋照明系統的保險盒,與其
讓一場針對一個大國的戰火燒掉房子,不如使用
否決權讓所有的燈都熄滅(一開始之設計就明顯
地並未期望聯合國有多大發揮維持和平的作用)
• 1945 年至今聯合國真正成功做出武力制裁侵略的
案例只有 1990 - 91 年的伊拉克戰爭
• 1950 年的韓戰出兵乃因當時蘇聯暫時退出聯合國
運作(為了抗議中國代表權未能由中共取代)
• 聯合國顯然難以發揮維持和平的作用
• 1990 - 91 年的伊拉克戰爭的例子顯示,聯
合國集體安全制度要發揮作用,需有下列
前提條件:
• 1, 是明顯無何爭議的侵略行為
• 2, 無大國行使否決權
• 3, 成員國願意提供資源(武力)時才能發
揮作用
• 聯合國雖然難以發揮維持和平的功能,但
仍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
• 1, 聯合國憲章反對使用武力的原則(除非
自衛或集體防禦),對那些想使用武力的
國家產生制約作用,會損害一國的軟權力
( ex. 2003 年美國打伊拉克)。
• 2, 聯合國安理會的討論過程會增加集體關
注的效果和吸引國際社會的注意力,而增
加武力侵略行為的代價
戰時不穩定的軍事同盟關係
--- 冷戰起源之主因之一
• 為戰爭而締結的同盟很少能夠在戰爭獲勝之後還可
繼續存在。
• 同盟的締結,或為政治、經濟、思想之因素而來者,
然同盟國家之所以締結同盟,最為主要的還是基於
對共同敵人對彼等之軍事安全威脅之因素。軸心國
消逝之時即可能是同盟國分裂之始
• 美國、英國和蘇聯因有共同的敵人而組成之軍事同
盟,其本來就是一個極為奇特的軍事同盟
( strange alliance )及「不穩定的同盟」( uneasy
alliance )。
• 這種不穩定的同盟,事實上,從二次大戰中的諸多
表現可以得見,尤其在大戰後期,同盟國獲勝的希
望明朗之後,更為明顯。
• 美國、英國與蘇聯在 1943 年底德黑蘭會議
之時,展現緊密合作的關係,
• 然在 1945 年 2 月雅爾達會議之時,卻已呈
現出時而緊張,時而和睦之情況,
• 到 1945 年 7 月波茨坦會議之時,則展現出
對德國與日本之和約條件之協議無法達成
之窘境,三個國家各懷異志,不可再合作
已經甚為明顯了。
軸心國消逝之時即是同盟國分裂之始

• 不穩定性質的同盟,其在具有共同敵人的情
況下,尚可以勉強維持,而一旦共同敵人消
失之後,同盟關係隨即可能瓦解。
• 當同盟國面對軸心國的強大威脅之時,同盟
國仍可因軸心國的存在而維持彼此合作之同
盟關係,然在軸心國無力對抗同盟國而面臨
戰敗命運之際,同盟國之間的同盟關係即無
法繼續維繫下去,進而呈現彼此之間的對抗
狀態。
同盟國關係產生分裂之原因
• 二次大戰方才結束,同盟國逐漸陷入分裂
狀態, 1947 年形成以蘇聯和美國各自為首
的東西對峙的冷戰局面。
• 事實上,同盟國關係的分裂早在大戰末期
即已可見,而此主要在美、英、蘇三國的
領導人的外交政策見解的分歧所致
• 當時三個國家領導人的重要外交見解與政
策於下
英國首相邱吉爾
• 西歐國家,無論是法國、德國或者是英國,
對蘇聯共產黨總是懷有戒心,第一次大戰
之後,先有法國在東歐建立對蘇聯共產勢
力的防線,後有德國的阻擋,故蘇聯共產
勢力並未能擴及到東歐地區。
• 然第二次大戰末期,蘇聯卻趁著對德國與
其控制下的東歐國家之作戰,將其共產勢
力擴展到東歐國家。

英國首相邱吉爾
• 1944-1945 年之間,蘇聯假借戰爭之故,在東歐
地區廣泛設防,實際上,卻是暗助東歐國家的
共產黨人趁機奪取政權。
• 其實英國早在 1944 年 8 月 5 日,首相邱吉爾即
對蘇聯的共產勢力擴張甚為憂心,並要求歐洲
盟軍統帥艾森豪將軍把用於進攻法國南部之駐
紮在義大利的盟軍,轉向用於圍堵蘇聯軍隊進
入巴爾幹半島(此區域乃是英國近東利益之要
害, 1853-1856 年英、法、土聯軍在此與俄國
發生克里米亞戰爭)之防備。然此舉顯然與美
軍的戰略不符,而遭到艾森豪的拒絕。

英國首相邱吉爾
• 1944 年 9 月 11-17 日,英國與美國在加拿大的
魁北克會議之際,邱吉爾再度提及對蘇聯的共
產黨勢力擴張到中歐和東歐地區的憂慮,並建
議美國和英國聯合向蘇聯的領導人表示這個意
見。
• 然此時美國的總統羅斯福所擔憂的最大敵人仍
舊是納粹主義的德國,並未注意到蘇聯的潛在
威脅。
• 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無法說服美國對蘇聯進行防
範的情況下,只有採取和蘇聯妥協之途。蘇聯
步步進逼東歐、中歐與南歐,都是英國默許之
下的舉動,而分區佔領德國亦同。
美國總統羅斯福
• 正當二次大戰即將終結的末期,蘇聯步步進逼
東歐、中歐與南歐,而邱吉爾向美國提及對蘇聯
的共產黨勢力擴張到中歐和東歐地區的憂慮,以
及建議美國和英國聯合向蘇聯的領導人表示這個
意見之際,此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卻仍將最大敵人
放在納粹主義的德國,不僅未能注意到蘇聯的潛
在威脅,反而對於俄國進軍巴爾幹半島之舉不多
加注意與派軍牽制,或許這是羅斯福總統失算之
處。
美國總統羅斯福
• 羅斯福本人對蘇聯共產黨野心的誤判,亦不僅
在於蘇聯共產黨勢力擴張到東歐、中歐與南歐
之舉,其亦忽略蘇聯在亞洲的勢力擴張。
• 雅爾達會議中羅斯福總統竟然同意出賣中國利
益給蘇聯,來換取蘇聯對日本關東軍的作戰條
件,繼而在二次大戰歐洲戰場即將結束之際,
亦未能迅速地佔領歐洲各地與阻遏蘇聯繼續擴
張,以致於蘇聯能夠控制東歐與巴爾幹半島,
甚至分占三分之一的德國領土,導致同盟國之
間轉友為敵,形成冷戰的二極對峙局面。
蘇聯總書記史達林
• 蘇聯不僅在東歐、北歐進行共產勢力擴張,在亞
洲亦暗中扶持毛澤東的中國共產黨,伺機擴張共
產黨在中國各地的勢力,尤其是華北、西北與東

• 而蘇聯之所以會與美國、英國聯合起來對德國作
戰,並非其本意,而是希特勒在征服歐陸各地之
後,隨即於 1941 年攻向莫斯科之故。
蘇聯總書記史達林
• 史達林抓住與同盟國聯合對德國作戰以及盟軍
將其兵力擺在義大利南方之機會,便藉由向東
歐國家進軍之際,即大力扶持東歐各國的共產
黨勢力,並伺機向巴爾幹半島入侵。
• 在二次大戰的歐洲戰場即將結束之際,史達林
又看準了美國無心大舉駐防歐洲,而英國無力
防守歐陸之弱點,迅速集結兵力向東歐、中歐
與南歐進兵,等到美國回過神來想要防堵史達
林的勢力擴張之際,卻是為時已晚,大半的歐
洲地區已經淪落成為共產國家,東西對峙的冷
戰局勢已經木已成舟,無法更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