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9

國際格局的轉變 (1930 年代上半葉 )

--- 反共反法西斯
• 國際法西斯主義陣營及反法西斯主義統一戰
線之出現及對抗 ( 取代之前資本主義反共陣
營和共產主義陣營的對抗 )
• 1933 年 1 月希特勒任德國總理,開始法西斯
主義化德國,且法西斯主義開始蔓延 ( 在歐
洲 : 西班牙丶法國 )
• 1933 年 10 月德國為了發展軍備,也退出國
聯及裁武會議 (3 月 27 日:日本退出國聯 )
希特勒的「切香腸戰術」 (Salami tactics)
• 姑息丶妥協丶讓步,只是引來一再的得寸進尺
• 1934 年 1 月簽「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 1935 年 3 月廢除凡爾賽和約中限制德國軍備的條
款,採行徵兵制,積極重整軍備,國聯只表示
「遺憾」,反而使德國得寸進尺
• 1935 年 6 月簽「英德海軍協定」 ,象徵英國默許
德國軍備發展,使德國重整軍備之合法化,及英
法之不團結 ( 藉德國反蘇抑法政策之延續,此時
仍是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和共產主義陣營的國際格
局對抗 )
法蘇簽訂《互助條約》 (1935 年 5
月)
• 由於德國於 1935 年 3 月撕毀《凡爾賽條約》,重新
實行徵兵制,令法國與蘇聯均深恐德國會捲土重來
• 但由於法國向英國尋求解決方法無成果( 1935 年 6
月英丶德居然還簽「海軍協定」,默許德國軍備發
展 ),故法國希望再次與蘇聯合作,於 1935 年 5
月簽訂互助性的軍事協定,以防止德國的入侵。
• 當法、蘇任何一國受到歐洲國家(德國)侵略時,
另一國需要即時提供支援和協助。
• 影響:促使意大利逐漸倒向德國
• 1935 年 10 月意大利 ( 墨索里尼 ) 入侵衣索比亞,國聯
訂出制裁條款,但有名無實無效用 , 國聯已形同虛設
• 1936 年 3 月德國派兵入萊茵區 ( 非武裝區 )
• 1936 年 5 月義大利宣布吞併衣索比亞
• 1936 年 7 月國聯反而取消對義大利經濟制裁(英丶法
想阻止義大利倒向德國)
• 1936 年 10 月德、意組「羅馬 - 柏林軸心」,象徵義
大利決定倒向德國‌
• 1936 年 11 月德、日簽「反共產國際協定」 ,象徵日
本選擇更靠向和德國之合作,傷害日本和英、法、美
之關係,日本「反共防坡堤」藉口不再具說服力 ( 因
為‌蘇聯和西方日益合作 )
• 1937 年 11 月義大利也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 ,並
同時承認滿州國,德亦在 1938 年 5 月承認滿州國
• 1936 年 12 月義大利也退出國聯
反法西斯主義統一戰線之出現
• 1934 年 9 月蘇聯加入國際聯盟 , 並任常任理事國 , 和西
方關係改善
• 1935 年 5 月法蘇條約簽訂,促使義大利逐漸倒向德國
• 1935 年 8 月共產國際通過「建立反法西斯主義的統一
戰線」提綱 ( 蘇聯擔憂遭德、日兩面夾擊 )
• 法國左派(中左及激進左)聯合組成人民陣線 ( 為了
反法西斯威脅 ) , 1934 年逐漸成型, 1935 年 7 月簽
共同綱領 , 1936 年 3 月人民陣線一度勝選組閣 )
• 蘇聯和英、法、美西方列强日益合作,日本「反共防
坡堤」藉口不再具說服力,英國亦不會再想藉德國來
「反蘇抑法」
西班牙內戰
( 1936 年 7 月 17 日— 1939 年 4 月 1 日

• 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總統
曼努埃爾 · 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 與人民陣線
左翼聯盟合作,對抗以法蘭西斯科 · 佛朗哥為
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與長槍黨等右翼集團;
• 人民陣線得到蘇聯與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
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及葡萄牙的支
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衝突,和法西斯(佛
朗哥)與反法西斯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
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西安事變及「國共第二次合作」
• 1935 年 8 月共產國際通過「建立反法西斯主義的
統一戰線」提綱
• 1935 年 8 月 1 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呼
籲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願意「聯蔣制
日」
• 蔣介石之回應:發動更大規模 50 萬人的第 5 次勦
共,自信中共長征後只剩 3 萬人數,再 1 次勦共
便可滅共
• 但多是派東北軍及西北軍勦共,張學良部隊不動 ,
1936 年 12 月 4 日蔣親自去西安要求張學良部隊
進攻 , 但 12 日蔣介石反被扣押
• 蘇聯、中共、張學良均了解蔣介石若死,
抗日統一戰線更難組成 ( 國民黨親日派汪精
衛將會因此反而掌權,而將繼續反共 )
• 12 月 25 日蔣介石回南京 , 顯然口頭有承諾
願和中共聯合抗日,至少之後未再剿共
• 1937 年七七事變後 , 8/23 西北的中共軍改
編為國民政府的八路軍, 9/23 日「國共第
二次合作」正式成立
中日戰爭 , 大東亞戰爭 (1937-45) ,
太平洋戰爭 (1941-45),
• 1937 年 7/7, 蘆溝橋事變(原本只是誤會的小意外)
• 7/17, 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宣示抗日(「臨到最後
關頭,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國家生存。最後
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
• 7/20, 日本決定派兵華北 ,7/28 華北總攻擊 ( 日本稱為北
支事變 )
• 8/13, 上海亦進入交戰 , 9/2 日本改稱支那事變(一擊
論 : 認為一次強撃,便可使中國投降,像 918 事變般)
• 8/14, 中國宣布抗日自衛 ,8/15 全國總動員
• 8/21, 簽「中蘇互不侵犯協定」(蘇聯是唯一援中的)
• 9/23 「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成立
國聯及九國公約國的無用譴責
• 1937 年 9/12, 中國在國聯控告日本侵略
• 10/6, 國聯只發表無用譴責 , 交九國公約國
開會討論
• 10/5 美國發表「防疫聲明」 , 但亦無實際動
作,且繼續軍售日本
• 11/3-11/24, 九國公約國會議 , 只發表無用
譴責 , 甚至未說日本是侵略者
• ( 當時一般認為中國即將滅亡 )
日本陷於中國戰場泥淖
• 1937 年 11/13, 日本佔上海 , 11/17, 中國遷都武漢 ,
• 12/13-12/16 南京大屠殺 ( 學滿清揚州十日屠城數十萬
人死;蒙古屠城, 60% 的人口死 ? 漢人屈服被統治 ),
• 1938 年 1/6, 日本發表「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 ( 交涉 )
對手」,採「不擴大政策」,成立數個傀儡政權
• 1938 年 3 月中國「臺兒莊大捷」,日本「不擴大政
策」受挑戰 ,
• 1938 年 10/26, 日本攻佔武漢,中國遷都重慶 ,
• 1938 年 10/21, 日本佔廣州,中國海岸線全被日本封鎖‌
• 但是‌日本軍事動員陷疲態 ‌ , 24 師在中國, 9
師在滿州、朝鮮,只剩 1 師在日本
• 「一擊論」失敗,從此陷於中國戰場泥淖 ,
只佔領中國的點 ( 大都市 ) 及線 ( 海陸運輸
線 ) ,廣大農村( 9 成以上中國人口)難以
有效控制
• 1938 年 11/3 日本發表「東亞新秩序」聲明,
轉入「政略進攻」
•  扶持汪精衛南京偽政權
德國的侵略擴張與國際的畏戰及姑息
• 德國在歐洲的擴張與侵略,其目標首先
在於擺脫法國對其之束縛,
• 故為了孤立法國的外交,德國首先在
1934 年與波蘭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欺騙),
• 隨後又於 1935 年撕毀了《凡爾賽條約》,
以解除該約中對德國軍備發展(不得超過
10 萬軍隊)的限制,並開始擴軍與進行
全面性大規模徵兵作為(有助解決失業)
• 1936 年 3 月 7 日,希特勒對德軍下達前
進與駐防萊茵非軍事區,並宣佈德意志不
再受任何相關條約之拘束。
• 此時,法國面臨國內經濟蕭條與政治局勢
不穩定(左派人民陣線和右派親法西斯勢
力的對抗)之窘境,無力來管制德國如此
毀約擴張軍備之行徑。
• 至於英國,則是期望透過非武力的手段來
達到德國撤軍之目的,故英國利用國聯大
會通過決議來要求德國撤軍,
• 只不過這些對德國的無關痛癢之舉,希特
勒不僅根本不會在意,反而促使其增強勢
力擴張的力度與廣度。
綏靖 (Appeasement) 政策
• 英國首相張伯倫 (Arthur N. Chamberlain) 鑒於第一
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災難,極端希望以任何代價在歐
洲維持和平,認為和平可以通過談判避免戰爭。力
圖和希特勒達成和平,他自己稱之為執行一個「綏
靖政策」 (Appeasement) 。
• 他認為自己作為英國領導人的責任,就是維持歐洲
的和平,他覺得最好的方法是用善意對待德國希特
勒,盡量滿足他的願望。
• 他一廂情願地以為作為領導的人必然會講道理,所
以希特勒也應該是一位講道理的人。張伯倫在戰爭
爆發前有一個綽號:「我愛柏林先生」。
• 1938 年 7 月 (1938 年 9 月慕尼黑會議之前 ) 張
伯倫曾說:「當我想起那 4 年可怕的戰爭(一
戰),想到七百萬年輕人沒能享受青春年華,
一千三百萬人死亡和傷殘,以及那些身為父母
和兒女的人所經受的折磨的時候,我堅信在戰
爭中沒有勝利者,大家都是失敗者。正是這些
想法使我感覺到,我的首要職責就是盡‌力避免
在歐洲再次爆發大戰。」
• 但要避免戰爭,可以依靠相信對手會講道理的
善意,而能夠以談判來避免戰爭嗎?
• 這言論看在希特勒眼中,可能只是‌懦弱的畏戰
心態,反而認為他好欺負,反而擴大野心侵略‌
• 不過,如果英國當時不實行綏靖政策,結果會有
什麼不同?
• 當時法國也不願意發生戰爭 ( 尚未準備好 ) ,義
大利加入了軸心國,美國保持孤立主義,英國對
共產國家蘇聯仍有疑慮,英國在當時主要列強中
並沒有同盟者,亦尚未準備好戰爭
• 張伯倫利用這段時間加速英國重整軍備計劃,健
全防禦(尤其是空防),這對於後來的英國保衛
戰起了一定程度作用。
• 但各國為何均尚未準備好戰爭?是「裁武」的責
任?當發現被希特勒騙了已來不及備戰了,甚至
使希特勒加速侵略 ( 趁‌大家完成備戰前侵略 )
「慕尼黑會議」 (1938 年 9 月 29-30
日)
• 1938 年 3 月 12 日,德國藉機佔領及併入奧地利,
• 接著希特勒又想要併吞捷克
• 由於靠近兩國邊境的捷克的蘇台德地區有 300 多萬德
意志族,一方面,希特勒指使納粹黨徒和部分民眾要
求「民族自治」、「脫離捷克」;另一方面,希特勒
又聲稱不能容忍德國境外的德意志族受到欺侮,要替
他們伸張正義,準備用「軍事行動掃蕩捷克」,為其
陳兵邊界創造輿論條件。
• 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然也不願任人宰割,也開始局
部動員,加強了邊界的作戰兵力。
•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捷克作為奧匈帝國構
成國在英法保護下恢復了主權,與法國簽訂有互
助條約,所以如果德國和捷克交戰,法國按照條
約必然捲入戰爭。英國又是法國的盟國,這樣一
牽動,又將重演一次大戰的歷史
• 英國和法國都不想打仗,而最有實力制止德國的
就是英國,首相張伯倫積極斡旋,希望能和平解
決。
• 希特勒提出新要求,蘇台德區不只要民族自治,
還必須由德軍占領,以便「保護」。
• 捷克當然不幹,宣布全國動員。希特勒調了七個
師在兩國邊界,戰爭一觸即發。
• 此時英國首相張伯倫在綏靖政策下出面調
停,在 1938 年 9 月和‌希特勒會談,
• 會商期間,希特勒對張伯倫表示不惜以戰
爭的方式來合併捷克蘇台德地區。
• 希特勒在這次會議上聲稱蘇台德地區是他
對西方的最後一次領土要求(欺騙) 。
• 張伯倫對此毫不懷疑,幾乎答應了希特勒
的一切要求,只是要求希特勒不再發動新
的戰爭。
• 「慕尼黑會議」決定以「民族自決」的方式把
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 而割讓領土的捷克,卻沒有權力出席會議。這
就是「慕尼黑協定」,可說是綏靖政策最極端
的表現
• 張伯倫回國後在機場就揮舞著協定,宣稱「從
德國帶回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
一個時代的和平。」(不到一年,大戰爆發)
• 英國自認在為了「國際和平的大前提」之下,
可以犧牲小國之權益,以換取歐洲的和平,故
反而勸說捷克同意蘇台德地區與德國合併
• 在眾人一片喝采聲中,有一位烏鴉不以為然,就是邱
吉爾。邱吉爾在張伯倫去慕尼黑前,就希望執政黨和
反對黨發表一聯合聲明,要求張伯倫要堅定立場不能
讓步。但沒人理他,認為他有戰爭狂
• 首相張伯倫從慕尼黑回來後,邱吉爾痛批《慕尼黑協
定》是一次徹底的失敗。
• 他對張伯倫說:「英國和法國在戰爭與屈辱面前,選
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仍然得面對戰爭!」
• “Britain and France had to choose between war and
dishonour. They chose dishonour. They will have war.“
• 這立場引來噓聲、批評、攻擊,他差一點被罷免失去
席位。張伯倫的聲望如日中天, 1939 年 1 月甚至有
人提名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他,許多人認為實至名歸
• 9 月 30 日,捷克表示拒絕該協定,
• 但之後英法表示,如果捷克不同意,那麼
英法就沒有義務協防捷克。
• 最終,捷克妥協,同意割讓領土。
• 希特勒卻食言,並得寸進尺,在 1939 年 3
月吞併捷克全境

• 此後,英法相繼同德國發表了帶有互不侵
犯性質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
•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又‌入侵波蘭(英、法兩國曾
經對波蘭承諾協助防衞)
• 此時英國與法國才感到和平局面難以挽回之際,但
是依然延續採用綏靖政策,沒有及時干預,仍然向
德國表明德軍撤出波蘭後,願意與德國共商大局 (
顯示仍未做好應戰準備 , 而仍不願開戰 ) ,
• 然此舉遭到希特勒的反對, 9 月 3 日 ( 兩天後 ) ,英
、法兩國才依對波蘭的承諾,向德國宣戰。
• 雖然 3 日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
爆發,但英法依然在前八個月宣而不戰,使得波蘭
快速淪陷,而且令德國在佔領波蘭後得以重整軍隊
• 畏戰反戰姑息養奸更大的戰爭
「綏靖」一定是不對的嗎?
• 「綏靖」原本即是常見的外交手段,乃是
一種允許均勢發生變化時的政策選擇。
• 但「綏靖」應當在正確時機時使用,「綏
靖」用來對付蓄意侵略的希特勒,顯然是
錯誤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經常被
視為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戰爭,即偶然發生
的戰爭和蓄意預謀的侵略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衝突不斷升級
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場戰爭或許可以通過
綏靖政策得以避免。學者 David Calleo 曾言:我們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吸取的教訓,並不只是要對侵略
者保持警惕,亦要認識到拒絕對崛起的國家採取合
理的綏靖政策,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不應只
有嚇阻)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衝突不斷升
級的結果,而是希特勒(及日丶義)蓄意策劃侵略
的戰爭沒有被嚇阻成功。(不應以綏靖為主)
• 20 世紀初安撫(綏靖)德國可能有助於避免第一
次世界大戰,而 1930 年代嚇阻德國可能有助於避
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實際政策正好相反。
德國奇襲波蘭
•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奇襲波蘭,此時英國與
法國才感到和平局面難以挽回之際,仍然向德國
表明德軍撤出波蘭後,願意與德國共商大局 ( 顯
示仍未做好應戰準備 , 而仍不願開戰 ) ,然此舉
遭到希特勒的反對, 9 月 3 日 ( 兩天後 ) ,英、
法兩國才向德國宣戰。
• 8 個月的「假戰」 : 1939 年 9 月開始到 1940 年 4
月之間,兩方實際上只有極輕微的軍事衝突。
• 法國到了 1940 年初完成建造「馬奇諾防線」
• 1940 年 5 月德國攻擊法國, 1 週瓦解法軍, 6 週
後 (6/17) 法國投降 ( 出乎意料的快 ) ,德國轟炸
英國
蘇聯的態度
• 軸心國之外的歐洲列強中,蘇聯的態度是最為曖
昧者。
• 蘇聯在德國兼併奧地利之際,即已深感不安,但
因其共産主義意識形態,使其難和他國緊密結盟
合作。
• 蘇聯曾在 1939 年春夏之際,數度向英、法兩國
提出締結「大同盟」( Grand Alliance )的要求,
• 然而,英、法兩國則以與蘇聯結成同盟,一旦德
國發動對西歐的攻擊行動,蘇聯仍可能坐視不管
而拒絕之。
• 如果英丶法丶蘇聯的同盟成功於此時刻組成,二
戰仍會爆發嗎?
《德蘇互不侵犯協定》 (1939 年 8
月)
• 此後,蘇聯則轉向與德國協商,以求取和平
與安全
• 1939 年 8 月 23 日,德國外長與蘇聯外長在莫
斯科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協定》,在此協定
中,俄國可以取得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與波蘭東部,至於德國則可以取得立陶宛與波
蘭西部。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奇襲波蘭
• 至此,讓德國更加有恃無恐地進行狂襲歐陸的
行動,而在狂掃歐陸之後, 1941 年德國即將
目標轉移到東線的蘇聯。
戰爭發展概略
• 儘管早在 1931 年時,日本便與中國爆發戰爭,
而且在 1936 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不過大
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
• 二次大戰的經過,以 1945 年 8 月 14 日日本
投降為終點,概可分為
• 1940 年 6 月之前的戰爭初期階段、
• 1940 年 6 月至 1942 年 6 月之戰爭中期階段、
• 1942 年 6 月至 1945 年 8 月之戰爭末期階段。
(一)戰爭初期( 1940 年 6 月之前)
• 1938 年 3 月,德國兼併奧地利, 1939 年 3 月德軍進入
捷克首都布拉格,同年,斯洛伐克亞成為德國的保護國。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未經宣戰而攻擊波蘭, 9 月 3 日,
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
戰場序幕。
• 1940 年 6 月 22 日,法國簽字向德國投降。德國在法國
成立由法國貝當元帥( Marshall Henri Petain )組織受德
國控制的傀儡政府,而法國的戴高樂將軍則在倫敦成立
「自由法國」。此後,法國與英國進行「敦克爾克大撤
退」,聯手將英丶法國 40 萬精銳軍隊安全地撤退
• 1940 年 5 月,英國反對綏靖的邱吉爾擔任首相,其對德
國採取堅決不妥協的對抗立場,而德國則對英國發動猛
烈的進攻行動。
(二)戰爭中期( 1940 年 6 月至 1942 年 6 月)
• 1940 年 8 月德國開始進行對英國長達將近一年的轟炸
行動,直到 1941 年 5 月,德國才將空軍主力移往東線
的蘇聯戰場,終結日以繼夜的大規模連番長期轟炸行動

• 1940 年 9 月,美國和英國達成防衛協定,在此協定中,
美國提供英國五十艘驅逐艦,增強英國防衛,英國則提
供美洲的諸多群島給美軍使用。
• 1941 年 3 月 11 日,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規》( Lend-
Lease Act )。在此法規下美國總統可以對任何其認為有
助於美國國家防衛的國家,提供軍事防衛物資,而此包
括出售、轉移、交換、租借或者是貸款等方式進行者。
這項法案在美國於 1941 年 12 月尚未正式參戰以前,對
反軸心國的國家是一大助力,其中還包括中華民國。
(二)戰爭中期( 1940 年 6 月至 1942 年 6
月)
•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兩
國爆發激烈戰鬥。
• 前 3 個月 , 德軍大勝 , 長驅直入。但 1941 年
9 月至 1942 年 2 月,蘇聯與德國雙方在列寧
格勒附近展開拉鋸戰,進行了長達 900 天的
圍困作戰 , 雙方傷亡總和超過百萬,德軍久
攻不下。
• 1941 年 8 月美國與英國發表《大西洋憲章》
( Atlantic Charter ),雙方在此中提出保障
國際和平與安居樂業,促進國際間的經濟合
作之論
• 1942 年 7 月 17 日~ 1943 年 2 月 2 日斯大林格
勒保衛戰,是二戰中蘇聯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捩
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也是人類歷
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
• 1942 年 5 月德軍橫掃蘇聯西南地區,逼近斯大
林格勒 , 7 月德軍攻入市區;市區進入巷戰;最
終蘇聯紅軍反擊,合圍全殲德軍。
• 德軍損失了東線南翼兵力 1/4 。會戰後,德軍
完全喪失了蘇德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 蘇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扭轉了蘇德戰場的
局勢,不僅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捩點,而且也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性轉折的主要標誌
(二)戰爭中期( 1940 年 6 月至 1942 年 6
月)
• 正當德國與蘇聯在列寧格勒展開拉鋸戰之期間,
日本於 1941 年 12 月 7 日,發動偷襲美軍的珍珠
港,史稱「珍珠港事變」
• 美國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之翌日對日本宣戰,但此
時美國並未向德國宣戰,而是等到 12 月 11 日德
國和義大利向美國宣戰之後,美國才正式加入歐
洲戰場。
•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此時蘇聯仍並未向日本宣

• 美國參戰之後,反軸心國的國家在 1942 年 1 月 1
日,組成「同盟國」 ,並有 26 個國家共同簽署
「聯合國宣言」 ( the 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
n ),聯合國即是因此之發表而後成立者
(二)戰爭中期( 1940 年 6 月至 1942 年 6
月)
• 美國正式參戰之後,英美兩國領袖在
1942 年 1 月的華盛頓聚會中,羅斯福和邱
吉爾都將歐洲視為主戰場,太平洋則成為
次要戰場,故而先集中人力與物力擊敗德
國為主,
• 英美兩國軍軍事首長都認為只有在歐洲才
有決定性的勝負,故採取了以歐洲為第二
次大戰主戰場的作戰方略。
(三)戰爭末期( 1942 年 6 月至 1945 年 8
月)
1942 年 6 月 3 日,美國在中途島海戰取勝之後,
開始在太平洋進行反攻,而 1942 年 11 月,英、
美聯軍在北非登陸,英、美兩國以北非為基地,
研擬進攻義大利。
1943 年 1 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
在卡薩布蘭加舉行兩國高峰會,決定德國和日本
應該無條件投降。
1943 年 7 月,盟軍進攻義大利的西西里島,
1943 年 9 月 3 日,義大利向盟軍投降。

• 1944 年 6 月 6 日,盟軍集結兩百九十萬軍隊
、飛機一萬架、超過四千艘運補船進行歷史
上最大的登陸作戰行動-諾曼地大登陸
• 1944 年 8 月 25 日,盟軍攻克巴黎。
• 1945 年 5 月 7 日,德國同意無條件投降。
•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國空軍分別在日本的廣
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造成重大傷亡,
• 8 月 8 日蘇聯對日本宣戰,
• 8 月 14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終結了二
次大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