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選修歷史 I 第 5 章第 1 節:戰爭的殺戮及其影響 學習單

舊帝國主義與新帝國主義的比較
1. 尚未工業化機具仍高度仰賴自然動力,東西方差距不遠。
舊帝國主義
2. 只重通商與傳教,較不具強烈領土野心。
1. 列強已然完成工業化,燃料動力取代自然動力。
2. 重視殖民地的大小以及全面性的控制,殖民地愈大代表國
新帝國主義 力愈強盛,因為可以輕鬆取得廉價的原料、便宜的人力以
及廣大的市場。
3. 採取銀行與鐵路的征服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
1882 年德、奧(匈)、義締結軍事同盟條約,約定其中一國遭他
國軍事攻擊,另外兩國必須提供該國協助;法國也突破德國圍
背景
堵,與英國、俄羅斯在 1907 年締結軍事同盟,名為「三國協
約」,使歐洲正式分裂成為兩個敵對陣營。
1. 1914 年 6 月 28 日,塞爾維亞學生普林西普於波士尼亞首
府塞拉耶佛,開槍暗殺奧匈皇太子斐迪南大公。
起因 2. 奧匈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塞爾維亞嚴懲肇事者並賠償。塞
爾維亞幾乎全盤答應,只有一項例外,奧匈因而對塞爾維
亞宣戰。
是指一個國家動員所有能夠運用的資源,摧毀另外一個國家參
總體戰
與戰爭能力的軍事衝突型態。
1. 義大利因為奧匈曾阻止其統一工作、希望歐洲維持均勢,
義大利倒戈 加上英國以領土利誘,後倒戈轉投協約國陣營。
與美國參戰 2. 美國則因德國實施無限制潛艇政策以及煽動墨西哥反美,
憤而於 1917 年參戰,扭轉戰局。

戰間期亞洲的民族主義風潮
1919 年:朝鮮獨立人士在首爾宣讀《獨立宣言書》,並號召大規模反日示威

行。又稱① 、「獨立萬歲運動」。
1919 年:中國爆發② ,北京的學生遊行示威,抗議巴黎和會上
有關山東問題的決議,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1920 年:甘地發起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鼓勵印度人使用印度布取

1

英國布、抵制英國公立學校、辭退殖民政府工作、拒絕繳稅等。
1921 年:臺灣由③ 領銜,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追求將
臺灣總督府的立法權歸還民眾。
1923 年:「土耳其民族復興運動」。在擊退進犯的希臘軍隊以及取消不平等

《色佛爾條約》及賠款後,凱末爾開始推行現代化改革,政治上廢
除哈里發制、採行共和制、頒布憲法、反帝國主義;宗教上廢除宗
教法與宗教法院、取消國教;社會上強調男女平等。
1930 年:由於英國拒絕給予印度自治,甘地及國大黨再發起第二次「非暴力
不合作運動」,遊行抗議英國增稅及食鹽漲價,又稱「食鹽長征」。
1930 年:④ 開始領導越南人民革命,並於 1941 年組織「越南獨立
同盟會」企圖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以及抵抗日本的侵略。
1932 年:加入中共的金日成開始與日軍作戰,戰後從蘇聯返回朝鮮北部。
1933 年:甘地發起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就是「賤民進廟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大恐慌重創全球各主要國家,摧毀了許多資本主義執政政
背景 府,激起各地獨裁者的崛起與法西斯極權統治的盛行,最終導
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39 年德國入侵波蘭,兩天後英、法兩國對德宣戰;1940 年
起因
歐陸幾乎在德國掌控之中,同年軸心國組成同盟。
藉由戰鬥機與坦克的快速推進,協同步兵的聯合戰術,非常仰
閃電戰
賴即時的通訊與後勤補給。
納粹實施反猶太的歧視政策,並有計畫地屠殺猶太人。起初先
隔離猶太社群,1941 年後開始無所顧忌地殺戮,且將一批批的
猶太大屠殺
猶太人送往集中營強迫勞動,甚至送進毒氣室處刑。全球原本
約有 1600 萬名猶太人,至大戰結束前已有近 600 萬名喪命。
1941 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戰爭自此擴大至全
美國參戰
球性的世界大戰。

戰後的民族主義風潮
起因 歐洲列強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百廢待興之際。
1948 年⑤ 脫離英國獨立,距亡國時間超過兩千年。
聯合國協助
1951 年利比亞脫離義大利獨立。
和平談判 英國殖民地:1948 年緬甸獨立;
1950 年印度獨立;

2
1956 年巴基斯坦獨立;
1957 年迦納、馬來西亞獨立;
1961 年南非脫離大英國協並改制共和;
1972 年孟加拉獨立。
美國殖民地:1946 年菲律賓獨立。
1949 年⑥ 脫離荷蘭獨立。
武裝革命 1953 年越南脫離法國獨立。
1962 年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獨立。

1960 年代非洲的民族主義風潮
受「萬隆會議」鼓舞,從 1956 年英埃蘇丹獨立以及 1957 年迦
起因 納獨立開始,掀起非洲獨立風潮。進入 1960 年代以後更是風起
雲湧。
聯合國通過《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英國、法
聯合國協助 國、比利時統治下的非洲殖民地大多獨立,象徵歐洲對非洲殖
民時代的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比較
項目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間 1914-1918 1939-1945

導火線 ⑦ ⑧

戰勝國 協約國:英法美俄中日 同盟國:美蘇英法中


戰敗國 同盟國:德奧保土 軸心國:德日義匈羅保
戰場 歐洲為主 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
飛機、坦克、潛水艇、 航空母艦、火箭、噴射戰鬥機、
新戰爭型態
毒氣、壕溝戰 自殺攻擊、核子彈
美國參戰 ⑨ ⑩
大國投降 俄羅斯帝國 法國
結束 德意志帝國投降 美國投擲原子彈,日本無條件投降。
國家獨立 多在歐洲多靠條約決定 多在亞非洲,獨立方式多元
國際聯盟與聯合國的比較

項目

成立時間 1920 1945


主導者 威爾遜 羅斯福
總部 瑞士日內瓦 美國紐約

3
會員國數 63 國 193 國
常任理事國 英法義日 美俄英法中
法源 《國際聯盟盟約》 《聯合國憲章》
消減軍備、排解爭端、 維持世界和平、制裁侵略行為、
目的
維持和平 促進民族平等、增進人性尊嚴
理事會 安全理事會
大會 大會
權力中樞
國際法庭 經濟暨社會理事會
國際勞工組織 國際法庭
調解許多土地紛爭與戰後 解決許多國際糾紛、經濟、文教
貢獻
難民問題 等問題
缺乏武力、
美蘇兩大國未參加、
困難 安全理事會遭五大強國把持
處事不公、
重大決議須一致同意
中華民國 參加 參加又退出
歷史思考: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請問你覺得是正當的決策?還是違反人道?
換句話說,你贊成犧牲少數人性命以拯救多數人性命嗎?為什麼?

PRACTICE TIME:重大戰爭的影響比較
戰爭 年代 過程
波希戰爭 前 499-前 449 波斯與古希臘城邦之間的一系列武裝衝突
提示/影響 文化:

4
永嘉之禍 311 匈奴擊退西晉守軍,搶掠殺戮並俘擄西晉懷帝
提示/影響 移動:
白江口之役 663 唐朝、新羅聯軍與日本、百濟聯軍發生的海戰
提示/影響 朝鮮:
安史之亂 755-763 由胡人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的內戰及動亂
中國:
提示/影響
移動:
十字軍東征 1096-1291 由西歐封建領主對伊斯蘭政權發動的一系列戰爭
文化:
提示/影響 商貿:
政治:
靖康之難 1125-1127 金國攻陷北宋首都並擄走皇帝的重大戰爭及災難
提示/影響 移動:
蒙古西征 1206-1337 成吉思汗及其子嗣在歐亞大陸的征戰、擴張
提示/影響 文化:
英法百年戰爭 1337-1453 一系列發生在英法之間針對法國統治權的斷續性戰爭衝突
提示/影響 民族:
英西海戰 1585-1604 西班牙和英格蘭之間的斷續性武裝衝突
提示/影響 英國:
三十年戰爭 1618-1648 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歐洲戰爭
宗教:
提示/影響 國際:
民族:
七年戰爭 1756-1763 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
提示/影響 英國:
美國獨立戰爭 1775-1783 準備獨立的美洲殖民地聯合歐洲國家對抗英國的一場戰爭
美國:
提示/影響
政治:
拿破崙戰爭 1803-1815 由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與反法同盟爆發的數場衝突
民族:
政治:
提示/影響
中南美:
德國:
鴉片戰爭 1840-1842 清朝和英國之間的一系列軍事衝突
中國:
提示/影響 商業:
現代化:

5
太平天國之亂 1850-1864 太平天國反抗清朝統治的一系列內戰
提示/影響 中國:
英法聯軍 1856-1860 因清朝未履約,英法組織聯軍入侵清朝的戰爭
中國:
臺灣:
提示/影響
現代化:
移動:
普法戰爭 1870-1871 普魯士帝國與法蘭西第二帝國之間爆發的戰爭
提示/影響 德國:
甲午戰爭 1894-1895 中日因朝鮮宗主權而展開的軍事衝突
中國:割讓臺灣澎湖、列強開始劃分勢力範圍、中國本土工
商業遭到打擊;
提示/影響 臺灣:開始日本殖民時期、自組臺灣民主國抵抗、持續現代
化進程;
朝鮮:引進俄國勢力對抗日本、改國號大韓帝國。
八國聯軍 1900-1901 為了鎮壓義和團之亂以軍事行動攻入中國的八國聯合軍隊
提示/影響 中國:
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戰場主要在歐洲,但在列強互相牽扯下戰火延燒至全球
國際:
民族:
提示/影響
政治:
科技:
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 全球性的軍事衝突,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
國際:
提示/影響 民族:
科技:
國共內戰 1945-1950 國共兩黨爭奪統治權的中國大規模內戰
中國:
提示/影響
臺灣:
越戰 1945-1975 越南追求獨立與不同意識形態政權之間的一系列戰爭
美國:
提示/影響 東南亞:
中國:
以阿戰爭 1948-1982 以色列建國後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戰爭
中東:
提示/影響 伊斯蘭:
能源:

6
韓戰 1950-1953 朝鮮半島上不同意識形態政權之間的戰爭
美國:
提示/影響 中國:
臺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