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1

冷戰結束後的國際關係

國際體系單極化或多極化?
• 兩極體系瓦解,蘇聯解體後 , 新俄國實力大減,美
國已成全球唯一的「超強」 , 唯一能在全球各地進
行快速干涉的強權 (10-12 艘航空母艦戰鬥群 )
• 全世界各國外交均或多或少受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 國際體系美國單極霸權化的主要象徵: 2003 年不
顧聯合國反對攻打伊拉克
• 國際體系多極化的主要象徵: 2008 年金融風暴 ---
中國、歐盟大國、俄國、日本均期待多極化的發展
冷戰剛結束時
美國對其世界角色的爭論
• 幾種可能選項
• 1, 「美國回家吧!」 ( 失業 , 赤字 , 健保 , 教育 )
• 2, 「美國強力主導下的世界和平」 (Pax-
Americana)
• 3, 在聯合國的主持下透過集體安全來維持世界和
平 (1990-91 波灣戰争的例子 )
• 4, 「務實介入主義」 (Pragmatic interventionism)
前三種觀念的混合體:此乃目前政策主要理念
• 極端的孤立主義及世界警察角色均不切實際,集
體安全則是難以實現的理想
第 1 次波灣戰爭與「世界新秩
序」
• 老布希 (George H. W. Bush ,1989,1-1993,1 , 共和黨 ) :
1991 年波灣戰爭後提出「新世界秩序」 : ( 只要強權
同意各種世界規範,聯合國便可發揮作用大國協
調下的集體安全?像俾斯麥體系之運作 ?)
• 老布希總統早在 1990 年 1 月 31 日的《國情咨文》
中就闡述過「世界新秩序」的初步構想,認為「剛剛
結束的一年( 1989 年革命)發生的重大事件,已經
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驚人的變化標誌著在世
界事務中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在這個新世界形成
的過程中,美國處於不斷擴大的自由圈的中心」
• 1990 年 8 月 2 日,伊拉克出動 10 萬大軍
迅速跨過伊科邊界,侵入科威特,很快就
佔領了科威特全境
• 波灣危機的爆發,為美國世界新秩序構想
的提出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從此美國就以
世界新秩序的構想來表明其反對侵略的外
交立場。
• 1990 年 8 月 23 日,即波灣危機爆發不久,
布希總統就提出了「尋求世界新秩序」這一
美國對外政策中的新構想。
• 9 月 11 日,布希總統就波灣危機向美國國
會發表題為「邁向世界新秩序」 ( Toward A
New World Order) 的演說,首次對外公開了
美國政府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構想,他指
出「今天我們處於一個獨特的非常時刻。儘
管波斯灣的危機很嚴重,但它也提供了一個
朝著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時期前進的少有機
會。這種動盪時期過後,我們就可以實現
(---) 第五個目標 : 世界新秩序。」
• 1990 年 11 月,聯合國表決通過了第 678
號決議案,要求伊拉克在 1991 年 1 月 15
日之前完全履行安理會的有關決議,從科
威特完全撤軍,否則授權聯合國多國部隊
武力解決。
• 但是到 1991 年 1 月 16 日晚,伊拉克仍未
履行聯合國撤軍決議,於是以美國為首的
多國部隊於 1991 年 1 月 17 日淩晨發動了
「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波灣戰爭爆發
• 波灣戰爭的爆發將建立世界新秩序構想的
迅速實施,獲得了一次重要的實踐機會
• 在這次戰爭中,美國建立世界新秩序構想
的主要表現如下 :
( 1) 確立美國在世界新秩序中的領導地位
• 雖然擁有聯合國的授權,但戰爭的指揮權
仍由美國控制。以美國為首的 39 個國家組
成了規模龐大的多國部隊,但多國部隊的
主力是美軍
( 2) 積極發揮聯合國、盟國和友邦的作用,
共同分擔責任。
•在波灣戰爭中,美國積極發揮聯合國的作用,
努力獲得聯合國的授權,以便實現武力解決
海灣危機的合法化 ; 另一方面,美國積極要
求日本、歐洲和波灣國家出資,共同分擔戰
爭費用,充分發揮各盟國和友邦的經濟責任,
減少自身的戰爭花費。
• 由於美國的外交努力,在聯合國安理會中,首
次實現了美、蘇、中、英、法主要大國的意見
一致 ( 大國協調下的集體安全 ) :即要求伊拉
克立即、無條件的撤軍,否則武力制裁
• 聯合國先後通過了 12 個對伊拉克經濟制裁和
海上封鎖的決議,但發現僅靠制裁和封鎖不能
實現預期目標時, 1990 年 11 月,聯合國又
通過了第 678 號決議,即要求伊拉克在 1991
年 1 月 15 日之前完全履行安理會各有關決議,
否則授權同科威特合作的聯合國會員國使用一
切必要手段,制止侵略,恢復和平
• ( 3) 進行武器控制,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
冷戰結束後,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美國認為大規模
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將成為美國的重要威脅。而這次波
灣危機爆發後,伊拉克龐大的戰爭機器和大規模殺傷
性武器成為美國關注的重點
• 為此,削減戰爭武器,達成軍備控制協定,防止大規
模殺傷性武器及攜帶的導彈就成為美國建立世界新秩
序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對此,布希總統指出 : 「沒有
任何事情比停止核、化學和生物武器以及攜擲這些武
器的導彈的全球性擴散更加緊迫了。」
• 為了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美國力求制定不
擴散體系,減少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來源,以及對一
些可能用於製造這些武器的原材料進行出口管制。
冷戰結束後戰略格局的轉變
世界更和平了嗎 ?
• 1, 核大戰及突然奇襲的威脅已大減(俄國軍隊
東移約 5 百公里) , 但民族丶宗教衝突卻更增

• 2, 傳統武力的均勢逆轉 , 北約對俄國有明顯的
傳統武力優勢 (3:1)
• 3, 兩極格局瓦解 , 蘇聯約束力大減大規模毁
滅性武器 (Weapons of Massive Destruction) 的
擴散 ( 伊拉克、伊朗、北韓均是冷戰時期較受
蘇聯保護的國家 )
後核時代 ?
• 西方對核武的依賴大減 (1991 年美國撤回海
外之陸基及海基戰術核武 )
• 1990 年北約提出 Last Resort ( 最後憑藉 )
的核武角色 ( 是否是 No First Use 呢 ?)
(1997 年中共曾在聯合國提出 「不首先使用
核武草約」 )
• USSR: Reasonable Sufficiency 合理足量
• NATO: Minimum Sufficiency 最低足量
• France: Strict Sufficiency 嚴格足量
冷戰結束後裁武的黃金時期 (1990-
1996)
• 歐洲傳統武力條約 (1990), 化學武器禁產條約生效
• START I(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alks ) ( 戰略武器裁
減談判 )(1991) 與 START II (1993) 條約
• SORT (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 Treaty)(2002) 之
簽定 , New START Treaty (2010)
• 核武不擴散條約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NPT) 之效期的無限期延伸 (1995)
• 核武全面禁止試爆條約 (1996) ( Comprehensive
Test Ban Treaty: CTBT )
• 非核區 ( 拉丁美洲、非洲、南太平洋區、東南亞 )
兩極戰略格局崩解後,大規模摧毀武器
(核、生、化與飛彈)的擴散危機
• 伊拉克 (1990-1) 、北韓 (1993-4; 2002-) 及伊朗等國
的核武擴散危機
• 印、巴的相繼核試 (1998), 北韓核試 (2006)
• 美國參議院否決「核武全面禁試條約」 (1999)
• 飛彈擴散危機與飛彈科技管制體制 (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MTCR): 禁止援助發展
300 公里以上射程
• ABM 條約修正或廢除 (2002) 的爭議
• 美 - 印核子合作協議 (2005-)
世界更和平?
• 民族、宗教衝突更頻繁出現:南斯拉夫、非洲的
盧安達、蘇丹( Darfur )敘利亞等地的內戰
• 文明的衝突與蓋達 (al-Qaida) 式恐怖主義的興起
(2001 年 911 恐怖攻擊事件 )
• 蓋達典型的恐怖攻擊方式 : 事前不做預警,事後
不做明確宣示,且專門針對無辜平民以製造重大
傷亡的恐怖氣氛。
• 這象徵著在過去帶有明確政治目標的恐怖主義組
織和行動,現在已被以蓋達為首的大大小小恐怖
組織發動的越來越頻繁的恐怖活動所取代,日益
成為各國最擔憂的恐怖主義威脅。
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
• 冷戰結束後 WMD 快速地擴散,在現今全球
化日益進展下,運輸科技與資訊傳播突飛猛
進,恐怖分子亦同樣受益於此一發展。在時
空距離大為縮短下,恐怖主義與活動逐漸由
傳統的暗殺、爆炸、綁架、劫機、下毒等方
式,轉變為 WMD 與通訊網路的攻擊,這可
能會給人類帶來大量的傷亡和災難。促使聯
合國與國際社會日益重視恐怖主義份子可能
使用此些武器所構成的威脅。
• 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統計,自 1993 年至
2011 年,全球共發生 2163 起遺失、盜竊
、走私或販賣危險核和放射性材料的案件
。平均每年多達 120 餘起,這些材料有可
能流入黑市‌,落入恐怖分子之手。
• 恐怖分子和跨國犯罪組織獲取、非法販運
核材料,甚至製造核恐怖事件的危險不容
忽視。另外 , 隨著核能產業的快速復興和
發展,核材料擴散和流失的風險也在加大
。由於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發展核能,原
本應用於和平用途的核材料與核技術可能
被轉用於軍事目的。
「伊斯蘭國」( Islamic State

• 2014 年 7 月 4 日「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
( Abu Bakr al-Baghdadi )在伊拉克摩蘇爾發表
的「建國宣言」中說道:「在中國、印度、巴勒
斯坦、索馬裡、阿拉伯半島、高加索、摩洛哥、
埃及、伊拉克、印度尼西亞、阿富汗、菲律賓、
什葉派伊朗、巴基斯坦、突尼斯、利比亞、阿爾
及利亞和摩洛哥,在東方和西方,穆斯林的權利
都被強行剝奪了……你們看到的中非和緬甸,只
是他們水深火熱處境的冰山一角。安拉在上,我
們要復仇 ! 」
「伊斯蘭國」計畫在未來攻佔的地區
• 「伊斯蘭國」的宗旨是要建立一個強硬的哈里發
( Caliph )國家。這些裝備精良的遜尼派穆斯林
武裝人員已經佔據了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大片土地
,造成大批人逃亡。
• 哈里發本為阿拉伯帝國最高的統治者稱號,相當
於一般所說的皇帝,但同時兼有統治所有遜尼派
穆斯林的精神領袖的意味,故又可以同時起了類
似天主教的教宗的作用
• 「伊斯蘭國」斬首處決多名人質,他們還迫害基
督徒,雅茲迪教徒和什葉穆斯林。這些人被「伊
斯蘭國」當作異教徒。此些殘酷作為亦引起西方
世界之不滿。
• 「伊斯蘭國」透過石油、天然氣、古文物掌控與
銷售、企業化經營、擄人勒贖,不僅擁有龐大資
金,
• 也吸引全世界激進穆斯林加入成為「聖戰士」,
中東、南亞、東南亞激進伊斯蘭教信徒大串聯,
已危害國際安全。
• 2014 年 8 月 7 日歐巴馬下令「空襲」 IS (伊拉
克區域), 9 月 10 日宣布擴大空襲區至敘利亞,
明言對抗 IS 戰爭可能持續數年之久
• 美國只是「空襲」,地面部隊只靠伊拉克軍隊和
庫德族民兵,是否足以消滅「伊斯蘭國」?
• 能否建立團結的反「伊斯蘭國」聯盟?
孤狼式恐怖攻擊,成為恐怖活動的新特點
• 伊斯蘭國利用社群媒體招募和宣傳,每天在網路
號召發動一人作案的孤狼式( lone wolf )攻擊,
任何時候丶地點都可能發生,成為恐怖活動的新
特點。
• 當前伊斯蘭國的威脅更甚於九一一時的「蓋達」
組織
• 前中央情報局副局長莫瑞爾( Michael
Morell ) 2015 年 5 月説,伊斯蘭國在美國本土
發動更精心策劃、可能造成大規模死傷的攻擊,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果不讓伊斯蘭國受到
控制」,就會看到類似九一一事件的攻擊發生。
冷戰後區域主義的興盛
• 歐洲三大安全體系
• 1, 北約組織 : 美國主導 ( 冷戰後該離開歐洲嗎 ?
約 1993 年幾乎所有歐美國家均認應續留 )
• 2, 歐洲聯盟 : 西歐大國主導
• 3,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1995 年成立 , 前身為
1975 年召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 ) : 區域性集體
安全組織 ( 俄國唯一能參加的 )
• 1990 年代初爆發的南斯拉夫內戰乃 1945 年戰後
歐陸爆發的第一場戰爭,
• 歷史證明北約方是能發揮作用的安全體系
區域性集體安全體系 :
安全方面的區域主義 : (Regionalism), 區域性的
多邊主義
第一個被一些人士 ( 並非所有人均同意 ) 視為
成功的區域性集體安全體系例子 : 1975 年創
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 (Conference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
CSCE), 1995 年改制為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 OSCE)
「區域性」集體安全體系相對於「全球性」集
體安全體系 ( 聯合國 ) ,更為有效維持和平
嗎?
北約東擴
• 1999 年正式接納波蘭、捷克、匈牙利
(16+3)
• 2004 年正式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
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等七國。 (19+7=26)
• 2009: 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 (26+2=28)
• 應該東擴到烏克蘭?
北約東擴
北約角色提昇
• 1949 年北大西洋公約 第五條 : 「各締約國同意對於
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因
此,締約國同意如此種武裝攻擊發生,每一締約國按
照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所承認之單獨或集體自衛權
利之行使,應單獨並會同其他締約國採取視為必要之
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協助被攻擊之一國或數國以
恢復並維持北大西洋區域之安全。」
• 1997 年北約增加其使命,如維持和平和通過對話「
促進地區穩定」(則可對成員國範圍以外地區行使武
力, ex. 1999 科索沃戰爭 2011 年利比亞內戰)
德國統一與歐洲整合的加速
• 1990 年 10 月德國統一促使歐洲整合的加速
• 1949 年以後至今 , 德國賴以扮演「歐洲仲裁者的角色
」的兩大外交政策:
• 1, 大西洋主義 : 藉支持美國在歐洲領導地位的持續
,化解週邊國家對德國再次追求霸權的擔憂 ( 只要
北約仍存在 , 德國軍隊須受北約最高統帥 : 美國將領
的指揮 )
• 2, 歐洲統合 : 強調追求「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高於追求「德國國家利益」 。將德國核心權力要
素交由超國家組織控制 , 如煤、鋼、德國貨幣 ( 馬
克)
• 1991 年德國總理科爾 (Kohl: 1982-1998 , 基
民黨 ) :「德國是重新統一了,但它並未使
德國的處境更好,所有問題均被提出來了 (
地理、歷史、經濟 ) ,事實上其他國家的
人並不希望看到德國統一」
• 二次大戰後至今,德國的外交政策目標均
是:設法製造「正確的環境」為最高指導
原則。因為「一個容易受傷害的強國」需
要正確的客觀環境。也就是可以充當保護
傘的群體機制:歐盟及北約
• 1991 年德國總理科爾:「對統一的德國來
說,不可能有在歐洲共同體及大西洋聯盟
之外的特殊道路,德國的前途在於統一的
歐洲」
• 一、重視歐盟的角色:以「歐洲共同利益
」的強調及追求,來化解「聯盟的夢魘」
及鄰國對德國的疑慮。
• 德國貨幣「馬克」的歐洲化 ( 歐元 ) ,是「
德國歐洲化」或「歐洲德國化」 ?
• 二、大西洋主義的繼續强調,支持美國及
北約在歐洲安全的領導角色
歐洲整合的加速
(化解對統一德國的擔憂)
• 1992 年 2 月 7 日,簽訂《馬斯垂克條約》 (
歐洲聯盟條約 )
• 根據《歐洲聯盟條約》,歐盟共由三大支
柱組成:
• 1, 歐洲共同體,其中包括關稅同盟、單一
市場、共同農業政策、共同漁業政策、單
一貨幣、申根條約等諸多部分;
• 2, 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
• 3, 刑事事件之警政與司法合作。
• 1993 年 11 月 1 日,《馬斯垂克條約》生效,
歐洲三大共同體納入歐洲聯盟,並另發展共同
外交及安全政策,加強司法及內政事務上的合

• 1999 年推出共同貨幣「歐元」。 2002 年 1 月
1 日,正式啟用。
• 歐元是歐盟的官方貨幣, 2014 年已經由 28 個
成員國中的 18 個採納為流通貨幣;
• 《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
制,至 2012 年 1 月 1 日,有 26 個成員國。其
除了瑞士、挪威、冰島和列支敦斯登外均為歐
盟國家。
• 2009 年 12 月 1 日,《里斯本條約》生效 , 取
代之前被法丶荷公投否決的「歐洲憲法」
• 設置新的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外交及安全政
策高級代表。條約加入了《基本權利憲章》以
保障人權,使歐洲議會和各成員國議會有更大
的發言權以增加歐盟的民主正當性,並試著增
進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的效率。
• 深化和擴大的矛盾
• 歐債危機的影響,歐元大貶,深化受創
• 2016 年英國舉行公投贊成退出歐盟
• 歐盟的擴大
• 1972 年後,英國及丹麥、愛爾蘭 (1973) 、希臘
(1981) 、西班牙、葡萄牙 (1986) 先後加入歐洲共
同體。
• 1995 年 1 月 1 日,會員國增加奧地利、芬蘭和瑞

• 2004 年,第五次擴張第一階段,波蘭、立陶宛、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塞普勒斯加入歐盟。
• 2007 年,第五次擴張第二階段,羅馬尼亞、保加
利亞加入歐盟。 (27 國 )
• 2013 年,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 (28 國 )
• 2012 年 1 月 22 日,克羅埃西亞超過 66%
的投票者在全民公投中投票支持加入歐盟
。 12 月 9 日克羅埃西亞簽署入盟條約,在
獲得歐盟 27 個會員國立法機關批准
後, 2013 年加入歐盟 , 成為第 28 個會員國
• 這是這個前南斯拉夫國家推動大幅度民主
與經濟改革的一大獎賞。
• 歐盟希望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可以說服
巴爾幹半島其他國家,改革可以得到好結
果,並加速在 1990 年代遭種族戰爭蹂躪的
巴爾幹半島民主轉移。
第二次波灣戰爭與美國單極霸權
• 美國攻打阿富汗 (2002) 、伊拉克 (2003) :
單極霸權的出現?
• 美國至今仍未完全脫離泥沼( 2011 年美軍
撤離伊拉克助長 IS 的狀大 ? , 2014 年美
軍撤離阿富汗)
• 美歐關係的轉變?
2003 年底法國倡導歐盟解除對中
國武器禁運
• 背景: 2003 年 4 月美國不顧國際反對壓力
( 法、德、俄、中 ) ,硬要攻打伊拉克 , 並
成功推翻海珊政權 , 明顯呈現美國全球唯一
超強的單極覇權 , 有違法國對全球多極化的
期盼
• 2003 年底 , 席哈克 (Chirac) 藉倡導歐盟解除
對中國武器禁運,拉中國反美國單極覇權

• 2002-2004 年社民黨總理史諾德 (Schroder)
曾短期令人質疑偏離大西洋主義 (2003 年和
法國一起反對美國打伊拉克 , 支持解除歐
盟武器售中禁令 )
• 但 2005 年基民黨梅克爾 (Merkel ) 總理上任
後又恢復對大西洋主義的堅定支持
• 2005 年 3 月 , 中國推「反分裂法」
• 解除歐盟武器售中禁令之問題被擱置下來
2008 年金融風暴與全球多極化的發

• 2008 年金融危機與中國崛起 , 2010 年起的
歐債危機:
• → 美國霸權的衰頽? 歐洲相形見拙 , 走向
多極化? →美歐盟邦關係反而強化 ?
• 法國仍須聯中國反美國單極覇權嗎?
• 2009 年法國申請加入北約的軍事組織:在
冷戰結束後北約呈現出其方是歐洲最重要
的安全角色後,法國擔心其在歐洲的安全
角色被邊緣化
2009 年法國申請加入北約的軍事組織
• 總統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 ) 在闡述關于全面回
歸北約的主張時強調了四點:
• 一是法國政府堅持戴高樂總統的獨立核威懾原則,
法國的核力量不接受其他國家的指令;
• 二是法國雖然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但是對
其軍隊調動和是否參與某項軍事使命依然擁有自
主的決定權;
• 三是法國回歸北約的先決條件是美國認可獨立的
歐洲防務建設;
• 四是法國改善同美國的關係並不意味著法國完全
聽命于美國,而是一個“獨立的盟友”。
歐巴馬時期 , 強化美、歐、日等西方國
家之合作
• 美國一方面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 TPP ),包括澳洲和日
本;另一方面 2013 年 2 月宣布與歐盟磋商「跨大
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 TTIP )
•  圍堵中國崛起?
• 2014 年「烏克蘭危機」,俄羅斯奪取克里米亞之
後,俄羅斯被趕出 G-8 集團, G-7 更像一西方集團
• 俄丶中更加強合作共抗西方壓力?
• 「新冷戰再起?」何意思?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 TPP

• 2005 年 5 月 28 日,汶萊、智利、紐西蘭及
新加坡四國協議發起泛太平洋夥伴關係,
當時正與其他五國磋商,包含澳洲、馬來
西亞、秘魯、美國及越南。
• 2010 年 11 月 14 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高
峰會的閉幕當天,與會九國同意美國總統
歐巴馬的提案,將於 2011 年 11 月的亞太
經濟合作會議高峰會完成並宣布泛太平洋
夥伴關係協議綱要
• 由美國催生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主要成
員與入會磋商國大多由資本主義體系的國
家組成(越南為唯一社會主義國家成員)
,同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生排擠效應;
而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圍堵中國大陸」的
態勢,似乎要與中國催生的「東協 +3 (中
日韓)」抗衡,變成一場中美兩國拉攏亞
太經貿實體的角力戰。
2017 年川普上任後的轉變
• 1, 不按牌理出牌的特色 : 不確定性
• 2, 利益取向的商人外交 : 美國利益優先 ==>
走向孤立主義?美歐‌關係不信任感提昇
• 3, 強硬的反恐(反 IS )主軸 ,聯俄反 IS 之
走向 ,聯俄會反中嗎?仍值觀察
• 4, 仍有意願做為民主丶自由世界之價值的
保障國嗎 ? 日益受質疑
• 2017 年 1 月川普上任不久便宣布退出 TTP
• 川普曾在選戰期間說, NATO 已經過時,批
評北約的一些歐盟成員國國防開支過低,
並且表示美國可能不會在北約盟國受到攻
擊時自動出面救助
• 川普又要求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 , ( 俄羅斯
尚未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 , 川普默許此
類事件 ?)2018 年 6 月建議讓俄羅斯重回 G-
8
• 2016 年 11 月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容克
( Jean-Claude Juncker )警告,美國總統當
選人川普( Donald Trump ),將危及歐盟
和美國之間的基本架構
• 2017 年 5 月 , 德國總理梅克爾說:「過去
幾天我體會到,我們可以完全倚靠他人的
時代,某種程度來說已結束。我只能說,
歐洲人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
• 2016 年 11 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川普‌在選
戰時曾‌指出,美國防衛日本、德國和韓國
,但這些國家並未付出相同的對價;他要
求日本全額支付駐日美軍經費,否則「日
本也可以核武裝防衛自己」。
• 雖然一般‌認為川普的「日本核武裝論」不
是說真的,但很難說川普不會調整駐日美
軍的政策,而其言論所呈現出的美國孤立
主象義傾向,更是未來一大變項‌。
• 2017 年 6 月 , 澳洲總理滕博爾( Malcolm
Turnbull )表示,「在這個勇敢的新世界中
,我們不能再靠大國維護我們的利益。」
• 2017 年 6 月 , 美國宣布退出 < 巴黎氣候協
定 > ,這項協定全球 195 個國家與地區在
2015 年 12 ⽉ 12 ⽇締結、 2016 年 4 ⽉ 22
⽇簽署、 11 ⽉ 4 ⽇正式生效,唯 2 個未參
與的國家是敘利亞與尼加拉瓜,美國將加
入他們的⾏列
霸權穩定理論( 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
美國霸權的演變(不見得一定要追求霸權)
在國際主義( internationalist )和孤立主
義( isolationist) 當中擺盪。
在單邊主義( unilateralism )和多邊主義
( multilateralism )當中擺盪。
在道德主義( morality )和現實主義
( realism )當中擺盪

一超多強的世界是否更安全?
何種國際體系較穩定 ?
• 各派意見紛呈。
• 有人認為 , 多極均勢體系是穩定的。 ( 在主權國
家組成的人類社會中 , 權力均衡是一個基本的穩
定因素 )
• 肯尼士 · 華爾茲 (Kenneth Waltz) 則認為 , 兩極國際
體系比多極體系更能發揮穩定的作用。
• 羅伯特 · 吉爾平 (Robert Gilpin) 則以「古羅馬治下
的和平」、「大不列顛治下的和平」以及「美國
治下的和平」為研究和論證藍本 , 提出了「霸權
穩定論」因為霸權可以帶來公共權威 , 並為國際
社會提供公共商品。
• 吉爾平認為 , 霸權戰爭是世界政治體系變化的基
本機制。國際體系內部各主要國家的發展不平衡
導致了權力競爭的體系危機 , 其表現方式極有可
能是戰爭 , 而最終的結果是國際體系的轉換。
• 近代大國的崛起一般可歸結為兩個因素作用的結
果 : 一是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及逐步強化 ; 二是經
濟、軍事以及技術變革在國家利益原則上的應用

• 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出發 , 他認為 , 在各國都認為改
變國際體系無利可圖時 , 國際體系就穩定。反之 ,
如果某一國認為改變國際體系得到的預期收益大
於為改變國際體系所需支付的成本時 , 該國就想
改變國際體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