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4

全球化與全球性問題日益受關注

「國際關係」「全球政治」 ?
•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一詞,是一種概念,目前
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繫
不斷擴張,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
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
上緊密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
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 全球主義( Globalism ) : 達到公平與安全的國際
秩序,倡議國際典則,朝向國際整合,建立全球
的政治共同體。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經濟互賴與科
技突破 ( 尤其網路 ) ,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
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
、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
• 全球化使全球經濟一體化,有些人甚至稱
此為「地球村」。對於「全球化」的觀感
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
全球性問題日益受關注
• ( 人類安全 : Human Security)
• 三類主要全球性問題:健康、環境、人權
• 由於全球化,更增其全球性,並引起更大
的全球關注及全球行動
• 健康方面: AIDS 愛滋病 , SARS, 新型流感等
做為一種全球性問題
環境方面:人口、自然資源、污染
•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1992 年:里約熱內盧協定
• 1997 年:京都議定書
• 2009 年:哥本哈根大會
• 2015 年: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 誰該為全球環境問題負責?北方或南方國家
• 非政府組織角色的上揚
人權 (Human Rights) 方面
( 如何保障人類尊嚴 )
• 三類人權 :
• 1, 個人擁有的 , 國家不能剝奪的權利 ( 政治
與公民權利 , 消極權利 ): 言論自由 , 集會
自由、出版自由、宗教自由、免於恐懼的自
由…
• 2, 經濟與社會權利 : 國家應為個人提供最
低的物質權利 : 教育、工作、醫療、住房、
社會保障與福利…
• 3, 擁有人權的集體的權利 : 少數種族、婦
女‧兒童
• 人權概念和具體的受保護權利是否普世適
用?
• 或者應接受「文化相對主義」

國際人權機制
• 政府間組織
• 非政府間組織 (90 年代後更為重要 )
全球性問題日益受關注的影響
• 1, 對「主權」概念造成挑戰,「全球治
理」概念出現,主權概念受挑戰
• 2, 全球性問題本身可能是衝突的泉源
• 3, 對不同的國際關係理論的影響及重思
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可否帶來「全球治理」?
(Global Governance)
• 儘管仍不存統一的政治權威 (ex, 世界政府 )
, 但多元行為體的出現 , 可以通過各種結構
與過程協調彼此的利益與需要

• 「全球市民社會」能出現 ? (Global civil


society)
國際發展與南北差距
• 全球化:經濟互賴與科技突破 ( 尤其網路 ) ,
全球化好否?加深「貧富及南北差距」 ?
• 南北發展差距大 , 且持續存在 , 甚至惡化 ,
富者愈富 , 窮者愈窮
• G-77: 一個為扭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
被動地位的經濟組織,於 1964 年成立。發
表了《 77 國聯合宣言》。現在 77 國集團
的成員已有一百多個,但仍延用原名稱
1974 年「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
• 1, 改變國際貿易條款
• 2, 建立共同基金
• 3, 管制跨國公司
• 4, 重新評估南方債務負擔
• 5, 增加對南方的援助
• 6, 改革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結

• 1990 年代 , 漸強調國際私營資本的角色及「伙
伴關係」 ( 亞洲四小龍的成功經驗 )
• 21 世紀 : 北京共識 V.S. 華盛頓共識
• 「華盛頓共識」:接受自由主義、及西方民主、
人權觀念的基礎上形成了共識 , 以私有化、自
由化和宏觀穩定(主要是價格穩定)為主要內
容的發展戰略﹔以及基於對自由市場的堅定信
念並且旨在削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
列政策。 ( 例如 1990 年代東歐的民主改革 )

• 「北京共識」:國際上對中國發展經驗的
概括,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
、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 , 但仍處於威權統
治的條件下的一種觀點
• 2009 年 11 月中共總理温家寶否定此詞
• 非洲獨裁國家較歡迎此想法
中、南美洲國際關係
• 1492 年哥倫布為西班牙皇室出海探險,因此
他所發現的大部份土地成西班牙領土,不久後
葡萄牙也加入爭奪
• 拿破崙打敗西班牙及葡萄牙王室後,其對拉丁
美洲的控制鬆動,到 1825 年,除了古巴、波
多黎各外,西班牙及葡萄牙殖民地已相繼獨立
• 種族多元 :美洲印地安人、歐洲白人、非洲
引進的黑人、及不同混血人種
• 宗教:天主教為主
• 1823 年美國「門羅主義」:「基於美國和
歐洲諸強國之間的友好關係,謹此聲明,
美國將視此等強國將其體制延申至此半球
任一部分,為危害美國和平及安全的舉
動」
• 1904 年老羅斯福總統發表「大棒政策」
(Big Stick Policy): 「美國在西半球堅守門羅
主義的結果,可能在本地區出現重大罪行
或各國無能力處理的問題時,美國將被迫
遂行國際警察權」
• 因而多次武力直接介入此區各國,直到
1933 年小羅斯福總統發表「睦鄰政策」 ,
轉為間接介入為主
• 1948 年「美洲國家組織」成立 , 強調「不
介入內政原則」 , 並非結盟
• 1959 年古巴革命成功 , 第一個共產政權在
美洲出現 , 並輸出革命
• 美國力求阻止第二個共產政權在此洲出現 ,
冷戰時期多次直接、間接介入,阻止親共
左派政府上臺
• 在美國軍方及中情局 (CIA) 介入下 , 1960 年
代末大多左派叛亂勢力已大減
• 但後遺症 : 軍方勢力坐大 , 1970’s, 80’s 年代
多次軍事政變反美情緒
• 1980’s 年代中期後 , 民主化逐漸穩固
• 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古巴失去蘇聯支持而力
量大減 ,2014 年 12 月美國古巴開始談判建交
•  其他美洲國家失去誇大左派政府威脅的理
由,左派亦尋求加入體制內改革
• 90’s 年代至今 , 温合左派政府相繼上臺
• 温合左派仍某種程度反美 , 但不再尋求和美國
敵對 ( 除了古巴、委內瑞拉外 ), 仍尋求和美國
經濟合作。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 2013 年去世
• 拉丁美洲會「去美國化」嗎? 2001 年南美洲
國家組織 ( 無美國加入 ) 成立
非洲國際關係
• Africa ;字源拉丁文: Afri ,迦太基人的名
稱),簡稱非洲,意為陽光灼熱之地。面積
3 千萬餘平方公里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
20.4% ,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約有十億,
約佔全球總人口的 15% ( 2009 年資料)。
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在非洲發現。
• 非洲 2012 年有五十三個國家,超過全世界
國家總數四分之一;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十
個安全理事國中,三席是保留給非洲國家。
• 非洲民族以高加索種的閃族、含族,以及黑種
的黑族和蘇丹黑人、班圖黑人為主。不過由於
文化發展遲緩,知識程度普遍低落,雖然各地
皆有豐富礦產,如金、銅、鐵、錳、鈾及非金
屬礦等,但只有少部份被開發,
• 且過去多屬於歐洲殖民地,經濟結構並不健全;
加以自然環境惡劣,不是太乾就是過溼,
• 而許多小國政治未臻穩定,且又種族複雜,邊
界多是前殖民國家所劃定,多國有種族對立問
題 ( 如 2011 年鉅變的象牙海岸、蘇丹 ) ,逐造
成非洲各國普遍處於貧窮狀態。
• 受到專制統治和殖民主義的影響,非洲是全球
最貧窮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只佔全
世界百分之一。 根據聯合國在 2009 年報告,
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低的 24 個國家中,其中
有 22 個都是非洲國家
• 貧窮及疾病在非洲造成很嚴重的問題,包括低
人均預期壽命(史瓦濟蘭人均預期壽命只有不
足 33 歲)、社會動盪、暴力等。
• 愛滋病的泛濫,加上持續的戰亂和貧困,使非
洲人的平均壽命在過去二十年中減少了十五年。
嬰兒死亡率也是個嚴重問題。在一些最貧困的
國家如馬里,有百分之十的嬰兒在一歲前死亡
• 非洲只有一些地區,特別是波札那和南非,
經濟的發展比較成功。前者超過四分一的
財政預算用於改善首都哈博羅內的基建,
使其成為世界上發展得最快的城市之一。
後者則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世界上最主
要的黃金和鑽石生產國之一。其他國家如
迦納、肯亞、加彭、喀麥隆和埃及等,經
濟發展也較理想。
• 由 1995 至 2005 年,非洲重拾經濟增長,
在 2005 年平均有 5% ,一些剛開始開發石
油資源的國家如安哥拉、蘇丹和赤道幾內
亞的經濟增長更超過 10% 。
非洲區域組織
• 非洲地區全體國家的區域組織─「非洲團
結組織」 (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OAU ) (1963 年成立 ) ,已在 2002 年改為
「非洲聯盟」,以促進非洲地區和平發展
及區域整合為目標。另外,非洲國家也和
歐美先進國家達成協議,建立新的援助計
畫「非洲發展新經濟夥伴」,俾使非洲國
家可以獲得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協助。
非洲聯盟(非盟; African
Union , AU )
• 2002 年 7 月,非洲聯盟在南非成立。包涵了
53 個非洲會員國的聯盟,非盟是屬於集政治、
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洲性政治實體。非洲聯
盟於未來有計劃統一使用貨幣、聯合防禦力量、
以及成立跨國家的機關,這包括一個管理非洲
聯盟的內閣政府。
• 此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
主、人權、以及能永續發展的經濟,除此之外
亦希望減少非洲內部的武裝戰亂及創造一個有
效的共同市場。最終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
國」 。但成效待觀察。
政治發展方面
• 非洲許多國家自九○年代初期開始受到第
三波民主化的影響,逐漸脫離威權及軍人
統治,邁向多黨民主政治。比較著名的例
子包括貝南、維德角、馬拉威、聖多美普
林西比、迦納、塞內加爾、馬利、南非、
尚比亞等,
• 最近更有奈及利亞及肯亞兩個大國的民主
轉型。除了民主化的展開外,一些國家如
馬利、塞內加爾、迦納、肯亞等甚至還經
歷了政黨輪替。
• 不過,在政治民主化的同時,不少非洲國
家飽受內戰之苦,西非的賴比瑞亞、獅子
山、幾內亞比索及象牙海岸,東非的索馬
利亞、蘇丹、盧安達及蒲隆地,中非的剛
果民主共和國以及西南非的安哥拉等國家
在過去十多年中的動亂與衝突,不但讓它
們無法順利進入多黨民主政治,也使其沒
有機會在穩定中發展經濟,
• 非洲之戰爭、衝突很少是國家之間,這主
因 1963 年成立的「非洲團結組織」宣言:
「尊重各國獨立時的既有邊界」
• 大多為各國國內的種族、宗教衝突或政變
• 由於非洲邊界乃西方殖民國家任意劃定,
常因種族、宗教因素,有鄰國暗中支持他
國的內戰
• 豐富自然資源的非洲,近十年成中國競逐
影響力之處 ( 北京共識 ) ,和美、法 ( 北非
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 ) 、英等國競爭影
響力, 2013 年日本亦承諾未來五年援助非
洲 320 億美元
2011 年北非阿拉伯世界的
茉莉花革命
• 2011 年突尼西亞、埃及總統下台, 2012
年利比亞格達費被推翻,中東阿拉伯國家
敘利亞陷入內戰 ( 反政府軍上台會更好? )
• 2014 年伊斯蘭國出現
• 走向「民主化」或「伊斯蘭化」? ( 如伊朗
革命成功後反西方政權出現嗎 ?)
中東國際關係
中東處在一種非常特殊的地緣政治關係中,
冷戰結束後中東仍然是世界政治、經濟、
軍事的敏感地區,由於乃全球主要石油產
區,中東地區發生的重大事件(例如阿以
衝突、海灣戰爭)不僅對中東、甚至對世
界局勢也有重大影響
中東國家之間的關係
• 雖然中東地區曾經孕育了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但現代中東民族國家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至 70 年代初建立的。在現代民族國家
體系中確實還非常年青
• 獨立後經歷了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巨大變革。
這種變革使社會、政治局勢處於極不穩定之中,
政權更迭頻繁。國內社會變革和政局不穩定的
延伸,造成國際關係的多變性、不穩定性。這
是戰後中東國際關係的一大特點
• 從整體上來看,中東現代民族國家獨立前
都曾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經
過與殖民主義宗主國進行長期的民族獨立
解放運動後,實現了獨立。
• 以色列除外,以色列是在英、美等西方國
家支持下建立起來
中東國家間的競逐與合作
• 爭當地區盟主是中東主要大國的競爭目標
。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敍利亞、伊朗、
土耳其、 2003 年前的伊拉克等國都是雄心
勃勃的地區大國
• 主要區域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 (1945) 、
海灣合作委員會 (1981) 、阿拉伯八國集團
(埃及、敘利亞與海灣合作委員會 6 國,
又稱大馬士革八國集團)、敘利亞 - 黎巴嫩
特殊關係、土耳其 - 以色列軍事聯盟
主要衝突熱點
• 以 - 阿衝突 (4 次中東戰爭 1948,1956,1967, 1973)
• 以 - 巴衝突 ( 較激進的哈馬斯組織 , v.s. 巴勒斯
坦自治政府 )( 哈馬斯 2011 年入聯合政府 )
以色列 - 土耳其聯盟 ( 以色列和土耳其被視為
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支點 )
• 伊朗 ( 波斯人、什葉派 ), 1979 年革命 , 推翻親
美國的王室。核武擴散問題
• 伊拉克的持續動盪 ( 什葉派人過半 )
• 庫德族
• 「伊斯蘭國」的動亂
大國與中東國家之間的關係
• 石油資源及重要戰略位置,一直是大國較
量之處
• 二次大戰前 : 英、法、俄、德的競逐
• 冷戰時期 : 美、蘇較量 (1956 年蘇伊士危
機後 , 英、法影響力大減 )
• 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後,親蘇國家 ( 敘、利比
亞 ) 態度稍微軟化。
• 中國基於石油能源需求 , 加強發展關係,尤
其和伊朗。
• 2011 年茉莉花革命 , 葉門,敘利亞等國受
衝擊 ( 多為總統制國家受衝擊較大 )
• 2011 年歐巴馬倡議以色列回到 1967 年疆界
• 2018 年川普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
往耶路撒冷,激起巴勒斯坦人抗議
中亞國際關係
• 廣義上,該區域由伊朗的阿族人(亞塞拜
然族)居住區和俄羅斯的突厥人(穆斯林
)聚居區、東西伯利亞、蒙古東部、阿富
汗北部,中國新疆和西藏合圍的廣大縱深
地區組成。
• 狹義上的中亞,只包括中亞五國,即哈薩
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和土庫
曼。
• 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上
海五國會晤機制。 2001 年 6 月,上海五國
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以
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六國
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此次峰會還簽署
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
上海公約》 ( 針對疆獨 )
• 另有觀察員國:蒙古國、伊朗、巴基斯坦、
印度 ( 陸權大國的可能結合 , 亦可能掌控石
油價格 )
• 土庫曼追求永久中立及保持等距外交
• 2001 年 911 事件及年底美國對阿富汗發動
戰爭,推翻和蓋達組織關係密切的塔利班
政權
• 美國藉此駐軍中亞各國,中亞成美、中、
俄三大國競逐處
• 塔利班之再起,使阿富汗持續動盪,亦令
人擔憂其對巴基斯坦的影響
• 2015 年 3 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美軍放緩
從阿富汗撤軍的步伐
南亞國際關係
• 含印度 (2010 年 11.5 億人 , 金磚四國 , 貧富差
距大 , 平均所得約一千美元 , 2025 年印度人口
可能將超越中國達 16 億 , 83% 印度教 , 13.4%
伊斯蘭教 , 印度已經超過印尼,成為世界上穆
斯林最多的國家 ) 、巴基斯坦 (1.6 億 , 伊斯蘭
教 ) 、孟加拉 (1.4 億人 ,70% 伊斯蘭教 ,30% 印
度教 ) 、斯里蘭卡 ( 二千萬人 , 67% 信奉佛教,
大多數是僧伽羅族人; 16% 信奉印度教,大多
數是泰米爾族人 ) 、尼泊爾 ( 佛教 ) 、不丹 ( 佛
教 ) 、馬爾地夫
• 過去英國殖民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
蘭卡近二百年 , 1947 年相繼獨立
一、領土爭議 :
• 1, 印巴的額什米爾 (Kashmir) 紛爭
• 2, 中印的藏南邊境 (1962 年藏南邊境的戰爭 )
• 3, 孟加拉和印、緬的領土爭議
二、核武擴散 ( 印、巴、中多元嚇阻關係 )
• 1974 年印度和平試爆 ,
• 1998 年印、巴相繼核試爆
三、少數種族 ( 印度伊斯蘭教徒、斯里蘭卡信
奉印度教的泰米爾族人 )
四、恐怖主義威脅 ( 巴基斯坦的蓋達組織、印
東、斯里蘭卡的少數種族 )
印 , 巴的額什米爾 (Kashmir) 紛爭
• 印度、巴基斯坦三度戰爭 , 1947-48, 1965, 為了
額什米爾 (Kashmir), 1971-72 年為了孟加拉獨立
• 額什米爾人口約為 500 萬,其中穆斯林佔總
77.11% ,印度教徒佔 20.12% ,餘為錫克教徒
和佛教徒。
• 額什米爾地處亞洲心臟,周圍分別與俄羅斯、
中國、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戰略地
位極為重要。
• 中印戰爭 , 1962 年藏南邊境的戰爭 , 1965 年印
巴戰争 , 中國曾對印度下最後通牒
• 中、巴合作抗印
• 印度則在選擇海權 ( 和美國合作抗中 , 有二艘
輕型航母 ) 或陸權 ( 和中、俄合作 , 控制歐亞
大陸 ) 上思索
• 巴基斯坦 ( 唯一伊斯蘭核武國 ) 政局不穩 , 伊
斯蘭基本教義派力量日增
• 中共「一帶一路」與在印度洋可能的珍珠鍵
佈局 ( 和緬甸、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合作 )
中共於印度洋的珍珠鍵佈局 ( 黑色 )
與石油交通線 ( 藍色 )( 美國學者提
出)
2011 年 5 月賓拉登死亡
• 2011 年 5 月 2 日賓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國
特種部隊擊斃的事件,嚴重衝擊美巴兩國
的互信
• 2011 年 5 月巴基斯坦國防部長穆塔爾宣稱,
巴國已請求中國在其西南部深水港瓜德爾
( Gwadar )建設海軍基地,並希望中國海
軍能長期進駐
東北亞國際關係
• 美蘇二極冷戰體系
• 美、日、南韓、 1972 年後的中共
• 蘇聯、北韓、 1950 年代的中共
• 東北亞既定安全架構的主要穩定因素:美
國「延伸嚇阻」 ( 核保護傘 ) 的可信度
• 東北亞冷戰架構結束了嗎 ?
• 朝鮮半島和臺海仍是全球矚目的國際焦點
• 北韓、中共仍是共產政權
冷戰結束後東北亞國際關係的演變:
充滿不確定性
• (1) 蘇聯角色的消逝代表何意義?:已成美、中二
元架構 ? ( 俄國角色大降 :1991 蘇聯政變 )
• (2) 中共崛起與軍事現代化的不確定性
• (3)2018 年文金會丶川金會 == 》北韓會棄核嗎?南
北韓會統一嗎 ? 統一的韓國採何政策?「東北亞平
衡者」?美國會撤軍嗎?
– 北韓核武與飛彈發展所可能引發的大規模武器的
擴散與軍備競賽 ( 會有骨牌效應嗎 ?)
(4) 日本正常國家化之發展:「周邊有事」條款,
「有事三法」海外軍事行動、修憲之爭論, 2007 年
防衛廳改為防衛省, 2014 年集體防衛權擴大解釋
• (5) 兩岸關係演變及臺海軍力平衡的動搖
中共外交政策
• 中華帝國的外交遺產 : 「中國中心主義」與「朝
貢體系」下的東亞秩序:中國崛起後會再追求此
秩序?此秩序下的東亞會較和平?
• 2018 年 6 月,美國防部長批中國:「想恢復明朝
朝貢體制」
• 西方帝國主義在東亞及中國的競逐
百年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主義情感 ( 中國要站起
來及富強 ) 及大一統意識
--- 「中美特殊友誼關係」存在否?
• 1949-1960 左右 : 「一面倒」向蘇聯

• 1966-1971 : 同時反「美帝」及「蘇修」

• 1972-1989: 中蘇敵對及中美「準同盟關係」
• 戰略三角
• 1982 年提出「獨立自主」外交 ( 等距外交 )
• 1989 年冷戰結束 , 及中蘇關係改善 ( 俄國甚
至成為中共第一大武器進口國 )
------ 中國百年來首次於週邊無明顯且立即的威

------ 中共 1949 年建政以來首次無「政權生
存」之威脅
------ 百年來首次週邊強權 ( 美、日、俄 ) 之間
關係均友好 , 中國不須再夾在其中 , 以夷制夷
• 但中共仍每年二位數國防預算增長進行快速
軍事現代化為何 ? 為了臺灣 ? 北方威脅大
減後 , 可集中精力對付臺灣 ? 崛起後甚至
Beyond Taiwan?
• 1989 年中國天安門事變及東歐共產政權相
繼倒台:顯示中共乃目前世界少數仍堅持
共產主義的不民主、不自由的專制體制。
力求阻止中共所謂「西方欲使中國和平演
變的陰謀」
•  中共取代蘇聯成為美國的主要對手 ?
(2001 年 911 事件方減緩此壓力 )
• 2008 年始的金融風暴美 、歐實力受損,
「中國崛起」備受關注
• 何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 ? 中國現
今尚有多少中國人相信共產主義 ?
• 則中共政權目前的統治正當性為何 ?
• 1, 持續高度的經濟成長率 , 現今大家仍能繼
續賺錢最重要 , 目前亦只有共產黨有能力統
治中國維持穩定 , 使大家繼續賺錢。但高度
的經濟成長率仍能維持多久 ? 人民有錢至一
定程度 , 中產階級日增 , 仍會接受極權統治 ?
2, 民族主義情感 : 「中國人站起來了」的感覺
 任何未來中共領袖 ( 均不再有毛、鄧的威
望 ) 可能均難以承受「大一統事業」失敗所
帶來的權力鬥爭
「中國威脅論」聲音的出現,
北京如何化解?
• 1996 年臺海飛彈演習危機顯示中共於其
週邊地區使用武力的更大意願,尤其在
1990-1996 美國在東亞部份撤軍所呈現東亞
某種程度的權力真空 )
• 「中國威脅論」的聲音出現
• 1997 年美日安保新約簽訂,提出美日安保
在「週邊事態」之適用 ( 被質疑針對臺海 ),
日本亦將扮更重要安全角色
•  在「圍堵中國」 ?
北京如何化解「中國威脅論」及反
制「圍堵」
• 1997 年提出「新安全觀」 ,強調「互信、互利、
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
• 政治策略運用或真正憑藉「新安全觀」的方式來
維持中國安全 ?
• 政治策略運用 : 1, 表面上主張多邊主義 , 以減低
美國東亞結盟體系的影響力 , 2, 幾和所有週邊國
家簽「軍事互信機制協定」 ( 但均不涉檢證措
施 ), 以化解「中國威脅論」
• 推動「睦鄰外交」與「大國外交」
• 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時 , 穩定人民幣匯率 , 中國
在東南亞影響力上昇 , 2010 年「東協 +1 」生效
• 1989 年 9 月鄧小平提出「善於守拙、決不
當頭、韜光養晦、抓住時機、有所作為」
的外交方針→冷戰結束後中共主要戰略方

• 中共日益崛起後 , 是否仍繼續「韜光養
晦」 ?
至少 2009 年底中共官方 ( 温家寶之語 ) 仍言
將繼續「韜光養晦」 ? 反對「 G-2 」之想

「中國崛起」或「捧殺中國」 ?(1980 年代末期
日本也被大捧過 )

2010 年超越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 GDP


只有美國 1/3 , 每年軍事預算只有美國 1/4, 個
人平均所得僅三千多美元 , 且貪富差距嚴重
( 鄧小平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的策略 : 讓一部
份的人先富起來 )
擺脫反帝情緒外交 , 走向更有自信的「負責任大
國」 ( 北韓核武危機中角色的扮演 )
2003 年美伊戰後 , 學者鄭必堅曾一度提出「和平
崛起」 , 何意 ? 之後改用「和平發展」「和諧
世界」
日本外交政策
• 1945 年以前的外交遺產
• 日本地緣特色:地窄人稠的島國,極為缺
乏資源
• 大陸政策、過度擴張的東亞共榮圈 :
• 1945 年軍國主義及機會主義的慘敗 :
• 結果 : 無條件投降、非武裝化、被美軍軍事
占領至 1952
冷戰時期日本外交政策
• 和平 ( 非戰 ) 憲法 :1947 年 5 月 3 日由當時佔
領日本的美國草擬 : 第九條規定日本放棄發
動戰爭及通過暴力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將維
持和平和遏止武裝衝突的責任交給聯合國
• 1951 年美日安保條約 : 依賴美國安全保護至

• 吉田 ( 茂 ) 原則 : 在美國安全保護下全力追求
經濟成長、不超過 1%GDP 的軍費預算、規
避國際承諾 ( 被部份人批為「懦夫外交」 )
冷戰結束後的日本外交
• 1980 年代被大捧的經濟成果開始反省日
本應扮演的角色 , 然而 90 年代經濟泡沫化
• 1993 年小澤一朗著「日本改造計畫」一書 :
「日本需要成為正常的國家,做該做的事,
盡該盡的義務。」 ( 正常國家化 ?)
• 政治上左派力量 ( 較為和平主義 ) 勢微
• 1996 年美日安保新條約:美國逐漸願意接
受日本在東亞之安全角色的提昇 ( 冷戰時期
美國對此有所保留 , 因它可能象徵美國東亞
地位之相對下降 ) , 「週邊事態」概念
日本「正常國家化」之可能發展
• 2003 年 6 月通過「有事三法」,今後日本在面對
「有事」時,該法將賦予日本政府與自衛隊做更
機動性的對應。
• 「有事三法」包括:一、規定當日本受到他國武
力攻擊時如何對應與採取何種步驟的「攻擊事態
因應法」;二、有事時賦予自衛隊的活動更為迅
速圓滑的「自衛隊法修正案」;三、有事時加強
政府功能的「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正案」。
• 2007 年 1 月,日本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
2009 年民主黨上臺
• 和社會民主黨及國民新黨組成聯合內閣。新政府
在外交上提出不少主張,如將放棄「追隨 ( 美
國 ) 政策」 ,追求「對等的」美日同盟關係,
「更貼近亞洲」及建立「東亞共同體」 ( 沒有美
國 , 如歐盟 ) 等,這些均引起不少關注。然而細
究其內涵,均顯示其政策仍不夠具體,並充滿模
糊與矛盾
• 沖繩 ( 琉球 ) 美軍基地存廢的爭論及影響
2010 年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2012 年 12 月自民黨安倍晉三上臺
• 日本「正常國家化」之發展更為快速
• 2014 年 4 月 1 日日本內閣通過新的武器出口原則
,即「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
• 希望通過放寬武器出口,來強化與盟國的安保合
作關係,並促進國內軍工業發展。
• 新「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第二原則是:「僅
限有利於推動國際合作和有助於日本的安全的情
況下允許出口,在確保透明度的同時進行嚴格審
查。」
• 臺灣對於攸關日本生存的海運線有重大之戰略地
位,未來是否能適用於對我國的武器銷售?
• 2014 年 7 月 1 日,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
議,通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
閣決議案。這意味著日本戰後以專守防衛為主
的安保政策將發生重大變化。
• 過去日本只有本土受到攻擊時,才能行使自衛

• 7 月該憲法解釋被變更為:「如與日本關係密
切的國家遭到攻擊,存在日本國民的生命、自
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被徹底剝奪的明顯危險」
等情況下,可在必要最小限度的範圍內行使集
體自衛權。
2015 年 4 月美日防衛合作新指針
• 新指針寫入了「任何情況下兩國都將合作
」的內容,擴大了日本軍事力量的覆蓋範
圍,一旦第三國打動攻擊,日本自衛隊可
以在全球範圍同美軍合作。
• 美日更緊密的軍事合作,及美國鼓勵日本
扮演更重要的東亞安全角色,美日軍事同
盟將從東北亞升級至可對美國整個對外軍
事戰略提供支援的全世界戰略同盟
• 2010 年 3 月份天安艦事件
• 美國「重返亞洲」 ?
• 美、日、韓同盟關係的強化
• 2010 年東亞高峯會正式邀請美國、俄國,
自 2011 年起成為其正式成員,形成「 10+8
」的機制
• 2010 年 7 月美國和越南的軍事演習 : 金蘭
灣的戰略地位
朝鮮半島
• 朝鮮半島對外關係的歷史遺產 : 如何避免任一東
北亞大國 ( 中、俄、日、美 ) 主宰東北亞 , 否則
任一東北亞霸權大國必將尋求控制朝鮮半島
• 冷戰結束後 , 1992 年南韓和中共建交 ,90 年代俄
國和北韓關係淡化
• 2000 年金大中的「陽光政策」 , 南北韓會統一
嗎?各大國之態度
• 盧武鉉 2005 年提「東北亞平衡者」概念
• 2008 年親美、右派的李明博上臺
• 北韓核武危機之衝擊及影響( 2006,09,13 年核
試爆)
• 2013 年右派的朴𧫴惠上臺,強化和中國關
係, 2014 年「中韓關係最友好時期」
• 中國會改變朝鮮半島政策?北韓丶俄國開始親近?
• 2016 年 3 月丶 9 月,北韓 2 次核試,南韓宣示加
入美國的薩德( THAAD )飛彈防禦系統
• 2017 年 5 月左派文在寅上台, 9 月北韓第 6 次核

• 2018 年 4 月文金會丶 6 月川金會
• 北韓會棄核嗎?南北韓會統一嗎 ? 統一的韓國採
何政策?「東北亞平衡者」?美國會撤軍嗎?
東南亞國際關係
• 各國間的異質性大 ( 種族、宗教、政治體制 )
• 伊斯蘭教 : 印尼 (2.4 億 , 世界最大伊斯蘭教
國 ), 馬來西亞
• 佛教 : 泰、越、柬、寮、緬
• 天主教 : 菲
• 國內問題 ( 少數種族、恐怖主義、華人控制
經濟、政經局勢 ) 亦是安全威脅主要來源
• 各國間仍存不少領土爭議 , 尤其南海
• 有重要海道 ( 如麻六甲海峽 )
• 冷戰時期美蘇二極體系
•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
等東協創始五國,和美國結盟抗共產威脅
• 中國: 1960’s 年代下半葉 , 文革時期力求
輸出革命 , 1971 年中美和解後 , 方停輸出
革命
• 共產國家 ( 靠蘇聯支持 ): 越南 (1975 年統一,
力求輸出革命, 1980’s 年代被視為東協之
主要威脅 ) ,寮國、及柬埔寨
• 1979 年中越戰爭 ( 中國叫懲越戰爭 ) ,中
越關係惡化,越南靠向蘇聯
冷戰結束 , 共產威脅大減後的轉

• 1990’s 年代初 , 美國撤離菲律賓的蘇比克灣、克拉
克灣空軍基地 , 東亞只留十萬美軍 ( 大多在日、南
韓 ), 蘇聯 1991 年亦瓦解 , 東南亞有出現權力真空?
各國間軍備競賽仍存
• 1990’s 年代東協納入中南半島的共產國家 ( 越南,
寮國、及柬埔寨 ) 及封閉國 : 緬甸
• 主要潛在衡突點 : 南海領土爭議,六國 ( 中共、中
華民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 ) 提主
權要求, 1990’s 年代幾次小型衝突, 2002 年簽
「南海行為準則宣言」 , 希望暫時擱置爭議,但
效果待觀察,至今準則尚未訂出
• 2015 年起中共在南海島礁填土 , 造軍港及飛機場
• 1995-96 年臺海飛彈危機 , 及 90 年代幾次在
南海的小型衝突 ( 中、越間 ) 中國威脅論
• 1997-98 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
 最後主要乃因中國堅持匯率不跌 ( 美國主
導的 IMF 、世界銀行却未發揮何作用 ), 方
穩住局勢 , 此後 , 配合中國的睦鄰外交 , 中
國在東南亞的經濟、政治影響力逐漸上昇
 東南亞各國在美、中之間採等距政策?
• 2001 年 911 恐怖攻擊件後 , 美國以「反
恐」之名軍事「重返東南亞」 ?安全上 ,
東南亞仍較信任美國 ?
東南亞國協(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
• 係集合東南亞地區國家的國際組織, 1967 年
正式成立 ( 正值中國文革 ) ,目前共有 10 個成
員國。
由【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
【新加坡】、【泰國】 ( 此 5 國 1967 加入 ) 、
【汶萊】 (1984 加入 ) 、
• 【越南】 (1995) 、【寮國】 (1997) 、【緬
甸】 (1997) 及【柬埔寨】 (1999) 等十個會員
國所組成,整個地區有 5 億人口、 450 萬平方
公里、整體內部產值為 7 千 370 億美元、及貿
易總值為 7 千 200 億美元。另外還有一個候選
國 ( 東帝汶 ) 和一個觀察國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 其成立目的有:
一、藉著平等互助的精神來促進區域的經濟成
長、社會進步及文化發展,使東南亞國家成為
一個繁榮與和平的團體。
二、藉著彼此遵守及尊重區域內國家間的司法
及聯合國憲章的原則,以提升區域的和平與穩
定。
三、彼此互相尊重主權與領土的獨立及互等性。
四、每個國家有免於受外部的侵犯、顛覆與統
治的權利。
五、不得干預別國的內部事務。
六、用和平的方式來處理歧見或紛爭。
七、彼此不得威脅或使用武力,而應以有效合
作來取代。
• 東協成立初期 (1967) ,成員多數為獨權專
制國家,主要任務之一為防止區域內共產
主義勢力擴張,合作側重在軍事安全與政
治中立,冷戰結束後各國政經情勢趨穩,
開始轉向加強區域內經濟環保等領域的合
作,並積極與區域外國家或組織展開對話
與合作
• 東協最知名的特點,就是在談判協商時採
取東協模式( The ASEAN Way ,或稱亞洲
方式),也就是對成員國內政、領土和主
權採取不干涉的原則。然而,許多具爭議
性的議題,往往因東協模式而無法取得共
識而遭擱置。
• 《東協憲章》( ASEAN Charter )簽署批准於
2007 年 11 月 20 日,為達成東協共同體
( ASEAN Community )的目標奠定穩固的基礎,
為東協提供合法的地位與制度架構,同時也記
載了東協的規範與價值,訂定明確的目標,具
有解釋力與承諾。 該憲章的簽訂,希望使東
協從憲章簽署前的鬆散組織,轉變成為一個更
具正式及有約束力的國際組織,此憲章之簽訂,
也象徵東協成為單一市場或經濟共同體的未來
走向。 ( 目標訂於 2015 年將完成經濟共同體
的目標 )
• 《東協憲章》的簽署不但為是東協於法制化建
設的重要政治行動,也為東協首度正式簽署的
法律文件。俟各國立法或國會機構通過該憲章,
將成為整合東協的法律基礎。
• 內容
• 維護並加強本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
• 保持東協無核武化
• 支持民主法制和憲政
• 提供公正、民主與和諧的和平環境
• 致力於經濟一體化建設構建穩定、繁榮和統一
的東協市場和生產基地
• 實現商品服務和投資自由流動
• 增強東協會員國內合作互助
• 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
• 加強開發人力資源、鼓勵社會各部門參與
• 東協共同體( ASEAN Community )

在 2003 年第九屆東協高峰會上,東協各國
領袖決議將於 2020 年建立「東協共同體」
( ASEAN Community ),其中包括「東協
政治安全共同體」( ASEAN Political-
Security Community )、「東協經濟共同
體」(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與
「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 ASEAN Socio-
Sultural Community )等三大支柱。 2007 年
第十二屆東協高峰會決議,東協共同體將
提前至 2015 年建立。
• 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

• 東協十加三
• 東協成立之初,視正處於「文革」浪潮中
的中國為共產主義威脅,而中國則視東協
為反共集團,但在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
正式訪華及建交後,東協各成員國亦開始
陸續與中國建交,並解除對華貿易禁令。
隨著東歐變天、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
國於 1996 年成為東協全面對話夥伴,與日
本、韓國一樣透過「東協十加三會議」與
東協成員國進行共同協商。
• 東亞高峰會( East Asia Summit ,簡稱 EAS )
東亞高峰會是在東亞共同體( East Asia
Community, 簡稱 EAC )的構想下,由東亞
地區 16 個國家 (2010 年前 ) 共同參與的年度
論壇,以東協國家為首,其它國家包括中國、
日本、南韓、印度、澳洲和紐西蘭 ( 沒有美
國 ) 。東亞高峰會的議題涵蓋貿易、能源、
安全防禦等,於 2005 年 12 月 14 日在馬來
西亞吉隆坡首度召開。
• (2010 年前 ) 隱含中國主導的東亞高峰會 , 對
抗美國主導的 APEC
• 東南亞國協十國加中、日、韓三國(東協
加三)在 2005 年首次「東亞高峰會」中決
議「東亞高峰會」將與每年的「東協加
三」峰會一起舉行,並將「東亞高峰會」
定位為一個就戰略、政治與經濟等共同議
題進行對話、並以促進東亞和平、穩定和
繁榮為目標之論壇
• 「東亞高峰會」之後將東協加三擴大為東
協加六(將印度、澳、紐納入),其規模
已成為僅次於亞太經合會(APEC)的
亞洲區域論壇。 十六國擁有世界約半數人
口,國內生產總額加總高達九兆二千億美
元,區域實力不容小覷。
• 希望仿效歐盟成立「東亞共同體」的期許,
在會中明顯可見。
• 東亞自由貿易區
• 2004 年 11 月 29 日中國與東協在寮國首都
永珍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
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朝推動成立自由貿
易協議區(東協十加一)的方向推進。為
達到 2010 年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物流零
關稅的目標,雙方決定自 2005 年開始,針
對部分貨品開始協商免稅,再逐漸擴大到
2010 年時達到全面免稅的目標。另一方面,
日本與韓國也宣布將自 2005 年開始,與東
協十國協商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
東亞自由貿易區(十加三)的起步。
• 東協區域論壇(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
簡稱 ARF )
東協區域論壇係在 1993 年第二十六屆東協外
交部長會議及擴大外長會議( Post Ministerial
Conference PMC )中決議成立,並於隔( 199
4 )年 7 月 25 日於泰國曼谷首度召開。其目標
乃針對亞太地區國家政治及安全的共同利益,
推動具有建設性的多邊對話與協商,戮力促進
預防性外交( preventive diplomacy )與信心的
建立。目前參與 ARF 的國家包括:澳洲、孟加
拉、加拿大、歐盟、印度、日本、南韓、北韓、
蒙古、紐西蘭、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
俄羅斯聯邦、斯里蘭卡、東帝汶、美國及東協
10 國。

• 能否如歐盟般成功整合 ? 東協異質性過大
• 亞歐會議( Asia-Europe Meeting ,簡稱
ASEM )
亞歐會議於 1996 年 3 月 1 日在泰國曼谷首
度召開,是結合歐洲與亞洲國家的跨區域
論壇,也是歐、亞之間層級最高的論壇;
目前歐洲成員包括歐盟 27 個成員國,亞洲
則包含東協各國以及中國、韓國、日本、
印度、蒙古和巴基斯坦。亞歐會議的議題
涵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領域,每兩
年召開一次會議。
• 2009 年 7 月 21 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曼谷前往普
吉島出席東協區域論壇前與泰國副總理 Korbsak
Sabhavasu 會晤時提到:「美國重返亞洲,並繼續維
持我們對於亞洲盟友的承諾。」
• 東亞政策重心的調整,攸關美國企圖在中共與日本這
兩個大國之間謀求平衡點的努力能否如願。
• 美國不願見到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絕對優勢,一但失去
平衡時,輕則得勢者會企圖排除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政
經勢力,嚴重則可能引發軍事衝突的產生,兩者都不
符合美國在東亞的最大政經利益。
• 2012 年 6 月 3 日閉幕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防
部長帕內塔提出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指出美
國將在 2020 年前向亞太地區轉移一批海軍戰艦,屆
時將 60% 的美國戰艦部署在太平洋。
• 美、日、韓同盟關係的強化 ( 東亞的北約可能出
現嗎 ?)
• 東亞高峯會正式邀請美國、俄國自 2011 年起成
為其正式成員,形成「 10+8 」的機制
• 2010 年 7 月美國和越南的軍事演習 : 是否會令美
國重獲機會使用亞洲最大的海軍基地 : 金蘭灣,
這對中國三亞灣海軍基地將造形成不小牽制
• 2011-14 年之南海紛爭與美中競爭
• 2012 年日本國有化釣魚台群島
• 2013 年 11 月中共宣示「東海防空識別區」
• 2014 年 4 月日本修改武器出口政策

• 2014 年 1 月 24 日安倍晋三說目前的「日丶
中如第一次大戰前夕的英丶德」;
• 1 月 29 日英國泰晤士報( The Times )亦
報導「中日衝突將爆世界大戰」;
• 2 月 3 日季辛吉亦言:「如今的亞洲像是
19 世紀的歐洲,軍事衝突不能被排除」。

臺灣在 「兩大之間漁翁得利」或「兩大之間
難為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