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5 協作與繁榮
5.2 社會及文化方面的國際協作
I 人口與資源方面的國際協作
A 20 世紀人口與資源趨勢
i. 人口爆炸
1 概況
— 在 20 世紀初,世界人口為 15 億人,1950 年代還只有約 25 億人。
— 到了 1998 年,數字已經突破 59 億;有學者將 20 世紀下半葉全球人口快速增長的現象,
稱為「人口爆炸」。
— 目前世界上 90%的新增人口出生在發展中國家,在 1981-1991 年,印度的平均人口增加
率高達 2.2%,出生數目相當於日本全國人口總和。
— 相反,在歐美的已發展國家,人口增長率卻持續下跌。

2 人口爆炸的原因
2.1 戰後嬰兒潮
— 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開始重建工作,國際局勢相對穩定和經濟的復甦使民眾
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使世界各地人口高速增長。
— 在 1946-1964 年間出現的嬰兒潮,便令美國整體人口增加 44%。
2.2 醫療衞生改善
— 在 20 世紀下半葉,國際社會致力撲滅傳染病,天花被消滅,鼠疫、霍亂、瘧疾的發病率
亦被控制於低水平,加上各國政府改善公共衞生,人類的預期壽命得以延長。
— 新生嬰兒的夭折率亦大減,導致人口劇烈上升。
2.3 發展中國家人口急升
— 大部分位於亞洲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仍以農業為主,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
發展中國家維持相當高的出生率。
— 此外,發展中國家教育水平較低,民眾不理解節育對經濟發展有正面作用,而婦女
亦缺乏避孕知識,因此早婚、早育及多育普遍。

3 人口爆炸造成的問題
3.1 破壞自然環境
— 人口爆炸為地球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各國加劇對環境及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如巴西 、
印尼等國大量伐木及過度耕作,嚴重破壞環境。
—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增加,排放大量温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過度捕魚
亦使不少魚類瀕臨絕種,擾亂海洋生態系統。
3.2 糧食短缺
— 由於發展中國家人口劇增,耕地日漸不敷應用,加上農業技術落後,內戰和天災頻
仍,導致糧食生產追不上人口增長,需要依賴進口。

© 1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在 1978 年代,非洲 53 個國家和地區,糧食自給率在 60%以下的有 10 個,屬極端缺


糧;自給率在 60-79%的有 9 個,屬嚴重缺糧。
— 發展中國家為了改善經濟,又把大部分糧食出口至發達國家,致使糧食問題日益嚴
重,民眾生活水平低下。
3.3 失業率高企
— 高速的人口增長率使勞動人口激增,加上耕地不足,導致農民大量向城市遷徙,對
城市構成就業壓力,失業現象加劇。
— 在 1980 年代,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大部分長期錄得超過 10%的失業率。
3.4 居住環境惡劣
— 城市人口大量增長導致了貧民窟的出現,生活環境極其惡劣,衞生及治安欠佳。
— 發展中國家有不少城市人口均居住在貧民窟,如巴西的聖保羅在 1970-1980 年間, 貧民
窟的數目便增長了 3 倍。1990 年,在馬里、海地、埃塞俄比亞等國家,超過 90%的城市人口均
住在貧民窟。
3.5 教育難以普及
— 在高出生率帶動下,發展中國家的兒童人口持續增長,政府難以短時間內投放更多
資源於教育方面,造成嚴重的兒童失學問題,例如 1960 年 6-11 歲兒童的入學率,
阿富汗僅為 5.4%,尼泊爾僅為 10%。
— 最終,發展中國家的文盲人數大增加,在 1970 年代初,印度文盲率高達 67%,土耳
其則為 49%。

ii. 人口老化
1 概況
— 人口老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
— 根據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 7%時稱為「高齡
化社會」,達到 14%時稱為「高齡社會」,達到 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 在 20 世紀,人口老化的問題在已發展國家較為明顯。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了 2050 年,
已發展國家 60 歲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三分一。

2 人口老化的原因
2.1 人類平均壽命延長
— 隨着醫學進步,藥物越趨便宜,加上各國政府大力推廣疫苗注射, 20 世紀的平均預期壽
命從 1950-1955 年的 47 歲,延長至 2000 年的 67.6 歲。
2.2 醫療衞生改善
— 隨着政府提倡家庭計劃及節育政策、婦女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增加、孩子的教育費用越來越
高昂等情況出現,遲婚和不婚的現象變得普遍,生育率不斷下降。

3 人口老化造成的問題
3.1 生產力下降
— 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導致國家的勞動人口減少,生產力因而下降。

© 2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在日本,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由 1995 年的 5.8%下降至 2000 年的 2.3%。


— 老年人在退休後收入驟減,因此在消費上採取更審慎的態度,其消費力不及中、青年人 ,
造成經濟增長緩慢。
3.2 政府公共開支增加
— 人口老化導致撫養人口比例增加,政府需要為老年人口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
— 英國的福利開支便由 1950 年的 103 億英鎊增加至 1979 年近 500 億英鎊。
— 老年人多患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均需長期接受治療及服藥,這對公
共醫療體系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3.3 家庭問題
— 核心家庭取代大家庭成為了主流,加重年輕人供養家庭的負擔。
— 自 1979 年起,中國政府推行一孩政策,導致了「四二一」的問題。換言之,孩子長大後須
供養 6 名長輩。
— 沉重的家庭負擔或會影響年輕人組織家庭的意欲,導致生育率更低。

iii. 資源分佈不平均
1 概況
— 北半球的已發展國家越來越富有,而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則變得更為貧窮。
— 在 20 世紀末,南半球發展中國家佔世界總人口的 75%,但國民生產總值卻只佔世界總和
的五分一。
— 被世界銀行列為「低收入」的國家,佔世界總人口 46%,但它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合共僅有
「高收入」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的 4%。
— 1980 年,已發展國家人均收入為至 9,684 美元,而發展中國家僅為 294 美元,兩者比例
為 33:1。

2 資源分佈不平均的原因
2.1 經濟發展差異
— 北半球的發達國家較早經歷工業化及現代化,在不同領域均領先其他地方;
— 南半球的發展國家在過去多是發達國家的殖民地,工業化和現代化較遲展開,造導
致經濟發展長期落後。
2.2 貿易不公
— 雖然發展中國家是生產原材料的主要提供者,但它們大多維持經濟發展單一化的格
局,所以發展中國家仍可壟斷工業品價格,以及壓低原材料價格。
— 加上 20 世紀下半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展中國家在貿易上不斷被剝削。
— 在美國及歐盟等已發展國家,農民便得到政府補貼並大量生產,能夠對外傾銷較便宜的
農產品,降低全球農產品價格,影響到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計。
2.3 發展中國家依賴糧食進口
— 由於人口增加的壓力,發展中國家耗費大量資源在糧食進口之上,造成嚴重的貿易
赤字。
— 在 1980 年代,大部分非洲國家其購買進口糧食的費用,超過了它們從出口農產品所

© 3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賺取收入的一半以上。
2.4 發展中國家債務沉重
— 發展中國家缺乏資金發展經濟,經常向歐美地區的已發展國家借貸,但苛刻的條件
和高昂的利息,使發展中國家陷入舊債未還、新債又添的惡性循環之中,造成貧者愈
貧。
— 直至 1990 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總額已達 13,410 億美元。
2.5 發展中國家的戰爭和天災頻仍
— 戰後,已發展國家大多處於穩定的和平時段,能夠專注發展經濟並互相合作。
— 反觀不少發展中國家,如埃塞俄比亞、安哥拉等,不斷發生武裝衝突。戰亂對生產造成破
壞和人命傷亡,耕地受到破壞,引發饑荒。
— 部分發展中國家頻繁受到天災侵害,人民流離失所。

3 資源分佈不平均造成的問題
3.1 發展中國家難以脫貧
— 發展中國家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大多只能依靠出口廉價的農產品和天然資源來賺取收
入。
— 發展中國家在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等各方面嚴重不足。在 20 世紀末,全世界發展中國家
的 44 億人口中,五分三生活在基本衞生設施匱乏的社區裏,三分一缺乏安全的飲用水。
— 發展中國家往往背負沉重債務,難以發展經濟,種種問題導致它們更難以擺脫貧窮。
3.2 發展中國家的飢餓問題嚴重
— 單從數量來說,自 1970 年代中期起,全球的糧食產量足以滿足全球人口所需。
— 由於發展中國家需要出口糧食以賺取外匯,加上耕地不足和人口膨脹,它們經常面對糧
食短缺的情況。
— 在 1980-1990 年間,發展中國家的飢餓人口高達 8 億。

B 人口方面國際協作的主要發展
i. 聯合國的努力
1 成立國際組織
1.1 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1946 年)
— 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的主要工作為統計和收集人口數字,就人口問題向聯合國經濟
及社會理事會提供意見,並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推廣節育計劃。
1.2 聯合國人口基金(1967 年)
— 聯合國人口基金協助發展中國家制定人口政策,為它們推行生育控制提供經費,透過制
定家庭計劃以減少意外懷孕。
— 人口基金與中國展開多個周期的合作,在 1990-1995 年間便向中國提供了 5,700 萬美元
援助,協助中國完成計劃生育科學研究、農村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等項目。
— 人口基金致力提倡性別平等,並預防愛滋病的傳播。
1.3 聯合國人口信息網絡(1979 年)

© 4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聯合國人口信息網絡致力收集、整理和分析各國的人口資料,並編製人口資料庫,以供
國際社會參考。

2 召開國際會議
2.1 早期的國際人口會議
— 早在 1954 年,聯合國已在羅馬召開人口國際會議,400 名專家代表 74 個國家出席,討
論收集人口數據的重要性等議題。
— 1965 年,聯合國又在貝爾格萊德召開會議,1,400 名來自 80 個國家的專家在會上研究人
口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
2.2 定期舉行的國際人口會議
— 自 1970 年代起,聯合國每 10 年召開一次人口會議,並將會議提升至部長級別,以制定
控制人口增長的策略,包括 1974 年的世界人口會議、1984 年的人口國際會議及 1994 年的人
口及發展國際會議。
— 這些會議成功令發展中國家改變舊有觀念,認同人口急速增長已成為必須立即處理的全
球性難題,了解生育控制對經濟發展的好處。
— 在 1994 年的會議上,各國更通過《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行動綱領》,確立未來 20 年的世
界人口發展目標。
2.3 針對人口老化的國際會議
— 1982 年,聯合國在維也納首次召開老齡問題世界大會。大會通過了《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
劃》,旨在增強各政府和公民社會有效處理人口老化的能力,以及應對長者的發展潛能和需求
— 計劃就健康及營養、居住環境、家庭、社會福利、收入保障和就業、數據蒐集及分析等各方
面,提出了 62 項建議,例如提出市區重建和發展應考慮人口老化的問題。

ii. 非官方組織的努力
1 國際人口科學研究聯盟(1928 年)
— 1927 年,節育倡議者桑格夫人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世界人口會議,強調人口問題的重要性,
並決定成立一個國際組織,提倡以科學精神處理人口問題。
— 1928 年,國際人口科學研究聯盟在巴黎成立,成員主要包括人口統計學家及學者。它專
注於人口發展的研究,如人口與糧食、生育力的差異、繁殖與不育等,並發表研究結果,以供
政策制定者及大眾參考。
— 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成員相繼加入;至 1994 年,成員人數已超過 2,000 人。
2 人口議會(1952 年)
— 自 1952 年成立以來,人口議會主要資助及進行有關家庭計劃及人口控制的研究,並協助
各國推行生育健康及預防愛滋病的計劃、對付貧窮及性別不平等、培育健康的青少年。
3 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1952 年)
— 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成立於 1952 年,主張把普及避孕活動作為「婦女解放」的手段,宣
揚節育的重要性。
— 它提供家庭計劃的諮詢,教導節育的方法,並為婦女提供保健及安全墮胎的服務。

© 5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C 人口方面國際協作的評估
i. 成就
1 國際合作系統化及規範化
— 國際社會在聯合國的帶領下,願意按時並有系統地商討及解決人口問題。聯合國分別在
1974 年、1984 年及 1994 年,每 10 年召開一次世界性的人口會議。
— 隨着國際會議的討論增加,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夠就人口問題的急切性取得共識 ,
並制定清晰的目標,以方便各國實行相應的措施。
— 1994 年舉行的人口及發展國際會議,破天荒地為未來 20 年的人口發展制定實質指標,
如規定聯合國為貧困國家提供 175 億美元的人口控制經費;向最少 1 億名婦女宣傳計劃生育;
降低嬰幼兒的死亡率等。
2 人口增長減慢
— 1965 年,全球僅有 26 個國家支持家庭計劃。在聯合國相關組織的推動下,到 1983 年已
增加到 127 個國家。
— 在已發展國家的資助下,許多發展中國家推行計劃生育:
 在印度,每對夫婦所生的孩子由 1960 年的 6 個減少至 1970 年的 3.4 個;
 1970 年代末,孟加拉已有 40%的婦女採用了避孕方法;
 中國於 1980 年代開始實施一孩政策,1980 年和 1990 年的總和生育率分別下降
至 2.6 和 2.3。
— 在 20 世紀末,日本、北美洲和歐洲等已發展國家及地區的人口增長放緩,部分國家如匈
牙利和保加利亞更出現負增長。
— 全球人口增長率由 1969 年 2.1%的高峰逐步下降,至 2000 年降到 1.3%。
3 對人口老化的關注增加
— 1991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老年人原則》,列出 18 項老年人應享有的權利,鼓勵
各國政府將這些原則納入本國國家方案。
— 在聯合國的努力下,國際社會更關注人口老化為未來帶來的挑戰,在經濟、社會保障、醫
療等方面積極研究及制定相應政策,以減輕老齡化社會引致的問題。
— 德國政府於 1992 年通過退休金改革,以減少提早退休的誘因;加拿大亦在 1990 年代起,
推行居家式社區照顧服務;日本在 1990 年亦開始實行「黃金計劃」,其中包括資助成立養護
老人之家,以及調撥 700 億日元作長壽社會福利基金之用。

ii 局限
1 人口增長持續
— 非洲的人口增長率繼續上升,由 1950 年的 2.1%增加至 1980 年的 3.1%。
— 發展中國家及已發展國家的人口失衡越趨嚴重。1995 年,發展中國家人口佔世界人口的
比例上升至 79.6%,而已發展國家則減至 20.4%。
— 經過多次世界性的人口會議,與會各國仍未定下減少人口數量的具體目標。
—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全球人口將會由 1995 年的 57 億增加至 2050 年的 86 億。
2 人口老化持續

© 6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人口老化已成為難以逆轉的持續趨勢,65 歲或以上的老年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比例,由
1960 年的 4.99%上升至 2000 年的 6.83%。
— 據估計,2030 年全球老年人口將達到 14 億人,到了 2050 年更上升至 21 億人。
— 除了非洲外,2050 年所有地區的 60 歲或以上人口,將會佔總人口四分一或以上。
— 隨着非洲國家逐漸降低生育率,當地亦會面對急速的人口老化,到了 2050 年 60 歲或以
上的人口比例將上升至 9%。

ii 失敗原因
1 根深蒂固的觀念
— 由於宗教、政治或文化的緣故,南美洲的天主教國家不鼓勵節育。
— 它們認為天主才是生命的根源,信徒不能以人工方式阻止生育,更嚴禁墮胎。
— 不少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仍擁有傳統大家庭的觀念,並認為增加生育能為家庭帶來更多的
勞動力,致使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人口繼續增長。
2 缺乏及時和有效的人口政策
— 由國際社會長期忽視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沒有及時作出行動,直至 1967 年,聯合國才
正式認同有需要在人口範疇上採取行動,但 1950 及 1960 年代的生育高峰已形成龐大的人口
基數。
— 多次的國際會議雖然有助各國了解人口問題的迫切性及達成共識,但解決人口增長及老
化的問題,仍有賴各國政府針對自身的人口狀況來制定相應政策。
— 部分國家在處理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的問題上亦陷入了兩難局面,例如中國的一孩政策
雖然有助減慢人口增長,但卻成為導致人口老化的重要原因。

D 資源方面國際協作的主要發展
i. 聯合國的努力
1 成立國際組織
1.1 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45 年)
— 世界銀行專責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貸款,以改善它們的基建(如建築堤壩、發電廠
等)及生產技術,協助它們發展經濟及脫貧,使它們能養活其龐大的人口。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監察全球的金融系統,保障其穩定性,並向出現金融問題的
發展中國家提供意見及財政援助,條件是它們必須進行金融改革,如透過加稅消滅
赤字預算,以貶值貨幣來紓緩金融壓力等。
1.2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1945 年)
—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旨在促進世界農業的發展,維持糧食的充足供應。
— 糧農組織的主要工作包括:
 協助發展中國家制定農業發展政策;
 推動「綠色革命」,研究提高糧食產量的技術,如改善農作物品種和肥料;
 對即將出現的農業失收作出預警;
 為缺糧國家提供短期援助等。

© 7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二次大戰後,農業科技大幅改進,這些技術的突破包括培植一些高產量,或具有抗病、
抗旱特性的農作物,又改良了肥料,使糧食產量大增,被稱為綠色革命。
— 綠色革命的成功鼓勵了糧農組織及其他科研群體更積極合作,透過改良科技來增加食物
供應,例如中國的袁隆平便於 1970 年代成功培育出高產量的「雜交水稻」,國際上稱之為第
二次綠色革命。
1.3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946 年)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本來為援助受二次大戰影響的兒童而成立,後來致力推動兒童權益。
— 該組織為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提供教育與醫療服務,保護兒童免受暴力虐待和剝削。基金
會希望透過改善兒童的生活狀況,提升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質素,以促進它們的經濟發展。
1.4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1964 年)
—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致力制定有關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的原則和政策,最終創造
一個促進發展中國家貿易的公平環境。
1.5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65 年)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無償援助和投資的最大機構,並協助它們制定
長期的經濟發展計劃,以促進其經濟發展,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1.6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1966 年)
—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以發展化工、能源、農產品加工等
高增值行業等,從而改善當地人民的就業和生活水準。
1.7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1977 年)
—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旨在透過借貸形式,協助發展中國家改善農業基礎建設,擴大糧食生
產。
— 由成立至今,它已協助超過 3 億發展中國家的貧窮農民改善農地土壤、設立灌溉設施及
使用新耕作技術等,並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合作解決乾旱與荒漠化問題
2 召開國際會議
— 糧農組織多次召開國際會議,透過促進國際合作來解決糧食問題,如 1974 年的世界糧食
會議和 1996 年的世界糧食高峰會。
— 世界糧食會議(1974 年)
 達成協議:《消除飢餓及營養不良的普世宣言》
 發達國家應於技術上及財政上援助發展中國家,如協助它們改善農業技術及提
供糧食援助。
 建議成立國際穀物儲存系統,讓窮國可於糧食危機出現時,以能負擔的價錢購
買食糧。
— 世界糧食高峰會(1996 年)
 達成協議:《世界糧食保障羅馬宣言》
 定下 2015 年將營養不良的人口減少一半(約 4 億)的目標。
3 提出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
— 1974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宣言》,呼籲糾正現存國
際貿易、工業上的不平等和不正義情況,消除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鴻溝,改善發
展中國家貿易條件,以建立一種公正、合理、平等的新秩序,所有以國家享有平等地

© 8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參與解決世界經濟、金融、貨幣事務的權利。
— 由於宣言無實際措施,加上大部分發達國家冷淡對待,實際成效不大。
4 加強南、北半球國家對話
— 1977 年,聯合國成立一個由前西德首相布蘭特領導的獨立委員會,研究如何促進南
半球的發展中國家和北半球的發達國家之間的對話和合作。
— 1980 年 3 月,該委員會發表《布蘭特報告》,呼籲盡快召開南北國家之間的政府首腦
會議,以解決經濟發展差距的問題,更主張北方國家應主動轉移財富及資源予南方
國家。
— 1981 年,聯合國在墨西哥坎昆召開首次南北高峰會,南北雙方就改善雙方的經濟關
係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ii. 其他官方組織的努力
— 部分國家合力成立地區性的開發銀行,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如 1963 年的非洲開發
銀行、1966 年的亞洲開發銀行,以及 1969 年的加勒比開發銀行。
— 各成員國可向開發銀行申請貸款,發展工農業項目,以改善國家經濟。此外,開發銀
行亦會向成員國提供發展意見及技術 援助。

iii. 非官方組織的努力
1 樂施會(1942 年)
— 樂施會成立於 1942 年,是一個獨立的發展及救援機構,致力扶助貧窮國家,使其人民享
有食物、居所、就業機會、教育及醫療衞生等基本權利。
— 它向有需要的國家給予糧食及藥物援助,以紓緩饑荒問題;同時亦積極協助當地人民進
行生產,教導他們農耕和養殖技術、提供生產用具、改善灌溉設備等。
— 樂施會自 1971 年起便在埃塞俄比亞展開工作,提高當地居民的農業生產技術,又協助社
區建設輸水管道。
— 樂施會還爭取開放自由國際貿易,使貧窮國家生產的貨品能以公平價格出售。
— 它亦關注貧窮國家的民主和人權問題,希望建立公平的社會。
2 世界宣明會(1950 年)
— 世界宣明會成立於 1950 年,是以扶助貧窮國家兒童為重點的國際性救援機構。
— 它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糧食和藥物的人道援助,協助災後重建工作,並協助貧窮國家改
善房屋、教育、農業及醫療技術等項目,讓當地社區得以全面並持續發展。
— 自 1995 年,世界宣明會開始在贊比亞展開區域發展項目,設立健康中心、幫助家庭擴闊
糧食及收入來源等。
— 世界宣明會亦與聯合國的專門機構維持緊密合作,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衞生組織等
3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1975 年)
—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於 1975 年成立,為國際性的農業研究機構,旨在減少發展中國家的
貧困、飢餓和營養不良。
— 它的研究範疇包括可持續的食物生產、提高市場效率、改善婦女和兒童的膳食營養及推動
農業科技發展等,並為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資訊。

© 9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E 資源方面國際協作的評估
i. 成就
1 國際合作系統化及規範化
— 由 1961 年起,聯合國大會連續 4 次通過「10 年國際發展策略」,列明 10 年內發展中國家
應達到的經濟增長目標。
— 在 1974 年召開的世界糧食會議,參與國亦訂立在 10 年內消除飢餓、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
良的目標。
— 在 2000 年舉行的聯合國千禧高峰會,各國更決心在 2015 年將全球貧窮人口減半。
— 聯合國組織全球的力量和資源,推行對抗飢餓和扶貧的項目,如 1997 年糧農組織舉辦
「電視糧食集資」,聯合社會各界人士及傳媒,通過演唱會、體育賽事等活動進行籌款,最終
成功籌得近 1,400 萬美元。
— 糧農組織亦協助訓練農民,教導他們在種植稻米時對抗害蟲的方法。
—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自成立以來亦投資了超過 700 個農業項目,涉及 96 億美元,受惠的農
民高達 3 億。
2 改善發展中國家的貧窮狀況
— 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支援下,發展中國家獲得貸款興建工業基建。
—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常敦促發達國家降低關稅和取消配額制度。
— 亞洲開發銀行及非洲開發銀行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大量貸款,如亞洲開發銀行自 1966 年
成立以來提供了近 760 億美元的貸款。
— 在非官方組織方面,樂施會積極推行公平貿易,在 1990 年代從世界各地的農村生產者直
接採購,發展大型的手工藝品目錄銷售,增加了農村生產者的收入。
— 世界宣明會亦在發展中國家推行微型企業及農業發展計劃,紓緩當地的貧窮問題。
— 由 1990-1999 年,發展中國家每日生活在 1 美元以下的人口比例,從 32%下降至 23%。在
1990 年代,非洲國家的總出口額每年平均增長 2%;由聯合國提供資助的 38 個非洲國家中,
有 12 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幅保持 3%或以上。
3 糧食增加
— 綠色革命的出現,改變了原來的耕作方式,大大改善了全球糧食生產,如印度的小麥產
量由 1965 年的 1,230 萬噸增至 2000 年的 7,350 萬噸。
— 糧農組織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將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至發展中國家,包括高產種子、化
學肥料、農藥、大型機械等。
— 樂施會和世界宣明會亦積極協助貧窮國家的農民改善灌溉系統,導致全球糧食產量大幅
提高。
— 由 1950-1991 年,世界穀物產量增加了 169%,解決了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的糧
食短缺問題。
— 1990 年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每年平均亦錄得 2.9% 的糧食產量增長。全球飢餓人口
已由 1979 年的 9.6 億下降至 1990 代中期的約 8 億。
ii. 局限
1 貧富懸殊未見改善

© 10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布蘭特報告》只喚起了國際社會對南、北發展差距的關注,但卻無法改善南方國家的整
體經濟狀況。
— 已發展國家沒有積極縮減南、北國家之間的經濟差異,在 1971-1980 年聯合國第二個「10
年國際發展策略」中,它們承諾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援助至少應佔其國民生產總值 0.7%,但
最終只有 0.33%。
— 1990 年全球 70 個發展中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 1980 年時還低,例如尼日利亞和馬
拉維;需要緊急援助的發展中國家亦不斷增加,由 1970 年的 25 個增至 1998 年的 48 個,包
括阿富汗、印尼、蘇丹等。
— 在 1980 及 1990 年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仍有超過 50 %以上的人口處於極端貧窮。
2 發展中國家仍出現糧食短缺
— 在 20 世紀末,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產量仍未能追上人口增長和農地減少的速度,其中
以非洲國家的飢餓問題最為嚴重。
— 根據糧農組織的統計,在 1999 年非洲有 30%人口處於飢餓之中,如索馬里、安哥拉等;
而全世界營養不足比率超過 35%的 22 個國家中,有 16 個位於非洲,包括埃塞俄比亞、盧旺達
等。

iii 失敗原因
1 已發展國家維護自身利益
— 大多數已發展國家不同意由發展中國家提出的新國際經濟秩序,擔心公平的環境有
損它們在國際貿易上的優勢。
— 此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要由美國和歐洲國家控制,它們被批評其給
予發展中國家的援助附帶條件過多,有限制受援國經濟自主權之嫌。
— 另外,援助又常被用作購買西方企業的服務與技術,未能真正令當地人受惠。
2 國際援助的成效存疑
— 國際組織及已發展國家未能制定有效的援助計劃,以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相反
更加劇了它們的困境。
— 1989 年墨西哥接受世界銀行與國際金融組織所提供的資助計劃,但墨西哥須實施開放市
場、貨幣貶值等措施。
— 國際組織本預料這些措施能有效改善墨西哥的出口貿易和吸引外來投資,從而使之有能
力償還債務;實際上,這一系列措施削弱了墨西哥的農產品出口和本地工業的競爭力,失業
人數更上升 20%。
II 環境保育方面的國際協作
A 重要的環境問題
— 在 20 世紀,人類文明高速發展,但代價卻是快速消耗地球資源,並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生態破壞等問題,氣候危機亦迫在眉睫。
i. 森林的破壞和荒漠化
— 發展中國家須開拓大量農業土地來應付人口增長,甚至以輸出木材作為經濟支柱,
導致樹木被過度砍伐。

© 11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在 1990 年代末,世界上已有 80%原始森林已遭砍伐或破壞,全球森林每年都以


1,500 萬公頃的速度消失,其中大部分發生在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熱帶地區。
— 過度砍伐並未帶來持續的農業發展,反而造成嚴重的土地和土壤退化,沙漠面積持
續擴大,全世界有 12.5 億人受到荒漠化的影響。
ii. 自然資源耗損
— 20 世紀人口快速增長,加上缺乏規劃的經濟活動,加快了人類開採地球各種資源的
速度,但資源的恢復速度不及損耗速度,人類將面臨資源耗盡的危機。
— 在 1980-2000 年,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損耗率每年增長 2%。維
持上述速度的話,石油將於 40 年內耗盡,煤則可供人類使用多 110 年左右。
— 過度捕魚亦造成海洋資源枯竭。全球超過 70%的魚品種已瀕臨絕種,如中華鱘、鯨鯊等,
食物鏈的截斷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的平衡,以漁業為生的民眾亦因此失去生計。
iii. 污染問題
— 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空氣污染和酸雨。酸雨更會破壞建築物及農作物,造成嚴重的經濟
損失。一些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如英國和德國等,便飽受酸雨的影響,在 1990 年酸雨對歐洲
森林更造成高達 300 億美元的損失。
— 隨着汽車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1997 年,
世界衞生組織的報告指出,空氣污染每年造成 300 萬人過早死亡。
— 人們使用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亦導致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
— 在發展中國家,農民濫用肥料和農藥,使大量野生動物中毒,化學物質亦滲透至地下水
中,污染水源。在 1980 年代,美國境內有數以百計的湖泊受工業廢料及酸雨影響,湖中動植
物大量死亡。
— 至 20 世紀末,全球仍有超過 10 億人沒有乾淨的食水使用。
— 在 20 世紀下半葉,不少國家發展核能,但是核能廢料如處理不當會污染土壤。最嚴重的
核事故發生於 1986 年,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發生爆炸,洩漏大量輻射。
iv. 廢物處置問題
— 已發展國家製造大量固體廢物,而使用堆填或焚化的處理方法均會造成污染。
— 隨着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日新月異,亦產生了家用電器、電腦、手提電話等大量電子垃
圾,估計每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垃圾達 2,000-5,000 萬噸。
— 不少發達國家為了節省處理的成本,將廢物出口至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
— 由於發展中國家欠缺妥善處理廢物的措施和技術,在監管不足下又經常出現非法傾倒的
情況,「廢物轉移」便對它們的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危害當地居民的健康。
v. 全球變暖
— 各國在能源上極度依賴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們在燃燒時會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温室
效應。
— 森林被大肆砍伐,減慢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更加劇全球暖化。在整個 20 世紀,地
球表面温度上升攝氏 0.8 度,當中有三分二的上升於 1980 年後發生。
— 全球變暖令南、北極冰層融化,海平面升高,位於熱帶地區的島國和沿海地區有機會被
淹沒,如馬爾代夫、圖瓦魯等。
— 氣温上升還可能帶來頻繁的自然災害,例如水災和乾旱。

© 12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B 環境保育國際協作的主要發展
i. 聯合國的努力
1 成立國際組織
1.1 聯合國環境計劃署(1972 年)
— 1972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目的在於促進國際環保事務上的合作。
— 它促使各國就控制氣候變化、全球水資源管理、減少污染等方面簽訂條約,先後通過
1973 年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1985 年的《維也納保護臭氧層公約》
、1992 年的
《生物多樣性公約》等。
— 1977 年,它又召開聯合國世界荒漠化會議,提出全球防治荒漠化行動綱領。它亦為發展
中國家提供環保政策指引,以及謀求政府與非官方組織的合作。
1.2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3 年)
— 1983 年,聯合國成立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以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衝
突,並制定長遠解決環境問題的策略。
— 其最重要的成果是於 1987 年發表了《布倫德蘭報告》,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指出人類發展不應短視地只為當代人服務,必須有節制地利用資源。
— 後來有很多國際會議都以「可持續發展」這概念為指導思想,促進合理而有節制的資
源應用。
1.3 全球環境基金(1991 年)
— 全球環境基金於 1991 年正式運作,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及世界
銀行共同管理,目的是向發展中國家就環保工作提供財政資助。
1.4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1992 年)
— 1992 年,聯合國舉行地球高峰會,會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立。
— 作為促進環保協作的國際性論壇,它每年均舉行會議,檢討各國落實地球高峰會所
達成有關可持續發展措施的情況。
1.5 其他相關的聯合國組織
— 部分聯合國組織雖然不是以環境保護為其主要功能,但它們的工作卻與環保相關,且涵
蓋不同的範疇,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關注化學肥料、農藥等的應用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及農業開發
對土壤、森林、野生動植物及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
— 國際原子能機構:關注核子科技的擴散及傳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 世界銀行:國際上有關經濟發展及環保工作的最重要資金提供者;在批核經濟發展的貸
款時,會同時考慮環境保護的因素;特別就能源、工業、都市建設及農業方面進行環保政策的
研究。
— 世界衞生組織:研究環境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威脅,藉此減少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影響。
— 國際海事組織: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海洋污染問題,尤其是因漏油所造成的污染。
2 召開國際會議
2.1 斯德哥爾摩會議(1972 年)
— 1972 年前,大部分國際環保工作缺乏完整環保概念,參與國家不多,收效甚微。1972 年

© 13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被視為國際環保合作的分水嶺。該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因此又
稱為斯德哥爾摩會議。
— 斯德哥爾摩會議有 113 個國家和超過 400 個非官方組織參與。會議通過《斯德哥爾摩宣
言》,呼籲各國採取具體措施解決經濟發展導致的環境問題。
— 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推動及協調國際環境保護的工作。會議又把每年 6
月 5 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向大眾宣揚環保意識。
— 會議中有不少非官方組織參與「人民論壇」,開啟非官方組織與官方組織在國際環境事務
上合作的先河。
2.2 地球高峰會(1992 年)
— 1992 年,聯合國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另一次更大規模的環境及發展會議,稱為
「地球高峰會」,參與國家高達 172 個。
— 會議通過《里約宣言》和《21 世紀議程》,前者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後者列舉落
實可持續發展的計畫及各國應負的責任。
— 1994 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便是在其框架下所制定。會議亦通過《森林原則聲明》,
提倡森林管理、保育及其可持續發展。
— 會議上各國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承諾減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排放量,
以應對全球變暖;同時又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保障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2.3 京都會議(1997 年)
— 1997 年,聯合國召開京都會議,討論氣候變化問題,參與國家達 160 個。
— 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規定已發展國家須於 2008-2012 年間減少排放若干數量的温室
氣體(如日本須減少 6 %,美國 7 %,歐盟 8 %);至於發展中國家,則可自訂減少排放的數
量。
— 至 1999 年 3 月,共有 84 個國家簽署《京都議定書》,但由於擔心限制温室氣體排放量會
影響經濟發展,部分已發展國家如美國、澳洲等拒絕遵守協議內容。
3 制定國際條約
3.1 1972 年以前
— 1972 年前,國際環保合作主要集中在保護野生動植物、防止海洋污染、防止核武擴散等方
面,並簽訂不少國際公約,如《防止海水油污染國際公約》(1954 年)。
— 當時的國際協作規模較小,且有頗大的局限性,如環保人士缺乏完整的環保概念,國際
間欠缺協調環保工作的組織,大部分環保公約又缺乏約束力,因此合作的表面意義大於實際
成效。
3.2 1972 年以後
— 除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外,聯合國其他專門組織亦在其負責的範疇上,推動國際環保條
約的簽署。
— 1973 年,國際海事組織通過《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以減少由船舶引起的石油洩
漏,以及化學物、包裝貨物、污水等對海洋造成的污染。
— 為了控制跨國界的空氣污染,歐洲國家亦於 1979 年簽署《遠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 約》,
並由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負責執行。
— 1994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亦正式生效,各國擁有本國沿海地區經濟的管轄權,同時

© 14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亦須承擔保護及保存海洋環境的義務,並強調全球性及區域性的合作、資訊與技術交換的重
要性。

ii. 其他官方組織的努力
1 南極條約體系(1959 年)
— 1959 年,南極會議在美國的倡議下召開,12 個積極在南極活動的國家簽訂《南極條約》,
同意禁止在南極區內從事軍事活動及核試驗,並凍結對南極的領土要求,以保護當地的自然
生態。
— 締約國每年亦會召開會議,就南極議題進行討論。此後,《南極條約》的內容不斷增加,
如締約國於 1991 年簽訂《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承諾不在南極範圍內開採石油。
2 歐洲環境署(1990 年)
— 歐洲環境署是歐盟屬下的環保機構,負責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的數據,以便歐盟及其成員
國制定有效的環保政策。
— 歐洲環境署亦容許非歐盟成員國的歐洲國家加入,如冰島、挪威、列支敦士登等均為成員,
以加強歐洲各國的環保協作。

iii. 非官方組織的努力
1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1948 年)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是首個全球環保組織,為政府、非政府組織、科學家、商界等提供平台,
共同尋求解決環境問題的可行方案。
— 它在生物多樣化、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範疇上積極推動國際協作,協助各國政府制定
及推行環保政策,並進行保育的科學研究。
— 它所編製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了數萬種動植物的絕種風險。
2 世界自然基金會(1961 年)
— 世界自然基金會前身是世界野生基金,它致力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動植物及自然生
態系統,協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濫捕動物和魚類,並透過舉辦籌款活動為環境保育提
供財政上的支援。
— 例如,它曾為 130 個國家提供最少 10 億美元的財政援助。
3 綠色和平(1971 年)
— 1971 年,一班環保人士成立綠色和平,監察一切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的活動。
— 它的工作包括:阻止捕鯨活動、擾亂海洋核試、反對基因改造工程、消除有害化學物等
— 為保持行動的自主性,綠色和平拒絕接受政府或企業的捐款,主要依賴個人捐獻。
4 國際地球之友(1971 年)
— 國際地球之友於 1971 年成立,目的是保護地球,並就核能應用、商業捕鯨活動、破
壞熱帶雨林等環保問題,發起抗議行動。
— 它亦出版環保刊物以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

C 環境保育國際協作的評估

© 15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i. 成就
1 國際合作系統化及規範化
— 隨着 1972 年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召開,國際社會的環保協作越趨系統化及規範化。參與國
在會議上商討全球環境問題,並同意每隔 10 年召開大會,開啟了在環保方面的長期合作。
— 此後,聯合國成立多個環保機構,又召開一連串國際會議,成功引起更多國家意識到環
境污染是跨國界的問題,以及同意環保與經濟發展是不可分割。
— 在聯合國推動下,各國簽訂多項具約束力的國際公約。1992 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
約》,更是抑制氣候變化的首項國際性條約,直接促成日後《京都議定書》的簽訂。
—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簽署國每年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評估應對氣候變化
的進展。
2 部分環境問題得到改善
— 部分國際條約成功限制各國對環境的破壞,其中 1987 年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被視為最
成功的國際環保條約之一,能夠使全球逐步停止生產和使用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
— 在各國的努力下,臭氧層的破洞逐漸縮小,預計能夠在 2068 年恢復至 1980 年的水平。
3 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參與
— 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提出後,發展中國家開始願意在環境保護方面擔當更重要的角色,以
平衡環境與經濟利益。
— 在 1990 年代,中國關閉大量煤礦和效益欠佳的工廠;阿根廷通過不斷加強有關合理伐木
的法例,保護森林資源,收到顯著效果。
— 已發展國家亦鼓勵它們參與環保協作,例如發展中國家最初不欲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
但已發展國家設立基金協助它們履行協議。
— 世界銀行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支持其有關經濟發展與環保結合的政策研究。
— 1991 年,世界銀行在印尼推行總值 3,300 萬美元的項目,協助印尼加強國家公園的管理、
進行濕地保育,並向當地林業部派出諮詢團隊。
4 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突破概念
— 自 1960 年代起,國際社會開始討論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布倫德蘭報告》更為可持續發
展訂立明確定義,提出人們在滿足當代需要的同時,不應損及後代滿足他們需要的能力。
—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為環境保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論基礎,各國在發展經濟和滿足社會需
求時,必須考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才能達致國家的持續發展,促使各國更注重環境保育。
— 1993 年,歐盟發表第五期環境行動計劃,便以「邁向可持續發展」為題,要求成員國在工
業、能源、運輸、農業和旅遊業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實行,包括控制工業污染及制定土地利用政
策等。
5 綠色政治
— 1972 年前,只有瑞典、美國等少數西方國家設有專責環保事務的政府部門。由於環境議題
日漸受到關注,各國紛紛設立環保部門,積極訂立能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法例。到了
1999 年 12 月,已有超過 140 個國家建立了環保國家機構或政府部門。
— 歐、美等地更出現以環保為政綱的綠黨。至 1999 年,德國、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的政府
內閣均有綠黨成員。
6 環保機構急劇增加

© 16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自斯德哥爾摩會議後,很多國際環保組織紛紛成立,它們或對環境問題進行研究,監察
各國的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或向政府、商業機構進行遊說,促使它們推行更完善的
環保措施;
— 激進的甚至採取各種激烈的抗議行動,如綠色和平在 1974 年成功迫使法國政府結束在南
太平洋的核試計劃。
— 環保組織成為社會上的重要壓力團體,促使當政者及大眾關注環境問題,部分更直接參
與國際環保談判,如美國的代表團便經常加入環保組織的成員。
— 隨着環保組織的影響力增加,非政府間環保組織的數目亦大增,由 1992 年約 800 個增至
2000 年的 3,000 個。
7 環保資訊流通
— 聯合國的環保組織及不同的科研機構,對地球環境進行科學化監察,並將相關資訊定期
向公眾及各國政府發放。這有利環境工作的規劃,亦促使人類關注環境惡化問題。
ii. 局限
1 環境問題持續惡化
— 國際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應變未能追上問題惡化的速度。
— 在 1992-2002 年間,熱帶雨林的面積總共減少了 2,500 公頃。瀕臨絕種的動植物增加,難
以恢復自然生態平衡。
— 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繼續上升,在 1980-2000 年間由 1,900 萬噸上升至約 2,500 萬噸。
— 《京都議定書》的簽訂亦無法有效減少温室氣體的排放,例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無須減
排,在 1997-2000 年間每年仍排放約 300 萬噸二氧化碳。
— 温室效應所引起的氣候變化越趨明顯,孟加拉等國的水災、旱災、風暴越見頻繁。
2 高度依賴化石燃料
— 在 1971-1996 年間,全球能源消耗每年以 2.2%的速度增長。
— 使用可再生能源需要特定的產能環境,成本昂貴,而核能發電亦帶有輻射威脅。
— 直至 20 世紀末,全球超過 80%的能源仍來自化石燃料,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有三分二
來自能源系統,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
3 部分國家沒有遵守國際條約
— 雖然國際社會在 20 世紀簽訂了多條國際環保公約,但部分國家沒有正式通過,甚至違反
公約內容。
— 美國便一直沒有正式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
、《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
約》等國際條約,因此不受限制。1991 年,美國出口至發展中國家的有害廢料便達 14 萬噸。
— 1986 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頒布停止商業捕鯨的禁令,但冰島、挪威等國家拒絕遵守,日本
甚至利用委員會容許捕鯨作為科學研究的漏洞,每年以研究為名捕鯨約 500 頭,鯨魚數目至
今尚未恢復到原有的 54%。
— 馬來西亞亦堅持對森林進行採伐屬於國內事務,拒絕執行《21 世紀議程》中有關森林管理
的措施。
iii. 局限
1 發展中國家缺乏資金和技術
— 許多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的階段,它們缺乏資金推動大規模的環保工作。

© 17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已發展國家亦拒絕無償向發展中國家轉讓環保技術,並以保護知識產權為理由,限制核
心技術的轉讓,這打擊了發展中國家參與環保工作的積極性。
— 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選擇犧牲自然環境以發展經濟,例如容許外國投資者免受環保規條
約束,這便加劇了當地的環境污染。
2 國際條約缺乏約束力
— 部分已發展國家在面對全球環保問題時,以國家利益為先。
— 美國是已發展國家中最大的温室氣體排放者,但在簽署《京都議定書》後,卻沒有將之交
予國會通過,以免國內工業受損;澳洲更從一開始就拒絕簽署,嚴重影響《京都議定書》的成
效。
3 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分歧
— 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環保責任上仍存有嚴重意見分歧。
— 已發展國家認為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排放大量温室氣體卻無須受《京都議定書》約束,
是不公平的做法;發展中國家則認為氣候變化危機是由已發展國家的工業發展所造成,理應
由它們承擔更重的責任。
— 巴西、印度和馬來西亞甚至批評,已發展國家所提倡的森林採伐、工業化污染等環境控制
手段,只是想讓南方國家在經濟上無法追上北方國家。
4 聯合國的環保機構發揮不足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缺乏足夠權力執行全球性的環保工作,而各國政府亦未能與它通力合
作,向它提供規劃所需的準確環境資料。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倚賴各國政府或其他組織及自願人士的捐款,收入極不穩定,以致缺
乏充足資源推動環保工作,如美國的捐款由 1993 年的 2,100 萬美元減至 1996 年的 700 萬美
元,造成財政危機。
— 1992 年成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其角色亦只限於提供平台讓各國進行磋商,缺
乏任何執行權力。
5 國際條約缺乏約束力
— 1972 年後, 國際環保條約的數目雖然大幅增加,但並非所有條約都具法律約束力,即
使簽署國違反條約亦沒有明確的制裁,因此難以產生具體成效。
— 《斯德哥爾摩宣言》、《里約宣言》等便是欠缺法律約束力的文件,顯示國際社會不願意制
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環境公約
III 醫療衞生及科技方面的國際協作
A 20 世紀醫療衞生及科技的發展概況
— 20 世紀人類在醫療及科技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提升了人類的生活質素、延長人
類的壽命和增加世界各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i. 醫療衞生方面
1 取得的進步
1.1 藥物與醫療技術
— 19 世紀末,人類已發現 X 射線及新元素鐳。
— 在 20 世紀初,科學家把這些發現應用於醫學上,創造出新的治療方法,如利用放射治療

© 18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法醫治癌症。
— 在 1930 年代,抗細菌藥物盤尼西林面世,在二次大戰時救活不少傷兵。
— 20 世紀中葉以前,心臟病、肝病、肺病、腎病等都是不治之症;但自 1960 年代,器官和人
造器官移植手術成功以後,器官移植手術逐漸普及。
1.2 預防注射
— 預防疫苗在 20 世紀逐漸普及,其中天花疫苗更成功消滅曾奪去無數生命的天花病毒。其
他疾病如腦膜炎、肝炎、小兒麻痺等,其預防疫苗亦已成功研製。
2 主要醫學問題
2.1 新疾病的傳播
— 20 世紀出現了不少新型病毒和傳染病,例如在 1976 年首次發現的伊波拉病毒,愛滋病
亦於 1981 年首次被證實。
—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感染愛滋病的人數在 1999 年已超過 3,000 萬人,但至今仍未有
根治方法,病毒甚至出現變種,使傳統藥物失效。
2.1 發展中國家飽受疾病威脅
—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落後,人民營養不良的情況普遍,加上衞生環境欠佳及醫護人員
不足,使它們難以預防和控制疫症。
— 肺結核、麻疹、瘧疾等在已發展國家已受控的疾病,在發展中國家仍十分普遍。
— 其中非洲國家更是愛滋病的重災區,至 20 世紀末,全球 70%的愛滋病患者居住在撒哈拉
以南的非洲國家。
ii. 科技方面
1 取得的進步
1.1 通訊及資訊科技
— 電話及無線電在 20 世紀迅速發展,人類訊息的流動加快。
— 電腦與互聯網的發明,使資訊能在短時間內廣泛流傳。
1.2 太空探索
— 20 世紀以前,人們一般認為太空探索只是無稽之談。
— 但在各國不斷努力下,人類終在 1960 年代成功登陸月球。
— 自此,美、俄、中等國家積極投放大量資源發展太空科技,如發射人造衞星及穿梭機
等。
1.3 生物科技
— 20 世紀,基因結構的發現促進了生物科技的發展。
— 基因結構的研究不但提高了醫學水平,更為軍事科技和工農業發展帶來突破。
— 例如,基因食物就改善了農藥殘留在農作物上的問題。
— 此外,複製技術在 20 世紀也取得重大發展。
— 1996 年,英國生物學家成功複製了全球第一隻哺乳類動物─綿羊多利。
1.4 核技術
— 自 1945 年原子彈發明後,人類利用核技術來製造大殺傷力武器。
— 1950 年代開始,各國興建核電廠以補能源方面的不足。
2 主要科技問題

© 19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2.1 科技帶來的潛在危機
— 人類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遺留不少太空垃圾,部分有可能撞擊地球表面。
— 現今科學家尚未能證實基因改造食物對人體完全無害,而且有機會擾亂生態平衡,造成
基因污染。
— 複製動物甚至複製人的概念,引發有關道德倫理的爭議。
— 互聯網成為了犯罪的新途徑,不少國家更將先進科技應用在軍事用途上。
2.2 發展中國家的科技發展落後
— 已發展國家在科研領域上取得絕對領先優勢,相反發展中國家因缺乏資金、技術和專業
人才,其科技發展已遠遠落後。
— 大部分科技發明均受到專利權保護,加上已發展國家為了保障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利益,
不願與發展中國家分享先進科技,導致它們之間的科技差距日益擴大。

B 醫療衞生方面國際協作的主要發展
i. 早期官方組織的努力
1 國際衞生局(1902 年)
— 國際衞生局於 1902 年成立,為南、北美洲的地區衞生組織。
— 它致力改善美洲的醫療衞生狀況,制定統一的衞生條例;定期召開會議,讓成員國能夠
進行交流;研究預防及治療疾病的方法,並阻止傳染病散播。
— 1923 年,國際衞生局改名為泛美衞生局,至 1958 年又更名為泛美衞生組織。隨着世界衞
生組織於 1948 年成立,它成為世界衞生組織在美洲的地區機構,推行大量健康、衞生、環境、
營養和社會發展項目,致力提高美洲的醫療衞生水平。
2 國際公共衞生署(1907 年)
— 國際公共衞生署於 1907 年由法國倡議成立,是首個全球性的衞生合作組織,成員包括 5
9 個國家。
— 其主要工作為收集成員國的疫情報告、出版每月公報、研究和發展衞生公約及檢疫規則,
並主張成立疫症通報機制,以防止鼠疫、霍亂、天花、和黃熱病等疫病蔓延。
— 它定期召開會議商討全球公共衞生事務,又與國聯衞生組織合作。1946 年,國際公共衞
生署宣布解散,其後併入世界衞生組織。
3 國聯衞生組織(1923 年)
— 國聯衞生組織是國聯轄下的專門組織,於 1923 年成立,成為主導國際衞生問題的政府間
組織。
— 它負責報告疫情、進行衞生問題的諮商、訂立國際生物學標準和鑑定生物製品、提供衞生
教育和訓練,並對傳染病、營養和衞生行政等進行研究,彌補國際公共衞生署的不足。
— 它亦成立多個由國際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包括針對瘧疾、肺結核、麻瘋等疾病。自 1929 年
起,它積極協助中國、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改善醫療服務,又協助希臘、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
等國對抗傳染病。1946 年,國聯衞生組織停止運作,亦併入世界衞生組織。
ii. 聯合國的努力:成立專門機構
1 世界衞生組織(1948 年)
— 世界衞生組織(下稱世衞)於 1948 年成立,成為聯合國負責全球衞生、醫療問題的

© 20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專責機構。
— 世衞的主要工作包括:
 領導全球衞生事務,與各地政府和其他國際組織建立夥伴關係;
 制定各種食物、藥物和醫療的國際標準;
 提供技術支援,支持各成員國改善衞生系統;
 監測全球衞生情況,並評估衞生趨勢。
— 世衞於 1969 年通過《國際衞生條例》,要求各國向世衞通報傳染病事爆發及其他突
發性公共衞生事件。
— 世衞更領導消滅傳染病的研究,1979 年宣布成功根絕天花。
— 1977 年,世衞提出要在 2000 年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並為此訂立全球策略,包括鼓
勵根治傳染病、風土病及其他疾病的工作;改善營養、居住、環境衞生及社會狀況;草擬有關
國際衞生事項的公約、協定與建議等。
— 當遇上戰亂、天災時,世衞協助各區地方政府提高醫療、衞生服務,包括派專家及醫
生到當地提供專業意見,及發放藥物、疫苗等醫療物品。
— 世衞亦積極與其他官方和非官方組織合作,合力改善世界衞生情況:
 與聯合國其他組織合作:世衞與聯合國其他組織合作頻繁,如與聯合國兒童基
金合作為兒童注射疫苗、執行改善兒童及母親健康的計劃等。
 與非官方組織合作:世衞與奧比斯眼科醫院及無國界醫生等非官方組織合作,
如奧比斯曾為世衞搜集全球眼患的個案,及分析導致眼疾的不同原因。
 與製藥商合作:自 1984 年起,世衞與國際製藥商協會聯合會合作研究及製造對
抗愛滋病的藥物。
2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1996 年)
—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於 1996 年成立,向全球宣揚對抗愛滋病的訊息。
— 它收集和發放有關愛滋病的統計資料,強調預防感染愛滋病的重要性,並協助發展中國
家制定對抗愛滋病的計劃,如成立相關機構、增撥資源、協助它們申請資助等。
— 它亦為受感染人士提供支援,減輕病毒對社會、經濟及生活的影響。
iii. 非官方組織的努力
1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863 年)
—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成立於 1863 年,是一個私人性質的人道主義組織。
— 它起初主要為戰場上的傷兵提供急救和護理服務,其後逐漸為發生天災或戰爭的國家提
供醫療服務,以及為落後地區改善衞生環境、提供母嬰護理、進行疫苗接種等。
— 目前,大部分國家均設有紅十字會,不少伊斯蘭國家亦設有紅新月會。
2 國際製藥商協會聯合會(1968 年)
— 國際製藥商協會聯合會是非牟利的非官方組織,於 1968 年成立。
— 它的目標是增進世界藥劑業的共同利益和推動持續發展,具體工作包括藥物研究和保障
這些研究的知識產權等。它亦制定藥物生產的守則,以確保藥物的質素。
3 無國界醫生(1971 年)
— 無國界醫生於 1971 年成立,是一個獨立的國際人道援助組織。
— 現時無國界醫生於全球過百個國家工作,為受戰爭、天災或疫病爆發影響的地區提供緊

© 21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急醫療援助,具體工作包括提供疫苗注射服務、培訓當地的醫療人員等。
— 無國界醫生亦倡議降低現有的藥物價格,讓更多病人得到所需要的治療。
4 奧比斯(1982 年)
— 奧比斯是非牟利的非官方組織,於 1982 年在美國成立。
— 奧比斯擁有一間從飛機改裝而成的流動眼科醫院,至今已到訪超過 85 個國家,為當地病
人恢復視力。
C 醫療衞生方面國際協作的評估
i. 成就
1 國際合作系統化及規範化
— 世衞具有明確、具體的宗旨,工作範疇亦較以往的衞生組織廣泛和具體。
— 世衞通過《國際衞生條例》,要求各國向世衞通報黃熱病、鼠疫和霍亂個案,在 1995 年更
作出修訂,規定所有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疾病均須通報,以防止疾病跨越國
界傳播,使國際醫療衞生的協作系統化。
— 世衞又和非官方國際組織緊密合作,互補不足,在推動醫療衞生合作上作出了貢獻。
— 世衞為了改善在緊急情況及發展援助計劃中的藥物捐贈質素,在 1996 年發布了一系列國
際指引,成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非官方組織在藥物捐贈方面的標準。
2 提升全球醫療質素
— 在世衞的鼓勵下,各國政府紛紛設立專責處理醫療衞生問題的部門,積極推動有關醫療
法例的通過,更制定疾病應變機制。
— 英國、瑞典等已發展國家為國民提供保健服務,醫療費用由國家稅收支付。1991 年,英
國政府頒布《國家健康白皮書》,針對癌症、心臟病、精神病、愛滋病提出減少死亡率的具體目
標。
— 已發展國家強調預防疾病,定期向國民發放衞生資訊,以增加民眾對公共衞生的關注,
如美國衞生及公共服務部於 1988 年向全國郵寄認識愛滋病的小冊子。
— 世衞促使已發展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分享醫療資訊和科技,以及培訓醫療人才。
— 1960 年,世衞與剛果紅十字會協助剛果政府成立衞生部,提升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至
1967 年剛果衞生服務系統各類人員均由剛果人擔任。
3 抑制傳染病的散播
— 透過世衞一類的國際醫療組織,可以加強各國的合作,通報有關疾病的資訊,並調動科
研人員合力對抗疾病。
— 發展中國家的疫苗注射率有所提升,在 1980-1990 年間,兒童的免疫覆蓋率由 20%升至
80%。世衞亦針對天花展開了疫苗接種運動,並採取監測和預防措施,最終於 1980 年正式宣
布天花被根除。
— 1980 年代以後全球對抗愛滋病的努力亦是另一個明顯的例子,發達地區如西歐及北美的
愛滋病人死亡率已顯著下降。
— 世衞積極控制各種在熱帶地區流行的傳染病,如雅司病和瘧疾等。
— 非洲發展中國家經常出現由黑蠅傳播的河盲症,世衞亦在昆蟲滋生地進行藥物殺滅,並
提供治療,使 1974 年以來約有 700 萬兒童不再面臨失明的威脅。
4 改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

© 22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在發展中國家因缺乏資源推動醫療衞生發展,其醫療衞生設施及標準往往未達國際水平 ,
無力應付疾病的爆發。
— 世衞對它們施以援助,又協助制定衞生政策指引,改善了它們的醫療衞生狀況。
— 至於奧比斯和無國界醫生等非官方組織,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長遠或即時的人道醫療援
助,例如 1996 年尼日利亞爆發大規模的腦膜炎,無國界醫生在 3 個月內為 400 萬人民注射疫
苗,成功控制了疫情。
ii. 局限
1 全球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 發展中國家往往未能負擔高昂的藥物和衞生服務,相反已發展國家有足夠的資本和科技
研製新藥物及醫學技術,導致醫療資源集中在已發展國家。
— 1988 年,已發展國家的衞生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 12.6%,但發展中國家只佔 4%。
— 2000 年,歐洲富裕國家瑞士的人均衞生支出接近 6,000 美元,人均醫生數量(以每萬人
計算)約為 35 人,但是非洲貧窮國家科特迪瓦的人均衞生支出只有 55 美元,而人均醫生數
量只有 1.2 人。
— 在 20 世紀末,全球只有不多於 30%的窮人能夠取得合適的愛滋病藥物。
2 衞生資訊不流通及設施不足
— 發展中國家經常忽視公共衞生教育,雖然得到世衞等國際組織的協助,許多人仍難以得
到衞生資訊,令社會大眾對預防疾病和環境衞生重要性的理解不足。
— 由於發展中國家投放在公共衞生的資源不多,導致衞生設施仍然不足。1990 年,只有 35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能夠獲得改善的衞生設備。
3 已發展國家面對的問題
— 部分先進國家濫用抗生素的情況越趨嚴重,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為全球的疾病控制工
作帶來隱憂。
— 由於營養過剩,已發展國家的肥胖人口持續增加,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相關疾病變得
普遍,精神病、酒精中毒、濫用毒品及吸煙等問題亦與日俱增。
— 在 2000 年,美國便約有 1,760 萬成人患有糖尿病,佔美國總人口約 6.2%。
4 發展中國家仍面對疾病威脅
— 發展中國家仍然受到各種疾病肆虐,飢餓更加劇了傳染病的傳播,肺結核、傷寒、霍亂等
傳染病依然盛行,90 %死於瘧疾的人口便是來自非洲。
— 部分發展中國家如孟加拉經常受水災困擾,痢疾等傳染病容易在災區擴散。
— 發展中國家更是愛滋病的重災區,在 1990 年代末期,95%的愛滋病人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2000 年南非仍有 25 萬人死於愛滋病。
iii. 失敗原因
1 世衞的不足
— 世衞缺乏法定權力以監察非成員國的衞生水平,因此世上仍有一些國家的醫療衞生水平
未達國際最低標準,當地人民的健康亦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 世衞一直缺乏經費,其運作僅靠 10 億美元維持,這限制了世衞的工作及成效。
2 忽略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 不少發展中國家處於長期戰亂或政局不穩的狀況,加上缺乏財政資源,未能改善醫療衞

© 23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生,難以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和承擔昂貴的醫藥費用。
— 國際社會在醫療衞生協作方面所達的成果,對它們而言只是空泛的條文。
3 商業利益掛帥
— 由於已發展國家的市場和購買力較大,因此藥物研究大多集中於醫治脫髮、降膽固醇等 ,
反而發展中國家常見的傳染病,如肺炎、瘧疾和結核等,只佔全球藥物的研究開發總支出不
足 0.2%。
— 取得專利權的新藥十分昂貴,藥廠又禁止發展中國家生產廉價的仿製藥,令當地人民難
以負擔醫藥費用。1998 年,南非政府因容許從巴西和印度進口醫治愛滋病的仿製藥,遭 39 間
藥廠控告。

D 科技方面國際協作的主要發展
i. 聯合國的努力:成立專門機構
1 國際電信聯盟(1932 年)
— 前身為創立於 1865 年的國際電報聯盟,是歷史最悠久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之一,負責處理
國際間電報通信的資源分配。
— 隨着科技發展,在 1932 年改組為國際電信聯盟,職能擴展至負責監察、協調和推廣所有
有線和無線通信技術。
— 至 1947 年,正式成為聯合國專責處理國際電信和無線通訊事務的機構,其主要工作包括
協調無線電頻率的使用、訂立國際電信規條等。
— 自 1996 年開始,它每四年舉辦一次世界電信政策論壇,使各國能夠交流通信技術和政策。
2 國際民航組織(1947 年)
— 1947 年,聯合國成立國際民航組織,專責處理國際航空事務及加強國際航空方面的
合作,如訂立國際航空規則、制定國際民航用機的原則及技術,為發展中國家的航空
事務提供援助及培訓等。
3 國際原子能機構(1957 年)
— 1957 年,聯合國成立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展和控制各國對原子能的應用,以及推動和平
使用核能,如協助成員國使用核能發電、制定一系列應用核能的安全措施等,以避免輻射對
人類及環境造成傷害。
— 聯合國於 1968 年通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監察條約的執行,以
防止核武技術的轉移及禁止其他國家發展核武器。
4 國際海事組織(1959 年)
— 原為創立於 1958 年的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翌年成為聯合國專責處理國際海上事務的
機構,並於 1982 年更名為國際海事組織。
— 其主要工作包括改善航海安全、增進各國於航海事務上的合作、制定國際航海條例、防止
海洋污染等。
5 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1959 年)
— 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於 1959 年成立,是處理國際太空事務的平台。
— 該委員會總結了一系列的國際太空法,要求太空事務必須以和平用途為最終目的,並禁

© 24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止在外太空使用核子武器,防止人類活動對太空環境造成破壞,為各國提供了太空發展方面
的規範及加強國際協作。
— 1971 年,委員會負責執行聯合國太空科技應用計劃,通過舉辦會議、培訓課程等,加強
成員國的太空科技應用。
— 主要太空法的內容如下:
 《外層空間條約》(1967 年):外太空應開放給各國使用,它不歸屬於任何一國
的主權下。各國不可於外太空使用核子武器。所有有關外太空的研究只可作和平
用途。
 《拯救協議》(1968 年):各國應盡一切辦法拯救及援助遇到困難的太空人,協
助他們返回地球。
 《責任公約》(1972 年):各國均有責任為因發展太空事務而對地球表面造成的
破壞,作出賠償。
 《登記公約》(1975 年):各國須與聯合國分享其在開發太空時所取得的資訊,
以供聯合國作研究外太空事務之用。
 《月球條約》(1976 年):重申及詳盡解釋《外層空間條約》該如何應用於月球及
其他星體上。重申各國的太空事務必須以和平用途為最終目的。

ii. 其他官方組織的努力
1 國際能源署(1974 年)
— 國際能源署於 1974 年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立,最初目的是為應對 1973-74 年石油危
機所引致的石油供應緊張情況,其後它的使命和功能不斷擴大,關注提高能源安全、經濟發展
環境保護和全球參與四個主要範疇。
— 它致力推動環保政策及能源政策之間的平衡,並關注核子科技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其成
員國均表示願意共同制定能源政策,並加強能源發展方面的合作,以解決能源日趨短缺的問
題。
2 歐洲太空總署(1975 年)
— 歐洲太空總署於 1975 年成立,由歐洲太空研究組織與歐洲運載火箭研發組織合併而成,
至 20 世紀末有 14 個歐洲成員國。它致力推動太空科技的和平使用,促進歐洲國家在太空科技
研究和應用方面的合作。
— 自成立以來,它進行了多項太空探索的計劃,例如發射探測器探索哈雷彗星、發展通訊
衞星及研發火箭和太空船等。
— 它亦與其他國家建立合作關係,如與加拿大簽訂合作協議,又與美國太空總署合作建造
哈勃太空望遠鏡。

iii. 非官方組織的努力
1 國際宇宙航行聯合會(1951 年)
— 國際宇宙航行聯合會於 1951 年成立,成員包括政府機構、商界、專業組織及其他太空團
體,並為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的技術諮詢機構。
— 它每年均會舉辦國際宇航大會,為各界提供一個全球平台進行科學技術交流,推動空間

© 25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技術和外層空間的研究與合作。
2 萬維網聯盟(1994 年)
— 1994 年,萬維網的發明者伯納斯—李創立萬維網聯盟,成員包括多間大學、電腦及軟件
企業。
— 聯盟目的是通過制定網頁標準,解決網站因不同平台和開發者所引起的相容問題。
3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1998 年)
—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於 1998 年成立,主要負責管理網域名稱系統,並對網域
名稱註冊商進行認證。
— 它亦協調數字地址的分配,以確保網絡能夠流暢運作。

iv. 國際合作計劃
1 人類基因組計劃(1990-2003 年)
— 自 1944 年科學家發現脫氧核醣核酸(DNA)以來,基因工程取得極大進展。
— 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醫治遺傳疾病、培養新品種的家畜和農作物等。
— 1990 年,美國與英、德、法及日本等 18 個國家展開人類基因計劃,瞭解及分析人體
基因及它的排列次序,以助研究人類疾病的成因及醫治方法等。
— 計劃初期預算約需 15 年,但最終卻得以提前於 2003 年完成。
2 國際太空站(1998 年起)
— 1957 年,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衞星到外太空,太空時代正式開始。
— 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進行太空競賽,爭相發射人造衞星和進行載人太空任務。
— 直至 1975 年,兩國首次合作進行載人太空任務。
— 冷戰結束後,美、俄牽頭建立國際太空站,是歷史上最大型及最複雜的國際太空計劃
其他參與國家包括加拿大、日本、歐洲太空總署及巴西。
— 由 1998 年起,它們合作在外太空建立圍繞地球航行、擁有精密科學儀器及實驗室的
國際太空站,為研究太空事務打下重要基礎。

E 科技方面國際協作的評估
i. 成就
1 國際合作系統化及規範化
— 二次大戰後,各國調整科技政策,增加對科技的投資和成立科研機構。
— 聯合國在通訊、航空、航海、原子能、太空發展等範疇設立專門機構,加上其他非官方組織
的成立,使科技方面的國際合作更趨系統化。
— 各國透過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交流科學發展的成果,為當代及日後的科技發展提供
清晰的目標和方向。
— 部分國際企業亦願意將自己的專利授予他方使用,透過專利池分享技術,如富士通、索尼
飛利浦等擁有 MPEG-2(數字視頻壓縮標準)專利的企業成立 MPEG LA,以減少因專利權引
發的法律紛爭和高昂成本。
2 推動科技安全

© 26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在 20 世紀下半葉,核能漸趨普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制定安全應用核能的守規,同時在事
故發生後作出檢討,防止災難再次出現。
— 1986 年烏克蘭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發生嚴重核洩漏事故後,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事故進行
分析,並於同年通過了《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及《核事故或核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
— 1994 年,國際原子能機構更通過《核安全公約》,要求簽署國家加強核設施的安全,在加
強核安全合作領域踏出重要一步。
3 提升生活水平
— 國際社會在科技方面進行協作,推動了全球科技發展,提升了人類的生活水平。
— 國際電信聯盟訂立國際電信規條,促進全球的通訊發展;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海事組織
分別在航海及航空方面制定規則及條例,保障了交通運輸的安全和秩序;萬維網聯盟等機構
的工作,確保網絡流暢運作,使各國的溝通交流不受地域限制。
—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成功,有助科學家了解各種疾病的成因,從而研發新的治療方法及藥
物,為人類的健康帶來更大的保障。
— 至今已有超過 1,200 個可作臨床應用的基因檢測,能讓病人了解癌症、心臟病等疾病的遺
傳風險,並有助醫療人員作出診斷。

ii. 局限
1 科技國際合作有限
— 在 20 世紀下半葉,大部分新科技都是由國家科研機構或跨國企業所研發,較重要的科技
國際合作成果不多,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國際太空站是較少數的例外。
— 另外,這些國際合作多由英國、美國、蘇聯等發達國家主導,發展中國家因為科技水平落
後,故此參與度不高。
2 推動和平使用科技的困難
— 現時的國際機構缺乏權力迫使某些把科技應用於非和平用途的國家就範,這方面的合作
仍有待改善。
— 在 1968 年通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後,擁有核武的國家仍持續增加,沒有簽署條約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均公開承認擁有核武,兩國更在 1998 年進行多次核試。
— 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擁有一定核技術的國家進行調查時,亦經常受到留難。 1993 年,北韓
便曾拒絕開放設施讓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特別調查。

iii. 失敗原因
1 競爭重於合作
— 科學研究多以國家為單位,但由於政治或商業因素,有關知識及技術往往不會與他
國分享,因此不少科技上的突破都是國家之間或科研、商業機構之間競爭的結果。
— 在冷戰期間,人類探索太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來自美國和蘇聯的競爭而非合作。
— 私人企業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往往會將科技發明申請專利,甚至通過訴訟方式維
護自己的專利權,這便窒礙了科技方面的國際協作。
2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
— 國際於科技方面的協作,主要集中於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和蘇聯。

© 27
《新世紀世界史》
溫習筆記

— 由於它們擁有進行科研的資金,研究的方向往往以它們的國家利益為依歸,這便失
去了國際協作原來的意義。
— 發展中國家在科技水平上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常需以高昂代價從發達國家購
入相關技術,形成長期倚賴的情況,更難打破貧窮的局面。

© 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