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2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目录

第一章 冷战的起源与特征 P.1

第二章 冷战的发生 P.6

第三章 冷战的扩展 P.12

第四章 缓和的出现 P.20

第五章 “新冷战”与“新缓和” P.27

第六章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P.3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P.38

第八章 西方国家内部的关系 P.43

第九章 冷战的结束 P.46

0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一章 冷战的起源与特征

一、什么是冷战

1、概念提出
1)美国政论家 H·斯沃普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讲稿时提出
2) W·李普曼开始广泛使用
2、定义: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
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
3、各国定义
1)苏联(葛罗米柯):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美国与其他帝国
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苏联所采取的一种政策。
①特征:具有时代特点;剥夺社会主义胜利成果;建立包围苏联的军事基地;反苏
反共;加紧军备状态,进行军备竞赛。
②实质:试图阻止世界革命进程;反映西方资产阶级特别是美国的垄断。
③后果:提升战争危险,阻碍交流,阻碍国际关系正常发展。
2)西方:将冷战描述成一种状态
①东西方特别是美苏处于一种冷漠、麻木的冻结状态。
②敌对的战争的状态,但又未爆发大战。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冷战是美苏及其盟友间公开但有限的敌对状态,
局限于政治、经济、宣传方面。
3)中国:既是一种政策,又是一种状态,二者统称为冷战
4、冷战的开始时间
1) 苏联:主流观点认为是 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主义”形成】
2)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是 1946 年 2 月 9 日【斯大林在最高苏维埃莫斯科选区选民大会
上发表演讲,“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3)判断依据
①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 【两国何时视彼此为最大对手?】
②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对立和斗争。【社会主义何时遍
地开花?】
③欧洲的均势是冷战的主要特征。【欧洲何时出现均势?】
4) 杜鲁门主义
①背景:希土危机【1946 年 10 月,希腊爆发武装斗争,英国向美国求助】
②时间:1946.3.12
③地点:参众两院联席会议
④内容
i)希腊、土耳其的局势关系到美国的战略目标和安全。
ii)世界上存在两种生活方式的斗争。美国必须支持自由人民。
iii)美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二、冷战的起源

1、 美国方面

1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1)传统派(traditionalist):50 年代出现,认为冷战的主要原因在苏联,是苏联挑起了冷战。
①保守派:认为美国的反击还不够
②自由主义派:认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恰倒好处
2)修正主义派(revisionist):60 年代盛行,对传统派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美国应对冷
战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①激进派:认为美国的制度是冷战起源的根本原因。
②温和派:强调个人因素。
3)后修正主义派(Post-revisionists):产生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采取了折中的方法,把
传统派和修正主义派的观点进行了整合。既把责任归于苏联,又认为美国采取了不恰当的政
策手段,但基本上倾向于传统派。
2、苏联方面
1) 80 年代中后期以前:认为冷战应归咎于美国
2) 80 年代中后期起的反思:苏联过去的外交政策过于意识形态化。把极其复杂的国际
斗争简单地、武断地归结为两个体系的斗争,特别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根据意识形态,
苏联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了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决策,在制定外交政策的过程中强调斗争
性、针锋相对,不进行必要妥协,认为冷战的起源是由于苏联对美国的政策做出了错误的反
应,加剧了紧张局势造成的。
3、国际派(internationalist):90 年代初形成,能够熟练使用“对方国”语言,有机会接触“对
方国”刚刚解密的档案和文献。
4、中国的冷战研究(白建才、田华)
1) 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
2)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美苏双方行为的结果;
3) 英国在其中起了“主动作用”; 【创新之处】
4) 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冷战的表现与特征

1、概述
1)主要表现:为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与斗争。
2)核心:美苏关系
3)基本形态:对抗
4)主战场:欧洲
2、政治和外交上的激烈斗争,提出针对对方及其集团的外交战略和具体政策
美国
时间 领导人 战略
1945-1952 杜鲁门 遏制战略
1953-1960 艾森豪威尔 “解放政策”
1961-1963 肯尼迪 “和平战略”
1969-1974 尼克松 “缓和政策”
1981-1988 里根 “现实主义、实力、对话”战略
1989-1992 老布什 超越遏制战略
苏联
时间 领导人 战略
1945-1953 斯大林 两大阵营
2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1953-1964 赫鲁晓夫 和平共处总路线


1964-1982 勃列日涅夫 缓和战略
1985-1991 戈尔巴乔夫 外交新思维
3、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
美国 苏联
时间 领导人 战略 战略 领导人 时间
1945-1952 杜鲁门 遏制战略
火箭核战略 赫鲁晓夫 1953-1964
1953-1960 艾森豪威尔 大规模报复战略
1961-1963 肯尼迪、约翰逊 灵活反应战略
核威慑战略 勃列日涅夫 1964-1982
1969-1974 尼克松 现实威慑战略
1981-1988 里根 新灵活反应战略
单纯防御战略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
1989-1992 老布什 地区防务战略
1)进行核威慑或核威胁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2)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军事对抗的重要方面。愈演愈烈的核军备竞
赛是东西方冷战的重要特征。核军备控制是军备竞赛的产物。
3)冷战时期的核军备控制
①酝酿阶段(1945-1958)
△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和裁军委员会内进行,未达成任何协议。
②部分核军控阶段(1959-1968)
△四类条约协定,只涉及外围问题,未触及实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 ,重
点是限制其他国家,协定的形式以多边为主
i)可以减少美苏间发生核战争危险的协定( 《美苏热线协定》 )
ii)维持美苏核垄断地位,防止核扩散的协定(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iii)限制核试验的条约(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
iv)为核军备竞赛制定某些规则的协定(《南极条约》 、
《外空条约》)。
③限制核武器数量阶段(1968-1984)
△四类军控协定,由限制其他国家为主转为美苏间互相限制【特点:双边协定、
向上平衡】
i)限制战略核武器的数量(ABM,SALT I,SALT II)
ii)减少美苏之间发生核战争的危险
iii)限制核试验
iv)制定规则(《海床条约》 )
④减少核武器数量阶段(1985-1991)
△美苏开始真正大范围地削减核武器,并在核查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i)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INF)
ii)美苏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I)
iii)美苏均宣布单方面削减战术核武器
4、冷战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美苏冷战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既是美苏各自的旗号,也是他们对
抗的动因,同时也是他们斗争的武器。
5、冷战使得东西方经济关系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经济关系随政治关系而变】
1)冷战激烈进行时期的东西方经济关系(1947-60 年代末)
①基本形势:政治关系紧张,经济联系少
②西方措施:马歇尔计划
3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i)孤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
ii)开展经济战,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封锁禁运
△1949 年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
△1951 年通过贸易延长协定法案,终止给予除南斯拉夫外所有社会主义
国家以贸易优惠。
△1962 年贸易扩展法,取消了总统恢复社会主义国家最惠国待遇的决定
权。
iii)希望盟国共同进行经济战
△1950.1.1 在巴黎成立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包括美、英、法、日、意、
西德等 15 国)
,以协调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战略物资的禁运。
△1951 年通过共同防务援助法(战争法) ,美国以此削减对违反规定国家
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③苏联:自我孤立政策
i)建立一个独立于资本主义体系之外的社会主义体系【双边协定形式,1949 年
经互会】
ii)对战后经济组织的认知问题
△苏联拒绝参加战后国际经济组织,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拒绝批准。
△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参加了 WB 和 IMF,但分别于 1950 和 1954 年退出。
iii)经济指导思想:两个平行市场理论
△斯大林于 1952 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对此进行集中阐释,认
为两个平行市场的出现是两个阵营存在的必然结果,本质上是闭关自守。
2)缓和时期的国际经济关系(60 年代末——70 年代末)
①基本形势:东西方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同步实现缓和,得到很大发展,其广度和
深度都有明显的提高。
②表现
i)东西方贸易增速快【1961 年 43 亿美元,1970 年 137 亿美元,1979 年 731 亿
美元】
ii)政治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iii)多种经济联系出现(借贷业务、联合企业、技术转让) 【100 多家西方银行给
苏东提供贷款,利率低周期长】
iv)开展补偿贸易以扩大双边贸易
3)新冷战时期的国际经济关系(70 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
①基本形势: “新冷战”导致东西方经济关系在 80 年代上半期处于低落状态。
②表现
i)美国对苏东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
ii)里根上台后,美国政府对苏联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政策。
【实际上,从卡特政府开始,为惩罚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就已经采取了强硬
的措施。里根上台后因波兰军管问题和韩国客机被击落事件等,对苏联的制裁更为严厉】
4)新缓和时期的国际经济关系(80 年代中到 80 年代末)
①基本形势:苏东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指导思想上, “国际经
济一体化”的概念取代了“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苏东国家改变了过去对国际经济组织的
态度,积极参加或要求参加国际经济组织。
②表现:1985 年苏联以观察员国的身份加入 GATT,1988 年欧共体和经互会建交。
6、欧洲是冷战主战场【德国问题是重中之重】

4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1)概况:欧洲是美苏矛盾与冲突最突出和最尖锐的地区。战后欧洲问题的解决是加剧美
苏冲突,导致冷战的直接因素。美苏在处理德国问题时的矛盾和分歧是冷战起源的关键。
2)《百分比协定》
①时间:1944.10
②牵涉方:苏联、英国
③内容:苏联在罗马尼亚占有 90%优势,英国在希腊占有 90%优势。在南斯拉夫和
匈牙利双方各占一半,在保加利亚苏联占 75%。
④影响:因美国反对,美苏产生矛盾
3)战后欧洲(东欧)边界划分:苏联希望可以控制对自身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地区,在当
地建立亲苏政府;美国想法正好相反
7、美苏激烈争夺第三世界
1)概况:第三世界虽处于冷战的边缘地带,但美苏在第三世界的较量与争夺是冷战的重
要组成部分。50 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在第三世界的斗争比欧洲地区的冷战还要紧张激烈。
第三世界成为冷战的重要战场。绝大多数东西方冲突,包括所有热战,都发生在第三世界。
2)表现
①1946 年美苏在伊朗的争夺
②美苏介入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
i)新独立国家面临道路选择问题
ii)第三世界国家状况不好,贫困落后,缺乏经济资金技术【美苏通过经济援助
施以影响:美国提出《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 (
“第四点计划”);苏联扶植傀儡政权,
援助印度、古巴、越南、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和叙利亚,其中古越两国为重点,占到一半。 】
iii)第三世界国家因本国内部冲突,希望得到外部支持
iv)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因领土宗教等问题产生矛盾,寻求大国支持【阿以战争、
印巴冲突、越南入侵柬埔寨等】
8、冷战内在的自我控制机制成就了没有世界大战的和平时期
1)概况:在 40 多年的冷战中,尽管世界上有不少的军事冲突,但并未爆发世界大战。
冷战成了世界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没有世界大战的“和平时期”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核
武器因素和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的影响。
2)自我控制机制
①内容:最低限度共同利益(美苏不能打仗)和最低限度共同准则(对抗中将避免
美苏战争放在首位)
②默认准则
i)形成危机后,应尽快化解处理,不能发展为冲突
ii)防止美苏各自盟友间的冲突
iii)一方已介入到一个冲突中,另一方会特别慎重
iv)美苏都不介入对方最看重的势力范围

5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二章 冷战的发生

一、战后初期苏联和美国的政策偏好

1、苏联的政策偏好:安全第一
1)总特点:二战后,苏联领导人在对外关系方面最为关注的是如何保障苏联的安全。但
斯大林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自己的国家安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俄罗斯民族的利己主义、大
国沙文主义、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传统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理念混合在一起。
2)苏联思维
①缺乏安全感
②寻找出海口
③希望凭借二战功劳得到补偿
④关注边界问题
3)战略的重中之重——西部边界
①原因
i)地理:西部多平原,平坦无屏障
ii)历史:西部边境屡遭侵犯【17 世纪波兰入侵,1809 年拿破仑远征沙俄,1918
年苏德《布列斯特和约》丧权辱国,二战期间苏联卫国战争损失惨重】
②波兰问题(核心) :波兰东部边界划定与政府组成【二战后苏联占领了包括西白
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西乌克兰和东加里西亚等大量原属波兰的领地,并占领了外喀尔巴
阡乌克兰(卢西尼亚,原属捷克斯洛伐克)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原属罗马尼亚)、南
多布罗加(原属罗马尼亚) ,再加上苏芬战争中强行占领的卡累利阿地峡等地,苏联西部边
境向西大幅推进】
4)远东地区的争夺
①占领南库页岛和北方四岛(色丹、国后、择捉、齿舞诸岛) 【原属日本】
②将旅顺口变成其军港,要求与中国共同经营南满和中东铁路。
③迫使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占唐努乌梁海。
5)思想要点
①在战后获得的势力范围中把保障国家安全和推进世界革命的目标相结合(东欧、
朝鲜)
i)社会主义国家要进行世界革命;
ii)主动输出革命;
iii)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保护社会主义苏联而奋斗
②当安全利益与推进革命的目标不能兼得时倾向于安全利益
i)希腊:对于发展势头极好的希共不予支持,任其被英美镇压。
ii)雅尔塔会议出卖中国,后中苏谈判,苏联向国民党承诺,在国共内战中不支
持中共。
③希望通过维持大国合作保障安全利益
i)严格遵守《百分比协定》 ,不主动挑起争端。
ii)默认了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iii)在东欧未急于实现共产化。
iv)允许自由选举和联合政府存在。
v)阻止了法国共产党人的过激政治行动。

6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④为了国家安全,对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大胆出击(向西南扩张)
i)黑海出海口—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
△尝试:1942 年提出修改《蒙特勒公约》 ,提出允许苏联建立黑海基地
△结果:英美土皆反对,未能实现
ii)伊朗—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
△战略重要性:石油资源丰富,海峡咽喉要道
△苏联行动:1941 年 8 月,苏联出并占领伊朗北部。二战后,苏联试图
分裂伊朗,建立阿塞拜疆人政府;要求建立苏伊合营石油公司,自己占股 51%
△结果:伊朗于 1946 年 1 月 19 日向安理会控告苏联【联合国接手的第一
起控告】,苏联迫于压力撤军,提出的其他要求也未得到满足
△影响:西方国家猜忌苏联,对其愈发反感
2、美国的政策偏好:反苏反共
1)总特点:扩大苏联意识形态的动机,认为苏联要在全世界扩展共产主义影响;或是过
分夸大历史传统对苏联的影响,认为苏联推行沙俄的扩张主义政策。
2)美方基本判断
①苏联的势力范围将不仅局限在东欧,还会向西欧推进。
②苏联一旦控制与其比邻的地区,就会继续往下扩散。
③东欧是苏联的一个跳板,在伊朗和黑海的行动是苏联传统扩张主义政策的体现。
④苏联很可能对西欧发动军事进攻,第三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⑤美国面对的敌人只是名称上的变化,都是集权主义和侵略扩张。
3)三份文件
①撰写人:查尔斯·波伦、豪斯顿、波伦+约翰逊
②主要内容:都承认苏联在东欧的存在和影响
③“弱点”:没有强调苏联意识形态的进攻性,故未被杜鲁门政府采纳
4)乔治·凯南与遏制政策
①1946 年“八千字电报”,指出消除不安全是苏联行动的根本动机
②1947 年“X 文章”,明确提出遏制(containment)
遏制的三个层次:
△把苏联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本土、东欧)
△减少苏联的影响,使苏联的盟国(主要为东欧国家)脱离苏联“势力范围”
△使苏联按照西方的愿望改变其内政外交,实现“和平演变”
③凯南解读:认为 10-15 年可实现目标,后因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又认为苏联的演
变是“渐进的、长期的”,因此“西方不可操之过急”。
④1977 年凯南针对缓和时期美守苏攻的态势,认为“我们的任务不是毁灭它,或
者把它变成另一个样子,而是找出另一个和其打交道的办法”。

二、促使冷战发生的重要国际事件

1、美国停止租借法案
1)时间:1945.5.8
2)苏方表态:非常遗憾(斯大林指责美方行为为“轻蔑”)
2、分区占领德国
1)1946.6 三个协议
①原因:英美认为保持德国统一并加以控制,可对抗苏联;苏联认为保持德国完整,

7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有利于后期索赔
②主要内容
i)四国共同接管德国
ii)四国分区占领德国,柏林同样由四国分占
iii)各区的占领军、司令员根据本国政府的训令行使最高权力
iv)组成盟国委员会管理德国事宜,委员会的决议需四国一致同意方可生效
2)纽伦堡审判(四国共同进行)
3)不同占领区的政策
①苏占区
i)解除德国武装力量
ii)清除一切形式的法西斯主义
iii)没收骨干分子和法西斯分子的财产
iv)打击容克地主,实行土地改革,对垄断资本进行改造
v)支持和扶植德国共产党等左派组织
vi)在苏战占区进行大规模索赔【大量拆走重工】
②西占区
i)逮捕整肃法西斯分子(但漏过大批骨干)
ii)扶植亲美势力
iii)在占领区索取补偿【大量拆走民用企业】
4)赔偿问题上的公开破裂:1946 年 5 月 3 日,西占区最高司令克莱下令停止西占区上
的对苏赔偿。
5)外长会议的交锋
①统一问题:西方强调经济统一优先,苏联坚持政治统一优先
②德国东部边界问题:苏方坚持奥德-尼斯河边界不可侵犯,而美方出尔反尔,欲
将该地区一部分地交还德国【因苏联占领波兰部分领土以扩展西部边界,故以原属德国的奥
德-尼斯河以东地区作为对波兰的补偿】
③德国西部边界问题:法国欲占鲁尔和萨尔,英美为保持盟友一致,最终答应法国
要求。后萨尔建立自治区,经济权益归法国所有。1959 年萨尔通过公投回归德国。
3、波兰边界和政府组成问题
1)德国西部边界问题
2)波兰政府组成【考虑到流亡政府的力量,由联合执政过渡到 1947 年时共产党一党执
政】
4、美国单独占领日本(1945 年 8-9 月)
1)前因:美国误判战局,高估日本战力,希望苏联出兵,故大英苏联条件
2)局势变动:1945 年起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且核武器研发成功,认为无需苏联
介入。但此时苏联已准备出兵。
3)原子弹炸毁广岛、长崎
①时间:1945 年 8 月 6 日、9 日
②目的:促使日本尽快投降,并对苏联进行威慑【伯恩斯的观点】
③结果:日本于 8 月 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占领日本,由麦
克阿瑟管理
4)美苏态度
①美国:表示欢迎在对日战争中发挥作用的国家部队占领,但占领部队统归美国管
理,且美国不希望苏联参与占领日本。

8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②苏联:希望分享对日占领,但又不希望因此搞砸美苏关系
5、五国和约的缔结(1946 年 7-10 月)
1)两种和约
①要求德日无条件赔偿
②要求将意、保、罗、匈、芬作为战败国处理
2)波茨坦会议(1945.7-8)
①会议共识:与德日缔约前先与其他五国缔约
②战后占领情况:意大利为英美占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由苏联占领
③苏联要求:将苏占区划为苏联势力范围,并索取赔偿
i)对芬兰:芬兰不冻港佩琴加并入苏联,在博卡拉建立海军基地,索赔 3 亿
ii)对罗马尼亚:根据 1940 年苏罗协定,恢复比萨拉比亚等两地,索赔 3 亿
iii)对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割让罗西尼亚,承认该条约
iv)对匈牙利:索赔 2 亿美元
3)性质:关于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的第一个条约,体现了美苏划分战后范围的构想,是一
个妥协的结果
4)影响:苏联获得更多利益
6、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3.12

三、冷战战车启动——两大集团形成

1、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背景:二战对欧洲破坏严重,欧洲面临经济和社会的严峻动荡,各国政治出现左倾倾
向,法意等国甚至有革命浪潮
2)提出:1947 年 6 月 5 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3)主要内容
①欧洲的局势极端严重;
②美国的任务是尽其所能“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
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
③美国援助的原则是应该产生“根治疾病的效果”, “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
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 ;
④欧洲复兴是欧洲人的事情。
4)与杜鲁门主义的不同
①故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对抗饥饿和贫困
②名义上针对整个欧洲,东欧可参加
③是一项长期计划,最后要帮助欧洲各国自立
5)特点:经济计划达到政治效果,把西欧纳入对抗苏联的轨道,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集团
6)评价:避免了欧洲的灾难,把欧洲人从苏共的奴役阴影中解救出来,遏制了共产主义
的扩张
7)各方反应
①1947 年 7 月 4 日,英美发布公告,邀请各国代表参加
②1947 年 9 月 18 日,苏联发表声明谴责马歇尔计划
③东欧有部分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欲参加,后因苏联压力作罢。最终东欧国家
无一参与

9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④西欧国家提出 281 亿美元的申请,美国认为其漫天要价,降至 242 美元


8)开始标志:1948 年 4 月 2 日《对外援助法》 (杜鲁门)
9)结果:至 1952 年 6 月,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近 130 亿美元援助
10)影响
①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发展了经济,为其经济复苏打下基础
②削弱西欧共产党,使西欧共产主义复苏成为历史
③西欧秩序逐渐稳定,政府在民众中支持率提高,共产党支持率因此下降
④西欧对美国的依赖加重
⑤美国打开了广阔的西欧市场,成为一个集团,内部联系加强【此时集团政治经济
意义尚不明显,政治军事性质较为突出】
⑥欧洲的分裂更加明显,呈现集团化发展趋向
2、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1)经互会与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多重双边条约
2)“两个阵营”理论:1947 年 9 月由苏共代表日丹诺夫提出【 “民主反帝国主义阵营”
与“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之争】
3)“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由“两个阵营”导致,即和平民主国家的市场和帝国主义国
家的市场
4)苏维埃化: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笼前后,苏联加速了东欧国家的苏维埃化,在东欧国
家的联合政府中清理了反对派,建立了共产党的一党专政
5)东欧的苏维埃化进程
①波兰:名义上是共和国,实际上是独裁;在大国间寻求平衡;被法西斯占领,国
内抵抗力量的其中一支为共产党;流亡政府起着很大作用
②匈牙利:法西斯、亲德、轴心国
③保加利亚:法西斯、亲德、轴心国
④南斯拉夫:王国;在大国间寻求平衡;被法西斯占领,国内抵抗力量的其中一支
为共产党;起初亲英流亡政府的力量大,因而组建联合政府
⑤罗马尼亚:王国;在大国间寻求平衡;轴心国
⑥阿尔巴尼亚:王国;亲意;被法西斯占领,国内抵抗力量的其中一支为共产党
⑦捷克斯洛伐克:本身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大国间寻求平衡;被法西斯占领,国
内抵抗力量的其中一支为共产党;之前为亲英政府
⑧总结:东欧的布尔什维克党都是依照苏联模式建立的,其目标都是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力量相对较强大
【东欧苏维埃化的四种类型】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占主导地位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一段时期内依然保留国王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国内资产阶级民主派政党、社会党和共产党并存,为
多党制,因此形成多党联合政府。波兰流亡政府(亲英)影响力大,直到 1947 年亲苏党派
才逐渐占优;捷克斯洛伐克总理贝奈斯为无党派人士,最终实现苏维埃化是在 1948 年“二
月事件”后。
△东德模式
【双边条约】
△苏联先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签署友好互助条约,到期后续签,但未与
南斯拉夫续签(苏南决裂) ;1948 年 2-3 月,苏联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签订了友
好互助条约,为其 20 年

10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1947-1949 年,东欧国家内部签署双边友好互助条约。苏联通过此将自己与
这些东欧国家组成社会主义体系,加强政治军事合作,形成了一个同西方世界对立的阵营
6)苏维埃化的巩固
①1947 年 10 月 5 日,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②莫洛托夫计划:为了援助东欧国家经济(与马歇尔计划无法相较而论)
③经互会:1949 年 1 月,六国(苏、捷、波、保、罗、匈)在莫斯科开会商议成立
经互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1949 年 4 月经互会正式成立,1949 年 2 月阿尔巴尼亚加入(后
于 1961 年退出) ,1950 年东德加入。
3、第一次柏林危机
1)背景:西占区的货币改革使苏联与英美等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2)导火线:苏联封锁柏林【西柏林的陆路和水路均被封锁,美军只能空投】
3)性质:美苏之间在柏林问题上发生的第一次严重对抗,两国接近战争边缘
4)特点
①美苏一方面紧张对抗,另一方面又都留有余地,双方都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
避免危机升级
②以苏联的退让而告结束,但西方为苏联让步也付出了代价
③苏联未达到既定目标,西方国家却通过空运物资获得民心
5)影响:
4、德国分裂
1)1949.9.2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首都波恩)成立
2)1949.10.7,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首都柏林)成立
5、北约成立
1)时间:1949.4.4
2)目的: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
3)参加国:美、加、英、法、意、比、荷、卢、丹、挪、葡、冰岛(12 国)
4)影响:西方有了与东方对峙的军事、政治集团

11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三章 冷战的扩展

一、冷战在深度上的扩展

1、美国第 68 号文件
1)时间:1950.4.14
2)主要内容
①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形成了美苏两大权力中心,且二者敌对
②美苏对立的实质是自由制度与奴隶制度的较量
③美国应对苏联进行遏制
3)结论:“为了发展我们的根本价值观念和我们的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冷战的
策略”
4)意义:这是美国第一次正式提出遏制战略,标志着遏制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5)遏制政策(containment policy):指除了战争外,想尽一切办法以达到以下目标的战略
①限制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②揭露苏联主张的欺骗性
③促使克里姆林宫缩小其控制和影响
④总的来说,在苏联制度的内部培育破坏性的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行为,
以符合公认的国际准则
2、在德国问题上继续较量(特别是柏林问题)
1)背景:1949 年东西德分别成立后,美苏均加紧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决定加速将
西德重新武装并拉进北约。苏联则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东德,欲将其作为对抗西方的前哨基地
2)导火线:东柏林事件(1953 年)
①原因:东德经济复苏慢,压力大,人民生活贫困,导致大量东德人涌向西德
②发展:驻德苏军介入,进行武力镇压
③性质:社会主义集团内部的第一次社会动乱
④后续:苏联采取措施缓和与英美关系,满足工人要求,归还大型企业,放弃 25
亿赔偿
⑤影响:东西的关系紧张;引发美苏舆论战
3)苏联的缓和举动:提出建立主权平等的两个德国
①1955 年 9 月 13 日,苏联承认联邦德国【1955 年 5 月 6 日系的加入北约】
②1955 年 9 月 20 日,苏联与民主德国订约,承认其主权与独立,促使西方与东德
签约
③结果西方未予理睬
4)第二次柏林危机
①时间:1958-1961 年【1958 年苏联照会与赫鲁晓夫讲话】
②起因:苏联的措施未得到西方的对等反馈
③经过:1958 年苏联发出照会,要求美、英、法三国在半年内退出西柏林,并承认
东柏林,美英法坚决不退让
④危机处理原则:通过对话和沟通寻求和解方式,避免冲突失控而引发战争
⑤结果:1961 年 8 月,苏联帮助东德修建了柏林墙【柏林墙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
产物,是冷战的重要标志】
⑥结束:1961 年 10 月

12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⑦影响
i)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在欧洲斗争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两国和东西方
都放弃了以施加压力的手段改变欧洲战后现状的企图
ii)第二次柏林危机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60 年代东西方有限缓和的到来
3、军事领域的对抗在加剧
1)核军备竞赛
①热核武器:自 1949 年苏联成功研制核武器后,两国不断较量
②运载工具: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1958 年 1 月 31 日,美国人
造卫星上天
2)U-2 飞机事件
①背景:1956 年 7 月起,美国开始对苏联进行侦测
②时间:1960 年 5 月 1 日
③经过:美国飞行员鲍尔斯驾驶的侦察机从巴基斯坦白沙瓦起飞,执行侦察任务时,
坠毁于苏联腹地,鲍尔斯被活捉
④美方反应:认定鲍尔斯已死,借口天气探测,飞机意外等,试图蒙混过关
⑤后续:赫鲁晓夫在英法美苏四国首脑会议前先想办法为美国开脱(不愿破坏美苏
关系),又致信戴高乐与麦克米伦,让美国处分负责人。但艾森豪威尔态度意外强硬。
⑥影响:美苏两国不欢而散,四国首脑会议破产,美苏关系陷入新一轮紧张
4、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加浓厚,冷战国内化的趋势在发展
1)麦卡锡主义
①开始:威斯康星州参议院麦卡锡声称掌握 205 个共产党人名单
②经过
i)1950 年 9 月《国内安全法》
ii)1950.12.26,杜鲁门宣布紧急状态,签署《国内安全法》并实行
iii)1953 年,VOA 事件,解雇 830 人
iv)1953 年,卢森堡夫妇因间谍罪被判死刑(后被证明无罪)
v)1953-1954 年,迫害延伸到科学界(奥本海默)
vi)1954 年麦卡锡获得高民意支持支持率
vii)1954 年《共产党管制法》
③原因:麦卡锡主义代表了美国内部阴谋论的近端反共者,适应了美国当时的恐怖
性,也适应了政府需要
④影响:美国国内形成政治生命与反共紧密结合的政治风气
⑤实质:政治迫害【麦卡锡主义之后成为政治迫害的代名词】
2)“医生事件”
①原因
i)冷战大背景
ii)苏联国内争权(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贝利亚)
②经过:贝利亚指示女医生季玛舒克检举斯大林的保健医生维诺格拉多夫,称其害
死了众多名人(如高尔基和日丹诺夫) ,试图借除掉保健一声,阻止斯大林康复。斯大林将
计就计,下令逮捕克里姆林宫内所有医生,指控他们犯有间谍罪,欲借此对付主管安全的贝
利亚。
③结果:1953.3.5 斯大林逝世,贝利亚逃过一劫

二、冷战在广度上的扩展

13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1、地域扩展
1)双方阵营扩大
①西方阵营
i)北约扩大:1952 年希腊、土耳其加入,1955 年西德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建立了一体化的军事力量和由美国将军统率的联合司令部。
ii)美国与日本签订美日安保条约,结成战略同盟;与菲律宾、泰国、韩国、台
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组成军事同盟。
iii)通过美澳新条约与东南亚条约,美国在亚太构筑了集体防御屏障,对苏联和
中国形成了军事战略包围。
②东方阵营
i)1950 年中苏结盟,加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
ii)到 60 年代,经互会成员变为 8 个,增加两个(苏、捷、波、匈、保、罗、
蒙、东德) 【南斯拉夫后退出;阿尔巴尼亚加入后于 1961 年退出;东德后来加入;蒙古于
1962 年加入】
iii)1955 年 5 月 11-14 日,苏、捷、波、匈、保、罗、阿、东德八国在华沙签订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华沙条约》) ,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
③影响:1955 年华约成立,标志着欧洲形成了两个完全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全
面加剧了欧洲及东西方的对抗。
2)冷战从欧洲逐步扩展到亚洲、中东、北非、拉美
①亚洲
i)中苏结盟(1950.2)
ii)朝鲜战争(1950.6.25)
【朝鲜战争】
①大国因素
i)苏联:斯大林态度在 1950 年 1 月前后的变化(艾奇逊的演讲与中苏结盟)
,苏联一方面为维护既得
利益,另一方面估计美国不会介入,故转而默许,同意朝鲜的要求。
ii)中国:中国领导人确实知道朝鲜欲以武力统一半岛,也知道斯大林的态度,但并未参与斯大林与金
日成的密谋。
iii)美国:杜鲁门对朝鲜即将爆发的战争持反对态度,将共产党人比作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将这场战
争视为“共产主义统治集权将进攻矛头对准了整个西方的权力体系”,并认为朝战可能是“苏联发动全球
性战争的第一阶段”。杜鲁门主张通过战争遏制朝战。
②爆发原因
i)传统派:斯大林挑起,金日成执行,毛泽东参与密谋
ii)修正派:美国和李承晚挑起战争,引诱朝苏
iii)后传统派:金日成提出进攻南方,斯大林先反对后支持,毛泽东被动支持
iv)后修正派:朝鲜战争起因在半岛内部
③重要时间节点
i)6 月初,美国在联合国要求其他国家与美国一道干涉朝鲜,并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使联合国要求
双方停止敌对行为
ii)6 月 25 日,朝鲜进攻南韩,战争爆发
iii)6 月 27 日,联合国授权美国组建联合国军
iv)6 月 28 日,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
v)7 月 4 日,葛罗米柯表示朝战是半岛内战,苏联不采取行动

14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vi)8 月,苏联重申绝不介入朝战
④战间大国关系
i)中美:战场上的敌人
ii)美苏:谨慎,避免卷入直接冲突(斯大林召回了援朝的全部专家,避免留下苏联参战的证据;美国
方面在得知苏联空军伪装后参战的消息时,隐藏消息,以免引发国内舆论压力;同时,美国在军事行动中
也极力避免刺激苏联)
iii)中苏:盟国,但存在较量(斯大林曾答应派空军入朝,以支援中国的地面部队,但之后变卦,只
将空军部队部署于中国边境,负责保持后方交通线)
iv)中朝:存在不信任
⑤战争损失:中方 183108 人战死,苏方 299 人战死

iii)越南战争(1950?)
【越南战争】
①关于开始时间:从冷战时期东西方热战的角度来看,越战始于 1950 年左右。这一时期越南的武装冲突具
有了明显的东西方斗争特点。
②形式:游击战为主(气候、地形、国力等多因素综合导致)
③诱因:新中国于 1949 年成立(西方欲从西南方向施压)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担心“多米诺骨牌”
效应)
④大国因素:美国直接参战,中国在幕后支持北越,苏联在越战时的卷入深度还不如朝战,且有一个变化
过程,从起初的不插手,到后来积极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试图渗透、拉拢北越,最终也确实成功)
。总之,
越战中大国关系比朝战复杂得多。
⑤西方阵营变化:越战中,美国几乎没有西方盟友(仅剩澳、新、泰、韩)
,不及朝战中联合国军的 16 个
国家(英、美、澳、加、新、法、比、荷、卢、希、土、泰、菲、南非、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

②中东北非
i)伊朗政变
【伊朗政变】
①原因:伊朗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欲实现石油国有化,摩萨台政府发起争取石油国有化的运动。苏联和其他
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伊朗行为和道义上的支持,引起美国警觉。
②结果:美英谋划颠覆摩萨台政府,CIA 直接参与,政变成功,美国获利。

ii)苏伊士运河危机和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危机和第二次中东战争】
①背景
i)埃及欲借接近美国,联美反英,遭回绝。美方带有附加条款的援助也被纳赛尔拒绝。埃及转向苏联,
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军火贸易协议,以棉花换军火
ii)后埃及又欲修阿斯旺大坝,希望贷款。西方提出带附加条件的援助,而苏联宣布提供 3 亿美元的
低息贷款,分 50 年偿还,后又追加 11 亿,以经济援助占得上风。
②危机:在苏联支持下,埃及宣布运河国有化,收归一切财产,引发英法不满。两国联合以色列策划武力
行动。
③开战:1956 年 10 月 29 日,三国向埃及出兵
④结果:三国行为受到广泛谴责,美国向三国施压。1956 年 11 月 7 日,三国撤兵,战争结束
⑤影响
i)英法以战略取胜,埃及赢得政治上胜利,收回苏伊士运河全部主权
ii)埃及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加强了同苏联间的联系,苏联在中东影响力扩大
iii)美国决心抵制苏联在中东扩张,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将出笼

15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iii)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
①时间:1957 年 1 月 5 日(中东问题特别咨文)
②主要内容
i)认为苏联想要支配中东
ii)美国需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
iii)必须有安全政策和措施,消除共产主义活动的社会经济基础

iv)美国在中东的行动
【美国在中东的行动】
①干预约旦事务
②试图颠覆叙利亚政府
i)背景:叙政府(1954 年上台)有向苏联靠近的趋势
ii)原因:1955 年 7 月叙议会代表团访苏;两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叙成为继埃及后又一接受苏联援
助的国家
iii)西方认为中东国家中,叙利亚与苏联走得最近,美国欲除掉这一眼中钉
③武装入侵黎巴嫩
④争夺伊拉克

③拉丁美洲
i)危地马拉:没有在实际上靠拢苏联,但因美国驻危大使汇报危总统阿本斯有
潜在成为共产党的可能性,1954 年 6 月 CIA 将阿本斯政府颠覆。
ii)多米尼加:1965 年 5 月 2 日,约翰逊提出决不允许拉美再成立一个共产主
义国家,以防共产党在此地蔓延(1961 年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iii)古巴问题
【古巴问题】
①背景:关塔那摩问题(美西战争后,美国在古巴强租关塔那摩。1934 年,罗斯福总统和古巴签订永久租
赁协议,规定只有当基地废弃或双方同意时才能收回。古巴革命(1959 年)后,古巴欲收回关塔那摩)
②古巴革命
i)1959.1 古巴革命胜利,推翻亲美独裁政权(巴蒂斯塔)
,菲德尔·卡斯特罗成立联合政府
ii)1954.9 卡斯特罗访美,欲接近美国,但提要求被拒
iii)1960.2 米高扬访问古巴,签署经济协议
iv)1960.5 苏联与古巴恢复邦交
v)1961.1.3 美古断交
vi)1961.4 “猪湾事件”(CIA)
③动机
i)赫鲁晓夫:保卫古巴,阻止美国对古巴的战争,同时打击西方军事势力,抵消西方的核威胁
ii)卡斯特罗:不是为了保卫自己,而是为了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④起因:因苏联在古巴秘密建造导弹基地引发(赫鲁晓夫提出,米高扬与葛罗米柯等反对,苏联只有 6 人
知情)
⑤根本原因:苏联欲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
⑥美方反应
i) 10 月 14 日发现中程导弹,U2 飞机发现苏联在古巴的基地
ii)美军估计苏联在古巴约有一万人(实为 42000 人)
⑦爆发标志:1962 年 10 月 22 日

16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⑧美方举措
i)对所有正在运往古巴的进攻性军事装备进行严密的隔离
ii)监视古巴
iii)威胁只要古巴向西方发射导弹,就要对苏联进行全面报复
iv)美国三军、民众进入全面备战状态
v)美国代表在联合国指控苏联
⑨美苏领导人反应:两国领导人都言辞激烈,但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的态度却很谨慎,避免危机升级
⑩“隔离”方法:美国在所有措施中采取最温和的隔离方法,苏联也未硬闯,船只陆续停驶或返航
⑪美苏通信:从 1962 年 10 月 22 日至 12 月 14 日,美苏两国领导人通信达 25 次
⑫达成协议
i)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IL-28 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
ii)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并且同意今后拆除部署在土耳其的“木屋”导弹等
⑬危机高潮:1962 年 10 月 27 日,苏联击落一架 U2 飞机
⑭危机缓和与结束:11 月 20 日,肯尼迪宣布解除海上封锁
⑮结果
i)美国:承诺不侵略古巴,做出让步
ii)苏联:丢了面子,且费尽千辛万苦建立的基地没能保全;但保住古巴,且使美国撤走在土耳其部署
的导弹,基本达到目的
iii)古巴:对该结果不满意
⑯影响
i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充分认识到了核时代两国直接对抗的危险,推动了两国签订军备控制协定的进程。
两国自此开始建立热线连线。
ii)古巴导弹危机也使苏联认识到自己的战略核力量仍落后于美国,因此加快了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步
伐,促使了美苏军备竞赛的步步升级。
iii)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此后美苏开始采取较为缓和的较量方式,在地区冲突中
更多地以支持第三方反对对方的方式进行斗争。
iv) 尽管双方出现激烈交锋和紧张事态,但冲突没有升级为战争。

2、领域扩展【政治领域→经济领域】
1) 1950 年 1 月 1 日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实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
2) 1951 年,美国国会通过专门法令,严格限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向美国的出口。
3) 1952 年 5 月,美国宣布取消给予苏联的最惠国待遇。
4) 美国对苏联还采取其他歧视性的政策与措施,如实行港口抵制。
5) 美国还要求其他国家仿效,对苏联采取严厉措施。
6)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也宣布了对中国的禁运。

三、冷战中的解冻

1、定义:指赫鲁晓夫时期的全方位改革措施。
2、内容
1)政治:试图用“全民国家”模式取代无产阶级专政
2)经济:实行“权力下放”,即对国家经济结构实行分权制度和非官僚主义化
3)思想、文化、科技:恢复了探索的动力和活力
4)外交:提出了“三和路线”
5)“三和路线”

17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①和平共处
i)赫鲁晓夫认为和平共处是两大体系间的唯一选择,这种关系建立在政治和经
济的完全平等的基础上。
ii)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能够和平共处。
iii)和平共处是“现实的事实”和选择。
iv)和平共处就是“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由于经济、政治
和意识形态原因干涉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和共处。” “和平共处——意味着意识形态对立的国
家应该彼此和平相处,彼此并肩存在、共处。 ”
②和平竞赛
i)赫鲁晓夫认为和平竞赛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斗争的主要形式。要在和
平共处的基础上进行和平竞赛。
ii)实行和平共处之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和平竞赛。
iii)和平竞赛首先是经济方面的竞争。要通过和平竞赛来体现各自社会制度的优
越性和感召力。
iv)赫鲁晓夫相信通过和平竞赛,社会主义一定能战胜资本主义。
③和平过渡
i)赫鲁晓夫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多样性。
ii)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有可能击败反动的、反人民的势力,取得议
会中稳定的多数,并且使议会从资产阶级民主的机构变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
iii)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不一定要和国内战争联系起来。赫鲁晓夫并不排除暴力
革命的可能性, “如果剥削阶级要对人民施加暴力,工人阶级就不得不采用非和平道路来夺
取政权” 。
6)赫鲁晓夫的想法: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斗争仍然存
在。(“不希望战争,也不放弃阶级斗争” )
3、影响: “三和路线”的提出和对外政策的调整,使美苏关系开始“解冻” 。
4、“解冻”的实质:处理同美国的关系【赫鲁晓夫谋求同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5、“解冻时期”的经典案例
1)美苏戴维营会谈
①背景
i)1958 年,美苏签订第一个文化交流协定
ii)1959 年,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访美,转达了赫鲁晓夫希望首脑会晤的建议
iii)1959 年,苏联二十一大,赫鲁晓夫表示希望结束冷战。艾森豪威尔最终答

②时间:1959 年 5 月 15 日起,共计两周
③内容:访问+会谈
④主要话题:德国与柏林问题、裁军问题【双方存在较大分歧】
⑤成果
i)艾森豪威尔要求苏方不再坚持再在柏林驻军半年,苏方让步,柏林危机缓解
ii)美国希望苏联向中国施压,苏联答应
iii)艾森豪威尔接受来年春天访苏的邀请,并答应出席四国首脑会议(后因 U2
飞机事件告吹)
⑥影响
i)冷战期间美苏领导人首次会晤
ii)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苏的紧张关系

18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iii)开创了美苏协商对话的机制,开创了两国会晤的基础
2)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
①背景:U2 飞机事件后,赫鲁晓夫对艾森豪威尔十分失望,转而寻求支持中通候
选人肯尼迪。肯尼迪当选后,赫鲁晓夫通过多种途径向其示好。
②美方立场:双方可以进行有限合作,但两国在根本领域上”冷酷的事实“是美苏真
实的冲突根源。两国利益的根本冲突无法依靠谈判解决
③“共同利益”:双方都希望摆脱军备竞赛的重担,都不希望爆发核战争,都希望
垄断核武器
④时间:1961 年
⑤议题:柏林问题、禁止核试验、第三世界(老挝、刚果、古巴) 、联合国
⑥核心:柏林问题和禁止核试验
⑦柏林问题的冲突
i)苏方:若不同意缔结对德契约,就自动废除原来的占领权,让西柏林成为自
由城市;若美国欲为柏林开展,则苏联迎战;1961 年底,柏林危机一定要解决【第二次“最
后通牒”,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峰】
ii)美方:柏林安全对美国至关重要,不可能让步;苏联的要求会一夜间使世界
发生巨变
⑧结果:没有任何成果,双方无法谈拢
6、对“解冻”的总体评价:赫鲁晓夫的和平崛起总路线,让美苏关系呈现一定的松动迹象。
但从指导思想和目标上看,双方是两个阵营的首领,其利益必然相互冲突。加上美国对苏联
的和平崛起总路线并不积极,故虽然两国关系仍有松动空间,但冷战依旧继续。

19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四章 缓和的出现

一、
“有限缓和”的开始

1、缓和(Détente)
1)定义:来自法语,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从而减少战争的
可能性。
2)程度:在外交上,缓和的具体限度处于“关系正常化”和“真诚的和解与合作”之间
的位置,比关系正常化好,比正式结交差。
3)美苏间缓和: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成熟于尼克松、福特时期,衰退于卡特政府时
期。
4)缓和的开始: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最高潮;美苏关系的转折点和分水岭】
5)全盛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突然下台,福特上台
6)有限缓和实现的主要因素:古巴导弹危机、两个阵营内其他成员、国内因素等
2、有限缓和的主要表现
1)政治领域
①美方
i)1963 年 6 月肯尼迪发布讲话《我们需要怎样的和平》
ii)1963 年 9 月肯尼迪在联大号召要对冷战采取新的态度
iii)1963 年秋,肯尼迪在西部演讲中表示要结束冷战
②苏方:古巴导弹危机后,赫鲁晓夫知道无法以武力威胁使美国妥协【赫鲁晓夫之
子回忆录:“10 月者 13 天意味深长,一个依靠武力解决,以武力相威胁的时代结束了”】
③约翰逊政府:1964 年 10 月对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我们不想埋葬苏联,但
我们也不想被消灭。没有理由恐惧对方,所以应该放弃抗争。”
④勃列日涅夫政府:交代多勃雷宁,一切以保持美苏间“安宁”为重。在重大议题
上依靠葛罗米柯,避免美苏直接爆发战争
⑤美苏政治缓和标志:1964 年 6 月,两国达成第一个双边条约——《苏联政府和
美国政府领事条约》 ,规定双方可以在对方国家内设立领事馆,基于领事馆官员具有的外交
豁免权行事,若逮捕双方应及时互相通报。
2)军备控制领域
①概况:成果很多,达成一些重要条约和协定。导弹危机后,核控的讨论更积极
②《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
i)美方:希望尽快与苏联达成禁试条约。只要其他国家不进行大气层实验,美
国也不做
ii)苏联:同意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是违法的【但苏联没有禁
止地下核试验】
iii)1964 年 7 月英美苏三国莫斯科会议
iv)1964 年 8 月 5 日条约签订,向所有国家开放,无限期有效【这是核时代禁
止军备竞赛的首个进展】
③《外层空间条约》 【禁止在外层空间部署和使用核武器】
④《核不扩散条约》(NPT):1968 年 7 月 1 日,由美、苏、英三国签订【现已成为
国际法】其中规定,只有在条约颁布前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英、法、苏、美)可合法
拥有核武器

20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⑤战略武器限制谈判(SALT):成就较大,切签订的合约依然部分有效
⑥美苏热线的建立:有线电报线路(莫斯科—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
伦敦—华盛顿)和无线电报线路(莫斯科—丹吉尔—华盛顿)
3)经济领域
①概况:冷战时期,经济受政治影响,甚至为政治所左右;随着缓和到来,双方经
济发展
②表现
i)1963 年苏联大旱,急需进口粮食。美苏两国签订条约,美国向苏东国家出口
价值 2.5 亿美元的小麦
ii)约翰逊上台后,继续扩大两国经济关系,试图订立新的《东西方贸易法》 (后
未实现)
iii)1966 年 10 月,在纽约和莫斯科间建立了美苏直航航线
iv)美苏签署宇航员救援协约,当两国中一国宇航员遇险,另一国应协助
v)《捕鱼条约》
③总结:1963-1969 约翰逊任期内,美苏间达成的协约比建交 30 年内达成的所有
协约还多。
3、妨碍有限缓和发展为全面缓和的因素
1)美苏的实力对比不均衡,苏联仍处于劣势
2)美国深陷越南泥潭而苏联支持越南【美国支持法国,苏联支持越南。两国虽未直接交
战,但都干涉盟国以对抗对方】
3)德国及柏林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4)1964 年 6 月,苏联与东德签订《苏德友好互助条约》,规定东德边境不可侵犯。苏联
率先承认西德,并希望东德得到西方承认,但西方始终没有应允

二、七十年代:缓和的全盛期

1、全面缓和产生的背景
1)有限缓和奠定基础
2)美苏力量对比变化
①七十年代:美守苏攻
②美苏的力量对比变化:1964 年开始,美苏之间已经减少差距;1969 年,苏联已
大致追上美国;1971 年,苏联的战略武器甚至超过美国
③必要条件:核均势
3)核恐怖的震慑作用
①改变世界对于战争的认识:破坏力巨大前所未有,人类由常规战争时代进入非常
规战争时代
②核冬天:核爆的必然结局,地球环境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③改变战争样式:不需出动一兵一卒,只需发射洲际导道导弹就可以攻击他国
④自杀性:不可能有国家获胜。核国家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使共同灭亡成为唯一结局
⑤美苏开始寻求摆脱核大战的困境,开始谈判
4)多极化倾向的逐渐加强
①西方集团内部:1960-1963 年期间,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比美国快,欧共体国
家的市场份额比美国大
i)日本:战后出现经济奇迹,迅速崛起后实力仅次于美欧,因而政治诉求开始

21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出现,如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开始表达对美国的反对
ii)法国:要求在北约中取得领导权(美国拒绝) ,第一个退出北约军事机构,并
将北约总部赶出法国
iii)英法:率先与中国建立正常大使级外交关系,打开了西方阵营去往东方阵营
的道路
②东方集团内部
i)中苏同盟正式破裂
△苏联单方面撕毁 1957 年的《秘密协议》
△1960 年,苏联撕毁了很多协约与合同,一个月内撤出 1360 余位专家,
破坏中苏边境现状
△挑动新疆边界骚乱,煽动分裂(67000 余名中国人进入苏联;苏联支持
分裂新疆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1962 年 4 月,苏联开始支持印度;10 月中印边境发生战争后,苏联偏
向印度
ii)苏联与阿尔巴尼亚决裂:中阿关系修好,苏阿决裂(阿尔巴尼亚连退经互会
与华约,东西方对峙局面弱化)
iii)罗马尼亚接近西方
5)美苏国内的驱动力(特别是经济因素)
①苏:集中一切资源发展军工,经济不堪重负。赫鲁晓夫认为长期军备竞赛会搞垮
国家(“没裤子穿”) 。农、轻、重比例不协调,普通百姓生活困难。
②美:军备竞赛+越战泥潭,经济压力大
③共同目标:放慢军备竞赛,适当控制核武器发展
6)欧洲的推动
①欧洲出于战争前沿,美苏关系紧张会威胁欧洲安全
②欧洲力量强大后谋求独立,与美国对苏政策保持距离【英、法、德谋求调整对苏
关系】
③欧洲国家在美苏间牵线搭桥,促使美国调整与东方国家间的关系
2、美苏缓和的具体表现
1)美苏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美方
i)关岛主义:1969.7.25,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试图从亚洲抽身】
ii)尼克松主义:尼克松国情咨文,扩大版的关岛主义
②苏方:勃列日涅夫提出“缓和战略”
2)政治缓和——频繁举行首脑会晤并逐渐机制化
①1972 年,尼克松访苏,签署 9 份文件。其中《苏联与美国相互关系基本原则》
最为重要,尼克松称之为“缓和的路线图”
i)意义
△确定苏美战略力量的对比。
△以缓和和改善关系作为两国战略的原则。
△美国接受苏联的和平共处概念,并接受了苏联作为两个大国的平等地位
ii)《苏联与美国相互关系基本原则》 。
△双方确信,在核时代要保持两国关系,除和平共处外别无其它基础。意
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障碍。
△双方将尽一切可能避免军事对抗和防止爆发核战争。在相互关系中要克

22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制、互惠、互利、不允许靠牺牲另一方来取得单方面的优势。
△双方保证尽力避免发生能够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的冲突或局面。
△双方打算扩大相互关系的条约和法律基础。
△两国将特别致力于限制战略武器,解决全面裁军问题,确保有效的国际
安全体系。
△促进两国贸易经济联合、科技接触与合作,加深在文化领域的关系。
△美苏本身在国际事务中不乞求任何特权或优势,也不承认任何人享有这
种特权或优势。
△美苏关系的发展不针对第三国或第三国的利益。
②1973 年 6 月,勃列日涅夫回访美国。
i)签署 13 项文件,最重要的是《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的协定》 、
《关于进一步禁
止战略性武器的基本原则》
ii)“促进美苏友谊是全球和平永久性因素,以后美苏两国领导人定期进行会面”
【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机制化】
③1974 年 6 月,尼克松再访苏联【尼克松此时已深陷水门危机】
④1974 年 12 月,勃列日涅夫与美国继任总统福特举行首脑会晤。 【1975-1976 年无
首脑会晤,因勃列日涅夫两度中风,福特在国内也遇到问题,且美苏在第三世界出现矛盾】
⑤1979 年 6 月,卡特与勃列日涅夫举行首脑会晤。
3)军备控制
①1972.5, 《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反导条约》)【冷战后也长期有
效,直到 2002 年美俄相继退出】
②1972.5,《苏美关于限制进攻性或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及《议定书》
③1973.6, 《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的协定》
④1973.6, 《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
⑤1974.4, 《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议定书》
⑥1974.4, 《美苏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
⑦1974.11,《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
4)危机处理
①1971.9.30,《防止意外事故措施协定》
②1971.9.30,
《苏联美国关于改进两国直接通讯联系的措施的协议》 ,规定若出现紧
急事件,应直接对话。除热线外,增加了两条新的卫星通讯
③《美苏相互关系基本原则》、 《防止核战争的协定》
5)经济领域
①美苏贸易委员会(1972) ,解决两国贸易问题;签订《美苏粮食协定》
②《美苏贸易协定》 (1972.11)
,苏联偿还了 7.5 亿美元的战争贷款,美国提供最惠
国待遇(低息)
③美苏商会成立,美国对苏联出口大幅上升
④成立联合科技委员会
⑤成立美苏贸易和经济委员会
6)关于欧洲的缓和
①1969 年西德总理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以西方合作为基础,主张改善和苏联
的关系,达成与苏东国家关系正常化,并解决两个德国问题】
②1970 年 8 月勃兰特访苏,德苏签订《联邦德国苏联互不侵犯条约》(《莫斯科条
约》)
【西德和苏联无条件遵守欧洲国家的现有边界内的领土完整,等于承认现状。奥德-尼

23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斯河作为欧洲国家现在和未来的边界,不可侵犯】
③1970 年 12 月勃兰特访波,德波签订《波兰联邦德国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 (《华
沙条约》 )
【奥德-尼斯河是波兰西部边界,双方确认两国现有边界不可侵犯】
④1971 年 9 月 3 日英、法、美、苏四国大使签订《法苏英美关于柏林的协定》 (
《四
国协定》 )
【四国政府同意在本地区不可以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柏林西区与联邦德国间
的平民交通和货物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柏林西区内部的交通条件予以改善;英法
美同意苏联在西柏林设立领事馆。这为解决柏林问题打下了基础】
⑤1972 年 12 月两个德国的《基础条约》 【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两国边境不可侵犯;
互换代表;两国都可以成为联合国会员→“不正常的正常化”】
⑥1975 年 7 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会) 《最后文件》
多个双边条约,把战后欧洲的现状巩固下来【苏联目标达成】
3、美苏缓和背后的制约与争夺
1)美国的“联系原则”
①尼克松三原则:联系原则、实际原则、克制原则
②“联系原则”
i)提出:1969.6 基辛格
ii)主要内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要真正取得进展的话,就必须在广泛
的问题上取得。我们认为,世界各地的事态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的”“通过给予苏联一些好处,
让苏联在其他领域去给出一些有利于美国的利益”
iii)实行:1972.10,美国国会提出《贸易法修正案》,答应给予苏联一定的贸易
好处,前提是要苏联放宽对犹太人移民的政策;而最后,若苏联想得到最惠国待遇,就要彻
底改变移民政策。苏联谴责美方行为,并在 1975 年宣布不执行美苏约定,不再对美偿还《租
借法案》的七亿多美元
iv)结果:失败【将美苏关系改善和苏联的经济、政治都联系起来】
2)缓和期间美苏在东欧的争夺
①美国目的
i)加剧苏联同东欧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为美国推行自己的政策创造条件
ii)鼓励东欧国家的独立性,抵制“勃列日涅夫主义”
iii)推进东欧国家的和平演变
②苏联目标:得到西方国家对东欧的承认
③美国的政策措施:选择重点,个别交往,利用一些道义手段(如人权)施加影响
和压力【尼克松与福特先后访问罗马尼亚、波兰、南斯拉夫等国】
④苏联的应对:批评这是“在缓和的掩盖下” “离间社会主义大家庭”,削弱社会主
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苏联加强了同东欧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关系,防止他们同西方发展关系。
⑤结果:美国对东欧有意图,但无本质改变;东欧仍为苏联的忠实盟友,尚未出现
和平演变
3)缓和期间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
①苏联策略:进攻性
②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与多国签订带有同盟性质的条约【1971:埃及、印度;
1972:伊朗;1974:索马里;1975:阿富汗】
③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意识形态支持,“加封”其为社会主义,如伊朗、伊拉克、叙
利亚、也门、刚果、莫桑比克、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等国
④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主要流向中东、北非、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⑤直接派军队参与军事行动,或打代理人战争(例:古巴介入安哥拉内战)【苏联

24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的收获:占据了一定的战略要地和战略设施的使用权】
⑥主要事件
i)1971 年印巴战争
△背景:印度为苏联盟友,巴基斯坦与美国关系密切
△原因: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独立,印度对其发动进攻,苏联欲借机
渗透进入南亚
△美苏争夺:印度苏联签订带有军事性质的《和平友好互助条约》 ;在联
合国中,对印度不利的提案,苏联一概否决
△结果:美国利用联系原则,使苏联向印度施压,苏联出于利益考量让步,
冲突缓和
ii)1973 年十月战争
△背景:苏联支持叙利亚和埃及,美国支持以色列
△原因:萨达特欲改变中东现状,取回原有领地
△战前局势:苏联先与埃及签订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互助友好条约》 ,
后又因缓和的大背景而放弃,苏埃关系出现裂痕
△战局: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国先占上风,美军介入后以色列扭转战局
△结果:埃及转向美国,苏埃关系破裂,苏联在中东的利益严重受损
iii)1974 年安哥拉内战
△背景:苏联和古巴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美国支持安哥拉民族解放
阵线和安哥拉全国彻底独立联盟,双方展开内战
△发展:1975 年 9 月,南非在美国支持下进入安哥拉,军队最多时达 6000
多人
△结果:美国国会担心安哥拉会成为第二个越南,故不予政府拨军费。1976
年 3 月南非撤兵,苏联成功控制安哥拉
iv)1977 年美苏争夺非洲之角
△苏联拉拢的两个原亲美国家间发生冲突,苏联选择埃塞俄比亚,美国势
力进入索马里
△苏联及古巴在埃塞俄比亚的军人超过一万,埃塞俄比亚占上风,非洲之
角的政治结构发生变动

三、缓和的终结

1、时间:卡特政府后期【1979 年 12 月苏联入侵阿富汗,美苏关系降至 10 多年来最低点】


2、标志:1980 年 1 月“卡特主义”出笼
【卡特主义: “任何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势力都将被认为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
犯,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手段,包括武装力量在内,反击这种企图。 ”】
3、直接原因:伊朗长期反美领袖霍梅尼上台;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在中东利益受威胁】
4、采取措施
1)不批准限制进攻性武器的条约
2)粮食禁运
3)禁止出售与美国高科技相关的产品
4)限制苏联在美国海域的捕鱼特权
5)召回大师,终止双方在一切领域的合作
6)互相抵制在对方国家举行的奥运会【1980 莫斯科,1984 洛杉矶】

25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5、对 70 年代美苏缓和的评价
1)总体概况
①缓和是冷战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冷战的替代物
②“美苏间的对立是正常现象,而缓和是异常现象”(布热津斯基)
③在缓和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有所变化,表现为一种合作性的竞争
2)缓和成果
①改善了两国的政治气氛,确定了在核时代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初步建立了合作
机制;
②制定了控制战略武器的行为规范,为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建立了一套新的游戏规
则;
③经济关系开始解冻与发展;
④加强并扩大了处理危机的规范;
⑤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间的战略均势,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⑥缓和促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的倾向与缓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是缓
和的驱动力,而缓和本身又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
⑦美苏缓和带动了东西方缓和与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并解决了一些战后遗留下来
的问题;
⑧缓和的遗产持续发挥作用:缓和期间建立起来的联系渠道依然有效;签订的条约
和协定继续起作用,等等;
⑨在缓和的进程中,美苏各有所得。【苏联收获更多】
【美国:保住均势,避免滑向劣势;相对体面地撤出越战】
【苏联:得以与美国平起平坐;在东欧的权益合法化;在第三世界扩展影响力】
3)缓和失败的原因
①美国:把缓和看作是遏制苏联全球影响和同苏联进行全球对抗的工具,是向苏联
施加压力并把苏联融入核均势的世界政治架构的途径。美国指望缓和能够改变苏联领导人的
思想,进而改变苏联的行为规范。
②苏联:把缓和看作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
③总结:美苏双方对缓和的理解不同,目标也不同,都对缓和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
的希望。

26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五章 “新冷战”与“新缓和”

新冷战与新缓和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里根任期内(1981-1985、1985-1989)
里根第一任期内,美苏全面对抗,史称“新冷战”
里根第二任期内,美苏全面缓和,史称“新缓和”

一、新冷战

1、基本特点
1)持续时间短,对抗程度平缓,涉及面窄。 【相对于 50-60 年代】
2)新冷战是由里根政府的对苏进攻战略所导致,苏联处于被动应战的地位。
3)冷战主要在美苏之间展开,美苏对抗、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是这次冷战的主要内容。
新冷战涉及的主要领域是政治、意识形态、军事、经济和高新技术、地缘政治等。
4)美苏各自的盟国都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它们同盟主的政策和行动存在分歧。对它们而
言,缓和的进程和影响仍在继续。
5)中国基本没有介入。
2、新遏制政策
1)扩大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
2)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埃及、沙特、以色列、巴基斯坦、土耳其、西欧国家、日本)。
3)全面开展经济攻势和经济战。
4)抛出“里根主义” ,争夺第三世界。
5)在意识形态领域对苏联进行“十字军讨伐” 。
3、里根政府的对苏原则
1)承认苏联对美国的“平起平坐”要求
2)坚持以核力量威慑,不允许苏联取得优势地位
3)坚决抵抗苏联对于美国及其盟国友邦切身利益的侵犯
4)利用、制造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矛盾
5)加强在第三世界对于苏联的对抗
6)同苏联交往需有耐心
4、苏联政府的反应:依然坚持对美缓和【1983 年时安德罗波夫依然强调缓和】
5、新冷战的表现
1)美苏政治关系冷淡
①秘密渠道的堵塞
i)苏联驻美大使原先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国务院,乘坐专用电梯
ii)苏联驻美大使原先可以单独密见美国国务卿
iii)1981 年 1 月 29 日,美国单方面取消这两项特权
②美国不响应苏联关于举行首脑会晤的建议
2)美苏进行意识形态战
①美苏各自向对方及世界宣传、抨击对方
②美国向 VOA 等电台进行专项拨款支持,在古巴新建电台播音等
③苏联反击
④1983 年 9 月 1 日韩国民航飞机事件【机上共载 269 人的 KAL007 在飞行途中偏离
航线,误入苏联领空,被苏联击落,导致美苏关系一度紧张】

27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3)美苏间激烈的军备竞赛
①1980-1983 年,美国军费开支增长在 7%-8%左右(苏联为 4%-5%)
②两国军备竞赛由比量到比质【原因:军备数量超饱和,两国均有二次打击能力】
③两国争夺太空领域
④1983.3.23 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i)目的: “用防御手段抵抗令人生畏的苏联导弹威胁”“拦截和摧毁攻击美国及
其盟国领土的导弹”
ii)手段: “在宇宙空间设立多层拦截防御体系”
iii)性质:空间军备竞赛、科学技术竞赛、资源之战
iv)苏联表态:安德罗波夫:“天基武器将打开所有战略武器(包括进攻性与防
御性武器)竞赛的闸门,闸门一旦打开将无法停止”。苏联表示应战,在军备竞赛方面大量
投入,增长一度达 85%
v)影响:拖垮苏联经济,是苏联解体的一大诱因
4)美苏之间的技术战和经济战
①背景
i)苏联通过合法购买,非法购买和窃取等手段,获得大量先进技术及相关情报
ii)苏联经由这些渠道,节约了约 8 亿美元的资金
iii)西方极力控制而无果
②技术战
i)限制技术,控制对苏联的技术出口【1979 年《出口管制法》、1985 年《秘密
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等】
ii)假情报【1984 年起 CIA 和五角大楼开始制作假情报;美国利用损坏的芯片,
使苏联的工厂瘫痪】
③经济战:减少苏联以能源出口获得的收入【联合沙特打压油价;阻碍苏联向西欧
输送天然气】
5)美苏对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
①美国干涉波兰事务,制造华约组织的分裂
i)背景:80 年代,波兰是美苏在欧洲的斗争重点;波兰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工
会领导人多次组织罢工,局面动荡。
ii)苏联态度:思考应由自己出兵镇压还是波兰政府自行解决,最终选择前者
iii)美国态度:警告苏联勿进行军事干预;试图拉拢波兰【食品、财政援助】 ,
加强波兰政府权力,引诱波兰脱离苏联控制并对抗苏联
iv)发展:苏联与 1981 年 12 月 9 日派华约司令直接监督波兰政府进行军管,逮
捕团结工会的组织者
v)美国目标
△秘密支持东欧为摆脱共产主义统治发动的地下运动
△加强地区心理战和宣传战
△通过经贸手段,使东欧国家失去对苏联的信任
vi)CIA 计划
△向团结工会提供具有决定意义的资金(每年约 800 万美元)
△为团结公会组织有效的地下网络 C3I(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
△为团结工会培训能够使用 CIA 提供的设备的人员
△动用 CIA 的情报来帮助团结工会

28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vii)美国行动
△1982 年 10 月,里根政府停止给波兰政府的最惠国待遇,波兰向美国出
口的关税上升 300%-400%,波兰产品被挤出美国市场。【波兰此时依旧欠美国很多债务,试
图要求延期被拒。美国表示任何商贸方面的谈判,都视波兰政府是否承认团结工会合法化、
允许全国对话而定】
△美国建立了一条物资运输线,从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再到格但斯克。
此外,该运输线在波兰境内还有完整的地下网络,以实现物资分配,
viii)结果
△团结工会度过军管的艰难岁月,但波兰全国遭遇经济困难,
△1986 年夏天起,波兰政府濒临垮台;7 月 22 日,波兰让步,宣布实行
大赦,释放所有政治犯。
△此后里根政府依旧继续支持团结工会,直到 1989 年东欧剧变中团结工
会领导人瓦文萨上台。
②支持阿富汗游击队反抗苏联入侵
③“里根主义”出台
i)定义:里根主义就是美国要抵抗苏联及由它支持的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侵略,
支持反共产主义的起义并击退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建设美国式的民主。里根主义是里根政
府削弱苏联在第三世界影响的一项新战略,目的是通过援助反苏反共的“自由战士”通过低
烈度战争把苏联在第三世界取得的进展推回去。
ii)起初设想:针对中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美国不希望“后院”中出现第二个古
巴】
iii)推广:1986 年《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 ,把对中美洲的自由战士的支持
扩展到第三世界所有的反共游击战士
iv)主要内容
△军事上加强对各地反苏“自由战士”的支持,推行“低烈度战争”和“有
限推回”战略。 【低烈度战争:激烈程度低,规模小的战争,如内战、内乱、政局不稳、特
种战争、局部战争、恐怖活动、叛乱与反叛乱、宗教争端、种族冲突等】
【在亲苏国家内,支持亲西方的“自由战士”或游击队,用“当地人打当地人”的办法打击亲苏力量】
★典型案例:美军干涉阿富汗
①美国行动
i)卡特政府时期开始提供支持
ii)里根政府时期强化行动
iii)1980-1983 年,美国向穆斯林游击队提供价值上亿的武器
iv)1985 年,美国援助阿富汗的武器吨数上升至 6.5 亿,质量也大大改善(火箭炮、反坦克炮等)
v)1985 年 3 月《166 号文件》阐述要让苏联从阿富汗退出
vi)1985 年,穆斯林游击队获得 20 万火箭
vii)1986 年,美国向其提供对空导弹(连美国的西欧盟国都未得到)
②对苏打击
i)在美国的卫星图片指导下,穆斯林游击队直接袭击了包括机场、石油管道在内的苏联核心势力
范围
ii)游击队渡过阿姆河,攻击苏联内部(哈萨克斯坦)

【在关系到美国切身利益的地区,对那些亲苏政权和恐怖主义“发源地”实施直接的军事打击,实行“不
打则已,打则必胜”的策略。

★典型案例:格林纳达、利比亚

29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格林纳达:1979 年,格林纳达领导人毕晓普发动“新宝石运动”,成立人民革命政府,宣布走社会主
义道路;美国于 1983 年执行“紧急暴怒”行动,强行推翻毕晓普政权。
利比亚:美国于 1983 年和 1986 年两次袭击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和卡扎菲的住宅。

△政治上推行“人权外交”,推动民主化进程,巩固美国的势力【典型案
例:菲律宾、海地(推翻原有极权政府,扶植第三方亲美力量) 】
△注意经济手段的运用,有选择、有重点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经济和军
事援助。
【美国认为经济的失败是苏联在重点地区得以推进的原因,因此美国给对于自己具
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以色列、埃及、巴基斯坦等)以高额经济援助】
v)范围:遍布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重点在中东拉美
“里根主义”的出台显示了美国同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中的强硬姿态
vi)评价:

二、新缓和

1、原因:里根寻求连任,因而要塑造“和平缔造者”的正面形象
2、里根的美苏关系三原则:现实主义、势力、对话
3、预热:1984 年 1 月,美苏外长时隔 5 年实现对话(美国提议) ;里根继任后,苏联致电
祝贺
4、具体表现
1) 频繁的首脑会晤(4 年内 5 次)和 27 次外长级别会晤,各层次政治交流频繁
①1985 年日内瓦会谈
i)概况:主要涉及军备控制、双边关系、人权、地区冲突等问题。双方分歧很
大,难以达成实质性成果
ii)主要贡献
△认为核战争中不会有胜利者,所以不能打核战争
△把高层接触的机会机制化
△纽约和基辅同时开设总领事馆
iii)影响:为日后的会晤扫平障碍
②1986 年雷克雅未克会谈:苏联主动提出,中程导弹会谈较有成果,但在星球大
战问题上双方僵持不下。
③1987 年华盛顿会谈:在雷克雅未克会谈的基础上,于 12 月 8 日签署《中导条
约》。这是美苏新缓和的高潮,也是最大成果。
④1988 年莫斯科会谈:交换对于《中导条约》的批准书,发表联合报告,签署对联
合核查核设施的条约,提前通报弹道导弹的发射情况。
⑤1988 年纽约会谈:新当选美国总统俄老布什以私人身份参加会晤。戈尔巴乔夫
就里根为改善美苏关系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老布什可以继承这份政治遗产。会谈涉
及军事、高层互访等多个层面。
2)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继续采取强硬姿态,继续执行“里根主义”
3)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
①美苏战略的变化
i)美国:里根提出以“相互确保生存”取代“相互确保摧毁”
ii)苏联:戈尔巴乔夫于 1985 年提出“绝对防御论”和“合理足够论”
②苏联在《中导条约》(INF)中的让步
i)把中程核武器和战略和武器谈判脱钩
ii)把外空武器和中程武器脱钩

30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iii)把欧洲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一起销毁【原本不愿意销毁在东欧的导弹】
iv)全球范围内消灭中程导弹【此举销毁了苏联的主要优势】
③影响
i)美苏达成核武器数量的向下平衡【改变以往向上发展的模式】
ii)达成了消除整类核武器(中导)的条约【尽管中导仅占核武器总数的 4%,仍
是巨大突破】
iii)双方的裁减不对称【苏联接受了多削减一般的条件】
iv)美军在核裁军方面采取了欧亚并重的措施
v)美苏第一次同意现场核查
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
④后续:1988 年,美苏达成销毁进攻性战略武器 50%的条约
4)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①背景
i)苏联:开支巨大(每年约 40 亿美元的开支) ,伤亡惨重(总计 13000 人左右)
ii)国际社会:苏联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屡遭批评
②结果
i)1986 年 7 月 28 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将分阶段从阿富汗撤军
ii)1988 年 10 月,在联合国调节和美国主导下,战争双方达成协议,规定苏联
应于 1989 年前从阿富汗完全撤离
③影响:推动了美苏新缓和

31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六章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非拉为数众多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摆脱了西
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先后获得了政治独立。
2、特点
1)很多国家是采用武装斗争获得独立的。
【亚:越南;非: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塞俄比亚;拉: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巴拿
马、古巴】
2)亚非拉的民族解放斗争呈现出了联合和合作的态势。
①民族解放运动:
②地区国际组织:
3)西方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

二、“第三世界”的概念

1、概述:第三世界是个政治概念,它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同战后初期开始的冷战密不可
分的。
2、西方观点:一般认为:第三世界指的是这样一些国家,它们既不属于那些现代的、民主
的、资本主义的第一世界(北美、西欧、后来的日本和其他少数国家) ,也不属于第二世界
——(可能)发达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东欧)
3、中方态度
1)表态:毛泽东于 1974 年 2 月(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
的战略思想。即:美苏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
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在毛泽东的第三世界理论中,中国对自己的定位是
第三世界国家。
2)特点:把苏联与东欧划分开,把西方发达国家和美国划分开
3)目的: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思想是以反对美苏两霸为基本目标的。中国试图依
靠的斗争力量,是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
产物。
4)意义:改善外交环境,开拓了空间

★毛泽东的“三个世界”思想背景【 “革命至上”→“一条线”和“一大片”→“三个世界”】
1、路线因素:认为自己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是最纯正的社会主义,而赫鲁晓夫提出的”
三和路线“是修正主义,应与美帝国主义一同打击
2、“革命至上”时期的外交
1)50 年代:36 个
2)60 年代:17 个,其中 16 个是 60-64 建交(激进时期到来之前)
3)1965 年只与毛里塔尼亚建交
4)66-69,因输出革命,中国与 30 个国家发生外交纠纷,15 个国家外交降格,包
括印尼在内的数国与中国断交
5)1968 年中越交恶【中国反对美越谈判】

32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6)1969 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公开决裂
3、“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提出
1)背景:中美和解
2)表现
①1971 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②1971 年 14 国与中国建交,次年达到 17 个,其中大多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
3)“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正式提出: “一条线” :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
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 “一大片”:团结这条“线”的外面的国家,共同抗
衡野心最大的苏联。 【1973 年与基辛格会谈】
4、“三个世界”思想
1)原因:美苏缓和(尼克松访苏,勃列日涅夫访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达成一系
列共识并签署众多文件)
2)提出:1974 年 2 月,强调不依靠美苏和欧洲,体现国际统一战线的思路。

三、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1、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
1)发起人:锡兰总理约翰•科特拉瓦拉
2)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
①参与国:锡兰、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
②各方态度:尼赫鲁对是否参加表示犹豫
3)五国茂物会议
①主要讨论话题:中国是否应被邀请
②表态: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力挺中国参会
③25 国被邀请,最终参会有 29 个国家(中非联邦未出席)
4)中国对于亚非会议的态度
①1954 年科伦坡会议到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对于是否参加表示谨慎【原因:担
心美国从中破坏;对于科伦坡会议公报中强调联合国的地位作用、对于共产主义的看法等存
有异议】
②1954 年日内瓦会议到茂物会议期间:中国决定力争参会,并改善同南亚各国关
系【与印尼协调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和锡兰开展贸易】
③1954 年茂物会议到亚非会议期间:如何使亚非会议“为我所用”【当时的其他 28
国中,22 国接受美国援助,只有 6 国与中国建交】
5)“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国民党政府买通启德机场清洁工,在飞机上安装定时炸弹,
中国代表团 11 人罹难,周恩来因临时改变行程幸免于难
6)亚非会议的主要内容
①反对殖民主义
②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和平共处
③增进彼此间的友好合作
7)重要成果: 《亚非会议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主权、附属国问题、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等七个方面的决议。 】
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3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③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④不干涉他国内政
⑤尊重每一个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⑥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
家施加压力;
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司法解释等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
际争端
⑨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8)亚非会议的影响
①“万隆精神”
②亚非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的新局面
③亚非会议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960 年“非洲年”,17 个非洲国
家独立)
④亚非会议播下了友谊、谅解与合作的种子
2、不结盟运动
1)概况:现有 120 个成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不设总
部,也无常设秘书处,其主要形式为:不结盟首脑会议(从 1972 年起制度化,每 3 年 1 次)、
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不定期)和协调局。
2)中国与不结盟运动:中国于 1992 年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但不是成员国
3)发展历程
①不结盟运动自六十年代初兴起,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在战后的两极格局中,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反映了新独立国家反帝、反殖、反霸以
及反对集团政治的强烈愿望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
③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召开,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
4)重要人物
①尼赫鲁: “不结盟”的首倡者
②铁托(南斯拉夫总统,当时南斯拉夫已和苏联决裂)
③纳赛尔(埃及总统)
④恩克鲁玛(加纳总统)
⑤苏加诺(印尼总统)
5)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①1961 年 6 月预备会,提出参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的五条基本标准
i)与会国必须采取或赞成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
政策;
ii)与会国必须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iii)与会国不参加大国之间以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
iv)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以大国间
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
v)与会国对大国提供军事基地时,不得以大国间的对抗为背景。
②正式会议:1961 年 9 月 1-6 日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
首脑会议。发起国是南斯拉夫、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加纳五国。共有 25

34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国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不结盟的宗旨,一致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宣言》。
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6)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4 年 10 月 5-10 日,埃及开罗,共 47 国参加)。
会议通过《和平与国际合作纲领》首次提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
序”的口号,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九项原则:
①立即、无条件地承认完全独立的权利
②承认包括自由追求发展本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在内的自决权
③具有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④承认包括自由开发天然资源的权利在内的国家之间的主权平等
⑤对别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进行威吓、不行使武力,不干涉内政
⑥承认基本人权、自由和一切民族、种族的平等权利
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⑧以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为目标,发展经济合作
⑨根据联合国的原则和宗旨,履行国际义务
此次首脑会议后,不结盟运动受到了挫折。【原因:各国对越战的看法出现分歧;倡议
国领导人的下台(苏加诺、恩克鲁玛、凯塔等)】
7)70 年代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①围绕坚持还是改变不结盟运动的原有宗旨一直存在着尖锐的斗争【1973 年第四
次会议中,古巴提出苏联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 ;1979 年第六次会议中,缅甸宣布退
出以示抗议】
②不结盟运动关注的重点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③不结盟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8)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容纳了 2/3 的第三世界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个国际组织形式。
②不结盟运动国家主要通过联合国讲坛,维护了第三世界的利益并对国际关系产生
影响。
③不结盟运动的活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不断
扩大,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9)具体案例
①1963 年,在不结盟国家的斗争下,联合国宪章得到了修改,安理会成员国数量
从 11 国增加到了 15 国。不结盟国家在安理会所拥有的表决票因此有了很大增加。
②不结盟国家在安理会的成员国多次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议安理会召开会议和提
出议案。如 1970-1980 年间,安理会应其成员要求召开了 129 次会议,其中 111 次会议是不
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 86%。
③不结盟国家运用自己在联合国论坛的表决权,维护发展中国家切身利益,例如促
使联合国通过有关非殖民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决议或宣言。
10)不结盟运动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等因素,不少不结盟国家难以真正做到“不结盟” ,它
们同超级大国实际上保持“结盟”的关系。(例如古巴与苏联结盟)
②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加、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的目标、宗旨和原则也有
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开始关注经济问题)
③不结盟国家的实力和松散的组织形式使其的作用有限。 (决议难以通过)
3、77 国集团
1)由来:在 1964 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 77 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

35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 国集团” ,1979 年成员国已增加到 120 个,但仍沿用“77 国集团”


的名称。截至 2008 年 6 月,“77 国集团”有正式成员 134 个。
2)组织形式:77 国集团没有正式的组织章程,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松散的磋商机
制,议事时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做出决定。它在主要的国际经济机构中都有它的组织,在联
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工业发展组织中的活动尤为活跃。每届联大和贸发会议举行之前该
集团通常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部长级会议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主
要出版物有《77 国集团通讯》等。
3)宗旨
①为发展中国家旗帜鲜明地表述自己的正义主张,促进发展中国家集体的经济权益。
【主要为经济领域】
②在联合国体制内部,在有关国际经济一切重大问题的南北谈判中,增强发展中国
家的“集体谈判能力” 。
③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加强经济合作和技术合作。
4)影响
①它运用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内平等表决制形成的多数优势,促使联合国的各种机
构通过了比较公平合理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决议,其中包括若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
【利用票数多的优势】
②推动联合国创设了一些新的机构或机制,实施各种有助于贫弱国家经济增长的各
种方案。
③通过联合国各种讲坛的论战或有关的决议,对国际社会中的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
加以批判、抵制和约束。
④敦促联合国各有关机构就全球性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世界财富的国际分配严重不
公、南北两类国家贫富悬殊的鸿沟不断扩大等重大问题,加强研究评析,采取相应的有效措
施,逐步加以解决。
5)具体案例
①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对发展中国家实行“非互惠的普惠待遇”等原则,就是在 1964
年联合国贸发会议上由“77 国集团”率先提出倡议,并经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使得
“关贸总协定”不公平不合理的原有体制实现了局部的改进。【“非互惠的普惠待遇” :在国
际经济合作领域内,发达国家应尽可能给予发展中国家普遍优惠的、不要求互惠的和不加以
歧视的待遇】
②联合国 1974 年通过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
《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也是首先在联合国贸发会议上由“77 国集团”酝酿、发动、磋商、论证,统一了认识,再提
交联合国大会并做出了决议的。

四、第三世界崛起的国际影响

1、促进了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联合国结构的变化】 【案例:1960 年联合国通过关于殖民


地独立的宣言、中国重返联合国、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等】
2、对国际秩序提出了挑战
1)国际经济新秩序【1974 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共同纲领》 】
主要内容:
①一切国家都有平等权利参与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②国际社会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以解决或消除世界上存在的差距,且不能

36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附带任何条件。
③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利处理和利用自己国家的自然资源,都有永久的主权来支配自
己的经济活动。
④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利实行对自己的发展最适合和最有效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⑤要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要在国际贸易中规定合理价格,消除贸易壁
垒。
⑥要促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
2)国际新闻新秩序【1973 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开始关注,1976 年正式提出】
主要内容:
①“圣何塞会议宣言”(San Jose Conference Declaration)
②“传媒宣言”(Media Declaration)
③“研究传播问题国际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Problems)
④《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
3)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团结合作,捍卫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权益
①石油战:产油国利用资源优势,拉美国家形成产油互助协会,阿拉伯国家在第四
次中东战争中减少石油供应的举措收获成功【影响:对西方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分化了西
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海洋战:1982 年,在智利、秘鲁等国的长期坚持,以及众多国家的响应下,新的
《海洋法公约》通过,并与 1994 年正式生效。公约规定,国家对于领海的主权为海岸线外
12 海里范围,且可以建立 200 海里的经济区;对于大陆架的主权也为陆地外 200 海里范围。
【中国于 1996 年加入该公约,但不接受国际海洋法庭的管辖】
3、冷战结束与第三世界
1)冷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国际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第三世界不再是
美苏之间的平衡力量和缓冲器,地位下降,其本身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化组合,西方甚至
出现了第三世界“消亡”论。
2) 进入新世纪后,第三世界的国家又加强了在全球范围的团结,不结盟运动、77 国集
团等又重新趋于活跃。

37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概述:战后在东方集团内部, “惊人相似”的事情屡屡发生。如铁托和毛泽东,苏南冲突
和中苏分裂;1956 年苏军占领匈牙利和 1968 年苏军入侵布拉格,1969 年中苏边境冲突与
1979 年中越边境战争之间都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2、冷战中东西方阵营的内部特征
1)西方阵营:稳定、整体统一
2)东方阵营:动荡、分裂频现、冲突不断
3、学界解释:认为这源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固有的某种结构性弊病
1)用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掩盖国家利益的差异性
2)把党的关系等同于或混淆于国家关系【苏联在国际共运中的领导地位】

二、中苏关系

1、概述
1)中苏关系的重要性:作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命运,更直接影响和改变了整个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的格局。
2)中苏关系破裂的四种解释
①认为是国家利益的冲突造成的。
②认为是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的。
③认为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个性不合,导致了两国两党关系的恶化。
④认为是中苏争夺对国际共产主义的领导权造成的。
3)中苏关系的分析框架
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分析框架(1969 年中苏边境冲突后开始起主导)
②认知理论的分析框架
③国内政治的分析框架
④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
2、中苏同盟的建立
1)中共与苏联的关系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中共是共产国际的重要分支,苏联是共产
国际的领导者】
2)中共与苏联在抗战时期的矛盾
①中共与苏联和共产国际在如何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方面存在分歧
②维系双方关系的意识形态纽带被削弱(斯大林对中国的看法:爱国的农民和小资
产阶级的集合,不是共产主义)
3)中共与苏联在中国东北关系的发展,是战后双方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4)对苏“一边倒”政策的确立(1949 年年初明确)
①1949 年年初是中共领导人为未来的新中国设计外交蓝图的重要时期。
②1949 年 3 月初的七届二中全会标志着中共中央已经确立了与苏联结盟的政策。
③6 月 31 日,刘少奇出访苏联前夕,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重申新中
国将坚决“一边倒”向苏联阵营。
④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苏签署《中苏同盟友好条约》,这标志着中苏同盟诞生。

38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中苏关系达到高潮)
3、中苏同盟的破裂
造成中苏同盟破裂的主要因素:
1)原子弹问题
①中方考虑
i)中国国力较差
ii)中国多次遭遇美国的核威胁
iii)毛泽东认为拥有核武器能提高国际地位
②经过:1954 年 10 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毛泽东提出要求,希望苏联帮助中国
发展核武器。赫鲁晓夫并未作出任何承诺,而是表示中国工业基础和财政资金都不足,劝毛
泽东不要考虑发展核武器,而由苏联提供核保护。
③中方态度:认为苏联是留一手,不愿基于中国帮助
④1957 年,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 ,苏联派出专家援华
⑤1959 年,美苏谈判期间,苏联表示出于谈判考虑,单方面终止协定,撤回专家
【赫鲁晓夫不是真心想要援助中国,也不想因援助中国而影响与西方国家关系】
2)美苏缓和问题
①中印边境冲突期间,赫鲁晓夫公开表态不支持中国
②赫鲁晓夫提出可以从中斡旋,让中国释放拘押的美国人
③公开批评中国在台湾和中印边境问题上的立场行动
④10 月 1 号,赫鲁晓夫明确表态苏联将不再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
3)大跃进问题
①中苏围绕谁先进入共产主义的争夺,1958 年毛泽东发起大跃进
②1959 年时大跃进出现问题,中国面临国内外的压力,赫鲁晓夫公开发表对于大
跃进的看法,被毛泽东认为是落井下石
4、1969 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六十年代中期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威胁的判断
①不论是从世界革命还是从中国国家安全的角度看,美国都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
②美苏勾结对中国有负面影响。 【
《部分核禁止条约》对于中苏关系有极大的负面影
响,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更愿意接近西方】
2)中共九大(1969 年 4 月)结束后不久,毛泽东开始认为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苏修”,
苏联随时可以挑起战争。 【导火索:中苏珍宝岛冲突(1969.3)<意外的遭遇战>】

三、苏东关系

1、苏东关系概述
1)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的战略目标
①确保在地缘上控制东欧,将其牢牢地锁定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②确保从意识形态上控制东欧,使其始终忠实归属于苏联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2)苏东关系的两面性
①团结一致对外:苏联在军事上提供核保护,经济上提供援助;苏东国家基本能协
调一致,一个声音说话
②诸多矛盾: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
2、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中的重大事件
1)苏南关系破裂

39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①概述:1948 年爆发的苏南冲突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后东方集团的第一次大分裂,
其结果对以后几十年苏联、东欧乃至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当 1948
年 6 月共产党情报局在布加勒斯特会议宣布开除南共的时候,不仅在南斯拉夫引起了震动,
而且也使西方国家感到“大为惊奇” 。
②苏南的不同解释
i)苏联指责南共“在国内外政策的主要问题上执行的是一条错误路线,是脱离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路线”
ii)南斯拉夫指出冲突的原因在于斯大林对南共执行的与莫斯科方针相抵触的
独立政策不满。
③危机根源
i)铁托对斯大林冷战政策的误解【斯大林的真实想法:避免招惹西方,维持与
西方关系来保护自己在东欧的既得利益,1948 年后又希望通过强硬手段使西方承认苏联在
东欧的利益;铁托误解为苏联要在世界范围内反对美国,高估了其革命性】
ii)斯大林低估了铁托的独立性和倔强性格
④具体表现
i)巴尔干联邦问题与希腊问题:南斯拉夫派军队进入阿尔巴尼亚,以对抗即将
进入该地的希腊;保加利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表示条件成熟时,应成立一个巴尔干联邦。斯
大林因两国未通知他而发出消息感到愤怒,同时也担心针对希腊的行动会导致美国介入,对
己不利。斯大林向南保两国领导人表示不满,铁托拒不接受(“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走进
了死胡同” )

ii)斯大林的压力和铁托的抵制:铁托回国开会,被茹约维奇报告给斯大林。苏
方公开指责铁托,南斯拉夫的回应也激怒了斯大林。苏南关系破裂后,苏联组织东欧国家驻
军南斯拉夫北部边境,同时阿尔巴尼亚鼓动南斯拉夫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聚集地(科索沃)
闹独立,造成南的内忧外患。
iii)斯大林策划颠覆南斯拉夫政府,清洗东欧各国的“铁托分子”,并策划暗杀
铁托。
【清洗“铁托分子”: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佐德被处决;匈牙利包括外长拉伊克在内的“铁托
分子”;保加利亚领导人科斯托夫被枪决(科斯托夫本是批判铁托的) 】
2)苏联与东德关系
·苏联军队在平息“东柏林事件”骚乱的过程中担当了主角
①背景:东西柏林发展的巨大差距,使东德民众心生不满
i)东西德工业基础不同
ii)苏联想从西占区获得赔偿的想法未能实现
iii)苏联对东德的索赔以拆走工厂为主,导致东德工业难以发展
iv)苏联驻东德的军队军费由东德承担,约占到东德经济的 26%
v)西德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②过程
i)1953.6.16,东德民众集会抗议,要求推倒东德政府,驱逐苏联人
ii)驻东德苏军出动坦克等武器,发布戒严令,镇压抗议,共逮捕超过 8000 人
iii)东欧国家受到震动,苏联主动调整政策,在 8 月与东德签订议定书,免除其
一定的赔偿义务,并交还部分企业
iv)1954 年 3 月,苏联宣布与东德建立平等关系
3)苏波关系
①卡廷惨案

40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1940 年 3 月 5 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建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对战俘营中 14700


名原波兰军官、官员、地主、警察、谍报人员、宪兵、定居者和狱吏的案件,以及对逮捕和
关押在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西部各州监狱中的 11000 名各种反革命间谍组织和破坏团体
成员、原地主、工厂主、原波兰军官、官员和越境分子的案件——以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对
他们采用极刑——枪毙。
1940 年春,大约 2.2 万名在押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遭到苏
联军队杀害(其中 4421 人于斯摩棱斯克郊外的卡廷森林被处决)
2010 年 4 月 10 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在赴斯摩棱斯克参加纪念卡廷惨案 70 周年
的途中,其乘坐的飞机在俄罗斯坠毁,包括总统及多名政府高官在内的 96 人遇难。
②华沙起义
波兰国内武装力量总司令布尔将军的命令文稿: “我发布如下命令:布尔什维克兵
临华沙,他们宣称自己是波兰人的朋友,这是阴险的谎言。……有利于俄国的行为是对祖国
的背叛。……我废除苏联走狗颁布的命令。国家军司令有权镇压一切支持苏维埃的企图。德
国人在仓惶逃命。来同苏维埃斗争。自由波兰万岁。 ”
③“波兹南事件”与“十月事件”
i)背景:苏联在东欧国家内部清洗铁托分子;波兰总书记贝努克去世,党内出
现权力真空。
ii)时间:1956.6-10
iii)直接原因:波兹南工人因未得到加班工资,且不满劳动定额,在波兹南发动
骚乱。
iv)经过:工人骚乱起义导致多人被捕,后起义被镇压。哥穆尔卡被平反后重新
进入领导层,苏联欲干涉。
v)高潮:赫鲁晓夫赴华沙与波兰政府交谈,在机场就吵了起来。苏波两国分别
集结军事力量。
v)结局:华沙工人一再保证波兰没有脱离社会主义阵营的想法。苏联接受,不
再干涉。
vi)“波兹南事件”中具有政治色彩的标语: “打倒秘密警察”,
“俄国佬滚回去”,
“面包、民主、自由” 。
4)苏匈关系与匈牙利事件
①背景:纳吉当选总统,匈牙利党内拉克西不满,两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②导火线:纳吉被开除党籍和职务,引发匈牙利民众不满。匈牙利人民从游行示威
发展到暴动。
③苏联出兵镇压:两次出动军队镇压,受到匈牙利人民的强烈抵抗【1956 年 11 月
4 日早上 5 点 20 分,纳吉通过自由科苏特电台向全世界广播: “注意!注意!注意!注意!
注意!纳吉·伊姆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现在向匈牙利人民宣布:这里是纳
吉·伊姆雷在讲话,匈牙利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今天黎明时分,苏联军队向我们的首
都发起进攻,其明显的用意是推翻合法的匈牙利民主政府。我们的军队在战斗。政府在其岗
位上。在此,我将这一点向匈牙利人民和全世界做出通报。”】
④各国反应:除波兰保留意见外,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坚定支持苏联
⑤结果:苏匈谈判,苏联抓走匈牙利代表团,出动军队占领匈牙利。1958 年纳吉被
处死。
⑥口号: “俄国佬滚出去! ”
,“把拉科西投入多瑙河! ”
,“纳吉,我们要纳吉!”
5)“布拉格之春”、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①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国内面临三大难题:经济问题、知识分子

41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对抗和捷克族与斯洛伐克族的民族矛盾。
②起因:1968 年 4 月 5 日,捷共中央全会通过了题为《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
义的道路》的改革纲领,标志着捷克社会跨进了被称作“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阶段。
③发展: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引发苏联不满。8 月 20 日,苏军集结华约军队开始
行动。 【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华约军队包括:苏军 16 个师,约 17 万人,其中 10 个师来自苏
联本土,6 个师是驻民德的苏军;波兰 3 个师,约 4 万人;民德 2 个师,约 15000 人;匈牙
利 2 个师,约 15000 人;保加利亚 1 个师,约 5000 人。】
④结果:杜布切克的第一书记职务被免,由胡萨克接替,风波渐渐平息。
3、苏联与东欧关系中的组织机制
1)经济领域: “经互会”
①成员国:前后有 11 国加入
②时间:1945.1.8-1991.6
③影响
i)经互会的经济活动加强了苏东政治关系,把东欧国家在政治上与苏联紧紧地
捆绑在一起。
ii)经互会也密切并深化了苏东经济关系,缩小了苏东经济差距,降低了经济成
本。但也造成东欧经济对苏联的依赖。
iii)苏联通过经互会对东欧有帮助,也有剥削和控制。 【波兰发现铀矿,苏联立
即派出专家,绕过波兰政府进行勘探开采;匈牙利发现铝土矿,苏联低价购入或直接开采,
再将制成品高价卖给匈牙利】
2)军事政治领域: “华约”
①直接原因:美国欲吸纳西德进入北约【1955.5.9 西德加入北约】
②时间:1955.5.14-1991.7
③军事同盟性质: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
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
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
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条约第四款)

四、中国与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中苏关系破裂前:中国坚定地支持东欧国家
2、中苏关系破裂后:除罗马尼亚保持中立之外,其余东欧国家基本站在苏联一边
3、中阿关系
1)中阿交好:中苏关系恶化后,中阿接近【毛主席形容中阿关系:“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唯一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
2)中阿交恶:70 年代,中国和美国接近,中阿关系紧张。70 年代末起,中国停止对于
阿尔巴尼亚的一切援助。 【“甩掉又臭又硬的石头”】
3)中阿修好:1985 年重新派驻大使【大使馆窃听器事件】

42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八章 西方国家内部的关系

一、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背景:二战后,随着冷战的爆发,欧洲成为东西方对峙的中心。美国从对苏遏制的全球
战略出发,奉行大西洋联盟政策,试图联合西欧国家共同遏制苏联;而西欧国家由于经济困
难及国家生存受到苏联的威胁,也迫切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
2、时间:1949 年北约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正式结成大西洋联盟(Atlantic Alliance)
英国与大西洋联盟的建立
·考虑:借助美国力量来解决希土危机;将美国势力引入欧洲
·目的:帮助欧洲恢复经济;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
3、意义:北约组织及其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及美国与欧洲的关系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首次在和平时期与西半球以外的国家建立了军事同盟。
4、地位:大西洋联盟的建立既是美欧关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战后美欧关
系的新起点。

二、冷战时期的美欧同盟关系

1、冷战时期美欧同盟关系的主要特点
1)联盟与合作:联合美国,抵抗苏联。 【建立北约是为了“把俄国人挡在外面,把德国人
压在下面,把美国人拉进来。 ”】
①西欧的考虑:较为务实,考虑美苏对抗中自身受害程度,拉拢美国以对付苏联和
控制德国
②美国考虑:距离远,顾虑少,借助欧洲以控制德国压制苏联
2)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
①影响美欧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欧洲一体化与苏联势力
②美国:要求欧洲的一体化必须在大西洋框架下,以此加强对西欧的领导
③西欧:实现欧洲联合,恢复西欧国家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
④美欧伙伴关系:强调领导与被领导的伙伴
2、冷战时期美国与欧洲盟国关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1)50 年代的美欧分歧与摩擦
①关于西德的重新武装问题
i)西欧国家坚决反对,尤以法国最为强烈
ii)朝鲜战争后,西欧国家担心苏联将进攻西欧
iii)1950 年 9 月起,美国开始运作西德重新武装,进入北约
iv)美国对英法等国施压【将法国是否同意与美国对于西欧的军事援助挂钩】
v)经过英国斡旋,西德先加入西欧联盟,再加入北欧
②关于核军备问题
i)西欧反对大规模报复战争【两个结果:成为核战场或是被苏联控制】
ii)西德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决定发展核武器,并寻求在欧洲原子能机构框架下
同意法两国共同进行核试验
iii)美国担心自己的核垄断地位不保
iv)戴高乐上台后,出于自主发展核武器的考虑,终止了和德意两国的合作

43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v)1958 年法国开始自主研制核武器,1960 年成为有核国家


2)法国对美国在北约领导权的挑战
①戴高乐提出“美英法三国共同领导”,美国拒绝
②1960 年法国成为有核国家
③1966 年 2 月 21 日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未退出政治一体化
机构】,同时要求北约将其总部从巴黎迁出以及美国军队撤出法国。 【仍为北约成员】2009 年
法国回归北约的军事机构。
3、缓和时期的美欧矛盾
1)“欧洲年”计划
①美国提出 1973 年为欧洲年,试图缓和与欧洲关系
②欧洲国家反应冷淡,并通过欧共体会议,决定不单方面与美国沟通大西洋联盟的
问题
③美国:重新签订一份《大西洋宪章》;西欧:签订《关于大西洋的声明》和《关
于欧洲的声明》 。美欧矛盾出现。最终欧洲让步, 《大西洋声明》中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的要求。
2)中子弹问题
①时间:卡特政府时期
②背景:1977 年,美国宣布中子弹研制成功,并允诺要在西欧部署以对抗苏联
③苏联反应:坚决抗议
④1978 年卡特宣布放弃中子弹的生产,引发西欧国家的不满情绪
4、新冷战时期的美欧矛盾
1)对缓和的不同看法
①美国:认为缓和已破产
②西欧:不认同完全与苏联断绝关系,认为应坚持缓和
2)关于“星球大战”计划
①美国:希望以此获得军事优势,但与西欧沟通不够
②西欧:对于“确保摧毁”与“核大战”存有疑惑,认为这会降低西欧的安全保障
3)关于“里根主义”
①美国:在全世界支持反共战士,通过低烈度战争赶走苏联
②西欧:对其动机和效果产生怀疑
5、新缓和时期的美欧矛盾
1)军控问题
①美国:1986 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时,在未与西欧沟通的情况下,接近与苏
联达成大规模削减战略和武器的协定,甚至是完全销毁核武器。
②西欧:大感震惊【仰仗美国的核保护】
2)利比亚问题
①美国:1986 年,美国以利比亚支持恐怖行动为由空袭利比亚,并要求西欧盟国
配合(飞越领空、使用基地)
②西欧:除英国外,大部分盟国拒绝美国的要求【不认可美国的行动】

三、冷战结束后美欧同盟关系的调整

1、概况:冷战的结束使美欧关系的基础发生了严重动摇,当年促使大西洋联盟建立的两个
主要因素,即苏联的军事威胁和欧洲经济、政治重建的必要性都基本上消失了。大西洋联盟
陷入了深刻的危机当中。

44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1)原因
①苏联的威胁消失
②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
2)危机背景
①共同敌人消失,大西洋联盟陷入危机
②欧洲形势充满不确定因素,美欧双方仍有各自利益诉求,需要合作
3)美方考虑:西欧各国政治和价值观相近;东欧地区出现权力真空,需要仰仗西欧盟友
4)西欧考虑
①俄罗斯走向尚不明朗
②冷战中被压抑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在前苏联地区爆发(如波黑危机) ,必须引入美
国力量
③德国统一的威胁感
2、美欧关系调整:冷战的终结标志着战后美欧关系进入了一个结构性和历史性的调整时期。
所谓调整,主要是指美欧之间从冷战时期以大西洋联盟为核心的“特殊关系”向后冷战时期
更多地以欧盟与美国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正常关系”转变。
3、美欧关系调整的标志
1) 1990 年《跨大西洋声明》的发表,标志着美国和欧盟关系的正式化和双方新型关系
的初步形成
2)1995 年签署的《新跨大西洋议程》和《联合行动计划》
4、新时期美欧关系中的矛盾冲突
1)概况:21 世纪初,美欧外交政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进一步调整。美欧分歧增多。
2)标志: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使北约内部发生了公开分裂,大西洋联盟经历了
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但关系仍未破裂】
①“老欧洲” :德法等国坚决反对【西欧国家支持多边主义,而美国入侵伊拉克明
显是单边主义的行动】
②“新欧洲”:指东欧国家,基本与美国站在一起。美国以“新欧洲”牵制“老欧
洲”,让“老欧洲”国家极为不满,双方关系一度紧张。
3)总特点:合作与冲突是贯穿战后美欧关系发展的一条主线。
4)评价
①战后建立的大西洋联盟堪称世界史上迄今最为持久、最为成功的联盟。虽然联盟
内始终都存在着冲突因素,但在冷战格局之下,双方战略利益的根本一致决定了合作是美欧
关系的主导面。
②冷战结束美欧关系开始进行调整。从表面上看,大西洋联盟和美国与欧盟关系中
的矛盾和冲突较冷战时期明显增多,但美欧之间合作仍然是主导面。

45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第九章 冷战的结束

一、关于冷战的结束

1、关于冷战结束时间的讨论:一般认为,冷战结束开始于戈尔巴乔夫年代。而其中最关键
的一年是 1989 年。 【众多事件在这一年发生】冷战结束于 1988 年年中至 1991 年年底的这段
时间内。
2、重要时间节点:
1)1988 年 6 月,苏共第 19 次代表会议
2)1989 年 5 月,老布什政府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3)1989 年 12 月,美苏马耳他首脑会晤【戈尔巴乔夫明确提出“冷战已经结束” ,说明苏
联不再把对抗美国放在第一位】
4)1990 年 10 月 3 日,德国统一【冷战的欧洲主战场消失】
5)1991 年 3 月,华约瓦解【两大集团对立的局面不复存在】
6)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中的其中一极消失】
3、最主要标志:苏联解体(1991.12.26)
1)苏联解体表明苏联作为冷战时期两个对立的力量中心中的一个从国际舞台上消失了。
这就造成冷战的主要对手——美苏两国间利益冲突的消失。 【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
2)苏东剧变,苏联放弃了原来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冷战在社
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使命感方面对抗的消失。 【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全球
范围内的对立和斗争】
3)苏联解体使得冷战时期东西方在欧洲形成的均势不复存在,东西方在欧洲的均势状态
消失。【欧洲的均势是冷战的主要特征】
4)苏联解体表明冷战的三个基本特征已经不复存在
4、美苏两国对于冷战结束时间的认识
1)苏联:戈尔巴乔夫在 1989 年 12 月与布什在马耳他进行高级会晤时说“冷战已经过去
了,战后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
2)美国:老布什政府明确表示冷战结束是在 1991 年底苏联解体之后,比戈尔巴乔夫提
出的时间晚了两年。

二、冷战结束的标志

1、东欧剧变
1)渐进的变化——以波兰为代表
①突出特征:国内的政治势力经过了反复较量
②主要反对力量:团结工会,领导人为瓦文萨。 【会员最多时超过 1000 万人,达到
波兰总人口的 1/4】
③民主化进程
i)1980 年团结工会成立,开始对抗
ii)苏联介入波兰,采取军事管制,逮捕瓦文萨等领导人
iii)1988 年起波兰政府被迫有限承认团结工会
iv)1989 年 2-4 月,波兰举行圆桌会议,各政党、组织参与,团结工会也参加
v)1989 年波兰大选,团结工会得到 100 个参议席中的 99 席,共产党被挤出

46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vi)1989 年 12 月 29 日波兰修改宪法,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vii)1990 年 12 月瓦文萨在总统选举中胜出
2)主动的变化——以匈牙利为代表
①突出特征: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大事件【匈牙利的纳吉事件】
②主要反对力量:民主论坛
③民主化进程
i)1989 年 12 月,匈牙利共产党为匈牙利事件平反,定义为人民起义。纳吉也
被平反。
ii)1989 年 6-9 月匈牙利召开圆桌会议,执政党同意取消党的领导地位
iii)匈牙利修改宪法,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iv)民主论坛组成联合政府。共产党被排除在外,成为在野党
3)突发性的变化——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
①突出特征:执政党始终保持强硬的态度,但突然转向
②主要反对力量:“布拉格之春”的领导人杜布切克和七七宪章的领导人哈维尔
③民主化进程
i)1989 年 1 月,波兰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政府镇压
ii)1989 年 11 月,捷领导人态度依然强硬,表示坚决和反对派作斗争
iii)1989 年 11 月下旬,越来越多人要求领导人下台,捷领导人于 12 月 2 日宣
布同意放弃领导地位
iv)修宪,国名更改,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v)1993 年 1 月 1 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两个国家
4)“疯狂性”的变化——以罗马尼亚为代表
①突出特征:手段过于激烈,发生武装冲突,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夫妇遭虐杀
②民主化进程
i)1989 年 12 月下旬,齐奥塞斯库开始新任期,发表演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ii)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反政府游行,波及首都布加勒斯特
iii)齐氏组织群众游行,以此压制反政府游行,结果队伍倒戈
iv)齐氏命令军队镇压,国防部长米利亚拒绝,被以叛国罪枪决,群众愤怒
v)齐氏夫妇在逃亡途中被捕(12 月 23 日) ,25 日被枪决
5)对于东欧剧变的总结: “东欧的变革,在波兰用了 10 年的时间,在匈牙利用了 10 个
月,在东德用了 10 周,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 10 天,而在罗马尼亚只用了 10 个小时。” (牛
津大学教授 Timothy Garton Ash)
6)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由苏联的绝对控制所引发的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变动
②戈尔巴乔夫的自由选择原则对东欧剧变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
③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与介入
2、德国统一
1)特点:并非平等联合【东德根据西德宪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加入西德,是一种“吞并”
而非“联合”的统一行为】
2)前提:东德发生政治巨变
①1989 年 11 月 7 日,部长会议 48 名成员集体辞职
②11 月 8 日,18 名政治局委员集体辞职
3)序幕:1989 年 11 月 9 日两德边界开放
4)时间:1989 年 11 月 9 日-1990 年 10 月 3 日

47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5)过程
①第一阶段:德国统一的准备阶段(1989.11.9-1990.3.18)
i) 1989 年 11 月 13 日,东德最后一任总理莫德罗提出了成立两德“条约共同
体”的建议。
ii) 1989 年 11 月 28 日,西德的总理科尔提出了关于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提出要建立联邦国家。其中第 5 点指出,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具有民主合法性的政府”,
这是发展两个德国间的邦联结构并最终建成德意志联邦的“绝对必要的前提” 。
【认为莫德罗
政府不具有合法性】
iii)1989 年底,东西德领导层召开圆桌会议,达成两个德国统一的意见,并决
定在 1990 年 3 月 18 日重新选举政府【苏联:不干涉德国统一,但要求统一后的德国保持中
立】
iv)1990 年 2 月,东西德领导人会晤。科尔提出以马克为通用货币,先建立货
币联盟,遭到莫德罗反对。科尔转向对东德大选做工作,支持基督教民主联盟当选,六次在
东德帮助竞选,许诺若支持基督教民主联盟,则每人可以用 1:1 兑换 2000 马克【当时的比
价是 7:1】
②第二阶段:两德的经济、货币统一阶段(1990.3.18-1990.7.1)
i) 1990 年 4 月 12 日,民主德国大联合政府成立,东德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
梅齐埃当选为总理。
ii) 1990 年 4 月 19 日,德梅齐埃在发表施政纲领时提出民主德国同意与联邦德
国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使用西德马克。
iii)德梅齐埃同意在民主德国恢复州的建制,按联邦德国《基本法》第 23 条规
定加入联邦德国【并入行为】。这表明两个德国在统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很快,双方就分
别宣布将于 7 月 1 日建立两个德国的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
iv) 1990 年 5 月 18 日,东西德签订《货币—经济—社会联盟条约》 ,这也被称
为德国统一的第一个国家条约。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统一【建立以西德马克为基础的货币联盟,
东德货币停止使用。这表明东德放弃货币上的主权】 、经济统一【东德由公有制转向私有制,
采取与西德一致的经济制度】、社会和司法统一【废除东德的司法体系,直接用西德的】
v)西德的统一成本:14 岁以下,每人兑换 2000 马克;15-60 岁,每人兑换 4000
马克;60 岁以上,每人兑换 6000 马克;企业以 2:1 比例兑换
③第三阶段:两个德国政治统一的阶段(1990.7.1-1990.10.3)
i)1990 年 8 月 31 日两个德国签订了《统一条约》 。这也被称为德国统一的第二
个国家条约。根据条约,民主德国废除了原来的 15 个行政专区,恢复到 5 个州,按照联邦
德国基本法第 23 条的规定,于 1990 年 10 月 3 日加入联邦德国。这实际上完成了德国的统
一。
ii)1990 年 10 月 3 日,在帝国议会广场上举行庆祝仪式,庆祝两德统一
6)性质:德国统一并不是平等的,而是一方吃掉另一方。【国名、国旗、国歌等沿用西
德,东德在历史舞台上消失(可以理解为西德吞并东德)。西德面积增加近一半,人口增加
1/4,实力大大增强】
7)统一原因
①内部原因:两德百姓的愿望【西德百姓盼望统一,东德百姓盼望改善生活,因而
愿被吞并】
②外部原因:1990 年 2 月 14 日,在美国支持下召开了“2+4 外长会议” 。1990 年
5 月 5 日到 9 月 12 日, “2+4”会议又召开了 4 次,最后达成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
条约》 ,也被称为《莫斯科条约》 。
【美法两国立场较为接近,重点关注德国统一后的走向(美

48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国:德国统一后必须继续属于北约阵营;法国:德国统一后必须进入欧洲一体化进程)。苏
联:德国统一后必须保持中立(但后来苏联不再坚持这一立场)】
③关键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放弃“中立才
支持”的立场)
3、华约瓦解
1)性质:东欧剧变的必然后果
2)原因:东欧剧变之后,东欧国家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人都相继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可能
坐在一起讨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大问题了。
3)过程
①1990 年 6 月 7 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研
究华约的性质、职能和行动。
②1991 年 2 月 25 日,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在布达佩斯举行会议,签署了一个重要
文件,内容是从 1991 年 3 月 31 日起中止华约的军事活动。
③1991 年 7 月 1 日,华约在布拉格举行了最后一次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签订了
华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从此华约正式解散。
4)重要性:冷战的三大特征之一因华约瓦解而不复存在
4、苏联解体
1)背景
①政治改革失控是苏联解体的大背景
i)苏共第 19 次代表会议把之后的人物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
是把政治权力从共产党转移到苏维埃
ii)苏联宪法修改,赋予其他社会团体和苏共一样的地位,苏共失去领导地位
②苏联国内分离主义浪潮的高涨
i)1988 年,阿塞拜疆共和国的纳卡州要求分离,加入亚美尼亚共和国【纳卡州
的亚美尼亚人信仰基督教,而阿塞拜疆信仰伊斯兰教,纳卡州的亚美尼亚族裔受到歧视迫害】
ii)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要求独立【苏联的】
iii)俄罗斯联邦通过《国家主权宣言》,宣称俄罗斯联邦拥有“绝对主权”,保留
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乌兹别克、塔吉克、哈萨克、土库曼、摩尔多瓦、亚美尼亚等国纷纷
宣称本国拥有“绝对主权” 】
iv)戈尔巴乔夫提出重新签署新盟约,并提出了新联盟条约草案
v)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1990.3.17):决定是否保留苏联【除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六国坚决不参加外,剩下 9 个加盟共和国
参与】76.4%的人赞同保留苏联,并决定 8 月 20 日重新签订条约
③“8·19 事件”的激化作用(1991.8.19)
i)8 月 19 日早晨,塔斯社发布消息称: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度假,但健康状
况使他不足以继续担任总统。宣布成立由苏联副总统耶纳耶夫领导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接管一切事务。
ii)《告苏联人民书》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苏联目前正面临致命危险,戈尔
巴乔夫的改革走进死胡同,苏联的政治经济不稳定正在破坏苏联在世界上的名声地位,苏联
人们应该支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措施”
iii)《告俄罗斯公民书》 (叶利钦,反对苏联分裂):“耶纳耶夫等的行为是反宪
法反革命的政变,必须坚决予以反对”
iv)8 月 21 日,局势大逆转,戈尔巴乔夫重新掌控局势,挫败政变。戈尔巴乔
夫回到莫斯科后称赞叶利钦的行动,并抓捕政变者

49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v)性质:苏联国内传统派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试图取而代之的政变
vi)结果:传统派遭到一锅端,激进派(叶利钦为代表)向苏共发起冲击
vii) 8 月 24 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自行解散
vi)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2)苏联的最后解体
①八一九事件失败使得传统派遭遇毁灭性打击
②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③1991 年 12 月 7-8 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
(《明斯克协议》 )
④1991 年 12 月 21 日,12 国(除波罗的海三国)签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协议议定书》
⑤1991 年 12 月 25 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的
职务,并将核按钮交给叶利钦
⑥1991 年 12 月 25 日 19:38,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
⑦1991 年 12 月 26 日,最高苏维埃召开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退出
历史舞台
3)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①国内因素(根本因素)
i)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脱节,提出的战略思想超越现实
△1936 年苏联宪法: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赫鲁晓夫时期: “全面建设共产主义”
△勃列日涅夫时期: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时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起点”,后提出“超越发展战略”
危害:影响老百姓对于国家的信任,失去民心
ii)苏联政治改革的目标与国内现实脱节,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存在严重失误
△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政治改革目标,忽视了其在苏联存在的严
重水土不服问题。 【苏联不存在能够适用民主制度的基础,没有机构、没有干部、没有经验】
△为了催化民主进程,他采用了一个致命的武器——公开性原则。 【把包
括大清洗等负面事实全面披露,对于百姓而言是巨大打击,且被反对派利用】
危害:导致老百姓失去对于苏共的信心(近 1/4 苏共党员退党)
iii)苏联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苏联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但苏联认为它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民族问题,
认为苏联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即统一的“苏维埃人” 。
【苏联国内存在很多民族,除俄罗斯族之外,大多数少数民族是被吞并的。
各民族之间的成见和仇恨很明显,矛盾是很大的。斯大林时期的“大俄罗斯主义”(他本身
为格鲁吉亚人) ,对待其他民族(朝鲜族和华裔)的政策并不友好,甚至有迫害行为。】
【苏联对于卡累利阿地区的芬兰人、克里米亚地区的鞑靼人、伏尔加河地
区的日耳曼人、车臣地区的印古什人等都采取强制迁移到西伯利亚地区的措施,途中有很多
死伤;对于犹太人的态度也不友善,二战前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的犹太人迁到远东三江
地区,二战后反犹情绪严重,对犹太人的迫害加剧】
【官员方面,代表大会中 2/3 是俄罗斯人;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第一书记都
是当地人,第二书记是俄罗斯人。但第一书记管政务,第二书记管党务,第一书记必须听命
于第二书记】
【文化政策方面,俄语是官方语言,也是城市中的语言。寻求晋升必须精

50
国际关系史(下) 课堂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2015 级 陈震坤

通俄语】
【直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依然选择忽略这一问题,认为有共同的
意识形态、经济基础,民族问题就解决了。民族问题也是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原因。】
iv)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与苏联的国家利益脱节
苏联的外交新思维:
△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
△提倡自由选择原则。
△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的利益。
△核战争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谋求全面的普遍安全。
但戈尔巴乔夫的这一提法忽视了国家利益,导致利益受损,政治版图受到
挤压,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被严重削弱。
v)苏联的实力与其维持超级大国地位所需的能力脱节
苏联的疆域宽广,而其维持“帝国”的能力却不够。苏联有三个层次的地理
空间,第一个层次是战后至苏联解体时的苏联版图【实际上在苏联后期,疆域内的各加盟共
和国已经很难被控制了】,第二次层次是东欧的势力范围【二战后解放东欧,扶植共产党政
权。但东欧剧变,各国转向,这对苏联是巨大的打击。东欧国家本身对苏联有诸多不满(拆
走重工、掠夺资源) ,苏联国内对于东欧也有抱怨(认为给了过多援助) 。这一层次,苏联势
力强时能够控制,但实力弱时控制不了。】 ,第三个层次是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苏联在第三
世界的扩张见缝插针,在可能插手的地方都设立自己的据点(南亚、红海、海湾地区、南部
非洲、拉丁美洲等) ,要维持这些据点是很困难的。 】
②国际因素:美国对苏政策成功
i)“遏制战略” :二战后提出,一度被认为可能失败,但在里根时期非常成功。
ii)“超越遏制战略” :老布什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与承诺(波罗的海三国试图
独立和八一九事件时,老布什都选择支持戈尔巴乔夫)
△超越遏制战略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
△超越遏制战略提出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
△超越遏制战略强调实力地位政策,要求美国“必须在经济、外交和军事
上保持强大。”
【早在 1950 年,美国国务院就设想“在克里姆林宫寻找一个人,此人要
懂马克思主义以及苏联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律,他表面上是在完善社会主义,但实际上是帮助
美国工作。”——戈尔巴乔夫扮演的似乎正是这么一个角色。】

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