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How the Tet Offensive and My Lai Massacre Influence the News Media Reporting
in Vietnam War

doi:10.29438/THR.200507.0002
史學研究, (19), 2005

作者/Author: 洪俊豪(Jyun-Hao Hung)

頁數/Page: 55-86
出版日期/Publication Date:2005/07
引用本篇文獻時,請提供DOI資訊,並透過DOI永久網址取得最正確的書目資訊。
To cite this Article, please include the DOI name in your reference data.

請使用本篇文獻DOI永久網址進行連結: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29438/THR.200507.0002

DOI是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的簡稱,


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
用於永久連結及引用該篇文章。

若想得知更多DOI使用資訊,
請參考 http://doi.airiti.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doi.airiti.com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55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
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洪俊豪

越戰結束至今已三十年之久。關於新聞媒體在越戰當中扮演
的角色與其報導對戰局之影響,長久以來一直廣受討論。戰事之
初新聞媒體的報導多站在支持政府與軍方的立場。然而 1968 年
北越及越共發動的新年攻勢,以及翌年美萊事件的被批露,是美
國媒體對越戰報導態度的轉捩點。前者把戰爭的殘酷景象呈現在
美國大眾眼前;後者是美軍士兵行為失序的象徵。從此政府與傳
媒之間的互動與信任逐漸瓦解冰消,到了尼克森時期兩者甚至形
同陌路。
美國是一個大眾傳播事業發達的國家。面臨對外用兵之際受
新聞媒體的影響十分明顯。本文先說明媒體與美國政府之關係,
及甘迺迪、詹森在越戰問題上如何與媒體互動。再討論新年攻勢
56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與美萊事件對媒體報導態度帶來何種衝擊。

關鍵字:越戰、新聞媒體、新年攻勢、美萊事件、林登.詹森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57

How the Tet Offensive and My Lai


Massacre Influence the News Media
Reporting in Vietnam War

Hung Jyun-hao

Since the end of Vietnam War, scholars have intrusively


discussed the role and its influences of new media played during the
War.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vast majority of news medias stood
in the support government side. During the Tet Offensive in 1968, and
the My Lai Massacre in the next year the media changed its attitude in
Vietnam War. From then on, coolness grew gradually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edia. Even in the Nixon period both of them become
strangeness.
America is a country with vigorous mass media business.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exp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US
58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government, and how did Kennedy and Johnson cope with media.
Then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Tet Offensive and My Lai Massacre
upon the media.

Keywords: Vietnam War, news media, Tet Offensive, My Lai


Massacre, Lyndon. B. Johnson.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59

前言

越戰在美國歷史上主要跨越了三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17-1963)、詹森(Lyndon Johnson, 1908-1973)與尼
克森(Richard Nixon, 1913-1994)。甘迺迪讓美國開始在軍事上
涉入越戰,詹森任內擴大越戰的規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資
源,也就是所謂的「越戰美國化」,最後尼克森在軍事上面對久
戰兵疲、師老無功的困局,國內則有反戰輿論的壓力,遂促成「越
戰越南化」政策的決定,以謀求外交上的談判解決,軍事上的光
榮撤退。越戰失敗至今已達三十年之久,其中對於媒體在戰時的
態度以及報導的尺度一直有不同的聲音。
行政、立法、司法是支持美國政府的三個分支,媒體則被稱
作是獨立於其外的第四權,但是其力量與重要性绝不亞於象徵政
府公權力的其他三者。對民眾而言現代政治的分工越趨精細,如
果不透過媒體報導將難以對國家事物有立即性的認知與反應,政
府則仰賴媒體把政策或議題傳達出去,以探詢民意的走向或了解
政策的接受度。由於政府與人民之間少有直接接觸的管道,媒體
如何「包裝」一個事件就顯得格外重要。
兵者乃國之大事,像美國這樣媒體事業如此發達的國家,面
臨對外用兵之際受媒體的影響就越來越明顯,電視與廣播節目的
普及,把數千哩外的越南戰場帶入美國人民的生活當中,政府官
員則批評媒體的報導造成民眾的錯覺,助長敵人的士氣。就像魏
60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摩蘭(General W. C. Westmoreland)將軍所言:
「越戰顯然是有史
以來報導最多的戰爭,但同時也是正確報導最少的戰爭。美國人
坐在家裡可以從電視上看到許多流血的慘劇,但對於這次戰爭的
全貌或理由可能一無所知。河內最會製造神話,他們說南越境內
根本沒有北越部隊,這個戰爭根本上就是『人民革命』
,所以美國
人打的是一種不合法又不道德的戰爭。這顯然不符常理,有許多
美國公民以及若干新聞傳播界的代表竟然會相信河內的宣傳。」1
由此可見報導自由與國家安全的平衡,常常是戰時的焦點。
一九六八年是美國媒體對越戰報導態度的重大轉捩點,在戰
爭初期還支持政府的國會與大眾傳播界,為何慢慢轉為反對的立
場,新年攻勢(Tet Offensive)與美萊村慘案(My Lai Massacre)
又是怎樣把政府與傳媒的信任破壞殆盡,以致於日後尼克森與媒
體的形同陌路?以上是本文亟思探討之處。

一、媒體與美國政府

媒 體 在 美 國 政 治 當 中 扮 演 吃 重 的 角 色 , 傑 佛 遜 ( Thomas
Jefferson)曾言道:「若要我在『有政府而沒報紙』與『沒政府
但有報紙』當中作一抉擇時,我會毫不考慮的選擇後者。」 2在

1
魏摩蘭著,〈Vietnam in Perspective〉
,《軍事譯粹》
(1979 年第 27 卷第 10 期)
,頁
45。
2
陳克誠,《尼克森總統、媒體與民意-以「越戰越南化」政策為例》(台北:私立
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 ,頁 1。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61

美國不論是報章雜誌或是電子媒體,都是完全民營化的,沒有國
營或黨營事業的存在,就算有公共電視台或公共電台,出資者也
是基金會或民間贊助,這絕非表示美國政府無力去興辦屬於自己
的媒體,而是美國人深信:唯有在自由競爭環境下的媒體,才會
認真的看待新聞的求真與報導的公正實現。 3這就是美國新聞從
業人員職業精神的基石。
為了給予媒體充分的報導自由,憲法設置了一個防護罩,讓
它在和政府權力打交道時不至於吃虧,這個防護罩就是《憲法第
一修正案》 4,在這樣的安排下屬於強勢一方的政府就無從以強
行干預或控制的方式對付媒體,相對地媒體得以保持高度自主性
與自治性,以發揮監督者的功能。當然媒體與政府並不一定「非
得」處於緊張關係不可,大陸學者張巨岩用「共生但平權的情人」
來形容兩者 5,媒體受第一修正案保護採訪自由,但仍需追求利
潤以維持營運,記者在「扒糞」之餘還是不可能不經由政府的新
聞發布會與新聞發言人來得到相息,所以「記者——消息來源」
之間會形成相互依存的關係,媒體不可能永遠立於批判的角度來
對待政府。
那麼對外用兵的情況下又如何呢?由於憲法把宣戰權與用

3
林達,《總統是靠不住的》(台北:時報文化,2004 年),頁 145-146。
4
「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
或出版自由;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伸冤的權利。」引自張巨岩,《權
力的聲音——美國的媒體與戰爭》(北京:三聯書店,2004 年) ,頁 187。
5
同上註,頁 227-228。
62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兵權分別給予國會與總統,總統便不得不把國會對戰爭的反應列
入考量,儘管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總統常常不宣而戰 6,但一
旦開戰以後種種的有關增援、戰損、媾和等問題還是需要向國會
交代清楚。
國會的背後,站立著民意與輿論,讓民意、輿論成形的則是
媒體。所以就算是再怎麼厭惡媒體的總統,也不得不透過舉行總
統記者會等方式來宣布政策或進行溝通,表 1-1 是一九四五年至
一九九二年歷屆美國總統的記者會召開次數統計。 7

表 1-1 美國總統召開記者會之頻率
總統 每月召開頻率 總數
杜魯門(1945-1953) 3.4 334
艾森豪(1953-1961) 2.0 193
甘迺迪(1962-1963) 2.9 64
詹森(1963-1969) 2.2 135
尼克森(1969-1974) 0.5 37
福特(1974-1977) 1.3 39
卡特(1977-1980) 0.8 59
雷根(1981-1988) 0.5 42
布希(1989-1992) 4.7 121

召開記者會的次數雖不能用以衡量總統與傳媒的關係優劣與
否,但是或多或少能顯示出總統對於與媒體互動的「重視程度」。

6
美國立國至今只有五次對外戰爭是透過國會正式宣戰。
7
轉引自陳玉芝,《美國用兵索馬利亞(1992-1994 年):媒體與民意之研究》(台
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頁 22。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63

二、一九六八年以前的媒體對越戰態度

(一)甘迺迪與新聞界

甘迺迪曾經在赫斯特報(the Hearst)擔任記者,並且在舊
金山採訪聯合國組織大會,此種背景讓他在從政生涯中始終致力
與媒體保持良好關係。他在一場名為「總統與報刊」的演說裡提
到:
「在自由與公開的社會中,
『秘密』乃是令人憎惡的字眼,我
們整個民族在傳統歷史上就反對秘密社會、秘密誓約,我們很早
以前即決定,過度或不正常的隱藏各種事實真相,其危險性超過
把事實告訴社會大眾,俾大家有難以判斷的危險。‥‥‥甚至在
今日,如果我們的傳統,及自由與公開的傳統,不能與我們的國
家共存,則任何對我們國家生存的保證,亦屬無義之舉。」 8他
同樣也不贊成政府在國家處於非常時期之際,以檢查或管制的方
式來限制新聞流通、維護國家安全,他認為美國政府不應該「施
行新聞檢查,箝制反對意見,掩蓋我們的錯誤或是不令報紙與人
民知道他們所應知道的事實。」 9這同時也是美軍參與越戰初期
並沒有新聞管制的原因。

8
胡守衡, 《甘迺迪總統新聞界關係之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論文,1968 年) ,頁 22。
9
Doris A. Graber,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1980), p. 195.
64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甘迺迪時期媒體對越南政局的影響要屬一九六三年的「佛教
徒自焚案」最為顯著。此事件的中心是美國扶植的南越領導人吳
廷琰(Ngo Dinh Diem)
,本身是天主教徒的吳,在面對居全國人
口大多數的佛教徒時,顯得十分藐視與不尊重,天主教徒被允許
懸掛聖物並且舉行遊街,但是佛教徒想在佛誕日 10從事相同的慶
祝活動就會被禁止。一九六三年五月八日憤怒的佛教徒上街示
威,其中有九人在與鎮暴軍警的衝突當中喪生,翌日佛教領袖對
吳廷琰提出包括賠償受害人、停止使用逮捕與恐怖手段,以及宗
教平權等要求。 11但吳認為不至於影響政府的安危而置之不理,
六月十一日高齡七十三歲的老和尚釋廣德在通知記者後自焚於
西貢街頭,其慘狀由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AP)記者布朗
(Malcolm.Browne)獨家拍攝並透過報紙與電視傳達至全世界。
釋廣德案衍生出的最大打擊並非自焚本身,而是它破壞了甘
迺迪政府長久以來為吳廷琰塑造的正直有為的反共形象,許多美
國人經由媒體看到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度的政府是多麼殘忍而不
民主。當甘迺迪與其執政團隊氣急敗壞地掩飾消毒之際,吳的弟
媳——也是其家族政治的一位要員——陳禮春在接受哥倫比亞
廣播公司訪問時竟然脫口而出佛教徒自焚是「聖人的燒烤表演」
12
,此種言論更加深了美國人對於吳政權的壞印象。到該年年

10
釋迦牟尼佛的出生日,一般是以農曆的四月八日為準。
11
Robert D. Schulzinger , A Time for War ﹕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1941-1975,席代岳譯, 《鏖鬥的年代》 (台北:麥田出版,2001 年)頁 159。
12
宋長琨主編, 《20 世紀軍政巨人百傳:年輕總統——肯尼迪傳》 (長春:時代文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65

底,雖然美聯社的布朗與時代雜誌(Time)的莫爾(Charies Mohr)
等多位記者都在官方壓力下被迫離職 13,但是官方說法的可信度
也岌岌可危,
〈星期六晚郵〉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的記者
卡諾(Stanley Karnow)報導吳廷琰與佛教徒間的衝突,指控吳
散播著猜忌與動亂,越來越多的媒體與學者專家公開呼籲停止支
持吳廷琰,這樣的事態演變多少對日後甘迺迪決心以政變方式除
去吳廷琰起了催化作用。

(二)詹森的民意支持開高走低

詹森上台以後在支援南越方面儘可能保持低調,在一九六四
年大選當中他以溫和而堅定的競選語言,擊敗共和黨的對手高華
德(Barry Goldwater)。同年八月發生的東京灣事件在媒體的報
導之下讓民意凝聚起來,支持詹森擴大越戰。
一九六四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四日的六天之中,美國海軍的
兩艘驅逐艦梅達斯號(Maddox)與特納喬伊號(Turner Joy)在
東京灣水域和北越海軍交火。詹森認為這是個可趁之機,對北越
展開報復性轟炸,並照會國會領袖要求通過擴大使用武力的決議
案 14 。此時雖然正值大選,但是詹森的保守言論反而更贏得民
意,該年的哈里斯民調顯示:贊成詹森處理越南問題方式的民眾

藝出版社,2003 年),頁 279。


13
王明雄,《越戰時期大眾傳播媒體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台北:私立淡江大
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年),頁 73。
14
席代岳譯,《鏖鬥的年代》,頁 197-199。
66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從百分之四十二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二,國會則是以參院八十八比
二、眾院全票通過的壓倒性比數通過決議案;至於抱持反對立場
的兩位參議員摩斯(Wayne Morse)與葛洛寧(Ernest Gruening)
的意見完全被忽視——後者在參議院發表要求自越南完全撤軍的
演說,結果隔天在所有的報章雜誌上完全沒有提到隻字片語15。
時至今日歷史已經顯示東京灣決議案的通過,在日後成為很
大的爭議之處,也就是國會是否應該賦予總統如此大的用兵自
由,造成詹森得以漸次投入軍隊。但在此要強調的是:雖然戰事
在詹森上任後日趨白熱化,整體來看美國公眾還是傾向支持政府
的。一九六五年的蓋洛普民調顯示有百分之六十七的民眾認同總
統的轟炸政策;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美國國內輿論還未
有共識,因為從全國各地打入白宮反對戰爭的電報,是支持戰爭
者的十四倍之多 16。
在這個節骨眼上,偏偏詹森的兩大戰略原則「轟炸」與「消
耗戰」都未能奏效。詹森持續報復性轟炸的主要目的,在於逼迫
北越坐上談判桌,誠如駐越南大使洛奇(Henry G. Lodge)在一
九六四年的建議:倘若把北越化為焦土,也只會逼使全越南的共
產黨人下定決心拼命,轟炸的目的不應該是摧毀胡志明,而應該
是改善其行為 17。為了達到這個願望,一九六五年的空中攻勢為

15
陳玉芝,《美國用兵索馬利亞(1992-1994 年) :媒體與民意之研究》,頁 26。
16
席代岳譯,《鏖鬥的年代》,頁 222。
17
時殷弘,
〈逐漸升級戰略及其失敗——論 1965 至 1968 年美國對北越的轟炸〉 ,《美
國研究》(1993 年夏季號第 2 期),頁 43。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67

兩萬五千架次,一九六六年陡增到七萬九千架次,一九六七年則
是十萬八千架次 18,就投彈量而言到一九六七年十二越已經在北
越投彈八十六萬四千噸,超過太平洋戰爭(五十萬三千噸)與韓
戰(六十三萬五千噸) 19。
陸戰方面以麥納瑪拉國防部長為首的官員,十分重視如何利
用優勢火力遏止共黨的軍事行動。於是美軍白天出動追剿北越軍
隊,晚上回到基地整補,地區的佔領與防守漸漸不被重視,取而
代之的是把敵人的遺體數目正確的回報,以方便華府的專家估算
雙方的損失比率是不是已經到達敵人無法承受的程度。一位戰地
記者以嘲諷的口吻批評這種戰法:「美軍弟兄在越共狙擊手的射
程之內,花了整夜時間用手電筒來清點敵軍的屍體。」 20
北越與越共在美軍的攻擊下蒙受巨大的損失,但是始終保有
強大的戰鬥意志與決心。最後一個讓一九六八年如此重要的因素
是:這一年是總統大選年,上一次大選當中詹森以溫和言論包裝
自己來取勝,這一次不可能故計重施,美國公眾也已經快對纏鬥
近四年的戰事失去耐心,兩黨都有候選人以結束越戰作為主要政
見,詹森不得不設法在選前的最後幾個月,提供一些樂觀的消息
給媒體、國會與公眾。但是北越國防部長武元甲將軍(General Vu

18
Robert S. McNamara,In Retrospect: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汪仲、
李芬芳譯, 《麥納瑪拉越戰回顧:決策與教訓》 (台北:智庫文化,2004 年) ,頁
292。
19
同上註,頁 45。
20
時殷弘, 〈逐漸升級戰略及其失敗——論 1965 至 1968 年美國對北越的轟炸〉 ,《美
國研究》 ,頁 236。
68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Nguyen Giap)策劃的新年攻勢,為媒體與政府的關係添加極大
變數。

三、關鍵性的一九六八年與其後的發展

要探討媒體在越戰期間的立場,一九六八年是一個重要參考
點。自一九六五年以降,美國駐越南記者的人數伴隨美軍人數的
增加而不斷上升,從該年的一百三十一人到一九六六年的一百七
十五人,至一九六七年已達到兩百零五人 21。這個現象的背後含
意即是美國本土想要獲得越戰的資訊不再是困難,最新的進展每
天都可以透過新聞與報章雜誌看到,這樣的全新體驗是美國人在
韓戰時期沒有經歷過的,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媒體必須在有限
的時段裡安排最具張力的新聞片段,所以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多半
是戰鬥場面、轟炸與破壞或者流離失所的難民等。

(一)新年攻勢

新年攻勢對交戰雙方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應,從結果上來看
美越聯軍獲得完全的勝利,共產黨人損失大量兵力卻無法達到目
標;但勝利的一方反而被來自媒體的大量負面報導給淹沒,失去
民眾的支持。傳媒對越戰的態度與報導方式,有了與前四年截然
不同的新轉變。

21
王明雄,《越戰時期大眾傳播媒體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頁 82-83。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69

新年攻勢主要分成南北兩個戰場,越共在南方的主要目標是
首都西貢,北方則是美軍陸戰隊基地溪山(Khe Sanh),北線的
攻擊在一月二十日發動,正好是越南農曆春節前十天,之前交戰
雙方已經達成停火一週(即一月二十七日到二月三日)的協議,
因此有一半以上的南越軍隊處於休假狀態,而且外國觀光客趁此
時紛紛湧入西貢等各大都市。
有關新年攻勢的重心究竟放在北線的溪山還是南線的西
貢,兩種說法都有人主張,就本文討論的範圍而言,顯而易見的
是:真正對美國人與盟友造成打擊的絕非溪山的攻防戰。新年攻
勢的高潮始於一月三十日,北越軍和越共協調作戰,動用六萬七
千人 22的兵力向南越人口密集區攻擊,交戰地區包括四十四個省
會裡的三十六個,以及六大主要城市當中的五個 23。這個奇襲究
竟有多麼的令人猝不及防,可以從〈華盛頓郵報〉
(the Washington
Post)的雷斯卡茲(Lee Lescaze)在當天的報導看出來「西貢官
方仍稱,美國發言人今晚強調盟軍控制了所有被攻擊的城
市‥‥‥北越的攻擊可能是為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因為其分布
範圍很廣而且行動一致,但是卻沒有持續性地投入兵員。他們企
圖使人困惑,將注意力從主要區域——即第一軍區的北方——轉
移開來。」24從報導中不難看出當時採訪的焦點集中在北部溪山

22
席代岳譯,《鏖鬥的年代》,頁 222。
23
張良任,
《尼克森政府的越南政策》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年)
,頁 10-11。
24
王明雄,《越戰時期大眾傳播媒體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頁 91。
70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戰場,新聞界相信來自軍方的安全保證,也認為西貢不會淪為被
攻擊的目標。此種態度造成入夜以後敵人發動的突襲有了更大的
震撼力。
西貢的戰鬥過程中美國大使館有指標性的意義,十九名越共
突擊隊炸開圍牆入侵,和警衛發生槍戰。由於天色昏暗以及通訊
不良的緣故,媒體難以取得正確的資訊,美聯社與合眾國際社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UPI)都報導越共突擊隊「一度佔領
大使館,截至當地時間上午九時美軍已經收復外圍廣場,正在清
理殘敵。」25但也有像合眾國際社一樣,指出大使館主建築自始
至終從未遭到攻陷的報導 26。不論如何大使館等於美國國土在海
外的延伸,加上被認為最安全的西貢也遇襲的事實,深深撕裂政
府與新聞界的互相信任。
除去少數地區以外美越聯軍在各處都擊退敵人的進攻,被佔
領較久的城市是順化(Hue),越共在佔領該城的三星期中處決
了近三千人 27。然而新聞媒體的報導已經偏離官方提供的消息與
資料,它們開始後來被魏摩蘭批評為「急忙將未編好的電視片段
空運至東京,再趁事實未被人查知前由衛星轉播至美國」28的行

25
張良通, 〈試析越戰「春節攻勢」期間美國國內公共危機——傳媒反戰輿論報導
評述〉,《軍事歷史研究》(2003 年第 4 期),頁 125。
26
同上註,頁 125。
27
尼克森(Richard.Nixson)著,王紹仁等譯,《不再有越戰》(北京:世界知識
出版社,1999 年),頁 108。
28
《魏摩蘭回憶錄》
W. C. Westmoreland,A Soldier Reports,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
(台北:黎明文化,1980 年) ,頁 451。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71

動。於是新年攻勢在電視上被異常的強調:在這場戰鬥期間如果
一位美國民眾每週看五次晚間新聞,就會看到三點九次平民傷亡
與城市遭破壞的畫面,是整個越戰期間平均值零點八五次的四
倍;軍人傷亡的鏡頭由每週二點四次上升到六點八次 29。這是美
國有史以來頭一次如此持續而詳實的報導一場戰役的殘酷。
總統和軍方盡全力闢謠並進行信心喊話,一月卅一日收復大
使館以後魏摩蘭將軍表示越共此舉是「暴露了自己」,不但傷亡
慘重而且美軍追擊敵人頗有進展 30。如果單看帳面數字則魏摩蘭
所言不虛,共軍戰死、被俘以及傷殘者幾達四萬八千人,反之美
越聯軍僅損失三千四百人,總體而言共黨失去了五分之一的戰力
31
,最後也沒能奪下任何一個戰略目標。
新聞界對新年攻勢的解讀與政府不同,長期以來記者大多是
待在安全的地方,但是西貢與大使館也變成戰場之時,引發傳媒
對於政府和軍方一貫抱持的樂觀態度的不信任感。
〈騎士報〉
(the
Knight Newspaper)記者歐伯多佛(Don Oberdorfer)在日後抒發
當時的感受:
「對記者而言,這些(越共)士兵的突襲大使館——
美國在越南精神的象徵,是一個戲劇化而且羞辱的一擊,為何魏

29
張良通, 〈試析越戰「春節攻勢」期間美國國內公共危機——傳媒反戰輿論報導
評述〉,頁 125。
30
同上註,頁 138
31
Peter Braestrup, Big story:how the American press and television reported and
interpreted the crisis of Tet 1968 in Vietnam and Washington, (New York: Anchor
Press, 1978), p. 138.
72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摩 蘭 仍 堅 持 他 原 本 的 樂 觀 呢 ? 」 32 學 者 布 雷 斯 特 洛 普 ( Peter
Braestrup)在《大故事》(Big Story)書中分析美國大使館遇襲
之所以如此重要的三個原因:第一是這是「美國」大使館,第二
是它近在眼前,第三是整個過程充滿戲劇性 33。
新年攻勢結束後,新聞界無視於美軍獲得勝利的事實,負
面而悲觀的報導接二連三的出現。二月二日當西貢恢復秩序以
後,警察局長阮玉鸞(Nguyen Ngoc Loan)——他同時也是副
總統阮高祺(Nguyen Cao Ky)的親信——當街親手槍斃了一名
被俘的越共囚犯。處刑瞬間的畫面以及屍體倒斃、血流滿地的
照片被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NBC)
的記者特克諾爾(Howard Tuckner)捕捉下來,並且在夜間新
聞呈現給大眾。同屬一家公司的記者錢斯勒(John Chancellor)
為這個事件下了個標題「西貢街頭的野蠻正義」(Rough justice
on a Saigon Street) 34。
最讓詹森受到打擊的是當時任職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CBS)的新聞界名人克朗凱特
(Walter Cronkite)
,他最初全力支持政府投入戰爭,但是新年攻
勢造成克朗凱特開始懷疑政府是否過度樂觀。他在越南待了一

32
王明雄,《越戰時期大眾傳播媒體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頁 94。
33
陳克誠, 《尼克森總統、媒體與民意-以「越戰越南化」政策為例》 (台北:私立
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 ,頁 105-106。
34
M. B. Young and R. Buzzanco, A companion to the Vietnam War (Malden:
Blackwell Pub, 2002), p. 461.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73

週,回國後把採訪的結果製作成半小時的特別節目。他指出儘管
表面上北越及越共受到人力資源的損失,但是已經成功的打破美
國與盟友在各大城市營造的勝利氛圍,並且讓今後鄉村地區的绥
靖工作更難推展。克朗凱特形容美國軍方的樂觀只是「看到了從
滿天烏雲的外緣透出的一點陽光」,他主張唯今之計只有撤軍或
談和。克朗凱特的轉變立場,象徵著廣大民眾對於詹森政府的戰
爭政策的不滿。無怪乎詹森對此事表示:
「如果失去了克朗凱特,
我就失去了整個國家」 35。
新年攻勢並沒有造成南越各大城市像武元甲所預期的爆發
叛亂風潮 36,但是它粉碎了美國人過度樂觀的幻想;〈波士頓環
球報〉(the Boston Globe)於一九六八年二月針對全國三十九家
大報的社論進行分析,儘管其中支持政府的仍有二十四家,但是
其中有二十家不贊成或者要求縮小戰事的規模 37。吾人由此資料
當可看出美國公眾已經發現要短期內打贏越戰是不可能的,還要
有耗費更多時間、更多犧牲的覺悟,對於普遍重視生命和個人自
由的美國人來說,新年攻勢足以燃起反戰情緒了。
國內不論左派或右派人士都大力抨擊詹森政府,右派人士主
張更大規模投入兵力以求速戰速決,左派人士要求撤回軍隊以避
免更大損失。雖然在新年攻勢之初,民調顯示公眾的同仇敵愾之

35
M. B. Young and R. Buzzanco, A companion to the Vietnam War, p. 462.
36
David Burner,Making Peace With The 60S,許綬南譯, 《60 年代》 (臺北:麥田
出版,1998 年) ,頁 290。
37
張良任,《尼克森政府的越南政策》,頁 13。
74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心有少許的被激發 38 ,但詹森沒有善加利用機會冷卻反對的聲
浪,等到人們厭倦於看到戰場的種種慘況以後,整個局勢便積重
難返。三月三十一日他宣布不接受黨內提名,亦即放棄競選連
任。總體而言詹森上任初期從東京灣事件得到來自民意與國會的
大力支持,任內推動「大社會」等施政計畫更把聲望拉抬到高峰,
即便越戰曠日費時但輿論與媒體大抵上還是認同他的;直到新年
攻勢造成信心危機為止,當總統信用破產之時,就注定他白宮生
涯的結束。
尼克森代表共和黨贏得一九六八年大選,尼克森與新聞界的
關係遠比兩位前任總統更差。兩者間的不睦起自一九六二年,當
時尼克森以國會議員身分競選加州州長失敗,他曾經表示:「你
們(媒體)再也不能把尼克森踢來踢去了,因為這是我的最後一
次記者會。」39新聞界對於這類情緒性發言總是特別敏感,果不
其然一九六八年他角逐總統時又被拿來冷飯重炒。尼克森上任後
對媒體極度的不信任,在一九六八至七二年的四年任期內他只開
過三十一次記者會,是近代美國總統當中最少的。固然吾人不能
純以總統召開記者會之次數,來衡量他與新聞界的關係,但是在
這三十一次記者會裡有十六次其實是電視廣播,再者尼克森不採
用華府記者團這個一般管道來發布新聞,寧可經由自己的私人秘

38
張良通,〈試析越戰「春節攻勢」期間美國國內公共危機——傳媒反戰輿論報導
評述〉,頁 128。
39
陳克誠,《尼克森總統、媒體與民意-以「越戰越南化」政策為例》,頁 130。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75

書把直接把消息傳達給全國一千七百家報社和一千家以上的電
視與廣播電臺,最後才流通到華府記者手上 40。由此可見尼克森
確實和媒體有一定程度的溝通障礙。
就算尼克森的媒體緣再差,他畢竟是總統當選人,美國人民
把加速結束越戰的期望寄託在他身上,所以一九六八年至一九六
九年底,尼克森與公眾輿論還處於蜜月期;然而一九六九年十一
月美萊村慘案的被揭發,象徵著他的好日子結束了。美萊慘案就
規模與影響力而言均不如新年攻勢,但實際的發生日期亦是一九
六八年,因此實有討論之價值。

(二)美萊事件

正當新年攻勢的效應在美國及其南越盟友之間散佈開來
時,美萊村慘案不啻為一個更重大打擊的伏筆。一九六八年三月
十六日上午八時,隸屬美利堅師步兵連 C(Charley)連的官兵,
由二十四歲的威廉卡利(William Calley)中尉帶領著進入蜆港
北面的美萊村(My Lai Village)。這一支部隊甫於新年攻勢中遭
受挫折,所以士氣上頗為低落、緊張。在接下來的四個鐘頭裡卡
利與部分的官兵以藏匿游擊戰士的理由集合所有村民共一百零
九人,最後把他們屠殺殆盡;死者當中全部是婦孺及老人,婦女
與兒童分別遭受輪暴與雞姦,受到槍托與拳腳毆擊以後再被以處
決的方式射殺,事實上美軍把附近可以看到的平民全部殺害了,

40
同上註,頁 131。
76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所以死者共達五百人之多。
美萊村慘案與新年攻勢一樣都發生在詹森的任內。一開始它
並沒有引起媒體的注意。直到一九六九年九月五日,由本寧堡陸
軍基地(Fort Benning)發布的一篇公開新聞,才簡短的提到卡
利中尉已經被隔離接受調查。五角大廈一面蒐集法庭官司的有利
證據,一面準備應付來自全國的質疑聲浪。不過新聞界顯然對美
萊村的遭遇沒有興趣,大家都口徑一致的引用相同的報導。一九
六九年底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赫許(Seymour M. Hersh)才整理
所有官方的、非官方的,以及他自己進行的調查成果並披露出
來,赫許的報導在翌年獲得普立茲獎 41。正如前述,美國公眾已
經習慣大量的透過傳媒接收越戰戰場的實況,但這是第一次看
到、聽到自己國家的軍隊像納粹一般的屠殺平民。
卡利的審判過程又是另外一場新聞自由與國家政策的對
抗,〈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的報導指出:「最近一個月,沒有一天不是有關聲名狼藉的美萊
村平民慘劇的。直到上星期,控訴卡利中尉謀殺一百零九名平民
的軍事法庭很明顯的代表了一個戲劇性的例子——公正審判與
人民知的權力發生了衝突,特別是此案件直接牽涉到美國的國家
政策。‥‥‥(陸軍律師團)要求法庭暫時禁止國內報紙、電視、

41
關於新聞媒體對美萊慘案的調查與報導進程,請參閱 Seymour M Hersh, My Lay
4: a report on the massacre and its aftermat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p.
128-143.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77

新聞雜誌及新聞社刊登任何進一步有關美萊村的事情。陸軍律師
表示卡利的生命處在危險之中,他們甚至指責新聞界在集體審查
謀殺案。」42軍方的提議後來遭到法院的拒絕,新聞媒體持續對
美萊慘案追蹤報導——例如訪問當時其他在村內的 C 連官兵參
與屠殺的經過。
真正把美萊慘案的附加價值發揮到最大的,並非傳媒而是反
戰團體,事件主角卡利被認為是一個奉命行事的美國大兵,他受
反戰團體邀請演講一場的費用可達兩百美金之譜 43。國會裡多數
的議員都對他寄予同情,一九七一年軍事法庭判處卡利終身監禁
以後,反對聲浪更大,四月二十四日有二十萬人進行反戰示威遊
行,其中許多參加者帶著卡利的面具表示願與他同罪 44;蓋洛普
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一的民眾要求立即赦免卡利,百分之七十
八的人反對法院判他有罪 45。尼克森也在自己的回憶錄裡提到共
有五千多封電報湧入白宮,其中支持赦免的人數是反對者的一百
倍,國會議員群情憤慨,要求總統進行司法干預。
在戰場上像美萊慘案這類的事件絕對不只一次,但因為它被
揭發的時間點實在過於敏感,加上軍方試圖掩蓋真相的態度引發
不少反感。此時的媒體幾乎已經完全不支持政府繼續作戰,由於

42
王明雄,《越戰時期大眾傳播媒體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頁 132。
43
Jason Berry, “My Lai Massacre was an American tragedy” ,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Vol.17, No.31, Feb, 1995), p. 11.
44
圖見 http://faculty.virginia.edu/phantom/zpputon.html
45
http://www.law.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mylai/SurveyResults.html
78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美萊慘案的發生充分的顯示出越南是一個多麼糟糕的環境,以至
於美軍官兵會有如此狂躁失控的行為 46。新年攻勢時軍方對戰局
的樂觀態度已經被批評過一次,三年後公眾更是沒有理由允許尼
克森政府持續讓越戰打下去。
美萊村慘案使尼克森陷入和詹森一樣人人喊打的窘境裡,甚
至情況或許還糟的多,因為反戰勢力經過五年的發展,到一九七
○年已經成為一股沛然莫能禦之的力量。工人階級、大學生、宗
教人士、退役將領等來自不同階級背景的人此時團結一致要求政
府立刻結束戰爭。由於尼克森對待媒體的不合作與冷落態度,造
成他對於越戰的每一句發言或推行的每一項政策,都成為新聞媒
體的焦點,吾人可視之為自越戰開始以來長期支持政府,卻被蒙
在鼓裡的新聞界所發動的反撲。傳媒在各大議題方面對尼克森窮
追猛打,包括美萊慘案的渲染、批評「越戰越南化」政策等,更
嚴重的還有一九七一年的「五角大廈文件外洩案」。受到這樣的
待遇尼克森自然對媒體不滿至極,直到日後還是可以在其著作當
中看到他的怨言「記者們往往認為美國和南越軍方的報導都是謊
言,可是也就是這些記者卻在毫無異議的報導北越製造的謊言。
當美軍在美萊屠殺村民這一個個別事件被公諸於世後,引起一片
抗議與喧嘩。可是共產黨在順化大屠殺殺害的平民是美萊事件的
二十五倍,卻被寬容的把這個罪行歸咎於『戰爭的無情傳統』而

46
席代岳譯,《鏖鬥的年代》,頁 363。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79

非越共的殘忍獸性。」47尼克森所言或許接近事實,但是他無法
藉由限制新聞的方式來約束媒體,自然也不可能扭轉民意對他的
評價。

四、結論

為何新聞界對越戰報導的態度在一九六八年前後有如此大
的轉變?是結論部分要探討的主題。不論是新年攻勢或者美萊村
慘案,這些單一事件的新聞價值都不足以造成很大的負面傷害,
但它們可以是一個觸煤或導火線;真正問題的癥結一為美國政府
與媒體對越戰的認知失當,二是政府、媒體與公眾之間的相互矛
盾與誤解。
二戰結束至越戰前夕,新聞界信任美國政府,二戰期間全國
團結一致的愛國精神延續到冷戰時期,一九五○年代新聞界幫助
政府使人民更進一步了解越南,並且試圖去幫助這個國家,中國
大陸的赤化與韓戰爆發也讓傳播界人士認為中南半島的戰爭是
一場民主與共產的正義之戰。這段時間當中縱然也有像一九六三
年古巴飛彈危機的緊張狀況,但是政府與傳媒的關係並未因此動
搖,布雷斯特洛普的看法是這類危機事件發生前都有預兆,地區
範圍界定清楚,交戰(或對峙)雙方也對彼此有深刻的認識,屬

47
王紹仁等譯,《不再有越戰》
,頁 17。
80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於傳統式的戰爭而且距離新聞記者非常遙遠 48。
然而越戰在很多方面都顛覆這樣的傳統概念,美國認為憑藉
強大的軍力與優勢的火力,必能迫使北越談和,但是對胡志明與
他的軍隊來說,與美軍的較量只不過是長久以來爭取民族獨立的
漫漫長路的一部分,
「你們的任務要戰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
49
自始至終北越領導人都堅信對手會先厭倦這場戰爭,而他們要
做的就是堅忍不拔的支持下去。
胡志明的等待並沒有太久,美國扶植的吳廷琰政權自一九六
○年代以後就暴露出專制腐敗的一面,越來越不符合美方理想中
的反共政權的形象。例如本文述及的佛教徒自焚案,讓新聞界與
公眾不禁開始懷疑:美國是不是真的一定要支持這個高壓殘酷的
政權,才能打敗北越共產黨?不過截至吳廷琰與甘迺迪先後殞命
為止,美國政府的「媒體緣」還維持的不錯,一方面因為甘迺迪
與新聞界的良好關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戰事尚未擴大,媒體自
然比較不會去計較官方說法的可信度。
東京灣事件把媒體、政府與公眾串聯在同一陣線上,有誰還
會記得詹森在競選時的溫和言論呢?於是他照自己所想要的方
式擴大戰爭,這段時間越戰仍舊沒有實施新聞管制,可惜大家對
整個戰爭的了解並沒有隨著駐越記者的增加而增加。這是受到一
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實際上增加的人員多半不是純記者而是

48
Peter Braestrup, Big Story, p. 705.
49
席代岳譯,《鏖鬥的年代》,頁 237。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81

攝影師等工作人員,還有絕大多數的記者也不通越南語,無法從
當地民眾獲得新聞,只能依賴政府與軍方的發表;這表示他們毫
無疑問的不可能得到任何負面或悲觀的資訊,更何況軍方也正在
一廂情願的認為可以在三、四年內得到勝利。是故新聞界忽略「派
軍投入越戰」這件事的重要性,也不去設想一旦戰事無限制的延
長會有何種變局,又因為公眾對於戰爭的了解來自於媒體,遂形
成政府、媒體、公眾都對越戰認知失當的現象。在正常民主國家
當中媒體代表人民監督政府,政府透過媒體與人民互相連繫,但
當三者都被過度樂觀的事象所支配時,只要發生一個預料之外的
變數,互信的紐帶關係就可能應聲而斷。
詹森在新年攻勢前幾個月還在進行「進步宣傳運動」,這表
示他還能有效掌握媒體。等到西貢與美國大使館遇襲以後,全國
都彷彿挨了一記悶棍,在此情況下政府必定首當其衝——公眾不
見得會責怪媒體的不實報導,媒體更會感覺長久以來真相都被政
府所矇蔽;這樣一來吾人就不難理解為何負面報導開始受到關
注,因為媒體與公眾都不約而同開始找尋「真相」,被政府所欺
騙的感覺又導致他們對官方說法相反答案的期待,這不代表新聞
界不再忠於國家,而是信任危機造成的產物。
麥納瑪拉在回憶錄中的書末檢討過越戰的得失,提到戰爭逐
步展開以後因為「一些事前未能預料的發展」,迫使美國偏離原
來的計畫後,政府沒有能夠繼續爭取到民眾的支持,因為決策官
82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員「自己也未能全盤解釋到底在越南發生什麼事」50一語道破政
府對越戰認知失當與資訊缺乏的現實,就連國防部長都是一頭霧
水。同時也提供另一個思考方向——如果越戰一開始就嚴格執行
新聞管制,之後的發展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新聞管制可以保障軍隊在作戰上的隱密性,避免敵人透過媒
體報導來得知作戰計畫,以確保官兵的生命安全,不過這樣一來
越戰的勝敗關鍵就幾乎完全取決於美軍是否能在計畫的時間表
內擊敗北越;反之如果戰爭時間延長,就算沒有發生像新年攻勢
一樣撼動人心的事件,負面的報導還是會慢慢地被帶到社會大眾
的眼前,除非決策者能夠省思其作戰方針是否有誤,否則新聞管
制終究是治標而不治本的辦法。

50
汪仲、李芬芳譯,《麥納瑪拉越戰回顧:決策與教訓》
,頁 390。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83

參考書目

專書

Braestrup, P., Big story: how the American press and television
reported and interpreted the crisis of Tet 1968 in Vietnam and
Washington. New York: Anchor Press, 1978.
Hersh, S. M., My Lay 4: a report on the massacre and its aftermath.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Spector, R. H., After Tet : the bloodiest year in Vietna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Whiteclay, J. and Piehler, G. K.,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military history: documents and essay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9.
Young, M. B. and Buzzanco, R., A companion to the Vietnam War.
Malden: Blackwell Pub, 2002.
Taylor, M. D.,Swords and Plowshares,鈕先鍾譯,《劍與犁:泰
勒將軍回憶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2 年。
Westmoreland, W. C., Report on the the war in Vietnam,劉宏謀
譯,
《魏摩蘭將軍越戰報告書》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973 年。
張良任,
《尼克森政府的越南政策》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84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年。
袁文靖,《越南戰爭史》,台北:國際現勢周刊社,1977 年。
Westmoreland, W. C.,A Soldier Reports,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
《魏摩蘭回憶錄》,台北:黎明文化,1980 年。
Burner, D., Making Peace With The 60S, 許綬南譯,《60 年代》,
臺北:麥田出版,1998 年。
《不再有越戰》
Nixon, R.著,王紹仁等譯,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
社,1999 年。
Mason, J. W., The Cold War 1945-1991,何宏儒譯,
《冷戰》
,臺北:
麥田出版,2001 年。
Schulzinger, R. D., A Time for War﹕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1941-1975,席代岳譯《鏖鬥的年代》
,台北:麥田出版,2001
年。
宋長琨主編,
《20 世紀軍政巨人百傳:年輕總統——肯尼迪傳》,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 年。
張巨岩,
《權力的聲音——美國的媒體與戰爭》
,北京:三聯書店,
2004 年。
林達,《總統是靠不住的》,台北:時報文化,2004 年。

期刊論文

McNamara, R. S., In Retrospect :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麥納瑪拉越戰回顧:決策與教
Vietnam,汪仲、李芬芳譯,
越戰期間新年攻勢與美萊事件對美國新聞媒體報導之影響 85

訓》,台北:智庫文化,2004 年。
Jason Berry, “My Lai Massacre was an American tragedy”,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Vol.17, No.31(Feb, 1995), pp.
11-12.
胡守衡,
《甘迺迪總統新聞界關係之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68 年。
魏良才,
〈甘迺迪政府與一九六三年越南流血政變〉
,《歐美研究》
第 27 卷第 4 期,頁 53-84 。
魏摩蘭著,〈Vietnam in Perspective〉,《軍事譯粹》,(1979 年第
27 卷第 10 期)。
王明雄,《越戰時期大眾傳播媒體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台
北: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年。
陳克誠,《尼克森總統、媒體與民意——以「越戰越南化」政策
為例》
,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
時殷弘,〈逐漸升級戰略及其失敗——論 1965 至 1968 年美國對
北越的轟炸〉
,《美國研究》
,1993 年夏季號第 2 期,頁 42-49。
陳玉芝,《美國用兵索馬利亞(1992-1994 年):媒體與民意之研
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張良通,〈試析越戰「春節攻勢」期間美國國內公共危機——傳
媒反戰輿論報導評述〉,《軍事歷史研究》,2003 年第 4 期,
頁 124-129。
86 洪俊豪○○○○○○○○○○○○○○○○○○○○○史學研究第十九期

張守參、傅鶴風,〈論越戰及尼克森主義出籠的動因〉,《臨沂師
範學院學報》,2003 年第 25 卷第 5 期,頁 102-10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