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Taiwan’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under Trump’s Administration

李黎明(Lee, Li-Ming)
臺 灣戰略研究學會執行研究顧問
臺 北 市 立 大學/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

川普的當選,標記了 2017 年全球變局的開始,值此世界面臨嚴肅議題


的關鍵時刻,吾人必須拋棄情感與價值觀點,宜從客觀事實與理性判斷,作
出歷史轉折性的思考,在新情勢下思考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
本文從全球變局,提出不變不能應萬變;從因應變局的方法,提出主體性
的「虎變」;從對「後真相政治」的警惕,提出以全民安全為目標;繼之,從
臺灣的大國間戰略,提出臺美「中」三角戰略;從臺灣的國土安全,提出防禦
性與進攻性兼顧。諸此,以做為全球變局下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指導原則。

關鍵詞:國家安全戰略、虎變、後真相政治、三角戰略

47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壹、前言

本文就 2017 年全球新情勢下臺灣的國家安全,從政治、軍事兩項高


階政治層面,提出國家安全戰略的指導原則,但亦僅為原則性的構想。
在後冷戰時期,國際關係結構趨於和解氛圍的惰性,誤導人們認為戰
爭不可能發生。政治菁英與普羅大眾,耽於自由主義的全球趨勢,其思維
與 言 行 或 已 進 入「 後 真 相 政 治 」 之 快 速 飛 躍 時 代。 此 種 超 時 代 動 變 之 發
展,不無可能引發傳統力量的反撲,或經由戰爭以重組失序。

貳、全球變局:不變不能應萬變

2017 年,川普(Donald Trump)的言論及其當選美國第 45 位總統,


咸認為重大全球變局。美國學界有人認為,美國作為全球力量軸線的中心
地位已經下降,可能已經難以修復,像英國一樣,他們的無敵帝國統治時
1
代行將結束。 此種全球變局的新情勢,已然在諸多國家產生影響與變化
之中。
全球變局現象,被國際關係週期理論認為是大國興衰的徵兆,隱含了
國 際 權 力 結 構 之 重 大 轉 變。 數 十 年 以 來 的 學 術 預 言, 竟 然 與 現 況 驚 人 雷
同,吾人不希望戰爭,但不能不為此思考可能的變局以自保,而斷非「以
不變應萬變」之觀望。
就 國 際 關 係 4 種 週 期 理 論 的 比 較 分 析, 並 且 假 設 他 們 的 週 期 推 論
無 誤, 所 有 關 於 國 際 政 治 變 遷 的 論 述, 除 了 Pollins and Schweller, 包
括 Kondratieff、Modelski、Goldstein 3 者 重 疊 的 部 分, 乃 為 2025 年 至
2030 年 之 區 間。 易 言 之,3 者 均 認 為 在 此 一 時 間 爆 發 戰 爭 或 重 大 變 革 的
可能性極大。至於 Pollins and Schweller 反而認為在 2014 年至 2034 年之

1
Liepollo Lebohang Pheko,“Donald Trump And The Second Coming,”(December 22, 2016),
visited date: December 30, 2016,《Eurasia Review》, http://www.eurasiareview.com/22122016-
donald-trump-and-the-second-coming-oped/?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email&utm_
campaign=Feed%3A+eurasiareview%2FVsnE+%28Eurasia+Review%29.

48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間,美國處於「內向性」週期,為淡出世界的階段。但是本文認為,「美
國淡出世界」是否一定能確保世界其他地區的安定?如果答案為否定的,
2
則 4 種觀點即完全一致。 其結論即為:2025 至 2030 年之間,大國競逐
而導致戰爭或全球權力重大轉移之機率極大(如圖 1)。

圖 1 週期理論預測圖

資料來源:

一、 Liepollo Lebohang Pheko,“Donald Trump And The Second Coming,”(December 22,


2016), visited date: December 30, 2016,《Eurasia Review》, http://www.eurasiareview.
com/22122016-donald-trump-and-the-second-coming-oped/?utm_source=feedburner&utm_
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eurasiareview%2FVsnE+%28Eurasia+Revi
ew%29.

二、作者自製。

說明: 雙箭頭,代表「國際戰爭」可能爆發的時間區間。

    單箭頭,代表西曆時間序列。

長期以來,中國大陸的擴張行動,導致美國的亞洲友邦對區域情勢感
到憂心,並認為美國當今對中國大陸與北韓的戰略搖擺不定,各國希望與

2
翁明賢、李黎明,「美國未來霸權地位演變趨勢之分析:週期理論觀點」,發表於中興大學第
四屆全球戰略與臺海安全學術研討會(臺中:中興大學,2006 年 11 月 3 日),頁 18-30。

49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美國合作發展新策略,維繫區域安全與經濟榮景。有人認為,向北京釋出
美國外交政策未來將有變化的強烈訊息的時刻,應該是時候了。「川蔡通
話」,雖讓人驚訝,但不是任意之舉,雙方互動開啟了美國與主要盟邦關
3
係的新路徑。
川 普 的 國 家 利 益 觀, 可 以 從 美 國 傳 統 基 金 會 最 近 所 指 出 的: 我 們 需
要 增 強 保 守 的 觀 念(conservative ideas) 及 原 則; 堅 定 支 持 美 國 的 經 濟
4
機會、財政責任、有限政府以及個人自由的原則。 川普戰略構想,打破
了美國自威爾遜主義(Wilsonianism)以來所延續的傳統外交政策。川普
觀 點 的 獨 特 性 相 當 符 合 傑 克 遜 傳 統(Jacksonian tradition): 在 政 治 與 外
交 上 主 張 強 大 的 軍 事 能 力、 自 主 行 動 的 宣 稱, 以 及 冷 漠 而 明 顯 突 出 的 務
5
實行為。 《華盛頓郵報》則指川普採取的是疑似尼克森的「狂人策略」
6
(Madman Theory)。
川普自競選期間以來,在政治、軍事方面多次提出:「川蔡通話」的
正當性、質疑「一中原則」、主張日韓應分攤更多軍費、不反對他們直接
發展核武、隱含「聯俄制中」構想,這嚴重背離「亞洲再平衡」的歐巴馬

3
Pete Hoekstra, ”Trump’s right on China,”(December 28,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4, 2017,
《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http://www.jsonline.com/story/opinion/contributors/2016/12/28/
hoekstra-trumps-right-china/95935910/
4
David Perdue,“The Enormous Opportunity of Trump's Presidency,”(December 29,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4, 2017,《The Heritage Foundation》,http://dailysignal.com/2016/12/29/
the-enormous-opportunity-of-trumps-presidency/?utm_source=TDS_Email&utm_
medium=email&utm_campaign=MorningBell&mkt_tok=eyJpIjoiWmpKbU9HRXlOVGhoTURB
MiIsInQiOiJrT3VhTVhpeHJOOGhhMHFzVFwvRWppTUx5Qjkra3dSNlhJNk54ck1BemdONHR
wYlpKTVdZNThhSzQ1RXd1d3dkdVZKN3V1MkNVYmVvVWkrRVNQR0FmeWJ2ZDZQQ1Zv
Y01QNU1iWTk5K04zaVpYSEhzVHY2U2ZjcUxOSmI0WWpmREQifQ%3D%3D.
5
Kartik Bommakanti, ”Trump, US Defense Posture And America Military Role In World,”
(December 29,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4, 2017,《Eurasia Review》, http://www.
eurasiareview.com/29122016-trump-us-defense-posture-and-america-military-role-in-world-
analysis/?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eurasiarevie
w%2FVsnE+%28Eurasia+Review%29.
6
James Hohmann,“The Daily 202: Donald Trump embraces the risky‘Madman Theory’on
foreign policy, ” The Washington Post(Washington, D.C.), December 20,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4, 2017,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powerpost/paloma/daily-202/2016/12/20/
daily-202-donald-trump-embraces-the-risky-madman-theory-on-foreign-policy/58583391e9b69b3
6fcfeaf47/?utm_term=.729cd4da645d.

50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主義。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反戰的美國孤立主義者高喊:「美國優先」,川
7
普也用了這個口號。
軍 事 戰 略 上 更 驚 人 的 轉 變 是, 川 普 背 離 美 國 長 期 以 來 的「 理 性 威
8
懾 政 策 」。 去(2016) 年 12 月 23 日, 除 了 推 文 之 外, 川 普 並 告 訴
《MSNBC》電視頻道主持人 Mika Brzezinski,他主張發展核武,鼓勵核
9
軍備競賽。 川普決定擴大美國核武庫,這將是美國五十多年來一直奉行
10
的削減核武器政策的重大轉變。
川普在軍事戰略方面的重大轉變,使學者批評他沒有 1 個可以形成連
貫戰略的一致世界觀,從而,其以不可預測性的外衣掩飾他的外交政策意
11
圖。 美國國防部前部長潘尼塔(Leon Panetta)指出,總統和國會不能
12
共商問題,且將影響美國的外交事務和國家安全問題。 此種重大轉變,
無疑將迅速影響世界及亞洲主要國家的軍事思維與戰略調整,帶來全球政
治與國防戰略的幡然改圖。

7
Javier C. Hernández, ”China Deploys Aircraft Carrier to Disputed South China Sea,”The
New York Times(New York), December 27,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4, 2017, http://www.
nytimes.com/2016/12/27/world/asia/south-china-sea-trump.html?_ga=1.236802695.767924296.14
80129613&_r=0.
8
Melissa Fares and Timothy Gardner,” “Trump tweets about nuclear weapons, raising questions
and fears,”Reuters(London), December 23,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 http://www.
reuters.com/article/usa-trump-nuclear-idUSL1N1EH1J5.
9
Vappala Balachandran,“US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And Nuclear Restraint, ”(December
27,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Eurasia Review》, http://www.eurasiareview.
com/27122016-us-president-elect-donald-trump-and-nuclear-restraint-analysis/?utm_
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eurasiareview%2FVsnE+%2
8Eurasia+Review%29.
10
Steven Pifer, ”The Donald and nukes, again,”(December 22,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order-from-
chaos/2016/12/22/the-donald-and-nukes-again/?utm_campaign=Brookings+Brief&utm_
source=hs_email&utm_medium=email&utm_content=39722057.
11
Harry Sa,“The Trump Doctrine Thus Far: Neither Rhyme Nor Reason, ”(January 5, 2017),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Eurasia Review》, http://www.eurasiareview.com/05012017-the-
trump-doctrine-thus-far-neither-rhyme-nor-reason-analysis/.
12
“Global Security Forum 2016: Welcoming Remarks and Plenary I - Navigating 21st Century
Security Challenges,”(December 1,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ttps://csis-prod.s3.amazonaws.com/s3fs-public/event/1201%20
Global%20Security%20Forum%202016%20%28Welcoming%20Remarks%20and%20
Plenary%20I%29.pdf.

51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對於俄羅斯而言,普丁 (Vladimir Putin) 試圖在前蘇聯的地盤上重建


俄羅斯帝國,在東歐中部和中亞地區炫耀實力,建立霸權。俄國與中國大
陸合作,也是因為俄國人認為,就削弱美國在世界上的力量而言,俄國與
中國大陸有著共同利益。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政策顧問蘭
澤 斯 基(Lenczowski) 認 為, 普 丁 希 望 儘 量 瓦 解 美 國 的 力 量, 他 很 樂 意
看到北約解體。然而,美、俄兩國亦將理解,在中國大陸持續發展的情勢
13
下,遏制中國大陸將符合美、俄的共同利益。 莫斯科當然希望減少與美
國的緊張局勢,但是,普丁所希望的是建立 1 個多極秩序,基於華盛頓同
意建立的 1 個由美俄「中」大國主導的新的多極世界秩序,而非後冷戰時
14
代基於自由主義主導的國際制度。 然而,川普對普丁屢次且肯定的善意
展現,無疑提供了美、俄、「中」三角戰略靈活變化的多種可能性。
中國大陸對於川普變局的反應,習近平意有所指地說:「在維護國家
核心利益上敢於針鋒相對,……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拿原則做交易,不
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並突出的展現以戰機
與潛艇在臺灣海峽遊弋外,以及「遼寧號」航母戰鬥群首次穿越第一島鏈
15
進 入 西 太 平 洋, 警 示 中 國 大 陸 海 軍 有 能 力 與 美 軍 及 其 盟 友 抗 衡。 大陸
外 長 王 毅 稱, 維 持 美「 中 」 穩 定 關 係 的 唯 一 途 徑 是 尊 重 對 方 的「 核 心 利
益」,中國大陸將努力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但也警告說,中國大陸關於臺
灣的立場是不可談判的,臺灣事務為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任何可能
16
推動臺灣「獨立」的行動都會遭到中國大陸武力阻擋。
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大陸軍方的行動,是在對川普激烈批評中國大陸
13
「川普將聯俄制共?專家解析新三國」 (2016 年 12 月 30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瀏覽, 《NTDTV
新唐人電視臺》 ,http://ca.ntdtv.com/xtr/b5/2016/12/30/a1304437.html)
(John Lenczowski.
14
Jeffrey Mankoff,“Rapprochement on Russia's Terms: Why It Won't Work for the United
States, ”(January 4, 2017), visited date: January 7, 2017,《Foreign Affairs》, https://www.
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2017-01-04/rapprochement-russias-terms.
15
林和立,「川普對付中共的撒手鐧」(2017 年 01 月 04 日),2017 年 01 月 5 日瀏覽,《蘋果日
報》,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4/19885702.
16
Gerry Shih,“China Says It Will Cooperate With Trump but Warns on Taiwan,”(December
22,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9, 2017,《abcNEWS》, http://abcnews.go.com/International/
wireStory/china-cooperate-trump-warns-taiwan-44341223.

52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的舉動提出挑戰。北京部署航母的決定,可能會讓美、「中」之間日益緊
17
張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川普的變局,完全扭轉了全球大國以及亞太國家間的戰略調整,未來
政治與軍事聯盟的新架構,以及軍事力量的展現,將成為另一驚人的世局
變化。臺灣即使是一個小國,然而卻有可能成為川普「反中」聯盟急於延
攬的 1 國。臺灣究竟應該選擇加入美、日一方?或者應有其自身主體的戰
略考量而不受操控?若一旦選擇錯誤,則極可能陷入遭受擺布,甚至被捲
入戰爭之危險?

參、因應變局的方法:隨風「豹變」?自主「虎變」?

各國刻正忙於思考對川普變局的因應之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君
子 豹 變 」 一 時 成 為 媒 體 熱 點。「 豹 變 」 具 有 隨 風 轉 向 的 意 義,「 虎 變 」 則
為本體創造的意義。臺灣究竟應該選擇「豹變」,抑或「虎變」的因應方
法?
在新情勢下,日本因應此種變局的表現極為敏感與積極。安倍不顧慣
例旋風式飛赴紐約會見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送上 50 萬日圓的鍍金高爾夫
球桿。在全球懷疑川普之際,安倍率先馳援並稱「川普是值得信賴的領導
18
人」。
媒 體 對 於「 君 子 豹 變 」 一 詞 有 兩 種 不 同 陳 述: 一 曰, 安 倍 期 待 川 普
追隨歐巴馬的 TPP 政策,作出「豹變」。一曰,安倍解釋其自貶身價破格
趨見尚未上任的川普,且饋以昂貴的禮物,這「並非為保身而是豹變」。
事實上,「君子豹變」一詞是參議員佐藤正久在議會質詢安倍所提出。佐
藤稱:「國外有云,愚者不會改變,但智者是會改變的。這就像是君子豹
變的意思。例如……領導者是會改變策略的,像是鳩山由紀夫。」他詢問

17
Javier C. Hernández, ”China Deploys Aircraft Carrier to Disputed South China Sea”.
18
「安倍晤特朗普的君子豹變」(2016 年 12 月 4 日),2017 年 01 月 5 日瀏覽,《亞洲週刊》,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id=1479959467299&docissue=2016-48.

53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安倍對此的看法,安倍答稱:「為了國家與民眾,可以捨棄面子,作出改
19
變。這是我們作為領導人應有的姿態」。 無論哪一種報導,這一種追隨
大國的行動取向,被形容為「君子豹變」。
「君子豹變」,係出自《易經》第 49〈革卦〉,闡述一個事象發展的
初始至終結,這也表明了事件發展的時機、地位以及自身能力諸條件。在
「革」卦中,最佳的變革就是「大人虎變」,例如湯武革命,是一個審時
度勢,符合自身條件的變革。至於「豹變」,則是「大人虎變」之後,臣
下追隨而畢竟其功,例如伊尹、太公。凡不遵從這個態勢的,行有別往,
則屬梗化頑民,自然破敗。
顯然,安倍期待川普能夠追隨歐巴馬的「虎變」決策,作出順應趨勢
的「 豹 變 」; 或 者, 安 倍 視 川 普 為「 大 人 」, 日 本 焉 有 不 順 應 而 作 出「 豹
變」之理?從國情論之,日本的確只能選擇「親美抗中」為合理出路,甚
至可能以美國為後盾,在亞洲扮演「抗中聯盟」的主導者。即若有朝 1 日
美國放棄日本,日本亦已具備自保的國防武力,至少不是被中共列為造成
或必須立即處理的威脅,從而日本能續保國家人民之生存安全。
相 對 而 言, 臺 灣 就 沒 有 十 足 的 條 件 追 隨 大 國 而 不 被 妄 棄。 曾 任 美 國
在 臺 協 會 理 事 主 席, 現 任 布 魯 金 斯 學 會 東 北 亞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的 卜 睿 哲
(Richard C. Bush) 曾 向 川 普 呼 籲: 臺 灣 不 是 一 個 交 易 貨 品(tradeable
20
good)、議價籌碼(bargaining chip),這樣做是不道德的。 這使臺灣不
得不警惕,如何不致於成為棋子而無力自保之可能境地,如何在失去美國
甚至日本的協助之時,仍然可以確保國家安全之目標。
臺灣的選擇,只有「虎變」,這不是傳統以來的依附大國,而係主體
意義的創新變革。「虎變」是主體性的、是一個審時度勢、符合自身環境
19
此段引文,引自筆者一位學生王涵譯自日文,王涵碩士曾經為赴日交換學生。日文原文請參
酌 http://online.sangiin.go.jp/kaigirok/daily/select0208/main.html.
20
Richard C. Bush,“An open letter to Donald Trump on the One-China policy,”(December 13,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7, 2017,《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https://www.brookings.edu/
blog/order-from-chaos/2016/12/13/an-open-letter-to-donald-trump-on-the-one-china-policy/?utm_
campaign=Center+for+Northeast+Asian+Policy+Studies&utm_source=hs_email&utm_
medium=email&utm_content=39638380.

54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條件的變革。所謂條件具備,並非坐等機會,必須順應情勢、開創條件、
積極造勢。縱然是處於重大挑戰之下,也將能夠扭轉逆勢,創造有利自身
的時機、地位以及能力。臺灣的「虎變」,是主體性的,而非依附大國,
「虎變」將是臺灣唯一的選擇。

肆、避免「後真相政治」:以全民安全為標的

安全的主體,究竟是甚麼?是「政府」抑或「人民」?依據民主政治
與制度的理論,《社會契約論》所揭示的國家目的,在於保障人民的基本
自由,延伸而言,包括了人民的生命於生存安全。無疑,在自由民主的國
家,人民自然為國家安全的主體。
然而,國家政策與戰略之制訂,究竟是政府或菁英的意旨,抑或人民的
期待?縱使經由公民投票所呈現的結果,實際上是否真理、真實或真相?
2016 年興起的「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術語,揭示了政
治自由主義高度發展的真相失真,隱含了當前全球政治的隱憂。臺灣如何
再創奇蹟,避免國家社會的沈淪。這應從反思國家安全的主體是誰?政治
菁英如何獲得適當的警惕來著眼。
「後真相政治」是一種政治文化,亦是當今國際出現的一種新趨勢。該
詞首次出現在塞爾維亞裔劇作家史蒂夫 • 特西奇(Steve Tesich)於 1992 年
發表在《國家》雜誌的文章,在 2016 年英國脫歐(Brexit)公投事件,以
及同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尤其是後者,使這一概念成為流行。所謂「後真
相」,是指忽視真相、不顧事實的委婉說法。「後真相政治」是「事實勝於雄
辯」的相反,即是「雄辯勝於事實」,意見重於事實,立場決定是非,人們
把情感和感覺放在首位,證據、事實和真相淪為次要,政治人物說謊不再是
21
為了瞞騙,而是鞏固目標群眾的偏見,換取共鳴與支持。
21
「選民偏聽『後真相政治』盛行 重感覺不求真 衝擊民主制度」(2016 年 9 月 13 日),2017 年
1 月 7 日 瀏 覽,《 明 報 新 聞 網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913/
s00014/1473702795557.;曾鈺成,「同營護短」 (2016 年 12 月 17 日),2017 年 1 月 7 日瀏覽,
《AM730》,http://archive.am730.com.hk/column-333314.

55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為什麼「後真相政治」時代可能會存在一段時間?權威性的《牛津詞
典 》(Oxford Dictionaries) 指 出, 由 於 這 個 詞 的 使 用 沒 有 顯 示 任 何 減 速
的 跡 象, 如 果「 後 真 相 」 成 為 我 們 時 代 的 定 義 詞 之 一, 我 們 不 會 感 到 驚
22
訝。 這個現象,主要源自於人們對政府,企業,媒體及非政府組織的信
23
任度降到最低。 例如,對於英國脫歐的全民投票,英國每週花費 3.5 億
英鎊,但卻不提回收的金額。又如,川普的所有聲稱,實際上約 70%被
歸類為假的(false)。許多人普遍感覺到,我們已經進入「後真相政治」
24
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中,所有關於真理的要求,都是相對於他們的特定
人。在個人的具體內容之外,沒有任何立場來建立普遍真理。Manski 指
出, 川 普 的 誇 張 的 不 誠 實 的 斷 言, 使 政 治 遠 離 真 理, 而 更 接 近 想 像 的 境
界。未來的新總統,似乎不能或不願意將事實與虛構區分開來,在「後真
25
相」的世界中進行的分析,其預測與估計明顯是虛假的。
就臺灣的國防軍事戰略而言,主流的官員或學者論點,包括國防戰略
計畫文件,從不願承認劣勢的事實,仍然編織著夢幻般的戰略神話。國防
部前副部長林中斌教授最近指出:「……對臺灣而言抵擋非常困難,臺灣
26
自己也承認,只是 48 小時或 72 小時時間的不同。」
臺灣國家安全背景條件的真相是甚麼?其一,臺灣面對中國大陸軍、
經實力的相對強大,自 2000 年起已毋庸置疑,正面對抗已失其勝算的合

22
Andrew Calcutt,“The Truth About Post-Truth Politics, ” Newsweek(New York), Novernber
21,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 http://europe.newsweek.com/truth-post-truth-politics-
donald-trump-liberals-tony-blair-523198?rm=eu.
23
Daniel W. Drezner,“Why the post-truth political era might be around for a while, ” The
Washington Post(Washington, D.C.), June 16,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7, 2017, https://
www.washingtonpost.com/posteverything/wp/2016/06/16/why-the-post-truth-political-era-might-
be-around-for-a-while/?utm_term=.8eaf611b65fb.
24
William Davies, ”The Age of Post-Truth Politics,”The New York Times(New York), AUG.
24,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 http://www.nytimes.com/2016/08/24/opinion/campaign-
stops/the-age-of-post-truth-politics.html?_r=0.
25
Charles Manski, ”Policy Analysis In A Post-Truth World,” (December 24, 2016), visited date:
January 5, 2017,《VOX》, http://voxeu.org/article/policy-analysis-post-truth-world.
26
「若陸武力犯臺 林中斌:超軍事手段不見血,臺撐不過 3 天」(2017 年 1 月 17 日),2017 年
1 月 17 日瀏覽,《三立新聞網》,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17043.

56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理性。其二,從歷史經驗觀察,外國勢力從未能夠給予足夠保證,尤其基
於該國利益變化與中共逐漸壯大之客觀事實。
相對劣勢,並非已到絕望之地。反觀 1930 年代,處於極度弱勢下的
毛澤東對戰略的判斷與指導:「紅軍的弱小」、「處在這樣強大的敵人的面
前。 …… 使 紅 軍 的 作 戰 不 能 不 和 一 般 戰 爭 …… 不 同 」、「 中 國 是 一 個 大 國
……不愁沒有迴旋的餘地」、「紅軍的不可能很快發展和不可能很快戰勝其
敵人,即是規定了戰爭的持久」、「……反對固定的作戰線和陣地戰……反
27
對擊潰戰……反對單純軍事觀點……」。 毛澤東一度被中共中央批判為
「逃跑主義」,然而他對軍事劣勢的承認,以及在軍事上採取非正規的避
戰戰略,最終擊潰絕對優勢的政府軍,在 1949 年獲得驗證。另一方面,
美、日等國在與中華民國的歷史關係中,幾度逆轉,罔顧道義,史實歷歷
在目。諸此,是否可以作為一種歷史證據,使臺灣認清其劣勢之真相,從
而改弦更張尋求正確有效的生存戰略?
臺灣的政治菁英,必須避免陷入「後真相」時代的神話,應該面對與
承認軍事劣勢之真相,反思國家安全的主體,以革新的戰略作為,避免戰
爭的失敗,以保障人民的生存安全為戰略追求之終極目標。

伍、臺灣的國際安全戰略:臺美「中」三角戰略

臺灣目前正處於臺、美、「中」三角戰略關係的關鍵時機。政策的處
置若不同,就往往將此種三角戰略關係帶往截然不同的後果。政府應該採
行變革的戰略思考,找到對國家社會的安全保障,而非將人民帶進戰爭的
賭局。簡言之,就國際戰略而言,臺灣宜應「追求樞紐」、「迴避孤雛」、
保持彈性。
三 角 戰 略 關 係, 並 非 必 然 存 在。 在 上 個 世 紀 美、「 中 」 兩 國 對 抗 的
50、60 年 代, 亦 即 兩 岸 軍 事 對 立 的 兩 蔣 時 代, 臺 灣 只 有 偏 向 美 國 這 一

27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 年 12 月),2017 年 1 月 8 日瀏覽,《中文馬克思主義文
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612.htm.

57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邊, 沒 有 其 他 選 擇, 自 然 沒 有 三 角 戰 略 的 條 件。 然 而, 在 這 個 三 方 關 係
中,任一方的態度與行為引發其他兩國的敏感性反應的情勢下,自然就形
成 戰 略 三 角 關 係。 例 如 馬 政 府 時 期 升 高 兩 岸 關 係, 引 發 美 國 高 度 關 切;
「川蔡熱線」引發中共強烈抗議,均已構成臺美「中」戰略三角關係之前
提條件。川蔡一席電話,引起國際媒體非同小可的震撼與臆測,其實就是
將臺灣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雖然,這個情勢是動態的,尚
有諸多未知的可能變化。
在 戰 略 三 角 架 構 中( 如 圖 2), 有 一 項 最 基 本 的 戰 略 原 則。 那 就 是:
任一方都不利於同時對其他兩方交惡,從而使自己淪為「孤雛」之地位。
反之,任一方都應追求與另兩國的友善關係,力求居於「樞紐」之地位。
這 個 邏 輯, 在 人 際 關 係 中, 任 誰 都 知, 但 在 臺 美「 中 」 三 角 戰 略 關 係 之
中,卻極少能夠或願意做到。

 圖 2  臺美「中」戰略三角圖

資料來源:李黎明,「川蔡熱線後,臺灣在美中臺三角戰略關係中該做的兩項革命性任務」(2016
年 12 月 16 日),2016 年 12 月 16 日瀏覽,《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
com/feature/where-is-taiwan/56940.

58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臺灣應該如何運用這種戰略架構?使自身避免淪於極為不利的孤雛地
位,甚至,能夠扭轉情勢,將臺灣置於三方之間的樞紐地位?答案是,臺
灣必須進行兩項革命性的任務。所以稱之為「革命性」的任務,是因為蔣
經 國 晚 年 以 來, 包 括 蔣 經 國 的 解 嚴、 李 登 輝 的 全 盤 自 由 化、 陳 水 扁 的 政
黨 輪 替、 馬 英 九 的 兩 岸 蜜 月, 都 是 臺 灣 進 行 翻 轉 大 局 的 革 命 性 進 程。 對
這一次變局的因應,亦具有革命性的意義,除非無所作為。臺灣究竟應該
如何施展臺美「中」三角戰略作為?戰略不是陰謀,它是客觀理性的「陽
謀」。因為,每個國家都堅持並理解雙方的國家利益,承認它是一種同時
存在而不可做為理想主義式一廂情願的固執。
具體而言,臺灣要做的第 1 項革命性任務,就是要翻轉兩岸關係,從
2010 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十年政綱」隱含的「民共論壇」或「民共對
話」意涵為記憶起點,與中國大陸形塑「民共關係」的氛圍,可以先回復
到「九二共識」為對話討論的「再起點」,為兩岸協商邁出第 1 步。如何
「再解讀」「九二共識」,議題內涵或有寬廣的空間,這一切將使後續的問
題可以良性發展。
臺 灣 要 做 的 第 2 項 革 命 性 任 務, 就 是 讓 美 國 回 顧 臺 美 雙 方 的 歷 史 鏈
結,喚回共同防禦的歷史經驗。更具體的說,在川普有意或無意之間,對
美至少大膽提出軍購基本目標,例如連土耳其、義大利、以色列均已訂購
的 F-35 第 5 代戰機等等。雖然臺灣這些建軍目標,對共軍空軍已無超越
邊際效應的意義,但至少可以做為對周邊國家現代主權國家的基本防禦性
能力,這是臺灣的基本權利。以上這兩項臺灣的革命性創舉,目標在於與
美、「中」雙方建立良善的雙邊關係,以確保國家社會的安全條件,至少
不致淪於「孤雛」地位。更值得一試的理由是,看不出它的風險可能。
至於美、「中」雙方,在兩強競爭的態勢之下,最佳的結局應是三邊
維持現狀,臺灣也可能同時獲得中國大陸的善意與美國的實質軍售。而較
差的結果可能是美、「中」任一方獲致「樞紐」地位,但由於臺灣釋出的
對兩方善意,在美、「中」兩方國家利益前提之下,應該會降低使臺灣淪

59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為魚肉之處境。臺灣若對中國大陸釋出某種程度的善意,自然能夠大幅度
緩解中國大陸的政治敏感性,理應也將使中國大陸對臺作出善意回應。
上述革命性作為的意義,對於 1 個日正當中的革命政黨民進黨而言,
應該不難理解。僅僅在 21 世紀的第 2 個 10 年之中,世人已經看到川普的
「顛覆」、安倍的「豹變」、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鷸蚌相爭」,
以 及 更 早 一 些 歐 巴 馬(Barack Obama) 對 共 產 古 巴 的「 和 解 」。 縱 觀 全
球, 大 家 都 在 進 行 著 革 命 性 的 轉 變, 至 少 它 是 在 國 家 社 會 利 益 的 名 義 之
下。臺灣宜應重新反思國際現實、時代風潮,甚至是被譽為「時代思想人
物」的浪潮之中,作出理性而非理想的革命性行動。臺灣的前途在於創造
時代,而非被時代所吞噬。
無論如何,臺灣不容對國際現實主義心存忽視,也不容對空泛理想主
義的歷史失敗經驗知識失去警惕。臺美「中」三邊關係,不是知與不知的
問題,而是願與不願或能與不能的問題,這也是人民生存與性命攸關的問
28
題。
如果這個「川蔡熱線」的確將如它的突破性一樣,給臺灣帶來開創性
的效果,自然是國家社會之幸。然而,從另一角度來思考,「以不一定可
能獲得之利,欲抵消極可能之害,為戰略上最大之冒險與錯誤」。在檢討
自身並無客觀優勢之情勢下,要認知大國權力不可能戲劇性地翻轉,就必
須控制情勢,不應無限制地升高,反而遭致極可能的傷害。當然,從戰略
言,此種情勢還是可以加以運用。那就是臺灣必須因應情勢發展,在適當
29
時機對中國大陸釋出某種善意,藉以換取中國大陸對臺的某種讓步。

28
李黎明,「川蔡熱線後,臺灣在美中臺三角戰略關係中該做的兩項革命性任務」(2016 年 12
月 16 日 ),2016 年 12 月 16 日 瀏 覽,《 關 鍵 評 論 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
where-is-taiwan/56940.
29
李 黎 明,「 川 蔡 熱 線 對 臺 灣 的 戰 略 因 應: 如 果, 一 通 電 話 換 取 中 共 一 絲 讓 步?」(2016 年
12 月 8 日 ),2016 年 12 月 9 日 瀏 覽,《 關 鍵 評 論 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
where-is-taiwan/56163.

60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陸、臺灣的國土安全戰略:防禦性與進攻性兼顧

除了前述臺美「中」三角戰略作為,目的在於維繫大國間的臺灣安全
態勢,但也並非完全可以寄望於兩岸關係的緩和以保障國土安全。其次,
在面對周邊國家的可能潛在威脅之下,追求基本軍事能力的建構,為任何
主權國家維護國土安全的基本責任。因此,臺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自應
建立其基本防禦能力,以善盡保障臺灣國土安全之政府責任。
具體的原則,臺灣第一要務是預防中國大陸最後的武力侵犯,其次,
能夠在兩岸和平現狀下,避免其他周邊國家的蠶食與侵犯。因此,臺灣的
國土安全戰略原則,宜應包括如下 3 個主要面向:

一、建構地下共構防禦設施

臺灣的國土防禦,首要目標應建立在如何避免中國大陸最終可能的武
力進犯。從軍事戰略觀點,「無可摧毀」,為避免遭受攻擊或遏止戰爭的前
提條件。而重要設施的地下化,則為臺灣可以運用的防禦手段。臺灣逐漸
完備的地鐵系統,已具至少是多數重要機構地下化的基礎條件。如果利用
地鐵系統的諸多節點,橫向建構地下化政府機關組織、主要通信、水電管
路,以及其他備戰因應措施,正如 1958 年金門經驗,而可立於不敗之地。
從 學 術 研 究 的 結 果 顯 示, 非 主 流 的 觀 點, 提 出 甚 多「 攻 擊 並 不 具
防 禦 效 果 」 的 理 論。Mearsheimer 在 其 1981 年 的 論 文 中 認 為, 假 定
「 攻 擊 將 會 提 供 防 禦 之 利 」, 假 定 北 約 會 以 機 動 防 禦(mobile defense)
在 攻 擊 行 動 中 擊 敗 蘇 聯 而 結 束 戰 爭, 乃 為 一 個 可 疑 的 假 設(a dubious
30
assumption)。 Van Evera 亦認為,如果有較大的防禦能力,以及邊界合
31
法性的一致,戰爭的風險則較小。
其他,認為防禦具有嚇阻意義的論者為數亦多。Barry Buzan 指出,

30
John J. Mearsheimer,“Maneuver, Mobile Defense, and the NATO Central Front,”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6, No. 3 (Winter, 1981-1982), pp. 104-122: pp. 113、119.
31
Stephen van Evera,“Hypotheses on Nationalism an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4 (Spring, 1994), pp. 5-39.

61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並 無 理 由 認 為 防 禦 不 能 滿 足 嚇 阻 的 條 件, 防 禦 與 報 復 彰 顯 了 對 嚇 阻 目 的
32
的兩種不同方式。 Robert J. Art 認為,防禦與嚇阻在目的上均為勸阻敵
方,嚇阻意在報復攻擊,而防禦的作用,則在藉由使敵人相信無法征服我
33
方軍事防禦能力以來遏止戰爭。 Thomas C. Schelling 則認為,防禦具
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單純的成功抵禦之目的,另一種則是使敵人攻擊代價
34
過 高 的 勸 阻 目 的, 後 者 即 具 嚇 阻 性 的 防 禦 意 義。 JMearsheimer 對 這 種
報復、勸阻、遏止、嚇阻的意義作出較為清晰的界定,他指出:「遏止性
嚇 阻 」(denial) 是 指, 使 被 嚇 阻 者 知 道 發 動 攻 擊 不 易 成 功, 使 敵 對 者 確
35
信其將無法在戰場上獲得預期期望之目標。
Robert Jervis 也 指 出, 如 果 挑 戰 的 一 方, 認 知 到 想 維 持 現 狀 國 家 會
決 心 保 衛 自 己 的 利 益, 則 後 者 以 防 禦 作 為 嚇 阻 手 段, 也 能 產 生 嚇 阻 的 作
用。亦即,如果付出的成本高於收益,發動攻擊則是不合算的,即使存在
36
核武器的情況下,也不會改變此一事實。 Alexander George 與 Richard
Smoke 認為:一般而言,嚇阻就是使對手相信其為某種行動而付出的「代
37
價」或所冒的「風險」將超過其「收益」。 Mark A. Stokes 指出:嚇阻
是使對手覺得它的企圖或行動之代價是超出預期獲益,使對手取消原本的
企圖或行動。相反的,當威脅不足為對手所信任而執意行動時,則嚇阻是
失敗的。就某些國家而言,可能會甘願付出較一般為高的成本,然而,差
距極大化的本益比,非但難以達到其攻擊的目的,其高成本的投入反而帶
來對輿論或政治上的負面影響,若此,則勢必將放棄其原先的攻擊決心。
綜而論之,一切攻擊的前提假設,乃為被攻擊一方存在某種程度的必

32
Barry Buzan, 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ic Studies(London: Macmillan, 1987), p. 135.
33
Robert J. Art, "The Four Functions of Force," in Robert J. Art and Kenneth N. Waltz ed., The
Use of Force: Military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3), p.5.
34
Thomas C. Schelling, Arms and Influence(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pp.78-79.
35
John J. Mearsheimer, Conventional deterrence(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26.
36
Robert Jervis, "Deterrence Theory Revisited," World Politics, Vol. 31(January 1979), p. 302.
37
Alexander George and Richard Smoke, Deterrenc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p. 11.

62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毀性或脆弱性,亦即防禦上的弱點。防禦要能夠作為一種嚇阻的手段,可
能必須在極大的代價之下才能有所作用。亦即,堅固的防禦使無遭受攻擊
毀 壞 的 任 何 可 能 性, 在 敵 方 付 出 慘 痛 代 價 而 仍 無 法 達 到 絲 毫 預 期 的 目 的
時,則依據理性判斷,此種成本收益比將使敵方放棄攻擊的目標,則防禦
自然具有嚇阻的效果。因此,無論雙方軍力對比如何,亦無論是嚇阻一方
或被嚇阻一方,本益比極大化的防禦作為,均屬有效嚇阻的措施。尤其對
38
劣勢一方而言,此種防禦性措施,宜為唯一且最佳之嚇阻手段。
為達到前述遏止遭受攻擊的意圖,即應謀求有效的「地下化」防護作
為。臺灣已高度發展並在未來更將全面擴展的地鐵系統(如圖 3),正可
以做為防衛以及其他更多附加價值規劃的思考。

圖 3 臺北捷運路線規劃圖

資料來源:「臺北捷運路線圖」,2016 年 12 月 30 日瀏覽,《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metro.taipei/public/Attachment/71915385850.jpg。

38
李黎明,〈兩岸軍力對比逆轉十年:調適我國現行國防戰略思維〉,發表於第六屆全民國防教
育學術研討會(內壢,元智大學,2012 年 5 月 4 日),頁 69-92。

63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二、建構周邊基本國防武力:

進攻性現實主義理念逐漸高漲、南海利益複雜、亞太局勢以及東亞諸
國也出現重大發展性轉變。諸此,均有可能給臺灣帶來安全上的隱憂。基
於主權國家的基本責任,臺灣亦須考量傳統軍事能力的完備與強化。
在亞太「後『再平衡』時代」(post-rebalancing era),日本擔心,如
果美國不在區域架構建設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大陸將更容易在制定
亞太地區以中心為中心的秩序。同時,川普表示要加強核武發展以及日本
核武化,這樣的發展可能證明是一個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日本
39
的戰略選擇反過來將在塑造東亞安全環境中發揮關鍵作用。
美 國 和 俄 羅 斯 之 間, 有 可 能 發 展 成 一 場 新 的 大 國 集 團 對 抗, 以 美、
俄、日為軸心的新圍堵戰略,從而亦可能減輕對新德里的戰略壓力,這將
40
有利於新德里與北京的戰略競爭態勢。
關於美、「中」兩國軍艦停靠金蘭灣的問題,越南運用兩面平衡的手
法。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蒂高喊「美軍撤離」,在訪華後,宣布擱置黃岩島
41
爭議,讓原本因國際仲裁而有正當性的「美日菲越」南海同盟瞬間瓦解。
這一切顯示區域國家的戰略轉向迅速,未來亞太情勢極可能詭譎多變
而難料。在全球重大戰略變局之下,自然不能排除周邊任何國家的可能潛
在威脅。亦即,臺灣即使不能與中國大陸匹敵,但亦不能「自廢武功」。
此項作為,建立在前述三角戰略中的對美軍事採購之作為。以盡可能
的採購目標為基礎,配合自力武器研發,以及不對稱的戰略戰術作為,以
完備最基本的防禦能力。其中包括第 5 代戰機、海空防能力、中程打擊武
力之建立等等。其軍事戰略目標,主要在於因應周邊國家之侵犯;但在必

39
Titli Basu,” Japan’s Trump Dilemma,“(December 24, 2016), visited date: December 24,
2016,《Eurasia Review》, http://www.eurasiareview.com/24122016-japans-trump-dilemma-
analysis/?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eurasiarevie
w%2FVsnE+%28Eurasia+Review%29.
40
Bommakanti, ”Trump, US Defense Posture And America Military Role In World”.
41
何則文,「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外交好手越南將會轉向中國嗎?」(2016 年 11 月 22 日) ,
2016 年 11 月 22 日瀏覽,《TheNewsLens 關鍵評論》,https://asean.thenewslens.com/article/54384.

64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要時,亦具不對稱條件下遂行有限報復的打擊能力。臺灣在軍事能量的受
限之下,仍然可以創新思維與應變作法,有效遂行國土防禦。

三、劃定「東南、西南防空識別區」

「 防 空 識 別 區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DIZ) 為 一 國 基


於空防需要劃定的空域。就本國而言,可以確立其演訓與空防空間,在周
邊國家之間,亦可以彰顯其國土防禦的堅定決心。東北亞空域,目前正處
於與主權性質類同的相關爭議之中(如圖 4),未來更可能擴及南海空域
爭奪。姑不論中華民國在南海擁有無可爭議的法統主權,僅從現況事實而
論,臺灣亦有對其周邊無可旁貸的主權責任。

圖 4 東北亞防空識別區劃分圖

資料來源:”Taiwan to air live fire exercises, close to the line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civil aviation PLA, ”
(September 21, 2016), visited date: December 24, 2016,《BestChinaNews》, http://www.
bestchinanews.com/Military/4880.html;「中國的飛航情報區和防空識別區」,2016 年 12 月
28 日瀏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641ee0102uz8m.html。

65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防空識別區」,目的在為軍方及早發現、識別和實施空軍攔截提供
42
條件,劃設範圍由各國自行調整。 ADIZ 可以在領水或陸地上建立,但
43
也可以在公海上宣布或延伸到與國家空域相鄰的國際空域。 其為單方面
劃定大於領空的空域,且不具國際法效力的舉措。在國際實踐上,當有外
44
國飛機進入他國「防空識別區」,都會被要求事先提出飛行計畫。 目前
在爭議地區,已有 16 個國家宣稱 ADIZ 之範圍,據聞菲律賓亦有作為,
45
但資訊不明。
除了上述對 ADIZ 劃定之外,一國亦可以劃定「飛航情報區」與「管
制 區 」, 包 括 劃 定 禁 航 區 (Prohibited Area)、 限 制 區 和 危 險 區。「 禁 航
區」,為考量國家安全因素,在國家的陸地或領海以上的空間,禁止航空
器 飛 行 而 劃 定。 這 些 區 域 一 般 劃 在 國 家 重 要 的 政 治、 經 濟 中 心、 工 業 基
地、發電廠、變電所、軍事要地和港口等,未經該國家相關單位的特別批
46
准,不得飛航。
南 海, 擁 有 大 約 一 半 的 全 球 貨 物 貿 易, 三 分 之 一 的 石 油 貿 易 和 一 半
以 上 的 全 球 液 化 天 然 氣 出 口 通 過 南 中 國 海, 這 也 占 全 球 魚 類 捕 撈 量 的 約
10%,亦可能含有大量的潛在油儲量和天然氣。
目前,南海受到 6 個國家,包括臺灣和菲律賓,美國安全條約盟友的
熱烈爭論。中國大陸也將會更好地執行其新宣布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和
47
任何可能的未來南海 ADIZ。 中國大陸在南海爭議水域建立「防空識別

42
「資料:防空識別區」(2013 年 11 月 27 日),2017 年 1 月 8 日瀏覽,《BBC 中文網》,http://
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3/11/131127_information_adiz.
43
Diane Desierto, ”Ripples in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Aid, ADIZs, Aircraft Carriers,
and Arbitration,”(December 1, 2013), visited date: December 31, 2016,《Ejiltalk》, http://
www.ejiltalk.org/ripples-in-the-east-and-south-china-seas-aid-adizs-aircraft-carriers-and-
arbitration/#more-9983; Nicholas Poulantzas, The right of Hot Pursuit in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2002, pp.341-342.
44
王光慈,「對中硬對日軟政治識別區在哪?」(2013 年 12 月 3 日),2017 年 1 月 8 日瀏覽,
《聯合報》,http://blog.udn.com/U98960413/9731954.
45
Joëlle Charbonneau, Katie Heelis and Jinelle Piereder,“Putting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s
On The Radar,”(June 10, 2015), visited date: December 31, 2016,《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https://www.cigionline.org/sites/default/files/graduate_fellows_pb_
no.1.pdf.
46
「臺北飛航情報區航路圖 (FIR)」,《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2017 年 1 月 8 日瀏
覽,《臺北飛航服務總臺》,http://www.anws.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17.
47
”2015 Index of U.S. Military Strength,”(season 3, 2015), visited date: December 31, 2016,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http://index.heritage.org/military/2015/chapter/threats/asia/.

66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區」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如果美軍繼續挑戰中國大陸在南海地區的主權,
將給北京一個很好的機會,很可能將在 2 年內宣布 1 個 ADIZ。韓國和日
本,事實上已經建立了遠超過其領空並與其他地區重疊的 ADIZ。雖然美
48
國不願承認,但國際法並不禁止各國在其領空附近的空間建立識別區。
2016 年 12 月,五角大廈發言人羅斯 (Gary Ross) 曾說:「美國承認所有國
49
家依據國際法享有的合法使用海域和空域的權利和自由。」
臺 灣 在 東 北 亞 區 域 的 空 域 爭 議 後, 事 實 上, 已 經 嚴 重 壓 縮 臺 灣 的 空
防 與 平 時 演 訓 空 域, 這 正 為 一 個 恰 當 的 理 由 為 臺 灣 作 出 對 東 南 與 西 南 空
域的主張。另一方面,臺灣也早已宣布了未受爭議的若干「禁航區」(如
50 51
圖 5)、 以及公認為臺灣潛艦巡弋的海域(如圖 6)。 這些事實與現行作
為,無疑提供臺灣劃定 ADIZ 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圖 5 臺北「禁航區」圖 圖 6 潛艦封鎖航線圖

資料來源:註 50 資料來源:註 51

48
”South China Sea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visited date: December 31, 2016,
《GlobalSecurity.org》,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china/adiz-scs.htm.
49
Javier C. Hernández, ”China Deploys Aircraft Carrier to Disputed South China Sea”.
50
「臺北飛航情報區航路圖 (FIR)」。
51
「軍訓教育歷史沿革」,2017 年 1 月 8 日瀏覽,《軍事新聞辭典》,http://www4.tcgs.tc.edu.tw/
lib/network/military.htm.

67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5 卷 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相對於美國而言,臺灣劃定「東南、西南防空識別區」的作為,並不
足以構成對美權力消減,甚至尚有利於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平衡。對中國大
陸而言,其一直視南海為「中國」主權領域,在某種程度上也可延伸解釋
至臺灣。因此,對於臺灣劃定「東南、西南防空識別區」之舉,亦斷無阻
撓之理。相對而言,若有東亞其他國家的抗議,亦有可能經由美、「中」
干預而消解。這樣的作為,應該有利於臺灣對主權應有作為的立場。更重
要的是,這是臺灣生存發展的基本態度與能力。對於二戰結束以來中華民
國的南海主權,本來毋庸置疑,但在周邊國家霸占搶食之下(如圖 7),
臺灣若不採取任何行動,至少是象徵意義較多的 ADIZ 劃定,則是否將會
令周邊國家感到難以理解?

圖 7 東南亞國家聲稱南海主權劃分圖

資 料 來 源:”Taiwan to air live fire exercises, close to the line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civil aviation
PLA,”(September 21, 2016), visited date: December 31, 2016,《BestChinaNews》,
http://www.bestchinanews.com/Military/4880.html.

68
川普變局下的臺灣國家安全戰略 專  題

柒、結 論

長期以來,臺灣的傳統大國戰略思想、科層組織惰性、甚至帶有若干
意識形態的前提條件,諸此,限制了臺灣應有的符合時宜的戰略思考與作
為。臺灣相對軍力的弱小,導致信心不足又不能正視戰略劣勢,值此全球
重大變局之下,必須及時省思以作出創新轉變,本文旨在提出方向,拋磚
引玉,而非定論。
觀諸近期行政院長林全、外交部長李大維的說法,咸認川普的確將對
亞太地區帶來許多未知的變數,未來將依據蔡總統所揭示「踏實外交,互
利互惠」外交新思維,以靈活、彈性的作法,持續推動臺灣積極參與國際
組織相關工作;臺灣的國際空間取決於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實力變化
52
及消長,掌握、強化臺灣整體實力,才是最務實的方式。
本文的陳述與結論,與上述政策方針無有背離,惟更深切的指出應拋
棄保守心態,以務實的思維面對現實困境,作出開創性的「虎變」之舉,
從戰略高度達成確保全民安全之國家安全終極目標。
傳統基金會主張美國 2017 年的首要任務為:100 天內廢除歐巴馬醫
改(Obamacare); 任 命 保 守 派 最 高 法 院 法 官; 強 化 國 土 安 全 與 重 建 軍
53
力;減少法規和支出以促進企業自由。 川普政策果若如此定調,則可謂
變局中亦有循序過渡,適足以讓臺灣從穩健觀察之中,探索開創之路。

52
「李大維:川普將對亞太帶來未知變數」(2016 年 12 月 23 日),2017 年 1 月 8 日瀏覽,《中央
社》,https://udn.com/news/story/1/2188512.
53
Fred Lucas,“Trump Signs Executive Order Curbing Obamacare,”(January 20, 2017), visited
date: January 21, 2017,《The Heritage Foundation》, http://dailysignal.com/2017/01/20/trump-
signs-executive-order-curbing-obamacare/?_ga=1.28478782.306565762.1478787834.

6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