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2023/12/14

第8章 時間研究
Time Study

8- 2

本章重點

 利用(碼表)時間研究來建立標準時間。
 利用視覺與聽覺的分界點,將操作分割成若干
單元。
 利用連續測時法以獲得完整的時間記錄。
 利用歸零測時法以避免文書錯誤。
 實施檢查以確保時間研究的有效性。

1
2023/12/14

8- 3

利用時間研究來建立時間標準
 建立時間標準是方法工程的第七個步驟。
 三種有助於建立時間標準的方法:
1. 估計法:
 如果時間標準是由分析師對於該項作業的觀察
結果,那麼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訂定出一致且客
觀的時間標準。(不一致、不客觀)

8- 4

利用時間研究來建立時間標準
 三種有助於建立時間標準的方法:
2. 歷史紀錄法:
 以過去類似工作的時間數據為依據,其數據來
源為作業員於開始與完成操作時,在打卡鐘或
其他資料蒐集裝置上所留下的紀錄。
 這些數據僅能顯示作業員完成該項工作所需的
時間,卻不一定等於該項工作的合理工作時間。
 延遲會對每一次歷史資料的結果造成不同程度
的變異。

2
2023/12/14

8- 5

利用時間研究來建立時間標準
 三種有助於建立時間標準的方法:
3. 工作衡量法:
 碼表時間研究(本章內容)
 預定時間系統(Ch11)
 標準數據、時間公式(Ch10)
 工作抽查(Ch12)
 這些方法都會將寬放(疲勞、私事、不可避免
的延遲)一併納入考量,以建立合理的工時標
準。

8- 6

8.1 合理的工作量
 合理的工作量:
1. 勞資關係的基本原則為何?
2. 合理工作量的定義為何?
3. 合格作業員的定義為何?
4. 標準速度的定義為何?
5. 有效的利用的一般解釋為何?
 除了合理的寬放時間外,員工都應該致力於生
產作業的執行,以獲取合理的報酬。
 碼表時間研究是決定合理工作量的方法之一。

3
2023/12/14

8- 7

8.2 時間研究的需求
1. 時間研究分析師之職責為何?
2. 分析師應具備的人格特質為何?
3. 領班的職責為何?
4. 工會的職責為何?
5. 作業員的職責為何?

8- 8

8.3 時間研究的設備

 馬錶、時間觀測板、時間研究表格及口袋型
計算機。此外,錄影設備亦很有用。

4
2023/12/14

8- 9

時間研究觀測板

8- 10

時間研究表格
 時間研究表格的記錄應能涵蓋時間研究的所有細
節。
 時間研究表格具備登錄操作方法、工具使用等資
訊的欄位。
 一般而言,分析師會將研究過程中所蒐集的資訊
盡可能完整地記錄下來,以免在分析研究結果時
才發現缺少必要的資訊。
 圖8.3 為時間研究表格。

5
2023/12/14

8- 11

時間研究表格

8- 12

8.4 時間研究的實施步驟

 包括:
1. 選擇作業員。
2. 分解操作單元。
3. 紀錄操作單元時間。
4. 實施操作績效之評比。
5. 賦予適當的寬放。

6
2023/12/14

8- 13

8.4 時間研究的實施步驟
 選擇作業員
 時間研究的第一步驟,在部門主管的協助下選定作業員。
 對象:績效為平均水準或略優於平均水準的作業員。
 平均作業員的操作步調接近於正常速度,因此分析師也
易於訂定正確的評比係數(第9章)。
 研究對象必須:熟練操作方法、熱愛工作、樂於接受研
究。
 分析師必須以親切的態度與作業員溝通,有耐心並坦誠
地回答有關時間研究方法、評比與寬放的問題。
 分析師應鼓勵作業員提出建議,並樂於接受改善,藉此
傳達對於作業員之技術與知識的重視程度。

8- 14

8.4 時間研究的實施步驟
 紀錄重要資訊
 基本資訊、工作場所布置圖,以及工作環境等。
 愈詳盡確實的資料,能成為建立標準數據、發展時間公
式的資料來源。
 標準工時應包含適當的寬放(第9章),以避免忽略環境
對作業的影響。
 分析師的觀測位置
 站在作業員身後數呎的地方。
 保持站立,以便於隨時移動。
 觀測過程中,應避免與作業員交談。

7
2023/12/14

8- 15

8.4 時間研究的實施步驟
 分割操作單元
 分析師會將一項作業分解成數個操作單元以便衡量。
 先觀察、再分解。
 如果單一週程時間超過30分鐘,就要撰寫各單元的
操作說明書。
 單元的分解應該愈細愈好,但是過度分解的單元會
影響觀測的正確性。
 原則上,每個分解後的單元不應超過0.33分鐘(20
秒),不易評比;也不應低於0.04分鐘(2.4秒),
來不及紀錄。

8- 16

8.4 時間研究的實施步驟
 分割操作單元
 為了使單元的終止時間一致,利用明顯的聽覺、
視覺或動作改變信號作為分解單元的切割點。
 操作單元依其執行順序逐項紀載,而且各項單元
的終止點都有明顯的聲音或動作可供區分。
 有了明確的終止信號,分析師即可在操作週程中,
一致且準確的量測各項操作單元的時間。

8
2023/12/14

8- 17

8.4 時間研究的實施步驟
 分割操作單元
 有助於分解操作單元的建議:
1. 手動操作時間與機器運轉時間應區隔,機器運
轉不會受到評比的影響。
2. 定值單元與可變單元應區隔。
 定值單元:按下按鈕、撥動開關之操作。
 可變單元:鑽孔、焊接、裁切等。
3. 省略重複的單元或文字描述。

8- 18

8.5 進行測時工作
頂鈕

 按鈕法╱歸零法(Snapback) 側鈕
 要先理解碼表的運作原理。

 適合長時間之操作。
 然而由於科技的進步,現今已不需要採用傳統
碼表進行時間研究。
 所測得之數據為該工作單元的執行時間。
 直接將測得之讀數記載於觀測時間OT欄位。

9
2023/12/14

8- 19

8.5 進行測時工作
所測得之數據為該工作單元的執行時間,直接將
測得之讀數記載於觀測時間OT欄位。

8- 20

8.5 進行測時工作

 按鈕法╱歸零法(Snapback)
 優點:
1. 免除大量的運算工作。
2. 另外,即使作業員操作程序出現差錯或外來
單元時,其數據資料也不需做額外的註記。
 缺點:
1. 由於需要指針歸零,因此會造成時間數據消
失。
2. 不適合量測操作時間小於0.04分鐘之操作單元。
3. 加總操作單元時間時可能發生錯誤。

10
2023/12/14

8- 21

8.5 進行測時工作
 連續法(Continuous timing)
 適合短時間之操作;量測過程中,碼表不歸零。
1. 碼表按下後,將操作單元開始前的查核時間,
填寫至TEBS欄位中。
 TEBS:時間研究前的經過時間。
2. 將每個單元結束時之讀數,填入讀數W欄位。
3. 第一個操作單元的觀測時間OT為第一個操作
單元的讀數W減去TEBS的時間。
4. 接著,藉由前、後兩單元之讀數W進行相減
運算,即可獲得後工作單元之觀測時間OT。
5. 碼表停止後,將操作單元結束後的查核時間,
填寫至TEAF欄位中。

8- 22

8.5 進行測時工作
1. 碼表按下後,將操作單元開
始前的查核時間,填寫至
TEBS欄位中。

11
2023/12/14

8- 23

8.5 進行測時工作
2. 將每個單元結束時之讀數,
填入在讀數W欄位。

8- 24

8.5 進行測時工作
3. 第一個操作單元的觀測時間
OT 為第一個操作單元的讀數
W減去TEBS的時間。

12
2023/12/14

8- 25

8.5 進行測時工作
4. 藉由前、後兩單元之讀數W
進行相減運算,即可獲得後工
作單元之觀測時間OT 。

8- 26

8.5 進行測時工作
5. 碼表停止後,將操作單元結
束後的查核時間,填寫至
TEAF欄位中。

13
2023/12/14

8- 27

8.5 進行測時工作

 連續法(Continuous timing)
 優點:
1. 可以呈現整個觀測過程的完整紀錄,其中包
括延遲時間和外來單元之數據。(圖8.2)
2. 沒有因碼表歸零而造成數據消失之問題。
 缺點:繁雜的文書處理與數據計算是連續法最
大的缺點。然而,由於手機科技的進步,此缺
點已不存在。

8- 28

時間記錄遭遇的困難
 時間研究實施過程中,操作員可能會遇到不可避
免的遲延(受到領班打擾、工具斷裂、喝水休
息),這些干擾稱之為外來單元。
 如果外來單元發生在操作過程中,將該操作單元
的NT欄位以英文字母A、B、C註記。(圖8.7)

14
2023/12/14

8- 29

時間記錄遭遇的困難
 在左下角撰寫外來單元之描述。
 W1欄位紀錄外來單元之起始時間,W2欄位紀錄
外來單元之終止時間。兩者相減則為外來單元之
持續時間,紀錄於OT欄位。

6.70 min;8.13 min;1.43 min

8- 30

時間記錄遭遇的困難
 有些外來單元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以至於無法
以上述的方式記載。
 Ex. 工具掉落、用手帕擦拭額頭。
 處理此類干擾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干擾時間併入該
工作單元的操作時間中,並立即將讀數予以圈註,
此數據為該工作單元之粗略值。
 接著,在左方註解欄簡短說明發生之狀況。

15
2023/12/14

8- 31

決定觀測週程數
 統計理論之實驗設計方法可以協助分析師取得較
為精確地觀測週程數。
 時間研究可被視為一種抽樣程序,只要樣本數足
夠,即可採用樣本平均數 𝒙 與樣本標準差 𝒔 計算
出信賴區間:
𝑧 𝑠
𝑥̅ ±
𝑛

∑ 𝑥 − 𝑥̅
𝑠=
𝑛−1

8- 32

決定觀測週程數
 然而,多數時間研究的樣本數均少於 30 個,因此
分析師必須使用 𝑡 分配進行估計,此時信賴區間
為:
𝒕 𝑠
𝑥̅ ± = 𝑥̅ ± 𝒌 𝑥̅
𝑛
 將 ±項 視為的 𝑥̅ 誤差項,其中 𝑘 為一個可接受的
𝑥̅ 百分比係數,則:
𝑡 𝑠
𝑘 𝑥̅ =
𝑛

16
2023/12/14

8- 33

決定觀測週程數
 最後可推導出觀測週程數 𝒏 之公式如下:

𝑡 𝑠
𝑛=
𝑘 𝑥̅
其中,𝑛 為觀測週程數,𝑡為 t 分配值,𝑠 為樣本
標準差,𝑘 為可接受的誤差百分比,𝑥̅ 為樣本平均
數。
 範例 8.1,請自行學習。

8- 34

決定觀測週程數
 然而,由於作業的工作內容與週程時間都會影響
到觀測週程次數的決定,所以研究分析師不應該
以統計理論當作決定觀測週程次數的唯一依據。
 可以參考奇異電子公司所建議的觀測週程數:

17
2023/12/14

8- 35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1. 去除異常值資料(範例 8.2)
 第 7 週程,單元 1,OT 為 0.25 分鐘。
 該單元的第 1 四分位數為 0.13,第 3 四分位數
為 0.15。
 採用箱形圖(盒鬚圖)法則去除極端值:
 下臨界值:𝑸𝟏 − 𝟏. 𝟓 𝑸𝟑 − 𝑸𝟏 = 𝟎. 𝟏𝟎
 上臨界值:𝑸𝟑 + 𝟏. 𝟓 𝑸𝟑 − 𝑸𝟏 = 𝟎. 𝟏𝟖
 第 7 週程,單元 1 之 OT 大於上臨界值,為異
常值數據。

8- 36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1. 去除異常值資料(範例 8.2)
 該單元的平均值為 0.145,標準差為 0.0306。
 採用標準差法則去除極端值:
 在95%的信心水準,𝑡 分配的自由度為14,查
表得 𝑡 值為 2.145。
 可以得到信賴區間為:
𝑡 𝑠
𝑥̅ ± = 𝟎. 𝟏𝟐𝟖, 𝟎. 𝟏𝟔𝟐
𝑛
 第 7 週程,單元1之 OT 為 0.25 分鐘,不在信
賴區間內,為異常值數據。

18
2023/12/14

8- 37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2. 評比作業員
 技術困難度與作業員的努力將影響執行工作單
元的所需操作時間。
 將優秀作業員的操作時間拉長,或是將技術水
準較差之作業員的操作時間縮減,才能獲得真
正的正常工作時間。
 對於週程時間短、重複性較高的操作,可以針
對整體操作進行評比。
 對於週程時間長且包含多變化的操作,必須針
對每個操作進行評比。

8- 38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2. 評比作業員
 評比係數 𝑅 以百分比表示。
 正常時間 𝑁𝑇 公式如下:
𝑹
𝑵𝑻 = 𝑶𝑻 ×
𝟏𝟎𝟎

19
2023/12/14

8- 39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 圖 8.7
總𝑂𝑇 = 不包含異常值 總 OT
R
的總和值 總 NT

= 2.07
平均 NT
𝑅 寬放
總𝑁𝑇 = 𝑂𝑇 ×
100 ST

= 2.07 ×
= 2.777
總𝑁𝑇 2.777
平均𝑁𝑇 = = = 0.152
不包含異常值的次數 15

8- 40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3. 賦予寬放
 工作過程中偶爾會出現干擾或中斷,導致作業
員無法維持穩定的工作速度。所以標準時間之
制定必須適度包含操作速度下降所造成的額外
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寬放。
 私人干擾:上廁所、喝水等。
 疲勞:因勞累所造成之生產速度降低。
 不可避免之延遲:工具斷裂、領班打擾、輕
微的工具或材料異常。

20
2023/12/14

8- 41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3. 賦予寬放
 時間研究中,一位合格且受過訓練之作業員,
以標準操作速度與平均努力程度完成某項作業
所花費的時間,即為該作業的標準時間 𝑺𝑻。
 標準時間之公式如下:

𝑺𝑻 = 𝑵𝑻 × 𝟏 + 寬放

8- 42

8.6 時間研究的執行 總 OT
R
 圖 8.7 總 NT

𝑆𝑇 = 平均𝑁𝑇 × 1 + 寬放 平均 NT
= 0.152 × 1 + 0.12 寬放
ST
= 0.170

 將所有單元之標準時間相加,即可獲得該作業之
總標準時間。

21
2023/12/14

8- 43

8.8 標準時間

 效率百分比
𝑯𝒆 𝑶𝒄
𝑬 = 𝟏𝟎𝟎 × = 𝟏𝟎𝟎 ×
𝑯𝒄 𝑶𝒆
 其中, 𝐸 = 效率百分比
𝐻 = 作業員獲得的標準小時
𝐻 = 操作的標準時間
𝑂 = 目前產出
𝑂 = 期望產出

8- 44

22
2023/12/14

8- 45

8.8 標準時間

 機械操作的單元,沒有評比值。(機器設備沒有
熟練度之問題)
 一般而言,平均15%的寬放對人工操作的單元就
已經足夠了,至於機械操作的單元,通常會給予
10%的寬放。

8- 46

作業

1. 試說明對作業員實施評比的必要性。
2. 為何正常時間還要加上寬放?
3. 定義「標準時間」。
4. 習題7
5. 習題12

23
2023/12/14

8- 47

自行練習之習題

 習題5:0.327分鐘
 習題8:21次
 習題10:109.2%
 習題11:$4.7047
 習題13:110.4%、101.6%

8- 48

Q&A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