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EX:試申論如下圖所示結構

EI ks1
A B
ks2

L
Sol:
1. 此為兩度靜不定結構,設兩贅力 P 及 M
2. 取各系統之應變能 U(此步驟即為力平衡)
3. 藉由對應變能 U 偏微分,得系統之力與位移關係式即可得求解。

原系統分解如下:
W

M ks1
M
A EI B
P

ks2

求樑之應變能 Ub
W 2
 1 
Px Wx2  M
M(x) M 1 L M(x)
2 L  2
M(x)  Px Wx2  M Ub   dx     dx
2 0 2EI
0
2EI
P
x
求彈簧之應變能 Us
P
M2 P2
U1  U2 
M ks1 2 k s1 ks2 2ks2

相加得整體應變能
2
 1 2 
2 2 L  Px  Wx  M 
M P 2
  U  U1  U 2  U 3     dx
2 k s1 2 k s 2 0 2 EI

對應變能偏微分得力與位移關係式
U M 1  1 2 1 3 
 B    2 PL  6 WL  ML                  (1)
M k s1 EI

U P 1 1 1 1 
 B    PL3  WL4  ML2                   (2)
P ks 2 EI  3 8 2 

以上(1)、(2)這兩個式子超級重要的,但不用背也不用記,但要了
解的是,怎麼將這兩個式子拆解,然後,題目就會變得千變萬化,
不通的人就總是覺得力學有好多類型,因此就好多題解一題,但
通的人,就能一題解好多題。
由於太重要了,所以再列一次(1)、(2)兩式
M 1  1 1 
B     2 PL  6 WL  ML                    (1)
2 3

k s1 EI

P 1 1 3 1 1 
B    PL  WL4  ML2                    ( 2)
k s 2 EI  3 8 2 

*就本題而言,θB=0、ΔB=0 Why?
因其相對值為 0,以 ΔB 為例,對樑而言它是「向上」的位移(假設
贅力的方向),但對於 S2 直線彈簧而言,是「向下」的位移,一上
一下相同的位移(為何要相同? 註 1)相加,其相對位移自然為
0。
註 1;若樑 B 點位移與 S2 直線彈簧 B 點位移不相同時,則表示樑
B 點未與直線彈簧相連接,此與事實不符,意即材料需滿足
「變形諧和」。
(1)、(2)式中,未知數 M、P,可由 θB=0、ΔB=0 兩個方程式解兩個未
知數,答案自然一拖拉庫,自己算吧囧 rz...

CASE 1. IF ks1=∞、ks2=∞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W
M
A EI B P
Sol 1:
此時 M 及 P 為系統之贅力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PL 2  WL 3  ML 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 2 6  k s 2 EI  3 8 2 

M  1 2 1 3
1    0  P  1  1 PL3  1 WL4  1 ML2 
B  0   
 2 PL  WL  ML  B
 EI  3 8 2 
 EI 6
WL WL 2 F F
P M  M BA   M AB         
2 12

CASE 2. IF ks1=0、ks2=0、M=P=0、W≠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W

A EI B
Sol 2:
此時 M 及 P 為系統之虛力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PL 2  WL 3  ML 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 2 6  k s 2 EI  3 8 2 

WL3 WL4
B  B  
6 EI 8 EI

CASE 3. IF ks1=0、ks2=0、M=W =0、P≠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A EI B
P
Sol 3:
此時 M 為系統之虛力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PL 2  WL 3  ML 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 2 6  k s 2 EI  3 8 2 

PL2 PL3
B   B 
2 EI 3EI

CASE 4. IF ks1=0、ks2=0、P =W =0、M≠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M
A EI B
Sol 4:
此時 P 為系統之虛力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PL 2  WL 3  ML 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 2 6  k s 2 EI  3 8 2 

ML ML2
B  B  
EI 2EI

上述之 CASE 1、CASE 2、CASE 3 所得之 θB、ΔB 即為基本懸臂樑位移


公式。
CASE 5. IF ks1=0、ks2=0、P ≠0、W ≠0、M≠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W

M
A EI B
P
Sol 5: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2 PL  6 WL  ML 
2 3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k s 2 EI  3 8 2 

1  1 2 1 3  1 1 1 1 
B   2 PL  6 WL  ML  B   3 PL 3
 WL 4
 ML 2 
EI EI 8 2 

CASE 6. IF ks1=0、ks2≠0、W ≠0、M≠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W

M
A EI B
ks2

P
Sol 6:
此時 P 為系統之贅力
將條件帶入(1)、(2)兩式中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2 PL  6 WL  ML 
2 3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k s 2 EI  3 8 2 

P 1 1 3 1 1 
B  0    PL  WL4  ML2 
k s 2 EI  3 8 2 
3k s 2  WL4 ML2 
 P    ( 壓力 )
3 EI  k s 2 L3   8 2 

 WL4 ML2 
3  
P 8 2
 B     ( 縮短 )
ks2 
3 EI  k s 2 L3 

1  3k s 2 L2  WL4 ML2  WL3 


B        ML 

EI  2 3 EI  k s 2 L3   8 2  6 
CASE 7. IF ks1≠0、ks2=0、W ≠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W
M
A EI B ks1
Sol 7:
此時 M 為系統之贅力,P 為系統之虛力。
將條件帶入(1)、(2)兩式中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2 PL  6 WL  ML 
2 3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k s 2 EI  3 8 2 

M 1 1 3  WL3k s1
B  0    WL  ML  M 
k s1 EI  6  6EI  k s1 L 

M WL3
 B  
k s1 6EI  k s1 L 

1  1 4 WL3k s1 L2  1  WL4 WL5 k s1 


 B  - WL      
EI  8 6EI  k s1 L  2  EI  8 12EI  k s1 L 

CASE 8. IF ks1≠0、ks2=∞、W ≠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W
ks1 M
A EI B
P

Sol 8:
此時 P 及 M 為系統之贅力。
將條件帶入(1)、(2)兩式中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2 PL  6 WL  ML 
2 3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k s 2 EI  3 8 2 

2 3
M 1  1 2 1 3  M
B  0     2 PL  6 WL  ML   EI  k s1 L   PL   WL
k s1 EI k s1 2 6

1 1 3 1 4 2 1 1
B  0   PL  WL  ML   M  PL  WL2
EI  3 8  3 8


EI  k s1 L   1 PL  1 WL2   PL2 
WL3
 
k s1 3 8  2 6

WL  k s1 L  3EI  WL2 2k s1 L  3EI 


 P M-
83EI  k s1 L  123EI  k s1 L 

M WL2 2k s1 L  3EI 


B  
k s1 12 k s1 3EI  k s1 L 

CASE 9. IF ks1=0、ks2=∞、M=MBA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M=MBA

A EI B P
Sol 9:
此時 P 為系統之贅力。
將條件帶入(1)、(2)兩式中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PL 2  WL 3  ML 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 2 6  k s 2 EI  3 8 2 

1 1  3M
B  0   PL3  ML2   P
 3 2  2L

1  1 2  1  3ML  ML
B    PL  ML     ML 
EI  2  EI  4  4 EI
4 EI B
 M  M BA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L
3 4 EI B 6 EI B
P  
2L L L2
對 AB 桿件取力平衡得
MAB MBA=M
A B
P P

2EIB
MA  0  MAB  PL M  L
               (B)

若將題目改成下圖所示
M=MAB

A EI B
P
,則依 CASE 9 方式可得
4EI A
M  M AB  - - - - - - - - - - - - - - - - - -(C)
L

2 EI A
M BA  - - - - - -(D)
L

CASE 10. IF ks1=∞、ks2=0、P ≠0


Then 題目變為下圖所示

M
A EI B
P

Sol 10:
此時 M 為系統之贅力。
將條件帶入(1)、(2)兩式中
M 1  1 1  P 1 1 3 1 1 
B     2 PL  6 WL  ML 
2 3
B    PL  WL 4  ML2 
k s1 EI k s 2 EI  3 8 2 

 1  1
B  0   PL2  ML  M  PL  MBA
 2  2

1 1 3 1 2  1 1 3 1 1 2 PL3
B  PL  ML  PL   PL  L 
EI  3 2  EI  3
  2 2  12EI

PL3 12EI B B 12EI


 B  P set   P 
12EI L3 L L2

1 12EI 6EI
 M  M BA   2   2               ( E )
2 L L

MAB MBA=M
A B
P P

6EI
M A  0  MAB  PL M 
L2
                (F)

定義 Φ 順鐘向為正,所以(E)、(F)兩式為負值
將(A)、(B)、(C)、(D)、(E)、(F)及 CASE 1 中 式列於下所示:
4EIB
M  MBA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L

2EIB
MA  0  MAB  PL M  L
               (B)

4EI A
M  M AB  - - - - - - - - - - - - - - - - - -(C)
L

2 EI A
M BA  - - - - - -(D)
L

1 12 EI 6 EI
M  M BA   2   2               (E)
2 L L

6EI
MA  0  MAB  PL M 
L2
                (F)

WL WL 2 F F
P M  M BA   M AB         
2 12

將所屬之 MAB 及 MBA 歸類相加,可得下式

EI
M AB  4 A  2 B  6   M AB F
L
EI
M BA  2 A  4 B  6   M BA F
L
此即為著名之傾角變位法公式(Slope Deflection Method)
不知道讀者們看到此,有沒有多少愣住? 沒錯,其實力學是可以
這樣來學習的;從本題論述中,相信讀者「至少」能體會到,原來,
只要能掌握問題的核心,題目即使千變萬化,也都是從基本觀念而
來,我沒騙你們吧! 解這題,不等於解很多題嗎! 這就就是力學的奧
妙之處,所以,一旦基本觀念能掌握住,不管題目怎麼變化,解題
方式都一樣,一樣得作力平衡(系統為靜態時靜平衡,若為動態,
力平衡中系統將多慣性力),一樣都得求得系統之力與位移關係式
(變形諧和),然後問題就這麼解了! 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複雜
(相信各位讀者都對飽受過力學的煎熬,所以,假設你們認同),
就跟牛頓說的「地球引力公式很簡單,但它卻能用來描述很複雜的行
為,所以它很美」。
最後我想說的是「用功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也希望此論述能為
眾多目前仍對力學感到苦惱的學子們,重新燃起一盞明燈,祝福你
們! 加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