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C)1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讀音不同? (A)飛羽「觴」而醉月/舉「觴」


共飲 (B)「秉」燭夜遊/「秉」公無私 (C)序天倫之「樂」事/靡靡之「樂」 (D)罰依
金谷酒「數」/濫竽充「數」。
解析:(A)ㄕㄤ。(B)ㄅㄧㄥˇ。(C)ㄌㄜˋ/ㄩㄝˋ。(D)ㄕㄨˋ。
(B)2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意思相同? (A)太守歸而賓客「從」也/便捨
船,「從」口入(B)大快「假」我以文章/天不「假」年 (C)「況」陽春召我以烟景/盛
「況」空前 (D)開瓊筵「以」坐花/乃奮臂「以」指撥眥。
解析:(A)跟隨/由;自。(B)借;供給。天不假年,上天不給予壽命。指壽命不
長。(C)何況;況且/情形;狀態。(D)而/用。
(A)3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吃飯時間一到,她就被家人召喚回去
(B)他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在畢業後,去浪機天涯 (C)這篇文章極為劊炙人口,你隨便
問個人都知道 (D)這事說來禪愧,都是我一時大意造成的。
解析:(B)浪「機」天涯→跡。(C)「劊」炙人口→膾。(D)說來「禪」愧→慚。
(C)4 下列有關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的句意說明,何者正確? (A)「況陽春召我以
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指春天是適合畫畫寫作的最好季節 (B)「幽賞未已,高談
轉清」:指還觀賞不夠,就只好閉口凝視 (C)「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
慚康樂」:指諸弟都有謝惠連般俊秀的才華,自慚詩才不如謝靈運 (D)「如詩不成,
罰依金谷酒數」:指如果沒有好的作品,就要到金谷園去罰酒。
解析:(A)強調景物美好的春天,是行樂的大好時節。(B)謂一面賞美景,一面敘
天倫。(D)照金谷園的常例,罰酒三杯。
(D)5「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這段話是在描寫: (A)設宴邀月,一人
在庭園中飲酒作樂 (B)折花望月,遙想故鄉的親人 (C)醉生豪氣,妄想以羽箭射月
(D)眾人歡聚,在花間月下盡情飲酒。
解析:(D)寫眾人在花叢中設宴,在月下喝酒,十分盡興,並透過「飛」字將痛
飲狂歡的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B)6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一文,篇幅雖短,但情意豐富多變,下列何者並非作者
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思? (A)對人生苦短的悲慨與無奈 (B)苦讀詩書以求仕進的雄心
(C)賦詩詠懷,欲以詩文傳千古 (D)及時行樂,疏狂的展現。
解析:(B)文章首先感嘆人生短暫,歡樂無多;接著強調此會在良辰美景下進行,
天倫歡聚,為人生一大樂事;最後要求賦詩以伸雅懷。並無流露「苦讀詩書以求
仕進的雄心」。
(C)7 下列關於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的章法說明,何者錯誤? (A)為具有駢儷色彩
的小品,文字俊逸 (B)從篇名可以得知書寫的季節、時間、活動、參與者、地點 (C)
採先敘述後議論的方式書寫,以時間意識貫串全文 (D)為詩序,旨在說明人生苦短,
歡樂無多的感慨。
解析:(C)採用先議論(人生苦短)後敘事(及時行樂,與從弟聚會於桃花園的歡樂)
的方式書寫。
(D)8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
客。」其抒發的情懷與下列何者相同? (A)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 (B)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天 (C)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D)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解析:題幹以「逆旅」及「過客」說明生命的短促與光陰的稍縱即逝。(A)詩帶
有孤高自賞,世少知音之慨。出自劉長卿彈琴。語譯:音韻清美的七絃上,靜靜聽
著這帶有寒意的「松風」曲調。雖然自己偏愛這首古曲,但是現在的人卻不大彈奏
它了。(B)全詩利用了想像力,形容香爐峰瀑布氣勢磅礴,並頌揚了大自然鬼斧神
工之美景。出自李白望廬山瀑布。語譯:香爐峰在陽光照耀之下,一片紫煙冉冉升
騰。遠遠望去,可以看見垂下的瀑布,而那傾瀉的瀑布宛如銀河從天空落下來。
(C)本詩勉人不能坐待光陰流逝,要及時努力。出自陶淵明雜詩。語譯:年輕時的
活力充沛,一生只出現一次。在一天當中,寶貴早晨也只有一個,應當珍惜光陰
及時努力,珍貴的時間不會等待任何人。(D)本詩流露人生短暫之意。「今人不見古
時月」,亦意味「古人不見今時月」;而「今月曾經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
照今人」。古人今人只如逝水,然而他們見到的明月則亙古如斯。出自李白把酒問
月。語譯:現在的人看不見古時的月亮,但今時的明月,曾經映照過古人。無論
是古人或現在的人,俱如流水般消逝不回,但賞月時的心情,卻是一樣的。
(C)9 下列詩句,何者的詩意與「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的想法相同?(A)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B)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C)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
不秉燭遊 (D)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解析:(A)寫女子思念丈夫的閨情。出自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語譯:遠遊為
客雖然快樂,卻不如早日回家。我出門獨自來回走動,愁苦之情有誰可以傾訴?
(B)寫友人久別重聚之喜。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語譯:人生處世,像天上的參商
一樣,總是不容易碰在一起;今晚是甚麼夜晚?竟和你在燭光下相聚。(C)傳達及
時行樂的想法。出自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語譯:人生只有短短的數十年歲月,
卻常常懷著千年的憂愁。白晝苦短長夜漫漫,為何不舉起火燭在夜晚遊樂呢。(D)為
望月思人之詩。出自張九齡望月懷遠。語譯:今晚的月色太可愛了,我吹熄了蠟
燭,披上一件衣服,才感覺到露水愈來愈重。可是我不能將這美好的月色雙手捧著
送給你,只好回去睡吧,希望在夢裡可以和你相會。
(B)10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一文描寫作者與家人之間的天倫之樂,將春景融入和樂
融融的氛圍中。下列何者與其所描述宴飲歡樂氛圍相近? (A)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
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B)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C)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
見長江天際流 (D)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
好音。
解析:(A)描寫久離家鄉在歸途中,思鄉情切的心情。出自李頻渡漢江。語譯:
久客嶺外,和家裡很久沒有音信往來了,經過了一個冬天,又一個春天,已經過
了兩年。現在我渡過漢水,逐漸靠近回家的路上,但心中反而有些害怕,甚至連
從家鄉來的人也不敢向他詢問消息。(B)描述老朋友重逢時,把酒言歡的歡樂氣氛。
出自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語譯:彼此談論著,我高興今晚得到歇腳的
好地方。他為我備了些好酒,一起舉杯暢飲。酒後,我們同聲高歌松風曲。歌罷,
已是銀河星稀的時候。我醉了,他也樂了,歡暢地忘卻人間一切的機詐,而與世無
爭。(C)描述好友辭別遠行,掛懷的心緒綿延悠長。出自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語
譯:老朋友從西方離開了黃鶴樓,在三月春光正好的時候,他要到揚州去。那片船
帆的影子遠遠地消失在青天下,只見長江的水滔滔地向天邊奔流。(D)為杜甫悼念
諸葛亮的懷古之作。出自杜甫蜀相。語譯:丞相的祠堂在哪裡呢?就在錦官城外
柏樹繁茂的地方。綠草映著臺階,徒自呈現一片春色,黃鸝隔著濃密的樹葉,白
白地唱出好聽的聲音。
(B)11「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句中的「烟」字同「煙」,將大地
春景帶入一片迷濛、輕柔之麗境中。下列「煙」字,何者能營造相似的效果? (A)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B)燕子磯頭紅蓼月,烏衣巷口綠楊煙 (C)日暮漢宮傳蠟
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解析:(A)「上」與「孤」字使「煙」所營造的視覺效果為炊煙裊裊上升的景象,
而非煙景朦朧。出自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語譯:渡口處還有落日的餘暉,
村落中炊煙慢慢升起。(B)「綠楊煙」形容柳色迷濛如煙,與題幹同樣呈現朦朧的
春日之美。出自納蘭性德夢江南。語譯:燕子磯頭紅蓼籠罩在月色下,烏衣巷口
楊柳碧綠如煙。(C)「輕煙」指燃燒蠟燭所生的輕淡煙霧。出自韓翃寒食。語譯:
傍晚時分皇宮裡忙著傳送蠟燭,輕淡的煙霧飄進豪門權貴的家中。(D)「孤煙」指
烽火臺上的狼煙。自「大漠」可知為塞外,「孤煙直」則營造出既壯闊又孤寂的畫
面。出自王維使至塞上。語譯:塞外一望無際的沙漠,烽火臺直直升起一道狼煙,
在滔滔長河上,紅色的落日更顯渾圓。
(B)12 下列文句的修辭說明,何者正確? (A)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懸問 (B)古
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引用 (C)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轉化 (D)陽春召我以烟
景,大塊假我以文章/誇飾。
解析:(A)激問。「為歡幾何」意指享受歡樂的日子沒剩多少。(B)出自古詩十九
首:「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及曹丕與吳質書:
「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C)為譬喻修辭中的略喻。將天地比喻為萬物的旅
館。(D)為轉化中的擬人。「陽春」指春天,「召」為召喚,將春天擬人。
(A)13 下列何者不是「已預設答案且答案在問題反面」的問句? (A)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B)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若不闕秦,將焉
取之。
解析:(A)懸問。指內心的確不知故鄉的梅樹開花了沒有,所以叩問從故鄉來的人。
(B)指享受歡樂的日子沒剩多少。(C)指遷客騷人來到這裡,觀賞景物的心情一定
會不一樣。(D)指晉國一定會損害秦國,來擴張取得土地。
(B)14「愛過,方知情重。」這句話隱含時間序列的關係,即要「先愛過」,才會
知「情重」。下列何者沒有時間序列關係? (A)朝聞道,夕死可矣 (B)群季俊秀,皆
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C)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D)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解析:(A)先「朝」後「夕」,有明顯的時序。出自論語里仁。(B)諸弟都有謝惠連
般俊秀的才華,我這個做大哥的卻自愧不如謝靈運。此句無時序先後的情形。(C)
先經過十年寒窗的苦讀生涯,然後才獲得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喜悅。有明顯的時序。
(D)先是「割城」,然後才換得「一夕安寢」,有明顯的時序。出自蘇洵六國。
(D)15 下列有關「序」的說明,何者錯誤? (A)「序」通「敘」,為記敘文的一
體,說明著作的旨趣及經過 (B)原置於全書之末,如太史公自序、說文解字敘 (C)後
世於文後有所增補,乃移序於前,而稱文後者為跋 (D)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與琵琶行
并序同為贈序,但性質不同。
解析:(D)二者屬於詩序或詩集序,性質相同,皆在寫其寫作動機。
(C)16 李白與杜甫是好朋友。某日,李白想寫一封信,邀請杜甫至洛陽的酒店飲酒。
他的信中應使用哪一組「提稱語」和「結尾祝福語」? (A)膝下/恭請 金安 (B)
道鑒/敬請 道安 (C)足下/敬請 大安 (D)禮鑒/敬請 禮安。
解析:(A)用於父母。(B)用於師長。(D)用於弔唁。
(A)17 下列關於李白、杜甫二人的比較,何者敘述正確? (A)李白號青蓮居士,
又有天上謫仙人之稱 (B)杜甫號香山居士,世稱詩聖、詩史 (C)李白詩風沉鬱頓挫,
多以律詩行之;杜甫則深得民歌韻味,以古體、歌行擅長 (D)兩人相知相交,在詩壇
上齊名,合稱「小李杜」。
解析:(B)杜甫號「少陵野老」,香山居士為中唐詩人「白居易」。(C)二者敘述
顛倒。(D)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小李杜為晚唐詩人「李商隱、杜牧」。
(C)18 下列「 」中的成語,何者可用後者替換? (A)他樂心助人的事跡,為村民們所
「津津樂道」/指點迷津 (B)你只要徹底把問題解決,就可以「一勞永逸」/好逸惡勞 (C)
這篇文章寫來「不落俗套」,不愧是首獎之作/別出心裁 (D)這個設施工程浩大,是件「勞
民傷財」的案子/視民如傷。
解析:(A)形容很有興致地說個不停/針對事物的困難處,提供解決的方向、辦
法或途徑。(B)一次的辛勞努力,就可以享受長久的安逸/貪圖安樂,厭惡辛勞。
形容人懶惰的樣子。(C)皆指創新風格,不落於陳腐老舊。(D)消耗民力,浪費財
物。多用以形容行事不當而耗費人力、財力/看待人民有如生病或受傷的人,不
加驚擾。形容非常體恤、關懷人民。
(D)19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西湖的景色四季不同,夏蟬秋月,
「時光虛擲」,所以遊客如織 (B)公司大手筆舉辦尾牙,不僅獎品豐富,還有明星現場
演唱,真是「天倫樂事」 (C)副刊有篇作品「博文約禮」,頗值得一讀 (D)光陰易逝,
人生宛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
解析:(A)浪費光陰,一事無成。可改為「春和景明」。(B)專指家人團聚間的歡
樂。可改為「歡聲雷動」。(C)廣博地學習聖賢的典籍,並用禮節約束自己的行
為。可改為「斐然成章」。(D)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B)20 下文缺空處,依序應為何組詞語?「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得
極為拙劣/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的書」 (A)架設
/艱澀 (B)裝訂/倉促 (C)鋪敘/充實 (D)掩飾/痛苦。
解析:(B)從「扉頁」、「一讀再讀」、「書」可知第一個缺空處應填入與書相
關的動詞,故選「裝訂」。「架設」用於網站;「鋪敘」用於寫作;「掩飾」於此
不合。另從首句來看,「扉頁」是書刊、書冊的第一頁,「發黃」表示時日已久,
暗示青春已逝,再由「拙劣」、「含著淚」、「不得不承認」等看出作者緬懷已
逝的青春,故第二個缺空處應選「倉促」,才能和首句呼應。出自席慕蓉青春之
一。
(B)21 旅行社在策劃暑假中國旅遊行程。若依策劃的主題尋找古人作為廣告主角,下
列何者的搭配,依序最適合?(甲)民俗曲藝之旅/(乙)夜遊賞花之旅/(丙)西山祕境
之旅。 (A)柳宗元/李白/蘇轍 (B)劉鶚/李白/柳宗元 (C)劉鶚/歐陽脩/蘇軾
(D)蘇軾/李白/柳宗元。
解析:(甲)應為劉鶚。在明湖居聽書一文,對民間曲藝及藝人王小玉的精彩演出,
有極為深刻的描述/(乙)應為李白。其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一文,在描寫春夜宴遊
賞花之樂/(丙)應為柳宗元。其著有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
(A)22 閱讀下文,判斷缺空處依序應為何人?「你的駕照上星期/早因為酒債給店裡
扣留了/□□□和議員們全都得罪光啦/□□□又不在,看誰來保你?/六千塊嗎?算
了,我先墊/等「行路難」和「蜀道難」的官司/都打贏了之後,版稅到手/再還我
好了」 (A)高力士/賀知章 (B)楊貴妃/唐明皇 (C)劉禹錫/謝靈運 (D)白居易/
李商隱。
解析:(A)自「酒債」提示了主人翁好酒的習性,而「行路難」、「蜀道難」則
為李白名作,故可判知此詩訴說的對象為「李白」。第一個□□□從「議員」一
詞,可知此人應該也是地位顯貴之人,據傳李白曾假裝醉酒命高力士脫靴而得罪
「高力士」。第二個□□□,自文意可知此人應該是李白的好友賀知章,且賀知
章曾力薦李白,從「保」字來判斷,應為賀知章。出自余光中與李白同遊高速公
路。
(B)23 請根據詩意,將下列散落的詩句重新組合:「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甲)
人生得意須盡歡/(乙)朝如青絲暮成雪/(丙)奔流到海不復回/(丁)君不見高堂明鏡悲
白髮 莫使金樽空對月。」(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丁乙甲丙 (D)乙甲丁丙。
解析:(B)開頭寫「黃河之水」的來處,後句應緊接「水的去處」,所以接(丙);而
再來是類句(丁)「君不見……」寫「白髮」,再緊接寫白髮的「由來轉變」,所以
再接(乙);最後用(甲)「人生得意須進歡」與「莫使金樽空對月」總結詩意。題幹
出自李白將進酒。語譯:您不是見過黃河之水從天而降滾滾而來,東流到海一去不
再回!您不是在高堂明鏡中見過白髮而悲傷,早晨還是青絲般黑的頭髮到晚上就變
成雪一樣的白了!人生短暫,所以在得意的時候必須盡情地歡樂,不要使酒杯空
空對著月亮。
(A)24 下列關於李白與杜甫的比較,何者正確? (A)以唐代分期言:兩者均屬於盛
唐時期詩人 (B)以稱號言:後世稱李白為「詩鬼」,稱杜甫為「詩聖」 (C)以作品
風格言:李白走遍大江南北,屬於「田園山水派」;杜甫歷經動亂,作品多有悲憫情
懷,屬「社會寫實派」 (D)以作品格律言:兩人均處於唐詩發展興盛時期,故堅守近
體詩格律,可謂典範。
解析:(B)李白被稱為「詩仙」,「詩鬼」為李賀的稱號。(C)李白屬於「浪漫
派」。(D)李白作品多偏於古風,浪漫不羈,對於格律不甚遵守;杜甫則屬嚴守格
律之詩人。
(A)25 下列關於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夫天地者,
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意謂天地與時間均是永恆不變的,人生其中
何其渺小與短暫 (B)「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意謂大自然美景再繁盛,
也終有衰落逝去的一天 (C)「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完全扣題,點出題目所
言「季節」、「時間」、「人物」、「地點」、「活動」等項目 (D)「不有佳詠,何
伸雅懷」可見本文是李白為自己的作品寫序。
解析:(B)強調春光明媚、繁華富麗的春天是行樂的大好時節。(C)並未點出「夜」
字(時間)。(D)本篇序文是為了此活動眾人所作之詩而成的詩序。
(A)26 下列詠人之詩句,何者歌詠對象是李白? (A)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
在/高力士羞憤的手裡,人卻不見了/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
奏/留給杜二去細細地苦吟/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B)
亡國已三年,可恨那韓公子/幾時,才找到狙擊的力士?/百二斤重的大椎劈空一揮
/也不到這暴君的冕頂/博浪沙,天色還未明/橋上正候著那褐衣的老人/鞋踢在橋
下,兵書揣在懷裡/說星羅一天,棋布滿地/這一局陰幢幢的長夜一過/贏家的棋變
輸家的棋 (C)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
襟 (D)宅邊雖有五柳樹,歸去已荒三徑園。平生胸中羞五斗,偶爾城市羨華軒。
解析:(A)歌詠李白。舉用了「高力士脫靴」、「賀知章稱讚其為『天上謫仙
人』」的典故。出自余光中尋李白。(B)歌詠張良。「韓公子」、「橋上老人」為
判斷關鍵詞。出自余光中刺秦王。(C)歌詠諸葛亮。舉用了「三顧茅廬」的典故。
出自杜甫蜀相。語譯:當年先主劉備曾三顧茅廬,頻頻請教安定天下的大計。兩代
國主間的開國與繼業,全靠這位老臣的一片忠誠。可惜他出師北伐曹魏還沒成功
便先病亡軍中,想起此憾,常使後世的英雄們流下滿襟熱淚。(D)歌詠陶淵明。
「五柳樹」、「歸去」、「五斗」為判斷關鍵詞。出自喻良能題淵明祠堂。語譯:
房宅邊雖然五棵柳樹還在,但是再回去時,庭園中的小徑早已荒蕪。這輩子心裡最
羞於為微薄俸祿逢迎拍馬,但偶爾也欣羨城市裡華麗的房舍。
(A)27 下列有關「 」內稱謂的運用,何者正確? (A)「先君子」在世時,常以
勤儉訓誡後輩子孫 (B)為了慶賀你喬遷之喜,找個時間到「寒舍」打擾參觀,為新屋
增添人氣 (C)「舍姊」於這星期六舉辦個人鋼琴演奏會,歡迎撥冗參加 (D)「賢喬
梓」在此次聯考雙雙榜上有名,真羨慕你有這麼優秀的兒子。
解析:(A)指過世的父親。(B)「寒舍」是謙稱自己所住的屋舍,尊稱別人家宅應
用「府上」。(C)「舍」是對人謙稱自己卑幼的親屬或親戚,姊姊年紀、輩分較長,
應用「家姊」。(D)「賢喬梓」是尊稱別人父子,尊稱他人兒子應用「令郎」。
(D)28 下列「 」內的字與其通同字之配合,何者正確? (A)陽春召我以「烟」
景:菸 (B)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樂 (C)其「郤」也,則施施而行,漫漫
而遊:卻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授。
解析:(A)通「煙」。(B)通「悅」。(C)通「隙」。
(C)29 下列有關季節的詩句,請依春夏秋冬的順序排列:(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
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乙)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
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丙)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
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丁)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
江雪。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丙乙甲丁 (D)丁甲丙乙。
解析:(甲)由「登高」、「茱萸」可知是描寫重陽節,為秋季。(乙)由「四月」、
「葵花向日傾」可知是夏季。(丙)由「花滿蹊」、「蝶」、「嬌鶯」可知是春季。
(丁)由「寒江雪」可知是冬季。
(B)30 下列文句中,何者沒有冗詞贅句或語意不通的情形? (A)我已經把開會資
料整理好了,如果您要事先提前過目的話,我去影印一份給您 (B)小張日前買了一棟
新房子,我們可以送「鶯遷喬木」的匾額來祝賀他 (C)要不是沒有那場車禍傷了他
的腳,他現在早就是傑出的田徑選手了 (D)叔叔去美國生活多年,我時時刻刻不想
他,真希望他能找時間回國與我們團聚。
解析:(A)「事先」和「提前」意義相近,擇一即可。(C)應刪去「沒有」。(D)
「時時刻刻」應改為「無時無刻」。)
〈快哉亭記〉
(A)1.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正確? (A)「筠」州:ㄩㄣˊ (B)「欒」城:
ㄌㄩㄢˊ (C)「翫」賞:ㄨㄢˊ (D)蓬戶甕「牖」:ㄈㄨˇ。
解析:(B)ㄌㄨㄢˊ。(C)ㄨㄢˋ。(D)ㄧㄡˇ。
(B)2.下列「 」內的讀音,何者正確:(甲)景「差」:ㄘㄨㄛ (乙)而風何「與」
焉:ㄩˇ(丙)以覽觀江流之「勝」:ㄕㄥˋ(丁)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ㄕㄥ
ˋ?(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解析:(乙)ㄩˋ。(丁)ㄕㄥ。
(C)3.下列詞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趨之若騖 (B)擢足滄浪 (C)波濤
洶湧 (D)篷頭垢面。解析:(A)趨之若「騖」→鶩。形容前往趨附者極多。(B)「擢」
足滄浪→濯。比喻洗淨世俗塵埃,以保持純樸自然的品格。(D)「篷」頭垢面→蓬。
(C)4.下列何者與「披襟當風之樂」的「當」字解釋相同? (A)「當」之無愧 (B)
門「當」戶對(C)亂髮「當」風 (D)理所「當」然。
解析:(A)承受。(B)適合;相稱。(C)迎著。(D)應該。
(A)5.下列「 」中的字詞解釋,何者錯誤? (A)「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
之宮」的「從」意指「依順」 (B)「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的「睥睨」原是斜視
之意,引申為傲視一切,不可一世 (C)「周瑜、陸遜之所騁騖」的「騁騖」原是奔走、
馳騁之意,引申為角逐戰鬥 (D)「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的「行列」是形容縱橫排列
的樣子。
解析:(A)使……跟隨。即帶領。
(A)6.下列「 」中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 (A)使其「中」坦然/此其「中」宜
有以過人者 (B)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而風何「與」焉 (C)將
何「適」而非快/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D)「將」何往而非病/「將」蓬戶甕
牖,無所不快。
解析:(A)內心。(B)和/參預。(C)往;到/舒適;享受。(D)那麼/即使。
(A)7.下列有關黃州快哉亭記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
流奔放肆大」:意謂江面如大海一般遼闊 (B)「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
數」:指房舍多得數不清 (C)「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指人會遇
到什麼事情無法預料 (D)「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人生的變化,和風有什麼不同
呢。
解析:(B)指越過江面,可清楚看見對岸景色,房舍亦可以一一指出。(C)意謂人
的憂樂之情,常受境遇順逆的影響。(D)指人事上的差異,和風有什麼關聯呢。
(D)8.「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
何適而非快?」下列有關此句意旨的解釋,何者正確? (A)勸喻張夢得不應與遷客騷
人同樣地悲傷憔悴而不能勝,應不以謫為患,自放山水之間而無所不快 (B)提及人的
際遇有所不同,若心懷抑鬱,則所見皆非美景,只見萬物之醜惡 (C)言讀書人不遇時
的兩種態度,與人的心境有關,心境影響心情 (D)強調心境樂觀之重要,心轉即能境
轉,隨遇而安、處處自得。
解析:題幹文句意旨為不因外在的境遇影響心情,傷害本性。(A)張夢得並無因
悲傷憔悴而不能承受,也不把貶謫當作憂苦。(B)並非以人的際遇不同點出人生的
憂樂之情。(C)人生的憂樂取決於自身涵養,與遇不遇無關。
(D)9.黃州快哉亭記一文中,宋玉對楚王說:「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
之!」他的用意為何? (A)稱讚楚王具有王者唯我獨尊的豪氣 (B)感慨人民無法共
享楚王的榮耀 (C)諷刺楚王好大喜功 (D)諷諫楚王不懂體恤民生疾苦。
(C)10.黃州快哉亭記一文中,何者屬於內心自得之「快」? (A)長洲之濱,故城
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
俗 (B)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
(C)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
快 (D)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
解析:(A)懷古之快。(B)美景之快。(D)王者豪氣、霸氣之快。以上三者皆屬於外在
表面之「快」。(C)由「不以物傷性」可知,不藉由外在之物是屬於內在之得之
「快」。
(C)11.黃州快哉亭記一文提到「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
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其所要表達的意旨為何? (A)點明建築快哉亭的由來
(B)暗指一般人對快哉亭有不同的感受 (C)極寫快哉亭前壯闊的江面之景 (D)以快哉
亭前的美景勉勵友人應隨遇而安。
解析:(C)描寫快哉亭前江流的景觀變化萬千,令人深受震撼。
(D)12.黃州快哉亭記:「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
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此段文意與下列何者較接近? (A)歌吹為風,粉汗
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C)銜遠山,
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題幹意謂心胸豁達的人,身處任何環境都能怡然自得。(A)形容西湖遊人
如織,熱鬧的景色。(B)由「醉翁」之醉不在酒而是醉於山水之美,巧妙點出作者
熱愛山水的心。(C)描寫洞庭湖之廣大遼闊。(D)意謂胸懷豁達,不因外在環境、
自身遭遇而悲喜。與題幹意近。
(D)13.下列有關黃州快哉亭記一文的寫作手法說明,何者正確? (A)末段借長江
浩蕩水勢,寫一亭之勝,引出亭之位置、建亭背景與命名之因 (B)文中暗引宋玉風賦,
說明「士」不以物傷性的胸懷 (C)以騷人思士為例說明「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
的自得之快 (D)通篇以「快」為文眼,貫串全文,既明說稱「快」的原因,以寬慰友
人,兼以勉己勉兄。
解析:(A)第一、二段所寫。(B)說明一般人常因遭遇不同,而對外物有不同的感
受。(C)應以張夢得為例說明自得之快。
(B)14.下列有關「記」文體的說明,何者錯誤? (A)可分為記物和記事 (B)宋人
常借題發揮,以自誇己文才高妙,擬古諷今 (C)因借題發揮,前人稱為「記之變體」 (D)
在古文分類中屬「雜記類」。
解析:(B)宋人常借題發揮,以寄託思想情感。
(A)15.下列文句,何者使用「映襯」修辭? (A)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
(B)濤瀾洶湧,風雲開闔 (C)南北百里,東西一舍 (D)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
於其下。
解析:(A)楚王/庶人;樂/憂。(B)(C)(D)對偶。
(B)16.下列黃州快哉亭記文句的修辭,何者說明正確? (A)「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
人安得共之」:鑲嵌 (B)「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錯綜 (C)「岡陵
起伏,草木行列」:映襯 (D)「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誇飾。
解析:(A)倒反、設問(激問)。(B)錯綜修辭的抽換詞面(「異」、「變」字義皆
為「差異」)。(C)對偶。(D)倒裝(此風快哉)、設問(懸問)。
(B)17.祥祥準備寫一篇報告,介紹蘇轍的生平及重要事跡。以下是他的筆記,哪些
是正確的:(甲)字子瞻,為蘇軾之弟、蘇洵之子。(乙)蘇軾推許其文章體氣高妙,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丙)自編詩文為潁濱遺老文集。(丁)生性沉靜敦厚,語言樸實淡雅。
(戊)晚年隱居許州潁水之濱,自號潁濱遺老。?(A)甲丁 (B)乙丁戊 (C)乙丙戊 (D)
丙戊。
解析:(甲)字子由。(丙)自編詩文為欒城集。
(D)18.「昨天出航的那艘漁船,經歷了一整晚□□□□的航行後,今天上午載著船員
們平安歸來。」上述文句的缺空處,宜填入哪個成語? (A)一碧萬頃 (B)風平浪靜
(C)放浪形骸 (D)驚濤駭浪。
解析:(A)形容碧綠的天空或水面遼闊無際。(B)無風無浪。比喻平靜或情勢穩定。
(C)縱情放任,沒有約束。(D)猛烈的風浪。亦用以比喻險惡的環境。
(C)19.下列成語的語意,何者與「蓬戶甕牖」相近? (A)日食萬錢 (B)枵腹從公
(C)室如懸磬(D)鐘鳴鼎食。
解析:「蓬戶甕牖」:編蓬草為門,以破甕為窗。形容居住環境簡陋。(A)每天
飲食須耗費上萬的錢。形容生活極為奢侈豪華。(B)餓著肚子辦理公務。形容不顧
己身,勤於公事。枵,音ㄒㄧㄠ。空虛;空腹。(C)指居室空無所有,比喻非常貧
窮。磬,古代矩形樂器。(D)古代富貴人家吃飯時,擊鐘為號,列鼎而食。形容生
活極為奢華。
(A)20.下列文句,何者「 」中的連接詞使用正確? (A)「如果」小英這次月考再考
不好,我「就」不讓她跟同學去臺中玩 (B)談到禮節,「與其」奢華浪費,「不但」
儉樸些好 (C)遇到挫折不要悲觀、不要灰心喪志,「只有」活著,「只有」希望,了
解人生,才能享受生命 (D)阿嘉被老師責罵後,「不但」開始注意言行舉止,「假如」
更能奮發向上,考取好成績。
解析:(B)「與其」用以表示在二件事間取捨,通常與「不如」、「寧可」連用。
(C)「只有」後接須具備的必要條件,通常與「才」、「方」、「乃」連用。(D)
「不但」意思是不只、不僅,通常下一句會接「而且」、「還」等,表示更進一
層的意思。
(B)21.下列「 」中的國字,何者音、義皆正確? (A)以覽觀江流之「勝」:ㄕㄥ
ˋ,勝利 (B)而風何「與」焉:ㄩˋ,參預 (C)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ㄔㄨ
ˋ,遺址 (D)王披襟「當」之:ㄉㄤˇ,抵擋。
解析:(A)美景。(C)ㄒㄩ。(D)ㄉㄤ。
(C)22.「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的「從」是指: (A)陪伴 (B)跟蹤
(C)帶領 (D)侍從。
(D)23.「即其廬之西南為亭」的「其」字所代指的對象,與下列何者相同? (A)則舟
楫出沒於「其」前 (B)「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C)使「其」中不自得 (D)
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
解析:「即其廬」的「其」指張夢得。(A)指快哉亭。(B)指三國時歷史人物。(C)指人、
讀書人。
(D)指張夢得。
(C)24.下列「 」中的字詞,作「動詞」用的是: (A)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
「流」奔放肆大(B)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 (C)漁夫樵父之舍,皆
可「指」數 (D)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
解析:(A)名詞。水勢。(B)名詞。美景。(C)動詞。用手指出。(D)名詞。變異;差別。
(B)25.「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在描寫快哉亭何種特色? (A)占地
廣大,總計南北一百里,東西十里 (B)視野遼闊,可望見南北一百里,東西三十里的
景觀 (C)地理位置便利,四周百里內有房舍聚集 (D)建築外觀宏偉,距百里之遙仍
可望見。
(A)26.「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旨在描寫: (A)亭前景物
多變化,日、夜各有千秋 (B)長江氣候異常,變化難料 (C)亭子所見景觀,日間令
人喜,夜間令人憂 (D)人居亭中,心情常受外在景物變化的影響。
(A)27.下列文句的修辭說明,何者正確? (A)岡陵起伏,草木行列:對偶 (B)有風
「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誇飾 (C)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倒反 (D)楚王
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譬喻。
解析:(B)摹寫(摹聲)。颯然,形容風聲。(C)設問(激問)。(D)映襯。
(C)28.下列有關黃州快哉亭記一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作者借題發揮,屬於
「記之變體」 (B)快哉亭的建造者、命名者及作記者三人,當時皆不遇於時 (C)文章
鎔記事、寫景、抒情、議論為一爐,而以記事為重心 (D)文中反映出隨遇而安的胸懷
與人生觀。
解析:(C)以議論為中心。
(B)29.黃州快哉亭記全篇以何字為線索,貫穿全文? (A)謫 (B)快 (C)變 (D)樂。
解析:本文共分四段,以「快」字為線索,前二段扣緊「快哉」亭名敘寫,後二
段則就「謫居」而發議。
(D)30.下列有關蘇軾與蘇轍的敘述,何者錯誤? (A)蘇軾字子瞻,蘇轍字子由 (B)
二人同時登進士第,後皆因反對新法而遭貶謫 (C)蘇軾的赤壁賦、蘇轍的黃州快哉亭
記同屬貶謫文學 (D)蘇軾號東坡居士,蘇轍號香山居士,二人與父親蘇洵合稱「三
蘇」。
解析:(D)蘇轍自號潁濱遺老。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名號。
(C)31.下列何者與「士生於世,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文意相近?
(A)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B)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C)莫
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D)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解析:(A)表達與世無爭、丟棄機心的歸隱之志。語出王維積雨輞川莊作。(B)意指
抱負無法實現,欲雲遊四海。語出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C)喻不為外界惡
劣環境影響,仍能超然自得。語出蘇軾定風波。(D)指李白意氣狂放,放蕩不羈。
語出杜甫贈李白。
(C)32.黃州快哉亭記:「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
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
安得共之!』」關於此段文意的解釋,何者正確? (A)表達楚王想與百姓共享此風
的熱切心情 (B)宋玉暗示楚王即將一統天下(C)宋玉意在諷諭楚王不知體察民生疾苦
(D)旨在強調人生坦然便無處不快。
(A)33.下列文句,何者沒有語病? (A)長途旅行雖然辛苦,但之後只要充分休息,
很快便能恢復精神 (B)登上玉山峰頂,極目遠眺,眼前一座座山川,層巒疊嶂,好不
壯觀 (C)黑幫分子經常為利益義憤填膺,相互廝殺 (D)關於此地風災後的狀況,記者
將為您轉播來自路透社的第一手獨家報導。
解析:(B)一座座用以形容山,不宜形容山川。(C)「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
而激起的憤怒,為正面之詞。(D)「轉播」即是第二手資料,與「第一手」語意矛
盾。
(C)34.下列「 」中量詞的使用,何者不恰當? (A)得知兒子因酒後駕車撞死人,
老父親氣得上前打了兒子一「記」耳光 (B)我與他之間的差距,就好像一「堵」隱形的
高牆,怎麼樣都跨不過 (C)為了慶賀書店開張,他特地請書法家好友寫了一「幀」對
聯 (D)多想駕著一「葉」扁舟,就此飄然遠去,再也不過問塵世的紛紛擾擾。
解析:(C)「幀」是計算照片、字畫等的單位。對聯應改用「副」,計算成套成組物品
的單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