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解析  (A)高。〈馮諼客孟嘗君〉。語譯:於是梁惠王空出宰相的高位,將原來的宰

相降為上將軍/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每天和朋友登上高
1-6桃花源記 題庫 一、選擇題 (193小題) 山,進入深密的樹林,走到蜿蜒曲折的溪水盡頭 (B)中。方苞〈左忠毅公
1. (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何者意義相同? (A)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 軼事〉。語譯:廂房裡有位書生趴在桌上休息,文章剛完成草稿/落筆。曹
所養/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 (B)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傅毅之 丕《典論.論文》。語譯:傅毅因為會寫文章,而擔任蘭臺令史,可是一下
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 (C)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 筆卻不知剪裁 (C)裡面。劉基《郁離子選》。語譯:讓老猴帶領小猴往山
也/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 (D)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中去,採摘草木的果實/裡面。陶淵明〈桃花源記〉。語譯:停留了幾天,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  漁人告辭離去。桃花源中的人告訴他說:「這兒的情形,不值得向外面的人
說啊。」 (D)進入。司馬遷〈鴻門宴〉。語譯:持戟交叉守在軍門的衛兵
【109統測試題】
想要阻止不讓他進入;樊噲側著盾牌猛力撞去/宮廷。司馬光〈訓儉示康〉。
解答  D  語譯:近來一般做官的人家,如果酒不是特殊珍貴的官酒,果、肴不是來自
解析  (A)老而無子。〈大同與小康〉/特別。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B)與「大」 遠方的奇珍異味 
相對。陶淵明〈桃花源記〉/輕視。曹丕《典論.論文》 (C)批評。司馬 5. (  )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甲)「嚮」往:ㄒㄧㄤˇ (乙)躬耕自
光〈訓儉示康〉/不是。顧炎武〈廉恥〉 (D)從。蘇軾〈赤壁賦〉/從。 「給」:ㄍㄟˇ (丙)此中人「語」云:ㄩˇ (丁)劉子「驥」:ㄐㄧˋ 
連橫〈臺灣通史序〉  (戊)太守即「遣」人隨其往:ㄑㄧㄢˇ (A)甲丙 (B)乙丁 (C)丙戊 (D)丁
2. (  )下列文句中的「即」,何者與「可望而不可即」的「即」意義最接近? (A) 戊 
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 (B)翡冷翠 【龍騰自命題】
稱為文藝復興搖籃之地,「即」因這個地方人文薈萃,人才輩出 (C)及郡下, 解答  D 
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D)像 解析  (甲)ㄒㄧㄤˋ (乙)ㄐㄧˇ (丙)ㄩˋ 
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
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  6. (  )下列「 」內的字,何者意義不相同? (A)失其所「與」/吾誰「與」歸 
【107統測試題】 (B)未果,「尋」病終/「尋」蒙國恩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D)親賢臣,「遠」小人/「遠」罪豐家 
解答  A 
解析  題幹:「即」為「靠近」之意 (A)靠近。郁永河〈北投硫穴記〉。語譯:我 【101統測試題】
提起衣服靠近洞旁觀看,聽到如怒雷的聲音在地底下震蕩,且夾雜著驚濤聲 解答  A 
和如鍋子沸騰的聲音 (B)便是。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 (C)立刻。陶淵 解析  (A)親近、交好。〈燭之武退秦師〉。語譯:失掉友好的盟國/認同。句法上
明〈桃花源記〉。語譯:到武陵郡城中,就去拜訪太守,報告發現桃花源的 即「吾歸與誰」。范仲淹〈岳陽樓記〉。語譯:我要歸向誰呢 (B)不久。
事。太守立刻派人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竟然迷失而再也找不到 陶淵明〈桃花源記〉。語譯:還沒有實現,不久就因病過世了/不久。李密
那條路了 (D)就。劉鶚〈明湖居聽書〉  〈陳情表〉。語譯:不久又蒙受國恩 (C)無。〈燭之武退秦師〉。語譯:
3. (  )下列「 」中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 (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巧言 沒有秦穆公的幫忙,我不可能返晉為君/無。《論語.憲問》。語譯:如果
令色,「鮮」矣仁 (B)皆出酒「食」/「食」不知味 (C)便扶「向」路/ 沒有管仲,我們可能已經淪為夷狄,披頭散髮,穿著左邊開襟的衣服了 
尋「向」所誌 (D)未「果」,尋病終/言必信,行必「果」  (D)疏離。諸葛亮〈出師表〉。語譯:親近賢臣,疏遠小人/疏離。司馬光
〈訓儉示康〉。語譯:遠離罪罰而富厚其家 
【龍騰自命題】
7. (  )小龍正在整理學過的文章中,四個「乃」字的字義。與同學討論後,下列哪
解答  C  位同學對下文「乃」字義的說明是正確的?
解析  (A)色彩明亮/音ㄒㄧㄢˇ,少。《論語.學而》。語譯:刻意說出甜蜜中聽 〈桃花源記〉:「見漁人,(甲)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問今是何世,
的話,裝出討人喜歡的臉色,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心 (B)食物/吃 (C)先前 (乙)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實現/堅決。《論語.學而》。語譯:說話必定誠信不欺,做事一定果 〈絕妙好辭〉:「魏武亦記之,與脩同,(丙)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丁)乃
敢有成效  覺三十里!』」
4. (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何者意義相同? (A)於是梁王虛「上」位,以 (A)小玉:(甲)(乙)都是「於是」的意思;(丙)(丁)都是「竟然」的意思 (B)小
故相為上將軍/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 (B)廡「下」,一生 健:(甲)(乙)都是「竟然」的意思;(丙)(丁)都是「於是」的意思 (C)小正:
伏案臥,文方成草/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 (C)使老 (甲)(丙)都是「於是」的意思,(乙)(丁)都是「竟然」的意思 (D)小妹:(甲)
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 (丙)都是「竟然」的意思,(乙)(丁)都是「於是」的意思 
外人道也 (D)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近日士大夫家, 【龍騰自命題】
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  解答  C 
【100統測試題】
8. (  )〈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句中「無論」
解答  C  的意思為何? (A)沒有提到 (B)更不用說 (C)無論如何 (D)難以匹敵 
【龍騰自命題】 16. (  )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A)「詣」太守:ㄓˇ (B)「纔」通人:
解答  B  ㄔㄢˊ (C)垂「髫」:ㄊㄧㄠˊ (D)阡「陌」:ㄅㄞˇ 
【龍騰自命題】
9. (  )下列「 」中的字,正確的字形依序為何? 「ㄩㄢˊ」溪行/便「ㄕㄜ
ˇ」船/未果,「ㄒㄩㄣˊ」病終/「ㄘㄞˊ」通人 (A)緣/捨/尋/纔  解答  C 
(B)緣/舍/旬/讒 (C)源/捨/旬/讒 (D)源/舍/尋/纔  解析  (A)ㄧˋ (B)ㄘㄞˊ (D)ㄇㄛˋ 
【龍騰自命題】 17.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字形相同? (A)妻子「ㄧˋ」人╱貴族封「ㄧ
解答  A  ˋ」 (B)桑竹之「ㄕㄨˇ」╱樂不思「ㄕㄨˇ」 (C)屋舍「ㄧㄢˇ」然╱
「ㄧㄢˇ」面痛哭 (D)世外桃「ㄩㄢˊ」╱彈盡「ㄩㄢˊ」絕 
10. (  )下列「 」內字詞的解釋,何者正確? (A)「悉」如外人:熟悉 (B)
【習作簿】
「具」答之:詳盡 (C)便「要」還家:想要 (D)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遲  解答  A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邑 (B)屬╱蜀。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C)儼╱掩 (D)源
╱援 
解答  B 
解析  (A)全 (C)邀請 (D)邀請  18. (  )下列「 」內的字經代換後,何者文意產生改變? (A)「緣」溪行,忘路之
遠近:沿 (B)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葉 (C)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11. (  )〈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句中的「垂髫」原指兒童的什 咸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麼東西? (A)玩具 (B)食物 (C)髮型 (D)服飾 
【課本練習題】
【習作簿】
解答  B 
解答  C  解析  (B)葉→花 (C)皆為「全、都」 
解析  (C)孩童髮式多披垂,故用「垂髫」借指兒童 
19. (  )〈桃花源記〉:「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中的「悉」,替換成下列字詞
12. (  )下列「 」中的字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字形前後相同? (A)落英「ㄅㄧㄣ」 後,何者文意不變? (A)或 (B)何 (C)全 (D)不 
紛/座上嘉「ㄅㄧㄣ」 (B)嘆「ㄨㄢˋ」不已/令人「ㄨㄢˋ」惜 (C)
【龍騰自命題】
「ㄒㄩㄣˊ」向所誌/「ㄒㄩㄣˊ」規蹈舉 (D)便「ㄧˋ」太守/妻子「ㄧ
ˋ」人  解答  C 
【龍騰自命題】 解析  題幹:完全和桃花源以外的人相同。悉,全 
解答  B  20. (  )下列「 」內字詞的解釋,何者錯誤? (A)「未果」,尋病終:沒有果實出
解析  (A)繽/賓 (B)惋 (C)尋/循 (D)詣/邑  現 (B)來此「絕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C)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D)「無論」魏、晉:更不用說 
13. (  )〈桃花源記〉:「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中的「窮」解釋為
「盡」之義,與下列「 」中何者解釋相同? (A)生活「窮」困 (B)層出 【龍騰自命題】
不「窮」 (C)「窮」凶惡極 (D)「窮」鄉僻壤  解答  A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沒有實現 
解答  B  21.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字形相同? (A)屋舍「ㄧㄢˇ」然╱「ㄧㄢ
解析  (A)貧乏、貧困 (B)盡 (C)極端 (D)偏遠  ˇ」面痛哭 (B)黃髮垂「ㄊㄧㄠˊ」╱千里「ㄊㄧㄠˊ ㄊㄧㄠˊ」 (C)妻
子「ㄧˋ」人╱貴族封「ㄧˋ」 (D)世外桃「ㄩㄢˊ」╱彈盡「ㄩㄢˊ」絕
14.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正確? (A)「ㄏㄨㄛˋ」然開朗:壑 (B)阡「ㄇ
ㄛˋ」交通:陌 (C)黃髮垂「ㄊㄧㄠˊ」:條 (D)便扶向路,處處「ㄓ
ˋ」之:置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答  B  解析  (A)儼╱掩 (B)髫╱迢 (C)邑 (D)源╱援 
解析  (A)豁 (C)髫 (D)誌  22.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土地平「曠」/面貌粗「獷」
(B)落英「繽」紛/「濱」海公路 (C)嘆「惋」不已/溫柔「婉」約 (D)初
15. (  )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A)方「纔」:ㄘㄢˊ (B)「氛」圍:
極狹,「纔」通人/「攙」扶 
ㄈㄣˋ (C)陶「潛」:ㄑㄧㄢˇ (D)官「宦」:ㄏㄨㄢˋ 
【學習卷】
【習作簿】
解答  B 
解答  D 
解析  (A)ㄎㄨㄤˋ/ㄍㄨㄤˇ (B)ㄅㄧㄣ (C)ㄨㄢˋ/ㄨㄢˇ (D)ㄘㄞˊ/ㄔㄢ
解析  (A)ㄘㄞˊ (B)ㄈㄣ (C)ㄑㄧㄢˊ 
23. (  )〈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一句中的「緣」意思 得「悉」此事,都感到十分訝異 (C)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公司即將裁
為「沿著」,下列何者字義與其相同? (A)「緣」木求魚 (B)無「緣」無 員的消息引起一陣「騷」動 (D)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領國家俸祿的公
故 (C)廣結良「緣」 (D)「緣」定三生  務員豈能尸位「素」餐 
【龍騰自命題】 【103統測試題】
解答  A  解答  A 
解析  (A)沿著。緣木求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B)原因 (C)人與人或事物 解析  (A)暫時的託身。蘇軾〈赤壁賦〉。語譯:生命就如蜉蝣寄居天地間那樣短暫
間遇合的機會 (D)人與人或事物間遇合的機會。緣定三生:緣分在前生就 /暫時的託身 (B)全。陶淵明〈桃花源記〉。語譯:男女所穿戴的服飾,
已註定  完全和桃花源以外的人相同/知道 (C)憂愁。范仲淹〈岳陽樓記〉。語譯:
24. (  )下列文句中「為」的字義,何者相同? (甲)捕魚「為」業 (乙)不足「為」 遭貶謫流放的官吏和失意的文人,大多會集於此/擾亂 (D)本性。曹丕
外人道也 (丙)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丁)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典論.論文》。語譯:(演唱吹奏時)運氣吹送的輕重強弱程度不同,加
上本性靈巧笨拙的差異/空的、平白的。「尸位素餐」:占著職位享受俸祿
(戊)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A)甲乙 (B)乙丙 (C)乙 而不做事 
丁 (D)丙戊 
【進階卷】 30.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花花讀書方法錯誤,想要藉此得高分,
根本是圓木求魚 (B)阿倫熟讀史書,洞析世事,對時事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解答  C  (C)不管什麼時代,有遠見的領導者最重視的都是沿攬人才 (D)他從小就接
解析  (甲)是 (乙)向 (丙)因,表示原因。沈復〈兒時記趣〉 (丁)向 (戊)行、作。 觸音樂,而且對小提琴著力甚深,造詣頗高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學習卷】
25.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 (A)黃髮垂髫,「並」怡然 解答  D 
自樂 (B)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C)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解析  (A)圓→緣 (B)析→悉 (C)沿→延 
無論魏、晉 (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龍騰自命題】 31. (  )下列文句中的「一」,何者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 (A)林盡水源,便得
「一」山 (B)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 (C)縱「一」葦之所如,凌
解答  C  萬頃之茫然 (D)百事俱作,綱舉目張,而臺灣氣象「一」新矣 
解析  (A)都 (B)都 (C)竟然 (D)都  【99統測試題】
26.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字形相同? (A)幕「ㄌㄧㄠˊ」╱「ㄌㄧㄠ 解答  D 
ˊ」勝於無 (B)便「ㄕㄜˇ」船╱鍥而不「ㄕㄜˇ」 (C)「ㄑㄧㄢ」陌╱ 解析  (A)數量詞。陶淵明〈桃花源記〉。語譯: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處,
見異思「ㄑㄧㄢ」 (D)「ㄒㄧㄤˋ」往╱望其「ㄒㄧㄤˋ」背  那兒有一座山 (B)數量詞。曹雪芹〈劉姥姥進大觀園〉 (C)數量詞。蘇軾
【龍騰自命題】 〈赤壁賦〉。語譯:(我們)任憑小舟隨處漂流,越過廣闊無邊的水面 
解答  B  (D)全部。連橫〈臺灣通史序〉。語譯:綱領細目都完整列舉;各項建設都
解析  (A)僚╱聊 (B)捨 (C)阡╱遷 (D)嚮╱項  陸續興辦,臺灣的景況完全煥然一新 
27.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字音相同? (A)初極「狹」/「挾」持 (B) 32. (  )〈桃花源記〉中提到「漁人甚異『之』」,其中「之」字的用法與下列何者
「纔」通人/「攙」扶 (C)「詣」太守/聖「旨」 (D)問「津」者/ 相同? (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聞「之」,欣然規往 (C)道
「肇」事  「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解答  B 
解析  (A)ㄒㄧㄚˊ (B)ㄘㄞˊ/ㄔㄢ (C)ㄧˋ/ㄓˇ (D)ㄐㄧㄣ/ㄓㄠˋ  解析  題幹:這件事,代名詞 (A)的,介詞 (B)這件事,代名詞 (C)無義,助詞。
韓愈〈師說〉 (D)無義,助詞。韓愈〈師說〉 
28. (  )下列「 」內字義的解釋,何者前後相同? (A)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B)「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未果, 33.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事情須一氣呵成做完,若有耽擱就容易
「尋」病終 (C)見漁人,「乃」大驚/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D) 延遲 (B)穿過山洞後便惑然開朗,視野頓時開闊起來 (C)他們現在相處和
「復」前行,欲窮其林/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偕,都歸功於彼此放下成見 (D)主管新聘的幕寮做事能力非常強,令人佩服
【進階卷】
解答  A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先前的 (B)找、探求/不久 (C)於是/竟然。〈絕妙好辭〉 (D)又、再 解答  A 
/恢復。韓愈〈師說〉  解析  (B)惑→豁 (C)偕→諧 (D)寮→僚 
29. (  )下列各組「 」內的詞,何者意義相同? (A)「寄」蜉蝣於天地/到臺北以 34. (  )下列各組「 」內的詞,何者意義不同? (A)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
後,學校宿舍成為我的「寄」身之處 (B)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同學們 知日之入/在空曠的客廳裡,盛公獨自「頹然」靠在太師椅上 (B)望之「蔚
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黃山樹木中最有特色的要算松樹了,奇美挺秀, 39. (  )下列各組「 」內字的字音,何者完全相同? (A)落英「繽」紛/「殯」葬
「蔚然」可觀 (C)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事宜/「鬢」髮成霜 (B)感到「惋」惜/令人扼「腕」/「剜」肉補瘡 
她愛照鏡子,左轉右轉,「儼然」是個公主 (D)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C)殺人未「遂」/時光「隧」道/深「邃」眼眸 (D)土地平「曠」/性格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雲志嫌這顏色不起眼,連九莉也覺得環堵 粗「獷」/挖掘「礦」物 
「蕭然」  【進階卷】
【105統測試題】 解答  C 
解答  C  解析  (A)ㄅㄧㄣ/ㄅㄧㄣˋ/ㄅㄧㄣˋ (B)ㄨㄢˋ/ㄨㄢˋ/ㄨㄢ。剜肉補瘡:比
解析  (A)倒下的樣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我拿起酒杯倒滿了酒, 喻用有害的方法濟急,而不顧後果。剜,用刀挖取 (C)ㄙㄨㄟˋ (D)ㄎㄨ
喝到醉倒,都不知道太陽下山了/倒下的樣子。白先勇《孽子》 (B)草木 ㄤˋ/ㄍㄨㄤˇ/ㄎㄨㄤˋ 
茂盛的樣子。歐陽脩〈醉翁亭記〉。語譯:遠遠望去草木茂盛而景色幽深秀
40.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字形不同? (A)家道「ㄇㄛˋ」落╱「ㄇㄛˋ
麗的,就是瑯琊山/草木茂盛的樣子。菡子〈黃山小記〉 (C)整齊的樣子。
ㄇㄛˋ」無聞 (B)落英「ㄅㄧㄣ」紛╱「ㄅㄧㄣ」海公路 (C)土地平「ㄎ
陶淵明〈桃花源記〉。語譯: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有肥沃的田地、
美麗的池塘、桑樹和竹子這類的植物/彷彿、很像。簡媜〈碗公花〉 (D) ㄨㄤˋ」╱「ㄎㄨㄤˋ」日廢時 (D)「ㄒㄧㄢˊ」來問訊╱老少「ㄒㄧㄢ
蕭條冷清的樣子。范仲淹〈岳陽樓記〉。語譯:就會有離開京城,懷念家鄉, ˊ」宜 
擔心遭人毀謗,害怕被人譏笑的情懷,眼前所見滿是蕭條冷清的景象,令人 【龍騰自命題】
感慨到極點而悲傷了起來/蕭條冷清的樣子。張愛玲《小團圓》  解答  B 
35. (  )「陶淵明曾任彭澤令,但因厭惡官場□濁,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到職八十餘 解析  (A)沒 (B)繽╱濱 (C)曠 (D)咸 
日就□然決然辭官,從此□耕自給,過著自由自在的□居生活。」上述□中 41. (  )下列文句「 」內的副詞,何者意指範圍層面的完整? (A)今歲春雪「甚」
依序應填入什麼字? (A)汙╱義╱恭╱穩 (B)汙╱毅╱躬╱隱 (C)烏╱異 盛 (B)問所從來,「具」答之 (C)「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D)公閱畢,
╱工╱隱 (D)誣╱易╱攻╱穩  「即」解貂覆生 
【龍騰自命題】 【110統測試題】
解答  B  解答  B 
36.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尋」向所誌/未果,「尋」 解析  (A)非常,形容到達某種「程度」。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B)詳盡,指
病終 (B)問所從來,「具」答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C)見漁人, 完整呈現某個「範圍」的內容。此句指漁人將所知的外界狀況詳細且完全的
「乃」大驚/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D)「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告訴桃花源中人。陶淵明〈桃花源記〉 (C)每當,指在進行某動作時必然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會有的傾向,屬「頻率」的描述。王羲之〈蘭亭集序〉 (D)便、就,表示
【學習卷】 事情接續著發生,屬「時間」的描述。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解答  B  42.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字音相同? (A)「彷」彿/不「妨」 (B)寬
解析  (A)尋找/不久 (B)詳盡 (C)於是/竟然 (D)又、再/恢復。韓愈〈師說〉 「敞」/「倘」若 (C)「儼」然╱山「巖」 (D)「間」隔╱山「澗」 
【龍騰自命題】
37. (  )下列「 」內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 (A)「緣」溪行╱只「緣」身在此山 解答  D 
中 (B)欲「窮」其林╱欲「窮」千里目 (C)「詣」太守╱苦心孤「詣」  解析  (A)ㄈㄤˇ╱ㄈㄤˊ (B)ㄔㄤˇ╱ㄊㄤˇ (C)ㄧㄢˇ╱ㄧㄢˊ (D)ㄐㄧㄢˋ
(D)「尋」病終╱飛入「尋」常百姓家 
【龍騰自命題】 43. (  )下列各組「 」內的語詞,何者字義前後相同? (A)晉太元「中」/「中」
解答  B  無雜樹 (B)捕魚為「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便
解析  (A)沿著╱因。蘇軾〈題西林壁〉。語譯:只因為自己就在這座山裡 (B)盡/ 「捨」船,從口入/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D)見漁人,「乃」大驚/
盡。王之渙〈登鸛雀樓〉。語譯:眼睛想要看盡千里的景色 (C)拜訪╱程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度。苦心孤詣:費盡心思,探索研究,達到他人無法並駕齊驅的程度 (D) 【龍騰自命題】
不久╱平常。劉禹錫〈烏衣巷〉。語譯:飛進平常百姓家中  解答  C 
38.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讀音相同? (A)平「曠」/粗「獷」 (B) 解析  (A)年間/裡面 (B)職業/學業。韓愈〈師說〉 (C)放棄 (D)就/竟然 
「儼」然/山「巖」 (C)垂「髫」/髮「髻」 (D)嘆「惋」/手「腕」  44. (  )〈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句中的「垂髫」原指兒童的什
【龍騰自命題】 麼東西? (A)玩具 (B)食物 (C)髮型 (D)衣服樣式 
解答  D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ㄎㄨㄤˋ/ㄍㄨㄤˇ (B)ㄧㄢˇ/ㄧㄢˊ (C)ㄊㄧㄠˊ/ㄐㄧˋ (D)ㄨ 解答  C 
ㄢˋ 
45. (  )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捕魚「為」業/「為」民服務  解答  D 
(B)土地平「曠」/身材粗「獷」 (C)便「要」還家/光彩「耀」眼 (D) 解析  (A)再 (B)再 (C)再 (D)恢復。韓愈〈師說〉 
「間」隔兩地/高下相「間」 
52. (  )「交通」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意思,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應用,與「阡陌
【龍騰自命題】 交通,雞犬相聞」中的「交通」相同? (A)南中有歌營國,去京師甚遠,風
解答  D  土隔絕,世不與中國「交通」 (B)酒半闌,李傕忽然變色曰:「樊稠何故
解析  (A)ㄨㄟˊ/ㄨㄟˋ (B)ㄎㄨㄤˋ/ㄍㄨㄤˇ (C)ㄧㄠ/ㄧㄠˋ (D)ㄐㄧㄢ 『交通』韓遂,欲謀造反?」 (C)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
ˋ  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D)大同之世,全地皆為自治,全地一
46. (  )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A)彷「彿」若有光:ㄈㄛˊ (B) 切大政皆人民公議,電話四達,處處「交通」 
「豁」然開朗:ㄏㄞˋ (C)其中往來「種」作:ㄓㄨㄥˋ (D)「率」妻子 【龍騰自命題】
邑人來此絕境:ㄌㄩˋ  解答  D 
【龍騰自命題】 解析  題幹:交錯通達 (A)往來、交往。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永明寺》。語譯:
解答  C  南中有個歌營國,距離京師很遠,地方的風俗人情和地理環境與外界隔絕,
解析  (A)ㄈㄨˊ (B)ㄏㄨㄛˋ (D)ㄕㄨㄞˋ  世代不和中國往來 (B)勾結串通。《三國演義》。語譯:酒喝過半,即將
結束之時,李傕突然臉色一變,說:「樊稠為什麼與韓遂勾結串通,想要計
47. (  )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A)陶「潛」:ㄑㄧㄢˇ (B)厭「惡」: 劃造反?」 (C)感應。《莊子.田子方》。語譯:最陰冷的陰氣是那麼寒
ㄜˋ (C)「氛」圍:ㄈㄣˋ (D)官「宦」:ㄏㄨㄢˋ  冷,最灼熱的陽氣是那麼炎熱;肅肅的陰氣出自蒼天,赫赫的陽氣發自大地。
【龍騰自命題】 陰陽二氣相互感應,協調融通,因而產生萬物 (D)交錯通達。康有為《大
解答  D  同書.辛部》。語譯:在大同的世界,全國都是自己治理,全國所有政治都
解析  (A)ㄑㄧㄢˊ (B)ㄨˋ (C)ㄈㄣ  是由人民公開決議,電話四處都能通達,到處交錯通達 
53. (  )國文課進行成語造句,下列何者成語運用正確? (A)這樁糾紛中,當事者各
48. (  )課堂上進行紙上接力介紹〈桃花源記〉的活動,完成後老師檢查活動成果,
說各話,案情撲朔迷離,令人百思不解、「豁然開朗」 (B)這家潮服店由當
發現錯字頗多。下列選項中,何者字形完全正確? (A)漁人划船,不知不覺
紅偶像代言,標榜獨一無二,甫一開幕就戶限為穿,「乏人問津」 (C)面對
划到了一片芳草鮮美、落櫻繽紛的桃花林,彷彿進入魔幻世界,划到盡頭看
到一座山 (B)這座山有個小洞,漁人就進到洞中。這個洞起初是狹窄的,後 這樣的逆境,他不只惴惴不安,還達到「怡然自得」的境界,真令人心疼 
(D)在大同世界中,「黃髮垂髫」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顧,與孔子老者安之、少
來漸大,纔可讓一個人通過 (C)漁人又往前走數十步,豁然開朗,出現了一
者懷之的志向相同 
個安詳和樂的世界。漁人對桃花源居民說起洞外世界,引起一片嘆婉 (D)漁
人離開後到郡下,意見太守,炫耀他的經歷,引來更多尋訪桃花源的人,但 【龍騰自命題】
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  解答  D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開闊明朗。亦可形容領悟了解,或問題有了轉機得到解決。可改為「一頭
解答  B  霧水」 (B)本指沒人詢問渡口。後喻指事物已遭冷落,無人探問。可改為
解析  (A)櫻→英 (C)婉→惋 (D)意→詣  「門庭若市」 (C)愉快而滿足的樣子。可改為「惘然若失」 (D)老人和小
孩 
49. (  )下列「 」內字詞的解釋,何者錯誤? (A)初極狹,「纔」通人:僅 (B)
54.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C)便「扶」向路:沿著 (D)欣然
/爺爺「怡然」的在陽臺泡茶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臺北市車水馬
「規」往:依序 
龍,「交通」紊亂 (C)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這孩子言行舉止「儼然」
【龍騰自命題】 大人一般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論」如何,我都要去參加
解答  D  活動 
解析  (D)計劃  【學習卷】
50. (  )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A)感「慨」:ㄎㄞˋ (B)「嚮」往: 解答  A 
ㄒㄧㄤˇ (C)武陵郡官「署」:ㄕㄨˋ (D)與外人「間」隔:ㄐㄧㄢˋ  解析  (A)愉快的樣子 (B)交錯通達/多指運輸工具的往來 (C)整齊的樣子/彷彿、
【龍騰自命題】 很像 (D)更不用說/不論、不管 
解答  D  55.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不可前後替換? (A)「阡陌」小路:田埂 (B)
解析  (A)ㄎㄞˇ (B)ㄒㄧㄤˋ (C)ㄕㄨˇ  黃髮「垂髫」:總角 (C)「欣然」規往:憫然 (D)「彷彿」若有光:隱約
51.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 (A)「復」前行,欲窮
其林 (B)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C)遂迷不「復」得路 (D)師道之不 【習作簿】
「復」可知矣  解答  C 
【龍騰自命題】 解析  (C)高興的樣子/感傷的神情 
56.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不可前後替換? (A)「夾岸」數百步:沿岸  解答  A 
(B)「阡陌」小路:田埂 (C)黃髮「垂髫」:總角 (D)「欣然」規往:憫然 解析  (A)不值得 (B)交錯通達/運輸工具的往來 (C)與外界隔絕的地方/窮途末
路 (D)更不用說/不追究 
【龍騰自命題】 62. (  )下列各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替換後意義相同? (A)他現在沉浸於音樂
解答  D  之中,一副「怡然自樂」的樣子:落寞寡歡 (B)在經商致富之前,她曾經過
解析  (D)高興的樣子/感傷的神情  著「簞瓢屢空」的生活:鐘鳴鼎食 (C)這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經他一提點
57. (  )〈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的「怡然」,替換下列字詞後, 便「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D)這家店紅極一時,如今卻「無人問津」,真
何者文意不變? (A)勃然 (B)決然 (C)茫然 (D)欣然  是感慨:門庭若市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答  D 
解析  (A)欣悅而自覺滿足的樣子/寂寞憂鬱的樣子 (B)形容生活極為貧窮,缺乏食
解析  題幹:愉快的樣子 (A)非常生氣的樣子 (B)果斷堅決的樣子 (C)悵惘若失
物/古代富貴人家吃飯時,擊鐘為號,列鼎而食。形容生活極為奢華 (C)
的樣子 (D)喜悅的樣子 
形容領悟了解,或問題有了轉機得到解決/比喻馬上開悟,忽然明白 (D)
58. (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運用正確? (A)阿美的個性樂觀積極,「豁 本指沒人詢問渡口。後喻指事物已遭冷落,無人探問/門庭間來往的人很多,
然開朗」,大家都樂於和她相處 (B)這裡的環境優美,觀光客眾多,成了新 像市集一般熱鬧。比喻上門來的人很多 
一代的「世外桃源」 (C)這家店的食材不新鮮又不實在,因此生意清淡, 63. (  )閱讀下文,判斷□□□□內依序應填入何組成語?
「無人問津」 (D)自從父親過世後,大家庭分崩離析、「雞犬相聞」,令人   警方透露,這起案件偵辦時相當棘手,嫌犯故布疑陣,多日來警方查證
唏噓  相關資料卻苦思無方,本以為已□□□□,沒想到三個月後卻意外的因嫌犯
【學習卷】 家人的關鍵錄音檔而找到新證據,抽絲剝繭後使案情□□□□,終於將這起
解答  C  刑案歸檔告終。 (A)山窮水盡/撲朔迷離 (B)窮途末路/貽笑大方 (C)誤
解析  (A)形容寬敞明亮或是領悟了解 (B)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 (C)比 入歧途/小學大遺 (D)走投無路/豁然開朗 
喻事物已遭冷落,無人探問 (D)雞和狗的叫聲都可以相互聽見。比喻住家 【進階卷】
相近  解答  D 
59. (  )下列「 」中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她將一頭及肩長髮染得金黃,真可 解析  題幹:由「查證相關資料卻苦思無方」可知第一處□□□□應填入與絕境相
說是「黃髮垂髫」 (B)即便沿路被眾多眼睛注視,他依舊一副「怡然自樂」 關的成語:「山窮水盡」、「窮途末路」、「走投無路」;由「找到新證
的模樣 (C)這裡的房屋老舊又擁擠,用「屋舍儼然」來形容再適合不過了  據」而解決刑案的情境,則可推知第二處□□□□應填入與遇到轉機而解決
(D)歡歡是路痴,每次出門都要到處問路,過著「乏人問津」的生活  問題相關的成語:「豁然開朗」 (A)比喻陷於絕境,窮困之至/用來形容
【龍騰自命題】 事物錯綜複雜,難以明瞭真相 (B)形容走投無路,處於十分窘困的境況/
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 (C)因一時迷惑而走入錯誤的路徑
解答  B  和環境/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 (D)無路可走。形容處境窘困/形容領悟了
解析  (A)指老人和幼童 (B)形容開心且自得其樂的樣子 (C)形容房屋整齊的樣子 解,或問題有了轉機得到解決 
(D)指無人過問  64. (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語,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芳草鮮美,落英
60. (  )〈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句中的「黃髮」不可代換成下 「繽紛」/夜幕降下,城市裡亮起的霓虹燈顯得五彩「繽紛」 (B)土地平曠,
列哪一個詞語? (A)皓首 (B)斑白 (C)黃口 (D)二毛  屋舍「儼然」/這孩子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儼然」一副小大人樣 (C)率妻
【龍騰自命題】 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借貸應謹慎,以免讓生活陷入「絕境」 
解答  C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論」身分高低,在法律之前一律人人
平等 
解析  (A)年老而頭髮變白,指年老的人。皓:白、潔白 (B)頭髮花白,常指年老的
【進階卷】
人 (C)幼童。雛鳥出生時嘴為黃色,故常用以代指幼兒 (D)鬢髮有黑白兩
種顏色,指年老的人  解答  A 
61. (  )同一詞語常因語境的改變,而有意義不同的現象。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 解析  (A)交錯繁盛的樣子 (B)整齊的樣子/好似、很像 (C)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詞語,何者用法前後相同? (A)「不足」為外人道也/守望相助本來就是你 窮途末路,險惡的形勢 (D)更不用說/不論、不管 
我應做的事,「不足」掛齒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連假期間車潮湧 65. (  )下列與「桃」有關的成語,何者使用不正確? (A)她「杏臉桃腮」,氣質出
現,觀光景點「交通」癱瘓 (C)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震災摧毀家園, 眾,才剛出道就一炮而紅 (B)在後院種的花木已盡數開花,可說是「桃李滿
他們一家生活頓陷「絕境」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君主下令追 門」 (C)上次是你幫我,這次幫你不過是「投桃報李」而已 (D)這件事情
擊,叛亂者一律格殺「無論」  明明是他的問題,你又何必「李代桃僵」 
【課本練習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70. (  )說話或行文時,為避免重複而省略某些已知語詞,使上下文緊密連接,更顯
解析  (A)臉似杏花般白嫩,腮如桃花般紅潤。形容女子容貌美豔 (B)指學生眾多。 簡潔流暢的修辭手法,稱為「省略」,〈桃花源記〉中也有此種用法。阿龍
與文意不符,應改為「百花齊放」 (C)你送桃子,我回贈以李子。後用以 想將一段〈桃花源記〉的內容改寫成劇本,下列將省略的段落還原後的劇情,
比喻彼此間的贈答  何者正確?
66. (  )同一個詞彙,經過漫長時間發展,可能衍生出多種不同含意。下列選項 原文 劇本
「 」中的詞語,何者前後意思相同? (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只見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
園中香煙繚繞、花彩「繽紛」 (B)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 太守見到漁人,驚訝的說:「你是從
從來,具答之。便要還
朗」/苦思良久,經你提點,我才「豁然開朗」 (C)土地平曠,屋舍「儼 哪裡來的?」漁人回答後,桃花源裡
(A) 家,設酒、殺雞、作 的人就邀請漁人回家作客,熱情款
然」/他現在「儼然」就是一家之主的樣子 (D)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 食。村中聞有此人,咸 待。消息一傳出,聚集許多好奇的人
人道也/他為人貪心「不足」,藉職務之便收取回扣,將來一定會自食惡果 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 漁人說:「我們祖先是為了要躲避秦
【龍騰自命題】 (B) 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 時戰亂,才進到這裡的,之後就沒再
解答  A  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出去過。」
解析  (A)交錯繁盛的樣子/交錯繁盛的樣子。《紅樓夢》 (B)形容寬敞明亮/突然 漁人問:「現在是什麼朝代了?」
間領悟了解 (C)整齊的樣子/好似 (D)不值得/不滿足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桃花源人說:「現在是晉代了。就我
(C) 漢,無論魏、晉 所知,秦代之後是漢代,再來才是
67. (  )《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上述的 魏、晉。」
「五斗米」替換成下列哪一個詞語後,原句意義改變? (A)高官厚祿 (B)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漁人將所知道的都詳盡的告訴桃花源
斗斛之祿 (C)斗升之祿 (D)微薄之俸  (D) 皆嘆惋 人,桃花源人都感嘆惋惜了起來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龍騰自命題】
解析  題幹語譯:我不願為微薄俸祿卑躬屈膝的諂媚奉迎,而去敬慕鄉間粗野、鄙
解答  D 
陋的人。拳拳:敬慕眷戀的樣子 (A)高貴的官位,優厚的俸祿 (B)形容微
解析  (A)是桃花源裡的人見到漁人。原文:(桃花源人)見漁人,乃大驚 (B)是桃
薄的俸祿 (C)形容微薄的俸祿 (D)形容微薄的俸祿 
花源裡的人進行說明。原文:(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
68. (  )同一個詞彙,經過漫長時間發展,可能衍生出多種不同含意。下列選項 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C)桃花源人問漁人現在的朝代,且
「 」中的詞語,何者前後意思相同? (A)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某些 表示不知道有漢、魏、晉等朝代。原文:(桃花源人)問今是何世,乃不知
都市「交通」混亂,規劃不良 (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生意失敗後, 有漢,無論魏、晉 
他的生活陷入「絕境」 (C)遂與外人「間隔」/每棵行道樹「間隔」五公尺 71. (  )「婉曲」修辭是指用委婉閃爍的言詞來曲折暗示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不
(D)後遂無「問津」者/這間農場經營不善,乏人「問津」  直接說明。〈桃花源記〉中,「不足為外人道也」便是桃花源居民委婉表達
【龍騰自命題】 不願被外界打擾。下列何者也用了婉曲修辭? (A)不能一味埋怨兒子幫兒媳
解答  D  婦,有道是手背也是肉,手心也是肉啊 (B)就看這店堂裡,熱鍋燒炒著那玩
解析  (A)交錯通達/各種運輸工具的往來 (B)與外界隔絕的地方/險惡的境地或狀 意,大家吃吃喝喝又是另回子事兒 (C)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後,天是那樣藍,
態 (C)分離隔絕/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 (D)探詢  幾乎透明似的,月亮離山頂,似乎不過幾尺 (D)流蘇也怡然,半晌方道: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 
69. (  )在行文中放棄通常使用的本名不用,而另找其他名稱來代替,稱為「借代」。 【龍騰自命題】
課堂進行借代修辭的練習,請學生將下列句子「 」中所借代的人事物依序
寫下,下列排序何者完全正確? (甲)無「絲竹」之亂耳 (乙)「巾幗」不讓 解答  D 
鬚眉 (丙)「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丁)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解析  (A)譬喻。原指手心和手背的肉都長在同一隻手上。後比喻相對的雙方都同等
(A)樂器/女子/小孩/慈母 (B)音樂/女子/老人/孝子 (C)刑具/平民 重要。秦紀文《再生緣》 (B)類疊。「吃吃喝喝」為疊字。朱西甯《劊子
/小孩/孝子 (D)噪音/男子/老人/慈母  手》 (C)誇飾。誇張描述月的大。茅盾《風景談》 (D)婉曲。描述柳原與
【龍騰自命題】 流蘇在香港遭受日軍空襲時,流蘇譏刺柳原用情不專,卻不直言。張愛玲
《傾城之戀》 
解答  B 
72. (  )下列各文句修辭法的說明,何者正確? (A)設酒、殺雞、作食:對偶 (B)
解析  題幹:(甲)此處指音樂。本為琴瑟與簫管等,泛指樂器或音樂。劉禹錫〈陋室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誇飾 (C)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譬喻 (D)林盡水
銘〉。語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聽覺 (乙)指女子,本指古代婦女用以覆 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頂針 
髮的頭巾和髮飾 (丙)借指老人。髮色由白轉黃,是老年人特徵 (丁)指孝
子。曾參為孔子弟子,相當孝順,後人常以其來形容孝順的人。白居易〈慈 【習作簿】
烏夜啼)。語譯:慈烏啊慈烏,你是鳥類中的曾參  解答  D 
解析  (A)排比 (B)對偶、轉品 (C)未使用譬喻,此處的「彷彿若」為表達推測、 79. (  )語句中的詞彙改變其原來的詞性,使涵義更新穎豐富,表達更靈活生動,稱
不確定之意  為「轉品」。下列「 」中的字,何者即運用此種用法? (A)「捕」魚為業
73. (  )〈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句中勾勒出一幅生機盎然的優美 (B)「落」英繽紛 (C)欲窮其「林」 (D)咸來問「訊」 
景緻,此為何種修辭? (A)映襯 (B)譬喻 (C)轉化 (D)對偶  【學習卷】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解答  D  解析  (A)動詞,獵取 (B)動詞作形容詞用,掉下的、凋零的 (C)名詞,桃花林 
(D)名詞,消息 
74. (  )下列〈桃花源記〉中的文句,何者使用了轉品修辭? (A)芳草鮮美,落英繽
紛 (B)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C)黃髮垂髫,並怡然自 80. (  )下文是一段中間拆散的散文,依據文意,下列排列順序何者最恰當?
樂 (D)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裡是個微型農耕社會,
【龍騰自命題】 (甲)我們也發現今天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多屬於小國,那個供需高度互相需
求,分工脈絡犬牙交錯的社會從來不保證幸福
解答  A  (乙)沒有接受都會文明供應物質,但是卻對當下心滿意足,於是人人必須叩
解析  (A)「落」英繽紛:轉品(動詞作形容詞用) (B)頂針 (C)借代 (D)婉曲  問:什麼是幸福的最重要元素,什麼才是樂活的關鍵
75. (  )下列文句省略了部分主語和賓語,請依其文意判斷,哪個代號位置應填入 (丙)是個宛如時光膠囊的祕境。但是沒有壓力(怡然),陶淵明描述他們的
「漁人」?此人一一為 甲 具言所聞, 乙 皆嘆惋。餘人各復延 丙  祖先為了逃避秦亂來到這裡,幾百年來不知道世事滄桑,但沒有影響人民的
至其家, 丁 皆出酒食。 (A)甲 (B)乙 (C)丙 (D)丁  快樂
(丁)我們看到不丹,小國寡民,快樂指數在開放西方文明大量進入之前曾是
【課本練習題】 全球最高
解答  C  緊張對抗的政治體制反而干擾人民的生活,誰說大一統才是人民要的盛世?
解析  甲乙丁皆為「桃花源人」  (吳忠泰〈世間還有桃花源?〉)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甲丙乙 
76. (  )下列各文句修辭法的說明,何者正確? (A)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頂針 (B)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譬喻 (C)黃髮垂髫:誇飾 (D)設酒、殺 【龍騰自命題】
雞、作食:對偶  解答  C 
【龍騰自命題】 解析  (D)丙承開頭「是個……」句式,繼續分析桃花源;乙承前段「沒有……」句
解答  A  式,提出桃花源居民為何快樂知足的疑問;丁承前段的叩問,舉不丹的例子,
指其雖小國寡民,但快樂指數曾是全球最高;甲承前段不丹的例子,指出世
解析  (B)未使用譬喻,此處的「彷彿若」為表達推測、不確定之意 (C)借代 (D) 界上的小國多比其他社會運作複雜的國家還要幸福 
排比 
81. (  )〈桃花源記〉一文中有多處文句省略主語。下列各組文句中省略的主語,何
77.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其中 者前後皆是「漁人」? (A)捕魚為業。緣溪行/未果,尋病終 (B)忘路之
「帆」借代為「帆船」,這種將某事物的部分借指整體的借代用法,和〈桃 遠近。忽逢桃花林/停數日,辭去 (C)便捨船,從口入/便要還家,設酒、
花源記〉中哪個詞語相同?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B)黃髮 殺雞、作食 (D)乃大驚,問所從來/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垂髫」,並怡然自樂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乃不知有漢,無
論「魏、晉」  【進階卷】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解答  B  解析  (A)漁人/劉子驥 (C)漁人/桃花源人 (D)桃花源人 
解析  題幹語譯:那片帆影孤獨的消失在碧綠的遠山盡頭,只看見長江向天邊奔流 82. (  )〈桃花源記〉一文有許多省略主語之處,下列文句中,何者省略的主語與其
而去 (B)借代為「幼童」  他三者不同? (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復前行,欲窮其林 (C)自云先
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78. (  )以下關於〈桃花源記〉中修辭的敘述,何者正確? (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轉化 (B)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譬喻 (C)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誇 【龍騰自命題】
飾 (D)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有一山:頂針  解答  C 
【進階卷】 解析  (A)(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漁人)復前行,欲窮其林 (C)(桃
解答  D  花源居民)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漁人)得其船,
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解析  (A)「落」字轉品(動詞作形容詞用) (B)「彷彿」、「若」是「好像」的猜
測之意,不是譬喻法 (C)直述桃花源人對外在世界一無所知,沒有誇飾  83. (  )下列選項,何者沒有冗言贅字? (A)漁人抱持期待穿越山洞,最後豁然開朗
(B)桃花源中屋舍儼然整齊,社會和諧有序 (C)漁人最終因懷心機,後不再
復回到仙境 (D)桃花源人邀請漁人回家一起共同吃晚餐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來此「絕境」 (C)「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D)魏武嘗過「曹娥」碑下,
解析  (B)「儼然」和「整齊」同義,應刪其一 (C)「再」和「復」同義,應刪其一 楊脩從 
(D)「一起」和「共同」同義,應刪其一  【學習卷】
84. (  )對偶修辭中,句型為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同、語法相似、平仄相對, 解答  C 
稱為「單句對」。下列何者屬於此類? (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B)男女 解析  (A)指舉翅欲飛的樣子,並無借代。〈支公好鶴〉 (B)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並
衣著,悉如外人 (C)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D)及郡下,詣太守  無借代 (C)借指老人。髮色由白轉黃,是老年人特徵 (D)即曹娥,並無借
【龍騰自命題】 代。〈絕妙好辭〉 
解答  A  90. (  )〈桃花源記〉一文有許多省略賓語(受詞)之處,下列各選項畫線處的文句,
解析  (B)未使用對偶修辭 (C)「黃髮垂髫」在同一句中,屬句中對 (D)未使用對 何者省略的賓語為「桃花源居民」? (A)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偶修辭  (B)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C)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
晉 (D)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85. (  )一個詞彙在語文中改變了它原來的詞性,為「轉品」修辭,如:「漁人甚異
之」的「異」,即由形容詞轉作動詞使用。下列「 」中,何者並未使用轉 【龍騰自命題】
品修辭? (A)君子不「齒」 (B)孔子「師」郯子 (C)「落」英繽紛 (D) 解答  B 
後遂無問「津」者  解析  (A)餘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 (B)此人一一為(桃花源居民)具言所聞 
【龍騰自命題】 (C)問(漁人)今是何世 (D)便要(漁人)還家 
解答  D  91. (  )依據下文,下列關於陶淵明的介紹何者錯誤?
解析  (A)名詞作動詞用。韓愈〈師說〉 (B)名詞作動詞用。韓愈〈師說〉 (C)動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
詞作形容詞用  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陶
86. (  )「婉曲」修辭是指用委婉閃爍的言詞來暗示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不直接 淵明〈與子儼等疏〉) (A)因喜愛閱讀而忘記吃飯 (B)喜歡沉浸在大自然
說明。下列〈桃花源記〉的文句,何者也運用了「婉曲」修辭? (A)自云先 裡面 (C)期待能過著悠閒的生活 (D)比古人更有見識與機巧 
世避秦時亂 (B)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C)不足為外人道也 (D)未果,
尋病終  【進階卷】
【龍騰自命題】 解答  D 
解答  C  解析  題幹語譯:我年輕時學習琴書,偶而喜愛悠閒清靜,打開書閱讀時心有所得,
便高興得忘記了吃飯。看見樹木枝葉交相成蔭,聽見不同的季節鳥聲改變,
解析  (C)暗指不希望被外界打擾  也心中歡喜。我常常說,五、六月間,躺在北面窗戶下,遇上涼風忽然吹來,
87. (  )用以表示時間的副詞,稱為「時間副詞」,如常常、立刻等。下列〈桃花源 我便自稱是伏羲氏以前的人。那時我的思想淺薄,見識稀少,認為上面所說
記〉的文句中,何者未使用「時間副詞」? (A)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的那種生活可以長期保持下去。隨著時光流逝,腦子愈來愈不靈活,追念再
(B)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C)未果,尋病終 (D)後遂無問津者  回復往日,情趣已經渺然遠去,真不知如何是好 (A)由「開卷有得,便欣
【龍騰自命題】 然忘食」可判斷 (B)由「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可判斷
(C)由「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可判斷 (D)文中提及的
解答  A  古人「羲皇上人」是指伏羲氏之前的人,也就是太古時代的人,當時人性情
解析  (A)咸:都,範圍副詞 (B)即:馬上,時間副詞 (C)尋:不久,時間副詞  恬淡、生活悠閒,陶淵明對此表示嚮往,而非指比古人更有見識與機巧 
(D)後:之後,時間副詞  92. (  )陶淵明〈桃花源記〉描述了一個理想世界,下列選項何者與之相近? (A)上
88. (  )〈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的「黃髮垂髫」採用借代法, 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 (B)
分別借指「老人」、「小孩」。下列「 」中的詞語皆為借代修辭,何者解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
釋正確? (A)幾杯「黃湯」下肚,便讓他醉得連話都說不清楚了:中藥補湯 子 (C)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
(B)透過「魚雁」往返,她將許多心事化做文字向朋友傾訴:書信 (C)她家 老死,不相往來 (D)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生之語,以吏
遭「祝融」之災,許多財物都付之一炬,毀於一旦:水災 (D)她雖有傾國傾 為師;無私劍之捍,以斬首為勇 
城的美貌,可惜「紅顏」薄命,令人不捨:嬰兒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答  B  解析  題幹: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的是安詳和諧、淳樸真誠、獨立於紛亂
解析  (A)借代為酒 (C)借代為火災 (D)借代為美人  社會外的美好世界 (A)描述墨家尊崇統治者的概念。《墨子.尚同》。語
89. (  )語文中,放棄通常使用的名稱,而另外找其他與本名密切相關的詞語來代替, 譯:上位者認為是對的,大家都必須認為對;上位者認為是錯的,大家都必
稱為「借代」。如此不但使文辭新奇有趣,還可以凸顯事物的特徵。下列文 須認為錯。上位者有過失,就應該規諫,下位者有好人好事,就應當廣泛的
句「 」中的詞語,何者屬之? (A)鶴「軒翥」不能復起 (B)率妻子邑人 推薦給國君 (B)描述和平安樂的盛世。《禮記.大同》。語譯:在大道實
行的時代,天下是大家所共有的。選用推舉賢能的人,講求信用,敦修和睦,
因此,人不只親愛自己的親人,也不只照顧自己的孩子 (C)為自足純樸的 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貌 (D)寫山村豁然開朗的風光。
社會。《老子》。語譯:認為自己的食物是甘美的,衣服是漂亮的,住處是 陸游〈遊山西村〉。語譯:看層疊山巒、迂迴水流圍繞著,本來以為已經沒
舒適的,風俗是和樂的。因此鄰國人民可互相看見,雞犬聲也都聽得見,但 有路了,沒想到穿過茂密幽暗的柳林,又看到繁花盛景的村莊 
兩國至死都不會互相往來 (D)為法治社會。《韓非子.五蠹》。語譯:在 96. (  )蘇軾〈與蘇轍書〉:「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
聖明君主的國家中,沒有學術經典為指導,是用法來教化百姓;沒有先王遺 古人,則始於吾。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
訓,而是以執法官為師長;沒有野蠻的私人武力,而以上陣殺敵為勇武  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
93. (  )寫作時,對空間與人物行為的描寫,往往能傳達作者所欲凸顯的主題或氣氛。 前後和其詩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並錄之,
關於〈桃花源記〉中空間與人物的安排,何者說明正確? (A)緣溪行,忘路 以遺後之君子,其為我志之。」根據上文,關於蘇軾對陶淵明作品的想法,
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引領 何者敘述正確? (A)不太欣賞陶淵明的詩作 (B)認為陶詩的內容質樸平淡
讀者進入紅塵俗世,暗示精神超脫才有機會進入桃花源 (B)漁人甚異之,復 (C)認為李白、杜甫的詩作可與陶淵明並列 (D)自認其唱和陶詩的代表作不
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 輸給陶淵明原詩 
從口入:讓讀者隨著漁人一步步前進,並用「捨」字暗示進入桃花源的條件 【龍騰自命題】
是捨棄紅塵羈絆 (C)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 解答  D 
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描述恬淡純樸的農
村景象,表達桃花源中與外界無異,因此只要用心感受,處處皆是桃花源  解析  題幹語譯:古代詩人,有模仿前人詩作的,卻沒有唱和前人詩的作品;唱和
(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以短句 前人詩作的習慣,由我開始。我對於詩人,沒有特別愛好的,唯獨鍾愛陶淵
呈現漁人行色匆匆,但並非急於返家,而是直奔官府,顯示漁人是忠君愛國 明的詩。陶淵明詩作不多,然而他的詩文詞看似樸質,實則華麗、內容看似
的良民  清簡,實則豐滿,就連曹植、劉楨、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等人,都比
不上。我前後曾經唱和陶詩一百零九首,其中得意之作,自以為不比陶淵明
【龍騰自命題】 差。現在打算將所有唱和之作收集成書,留給後人,希望替我為這志趣留下
解答  B  紀錄 (A)從「獨好淵明之詩」可知蘇軾相當鍾愛陶淵明的詩作 (B)從「其
解析  (A)藉著描寫桃花林美景,引領讀者進入魔幻的世界,引人好奇,鋪陳出尋幽 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可知蘇軾認為陶淵明的作品看似平淡,內容卻相
訪勝的氣氛,也預示即將進入與世隔絕的美好世界 (C)揭示奇境其實平凡 當豐富 (C)由「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可知,蘇軾
的田園景象,呈現豐足安樂、人情淳厚的情景 (D)漁人行色匆匆,直奔官 認為李白、杜甫的詩作成就比不上陶淵明 (D)由「吾前後和其詩凡一百有
府,為的是炫示奇遇,動機並不單純  九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可知 
94. (  )下列何者與「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境界最接近? (A)生於憂患,死於 97. (  )權德輿〈桃源篇〉:「一路鮮雲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漸入空濛迷鳥道*,
安樂 (B)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C)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D)老者安之,少 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
者懷之  說秦家變阡陌。石髓雲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良
【龍騰自命題】 會應殊劉阮郎*。」關於上文和〈桃花源記〉的比較,何者錯誤?
注釋:
解答  D  *鳥道:狹隘險絕的山路
解析  (A)人在憂患中能發憤圖強而得以生存,處於順境易沉湎於安樂而招致滅亡。 *石髓雲英:指仙境食物
《孟子.告子下》。語譯:在憂患的環境中才能生存,在安樂的環境中便會 *松喬侶:傳說中的仙人赤松子、王子喬
死亡 (B)整天吃得飽飽的,什麼事也不想,什麼事也不做。《論語.陽 *劉阮郎:傳說東漢時,劉晨、阮肇上天台山採藥,迷路,遇二女,殷勤款
貨》。語譯:整天只是吃飽飯,沒有任何上心的事情 (C)仁君與天下人同 待兩人。半年後,因思鄉而求歸,至家,子孫已歷七世
樂共憂。《孟子.梁惠王下》。語譯: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 (A)兩文皆提出桃花源是與世隔絕的祕境 (B)〈桃源篇〉點出桃花源居民為
憂傷為憂傷 (D)不論老幼都能得到安養與關懷。《論語.公冶長》。語譯: 神仙,〈桃花源記〉則無此說法 (C)〈桃源篇〉故事背景設定在秦代,〈桃
使老年人得到安適的奉養,使少年人得到關懷愛護  花源記〉則設定在晉代 (D)〈桃源篇〉並未述及「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
95. (  )〈桃花源記〉:「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上述文句所 道也」的情節 
形容的景象,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B)綠 【龍騰自命題】
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C)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D)山重水 解答  C 
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題幹語譯:路途上錯雜的雲霞鮮豔多彩,漁船為了追逐桃花而漸行漸遠。慢
【學習卷】 慢的進入一條迷濛險隘的狹窄小路,怎知樹林掩映中竟有人居住。風骨不凡
解答  D  的老人爭相迎接客人,這裡的人們挖鑿井水、耕種田地,過著與世隔絕的生
解析  題幹:敘述進入山洞後起先很狹窄,只能容一人通過,走了幾十步後卻寬敞 活。他們不知漢代世族的存在,還說著是秦代時改住到農村田徑來。仙翁從
明亮 (A)形容悠閒的生活意趣。王維〈終南別業〉。語譯:走到溪水窮盡 青囊裡拿出甘甜芳香的石髓、雲英,作為飯食來招待。在此相逢的,應是赤
之處,於是坐下來悠然觀看雲霧緩緩升起 (B)形容故人村莊,青山綠樹環 松子、王子喬一類的仙人,但這美好的際遇應與劉晨、阮肇的遭遇有所不同
繞的環境。孟浩然〈過故人莊〉。語譯:村莊四面圍繞著綠樹,青山在城外 (C)本詩指出桃花源中人只知秦代的事,不知漢代的事,可知故事背景應為
郊野橫斜 (C)描寫從不同角度欣賞廬山多樣的面貌。蘇軾〈題西林壁〉。 漢代以後;而〈桃花源記〉中,由「晉太元中」可知〈桃花源記〉的故事背
語譯: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 景是晉朝 
98. (  )閱讀下文,判斷其主旨為何? 雞犬相聞」:桃花源居住空間狹小,生活相互干擾 (D)「男女衣著,悉如外
  以後,開始讀文學史、讀陶淵明文集,終於知道淵明所處的時代,是一 人」:桃花源中人重視衣裝,追求外界時尚 
個紛亂擾攘、令人嘆息的亂世,同時也漸漸了解,淵明的個性,又是怎樣的 【進階卷】
剛拙高潔、率性任真;……淵明的表現,雖然冷淡,但他的心比誰都熱;他
愛這個人類世界,但是以一種孤絕的愛去愛它──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 解答  B 
洲冷──這樣一個懷抱理想、堅持原則的人物—悠悠千載之下,再讀,便只 解析  (A)描寫桃花源的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 (C)桃花源的交通四通八達,
有掩卷沉默。(陳幸蕙〈自在飛花輕似夢〉) 人民聯結緊密、相處和樂 (D)比較桃花源中人與桃花源之外的人的穿著 
(A)說明陶淵明在文學史上成為典範的過程 (B)點出陶淵明身處亂世卻不合 103. (  )關於〈桃花源記〉的文句詮釋,下列何者正確? (A)「有良田、美池、桑竹
時宜的悲哀 (C)批評陶淵明心口不一而不值得後世推崇 (D)慨嘆陶淵明無 之屬」暗示桃花源居民能夠自給自足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描繪出雞
政治長才以解救百姓之難  犬與居民爭道的混亂場面 (C)「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可知桃花源
【進階卷】 居民生活富裕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意謂漁人對改朝換代毫不關
解答  B  心 
解析  題幹:引用詩句:蘇軾〈卜算子〉。語譯:牠挑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 【龍騰自命題】
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願受苦 (B)由「他愛這個人類世界,但是以一種孤絕 解答  A 
的愛去愛它」、「再讀,便只有掩卷沉默」,以及引用的詩句「揀盡寒枝不 解析  (A)資源豐富,能自給自足 (B)指桃花源居民連結緊密,互動頻繁 (C)呈現
肯棲,寂寞沙洲冷」(借月夜中的孤鳥,比喻自己不肯隨意依附世俗價值的
心情)可判斷  桃花源居民待客的熱情與淳厚 (D)指桃花源居民自避世後,長久未與外界
互動 
99. (  )陸游〈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與下列
何者最為接近? (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B)夾岸數百步, 104. (  )〈桃花源記〉:「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上述文句中,桃花
源居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為何? (A)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外界打擾 (B)不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C)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
願意和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 (C)因個性內向而不願和外人打交道 (D)擔心
朗 (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自己的居住環境被外人嘲笑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答  A 
解析  題幹:語譯:前方圍繞著層疊山巒、迂迴水流,本來以為已經沒有路了,沒 解析  (A)在漁人要離開時,桃花源居民告訴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意即不希望
想到穿過茂密幽暗的柳林後,在盛開的繁花間出現一個村莊  外人得知桃花源之事,足見桃花源居民在委婉表達不願被外界打擾 
100. (  )關於桃花源內居民生活樣態的介紹,下列何者正確? (A)「土地平曠,屋舍 105. (  )以下〈桃花源記〉的文句中,何者為作者暗示漁人無法再次進入桃花源的原
儼然」:桃花源的土地平坦廣闊,且房屋配置櫛次鱗比,相當有條理 (B) 因? (A)問所從來,具答之 (B)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C)緣溪行,忘路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居民因為長期封閉於此地,僅能以農
遠近 (D)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業勉強維生 (C)「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桃花源居民的打扮非常新穎,時
尚程度甚至遠勝於外界人士 (D)「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老人和小孩對 【進階卷】
樸實的生活感到滿足,但年輕人多鬱鬱寡歡  解答  B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敘述漁人告訴桃花源中人自己從何處來 (B)桃花源中人希望漁人不要告訴
解答  A  別人此處,漁人卻做記號準備再來,正是由於這份機心而無法再次進入桃花
解析  (A)櫛次鱗比:形容排列密集而整齊 (B)指桃花源資源豐富,能自給自足  源 (C)描述漁人一開始偶然進入桃花源的經過,顯示漁人起初可進入桃花
源的原因為無機心 (D)劉子驥無法找到桃花源,最後病逝 
(C)指居民的衣著打扮,完全和桃花源以外的人相同 (D)形容老人小孩都滿
心愉悅而自得其樂,並未提及年輕人的心境  106. (  )〈桃花源記〉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語在暗示桃花源居民的何
101. (  )關於〈桃花源記〉的文句詮釋,下列何者正確? (A)「屋舍儼然」是說房舍 種生活型態? (A)家財萬貫 (B)自給自足 (C)環境優美 (D)注重生態 
門禁森嚴,難以從桃花源逃脫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意謂交通繁忙, 【龍騰自命題】
農畜興旺 (C)「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指老幼安適,其樂融融 (D)「後 解答  B 
遂無問津者」意謂從此無人能指點迷津  解析  (B)「良田」暗示桃花源擁有農產,「美池」暗示桃花源擁有漁產,「桑竹」
【龍騰自命題】 則暗示桃花源能靠自己滿足日用 
解答  C  107. (  )〈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
解析  (A)房舍整齊的樣子 (B)比鄰而居,互有往來 (D)此後沒有人再去尋訪  所聞,皆嘆惋。」上述句中「所聞」指的是何事? (A)漁人的身世 (B)歷
102. (  )以下對於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桃花源生活情況的解讀,何者正確? (A) 代的遺聞軼事 (C)外界對洞中的傳聞 (D)漁人所知的外界情事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桃花源裡的人注重環保,不過度開發 (B)「有良 【龍騰自命題】
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內資源豐富,能自給自足 (C)「阡陌交通, 解答  D 
108. (  )〈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作者在文中連用三個短句呈 【龍騰自命題】
現漁人離開桃花源後行色匆匆的模樣,這樣的安排有何用意? (A)漁人直奔 解答  B 
官府炫示奇遇,展現別有心機的一面 (B)塑造漁人負責任的形象,想盡快回
解析  (A)太元為東晉孝武帝年號 (B)桃花源為陶淵明虛構之理想世界 (C)武陵為
報探查結果 (C)刻劃漁人貪婪的心態,欲向官府邀功以獲報酬 (D)強調桃
花源的重要性,象徵理想世界近在眼前  晉代郡名 (D)《晉書‧隱逸傳》確有其人,亦有相近事蹟 
【龍騰自命題】 114. (  )首段描寫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下列暗示漁人因無心、忘機而尋得樂土的
文句為何? (A)捕魚為業 (B)緣溪行 (C)忘路之遠近 (D)夾岸數百步 
解答  A 
【語文Fun.新學】
109. (  )作者在文末安排諸人「尋訪未果」,並且強調「後遂無問津者」,其深意為
何? (A)象徵理想世界不可復得 (B)諷刺諸人尋求理想世界的不智 (C)說 解答  C 
明唯有高尚士方能尋得理想世界 (D)暗示桃花源是作者曾經生活過的理想世 115. (  )古文中經常會有主語省略的現象,下列文句所省略的主語,何者為桃花源人?
界   (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C)便扶向路,處
【語文Fun.新學】 處誌之 (D)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解答  A  【學習卷】
解析  (D)暗示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世界  解答  B 
110. (  )陶淵明〈桃花源記〉一文中,首段「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 解析  (A)漁人 (B)桃花源人 (C)漁人 (D)漁人 
英繽紛」所鋪設的場景,給人一種清寧自適之感,其作用為何? (A)藉由外 116. (  )為了增加〈桃花源記〉的真實感,陶淵明費心在文中穿插各種頗具真實性的
在景色,象徵漁人的人品高潔 (B)描寫桃花林之優美,凸顯漁人的慧眼  線索,下列何者不屬之? (A)時間發生在晉太元中 (B)故事的主角來自武
(C)映襯漁人刻意窺知桃花源的貪婪心態 (D)做為漁人發現桃花源理想世界 陵 (C)漁人捕魚發現桃花源 (D)南陽劉子驥品格高尚 
的鋪墊  【習作簿】
【進階卷】 解答  C 
解答  D  解析  (A)太元為東晉孝武帝年號 (B)武陵為真實晉郡名 (C)漁人發現桃花源、和
解析  (A)漁人是因為「忘路之遠近」才發現桃花林,與「人品」無關 (B)桃花林場 桃花源人互動、離開桃花源、詣郡下太守等情節為陶淵明所虛構的故事情節,
景優美,但漁人只是無心闖入,故不能說他具有「慧眼」 (C)漁人是因為 因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也是虛構的 (D)《晉書.隱逸傳》確有其人,
「忘路之遠近」才「忽逢桃花林」,由「忘」、「忽」可知他並未刻意窺知 亦有相近事蹟 
桃花源,是偶然間發現的,故不能說此處是映襯他有「貪婪心態」 (D)漁 117. (  )漁人發現桃花源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之下,後來即使他做記號,想再尋訪卻已
人發現「桃花林」之後,才進入「桃花源」,故前者為後者的鋪墊  不可得。由此可知,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關鍵應為下列何句? (A)忘路之遠近,
111. (  )〈桃花源記〉:「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一句中,作者 忽逢桃花林 (B)漁人甚異之,復前行 (C)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D)便捨
安排漁人在捨棄船隻之後,才進入通往桃花源的山洞。這樣的情節鋪設可能 船,從口入 
具有何種涵義? (A)桃花林的溪水枯竭,象徵作者對於現世的絕望 (B)要 【學習卷】
放下現實的執著與拘束,才能進入理想世界 (C)漁船碩大而無法通過山口,
解答  A 
暗示漁人財力驚人 (D)漁人備有多項交通工具,海陸空皆能暢行無阻 
解析  (A)「忘」是進入桃花源的關鍵,表示不存算計心機,「忽」表示並非刻意找
【龍騰自命題】
尋而得,符合題幹「不經意的情況之下」 
解答  B 
118. (  )〈桃花源記〉中,下列哪一句話最能夠表現桃花源居民的熱情? (A)阡陌交
112. (  )為了增加〈桃花源記〉的真實感,陶淵明費心在文中穿插各種頗具真實性的 通,雞犬相聞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便要還家,設
線索,下列何者不屬之? (A)時間發生在晉太元中 (B)故事的主角來自武 酒、殺雞、作食 (D)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陵 (C)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 (D)南陽劉子驥品格高尚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答  C  解析  (A)指桃花源居民連結緊密,互動頻繁 (B)指桃花源居民從事農事勞動和穿著
解析  (A)太元為東晉孝武帝年號 (B)武陵為真實晉郡名 (C)漁人發現桃花源、和 都與外地人無異 (C)顯示桃花源居民的熱情淳厚 (D)顯示桃花源居民對外
桃花源人互動、離開桃花源、詣郡下太守等情節為陶淵明所虛構的故事情節, 來人的好奇 
因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也是虛構的 (D)《晉書.隱逸傳》確有其人,
119. (  )〈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亦有相近事蹟 
關於此句的文意,下列詮釋何者正確? (A)桃花源居民的祖先因遭逢亂世,
113. (  )陶淵明運用虛實交錯的小說筆法,建構了幻中有真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陷入絕望艱困的處境之中 (B)武陵人嚮往桃花源的生活,希望能帶領妻子村
下列小說要素皆出自〈桃花源記〉,何者為作者虛構? (A)時間:晉太元中 人避居此地 (C)說明桃花源居民的先祖皆為秦時戰爭的俘虜,被囚禁於此 
(B)地點:桃花源 (C)主角:武陵人 (D)配角:南陽劉子驥  (D)交代桃花源居民避居原因,並藉古諷今點出心中避亂理想 
【龍騰自命題】 著只有讓桃花源與世間的紛擾隔絕,這個理想世界才能保持原有的單純美好。
在得入和不得入間,暗示著接近理想的關鍵,乃在漁人最初的不具心機 
解答  D 
125. (  )〈桃花源記〉寫出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可解讀為「如何進入理想世界」
120. (  )〈桃花源記〉中,陶淵明從食、衣、住、行等層面切入,對桃花源中的生活 的暗示。據此,下列詮釋何者和文章本意相差最遠? (A)「忘路之遠近」:
情景加以描寫,藉此建構出一個避世的人間淨土。下列各文句與說明的配對, 不具心機算計,在前行中自然可得 (B)「漁人甚異之」:德行高潔、與眾不
何者正確? (A)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寫桃花源的社會治安 (B)有良田、 同的人方能到達 (C)「便捨船,從口入」:捨棄世俗牽絆,才能接近理想 
美池、桑竹之屬:寫桃花源的建築工藝 (C)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寫桃花源
(D)「初極狹,纔通人」:追尋理想的過程可能稍有阻礙 
的服飾特色 (D)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寫桃花源的經濟發展 
【課本練習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解答  C 
解析  (B)漁人和桃花源人都是一般百姓,並非德行高潔或與眾不同者才能進入 
解析  (A)建築和景觀 (B)物產種類 (D)民風熱情 
126. (  )閱讀以下〈桃花源記〉的文字,關於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下列說明何者
121. (  )〈桃花源記〉中,桃花源居民不想要外人打擾的用心,因漁人別有所圖的心 正確?
態而不再現世。下列何者最能表現漁人的心機? (A)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便捨船,從口入 (B)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C)此人一一為 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具言所聞,皆嘆惋 (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A)漁人經過桃花林後才出現溪流 
【龍騰自命題】 (B)漁人發現桃花源入口在水源處 (C)漁人看見桃花林中混雜其他樹種 (D)
解答  D  漁人沿著溪流划船進入桃花源中 
解析  (D)由「處處誌之」可看出漁人有意重返的心機  【學習卷】
122. (  )〈桃花源記〉以小說筆法呈現作者對理想世界的追尋,作者採用的敘事觀點 解答  B 
為何? (A)第一人稱 (B)第二人稱 (C)第三人稱 (D)全知全能觀點  解析  (A)由「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可知,漁人沿著溪流划船後才看
【龍騰自命題】 見桃花林 (B)由「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可知 (C)由「夾岸數
百步,中無雜樹」可知,除了桃花樹,沒有其他的樹種 (D)由「便捨船,
解答  C  從口入」可知,漁人離開船後才進入桃花源洞口 
解析  (A)以文中人物為敘事者,透過「我」的觀點來敘事 (B)文本中出現大量的
127. (  )關於下列文句的解讀,何者錯誤? (A)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點出桃花源內
「你」,以「你」來稱呼文本中的主角 (C)以第三人稱「他」為敘事者, 部開闊、井然有序的居住環境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顯現桃花源資
但所知有限。〈桃花源記〉以旁觀者的角度,敘述漁人發現桃花源、與桃花
源中人的互動、離開桃花源後的行動及他人尋訪不得的狀況等,均僅敘述旁 源豐富,能自給自足 (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表示居民之間感情疏離,老
觀者所見,並無法進入人物的內心,因此屬於第三人稱敘事觀點 (D)敘事 死不相往來 (D)其中往來種作:說明桃花源人從事農事勞動以維生 
者對每件事都非常清楚,並能隨意進入角色的內心,直接告訴讀者每一角色 【語文Fun.新學】
的想法,此種觀點又稱「上帝觀點」,以意識流小說為主  解答  C 
123. (  )選舉將至,各候選人提出政見以爭取選民支持。以下哪一位候選人勾畫出的 解析  (C)聯結緊密,互動頻繁 
理想未來,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繪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情境 128. (  )在〈桃花源記〉中,作者最後以「遂迷不復得路」、「後遂無問津者」收尾,
最為相關? (A)1 號候選人:發展長照護高齡,幼齡兒童國家養 (B)2 號候 這種寫作手法是為了表達什麼概念? (A)世間知音難求 (B)理想世界不可
選人:中年失業不用怕,二度就業好安心 (C)3 號候選人:就學貸款助學生, 復得 (C)人們易被外在事物迷惑 (D)事實真相往往撲朔迷離 
協助青年早圓夢 (D)4 號候選人:職場性別都平等,保障女性工作權 
【龍騰自命題】
【進階卷】
解答  B 
解答  A 
解析  (B)懷抱心機且處處誌之的漁人、代表政治勢力的太守「遂迷不復得路」,品
解析  題幹:老人小孩都過得安詳、開心  德高尚的隱士也尋訪未果,「後遂無問津者」,可見桃花源再次與世隔絕,
124. (  )〈桃花源記〉一文最末,漁人、太守、劉子驥等不同身分和動機的人先後尋 理想世界已不復可得 
訪桃花源,卻同樣因他們刻意尋求而以失敗告終。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表達何 129. (  )〈桃花源記〉一文最末,漁人、太守、劉子驥等不同身分和動機的人先後尋
種想法? (A)現實世界難以盡如人意 (B)不具心機時最接近理想 (C)好奇 訪桃花源,卻同樣因他們刻意尋求而以失敗告終。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表達何
心是所有偉大發現的源頭 (D)人們常盲目追隨他人卻不自知  種想法? (A)現實世界難以盡如人意 (B)不具心機時最接近理想 (C)成王
【龍騰自命題】 敗寇為不變的真理 (D)行事切勿盲目追隨他人 
解答  B  【習作簿】
解析  (B)作者安排了不同身分和動機的三種人物去探訪桃花源:懷抱心機且處處誌 解答  B 
之的漁人、代表政治勢力的太守、品德高尚的隱士,都不得其門而入,意味
解析  (B)作者安排了不同身分和動機的三種人物去探訪桃花源:懷抱心機且處處誌 【龍騰自命題】
之的漁人、代表政治勢力的太守、品德高尚的隱士,都不得其門而入,意味 解答  D 
著只有讓桃花源與世間的紛擾隔絕,這個理想世界才能保持原有的單純美好。
在得入和不得入間,暗示著接近理想的關鍵,乃在漁人最初的不具心機  解析  (A)營造出進入桃花源的奇幻氛圍 (B)描述漁人進入山洞後的狀況 (C)形容
桃花源中的田園景象 (D)由「怡然自樂」可知生活在桃花源的人心境快樂。
130. (  )閱讀以下〈桃花源記〉的文字,推斷下列何者不是漁人能進入桃花源的原因? 桃源人自言為避秦時亂而來到桃花源,可見政局紛亂是人民厭惡的,唯有人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 民能快樂生活的地方才是陶淵明心目中真正的美好國度 
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
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135. (  )在〈桃花源記〉中,漁人無法再尋訪桃花源的關鍵為何? (A)既出,得其船
(A)不存在算計心機 (B)非刻意探訪找尋 (C)拋棄名利的枷鎖 (D)接納異 (B)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C)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D)尋向所誌,遂迷不
己的胸襟  復得路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D  解答  B 
解析  題幹:由「忘」、「忽」可推知,漁人得以進入桃花源的原因,在於他對此 解析  (B)進入桃花源的關鍵在於「無心」、「忘機」,然漁人沿路標記前往桃花源
事沒有機心,並非刻意找尋,而「捨船」的動作則暗示要拋棄名利的枷鎖  的路,已顯露出有意重返的心機 
131. (  )裴迪〈送崔九〉:「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 136. (  )若〈桃花源記〉中的漁人想參考下文概念,繪製「幸福象限圖」,依據他進
裡。」上述詩句真正的意旨為何? (A)企盼友人澈底隱居山林 (B)反對因 入桃花源後的見聞,各面向圖示座標位置的考量說明,下列何者最為適當?
追求理想而不顧現實 (C)鼓勵人們偶爾到山中放鬆一下 (D)最美的景色只   為精確了解人民幸福的組成要素,可從「政治環境」(國家施政表現)、
有在深山裡才看得見  「社群關係」(人際往來情形)、「工作狀態」(生活來源依據)、「家庭
生活」(家族互動氛圍)、「身心健康」(個人安適感受)等五大面向進行
【龍騰自命題】 調查,以「重要性」與「滿意度」分別為橫軸和縱軸座標,繪製幸福四象限
解答  A  圖,能更清楚地呈現人們對生活各方面的重視和滿意程度,使幸福狀態更一
解析  題幹語譯:不論你要隱居到山的深處或淺處,都應盡情享受山林泉壑之美。 目了然。(改寫自《天下雜誌.改變,為了幸福》)
千萬別學(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武陵人,只短暫在桃花源裡停留了一
下 (B)文本未提及 (C)由「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可知,作者希望朋
友不要只是短暫停留在山中 (D)由「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可知,作
者認為不論在山的深處或淺處,都應好好享受山林之美 
132. (  )以下哪一段文句,最能凸顯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的特質? (A)見漁人,
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C)餘人
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D)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進階卷】
解答  C 
解析  (A)他們對漁人的來歷十分好奇 (B)他們進入此地後,不再與外界往來 (C)
他們熱情的邀請漁人到家裡作客,可見其熱情好客 (D)他們委婉向漁人表
達不想被外界打擾的意願 
133. (  )關於〈桃花源記〉寫作手法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藉「晉太元」、
「武陵」、「劉子驥」等線索,增加桃花源故事的真實性 (B)以「自云先世
避秦時亂」合理交代歷史淵源,寫出百姓對混亂時局的厭棄 (C)用「及郡下,
詣太守,說如此」短句鋪排,呈現漁人在保密和洩密間掙扎 (D)以「後遂無 (A)「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顯示桃花源人多獨來獨往,「社群關係」應落在
問津者」作結,桃花源最終無人探詢,暗示了理想世界的失落  較低度重要的二、三象限 (B)「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顯示桃花源人老少
歡聚無憂,「家庭生活」應落在高度滿意的一、二象限 (C)「見漁人,乃大
【課本練習題】 驚,問所從來」顯示桃花源人時刻戒備恐懼,「身心健康」應落在低度滿意
解答  C  的三、四象限 (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顯示桃花源人對漁人轉
解析  (C)寫出漁人行色匆匆直奔官府, 急切宣揚桃花源一事  述的外界更為驚嘆嚮往,「政治環境」應落在低度滿意的三、四象限 
134. (  )寫作時,透過對環境、背景的鋪陳描寫,可烘托出作者想要營造的氛圍,有 【課本練習題】
利於聚焦主題。桃花源是陶淵明的理想世界,細究陶淵明的創作動機,下列 解答  B 
哪一段描寫最能凸顯桃花源的理想本質? (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B)初 解析  (A)「阡陌交通」一句呈現桃花源中往來通達、互動親近的田園樣貌,「社群
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C)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 關係」不應傾向較低度重要 (C)「見漁人」一句顯示桃花源人避世已久,
美池、桑竹之屬 (D)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對外人到訪感到驚訝好奇,與「身心健康」狀態無關 (D)「皆嘆惋」一句
顯示桃花源人的悲嘆惋惜,顯然對外界時局更迭、戰亂不止感到不滿,而非 【進階卷】
嚮往 
解答  D 
137. (  )〈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 解析  (D)桃花源雖引人入勝,卻不再有人探詢,暗示人們不再追尋理想世界,理想
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關於此段文意的解 世界不再復得 
讀,下列何者錯誤? (A)意思近於「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B)以避
秦人諷今,點出「避亂」的理想 (C)桃花源交通不便,導致對外聯繫完全隔 143. (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桃花源人對漁人交代「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用意? 
絕 (D)暗示亂世過後已久,桃花源成絕佳避難所  (A)企圖提醒漁人勿與外人接觸 (B)委婉表達族人間的自憐自傷 (C)勉強同
【龍騰自命題】 意接受漁人單獨到訪 (D)含蓄暗示漁人不要對外宣揚 
【課本練習題】
解答  C 
解析  (A)意指與外界隔絕。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語譯:深山中沒有曆法, 解答  D 
二十四節氣中小寒、大寒都已經過去了,還不知新春即將來臨 (C)文中並 144. (  )老師為了加深同學對〈桃花源記〉一文的認識,特別找了許多古典詩歌來補
未提及桃花源交通不便  足文意內容,下列詩作中,何者意近於「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
138. (  )關於〈桃花源記〉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開頭點出明確的時 然開朗」一句? (A)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B)疏松影落空壇
間、人物及地點,增添故事的真實性 (B)以側面烘托的方式,描寫漁人進入 靜,細草香閒小洞幽 (C)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一路鮮雲
桃花源前所見的景象 (C)透過桃花源村人的獨白,帶出現實社會民不聊生的 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慘況 (D)文末以虛構人物探訪桃花源未果,暗示追尋理想的荒謬  【進階卷】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答  A  解析  題幹:顯示經過狹路後的別有風光 (A)描寫從不同角度欣賞廬山多樣的面貌。
蘇軾〈題西林壁〉。語譯: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
解析  (B)以直接描述的方式 (C)是透過漁人與桃花源村人的對話 (D)以當時存在
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貌 (B)
的人物入文,增加全文的真實感,並藉由探訪桃花源未果,暗示理想的幻滅 展現仙遊觀寧靜雅致的景色。韓翊〈同題仙遊觀〉。語譯:疏闊的松影灑落
在空無一物的壇臺而顯得靜謐,細草芳香隨意飄送到小山洞而感覺清幽 
139. (  )關於〈桃花源記〉一文的寫作分析,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運用倒敘的敘 (C)呈現疑似無路可走後卻遇到另一番景色。陸游〈遊山西村〉。語譯:山
事方式,先寫結果,再寫其過程 (B)以記錄史實筆法,描寫漁人發現桃花源 巒重疊、流水迴繞而似乎無路可走,突然看見前方柳樹茂密、繁花似錦,花
的經過 (C)文末以桃花源無處可尋,控訴漁人的不守承諾 (D)以虛實交錯 木間出現一個村莊 (D)說明漁人沿著空靈美景而進入桃花源。權德輿〈桃
的筆法,呈現幻中有真的理想世界  源篇〉。語譯:路途上錯雜的雲霞鮮豔多彩,漁船為了追逐桃花而漸行漸遠
【學習卷】
解答  D  145. (  )英國作家湯瑪斯.摩爾以《烏托邦》一書寄託其理想社會,而「烏托邦」的
解析  (A)運用順敘法,先寫過程,再寫結果 (B)採用小說敘事筆法,並非記錄史實 本義即「不存在的地方」,與桃花源有異曲同工之妙,均暗示理想世界的不
(C)文末以桃花源無處可尋,隱含著理想失落的感慨 (D)文中明確交代時間、 易實現。下列何句最能表現出這個意思? (A)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地點、人物,讓虛構的故事增添了幾分真實色彩  口,彷彿若有光 (B)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
外人間隔 (C)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D)南陽劉子驥,高尚
140. (  )由「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我們可得知關於桃花源 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人的何種訊息? (A)長久避世離群,與外界脫節 (B)對外界充滿好奇,嚮
【學習卷】
往盛世 (C)行事傳統保守,難接受新知 (D)遠離紅塵,對世事絕口不提 
解答  D 
【課本練習題】
解析  (D)桃花源引人嚮往,卻逐漸被淡忘,暗示理想在現實中消失 
解答  A 
146. (  )關於〈桃花源記〉一文寫作手法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從漁人的視角
141. (  )下列文句何者無法看出桃花源人與外界隔絕甚久? (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切入描寫,採用第一人稱敘事 (B)全文中時間、地點、人物的設定,有實有
(B)見漁人,乃大驚 (C)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 虛 (C)用小說筆法,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開展全文 (D)託言避秦,虛構一
晉  安樂之社會,以寄託理想 
【語文Fun.新學】 【進階卷】
解答  A  解答  A 
解析  (A)暗示漁人因忘機而遇見桃花源 (B)見到外人的反應極大 (C)對外界消息 解析  (A)採第三人稱敘事 (B)虛構的故事中,加入晉代、太元、武陵、劉子驥之真
十分好奇 (D)對時代更迭一無所知  實元素 
142. (  )陶淵明〈桃花源記〉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用意為何? (A)誇耀自己眼 147. (  )〈桃花源記〉:「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
光獨到超群 (B)期許能出現理想領導者 (C)感嘆世人缺乏生活目標 (D)暗 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
示理想世界終不可得 
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此段話反映出何 解析  (B)屬於「人情」的表現 (C)屬於「行」的部分 (D)屬於「住」的部分 
事? (A)控訴世道昏暗 (B)隱喻心智迷亂 (C)暗示理想失落 (D)哀嘆世
人不智  153. (  )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
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文中所描寫的漁人、桃花源中人互動為下列何者?
【龍騰自命題】 (A)漁人詳述意外進入桃花源之經過,桃花源中人感嘆其一路行來的不易與驚
解答  C  喜 (B)漁人詳述所知道的外界變化情形,桃花源中人感嘆在樂土中能避開外
解析  (C)桃花源象徵理想,從一開始有人尋訪,到最後無人詢問,暗示人們不再追 界紛亂 (C)桃花源中人告知經歷過的各朝代,漁人惋惜自己未能生活在和平
尋理想世界,流露出對於理想失落的悵惘  安穩的時代 (D)桃花源中人說明來此絕境之經過,漁人惋惜外界難以再尋得
148. (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藉由探訪桃花源寄託對理想世界的探尋,下列解釋何 如桃花源的樂土 
者最不適切? (A)以「初極狹,纔通人」暗喻到達桃花源的過程可能不易  【進階卷】
(B)藉「劉子驥」出現以示品德高尚的人更可能找到桃花源 (C)由「捨船」 解答  B 
到「得船」暗示漁人將從理想世界回到世俗 (D)以「漁」與「愚」諧音,點 解析  題幹:意謂漁人詢問桃花源人是否知道外面朝代更迭,桃花源人連漢代都不
出沒有心機才能覓得桃花源  知道,更何況是魏晉,因此漁人詳述外界變化,桃花源人感嘆自己能避開紛
【龍騰自命題】 亂 
解答  B  154. (  )下列何者可以顯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一面? (A)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解析  (B)劉子驥最後並未找到桃花源,漁人與桃花源中人都是一般的百姓,可見並 (B)見漁人,乃大驚 (C)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D)此中人語云:
非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找到桃花源  「不足為外人道也」 
149. (  )從〈桃花源記〉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可知,住在桃花源裡的 【語文Fun.新學】
居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A)愚昧無知 (B)自我放逐 (C)不喜歡談政治  解答  C 
(D)與外界徹底隔絕  155. (  )下列對桃花源內居民及生活景況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地小人稠,街道熙
【龍騰自命題】 來攘往 (B)服飾保守,男女不相接觸 (C)小路蜿蜒,屋舍散落林野 (D)以
解答  D  農營生,衣食不虞匱乏 
150. (  )桃花源安樂祥和,下列何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中淳厚善良、熱情待客的民風? 【課本練習題】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B)其中往來種作,男 解答  D 
女衣著,悉如外人 (C)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D)此人一一為具言 解析  (A)應為「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B)看不出是否服飾保守,由「男女種作」
所聞,皆嘆惋  推測應是交往頻繁 (C)應為「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學習卷】 156. (  )閱讀以下〈桃花源記〉中的文字,判斷下列關於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說明,
解答  C  何者正確?
解析  (A)寫桃花源中的環境與景象 (B)寫桃花源中男女所穿戴的服飾,完全和桃花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
源以外的人相同 (D)意謂桃花源人感嘆外界戰亂屢起  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A)漁人披荊斬棘克服萬難,終於找到桃花源的入口 (B)漁人發現桃花源入
151. (  )關於〈桃花源記〉一文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錯誤? (A)全文分三段,一開 口前的路程空間由開闊到狹小 (C)漁人發現的桃花源入口,隱藏在一座瀑布
頭交代時間地點,讓虛構故事增添真實性 (B)桃花源居民的和諧生活樣貌, 的後面 (D)漁人以步行方式穿過桃花林,並找到桃花源入口 
正是東晉人所追求的理想世界 (C)文末以「遂無問津者」作結,暗示理想世 【進階卷】
界的幻滅且不復得 (D)採寓言故事的手法寫作,並且暗諷道德低下的世人不
在少數  解答  B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漁人順著桃花林往前走便發現入口,途中沒有遇到很多困難。披荊斬棘:
比喻克服種種困難 (B)由「林」→「山有小口」可判斷 (C)由「林盡水源,
解答  D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可知,入口在水源處,但沒有提到該處有瀑布,無法
解析  (D)以小說敘事筆法寫作,呈現作者在亂世中尋求安身立命的渴望,以及理想 判斷 (D)由「便捨船,從口入」可知,漁人一路是划著船,沿溪流往上游
世界中不可得的失落,並未諷刺世人道德低下  去 
152. (  )〈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 157. (  )下列文句的解讀,何者正確? (A)中無雜樹:寫桃花林的純粹,異於尋常 
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 (B)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以綠肥紅瘦呈現盛夏風光 (C)便捨船:暗示船隻
樂。」此段呈現桃花源各層面的生活情況,下列分類何者正確? (A)食:有 是進入理想世界的媒介 (D)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行到
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B)衣: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C)住:阡陌交通, 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雞犬相聞 (D)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語文Fun.新學】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解答  A 
解析  (B)以花草輝映呈現色彩紛呈的暮春奇景 (C)暗示由現實進入理想世界須有所 【習作簿】
「捨」 (D)「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走到水盡之處無路可走,若能 解答  A 
放下得失,坐下欣賞悠悠白雲,便可有不同的了悟。此處宜改為陸游〈遊山 解析  (A)在漁人要離開時,桃花源居民告訴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意即不希望
西村〉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外人得知桃花源之事,足見桃花源居民在委婉表達不願被外界打擾 
158. (  )下列文句皆出自〈桃花源記〉,何者最能看出居民待客的熱情與淳厚的人情
味? (A)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B)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黃髮垂髫,並 163. (  )〈桃花源記〉一文為陶淵明以虛構手法寫出的一篇文章,作為〈桃花源詩〉
的前序,推論陶淵明寫出此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嚮往先秦
怡然自樂 (D)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時期人們能自給自足的富裕生活,以此為創作的基礎 (B)陶淵明無力改變動
【龍騰自命題】 盪不安的社會,故建構一個美好的避世樂土 (C)藉由武陵人遊歷桃花源的過
解答  D  程,抒發自己渴望外出旅行的心情 (D)在政治上無法一展長才,撰文發洩自
159. (  )〈桃花源記〉中,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能看出桃花源居民的何種 己懷才不遇的悲痛與感慨 
生活型態? (A)敦親睦鄰 (B)自給自足 (C)捕魚為生 (D)注重生態  【龍騰自命題】
【習作簿】 解答  B 
解答  B  164. (  )下列有關陶淵明的敘述,何者正確? (A)高風亮節,率性任真,世稱「濂溪
解析  (B)「良田」暗示桃花源擁有農產,「美池」暗示桃花源擁有漁產,「桑竹」 先生」 (B)蘇東坡評價他的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C)詩文典雅富麗,
則暗示桃花源能靠自己滿足日用  見重於南北朝時代,被推為「田園詩人之宗」 (D)任彭澤令時,因不肯「為
160. (  )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 五斗米折腰」而歸,作〈歸園田居〉以見意 
現。」下列文句,何者描述「發現美」的經過? (A)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 【進階卷】
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B)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 解答  B 
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C)(漁人)既出,得 解析  (A)世稱「濂溪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濂溪先生為周敦頤 (B)蘇軾〈與
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蘇轍書〉。語譯:文詞看似質樸,實則華美;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豐富 
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D)(柳宗元)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 (C)詩文自然質樸,但不為當世所稱,唐、宋以後才受到推崇 (D)作〈歸園
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 田居〉以見意→作〈歸去來辭〉以見意 
始指異之 
165. (  )閱讀以下新詩,判斷□□□中宜填入哪一位詩人?
【99統測試題】   這一碗酒/且讓我敬一敬/醉去了的□□□/醉夢中的世界/芳草鮮美
解答  D  /落英繽紛/不為五斗米折腰/不去逢迎諂媚/不拿生命浪費著/去追逐空
解析  (A)記宴後回家之事。歐陽脩〈醉翁亭記〉。語譯:不久夕陽下山,人影零亂, 名/這無根柢的人生/這飄飛在陌上的塵土/朋友/落地即為兄弟/你隨我
太守回家且賓客也跟著走了 (B)感嘆風景依舊,國土淪亡。劉義慶《世說 喝一口酒/只要一口/便可以忘了車馬聲喧/只要一口/便忘了這戰爭的世
新語》。語譯:南渡後很多人每到佳節,往往相邀到新亭,坐在草地上設宴 代/只要一口/便可以看見/欣欣的榮木/涓涓的水流
飲酒。周侯坐在中間嘆息說:「風景沒有變化,可是江山已經不同了!」  (A)白居易 (B)李商隱 (C)孟浩然 (D)陶淵明 
(C)描述漁人離開桃花源後企圖重返。陶淵明〈桃花源記〉。語譯:漁人出 【習作簿】
來後,找到自己的船,便沿著先前的來路回去,一路處處做標記。到武陵郡 解答  D 
城中,就去拜訪太守,報告發現桃花源的事。太守立刻派人隨他前往,尋找 解析  題幹:蔣勳〈酒歌〉 (D)由「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不為五斗米折
先前所做的標記,竟然迷失而再也找不到那條路了 (D)寫下發現西山之美 腰」、「車馬聲喧」可知。「車馬聲喧」的典故出自陶淵明〈飲酒〉之五:
的經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總以為永州所有的奇景,我都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已經去過了,卻不曾知道西山的奇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為坐在法華寺
的西亭裡,遠遠望見了西山,才指著西山覺其奇異  166. (  )閱讀以下新詩,判斷□□□中宜填入哪一位詩人?
這一碗酒/且讓我敬一敬/醉去了的□□□/醉夢中的世界/芳草鮮美/落
161. (  )〈桃花源記〉一文中,下列何者點出漁人發現桃花源是純屬「無心」? (A) 英繽紛/不為五斗米折腰/不去逢迎諂媚/不拿生命浪費著/去追逐空名/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復前行,欲窮其林 (C)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D) 這無根柢的人生/這飄飛在陌上的塵土/朋友/落地即為兄弟/你隨我喝一
便捨船,從口入  口酒/只要一口/便可以忘了車馬聲喧/只要一口/便忘了這戰爭的世代/
【龍騰自命題】 只要一口/便可以看見/欣欣的榮木/涓涓的水流 (A)白居易 (B)王之渙
解答  A  (C)孟浩然 (D)陶淵明 
解析  (A)「忘路之遠近」的「忘」,顯示漁人是「無心」發現  【龍騰自命題】
162. (  )〈桃花源記〉:「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上述文句中,桃花 解答  D 
源居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為何? (A)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外界打擾 (B)不 解析  題幹:蔣勳〈酒歌〉 (D)由「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不為五斗米折
願意和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 (C)對外人的不信任,害怕被出賣 (D)擔心自 腰」、「車馬聲喧」可知。「車馬聲喧」的典故出自陶淵明〈飲酒〉之五:
己的居住環境被外人嘲笑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167. (  )關於陶淵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不慕榮利,厭惡當代黑暗的政治,故 171. (  )陶淵明的作品多透露隱逸思想,成為典型的隱者代表,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
從未涉足官場 (B)一生高風亮節,性格率真,去世後,朋友私諡其為五柳先 形象深植人心。然而,陶淵明並不是一開始就只想隱居,而是官場的黑暗令
生 (C)詩文質樸,平淡有致,嚮往田園生活,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 (D)出 其卻步。下列文句皆為陶淵明的作品,何者可以顯示其曾經有積極用世的心
身顯赫仕宦家庭,為東晉名臣陶侃曾孫,作品在當代即備受推崇  境? (A)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B)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C)盛年
【學習卷】 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D)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解答  C  【龍騰自命題】
解析  (A)曾出任幕僚,並任彭澤令八十餘天 (B)五柳先生→靖節先生 (D)出身沒 解答  A 
落的官宦家庭, 解析  (A)表達年少時想用世闖蕩的心境。陶淵明〈雜詩〉之五。語譯:年少時我有
作品不被當代推崇,唐宋以後,始見重於世  著豪情壯志,只想展翅高飛,去遙遠的地方闖蕩 (B)寫人生到處漂泊。陶
168. (  )老師請學生以「向陶淵明致敬」為主題,構思創意廣告文案,彰顯陶淵明的 淵明〈雜詩〉之一。語譯:人生沒有根,四處漂泊就像是路上的塵土一般 
心志,下列何者不符合老師的要求? (A)一杯敬南山,一杯邀東籬,辭別彭 (C)勉人珍惜當下。陶淵明〈雜詩〉之一。語譯:年輕歲月不會再重來,一
澤(酒商) (B)桃花流水武陵春,雞鳴犬吠幾度聞(房屋仲介) (C)你也 天也無法再回到早晨 (D)害怕自己虛度光陰。陶淵明〈雜詩〉之五。語譯:
五斗米,我也五斗米,樂陶陶(米食餐廳) (D)輕裝緩步歸去來,自在田園 古人珍惜任何時間,而今自己一事無成,想到這令人心生畏懼 
樂趣多(休閒民宿)  172. (  )歡歡要寫一份以「陶淵明」為主題的報告,請問在網路搜尋時,以下哪一選
【課本練習題】 項不應出現在歡歡的搜尋關鍵字句裡? (A)歸去來兮 (B)不求甚解 (C)東
解答  C  山再起 (D)不為五斗米折腰 
解析  (A)運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及陶淵明辭「彭澤令」典故 (B)運 【龍騰自命題】
用「桃花源記」典故 (C)反用「不為五斗米折腰」典故,為五斗米「樂陶 解答  C 
陶」不符合陶淵明心志 (D)運用「歸去來辭」典故  解析  (A)即「回去吧」的意思。來,語助詞,無義。陶淵明〈歸去來辭〉:「歸去
169. (  )一年忠班上完〈桃花源記〉後,老師問大家哪些文句可以用來形容陶淵明其 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語譯:回去吧!田園就要荒蕪了,怎麼不回去
人或文風,下列哪一位同學說的才是正確的? (A)大蘇:文起八代之衰,道 呢 (B)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陶淵明〈五柳先
濟天下之溺 (B)阿元: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壇禮樂冠華夷 (C)小吳:彭澤 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後多指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
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C)晉朝謝安退職隱居東山,後來又再度入朝擔任要
非我榮,折腰信為辱。歸來北窗下,復採東籬菊 (D)阿杜:昔年有狂客,號
職。後用以指官員退職後,再度出仕。《晉書.謝安傳》 (D)陶淵明不願
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為微薄俸祿卑躬屈膝而辭官。《晉書.陶潛傳》 
【學習卷】
173. (  )近日龍騰電視臺欲重拍古裝大戲,選定「隱逸詩人──陶淵明」作為該片主
解答  C  角,且欲在片頭放入歌詠「陶淵明」的詩文來加深觀眾的印象。請問下列詩
解析  (A)為蘇軾稱許韓愈之語。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語譯:推行古文以振興 文,何者適合放入片頭中? (A)憐才膺斧鉞,吐氣作霓虹。功業追尼父,千
八代以來衰弱的文風,尊崇儒道以拯救沉溺在佛、老思想的天下 (B)由 秋太史公 (B)佛骨謫來,嶺海因而生色。鱷魚徙去,江湖自此澄清 (C)千
「泗水」、「杏壇」、「禮樂」可知為孔子。〈山東曲阜孔廟聯〉。語譯: 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氣,青蓮居士謫仙人 (D)其意本平常親山
孔子的文章如日月一樣明亮燦爛,孔子的禮樂在中國及少數民族中都是第一 水縱平生傲骨,此心甘淡泊隱田園開一代詩風 
(C)由「彭澤」、「折腰」、「北窗」、「東籬菊」可知為陶淵明。吳筠 【進階卷】
〈陶徵君〉。語譯:彭澤令不是我的榮耀,彎腰下拜實在是恥辱。辭官歸來
高臥北窗下,又在東籬採菊花 (D)由「狂客」、「謫仙人」可知為李白。 解答  D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語譯:從前有位狂放不拘禮俗的人,外號叫做 解析  (A)由「憐才膺斧鉞」、「太史公」可知為詠司馬遷。司馬遷祠楹聯。語譯:
謫仙。他一下筆便風雨為之震驚,詩一寫成連鬼神都為之哭泣  因同情有才之士而遭受宮刑,抒發鬱憤之氣寫成的《史記》如虹般光彩。他
170. (  )關於後人對陶淵明的評價,何者敘述錯誤? (A)作品多寫田園生活、隱居情 的功業可以與孔子相比,作為出色史官、史學家而千秋留名 (B)由「佛
趣,後人譽其為隱逸詩人之宗 (B)鍾嶸《詩品》列其作為中品,可見在當代 骨」、「鱷魚」可知為詠韓愈。潮州韓文公祠聯。語譯:因諫迎佛骨而被貶
陶淵明的作品還未受到高度肯定 (C)其詩作描述山水景色,意境優美,蘇軾 到嶺南,南海因他而增色不少。他寫了一篇〈祭鱷魚文〉讓鱷魚遠離,江湖
從此澄清無禍害 (C)由「青蓮居士謫仙人」可知為詠李白。采石磯太白樓
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D)時人根據其高風亮節、率真的性格與生平
聯。語譯:你有流傳千古的才華,文章內容如同漢代蓬萊觀中的藏書一樣淵
事蹟,稱其為「靖節先生」  博,且具有建安時期文學那樣明朗剛健的風格與精神。一身高傲不屈的骨氣,
【龍騰自命題】 你是青蓮居士,彷彿天上仙人被貶入凡間 (D)由「親山水」、「隱田園」、
解答  C  「開一代詩風」可知為詠陶淵明。「縱平生傲骨」指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
解析  (C)「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為蘇軾對王維的讚譽。蘇軾認為陶淵明的文詞看 折腰」的故事。「開一代詩風」指陶淵明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及開創了
似質樸,實則華美;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豐富,而有「質而實綺,癯而實 田園詩,對後世詩歌創作影響甚深。陶公祠聯。語譯:他的本意就是在日常
腴」的評價  中親近山水,放任自己一生秉持高傲不屈的氣骨;這樣的心境讓他甘願不求
名利,隱居田園而開創一個時代的詩歌風格 
174. (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若能在心目中的□□□過著無憂無慮的生
活,想必是人生一大樂事。」上述□□□若填入下列詞語,何者意義與其他
三者不同? (A)理想國 (B)烏托邦 (C)終南山 (D)桃花源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析  (A)泛指理想中的一種最完善的政治組織 (B)指理想的社會 (C)古代著名的  
修道勝地,無「理想社會」的意涵 (D)喻理想的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
方 
175. (  )「序」是用以說明著作的緣由、旨趣及寫作經過的文體。依據下表分類,
〈桃花源記〉應屬於哪一類?
(A)書序 為書作序。
(B)詩序 為詩歌作序。
(C)詩集序 為詩集作序。
(D)他序 他人或後人所寫的序。

【學習卷】
解答  B 
解析  (B)〈桃花源記〉文後有一首五言古詩〈桃花源詩〉,故為詩序 
176. (  )有關文人稱號,下列何者正確? (A)李白:詞中之帝 (B)韓愈:靖節先生
(C)連橫:臺灣新文學之父 (D)鍾理和: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 
【101統測試題】
解答  D  (A)小軍、小春 (B)小軍、小華 (C)小明、小春 (D)小明、小華 
解析  (A)李煜(後主):詞中之帝 (B)陶淵明:靖節先生 (C)賴和:臺灣新文學 【進階卷】
之父  解答  A 
177. (  )浩浩正在整理課堂筆記,下列哪一組關鍵字是指陶淵明? (A)至聖先師、周 解析  (A)〈桃花源記〉為陶淵明為自己作品〈桃花源詩〉所寫的序,屬於「自序、
遊列國、春秋決斷 (B)諫迎佛骨、古文運動、文以載道 (C)歸去來兮、靖 詩序」,故首位出牌者是小軍。又規則中說「以逆時針的方向依序出牌」,
節先生、隱逸詩人 (D)水中撈月、力士脫靴、天上謫仙  故第二位出牌者為小春 
【龍騰自命題】 180. (  )下列關於「序」的說明,何者正確? (A)「贈序」指的是替他人著作所寫的
解答  C  序 (B)「序」依作品的性質分為書序、詩序、詩集序 (C)「序」本就寫於
解析  (A)孔子 (B)韓愈 (D)李白  作品前,後人若增補則改稱為「跋」 (D)「序」分為序跋類與贈序類,而
〈桃花源詩〉屬於序跋類 
178. (  )美莉在複習月考範圍時,不小心將整理好的年齡字卡順序弄亂了,若需將下
【龍騰自命題】
列年齡字卡由長至幼,重新排列,正確順序應是哪一個選項? (甲)弱冠 
(乙)黃髮 (丙)垂髫 (丁)而立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乙甲丁丙  解答  B 
(D)乙丁甲丙  解析  (A)「贈序」為贈人以言,以表規勸、感激、勉勵、送別等意;「替他人著作
【進階卷】 所寫的序」是序跋類文章中的「他序」作品 (C)「序」最早置於作品後,
後代在序文之後又有增補,才改置作品前。置於作品前者稱為「序」,置於
解答  D  作品後者則稱為「跋」 (D)〈桃花源詩〉為五言古詩。〈桃花源記〉才是
解析  (甲)二十歲 (乙)老人 (丙)小孩 (丁)三十歲  序跋類中的詩序 
179. (  )四名玩家正在玩以文體「序」為主題的桌遊,座位以及各人手中牌面如下列 181. (  )如果請古人代言廣告,下列組合何者最不適合? (A)李白:越陳越香的酒莊
左圖。依據遊戲規則中的出牌順序說明,第一、二位出牌者依序為何人? 之旅 (B)陶淵明:遠離塵囂的田園體驗 (C)劉禹錫:購屋包租的致富策略
(D)周敦頤:賞蓮花季的最佳景點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解析  (C)由劉禹錫〈陋室銘〉可知,劉禹錫重視的是屋主的品德,透過自我修養而 解析  (A)由「百花王」可知指的是牡丹。皮日休〈牡丹〉。語譯:在豔紅的眾花凋
達到安貧樂道,與「擺脫貧窮」不相符  謝之後才開始吐露芬芳,它的美名叫「百花王」。人們爭相誇讚牡丹花天下
182. (  )下列關於序跋類文章的說明,何者錯誤? (A)置於作品前者的稱為「跋」, 無雙的美豔,認為牡丹花擁有人間第一的花香 (B)由「暖日」、「紅妝」、
置後稱為「序」 (B)內容用以說明著作的緣由、旨趣及寫作經過 (C)依作 「春色」、「東風」、「萬點紅」可知指的是桃花。皮日休〈桃花〉。語譯:
者的身分分為「自序」和「他序」兩類 (D)「書序」、「詩序」、「詩集 繽紛的美麗花影迎來溫暖日光,姿態窈窕的紅花猶如上了妝似地綻放在群花
之中。勸你要好好珍惜這美好春色,不要辜負了那搖曳在風中的萬點桃紅 
序」皆屬序跋類文章 
(C)由「紅豔」、「蜀魂」、「滴血」可知是杜鵑花。韓偓〈淨興寺杜鵑一
【龍騰自命題】 枝繁豔無比〉。語譯:在不平坦的地方有著滿園醉人的紅豔花朵,從地上一
解答  A  直到樹梢都彷彿聚攏著紅色輕軟絲綢。蜀帝杜宇的魂魄還未回到蜀地,卻滴
解析  (D)置於作品前者的稱為「序」,置後稱為「跋」  著滴滴鮮血,應該是鮮血偏偏只滴在這樹叢特別多,才使得這樹上花開得特
別紅豔吧 (D)由「雪虐風號愈凜然」、「氣節最高堅」可知指的是梅花。
183. (  )下列文句,何者描述的季節與「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 陸游〈落梅〉。語譯:風雪愈大,梅花的姿態就愈顯凜然,它是群花之中氣
鮮美,落英繽紛」相同? (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 節最高的。當冬日結束,梅花自會凋零,恥向春天乞求花期能再延長一些 
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B)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
186. (  )古典文學中有許多關於年齡的代稱,以下「 」中年齡詞語的用法,何者正
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C)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
確? (A)他已過「而立」之年,終於可以告老還鄉 (B)已至「耄耋」之年
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D)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
的老王,年輕力壯,是某大企業的執行長 (C)古代的女子到了「及笄」之年
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就已經兒女成群,身材也早已走樣了 (D)他下有「周晬」之年的幼兒,上有
【龍騰自命題】 八十歲老母,經濟負擔十分沉重 
解答  D  【龍騰自命題】
解析  題幹:由「桃花」可知描寫春季 (A)由「黃梅」、「蛙」可知描寫夏季。趙 解答  D 
師秀〈約客〉。語譯:在梅子熟黃的時節,處處都在下雨;從青草遍布的池
塘邊傳來陣陣蛙聲。不知不覺已過了午夜時分,但約好的客人遲遲不來,只 解析  (A)三十歲 (B)指年紀很大的老人。耄:音ㄇㄠˋ,年紀約八、九十歲。耋:
能邊等邊無聊的輕敲棋子,震落了燈花 (B)由「菊殘」、「傲霜枝」、 音ㄉㄧㄝˊ,年紀約七、八十歲 (C)女子十五歲,是適合婚嫁的年齡,但
「橙黃橘綠」可知描寫冬季。蘇軾〈贈劉景文〉。語譯:荷花謝盡,已沒有 不至於兒女成群 (D)周歲 
高聳可遮雨的葉子;菊花凋殘,卻仍有傲立於寒霜中的枝椏。你一定要記住, 187. (  )下列文句,何者歌詠的對象是陶淵明? (A)佛骨謫來,嶺海因而生色。鱷魚
一年中最美的景緻,就是柳橙黃熟,但橘子仍嫩綠的初冬時節 (C)由 徙去,江河自此澄清 (B)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繼
「霜」、「數樹深紅」、「清入骨」可知描寫秋季。劉禹錫〈秋詞〉。語譯: 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C)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
山色明亮,流水潔淨,經過一夜,樹上草上還殘留著些許白霜;山中林葉已 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D)質而綺,真且醇,自可傳之千古;
慢慢轉爲淺黃,其中有幾棵樹被秋色染紅,在一片淺黃色中顯得格外顯眼。 樽中酒,籬下詩,豈甘了此一生 
登上高樓眺望,只覺微微涼意入骨,和春天那令人發狂的景色截然不同 
(D)由「花自落」、「春山」可知描寫春季。李華〈春行即興〉。語譯:宜 【龍騰自命題】
陽城外的野草連綿不絕,山澗裡東流的溪水又折回往西流。在靜謐無人的山 解答  D 
中,樹木還是芬芳繁盛,春花自開自落,一路上只聽得到鳥兒猶自鳴叫  解析  (A)由「佛骨」、「鱷魚徙去」可知歌詠的是韓愈。〈潮州韓文公祠聯〉 (B)
184. (  )下列用來代指年紀的詞語,何者與「童年」無關? (A)垂髫 (B)總角 (C) 由「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可知歌詠的是孔子。乾隆〈孔
二毛 (D)始齔  廟聯〉 (C)由「赤面」、「赤兔」、「青龍偃月」可知歌詠的是關羽。河
【龍騰自命題】 南許昌〈關帝廟聯〉 (D)由「質而綺」、「籬下詩」可知歌詠的是陶淵明。
袁行霈〈陶淵明纪念館楹聯〉 
解答  C 
188. (  )梁啟超在《陶淵明》一書中論及:「淵明本是□□出身,律己甚嚴,從不肯
解析  (B)比喻童年。古時兒童的髮型為編紮綁起,形如兩角 (C)原指老人鬚髮呈現 有一毫苟且卑鄙放蕩的舉動,一面卻又受了當時□□和慧遠一班□□徒的影
黑、白兩色,後借代為老人 (D)比喻童年。齔:音ㄔㄣˋ,指乳牙脫換為 響,形成他自己獨得的人生見解。」請根據文意及對陶淵明的認知,判斷依
成人的牙齒,約在七至八歲  序最適合填入□□中的組合為何? (A)道家╱理學╱佛教 (B)道家╱玄學
185. (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之前所看見的 ╱清教 (C)儒家╱玄學╱佛教 (D)儒家╱理學╱清教 
桃林景色。下列詩句中,何者歌詠的也是桃花? (A)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 【龍騰自命題】
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 (B)麗影繽紛迎暖日,紅妝
解答  C 
窈窕綻芳叢。勸君惜取三春色,莫負東風萬點紅 (C)一園紅豔醉坡陀,自地
連梢簇蒨羅。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D)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 解析  (C)由「律己甚嚴,從不肯有一毫苟且卑鄙放蕩的舉動」可判斷出陶淵明原為
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儒家出身。陶淵明身處晉、宋之際,當時正流行玄學思潮,而佛教的部分思
想與老莊玄學思想類似,在玄學盛行的形勢下,佛教徒們為使佛教得到更大
【龍騰自命題】 發展,便紛紛以玄學來解釋印度佛學,於是產生了佛教玄學 
解答  B 
189. (  )下列「 」中詞語皆為年齡的代稱,何者為由小至大正確的排序? (甲)強 於〈桃花源記〉中假託發現桃花源的人 (B)〈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是
仕 (乙)垂髫 (丙)束髮 (丁)花甲 (戊)弱冠 (A)乙丙戊甲丁 (B)乙戊丙甲 先經過桃花流水,才進入洞口 (D)從「問田園安在」可知今古遊人並未尋
丁 (C)丙乙丁甲戊 (D)丙乙戊丁甲  得桃花源,因此熱門景點未產生,更無從打卡 
【龍騰自命題】 193. (  )阿明想要創作一首古風歌曲,希望能引用陶淵明的詩句來營造「隱逸」的氛
解答  A  圍。下列陶淵明的作品中,哪一句較不適合作為歌詞? (A)心知去不歸,且
解析  題幹:(甲)四十歲 (乙)幼童 (丙)十五歲 (丁)六十歲 (戊)二十歲  有後世名 (B)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C)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D)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190. (  )蔓蓁讀完〈桃花源記〉一文後,想要進一步查找陶淵明的相關作品,請問除 【龍騰自命題】
了《陶淵明集》外,蔓蓁亦可參考下列哪些著作? (甲)《唐宋八大家文
鈔》 (乙)《詩品》 (丙)《靖節先生集》 (丁)《詩經》 (戊)《昭明文 解答  A 
選》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丙戊 (D)丙丁戊  解析  (A)點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態度,較不適合用來營造「隱逸」的氛
【進階卷】 圍。陶淵明〈詠荊軻〉。語譯:明知一去便無法生還,但這項事蹟將永留青
史 (B)寫出詩人心境已遠離塵世。陶淵明〈飲酒〉。語譯:在東邊的籬笆
解答  C  旁採摘菊花,無意中抬頭看見南山而感到悠閒自在 (C)寫對田園生活的嚮
解析  (甲)明茅坤編。陶淵明生活於東晉末至南朝宋之間,不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 往。陶淵明〈歸園田居〉。語譯:長久在籠中生活的我,終於能夠再次返回
(乙)鍾嶸著。收錄漢魏至齊梁一百二十多位五言詩人的作品,將陶淵明作品 自然 (D)由對世俗中人的詢問,表達自己嚮往塵世外的理想世界。陶淵明
列入中品 (丙)陶淵明文集名 (丁)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為中國現存最早 〈桃花源詩〉。語譯:請問世俗中人,你們怎能知道塵世外的事呢 
的詩歌總集,收錄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 (戊)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
選錄先秦至南朝梁百餘位作家作品,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  二、閱讀題組(16小題,每題0分,共0分)
191. (  )張潮《幽夢影》:「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 1.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以淵明為知己,□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以濂溪為知己,□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
以避秦人為知己。」請問:上述文句□中依序應填入什麼植物? (A)菊╱梅 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
╱蓮╱桃 (B)菊╱梅╱杏╱桃 (C)松╱梅╱蓮╱桃 (D)松╱梅╱蓮╱菊  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
【龍騰自命題】 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解答  A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解析  (A)陶淵明《飲酒》之五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書寫他歸隱田 「不足為外人道也。」(節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園的自得情趣。所以菊以淵明為知己/林和靖隱居西湖孤山,終身不仕、不   一路鮮雲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
娶,以植梅養鶴為樂,世稱「梅妻鶴子」。所以梅以和靖為知己/王子猷, 秀骨爭迎客,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石髓雲英甘且
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 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阮郎*。(節自權德輿〈桃源
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篇〉)
連暫住他人空宅仍種竹,以為不可一天無竹,所以竹以子猷為知己/周敦頤, 注釋:
後人稱其濂溪先生,其〈愛蓮說〉盛讚蓮出淤泥而不染,為花中之君子,所
以蓮以濂溪為知己/〈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經桃花林,見世外桃源,此 *鳥道:狹隘險絕的山路
中人自云其「先世避秦時亂」來此,因此桃以避秦人為知己  *松喬侶:傳說中的仙人赤松子、王子喬
*劉阮郎:傳說東漢時,劉晨、阮肇上天台山採藥,迷路,遇二女,殷勤款待兩人。
192. (  )校外教學時來到某個景點, 只見門口貼著一副對聯:「卻怪武陵漁,自洞口 半年後,因思鄉而求歸,至家,子孫已歷七世 
歸來,把今古遊人忙煞。欲尋彭澤宰,問田園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下
列哪一位同學對這副對聯的解說是正確的? (A)小健:這裡說「武陵漁」, (  )(1) 下列關於〈桃花源記〉和〈桃源篇〉的文句解釋,何者正確? (A)
又說「彭澤宰」,可見武陵漁人就是彭澤宰,也就是陶淵明 (B)小正:此處 〈桃花源記〉的「阡陌交通」,意近於〈桃源篇〉的「鑿井耕田」 
「洞口」、「桃花流水」的出現順序,和〈桃花源記〉中,武陵人進入洞口 (B)〈桃花源記〉的「黃髮垂髫」,意同於〈桃源篇〉的「龐眉秀骨」
後,才見到桃花流水的順序相同 (C)小妹:其中「欲尋彭澤宰,問田園安 (C)〈桃花源記〉的「便要還家」,意近於〈桃源篇〉的「寧知掩映有
在」中「田園」與〈桃花源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 人家」 (D)〈桃花源記〉的「設酒、殺雞、作食」,意同於〈桃源
犬相聞」可以呼應 (D)小玉:從內容看來,應是武陵漁人告訴大家有個景點 篇〉的「石髓雲英甘且香」 
很美,大家就蜂擁到那個地方打卡。寫的是一個熱門景點的產生過程  (  )(2) 下列關於〈桃花源記〉和〈桃源篇〉的比較,何者錯誤? (A)〈桃花
【龍騰自命題】 源記〉和〈桃源篇〉皆謂桃花源為與世隔絕之境 (B)〈桃源篇〉認為
解答  C  居桃花源中者為神仙,〈桃花源記〉無此想法 (C)〈桃花源記〉將故
解析  武陵漁:在武陵以捕魚為職業的人。彭澤宰:指陶淵明,因他曾任彭澤縣令。 事背景設在晉代,〈桃源篇〉將故事背景改為漢代 (D)〈桃源篇〉未
述及〈桃花源記〉「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情節 
題幹:〈桃花源聯〉。語譯:只怪罪武陵漁人,從桃花源的洞口回來後,讓
自古至今的遊人都忙極了。想要找到彭澤縣令陶淵明,問他桃花源的純樸田 (  )(3) 〈桃源篇〉較〈桃花源記〉多出「一路鮮雲雜彩霞」、「漸入空濛迷
園在何處,只有那桃花與流水依然在 (A)「武陵漁」是「彭澤宰」陶淵明 鳥道」的描寫,添加這樣的描寫,最可能具有下列何種作用? (A)烘
托桃花源為渺遠絕美的仙家異境 (B)說明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 不時高高低低懸掛些毛蟲蜘蛛之屬,難怪一直給人髒兮兮的感覺。(節選自朱天心
然」 (C)強調桃花源中之人為避秦亂、冒險入山的艱辛 (D)為漁人入 〈古都〉) 
桃花源後「大驚」、「嘆惋」預設反襯伏筆  (  )(1) 上文以主角立場,描述其從小生長的臺北城因為都市化的拆遷擴建,
【104統測試題】 而漸漸改變了原有的街頭風貌。下列何者不是文中曾描述的城市街景?
解答  (1)A (2)C (3)A   (A)路上車輛擅闖紅燈 (B)碼頭冷清空無一人 (C)聽不見雞犬鳴吠
解析  語譯: 聲 (D)人們坐在樹下聽戲 
(一)山洞起先很狹窄,只能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便寬敞明亮起來。 (  )(2) 「桑竹處其實全是黃槿榕樹之屬,樹蔭下未有決心的東一處球場西一
只見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和竹 塊溜冰場……」根據上述文句,作者最有可能想點出哪一種都市問題?
子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通達,處處可聽見雞鳴狗吠的聲音。桃花源的  (A)都市建設影響植物生態 (B)都市缺乏整體性的規劃 (C)都市居
村人來來往往種田工作,男女所穿戴的服飾,完全和桃花源以外的人相同, 民常常喜新厭舊 (D)都市生活使人三心二意 
老人和小孩都滿心愉悅而自得其樂。他們看見漁人,就很驚訝,問他從何處 (  )(3) 文中處處穿插〈桃花源記〉段落的用意何在? (A)批判現今的人們缺
來,漁人詳盡的回答他們。村人於是邀請漁人到家裡,備酒、殺雞、做飯來
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個人,都前來探問消息。村人自己說:祖先是 乏正確的環保觀念 (B)強調只要懂得生活,處處都是桃花源 (C)諷刺
為了逃避秦朝的戰亂,帶領著妻子、子女、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這座城市並不像桃花源那樣美好 (D)凸顯文學素養對提升生活品質的
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此地,於是就跟外面的人分離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 重要 
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用說魏朝跟晉朝了。漁人一一 【龍騰自命題】
為他們詳盡述說自己所知道的事,他們聽了都感嘆惋惜不已。其餘的人又各 解答  (1)C (2)B (3)C 
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都給予酒菜招待他。停留了幾天,漁人告辭離去。
桃花源中的人告訴他說:「這兒的情形,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說啊。」(〈桃 解析  (1) (A)由「然而你冒死穿過環河路(砂石車照例遇紅燈沒有半點減速煞車的
花源記〉) 意思)」可知 (B)由「你很想借碼頭小辦公室上廁所,但見連條狗影都沒
(二)路途上錯雜的雲霞鮮豔多彩,漁船為了追逐桃花而漸行漸遠。慢慢的進 有,無論人影」可知 (C)由「江畔並無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遠
入一條迷濛險隘的狹窄小路,怎知樹林掩映中竟有人居住。風骨不凡的老人 處可聞雞犬」可知,聽得見雞犬鳴吠聲 (D)由「其實他們大多坐在樹下別
爭相迎接客人,這裡的人們挖鑿井水、耕種田地,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 人或自己棄置的破藤椅上,拍扇泡茶剔牙摳腳聽你分辨不出戲種的戲曲」可
們不知漢代世族的存在,還說著是秦代時改住到這農村田徑來。仙翁從青囊 知 
裡拿出甘甜芳香的石髓、雲英,作為飯食來招待。在此相逢的,應是赤松子、 3.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王子喬一類的仙人,但這美好的際遇應與劉晨、阮肇的遭遇有所不同。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
(〈桃源篇〉)  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
(1) (A)田間小路交錯通達/挖鑿井水、耕種田地。皆有發展農業、田地經 此來種桃經幾春,採花食實枝為薪。
過整治之意 (B)老人、小孩/風骨不凡的老人 (C)於是邀請漁人到家裡/ 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怎知樹林掩映中竟有人居住 (D)備酒、殺雞、做飯/石髓、雲英甘甜芳香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
(石髓、雲英皆為礦石,可服食,有治病或養生效果)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2) (C)由「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及文末提及的「劉阮郎」 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沾巾。
典故,可知〈桃源篇〉的背景應在東漢之後  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王安石〈桃源行〉)
(3) 〈桃源篇〉末四句增加桃花源中的仙境形象,因此「鮮雲彩霞」、 注釋:*商山翁:秦末隱居在商山的老人
「漸入空濛」所營造出的空靈渺茫氣氛,應是為了烘托仙境而來  *重華:舜,名重華,上古時代的賢君 
2.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  )(1) 本詩中,哪一句在說明桃花源中沒有政治力的介入? (A)採花食實枝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為薪 (B)雖有父子無君臣 (C)世上那知古有秦 (D)春風回首一沾巾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
  然而你冒死穿過環河路(砂石車照例遇紅燈沒有半點減速煞車的意思),不知
穿過小小的堤防水門外會是哪裡? (  )(2) 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上
  ……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 述可與本詩中的哪些文句相互對應? (A)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
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原來是摩訶薩渡船的大稻埕碼頭,你很想借碼頭小辦公室上 種桃者 (B)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 (C)聞道長安吹戰塵,
廁所,但見連條狗影都沒有,無論人影。你便朝江畔走去。 春風回首一沾巾 (D)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 
  江畔並無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遠處可聞雞犬,但這是哪裡?月迷津
渡,霧失樓臺,江上波光被偏西的太陽照得人眼睜不開,你便偏離岸邊向有桑竹處 (  )(3) 比較陶淵明〈桃花源記〉與本詩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正確? (A)前
走去,因為害怕會見到浮屍。 者多描述桃花源的風土民情以及社會制度 (B)後者引用典故,以增加
  桑竹處其實全是黃槿榕樹之屬,樹蔭下未有決心的東一處球場西一塊溜冰場… 桃花源存在的真實性 (C)前者藉漁人及太守表達自己尋找桃花源的急
…於是你往遠處有種作男女人跡處行,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怡然自 切 (D)後者著眼於歷史興亡,傳達了國泰民安的理想 
樂,其實他們大多坐在樹下別人或自己棄置的破藤椅上,拍扇泡茶剔牙摳腳聽你分 【學習卷】
辨不出戲種的戲曲,任頭頂黃槿樹叢的毛蟲懸絲降落,黃槿樹的缺點就是這樣,老
解答  (1)B (2)A (3)D 
解析  語譯:望夷宮中有指鹿為馬的奸臣,皇帝為了建造長城,使得許多人民死於 符合陶淵明的期待 (D)由「雞犬相聞」可知桃花源處處可聽見雞鳴狗吠的
徭役。不只商山四皓為了避亂而隱居,也有桃花源裡的種桃人家。種桃者在 聲音,居民彼此生活緊密,友愛動物並非為首要需求 
此不知經過了幾年,他們採花、吃桃,並以桃枝為薪柴。他們的後代生來就 5.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與世隔絕,雖有父子,卻沒有君臣之分,有一天,一個漁人泛舟誤入桃源仙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境,在桃花深處相見而驚訝探問。世人哪記得古代有秦,山中人哪知道現在 往跡浸*復湮,來逕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是晉朝。桃源人一聽長安仍是戰亂頻仍,春風中回首往事不禁感嘆淚流。舜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的時代已過去豈能夠再回來,人世間又能承受幾次如秦朝那樣的亂世。 
(1) (A)敘述桃源人就地取材,生活質樸 (B)由「無君臣」可推知,桃源人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有親子關係但無君臣之分 (C)意謂今人不知曾經有秦朝 (D)敘述桃源人感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慨亂世仍未平息  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2) (A)指當時天下人民都在躲避戰亂 (B)指漁人因忘機而進入桃花源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C)感慨亂世仍未平息 (D)感嘆自由和樂的日子不再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陶淵明〈桃花源詩〉)
注釋:
(3) (A)前者多描述桃花源中的景象,以及人情淳厚的情景 (B)引用趙高
*浸:逐漸
「指鹿為馬」的典故,說明太平盛世不再 (C)藉漁人及太守,表達唯有忘
*肆:努力
卻心機方能找到桃花源 (D)由「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可知
*隨時藝:依時令種植
*靡:無
4. 閱讀下列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文字,回答第(1)-(3)題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 *俎豆: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禮器,此指祭祀的儀式
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 *游詣:到處遊玩
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 *淳薄:桃花源內的淳樸風俗、外界俗世的淡薄風俗
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 *游方士:游於方內的人,指世俗中人
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契:知己 
(  )(1) 根據上文,推測桃花源人所嘆為何? (A)感慨自己披荊斬棘、創業維 (  )(1) 〈桃花源記〉一文之「來此絕境,遂與外人間隔」可與本詩中的哪些
艱的辛苦 (B)慨嘆人心不古、當代爾虞我詐的無奈 (C)同情漁人受盡 文句相對應? (A)往跡浸復湮,來逕遂蕪廢 (B)桑竹垂餘蔭,菽稷隨
戰火蹂躪,生活顛沛流離 (D)感嘆外界戰亂屢起,慶幸自己保有樂土 時藝 (C)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D)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 
(  )(2) 關於本詩寫作手法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以桃花源中人物的口
(  )(2) 漁人要離開桃花源時,桃花源人叮嚀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推測 吻敘述 (B)採順敘法說明桃花源的由來 (C)藉由人物對話凸顯全詩主
其用意何在? (A)藉此考驗漁人的誠信度 (B)自認高人一等,拒絕他 旨 (D)文末引用知名隱士觀點作結 
人加入 (C)隱居不易,不希望受到外界打擾 (D)認為外人不可能相信
桃花源的存在  (  )(3) 關於本詩與〈桃花源記〉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二篇皆隱
含再度出仕的嚮往 (B)二篇皆先寫景境,後寫避世之因 (C)〈桃花源
(  )(3) 根據文中畫線處所述,若要選舉桃花源政治領袖,下列哪項競選口號 記〉偏重介紹桃花源內的社會制度和特點/〈桃花源詩〉以敘述故事
最不符合陶淵明的理想? (A)最美新市鎮,棋盤建築空間最樂活 (B) 為主,描寫桃花源中風土民情 (D)〈桃花源記〉以旁觀角度,客觀敘
長照好安心,老人小孩歡樂一齊顧 (C)綠色新世界,能源發展維護大 述,虛構情節而有所寄託/〈桃花源詩〉抒發主觀體會和感想,直接
自然 (D)寵愛毛小孩,建立動物友善新家園  表達對純樸社會的嚮往 
【學習卷】 【進階卷】
解答  (1)D (2)C (3)D  解答  (1)A (2)B (3)D 
解析  (1) (D)由「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知,桃花源人感嘆外 解析  語譯:秦始皇暴虐無道,擾亂了天下的人倫綱紀,賢人紛紛避世隱居。夏黃
界歷經多個朝代,仍然戰火頻仍,慶幸桃花源未受其波及  公、綺里季等高士到商山隱居,那些桃花源的先人也逃離了。過去的蹤跡逐
(2) (C)由「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可知, 漸湮沒,到桃花源的道路於是荒蕪廢棄了。他們互相勉勵努力農耕,日落時
桃花源人怕漁人把桃花源的地點洩露出去之後,會把外力帶入桃花源,破壞 便回家休息。桑樹竹林垂下濃蔭,農作物隨時令種植。春天收取蠶絲,秋天
其安穩寧靜  收成了也不用交稅。荒蕪的路若有似無卻交錯相通,互相聽得到雞鳴狗叫。
(3) (A)由「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可知理想世界的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 祭祀仍依循先秦的禮法,衣服沒有新的款式。兒童縱情邊走邊歌唱,老人四
列整齊。棋盤建築整齊劃一,以及開闊的生活空間,符合陶淵明的理想  處歡喜遊憩。草木茂盛便知節氣暖和,樹木凋謝便知寒風淒厲。雖然沒有記
(B)由「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可知,陶淵明希望老人小孩都得到安養, 載歲時的曆書,四季自然運行便是一年。生活愉悅歡樂無窮,哪裡還用得著
政府若提升老人照護機制,主要照顧者便能夠兼顧小孩和老人的照顧職責, 勞神傷智?桃花源的奇異行跡隱蔽了五百年,今日卻向世人敞開仙境。桃花
符合陶淵明的理想 (C)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可知理想世界有肥 源內的淳樸風俗和外界俗世的淡薄風俗既然本源不同,(因此桃花源顯露
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和竹子這類的植物,強調保護環境的發展策略 後)馬上又隱蔽起來。請問世俗中人,你們怎能知道塵世外的事呢?我願踏
著清風,高飛去找尋我的知己。 
(1) (A)指此處與世隔絕 (B)描述植物、農作的狀況 (C)指路看似荒蕪卻 (  )(1) 下列關於〈桃花源詩〉的詩句敘述,何者正確? (A)「往跡浸復湮,
相通,鄰居相距不遠 (D)說明依四季遞嬗而自成年歲  來徑遂蕪廢」凸顯出桃花源的人跡罕至 (B)「菽稷隨時藝」指作物隨
(2) (A)以作者的口吻敘述 (C)全詩沒有人物對話 (D)文末以自己的理想 時都可以種植 (C)「俎豆猶古法」指出桃花源中人的飲食習慣仍遵循
作結  秦時古法 (D)「奇蹤隱五百」意謂隱居在桃花源的居民約莫有五百人
(3) (A)未有此意 (B)〈桃花源詩〉先寫避世之因,再寫景 (C)二者敘述
相反  (  )(2) 〈桃花源記〉被視為是上述〈桃花源詩〉的序,而兩者內容可以互相
6.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映照。下列〈桃花源詩〉與〈桃花源記〉文句配對,何者錯誤? (A)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B)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C)童孺縱行歌,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斑白歡遊詣╱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D)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乃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陶淵明〈責子〉)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1) 根據上文,陶淵明五個兒子中年齡最大者幾歲? (A)十三歲 (B)十五 【龍騰自命題】
歲 (C)十六歲 (D)二十八歲 
解答  (1)A (2)C 
(  )(2) 關於上述詩句的文意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總不好紙筆:抱怨兒 解析  語譯:秦始皇暴虐無道,擾亂了天下的人倫綱紀,賢人紛紛避世隱居。夏黃
子們沒有人像自己一樣會寫詩 (B)懶惰故無匹:詩人並不擔心兒子會 公、綺里季等人前往商山隱居,那些桃花源的先人們也逃離了。過去的蹤跡
成為懶惰的人 (C)阿宣行志學:詩人的兒子阿宣從會走路開始就立志 逐漸湮沒,到桃花源的道路於是荒蕪廢棄。人們互相勉勵努力農耕,日落時
求學 (D)不識六與七:兒子的識字能力奇差無比  便回家休息。桑樹竹林垂下濃蔭,農作物隨時令種植。春天收取蠶絲,秋天
(  )(3) 陶淵明面對兒子們的平日表現,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A)坦然接受, 收成了也不用交稅。荒蕪的路若有似無卻相通,互相聽得到雞鳴狗叫。祭祀
幽默自嘲 (B)藉酒澆愁,自暴自棄 (C)自吹自擂,得意洋洋 (D)追 仍依循先秦的禮法,衣服沒有新的款式。兒童縱情邊走邊歌唱,老人高興的
到處遊玩。草木茂盛便知節氣暖和,樹木凋謝便知寒風淒厲。雖然沒有記載
求完美,不願多談  歲時的曆書,四季自然運行便是一年。生活愉悅歡樂無窮,哪裡還用得著勞
【龍騰自命題】 神傷智。桃花源的奇異行跡隱蔽了五百年,今日卻向世人敞開仙境。桃花源
解答  (1)C (2)D (3)A  內淳樸風俗和澆薄世俗既然本源不同,顯露後馬上又隱蔽起來。請問世俗中
解析  語譯:衰老的我不只鬢髮斑白,就連肌膚也不再緊實。雖然有五個兒子,但 人,你們怎能知道塵世外的事呢?我願踏著清風,高飛去找尋我的知己 
都對讀書沒有興趣。阿舒已經十六歲了,懶惰的個性無人可敵。阿宣將滿十 (1) (B)指人們依循著四季時令種植作物 (C)祭祀禮儀仍遵循秦時禮法 
五,但卻不喜文章學問。阿雍、阿端十三歲了,卻不認得六和七。已經九歲 (D)指桃花源的蹤跡神隱了五百年 
的阿通,整天就只想著找梨子、栗子吃。命運安排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還 (2) (C)「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與「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對應 
是暫且喝酒吧  8.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1) 題幹:由「阿舒已二八」可知阿舒十六歲;由「阿宣行志學」可知阿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宣快十五歲;由「雍端年十三」可知雍、端十三歲;由「通子垂九齡」可知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阿通九歲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2) (A)意指兒子們對讀書沒有興趣 (B)意指大兒子的懶惰個性無人可敵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陶淵明〈責子詩〉) 
(C)意指兒子阿宣將滿十五歲  (  )(1) 根據上文,陶淵明五個兒子中年齡最小者幾歲? (A)六歲 (B)七歲 
(3) (A)詩人在前面詩句用幽默自嘲口吻敘述兒子們的日常表現,且由「天 (C)九歲 (D)十三歲 
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可見陶淵明坦然接受兒子們不夠優秀的事實 
(  )(2) 關於上述詩句的文意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不識六與七:兒子的
7. 閱讀下文,回答第(1)-(2)題
識字能力奇差無比 (B)但覓梨與栗:家中小孩只吃梨子和栗子 (C)總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不好紙筆:抱怨兒子們沒有人像自己一樣會寫詩 (D)阿宣行志學:兒
往跡浸復湮,來逕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子阿宣從會走路開始就立志求學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  )(3) 陶淵明面對兒子們的平日表現,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A)坦然接受,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幽默自嘲 (B)藉酒澆愁,自暴自棄 (C)自吹自擂,得意洋洋 (D)壓
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抑情緒,故作鎮定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習作簿】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陶淵明〈桃花源詩〉)
注釋: 解答  (1)C (2)A (3)A 
*嬴氏亂天紀:秦始皇暴政擾亂了人倫綱紀 解析  語譯:衰老的我不只鬢髮斑白,就連肌膚也不再緊實。雖然有五個兒子,但
*黃綺:黃,夏黃公。綺,綺里季。秦末漢初時高士 都對讀書沒有興趣。阿舒已經十六歲了,懶惰的個性無人可敵。阿宣將滿十
*游方士:游於方內的人,指世俗中人  五,但卻不喜文章學問。阿雍、阿端十三歲了,卻不認得六和七。已經九歲
的阿通,整天就只想著找梨子、栗子吃。命運安排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還
是暫且喝酒吧。 
(1) 題幹:由「阿舒已二八」可知阿舒十六歲;由「阿宣行志學」可知阿 橫放,靠近內牆,面對著廳堂的大門。其實那是一塊年代很久而遭人遺棄的木板門,
宣快十五歲;由「雍端年十三」可知雍、端十三歲;由「通子垂九齡」可知 板面已呈枯灰色,而且紋路糾扭,凹凸不平,有幾處甚且已被歲月蝕空。這是廳中
阿通九歲  唯一的桌子,上面擺放著他心愛的一張古琴、檀香爐、一盞以破碗片和鐵絲編成的
(2) (B)意指阿通貪吃的性格 (C)意指兒子們對讀書沒有興趣 (D)意指兒 油燈,以及一疊書。廳裡的四個角落各有一盆秀氣的國蘭,花架則是竹子或原木頭
子阿宣將滿十五歲  的組成物,形狀奇拙。座位依相對的兩面牆壁而設,是用廢木箱拼湊出來的,上面
(3) (A)詩人在前面詩句用幽默自嘲口吻敘述兒子們的日常表現,且由「天 覆以草編的蒲團。斑駁泛黃的壁上直接貼著他手書的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和李
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可見陶淵明坦然接受兒子們不夠優秀的事實  白的〈將進酒〉。(節選自陳列〈半隱士〉)
(乙)
9.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
  信奉道教的唐人,對桃花源總是抱持著憧憬,而在浪漫的唐代詩人眼中,桃花 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
源亦是個隱藏在人間且真實存在的仙境,像學道的詩仙李白、學禪的詩佛王維,他 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
們的詩作中都反映出這樣的想法。不過,也有出現不同的聲音,來看韓愈的〈桃源 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
圖〉詩,他說:「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直指桃花源之說是「荒
唐」,這在滿天神佛的唐代,是個相當「大膽」的說法。到了宋代,大文豪蘇軾在 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節
〈和桃花源詩〉中拋出「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的問題,暗示世傳桃源 選自陶淵明〈歸去來辭並序〉)
事,多言過其實。 注釋:
  我覺得,就像徐福入海求仙,詭稱海上仙山、不死之藥云云,不過是避秦高蹈 *幼稚:幼孩
的託詞一樣,〈桃花源記〉最多也只是古今避秦遁世的傳說之一吧!而經歷五六百 *生生:謀生
年的人口繁衍,小小的桃花源只怕容不下那不斷以幾何級數增長的人口,而不待武 *質性:本性 
陵太守發現就早已自己先亂掉了吧!況且,桃花源裡的人也是人,只要有人的地方, (  )(1) 根據甲文,關於「他」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因性格不受拘束,
就會出現人性的問題,此地已經歷六百年的歲月,在這種種人性的摧殘下,又怎能 因此居住在深山裡與世隔絕 (B)個性沉穩且不多話,作者認為能與他
常保其上古淳樸之風?一代兩代的桃花源或許可能存在,但十幾二十代以上的桃花 相處自在 (C)性情樸素簡約,牆壁的裝飾品也是自己動手寫 (D)喜愛
源,大概只能出現在詩歌、寓言或夢境了。(改寫自高大鵬〈汨羅江與桃花源〉)
靜坐冥思,作者認為他靜止樣態也是物件 
(  )(2) 根據乙文,關於陶淵明的行為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因拒絕不了
(  )(1) 根據上文,下列何者不認為桃花源是仙境? (A)李白 (B)韓愈 (C)
親戚要求,動搖心志選擇做官 (B)認為本性無法接受官場的處罰與獎
王維 (D)徐福 
勵制度 (C)為了解決家貧與幼子挨餓的困境而役使自己 (D)做官之後,
(  )(2) 「小小的桃花源只怕容不下那不斷以幾何級數增長的人口,而不待武 因無法完成份內工作而感到慚愧 
陵太守發現就早已自己先亂掉了吧!」上述文句的真正涵義為何?  (  )(3) 比較甲、乙兩文的寫作手法,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甲文藉由環境
(A)土地太少、人口太多是各朝代都要面對的共同課題 (B)應增加更多 的物件與布置,凸顯「他」的恬淡自適 (B)乙文以現實與理想的衝突,
的地方官員,以管理不斷增長的人口數 (C)只要人多的地方,紛爭混
反襯作者的貞志節操 (C)兩文都透過外在行為的描述呈現人物的內在
亂就層出不窮,難以避免 (D)地狹人稠的地方因難以管轄,容易淪為
情思 (D)兩文都運用提問手法使中心主旨更加突出 
三不管地帶 
【龍騰自命題】
(  )(3) 下列何者為本文主旨? (A)我們可以確定神仙是存在的 (B)宗教使人
相信桃花源的存在 (C)唐代文人浪漫,宋代文人理智 (D)因為人性, 解答  (1)C (2)C (3)A 
桃花源不太可能存在  解析  語譯:(乙)我的家境貧困,努力耕種仍不足維持生活。稚嫩孩子充滿屋內,米
【龍騰自命題】 缸經常無糧,維繫生活所需花費,未見可應付的方法。身旁親朋多規勸我謀
個小官,我心裡也有此想法,但要求個官職卻沒有門路。正巧趕上有奉使外
解答  (1)B (2)C (3)D  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也因為我貧苦,於是推薦我做
解析  (1) (B)由韓愈詩句「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可知  個小縣長。當時天下仍風波未平,我內心懼怕到遠方服事;(所幸)彭澤縣
(3) (D)由「桃花源裡的人也是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出現人性的問題 離家僅百里路程,公田的收入,足以造酒飲用,因此求取此職位。沒多久,
……一代兩代的桃花源或許可能存在,但十幾二十代以上的桃花源,大概只 我思戀家鄉而興起了返鄉情懷。這是為什麼?我本性自然,並不是矯情或刻
能出現在詩歌、寓言或夢境了」,可知作者認為因人性的摧殘,純樸的桃花 意而來。挨餓受凍雖迫切,但違背自己的志趣使我更加痛苦。曾經跟隨人做
源不太可能存在  事,都是為了衣食而役使自己。於是內心感到惆悵、感慨激動,深感愧對自
己平生的志向 
10.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1) (A)文中未提及 (B)由文中資訊無法判斷 (C)由桌子取自他人廢棄的
(甲) 木板門所製、座位由廢木箱拼湊,以及「壁上直接貼著他手書的陶淵明的
  他那顆清澄的心靈更也在他的居住環境中顯露了出來。他在廳堂中擺置的那些 〈歸去來辭〉和李白的〈將進酒〉」可知 (D)作者只在「他」住處與他談
簡單家具,便是生動的說明。和他坐在廳內說話時,我的眼光常會被那些配置得極
富神韻的物件深深吸引,而他的整個人彷彿也成了一個靜物。淺淡的話語在其間游 話,彷彿「他」也是屋子裡的一部分,並未提到「他」是否喜愛靜坐冥想 
移,這時,連身姿的變動也都是沉靜的。 (2) (A)由「脫然有懷」可知陶淵明釋懷而選擇去做官,並非拒絕不了親戚
  那些家具整個的或許只能用美來形容,但卻是一種素淨而幽淡的美,有如一首 要求 (B)文中未提及陶淵明是否接受官場制度 (C)由「余家貧……未見其
禪詩。其中最顯著的是一張由兩個暗棗色的大水缸分從兩邊支撐起來的桌子。桌子 術」、「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可知,陶淵明為解決家中貧困的情況,選
擇違背自己志向而為官 (D)由「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可知,陶淵明 重現,你確然是在攀爬心中的那座山,山路迢遙綿延曲折盤旋,遠遠望去彷若有燈
的愧對之感在於違背自己志向去做官  火纏繞著夜闇夢境。你知道這無關乎抵達與否。如果真有所謂的終點,那必然是在
(3) (B)乙文自述做官的原因,以及為違背志向而感到惆悵,遂興起返鄉之 夢裡,而不是眼可觸手可及腳步可以勘履的某個地方。你想,樂園之所以能夠成為
情 (C)甲文以素靜而幽淡的廳堂家具擺設,襯托人物沉靜的情緒,並非外 樂園,絕非因它是天堂的某種具體形象,而是因為它無法為你所擁有,遙不可及,
在行為,乙文作者選擇做官,卻是有違其心志,未呈現內在情思 (D)僅有 所以才有追求的價值。
乙文以「何則」帶出下文,說明自身有返鄉之情的原因    從此相信,你想,只好一追再追。(節選自吳岱穎〈桃花源頭一座山—讀桃花
源記〉) 
11.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陳之;雖有 (  )(1) 「你以為提煉再提煉,濃縮再濃縮,剩下來的也不過就那麼幾個字,
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 彷彿能夠一眼看穿,但送進嘴裡品嚐就是五味雜陳」,下列何者最能
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小國寡民〉)  詮釋此段話所表達的「人生」特性? (A)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B)如
人飲水,冷暖自知 (C)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D)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  )(1) 上述「雖有舟輿,無所乘之」所暗示的「小國寡民」社會的特質,下
列何者不屬之? (A)人民依戀自己的家鄉,捨不得離家 (B)生活自給
自足,百姓不用到外地謀生 (C)民眾與鄰國相處和睦,因此沒有軍備 (  )(2) 下列各選項之敘述,何者最符合本文主旨? (A)只要能心懷善念,處
(D)居民謹守本分,對外界發生的事不感興趣  處都是桃花仙境 (B)桃花源象徵理想,為人們前進的動力 (C)人世險
惡無望,遁入桃花源才能重生 (D)桃花源如幻境,是自欺欺人的假天
(  )(2) 根據上文所描述的社會樣貌,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選賢與能, 堂 
講信修睦 (B)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C)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
紀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  )(3) 「樂園之所以能夠成為樂園,絕非因它是天堂的某種具體形象,而是
因為它無法為你所擁有,遙不可及,所以才有追求的價值。」這段文
(  )(3)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傳達何種想法? 字可與〈桃花源記〉中的哪一個部分相互呼應? (A)漁人在桃花林中
(A)關係越近的人,反而越容易有摩擦 (B)人性大多是孤僻、不喜歡與 不斷前行,終於到達水源盡頭 (B)桃花源人遠離凡塵俗世,不了解外
人來往的 (C)兩個不同國家的人民,永遠無法和平共處 (D)人與人之 界種種變化 (C)桃花源生活環境中有良田、美池、桑竹、雞犬 (D)漁
間彼此相安無事,才是真正的理想國度  人、太守、高尚士追訪桃花源,但無法進入 
【龍騰自命題】 【進階卷】
解答  (1)C (2)B (3)D  解答  (1)B (2)B (3)D 
解析  語譯:在國家小、人民少的國度中,讓百姓擁有眾多器物卻不必使用,讓黎 解析  (1) (A)或生或死是命運注定的,或富或貴是天意,不能強求 (B)比喻人須親
民珍惜生命而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舟船和車輛,卻不需要乘坐;即使有武 身經歷,才能領會其中滋味 (C)指災禍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們自己
器,也沒機會使用。讓民眾重新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使人民認為他們的食 造成的 (D)說明沒有親身經歷過一些事,就無法增長見識 
物香甜、衣服漂亮、住所舒適、風俗稱心。國與國之間彼此相互眺望,聽得
見對方雞犬鳴吠的聲音,但兩國的人民到老死,也不必互相往來  (2) (B)由文中引用李安的名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斷背山」、黃碧雲說
法「如果追求桃花源的心願等同於某種幻影的一再重現,你確然是在攀爬心
(1) (C)從「雖有甲兵,無所陳之」可知仍有軍備,只是不需要用到  中的那座山」可知,本文將桃花源視為個人內心信念、理想的象徵,不斷追
(2) 題幹:本文所描述的是棄絕文明、純樸自然、自給自足、安居知足的 求 
小國寡民社會 (A)描述大同世界的政治狀況,與本文的棄絕文明不符。 (3) (D)桃花源之所以令人嚮往,正是因為無論怎麼樣的人都無法尋得,呼
《禮記.大同》。語譯:選用賢能的人為政,講求信用,教人和睦 (B)描 應「樂園……無法為你所擁有,遙不可及,所以才有追求的價值」 
述老人、小孩都滿心愉悅而自得其樂,與本文安居知足的社會狀況相符 
(C)描述小康世界的軍事、社會狀況,與本文無需征戰與棄絕文明不符。 13. 閱讀下文,回答第(1)-(2)題
《禮記.大同》。語譯:築起內外城郭、挖掘壕溝,來保衛領土,以禮義為   為什麼桃花源裡的人叮囑漁夫不要把這裡情況告訴他人?筆者猜想,如果這樣
綱紀 (D)為儒家仁政,施行教化,與本文棄絕文明不同。《孟子.梁惠 與世隔絕的美麗地方讓太多人知道,讓訪客絡驛不絕如潮水般地湧來,他們原本的
生活將會改變。況且這些富有心機的漢人,追名逐利、投機取巧、爾虞我詐的性格
王》。語譯:嚴謹地辦理學校教育,反覆叮嚀學童孝順友愛的義理  也會汙染了桃花源的純樸與善良;他們不願受到別人打擾,而想保有原本生活及生
(3) (D)「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指兩國人民之間沒有往來的需要,意即人 命的美好。
與人之間彼此和平相處、各行其事,並無糾紛、戰爭    這些桃花源的村民的想法,用現代世界的眼光來看,會有許多矛盾與衝突的地
12.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方。現代世界由於交通與資訊便利,觀光與旅遊產業是一門顯學,從地方政府到國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斷背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往往當你終於嘗到愛情滋味 際間國家,正如火如荼地發展旅遊產業。顯然地,如果要是有這麼一塊美麗的桃花
時,已經錯過了,這是最讓我悵然的。──李安 源被人所知的話,恐怕政府與民間會通力合作,一起「開發」這片土地;而這個地
  向外尋索終有盡,你想,過於龐大的命題只會讓人心生疲倦,更何況政治往往 方一旦被「開發」,便會改變村民原本的生活型態,再也回不去了。當然,政府會
讓人妄自尊大,反而忽略了身為一個人的本質,如同蘇格拉底所說的,只是在追求 宣稱,這一切是為了改善經濟,為地方帶來商機與人潮,為了改善地方的困境,這
某種幸福。人生到頭總難以簡單幾句話概括,但你以為提煉再提煉,濃縮再濃縮, 些桃花源的居民應該要懂得感恩政府的德政。
剩下來的也不過就那麼幾個字,彷彿能夠一眼看穿,但送進嘴裡品嚐就是五味雜陳,   桃花源是一個隱喻,像這樣桃花源裡的村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心聲,可以
說不出一股味道引人落淚。 換成是原住民族群或者其他弱勢族群,更重要的是反思,是不是把所有土地與風景
  黃碧雲說,由失去,理解存在。如果追求桃花源的心願等同於某種幻影的一再 開發就是有益的?在開發的同時是否能兼顧生態與在地居民的意願?還是肆無忌憚
地著手開發?
  這個反思很難被地方首長或主政者接受,在強調「拚經濟」的政治年代,「開 解答  (1)B (2)C 
發」是必要且可欲的,越多的開發與更多的建設才能爭取選票。開發每一寸土地, 解析  (1) 題幹:由「桃花源的人是逃秦之亂世的後代,到東晉也六百五十年以上了。
帶進商機與人潮,讓地產價格飆漲,使居民與外來投資客荷包滿滿,有錢大家賺, 意思是說它是經過六百多年建設起來的……所以所有的人認為現成的東西就
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尤其在稅收短絀、人口外移嚴重的縣市,要解決鄉村問題, 在那裡,只是一時找不到,找到了撿起來就是」可知,桃花源是歷經長久時
發展觀光業與不斷地投入建設與開發是唯一的解藥。(節選自洪仁義〈每個人都應 間後才得以建立,而桃花源以外的人卻以為是突然出現的地方 (A)比喻事
有自己的桃花源〉) 
情到最後關頭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B)比喻凡事都是逐漸累積、集聚而成,
(  )(1) 「這些桃花源的村民的想法,用現代世界的眼光來看,會有許多矛盾 並非一蹴可成的 (C)指親眼看到才確實,傳聞並不足為信 (D)不深入險境,
與衝突的地方」,文中的「矛盾與衝突」是指什麼? (A)政府的政策 就不能有斬獲 
與村民意願相左 (B)村民不懂得感恩政府的德政 (C)村民不想改善桃 (2) (C)由「所以說桃花源不用找,它就在我們腳踩的這一塊出生地」可知
花源的困境 (D)政府不願意與村民合作開發 
(  )(2) 「這個反思很難被地方首長或主政者接受」,文中的「反思」所指為 15. 閱讀下文,回答第(1)-(2)題
何? (A)政府必須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居民意願間尋找平衡點    陶淵明是「文人」,王維是「文人」,蘇東坡是「文人」,從魏晉,通過唐,
(B)開發每一寸土地所帶來的商業利益,政府應回饋給弱勢族群 (C)觀 到宋代,他們讀書、寫詩、畫畫,但是或許更重要的是他們熱愛生活,悠遊山水。
光產業可以確實解決鄉村人口外移問題,政府不應有所顧忌 (D)唯有   他們都做過官,但也可以拒絕政治,高唱:「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不斷投入建設與開發才能展現政府「拚經濟」的決心與魄力    他們愛讀書,或許手不釋卷,但也敢大膽說「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是「博
【語文Fun.新學】 士」類的「知識份子」絕不敢說的吧。
  他們或許常常是政治上的失敗者,卻或許慶幸因此可以從汙雜人群喧囂中出走。
解答  (1)A (2)A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他們失意、落魄,坐牢,在政治的陷害裡飽受
解析  (1) (A)在現代世界,觀光與旅遊產業是一門顯學,政府如果發展旅遊產業, 凌辱,九死一生,走到生命的窮絕之處,坐下來,靜靜看著一片一片升起的山間雲
便會改變村民原本的生活型態,這跟村民想保有原本生活的想法背道而馳  嵐。(節錄自蔣勳〈文人詩畫〉) 
(2) (A)從文中「是不是把所有土地與風景開發就是有益的?在開發的同時 (  )(1) 根據上文,下列何者不是「文人」可能遭遇到的事情? (A)喜愛讀書
是否能兼顧生態與在地居民的意願?還是肆無忌憚地著手開發?」可知  寫作 (B)為公務而操勞 (C)遭受小人陷害 (D)深得國君寵愛 
14. 閱讀下文,回答第(1)-(2)題 (  )(2) 下列何者最適合作為本文主旨? (A)歷代的文人多喜愛讀書作畫 (B)
  「叮咚!」門鈴一響,「先生—─你找誰?」停下來轉過身來的,竟然是一位
古人,是一位白髮白鬚的老人。 文人以「好讀書,不求甚解」聞名 (C)文人往往成為政治鬥爭下的犧
  「你不是一直在找我嗎?」 牲品 (D)文人落魄時,能從山水間找到慰藉 
  他的模樣叫人見了他肅然起敬。「您是……啊!您是潛公。」「陶淵明先生, 【龍騰自命題】
請到裡面坐。」 解答  (1)D (2)D 
  「是這樣的,我年紀大了之後,越來越喜歡潛公的大作,特別是〈桃花源記〉。
……」 解析  (1) (A)由「他們讀書、寫詩、畫畫」可知 (B)由「他們都做過官」可知 (C)
  「好多人都說〈桃花源記〉是虛構的,有違寫實為主流的文學傳統。你是不是 由「在政治的陷害裡飽受凌辱」可知 
也有同樣的問題?其實找不到桃花源,就是寫實。找到了桃花源,那才是虛構。」 (2) (D)從「高唱:『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或許慶幸因此
  「有一點不懂。」我說。「到目前好像還沒有一個理想如桃花源的地方。說有, 可以從汙雜人群喧囂中出走」,能發現文人可能懷有對遠離世俗紛擾、回歸
就是虛構,或是假設的。再說,既然沒有桃花源,說找到了,那不是更荒唐了 山水田園間的嚮往;也由「他們失意、落魄,坐牢,在政治的陷害裡飽受凌
嗎?」 辱,九死一生,走到生命的窮絕之處,坐下來,靜靜看著一片一片升起的山
  「所以說桃花源不用找,它就在我們腳踩的這一塊出生地。桃花源的人是逃秦 間雲嵐」可知,當文人遭逢政治挫敗時,能在自然山水之中,找到情緒的出
之亂世的後代,到東晉也六百五十年以上了。意思是說它是經過六百多年建設起來 口,而得到慰藉 
的。對那位武陵人而言,從初極狹的山洞爬了數十步,忽然開朗土地平曠的情形, 16.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就像眼前的景象是突然冒出來的。他回到武陵告訴別人和縣太爺,在他們來說,也 (甲)
是覺得突然有這麼一個地方。是天上掉下來的現成。所以所有的人認為現成的東西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就在那裡,只是一時找不到,找到了撿起來就是。就因為思考上的切入點的偏差,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
沒有人想自己去建設桃花源,一味想去尋找它撿便宜。」我停下來看看他,他睡著 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了。 (節選自黃春明〈陶淵明先生,請坐〉)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
(  )(1) 根據上文,找不到桃花源的人有「思考切入點的偏差」,是因為忽略 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了下列何項道理? (A)船到橋頭自然直 (B)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乙)
(C)眼見是實,耳聞是虛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
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
(  )(2) 根據本文,作者認為實現桃花源的方法為何? (A)等待太平盛世的降 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臨 (B)另尋人煙稀少的淨土 (C)打造自己所在的土地 (D)隱居於田   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
園不問世事  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陋,
【學習卷】 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來,漸就衰損。
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節選自陶淵明〈與子儼等疏〉) (1) (A)是取「號」來源,而非姓名 (B)從「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
注釋: 之」可知,是親友知其貧窮,常準備酒來招待他,而非主角呼朋引伴 (C)
*僶俛:音ㄇㄧㄣˇ ㄇㄧㄢˇ,勉勵、努力 寫文章是為了自娛,顯示自己的志趣 (D)由「好讀書,不求甚解」可知 
*辭世:棄官歸隱 (2) (A)認為自己本性與官場不合,因而棄官歸隱 (B)愧疚孩子因自己棄官
*孺仲:東漢初年隱士王霸,字孺仲。王霸看到別人兒子儀容非凡,舉止得體,自己 隱居而受飢寒 (C)由「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可知 (D)
兒子蓬髮疏齒,不懂禮節,覺得很慚愧。他的妻子說,你先前立志隱居躬耕,怎能 指自己五六月裡,在北窗睡著的閒適情景,如同伏羲氏以前的羲皇上人 
忘了自己的志向,而為子女的虛榮心慚愧 (3) (A)第三人稱 (B)並無此意,而是藉由隱士王霸賢妻的話,說明自己即
*二仲:漢代的兩位隱士羊仲、求仲 使不富裕,也不會因兒子不如別人而覺得慚愧 (D)兩文皆未提及 
*萊婦:春秋時期楚國老萊子的妻子,勸阻丈夫接受楚王官爵,後以「萊妻」作為賢
婦的代稱
三、龍騰素養題(7小題,每題0分,共0分)
*羲皇上人:伏羲氏之前的人。指太古時代的人
*機巧:機謀詭詐  1. (  )附圖是日本京都近郊的滋賀美秀博物館,此設計是由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參
考〈桃花源記〉的發想而設計。根據這張照片,貝聿銘先生的靈感最有可能
(  )(1) 下列有關甲文所描述對象,敘述正確的選項為何? (A)姓名的由來和 來自文中的哪一個部分?
住宅附近的景物有關係 (B)喜愛飲酒,常呼朋引伴邀請親友共飲 (C)
因為家貧,因此透過寫文章貼補家用 (D)讀書習慣以理解義理優先於
字義梳理 
(  )(2) 依據乙文,下列選項何者敘述正確? (A)懊惱自己資質不敏而導致官
場生涯不順遂 (B)愧疚自己的孩子跟隨著自己四處奔波辛勞 (C)以
「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態度看待各事物 (D)願自己如同羲皇上人過著
與世無爭的生活 
(  )(3) 比較甲乙兩文的寫作內容,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甲文以第一人稱
視角來撰寫人物傳記 (B)乙文引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表述個人理想 
(C)兩文皆提到家中經濟不佳受到親友幫助 (D)兩文皆提到以寫作為志
向的目標理想 
【龍騰自命題】
解答  (1)D (2)C (3)C 
(拍攝:Stephen Kelly)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解析  語譯:(甲)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住宅旁邊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C)忽逢桃花林。夾岸
有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 數百步……。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D)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
  安閒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 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不過分深究在一字一句的解釋,每當對書中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
得忘了吃飯。生性喜歡喝酒,因為家裡貧窮,不能經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 【龍騰素養題】
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 解答  C 
喝醉。喝醉了就離開,從來不會留戀。居室空蕩簡陋,遮不住寒風和烈日; 解析  照片中看到隧道盡頭洞口的設計,符合「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隧道外
粗布短衣打了補丁,盛飯取水的器具經常是空的──他安然自得。常以寫詩 有桃花,符合「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的描述 
作文當娛樂,很能顯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這種心態過完自
己的一生 2. (  )附圖是日本京都近郊的滋賀美秀博物館,此設計是由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參
(乙)我年齡已過五十,年少時窮苦,每次因為家裡貧困,四處在外做官。本 考〈桃花源記〉的發想而設計。根據這張照片,貝聿銘先生的靈感最有可能
性剛直才能笨拙而不會逢迎取巧,與社會人事多不相和。自己為自己考慮, 來自文中的哪一個部分?
一定會遺留禍患,勉力棄官隱居,使你們年幼就受飢寒。我曾經感嘆東漢王
霸賢妻的話,自己穿著破棉襖,何必要因為兒子不如人而慚愧?這是一樣的
事情。雖然遺憾沒有二仲那樣的鄰居,家裡沒有像老萊子妻那樣的賢妻,胸
懷這樣的苦心,自己心裡很慚愧。
  年少時學習彈琴讀書,碰巧喜歡悠閒清淨,讀書有了收穫,就高興得忘
了吃飯。看見樹木交錯成蔭,不同季節有不同鳥鳴聲,就十分高興。我常常 (拍攝:Stephen Kelly)
說,五六月裡,在北窗下睡著,遇到涼風吹來,便認為自己是伏羲氏以前的
人。我思想單純見識稀少,以為這樣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
逢迎取巧的應對仍然生疏。希望回復過往的生活,這個想法又如此渺茫。患
疾病以來,身體逐漸衰弱。親人朋友不嫌棄我,常拿藥物救治我,自己恐怕
壽命將要終了 
(A)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B)初極狹,纔 源篇〉)
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C)有良田、美池、桑 注釋:
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D)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 *鳥道:狹隘險絕的山路
雞、作食  *松喬侶:神話傳說中仙人赤松子和王子喬
【習作簿】 *劉阮郎:傳說東漢時,劉晨、阮肇上天臺山採藥,迷路,遇二女,殷勤款待兩人。
半年後,因思鄉而求歸,至家,子孫已歷七世 
解答  A 
解析  照片中看到隧道盡頭洞口的設計,符合「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隧道外 (  )(1) 市立美術館正在展出以甲、乙二文為主題的畫展。展覽依據不同主題
有桃花,符合「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的描述  分割成多個展區。工作人員在場布時,不慎將每個展區的區域名稱混
在一起。依據各展區的文章簡述,哪個展區的名稱有誤? (A)男女衣
3. (  )如圖中甲、乙各代表一條件,而陶淵明位在甲、乙重合的丙區。下列各組選 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源中生活 (B)漸入空濛迷
項,何者最適合放在甲/乙的位置? 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漁逐桃花 (C)龐眉秀骨爭迎客,鑿井耕田
人世隔──避秦物語 (D)石髓雲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作食
留飯 
(  )(2) 策展時為了讓觀眾享受多重感官體驗,往往規劃線條、形狀、色彩、
明暗、空間等多種元素於展覽中,同時營造視覺和心理效果。在本次
展覽中,哪一展區最適合表現上述多種感官效果? (A)漁逐桃花 (B)
(A)唐代人/靖節先生 (B)歸去來辭/不為五斗米折腰 (C)文以載道/作品 豁然開朗 (C)源中生活 (D)作食留飯 
多寫田園生活 (D)文起八代之衰/隱逸詩人之宗  (  )(3) 此展覽中,亦展出仇英所繪的《桃源仙境圖》,其文字簡介如下:
【龍騰素養題】 「仇英將『桃源』異變為『仙境』,描繪文人於仙境中,追求隱逸、
解答  B  自然的隱居之樂。」這幅畫最有可能出現在下列哪一區? (A)漁逐桃
花 (B)源中生活 (C)避秦物語 (D)松喬劉阮 
解析  (A)陶淵明是東晉人 (C)「文以載道」為韓愈的文學主張 (D)「文起八代之
衰」為蘇軾讚譽韓愈之語  【教出素養力】
4. (  )龍騰建商推出的建案「現代桃花源」銷售亮眼,僅剩下一戶空屋,整個社區 解答  (1)C (2)B (3)D 
的環境及入住的居民皆符合〈桃花源記〉中桃花村的景況,請問依據下列四 解析  語譯:路途上錯雜的雲霞鮮豔多彩,漁船為了追逐桃花而漸行漸遠。慢慢的
人對居住地的願景描述,哪一個人最有可能住進「現代桃花源」? (A)晶晶: 進入一條迷濛險隘的狹窄小路,怎知樹林掩映中竟有人居住。風骨不凡的老
我希望鄰居可以來自不同的地方,這樣彼此才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互相分享 人爭相迎接客人,這裡的人們挖鑿井水、耕種田地,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B)阿明:我的興趣是研究、探討深奧的學科理論,所以鄰居最好是具有高學 他們不知漢代世族的存在,還說著是秦代時改住到這農村田徑來。仙翁從青
歷的身分 (C)美美:我最喜歡到處逛街,所以期待能住在對外交通方便,到 囊裡拿出甘甜芳香的石髓、雲英,作為飯食來招待。在此相逢的,應是赤松
哪裡都很迅速的地方 (D)純純:我嚮往能在氣氛純樸、風景優美的鄉村居住, 子、王子喬一類的仙人,但這美好的際遇應與劉晨、阮肇的遭遇有所不同 
鄰里間能互相友善且為人熱情  (1) (C)「鑿井耕田人世隔」只提到桃源的地理位置與外地隔絕,並未提及
到桃源躲避秦代戰亂的背景 
【龍騰素養題】 (2) (B)進入桃花源,經歷山洞的過程,兼顧上述感官變化,且變化程度大,
解答  D  故最為合適 
解析  (A)桃花村長期沒有外人進來,不符合晶晶的希望 (B)桃花村中並沒有提到有 (3) (D)甲文未出現「仙境」的概念,乙文「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
高學歷的人,反而多是種田的村民,不符合阿明的要求 (C)桃花村落點隱 阮郎」與仙境相關,故《桃源仙境圖》最適合展出於「松喬劉阮」一區 
密,與外地交通並不通達,不符合美美的期待  6. (  )小月在閱讀古典詩詞時,發現植物在文學中被賦予各種意象,因此將這些植
5. 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物意象整理成以下表格,何者對應正確?
(甲) 植物 文學中的意象 詩句舉例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 柳 (A)清高、純潔的形象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 梅 (B)堅忍、芳潔的形象 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
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
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 松 (C)象徵謙虛、有節操的君子品格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 竹 (D)堅毅不屈的形象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為外人道也。」(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一路鮮雲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 【龍騰素養題】
秀骨爭迎客,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石髓雲英甘且 解答  B 
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阮郎*。(節選自權德輿〈桃
解析  (A)對應植物應是荷花。王維〈渭城曲〉。語譯:渭城早上下了一場雨,沾溼
了路上輕揚的塵土,旅舍外面青翠的柳樹,經雨水沖刷顯得更清新 (B)陸 【語文Fun.新學】
游〈落梅〉。語譯:在雪的凌虐和寒風吹襲下,梅花愈顯得端正無畏,它是 解答  ①ㄒㄧㄢˊ ②ㄓㄣ ③ㄐㄧㄢ ④髫 ⑤齠 ⑥迢 
所有花裡面氣節最高、最堅強的 (C)對應植物應是竹。《論語.子罕》。
解析  ①咸:都 ②箴:規戒、勸勉 ③緘:閉 ④垂髫:自前額垂下的頭髮 ⑤
語譯:到了每年天氣最冷之時,才會知道只有松柏是最後凋零的 (D)對應
植物應是松。白居易〈池上竹下作〉。語譯:水能使人的性格淡泊,因而我 齠齔:兒童換牙 ⑥迢遞:遙遠 
以水為友,竹懂得虛心謙遜,因而可以做我的老師  2. 「阡陌」交通:
7. (  )附圖為《天下雜誌》調查國人的「幸福指數」落點圖,以「滿意度」與「重 【龍騰自命題】
要性」作為參考座標,調查國人對「政經環境」、「家庭生活」、「工作狀 解答  ㄑㄧㄢ ㄇㄛˋ 
態」、「社群關係」、「身心健康」五大面向的落點。根據這張圖表,下列
說明何者正確? 3. 太守即「ㄑㄧㄢˇ」人隨其往:
【龍騰自命題】
解答  遣 
4. 「ㄘㄞˊ」通人:
【龍騰自命題】
解答  纔 
5. 嘆「惋」:
【龍騰自命題】
解答  ㄨㄢˋ 
6. 便「要」還家:
【進階卷】
解答  ㄧㄠ 
(A)臺灣人民最有感的兩大幸福泉源為「家庭生活」及「社群關係」 (B)從 7. 屋舍「儼」然:
「工作狀況」的落點,可以推斷它是造成民眾幸福感落差較大的項目 (C)從
「政經環境」的落點,可以發現民眾對政經環境十分重視,可惜滿意度低  【學習卷】
(D)從「身心健康」的落點,可判斷民眾對它的重視程度低,故非幸福感的關 解答  ㄧㄢˇ 
鍵  8. 「ㄧˋ」太守:
【龍騰素養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解答  詣 
解析  (A)臺灣人民最有感的兩大幸福泉源為「家庭生活」及「身心健康」 (B)「工
作狀況」,落在「高度重要、低度滿意」的象限,因此可以推知是落差最大 9. 土地平「ㄎㄨㄤˋ」:
的部分 (C)「政經環境」在受訪者的幸福感認知裡屬於「低度重要、低度 【龍騰自命題】
滿意」,代表民眾雖然認為政經環境的要求並不高,但實際的滿意度更 解答  曠 
(最)低 (D)「身心健康」,呈現「高度重要、高度滿意」狀態,顯示國
10. 「豁」然開朗:
人對這個面向不但關心,而且有較高的滿足感 
【學習卷】
四、非選題-國字注音題(29小題,每題0分,共0分) 解答  ㄏㄨㄛˋ 
1. 請寫出「 」中正確的字音、字形。 11. 初極「ㄒㄧㄚˊ」:
【龍騰自命題】
同偏旁字形 字音 同偏旁字形 字音
解答  狹 
「咸」來問訊 ①____________ 垂 ④____________ 12. 「間」隔:
「箴」言 ②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齔 ㄊㄧㄠˊ 【龍騰自命題】
解答  ㄐㄧㄢˋ 
「緘」口 ③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遞
13. 「ㄏㄨㄛˋ」然開朗:
【龍騰自命題】 26. 「ㄒㄧㄢˊ」來問訊:
解答  豁  【龍騰自命題】
14. 幕「ㄌㄧㄠˊ」: 解答  咸 
【進階卷】,【學習卷】 27. 妻子「邑」人:
解答  僚  【龍騰自命題】
15. 阡「ㄇㄛˋ」交通: 解答  ㄧˋ 
【龍騰自命題】 28. 屋舍「ㄧㄢˇ」然:
解答  陌  【龍騰自命題】
16. 「詣」太守: 解答  儼 
【進階卷】,【學習卷】 29. 「纔」通人:
解答  ㄧˋ  【龍騰自命題】
17. 妻子「ㄧˋ」人: 解答  ㄘㄞˊ 
【龍騰自命題】
五、非選題-注釋題(47小題,每題0分,共0分)
解答  邑 
1. 悉如外人:
18. 嘆「ㄨㄢˋ」: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完全和桃花源以外的人相同 
解答  惋 
2. 落英「繽紛」:
19. 「ㄐㄧㄢˋ」隔: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交錯繁盛的樣子 
解答  間 
3. 便「捨」船:
20. 黃髮垂「ㄊㄧㄠˊ」: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離開 
解答  髫 
4. 「咸」來問訊:
21. 「ㄑㄧㄢ」陌交通:
【龍騰自命題】
【龍騰自命題】
解答  都 
解答  阡 
5. 儼然:
22. 「咸」來問訊:
【龍騰自命題】
【學習卷】
解答  整齊的樣子 
解答  ㄒㄧㄢˊ 
6. 便扶「向」路:
23. 黃髮垂「髫」:
【學習卷】
【進階卷】,【學習卷】
解答  先前 
解答  ㄊㄧㄠˊ 
7. 未果:
24. 劉子「驥」:
【龍騰自命題】
【進階卷】
解答  沒有實現 
解答  ㄐㄧˋ 
8. 阡陌交通:
25. 惆「ㄔㄤˋ」:
【龍騰自命題】
【進階卷】
解答  田間小路交錯通達 
解答  悵 
9. 咸來問訊:
【龍騰自命題】 22. 此中人「語」云:
解答  都來探問消息  【龍騰自命題】
10. 間隔: 解答  告訴 
【龍騰自命題】 23. 「扶」向路:
解答  分離隔絕  【龍騰自命題】
11. 「不足」為外人道: 解答  沿著 
【龍騰自命題】 24. 處處「誌」之:
解答  不值得  【進階卷】
12. 欣然「規往」: 解答  做標記 
【學習卷】 25. 「遂」與外人間隔:
解答  計劃前往  【龍騰自命題】
13. 欲「窮」其林: 解答  於是 
【學習卷】 26. 忘路之遠近:
解答  盡  【龍騰自命題】
14. 嘆惋: 解答  忘記走了多少距離 
【進階卷】 27. 絕境:
解答  感嘆惋惜  【龍騰自命題】
15. 「乃」不知有漢: 解答  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龍騰自命題】 28. 纔通人:
解答  竟然  【龍騰自命題】
16. 「悉」如外人: 解答  只能容一人通過 
【進階卷】 29. 「詣」太守:
解答  全  【學習卷】
17. 「具」答之: 解答  拜訪 
【龍騰自命題】 30. 「延」至其家:
解答  詳盡  【龍騰自命題】
18. 黃髮: 解答  邀請 
【龍騰自命題】 31. 落「英」繽紛:
解答  借指老人  【龍騰自命題】
19. 桑竹之「屬」: 解答  花 
【龍騰自命題】 32. 落英繽紛:
解答  類  【龍騰自命題】
20.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解答  落花繁多的樣子 
【龍騰自命題】 33. 豁然開朗:
解答  詳盡的述說  【龍騰自命題】
21. 「尋」病終。 解答  形容寬敞明亮 
【龍騰自命題】 34. 問「津」:
解答  不久  【龍騰自命題】
解答  渡口 
35. 垂髫:
【龍騰自命題】
解答  借指幼童 
36. 便「要」還家:
【龍騰自命題】
解答  通「邀」,邀請 
37. 「遂」迷不復得路:
【龍騰自命題】
解答  竟然 
38. 「緣」溪行:
【學習卷】
解答  沿著 
39. 扶向路:
【龍騰自命題】
解答  沿著先前的來路 
40. 垂「髫」:
【龍騰自命題】
解答  自前額垂下的頭髮 
41. 「纔」通人:
【龍騰自命題】
解答  同「才」,僅 
42. 妻子邑人:
【龍騰自命題】
解答  妻、子女、鄉人 
43. 「無論」魏、晉:
【龍騰自命題】
解答  更不用說 
44. 「阡陌」交通:
【進階卷】,【學習卷】
解答  田間縱橫的小路 
45. 「豁然」開朗:
【龍騰自命題】
解答  開闊的樣子 
46. 漁人甚「異」之:
【龍騰自命題】
解答  覺得奇怪 
47. 後遂無「問津」者:
【進階卷】
解答  問路,此有探詢之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