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

聖道迦南書院 /46
2023-2024 中文科
中一級 課題二 記敘
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工作紙

姓名︰________ 班別︰_____( ) 組別:____ 老師:CNG/ NYM/TCL /LYF/TCK 日期︰_____


自評表

學習目標 已能掌握 初步了解 仍須努力


1. 我能概括各段段落大意。
2. 我能寫出課文的主旨。
3. 我能分析「花兒」在全文的作用。
4. 我能辨析記敘方法。
5. 我能明白作者對爸爸的懷念和對逝去童年的依戀。

一、內容理解
1 試寫出課文中各意義段的段意,然後歸納段意成主旨。(15分)
結構 段落 段意

1-2 交代父親因病不能出席「我」的畢業典禮。

打開 敍述在醫院見爸爸最後一面,爸爸叮囑「我」要闖過困難(1 分)、不要
3-5
話題 遲到(1 分)和照顧弟弟妹妹。
(起) 回憶「我」一年級時因賴牀被爸爸打了一頓(1 分),以及爸爸為「我」
6-19 送夾襖和銅板到學校(1 分)一事,表現出父親既 嚴厲 (1 分)又
慈愛 (1 分)的一面。
畢業典禮將開始,「我」回憶爸爸因叔叔給日本人害死而得病(1 分),
20-23
以及他以往愛花及細心照料花兒的情形。
發展
從韓主任的致詞令「我」回憶起 經常被別人提醒要做大人 (1 分),
話題 24-31
我既喜歡長大,但又害怕做大人。
(承)
回憶 爸爸要「我」去銀行寄錢 (1 分),「我」很害怕,但仍硬着頭
32-36
皮去做,終於闖過難關。
深化
畢業典禮結束後,敍述「我」得知父親死訊的情形,感到自己真的長大了,
話題 37-43
鎮定而安靜地接受了 幫助母親和照顧弟妹 (1 分)的責任。
(轉)
收結
話題 44 總結全文,指出爸爸去世和「我」的 童年 (1 分)結束。
(合)

1
本文記述英子小學畢業典禮那天發生的事(1 分),並通過回憶多件往事
主旨
(1 分),抒發對父親的懷念(1 分)和對逝去童年的依戀(1 分)。

2 在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中,表明了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2 分)
 嚴厲
 不知變通
 關心孩子
 霸道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A B C D
D 、、    

3 英子說:「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英子為甚麼有這種矛
盾?(2 分)
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原因:因為做大人有自主權,可以自己決定事情(1 分)
怕變成大人原因:做大人就要獨立處事,學會承擔,沒有了小孩子的特權及長輩的庇護。
(1 分)因此英子感到矛盾。

4 承上題,最終英子是否願意接受成為大人的事實?試舉出例子説明。(3 分)
願意(1 分)
。因為文章末說明英子接受了爸爸去世的事實(1 分)
,並明白自己在弟妹中
是最大的,要肩負起大姐姐的責任(1 分),協助媽媽照顧弟妹(1 分)。

5 綜合全文,爸爸對「我」的成長有什麽影響呢?試舉出兩個例子説明。(4 分)
從我賴床一事,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不准我不上學(1 分),希望「我」從小就能
養成準時的好習慣/不能逃避作爲學生的責任(1 分)。 /
爸爸為「我」送夾襖和銅板到學校一事(1 分),看出爸爸對我的愛護,讓我心中存有溫
暖,漸漸明白照顧弟妹的責任(1 分)。 /
爸爸吩咐「我」到銀行寄錢,鼓勵「我」去闖練,終於「我」闖過。(1 分)在爸爸話語
的激勵下, 「我」有了挑戰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最終以成人的姿態鎮定地面對爸爸去世的
噩耗(1 分)。
每個例子最高 2 分,爸爸對「我」成長的影響 1 分,例子 1 分。

二、寫作手法

1 本文運用了甚麼記敘方法寫畢業禮當天的事情?(1 分)
順敘法。

2
2 除了以上的記敘方法,文章還運用什麽方法寫回憶的事件?(2 分)
A 倒敘
B 插敘
C 承上啓下 A B C D
D 總結上文    

3 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一種抒情手法來抒寫對爸爸的感情?(2 分)
A 直接抒情 A B C D
B 借事抒情    
C 借景抒情
D 借物抒情

4 《爸爸的花兒落了》中,花兒(夾竹桃)具備特殊的意義,試分析其内容(7 分)。

時間 夾竹桃的情況 帶出爸爸的情況
由英子衣襟戴上代表爸爸的粉紅 帶出爸爸病重,不能參加畢業禮的
文章的開篇
色夾竹桃。 現實情況。
畢業典禮 英子想起家中院子的夾竹桃今年 暗示這是因為爸爸病了(1 分),
將開始時 沒有上麻渣(1 分)。 沒有像往日一樣打理花木(1 分)。
畢業典禮結束 英子回到家裏,看到院子裏的夾竹 作者以 花兒的零落 (1 分)暗
後 桃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1 分)。 示爸爸病重多時。
結尾英子 她走過院子時看到夾竹桃垂落(1 象徵爸爸已經去世(1 分)。
趕着去醫院 分)。

5 承上題,作者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目,這與文章的主旨有甚麼關係?試加以説明。
(4 分)
全篇以花兒的盛衰(1 分)象徵爸爸的身體狀況(1 分),含蓄地表現爸爸去世這事情(1
分)。同時,抒發作者對失去父親的痛苦無奈及對逝去童年的依戀(1 分)。

三、比較閱讀
3
閱讀以下文章,回答問題。
父親的花園(節錄) 王映雪
1 父親的花園裏有一棵楊桃樹,它粗壯的枝幹可以承受兒子的重量,滿足兒子爬樹的欲望,
所以兒子對它情有獨鍾。我告訴兒子,這楊桃樹至少有三十五歲了,得喊它一聲「楊桃樹爺
爺」。兒子聽了十分好奇,於是,我帶他一起重回我的童年、我父親的花園裏。
2 我領着兒子走到圍牆邊,那是木瓜樹生長的地方。我告訴他,以前的木瓜樹就像童謠所
唱的,長得很高,果實真的需要長竹竿來採,不像現在的木瓜樹很矮,只要腳尖一蹬,木瓜
即可到手。
3 我永遠記得,小時候哥哥都不拿工具,就躍上牆去,順着木瓜樹直挺挺的軀幹往上爬,
那似乎是男生才能享有的權利,我只能仰頭巴望。但是,不知何時,木瓜樹不見了,愛爬牆
的哥哥也不見了,曾經跟着他們四處冒險的情節也不見了,原來,他們上國中了。
4 記憶最深刻的是棗子樹,我總是孤伶伶地坐在樹蔭下辦我不是望着棗子樹發呆,就是對
着它自說自唱、自導自演寞、不快樂,所以要當它的朋友,就這樣,它也陪我度過許多沒有
玩伴的童年時光。
5 只可惜有一天,父親忽然禁止我接觸棗子樹,才知道它生病了,面臨砍除的命運。砍樹
的那天我也在場,這是惟一一棵我親自目送離去的果樹,它的結束,也象徵着我辦家家酒的
時代結束了。
6 上了國小的我,對學校生活的新鮮感勝過留在花園裏,果樹的記憶就在我上小學後開始
中斷。
7 直到我上了國中,坐在書桌前的時間也拉長了。我的書桌靠窗,窗外正是楊桃樹的所在,
以前不曾注意它,如今高度都已長到二樓來了。小時候寫功課偷懶時,就會往窗外東看西看,
那時楊桃樹只有一層樓高,我還看得到藍天與白雲。
8 這個曾是父親一草一木慢慢建立的小花園,如今卻是一花一樹慢慢遞減。自從父親上了
年紀,體力開始不佳時,照顧植物的時間也相形縮短,因此花園的範圍日趨縮小,往後,更
因為父親的健康狀況出了問題,原本需要呵護的草本植物面臨連根拔除的命運,而韌性較強
的木本植物,則任其自由發展,父親的花園開始凋零。
9 父親健康的遽變、我心裏的遽變,望着這棵碩果僅存的楊桃樹、望着這僅剩的三三兩兩
盆栽、望着這整個花園即將從土地變成水泥地,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父親的花園漸漸消失,
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我的童年漸漸離我遠去,我的心也因為思念父親而漸漸痛了起來……

1 試從以下方面分析本文與《爸爸的花兒落了》的相同之處。(4 分)
 象徵手法:兩篇文章都以花木的盛衰(1 分)象徵父親的健康狀況(1 分)。
 抒發的感情:兩篇文章都抒發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1 分)及對童年的依戀(1 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