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08 年 第 53 卷 第 19 期: 2371 ~ 2378 《中国科学》杂志社

论 文 SCIENCE IN CHINA PRESS

激波诱导甲烷点火化学反应区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王高峰, 马承飚, 王宝源, 林其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合肥 230026
E-mail: gfwang@mail.ustc.edu.cn

2008-05-14 收稿, 2008-08-28 接受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6AA05Z210)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摘要 研究激波诱导甲烷/空气混合物点燃的反应区特征, 对于认识其气相爆轰规律有着重 关键词


要意义. 在激波管平台上, 进行了当量比甲烷/空气混合物的激波点火实验, 并采用化学发 激波点火

光成像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等方法得到了不同工况 化学发光成像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下的反应区特征. 结果表明, 由于在弱点燃工况下诱导区的着火延迟期沿激波传播方向的
弱点燃
梯度较小, 给非线性化学反应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反应特征出现显著的不均匀性; 而随
强点燃
着激波的增强, 这种不均匀性显著减小, 在强点燃工况反应区呈规则的爆轰波结构. 单脉冲 甲烷
PLIF 方法测量的 OH 基相对分布揭示的反应区特征与文中其他方法的测量结果相一致, 并 OH 基
和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相符, 为激波管内激波和气相物质相互作用条件下进行高时空分辨
率测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甲烷是瓦斯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很多学者对 的温度上(诱导激波较强), 通常产生平面爆轰波或者


甲烷爆炸涉及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 从均匀的平面燃烧波发展成爆轰波; 而弱点燃在较
讨. 气相爆轰波的传播是由于前驱激波对未燃气体 低的温度阈下发生, 起初形成很多孤立的火核, 然后
的压缩加热, 使其发生迅速的化学反应; 而化学反应 火核交织成不规则的火焰.
释放的能量又用来供给激波的传播. ZND模型还认为: Brown等人 [4] 用火花光源纹影技术记录反射激波
爆轰化学反应是有限速率的, 在诱导阵面和能量释 后不同配比的乙烯/丙烷混合燃料的点火和爆燃转爆
放区之间存在诱导区. 激波诱导爆炸性燃料点燃过 轰过程. Herzler等人 [5]曾沿激波管方向通过透明的反
程的深入研究, 从安全角度来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射端面用ICCD拍摄了高压中温下正庚烷/空气混合
义 [1]. 本文研究的激波由激波管的高低压段压力不平 物激波诱导点火的图像. 前人的实验研究大都是基
衡破膜而产生, 入射激波对室温的可燃甲烷和空气 于压力、自发光或吸收光检测和纹影法. 压力传感器
混合气体进行预热, 并在反射激波的进一步诱导下 等接触式测量手段反映的反应区特征有限, 而经典
点燃. 与激波管内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实 的光学测试方法(如纹影、阴影、自发光检测等)在测
验的出发点不同的是: 此类研究为了减少反应过程 量激波管内反应区结构时存在着沿光路方向积分的
中温度、压力的变化对所测量的反应参数的影响, 往 问题, 特别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弱点燃工况下不规则
往采用大量的惰性气体稀释; 而本文直接采用了当 的反应区结构, 而甲烷又是一种反应活性较低的气
量比甲烷/空气混合物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目标是激 体,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
波诱导后的反应区特征. resce, PLIF)利用片状激光析构空间以获得某截面上
Oran等人 [2] 和Cheng等人 [3] 曾指出激波压缩后形 的特定组元分布(如OH, CH, NO等), 可以实现高时
成高温的诱导区, 此区的可燃气体在诱导时间后着 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测量, 已在普通燃烧和超声速燃
火, 有强点燃和弱点燃两种模式. 强点燃发生在较高 烧实验诊断测试中有着广泛应用. 但由于大功率

www.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2371
2008 年 10 月 第 53 卷 第 19 期

Nd:YAG激光器倍频输出的首脉冲不稳定 [6] 和设备同 按照 9.5:19:71.5 的比率用压差法在配气罐里配置预


步控制困难等问题, 使得激波管内非定常反应流的 备, 静置 24 h 以上. 中间段膜片上的电加热丝通电加
PLIF测量相当困难. 前人也进行了尝试, 相关工作如: 热 2 ms(加热时间可编程调整, 控制误差在 500 ns 以
Gray[7] 和Seta等人 [8] 分别对激波管内的化学反应进行 内)后电热丝周边膜片强度降低, 由于高低压段存在
一维的LIF测量, 进而求得相关化学反应速率参数; 很大的压差使膜片破裂, 产生激波向低压段传播, 并
McMillin等人 [9] 也曾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不存在首 在光滑的反射端面(经过精磨和研磨, 表面粗糙度小
脉冲不稳定问题)作为泵浦源进行激波管内氩气稀释 于 0.1 μm)上反射.
的氢气和氧气自点燃的PLIF测量, 但激发光能量有 低压段尾部是实验段, 对点火过程进行测量. 尾
限, 探测区域小. 部 4 个侧面可安装 4 个观测窗, 可安装的光学探测区
本文以当量比甲烷/空气混和物为研究对象, 在 域窗口尺寸为 120 mm×100 mm, 80 mm×100 mm 和
大尺寸矩形激波管及其 PLIF 测量平台上, 对甲烷/空 120 mm×30 mm. 增 强 型 的 CCD(ICCD, PI MAX
气混和物在不同强度激波诱导下的自点燃过程进行 1KUV)可通过光学窗口获取二维的发光强度的数值
了化学发光成像、OH-PLIF、压力和自发光等反应特 化分布, 像素分辨率为 1024×1024×16 bits, 由 DG535
征的实验研究. 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控制. 光电倍增管通过 1 mm 宽
的狭缝状光学窗口, 在距离端面 32 mm 位置探测化
1 实验设备与方法
学反应的自发光, 监测化学反应的历程. 在距离激波
1.1 激波管和测试装置 管反射端面 32 mm 至 1705 mm 之间装有 4 个压电传
实验在横截面为 130 mm×110 mm 的矩形激波管 感器(PCB ICP 113A), 信号经电荷放大器×100 处理
(见图 1)内进行, 高压段长 8 m, 低压段长 3.4 m. 中间 后由四通道数字示波器(Tek TDS2014B)记录, 反映
段长 20 mm, 可夹两道薄膜(选用 BOPP 膜, 厚度有 激波压缩和燃烧的压力特性. 通过测量激波到达不
20, 25, 50 和 100 μm 4 种), 用于分隔高低压段的气体; 同位置的时间点可以计算激波速度, 反射端面处的
BOPP 膜片上固定了长 550 mm、直径 Φ 120 μm 的细 入射激波速度由多点拟合后外推确定. 经过多次测
铜丝作为大功率的加热丝. 高压段用 He 和 N2 作为驱 量, 相关实验工况的激波速度衰减率的典型值为
动气体, 调整两种气体的配比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缝 0.5%/m, 最大不超过 1%/m; 波后参数根据理想气体
合条件运行, 使得相关工况的最大实验时间达 15 ms 激波关系求解, 波后温度根据测量的入射激波马赫
以上. 低压段清理后, 用 2XZ-15 型直联式旋片和 数计算求得, 误差±10 K.
ZJP-70 型罗茨真空泵组抽至极限真空度 10−4 torr 后, 1.2 PLIF 测量系统
通过配气柱向低压段注入样品气体, 配气压力由电 图 2 给出了 PLIF 测量系统示意图. 光源系统由
容薄膜真空计测定. 实验前, 样品气体混合物由高纯 Nd:YAG 激光器(SpectraPhysics Quanta-Ray Pro-250-
气体 CH4-99.995%, O2-99.999%, N2-99.999% 10)、染料激光器(Sirah PRSC-G)和系列光学元件组成.
泵浦光源是 Nd:YAG 激光器倍频输出, 波长为 532
nm 的激光, 单脉冲能量约为 800 mJ, 采用外触发模
式, 由自行研制的控制器触发, 按设计频率 10 Hz±
10%运行. 染料激光器采用罗丹明 6G 的乙醇溶液为
染料, 在泵浦光的激励下, 经过调谐和二倍频后得到
诊 断 用 的 紫 外 激 光 , 脉 冲 长 度 约 10 ns, 线 宽 小 于
0.03 cm−1, 在波长 284 nm 的能量调节至约 20 mJ. 线
激光经过一组焦距为 120 mm 的柱透镜和焦距为 500
mm 的凸透镜后, 展成宽 120 mm、中心厚度约 0.3 mm
的片光, 从顶部 120 mm×30 mm 石英玻璃窗入射.
ICCD 通过侧面石英玻璃窗(80 mm×100 mm)捕获受
图1 激波管及测控系统组成图 激基团发出荧光成像.

2372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论 文

低压段压差, 选用不同厚度膜片, 调整加热电源的加


热时间和电压, 实现了对破膜时间的精确控制. 通过
不同厚度BOPP膜片的多次反复实验, 确认对化学反
应的影响和强电磁辐射对测控设备的干扰小, 在压
力匹配情况下激波产生时间误差小于±1 ms, 而且产
生的激波速度比双驱动气动破膜的更稳定. 入射激
波压缩后流场经过丙酮示踪PLIF测量, 显示出了一
道均匀的激波.
PLIF 测量的整个时序如图 3 所示, 由自行研制的
基于 Atmega 单片机的可编程控制器来总体协调激光
器预热、电热破膜信号、激波波阵面到达、自发光强
度或压力信号超过设定值、探测激光发射和 DG535
触发的同步. ICCD 曝光过程由数字延时器 DG535 控
制, 曝光时间为 50 ns, ICCD 微通道开启时间由置于
图2 PLIF 实验系统原理图 激波管观察段内的蜡烛火焰 OH 荧光预先标定. 实验
1, YAG 激光器; 2, 染料激光器; 3 和 4, 反射镜; 5, 柱透镜; 6, 凸 前, 需要先向控制器输入从破膜信号到实验条件出
透镜; 7, 激波管; 8, 滤光片; 9, ICCD; 10, 压电传感器; 11 和 12,
现的估计值(由电热破膜保障其误差小于±10 ms)、触
光电倍增管
发方式和触发电平. 由于从激光外触发信号到 OH 基
激发光的波长取值是基于受激基元的跃迁特性, 激发出荧光大概有 191 μs 的延迟, 在强点燃工况下,
采用 LIFBASE 程序计算, 对应于 OH 基在 A2Σ2Π(1,0) 采用上游的压力传感器 ICP 触发; 而弱点燃工况的点
Q2(8)线和 Q1(9)线在 284.009 和 284.007 nm 的跃迁, 火延迟时间长, 采用光电倍增管 PMT 信号触发, 确
OH-PLIF 的激发激光取 284.015 nm, 并用酒精灯、蜡 保测量点相对于点火过程的位置.
烛火焰和本生灯甲烷火焰精细调节和反复验证. 同 1.3 测量工况
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激发光 Mie 散射和反射、自发光等 Cheng和Oppenheim [3] 通过点火诱导时间对温度
因素造成的影响, 荧光成像之前经过滤光片滤光, 对 的敏感性(∂τ/∂T)p分析来界定强点燃极限, 较小
OH 基采用中心波长为 312 nm, 半带宽为 15 nm 的带
通滤光片. 片光能量均匀度由通入实验段的丙酮蒸
汽的 PLIF 图像进行标定. 激光脉冲的平均能量在实
验前由 Ophir 功率计测定调节; 实验过程中, 用光电
倍增管检测 284 nm 镀膜反射镜背面的余光, 确保每
个激光脉冲的相对强度一致.
由于倍频晶体的相位匹配角和温度有关, 所以
作为泵浦源的大功率脉冲Nd:YAG激光器必需要经
过预热(按设计频率 10Hz ± 10%)使晶体的温度稳定,
才能得到稳定的高能量倍频 532 nm输出(准分子激光
器是不经过倍频而直接泵浦的, 可以不需预热直接
用于非定常流场测量, 但是激发效率和能量等因素
与Nd:YAG激光器还有一定差距). 这要求控制激波产
生的时间, 以使得测量时机出现的误差小于±10 ms,
但普通气动方式破膜的双膜机构很难实现这样的控
制. 本文在前人 [7,10] 的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低压大
电流(300 V/150 A MAX)电热破膜装置, 针对不同高 图3 激波管 PLIF 测量时序图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2373
2008 年 10 月 第 53 卷 第 19 期

(∂τ/∂T)p 的意味着点火延迟对于温度场的标准偏差不 则的火焰结构交织在一起, 但可以肯定的是火焰中


敏感, 点火的协同性好并直接导致强点燃, 当量比甲 存在着大量发光强烈的热点, 这与Herzler等人 [5]的结
烷 / 空 气 混 和 物 的 这 个 界 限 在 1~3 atm 时 为 −1.5 果是一致的. 图 4(c)在强激波诱导下, 火焰面呈较均
μs·K−1 到−2 μs·K−1, 对应温度界限约为 2000 K. 在 匀的平面燃烧波, 在相同横坐标处几乎同时发生强
这个界限之下则是弱点燃工况. 实验工况如表 1 所示, 烈的化学反应, 这是强点燃的特征.
研究激波管内当量比的甲烷/空气混和物(初始室温)
2.2 随时间变化的自发光信号、压力信号
被不同马赫数的入射激波及其反射激波两次压缩后
至 1600, 1850, 2250 K 左右的点火过程, 先根据自发 图 5 是实验过程中用数字示波器记录的光电倍
光和压力分析其反应特征, 进而利用 PLIF 测量氢氧 增管 (PMT)信号和压力信号, 反映激波点火过程中
基的相对分布. 自发光强度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工况与下述的
PLIF 实验一一对应(见表 1). PMT 探测位置与 2 号压
2 实验结果和分析 力传感器到距离反射端面的相同, 距离反射端面 32
2.1 化学发光成像 mm; 1 号压力传感器位于 2 号压力传感器上游 423
图 4(a)~(c)分别是在工况 1(1600 K), 工况 2(1850 mm 处. 图中压力信号对应的 1V 电压约 100 kPa;
K), 工况 3(2250 K)下点燃后自发光强度的二维数值 PMT 的驱动电压按不同工况取不同值, 以使其在 1~5
分布. 样品气体的初压低导致自发光不强, 我们采 V 范围内变化, 便于输出信号的采样和触发控制.
用带光信号增强的 ICCD 来直接拍摄点火过程, 曝光 图 5(a)~(d)是在相同的高低压段配气工况下的 4
时间为 1 μs, 反射激波传播方向为自右向左, 横坐标 次实验工况(1-a 至 1-d), 入射激波强度基本一致, 马
为 0 处即反射端面. 与文献[5]的方式不同, 本文是 赫数为 3.528±0.005. 以图 5(a)为例, 电控破膜后产生
通过靠近端面、位于侧壁的光学窗口拍摄自发光数 的激波先到达 2 号压力传感器位置(A 点), 然后继续
值化图像, 从而获取沿激波传播方向更多的反应特 行进到 1 号传感器位置(B 点), 由这两点的时间差可
征信息. 以计算激波速度; 激波在端面反射后, 形成反射激波
图 4(a)成像的触发信号采用PMT信号达到 1 V后 反方向到达 1 号传感器位置(C 点); 经过入射和反射
延时 200 μs. 在激波二次压缩后甲烷/空气混和物的 激波的两次压缩, 样品气体从室温被加热到 1600 K
温度为 1600 K左右, 自发光从靠近反射端面附近开 左右, 经过点火延迟时间后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压
始向左逐渐减弱, 火焰面形状断续而不规则, 反射端 力升高(D 点), 同时伴随着强烈的自发光; 而后进行
面处和火焰中间存在着大量发光强烈的热点(hot 不均匀的爆燃, 再加上后续位置发光的反射, PMT 信
[2]
spot ). 此时处于点火初期,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火焰 号不太稳定—— 但这几次实验的光电信号和周期基
将超过整个实验窗口. 图 4(b)的波后压缩温度稍高一 本一致, 特别是在点火初期 PMT 信号上升幅度和斜
些, 靠近端面部分的混合气体已经燃尽, 火焰脱离反 率十分接近; 当然反射激波的压缩还到达了 2 号传感
射壁面向左传播, 发光区域比图 4(a)更集中, 说明放 器位置(E 点). 通过对比这 4 次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
热化学反应过程的时间有所缩短. 工况 1 和工况 2 都 点燃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虽然在每次记录的压
是弱点燃工况, 自发光的数字化成像反映了一个复 力信号和自发光信号并不是完全一致, 但在相同的
杂的燃烧反应区结构. 由于存在着沿光路积分, 不规 马赫数和配气条件下实验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表1 实验工况相关参数
高压段驱动气体 低压段样品气体
序号 入射激波马赫数 Ms 反射波后温度 T5/K PLIF 触发控制(+191 μs)
He/(He+N2) P4/atm P1/kPa T1/K
1(a) 98.3% 1.75 1.630 300 3.253 1604 PMT, 0.5 V
1(b) 98.3% 1.75 1.630 299 3.258 1603 PMT, 2 V
1(c) 98.3% 1.75 1.630 299 3.258 1603 PMT, 3.3 V
1(d) 98.3% 1.75 1.630 300 3.262 1612 PMT, 3.85 V
2 98.7% 1.75 1.086 302 3.521 1853 PMT, 2.5 V
3 99.9% 2.25 0.814 304 3.921 2257 ICP

2374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论 文

图4 不同工况下点火的自发光强度的二维分布图
(a) 工况 1(1 μs×250 倍增益), (b) 工况 2(1 μs ×250 倍增益), (c) 工况 3(1 μs×40 倍增益)

图5 点火过程中的压力信号、自发光信号与时间的关系
(a)~(d)工况 1, PMT 电压 650 V; (e) 工况 2, PMT 电压 600 V; (f) 工况 3, PMT 电压 500 V

工况 2 的入射激波比工况 1 强, 两次激波压缩后 验时间只有 2 ms 左右, 而此时由于反应温度高, 当


的样品气体温度为 1850 K 左右, 点火延迟时间和反 地甲烷很快反应完全; 随后接触面到达, 并与反射激
应历程明显缩短(见图 5(e)), 由化学反应造成的压力 波相互作用, 上游一些未完成反应的甲烷可燃混合
信号的上升平台更为显著, 自发光也更强, 这与图 4 气可能到达实验观测区发生反应, 使得图 5(f)中的光
中自发光成像的结论一致. 电信号末端有所上升.
工况 3 的入射激波马赫数为 3.921, 入射激波压
2.3 OH 分布
缩后的温度约为 1170 K, 此时甲烷/空气混和物的点
火延迟时间相当长, 在几个毫秒之内无显著化学反 图 6 是用 PLIF 测量技术在弱点燃工况 1 下获得
应. 随后迅速到达的反射激波压缩样品, 使其温度达 的一组 OH 分布图片, 相关参数和触发电压如图 5 和
到 2250 K, 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D 点), 压力大幅上 表 1 所示. 激波点火过程是非定常的, 每次实验只能
升, PMT 信号非常强, 发光历程很短. 需要说明的是, 记录一张单脉冲激光诱导的 OH 荧光分布图, 由荧光
由于马赫数较高未能在缝合条件下运行, 稳定的实 分布图可以得到 OH 基相对浓度分布, 进而揭示火焰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2375
2008 年 10 月 第 53 卷 第 19 期

结构. 由前述自发光信号在同一工况下基本一致, 因 OH 浓度在诱导区末端急剧增加至最大值, 随着离开


此我们采用 PMT 信号至不同预设电压来触发不同点 反应阵面的距离增加, 浓度快速减小. 图中显示的并
火阶段的 OH-PLIF 测量, 展示了该工况下点火的发 不是完全光滑均匀的带状分布, 还可以看到规则的
展过程. “拱顶石”状突起和胞格结构. 前人把强点燃归结为
当实验段内的甲烷/空气混和物被反射激波按图 放热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协同, 由于此时点火
中自右向左均匀压缩加热后, 靠近端面附近的气体 延迟时间差别不大, 同时被激波压缩加热的气体几
开始出现一些火核, 并逐步交织成不规则的火焰(见 乎同时发生放热过程, 单位质量气体的放热功率很
图 6(a)), 此时 OH 基浓度较低. 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 大, 而能量释放率直接决定反应区结构. 自发光在时
在这个工况下对温度非常敏感, 使得压缩后温度稍 间空间上的特征和压力在反应区的特征也佐证了这
高(压缩过程的小扰动造成)的点先出现火核, 每次实 一结果. 本文的实验工况是在入射和反射激波两次
验初始火核出现的位置各不相同; 但由于壁面的熄 诱导下实现的, 而煤矿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在复杂巷
火作用, 这些初始着火点总是要离开反射端面一定 道结构的壁面上容易形成多次反射, 可能直接诱导
距离. 随着时间推移(PMT 信号强度控制触发), 更多 引起超标瓦斯的爆炸事故.
位置点出现火核, 原先的火核也进一步扩展, 由图 6(b) 2.4 分析和讨论
可见, 此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结构的火焰
理想化的、绝对均匀的一维点燃在实际激波诱导
面. 一方面下游诱导区出现火核, 另一方面火焰面也 过程中并不存在—— 即使是完全均匀的混合物受到
在向左边继续推进, 至图 6(c)时 OH 基已经几乎充满 一个完全平面的激波压缩, 点火也会受到密度、温度
火焰面右边的空间, 但仍有些不均匀的间隙. 如图 和浓度的局部脉动影响, 其结果是在一个或多个点
6(d), OH 分布已几乎充满了整个观测窗口, 左边仍然 先开始着火, 因能量释放向周围推进 [2], 就出现前面
是卷曲的不均匀火焰面. 提到的热点. 随着反应的进程, 这些热点大部分消失,
有意思的是, 在图 6(b)~(d)中, 火焰面上都不同 也有一些存续时间较长, 对火焰的形成起到了重要
程度的存在一些端点 OH 基分布非常强的半岛状凸起 的作用. 由于在弱点燃工况下激波较弱, 诱导区的着
结构. 端点亮斑说明这些位置的反应非常剧烈, 也就 火延迟期沿激波传播方向的梯度较小(也即激波传播
是前面提到的热点, 而这些反应剧烈的热点必然会 时间相对于着火延迟期来说较短), 此时不可消除的
因为压力失稳而加速火焰面的推进. 图 6(c)中部分半 湍流、压力波因素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扰动作用更为
岛状凸起的端部没有 OH 基分布亮斑, 是因为热点的 明显. 我们尽可能地减小了因反射端面不均匀, 混合
三维分布使得其没有被包含在激发片光所切的截面 气体预混不均匀或实验段内存在悬浮颗粒等因素造
内. 图 6(a)也存在 OH 基分布比周围高很多的火核. 成的温度或浓度波动.
总的来说, 在点火初期离开端面附近一定距离的局 甲烷是一种反应活性较低的气体, 在工况 1 下激
部区域先出现一些火核状热点, 这些火核发展与随 波诱导至 1600 K左右, 仍显示出典型的弱点燃特征.
后出现的更多火核交织, 形成斑状的热点, 此时热点 McMillin等人在文献[9]中曾对其PLIF测量的OH分布
加速了不均匀火焰面的形成; 而后火焰面在向左边 中没有得到火核结构而表示遗憾, 并在文中推测可
未燃区推进时呈多个半岛状凸起结构, 而驱动这些 能是因为他的工况很接近于强点燃极限或者探测区
加速火焰推进结构的是位于端部的热点. 域的问题. 图 6 的OH荧光分布是PMT信号显著上升
图 7 是在工况 2 下的 OH-PLIF 图, 随着温度的 的那一段点燃过程中拍摄的; 曝光时间是 50 ns, 实
提高, 反应区域变窄, OH 分布比工况 1 在空间上更集 际反映的是激发片光到达反应区约 10 ns内的非常短
中, 半岛状的热点推进结构变小, 变得接近于马赫杆 时间片内的分布, 并且在空间上也具有很高解析精
结构. 两个半岛结构之间也出现了类似爆轰波里的 度, 其结果直接显示出了OH基浓度分布的非均匀性.
拱顶石结构. 但是 OH 分布的随机性仍比较大, 还属 实 验 结 果 与 Oran 等 人 [11] 考 虑 边 界 层 和 Richtmyer-
于弱点燃工况. Meshkov不稳定性、用网格自适应加密的并行算法直
图 8 是工况 3 的 OH 分布, 采用压力传感器触发. 接求解NS方程得到的计算结果在定性特征上是相符
OH 基分布显示出的反应阵面是一个平面爆轰波结构, 的.

2376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论 文

图6 工况 1 下不同 PMT 信号强度时的 OH 荧光分布

图7 工况 2 的 OH 荧光分布 图8 工况 3 的 OH 荧光分布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2377
2008 年 10 月 第 53 卷 第 19 期

前人 [1,12]通过对爆轰波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数值 当于给非线性化学反应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反
模拟和实验研究, 提出用 θ = Ea/(RTs)来作为判断稳 应特征出现显著的不均匀性. 而随着诱导激波的增
定性的特征参数, 更大的 θ 值导致更不规则的结构. 强, 这种不均匀性显著减小, 在强点燃工况反应区呈
上式中Ea是有效活化能, R是通用气体常数, Ts是波后 规则的爆轰波结构.
温度. 显然有激波压缩温度越高, 则 θ 值越小, 结构 弱点燃工况的不同阶段都存在 OH 分布或化学
越规则, 这与本文的实验结论相一致. 发光相对于周围强很多的热点. 这些反应强烈的热
3 结论 点在点火初期呈核状, 随后交织成斑状, 促进了火焰
本文利用激波管 PLIF 测量平台、光电倍增管和 面的形成; 而后, 位于未燃气体和火焰面交界处的热
压电传感器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激波诱导甲烷点火过 点, 加速了火焰面的推进.
程. 在不同强度激波的诱导下, 诱导区的温度不同, 本文通过精确控制 Nd:YAG 激光器预热、激波产
直接导致了单位质量甲烷/空气混合物的放热率不同, 生、反应历程监测、激光器测量脉冲和 ICCD 曝光的
形成了强点燃和弱点燃两种典型的反应区结构特征, 时序, 尝试了用大功率脉冲 Nd:YAG 激光器作为泵浦
化学自发光特征、压力特征和 OH-PLIF 分布的测量 源对激波管内非定常流反应过程的单脉冲 PLIF 诊断,
结果相互符合, 也与前人的实验和计算分析结论一 获得了较强信噪比的 OH 荧光分布, 测量结果与传统
致. 的压力、自发光等方法相符. 这种高时间和空间分辨
由于在弱点燃工况下, 诱导区的着火延迟期相 率的测试手段在激波管实验的成功尝试, 为激波与
对于激波传播时间来说较长, 不可消除的湍流、压力 气相物质相互作用(如燃烧、爆炸和非定常波运动)的
波因素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扰动作用更为明显, 相 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致谢 感谢 Stanford 大学 R.K. Hanson 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胜利教授对实验和论文工作的支持和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Sharpe G J, Short M. Ignition of thermally sensitive explosives between a contact surface and a shock. Phys Fluid, 2007, 19(12):
126102[DOI]
2 Oran E S, Young T R, Boris J P, et al. Weak and strong ignition. I.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hock tube experiments. Combust Flame,
1982, 48: 135—148[DOI]
3 Cheng R K, Oppenheim A K. Autoignition in methane-hydrogen mixtures. Combust Flame, 1984, 58: 125—139[DOI]
4 Brown C J, Thomas G O.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shock induced ignition and transition to detonation in ethylene and propane mix-
ture. Combust Flame, 1999, 117(4): 861—870[DOI]
5 Herzler J, Jerig L, Roth P. Shock tube study of the ignition of lean n-heptane/air mixtures at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 and high
pressures. Proc Combust Inst, 2005, 30(1): 1147—1153[DOI]
6 王昌建, 徐胜利, 费立森. 气相爆轰波反应区结构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 力学学报, 2007, 39(5): 661—667
7 Gray J. A shock tube with tunable, pulsed laser-based diagnostics. Rev Sci Instrum, 1990, 61(7): 071825[DOI]
8 Seta T, Nakajima M, Miyoshi 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technique for high-temperature chemical kinetics: Shock tube/pulsed la-
ser-induced fluorescence imaging method. Rev Sci Instrum, 2005, 76(6): 064103[DOI]
9 McMillin B K, Lee M P, Hanson R K. 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shock-induced ignition. Proc Combust Inst. 1990,
23: 1909—1914
10 韩肇元, 王震球, 尹协振, 等. 用于研究双波迎面相互作用的电控双驱动激波管实验技术. 力学学报, 1982, 4: 394—400
11 Oran E S, Gamezo V N. Origins of the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 in gas-phase combustion. Combust Flame, 2007, 148(1-2): 4—
47[DOI]
12 Liang Z, Browne S, Shepherd J E. Detonation fron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for radicals. Proc Combust Inst, 2007, 31(2): 2445—
2453[DOI]

2378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8-53-19-237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