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2024/3/8

有限单元法I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


第二讲


闫治国
yanzguo@tongji.edu.cn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




本讲内容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加权余量法:
1 引言

2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3 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4 加权余量法

1
2024/3/8

1 引言
例1 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
𝜕 𝜕𝜙 𝜕 𝜕𝜙
𝐀(𝜙) = (𝑘 ) + (𝑘 ) + 𝑄 = 0 (在Ω内)
𝜕𝑥 𝜕𝑥 𝜕𝑦 𝜕𝑦
𝜙 − 𝜙 = 0 (在Γ 内)
𝐁(𝜙) = 𝜕𝜙
𝑘 − 𝑞 = 0 (在Γ𝑞 内)


𝜕𝑛
  —温度
周围岩土体
 k —热传导系数


x
λ1,ρ1,с1

h
L2>
h
h
  —边界上温度

L1<
Tw
T=f(t1) o
 q —边界上的热流给定值


热烟气流
 n —边界Γ 的外法线方向
T=f(t2)
温度Tf
隧道衬砌

 Q— 热源密度 λc,ρc,сc

学 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场

1 引言

例2 弹性力学的求解方程


2
2024/3/8

1 引言
以位移解法为例:

 以位移作为基本未知函数。
 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弹性力学边值问题归结为:
求三个位移分量使其满足(1)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和


(2)位移表示的边界条件。
位移->应变(几何关系)->应力(本构关系)。





1 引言

几何方程->本构方程
以位移解法为例:

->平衡方程

𝐀(𝒖) =

(1)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3
2024/3/8

1 引言

->已知表面力
的边界条件



𝐁(𝒖) =


(2)位移表示的边界条件 学

1 引言

 工程或物理学中的许多问题,可以未知场函数应满足的微分方程和
边界条件的形式给出。

 一般地,未知场函数u应满足微分方程组及边界条件:

A (𝒖)

A(𝒖)= A (𝒖) =0 (在Ω内)


B (𝒖)

B(𝒖)= B (𝒖) =0 (在г内)


 域Ω 可以是体积域、面积域等
 Γ 是域Ω 的边界
 u 可以是标量场、向量场(位移、应力、应
变等)
 A,B 微分算子(空间坐标、时间坐标)

4
2024/3/8

2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A (𝒖)
A(u)= A (𝒖) =0 (在Ω内) 等效的积分形式

𝒗 𝐀(𝒖)d𝛺 ≡ [𝑣 A (𝒖) + 𝑣 A (𝒖) + ⋯ ]d𝛺 ≡ 0


B (𝒖)
B(u)= B (𝒖) =0 (在г内) 等效的积分形式

𝒗 𝐁(𝒖)dΓ ≡ [𝑣̅ B (𝒖) + 𝑣̅ B (𝒖) + ⋯ ]dΓ ≡ 0


Γ Γ

𝑣
𝒗 = 𝑣  函数向量,一组和微分方程个数相等的任意函数


𝑣
𝒗 = 𝑣  函数向量,一组和边界条件个数相等的任意函数



2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A (𝒖)
A(u)= A (𝒖) =0 (在Ω内)

B (𝒖)
B(u)= B (𝒖) =0 (在г内)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 𝒗 𝐀(𝒖)d𝛺+∫Γ 𝒗 𝐁(𝒖)dΓ=0

 上式对于任意函数都成立等效于原问题对应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 注意:对选取的任意函数及代求场函数可积性的要求( 𝐶 连续性)

5
2024/3/8

2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例1 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A (𝒖)
A(u)= A (𝒖) =0 (在Ω内)
… 𝒗 𝐀(𝒖)d𝛺+ 𝒗 𝐁(𝒖)dΓ=0
B (𝒖) Γ
B(u)= B (𝒖) =0 (在г内)



   
A ( )  ( k )  (k )  Q  0 (在内)
x x y y


    0 (在 内) 假定事先满足

B( )   
k  q  0 (在q 内)
 n


𝜕 𝜕𝜙 𝜕 𝜕𝜙 𝜕𝜙
𝑣[ (𝑘 ) + (𝑘 ) + 𝑄]d𝑥d𝑦 + 𝑣 [𝑘 − 𝑞]dΓ = 0
𝜕𝑥 𝜕𝑥 𝜕𝑦 𝜕𝑦 𝜕𝑛


3 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𝒗 𝐀(𝒖)d𝛺+ 𝒗 𝐁(𝒖)dΓ=0
Γ

分部积分

𝐂 (𝒗)𝐃 𝒖 𝑑𝛺 + 𝐄 (𝒗)𝐅 𝒖 𝑑Г = 0
Г

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的等效积分“弱”形式

 C,D,E,F是微分算子,所含的导数的阶数较原算子A低
 提高任意函数的连续性要求,进而降低对u 的连续性要求

例1的等效积分“弱”形式:
𝜕
𝜕𝜙 𝜕𝑥
𝛁 𝑣𝑘𝛁𝜙 dΩ − 𝑣𝑄 dΩ − 𝑣 𝑞 dΓ − 𝑣𝑘 dΓ=0 𝛁= 𝜕
𝜕𝑛
𝜕𝑦

6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4.1 定义
 加权余量法,或加权残值法(Method of Weighted Residuals)
 加权余量法是基于等效积分形式的近似方法
 加权余量法是采用使余量的加权积分为零来求得微分方程近似解的方

 加权余量法适用于普遍的方程形式,是求解微分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有


效方法
 任何独立的完全函数集都可以用来作为权函数
 传统加权余量法与有限元法的区别:整个求解域上假设近似函数 VS


在各个单元上分片假设近似函数




4 加权余量法

4.2 具体步骤
(1)未知场函数用近似函数表示:

u≈𝒖 = ∑ 𝑵𝒊 𝒂𝒊 = 𝑵𝒂 (1.2.16)

 ai —待定参数

 Ni —试探函数(或基函数、形函数),为已知函数, 取自完全的函数序列,
线性独立。
 近似解通常选择满足强制边界条件和连续性的要求。

u=𝑁 𝑢 + 𝑁 𝑢 + ⋯ + 𝑁 𝑢 = ∑ 𝑁 𝑢 𝑢
v=𝑁 𝑣 + 𝑁 𝑣 + ⋯ + 𝑁 𝑣 = ∑ 𝑁 𝑣 ai= 𝑣
w=𝑁 𝑤 + 𝑁 𝑤 + ⋯ + 𝑁 𝑤 = ∑ 𝑁 𝑤 𝑤

待定参数
选定的已知函数(坐标的独立函数)

7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2) 计算残差(余量):
通常n 取有限项数的情况下近似解是不能精确满足微分方程和全部界条件,
将产生残差(余量)R 及 𝑹

A(Na)=R, B(Na)= 𝑹


(3)用n 个规定的函数(权函数)来代替任意函数v及 v

v=Wj 𝒗 = 𝒘𝒋 (j=1~n)


微分方程近似的等效积分形式

∫ 𝑾𝑻𝒋 𝐀(𝑵𝒂)𝑑𝛺 + ∫Г 𝑾𝑻𝒋 𝐁(𝐍𝒂)𝑑Г = 0 (j=1~n)


∫ 𝑾𝑻𝒋 𝑹𝑑𝛺 + ∫Г 𝑾𝑻𝒋 𝑹𝑑Г = 0 (j=1~n)

u≈𝒖 = ∑ 𝑵𝒊 𝒂𝒊 = 𝑵𝒂 学
 通过选择待定系数ai 强迫余量在某种平均意义上等于零。

4 加权余量法

(4) 求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

u≈𝒖 = ∑ 𝑵𝒊 𝒂𝒊 = 𝑵𝒂

 余量的加权积分为零就得到了 一

组求解方程,用以求解近似解的
待定系数ai
 当近似函数所取试探函数的项数 n
𝑾𝑻𝟏 𝐀(𝑵𝒂)𝑑𝛺 + 𝑾𝑻𝟏 𝐁(𝑵𝒂)𝑑Г = 0 越多,近似解的精度将越高。 当

Г 项数 n 趋于无穷时,近似解将收
𝑻 𝑻 敛于精确解
𝑾𝟐 𝐀(𝑵𝒂)𝑑𝛺 + 𝑾𝟐 𝐁(𝑵𝒂)𝑑Г = 0
Г
 微分方程组 A 的个数m1,边界条
……… 件 B 的个数为m2,则权函数 Wj
( j=l,…,n) 是m1阶的函数列阵,
𝑾𝑻𝒏 𝐀(𝑵𝒂)𝑑𝛺 + 𝑾𝑻𝒏 𝐁(𝑵𝒂)𝑑Г = 0 权函数 𝑾j( j=l,…,n) 是m2阶的
Г 函数列阵

8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4.3 常用权函数的选择方法
(1)配点法

𝑾 = 𝑾 = 𝛿(𝒙 − 𝒙 )

若Ω域是独立坐标x的函数,δ (x-xj) 则有如下性质:当x与xj不相等时,


W j = 0,但有:
0 x≠xj
𝛿(𝒙 − 𝒙 ) = 𝑊 dΩ = 𝐼 (𝑗 = 1,2 ⋯ 𝑛)
∞ x = xj


 强迫余量在域内 n 个点上等于零。
 计算简单,精度相对不高。
=0


=0
=0 =0
𝑹i=0
学 =0 =0

4 加权余量法

4.3 常用权函数的选择方法
(2)子域法

将求解域划分为n 个子域,Ωj 内Wj = I ,在子域Ωj 外Wj = 0

 强迫余量在 n个子域Ωj的积分为零。

𝑹𝑑𝛺i = 0

=0
=0
=0
=0

9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4.3 常用权函数的选择方法
(3)最小二乘法
𝜕
当近似解取为 𝒖= 𝑵 𝒂 时,权函数 𝑾 =
𝜕𝑎
𝐀( 𝑵 𝒂)

此方法的实质是使得函数
𝜕𝑹


𝑾 = (𝑖 = 1,2, ⋯ 𝑛)
𝑰(𝒂 ) = 𝐀𝑻 ( 𝑵 𝒂 ) 𝐀( 𝑵 𝒂 )dΩ 𝜕𝒂

取最小值。即要求


𝜕𝑰
= 0 (𝑖 = 1,2, ⋯ , 𝑛)
𝜕𝒂

 求解域上使得余量的平方和取最小值。


 计算精度相对较高。



4 加权余量法

4.3 常用权函数的选择方法
(4)力矩法

假设微分方程A(u) = 0,取近似解, 并假定己满足边界条件

𝑊 = 1, 𝑥, 𝑥 , ⋯

𝐴(𝑢)d𝑥 = 0 , 𝑥𝐴(𝑢)d𝑥 = 0 , 𝑥 𝐴(𝑢)d𝑥 = 0, ⋯


 强迫余量的各次矩等于零。通常又称此法为积分法。
 一维问题及二维问题的权函数可取为:

𝑊 = 1, 𝑥, 𝑥 , ⋯

𝑊 = 1, 𝑥, y, 𝑥 , 𝑥𝑦, 𝑦 ⋯

10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4.3 常用权函数的选择方法
(5)伽辽金(Galerkin)法
利用近似解的试探函数序列作为权函数:

取Wj=Nj ,在边界上𝑾j= -Wj= -Nj。近似积分写成:


𝑵 𝐀( 𝑵 𝒂 )dΩ − 𝑵 𝐁( 𝑵 𝒂 )dΓ = 𝟎 (𝑗 = 1,2, ⋯ 𝑛)


 强迫余量与每一个基函数正交。
 边界与内部权函数反号。
 计算精度高,应用广泛。




4 加权余量法

4.4 示例

𝑑 𝑢
求解: + 𝑢 + 𝑥 = 0 (0 ≤ 𝑥 ≤ 1) 𝑢 , =0
𝑑𝑥

近似解:

𝑢 = 𝑁 a + 𝑁 a + . . . . . = 𝑎 𝑥(1 − 𝑥) + 𝑎 𝑥 (1 − 𝑥)+. . .

试探函数: 𝑁 = 𝑥(1 − 𝑥) 𝑁 = 𝑥 (1 − 𝑥)

一项近似解及余量: 𝑢 = 𝑎 𝑥(1 − 𝑥) 𝑅 (𝑥) = 𝑥 + 𝑎 (−2 + 𝑥 − 𝑥 )

两项近似解及余量: 𝑢 = 𝑎 𝑥(1 − 𝑥) + 𝑎 𝑥 (1 − 𝑥) = 𝑥(1 − 𝑥)(𝑎 + 𝑎 𝑥)


𝑅 (𝑥) = 𝑥 + 𝑎 (−2 + 𝑥 − 𝑥 ) + 𝑎 (2 − 6𝑥 + 𝑥 − 𝑥 )

11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1)配点法

一项近似解:取x=l/2作为配点
1 1 7 2
)   a1  0  a1 
R(
2 2 4 7
所以求得—项近似解为 2
u1  x (1  x )


7
两项近似解:取三分点x=l/3及x=2/3作配点,得到:
1 1 16 2 
R( )   a1 + a2  0 
 a1  0 .1 9 4 8


3 3 9 27 
 
2
R( ) 
2 16
 a1 -
50
a2  0   a 2  0 .1 7 3 1
3 3 9 27 
所以两项近似解为 u 2  x (1  x )(0 .1 9 4 8  0 .1 7 3 1 x )




4 加权余量法

(2)子域法
一项近似解:子域取全域,即W1=1,当0≤ x ≤1:

1 1 1 11 3
 R ( x)dx   [ x  a (2  x  x )]dx   a1  0  a1 
2
1 1
0 0 2 6 11
3
一项近似解: u1 

x (1  x )
11
两项近似解:
取 W1=1,当 0 ≤ x ≤0.5( Ω 1)

W2=1,当 0.5﹤x ≤1 (Ω 2)

 291
R 2 ( x )dx   [ x  a1 ( 2  x  x 2 )  a2 (2  6 x  x 2  x 3 )]dx =0  a1 =
1/ 2 1/ 2
0 0   1551
=0.1876
  
3 11 229
  a = 24 =0.1702
1
1/2 R 2 ( x)dx = 8 - 12 a1 - 192 a1 =0   2 141

两项近似解为:u 2  x (1  x )(0 .1 8 7 6  0 .1 7 0 2 x )

12
2024/3/8

(3)最小二乘法
求余量的平方R2在域Ω中积分:

𝐼= 𝑅 dΩ

使余量在全域的积分值 I 达到极小,即:
𝜕𝐼 𝜕𝑅
=0 (𝑖 = 1,2, ⋯ 𝑛) 𝑅 dΩ = 0 (𝑖 = 1,2, ⋯ 𝑛)
𝜕𝑎 𝜕𝑎


一项近似解:
R1 ( x )  x  a1 ( 2  x  x 2 )


R1
 2  x  x 2
a1


1 R1 1
0
R1
a1
dx   [ x  a1 ( 2  x  x 2 )]( 2  x  x 2 )dx  0 a1  0.2723
0

u1  0.2723 x (1  x ) 学

4 加权余量法

两项近似解:
R2 ( x )  x  a1 ( 2  x  x 2 )  a2 (2  6 x  x 2  x 3 )

R2
W1   2  x  x 2
a1
R2
W2   2  6 x  x 2  x3

 a2
1 R2 1

0
R2
a1
dx   [ x  a1 ( 2  x  x 2 )+a2 (2  6 x  x 2  x 3 )]( 2  x  x 2 )dx  0
0

1 R2 1

0
R2
 a2
dx   [ x  a1 ( 2  x  x 2 )+a2 (2  6 x  x 2  x 3 )](2  6 x  x 2  x 3 )dx  0
0

a1=0.1875,a2=0.1695

u 2  x (1  x(
) 0.1875  0.1695 x )

13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4)力矩法

一项近似解:取W1=1
1 11
1. R (𝑥)d𝑥 = [𝑥 + 𝑎 (−2 + 𝑥 − 𝑥 )]d𝑥 = − 𝑎 =0 𝑎 =
2 6
3
一项近似解: u1  x (1  x )
11


两项近似解:取W1=1 ,W2= x


R (𝑥)d𝑥 = [𝑥 + 𝑎 (−2 + 𝑥 − 𝑥 ) + 𝑎 (2 − 6𝑥 + 𝑥 − 𝑥 )]d𝑥 = 0

𝑥R (𝑥)d𝑥 = [𝑥 + 𝑎 (−2𝑥 + 𝑥 − 𝑥 ) + 𝑎 (2𝑥 − 6𝑥 + 𝑥 − 𝑥 )]d𝑥 = 0


a1 = 0.1880, a2=0.1695

两项近似解为: u 2  x (1  x(
) 0.1880  0.1695 x )


4 加权余量法

(5)伽辽金法
一项近似解: u1  N1a1  a1 x (1  x ) 取近似函数作为权函数

取权函数:W1=N1 = x(l - x)
1 1 5
0
N1R 1 ( x)dx   x(1  x)[ x  a1 ( 2  x  x 2 )]dx  0  a1 
0 18

5
一项近似解为: u1  x (1  x )
18

两项近似解:u  N a  N a  a x (1  x )  a x 2 (1  x )
2 1 1 2 2 1 2
取权函数:W1=N1 = x(l - x); W2=N2 = x2(l - x)
1
0
x (1  x )[ x  a1 ( 2  x  x 2 )+a2 (2  6 x  x 2  x 3 )]dx  0
1
0
x 2 (1  x )[ x  a1 ( 2  x  x 2 )+a2 (2  6 x  x 2  x 3 )]dx  0

a1 = 0.1924, a2=0.1707
两项近似解为: u 2  x (1  x(
) 0.1924  0.1707 x )

14
2024/3/8

4 加权余量法
x=0.25 x=0.5 x=0.75
精确解 u=0.04401 u=0.06975 u=0.06006
近似解 值 误差(%) 值 误差(%) 值 误差(%)
一 1. 配点法 0.05357 21.7 0.07143 2.4 0.05357 -10.8
项 2. 子域法 0.05114 16.2 0.06818 -2.3 0. 05114 - 14.9


似 3.最小二乘法 0.05106 16.0 0.06808 -2.4 0. 05106 -15.0
解 4. 力矩法 0. 05114 16.2 0.06818 -2.3 0. 05114 -14.9
5. 伽辽金法 0.05208 18.2 0.06944 0.4 0.05208 -13. 3
两 1. 配点法


0. 04464 1.4 0.07034 0.8 0. 06087 1. 3
项 2. 子域法 0. 04315 -2.0 0. 06818 -2.3 0. 05911 -1.6

似 3.最小二乘法 0.04310 -2.1 0.06806 -2.4 0.05899 -1. 8
解 4. 力矩法


0. 04320 -1.8 0.06319 -2.2 0.05909 -1.6
5. 伽辽金法 0.04408 0.2 0. 06944 -0.4 0.06008 0. 03

sin x 学
精确解: u  x
sin1

4 加权余量法

弹性力学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平衡方程和力的边界条件 几何方程和位移边界条件
的等效积分形式: 的等效积分形式:

虚位移原理 虚应力原理

弹性力

物理方程(应
最小势能原理 最小余能原理 力-应变关系)
学有限
元的理
论基础 等效积分的伽辽金法弱形式

15
2024/3/8

作业1:
习题2.3、2.7

说明:
(1)3月15日前提交;
(2)提交到canvas系统。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