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2024 届高三一模分类汇编——非连文本阅读

一、【2024 海淀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二八定律又名“80/20 法则”,是一种基于“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则的量化标准。该原理由 19
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他发现 20%的产品或活动通常带来了 80%的收益。在管理学中,
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 20%因素,以获得 80%的成果,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
效益,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总体呈现出这样的统计规律,但占比不一定恰好是 20%和 80%。
长尾效应最早由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在 2004 年提出,常用于解释在线商业和经济模型,指销量较小或
不被重视的产品或服务,由于种类繁多,总销量庞大,累计总收入超过了主流热门产品的收入。从曲线的
形状来看,除了较短的头部,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 1 所示)随着互联网和产品信息化的发展,
数字产品存储成本的压力逐渐降低甚至抵消,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长尾理论的应用蓬勃发
展。

在经济学领域,二八定律早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法则。企业通过重点关注核心客户、大客户和热门产
品、畅销产品等,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二八定律阐释的是稀缺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即有
形货架、存货成本等较为缺乏,企业没有足够的货架空间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每一类产品,也无力
承担滞销产品所占有的生产成本。在此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盈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服务战
略,通过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促使产品快速流通,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
本。
长尾理论阐释的是丰饶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丰饶世界”。这里所说的“稀缺”和“丰饶”,主要
是指消费者的选择权。长尾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从单纯依靠规模经济逐步转向范围经济,以更好地满足消费
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需求,推动需求分布曲线逐渐从头部向尾部移动。长尾理论具有小众化、去中心
化等特点,消费者的选择权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障,传统的规模经济无法实现的按需定制、个性化需求难
以满足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取材于杨晓宏、周效章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可借鉴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来提升服务效益。
据对山东某公共图书馆一年内图书借阅记录的统计,发现 16.1%大类的图书的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
81.1%,借阅册数分布、图书大类分布等大部分数据基本吻合二八定律的特征。目前情况下,纸质图书仍是
图书馆主要馆藏,二八定律是图书馆纸质传统资源采购的主要指导方针。对于图书馆无法采购的需求量少
的文献,可以采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帮助读者寻找资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多层次、复杂的
信息需求,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宗旨的图书馆联盟的出现,突破了成员图书馆之间存在的数据异构异
源和平台建设差异,实现了优势互补。
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设置在县级以上行政区,根据人口密度,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特征,远
远不能满足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在边远地区、贫困乡村、人口
密集的城市社区建立各种形式的图书馆、社区书屋等,在此统称为民间图书馆。从“长尾理论”来看,公
共图书馆是头部,民间图书馆是那根长长的尾巴,依靠众多细小的力量满足广泛的阅读需求。
民间图书馆延长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打通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市,形式各异的民间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 of 18


图书馆活跃在社区文化中,为社区群众服务。如徐大伟在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官书院胡同 30 号发起创建
“民间流动图书馆”,读者只需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即可带走选中的图书,但需在读完之后将书转赠他
人。湖南杨光勋举全家之力在其老家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创办乡村图书馆“自强图书
宬”,藏书近 5 万册。开办 15 年来,天天开馆。河北省内丘县内丘镇北永安村房红霞创办的“农家女书
社”与上级资助的农家书屋合并后,举办春节联欢会、母亲节婆媳春游等活动,鼓励读书学习,营造尊老
爱幼的良好风气,并向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申请到了“乡村家庭阅读点”项目,逐步建立了 18 个家庭阅
读点。这些阅读点成为乡村图书馆的“末梢神经”,在当地点燃了荧荧文化火种。
民间图书馆因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和适应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填补了服
务内容的不足,为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空间,长尾效应正在扩大延伸。
(取材于傅宝珍、张磊、李镜媛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二八定律中的 20%和 80%未必是确数,前者指向产品比重,后者指向收益比重。
B.长尾理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降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C.二八定律的基本假设是,受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的限制,企业追求范围经济。
D.长尾理论带来了新认识,在二八定律看来不值得投入关注的变得值得投入关注。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体现“二八定律”的一项是(3 分)
A.许多企业在诸多产品中着力打造能代表品牌形象的“拳头产品”。
B.人们在工作中用大部分精力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处理琐碎事务。
C.掌握了 3500 个常用汉字,基本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汉语读写交流。
D.小说作者常以“二分写实,八分加工”创造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
3.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人口密度,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分布呈现出由西部到东部越来越多的特点。
B.民间图书馆打通了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C.“自强图书宬”“农家女书社”促进了社会文明,体现了公共服务的长尾效应。
D.如同“末梢神经”一样的家庭阅读点,在社会的细微之处发挥着文化影响力。
4.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图 2”空缺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头部 民间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B.短头 家庭阅读点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C.头部 乡村图书馆 民间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D.短头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回答“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对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有哪些启示。(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3 分)C 2.(3 分)D 3.(3 分)B 4.(3 分)A
5.(6 分)参考答案:
① 借鉴二八定律通过优化关键少数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的原则,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借阅量大的大类纸质
图书的采购和借阅服务工作。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2 of 18


② 借鉴长尾理论,公共图书馆之间可寻求合作,如通过建立联盟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以保证部分读者的
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效益。
③ 借鉴长尾理论的积小成大,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种形式的民间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满足广大城乡百姓
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评分说明】一点,2 分。

二、【2024 西城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今日世界之复杂、变化之迅捷,已远超我们的想象,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变得触手可及。如今,百
度 Apollo(阿波罗)开放平台可以引导百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港珠澳大桥上奔驰,可穿戴技术能让你的衣
服监控心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诞生了首个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机器正大举进入全球制造业,代替人
类在做许多工作。从基因测序到纳米技术,从可再生能源到量子计算,各领域的技术突破风起云涌,新技
术不断催生着更新、更强大的技术,并不断交叉迭代,融合应用到各个领域,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快
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信息爆炸、大裂
变式的脑力增长正以全新的、强有力的且令人惊诧的方式,挑战和重塑着社会根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方式。世界变化太快了,引起了人们对“乌卡时代”,(VUCA)的共鸣。所谓“乌卡时代”,
即指具有易变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模糊性(ambiguous)的时
代。“易变性”指事情变化非常快,“不确定性”指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儿,“复杂性”指每件事会
牵连影响到另外一些事情,“模糊性”指关系不明确。这意味着,秉持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应对单
一社会生活情境的时代一去不返。
苹果公司现任 CEO 蒂姆•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
考。”如今世界需要的是能与机器共舞的“聪明的创造者”,这样的创造者须具备机器所不具备的“21 世
纪能力”。“21 世纪能力”被世界各国视为当前和未来社会中个人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学
科能力,其中包含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等,其核心在于如何创
造性地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取材于刘月霞、成晓霞等的文章)
材料二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路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理念不断发展。
当下,研究者普遍认为解决真实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路径。十七世纪的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
一切人类”,这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与近代以来社会对大量高效的产业工人的需求相契合。然而,单向
传授、死记硬背的知识已无法适应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没有体验,知识只是干瘪的教条,很难帮助学生
应对复杂的、从未出现过的现实问题。如何将书面、静态、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能感受、理解与运用的知
识,成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追求。实践表明,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在“做中学”“做中思”
“做中创”,能激活所学知识,在体验中迁移应用,从而实现学习目的。这些真实问题往往来自学生的生
活实际、社会生产实践,可以是真实发生的情境,也可以是符合真实逻辑的模拟情境。
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无法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长期以来,学科知识处于割裂状态,学生难以理解学
科之间的关联,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学科学习内容亟待整合。例如,在通用技术课上,为解决课桌桌面
不够使用的问题,教师开展了“收纳盒设计与制作”项目。该项目需要设计模型、画立体图、确定尺寸、
对收纳盒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用哪种连接方式等,将信息技术、物理、数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进
行整合。但是,学科整合不是“拼盘式”多学科的拼凑,而要让学生在一个主题下将各学科的知识关联起
来进行学习,从而构建起知识结构网络,实现真正的学科融合。这一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和解决问题,并非越多越好,要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融”得恰如其分。
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绝非易事,这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是独立解决问题,二是适应团队合作。这两
点看似互相冲突,实际上完全可以理解:人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共同行动的过程,我们需要
做的是在共同行动中保持自身独立性与独特性,并在共同行动中充分展示,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
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受到青睐。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利用自己的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3 of 18


优势主动承担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明确分工,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
务。
此外,学习评价也越来越重视创造性、多元性。创造性是指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
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
方式上。学得如何不只是老师说了算,同学、家长等也可以参与评价。学习成果不再只是考试成绩,可以
是实物成果,如模型车、标本等;也可以是文字作品,如设计方案、研究报告、程序编码等;还可以是一
些具有表现力的活动,如辩论赛、宣讲等。
(取材于陈渝、桑国元等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各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
B.只具备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难以适应“乌卡时代”的要求。
C.蒂姆•库克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敏捷、高效,会使社会竞争更激烈。
D.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协作能力被视为未来社会中个人的必备能力。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是(3 分)
A.数据录入员 B.创意艺术家 C.会计师 D.线上客服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习项目“22 世纪城市规划方案”不是解决真实问题,学习价值不大。
B.让学生画苹果,并以“苹果”为题写作文,是美术与语文的真正融合。
C.观点不同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不利于达成共识,学生难以获得发展。
D.写短评、朗诵、演课本剧,都能用来评价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B.当下社会各领域的技术新成果,可以成为教师教学时设计真实问题的灵感来源。
C.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利于培养“21 世纪能力”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D.时代的不确定性、模糊性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不确定的、没有明确标准的。
5.下面是一份教学设计。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该设计的内容说明其体现的三条学习理念,并简要解
释今天为什么要用这些理念来设计教学。(6 分)
为参加学校“科学+”创新比赛,开展“智能循线小车”项目,组织学生通过编程控制智能小车自动行
驶。
任务一:编写程序(学生分三组,各自分工,根据循线原理及算法分析编写运行程序)
任务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采用物理学科常用的变量控制法开展实验并修改程序)
任务三:优化升级(利用光的三原色原理,实现车灯颜色切换,选择环保材料装饰)
任务四:链接现实(进一步寻找循线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任务五:总结评价(学生在组内开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择优代表班级参加比赛)

一、(共 18 分)
1.(3 分)C 2.(3 分)B 3.(3 分)D 4.(3 分)D
5.(6 分)
【答案示例】
学习理念:
(1)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学习路径。例如,寻找循线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整合了多学科内容。例如,设计中算法分析、三原色原理、环保材料、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涉及信息技
术、物理、化学、语文等学科。
(3)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例如,设计中将学生分为三组,各自分工,合作交流。
原 因 :
当前时代具有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未来的人才需要创造性地应 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
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该设计的学习理念有利于培养这样的人才。
【评分参考】理念 4 分,原因 2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4 of 18


三、【2024 东城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类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中获益,但也感受到了新挑战。就文学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在写
作方面的潜力,让我们看到了它拥有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如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大量数据和对
文本的语义分析技术来获取关键信息,从而生成有一定逻辑的文字。
2023 年 10 月,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机忆之地》获得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评委在不
知情的情况下,投票给这篇小说。换句话说,在隐藏作者身份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创作得到了认可。
作者的“消失”可以让读者回归阅读作品的愉悦。作家的生平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作家不再是批评家
和读者关注的对象,语言变成了唯一的存在。接纳人工智能文学存在的一个思路,是或许我们可以不去谈
论“作者是谁”,而去谈论“作者的功能”。为什么人工智能不可以成为作者呢?它满足了那个无数的
“我”组成的条件,“我”是无数的意识,也是无数的数据的组合。
如果我们接纳了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作者,它创造出来的文学,可以统称为人工智能文学,那么它就可
以和人类文学并存,并且具有推动人类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比如,关于文学的
本质。文学的本质仅仅是为了语言和文本而存在的吗?还是说写作是为了某些更巍峨、更神秘的价值而存
在?人工智能的创作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满足人类对它的需求,对它不停发出的指令吗?这些问题那是人
类需要直面的。
(取材于蒋在的文章)
材料二
“人类作者”的优势至少有两个,其一是几乎无法复制的个体生命体验,其二是人的情感基于人的肉
体而产生。这两个优势也就构成了所谓“真情实感”的内涵。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显然无法逾越“真情实
感”的鸿沟。但人工智能是科学家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发的,它本身虽然没有主体意识,但它是人类主体
意识的延伸。
人工智能不同于简单的算法编程,它的写作策略是深度学习,对条件随机进行概率上的选择,或者利
用对抗生成网络。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不确定性,在一定和度上模拟人类的智能。换言之,人工智能
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创作自由”。人工智能执行人的命令,并不意味着人对生成结果可以任意操纵,人仅
仅对机器下达“开始”的命令,结果已经超出人可以预测和控制的范围。人工智能写作正在不断地提高文
章的创新性和完成度。
人工智能写作从纯粹的记忆到数据釆集,再到作者身份的协同、集体创意能力的放大,这是对群体智
慧、群体创意的释放。以前个体性的文学生产方式难以实现群体智慧、创意,这类文本也很难达到群体创
意构建的文本世界的复杂和丰富。人工智能写作时代,“作者”增加了新的语义,“创意”作者(也称为
群体作者)出现,一种人与人、人与机交互协同的新写作生产方式兴起,必将引起创作要素和要素之间关
系的变化,进而是写作和文学生态的进一步变局。
人工智能写作可能最终也无法完全复刻人类的情感活动。任何技术都是有局限性的,人类不能指望一
种技术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工智能文学的发展方向也不一定是复现人类的文学,人工智能文学很可能走上
一条面向“未来文学”的道路,成为形似“人类文学”而实质上有重大创新的艺术门类。
(取材于张永禄、刘卫东、王永、潘忆、刘忠波的文幸)
材料三
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尽管人工
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样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持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
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甲】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组合
上已远超人类作家的生产速度,但其文学写作时的人为选择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
目前人工智能无法向内建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经历“物—我—文的转化环节,其文学
写作是在既有数据库中通过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来选择最优解,想象和赋值的可能性匮乏,可给予人知识
却缺乏情感,有纯粹形式却非艺术创造,一如形似却没有情感和魂灵的雕塑,充满匠气。从写作技巧上
看,人工智能写作也未让饱含言外之意的破折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缺乏让人眼前一
亮的传神之笔,而这可能恰是决定一篇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5 of 18


人工智能依然沿用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就算人工智能真的在遥远的将来具有了某种自我意识,
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人类文字的意义,能写作,但不意味着它一定能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人工智能的算法
规则和数智修辞使其擅长纯粹的形式,拟人化的语义和对文字的排列组合规则,决定它还将作为人类思维
的高级模仿者,依然在人类的写作范式之内提供知识或浅显的快感,充其量是人类文学写作的一种平行样
式和补充,不会改变人类文学写作的本质,也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
(取材于李斌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凭借自我意识具备了写作潜力。
B 人工智能作品获奖证明作者身份不重要。
C.选文中“作者的功能”指的是创作作品。
D.人类借助人工智能的创作探求文学本质。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写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个体生命体验的缺失让人工智能写作无法具有真情实感。
B.人工智能可进行深度学习,其写作可体现人的主体意识。
C.人工智能写作的“作者”否定了“作者”一词的原语义。
D.技术的局限可能会影响人工智能写作复刻人类复杂情感。
3.在材料三【甲】处补充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正如一个婴儿也能利用大量文字积木,随机排列组合成一篇文章。
B.就算狗通过训练能有效识别气味,却未必能够成为合格的闻香师。
C.但能使读者产生“简单输入信息就能生成文学作品”的心理预设。
D.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后创作的作品,能够反映出社会时代的变化。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文学的出现,使人类在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面对一系列新问题。
B.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视为群体作者智慧创意的表达和释放。
C.《祝福》中“眼珠间或一轮”这类传神描写在人工智能创作中很难见到。
D.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学习,这一特质决定了它已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
5.人工智能文学离我们越来越近,你会选择阅读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作品吗?请结合至少两则材料说明理
由。(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C
2.C
3.B
4.D
5.答案示例一:
我愿意读。因为材料一指出,人工智能写作使得读者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上,而不受作者是谁的影响;
材料二指出,人工智能写作很可能会形成有重大创新的艺术门类。这使我能够充分体验群体智慧、创意的
精彩。
答案示例二:
我不愿意读。正如材料一、二所说,人工智能写作只是人类给人工智能发出指令后的结果,它缺少人类的
“真情实感”;材料三也指出,人工智能写作只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它未改变人类写作的本
质,缺少“神来之笔”,难以使读者产生深刻的思考,获得精神愉悦。

四、【2024 朝阳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6 of 18


1967 年,机器人的定义首次被提出。此后多年间,研究者们提出的机器人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指出机
器人应具有协助人或代替人执行任务的能力,即机器人应具备一定的技能。机器人的技能指机器人在某个
特定目的下执行的连续动作序列,比如抓握技能、爬行技能、行走技能等。如何使机器人获得各项技能,
一直是机器人研究领城的核心课题。
机器人学习指机器人模拟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像人类一样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善自身的性能,从而大
幅提高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机器人从无到有获得技能的这一过程称为技能习得。传统机器人的技能
习得一般采用固定的编程方式,通常通过人工示教来完成。机器人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会
在面临复杂多变的非结构化应用场量时显得力有未逮。近些年来,使机器人像人一样有能力在动态变化的
未知环琥中通过与环境交互进行自主学习,成为机器人学习研究的主要方向。
(取材于曲威名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强化学习的一个起源来自于对动物行为的实验观察。动物在面对相同情景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它
们更倾向于能够引起自身满足感的行为,而对于那些会给自己带来不适的行为则会尽量避免。换言之,动
物的行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不断试错来巩固。试错学习也是强化学习方法的核心思想。研究者发现,
这种试错的思想与让机器人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的想法不谋而合。如今,越来越多的机器人采用基于强
化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2022 年,研究者应用一个充分训练过的深度强化学习网络,实现了机器人在不平
整户外地形中进行可靠的自主导航。
模仿学习又称为示教学习。与强化学习相比,模仿学习降低了学习过程中搜索空间的复杂度,减少了
学习过程中所需的样本量,加快了学习速度。鉴于单纯使用模仿学习方法易使训练得到的策略陷入局部最
优解,一些研究者尝试将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相结合。这种尝试在仿真机器人以及 PKU-HR5 机器人上都取得
了令人满意的实验效果。
迁移学习指机器人通过对过往经验或已有知识的再利用,加快学习执行新任务的能力,实现不同技能
之间的迁移。相较其他学习方法,迁移学习是一种可以利用少量训练数据使机器人学到新技能的方法。直
接在实体机器人上进行任务迁移的做法虽然可行,但会造成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次数过多,加快机器
人的机械磨损,缩短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个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先在仿真环境中进行训练,
然后在现实环境中部署。然而,仿真环境与现实环境通常因差距过大而不匹配,产生“现实鸿沟”,这是迁
移学习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迁移学习中还经常出现“灾难性遗忘”问题,即当学习完成一项新
任务时,会忘记之前的任务。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渐进式网络,该网络横向连接到先前任务习得
的特征,利用先验知识有效地避免遗忘。研究者还应用渐进式网络技术成功地将一种机器人手臂控制策略
从仿真环境迁移到了现实环境中。
发展学习是一种通过明确地模拟人类认知发展机理来让机器人习得技能的方法。研究者以儿童心理学
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轮依据,提出了机器人自主心智发展的概念。研究者认为,可
以通过仿照人类从婴儿到成人的智能发育过程,来实现机器人的智能进化,使机器人借助传感器和执行器
与外部环境互动,并像人一样在交互过程中自主学习,逐渐提高智能水平。
(取材于刘天林、林惟凯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尽管当前机器人学习领域已取得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强化学习若想使机器人
能够实现自主学习,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获得大量的训练数据往往成本高昂,因此降低数据需求对机器
人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强化学习的模仿学习和结合强化学习的迁移学习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强化学习为机器人学习的基础。强化学习本身就是在尝试获得最大奖励,然而,
强化学习中存在“奖励稀疏’问题,即在执行任务时很难频繁地获得有益的反馈(奖励),这导致学习缓慢、
低效。如何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尽管渐进式网络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现实鸿沟”问题,但是如何在具有较大差别的仿真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快速准确地实现技能迁移,仍是
机器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未来,如何让机器人更好地借鉴生物的机理习得相应技能、管理已获得的技能并将已有技能自主结合
形成新技能、针对相同的任务在不同的环境中自主选择最优策略等,或将成为机器人学习领域的研究热
点。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7 of 18


(取材于林惟凯、罗定生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学习,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将货物搬运、放置到指定地点。
B.固定编程的扫地机器人能根据家具位置自行决定清扫路线。
C.动物会通过不断试错,逐步学会避免让自己受伤害的行为。
D.采用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机器人正在日渐增多。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迁移学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机器人可以通过相对较少的训练进行学习,来获得新技能。
B.直接在实体机器人上进行任务迁移,目前还是无法实现的。
C.“现实鸿沟”问题是造成机器人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D.为更好地学习新任务,机器人必须要忘记之前的任务内容。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强化学习相比,模仿学习所需的样本量少、学月速度快。
B.模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仿真机器人来解决。
C.发展学习的理论依据来自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D.机器人能在与外部环境交互、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智能水平。

4.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强化学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往往需大量训练数据。
B.可与其他学习相绪合。
C.比其他学罚性能更高。
D.很难频繁地获得奖励。
5.机器人社团的同学为撰写研究综述,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填写①—⑥处,帮
他补充完整。(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3 分)B 2.(3 分)A 3.(3 分)B 4.(3 分)C
5.(6 分)参考答案:
① 机器人学习研究
② 基本概念
③ 主要方法
④ 未来研究热点
⑤ 降低数据需求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8 of 18


⑥ 有效、合理地解决“奖励稀疏”问题
【评分参考】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五、【2024 丰台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所有病原体中,病毒是人类的大敌之一。当凶悍的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启动
免疫系统进行顽强的抵抗。然而,当首次面对陌生而强大的病毒时,免疫系统有时也会感到无力。若再次
遭遇同样的病毒,免疫系统便能凭借记忆,迅速组织防御,使人体恢复健康。
因此,为了辅助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毒入侵,科学家们研发出了疫苗。这些疫苗,包括死病毒、半死
不活的病毒、病毒蛋白质外壳等物质,注射入人体后,让人体误认为是真实的病毒入侵,从而激发免疫反
应,产生抗体。这样,当真正的病毒来袭时,抗体就能迅速发挥作用,减轻人体感染的症状。
尽管早在 18 世纪末人类就开始使用疫苗,但科学家们并未停止探索新的疫苗制造方式。传统的疫苗制
造方式是先培养病毒,然后进行灭活、减毒或破碎处理,疫苗生产需要大规模细胞培养。这一资源密集型
过程限制了快速生产疫苗以应对疫情暴发和大流行的可能性。因此,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开发独立
于细胞培养的疫苗技术,但这具有一定挑战性。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引入了一种无需细胞培养就能产生 mRNA 的有效方法,称为体外转
录。mRNA(messenger RNA,又译“信使 RNA”)负责指导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在将 DNA 信息传递给蛋白
质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它的任务是将 DNA 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器中。没有 mRNA,遗
传编码就无法运作,蛋白质便无法合成,人体机能将无法维持。体外转录出现后,将 mRNA 技术用于疫苗和
治疗的想法也开始兴起,但体外转录的 mRNA 不稳定,需要开发复杂的载体脂质系统来封装。此外,体外转
录的 mRNA 会引起炎症反应。
2023 年 10 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匈牙利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韦斯
曼,这两位获奖者关于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开发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 mRNA 疫苗成为可
能。mRNA 疫苗的制造,无需培养病毒,只需先制造出含有病毒遗传信息的 mRNA,然后将这些 mRNA 注射到人
体内。它们利用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合成病毒蛋白质,从而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他们的突破性
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 mRNA 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为新冠疫苗的开发贡献了“加速
度”。
(取材于张佳欣等的文章)
材料二
1997 年,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韦斯曼开始重点研究不同 RNA 类型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他们
在合作中发现,mRNA 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仅有四种碱基,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化学修饰。哺乳动物细胞 RNA 中
的天然碱基经常被化学修饰,而科学家在实验中制造的体外转录的 mRNA 则不然。实验室制造的 mRNA 与动物
体内的 mRNA 在碱基结构上存在微小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免疫系统对外来 mRNA 产生强烈排斥的原因。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卡里科和韦斯曼发现,用化学修饰的方法调整 mRNA 的构造,可以降低免疫系统的
排斥反应。具体而言,他们利用一些酶的作用,改变了 mRNA 碱基上的一些化学基团,让它更接近动物体内
的 mRNA。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经过碱基修饰的 mRNA 进入动物体内后,免疫系统将其视为“自己人”,炎症
反应大大减弱,几乎消除。他们在 2008 年和 2010 年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 mRNA 相比,碱基
修饰产生的 mRNA 的传递显著增加了蛋白质产量。这种影响是由于一种调节蛋白质生产的酶的活性降低所
致。碱基修饰既减少了炎症反应,又增加了蛋白质的产量,这些重要发现消除了 mRNA 临床应用道路的关键
障碍。
mRNA 疫苗包含一种遗传指令,当体外人工合成的 mRNA 被注射入体内时,它“命令”细胞产生大量病毒
蛋白,免疫系统将它们识别为外来物质,会发起攻击并学会如何对抗这些病毒,因此能够对于未来的感染
提前建立防御机制。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该技术背后的重要理念是,只要科学家知道正确的基因指令,
就可以快速开发出针对几乎任何病毒的疫苗。由于 mRNA 疫苗的生产不涉及活细胞,是化学反应,所以很容
易扩大量产。
mRNA 疫苗技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得以成功应用,同时也激发了更多研究者的兴趣。正如加拿大生物学
家皮耶特·库里斯所言:“如果我们可以利用 mRNA 生产出任何想要的蛋白质,就将意味着它具有广阔且充
满诱惑力的应用前景。”mRNA 疫苗开发的速度以及灵活性都令人印象深刻,为该技术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疫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9 of 18


苗的开发铺平了道路。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治疗癌症、过敏,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虫媒
疾病。
未来,mRNA 疫苗在癌症治疗方面潜力巨大。癌症疫苗可以让人类的免疫系统精准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
细胞,并清除肿瘤细胞。这种区分需要标记,而这种标记通常是肿瘤细胞中出现的突变蛋白。科学家希望
利用 mRNA 疫苗让人类自动产生肿瘤细胞中出现的突变蛋白,从而激发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某种类型癌细胞的
抗体,如果人体出现这类癌细胞,那么免疫系统能够及时出手,将尚未大面积扩散的癌细胞消灭在萌芽状
态。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癌症的 mRNA 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取材于杨先碧等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所有病原体中,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是病毒。
B.直至 18 世纪末,科学家们才开始探索疫苗的制造方式。
C.体外转录的 mRNA 无需细胞培养,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D.mRNA 可帮助 DNA 传递信息,加速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碱基修饰的 mRNA 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的免疫反应。
B.mRNA 技术路线用于研发疫苗,可以明显缩短研发周期。
C.mRNA 技术用于疫苗开发灵活性较好,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D.mRNA 疫苗可以使人体细胞中自动产生突变蛋白,消灭癌细胞。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疫苗能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以抵御病毒的感染。
B.两位诺奖得主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 mRNA 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C.碱基修饰是减少 mRNA 炎症反应的关键,还可以显著增加蛋白质产量。
D.科学家掌握正确的基因指令,是成功开发针对多种病毒的疫苗的前提。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疫苗需大规模细胞培养,在规模性、时效性方面存在局限。
B.在发现碱基修饰前,mRNA 技术难以用于大批量生产有效疫苗。
C.因人体内碱基结构有差异,免疫系统会对外来 mRNA 产生排斥。
D. mRNA 疫苗的出现,未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5.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报道称,2023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通过他们对 mRNA 碱基修饰重要性的
基础性发现,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关键贡献。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这些“关键贡献”。(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3 分)C 2.(3 分)D 3.(3 分)B 4.(3 分)C
5.(6 分)
答案要点:
① 为新冠疫苗的开发贡献了“加速度”,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得以成功应用。
② 消除了 mRNA 临床应用的关键障碍,促进其临床应用。
③ 快速应对其他传染病,可快速制备针对几乎任何病毒的疫苗,并扩大量产。
④ 助力多种疾病的防治,在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潜力巨大。【评分标准】6 分。四
个要点,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2024 石景山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什么是文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标准是“三要素”,即冶金
术、文字和城市,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也不乏未同
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为文明社会,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
而辉煌的印加文明是没有文字的文明。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其中关于炎黄时代的记述有不少带有神话色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0 of 18


彩,并不能作为信史。因此,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有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者。国
内史学界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开始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国外部分学者和国内个别学者则
怀疑甚至否定夏朝是真正存在过的王朝,认为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只能从符合国际学术界“三要
素”标准的商朝后期开始算起。
要想消除学术界存在的疑问,非常重要的是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新资料来研究和证实中华文明起源、
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田野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如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
现了大型宫殿,在辽西的红山文化区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等。加之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苏秉琦先生提
出了各自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思路,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2002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参与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正式启动。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
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目前研究工作已经进入第五阶段,取得了丰
硕成果。这一工程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极大地增强了
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
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的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地?流淌过怎样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牵系根脉,事关“何
以中国”。
(取材于王巍、施雨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犹如满天星斗——已故的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
生曾提出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说。多年来,探源工程专家聚焦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
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以田野考古为工作重心,擦亮已经沉睡数千年的文明
“星斗”,为实证 5000 年中华文明提供重要证据。
经过多年努力,探源工程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由于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
境和生业基础,距今 5000 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区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这些文明经历了不同
的兴衰过程,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与此同时,各个区域文明彼此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相互交流,
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
拜、天人合一、礼仪制度、和合思想等。距今 4300~3800 年前,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原因,长
江流域、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等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发生衰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
并蓄,吸收周边地区文明的先进因素,迅速发展,持续崛起,成为最为兴盛的文明,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
核心的历史格局,形成了早期中国。这种历史趋势可以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多元一体”也
奠定了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源头和远因。
值得一提的是,探源工程还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发展特征的文明判断标准,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
作出了中国学者的贡献。探源工程的专家团队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恩
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观点,冲破了西方学术界文明“三要素”理论的桎梏,提出了进入文
明社会的新标准: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具有可辨识王权和国家的物
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建筑(宫殿)的出现、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
贵身份的器具(礼器)的大型墓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为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
暴力成为常见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等。新标准的核心要义是国家的产生。
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 5000 余年文明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存在。同时,这一
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有益贡献。
(取材于赵辉、王思北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要论证“炎黄时期的古代中国已经进入文明社会”这一观点,下面链接材料中的
记载不能作为参考依据的一项是(3 分)
A.诸侯相侵伐
B.轩辕乃习用干戈
C.教熊罴貔貅貙虎
D.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链接材料】
轩辕(黄帝)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1 of 18


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
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均为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
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
辕为天子,代神农氏。(取材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2.有拍摄团队策划制作纪录片《何以中国》,第一部分依历史进程共制作 4 集,内容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的阶段成果基本吻合,展现了早期中国形成与发展的脉络。根据材料二,下列最可能成为这 4 集名称的
一项是(3 分)
A.《秦汉》 《星斗》 《天下》 《家国》
B.《摇篮》 《星斗》 《古国》 《择中》
C.《家国》 《星斗》 《秦汉》 《天下》
D.《摇篮》 《古国》 《择中》 《星斗》
3.根据材料二,下列考古发现不符合判断文明社会的中国标准的一项是(3 分)
A.陕西神木石峁巨型城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台构成,内有大型宫殿建筑。
B.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随葬品有鼍鼓和表明持有者掌握军事权力的玉石钺。
C.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万余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内容涉及农耕、天气等。
D.浙江良渚出土的祭祀用礼器“玉琮王”,表面有人兽合体的“神徽”图案。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探源工程是在上世纪文明起源探讨及田野考古重大发现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
B.中华文明从纵向看是继承发扬中国文化的基础,横向看是联系全球华人的纽带。
C.夏鼐先生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思路与苏秉琦先生“满天星斗”说迥然不同。
D.判断文明的原有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可见文明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
5.与国际学术界既有的“文明三要素”相比,我国学者提出的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有哪些特点?请结合
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 C(3 分) 2.B(3 分) 3.C(3 分) 4.C(3 分)
5.【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中国标准”与唯物主义思想家的理论一脉相承。“中国标准”中的核心要素
突出。“中国标准”中支持核心要素的物化标志丰富而明确。“中国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特
点,具有普遍意义。(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可得 6 分)

七、【2024 门头沟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24 年 1 月,中国气象局发布 2023 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杜苏芮”北上发威引发京津冀罕见暴
雨洪涝赫然在列。
超强台风“杜苏芮”是 2023 年太平洋台风季第 5 个被命名的风暴。“杜苏芮”(Doksuri)一名由韩国
提供,意为一种猛禽,本次为“杜苏芮”一名第三次使用。
超强台风“杜苏芮”的来袭对我国相关地区产生极大影响。造成台风“杜苏芮”强度偏强的原因,首
先是台风所经过的洋面海温较高,达到 228℃至 30℃,且海面较为宽阔,为台风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
其次,“杜苏芮”高层南北侧的辐散比较强,这为台风的进一步增强带来动力条件。此外,台风“杜苏
芮”于 7 月 21 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相较于南海台风,这类台风距离中国大陆有一定距离,有充足的
时间来发展增强,这也是其强度偏强的原因之一。
7 月底 8 月初,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京津冀等地遭受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暴雨洪涝、滑
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北京、河北、天津 551.2 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 143.4 万人;倒塌房屋
10.4 万间,严重损坏房屋 45.9 万间,一般损坏房屋 77.5 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416.1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
失 1657.9 亿元。
(取材于《五问台风“杜苏芮”》等相关文章)
材料二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2 of 18


绝大多数台风是在两半球信风气流矛盾冲突中诞生的,它自身也充满了矛盾。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
何别
的天气系统中有如此多的、尖锐而有趣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台风会造成狂风暴雨的天气。可是,恰恰在台风的中心,即直径为十几至几十公里的台
风眼区里,却是个天气晴好、无风或小风的“世外桃源”。因此,在狂风暴雨区和台风眼区分界面内外,
几尺之间,这两种截然相反、矛盾鲜明的天气和谐地共存着。
降暴雨的台风会引发大火,这是台风制造的又一个尖锐矛盾。日本曾多次发生这一现象。因为在日
本,台风过境后,其后部西南气流在较高大的东西向山脉背风的北坡下沉时由于“焚风效应”而变得又干
又热,只要有火源,大火就会一发不可收拾。1955 年 10 月 1 日深夜,日本新淇县府失火,恰逢台风过境后
的强烈焚风迅速助燃,造成了市中心的毁灭性大火。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
图上,能够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
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
风到达近海时,可以利用雷达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建立城市的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应急响应
机制。还有气象台,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警,
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让沿海渔船及时避风回港,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
预报。
(取材于林之江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
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
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
的生存危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
价。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
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
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
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
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
区则正好相反。
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可为人们带来丰沛的淡水。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
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而
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 1/4 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
应和生态环
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
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
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
电。
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
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
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取材于张汉武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台风的名字由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可以重复使用。
B.具备一定温度的热能是形成超强台风很重要的条件。
C.当台风生成洋面距离陆地较远时台风强度较弱。
D.“杜苏芮”残余环流造成的极端强降雨给京津冀等地区带来重大损失。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3 of 18


A.夜晚的时候,台风眼区可以看到星星。
B.“焚风效应”主要发生在背风坡地区。
C.利用气象卫星可以完全避免台风灾害的发生。
D.台风的到来无法阻止,但可以提前进行监测和防范。
3.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以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为主要能源,围绕自身中心快速旋转,并随周围大气向
前移动。
B.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就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C.台风发展和维持的全部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
D.海水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4.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台风的“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B.可缓解干旱,是东南亚各国和美国这些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来源。
C.可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
D.可造成海水上翻,有利于鱼群生长,增加捕鱼产量。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应对台风?(6 分)
1.C 2.C 3、A 4.B
5.答案要点:
① 台风充满矛盾; 强台风破坏性巨大,能引发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同时,
台风对于调节温度、缓解干旱、节约资源、发展渔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② 面对台风,加强监测和预报; 建立城市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气象台及时发布台风
预报、台风警报,为公众服务。
③ 面对台风,渔船及时避风回港,人们减少外出,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减轻灾害。
(评分标准:答对 1 点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八、【2024 平谷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汉字成为系统的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关于汉字的起源,最有名的说法是仓颉造字说,不过,这
个传说没有办法证实。但在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发现了最早的观测天文的遗迹,这里发掘的陶罐上出现了
“文字”的“文”,这个字肯定是汉字的前身。这个时代相当于夏代,可见,从夏代开始才有完整的世系
记载,文字实物给我们一个信号,汉字在夏代已经形成的推论是完全可能的。从夏代再到殷商甲骨文,这
中间又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所以我们看到甲骨文是成系统的、完善的文字体系。
按照甲骨文来看,早期的汉字是以形表意,客观上有一个物象,把这个物象描写下来造一个符号,即
象形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把物象画下来随着物象的形状形成弯弯曲曲的线条,“见形知义”。
例如“象”字。有些字不太好用象形表示,例如“上”“下”。但是古人很聪明,“上”“下”是相对应
的概念,画一横做一个参照,然后在长横上面画短横就是“上”。这就是指事字。还有很多符号没有办法
画出来,如“哼、哈”“之乎者也”等。这样,汉字的构形出现危机,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表现,无形可
象。
面对困难,古人想出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假借。要表示大概、可能,甲骨文用“其”表示,“其”没
法造出来,就借同音的簸箕的“箕”来表示,于是形成了一个方法叫假借。那么多符号本来有自己的用
法,又用做别的用途,借来借去一团混乱,就分不清楚了。现在对甲骨文进行抽样统计,70%的字是假借。
为什么现在破译甲骨文很难?除了一些字我们认不出来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假借字还解决不了。
除了假借,还有一种形声造字法,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再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把
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例如“鸡”字(繁体字“鷄”),拿一个“鸟”字加上“奚”声就造出来“鸡”
字。形声字的出现,使汉字突破以形表意,走上“形声化”道路。而且,任何新词新语都可以用形声造字
法,我们现在还在用这个方法造字。
材料二
早期的文字,需要按照形象弯弯曲曲地去写。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字使用面越来越广,人们越来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4 of 18


越追求书写的简省。
为了满足这一用字要求,有些人开始草率地书写,改变它原来的样子,写得很潦草。人们通过这个办
法来突破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这种突破就改变了古文字的书写系统,带来了整个文字系统的古今转型。
在战国时期,秦简上出现了早期的改变篆书曲线,变得平直方正的写法,这就是早期的隶书。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字”的文字政策,用的规范字体是小篆。但是一般的日常用字使用的是隶书,隶书
就是小篆的简写,把小篆的弯弯曲曲变成平直方正,所谓“解散篆法”。这种发展一直延续到汉代。马王
堆帛书,是隶书,但还带有点篆体的味道。汉武帝时期,隶书成熟了。到东汉,隶书就已经很成熟了。
隶书的成熟,形成了新的字体,改变了古文字的形态和面貌,汉字的结构古今就完全不同了。形象性
很强的篆书形体到了隶书阶段,看不到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了,例如甲骨文中手抓着大象鼻子是“为”,是
一个动作,是用手牵着大象,金文还能看到样子,但是小篆已经看不清楚了。
正因为隶书的变化,古文字变成今文字,今文字指的是隶书,古文字指的是小篆以前的文字。隶书写
得很美化,但是用笔“波挑”,写起来也慢,最快的办法是直来直去,到东汉的时候,进一步发生变化,
直来直去的结果就产生了新隶体,从东汉开始,慢慢地就到了今天的样子,整个过程就是从隶书到楷书的
过程。隶、楷都是今文字,楷书只是隶书的楷正化,所以早期的楷书也叫隶书,我们现在把它们分开了,
这种隶变,突破古文篆体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彻底完成了汉字的古今转变,这个转变最后使汉字形体从
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走出来,变得更加快捷。楷书是汉字形体发展的极致,汉字的笔画系统和方块字形态
至楷书最终确立。
材料三
18 世纪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始了现代化历程。东方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学习西方,晚清出现
了一系列重大危机,随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家民族陷入危亡之际,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这时
候,一部分人从文化层面反思,认为中国落后是因为教育不发达导致科技不进步。1902 年吴汝纶到日本考
察,回来以后建议要像日本人那样重视教育,改革语言文字,统一国语。为什么语言文字跟现代化有关
呢?他们发现欧洲人用的是拼音文字,日本人学习欧洲,用五十音图,学习拼音文字很快,而汉字太难
学,于是想从语言文字上进行改革。
真正对汉字改革影响比较大的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当时汉字改革的讨论非常热烈,社会上的一些
精英人物都支持拼音文字、废除汉字,这方面,蔡元培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另外像胡适、陈独秀、赵元
任、黎锦熙、傅斯年、鲁迅等等,都支持钱玄同的观点,要废除汉字,搞拼音文字。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
些方案,例如赵元任等提出罗马字的拼写方案。
可以说从晚清开始,有识之士想改变中国,走现代化的道路,提出了各种汉字改革方案。这些方案
中,有的是在汉字基础上的改造方案,有的是全盘学习拼音文字的方案,同时推进了民族共同语,统一国
语这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觉得发展成拼音文字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下就变成拼音文字,于是使
用了一个过渡办法即简化字,所以简化字在民国时期就推出了,也是钱玄同提出来的,胡适则建议说用老
百姓使用的俗字就可以了,1935 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后来没有推行。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国家建设初期即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郭沫若是关
键人物。周恩来 1958 年政协报告《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提出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
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这三项措施基本上是继承了近代以来的语文现代化成果。正是在这样的过程
中,1956 年《简化字方案》公布,在中国大陆推行简化字,2004 年统计显示,大陆 95.25%的人会用简化
字,同时繁体字还在一部分小范围内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很快也推行了,并且成为联合国拼写中国人
名地名的规范。这样,汉字放弃了完全拼音化的道路,完成现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下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仓颉造字说,不能成为汉字起源的史学依据。
B.发掘的夏代文字实物,确准了汉字形成年代。
C.殷商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完善的文字体系。
D.早期汉字通过描摹客观物象,创造表意符号。
2.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描写物象来“见形知义”,出现了象形字。
B.借助具体符号来指代抽象事物,创造了指事字。
C.借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新的字,形成假借字。
D.表意符号和表声符号结合在一起,组成形声字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5 of 18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隶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改变篆书的曲线,最早出现于战国后期。
B.书写笔画讲究平直与方正,属于今文字。
C.不再具体体现汉字字形和字义间的关系。
D.楷正化后就是楷书,是汉字的极致形体。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假借字增加了甲骨文的辨识难度。
B.新化学元素命名可以借用造字法。
C.小篆是秦时官方通用的规范字体。
D.楷书的形象性会减弱,甚至消失。
5.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曾遇到哪些困境危机?如何突破?依据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3 分)B(“确准”有误)
2.(3 分)B(“具体符号”有误)
3.(3 分)B(A 项“战国后期”有误,C 项“不再具体体现”有误,D“汉字的极致形体”不是隶书的特
点,是楷书)
4.(3 分)D(无根据)
5.(6 分)
① 汉字以形表意,很多汉字无形可象,出现构形危机;突破以形表意,走上“形声化”道路。
② 古体汉字书写效率低下,和用字要求快捷方便形成了矛盾;汉字书写隶变,突破古文篆体书写效率低下
的困境。
③ 工业革命后,部分人认为汉字难以适应现代化历程,要求废除汉字;放弃拼音化道路,实行汉字简化,
完成现代转型。

九、【2024 房山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科学事实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由神经元突触互相联结而成的神经元集合,是一个
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
认知神经科学对大脑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既表现在基本结构的变化上,也表现在神经元水平
上。在此,我们结合人类的学习来看这一问题。
从大脑的基本结构层次来看,人类的学习依赖于脑的许多部位。人在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时,脑的不
同功能区相互协调工作。例如:脑的边缘系统包括海马结构,在一些记忆形式的学习中起关键作用;持
续、极度的压力会改变海马的功能,并缩小海马的尺寸,使大脑记忆经验的能力逐渐减弱;长期抑郁也对
学习有消极影响,可能降低海马部位的活动,并阻碍记忆;但让被试者完成以专注性训练为目的的学习活
动,可显著改变其大脑中的负性想法,降低前额叶的过度活动并提高海马的神经活动,从而重塑脑功能,
发展大脑。
从大脑的神经元水平来看,一切复杂的学习形式都是大量神经元网络状态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这一过
程涉及大脑和身体中的复杂神经元网络的信息流。信息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以突触的方式
进行,一个突触能从上千个其它神经元上接收信息,发生的 100 万亿突触间的联结使人的复杂认知成为可
能。而人类的学习经验可以形成不同的突触连接,增加树突密度,增多树突分枝层次,改变树突棘的形
状。人脑发展的关键在于神经元网络的复杂程度,而在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的环境刺激和
意识经验对突触联结的建立会产生重要作用。
大脑的可塑性使人类的学习和发展成为可能,也使人类随着学习和发展,能不断从事愈来愈复杂的认
识活动。
(取材于姚满团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脑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有很多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借鉴的研究成果,如人脑具有可塑性。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6 of 18


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脑真的具有令人震惊的可塑性。脑的可塑性是指脑内的神经元在内外界环
境刺激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的连接,拥有了逐渐适应环境的能力。脑科学研究发现,在脑接收刺激后的 48 小
时内,我们的脑皮层会逐渐加厚,脑的树突会显著增多,成熟的神经棘也会增多,并且细胞体也增大了,
这些变化可以证明脑在受到环境刺激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脑自身结构的改变,与我们使用脑的方式息息相关。例如:当我们采用视
觉、听觉结合的方式学习诗歌时,发生反应的脑区比单一的视觉或听觉参与时要多;当我们用吟诵的方
式,并结合肢体的舞动学习诗歌时,则可以调动视觉、听觉、动觉等多个感官,多个感官协同运作,会使
更多的脑区发生反应,神经元的连接也会更多。因此,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学习,脑的发展效果会
更明显。
脑的发育不只是由遗传这一单一因素简单地决定的,它更多地是在不断地受环境、学习、经验等因素
的刺激、影响中塑造的。科学实验表明,不同学历的人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是不同的,高学历的人脑中神经
元的连接比低学历的人脑中神经元的连接要更多更复杂。同时,也有研究指出,相同学历的人脑中的神经
元的连接也是不同的,那些经常在挑战自我中学习的人通常比那些安于现状、亦步亦趋的人脑中神经元的
连接要更多更复杂。
脑的可塑性为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这个理论出发,研究学生为什么能够学习,怎
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取材于韩苗苗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人类的大脑是人类学习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人脑是具有可塑性的,学习与经验又对人脑有着塑造
作用。
学习与环境经验对脑的结构与功能区会产生影响。语言、运动、乐器演奏等技能的习得以及环境中输
入的触觉、味觉、听觉、视觉、感觉运动的经验都会使脑神经系统产生生物性变化。学习经验不仅可以形
成不同的突触连接,增加树突密度,增多树突分枝层次,改变树突棘的形状,而且还可以增大脑的功能
区。可见,注重习得与获取环境经验的学习活动可以很好地塑造大脑,发展大脑。
特定的学习与经验影响大脑特定的区域。例如:空间学习主要改变海马区的结构,而运动技能的习得
主要影响小脑的结构;第二语言学习增加了左侧下顶叶的灰质密度,音乐演奏技能则能够增加中央前回、
左侧颞横回、右上顶叶皮层灰质的体积。这些研究提示我们,开展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的
学习活动,可以改善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促进脑的发展。
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是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大脑的结构的。同样是脑的活动,但是学习与练习会对脑
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增加突触的密度,而练习增加的则是血管的密度,这表明突触和血管是由不同的生
理机制和不同的行为事件所驱动的。我们可以在兼顾不同类型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中全面地改变大脑的结
构,发展大脑。
总之,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学习与大脑之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取材于周加仙、董奇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的大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成不变的系统。
B.海马尺寸的缩小,会对大脑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C.大脑神经元网络的状态始终处在各种变化之中。
D.神经元网络的复杂程度之于人脑发展至关重要。
2.根据材料二,下面所列的我们在学习中可能接触到的学习方式中,可使更多脑区发生反应的一项是(3
分)
A.在数学课上,认真地、专心地抄写老师板书中的公式定理。
B.在早读中,用心里默念、拼读的方法来学习识记英语单词。
C.在化学课上,心无旁骛地观看老师做制取氧气的演示实验。
D.边听讲解,边看示范,边挥臂体会地向体育老师学掷铅球。
3.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的学习依靠大脑的同时也塑造着大脑。
B.技能的习得和运动的经验都可以塑造大脑。
C.人类大脑特定的区域影响特定的学习活动。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7 of 18


D.学习和练习都能够对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对“脑的可塑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脑的可塑性是人类的学习和发展的前提。
B.脑的可塑性是在环境刺激下才能形成的。
C.脑的可塑性可助力我们研究学生的学习。
D.脑的可塑性使通过经验塑造脑成为可能。
5.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们可以选用哪几类学习活动来发展大脑。(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3 分)C(选项中的说法在材料一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2.(3 分)D(可据材料二第三段文字内容推断。)
3.(3 分)C(材料三中说的是:“特定的学习与经验影响大脑特定的区域。”此选项的错误是把“影响
者”和“被影响者”弄颠倒了,属于主客颠倒。)
4.(3 分)B(脑的可塑性是脑自身就带有的特性,它的存在不需要外在条件;环境刺激是使脑得以塑造的
条件,不是脑具有可塑性的条件。)
5.【答案要点】①以专注性训练为目的的学习活动。②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活动。③同时采用多种不
同的方式来学习的学习活动(或:兼顾不同类型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④挑战自我的学习活动。⑤注重
习得与获取环境经验的学习活动。⑥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的学习活动。
【评阅建议】6 分。共 6 个要点,答出这 6 个要点之外的其它可成立的点亦可;每答对 1 个要点得 1 分;答
对的要点如果超过 6 个,本题最高也只能得 6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8 of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