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5

我们应该如何研究体育

—— 问题意识、研究设计与选题确立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 程志理
讲三个问题

01 问题意识

02 研究设计(假设模型)

03 选题
第一个问题:问题意识

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说科研要有问
题意识,论文写作问题意识在先,那么什么
是问题意识呢?我和许多人讨论,发现这是
一个不太说得明白的问题,我试着说说看。

私以为,问题意识就是:问题结构。
没有问题结构的问题意识,也就是一种抽象的说教。

那么问题结构如何建立呢?

相关性的探寻大概是最常用的问题结构建立方式。
举一个例子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像所有的母体学科门类一
样,强调因果性的实验探索。
支持因果关系的最有力的证据:被操纵的变量
(自变量)在先,结果变量(因变量)的变化在后,
并且它们各自单独时结果变量决不发生变化。 这就
是所谓的普适性要求,我要追问的是,人的行为特
征在什么意义上有普适性。
因果关系仅仅是相关性的特殊情况

可见相关性带有认识论的主观特征,更带有
学科惯习的局限性。
因果关系且是相关性中最具控制性的,对于
非主体行为的客观对象研究可能奏效,对于人的
行为特征研究,其实,是认识论的知识想象。
有大量的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试图使用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心理量表或问卷进行一次性测
量,以此结果去构成两个或若干变量之间的因果
关系,导致将所研究问题的变量的相关关系当成
了因果关系,这种探究分析的结果,就可想而知。
相关性讨论的结果,只能是提供某种趋向
性的结论,而不能简单地依据相关数据作出有效
的因果推理。
于是,我们就开始考虑研究方法综合化的问题。
人的生理和心理是统一的,所以人体的生理生化
变化与心理活动是同步的。
生理生化测试指标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实验参
与者心理活动的生理变化强度。
但生理生化指标明显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反映自变
量的刺激性质。
将主观感受的心理指标与生理变化的生化指标的测量与
评价相结合,便诞生了综合化研究的思路。
这种思路,可以发挥彼此之长,相互补充,弥补不足。
这就产生新的问题结构。
但是,综合并不是整体,依旧是科学还原论的思维,如
何体现身心一元论的整体观,客观反映人在体育运动情境中
的心理变化规律,唯有建立人体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整体观,
才可能是正解。
问题结构在研究中究竟如何落实

 问题首先是疑问
 生活中的疑问与学术研究的疑问的共同性
 为了寻求答案或者解决办法,怎样做?
 借助他人的研究
现象与问题的关系

• 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
• 但是现象和事实并非是所要研究的问题,所谓
的“问题”是隐藏于现象或事实后面的那个导
致该现象或事实出现的原因。
• 所谓发现问题意味着关系的建立 ——即现象或
事实所以出现之原因的把握。
• 当然这种把握首先是假设性的,而所谓的研究
就是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论证。
• 比如说,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 ×× (项目)的
积极性不高。
• 在这里“学生不喜欢 ×× 项目”是否算是问题呢?
• 或者,我们在学生身体素质检测中发现,持续的青少年体
质下降,这种现象属于问题吗?全世界的青少年体质都下
降呀,我们为何如此敏感呢?一定有别的原因。
我们可以这样来想:

•“ 学生不喜欢 ×× 项目”本身仅仅是现象,还不能构成真
正的问题。如果在此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学生不喜欢 ××
项目呢?——这时才有点接近问题的意思了。
•也就是说,所谓的“问题”并不会直接显现出来,显现出
来的仅仅是“现象”,而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来
自对现象的思考和分析,在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分析之后,
真正的问题才能够显现出来。
存疑 质疑

• 实际上在研究时,寻求原因或分析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 尽管环境 A 与现象 B 在现实中确实具有这种明显的连带关系或者逻辑关系。
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为什么 A 环境会导致 B 现象的出现——这一根本的问
题在上面“学生不喜欢某种运动项目”的逻辑中没有出现。实际上,环境 A
与现象 B 之间在上面的逻辑中不存在任何的分析,而仅仅是观察,是把观察
到的现实摆出来而已。它是秃子头上虱子——明摆着。
• 作为研究的问题,不是明摆着的东西,而是需要经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的分析过程才能够被发现。
• 为此,上边所想并没有真正建立逻辑关系,需要再思考。
试就“学生不喜欢 ×× 项目”的现象分析

一、“不喜欢”的现象是否值得关注?值得关注的理由是
什么?

二、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不喜欢”的现象?
1. 基于研究者以往的经验体会提出几种可能的假设(但是这些假设
是否符合事实还不能得到证实);
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寻求原因(只有在查阅之后才能够确定
是否存在相关资料);
3. 如果资料不足,辅以观察、访谈、问卷;
4. 将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类(场地设施不足、该项目没意思、
怕其他学生讥笑自己……等等。)

三、先行研究怎样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的?
自己对其是否赞同?为什么?

四、是否可解?
1.哪些问题教师可以解决?
→ 返回到最初的问题,对其进行整体评估

2. 哪些问题难以解决?
→ 返回到最初的问题,对其进行整体评估
五、重新整理研究的思路
1 、为什么会“没意思”?
2 、“没意思”与哪些事实相关?
3 、是谁导致这些事实的发生?

六、隐藏在现象后面的问题——
教师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 假设的提出
→ 对假设的论证!
发现问题的条件

• 任何研究都必然借助一定的知识。因此知识是研究的基础。
• 任何研究都是基于对现象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同样与知识
的深度与广度有密切关系。
• 很多操作层面的现象来自错误的认识,而这种错误认识的起
源往往来自所谓的权威。因此问题来自怀疑和思考。
(地心说☞☞日心说)
知识的积累与问题的发现

• 不会运用的知识还不是自己的知识。
• 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是衡量自己是否已经掌握知
识的唯一尺度。
• 只有当知识能够被运用于解释新问题时,知识才真
正发挥了作为知识的价值,否则自己仅仅是知识的
存储器
问题的发现与概念(知识)

• 问题的发现意味着矛盾的发现,而所谓的方法则是对矛盾的揭
示、说明和解决的方式。
• 这又意味着新的关系的发现和构成。而新的关系则需要由具体
的概念来表达。
• 比如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
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 
 Fi  ma
i
• 牛顿定律在这里是由诸如加速度、外力等若干个概念所表达
的关系性存在。这说明,作为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它
们必须借助一定的概念才能够实现。
• 这意味着:任何研究都必须借助特定的概念,而概念则是相
关领域的知识,只有在熟悉相关领域知识的前提下,才可能
借助这些概念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和进行理论论证。
• 如果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或者知识面狭窄,则研究的广度和
深度都将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就是难以借助
概念发现问题和借助概念进行论证。
第二个问题:研究的设计

• 所谓研究的设计,即:
以问题的发现为基础,围绕如何提出假设和如何论证假设
所进行的逻辑思维。

• 所谓假设,即:
假设是在问题发现后,依据一定的知识、事实和资料,
对所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的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
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认识,是对研究课题设想
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
假设的形成与问题的发现

• 问题的发现 = 提出疑问(矛盾特征)
• 基于“问题”→寻求原因(即建立假设)
• “ 现象—原因”之间关系→寻求论证假设的方法

• 假设是以问题的发现为核心所构成的逻辑关系。
问题与假设(观点)

• 问题的发现即关系( = 假设)的发现
• 关系的发现与建立是研究的核心
• 新的关系的发现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 关系的发现在先,证明在后
• 关系的发现即假设或观点的建立
假设与研究方法

• 假设的构建是论文的核心,它表现为一定的逻辑关系。

• 所谓研究方法即构建假设或论证假设的方法。

• 怎样使该逻辑关系得以建立所进行的思维,以及该思
维的表现方式即研究方法。
论证假设的具体方法

• 实验

• 问卷(访谈)

• 理论
假说与主张

• 所谓主张或者观点就是关系的确立

• 论文中的主张是指研究者自己对某一事物与某
一观点之间关系的揭示或提出,或者是对某一
事物与另外一事物之间在认识上建立新的关系。
问题的论证与方法

• 研究方法是揭示问题以及分析和论证问题的逻辑关系。

• 研究方法的确立也就是逻辑线索或者逻辑关系的确立。

• 论证的过程是逻辑推导的过程。

没有观点(假说)的数据、数字是没有意义的数据和数字。
还举上边的例子:

•“ 学生不喜欢 ×× 项目”现象的分析逻辑
•思考过程:
•1 )因为现象 A 的出现存在于环境(或条件) B 之
中,
•2 )所以环境 B 是产生现象 A 的原因。
•推导过程:
•1 )只有消除环境 B 才能够使现象 A 不出现。
•2 )既然环境 B 是 ×× 项目,那么只有取消它才能够
避免现象 A 的出现。
深入分析的入口

其一,环境构成的分析
1 )该环境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比如具体活动的表现形态、规则的表
现形态等)从而将焦点转向教师方面。
2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构成该环境(我们做出这样的假定,即 B 环境基本
是在教师控制下出现的),他所依据的理由是什么?
3 )这些理由本身是否存在缺陷?
4 )导致理由缺陷,是教师自身经验还是理论依据方面?
当我们分析或推导到步骤 3 )的阶段时,才真正发现了问题!
至于从哪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则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确定了。

其二,对学生方面问题的发现
1 )学生身体、技能以及运动经验等等,是不是干扰因素?
2 )学生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是不是干扰因素?
其三,纯粹的外部条件
场地、器材、季节,等等。
问题的发现与文献梳理

• 他人在研究什么问题?

• 他人是怎样提出问题(哪个角度)?

• 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真问题(能否成立)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翻开任何一部科
技发展史,你会发现其实就是一部文明纠错史。因此,发现问题的基
本方式就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中学习问题的发现。
•这个历史的现实表现就是文献,即教科书、专著、论文等。
•前人的研究即巨人;
•自己的研究只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自己的研究意味着是将巨人踩在脚下。
现发问题的若干方式

• 在矛盾或差异中发现问题
• 事实、现象的考证
• 观点的批判
• 本学科的基本问题
• 查阅其他学科的文献
• 借助哲学的观点发现问题
• 灵感的发掘
• 发现存在问题的基本形式:对引发自己思考的现象,借助相关的知
识进行联想——“为什么”的提出——思考——假说关系的确立。
第三个问题:选题的确立

•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

• 一个适当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1 .选题决定了论文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 .选题决定了论文的设计方案
1 )选题取决于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和自身情况;
2 )选题决定论文的主题和题目;
3 )选题决定研究方法和论证思路。

3 .选题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4 .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质量
选题来源
1 、从前人的研究中发现不足、错误和空白
1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思考
2 )在查阅论文及其他读物过程中的思考
3 )在对热点问题关注时引发的思考
2 、由现实中某些现象引发的思考
例如: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中,从不同的观点
和流派的争鸣中,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从前人的不足、
缺陷或漏洞中,等等,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自己的
研究课题。
选题的方法

多方面探索和一方面选择相结合的方法
• 选题要将横向空间考察和纵向时间考察两方面结合考
虑。
• 所谓横向空间考察,是指要树立整体观念,寻找与本
学科相交叉的学科领域,研究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找出学科结合部,探索用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
究,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本学科的问题。
• 所谓纵向时间考察,就是要认识理论的层次性和不断
抽象上升到新的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无穷性,以不断开
拓和追求新知识的科学态度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
介绍一种具体的方法:浏览捕捉法

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
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
比较和鉴别。
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
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
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
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
法去决定取舍。
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
浏览捕捉法的步骤

• 第一步

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
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
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
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
中涌现的点滴体会
• 第二步
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
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
•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 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
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
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
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
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
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
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
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
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再介绍一种具体方法:追溯验证法

这是一种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
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
这种选题方法必须先有一定的想法,即根据
自己平素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
目或选题范围。
但这种想法是否真正可行,心中没有太大的
把握,故还需按着拟想的研究方向,跟踪追溯。
追溯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 看自己的“拟想”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自
己的“拟想”别人没有论及或者论及得较少。如果得到肯
定的答复,再具体分析一下主客观条件。

② 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
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考虑自己知识背景的限制,
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
③ 看“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如果自己的想法部分的与别人
的研究重复,就应缩小范围,在非重复方面深入研究。
④ 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
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
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干万不可轻易放弃。
这种思想火花尤其珍贵,往往是在对某一问题作了大量研究之
后的理性升华,如果能及时捕捉,并顺势追溯下去,最终形成自己
的观点,这是很有价值的。
最后画一个示意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