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政大 1112 文明發展與歷史思維期中報告

系級:斯語二 學號:110504016 姓名:李婉嘉

本次書評報告選讀的主題為「歷史的主體」,我從中選擇栗山茂久,《身體
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與《古今論衡》當中的〈身體觀與身體感
——道教圖解與中國醫學的目光〉、顏絃仰,《明成化年桑沖「人・妖」案的探
討——以他者觀看與回應為焦點》三篇文章進行討論。栗山茂久教授現為任教
於哈佛大學東亞學系,世界知名的醫學與身體史學家。而顏絃仰則畢業於國立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

針對本次選擇的三篇文章,我認為它們共同具備的關懷是中國歷史上對人
體不同面向的感知、理解與詮釋,因為這些文章探討的範圍都涉及了過去中國
歷史上在處理有關人體作為個體的存在時,所傳達出的特有觀點。從《身體的
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的第一章,作者透過中西方皆透過「觸摸」
這項方法來觀察與認識人體,描述不同地區對脈搏的量測、診斷和解釋的差
異,也說明其存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並更近一步匯聚焦點於差異是始於個人
的「主觀感受與認知」,強調此對觀念建構的影響。再者,從〈身體觀與身體感
——道教圖解與中國醫學的目光〉中,作者說明中國古代醫書裡人體的內景圖
反映出冷漠的目光及平淡的筆法,是體現自道教思想的觀念對於身體經驗與想
像的密切聯繫,將本生於天然的人體當作和大自然的對等之物,所以缺乏感情
的白描只是用作展示,目的則是為了引導想像。第三,從《明成化年桑沖「人
・妖」案的探討——以他者觀看與回應為焦點》中,以男女性人體構造間顯而
易見的差異,而形塑出的社會性別建構的分類為前提,作者以桑沖這個人物的
性別認同與行為舉止引發的一系列迴響,說明與分析當時中國社會的反應,其
背後具有的意義及社會建構,並呼應輕視女性的傳統觀念。

針對上述的主題,我認為值得一提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
之謎》討論的主題——脈搏。如同文末所述,以觸摸手腕的方式來觀察一個人
身體的現象,常是一件令人感到驚奇之事,且對我而言亦同。因為可以肯定的
是一個人五官上的任何感受幾乎難以有客觀的標準,畢竟我們從來無從複製他
人感受的經驗,因此個體間感知的異同其實沒有驗證的手段和明確的判斷依
據,所以感受無法量化。並且這也使我聯想到就一件事物而言,從我們認識的
對象本身、停留於思想的感知到用言語傳遞感受,這一連串對事物的理解過
程,不同階段之間的內涵其實存在著很大的鴻溝,彼此無法等而論之,甚至本
質上脫鉤。體驗到的感受不代表事物的存在,用來表達的語彙也無法還原五官
的感受。因此綜合上述,人類如何精準地憑觸覺衡量他人患病與否,及這套體
系如何透過言語轉述並建構一致的通則等,這類問題都足以激起世人的強烈好
奇心。另外,首先從觸覺來構築對人體的認知這點我覺得也有別於大多數從肉
眼觀察、透視與剖析的立場,或許更直接且深刻,所以這是我們應同視覺予以
大量關注的感受力,不容忽視。

然而,針對〈身體觀與身體感——道教圖解與中國醫學的目光〉的討論,
我覺得道教的核心觀念將隨著時間會不斷運作的動態人體,在圖解中化約成缺
乏張力和活力的平淡圖像,再以「滿」及「虛」兩種相對的抽象概念試圖填補
剩餘對人體的想像,似乎太過於簡化了人體本身豐富的存有與意義。把人體僅
僅作為一片空地或一種儲藏容器,再加之無形的「靈」或「氣」,這樣的方式我
認為無法讓人全面地體會身體的多重內涵。就我的認知而言,人類知識的建構
是始於感覺獲取的訊息進而累積的經驗,再由智力評判經驗從而得出規律與通
則。因此一切的建構其實是來自於感官感受,並在伴隨著繼而建立起來的知能
互相配合,人類世界的所有事物才得以構築和運作。同理,從理解人體後而產
生出的人體圖解,似乎都沒有達到情理之間的平衡與互相作用。站在觀者的角
度,無法從圖像訊息之中觸碰到能感到活力的人體的意象,卻而代之的是卻乏
感情甚至空泛的肉體透視;而站在作畫者或者理論傳達者的角度,又想透過簡
化的內景圖引領冥想內視來任觀者憑空臆測,好似也過於依賴人類感性上無形
的想像,同樣不是透視及理解人體的完善方式。

最後,關於這個主題,除卻上述討論外,我認為身體的感覺與性別差異之
關係也是可以再關注的部分,因為上述的三篇文章都只停留於個別探討身體不
同面向的階段,如果將身體的感覺與性別差異這兩項我認為最能彼此延伸的主
軸放在一起討論,也許能夠拓寬與提高我們對於整體概念的理解層次。從最初
只存在於生理差異的男女之間,到經過社會再建構形成的社會性別概念,最後
將前者的不同發展結果進一步導回人體本身的感覺,去討論經由後天社會洗禮
後,人體的在感性上的感受或生理上的感覺,是否有無實質上造成影響?是否
可以歸納出另外新的對身體的認知面向?抑或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有什麼部分改
變了?而這些假設性的疑問或許在實際研究後得不到完整的答案,或甚至本身
就沒有意義,但我認為在此提出的這個探討角度仍舊是值得我們持續探尋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