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 激光杂志》 2004 年第 25 卷第 6 期 LASER JOURNAL(Vol . No .

25. 6.2004) 39

球形粒子的散射特性分析
刘建斌 , 吴 健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 成都 610054)

提要 :
在 M ie 散射和瑞利散射理论的基础上 , 模拟了单个粒子的散射图象 , 然后对粒子的散射光强进行了讨论 。 介绍了粒子的 多次散射理
论研究动态 , 建立了多次散射的传输方程 。

关键词 :
散射理论 ;
散射光强 ;
多次散射 ;
多次散射的传输方程
中图分类号 :
TN0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3 -2743(2004)06 -0039 -03

Analysis of scattering of spherical particles


LIU Jian -bin , WU Jian
(College of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
UESTC , Chengdu 610054 , China)
Based on Mie and Rayleigh' s theory , the scatt ering figures are simulated .
Abstract: And the scattering intensity of a spherical particle is discussed .
Then ,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scattering theories of particles are presented , finally , the equation of t ransfer for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lights i s obtained .
scat tering theory ;
Key words: scatteri ng intensity ;
multiple scattering ;
the equation of transfer for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light s

A Lacis 在前人的基础上 , 又发表 了关于 小粒 于对 光的散 射 、


1 引言
吸收及发射的 普遍 规律 〔7〕 。 本 文 在 Mie 散射 和瑞 利散 射理
对于工作在红外或近红外波段的仪器 , 工作 中大气粒子
论的 基础上 , 得到了 散射图 象 , 并对 单个微 粒的 散射光 强进
的散射和吸 收是影响 精度 的重要 原因 。 因 为就 粒子 的随机
行了 讨论 。介 绍了多个微粒的多次散射理论 研究动态 , 建立
取向平均而言 , 众多粒子的行为接近 等效球形 粒子 , 所 以 , 我
了多次散射的 传输方程 , 通 过对 传输方 程的 求解 , 我们 可以
们为了简化问题 , 可 以设大 气是 由不 同尺度 、不 同折 射率的 得到 多次散射光强 。
球形粒子组成的 。 由于光在大气中传输时 , 在传 输距离较短
时 , 大气粒子对光的作用主要是粒 子的散射 〔1〕 。 大气对光的 2 单次散射分析
吸收可以忽略不计 , 大气对光能的衰减 就可以看 作是只由散 2.
1 散射理论基础
射引起的 。 因此 , 研究大 气粒子 在不同 能见度 , 不同 分布状 2.
1.1 Rayleigh 散射
况下对光的散射情况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 当散射体的尺寸要比光波波长小时 , 粒子对光 的散射通
散射 理 论 的研 究 始于 19 世纪 70 年 代 。 1870 年 , 瑞利 常称 为瑞利散射 。 现 在普遍 认为 , 瑞利 散射 的主 要特征 是 :
(Lord Rayleigh)首先提出了著名的瑞利定律 , 并用电子的观点 (1)散射光的总量与 波长 的四 次方 成反 比 。 因 此 , 天空 呈现
〔2〕
解释了光散射的本质 。 瑞利 散射 定律 适用 的条 件是 散射 出蓝 色而不是太阳的本色 。 而在日出和日落 时 , 太 阳本身又
体的尺寸要比光波波长 小 。 1908 年 , 米 氏(G .
Mie)通 过电磁 总是呈现出橙 红色 。(2) 散射 光的 散射 强度 与观 察方 向之
波的麦克斯韦方程 , 解出了 一个 关于 光散射 的严 格解 , 得出 间有 比较简单的关系 。(3)前向 散射能 量与后 向散射 能量相
了任意直径 、任意成 分的均 匀粒 子的 散射规 律 , 这就 是著名 等 。(4)90°方向的散射光几乎是全偏振的 。
的米氏理论〔3〕 。 1957 年 , H .
C.Van de Hulst 出 版了 关于 微小 单个球形粒子的瑞利散射图象 :
粒子光散射现象的专著 , 总 结了 粒子 散射的 普遍 规律 , 受到 图中 , s1 表示垂直方向的 散射强 度 , s2 表示 水平方 向的
科技界人士的广泛注意 , 这本专著被认 为是光散 射理论领域 散射 强度 。s1 +s2 表 示总的散射光强 。
的经典文献〔4〕 。1969 年 , M .
Kerker 系统 论述了光 及电磁波散 从上面单粒子的瑞利散射图可以看出 , 前向散 射能量与
射的一 般 规律 , 为 散射 理 论 的 进 一 步 发展 做 出 了 贡 献〔5〕 。 后向散射能量 相等 。 在 0°-90°范围 内 , 散射 光强 随着 散射
1983 年 , C .
F Bohren, O .
R.Huffman 综合前人的成果 , 发表了关 角的 增大而减少 。 当散射角等于 90°时 , 散射 强度等于零 , 也
于微小粒子对光散射及吸收的一般规律 , 更全面 地解释了光 就是 说 , 90°方向的散射光几乎是全偏振的 。 由于粒子是 球形
〔6〕
的各种散射现象 。2002 年 , M .
I.Mishchenko , L .
D.Travis, A . 的 , 根据粒子的球对称性 , 在 90°-180°范围内 , 散射光强必定
是随着散射角 的增大而增大 。 当散射 角等于 180°时 , 粒子的
收稿日期 :
2004 -06 -16
基金项目 :
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基金资助课题 。 散射 强度达到了一个极大值 。
作者简介 :
刘建斌(1974 -), 男 , 博 士生 , 主要 从事激光 大气 传输特
2.
1.2 Mie 散射
性研究 。
40 《 激光杂志》 2004 年第 25 卷第 6 期 LASER JOURNAL(Vol . No .
25. 6.2004)

这个理论是由不少人的工作逐渐发展 起来的 , 但最主要 随角 度的分布变得十分复杂 。 粒子相对波长 的尺度越大 , 分


是由 G .
Mie(1908 年)在研究胶体 金属粒 子的散 射时建 立的 。 布越复杂 。(2)当粒子 的尺 度加 大时 , 前 向散 射与 后向 散射
Mie 从电磁场理论的 麦克斯 韦方程 组出发 , 获得 了均 匀球体 之间随之增加 。(3)随 着粒 子尺 度的 进一 步增 大 , 散射 光集
散射的严 格解 。 一 般说来 , 从很 小的粒 子开始 , 当其 半径相 中的角度也越 来越窄 。 单个球形粒子的 Mie 散射图象 如图 2
对于波长 而 言 逐 渐加 大 时 , 就 逐 渐 发 生从 Rayleigh 散 射向 所示 , 图中 , sl 表示垂直方向的 散射强度 , s2 表示水平 方向的
Mie 散射的过渡 。 Mie 散射 具有的 主要特 征 :
(1)散射 光强度 散射 强度 。

从上面单粒子的 Mie 散射图可以 看出 , 粒 子的散 射能量 了多个球形粒子 的散 射〔12〕 ;


2002 年 , ChiO .
Ao and Jin A .
Kong
主要集中在前向 。 但在散射角等于 180°时的 后向散射 , 有一 提出 了 规 则 排 列 的 介 电 球 形 粒 子 的 多 次 散 射 近 似 解 析
〔13〕
个散射峰值 。 从单粒子 的瑞 利散 射极 坐标 图和 Mie 散 射极 解 ;
2003 年 , Brian Stout 等人利用传输变换 矩阵(T 矩阵)理
坐标图 ,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 , 当入射光波 长一定时 , 散射光 论得 出了多相干散射系统 的非 同轴 多层球 形粒 子的严 格的
强随着粒子半径的增大 , 从瑞利散射的 前向散射 能量与后向 吸收 计算公式〔14〕 。
散射能量相等 , 变 成 Mie 散 射的 前向 散射 能量 增强 , 后 向散 3.
2 多次散射方程的建立
射能量减弱 。 如图 3 , 考虑一厚度为 H 的介质层 , 一束由入射强度
从单粒子的散射极 坐标 图 , 我们可 以清 楚的看 出 , 散射 Iinc →
i (u )和散射强度 Iinc(→ →
u )组成的准 直的入 射光从 u i 方向
光强是粒子尺度的函数 , 并且粒子的尺 度对粒子 散射光强影 入射 。 介质层的底层折 射系数 为 n , 吸收 系数为 α。 均匀分
响非常明显 。 布的吸收系数 为 K , 散射系数为 S 的群体粒 子作为连续散射
媒质镶嵌在介质层内 。 假设 → →
u 1 方向 的入射 光与 u 2 方向的
3 多次散射分析
散射光对应的 相函数是 p(→ →
u 1 , u 2), 粒子的形状 、大小 、位置
单散射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光散射的 特征 , 但在很多情
况下 , 单散射不足以描述散射过程的 全貌 。 即使 是在估计光 分布 是随机的 。 则相函数为旋度不变量(例如是 cosγ= →
u 1·
散射消光时 , 也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 因此 , 我们必 须考虑粒子 → 的函数), 并且 , 若粒子是球形粒子 , 相函数可 用 Mie 理论
u2
的多次散射效应 , 以得到对光散射问题的一个 完整描述 。 进行分析计 算 。 于是 , 光 强 I1 沿着 方向 →
u 1 传播 距离 dl , 减
3.
1 多次散射研究动态 少量 为
1970 年 , Victor Twersky 分析了低 折射率大 吸收粒 子在界
dI1 =-(α+K +S)I1 dl (1)
面处的多次散射效应 , 作者 从一 个粒 子出发 , 利 用平 均场理
光束在方向 →
u 2 周围立体角 dΨ2 内的散 射光强 dI2 为
论得到了平面波正入射 在分层 媒质 上任意 观察 角度 的散射
dI2 = SI 1 dlp(cosγ
)dΨ2/ 4π (2)
光通量〔9〕 ;
1982 年 ,Michael A .
Box and Adarsh Deepak 报导了他
因此 , 归一化相函数为
们利用多 次 散射 模 拟 数据 反 演气 溶 胶 尺度 分 布的 研 究〔10〕
1992 年 , Wladyslaw W .
Szymanski 研究了 多次散 射对云 辐射下 ∫
p(→ →
u , u )dΨ = 4π
1 2
2 (3)

传输的贡献 , 同时指 出在小 角度 近似 , 从辐 射传 输方 程求解 在介质层内 , 光强由二部 分组成 , 第一 部分是 方向为 →


uj
的多次散射值要 比蒙 特卡 罗模 拟数 值偏 大〔11〕 ;
2002 年 , Nail (j=1, 2, …)的准直光束 , 光强度为 Ij(Z), 它包括界 面对入射
A.
Gumerov and Ramani Duraiswami, 利 用高相 关传 输函 数分析 准直 光束的折射和底面反射后的光强 ;
第二部分是 散射光强
《 激光杂志》 2004 年第 25 卷第 6 期 LASER JOURNAL(Vol . No .
25. 6.2004) 41

I(Z , → →
u )。 我们用单位矢量 u 和 极角( θ, )来描 述各个 方向 。
参 考 文献
若 0 <θ<π/ 2, 我们称为 增强方 向 , 反之 , 若 π/ 2 <θ<π, 我们
〔1〕 S.
O.Park , et al .
Forward far-field pattern of a laser beam scattered by
称之为减弱方向 。 并且分别用 I +(→ - →
u , Z)和 I (u , Z)来表示
〔15〕
a water suspended homogeneous sphere trapped by a laser beam〔J〕 .
J.
这两个方向的光强 。 于是散射光的传输方程为
Opt . Am .,1987, 18(39):
Soc. 417-419 .
dI(→u , Z) 〔2〕 赵凯华 , 钟锡华 .
光学(下册)〔M〕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 版社 , 1984 ,
cosθ =-(K + S + α )I(→ u , Z)
dZ
251 -254.


S S
+ I(→ → →
u , Z)p(u , u 1)dΨ1 + 4π ∑ Ij(Z)p(→ →
u , u j) (4) 〔3〕 吴健 , 乐时晓 .随机介 质中的 光传播 理论〔M〕 .
成都:
成 都电讯
4π j

为了便于简化 , 利用总消光系数对路径进 行归一化为 工程学院出版 , 1988 , 11 -24 .

z =(K + S + α
)Z ;
h =(K + S + α
)H 〔4〕 Van de Hulst .
H.C.
Light scattering by small particles〔M〕 .
N ew York :

归一化散射系数为 q=S/ (K +S+α


) wi ley , 1957, 2 -5 .
〔5〕 M .
Kerker.The scattering of light and othe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传输方程变为
〔M〕 .
N ew York :
Academi c, 1969, 1 -3.
dI(→
u , z)

q
cos θ =- I(→
u , z)+ I(→
u , z)P(→
u , u→1)dΨ1 〔6〕 C .
F.Bohren and D .
R.Huffman.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of light by
dz 4π
q small particles〔M〕 .
New York :
Wiley , 1983 , 2 -6 .
+ ∑Ij (z)p(→
u ,→
u j) (5)
4π j
〔7〕 M ichael I .
M ishchenko , Larry D .
Travis and Andrew A .
Lacis .
Scatter-
对于准直光束 , 由于不 能从 别的方 向获 得能量 , 传 输方
ing , absorpt ion and emission of light by small particles〔M〕 .London :
程可简化为直接积分
Cambridge, 2002, 3 -8 .
jdIj/ dz =- Ij
cosθ (6) 〔8〕 Look , D .
C .,Jr .
and Chen Y .R.
Examination of scattering at 90°from a
为了避免直接求解的困难 , 引入基本通量 cylindrical volume il luminated by polarized light〔J〕 .
Applied Optics .,
w(→
u , z)=|cosθ|I(→
u , z)或 wj(z)=|cosθ
j |Ij(z) 1995, 24(1):
144 -151 .

(7) 〔 9〕 Victor Twersky .


Interface Effects in Multiple Scattering by Large, Low -

由(7)式和(6)式 , 传输方程可变为两部分 Refracting Absorbing Parti cles〔J〕 .


J.O pt .
Soc .
Am .,1970 , 60(7):
908

+ + → -914 .
dw (→ u , z) w (→u , z) q w( u 1 , z)
dz
=-
|cosθ|
+
∫ p(→ , → )dΨ1
4 π |cosθ1 | u u 1 〔10〕 Michael A .
Box and Adarsh Deepak .
Retrieval of aerosol size di stribu-

q wj (z) tions by inversion of simulated aureole data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 ∑ p(→
u ,→
u j) (0 < θ< π/ 2) (8 a)
4π j |cos θj| scat tering〔J〕 .
Applied O ptics, 1982 , 18(9):
1376 -1382 .
-
dw (→
-
w (→ →
u , z) u , z) q w( u 1 , z) → → 〔11〕 Wladyslaw W .
Szymanski .
Investigation of multiple scattering contribu-
dz
=-
|cosθ|
-

4 π |cosθ1 |
p( u , u 1)dΨ1
tion to transmi ssion of radiation i n scale model clouds〔A〕 .SPIE ,
q wj (z) 1992 , 1688(F23):
62 -72 .
- ∑ p(→ , →),(π/ 2 < θ< π) (8b)
4π j |cosθj | u u j
〔12〕 Mady Elias and Georges Elias, New and fast calculation for incoherent

4 结论 multiple scattering〔J〕 .
J.Opt . Am .,2002 , 19(5):
Soc. 894-901 .
〔13〕 Nai l A .
Gumerov and Ramani Duraiswami .
Multiple scat tering from N
大气微粒散射特性的研究涉及到许多 相关知识 , 并且它
spheres〔J〕 .
IEEE , 2002, 2(16 -21):
90-93.
在制导武器以及大气光 通信的 性能 分析中 占有 十分 重要的
〔14〕 Brian Stout , Christine Andraud , Spohie Stout and Jacques Laf ait .
Ab-
地位 。 本文在 Mie 散射和瑞利散射理论 的基础 上 , 得 到了散
sorption in multiple-scattering systems of coated spheres〔J〕 .
J.Opt .
射图象 , 并对单个微粒的散射光强进 行了讨论 。 介绍了多个
Am .,2003, 20(6):
Soc. 1050-1059 .
微粒的多次 散 射理 论研 究 动态 , 建 立 了多 次散 射 的传 输方
〔15〕 S .
Chandrasekhar, Radiative Transfer〔M〕 .
1950 .
程 , 通过对传输方程的求解 , 我们可以得到多次散射光强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