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欢迎来到HelpWriting.

net,这是一个专门为学生提供论文写作帮助的网站。今天我们要
谈论的是关于疟疾的论文。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感染,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因此,疟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如果你正在写一篇关于疟疾的论文,我们强
烈推荐你使用我们的服务。
我们的写作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作家组成,他们拥有各种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的
知识。无论你需要什么样的疟疾论文,我们都能为你提供高质量的写作服务。
我们的写作团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够按照你的要求和指导来完成论文。我们提
供100%原创的论文,保证没有任何抄袭。此外,我们还会根据你的要求进行格式和参
考文献的编辑,确保你的论文符合学术要求。
在HelpWriting.net,我们非常重视客户的隐私和保密。你的个人信息和论文内容都会被
严格保密,我们不会与任何第三方分享。此外,我们也提供免费的修改服务,直到你
满意为止。
如果你想要一篇优质的疟疾论文,不要犹豫,立即联系HelpWriting.net。我们的价格合
理,服务高效,我们相信你会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谢谢你的阅读,祝你成功!
注意:本文为HelpWriting.net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疟疾发病一般初起症状较轻,可有轻度的畏寒、低热,伴头痛、疲乏、全身不适等,后
逐渐加重,典型的疟疾发作包括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和出汗三个连续阶段,同时可伴
有剧烈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恶心、呕吐,体温可达40℃以上,甚至出现惊厥等。 地
址:重庆市涪陵区望江路附80号(之江名苑五号楼、乌江航道段斜对面) 声明:本站内容
均来自用户的投稿分享,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进入首页联系我们删除。 今天,尽管
人类发展出的现代科技已经攻克了天花、霍乱等疾病,但始终未能消除疟疾,全世界
约一半人口仍然面临疟疾风险。 如果您是派驻疟疾流行区的随队医生:您应具备疟
疾诊治能力,指导团组做好疟疾防护,并及时诊治可能的疟疾患者。 2. 如必须在户外
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 物理防御:晚上蚊子
会往有灯光的地方飞。这时候要把纱门纱窗关好,如果家里蚊子特别多,可以尝试使
用蚊帐,加强防护。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将缩短
病程,并避免死亡。在国外特别是非洲、东南亚,有发热等症状时,首先要想到可能得
了疟疾,要尽早就医。回国后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发冷、发热、出汗等
症状主动就医,并告知医生国外旅居史、疟疾感染史,通过验血进一步确诊。 在清
代的医书中,不乏治疗疟疾的药方。如乾隆年间太医吴谦修编的汉医丛书《医宗
金鉴》中,记录了“柴胡截疟饮”一方。1897年刊行的韩善徵所著《疟疾论》,为当时辑述
疟疾较为全面的书,所列古代疗方12个,但未提及青蒿;新药方31个,其中2个提及青
蒿,且都是汤药。 户外防护:如果到植物比较多的户外,可以穿上长袖和长裤,减少
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也可以选择含有避蚊胺或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产品,增加防
护力,但要注意使用浓度。 今天,尽管人类发展出的现代科技已经攻克了天花、霍乱
等疾病,但始终未能消除疟疾,全世界约一半人口仍然面临疟疾风险。 2. 上海中医
学院方药教研组,《中药临床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第一版。 大约5万
年前,我们的祖先从东非大草原走出;随后的几千年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璀璨的
文明。 葛洪生活在西晋末年到东晋初年(公元284—345),是历史上著名的炼丹家
和医学家。他的著述中以《抱扑子》广为流传。《晋书•葛洪传》介绍:“ 洪博闻深洽,江左
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将葛洪的成就与班固、司马迁比肩,说明葛洪其声望
之大。丁宏武教授撰写的《葛洪论稿》,认定葛洪著述六十四部计一千二百二十六卷,
可以说是著作等身,遗憾的是很多书已佚失,只留下《抱朴子》一书。葛洪对后人的影
响主要有两方面。 “12月27号接到国家的一个任务,承接援助援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疟
疾防治顾问组的工作,这一年我们先后有14人参与了援助工作。”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
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复方青蒿素清除疟疾项目负责人,援助圣普项目负责人宋健
平教授回忆,2016年12月26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下文简称“圣普”)与我国
正式恢复外交关系,根据圣普方的要求,经中央批准,广州中医药大学承担赴圣普开
展抗疟援助工作。 一是在炼丹术方面。作为炼丹家,葛洪对炼制丹药很有心得。他
认为,炼制仙方最好的原料是丹砂,其次是黄金和白银。(“ 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
黄金,次则白银……”《抱扑子·内篇》) 。丹砂如何是炼制仙丹的“头等药材”呢?原因是
丹砂烧炼后生成水银,水银与硫反应后又可还原为丹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
成丹砂”)。而草木之药,埋之即腐,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重生。人如服食用丹砂
等熬制出来的仙丹,就能象朱砂与水银相互转化那样,生生不息,寿同天地。通过葛
洪的手,丹砂具有长生不老的功能便理论化了。葛洪还认为,“长生之可得,神仙之无
种耳”(《抱朴子•至理》),即仙人也不是天生的贵种,即便是凡人,只要潜心净修,自炼
金丹大药也可成仙而不必求诸天生的仙人。他对炼丹也很自信,认为“千年之气,一
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服食金丹大药不仅吸收了丹药的本体,更重要的是汲
取了天地的阴阳造化。葛洪的作为也推动了后世追求长生的炼丹活动,使得帝王们
服用仙丹的风气不减。随着唐代的宪宗、中宗、穆宗等皇帝因迷恋含有汞毒的仙丹而
毙命,人们也察觉到了丹药的毒性和生命不可永驻。甄权在《本草药性》中指出:“丹砂
有大毒。” 白居易却写道:“闰岁年将暮,烧金道未成,丹砂不肯化,白发须自生。”说明
求仙丹长生是虚妄,人终究要老而辞世。现代科学虽已证明一些药物可以延年益寿,
但长寿并不等同不死。葛洪希冀通过服用丹药达到“长生不死”的努力固然是幻想,但
炼丹术作为原始形式的化学,不仅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促进了医药学、
动植物学、矿物学和冶金学等的发展。在炼丹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新的材料。如古代用
汞剂来治疗外科病,补牙行当用水银合金来补牙。外国学者伊博恩十分中肯地说:“炼
丹术是现代化学的先躯,无疑起源于中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
中国炼丹家乃是“世界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 **服务平价收费为您健康保驾
护航树白衣天使形象 创百姓健康品质用心倾听 细心 发病早期常有如:乏力、
倦怠、打哈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
3天。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如畏寒、高热、大汗淋漓等,隔2或3日发作一次,严重者可发
生昏迷、抽搐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致人死亡。 Copyright © 2018 版权所有 广州中医药
大学 - 热带医学研究所 恶性疟原虫是世卫组织非洲地区最流行的疟疾寄生虫,占2018
年估计疟疾病例的99.7%。世卫组织东南亚区域(50%)、东地中海区域(71% )和西太平
洋区域(65%)情况类似。 我不知道这是否最早的记载。当年我在美国当研究生时曾订
阅《科学通报》、《中华医学杂志》,《化学通报》,《人民画报》等,但搬家多次,大半已经
弃掉,只留下一些《人民画报》,后来改名《中国画报》。当研究生,一个月只有280美元,
从中国订杂志,用掉生活费十分一,美国只有一家三藩市的书店代理。在中美还没有
邦交的时候,还受美国当局注意,我在普渡因此很独特,颇有“名声”。 平台声明:该文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急救
电话:0877-6011999 办公室电话:0877-6011792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疟疾
危害的严重性。《周礼· 天官》“疾医”条称“秋时有疟寒疾。”那时已大体摸清了疟疾的发
病规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先秦时期
的《黄帝内经》中的《疟论篇》和《刺疟论》对疟疾病因、病机、症状、针灸治法有了记载。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归入“疟”类的疾病有风疟、温疟、寒疟等10多种。其病症是:“疟
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
破”、“间日而作”。这些关于疟疾的总结,与现代医学观察完全一致。对发病原因,《素
问》中通过黄帝与著名医学家岐伯的问答来说明,如问:为什么疟疾是隔日发作?岐
伯答:“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
也。”岐伯认为是“ 阴阳失衡”引起的,虽然不科学,但其探究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古人
还认为疟疾与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礼记·月令》认为,如果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意思是如果春季的气温偏高,当年疫病多发。现代医学已证明,春季气温高,蚊蝇
便多,通过蚊虫传播的疟疾一类疫病自然就多发;同样的,如果秋天气温偏高,即所
谓秋“行夏令”,也易暴发疟疾。 The protocol and port for the website are not added to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在2019年世界疟疾日,世卫组织与遏制疟疾伙伴关系、非洲联盟委员会和其他伙伴组
织协同行动,宣传“零疟疾从我做起”这项基层运动,其目的是将疟疾放在政治议程中
的显著位置,动员更多资源,并使社区能够把握疟疾预防和治疗的自主权。 疟疾发病
一般初起症状较轻,可有轻度的畏寒、低热,伴头痛、疲乏、全身不适等,后逐渐
加重,典型的疟疾发作包括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和出汗三个连续阶段,同时可伴有剧
烈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恶心、呕吐,体温可达40℃以上,甚至出现惊厥等。 © 2024
汉华易美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9044258号-2 苏 B2-20191025号
今天是世界防治疟疾日,来了解一下,人类与疟疾的对抗史——让我们走进了解这种
人类对抗了数千年古老疾病的前世今生。2018年,大部分疟疾病例发生在世界卫生
组织非洲区域(2.13亿例,占93%),其次是东南亚区域(3.4% )和东地中海区域(2.1% )。
“India aspiring malaria-free status: the long and short of it” log on to the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console at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and add the website to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我们能为奋
战在抗疟一线的社区卫生工作者(CHW )做些什么呢?” (竖线模板) 翻译成现代汉
语为:“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
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笑娱乐任逍遥。”这
段话,隐含着呦呦和青蒿的缘分,而屠呦呦正是通过对青蒿的研究,拯救了千万人的
生命,她荣获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科学奖,赢得了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尊重。荣获诺贝
尔奖,是一件值得欢庆的事,大家看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科学奖颁奖
仪式上,那有香醇美酒的喜庆场面是多么的美好感人啊! 可以看到,古代郎中们
在诊断为疟疾后,根据疟疾证候的不同,分别结合和解表里、清热保津、温阳达邪、清
心开窍、化浊开窍、补益气血等治法进行治疗,但效果有时并不理想。1693年5月康熙皇帝
得了疟疾,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采用各种治疗方法,却久治不愈。康熙皇帝狠狠斥责
他们为“庸医”。此时,传教士献上“金鸡纳药”,很快治好康熙的病。康熙重赏了传教
士,并鼓励西洋医学在中国传播,改变了疟疾的治疗方式。后来,用科学方法从金鸡
纳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奎宁取得了很好的治疟效果。 葛洪生活在西晋末年到东
晋初年(公元284—345),是历史上著名的炼丹家和医学家。他的著述中以《抱扑子》广
为流传。《晋书•葛洪传》介绍:“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将葛洪
的成就与班固、司马迁比肩,说明葛洪其声望之大。丁宏武教授撰写的《葛洪论稿》,
认定葛洪著述六十四部计一千二百二十六卷,可以说是著作等身,遗憾的是很多书
已佚失,只留下《抱朴子》一书。葛洪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3. 睡前可在卧室喷
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疟疾”是一种非常古老
的疾病。在民间疟疾通常被称为“寒热症” 或“打摆子”,发作时寒热交替,冷时如入冰
窖,热时似进烤炉,对人体而言是异常“ 酷疟”的折磨,故有此名。©2012 北京华媒康讯
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 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早
在商周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疟疾危害的严重性。《周礼· 天官》“疾医”条称“秋时有疟寒
疾。”那时已大体摸清了疟疾的发病规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我国现存最早的
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中的《疟论篇》和《刺疟论》对疟疾病因、
病机、症状、针灸治法有了记载。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归入“疟”类的疾病有风疟、温
疟、寒疟等10多种。其病症是:“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
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破”、“间日而作”。这些关于疟疾的总结,与现代医学观
察完全一致。对发病原因,《素问》中通过黄帝与著名医学家岐伯的问答来说明,如
问:为什么疟疾是隔日发作?岐伯答:“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
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岐伯认为是“阴阳失衡” 引起的,虽然不科学,但
其探究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古人还认为疟疾与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礼记· 月令》
认为,如果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意思是如果春季的气温偏高,当年疫病多发。现
代医学已证明,春季气温高,蚊蝇便多,通过蚊虫传播的疟疾一类疫病自然就多发;
同样的,如果秋天气温偏高,即所谓秋“ 行夏令”,也易暴发疟疾。 此外,葛洪对养
生学也有心得。他认为以服用金丹大药为成仙打基础,循序渐进修炼,通过行气、
导引、宝精、服食小药直到金丹大药。他的不少观念和现代社会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
不谋而合,对今天养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一些方法过于玄妙,有其局限性。不过,
这并不影响葛洪在医学界的历史地位,现代中医界将葛洪列入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之一,而鲍姑则与西汉义妁、北宋张小娘和明代谈允贤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医
学家。 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或
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 世界疟疾日”。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
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2022年4月26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疟疾日”,此次宣传主题是“
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
人体的。传染源为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疟疾患者;传染媒介是吸疟疾患者血后带有感
染子孢子的按蚊;人群普遍易感,被有感染性的按蚊叮咬后即可得病。The protocol and
port for the website are not added to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
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从葛洪的《肘后
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可知青蒿有治疟的作
用,葛洪对青蒿的药用处理方法也不同。古代药方中多为用青蒿熬成汤药,而葛洪提
到的方法则是用水浸渍后,再绞榨其汁直接喝,而不是采用熬汤药的方式造成高温
破坏了青蒿的药性。在这富有灵性的启示下,屠呦呦意识到过去青蒿的药性不高可
能出在“熬汤”上,因为温度超过摄氏60度后会分解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导致青蒿“汤药”
治疟无效。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及至近代,除了应用奎宁
等西药治疟疾外,我国的一些中医仍在不断整理和研究一些药方。上世纪40年代,我
国科学家张绍昌等人潜心研究过“ 常山”的治疟作用,分离出治疟的有效成分“常
山碱”,该成分兼具降热降压作用,但明显的副作用是恶心和呕吐,难以得到应用。湘
西张家界桑植县的白族人陈策勋,曾任桑植县县长,湘黔护路司令。1939年,他辞去
军政职务后回到家乡,创办了一所生药厂,生产生药支持前线抗日。陈策勋自己懂一
些医术,并聘请了南京中央医科大学毕业的陈广安和当地名中医陈兴宜为技师,生产
的药物主要有治疗枪伤和疮毒的“ 一天膏”,治疗疟疾的“救驾星”,治疗痔疮的“痔疮粉”
和强精补脑的“百根冰”药酒等。由于生产的药品效果不错,又无偿捐献过大量成药给
抗战将士,受到广泛的社会赞誉,其时国民党中央卫生部和国民政府的要员们都为
他办的药厂题过词。国民政府还为陈策勋颁发过159号陆海空军褒奖状进行表彰,创
办药厂使陈策勋名利双收,不久他受聘担任了国际医药研究委员会的委员。 三
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征讨孟获,属下王连谏道: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劝说诸葛
亮不必亲征。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八月,魏文成帝拓拔浚行幸河西遇到瘴气,
不得不撤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谈到云南泸江(盘龙江)两岸时说到:“时有瘴气,三
月、四月迳之必死”。当地流传的民谣说:“五月六月烟瘴起,新客无不死;九月十月烟瘴
恶,老客魂也落。” 029-96999 湖南疾控专家表示,得了疟疾后应及时治疗。间日疟患
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再进行一次
抗复发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
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和复方青蒿素片等进行治疗;重症恶性疟患
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
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抵抗力较强或服过预防药
的人,潜伏期也较长。
二是在医学方面。葛洪在广州停留多年,除跨海访扶南之外,他无意于仕途,却情
在山水和炼丹养性。他的这些行为与他的岳父鲍靓有关。鲍靓为南海太守,也是道教
真人,他将一生之学授了葛洪。鲍靓的女儿名叫鲍潜光,时称鲍姑,后人称鲍仙姑,她
不但懂炼丹之术,而且精通针灸,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针灸学家。由于她出生于
信奉道教的士族名门,作为修道之人,她知晓医术,救治病人。在她影响下,葛洪因此
也具有很高的救死扶伤境界。他说:“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人不枉
死,为上功也。”(《抱朴子•对俗》)。葛洪在研究炼丹术的同时,对医学也作了精深的研
究。在博采前人医方和收集民间药方的基础上,撰成了《玉函方》百卷(失传),又从中
精选了一些简便易行的医技和验方,编成《肘后备急方》三卷(又名《肘后救卒方》,简称
《肘后方》) ,“ 肘后”二字,其意是此书可藏于“肘后”衣袖之内而随身携带,以备救急之
用,故有中国最早的“临床救急手册”,也是最早普及大众的医书。考虑到普通百姓的
经济承受能力,《肘后方》中的药材普通易得,一些药可在山野中采到,需要购买的也
价格便宜。书中同时也介绍了普通人可学到的针灸疗法。可见葛洪的医学思想广济
天下,面向黎民百姓。地址:元江县红河街道红河街10号 2018年,大部分疟疾病例发生
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2.13亿例,占93%),其次是东南亚区域(3.4% )和东地中海区
域(2.1% )。 2、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
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 海姆立克所描述
的疟原虫疗法疗效并不被科学界认可。已经有多篇科学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证明疟
疾不能治疗艾滋病,两病同时存在会两病都恶化。 © 2024 汉华易美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9044258号-2 苏 B2-20191025号 翻译成现代汉语为:“一
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
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笑娱乐任逍遥。”这段话,
隐含着呦呦和青蒿的缘分,而屠呦呦正是通过对青蒿的研究,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
她荣获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科学奖,赢得了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尊重。荣获诺贝尔奖,
是一件值得欢庆的事,大家看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科学奖颁奖仪
式上,那有香醇美酒的喜庆场面是多么的美好感人啊!地址:西安市高新区西太
路777号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今天,尽管人类发
展出的现代科技已经攻克了天花、霍乱等疾病,但始终未能消除疟疾,全世界约一半
人口仍然面临疟疾风险。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
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
(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
立场。 今天,尽管人类发展出的现代科技已经攻克了天花、霍乱等疾病,但始终未能
消除疟疾,全世界约一半人口仍然面临疟疾风险。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总结
出治疗疟疾32种方子。“治寒热诸疟方”中首次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青蒿方” :“青蒿一
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但对其疗效未作任何说明。唐代王焘《外台秘
要方》收录治疟药方多达85种。比如“温疟方五首” 条引《广济方》,其中谈到了常山汤
方。唐《新修本草》和宋朝药典《本草图经》,也记载了用常山治疗疟疾的方子,但用青
蒿主治的疾病里没有疟疾。孙思邈在大业(605—618年)年间配制出“太一神精丹”,是世
界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砒霜治疟疾的药方,比欧洲用此法治疗疟疾早了1000多年。《岭
南卫生方》是一本辑录宋、元时期岭南瘴病的治疗的书籍,由元代僧人继洪辑录,书
中搜罗了不少治疟的有效方剂。其中说到宋朝时岭南本地人,有一手治疗最严重的“热
瘴”(相当于恶性疟)的绝招,先用针在上下唇和小腿青筋处分别放血,然后“乃以青蒿
水与服,应手而愈” 。显然放血有助于退热,而青蒿水才是治疟的关键。金代人患上疟
疾后,一般都会喝“大柴胡汤” ,继之以“白虎汤”、“玉露散”、“桂苓甘露散”之类汤剂。 技
术服务:0537-5667167 在清代的医书中,不乏治疗疟疾的药方。如乾隆年间太医吴
谦修编的汉医丛书《医宗金鉴》中,记录了“柴胡截疟饮”一方。1897年刊行的韩善徵所
著《疟疾论》,为当时辑述疟疾较为全面的书,所列古代疗方12个,但未提及青蒿;新
药方31个,其中2个提及青蒿,且都是汤药。 推广合作:0537-5667173 “ 我们能为奋战在
抗疟一线的社区卫生工作者(CHW)做些什么呢?” (竖线模板) 邮箱:imc-xcb@000516.cn
《肘后备急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书中部分疾病、医方、医技的
记载,都是我国乃至世界医学最早的。除青蒿治疟首次记载外,首次记录了“虏疮” ,
即今天所说的天花,比阿拉伯医生雷撒斯记载要早五百多年。而在“救卒中恶死方”
中,提到遇昏迷者,“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这就是今天常用的“掐人中”。可以说,《
肘后方》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古代医书宝典。而其中的《仙药卷》中则详细记载了大量中
草药名和单方,包括许多草木药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以及入药分量和
医治作用等。 已有 6516 次阅读 2015-11-2 22:26 |个人分类: 科研偶拾|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青蒿素, 青蒿 疟疾俗称“ 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病原
体是疟原虫,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 所有的人均可感染疟疾,
而且可以重复感染。到河谷地带劳作的人、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
人员、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
疟疾。 济宁市历史上疟疾流行较广,建国前不断出现暴发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济宁
市开展大规模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88年达到卫生部制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
准,2010年报告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病例的目标。济宁市经过多
年不懈努力,严格落实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等策略措施,2017年通过消除疟疾市级考
核评估,2019年山东省通过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济宁市正式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传染源为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
疟疾患者;传染媒介是吸疟疾患者血后带有感染子孢子的按蚊;人群普遍易感,被有
感染性的按蚊叮咬后即可得病。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带有疟原
虫的蚊虫叮咬人时将处于感染阶段的疟原虫输入人体,从而使人感染疟原虫引发
疟疾。 技术服务:0537-5667167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征讨孟获,属下王连谏道:
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劝说诸葛亮不必亲征。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八月,魏
文成帝拓拔浚行幸河西遇到瘴气,不得不撤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谈到云南泸江(
盘龙江)两岸时说到:“ 时有瘴气,三月、四月迳之必死”。当地流传的民谣说:“五月六月
烟瘴起,新客无不死;九月十月烟瘴恶,老客魂也落。” 今天是世界防治疟疾日,来了
解一下,人类与疟疾的对抗史——让我们走进了解这种人类对抗了数千年古老疾病
的前世今生。 想知道自己对这个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了解多少么?扫描二维码来参加
我们的测验吧! 在古代的治疗疟疾的方法中,有些治疗方法在今天看起来是令人
难以接受、甚至是荒唐的。如有方子用到猪粪、人屎(中医称为“人中黄”),还有的方
子用到猴骨、驴粪、兽骨,甚至人骨。 CopyRight ©2010-2024 普车都 www.puchedu.cn
Science:联用羟氯喹与阿奇霉素或可有效治疗COVID-19,但心血管死亡风险会增加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多个治疗疟疾的方子。有用青蒿的,如“ 青蒿捣
汁,煎,如常酿酒。”“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有用律草的,如“用律草末、常山
末等分,以淡浆水两碗,泡药露一夜,五更时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邮痰涎为愈。“
用苍耳子或根、茎,焙过,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
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苍耳捣汁服亦可。”其中,专述用蜀漆(常山的苗)来治疗疟疾
用了很长的篇幅,汤药、药酒、药丸达20多种。有趣的是,明末名医张介宾在其《景岳传
书》中谈到烟草的预防作用:“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则
闻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所以,则众皆服烟。
由是遍传,而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最初,烟草在那里是当药物
传播的。 央广网广州1月23日消息(记者郑澍)2017年,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组成的援
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抗疟团队牢记国家使命,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推动
各方接受并落实中国清除疟疾方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2019年世界疟疾日,世卫
组织与遏制疟疾伙伴关系、非洲联盟委员会和其他伙伴组织协同行动,宣传“零疟疾
从我做起” 这项基层运动,其目的是将疟疾放在政治议程中的显著位置,动员更多
资源,并使社区能够把握疟疾预防和治疗的自主权。 疟疾(Malaria),是由按蚊叮咬人
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通常又叫“冷热病”“ 打摆子”“ 发疟子” ,带有疟原虫的
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 天后就会发病。热带地区如非洲和东南亚
是疟疾高度流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间日疟原虫感染负担的53% 发生在世卫组织东
南亚地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印度(47%)。间日疟原虫是世卫组织美洲区域的主要寄
生虫,占疟疾病例的75%。 疟疾(英文:Malaria)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按蚊叮咬而感
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是法
定乙类传染病。在初夏季节发病较多。中医称正疟、温疟。在我国主要是由于间日疟
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而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
容易流行。 log on to the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console at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and add the
website to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止蚊子叮咬,尽量避免在
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外出时尽量穿长袖衣裤或涂抹驱蚊剂;房
屋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要挂蚊帐、点蚊香等。 ©2012-202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010-82736610 2020年我
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疾
病防控成果。但是,一些非洲、东南亚国家的疟疾依然盛行。因此,准备前往这些国家
或从这些国家回来的人一定要注意疟疾的防治,千万别让这种可防可治的小病,一不
小心伤了自己的性命。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提出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的沸
点为34.6度)。在进行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极佳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
她与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抗疟效果
达95%~100%,并迅速地应用于患者,对治疟产生了重大影响。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
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屠呦呦与研究人员刻苦攻关,创新不止,于1992年又发明出双
氢青蒿素,其抗疟疗效为前者的10倍,从而在治疗疟疾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各地治疗疟疾病的首选药物。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总结
出治疗疟疾32种方子。“治寒热诸疟方”中首次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青蒿方” :“青蒿一
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但对其疗效未作任何说明。唐代王焘《外台秘
要方》收录治疟药方多达85种。比如“温疟方五首” 条引《广济方》,其中谈到了常山汤
方。唐《新修本草》和宋朝药典《本草图经》,也记载了用常山治疗疟疾的方子,但用青
蒿主治的疾病里没有疟疾。孙思邈在大业(605—618年)年间配制出“太一神精丹”,是世
界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砒霜治疟疾的药方,比欧洲用此法治疗疟疾早了1000多年。《岭
南卫生方》是一本辑录宋、元时期岭南瘴病的治疗的书籍,由元代僧人继洪辑录,书
中搜罗了不少治疟的有效方剂。其中说到宋朝时岭南本地人,有一手治疗最严重的“热
瘴”(相当于恶性疟)的绝招,先用针在上下唇和小腿青筋处分别放血,然后“乃以青蒿
水与服,应手而愈” 。显然放血有助于退热,而青蒿水才是治疟的关键。金代人患上疟
疾后,一般都会喝“大柴胡汤” ,继之以“白虎汤”、“玉露散”、“桂苓甘露散”之类汤剂。 平
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
间服务。 科学家对全新疟疾疫苗PFSPZ-CVac开展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明,在完成最后一
次注射10周后,该疫苗仍能对参与者提供100% 免疫保护。这一研究暗示,PFSPZ-CVac或
开创疟疾疫苗研究的奇迹。版权所有 元江县人民医院 Copyright 2009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每年,有32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导致约1.98亿例疟疾病例(不确定
范围为1.24亿至2.83亿)以及估计发生58.4万例疟疾死亡病例(不确定范围为36.7万人
至75.5万人)。生活在最贫穷国家的人们最容易感染疟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