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作为图形的建筑图解——信息传达视角的研究

A rc h ite c tu ral D iag ra m a s G raph ic s : T he Pers p e c tive of In for mation


Communication

周忠凯 | Zhou Zhongkai


赵继龙 | Zhao Jilong
孙继开 | Sun Jikai

中图分类号 TU-0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1)02-0010-06 收稿日期 2019-10-04

摘 要 图解是对信息关系进行抽象归纳和可视化表达的图形语言,也是当代建筑设计的基础,然而一直以来对其信息传达机制的研究,在当代建筑学语境下
尚未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共识。从建筑学图解理论出发,归纳国内外在信息可视化、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关于图解的研究成果,从图解的图形属性、图
解的结构和类型、图解的信息传达三个方面,对作为图形的建筑图解的内涵、外延、操作方法和信息传达机制进行再阐释。在为建筑图解研究探索一种理性分析
方法的同时,期望能够丰富和拓展建筑图解类型,对完善建筑图形语言系统和提升建筑学工作成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传达 建筑图解 类型建构 图形

Abstract Diagram is a graphical language for integrating and visualizing information relationships, and also the basic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however, the research of i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has not become a scientific method and consensus
in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context.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architectural diagram, we generalize the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from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emiotics,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re-interpret the connotation, extension, opera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com municat ion me c hani s m f rom t h re e p ers p e c t ive s : t he g raph ic prop er t ie s of diag ra m, g raph ic s t r uc tu re and t y p olo g y of diag ra m,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f diagram. We hope that a rational analysis method could be explored for architectural diagram research, and
the types of architectural diagram could be enriched and expanded, which has great contribution for improving the architectural graphics
language system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rchitectural work.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al diagram, Typology construction, Graphics

一般意义上,图解(Diagram)是一种基 展。以形象思维和视觉判断为突出特征的建 作为图形语言的图解,其主要目的是实


于设 计研究和实践,由各种图形、符 号和文 筑学领域则更加倚重图解,作为当代建筑学 现有效和高效沟通,而建筑图解的制作和使
字按照一定空间秩序组成的、能够表达某种 的核心语汇之一,对其概念内涵的界定众说 用,常依赖于建筑师的直觉经验和主观判断
概念、逻辑或关系等抽象信息的复合图形。 纷纭,如认 为其是一种 概 念模 型,抽象图形 所驱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个性强烈、模糊难
[2]
与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的、在 先 验 符 号,或 是一种设 计操作程 序等 。经 过 近 懂的特征,其图解信息传达是否畅通有效、准
哲学和心理学语境下具有专门意义的“图式” 几十年的发展,
“建筑图解”(Architectural 确到位,很少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科学测度。通
[1]
(Sc hema)不同 ,图解作为一种专业人员 Diagram)纵深发展成为一种以空间信息为 过归纳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将建筑图
辅助思考和人际间沟通交流的直观工具,在 基本依 托的特 有专业图形语言,其要素、结 解从主流学术话语中的设计生成工具还原为
科学技术各领域都得到持久、广泛而深入的 构、组织方式甚至功能目标与一般意义上的 信息的图形载体,从信息传达的视角对建筑
应用,并随信息可视化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 图解已有明显区别。 图解进行再审视,揭示其处理和传达各种具

10 HA 02/2021
万方数据
象或抽象设计信息的内在规律,及作为图形
的内涵、属性和结构,期望可以为建筑图解研
究探索一种理性分析方法,拓展其作为设计
认知和信息传达工具的潜力。

1 建筑图解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自2 0 世 纪 7 0 年代 建 筑图解 取代 制图
(D rawing)成 为“建筑 知识的基本技术 和
图1路易斯·康在Goldberg House设计中,设计图解包含的抽象图形元素反映了建筑实体的空间特征
工序”(索莫尔,20 05)后,建筑图解一直是
当代建筑设计工作的基础。一方面,以亚历山
大、艾森曼、维德勒及其追随者的建筑理论探
讨为主流,以建筑物质形式的设计生成为主
旨,并逐渐走向与数字设计技术的融合,国内
学者在这一方面已经或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如探索围绕图解思维建立起来的新数字建筑
的发展趋势和课题 [3];另一方面,以Simon、
Do、Tversky等人的跨学科研究为基础,以图
图2 包含箭头图形元素的剖面图解表达基于空间实体要素的水体分配及流动状况
解的图形结构和设计过程认知的科学解释为
目的,并以服务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为后期
重要发展指向。建筑学视角下,图解作为图形
的内涵和属性很少受到创造和使用它们的建
筑师的关注,却在信息可视化、认知心理学和
符号学视角下得到持续和深入的研究。

2 图解的图形属性研究
图解对人类思维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
其作为图形的属性和内涵,不同科学领域的图
解有着若干相似的属性,而建筑图解的空间属
性是其区别于一般图解的明显特征,也是推动
图3 图解的图形元素及其语义要素举例 图4 “线状”元素图解表达时空转换状态下人行为
抽象思维和设计创新能力的重要特征[4]。具有 的动态信息
多学科属性的建筑图解应该融入新的信息技
术手段以增加有效信息量,并实现建筑空间
系统的图形化组织 [5]。但是,图解表达并非天
然具有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传达能力,这一点
非常重要,作为建筑的自然语言,应该与所表
达的设计思想密切整合,因此建筑图解的基
本原则应该是简单有效、清晰易懂 [6] 。Simon
在为构建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基础研究
时,发现了图解和语言文字的有趣差别,即语
言表达是按时间顺序组织和呈现信息,而图
解用二维空间来组织信息,用平面位置为信
息建立索引,它允许将所有信息分组并同时呈
现 [7] 。E Y L D o和 Gross通过广泛 对比不同类
型的建筑图解,认为建筑问题本质上是空间
的,而建筑图解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图形要
素和空间的相互关系,与建筑实体中的物理 图6 城乡断面图Rural-to-Urban Transects表达城乡空间过渡变化关系

先锋·理论丨 Pioneer·Theory 11
万方数据
图5 桑基图Sankey Diagram表达社区物质代谢的流向和流量 图8 David Craib测量视觉传达设计效果的视觉实验方法

要素和空间关系具有强烈的对应性 [8](图1)。 系,
“箭头”表明系统的运动路径和次序,
“圆 释并强调了图解中包含的线条、箭头、十字交
某些条件下,建筑图解不仅要表达空间实体 圈”标示范围和位置。对图解中图形符号要 叉线、圆圈和图块等不同特征的基础图形要
元素,还要表达太阳能、风能,以及人、材料 素进行提取分析,论证不同类型要素的适用 素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信息(图3),认 为整
和水等要素的流 动关系,其中的箭头、线条 范围,并辨明图形符号作为基本图解构成元 个 图 解 的 意 义 受图 形 要 素自身传 递 信息 的
等图符要素传达出大小和方向等空间特征信 素的结构及其语义学意义,是理解设计信息 能力制约,只有了解不同图形符号及其组合
息,甚至最抽象的设计图解都是在努力探索 传递和交流、有效提高设计过程及成果可读 方 式 的 形式 意 义,才 能 准 确 再 现 和 传 递 视
和解决空间布局及组合问题。拓扑、形状、大 性的关键。 觉信息 [9 ] ,并以“线”状图形为例,比较分析
小、位置和方向等各种图形标识在建筑图解 3.1 图解要素 了其 在记 录 和 传 达 人在 时 空 转 换 状 态下行
中的使用,及其所传达的意义,要比其他领域 符号学对图解的图形要素进行了深入研 为 活 动 动 态 信息的 价 值 及优 势 [ 1 0 ](图4)。
的图解更为丰富多样(图2)。显然,拥有空间 究,鉴于图解与一般制图有着类似的构成要 B o r i s ova 从符 号学角度 剖 析建 筑图解 的发
信息是建筑图解的基本特征,这在当前广泛 素,一些学者也把图解纳入制图的统一概念下 展演化历史,认为在现有的建筑信息传递方
的建筑实践中已形成明显共识。 进行研究。Dreyfuss系统梳理了不同领域的 式下,
“建筑图形”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信息
图形符号,总结了包括圆形、线条、箭头、十字 表达载体,应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进行审视,
3 建筑图解的要素、结构和类型研究 交叉等具有概括和包容性的基本图形符号, 通 过 当代 建 筑设 计沟通 过程 特点的 分析 和
建筑设计研究和实践运用多种形式的图 并将它们称之为“有意义的图形形式”,为后 建筑元素的比对,为符号学视角的建筑图解
形符号,这是建筑图解信息的基本构成要素, 续图解研究奠定了基础。而后,基于Dreyfuss 研究提供了比较参考[11]。
符号又以图形为主要特征,不同图形符号在 的研究,Tversky将图解定义为由图形元素组 3.2 图解的结构和类型
建筑设计信息表达中有不同的内涵和认知意 成、带有语义学 权 重、用于传达某种语境 和 与图解的图形要素深入研究相比,对于
义,如“线条”表达变化趋势、连接或离散关 特定概 念的示意图,她借助心理学试 验,阐 建 筑图解 结 构 和 类 型 的 认识 水平 仍 相当 粗

图解 要素 DPG图解解析图
图7 DPG图解解析法对图解进行要素识别和关系推断

12 HA 02/2021
万方数据
略。建筑学视角下,埃森曼 从设 计 认 知和过 的图解工具系统,实现设计思维和信息传达规 提高设计研究效果的视觉传达设计标准和工
[17]
程操作的角度出发,将建筑图解区分为解析 范化的理念 。建筑设计的过程操作及成果 具,然后将这些标准和工具应用于基于网络
设计成果和表达设计思想的“分析性图解”, 表达要从信息可视化及视觉沟通的角度出发, 和印刷制品的可视化演示实验,以测量视觉
以及参与设计过程且启发设计思维的“生成 与信息图形设计充分关联 [18]。然而,应用于建 传达的设计效果及它们作为研究工具的可行
性图解”,并强调了“生成性图解”对隐藏在 筑设计输入、推理、加工、输出和评估过程的 性,强调了良好的认 知设 计对于图形信息传
建筑设 计背后的社会、美学、文化思想等内 可视化工具及科学化方法仍然较为有限,而 达效率和有效性的重要影响[24]。
[12]
容表达的能动性 。Purcell等把包含抽象理 计算机图形学、符号学等具备系统性图形理论 4.3 图解信息的评估及验证
念并与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图解称为非结构化 构架及信息可视化操作模式的学科,进行了有 视觉图形信息传达是否有效,以及如何
图解,而把平、立、剖等规范性制图视为结构 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表2)。 才能有效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评价,其评价
化图解,试图揭示设计图解作用于设计过程 4.1 图解信息的推理和加工 方法从早期基于经验和感知的实验验证,发
[13]
的规律性 (表1)。Clayton以乐谱为比照, 相较于建筑设计过程的其他阶段,设计 展到后期基于信息可视化理论和计算机图形
将建筑图形视为一个用于编排事物和思想的 前期分析包含大量的客观信息,如环境类型、 分析技术进行评价。一方面,设计行为主要与
符号系统,把图解分为模拟建筑图解和数字 对象关系、空间距离等,需要借助理性图解加 以图形分析为代表的视觉抽象能力有关,图
[14]
建筑图解两大类 。Dulić仔细比较了图解和 以整理和直观呈现,对于这一部分,惯常视野 形分析反映了人的视觉思维能力,而口头分析
草图两个建筑设计最常提及且容易混乱的概 中的建筑图解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养分,其他 则代表了观察者的语言思维能力,Ulusoy在
念,认为图解是由符号组成的概念化图形,以 学科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与信息 一项调查实验中,要求参与者用图解表达设
不确定的刻意抽象的图形来近似地表示空间 可视化紧密关联的计算机图形学领域,近年 计思路,并对设计进行口头评价,通过比较图
关系,而草图则包含反复描画的线,通常在确 来出现了基于信息可视化原理用于解决和优 解和口头评价等内容,找出这些变量之间的
定位置、尺寸和形状方面,比图解包含更详细 化图解推理、信息传递和要素分析的研究。例 相互作用关系 [25] 。华盛顿大学建筑学院的人
的信息。即使是侧重于信息整理和逻辑建构 如有学者运用几何学思维解析图解的方法, 工智能辅助设计团队,针对图解的图形特征
的图解,传统上并不认为属于建筑图解,但是 识别图解中的视觉元素、提升文本信息和视 及其与建筑设计认知过程的互动规律,安排
[19 ]
随着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增多,这类图 觉 数 据的对应 度 及一致性 。Kem b havi运 62个建筑学学生进行了依据故事绘制图解、
解开始越发频繁地出现在设计表达中。周忠 用计算机语言研究图解解析和推理问题,引 依据图解讲述故事的任务,研究结论表明在
凯等关注了这一现象,并对桑基图和城乡断面 入图解解 析图DP G 分析法(Diagram Parse 同一个专业人群中,口头表述和图解表达在
图两个典型的结构化建筑图解类型进行了图 G rap h s),建 立包含5 0 0 0 余 幅图解 的 数 据 意义传达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较少发生歧
形结构分析(图5~6),更多的图解类型也得 库,对图解的组成要素及要素关系进行编码 义 [26]。另一方面,对于图解和图形的评价方法
[15-16]
到了初步梳理 。 和句法分析,研究图解的语义内涵和信息推 逐渐从早期基于经验和感知的实验验证,发
尽管建筑图解的系统化构建和结构模式 理过程(图7)[20]。 展到后期基于信息可视化理论和计算机图形
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但为了将设计理念和意 4.2 图解信息的认知和读取 分析技术,形成了科学评价指标和量化评价
图传达给信息接受者,建筑师必须通过图形 需要注意的是,图形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体系。David Craib运用视觉实验方法,采用
语言有效描述设计的结构类型,并在可解释 取决于信息认知和读取两个方面,在强调图 Floch及Greimas的符号学矩阵来评价参与心
的形式中表达抽象的设计逻辑,以提升图解 解创造者提升信息制作水准的同时,也要关 理实验者对设计图形的理解速度和深度,并
的视觉性能和信息传达效能。 注接受者对于信息的认知理解能力。Suwa和 引入信息可视化理论奠基人Tufte的10个设计
Tversky通 过心理学分 组 对比实 验,进一步 原则,衡量图形数据在可视化表达介质中的
4 建筑图解的信息传达研究 揭示了认知水平差异如何影响图解信息的理 最佳呈现方式,同时结合Ware提出了“前注
以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信息 解,相比于设计初学者,专家在读取包含感性 意线索”理论(Pre-attentive Cues)和即刻
可视化”来看,图解借助视觉图形这一重要载 和抽象信息的设计草图时,可以更有效地从 感知视觉信息的适当技术,构建了前注意指标
[21]
体和表现形式,实现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 图解中提取重点内容和功能信息 。由于阅 标准,用以测量人们对于可视化信息的“即刻
和有效传达,其过程通常包括信息输入、信息 读和解释图解受到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偏 感知变化”[27](图8)。计算机图形学和信息可
加工、信息输出和效果评估等环节。然而在建 见影响,因此能否充分发挥图解的信息传达 视化技术对建筑图解表现方式的发展和信息
筑学界作为研究热点的图解,设计内容的可视 优点,更多依赖具备专业知识的信息接收者 传达效率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22]
化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艺术化再创作,带有 对图解的成功阅读和解释 。项目设计理念 图形信息可视化及其传达和评价机制在
较强的主观色彩,很多颇具美学价值且令人印 的推动和传播(即信息的传达和交流),是由 以建筑学为代表的设计学科中虽然还未得到
象深刻的图解,却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传达属 图形信息的清晰程度所驱动的,并由图形阅 规范性的科学验证和系统总结,但计算机图
[23]
性。成功的设计不应等同于审美直觉,图解应 读的效率所确定 。在实践层面,Craib通过 形学及符号学等相关学科已进行了大量的理
是一种对抗浪漫美学的方法,通过构建有效 整合与视觉传播有关的学科知识,研究旨在 论研究和科 学实验,积累了较多成果。通过

先锋·理论丨 Pioneer·Theory 13
万方数据
表1 Purcell的图解类型研究

分类 类型 示例

结构化图解 平、立、剖面图及轴测图等规范性制图

非结构化图解 含有抽象信息的概念草图等

表2 基于信息传达过程的图解分析方法举例

类型 人物 学科 方法 作用

Seo 几何图解解析法 识别图解中视觉元素、提升文本信息和视觉数据的对应度及一致性


图解推理
计算机图形学
和加工 Kembhavi DPG图解解析图 编码图解要素及要素关系、句法分析

Suwa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对比实验 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影响视觉信息的获取和理解


图解认知 Tversky
和读取 Craib 视觉传达设计 网络和印刷品的可视化演示实验 研究可以提高设计传达及研究效果的视觉传达设计标准和工具

Ulusoy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图解的口头评价试验 “口头评价”评估图解信息传达的效果和效率

Zimring 建筑学

图解评估 Floch 符号学 符号学矩阵 评价实验者对设计图形的理解速度和深度


及验证 Greimas
Tufte 信息可视化 “10个设计原则” 图形数据在可视化表达介质中的最佳呈现方式

Ware 信息可视化 Pre-attentive Cues “前注意线索”理论 测量人们对于可视化信息的“即刻感知变化”

适当的分析手段与建筑图解的运行机制相融 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多元复合化和信息智能 言系统的完善、建筑学专业核心表达技术的


合,可以有效推动建筑图解的信息加工、传达 化的趋势特征。因此建筑图解研究将更加注 发展及设计工作的成效。
的效果和效率。 重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借鉴,借助符
号学、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可视化等学科的系 资料来源:

结语 统性分析方法和科学性研究手段,辨析建筑 图1:引自参考文献[8];
图3:引自参考文献[9];
综合相关学科对图解研究的丰富成果, 图解作为图形的几何特征、符号学结构及语
图 4 :引 自 K E S S E L L , A n g e l a M . ; T V E R S K Y ,
尤其以认知心理学的图形属性研究、符号学 义学意义在信息构建和传达中的互动作用机
B a rba ra . C o gnitive met hods for visualizing
的图形要素研究、信息可视化对信息传达有 理,以明确建筑图解的认知规律和应用特点,
space, time, and agents . In: International
效性的评价研究为代表,从信息传达角度对 这也 是 对建 筑图解 作 为 信息图形 的 本 源 回
C onference on T he or y and Application of
图解的图形化研究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和科学 归。此外,建筑图解的研究工作在注重其实践
D iag ra m s . S p r i nger, B erl i n, Heidel b erg, 2 0 0 8 .
化分析方法,揭示了建筑图解美学表现背后的 性和应用化的同时,应形成一种理性分析方
p.382-384, 由作者改绘;
科学规律,对建筑学视角下建筑图解的研究、 法,进一步拓展并与数字化研究和可视化技 图 5 :引自 h t t p s : // w w w . c y c l i f i e r . o r g / p r o j e c t /
认知和运用有重要启示意义。 术相整合,以便为建筑设计概念构思、过程推 flintenbreite-neighborhood,由作者改绘;
传 统 模 式 下作 为建 筑 师 沟 通 交 流 主要 动及成果表达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技术视角。 图 6 : 引自Sma r t C o de 精明准 则,ht t p s : //w w w. dpz .
媒介的平面媒体和二维数字媒介,正面临数 这也是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 com/Initiatives/SmartCode,由作者改绘;
字交互技术的全面介入,可以预计建筑图解 利于建筑图解自身进化,并关乎建筑图形语 文中其余图表为作者自绘。

14 HA 02/2021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1]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40-141.
[2] 胡友培,丁沃沃. 彼德·艾森曼图式理论解读——建筑学图式概念的基本内涵[J]. 建筑师,2010(4):21-29.
[3] 虞刚. 图解[J]. 世界建筑,2005(5):89-91.
[4] Purcell A T,Gero J S. Drawings and the design process [J]. Design Studies,1998,19(4):389-430.
[5] Dulić O,Aladžić V. A note on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in Architecture- Diagrams over Sketches [C] . International C onference C ontemporary
Achievements in Civil Engineering,2016.
[6] Dogan F.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ents' Explorations through Conceptual Diagrams [J]. The Design Journal,2013,Vol. 16,No. 1:103-124.
[7] Larkin J H,Simon H A. Why a Diagram is (Sometime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 [J]. Cognitive Science,1987,11(1):65-100.
[8] Ellen Yi-Luen Do,Mark D. Gross. Thinking with Diagram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 J]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2001,15 ( 1 - 2 ) :135 - 149.
[9] Tversky Barbara,et al. Lines,blobs,crosses and arrows:Diagrammatic communication with schematic figur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diagrams . Springer,Berlin,Heidelberg,2000:221-230.
[10] Tversky B,Gao J,Corter J E,et al. People,Place,and Time:Inferences from Diagrams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 Application of
Diagram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11] Borisova Tasheva S. Semiotic Aspects of Architectural Graphics' History[J]. Razón y Palabra,2009(70):48.
[12] 彼得·埃森曼. 彼得·埃森曼:图解日志[M]. 陈欣欣,何捷,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6-35.
[13] Purcell A T,Gero J S. Drawings and the design process [J]. Design Studies,1998,19(4):389-430.
[14] Clayton M J. Diagramming aesthetics:modernism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Diagrams,Springer-Verlag,2000:257-270.
[15] 周忠凯,赵继龙,林佳潞. 桑基图的可视化图式在建成环境领域的应用[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7(6):536-544.
[16] 周忠凯,赵继龙,刘耀胜,等. 城乡断面图作为新城市主义精明准则的研究方法解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1):48-53.
[17] Alexander,C.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18] Karen Lewis. Graphic Design for Architects:A Manual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M]. Routledge,2015.
[19] Min J S e o,Hajis h i rzi H,Et zioni O,et al . D iagram understanding in geomet r y questions [C ] . Twenty- E ight h A A A I C onference on A r tif icial
Intelligence. AAAI Press,2014:2831-2838.
[20] Kembhavi A,Salvato M,Kolve E,et al. A Diagram is Worth a Dozen Images [J]. Computer Vision-ECCV 2016,Vol 9908:235-251.
[21] Suwa M,Tversky B . What architects see in their sketches:implications for design tools [C]. Conference Companion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ACM,1996:191-192.
[22] Nickerson J V,Corter J E,Tversky B,et al. Diagrams as Tools in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J]. Design Computing and Cognition '08. Springer
Netherlands,2008:103-122.
[23] Pombo F,Magalhães G. The Drawing Gesture in Design Project. Portuguese Case Stud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2013
(3):163-173.
[24] D Craib,L Imbesi. Enhancing Visual Meaning:Measuring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Effectiveness [J]. 2014:1-17.
[25] Ulusoy Z . To design versus to understand design:the role of graphic representations and verbal expressions [J]. Design Studies,1999,20(2):123-
130.
[26] Zimring C,Do E,Domeshek E,et al. Supporting Case-Study Use in Design Education:A Computational Case-Based Design Aid for Architecture [J].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11:308-311.
[27] Floch,J-M. Semiotics,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M].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1.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JNSK19B42)
作者信息:
周忠凯,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zhongkai_zhou@sdjzu.edu.cn
赵继龙,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孙继开,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先锋·理论丨 Pioneer·Theory 15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